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

釋璟興撰
    輸入者 錢冬霞
    一校者 錢冬霞
    二校者 王 玲
    改稿者 錢友楠

經曰顯現道意無量功德者。述云第二申入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顯菩薩發菩提心之意令得發心。難無量德使修行故。
經曰授菩薩記成等正覺者。述云此後獲果之教也。授菩薩記者即論云令得決定心故。記者識也別也。授者與也。聖說當果令識因利故云授記。成等覺者即所記之果也。
經曰示現滅度至殖眾德本者。述云此第九歸真利物也。如攝論化身滅度有六意。一事究竟故二為除樂倒故三令捨輕慢故四為生渴仰故五為身精進故六欲速成就故。今示滅度意亦在此。拯濟無極者即益廣也。極已也。除漏殖本者即利備也。漏謂三漏注泄為義。即生死之因。德謂福智潤益為功。即涅槃之因。本亦因也。因佛現滅眾生厭有除生死因忻寂以修涅槃之因。可謂利備故。
經曰具足功德至普現道教者。述云此第三雙結也。具德難量者結其實德。遊國顯教者結權德故。
經曰其所修行清淨無穢者。述云第二就實以歎二利有二。初略歎後廣讚。初又有二。此初別歎又有四。初歎自行淨也。
經曰譬如幻師至在意所為者。述云此第二歎化善巧有二。此初喻也。菩薩顯化巧順物宜可云幻師。所起化相如顯眾像起化之德如本學明。化法即以習學為本故云本。學之委善故云學明了。學成起化任意所為故云在意所為。遠法師云學成起用成在於心故云在意。任意化故云所為。此恐非也。學未成亦在心故今不存也。
經曰此諸菩薩至皆悉普現者。述云此後合也。諸菩薩者即合幻師也。修學一切化物之法故云學一切法。即合本學也。貫通也綜集也縷詮也練陶也。即通穿群典集括事理詮表玄旨陶委眾疑故云貫綜縷練。即合明了也。智悲之境是權術所遊故云所住。解心安境無錯忘故云安諦。即合在意也。靡無也致運也。於諸感處無不運化故言靡不致化。又致即感致。令一切眾無不感化故。有經本云靡不感化其義無違。即合所為也。物宜既萬品無相不現。故無數佛土皆悉普現。即卻合現眾異像也。
經曰未曾慢恣者。述云此第三結自行淨也。於所修行生恭敬故無慢。亦無間故無恣。
  經曰愍傷眾生者。述云此第四結化善巧也。愍謂慈愍傷謂悲傷。傷愍眾生故無相不現。
  經曰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者述云此後總結也。
經曰菩薩經典至導御十方者。述云第二廣歎有四。一依菩薩法修自分行。二依如來法修勝分行。三自分成德。四勝進成德。此初也。典常也究盡也暢申也通也要要道妙妙法也。於自分法究盡要道通申妙旨故云究暢要妙。即自利也。殊德在懷嘉響外流無物不歎故云名稱普至。導御即利他也。
經曰無量諸佛至而皆已立者。述云第二修勝分行有二。此初修內德也。行入佛境故共護念。念善令生長護惡使殄滅故。有說所住即真法界。攝論所說十法界也。所立即神通力。涅槃云能建大義也。此恐不然。能建大義既大涅槃利物之義必非自利故。有說所住即空無相理所立即十二分教。此亦不然。世俗之事應如勝義亦佛所住故。有說所住即證行所立即教行。法界諸度是佛所立故。此亦不然。違法華佛自住大乘義故。大乘必通教理行果。諸度既行應非所立故。今即佛所住者即二諦之旨。菩薩逐佛而既悟故云已得住。大聖立者即三藏之詮。大士亦達詮之意趣故云皆已立。佛與大聖即言異體同故互稱而已。
經曰如來道化至開導眾人者。述云此後歎外化有二。此初化相也。菩薩普為影響助揚佛事故。道化能宣即說法同佛也。示行佛化故為菩薩師。即化物同佛也。深禪慧者即化行同佛。禪止慧觀行雖眾多要在此二故。開導眾人者即利物同佛。開者令始學導者令終熟故。
經曰通諸法性至明了諸國者。述云此後化德也。有說通諸法性者通法空理。達眾生相者達人空生真。明了諸國者達器界空非也。離人法空更無別空故。若有別者亦離二智。應有別智故。有說通諸法性是智正覺自在行。通達二諦法性故。達眾生相是眾生世間自在行。眾生種種體狀皆了達故。明了諸國是器世間自在行。初云通次言達後言明。言之左右。此亦不然。眾生外器應非世俗故。若世俗者通二諦已更無所知故。今即通法性者即法界無量行。達眾生相者即眾生界無量行。明了諸國者即世界無量行。所調伏界無量不攝無種姓故。略不說調伏。方便無量即前善巧故不亦說。
經曰供養諸佛至幻化之法者。述云第三自分成德有四。一修之方便二修之成德三重辨起修四重申成德。初又有四。此初自利修也。供養諸佛化如電光者即福行也。善學無畏曉幻化者即智行也。有說欲供諸佛化現其身。一念遍至疾如電光。簡邪取正故云善學。達正過邪故云無畏。統攝諸法故云網。即智方便也。亦見諸法非定有無其性如幻故云曉幻化。即智成就也。又於人不怯故學無畏。於法能知故曉幻化。有說諸法雖非無而非有故不見一法可畏。攝物不捨故云學無畏網。雖復非有而非無離有離無故云幻化。有說如觀世音以無畏施網攝眾生故云無畏網。三俱不然。善學若方便未達邪正。應非無畏故。諸法非有不見可畏。既亦非無。可畏故。如其次第。今即現化供佛雖忽遍至而不住故如其電光。學無畏網者即達詮之智。曉幻化法者即悟旨之智。網者教也。即佛備四無畏故云無畏。若理若事無不如幻故云幻化。菩薩稱佛教之意以達諸法言說自性不可得故云善學曉了。
經曰壞裂魔網解諸纏縛者。述云此第二利他修也。魔網者即天魔之教。纏縛者即八纏三縛。有說十纏四縛。於小乘宗雖有此義非大乘故。即壞魔網令雖惡業。解纏縛而使絕煩惱故。
經曰超越聲聞至無願三昧者。述云此第三重辨自利也。超二乘地者即對餘乘以顯勝。得空無相無願者即直申行勝。初發大心尚過二乘況亦久行。故云超越。欲入大涅槃必三三昧為門故偏說此三。如瑜伽論云。我法無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不可願求。而有處云空無願無相者即共二乘行故不相違。有說前教行此證行故有不同非也。學無畏網雖可教行而曉幻化應言證故。今即前是菩提之道後是涅槃之門。故須再解。
經曰善立方便至而現滅度者。述云此第四復辨利他也。方便雖多此中方便即巧權之名。有說善方便即意方便。示現三乘而滅度者即口方便。善立三乘隨便度物名善方便。說三乘因及滅度果名顯示現滅故。此必不然。於下中乘而現滅度既應化相。必不可言說二乘果。不爾如何言現滅度。而不言說故。有說善立方便是口方便。示中下乘而現中下滅皆身方便。此亦不然。示現三乘義已具足。亦言現滅度應無用故。不爾三乘有何不攝亦說中下耶。故今即善立方便即意方便。隨順諸佛尋三乘化故。顯示三乘即口方便。分別一乘而說三乘。三乘亦即佛方便故。中下滅度即身方便。緣覺名中聲聞名下。即同法華中無二三之義。菩薩欲引不定二乘令趣佛乘故於彼涅槃而現滅度。即同攝論變化故云意。佛地經曰成所作智起三乘化作四記論即其事也。
經曰亦無所作至得平等法者。述云第二修之成德有二。初自利之德後利他之德。初又有四。此初所得平等也。有說三乘性空故無所作。不見別證三乘之果故無所有。達無性真以解諸法不生滅故不起不滅。非也。決定二乘既入無餘。不可定言即無別證故。又顯三乘故非無所作。現滅度故非無所有故。有說無因可作故無所作。無果可有故無所有。無淨可起無染可滅故云平等。此亦不然。因有功能故非無所作。果藉緣有故非無所有故。今即無作無有者即事平等也。不起不滅者理平等也。無實作用故無所作。不能自生故無所有。淨法雖增真不隨增故云無起。染法雖滅如不隨滅故云不滅。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故云平等。於是證會故亦云得。
經曰具足成就至諸根智慧者。述云第二所成眾多也。有說初習名三昧成就名總持非也。佛地應無三昧。即違諸教故。今即總持雖通定慧正是慧性故。百千三昧即總持所依。廣如地經。有說諸根通即一切善法別即信精進念定非也。汎言善法皆通有為諸法。有為善中雖有名根無為必非故。又信精進等名諸根者不應別說智慧故。既說三昧即定別目。而有何因亦說定根。故今即諸根者六根清淨。此諸菩薩位階十地已。得自在六根互用故。總持雖慧慧未必持故。引導眾行故須別說。
經曰廣普寂定至菩薩法藏者述云此第三所證廣也。法藏者即十萬法蘊。簡二乘藏故云菩薩。即所證深也。有說普定能證廣。一切法中不起妄想故。藏所證深。於真法藏能深入故。若爾即違自許所證深廣名義也。
