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卷第八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夏桂蘭 改稿者 王 麗 增上戒學分第七 論曰。如是已說因果修差別。此中增上戒殊勝云何可見。如菩薩地正受菩薩律儀中說。復次應知略由四種殊勝故此殊勝。一由差別殊勝。二由共不共學處殊勝。三由廣大殊勝。四由甚深殊勝。 釋曰。此中問答。辯諸菩薩所學尸羅。於聲聞等有大差別故名殊勝。又此增上戒等三學。即前所說波羅蜜多自性所攝。何故別立。於先所說波羅蜜多。別義建立。今當顯示。為顯展轉相因性故別立三學。謂依尸羅發生靜慮。復依靜慮發生般若。 論曰。差別殊勝者。謂菩薩戒有三品別。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攝善法戒。應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義故。饒益有情戒。應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義故。 釋曰。差別殊勝。謂聲聞等唯有一種律儀戒。無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菩薩具三。是故殊勝。 論曰。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如是應知。說名為共不共殊勝。 釋曰。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謂殺生等說名為共。相似遮罪。為掘生地斷生草等說名不共。於此學處者。謂後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者。如兩安居觀益有情輒行經宿。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者。謂觀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者。謂唯內起欲等尋思。菩薩成犯。非聲聞等。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者。謂能饒益而無有罪如是三業。菩薩應修。或雖饒益。而非無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與他人。為遮此事故說無罪。 論曰。廣大殊勝者。復由四種廣大故。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四由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故。釋曰。種種無量學處廣大者。謂諸菩薩所修學處。亦是種種亦是無量。由此於彼一切有情。作成熟事及攝受事故。攝受無量福德廣大者。謂諸菩薩攝受無量福德資糧。非聲聞故。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者。謂於諸有情勸令修善。名利益意樂。若即於此補特伽羅。願由彼善當得勝果。名安樂意樂。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者。謂諸菩薩由此尸羅。建立無上正等菩提。非聲聞故。 論曰。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又諸菩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知亦是甚深尸羅。由此因緣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有情事。安立有情毘奈耶中。又現種種諸本生事。示行逼惱諸餘有情。真實攝受諸餘有情。先令他心深生淨信。後轉成熟。是名菩薩所學尸羅甚深殊勝。 釋曰。甚深殊勝中。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者。此中顯示如是菩薩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謂諸菩薩若如是知。如是品類補特伽羅。於此不善無間等事將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無餘方便能轉彼業。如實了知彼由此業定退善趣定往惡趣。如是知已生如是心。我作此業當墮惡趣。我寧自往必當脫彼。於彼現在雖加少苦。令彼未來多受安樂。是故菩薩譬如良醫。以饒益心雖復殺之而無少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為甚深。又諸菩薩現起變化身語二業。當知亦是甚深尸羅。由此道理。或作國王現作種種惱有情事。安立有情毘奈耶中。變化自體名為變化。此中應說無厭足王化導善財童子等事。又現種種諸本生事者。如毘濕婆安呾羅等諸本生事。此中菩薩以其男女施婆羅門。皆是變化。示行逼惱諸餘有情真實攝受諸餘有情者。謂諸菩薩終不逼惱餘實有情。攝受其餘實有情故。