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十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輸入者 朱艷春 一校者 朱艷春 二校者 夏桂蘭 改稿者 王 麗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五 復次一切菩提分法無有差別。皆由五門而得建立。謂所緣故自體故助伴故修習故修果故。如初四念住有五門。所餘菩提分法亦爾。 四念住所緣境者。謂身受心法。復有四事。謂我所依事。我受用事。我自體事。我染淨事。何故唯建立此為所緣境。由顛倒覺愚癡凡夫多分計我。依止有根身。受用苦樂等。取了境為相。由貪等染污。由信等清淨。是故最初為正觀察真實事相。是故建立此四種事為所緣境。 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於身等循觀言故。及有念住言故。如其次第。 念住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彼者彼念慧二法。 念住修習者。謂於內身等修循身等觀。如於內於外於內外亦爾。內身者。謂於此身中所有內色處。由自身中眼耳鼻舌身根內處所攝故。墮有情數故名內。外身者。謂外所有外色處。由外色聲香味觸等外處所攝故。非有情數故名外。內外身者。謂內處相應所有外處根所依止。由己身中眼等五處相應根所依住所有色等外處墮有情數故。外處所攝故名內外。又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約處建立約身建立說名內外。云何於身修循身觀。謂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平等。循觀於身境循觀身相似性故。名於身循身觀。由循觀察分別影像身門。審諦觀察本質身故。內受者。謂因內身所生受。緣眼等處為境界故。依自身生故名內。外受者。謂因外身所生受。緣色等處為境界故。依他身生故名外。內外受者。謂因內外身所生受。緣自身中外處為境故。緣他身中內處為境故名內外。如受心法亦爾。如於身修循身觀。如是於受等修循受等觀如其所應。 又修習者。謂欲勤策勵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習差別故。欲修習者。謂為對治不作意隨煩惱。勤修習者。謂為對治懈怠隨煩惱。策修習者。謂為對治沈掉隨煩惱。勵修習者。謂為對治心下劣性隨煩惱。心下劣性者。謂於勝品所證功德。由自輕蔑門心生怯弱性。勇猛修習者。謂為對治漏疲倦隨煩惱。漏疲倦者。謂能引蚊虻等處所生逼惱。不息修習者。謂為對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隨煩惱。由得少善生知足喜故。止息所餘勝進善品。正念修習者。謂為對治忘失尊教隨煩惱。正知修習者。謂為對治毀犯追悔隨煩惱。毀犯追悔者。謂於往來等事不正知而行。先越學處後生悔惱。不放逸修習者。謂為對治捨諸善軛隨煩惱。捨善軛者。由放逸過失故。於所造修勝進善品。捨勤方便不能究竟。念住修果者。謂斷四顛倒趣入四諦身等離繫。是名修果斷。四顛倒者。謂四念住隨其次第能斷淨樂常我四種顛倒。修不淨觀故。了知諸受皆是苦故。通達諸識依緣差別念念變異故。觀察染淨唯有諸法無作用者故。又此四種如其次第趣入四諦。亦名修果。由身念住趣入苦諦。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顯故。是故修觀行時能治此輕安。於身差別生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諦。以樂等諸受是和合愛等所依處故。由心念住趣入滅諦。觀離我識當無所有懼我斷門生涅槃怖永遠離故。由法念住趣入道諦。為斷所治法為修能治法故。又此四種如其次第能證得身受心法離繫果。由此修習漸能遠離身等粗重故。四正斷所緣境者。謂已生未生所治能治法。初正斷緣已生所治法為境。為斷已生惡不善法。樂欲生故。第二正斷緣未生所治法為境。第三正斷緣未生能治法為境。第四正斷緣已生能治法為境。如經所說。應廣配釋。 正斷自體者。謂精進。 正斷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 正斷修習者。如經說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此中諸句顯修正勤及所依止。所依止者。謂欲樂欲。為先發精進故。正勤者。謂策勵等。於止舉捨相作意等中。若由止等相作意。不顧戀所緣境。純修習對治。爾時名策勵。為欲損減沈沒掉舉發起正勤。所以者何。若沈沒隨煩惱生時。為損減彼故。以淨妙等作意策練其心。若掉舉隨煩惱生時。即以內證略攝門制持其心。爾時名為發起正勤。即為顯此損減沈掉善巧方便。故次說言策心持心。 正斷修果者。謂盡棄捨一切所治。於能對治若得若增。是名修果。初二正斷盡捨一切所治。如其所應。斷捨一切已生未生惡不善法故。第三正斷得能對治。能生未生諸善法故。第四正斷增能對治。已生善法令增廣故。 四神足所緣境者。謂已成滿定所作事。此復云何。由已成滿三摩地力。發起種種神變等事。是所緣境。 神足自體者。謂三摩地。 神足助伴者。謂欲勤心觀及彼相應心心法等。欲三摩地者。謂由殷重方便證心一境性。殷重方便者。謂由猛利樂欲猛利恭敬方便得三摩地。勤三摩地者。謂由無間方便觸心一境性。勤者。謂常精進無時暫間。心三摩地者。謂由先修定力觸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於前生數修定力。