經曰得佛華嚴三味者。述此云第四所成奇勝也。佛地功德能嚴佛身故云佛華嚴。入此三昧現見諸方佛及佛王故亦言得。即華嚴云彼一三昧該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也。
經曰宣揚演說一切經典者。述云此第二利他之德也。助佛揚化故云宣揚。即簡如來。如來目演說故。
經曰住深定門至無不周遍者。述云第三重辨起修有二。此初起自利修也。有說深定者起通所依理定。有說一念周遍者入定觀眾生。二俱不然。通既事德。所依之定必非理定故。睹無量佛應非一念故。如其次第今即通所依定無境不觀故云深定。睹諸佛者即天眼通。一念遍者即神境通。依此深定以發天眼能見諸佛故攝行廣。亦起神通一念遍至所睹佛土攝福生智故起行疾。
經曰濟諸劇難至開化一切者。述云此後起利他修也。有說二乘於救生即閑菩薩即不閑。凡夫於修即閑菩薩不閑。二乘凡夫於無上道即閑菩薩即不閑。此皆不然。若如所言應說懈怠精進故。閑即閑處必非嬾惰故。有說劇難有八。惡趣有三即三惡趣也。人間有四。一盲聾瘖啞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俱盧洲。天上有一謂無想天。故八難中三塗為劇菩薩濟之。人天苦微故云諸閑。菩薩勤化故云不閑。此亦不然。天上有一。即違餘經說非想天為第八難故。又人天難言諸閑者有諸人天非難所攝。應非菩薩之所化故。有說劇難者即八難也。此中阿鼻受苦無間故言不閑。餘七名閑菩薩以能救名濟。此亦不然。應說餘七。說何名七。若說後七難名閑者即七地獄應非不閑。閑所攝故。若說七地獄名閑者即八寒獄亦非二攝。菩薩救濟應非遍故。今即八難名為劇難兼非想天。更有業惑二種障者名為不閑。若非八難及無二障皆曰閑。菩薩大悲皆能拔除故亦云濟。真實際者即所證也。二空真如更無過者故云實際。菩薩大慈分別其詮開示其旨令證入故云分別顯示。辯才智者即發說之解。以得如來四無礙智解諸義故。入眾言音者即起說之言。以得解語言三昧起諸說故。入者解也。辯才充內巧言外發無物不化故云開化一切。
經曰超過世間至度世之道者。述云第四重申所成有二。此初成自德也。過世間者申斷德成過二死故。即對法云過世間者總顯煩惱解脫義也。住度世道者標智德成并二智故。即唯識云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諦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別名故。
經曰於一切萬物至為重擔者。述云此後成化德也。由成智斷遍於萬物。。若變若化皆任意故名為自在。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即眾生之總名。故有經本云眾生類也。宿無道根現無信樂不知感聖故云不請。於是尚接引況亦有請者故云不請友。即經云不待時義也。群生者即勝鬘中四種眾生。所謂無聞非法及求三乘者。有說於四群中初非法人無感聖善故云不請非也。後三乘種未必皆有感佛善故。初無聞人亦應有感聖世善故。華嚴瑜伽皆有此四。而後三種通定不定。初之一種無性有情。故人天善根應成就。菩薩荷此四群生為自重擔而成就故云荷負。作不請友皆該四群也。
經曰受持如來至常使不絕者。述云第四重辨勝分修成德有二。初辨所修行後申所成德。初又有二。此初自利修也。有說甚深法藏即如來藏。暗障既除顯在己心故云受持。法界諸度即佛種性。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此恐不然。如來藏性既是真體。必不可言受持法藏故。既言法藏亦云受持。即知教法非佛性也。今既受持佛教令久住世有性之屬依之殖善故常使不絕。即同上生云汝善受持莫斷佛種也。
經曰興大悲至施諸黎庶者。述云此後利他修有三。此初法也。大悲愍眾生者即拔苦行。演慈辯授法眼者即與樂行。辯者即樂說之辯。以慈定心而說法故云演慈辯。如說而行必入聖地得法眼淨故云授法眼。法眼者即慧眼遂體之名也。悲定說法以拔三塗之苦故云杜三趣。杜者塞也。演慈辯而令修人天業故云開善門施諸黎庶事父唯敬於母亦愛。故慈若敬父樂可尊故。悲如愛母苦可愛故。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者此後合也。若己者意在如自一子。即涅槃云視諸眾生猶如一子是也。慈悲怜傷皆如己子故。
經曰一切善本至不可思議者。述云此第二所成之德也。善本者即福智之因。度者至也。福智之行皆至菩提涅槃彼岸故即因成也。獲佛功德者即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者即智慧莊嚴果成是也。
經曰如是之等至一時來會者。述云此第四總結也。
經曰爾時世尊至光顏巍巍。述云此第二說經因起序也。諸根悅豫者是喜悅有色五根皆顯喜悅以表淨土快樂無間故。豫亦作悆也。姿色清淨者是無憂惱。色無慘慼以表佛土無苦故。巍巍者即高大之稱。光顏者即該根色之總言。故重表彼土有樂無苦。姿者妙也。即帛謙皆云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色甚大明也。有說佛無有不定心。備諸根相好身相復有。何時不悅。但欲加來問故因此表所說非也。佛雖無憂喜而顯欣笑。詎備諸相好無顯喜悅。故今世尊顯喜悅者彼佛所成行德可慶故眾生獲利時將至故。
經曰尊者阿難至長跪合掌者。述云第二間答廣說分有六。一問佛顯相二審問所以三彰問自請四歎問敕許五阿難欲聞六如來廣說。初又有二。此初申請問之儀也。聖旨者即如來顯相之旨。以密加威故云承旨。長跪者即雙膝著地之號也。
經曰而白佛言至殊妙如今者。述云此後正問顯相意有三。初申所見次唱所念後徵所為此初也。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顯影暢在鏡內名為影裹亦同所放之光還曜佛顏故云表裹。即舉己見也。未會瞻者怪今異昔。瞻亦見也。
經曰唯然大聖至奇特之法者。述云此第二彰己所念也。遠法師云雖有五念初即總表後四別申。故唯有四意。即後四所念在世所無故云奇特。此恐不然。佛所住法非此五念之所盡念況亦四念。故不可總五而言四。若言奇特故知總句者如來之德亦無別指故應非別念故。即今阿難住略申五念各有所標。此初念也。有說唯者即專義唱己專念故非也。違諸世典應對之儀故。今即唯然者應上之言也。汎言今日者即簡往來之言。依神通輪所現之相非唯異常亦無等者故云奇特。即立世尊名之所以也。
經曰今日世雄住諸佛所住者。述云此第二念也。有說所住者即大涅槃諸佛同住故。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故云世雄非也。佛常住涅槃非今日住故。今即如來住諸佛平等三昧能制眾魔雄健之天故住佛住。為世雄名之因也。
經曰今日世眼住導師之行者。述云此第三念也。有說四攝法是佛導師攝化之行。佛住此行能開世人令見正路故名世眼此亦非也。四攝之行雖復化物而非眼義故。今即五眼名導師行。佛住五眼引導眾生更無過者故。以導師行以釋世眼之義也。
  經曰今日世英住最勝道者。此第四念也。最勝道者即大菩提四智心品。佛住四智獨秀無匹故後最勝道立世英之名也。
經曰今日天尊行如來德者。述云此第五念也。天尊者即第一義天以解佛性不空義故。即唯佛所有不共佛法名如來德。餘聖所無故以如來德釋天尊之名。雖遠法師名德別解今即以德釋名者觀此經文順標釋義故。名者世尊世雄等。德者即奇特所住等。
經曰去來現佛至念諸佛耶者。述云第三徵所為有二。此初念所為也。有說去來現佛者三世佛相念。佛佛相念者十方佛相念非也。離於三世更無十方佛亦不然故。今即舉三世佛相念類此得無今如來念諸佛耶。耶者即不定之言。測此佛念諸佛未聽敢專決故。
經曰何故威神光光乃爾者述云此後徵所為也。光光者即顯曜之狀此。
經曰於是世尊至問威顏乎者。述云第二佛審問所以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問斯義耳者。述云此第三阿難唱問所以也。理實雖承如來加力而對諸天故云自問。