如是亦名甚深殊勝。 論曰。由此略說四種殊勝。應知菩薩尸羅律儀最為殊勝。如是差別菩薩學處。應知復有無量差別。如毘奈耶瞿沙方廣契經中說。釋曰。如是四種略說差別。於毘奈耶瞿沙經中。廣說復有百千差別。 攝大乘論釋增上心學分第八 論曰。如是已說增上戒殊勝。增上心殊勝云何可見。略由六種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故。二由種種差別故。三由對治差別故。四由堪能差別故。五由引發差別故。六由作業差別故。 釋曰。為顯增上心學殊勝。作此問答。 論曰。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 釋曰。謂大乘法為所緣者。諸菩薩定緣於大乘。非聲聞定。 論曰。種種差別者。謂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種種無量故。 釋曰。大乘光明集福定王等者。顯如是等諸三摩地種種差別唯大乘有。聲聞乘等一種亦無。 論曰。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粗重故。 釋曰。緣總法智對治一切障礙而住。如以細楔除去粗楔住本識中。諸雜染法熏習種子說名為粗。諸對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細義。 論曰。堪能差別者。謂住靜慮樂。隨其所欲而受生故。 釋曰。由有堪能住靜慮樂。隨有饒益諸有情處。即往彼生不退靜慮。諸聲聞等無如是事。 論曰。引發差別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 釋曰。由此靜慮引發神通一切世界皆無障礙。 論曰。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辯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 釋曰。作業差別。謂發神通所作事業。此中能動一切世界故名振動。即彼熾然故名熾然。言遍滿者。應知即是光明普照。言顯示者。由此威力。令無所能餘有情類。欻然能見無量世界。及見其餘佛菩薩等。言轉變者。應知轉變一切地等令成水等。言往來者。謂一剎那普能往還無量世界。言卷舒者。謂卷十方無量世界入一極微。極微不增。舒一極微包于十方無量世界。世界不減。一切色像皆入身中者。謂身中現無量種種一切事業。所往同類者。謂如往詣三十三天。色像言音與彼同類。為化彼故往一切處亦復如是。顯謂顯現。隱謂隱藏。所作自在者。如變魔王作佛身等。伏地神通者。謂能映蔽一切神通。於請問者施以辯才故名施辯。於聽聞者施念施樂。令得定故名施念樂。放大光明者。為欲召集遠住他方世界菩薩。引發如是大神通者。引前所說大神通故。如是一切聲聞所無。是故殊勝。 論曰。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十難行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了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祕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 釋曰。如說菩薩修諸難行。此中何等名為難行。一切難行十種所顯。於中不離不染難行者。不棄捨故名為不離。謂於生死不全捨離。亦不染污。此甚為難。餘九難行其義易了。 論曰。復次隨覺難行中。於佛何等祕密言詞。彼諸菩薩能隨覺了。謂如經言。 釋曰。為顯祕密言詞意趣故為此問。如經言者。總答前問。後當別釋。 論曰。云何菩薩能行惠施。若諸菩薩無少所施。然於十方無量世界廣行惠施。云何菩薩樂行惠施。若諸菩薩於一切施都無欲樂。云何菩薩於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諸菩薩不信如來而行布施。云何菩薩於施策勵。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策勵。云何菩薩於施耽樂。若諸菩薩無有暫時少有所施。云何菩薩其施廣大。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娑洛想。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云何菩薩其施究竟。若諸菩薩不住究竟。云何菩薩其施自在。若諸菩薩於惠施中不自在轉。云何菩薩其施無盡。若諸菩薩不住無盡。如於布施。於戒為初。於慧為後。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釋曰。云何菩薩能行惠施等者。謂諸菩薩一切有情攝為自體。是故彼施即是己施。是此意趣。云何菩薩樂行惠施等者。謂諸菩薩不樂修行味著等施。但樂修行菩薩淨施。言味著者。意說貪染。或有餘處名來求施。云何菩薩於惠施中深生信解等者。謂諸菩薩自得施心而行惠施。不藉他緣。云何菩薩於施策勵等者。謂諸菩薩性自能施。慳吝斷故。不待他策亦不自策。任運能施。是此意趣。云何菩薩於施耽樂等者。謂諸菩薩常行施故無暫時施。一切施故無少所施。