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五 光宅沙門法雲撰 一校者 王 麗 二校者 吳迎香 改稿者 劉海燕 譬喻品之餘 見諸眾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長者見火譬。明如來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見第二是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見諸眾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見。上言長者見。為生老病死此下即合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但方便品法說中備明五濁。上開譬中止言大火從四面起此語是總。今此合譬中備明八苦。然五濁八苦等皆是煩累之法今合譬中備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財利即是愛別離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財貨離必生苦也。貪著追求即是求不得苦。凡有二種。一者物昔屬我今日忽失為追求。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來未有今求不得亦是求不得苦也。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此是怨憎會苦。若生天上此下更舉前苦明五盛陰苦也。眾生沒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驚怖乃至無求出意。今此中言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若以苦為患便求出苦既不以苦為患。故知無求出意。此中言東西者非上東西但南北為縱東西為橫。一切眾生皆橫理用心喻若東西也。終日自勞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馳走也。舍利弗佛見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法說中有三。第一擬宜第二無機第三息化也。但上開譬中有兩段。第一據勸教作三重第二據誡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還作三段但方法不同。第一併疊合誡勸兩家擬宜。第二疊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三併合誡勸兩家息化也。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者。牒合擬宜有二。此是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誡教擬宜。上言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乃至具告諸子也。第二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此是追合勸教擬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不見勸教。今不合也。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此明正擬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裓明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机案也合衣裓也。亦遠擬方便品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一。明如來總用大乘因果擬宜眾生也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此下是第二。即合上誡勸兩家無機。亦有二。第一合言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誡家無機。上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二及智慧力捨於方便以下追合勸家無機。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釋無機之意。上言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又見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以神力以下竟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正併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併釋兩家無機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即是第三併合誡勸中兩家息化。上勸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上誡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即合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明用三乘化得眾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先牒三種外譬來。第二帖合第三譬。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種譬者。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譬。次但以慇懃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次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此下牒上第八外譬。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此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簡將欲合第四。所以牒第三譬來者。為欲示聖人出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復牒第四譬來者。為示如來施權道意。但眾生無有堪受大乘之機。然事不獲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意在於此。所以復牒第八外譬來者。為示善始令終之意。雖復中間施小意存於大。是故牒第八來顯與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屬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須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種。一者用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句此即合第一長者用三車擬宜。上言是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也。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見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為說三乘。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為說三車。但上說三車中有四階。一者讚歎三車。二者示三車處。三者勸取三車。四者保與不虛。今者亦具足此合四階。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車處。第二仍超合第四保與不虛。還合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追合第一讚歎三車也。今言為說三乘此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車處。即是示三乘人盡智無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也。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一句。此即超合上第四保與三車不虛。即保與三乘人盡智無生智。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從汝等但當懃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此二句。退還合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即是勸三乘人修行取三乘果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讚歎三車。即是讚歎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羅漢斷三界結盡不復為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煩惱可繫三界。煩惱既亡故言無繫也。昔日未得無學之時有依有求。既證無學德之極果故言無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羅漢于時盡智無生智此二智為果。所以言乘者。然入無餘涅槃之時因盡無生智自運入無餘涅槃。是故有果乘之義便得無量安穩快樂者即無餘涅槃樂也。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諸子受行。上言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具適其願故。但上諸子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具足合上四階但法用不同。上譬中直總就三乘人作四階。今此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正合。後舉外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階。正合後帖合也。今先就聲聞乘作四階正合者。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則合上第一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第三階。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聲聞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是名聲聞乘。是第四階即合上第四階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二就辟支佛乘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銳緣覺乘人聞佛說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即合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此下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明中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所以言自然者二諦境是自然。