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五(至)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韋小燕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吳迎香 經又妙吉(至)非真非有贊曰。自下第二大段。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二乘唯自利。法執繫縛。今說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以著空者無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觀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釋其所由。後菩薩如是下。結成離繫。初中文二。初觀疾相。後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實。非定有。因緣假合。所共成故。 經如是觀時(至)發起大悲贊曰。此起大悲也。不應如凡夫有愛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見以起悲。或准下文。不應起愛味著諸定起見執愛無方便慧而起於悲。或不應見執彼實愛染名利等而起於悲。唯並為斷一切有情客塵煩惱。起大悲也。前所不應。後所應也。 經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厭贊曰。下釋所由。此釋所不應。若同凡夫二乘。起於愛見。執著不味染。處在生死。即有疲厭。煩惱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勞。而生厭倦。 經若為斷除(至)無有疲厭贊曰。此釋所應。煩惱若亡。物我復遣。攝他同己。故於生死而無疲厭。故般若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是常心攝他同己。無愛見纏心。故能常度而無倦也。 經菩薩如是(至)纏繞其心贊曰。自下第三結成離繫。有三。初結成離繫。次引教證成。後廣明縛解。初有四縛。初三自利。後一利他。此初縛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無疲厭故。便無愛見纏繞其心。此更互也。前言無愛見即無疲厭。此言無疲厭便無愛見。二互為因故。 經以無愛見(至)即得解脫贊曰。此有二縛。以愛見滅。不為繫縛。繫縛無故。即得涅槃大解脫也。 經以於生死(至)證得解脫贊曰。此縛利他。自既解脫。便有智力。為說妙法。令他離繫。又證解脫。 經世尊依此(至)斯有是處贊曰。此引教證成。初引。後結。若自有縛。不解他縛。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縛。如來等也。此說究竟利益一切故。 經是故菩薩(至)離諸繫縛贊曰。此結也。 經又妙吉祥(至)菩薩解脫贊曰。下廣明縛解有二。初問。後答。此雙問也。 經若諸菩薩(至)菩薩解脫贊曰。下答有二對。初明著禪名縛。不著禪則解。後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對也。著四靜慮八解脫八等持九等至名縛。味定不增修餘慧品。攝有生故。若智善巧。不捨靜慮諸等。持等而隨所應攝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無所貪味。名為解脫。 經若無方便(至)是名解脫贊曰。下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標。次釋。後解妙慧善巧差別。此初標也。此意說言。無善巧方便。但善攝妙慧名縛。二乘等是無智用故。有善巧方便并善攝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經云何菩薩(至)名為繫縛贊曰。下釋有二對。初對住二乘無學菩薩後對住二乘有學菩薩。初皆明縛。後皆明解。一一初皆問。次能答。後皆結。此問縛也。舊文二對。名字不同。義亦全別。應細勘之。 經謂諸菩薩(至)成熟有情贊曰。答也。若諸菩薩。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調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內飾其身。