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種子力令心任運於三摩地隨順轉變。由此速證心一境性。觀三摩地者。謂由聞他教法內自簡擇觸心一境性。又欲三摩地者。謂由生欲觸心一境性。勤三摩地者。謂由策勵發起正勤觸心一境性。心三摩地者。謂由持心觸心一境性。觀三摩地者。謂由策心觸心一境性。為顯發生神足因性故。引修正斷中生欲策勵等諸句持心策心。是此次第。心三摩地者。由持心故得定持心。於內寂靜略攝速證定故。觀三摩地者。由策心故得定。依法觀門策練其心速得定故。 神足修習者。謂數修習八種斷行。何等為八。謂欲精進信安正念正知思捨。如是八種略攝為四。謂加行攝受繼屬對治。加行者。謂欲精進信。欲為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如是欲求不離信受。有體等故。攝受者。謂安。由此輕安攝益身心故。繼屬者。謂正念正知。由不忘所緣安心一境故。若有放逸生如實了知故。隨其次第。對治者。謂思捨。策心持心二加行力。已生沈掉能遠離故。又能引發離隨煩惱止等相故。 復次欲勤心觀修有二種。謂并因緣聚散遠離。修不劣不散彼二所依隨順修。此中顯示欲等。能遠離聚散及因緣等二種修義。聚因緣者。謂遠離毘缽舍那故由懈怠門所生沈沒散因緣者。謂遠離不淨想故。由掉動門所生高舉。聚者。謂由惛沈睡眠門於內踧踖。散者。謂由隨順淨妙相門於外馳散。不劣隨順修者。謂依觀察相觀察諸法。不散隨順修者。謂依不淨想觀察髮毛等事。彼二所依隨順修者。謂修光明想。依如是次第。薄伽梵說。我之欲樂無有下劣亦無高舉。於內不聚於外不散。有前後想及上下想。開發其心遠離纏縛。與光明俱自修其心。當令我心無諸闇蔽。神足修果者。謂已善修治三摩地故。隨所欲證所通達法。即能隨心通達變現。又於別別處所法中。證得堪能自在作用。如所願樂能辦種種神通等事。又能引發勝品功德。 五根所緣境者。謂四聖諦。由諦現觀方便所攝作此行故。 五根自體者。謂信精進念定慧。 五根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 五根修習者。謂信根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精進根於諸諦生忍可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諸諦發精進已。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習。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五根修果故。謂能速發諦現觀。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見道故。又能修治煖頂引發忍世第一法。即現此身已入順決擇分位故。 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為力。謂五力所緣境等與根相似。然果有差別。所以者何。如說果者。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勝過於前雖與五根所緣境界自體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義有差別故。別立力分。 七覺支所緣境者。謂四聖諦如實性。如實性者。即是勝義清淨所緣故。 覺支自體者。謂念擇法精進喜安定捨。如是七法是覺支自體。念者是所依支。由繫念故令諸善法。皆不忘失。擇法者是自體支。是覺自相故。精進者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故。喜者是利益支。由此勢力身調適故。安定捨者是不染污支。由此不染污故。依此不染污。故體是不染污故。如其次第由安故不染污。由此能除粗重過故。依定故不染污。依止於定得轉依故。捨是不染污體永除貪憂不染污位為自性故。 覺支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 覺支修習者。謂依止遠離。依止無欲。依止寂滅。迴向棄捨修念覺支。如念覺支乃至捨覺支亦爾。如是四句隨其次第顯示緣四諦境修習覺支。所以者何。若緣苦體為惱苦時。於苦境界必求遠離故。名依止遠離。若緣愛相苦集為苦集時。於此境界必求離欲故。名依止離欲。若緣苦滅為苦滅時。於此境界必求作證故。名依止寂滅。棄捨者。謂趣苦滅行。由此勢力棄捨苦故。是故若緣此境時。於此境界必求修習故名迴向棄捨。 覺支修果者。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八聖道支所緣境者。謂即此後時四聖諦如實性。由見道後所緣境界。即先所見諸諦如實性為體故。 道支自體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體。正見者。是分別支。如先所證真實簡擇故。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正語正業正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於證理者決定信有見戒正命清淨性故。所以者何。由正語故隨自所證。善能問答論議決擇。由此了知有見清淨。由正業故往來進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淨。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聽許衣缽資具。由此了知有命清淨。正精進者。是淨煩惱障支由此永斷一切結故。