今慧從境受名呼慧為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第四諍出火宅證無學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之也。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三菩薩乘人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階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勤精進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排明菩薩聞佛說法。生內凡夫善根也。求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競共馳走菩薩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斷結也。佛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猶如前釋也。無師智者正明斷習氣盡成無學果。呼無學智為無師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合上諍出火宅證無學果。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併疊第五第八兩譬。所以併合兩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故兩譬相並。正由見大乘機發即為說大乘也。今就此中自分為兩段。第一先牒兩家外譬來第二正合兩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次從自惟財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來亦復如是下第二正合兩譬。今先合第五見子出難譬明大乘機發也。上開譬中本有二。第一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今具合兩重。如來亦復如是竟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即合上第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句也。得涅槃樂此即合第二正明大乘機發。上言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今言得涅槃樂。此涅槃樂是大乘善機家果。今舉果目因亦可因中說果也。若使理中為論既度二種生死。應是常住涅槃。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復倍上數以為涅槃。如來爾時此下是正合第八長者賜子大車譬。明為說法華經。但上開譬中本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但上開譬中逐文句起盡宜合為兩段。今此合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開為六段。何者心平等章門一也。一大車章門二也。廣一大車三也。釋廣大車四也。廣心平等五也。釋廣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釋廣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今不合此也。雖合餘五階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勢合第五。然後追還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來爾時便作是念竟諸佛法藏即合第四釋廣一大車。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也。此義具如上釋也。是諸眾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滅度之。即是合上第五廣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也。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此。即追還合第一心平等章門。上言各賜諸子等。今言悉與。悉與只是平等之義也。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賜物章門。上言一大車也。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此即合第三廣一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等句也。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上第十不虛妄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明如來作不虛譬問舍利弗。今不合也。第三明如來述成舍利弗。今而不合也。唯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虛。今合此譬中宜分為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種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種譬者。舍利弗如彼長者牒第一譬。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牒第四譬。然後但與大車以下牒第八譬也。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正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虛。但上答中本有二。初總答明不虛。第二別答明不虛。今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總明不虛也。初說三乘此下即合上別明不虛。就中本有三種。今次第合之。初說三乘此即合上第一以與重奪輕不虛也。次言引導眾生即合第二稱本心不虛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此即合第三與過望不虛也。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釋合也。舍利弗以是因緣此下是第四結合也。而說偈言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說中有兩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請。第二是如來答前言。此兩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如前述。第一是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竟百行偈是正譬說。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六十五行偈獎勸受行也。前又解云此三段中各開為二。緣起有二者。一呵二許也。正譬說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二者偈頌。自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開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行偈中亦分為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頌上開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四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十譬今唯頌九譬。略不頌第十不虛妄譬。何以故然。舊解言所以不頌第十者。上不虛妄譬本是舍利弗作此不虛妄譬。今者是佛說偈云何用佛說偈頌舍利弗語耶。今一家所習不用此解。凡如此處亦復何限。故如壽量品中佛作醫師不虛譬。問彌勒彌勒答佛明不虛。及至下佛還舍彌勒不虛譬。又如分別功德品中佛說長行彌勒偈頌如此。比例實為不少。今所以不頌者。明不虛之意本令物得實解。時眾既得信心不虛妄義其意自顯。是故略不頌第十不虛譬也。今六十五行半正頌九譬亦開為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第二從是時宅主在門外立下有兩行偈。頌第二長者見火譬。第三長者聞已驚入火宅有六行偈。頌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第四爾時長者而作是念諸子如此益我愁惱下有七行半。頌第四長者救子得譬。第五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下有三句偈。頌第五見子出難譬。第六坐師子座而自慶言下有四行一句。頌第六長者歡喜譬。第七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譬。第八長者大富庫藏眾多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八賜大車譬。第九諸子是時歡喜踊躍下有一行半偈。頌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兩行偈頌第二。六行偈頌第三。七行半偈頌第四。三句偈頌第五。四行一句頌第六。三行偈頌第七。七行半頌第八。一行半頌第九。上宅主總譬中本有六義。今者唯頌四義略不頌第三一門第六三十子也。今三十三行分為四段。初一句頌第一長者。第二有三行一句頌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行頌第四五百人。第四餘有二十九行偈頌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長者中有三。初若國邑聚落者名位之處。第二有大長者正明長者。第三其年衰邁下歎德也。今言譬如長者此一句唯頌有大長者也。名位處及歎德略不頌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頌大宅。人多用此偈頌國邑聚落此則不然也。正頌其家廣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廣大。今此第二廣敘大宅之相。然文句與上第五敘火相相類。雖類而非。下自別有文句頌火起也。既以三界為宅故大也。三界念念無常故頓弊。色無色界如堂欲界如舍然三界無安故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念念無常故言摧朽。心識如梁棟亦念念生滅故言傾斜也。業為基陛既是無明相惑虛搆橫造故言頹毀也。四大如牆壁皆為無常所壞故言坼也。色香味觸皆念念無常故言泥塗褫落也。四威儀不周正故言覆苫亂墜也。又言頭髮牙抓莊嚴身者也。五識取緣不復相應。亦即體念念生滅故見椽梠差脫也。又言五根也。聖人捷疾智觀觀此無常之境。