由修無相。不嚴佛土。由修無願。不利有情。名無方便。或隨所應。不要次配。舊云。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應云無正慧心嚴佛等。故名為縛。 經此諸菩薩(至)則為繫縛贊曰。結也。 經云何菩薩(至)名為解脫贊曰。問解也。 經謂諸菩薩(至)修習作證贊曰。下釋有二。初釋有妙慧。後釋有方便。此釋有妙慧也。有相者。無願所觀依他起性。無相者。無相所觀圓成實性。空於此二。觀我我所。都不可得。斷染依他。修淨依他。名修習於圓成作證也。 經復以相好(至)名為解脫贊曰。此釋有方便并結也。舊文翻前無觀察義。准前應知。 經云何菩薩(至)名為繫縛贊曰。下第二對問縛也。 經謂諸菩薩(至)深生執著贊曰。釋也。見謂五見。煩惱謂貪瞋癡八纏三縛等。並如前說。此上現行。隨眠謂種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時。不迴向菩提。而生執著。有諸煩惱。無方便也。又有釋言。此謂雙無。慧及方便二俱無故。舊無迴向。前釋為正。 經此諸菩薩(至)名為繫縛贊曰。結也。 經云何菩薩(至)名為解脫贊曰。此問解也。 經謂諸菩薩(至)不生執著贊曰。釋也。遠見故。修善迴向。不生執著。二種是。 經此諸菩薩(至)名為解脫贊曰。結也。 經又妙吉祥(至)是名為慧贊曰。下解妙慧善巧善巧差別。總有二。初皆解慧。後解方便。此解慧也。能觀諸法。身及疾二皆無等。是名慧。慧能觀故。 經雖身有疾(至)名方便贊曰。此解方便。雖疾不厭。常耐化生。慧之用也。 經文觀身心(至)是名為慧贊曰。第二解惠。身心者。五蘊和合假生疾者。依此眾苦逼迫之用。此二無始展轉相依。後生前滅。曾無暫問。非曾不生今始新生。非舊不滅今時始滅。又若言新有。即是舊來病。若言是舊疾。念念新所生。知身及疾念念有生滅。是故說言非新非故。 經不求身心(至)是名方便贊曰。此解方便。二乘知身及疾生滅。求畢竟滅。永入涅槃。名無方便。菩薩不然。不求永滅。故有方便慧皆二乘有。異生所無。方便二乘無。皆唯菩薩有。 經又妙吉祥(至)不調伏心贊曰。自下第三。雙調二心。明菩薩行。彰不住道。以雙破也。大文有三。初總標。次略釋。後廣說。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至)菩薩所行贊曰。此略釋也。煩惱生死。名不調心。出世自利。名調伏心。 經若於是處(至)菩薩所行贊曰。下廣說有三十七句。菩薩所行。分之為二。初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名菩薩所行。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初中分七。初一句總。次有四句。欠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次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次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次有二句。唯不同凡夫。次有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此總也。處謂處所。所修行處。或是道理處所。餘又可知。舊有三十一句。二十八句不同凡夫二乘。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初中有二。初十句。雜不同凡夫二乘。後有十八句。唯不同二乘。初中分四。初有三句。雜不同凡夫二乘。次二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三句。初二不同二乘。後一不同凡夫。後有二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 經若處觀察(至)菩薩所行贊曰。下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此二句也。凡觀生死。為所行境。便起煩惱。菩薩觀生死而無煩惱。二乘觀涅槃。便畢竟滅。菩薩觀涅槃。不畢竟滅。 經若處示現(至)菩薩所行贊曰。此中二句。凡現四魔。乃成魔事。菩薩現四魔。乃越魔事。二乘求果智。非時證聖智。菩薩求種智。而不非時證聖智。菩薩證智。外應群機。而能濟拔名不非時。二乘證智。外不利生。名曰非時。不應時故。非道理也。 經若求四諦(至)菩薩所行贊曰。下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於中分二。