經曰佛言善哉至所快者。述云第四歎問敕許有二。初歎其所問後舉德敕許。初又有三。此初總歎也。阿難所問稱機及法而合時宜故云甚快。
經曰發深智慧至問斯慧義者。述云此次別歎其問也。發深智慧者歎問之智。真妙辯才者歎問之言。愍念眾生者歎問之意。有說念佛五德故發深智慧。歎佛住於五德故云真妙辯才。此恐不然。念佛五德歎佛五住義無別故。念若不歎歎若不念皆非正理故。今即稱佛之五號故發深智慧。將五住之德歎五號之義故真妙辯才。雖問五德五德皆以智為主故云問慧義。
經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者。述云此後別歎問利有四。此初彰佛悲憐也。有經本云無盡大悲。有人釋此依內無盡法而生故。今即佛之大悲更無覆蓋故名無蓋。無蓋是正不可須治。矜亦憐也。
  經曰所以出興至真實之利者。述云此第二彰佛利物也。光闡道教欲拯群萌者辨教利物。光者廣也闡者申也。慧以真實之利者即理利物。慧者施也。有別本云普令群萌獲真法利義亦無違。如來所以出於世者欲以教理利眾生故。
經曰無量億劫至時時乃出者。述云此第三辨佛難值也。帛謙皆云如世間有天下有佛乃有華出耳。金言靈瑞者即存震旦之名。時時者即希出之義。以善時出故。
經曰今所問者至諸天人民者。述云此第四正申問益也。即帛謙云若問佛者勝於供養一天阿羅漢辟支佛布施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累劫百千萬意倍矣。
經曰阿難當知至無能遏絕者。述云第二舉德敕許有二。初舉佛德以述成後敕許以答所問。初又有二。初直述果勝後將因顯勝。初又有二。此初述阿難所念也。如來正覺者即奇特之法。其智難量者即平等三昧。發勝妙智故以智難量述住佛住。多所導御者即述導師行。有說慧見無礙即如來德非也。越述天尊之德卻成最勝道無別所以故。今即慧見無礙者述最勝之道。無能遏絕者即如來德。遏(阿達反)壅也絕也。佛德既勝妙不為餘聖之抑遏故云無遏絕。
經曰以一飡之力至光顏無異者。述云此後述阿難所見也。一飡之力者即施食之因。能住壽命乃至復過於此者乘歎壽命。諸根悅豫乃至光顏無異者正述所見。諸根悅豫者即前所見。不以毀損者辨其悅豫義。姿色不變者即前姿色清淨。清淨即不變義故。光顏無異者即前光顏巍巍。巍巍即無義故。施食雖有五果而唯述命色者色是所現故命是所依故。有說不以毀損不變無異皆辨常然非也。若常然者阿難不應言未曾睹妙如今故。
  經曰所以者何至而得自在者。述云此第二以因顯勝也。定止也慧觀也。究暢者即究竟通暢之義。無極者即廣遠無邊之名。所以如來得慧五德身三相者即慧究竟故得所念五德。定究竟故得所現三相。因雖眾多止觀二行是淨土路故。萬行所依導眾行故。說此二行餘者兼也。二因既滿無德不圓故於諸果法而得自在。即安慧云證得一切法自在也。有說定慧究竟無極即心自在行。得諸法自在即法自在行。善八一切法界門無所不現故非也。於一切法而德自在。若非果者必非自在故。前解為善。
經曰阿難諦聽今為汝說者。述云此第二敕許以答所問也。諦聽者即敕其後心。為說者即許其前請。
經曰對曰唯然願樂欲聞者。述云此第五阿難欲聞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無央數劫者述云第六如來廣說有二。初廣說如來淨土因果即所行所成也。後廣顯眾生往生因果即所攝所益也。初又有二。初說往淨土之因後說今佛土之果。初又有二。初總標勝緣後別申勝行。初又有二。初標遠緣後舒近緣。初又有三。此初標時也。有說至不可數名劫。西域數法至六十轉即不可數故非也。雖復可數亦名劫故。亦違華嚴一百二十轉故。今即劫者是時之總名故。梵云阿僧祇經云無央數。王逸云央盡也。說文鞅頸靻也。非此字體也。又鞅所以制牛馬也。宜從央也。
經曰錠光如來至次名處世者。述云此次敘佛也。帛延經略舉三十六佛多存此方之名。第三十二佛即印度名。故支謙經唯敘三十二佛皆存梵音之號。今此法護備標五十三佛。蓋翻釋之家意存廣略不可致怪。錠光者即謙云提和竭羅也。有說有足曰錠無足曰燈。錠光燃燈一也。釋迦獲道記之主故在初也。有彈此言若爾釋迦既先得授記何在彌陀後而成道耶。若非後者便違彌陀成佛已來十小劫故。遂申自意言名之雖同佛即異也。二俱不盡。若定一者燃燈既出第二劫滿。必不能會彌陀成佛既十劫文故。若唯異者亦違諸佛出世同名之屬故。今即錠光燃燈亦同亦異異划異即錠光雖復燃燈非釋迦授記佛故。同即本釋迦前亦有燃燈可錠光故。不應難言錠光若非釋迦獲道記佛有何因緣錠光為初。而非餘佛者從彼佛已來五十四佛頻興世故云爾。從錠光來漸有攝受淨土行故。由此錠光亦名燃燈。義亦無咎。
經曰如此諸佛皆悉已過者。述云此後總結也。
經曰爾時次有至佛世尊者。述云此第二近勝緣也。梵云樓夷亙羅此云世自在王。於一切法得自在故。即別名也。佛德無量名必無邊。故今略標自他利以立十號即通號也。雖有十號略為二例。初自德名即前五也。後利物名即後五也。自德之名亦有二對。一道圓滅極對。即如來名道圓應供名滅極故。二因滿果圓對。即等正覺明行足名因滿如其次第解行滿故。善逝名果圓上昇不還故。利物之名亦有三對。一總名別稱對。即前四是別後一是總故。處物而無加名世尊故。二化智化心對。即世間解名化他智無上調御名化他心故。三化能化德對。即天人師名化他能佛名化他德故。委悉釋此十號廣如瑜伽論。
經曰時有國王至正真道意者。述云此第二申勝行也。遠法師云起行有二。後初盡頌辨世間行即地前所行也。法藏比丘說此頌以下辨出世行即地上所修也。此恐不然。地上菩薩念念常修利諸眾生淨佛國土。不應五劫專修受淨土行故。今即還有二。初略說勝行後廣說勝行。初又有三。此初聞法發心也。發無上道意者即增發心故。不違觀音授記悲華經。
經曰棄國捐王至與世超異者。述云此第二出俗修道也。沙門者即沙門那義如前解。帛延云曇摩迦留即法藏也。謙去留字云作菩薩道。即智論法積菩薩也。高才勇哲者即為人性行孤出於世八故云超異。
經曰詣世自在王至長跪合掌者。述云此第三歎佛起願有三。初身禮次語歎後自誓此初也。稽者至也首者頭也。至頭於地以尊接足故云稽首。三匝者即標如來修三德也。
經曰以頌讚曰者。述云第二語歎有二。此初瑣文也。頌之言妙亦攝多義故以頌歎。
  經曰光顏巍巍者。述云此後正歎有四。一別歎身業二別歎口業三別歎意業四總歎三業。初又有二。此初標歎也。光巍巍者標光勝也。顏巍巍者標身勝也。
經曰威神無極至猶若聚墨者。述云此後釋歎有二。此初歎光巍巍也。威神者即光所依。無與等者者對劣歎勝。若聚墨者對事歎勝。有說耀者五星非也。即帛延云其景不可及謂光之別目故。日月等光對佛光明猶若聚墨在珂貝邊故。
經曰如來顏容超世無倫者。述云此後釋顏巍巍也。倫者匹也。
經曰正覺大音響流十方者。述云此第二歎口業也。大者即語密之音。如來之聲更無過此故云大音。響者即顯了之音。逐宜而有分限發故。
經曰戒聞精進至殊勝希有者。述云第三歎意業有二。初歎業勝即菩提品也。後歎果勝即果果斷也。初又有二。此初歎涉事勝也。戒即業體以思種故。聞精進等即業眷屬。餘不能齊故云無侶。侶亦匹也。佛德過餘故云希有。
經曰深諦善念至窮其涯底者。述云此後歎證理勝也。諦者審察。法海者一真法界。即後得智深思諦觀稱真法界故云善念。無分別智窮達深真盡其奧實故云究涯底。
經曰無明欲怒世尊永無者。述云此二歎果勝也。三毒習盡故。
經曰人雄師子至震動大千者。此第四總歎三業也。功動廣大者歎意業果。勳亦功也。智慧深妙者歎意業用。即偏歎其勝不盡之言 略戒聞等故。光明威相者歎身業勝。震動大千者歎正覺音。既有此勝妙之德故可謂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經曰願我作佛至靡不解脫者。述云第三自誓有二。初願求所歎即十頌也。後請佛作證即三頌也。初又有二。初正求所歎即佛法身也。後乘祈所依即佛淨土也。初又有三。此求果也。有說齊聖法王求佛自德過生死等求利他德非也。凡稱佛者必備二利故。今即願我作佛齊聖法王者願所獲德。過度生死靡不解脫者願所棄也。
  經曰布施調意至智慧為上者。述云此第二求因有二。此初求自利因即六度也。施治慳吝故云調意。
經曰吾誓得佛至為作大安者。述云此後願利他因也。舉果求因故。
經曰假令有佛至堅正不卻者。述云此第三歎願勝也。佛者即佛寶大聖者僧。有說供養斯等亦兼僧寶非也。雖復斯等而言諸佛故。即知向上之等故。今即佛者所供養大聖者能供養。無量大聖雖供多佛而有邊故不如求佛心不退還以無邊故。卻者退也。