正念者。是淨隨煩惱障支。由此不忘失正止舉相等。永不容受沈掉等隨煩惱故。正定者。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德故。 道支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 道支修習者。如覺支說。謂依止遠離依止無欲依止寂滅。迴向棄捨修習正見。乃至廣說。如是諸句義如前所說道理應隨順知。 道支修果者。謂分別誨示他。令他信煩惱障淨隨煩惱障淨最勝功德障淨故。 四正行者。謂苦遲通行。苦速能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初謂鈍根未得根本靜慮。第二謂利根未得根本靜慮。第三謂鈍根已得根本靜慮。第四謂利根已得根本靜慮。苦正行者。謂依未至及無色地。如其次第。奢摩他毘缽舍那微劣故。樂正行者。謂依靜慮雙道轉故。遲通者。謂鈍根依苦樂二地。速通者。謂利根依苦樂二地。 四法跡者。謂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能令增上戒學清淨。不因貪恚門毀犯學處故。正念能令增上心學清淨。由於所緣無有忘失持心令定故。正定能令增上慧學清淨。由定心者能如實遍知故。 奢摩他者。謂於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令住者攝外攀緣內離散亂。最初繫心故。等住者。最初繫縛粗動心已。即於所緣相續繫念。微細漸略故。安住者。或時失念於外馳散。尋復斂攝故。近住者。從初已來為令其心於外不散。親近念住故。調順者。從先已來於散亂因色等法中。起過患想增上力故。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寂靜者。於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最極寂靜者。或時失念散亂覺等率爾現行。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專注一趣者。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安住勝三摩地故。平等攝持者。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離散亂轉故。毘缽舍那者。謂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察。為欲對治粗重相結故。為欲制伏諸顛倒故。令無倒心善安住故。此中諸句依正行所緣境說。或依善巧所緣境說。或依淨煩惱所緣境說。簡擇諸法者。盡所有故。最極簡擇者。如所有故。普遍尋思者。由有分別作意俱行慧建立諸法相故。周審觀察者。委具推求故。 又依奢摩他毘缽舍那立四種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非毘缽舍那。此類依奢摩他進修毘缽舍那。或有一類。已得毘缽舍那非奢摩他。此類依毘缽舍那進修奢摩他。或有一類。不得奢摩他亦非毘缽舍那。此類專心制伏沈掉雙修二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及毘缽舍那。此類奢摩他毘缽舍那二道和合平等雙轉。此中依於止觀說四種道。初已得止故宴坐住心。乃至平等攝持。未得觀故還復宴坐。依三摩地簡擇諸法。乃至周審觀察。第二與此相違。第三二俱未得雙進修習。云何修習。謂聽聞法由受持門進修正觀。以此為先進修於止。第四已得二種相應俱轉。 三根者。謂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此中顯示順決擇分所攝方便道。及見道十五剎那所有諸根。是未知欲知根體。言諸根者。謂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別故。如其所應有樂喜憂捨根隨一。憂根者。謂方便道時順決擇分後。於上解脫希求欲證愁慼所攝。如是十根先未知真。為欲得知修習轉故。名未知欲知根。已知根者。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是已知根體。所以者何。即前十根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於如是有學道中。未有所應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者。謂於無學道所有諸根。言諸根者。即前所說九根除憂根。於無學道中說名具知根。具知者。謂阿羅漢等此所有根名具知根。無學身中無有憂根所應學無故。 復次依止修道分別修義。謂依初靜慮地現修道時。亦修欲界繫所有善根。於彼得自在故。如依初靜慮地修欲界善如是依一切上地現修道時。皆能修習下界下地所有善根。於彼得自在故。當知此中所說義者。謂依止上地現前修習道時。下界下地所有善根。雖不現前亦皆修習。何以故。於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謂轉增勝現行自在故。 究竟道者。謂依金剛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繫得永已斷故。永證一切離繫得故。從此次第無間轉依。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何等為十。所謂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無學正解脫無學正智。