初二句不同二乘。後二句不同凡夫。此初二句也。四諦者前方便。觀內證者正根本觀。非時證四諦。二乘所行。不非時證四諦。菩薩所行。自利不利他。名非時。自利亦利他。名為時。若正內證。便捨生死。二乘所行。雖正因證。攝受生死。名菩薩行。 經若行一切(至)菩薩所行贊曰。此後二句。不同凡夫。凡夫有緣起。便生見趣。菩薩現緣起。而遠見趣。現緣起者。現生死也。凡夫起有情及法相雜。有煩惱隨眠。菩薩現二相雜。而無煩惱隨眠。 經若正觀察(至)菩薩所行贊曰。下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此初二句。二乘證無生故。墮聲聞正性。菩薩證無生。不墮聲聞正性。正性者人無我理。證智證此人無我理。名墮正性。凡夫攝受有情行處。有惑隨眠。菩薩攝受有情行處。而無煩惱種。 經若正欣樂(至)菩薩所行贊曰。後二句也。二乘樂遠離。求身心滅入於涅槃。菩薩樂遠離。不求身心盡永入涅槃。凡夫觀三界而迷亂真如。菩薩觀三界不迷亂真如。法界者真如也。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贊曰。下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於中分二。初三等持行。後四餘雜行。此初也。二乘觀豈性。更無依求。菩薩觀空性。仍求功德。二乘觀無相。不外化眾生。菩薩觀無相。能外化眾生。二乘觀無願。而滅有趣。菩薩觀無願。示現有趣。有謂三有。趣謂五趣。舊云無作者願也。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贊曰。下四雜修。此初二也。無作者。無所起作。空性滅理。解觀我無。故成差別。替者瘀也。二乘遊空。不起眾行。菩薩起空。起善根無癈。二乘遊六度。便欣涅槃。菩薩遊六度。不欣涅槃。住無住故。有情心行妙智之彼岸。是涅槃故。舊云知心心數法。意顯彼所求彼岸。知而不求。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贊曰。二乘修無量。求生梵世。因有漏故。此果必生初禪中故。菩薩修無量。求大菩提。因無漏故。二乘遊六通。證漏盡之涅槃。菩薩遊六通。不證涅槃。住無住故。 經若樂建立菩薩所行贊曰。此有二句。唯不同凡夫。凡夫建立諸法。攀緣邪道。邪解分別諸法也。菩薩建立諸法。不緣邪道。正理解了。釋諸法故。凡夫起六念。隨生諸漏。愛慢等生故。菩薩起六念不生諸漏。滅諸漏故。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贊曰。下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有三。初二句。不同離染受生。次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後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此初二句。二乘觀無漏。希求離染。菩薩觀無漏。不希離染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故。二乘得有漏定。隨定力而受生。菩薩得有漏定。不隨定力而受生。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贊曰。下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此初三句也。二乘修念住。求身受心法遠離。菩薩修念住。不求四遠離。遠離者斷煩惱。二乘起正斷。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故見善不善。菩薩無分別起四正斷。不見善不善。二乘起四神足。不能任運變現自在。菩薩起神足。能任運變現。加行大故。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讚曰。此中二句。二乘遊五根。自既得已。亦起分別有情諸根勝劣之妙智境。菩薩遊五根。無分別故。不起分別有情諸根之妙智境。雖有根上下力。而無分別故。由此舊云。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二乘起五力。不求十力。菩薩起五力。而求十力。 經若樂安立(至)菩薩所行讚曰。此中二句。二乘七覺皆圓滿已。由有分別。後求佛法差別妙智妙用境界。菩薩七覺既圓滿已。由無分別。更不求佛差別妙智妙用所行。智果滿故。舊云。