經曰譬如恒沙至威神難量者。述云第二淨土果有三。此初歎諸佛土也。光遍諸國者即佛施光明莊嚴其國。威神難量者即佛神通莊嚴其土。佛彼於彼土懃作化事故云精進。現化算表故云難量。
經曰令我作佛至而無等雙者。述云此次對求勝土也。國土者即今極樂世界。第一者即諸相莊嚴。奇妙者即眾第一道場者即座第一。如泥洹者即快樂第一。梵云匿縛南唐云圓寂。言泥洹者訛略也。彼土快樂可次涅槃故以譬之。而無等雙者國土第一。汎言第一者即對下之稱。不爾便違華嚴。如前已說故。
經曰我當哀愍至快樂安隱者。述云此第三求淨土之意也。度脫一切者即出穢域之利。心悅快樂者即入淨土益。為此二利故求土果。
經曰幸佛信明至力精所欲者。述云第二請佛作證有二。此初請世王佛證願不虛也。幸者願也信者誠也。願佛誠明所求不虛必得果故。所欲者功德法身快樂淨土。於彼二果力勵精勤而修習故云於彼力精。
經曰十方世尊至忍終不悔者。述云此後請十方佛證行不悔也。對佛結誓。身止諸苦勤忍不悔故。
經曰佛告阿難至廣宣經法者。述云第二廣說勝行有二。初正辨修行後乘顯所修。初又有五。一法藏請說二如來抑止三法藏重請四如來許說五辨修勝行。初又有二。此初乘前正請也。發無上覺心者即前願佛法身淨土之心也。
經曰我當修行至勤苦之本者。述云此後申請說之意也。當修行者即修行身土之因。攝妙土者即欲得土果故。令成正覺者即欲證身土果故。拔生死苦者即欲利眾生故。生死者果。勤苦本者即因也。由因數受生死之苦故云勤苦本。化諸眾生令生淨土永絕生死因果之苦故亦云拔。即如其次第所修所得所化之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汝自當知者。述云此第二佛不許也。饒者即釋自在之言。既發大願故。汝亦能知即違請之言也。
經曰比丘白佛至成滿所願者述云此第三法藏重請也。弘者廣大也即地上聖行其義廣深非自境界故須請之。而佛止言汝自知者即地前所修故不相違。有說此中唯求淨土行身因略無非也。如來淨土即相違釋。如其次第身土行故。
經曰爾時世自在王佛至而說經言者。述云第四如來為說有二。此初總標許說也。
經曰譬如大海至何願不得者述云此別申所說有二。此初寄喻勸修也。會亦必也剋者遂也得也。
經曰於是世自在王佛至悉現與之者。述云此後正答所請也。二百一十億佛土者即通說淨穢諸佛之土故。天人善惡即諸土之因。國土粗妙即諸土之果。粗者粗也。故有本云國土之粗妙。攝身從土故不別說。所以不唯說淨土因果而兼穢土者欲令捨其惡粗而脩其善妙故。非唯為說亦使現見故應心現與。即帛謙云樓夷亙羅佛說竟曇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也。又此諸土非憐次有。選擇何土應機所欲而令見故。不爾便違帛謙經中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故。不應難言夫人所見光中諸土既無穢土如何為法藏亦現惡粗者。機欲既異聖應非一故。若不爾者夫人既厭穢國以求淨處故。唯現所祈淨土之相而令攝受。
經曰時彼比丘至殊勝之願者。述云第五正修勝行有三。此初睹相發願也。既見所求淨土之相。攝淨土願更轉深故云超發勝願。
經曰其心寂靜至清淨之行者。述云此第二依願修行也。有說證智離相故云寂靜。超過地前故無能及者非也。無分別智不可為事土因緣故。亦無可理而言地上行故。有說淨土之行雖復眾多唯有二類。一緣事行稱名念佛故。二依理行息攀緣故。初即稱彌陀名故是極樂別行。後即通諸佛土行。所謂心寂無著是也。此亦不然。違即選心所欲願便結得是二十四願經即奉行故。心所欲願既極樂土。必不可言是諸土通行故。今即欲現淨土必定為本故。其心寂靜慧導其定故云無所著。所謂心觀名淨土之業。即勝出世間善根方便故。一切世間無能及者是無分別品之所由也。五劫思攝佛國行者即後所得智之方便。有說雖五劫而唯修一行。所謂其心寂靜志無所著非也。願既四十八行必非一故。即經於五劫修習彼土種種行也。此中有說法藏即十住中之第六心折法空位是也。有難此云若第六既修淨土因。西方土中應無化主。皆不然也。若在第六心應說攝取何位所修淨土行耶。又修土因便現淨土。諸佛化土無時不有故。如其次第釋難非也。有說法藏是八地已上菩薩也。發諸大願修淨土因是變易故。亦有難言還成彼土無主之過此亦皆非。八地菩薩念念普見無量佛土。必不可言見二百一十億土故。今即法藏蓋是十向滿位菩薩故。五劫修行淨土之因初劫行滿故云攝取。不應難言初地菩薩見百佛世界如何法藏見爾許土。不相違者加力所見亦過上位故。初地菩薩若作加行所見過此故。
經曰阿難白佛至清淨之行者述云此第三逐難重解也。佛壽若短不應五劫清淨行故。顯彼佛壽四十二劫以釋此疑。有說彼壽多劫。劫盡之時眾生雖見劫盡所燒其土安穩故。法積菩薩五劫修行清淨之因。即同法華云眾生見所燒我土安穩天人常滿。此恐不然。法華所說論自釋云報佛如來真實淨土。即知彼土是他受用。他受用佛壽必無量不可言四十二劫故。今即四十二劫者蓋歲數劫。故經五劫攝淨土行非劫盡也。大通佛壽不可數劫尚非淨土。如何四十二劫可言淨土。
經曰如是修已至清淨之行者。述云第二申所修行有二。初申所修行後申修勝行。初又有六。一法藏喟喟行二如來令說三誓法宣願四立誓自契五遂契現瑞六總以結歎。此初也。
經曰佛告比丘至無量大願者。述云此第二佛勸說也。一切大眾者即凡夫二乘。法藏若說己所發願大眾皆同願生彼土故云發起悅可。菩薩聞說亦同發願故云修行。修行此願因緣故致滿大願也。
經曰比丘白佛至當具說之者。述云第三自宣發願有二此初逐歎許說也。
經曰說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正申己願也。然法藏發願三代經本頭數開合次第不同故。今將彼帛謙二十四對此法護四十八願略製以釋名。弘誓之文帛謙兩本經皆二十四其意各異。帛延選此經中前二十四願足寶缽願為二十四願。支謙亦抄四十八中二十五願更加寶缽彼佛眼耳神境三通及以智辨為二十四故。又彼二經既抄出於四十八願故次第亦異。此經第七第十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九第二十二第二十五。如次帛延第九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四。故開合亦不同。合此二十三四為第二十二。七寶缽願為第二十三。略無此第十八。彼第二十願此中無故。支謙二十四次第亦異。此經三十五三十八二十七二十十八十九三十二十六二十一二十五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三十三。如其次第即彼前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五第六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故開合亦異。合此二十三二十四為第十三。合五六七為第二十二故有無亦異。彼第十四寶缽第十七三通第十八智辨此經中無。此第二願彼中無故。所以有此參差者蓋梵本有備闕故傳譯逐而脫落也。義推言之。即法護經應為指南。問諸佛本誓為同為異。異即違華嚴云一切諸佛悉具一切願滿方得成佛故。若同者亦違藥師十二本願彌陀四十八願故。答無有一佛少一願行而成道者故悉同也。然以對所化之機緣熟不同故。藥師佛於此土眾生十二大願救現在苦。緣既熟故不說有四十八願。彌陀如來四十八願與未來樂。緣熟故不說有十二願。由此諸佛所有誓雖有未必遂果而法藏菩薩所發之願皆有成辦故。四十八願略有三意。一求佛身願也。二求佛土願即三十一第三十二願也。三利眾生願即餘四十三也。以此三意釋四十八願之文有七。一初十一願願攝眾生。二次二願願攝佛身。三次三願願攝眾生。四次一願願攝佛身。五次十三願願攝眾生。六次二願願攝佛土。七後十六願願攝眾生。初又有二。初之二願願離苦。後初又有二。此初願無苦苦也。汎言願者即悕求義。所謂設我得佛等。又言誓者即邀制義。不取正覺是也。諸願若不滿終不成佛故。假使願不滿而得成者誓終不取故。所餘願諸皆有此二。應如理思。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願無壞苦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二得樂願有二。