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五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輸入者 徐潔英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夏桂蘭 改稿者 劉海燕 耶輸陀因緣品下 爾時善覺大富長者。以諸親族數數慇懃共相曉喻。乃至第三。苦切勸諫。而彼長者。意中不已。即將家僮。齎持大斧。簸箕杴鋤。及諸鍬钁。種種刀鋸。詣彼樹所。既到彼已。立於樹前。而作是言。汝樹當知。我從他聞。汝是神樹。名所求願一切皆得。若有人來求乞男女。悉皆果遂。而我無有一箇兒息。心內願樂。而不稱可。今從汝乞。若令我得生於好男。我當來作如是供養。作是報答。必汝不能與我子者。我當將此大斧鍬钁。斫掘汝樹。根本枝條。一切悉卻。終不放汝。乃至令如馬藺根鬚。而留殘著。若掘到地。取汝根莖。叚叚斫斷。取汝枝柯。片片剉切。斫截割已。札札曬乾訖已。持火燒汝作灰。如灰塵已。或將汝灰。臨急疾河。向水而擲。或將汝灰。對猛大風。吹令四散。 爾時彼樹。有神依之。神聞此語生大恐怖。憂惱不歡。又作是念。我實不與他作男女。但人來者。自有業因。自有福力。而得男女。而彼等人。謂言此樹能與男女。既得願已。然後來報此樹之恩。而彼樹神。悲泣流淚。作如是言。此我生來所居之樹。以彼長者不得子故。其必當壞毀我此樹。而彼樹神。於帝釋天。恒常承事。 爾時彼神。速疾往詣天主帝釋忉利天宮。到已長跪白帝釋天。作如是言。依前長者求乞兒子得不。禍福善惡之語。大善天王。唯願大天巧慧方便。早作如是精勤速疾。與彼長者端正之男。勿令於我此樹磨滅。 爾時天主帝釋大王。告樹神曰。汝之樹神。勿作是語。所以者何。今我亦復不能為於世間之人定與男女。但諸人輩。自有福因而得男女。其理雖然。汝之樹神。少忍耐看。莫生憂惱。我當觀察彼之長者有因緣不。時忉利天。有一天子。五衰相現。不久定當墮落世間。五衰相何。一者彼天頭上妙花。忽然萎黃。二者彼天。自身腋下。汗汁流出。三者彼天。所著衣裳。垢膩不淨。四者彼天。身體威光。自然變改。五者彼天。常所居停。微妙寶床。忽然不樂。東西移徙。 爾時天主釋提桓因。語彼天子。作如是言。善汝天子。若知時者。汝有善緣。植眾善本。常不放逸。謹慎畏罪。無諸過患。不造諸非。又復未曾作重惡業。直以嫉妒。汝今應當退失此處。必生人間於一善處。 爾時天子。白帝釋言。願聞其處。帝釋報言。今此下方閻浮提地。有一大城。名波羅。而彼城有一大長者。名曰善覺。彼長者家。大富饒財。多有勢力。乃至一切無所乏少。而彼無子。汝今發心。往波羅。為彼作兒。 時是天子。於過去世。得天子身。種諸善根。而作生死。解脫因緣。面向涅槃。背於煩惱。不取諸有。不愛一切有為中生。而彼一生。欲取漏盡。欲證聖道。而彼天子。諮帝釋言。大善天王。我今不欲處在居家以受世樂。 又復護明菩薩大士。不久從彼兜率天下。降神生於迦毘羅城釋種姓內。淨飯王宮。大夫人邊。右脅入胎。月滿而生。生已棄捨王位出家。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已當轉無上法輪。我意欲於彼菩薩邊修行梵行。而彼長者。居家大有資財珍寶。多諸勢力。乃至一切種種豐饒。而其彼家放逸之處。我意不願向彼而生。 爾時天主帝釋大王。語彼天子作如是言。汝但乞願求生彼家。護明菩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已當轉無上法輪。我於彼時。自當成就汝出家緣。亦助佐汝出家之事。時彼天子。報帝釋言。善哉天王。若於彼時。王能如是佐助於我發心因緣。令得成就。當生彼家。 爾時天主帝釋大王。報彼尼拘陀樹神言。汝善樹神。若知時者。汝當速報彼長者知。而語之言。善哉長者。汝所乞願。不久當生端正之子。生已不久捨家出家。