故言周障屈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半行是第三頌上五百人也。鴟梟雕鷲此下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頌第五火起也。上言堂閣朽故牆壁頹落乃至周匝俱時欻然火起也。但上長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別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為四。初有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第二從惡獸毒蟲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從蜈蚣蚰蜒下有兩行半偈。明虛空中火起即是無色界火起。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總結火起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階明義。第四止一不開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四階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敘列所燒眾生。第二是朽故宅屬于一人下一偈明欲界火起所由。第三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有兩行偈正明火起。第四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有一行半偈總結被燒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從處處皆有下十行偈又別出五利使眾生也。第三從夜叉餓鬼下一行半偈總結被燒眾生也。就前二階中各有二。第三不開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有半行總結五鈍使眾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鈍使眾生即成五階。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瞋使。三一行明癡使。四兩行明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鴟梟鵰鷲下半行先明慢使眾生也。次蚖蛇蝮蝎下有一行半明瞋使眾生也。次屎尿臰處下一行明癡使眾生。屎尿等以譬五塵。然眾生貪著五塵如蜣蜋等貪屎尿也。狐狼野干此下兩行明貪使眾生。然死尸等且譬五塵。眾生競取五塵色聲香味觸故言咀齚也。更相劫奪橫取無道故言踐蹋也。鬥爭齟掣啀喍吠嗥此二句明疑使眾生。思因果之理為有為無未判見心如兩狗未決也。其舍恐怖變狀如是此下半行是第二總結五鈍使眾生也。處處皆有魑魅魍魎此下十行第二別出五利使眾生。亦有二者。初此半行偈先總明五利使眾生。第二有九行半別出五利使眾生。然前明鈍使眾生初別後總明。五利使眾生初總後別也。夜叉惡鬼此下九行半是第二別出五利使眾生。既明五利使即成五階。初三行明邪見。次兩行半明戒取。次一行半明我見。次半行明見取。次兩行明斷常二見。是邊見也。夜叉惡鬼下三行先明邪見眾生者謗無因果。然因果即是四諦謗無滅道因果如食噉人肉也。毒蟲之屬以下明無苦集。就中先一行列出苦集。次一行半正明謗也。孚乳為因即是集諦。產生為果即是苦諦。皆有苦集各不相關故言各自藏護也。夜叉競來此下一行半是第二正明邪見眾生謗無苦集因果也。邪見縛成上品故言惡心轉熾也。緣邪論僻義故言鬥諍之聲也。此必招三塗之苦故言甚可怖畏也也。鳩槃荼鬼此下兩行半偈是第二階明戒取眾生。即是持雞狗鹿戒也。平地小高稱為土埵。欲明戒取眾生伏三塗因。生人天之中如土埵也。有時厭欲界之苦伏欲界結暫生色界如離地一尺也。有時厭色界之苦即伏色界結暫生無色界如離地二尺也。伏結生色無色界如往然。暫時折伏。非是永伏還復退三途故言反也。此戒取眾生非是如理用心故言縱逸。勞而無功故言嬉戲也。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有人解言。色界眾生謗無色無因無果如捉狗兩足。又謗欲界無因無果如以腳加頸一。往乃類覈實不然。今明欲界有十使眾生下自別有文明色界。那得言是色界耶。今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謗無苦集。令因果理絕而不通故言失聲也。以腳加頸怖狗自樂者謗無滅道二諦也。又解謗無業煩惱為集故言捉狗兩足等也。復謗無苦為果故言以腳加頸等也。有諸鬼其身長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見眾生我大色小故言長大也。既無慚愧故言裸形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此半行明見取眾生不能自計證成他見是事實餘妄語也。復有諸鬼首如牛頭此下兩行明斷常二見眾生。牛首有兩角譬斷常二見必相隨也。從夜叉餓鬼諸惡鳥獸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被燒眾生不開也。色無色界如窗牖窺看上界之明也。是朽故宅屬于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火起所由。祇由長者暫行不在致令宅中火起。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化此眾生。于時暫得折伏煩惱不起。無畏長者在時有火未起。感緣既盡如來更歷他方。然此眾生遂復更廣起煩惱鬱然火盛。故云火起所由也。於後舍宅欻然火起此下兩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起。即是正頌欻然火起句也。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總結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惡獸毒蟲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欲界眾生為煩惱八苦所惱。故仍伏欲界結生色界為藏竄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德故一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為火所燒一句正明色界火起也。第四餘有兩行明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兩行偈第三明無色界火起。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色界眾生伏色界結。生無色界也。第二言鳩槃荼鬼隨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處邪見人教化而取故言隨取而食也。第三言又諸餓鬼頭上火燃此半行正明無色界火起也。第四飢渴熱惱周障悶走此半行明被燒之相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四總結三界火起不開也。是時宅主在門外立此下兩行偈頌上第二長者見火譬。譬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見二者所見三者起悲哀之心。今此中不頌起悲愍之心。雖不頌悲愍之心。猶成三段。上直言長者見火然不出見處。今此中長出見處以長補所闕終成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見火之處。第二一句頌能見。第三一行一句頌所見也。今者第一言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先出見火之處。然立是欲行之相。如來在法身地將欲應來三界接化眾生。猶如長者欲入門也。聞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頌上能見。上言長者見今此中言聞此則以聞代見。上譬道見此明如來有照機之智。此中道聞即談感聖人之機。然感佛出世之機來關聖智。如聞有人言也。汝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頌上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向言聞有人言聞何所道。正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有人解言。從三界外流來入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習不然。昔二萬億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義。故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者故如遺教所明。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昔有大乘解之時于時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後起煩惱失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義。來入之義其意如此。稚小者于時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解弱故失解起煩惱故言無知也。長者聞已此下有六行偈。頌第三救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誡勸兩段。兩段之中各有三階。即是擬宜‧無機‧息化‧今此中亦備頌上兩段。各三階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中分為三段。初言長者聞已已下五行頌兩家擬宜。次有二句頌兩家無機。次有二句頌兩家息化也。長者聞已下此三段各有二。第一一偈先頌勸家擬宜。即是身手有力下是也。二告喻諸子下有四行偈即頌誡家擬宜。即是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是也。諸子無知下二句是第二。即併頌兩家無機。有二者。初言諸子無知一句即勸家無機。上無機中本有二。今不頌第一大乘教於其無用.即是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唯頌有小無大。今此諸子無知一句總頌上有小無大。即是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二雖聞父誨一句即頌誡家無機即是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三兩句頌兩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頌勸家息化即是戀著戲處也。二嬉戲不已一句即頌誡家息化。上言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又解言。不頌勸家三段唯頌誡家二段。前五行頌擬宜後一行頌無機不頌息化。上擬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擬宜。此中亦分為二。初一行頌思惟方法。第二告喻諸子下四行正頌擬宜。是時長者而作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頌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頌第二見子宿好。