云何菩薩其施廣大等者。謂諸菩薩依定行施。即是離欲而行施義。言娑洛者。顯目堅實。密詮流散。今取密義。離流散想。依定行施故成廣大。云何菩薩其施清淨等者。謂諸菩薩拔除慳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顯目生起。密詮拔足。波陀名足。殟名為拔。今取密義。拔除慳足令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說名殟波陀慳。云何菩薩其施究竟等者。謂諸菩薩不住究竟。無餘涅槃如聲聞等。是故究竟常能行施。云何菩薩其施自在等者。謂諸菩薩令施等障不得自在而行惠施。令所治障不自在故施得自在。云何菩薩其施無盡。謂諸菩薩不住涅槃。常行惠施。此中無盡。意取涅槃。不同聲聞住涅槃故。其施無盡。 論曰。云何能殺生。若斷眾生生死流轉。云何不與取。若諸有情無有與者自然攝取。云何欲邪行。若於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云何能妄語。若於妄中能說為妄。云何貝戍尼。若能常居最勝空住。云何波魯師。若善安住所知彼岸。云何綺間語。若正說法品類差別。云何能貪欲。若有數數欲自證得無上靜慮。云何能瞋恚。若於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煩惱。云何能邪見。若一切處遍行邪性皆如實見。 釋曰。如經中說。苾芻。我是能殺生等者。此中顯彼所說意趣。云何欲邪行者。謂知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云何貝戍尼者。此貝戍尼。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貝者表勝。戍者表空。尼者表常。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勝空住。云何波魯師者。此波魯師。顯目粗惡語。密詮住彼岸。波表彼岸。魯師表住。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善安住所知彼岸。是到所知彼岸住義。云何能邪見等者。謂色等中如實觀見遍行邪性。即是於彼依他起中。如實觀見遍計所執。是邪性義。於十不善業道文中。餘義易了。 論曰。甚深佛法者。云何名為甚深佛法。此中應釋。謂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又斷滅法是諸佛法。以一切障永斷滅故。又生起法是諸佛法。以變化身現生起故。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又有貪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又有瞋法是諸佛法。又有癡法是諸佛法。又異生法是諸佛法。應知亦爾。又無染法是諸佛法。成滿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又無污法是諸佛法。生在世間。諸世間法不能污故。是故說名甚深佛法。 釋曰。復有餘處契經說言。謂常住法是諸佛法。廣說乃至又無污法是諸佛法。此中意趣今當顯示。謂佛法身體是常住故。說此法為常住法。斷滅法者。所有障垢悉皆斷滅。由此義故即說此法為斷滅法。有所得法是佛法者。有情諸行八萬四千。及彼對治皆有可得。故說此法名有所得。無染法者。清淨真如。一切障垢所不能染。故說此法名無染法。餘義易了無煩重釋。 論曰。又能引發修到彼岸。成熟有情淨佛國土。諸佛法故。應知亦是菩薩等持作業差別。 釋曰。前所未說作業差別。今於此中。復顯菩薩等持作業。謂諸菩薩依三摩地。能修一切波羅蜜多。又依此定能善成熟一切有情。發神通等種種方便。引諸有情入正法故。又由此力能善清淨一切佛土。心得自在。隨欲能成金銀等寶諸佛土故。又由此力能正修集一切佛法。是三摩地作業差別。 攝大乘論釋增上慧學分第九之一 論曰。如是已說增上心殊勝。增上慧殊勝云何可見。謂無分別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究竟。若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若差別若無分別後得譬喻。若無功用作事若甚深。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勝。 釋曰。今正至說增上慧時。此中意說。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此復三種。一加行無分別智。謂尋思慧。二根本無分別智。謂正證慧。三後得無分別智。謂起用慧。此中悕求慧。是第一增上慧。內證慧是第二增上慧。攝持慧是第三增上慧。今且成立無分別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尋思智是此智因。其後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餘二。 論曰。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釋曰。