如是等法名究竟道。 云何名一切粗重。略說有二十四種。謂一切遍行戲論粗重。領受粗重。煩惱粗重。業粗重。異熟粗重。煩惱障粗重業障粗重。異熟障粗重。蓋粗重。尋思粗重。飲食粗重。交會粗重。夢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勞倦粗重。堅固粗重。粗粗重。中粗重。細粗重。煩惱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如是二十四種略攝一切粗重。 一切遍行戲論粗重者。謂執眼等諸法習氣無始時來依附阿賴耶識相續不斷。即此名為戲論習氣。從此習氣眼等諸法。及名言執數數生起。領受粗重者。謂有漏諸受習氣。煩惱粗重者。謂煩惱隨眠。業粗重者。謂有漏業習氣。異熟粗重者。謂異熟無堪能性。煩惱障粗重者。謂猛利長時煩惱性。業障粗重者。謂能障道無間等業障性。異熟障粗重者。謂與諦現觀相違。地獄等自體得。蓋粗重者。謂能障礙善品方便盛貪欲等性。尋思粗重者。謂能障礙欣樂出家欲尋思等性。飲食粗重者。謂極多少食於方便行無堪任性。交會粗重者。謂兩兩形交身心疲損性。夢粗重者。謂睡眠所發身惛劣性。病粗重者。謂諸界互違所發不安隱性。老粗重者。謂大種衰變所起不隨轉性。死粗重者。謂臨命終時諸根亂性。勞倦粗重者。謂遠行等所作支體頓弊性。堅固粗重者。謂無涅槃法者。如其所應。所有戲論粗重等性。粗中細粗重者。謂欲色無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煩惱障粗重者。謂聲聞獨覺菩提所治。定障粗重者。謂九次第定所發功德所治。所知障粗重者。謂一切智性所治如是隨其所應。一切粗重永已息故。名究竟道。如說如是行者。心解脫圓滿。慧解脫圓滿。身粗重永息。由成就念為因故。於最初門善調善護善防善覆極善修治。謂於眼所識色乃至於意所識法亦爾。 繫得者。謂於粗重積集。假立繫得性。 離繫得者。謂於粗重離散。假立離繫得性。金剛喻定者。謂居修道最後斷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復略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方便道攝者。謂從此已去不為一切障所礙而能破一切障。無間道攝者。謂從此無間盡智無生智生。又此三摩地無間堅固一味遍滿。云何此金剛喻定名無間。謂此相續流非世間行所間缺故。堅固者。非一切障所壞。能壞一切障。極堅猛故。一味者。無分別性純一味故。遍滿者。緣一切所知法共相真如為境故。為顯此義薄伽梵說。如大石山無缺無隙無穴一段。極善圓滿十方猛風所不動轉。無間轉依者。謂已證得無學道者所有三種轉依。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即是真如轉依義。道轉依者。謂昔世間道於現觀時轉成出世說名有學。餘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離三界欲時。此道自體究竟圓滿。立為轉依。粗重轉依者。謂阿賴耶識一切煩惱隨眠永遠離故。名為轉依。 盡智者。謂由因盡所得智。或緣盡為境。所以者何。由有盡故而起此智。名為盡智。或緣盡為境故名盡智。此義意言。於此位中由永斷集令無有餘。所得智名盡智。或緣因盡為境故名盡智。 無生智者。謂由果斷所得智。或緣果不生為境。所以者何。由有無生故所得智名無生智。或緣無生為境名無生智。此義意言。由有當來一切苦果畢竟不生法性故。而得此智。雖緣餘諦為境亦名無生智。或緣苦諦無生為境。故名無生智。 又十無學法。當知依止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說。何以故。無學正語正業正命。是無學戒蘊。無學正念正定。是無學定蘊。無學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無學慧蘊。無學正解脫。是無學解脫蘊。無學正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 復次道諦有四行相。謂道相如相行相出相。何故名道相。因此尋求真實義故。所以者何。由此聖道是諸聖者證真義路。是故名道。何故名如相。以能對治諸煩惱故。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不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何故名行相。善能成辦心令不顛倒故。所以者何。心不覺悟真實道理。於無常等法起常等顛倒。善能修治此顛倒心。令離顛倒覺真實義。是故名行。何故名出相。趣真常跡故。所以者何。由此聖道能趣出離究竟常跡。是故名出。問於諸諦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出世行有何差別。答於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別故。有障無障性差別故。有分別無分別性差別故。所以者何。於諸諦中無常苦等十六世間行於所知境界。不通達真如性故。煩惱所隨眠故。依名言門起戲論故。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礙有分別。出世間行與此相違。善悟入無障礙無分別。由此道理世出世行互有差別。云何出世行無有分別。而善悟入。所知境界由彼諸行現在前時。雖復現證見無常義然不依名言戲論門見此是無常義。如無常行於無常義。餘行於餘義。隨其所應亦如是。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