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也。今七行半中分為三段頌上三段初三行先頌第一三車擬宜。次三行超頌第三為說三車。次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也。今爾時長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頌第一三車擬宜。即是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告諸子等此下三行即是超頌第三為說三車。上說三車中本有四階。今三行具足頌之。一行頌第一三句頌第二。又三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也。今告諸子等一行即頌第一讚歎三車。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次羊車鹿車此下三句即頌第二階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也。汝等出來又有三句。即頌上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次隨意所樂可以遊戲。此半行即頌上第四保與不虛。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下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唯頌三階略不頌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半行。先頌心各勇銳外凡夫行也。即時奔競馳走此六字。即頌競共馳走見諦思惟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頌諍出火宅得無學果也。又解云。略不頌前二唯頌後二也。長者見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頌第五見子出難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明斷惑出三界得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初二句先頌無學果也。住於四衢一句正頌大乘機發也。坐師子座此下有四行一句頌上第六長者歡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頌歡喜踊躍也。此諸子等此下三行釋致喜所由。由脫難故所以歡喜也。是故諸人我今快樂此半行是第三結歡喜也。爾時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三行中自有四階。半行明索車時。一行正頌索車。一行明頌如來于時許車之辭。半行即結頌索車也。今者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此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車時祇是知父安坐之時。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故言安坐也。皆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正頌上索車也。如前所許一行是第三即頌如來于時許車之辭也。今正是時下半行是第四即結頌索車也。長者大富此下有七行半頌第八賜大車譬。即是說法華。上譬中本有兩段。第一先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今七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七行先頌上第二廣章門。第二餘半行追頌開兩章門。又此頌廣之中唯頌廣一大車不頌廣心平等。但廣大車本有二。一者正廣二者釋廣。今初有一行半頌先頌釋廣大車即是。所以者何是長者財富無量也莊校嚴飾。此下五行半即追頌上正廣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也。以是妙車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頌上開兩章門。此一句先頌一大車章門也。次等賜諸子一句即追頌心平等章門也。 諸子是時歡喜踊躍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頌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也。略不頌第十不虛也。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第二即頌長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雖合七譬併合第五與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中亦頌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雖同意致有異。上長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頌。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頌之。上併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頌第八譬。上合第五不合第九。今此中義頌合第九略不頌第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為七段。第一有四行頌合第一宅主總譬。第二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有兩行頌合第二見火譬。第三而今此處多諸患難下亦有兩行頌合第三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為說三乘下有四行頌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下亦有四行頌合第八賜大車譬。第六得如是乘令諸子等下有三行義頌合第九諸子得車歡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諸人等下有十五行半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也。四行偈頌合第一。兩行偈頌合第二。兩行偈頌合第三。四行偈頌合第四。四行偈頌合第八。三行偈義頌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頌合第十。上合第一宅主總譬中唯正合一長者義。義中復得兼合餘五義。今此四行偈得頌兼合五義唯略不頌合一門也。今言我亦如是一行先頌合長者上言如來亦復如是也。世間之父一句即頌合則為一切世間之父也。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頌合兩義。初言一切眾生即得頌合五百人也。皆是吾子下三句即得頌合三十子也。三界無安下一句偈即得頌合有一大宅義也。常有生老下此一行即是頌合宅中有火義也。如來已離此下兩行即頌合第二見火譬。上言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種。一者合能見。二者合所見。三者合起悲愍之心。今此兩行唯得頌合能見所見不頌合悲愍之心也。雖然猶成三段。何以知然。正猶長出如來見眾生之處故也。今言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見眾生之處。次半行頌合第一能見。次半行頌合第二所見也。今第一一行明見眾生之處。如來久絕三界之累故言已離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寂然間居也。林者無漏法林也。栖神在法身之地。縱任居累礙之表故言安處林野也。然法華經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種。一云延金剛心久住世者以為法身。又云正明總十方諸佛更互相望。故知無量壽即時在西方教化未來此間。此間望彼彼即是法身。然應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無形像。佛既未來此間於此間即無形無像。即是法身。若來應此間即於應此間是應身。他方望此間即持此間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頌合上第一能見也。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即頌合上第二所見也。而今此處此下有兩行即頌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開譬中本有誡勸兩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分為三段。即疊合誡勸擬宜疊合兩家無機又疊合兩家息化。今此兩偈唯頌合誡邊。但誡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頌合誡息化。唯頌合誡擬宜與無機。今言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此一行正頌合誡擬宜。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也。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一行即頌合上誡無機。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今言雖復教詔而不信受顯無機。若以神力通之無有信受。下即釋言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也。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四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先牒舉三種外譬。今者不頌也。第二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段正合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中略不頌合第二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見機之義。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頌上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此是義出不頌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頌合第一以三乘擬宜。次一行一句頌合第三為說三乘。次一行半頌合第四諸子受行也。今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頌合第一用三乘擬宜。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為說三乘此下一行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頌合上第三為說三乘。上說三乘中本有四階。今此一行一句唯得頌合一階即是示三果處。上言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處也。