且應先說無分別智所有自性。此中體相。說名自性。謂諸菩薩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離五相者。若無作意是無分別智。睡醉悶等應成無分別智。若過有尋有伺地是無分別智。第二靜慮已上諸地應成。無分別智。若如是者。世間應得無分別智。若想受滅等位中。心心法不轉是無分別智。滅定等位無有心故。智應不成。若如色自性是無分別智。如彼諸色頑鈍無思。此智應成頑鈍無思。復有餘義。若如色性智不應成。若於真義異計度轉。無分別智應有分別。謂分別言此是真義。若智遠離如是五相。於真義轉於真義中不異計度。此是真義無分別智。有如是相緣真義時。譬如眼識不異計度。此是其義。 論曰。於如所說。無分別智成立相中。復說多頌。 釋曰。於上所說無分別智略成立中。廣說多頌。 論曰。 諸菩薩自性 遠離五種相 是無分別智 不異計於真 釋曰。由此初頌顯上所說無分別智。初自性義如是已說。此智自性依彼而轉。次頌當說。 論曰。 諸菩薩所依 非心而是心 是無分別智 非思義種類 釋曰。如是所說無分別智。當言依心為依非心。若言依心能思量故。說名為心依心而轉。是無分別不應道理。若依非心則不成智。為避如是二種過失故說此頌。此智所依不名為心。不思義故。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種類。亦名為心因彼而生。次頌當顯。 論曰。 諸菩薩因緣 有言聞熏習 是無分別智 及如理作意 釋曰。諸菩薩因緣者。謂此智因。有言聞熏習者。謂由他音正聞熏習。及如理作意者。謂此熏習為因意。言如理作意。無分別智因此而生。復何所緣。次頌當顯。 論曰。 諸菩薩所緣 不可言法性 是無分別智 無我性真如 釋曰。不可言法性者。謂由遍計所執自性。一切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為不可言性。謂無我性所顯真如。遍計所執補特伽羅。及一切法皆無自性。名無我性。即此無性所顯有性。說名真如。勿取斷滅故說此言。又於所緣所作行相。次頌當顯。 論曰。 諸菩薩行相 復於所緣中 是無分別智 彼所知無相 釋曰。菩薩行相於所緣中所現無相。謂即此智於真如中平等。平等生起無異無相之相。以為行相。如眼取色見青等相。非此青等與色有異。此亦如是。智與真如無異行相。即於此中為釋疑難。復說二頌。 論曰。 相應自性義 所分別非餘 字展轉相應 是謂相應義 非離彼能詮 智於所詮轉 非詮不同故 一切不可言 釋曰。若一切法皆不可言。復以何等為所分別。為釋此故說如是言。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謂即相應為自性義。是所分別非離於此。故言非餘。此云何成。為重成立復說是言。字展轉相應是謂相應義。謂別別字相續宣傳。以成其義。是相應義如言斫芻。二字不斷說成眼義。是相應義為所分別。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立。故復說言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由若不了能詮之名。於所詮義覺知不起。故一切法皆不可言。若言要待能詮之名。於所詮義有覺知起。為遮此故復說是言。非詮不同故。以能詮名與所詮義互不相稱。各異相故。能詮所詮皆不可說。由此因故說一切法皆不可言。無分別智何所任持。 論曰。 諸菩薩任持 是無分別智 後所得諸行 為進趣增長 釋曰。由無分別後所得智。得菩薩行。此行即依無分別智。為進趣增長者。為令如是諸菩薩行得增長故。無分別智是彼任持。此智復以何為助伴。 論曰。 諸菩薩助伴 說為二種道 是無分別智 五到彼岸性 釋曰。二種道者。一資糧道。二依止道。資糧道者。謂施戒忍及與精進波羅蜜多。依止道者。即是靜慮波羅蜜多。由前所說波羅蜜多所生諸善。及依靜慮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即得生長。此智名慧波羅蜜多。乃至未得佛果已來。無分別智於何處所感異熟果。 論曰。 諸菩薩異熟 於佛二會中 是無分別智 由加行證得 釋曰。於佛二會中者。謂受用身會中。及變化身會中。若無分別加行轉時。於變化身會中受生。受異熟果。若已證得無分別智。於受用身會中受生。受異熟果。為顯此義故。復說由加行證得。無分別智誰為等流。 論曰。 諸菩薩等流 於後後生中 是無分別智 自體轉增勝 釋曰。諸菩薩等流於後後生中者。於次前說二身大會後後生中。是無分別智自體轉增勝者。即彼所修無分別智展轉增勝。應知即是彼等流果。無分別智出離云何。 論曰。 諸菩薩出離 得成辦相應 是無分別智 應知於十地 釋曰。諸菩薩出離者。進趣究竟故名出離。即是進趣大涅槃義。得成辦相應是無分別智者。初護此智名得相應。次後無量百千大劫成辦相應。應知於十地者。謂從初地乃至第十。如是次第。此智初地唯名為得。爾後多時乃名成辦。是故菩薩經無數劫乃證涅槃。由爾所時方到究竟。無分別智誰為究竟。而次前說次第獲得。 論曰。 諸菩薩究竟 得清淨三身 是無分別智 得最上自在 釋曰。得清淨三身者。是得如來淨三身義。言清淨者。謂初地中唯得三身至第十地乃善清淨。得最上自在者。無分別智非唯證得清淨三身以為究竟。而復獲得十種自在。此如後說應知其相。無分別智有何勝利。此中三種無分別智。