而分別佛之妙智。文乃相乖。不同二乘。理可成矣。二乘八道圓。厭背邪道。菩薩八道滿。不厭邪道。常教化故。舊云。而樂行無量佛道。求於果滿。二乘不求作佛。故不樂行。 經若求止觀(至)菩薩所行贊曰。下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初二不同無為。後一不同有為。二乘求止觀二因。墮畢竟滅。菩薩起止觀。不墮畢竟滅。常化眾生故。資糧者因也。二乘觀無生滅理。不能相好嚴身成滿佛身。菩薩內觀無生滅理。仍相好嚴身。成諸佛事。此二證無為不同。下明有為事業不同。二乘起威儀棄捨一切佛法緣慮之心。起世事已。不能更觀出世理事。菩薩起二乘之威儀事。亦能內緣一切佛法理事等。加行大故。 經若隨諸法(至)菩薩所行贊曰。上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下之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一入定現威儀。二證理現眾相。三得果現修因。此中二句。究竟清淨本性常寂真如也。妙定者能觀定也。雖得真如。能緣勝定。隨定所行。不捨有情所樂威儀。或即不起滅定而現威儀。第一句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無成無壞。如於空者法性土也。雖觀殊勝一切法性無相空土。非不種種莊嚴佛土。利樂有情。修劣報化土。第二句也。 經若樂示現(至)菩薩所行贊曰。此有一句。雖求殊勝八相現化。未為佛事。不捨修劣諸菩薩行。此中且說在果二相。後之三句。顯能為勝不捨劣故。 經說是一切(至)發心趣向贊曰。品第五段。結成利益。雖因次說菩薩所行天子發心。然是一品。終是利益。是以屬品為第五段。不屬近文。 不思議品 方便品下。合有五品。明利他行。初之四品。隱跡利他。未現大神通。隨類濟物。故名隱跡利他。密權也。此之一品。現大神通。明顯跡利他。顯權也。神通妙用上位能知。故非下心之所思慮。亦非下言之所議度。今此廣明。名不思議品。此以無漏慧根為性。不思議體即神通故。其通之境妙用亦難測亦名不思議。 經時舍利子(至)當於何坐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四。初鶖子心念。二無垢訶說。三顯不思議。問妙吉祥十方坐是。四時眾獲益。八千菩薩得解脫是。此初文也。心念床座。希自坐之。舊文有三。無時眾益。 經時無垢稱(至)求床坐耶贊曰。下第二無垢訶說。於中有四。一問鶖子。二鶖子反答。三無垢廣說。四時眾獲益。此初問也。由昔心念。我等今者。為聞法故。二應相率。隨從詣彼。既不求座。故作此徵。 經舍利子言(至)非求床坐贊曰。二鶖子反答。 經無垢稱言(至)何況床坐贊曰。三無垢廣說。有三。初總明求法。次別明求法。後結成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下是。此初文也。夫求法者。於五明處。求佛正法。應住猛利愛重求聞。設為聽聞一句善法。路由鐵地。尚歡喜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雖愛自身及諸資什。比愛正法。非為譬喻。無足無倦。深信柔和。心直見直。愛德愛法。往法師所。無詰難心。唯作慧眼妙寶智明勝果無罪悅意之想。深生敬重。無高慢心。不作壞戎畢族醜陋拙文鄙句異意之想。唯為求善。非顯己德。不為名利而求正法。應時殷重恭敬聽聞。勿起損害順求過心。唯為求解。專情屬耳。掃滌攝持。如是名為求於正法。所以雪山半偈捨命非難。香城滿教賣身為易。皆以正法可重不領身命。何況床座。 經又舍利子(至)無色界贊曰。下別明求法。總有十段。所求謂作證法。所不求者。雖可求知。不求證獲。故名不求。此即第一不求虛幻法。蘊界處三。及三界法。皆虛幻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二不求二乘法。二乘執有三寶及四諦故。此不求別相三寶執。非不求三寶。不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差別分別戲論。非不求證。非安立諦之真理也。 經又舍利子(至)非求遠離贊曰。此第三不求有漏法。有二。此不求起遣諸有漏法。法名寂靜。真如也。及近寂靜。餘無漏法也。名行有漏生滅。非謂求無漏法及求真如遠離法也。 經諸求法者(至)非謂求法贊曰。不求有漏中。此不求煩惱隨增法。法無貪染。真如也。離諸貪染。餘無漏也。皆不可貪染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四不求所知法。此有二釋。