自餘三階略不頌合也。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頌合上第四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今者亦就三乘頌合。但不盡合四階唯各得頌合三人第四階。今一行半自有二。初總後別今言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半行總明三乘人皆得無學果並是決定之義也。下一行別明三乘人得無學果。初言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聲聞決定果正頌合上是名聲聞乘。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有得緣覺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緣覺無學果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不退菩薩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菩薩乘。即是得無學果。亦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也。此一行是義出不頌上今猶屬上也。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八賜大車譬。但上正合第八譬中追開作六階。唯合五階不合第六階也。今此四行分作兩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頌合兩階。即是上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賜物等之義也。是乘微妙清淨第一下三行頌合上廣大車。上言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也。故此四行唯得頌三階也。 得如是乘令諸佛子下三行即義頌合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長行中本不合此第九。今者義頌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義頌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緣下一行明無異因也。今第一乘是寶乘直至道場者。明如來既為三乘人受記未來得佛。于時時眾相與標心買當來佛果之上修習進行。即是乘是寶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場者萬行皆是至道場。但其金剛心時剩得佛最近修行至金剛。此是直至道場之義也。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併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種外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今唯頌第二正合餘者悉不頌也。上第二正合不虛妄中自有二。初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則總明不虛。今者亦不頌合也。今唯頌合三種別明不虛以重奪輕。不虛稱本心。不虛與過望不虛。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關以開不虛之端。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二萬億佛所化此眾生。于時眾生生大乘解即是子義。然解不孤生生由於佛。如來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義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頌合上三種不虛也。第三餘一行即舉法王。結明不虛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並皆不開。中間一段自有三段別也。初有兩行半先略頌合三種不虛。第二有二行將欲廣頌合先引證勸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廣頌上第一略頌合不虛也。今言兩行半略頌合者。初一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次半行頌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頌合以重奪輕不虛。上合譬言初說三乘只一句也。我雖先說此一行即頌合稱本心不虛。上合譬言引導眾生亦只一句也。但盡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種。然分段中苦惱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離炎灼之苦。唯盡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言但也。復應進斷變易成無上道豈應止此灰身滅智。故言而實不滅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頌合與過望不虛。上合譬言然後但以大乘而脫度之也。若有菩薩此下兩行是第二引勝人。證如來不虛勸信。此兩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證。後即出證人之語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廣上第一略頌合三種不虛也。今此九行自分為三段。初有六行即廣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奪輕不虛。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諦。二行明集諦。一行明滅諦。一行明道諦也。第二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下有一行半即廣上。我雖先說一偈稱本心不虛也。第三從佛說是人未實滅度下有一行半即廣上。今所應作唯佛智慧半行明與過所望不虛也。我意不欲令至滅度者此則取上語。其義可求。斯人若未得無上道之時我意。終不祇令至昔日滅度也。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舉法王結明不虛。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虛。佛是法中之王實不虛也。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又前判云正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兩段。第一是舍利弗請其中自有三段已訖也。第二是如來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說緣起其中有二。初呵後許也。第二正譬說開三顯一其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亦已訖也。中根之人既解同歸之理先三後一之意。故自此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獎勸中根人受行。然獎勸之意祇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也。菩薩萬行乃備眾德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行則如說修行化他則弘經益物。兼除老病菩薩之謂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是故此中單勸慕果。既願行因貧福自顯。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復細解。又解所以不勸慕果者與授記品相近故不勸慕果也。此中祇以弘經益人以為行因亦有兩段。兩段之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從在所遊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經。印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書送與所與之人。莫與所不與之人。然法華經猶如函書。但經中所明因果猶如書中所表之事也。如來言教題此經名字猶如印也。弘經菩薩如送書人也法印深意其義如此。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獎勸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初有半行據總略勸弘經益物。第二若有聞者下有十行偈據別略勸弘經之方。第三若有不信毀謗此經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廣示弘經方法表行行因之相。今言在所遊方勿妄宣傳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難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惡人莫為說此亦是勿妄。二者惡人亦為說善人亦為說此亦是勿妄。三者惡人應為說善人莫為說。四者善人應為說惡者莫為說。今不同前三句。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惡人莫為說善人應為說。問者言如來慈父等視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識皆蒙。今復言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非唯生分別之心。亦違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今明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此則示身子弘經益物之方。善人應為說即是勸善惡人莫為說即是誡惡。且又強為惡人說者非唯直生不信之心。亦復增長誹謗之罪。是故涅槃言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又欲斥彼惡人令改惡行善也。若有聞者此下十行偈是第二據別略勸弘經之方。此第二段望上總則成別。望下廣故稱略也。今就此十行偈中自有兩段。第一有四行先勸善人應為說。第二斯法華經下有六行偈誡令莫為惡人說也。此兩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行善人應為說中自有三種善人。初一行先明不退轉人應為說。阿者言無鞞跋致言退。無退之人應為說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行半明過去久種善根之人應為此人說也。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則明未來世中常值善知識人應為此人說也。此三種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現在次明久種善根人。即是過去後明常值善知識人。即明過去久種善根人即此人未來世中當得相值。但互舉一邊為義也。斯法華經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誡令莫為惡人說。