當作沙門。 爾時樹神。從帝釋邊。聞此語已。心大歡喜。踊躍充遍。不能自勝。速往詣彼大長者家。到已在空。隱身不現。語長者言。大善長者。汝必當生智慧端正福德之子。但其生己。不久定應捨家出家而作沙門。 爾時長者。報樹神言。善哉天神。但願我生。我當方便不令捨家而作沙門。時彼天子。從忉利天。墮落下來。與大長者婦腹受胎。既受胎已。彼婦即覺語長者言。大善長者。應須歡喜。我已受胎。 爾時長者。聞是語已。即為其婦。立於最上將息之法。最上敷設。最上莊嚴。最上供承。最上飲食。最上服飾。而供給之。令其玩弄。 爾時長者。於波羅四城門外。衢道陌頭多人處所。立無遮會。有來索者。求食與食。須飲與飲。欲鬘與鬘。索香與香。或須塗香。即與塗香。須床敷者。即與床敷。須資生者。悉具與之。時其家內所有財物。皆收內庫。一切酒坊。一切屠舍。並皆除斷。 時長者婦。或滿九月。或滿十月。其胎成熟。產一男兒。極大端正。可喜少雙。身體色黃。猶如金柱。頭頂團圓。猶如傘蓋。鼻如鸚鵡。長臂下垂。支節端直。諸根悉具。肌肉柔和。猶生酥摶。彼子生已。其上自然化出微妙七寶之蓋。而諸世人所見之者。皆大唱言。希有昔來未曾睹見。 爾時長者。為彼童子。立四乳母。一者抱持。二者洗浴。三者與乳。四者共戲。童子生後。長者恒於四城門外及交道頭。立無遮會。如前所設。又復集聚內外眷屬。而語之言。我今已生如是兒子。汝等立名。其眷屬等。相共平量。此子初生。上有寶蓋。自然出現。以是因緣。名聞流布。遍於一切。是故此子。應名上傘。於是後人相共稱喚。為耶輸陀(耶輸陀者隋言上傘)其耶輸陀。於父母邊。唯止一子。父母愛念。不曾離心。眼欲恒看。目前養育。令其增長易觀易畜。而有偈說。 福德之人疾增長 猶如良地蒔果栽 薄運少祐無相人 似於道頭種諸樹 而彼童子。漸漸長成。既能行走。後依家法。教諸技能。使學作業。所謂書算。及造印記。出財與他。從外受入。貨易興販。染諸色繒。衣服裁縫。別諸香類。識達五穀。了別七珍及諸寶物。諸如是等。一切皆練。無不洞曉。工巧辯捷。利智聰明。悉皆成就。無人與等。及至年大。欲遣別停。 爾時其父。為彼童子。造立三堂。一擬冬坐。二擬春秋兩時而坐。三擬夏坐。擬冬坐堂。一向溫煖。擬夏坐者。一向風涼。擬於春秋二時坐者。不熱不寒。調和處中。其三堂內。所有器服。皆是眾寶之所雜成。所有飲食。最美最甘。心所樂見。其諸衣服。種種莊嚴。復以眾雜末香塗香。種種安置。立諸婇女。端正可歖。使相娛樂。於其宮內。堂殿前立種種階道。一一階道。有五百人。擎五百寶案。日初出時。則便安施。日沒已後。還擎收卻。 其堂周匝。有五百人。防護守視。身體皆著牢固鎧甲。手執刀棒。或持鐵輪三叉戟等。以用擬備。其三等堂。各各如是。畏耶輸陀童子忽然捨棄出家。其堂內外。門戶關鑰。皆悉牢固。其彼諸門開閉之聲。聞半由旬。 時耶輸陀。在彼堂殿。具足而受五欲快樂。逍遙嬉戲。于時世尊。在波羅。初轉無上法輪之後。帝釋天王。從天上下。至耶輸陀宮殿之中。到已發覺耶輸陀言。仁耶輸陀。仁今時至。必應不久捨家出家。時耶輸陀。聞帝釋天如是言已。嘿然而受。既默受已。天曉之時。索駟馬車。欲往園中觀看善地。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缽安庠而入波羅城欲乞於食。即以長老阿奢踰時。用為侍者。其耶輸陀。遙見如來向前而來。威儀端正。行步沈審。身體具足。諸相莊嚴。猶如虛空。滿於星宿。見已心生歡喜清淨。以內歡喜清淨之心。從車而下頂禮佛足。圍遶三匝。遶已還上車中而行。其耶輸陀。見於如來迴還未久。時佛知彼清淨之心。即便微笑。放於光明。爾時長老阿奢踰時。整衣而立。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向於如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何因緣故。微笑放光。 爾時佛告阿奢踰時。作如是言。汝比丘。