一者加行無分別智。二者根本無分別智。三者後得無分別智。此中加行無分別智。謂諸菩薩初從他聞無分別理。次雖未能自見此理而生勝解。次此勝解為所依止。方便推尋無分別理。是名加行無分別智。由此能生無分別智。是故亦得無分別名。如是加行無分別智無染勝利。其譬云何。 論曰。 如虛空無染 是無分別智 種種極重惡 由唯信勝解 釋曰。為欲顯示彼不能染故。說種種極重惡言。為欲顯示不能染因故。說由唯信勝解。言由唯信樂無分別理而起勝解。故能對治種種惡趣。此即顯示諸惡不染。此中根本無分別智無染勝利。其譬云何。 論曰。 如虛空無染 是無分別智 解脫一切障 得成辦相應 釋曰。從何解脫。謂解脫一切障。由何解脫。謂成辦相應如是解脫。由於諸地唯得相應。成辦相應以為因故。此即顯示無分別智能治諸障。此中後得無分別智無染勝利。其譬云何。 論曰。 如虛空無染 是無分別智 常行於世間 非世法所染 釋曰。由此智力觀諸有情諸利樂事故。思往彼世間受生。既受生已。一切世法所不能染。世法有八。一利二衰三譽四毀五稱六譏七苦八樂。從無分別智所生故。此智亦得無分別名。今當顯此三智差別。 論曰。 如啞求受義 如啞正受義 如非啞受義 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義 如愚正受義 如非愚受義 三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義 如五正受義 如末那受義 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於論 求論受法義 次第譬三智 應知加行等 釋曰。此中三智如其譬喻。應知差別。譬如啞人求受境義不能言說。如是加行無分別智。應知亦爾。譬如啞人正受境義寂無言說。如是根本無分別智。應知亦爾。如非啞人受境義已。如其所受而起言說。如是後得無分別智。應知亦爾。此中意取能作文字。名為言說。如愚頌中。無所了別說名為愚。如前啞喻應正安立三智差別。如五頌中。五謂眼等五無分別。應知此中求受正受俱無分別。加行根本於真如義差別亦爾。如意受義亦能分別。如是後得亦能受義。亦能分別。如是三智如前啞喻安立差別。於論頌中。如未解論於論求解。如是加行無分別智。應知亦爾。如溫習論但受於法。如是根本無分別智。應知亦爾。此中法者。意取文字如解論者。於法於義皆能領受。如是後得無分別智。應知亦爾次第之言。顯示三智似於法義領受差別。次當顯示根本後得譬喻差別。 論曰。 如人正閉目 是無分別智 即彼復開目 後得智亦爾 應知如虛空 是無分別智 於中現色像 後得智亦爾 釋曰。初頌顯示二智差別。其相可知。如虛空者。譬如虛空周遍無染。非能分別。非所分別。如是根本無分別智。應知亦爾。遍一切法一味空性故名周遍。一切諸法所不能染故名無染。自無分別。是故說名非能分別。亦不為他分別行相。是故說名非所分別。如是應知。無分別智譬如虛空。現色像者。譬如空中所現色像是可分別。如是後得無分別智。應知亦爾。是所分別亦能分別。若以如是無分別智修成佛果。既離功用作意分別。云何能成利益安樂諸有情事。 論曰。 如末尼天樂 無思成自事 種種佛事成 常離思亦爾 釋曰。如離分別所作事成。於此頌中。末尼天樂譬喻。顯示如如意珠雖無分別而能成辦。隨諸有情意所樂事。又如天樂無擊奏者。隨生彼處有情意樂。出種種聲。如是應知。諸佛菩薩無分別智。雖離分別而能成辦種種事業。次當顯此無分別智所有甚深。此智為緣依他起性。分別事轉為緣餘境。若爾何失。若緣分別。無分別性應不得成。若緣餘境餘境定無。云何得緣。 論曰。 非於此非餘 非智而是智 與境無有異 智成無分別 釋曰。非於此非餘者。此智不緣分別為境。無分別故。不緣餘境即緣依他。諸分別法真如法性為境界故。法與法性若一若異不可說故。此說根本無分別智。不緣分別亦不緣餘。又此根本無分別智為智為非。若爾何失。若是智者。云何是智而是無分別。若非智者。云何說為無分別智。答此問言。非智而是智。此顯根本無分別智非定是智。似於加行分別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從加行分別智因而得生故。復有別義。非於此非餘非智而是智者。以非於此分別轉故。說名非智。以非於餘即於分別法性轉故。而亦是智。前後二句互相解釋。與境無有異智成無分別者。非如加行無分別智。有其所取能取性轉名無分別。與所取境無差別轉。平等平等名無分別。此智不住所取能取二種性中。如薄伽梵餘契經中說。一切法皆無分別。為欲顯示無分別義。復說頌言。 論曰。 應知一切法 本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 無分別智無 釋曰。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者。是一切法本來自性無分別義。何以故。所分別無故。此即顯示所分別事無所有故。諸法本性無有分別。若所分別無所有故。諸法本性無分別者。何故本來一切有情不得解脫。答此問言。無分別智無此顯彼。無無分別智。雖一切法本來自性無有分別。而不解脫。若於諸法無分別理。真證智生。現見諸法無分別性。即得解脫。此未生故未得解脫。真證智者。應知即是無分別智。今當顯此三智差別。 攝大乘論釋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