此初二願願得身樂。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七願願得心樂有六。此初願得宿命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願得天眼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到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三願得天耳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到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五願得神通樂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六願得漏盡樂有二。此初漏盡體也想貪者即所知障。念身者即煩惱彰。盡二障漏故。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漏盡位也。十信以去皆名正定聚故。言住者通正當之言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二願攝佛身有二。此初願光色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願長壽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三願攝眾生有三。此初攝眷屬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次得長壽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離譏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四攝法身願也。咨者讚也。嗟者歎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五攝眾生願有二。初之四願攝人天願。後之九願攝菩薩願。初又有二。初攝往生者後攝所生報。初又有三。此攝上品願也。有說初下品次上品後中品非也。非唯亂次第亦違觀經不除五逆故。然彼經云作五逆罪得生淨土。違此願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從昔會釋自成百家。有說亦謗正法者除唯造五逆者生。有難此言彼經亦云具諸不善。若不謗法即不可言具諸不善。如何乃言唯造五逆得生淨土。此難非也。若謂彼經具諸不善故亦攝謗法者即五逆應屬諸不善故。不須別說。今即應彈。隨順及言合集之義而相違釋。相違釋者諍頭義故。罪既各別名亦別故。有說此除不悔彼之說悔此亦不然。既十念中念別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應無悔與不悔別故。若更有別懺悔法者即於下品下生文中都無故。有說對未造者言除對已造者說生。此亦不然。未造者尚除況亦已造。故若已造令進故無此失者未造應令退耶。有說正五逆者除五逆類者生此亦不然。無有聖教說五逆類名五逆故。不可彼經五逆言類。有說重心造者除輕心造者生歟。此亦不然。誹謗正法必有輕重。不可唯言除不生故。有說除即第三階造五逆者生即第二階造逆者。此亦不然。眾生有三非聖教故。設有聖說亦違自許第三階人不行普法有逆無逆皆不得生。若如所言應說唯除第三階而言除逆唯有虛言故。有說除者先遮生者後開。此亦非也。先遮若實生後開實應不生故。有說未發菩提心造逆者除已發菩提心作逆者生。此亦不然。已發菩提心若退失者應如未發心不得生故。若不退心者必不作逆故。有說除即對佛說五逆罪決定故。生即對佛說五逆等皆不定故。此亦不然。不善順生後受業等皆應例此五逆罪等便成大過故。有說若宿世中無道機者既作五逆終無生理。其先發菩提心雖復逢緣造五逆等必生深悔亦得往生。善趣之人有作五逆謗正法故。二文各談一互不相違。此亦不然。宿世之言應無用故。現發菩提心逢緣作逆應亦生故。又彼善趣即十信故作逆謗法必無此理。前已說故。有說一念念佛者除十念念佛者生。此必非也。即違此云乃至十念故。有說除者具十不具十悉不得生故。生者唯具十聲故。此亦不然。雖兼不具十聲既亦申具十念。應如彼經不可除故。今即此經上三生中必無作逆故須除之。彼說下生。雖作五逆若備十念亦得生故無違可釋。不應難言中品三生亦無作逆故。不須除者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即非作逆義既顯故。但誹謗正法罪既深重。於無數劫受苦報故。假具十聲必不得生。所以聖教更無異說。入諸不善者過難多故。有說此經十念依十法而念。非佛名故即彌勒所問十念是也此亦不然。彼經十念即非凡夫。必非上品三生所能修故。今即還同觀經十念。上輩亦修十念。理無違故。欲顯一二等言乃至故。傍論且止應釋本文。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次攝中品也。既云發菩提心故。即知不發心聖雖不迎無違本願之失。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攝下品也。有說攝論雖舉願言意亦說念佛是別時之意。有說彼不以念佛為別時意。往生論云念佛即生非別時故。往生論及攝論釋皆天親造理必應同。不可前後有鉾楯故。但諸眾生雖聞淨土之教誹謗不信自沈惡道。或信不謗欲愛所纏不敢起願況亦修行。或有眾生聞說便發誓願欲生而逢惡友廣作諸惡。命欲終時不遇善友不能念佛。雖不即生是遠生因。佛歎此類生極樂土。愚人將謂更不修因而即往生。故釋論云是別時之意。二俱不然。若願若念皆於淨土是遠生因故。不爾即違密意說言。前已說故。若諸眾生起願念佛即生化土故。此文言繫念我國者即往生之行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願所生報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攝菩薩願有二。此初攝他國菩薩也。常倫者即凡夫之屬故。諸地亦初劫之地。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攝自土菩薩願有八。此初承力供聖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供具隨欲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曰此第三說法盡勝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四身得堅固願也。那羅延者即真諦云天力士故。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五光色特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六知見道樹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七四辨無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此第八□□□□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六攝佛土願有二。此初形色功德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莊嚴功德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第七攝眾生願有五。此初攝他土眾生有二。