見此耶輸陀童子以不。其至我邊。頂禮於我。三匝遶我。還退上車。阿奢踰時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向已見。佛復告言。汝今諦聽。此耶輸陀大善男子。今夜決定捨家出家。至於我邊。乞作沙門。作沙門已。不久而得阿羅漢果。 時耶輸陀。至園苑內。觀於善地。次第經行。時天帝釋。以神通力。即化作一死婦女屍。其身膖脹。將欲爛壞。蠅蛆雜蟲。處處唼食。時耶輸陀。見彼死屍如是臭爛。見已心生污癩之想。而自念言。是臭爛身。有何可樂。生於著心。而自放逸。復於此中。生於樂想。今已膿爛。即口唱言。我今不樂臭穢樂也。欲還至家。而彼童子。從苑內出。還入己堂。而彼在初夜欲眠睡。時天帝釋。以神通力。令諸婇女悉皆著睡。而其家內。處處然燈。猶如臂大。堂堂盡照。令明不斷。 爾時世尊。當於彼夜。作如是念。今夜之中。其耶輸陀大善男子。決定勇猛。捨家出家。求作沙門。如是念已。至於一河。名波羅那(隋言斷除)渡至彼岸。自取草鋪。既鋪草已。結加趺坐。欲一夜眠。心為慈愍其耶輸陀善男子故。 時耶輸陀。正著睡眠。自然忽覺。而見堂內。處處安置臂許燈明。見諸婇女悉著睡眠。或有婇女。頸懸小鼓。或有婇女。挾於瑟琶。或有婇女。挾於五絃。或有婇女抱持箜篌。或有婇女。以臂抱鼓。或有婇女。手執簫笛諸音聲等。或有婇女。露於半身。喘息而眠。或有婇女。頭髻解散。傾側而眠。或有婇女。流於涕唾不淨而眠。或有婇女。口齒相咬。作聲而眠。或有婇女覆面而眠。或有婇女。仰面而眠。其耶輸陀。見於堂內諸婇女眠如是滿地。猶若死屍。一種無異。見已即生厭離之想。生大患想。心中樂欲。求涅槃想。心欲建立。向涅槃想。而作是念。謂此大是恐怖之處。咄此大是擾亂不安怨嫌之處。時耶輸陀。如是見已。從其臥床。忽然而起。腳著革屣。眾寶所成。論其價直。足二百千。著已意念。從堂欲下。至堂基邊。而無階道。時天帝釋。即將階道。立著其前。身放光明。而此光明。普照其家。 時耶輸陀。見此明已。從堂而出。漸至父宮諸婇女邊。到已見父所臥堂內。用好香油。以為燈明。其炷如臂。迴地及柱。處處皆安。見諸婇女。皆著睡眠。懸抱樂器乃至如上。猶如死人在屍陀林。見已生於厭離之想。乃至生於極大恐怖。 時耶輸陀。從父堂出。漸至外門。見外門關。鑰鎖甚牢。而開門時。其聲遠徹聞半由旬。時天帝釋。速疾開門。隱沒彼門。不令作聲。畏耶輸陀。出家之時有諸障礙。 時耶輸陀。從家出已。至大城門。其門名跋陀羅婆提(隋言賢主)既到於彼賢主城門。其門關閉門關甚牢。聲音遠聞。亦半由旬。時天帝釋。一念之頃。開於彼門。又隱彼聲。不令他聞。心如是念。勿令有人障耶輸陀出家因緣。 時耶輸陀。從城門出。漸漸至於波羅那河。爾時彼河水忽暴漲。彌岸平滿。一切諸鳥。平頭而飲。時天帝釋。即便隱滅彼之光明。時耶輸陀。至河此岸。即便停住。而口中唱。謂此大患。咄大恐怖。 爾時世尊。在河彼岸。露地經行。爾時世尊。為憐愍彼耶輸陀故。身放光明。以金色臂。展手而向耶輸陀邊。作如是言。善來善來。汝耶輸陀。此處無患。此處無畏。此處安樂。此處自在。而有偈說。 如來既見彼心已 而口呼唱如是言 汝來汝來耶輸陀 取此無畏涅槃路 世尊無所而不見 世尊無所而不知 是故能知於彼心 故言世尊諸明具 時耶輸陀。聞於世尊如是語已。即免一切心諸憂苦。即得心定。譬如有人後春行路。被諸熱惱。疲極飢渴。忽值一池。其水涼冷。入於其內。澡洗飲水。除滅一切熱惱諸苦。如是如是。其耶輸陀大善男子聞佛如是安慰言已。即滅一切諸心憂惱。心得寂定。 時耶輸陀大善男事。心生歡喜。踊躍無量。遍滿其體。不能自勝。脫彼眾寶所成革屣直二百千。棄已步入波羅那河。譬如有人捨於涕唾。無復心念即背而行。如是如是。其耶輸陀。棄捨革屣。亦復如是。步入河渡。爾時彼河水故為淺。 時耶輸陀。善渡河已。至於彼岸。到世尊所。而耶輸陀。遙見世尊。威儀整頓。容止可觀。諸根寂靜。心意正定。乃至身以三十二相之所莊嚴。猶如虛空遍滿星宿。見已復生清淨歡喜。