此六行中亦有三種者。初一行先明淺識之人莫為說。第二一切聲聞下三行舉有信之人。況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兩行更出惡人總結莫為說。初偈明我見之人不應說。後偈多愛染之人勿為說。問者言。上言宿習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今何故言莫為此人說耶。解釋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為勸獎中根人弘經方法。二者亦為斥即時眾中有懈怠之者也。若人不信毀謗此下五十三行半偈是第三廣示弘經益物行因之方。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為兩段。第一有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此即廣上第二六行略明惡人莫為說。第二從若有利根以下盡品有十九行偈。廣明善人應為說。此則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為廣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惡人中自有三。第一有四行半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從其人命終下有二十八行偈據得惡果明惡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謗斯經者下二行。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惡因中自有三種惡因。初一行偈先明謗法之人莫為說。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為說。第三兩行半謗弘經人莫為說也。今第一一行偈明謗法人。既謗毀此經云何可說。即斷一切世間佛種者。今此經說眾生有佛種然諸聽法之人既毀謗此經不得宣說。故言斷佛種也。或復頻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莫為說也。若佛在世下有兩行半第三明謗弘經之人者亦不應為說也。其人命終此下二十八行是第二據得惡果明惡人。即是向者三種行惡因之人得此惡果。就中有二重。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惡果報。第二常處地獄下六行偈總結惡果之相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別。今且就正明惡果中有二者。初有十二行據正報明惡果。第二若得為人下十行偈據餘殘報明惡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世流布語。正言祇此人死後斬截之相。亦可是此人死後得宿命智見。人取其死尸屠割。于時緣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謗經之罪也。又釋此人死時終不好死死必為刀仗所加也。若得為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據餘殘報明得惡果。即是向者是正報者今得殘報也。常處地獄此下六行是第二總結惡果之相亦有二者即結上兩段。初有兩行總結上第一據正報明得惡果也。第二從若得為人下有四行總結上第二據餘報名得惡果也。告舍利弗謗斯經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二十八行據得惡果明惡人也。已竟此下兩行是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若有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廣明善人應為說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也。就中有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應為說。第二又舍利弗我說是相下有兩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種乃可為說。今以義相對以為五雙。第一雙明現在明聰明利智過去則深種功德。此是功德智慧相對也。第二雙言俯則慈愍下流仰則恭敬尊長。此是俯仰相對也。第三雙言外則捨遠惡緣內則奉戒清淨。此是內外相對也。第四雙言自行則質直柔和化他則清淨說法。此是自行化他相對也。第五雙言始得專念求經終則純心頂戴。此是始終相對也。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此下兩行是第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兩種。一者自以智慧明見法相此則法行人呼為見解。二者不自見理憑師謂爾此則是信行人名為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大聲聞領開三顯一之義信同歸莫二之理。從信得解仍詺為信解品。問只有此四人領。更有餘人。解釋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者亦無量。但略舉四人為端首耳。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為四段。此一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領解。又言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此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從而白佛言以下竟品正是中根人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序中有二者。第一從爾時慧命須菩提下訖歡喜踊躍是經家序中根人內心歡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內心歡喜中有三。初列出歡喜人名須菩提等四人。二者明歡喜所由由聞未曾有法故。三者正明歡喜也。第一所以言慧命須菩提者凡有二種解。一者言昔日未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愚癡之人心相續為命。今日既得解權實之宗慧心相續為命。若爾亦應言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連。所以單道須菩提者此則互舉為論。二者須菩提解空第一空慧為命。大品座席之時已為諸菩薩轉說般若。以此呼為慧命須菩提。此即從本受名。問者言。從解空得名亦應言論義迦旃延乃至言神通目連耶。解釋者言。此亦互舉。若必也相兼時亦應言摩訶須菩提。何以故下三人皆有摩訶之名。而須菩提獨無。故知此互舉兩義雙明。就第二明歡喜所由中有二。初明聞未曾有法者正由聞譬說開三顯一解一義故。二者明得解之資。由為上根人法說開三顯一。與舍利弗授記故也。從發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歡喜也。即從座起訖瞻仰尊顏是第二經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領之辭中有二。第一從而白佛言以下盡七十三行半偈正領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開三顯一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明此解由佛來。是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且置歎佛恩深難報至彼更分。今就第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領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從譬若有人訖長行廣領解。又就第一第三各開為二。中間諮審止一不開。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領解。第二言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明譬說。廣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一法說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從我等今於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說亦爾。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時我親為諸菩薩轉教說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說大乘果。如此而我于時於此大乘因亦不求。於大乘果亦不求。而我于時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何以故口言若佛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而今日值法華座席即會三成一。明聲聞小行皆成佛果。此則是自得之義。只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種不求章門。第二從無所堪任以下釋上三章門。三章門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年朽邁故不求。三者言自謂已得涅槃故不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時事。所言居僧之首不求者。須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小乘學執教定宗位階次第。何故爾。若學菩薩不問道俗先受戒者便為大故。我等于時有弟子皆隨於我學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造非謂眾首之人。為此義故於大乘因果不生求心。第二上云年朽邁故不求者。菩薩之懷不惜身命無方益物。我等年時已謝何能為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臘已大。後復言年已朽邁者明俗年復高。但俗年雖高法臘未必大。今者法臘既大俗年又高。第三自謂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語道有聲聞緣覺菩薩。我于時既得聲聞緣覺涅槃以為究竟。又聞佛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即是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之義有此三義。是故不求也。無所堪任此下是第二釋上三種不求章門。先釋第三自謂已得涅槃章門也。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此下釋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說法既久者不言佛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於大乘因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於小乘三三時中故是精進也。