此初蒙光獲利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聞名得益願有四。此初法忍總持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遠離譏嫌願也。然音聲王云阿彌陀佛有父母者有說彼顯穢土。佛有父母非淨土故。不違此文自說魔王名曰無勝提婆達多名曰寂故。有說不然。雖有魔王而守護故。不爾即法華經中違飲光淨土魔及魔民皆護佛法故。應說彼經顯變化土。亦有女人自說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故。而無女人者即受用土也。存此言善順菩薩瓔珞經也。如彼經第十一釋慧智造如來淨土云。但男女眾生不如阿彌陀國得道者故。雖有男女而無男女之欲。此必不然。既云男女眾生不如彌陀土。必不言有女人故。有說彼經父母城邑等皆是功德法。如維摩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華嚴經中文殊師利於覺城東遇善財童子經言覺城還是功德之名故無違可釋。此亦不然。自受用身必由智度及以方便應有父母故。許即必有莫大失故。今之所存自有二義。初即彼佛雖復有母而是變化唯佛弧有故。言無女者除佛之母無更化女況亦其實故不相違。後即准悲華經或有菩薩。於彼國生修菩薩行即於彼土成等正覺。或有菩薩於此世界生已修行往他方土成等正覺。法華龍女亦一類是也。本願不同應現異故。今阿彌陀佛蓋亦餘國受胎生身修菩薩行。往尊音佛淨土而成佛道故。音王經云有父母者說本所生之土。言有淨土者即成佛世界故。皆無違略開二途學者應思。傍論且止應歸本文。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三常修梵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四作禮致敬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攝自國眾生願有三。此初衣服應念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次受樂無失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普見佛土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三利他方眾生願有五。此初諸根貌妙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二止觀俱行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三化物高貴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此第四福智雙修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五不離諸佛願也。普者即普遍義等者即齊等義。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之定名為普等。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四利益自土願即聞法自在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第五攝他方願有二。此初加力不退願也。
經曰設我得佛至不取正覺者。述云此後自力不退願也。有說第一第二第三法忍者即仁王般若五忍中如其次第伏忍信忍順忍也。此恐不然。信忍即初二三地順忍即四五六地。如何但聞彼佛之名得此二忍耶。若謂聞名漸次得者亦應說獲五忍故。今即伏忍三位名為三法。瑜伽亦說勝解行地有下中上品三忍故。
經曰佛告阿難至以偈頌曰者。述云第四自誓感瑞有二。此初瑣文也。
  經曰我建超世願至誓不成等覺者。述云此後立誓有二。初立誓後請瑞。初又有二。初反誓後順誓。初又有二。此初對佛自德誓也。建者起也。即前願佛身土名超世願。願必起行故必至無上道。
經曰我於無量劫至誓不成等覺者。述云此後對佛化德。誓有二。此初財施化利誓也。經本不定或云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或云不為大施主終莫濟貧苦初本應正。有人釋此言法施化益非也。欲濟貧苦必施財物故。
  經曰我至成佛道至誓不成等覺者。述云後對法施作誓也。雖舉名聲意在言教故。
  經曰離欲深正念至為諸天人師者。述云第二順誓有二。此初略誓也。離欲正念淨慧梵行者誓因。求無上尊天人師者誓果。
經曰神力演大光至通達善趣門者。述云此後廣誓有二。初廣歎佛德後總結立誓。初又有四。此初歎化德也。演光普照者即身業化所餘六句皆口業化。除三垢濟眾難者小乘化也。三垢者即貪瞋癡也。開智眼滅盲闇者大乘化也。閉惡道通善趣者人天化也。
經曰功祚成滿足至一切隱不現者。述云此第二歎自德也。祚(之河反)助也福也戢(墮六反)集也攝也。陸法言切韻云止也。功祚成滿者即德體果福皆成滿也。威曜十方者光廣大也。天光不現者光奇勝也。或有本云日月諸光明一切隱不現。其義無違。佛光映日月攝光不能外照故云戢重輝。
經曰為眾開法藏至說法師子吼者。述云此第三重歎化德也。
經曰供養一切佛至通達靡不照者。述云此第四重歎自德也。
  經曰願我功德力等此最勝尊者。述云此第二結誓也。
經曰斯願若剋果至當雨珍妙華者。述云此第二請瑞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以散其上者。述云第五遂請現瑞有二。此初應誓現瑞也。
經口自然音樂至無上正覺者。述云後出聲歎記也。
經曰於是法藏至深樂寂滅者。述云此第六總以結歎也。
經曰阿難時彼至建此願已者。述云第二申修勝行有二。此初結勝願也。有說發斯弘誓即四十八願。建此願者即立誓之願非也。經稱前名願後言誓故。今即弘誓者結反順之誓。此願者結四十八願。從後以向前結故無過。
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土者。述云此後正申勝行有二。初修土行後脩身行。初又有二。此初修因也。
經曰所修佛國至無衰無變者述云此後彰果也。恢廓廣大者即無量德成故。論云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廓(吉惡反)爾雅大也。超勝獨妙者即土勝也。非諸菩薩境故。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
經曰於不可思議至無量德行者。述云第二修身行有二。初修因後歎果。初又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還結。此初也。黃帝算有三品且舉其一十千億為兆十千兆為京十千京為姟十千姟為秭十千秭為匹十千匹為載故。有人言兆載者遠年非也。
不生欲覺至香味觸法者。述云第二別釋有四。一離染二修善三離業四修善。初又有二。初自離類惱後教化令離。初又有四。此初離染因緣也。不生欲嗔害覺者即偏舉過重不盡之言。覺者尋也。有說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覺。對緣生心名想故。不生三覺者離始。不起三想者離終非也。正對境界不生三覺無別所以故。今即三覺之因如次三想。取境分齊方生欲等故。然即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覺。不惱眾生故不生嗔覺。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覺。三覺不生必絕三想故亦兼之。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云不著色等。
經云忍力成就至少欲知足者。述云此第二修對治也。忍力者即安受苦耐怨害察法忍也。以此忍力能忍損惱故離三覺三想。少欲當利知足現利故不著色等。