一不求妄心所取境界。因緣真如非妄境故。若心分別。計為境界。非謂求法。數者計也。二不求有相差別境界。真如正法。無差別故。數者分別。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五不求攝棄法。取謂攝取。捨謂棄捨。諸分別心謂法可取捨。因緣真如無取捨故。或法有生滅可有取捨。真無生滅。何有取捨。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六不求愛著法。能攝藏則愛。所攝藏者。此愛所緣。既不求貪愛。故法不可攝藏。非愛境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七不求有相法。真如正智。皆是無相。若隨法相而識遠者。是求法相。非求正法。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八不求世俗法。諸求法者。不共一切世俗住法。真如法中。無所住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九不求四境法。對法論云。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搆應知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雖大乘中根識心所和合名見等。然根五義強故得名。瑜伽論云。見知現量攝。聞謂量言量。覺是比量。故知眼名見。耳鼻舌身并同時意名知。意緣教名聞。獨意思搆名覺。對法以耳為門而意緣教。故耳所受是聞。其實聞者意緣教也。此四皆依有漏差別心而建立之。故說真如非見聞等。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贊曰。此第十不求惡業煩惱所為法諸無漏法。非是惡業煩惱所為。故名無為。本求此故。或唯真如。名為無為。法根本故。 經是故舍利子(至)應無所求贊曰。此結成求法。諸求法者。不求一切諸非法法。於非法法。應無所求。於是法中。無求而求。是為求法。 經說是法時(至)得眼淨贊曰。此第四段。時眾獲益。得預流果。 經時無垢稱(至)大師子座贊曰。自下第三顯不思議。有二。初現不思議事。後說不思議事。有解脫名不可思議下是。現不思議事中。有四。初問座方三吉祥示處。三正明設座。四鶖子讚揚。文可知也。此間座方。問曰。何故初責求法非座。後問座方。方將設置。答。理應求真非俗。所以初訶。禮訖順機。所以今設。 經妙吉祥言(至)安隱住持贊曰。吉祥示處有二。初示。後贊。示中有九。一示處所。東方。二示道遠。三十六殑伽沙佛國。三示佛國。山幢。四示佛。山燈王。五示安樂。現在住持。六示佛量。八十四億踰繕那。七示座量。六十八億踰繕那。八示菩薩量。四十二億踰贊那。九示座量。三十四億踰繕那。此文有五。別繕配可知。 經其佛身長(至)踰繕那量贊曰。此文有四。 經居士當知(至)具諸功德贊曰。此讚座勝。示之令取此。或示化相主。或示他寂土。所以身座量皆大矣。 經時無垢稱(至)自在神通贊曰。自下第三正明設座。大文有三。初明起通。次明座至。後勸就座。此初文也。八地以上。恒在定中。順俗起通攝念入定。 經即時東方(至)無垢稱室贊曰。下明座至有三。初明座至。次明奇特。後明含容。此初文也。應時眾數。有三十二億。顯座非實。神力所致。乘空而來。 經此誰菩薩(至)既所未聞贊曰。此時奇特。聞能聞遠。昔所未聞。見見近。昔所未見。能見近遠之間。俱未有也。故為奇特。 經其室欲然(至)不相妨礙贊曰。下明含容有二。初明室變容座。後明世界不迮。此初文也。室廣為大。淨而非穢。諸獅子座。悉能含容。令小為大。十八變中舒也。或小能納大名廣。非變為大也。 經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頌曰。此明世界不迮。瞻部界小。座量極大。二共一處。不相妨礙。小界不為大座所臨便為迫迮。故悉如本。初後無二。十八變中。眾像入身之所攝也。問。何故方丈變之令廣。世界極小不變令大。答。方丈別室。眾集變之。世界遍處。故不須變。計室論座。大於世界。神力任情。有變不變。 經時無垢稱(至)就師子坐贊曰。自下第三正勸就座。有二。初勸吉祥就座。後勸餘人就座。此初文也。吉祥神力。不待他令。禮賓之法。勸須就座。所以勸也。 經與諸菩薩(至)稱師子座贊曰。下勸餘人就座。有二。初勸。後坐。此勸也。道力不高。勸現神力。恐不相稱。故令變身。 經其得神通(至)端嚴而坐贊曰。下明就座有二。初明菩薩就座。後明聲聞就座。初中復二。初明自能。後顯他力。此初文也。身座相稱。故名端嚴。 經其新學菩薩(至)師子之座贊曰。下顯他方有三。