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此下釋上第二年並朽邁故不求章門也。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菩提記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說。就此譬說中亦有二即為上兩段作譬。今言無量珍寶不求此六字即為上第一昔日三種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兩字即為上第三明今日自得作譬也。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者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解竟。此是第二將欲廣領解故先諮審如來也。譬若有人自此下訖長行是第三廣領解。就此廣領解之中亦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就開譬之中凡作九譬。領上火宅十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盡領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領七譬不領三譬。不領第六父歡喜。亦不領第七諸子索車。亦不領第十不虛也。所以不領第六者只解第五免難譬第六父歡喜之義自彰。所以不領第七者。上諸子索車此即是迷惑之心是故隱而不領。所以不領第十者。上第十是不虛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領上不虛妄。若使領者如似言不解之時。昔日有虛妄今日既無虛妄。是故不領也。上既有十譬今唯領七譬只應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第五兩譬共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此中第六付財物譬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乃遠領大品座席時意。但窮子今日深取佛意則言昔日大品時佛已令我為菩薩轉教說般若。但佛于時眾中令我說此大乘因果。則始終會令汝得此因果。須菩提今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見譬。第三明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作人譬。第六明付財物譬。第七明見子長大譬。第八明付家業譬。第九明得家業故歡喜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訖無復憂慮詺為父子相失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亦遠領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之主。第二從傭賃展轉下訖我雖年朽猶故貪惜是名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明佛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第三從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訖往至貧里以求衣食詺為呼子不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下訖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階。今此第四譬先領前兩階三車擬宜見子宿好。亦遠領方便品中第四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眾生亦有四階。今亦先領前兩階以三乘擬宜及見三乘人機也。第五從又以他日於窗牖中以下訖然其所止猶在本處詺為教作人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後兩階為說三車及諸子受行。亦遠領方便品中化得眾生中後兩階為說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五共領上一譬。所以爾者。法說之中偏就應身上明故合而不離。今明四大聲聞領解深取佛意。就真應二身上明之故宜分為二也。第六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竟下劣之心亦未能捨名為付財物譬。是則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遠領昔日大品座席之時佛命須菩提為諸菩薩轉教說波若之意也。第七從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以下名為見子長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諸子等安穩得出下明見子出難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偈。明如來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第八從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業譬。則領上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領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下。明佛為時眾說法華授記得佛。第九從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名為子得家業故歡喜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歡喜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于時時眾聞說法華皆授記作佛故得歡喜三乘人受行也。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領上宅主譬亦名總譬。譬中本有六義今唯領二義。領第一有大長者化主之義。復領第六三十子義。此二義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眾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譬領上二義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簡為四重。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覓子不得。第三明子還近父。第四明父失子憂念轉深。內合四重者。第一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時曾稟大乘。自爾之後失解捨如來流轉六道。第二明如來從眾生失大乘解之後。恒覓可化之機不得。第三內合眾生從失大乘以來。在五戒十善教中。學則有機感佛出世。此則是漸近父義。第四眾生既為五濁所惛如來慈惻彌深。是父憂念轉深義也。又就此四重之中各有兩階。子離父中有二者。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國而還。今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人。年既幼稚者內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所于時已曾稟受如來大乘化。但于時稟大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長大便應是解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後解言只是解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捨父。若不幼稚云何捨父。內明為論眾生於二萬佛所稟如來大乘化。于時只得外凡夫解。而此解怯弱故言幼稚。捨父逃逝者隱密而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內合眾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義也。問者言。佛明知眾生必失此大乘解。于時何故用此大乘化之。解釋者言。佛于時實知眾生得解之後必失但于時大乘機感佛佛仍為說大乘。若有感不應則有差機之失。既得此解如來更化他方眾生遂起煩惱失此大乘解也。問者言。若佛更復教化他方眾生。於後復起煩惱失解者。此則是父自離子。何關子捨父也。若是眾生遠佛然後起煩惱者乃可是子離父。父自往他方眾生自失解故是父離子義也。解釋者言。取事即然理則不然。何以知之。若是眾生有機感佛。佛則住世可化之機亦盡。故佛捨此化彼正由眾生感機盡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機盡。既是眾生感機先盡。此即是子離父義也。問者又言如來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應用大乘化之。解釋者言。實知必失解猶用大乘化者此則為後化之資。後亦有大乘機發之時。佛言我昔日已曾為汝說此大乘。汝等于時不能堅固受持。廣起煩惱遂失此解。今復為汝說而尚不堅固受持。時眾既聞曾得遂失仍發決定之心。故言前失得為後資。既有資力是故如來為說。問者又言。若言失者今云何還生耶。解釋者言。此失非是永斷善根成一闡提。只言煩惱五濁既多于時解心不現前名之為失。夫善生必以信心為本。于時雖失大解由有信心。於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是故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若言永斷者云何言憶也。問者又言。若言信心猶存者不應名作失。解釋者言。乃無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久住他國者大乘教己國。五戒十善經教為他國。失解之後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故久住他國也。失解之後備在五道故言至五十歲也。此則釋成上久住他國之義。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盡備經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後經人道。仍更值如來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乘之後經畜生道或經人道。仍更值佛得大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備經五道然後得大乘解者故言至五十歲也。年既長大者不道解心大。只道失解來久故言長大也。加復窮困者殆盡曰窮。復為寒苦所逼故言困。外譬為論此人年既長大復窮亦困故如即時人。昔日幼小之時率爾一丈一尺以為衣裳一斗一升可為飲食。今日人身既長大正須多衣足多食之時云何猶用昔日幼小之時衣食。充今日長大之軀理自不足。內合為義眾生既離經五道。應須多功德智願善根自資。猶用昔日微解自資者又蓋無所利益故言窮困。備經卵胎濕化受生故言四方。雖然恒位心不無覓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為四方。漸漸遊行此下是第二階明子向國而還。漸漸遊行遇向本國者此人于時不作心言是向本國之行。理數爾然故云遇。