經曰無染恚癡者。述云此第三正離煩惱也。染者貪也。
經曰三昧常寂智慧無礙者。述云此第四正修對治也。三昧常寂者即定深也。智慧無礙者即智勝也。
經曰無有虛偽至先意承問者。述云此第二利他離染也。無虛諂心者即離意過和顏者即離身過。愛語先問者即離口過。有說先意承問是意業非也。雖言先意遂言問故。
經曰勇猛精進至惠利群生者。述云第二修言有三。此初無間修也。勇猛精進者即初精進。誓不怯敵故云勇猛。志願無惓者即第二加行精進。加脩以進故。求清白法者即第三無足精進。修不已故。即自利修也。惠利群生者。即利他修也。
經曰恭敬三寶至功德成就者。述云此第二恭敬脩也。恭敬三寶者即福方便。奉事師長者即智方便。以大莊嚴者即福智二莊嚴已成就故備施等眾聖行也。以己所脩利眾生故令功德成。
經曰住空無相至觀法如化者。述云此第三行成證修也。有說住貪瞋癡故意業不調。今住空無相無願故能調意業。貪是皮故入空調伏。瞋是肉故無願調伏。癡是心故無相調伏。諸法相中皆無此理誰勞彈斥。故今即我法實無故云空。假相亦無故名無相。於二中此無可希願故云無願。有說即於此三無果可作故云無作。無因可生故云無起。良恐非也。作既作用詎不名因。起亦生起可名果故。今即因無實用故云無作。即維摩云雖行無作也。果無真體故云無起。即彼經云雖行無起也。既無實體用故觀之如化。總而言之無作無起故非有。觀法如化故非無。非無非有即中道之理所謂證會也。
經曰遠離粗言至彼此俱害者。述云第三離惡業有二。此初離過。離粗言者離口業過。自害害彼彼此俱害者離身業過。彼者他也。
經曰修習善言至人我兼利者。述云此後攝善也。修善言故遠離粗言。修三利故遠離三害經曰棄國。損王至教人令行者述云此第四修善也。自既有所捨所修亦令他人有所棄所修故。
經曰無央數劫積劫累德者。述云此第三還結也。
經曰隨其生處至正真之道者。述云第二歎果有三。此初歎功德報有三。此初總標也。
經曰或為長者至一切諸佛者。述云此次別歎也。有說長者即隨類生。剎利等即最勝生。六欲天等即增上生。非也。長者亦應勝生諸天亦何非勝生故。
經曰如是功德不可稱說者。述云後結歎也。
經曰口氣香潔至相好殊妙者。述云第二歎依正報有二。此初歎正報勝也。
經曰其手常出至超諸天人者。述云此後歎依報勝也。
經曰於一切法而得自在者。述云此第三歎智德果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成佛現在者。述云第二申所成果。即身土之果。逐誓願而成故有二。初略申所成後廣顯所成。初又有四。此初辨佛既成也。即主德成故。論云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經曰西方去此至名曰安樂者。述云此第二標土已變也。帛謙皆云所居國土名須摩題。正在西方去此千億萬須彌山佛國。而今云去此十萬億剎者鉾楯之因廣如前釋。
經曰阿難又問至凡歷十劫者。述云此第三成佛久近也。支謙經云作佛以來凡十小劫意同此也。而帛延云作佛以來凡十八劫者蓋其小字闕其中點矣。
經曰其佛國土至猶如第六天寶者。述云此第四盡國嚴麗有二。此初顯國莊嚴也。前成佛者即應佛身願。此土嚴淨即應佛土願也。所謂種種事德成故。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恢(苦灰切)大也。赫(呼格反)切韻云赤也毛詩云赫赫師尹註云赫赫盛貌。也焜(胡本反)切韻云火光也又作煜(出鞠反)盛也曜也。雜廁入間者莊嚴分齊即形相德成故。論云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光赫焜耀者即妙色德成故。論云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故。清淨者即清淨德成故。論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莊嚴者即莊嚴德成。所謂水地空皆莊嚴故。如第六天寶將彼天倍人以顯淨土寶勝世間而已。
經曰又其國土至常和調適者。述云此後嚴土無穢有二。此初總申所無也。即無難德成故。論云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溪亦作谿字。苦奚反爾雅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溝也。渠(呂居反)溝也廣雅故坎也字林小瀆深廣各四尺也。
經曰爾時阿難至依何而住者。述云此後辨無所以有五此初問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皆依何住者。述云此第二佛反質。
經曰阿難白佛至不可思議者。述云此第三阿難答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故能爾耳者。述云此第四佛述成也。即所求德滿成故。論云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經曰阿難白佛至故問斯義者。述云此第五申問意也。日月猶有故。覺經云其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亦復不迴轉運行亦無有精光也。蓋雖無須彌往生之宮故有而已。以此即知彼土人天空地不同諸有異釋唯勞虛言。
經曰佛告阿難至一佛剎土者。述云此第二廣申所成。應對前願別申所成但恐煩言。略顯果勝有四。一歎佛身果即願佛身之報也。二申其眷屬即願菩薩聲聞之報也。三歎佛土妙即求淨土之果也。四顯其所作即攝生願之果也。初又有二。初別歎後結歎。初又有二。初歎光勝妙後顯壽長遠。初又有四。此初釋迦自歎有二。此初對劣歎勝即願光無勝之報也。
經曰是故無量壽佛至超日月光佛者。述云此後結歎顯勝也。有說長故無量廣故無邊。自在故無礙。餘不能敵故無對。勝餘光故炎王。離垢故清淨。見心喜悅故歡喜。於境善照故智慧。照物無已故不斷。過世間想故難思。絕言想故無稱。超世諸色故超日月。雖有此解不能別光亦不鄭重故。今即佛光非算數故無量。無緣不照故無邊。無有人法而能障者故無礙。非諸菩薩之所及故無對。光明自在更無為上故焰王。從佛無貪善根而現亦除眾生貪濁之心故清淨。從佛無嗔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故歡喜。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佛之常光恒為照益故不斷。光非諸二乘等所測度故難思。亦非餘乘等所堪說故無稱。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輝故超日月。總而言之。即身莊嚴故。論云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經曰其有眾生至皆蒙解脫者。述云此第二見者獲利也。三垢滅者即除障利。身意歎喜即生善利。苦得休息者拔苦利。皆蒙解脫者即得樂利。皆是蒙光觸體者身心柔軟願之所至也。
經曰無量壽佛至亦復如是者述云此第三諸聖共歎。即無量諸佛悉咨嗟稱名願之報也。
經曰若有眾生至亦如今也者述云第四聞光獲利。即投報體禮喜天人致敬願之所成也。
經曰佛言我說至尚未能盡者。述云此第二結歎也。即不虛作住持莊嚴故。論云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
經曰佛語阿難至汝寧知乎者述云第二辨所成壽有二。此初直標壽遠也。
經曰假使十方至知其限極者。述云此後寄事顯長也。有說梵云馱演那此云靜慮。昔云禪那或云禪皆訛略也。雖知昔禪即今靜慮未聞禪字復有所目。良可悲故。今即禪思者專思之別言也。
經曰聲聞菩薩至所能知也者。述云第二申其眷屬有四。此初例顯壽量也。即天人壽無能校知願之所成也。
經曰又聲聞菩薩至不可稱說者。述云此第二顯眾無數。即願聲聞無邊之所成也。往生論名眾莊嚴故。頌云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故。