生歡喜已。漸到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世尊。見耶輸陀卻一面已。即便為其次第說法。所謂說於布施之行。持戒之行復說生天因緣之行。五欲罪患。諸漏未盡。尚有煩惱。讚歎出家清淨之法。而世尊知耶輸陀心已生歡喜。已生希有心得柔軟。心得無礙堪可受法。 爾時世尊。以佛所有令他喜言。令得道言。而向說法。所謂苦集滅道四諦。向耶輸陀。如是說時。時耶輸陀。即於彼坐。遠離塵垢。盡煩惱界。離煩惱已。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所有結惑。皆滅除盡。如實證知。譬如淨衣無諸黑縷。人色即受。如是如是。其耶輸陀善男子心。即於彼坐。遠離塵垢。盡諸煩惱。乃至如實悉皆證知。 時耶輸陀善男子婦。睡眠既覺。於其床上。忽然不見夫耶輸陀。彼心億念耶輸陀故。兼復渴仰。思遲戀慕。即便往詣輸陀母邊。到已白言。聖母。今知聖母愛子耶輸陀不。新婦昨夜。眠覺求覓。忽爾不見。不知何去。 爾時聖母。聞是語已。憐憶愛念耶輸陀故。啼淚懊惱。急疾往詣耶輸陀父大長者邊。到已即白大長者言。長者。今知仁所愛子耶輸陀不。一一皆如新婦所說。 爾時長者。聞其宮中失耶輸陀。以憶念子耶輸陀故。遣使速往智慧人邊。或算師邊。博戲人邊。或婬女家。而告之言。汝等人輩。宜速急疾往如是處求覓我子耶輸陀來。 爾時使者。向波羅城四衢道。振鈴而唱。如是告言。若當有人能向我。道見耶輸陀。知耶輸陀所在之處。所行之處。令我得見。令我得聞。我乞彼人百千價物。即於後夜。教開城門。遣使疾馳。而遍告言。汝等城外速疾往求我耶輸陀。 爾時長者耶輸陀父。當於彼夜天欲曉時。愁憂悵怏。啼哭泣淚。速疾往向跋陀羅提城門之邊。到已即出。漸漸行見其耶輸陀革屣蹤跡。見已尋逐革屣跡行。盡其跡已。於河岸上。見二百千價直革屣。少得本心。即作是念。我所愛子耶輸陀者。今應不死。出大喘息。心口念言。若其身死。此之革屣。久應無有。 時彼長者。見革屣已。不觸不緣。棄捨而去。譬如有人。見他涕唾。不觀不念。棄捨而過。如是如是。其耶輸陀善男子父。見彼七寶所成一雙革屣。棄捨而過。即便渡彼波羅那河。尋求其子。爾時世尊。河邊遙見其耶輸陀善男子父向佛而來。世尊見已。作如是念。此耶輸陀善男子父。既來求子。以愛念故。或能倉卒不避好惡。抱耶輸陀善男子身。我可出變化神通。若作神通變化之事。而耶輸陀善男子父。在於此處。唯得以眼見耶輸陀善男子面。即便停住。勿令相觸。 時耶輸陀善男子父。遙見世尊。威儀齊整。端正可喜。乃至譬如虛空中星莊嚴日月。心生歡喜。以歡喜心。往詣佛所。到佛所已。即白佛言。善哉善哉。大德沙門。頗見我子耶輸陀者來此以不。 爾時佛告彼長者言。大富長者。汝若知時。且少安坐。不久當得見耶輸陀。時彼長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應不妄語。所言應實。聞此語已。心生歡喜。踊躍允遍。不能自勝。頂禮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 爾時世尊。即為長者。次第方便。如應說法所謂行檀。及結使法悉皆滅已。如實證知。譬如淨衣易受染色。如是如是。時彼長者即於彼坐。遠離塵垢。如實證知。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渡煩惱海。越諸鄣礙。無復疑心。到無畏處。不從他聞。於世尊邊。得聞法教。受佛歸依。受法歸依。受僧歸依。并受五戒。 爾時人間彼大長者。最在初首。為優婆塞。人身之中。以三白成三歸依者。謂耶輸陀善男子父。其耶輸陀善男子父於說法時。如是證見。如是觀行。得於道跡。見漏皆盡。一切法中。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其耶輸陀善男子父。聞法見知。如實漏盡。