初不能。次說利。後方得。此不能也。住地前故。 經時無垢稱(至)得五神通贊曰。此說利故。得世五通。 經即以神力(至)端嚴而坐贊曰。此方得也。 經其中復有(至)師子之座贊曰。下明聲聞就座。有五。初不能。二徵詰。三答屈。四說利。五方得。此初不能。二乘神力。雖至大千。他力所持。而不能座。或不現神通。任身欲坐。坐既高廣。是以不能。 經時無垢稱(至)不升此座贊曰。此徵詰也。聲聞極多。難以對悟。鶖子上首。所以偏告。欲令彼知聲聞道故。 經舍利子言(至)五不能升贊曰。三答屈也。座越已分。故不能昇。 經無垢稱言(至)方可得座贊曰。四說利也。座出燈王。故令禮敬。要加神力。方能昇故。顯歸敬者願必滿故。顯佛加持辨善事故。然前菩薩說令得通。方升寶座。機位堪故。今諸聲聞禮佛而坐。非得通者。根未堪故。 經時大聲聞(至)端嚴而坐贊曰。五方得也。身坐相稱。名端嚴坐。謝座歸憑。顯非勝道。令發心故。成唯識云。若定等力所變。身器界地自他則不決定。由此准知。座量及身他神力引。識隨大小。變之無爽。 經舍利子言(至)不相妨礙贊曰。現不思議事中。自下第四。鶖子讚揚。有二。初讚室能含容後讚世界如故。此初文也。問。前變廣博。室已非小。今言小室。何為相違。答。有二解。一室不變大。以小容大。名為廣博。室不大故。今名為小。二室變大。略有三解。神力變大。故前言廣。聲聞不測。猶見小室。又昔談今末。故云廣博。今言昔本。所以言小。又理實變大。前言廣博。睹相見小。今言小室。亦不相違。 經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贊曰。此讚世界如故。其所見故。仍初解廣。界大室小。依後解廣。室大界小。故言不迮。 經無垢稱言(至)可思議贊曰。自下第二。說不思議。因前讚揚。廣談希有。大文有三初說不思議。次迦葉歡眼。後重成解脫。初文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唯舍利子下結。此初文也。八地已上。名為不退。有神通名解脫。證真解脫方能起故。亦解脫定障。名故名解脫。神用難測。名不思議。 經若住如是(至)形量不減贊曰。下廣說中。合有六翻。一一翻中。初皆有標。後多有結。此中六者。一大小相容。二寬狹相納。三往來自在。四延促任情。五運轉隨心。六同類往趣。初五轉境。後一變身。初翻之中。文有其五。一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三無緣不知。四根熟能委。五結成深妙。此初有二。標能變者解脫菩薩。二正明神變。山芥相容。問。山大不減。芥子不增。大小既殊。如何相納。答。空理義云。世俗虛假。勝義本空迷空假以礙心。大小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況乎大小懸差。由迷執有。達空勝義。何礙不通。應理義云。略有八釋。一執有所執。大小懸殊。知所執空。何小何大。二不達依他。謂真大小。體之虛偽。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小。或不能容。理並圓成。何不相納。四執法有用。大小乃乖。知法因緣。同虛豈隔。五迷心執境。實境難容。識境皆心。何礙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無相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香隔。知真達偽。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會。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乃不思議力。非餘之所測也。合前十釋。下皆准知。然則隨其所可方可為之。不可以不思議便乖正理此言應允。智者當思。 經雖現如是(至)何往何入贊曰。三無緣不知。 經唯令所餘(至)入乎芥子贊曰。四根熟能委。睹神通力調伏之者。應睹神通入道之類。根熟者也。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贊曰。結成深妙。入者證也。此乃菩薩巧智所證。故非二乘凡夫境界。舉勝二乘。明凡不測。 經又舍利子(至)形量不減贊曰。二寬狹相納。文有其五。此有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也。 經雖現如是(至)憂怖惱害贊曰。三無緣不知。有二。初明靈不測何往何人已前文也。後情識無驚。亦不令彼已下文是也。 