但背諸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剎北道一步此亦是背國。若使涉北萬里亦是背國。而歸未必近者故如涉北萬里。始迴南向作意還向。始舉一步此亦是向國而歸。故知背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但背國雖近有日遠義。向國雖遠有日近義。內合為義假設過去佛為眾生說法。過去佛既滅後中間且作經一劫。釋迦方出教化眾生。于時背過去佛已經半劫。此是背國日遠。若使後半劫去釋迦出轉近此則是向國而還義。故言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明父覓子不得亦有二階。第一正明覓子不得。第二明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今言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階。正明覓子不得。內合明佛從二萬億佛所大乘化眾失解之後。恒覓眾生大乘根機都不得矣。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階。明父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內合如來於此一方眾生無機感可為說法。餘方教化終自不廢中止一城。城者防非拒難為義。如來教法為城。若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恒存。外道即隱故詺教法。為城。教明佛果備有眾德故言財寶無量等。其諸倉庫。倉者養命庫者養身。明如來法身慧命養育眾生之義也。多有僮僕者內外凡夫受學弟子如僮僕。八地以上菩薩如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薩如佐。緣覺如吏聲聞如民。大乘如象。自餘三乘等如馬牛羊。出入息利者教。從佛宣名出化功歸己如入息利也。商估賈客者商估之徒本買賤求貴。此明諸菩薩從佛受教廣利益眾生。時貧窮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漸還近父亦有二階者。第一明近父緣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時貧窮子下乃至經歷國邑以來第一明子得近父之緣由。由遊行不已遂得近父。內合為義由眾生在五戒十善經教國邑中修行不已。有感佛出世之機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是第二階正明子近父。內合眾生正有感佛說法之機也。父每念子此下第四明父既失子來久憂念轉深。但眾生失解廣起煩惱。如來慈悲愍傷其義彌至。就中亦有二階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也。從父每念子下竟是以慇懃每憶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子違離如來備經六道。故言別離。五十餘年。所以言餘年者解有二種。一解云。實只自有五道無別有阿修羅道。阿修羅道只攝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勝者離出詺作阿修羅道。既被出故言餘也。一家所習不然。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羅。其多諂曲求道甚難故貶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眾生既失大乘解。唯如來自知一應以來不向聲聞辟支佛等說。故言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也。心懷悔恨者悔在於我恨在於子。何以知之。只悔我不堅償此兒遂令失去也。恨在於子者汝不孤然而要有父母云何都不尋求。天性存父子之義內合為論。悔我昔日二萬億佛所時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內凡夫信首得立使不退墮。恨者汝眾生神解本異乎木石。云何不堪憶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廢大乘來久故言老朽也。財物如前解。無有子息者無有委付以弘法紹繼之人故言無有子息也。一旦終沒財物散失者此明眾生既無機緣。如來便捨化他方故言終沒。大乘經教於眾生無用故義言散失無所委付也。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下是第二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內合明得眾生有大機發有可化之緣。便稱如來大慈悲之意。故言無復憂慮也。爾時窮子傭賃展轉此下是第二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長者見子義不道子見父義。內合上單明佛見五濁眾生有人天等小機。今此譬中委悉。先明人天小機感佛即是子見父義。後明佛見此機即是父見子義。然感應之義只感時應應時是感。然逐義為便有感故有應。不得先應後感。是故此譬中有兩段。第一子見父。第二於師子座見子便識以下明父見子。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子見父中有四者。第一明見父緣由。第二明見父之處。第三正明見父。第四明子見父生懷畏避之心。言傭賃展轉此是見父之緣由。若不傭賃何容得與長者相見。內合眾生修五戒十善相資。遠得助一乘機發之義也。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此是第二明見父之處。內合眾生五戒十善小機感佛不正如立門側也。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見父尊嚴。五戒十善機來闚佛故言見父也。遙者此機遠闚法身地故言遙也。如來處在無畏之座如師子床也。寶机承足者有二種解。一解戒定為腳足。二諦境為寶机。一家言權實二智為腳足。二諦境為寶机如來二智常照二諦境如寶机承足也。外國言婆羅門者高良大姓八地以上如婆羅門。七地以還如剎利也。大乘內凡夫如居士也。問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云何言有內凡夫等圍繞。解釋者言。此經明法身不同常住經所明法身。今此經言法身者指他方應身為法身。故如佛在無量壽國此間眾生機感無量壽來應仍詺無量壽佛為法身也。真珠瓔珞者解有二種。一云明諸菩薩備有功德智慧。一云佛果具有功德智慧如真珠瓔珞。在辟支如吏聲聞如民外凡夫如僮僕。手執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執無生之理拂煩惱塵。此乃是三乘人自拂。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釋者言。此乃是自拂則由佛教故義言拂佛也。且淨名云。眾生病故我病眾生病愈我病亦愈。故義言拂佛。覆以寶帳者明如來大慈大悲最高而能覆下如寶帳也。垂諸華幡者華幡本招致看者。此譬如來有四攝之德攝化眾生也。香水灑地者雲法師言。以禪定水灑淨戒地。淹煩惱塵正以禪定資戒令止惡義強也。然佛地乃無惡可止但有定故。恒無惡可生故義言淹之也。散眾名華者七淨為華也。羅列寶物者如來說一乘因果萬善同歸。明諸功德故言羅列寶物也。教從佛出故言出。化功歸佛故言內。前人受教為取。拂授記為與也。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此下是子見父中第四階。明窮子既見長者尊貴。生畏避之心。內合眾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機感佛。此小機擬一乘圓教永無堪受之理則有怖畏之心。五戒十善小機不應一乘大教從擬無益故言悔來也。竊作是念此是理中為論非公灼發言故言竊也。若是王王等者。說一乘教佛是王。說三乘教佛為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非是五戒十善機相應。只縱復說三乘教佛亦非是五戒十善機所宜。故言非我傭夫作力得物之處也。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人天教為貧里。於此人天教中修行。即肆力者賣也。五戒十善為因感人天果報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者內合人天小機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為欲令為故言強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猶未去也。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此下是第二父見子此中亦有四階。第一明見子之處。第二正明見子。第三明見子故歡喜。第四明長者生開暢之心念也。今於獅子座者是第一明見子之處。內合如來在法身無畏之座也。見子便識此是第二階正明見子。內合明如來見眾生便識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之人。即是領上火宅中云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也。心大歡喜者此是第三階。明長者既知是兒故歡喜。內合明佛既見此眾生小機發。用此善根資益得昔大乘之解。稱大慈之意故言歡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階明長者生開暢之念。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善根機發。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者。從二億佛所眾生失大乘解。恒覓眾生善機不得故云無由見之。今者始見無機發故言適我願也。我雖年朽者癈大乘化來久故言年朽也。猶故貪惜者雖癈化久猶欲用大乘與眾生故言貪惜。此四法中第二第四正領上能見。第一第三非正領上也。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是第三呼子不得譬。即領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長者救子不得譬。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勸誡兩段各分為三別。今此中即併領之。既併領時開為三段。第一訖何為見捉名一喚不來。即領上勸擬宜與無機。第二從使者執之逾急下訖悶絕躄地此名為再喚不來。即領上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從父遙見之下名為父置兒譬。即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也。是則領開譬中不相應。領合譬中言相應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初段中二者第一領上勸教擬宜。第二窮子驚愕以下明無機。就兩段中各自有二重。領勸教擬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此領上思惟作勸教。即是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經教為義也。理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詮於理。然教非即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華經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