經曰神智洞達至一切世界者。述云此第三略歎德勝。即願得他心智宿命說一切智智慧辯才等之所成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菩薩亦然者。述云此第四廣顯眾多有二。此初總標也。初會者偏舉不盡之言顯無數故。
經曰如大目犍連至多少之數者。述云此後別釋有二。此初對智歎多也。
經曰譬如大海至何所為多者。述云此後寄事顯多有三。此初立喻反問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所能知也者。述云此次答其多少也。
經曰佛語阿難至如大海水者。述云此後佛述成也。釋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廣如前述故不再解。
經曰又其國土至硨磲樹者。述云第三顯土報有四。一樹莊嚴二樂莊嚴三宮莊嚴四池莊嚴。初又有三。初寶樹莊嚴次道樹莊嚴後對之歎勝。初又有二。初寶樹後音樂。初又有三。此初純寶樹也。
經曰或二寶至碼瑙為實者。述云此次雜寶樹也﹒
經曰行行相值至不可稱視者。述云此後總歎也。
經曰清風時發至自然相和者。述云此第二音樂也。清風者即別本云非天之風亦非人之風也。五音者即詩云宮商角徵羽擬五行之音。今言宮商者即略舉初二也。宮者粗商者細也。和者應也。不違冐音故云自然和。位法師云五音聲者一諦了二易解三不散四無厭五悅耳。雖有此而無聖說不可在也。
經曰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云第二辨道場樹有三。此初道樹體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即十二萬由旬。應前菩薩少功見道場願而成也。有說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樹不相妨礙。若爾所餘宮殿不應各稱其形大小故。今彼經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樹即化土故不相違也。二十萬里者六千由旬。應不稱其本量故。又有本云二百萬里蓋是正也。
經曰微風徐動至不遭苦患者。述云此次出聲利物也。即妙聲德成故。論云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經曰目睹其色至無諸惱患者。述云此後見聞獲利有二。此對境得利也。由昔諸根不陋願力之所得故云六根清。而言深法忍者即達無相生性故。
經曰阿難若彼至威神力故者。述云此後智力得忍有二。此初神力得益也。有說初二三地尋聲得悟聲如響故云音響忍。四五六地捨詮趣實故云柔順忍。七地以去捨相證實故云無生忍。忍者慧心安法故。此必不然。初地已上皆已證實。應無尋聲趣實異故。有記有說初在十信尋聲悟解故。次在三賢伏業惑故。後證實絕相故云生忍。此亦非也。未入十信若生彼土不得法忍違本願故。今即尋樹音聲從風而有。有而非實故得音響忍。柔者無乖角義順者不違空義。悟境無性不違於有而順空故云柔順忍。觀於諸法坐絕四句故云無生忍。
經曰本願力故至究竟願故者。述云此後願力獲利也。本願者即往誓願之力。他方菩薩聞名得忍況亦自土。故願無缺故滿足求之不虛故明了。緣不能壞故堅固。願必遂果故究竟。由此願力生彼土者皆得三忍。
經曰佛告阿難至千億倍也者述云此第三對之顯勝也。對第六天者欲界中勝故也。
經曰亦有自然至最為第一者。述云此第二樂莊業也。於虛空不後樹風而有故云所顯者皆佛法故無非法音。音非唯可愛亦乃隨故云哀亮。即虛空莊嚴故。論云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
經曰又講堂舍至覆蓋其上者述云此第三宮莊嚴也。交露者幔也。字林幔幕泫泫似垂露故。即地莊嚴故。論云宮殿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經曰內外左右至各皆一等者。述云第四池莊嚴有二。此初池相有四。此初池量也。即水莊嚴故。論云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
經曰八功德水至味如甘露者。述云此第二水相也。清淨者即八中之初。香潔者即第二也。味如甘露者即第五也。若欲備釋還同前解故不更論。
經曰黃金池者至彌覆水上者。述云此第三池莊嚴也。前堂舍及此池皆由第三十三願之所成也。
經曰彼諸菩薩及聲聞至不遲不疾者。述云第四資用任意也。心垢者即煩惱之名唯慧所除。而水除者觸水為緣發慧蕩除故。
經曰波揚無量至歡喜無量者。述云第二歎聲有三。此初隨類異聞也。
經曰隨順清淨至所行之道者。述云此第二聞之修善也。真實義者即涅槃也。不共法者即菩提也。所行道者即彼二果之因也。
經曰無有三途至名曰安樂者。述云此第三所詮唯樂也。
經曰阿難彼佛至神通功德者。述云第四顯其所攝有二。初生之報勝即攝他方願力所成也。後住之報妙即攝自土願之所成。初又有二。此初正報微妙也。色身者即此真金願之報。妙意者即說一切智願之所成。神通者即供養他方佛願果也。功德者即受持諷誦梵行總持三昧等願之遂果也。
經曰所處宮殿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後依報殊勝。即萬物嚴麗衣服隨念等願力所成也。帛謙皆言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欲食時自然七寶机劫波育罽疊以為坐。欲得甜酢在所欲得。而今無者蓋略無也。唯言見色聞香。即知彼土味觸非食不吞咽故。有說色不離食故云見色。體即三麈非也。既不受用如何味觸。所味名食故。次者近也。無苦可因故。即樂如漏盡願之報也。
經曰其諸聲聞至無極之體者。述云第二。舊住報勝有二。初正報勝後依報妙。初又有二。此初直顯報勝也。同一類者即應第四願之報也。虛無無極者無障故希有故。如其次第即求那羅延力願之報也。有說既言非天非人故生彼在雖復凡夫非人天趣。若人趣者即應四天下故有越單日。若非四天下者即四洲外呷別有人趣耶。若有北洲者應有長壽天。故淨土中必有難處。由此淨土非人天趣故非三界。即智論云無欲故居地故有色故。如其次第非欲色。此恐不然。本誓唯云有三途者不言善趣故。若非善趣者必應言有五趣者故。又若非佛而非三界者即違經云三界外有眾生即非七佛說故。而智論云非三界者且簡稱界故義亦無過。雖有人天人天無別。但逐穢土業以別人天。故云因順餘方有人天之名。由比諸天皆在虛空。帛延云第一四天第二忉利天皆自然在虛空中住止無所依因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可類乎者。述云此後寄事顯勝有五。此初以貧人對粟散王有三。此初寄事反問也。
經曰阿難白佛至因能致此者。述云此次阿難答勝也。底者最也。廝下者陋下之義。殆(徒改反)近也幾也。坐者罪也蒼頡篇坐辜也。鹽鐵論曰什伍相連親戚相坐也。怙(胡古反)福也。廝極者盡被之義。享者爾雅福厚也。
經曰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者。述云此後佛述成也。
經曰計如帝王帝王邊也者。述云此第二以帝王對輪王也。
經曰轉輪聖王至萬億倍也者。述云第三以輪王對帝釋也。
經曰假令天帝至不相類也者。述云此第四以帝釋對魔王也。
經曰設第六天王至不可計倍者。述云此第五以魔天對西方眾也。
經曰佛告阿難至高下大小者。述云第二辨依妙有六。此初資具稱形也。
經曰或一寶至應念即至者。述云此第二諸寶任意也。
經曰又以眾寶至踐之而行者。述云此第三寶衣布地也。
經曰無量寶網至盡極嚴麗者。述云此第四寶網羅覆也。
經曰自然德風至如是六反者。述云此第五德風吹鼓也。過雅者得中之狀。芬者方言芬和謂芬香和調。裂者宜作烈光也美也。裂非字體。帛謙皆云如是四反。即供聖之華故於六反無復妨也。
經曰又眾寶蓮華至百千億光者述云此第六寶化充滿有二。此初華嚴世界也。曄(于鬼反)說文盛明藐也。曄(為韶反)華光盛也。又曄(王輒反)草木華貌。煥者明也。爛者文章鮮明也。
經曰一一光中至於佛正道者。述云此後華光利物也。即宮莊嚴故。論云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