心得解脫。不應在家受諸五欲。如昔在家。我今還可攝於神通。爾時世尊。即攝神通。攝神通已。耶輸陀父即於彼坐。得見其子。見已而告耶輸陀言。子耶輸陀。汝母憶汝受大苦惱。為汝故哭。為汝故悲。莫復為汝而取命終。汝可至彼與於彼命。作是語已。其耶輸陀善男子。即觀如來面。 爾時世尊。即便告彼耶輸陀父。作如是言。汝大長者。於意云何。若有學人。已學諸智。已學見法。彼聞法時。證知漏盡。心得解脫。彼若迴心入於本家。能更復受五欲以不。長者報言。不也世尊。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其耶輸陀善男子。今已學智見。證於諸法。如汝無異。今耶輸陀。聞說法時。證得道跡。諸漏已盡。心淨解脫。佛告長者。此耶輸陀善男子。今不應還歸住於家內受五欲事如昔在家。爾時長者即白佛言。善哉世尊。耶輸陀今生於人間善得大利。善生世間。諸漏滅盡。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見耶輸陀善男子身。以諸瓔珞而莊嚴體。即說偈言。 以諸瓔珞莊嚴身 寂定其心證於法 調伏諸根悉清淨 於諸眾生起大悲 若能如是諦實行 是則名為真梵行 亦名沙門釋種子 是亦名為比丘僧 時耶輸陀善男子父。即白佛言。善哉世尊。願受我請。布施飲食。及耶輸陀善男子等。爾時世尊於長者邊。嘿然受請。為欲憐愍於長者故。 爾時長者既見世尊嘿然受請。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圍遶三匝。辭佛而去。是時長者去未久間。其耶輸陀大善男子。從坐而起。頂禮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世尊。與我出家。受具足戒。 爾時佛告耶輸陀言。善來比丘。汝今於我所說法中。行於梵行。正盡諸漏。佛說是已。時其長老耶輸陀身。即成出家。得具足戒。為大沙門。當於是時。此世間中。七阿羅漢。一是世尊。及五比丘。耶輸陀等。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缽。命耶輸陀。用為侍者。向其父家。到彼家已。鋪座而坐是時長老耶輸陀母。并及長老耶輸陀婦。來向佛邊。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坐一面。退一面已。世尊次第而為說法。所謂如是說布施行。乃至清淨。如來悉知彼等一切心生歡喜清淨柔軟心無障礙。 爾時世尊。所有諸佛。令歡喜法。所謂苦諦。及苦集諦。若滅得道。世尊為彼說是法時。彼等於坐。遠離諸塵。得清淨智。煩惱界盡。於諸法中。得淨法眼。所有垢法。諸可滅法。一切知已。皆悉滅盡。如實證知。譬如淨衣無有垢膩。隨所染入。而受其色。如是如是。彼等眷屬。坐於彼座。遠離塵垢。所有垢法。皆悉滅已。如實證知。彼等婦人。既見諸法。得證深入。到諸法邊。渡煩惱壙。得無疑畏。不從他人說法聽證。世尊教中。得知見已。歸依佛法。及歸依僧。即受五戒。 爾時世間。當於是日。最初人中。三歸受戒。先得成為優婆夷者。所謂長老耶輸陀母。并及長老耶輸陀婦。所有一切諸眷屬等。 爾時善覺大富長者。既聞世尊為其眷屬如應說法。聞已歡喜。即起辦食。長者及妻。并其新婦。自手將好種種美食。奉供養佛及耶輸陀。所謂舐咋噉唼。其所施食。悉皆充足。恣意飽食。 爾時長老耶輸陀父善覺長者婦及新婦。見佛食訖收衣攝缽。洗於手足。如是清淨安坐竟已。人別各自將一小鋪次第相隨來向佛前依大小坐。爾時世尊既見善覺長者眷屬如法而來坐於前已。如來慈愍。為欲度脫使離苦惱。是故為其如應說法。彼聞法已。心生歡喜。信心熾盛。威德增上。爾時彼等既聽法已。乃至一切心生歡喜。如是知已。爾時世尊即從坐起。其耶輸陀即隨佛行。 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