經唯令所餘(至)獨覺所測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無所增減贊曰。第三往來自在。文亦有五。此有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陶家輪者。陶師之家打凡輪也。置手掌中。而自旋轉。擲置還取。 經雖現如是(至)亦無惱害贊曰。三無緣不知。運動既大。仍不令其生往來想。及無惱害。 經唯令所餘(至)獨覺取測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而令調伏贊曰。第四延促任情。文亦有五。此第二正明神變中有二。初明所為。後明神變。有見生死多時相續方能調伏。為延短為長。有見生死少時相續方能調伏。為促長為短。此明所為。彰下神變。 經能以神通(至)而令調伏贊曰。三正明神通也。 經雖現如是(至)覺知延促贊曰。此有二句。一無緣不知。時分延促以上文是。二根熟方委。唯令所餘以下文是。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贊曰。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示諸有情贊曰。第五運轉隨心。文亦有五。初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中有七。一集諸佛土。二遍到十方。三出妙供具。四普現色像。五能吸風輪。六內火置腹。七擲諸世界。此中有一。集諸佛土也。 經又以神力(至)而不移轉贊曰。二遍到十方。此有二釋。一云意勢通者。非以身去。以意勢力。變作有情。到十方界。示諸佛土。非但能變身無不去。其諸有情。住一佛國。曾不移轉。二云意勢通者。運身所作。隨心勢力。既極速疾。一剎那時。遍十方故。不同小乘身無不往。雖將有情至十方界。亦諸報土。別別佛土。自住法性。或住報化。一佛土中。而不移動。 經又以神力(至)星辰色像贊曰。此中有二。第三出妙供具。第四普現色像。 經又以神力(至)都無損害贊曰。此中有二。第五能吸風輪。第六內火置腹。 經又以神力(至)都無所損贊曰。第七擲諸世界也。身往下方取一世界。擲置上方過無數界。雖置餘方。世界無損。如以針鋒舉小棗葉。不以為難。 經雖現如提(至)便見是事贊曰。運轉隨心中。第三無緣不知。第四根熟方委。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贊曰。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種種色像贊曰。第六同類往趣。文唯有二。初標能變者。後正明明神變。神變中有二。一變身。二變語變身有二。初變自。後變他。此標能變及變自也。或聖或凡。或師或弟。如文自顯。更不重詳。 經或以神力(至)種種色像贊曰。此變化身。 經或以神力(至)第一微妙贊曰。下明變語。舉變化語。例變自語決定能。於中有二。初變法無礙聲。後變詞無礙聲。末後一翻。或以神力以下文是。初中有三。初轉作佛聲。以為根本。次能說法等從佛聲出。後結成利益。此初文也。能轉三品諸有情聲。並作佛聲。皆最第一。 經從此佛聲(至)吉祠差別贊曰。以下第二能悅法等從佛聲出。有三。初能說法。二顯三乘。三出音韻。此初文也。 經乃至一切(至)皆於中出贊曰。此顯三乘說法聲也。 經乃至十方(至)佛聲中出贊曰。此出音韻。諸佛聲韻。皆能出也。 經普令一切(至)悉皆調伏贊曰。結成利益。隨根葉異。無不調伏。 經或以神力(至)名得利益贊曰。此變詞無礙聲。皆令獲蓋。 經唯舍利子(至)終不可盡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結成前說。有二。初結自智辯頗窮。後說他解脫難盡。此初文也。 經如我智慧(至)以無量故贊曰。此說他解脫難盡。 經爾時尊者(至)歎未曾有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二迦葉歎恨。有二。初明歎恨。後明利益。初中復二。初歎。後恨。此讚歎也。 經便語尊者(至)亦不能了贊曰。下自恨有六。一恨己不知。二明智能悟。三嗟無發趣。四怨己悲號。五慶他道勝。六顯能破惡。此恨己不知。文中有二。初喻。後合。 經誰有智者(至)正等覺心贊曰。二明智能悟。所以發心。 經我等今者(至)復何所作贊曰。三嗟無發趣。雖有大乘之因。乃為聲聞極果所損。已斷煩惱。如燋敗種。無復能為。未發心前。自深謙敗。非法華會不記作佛。 經我等一切(至)大十世界贊曰。四怨已悲號。 經一切菩薩(至)信解勢力贊曰。五慶他道勝。能生能長堅固信解之勢力故。 經若有菩薩(至)無所能為贊曰。六顯能破惡。魔不能為。 經當於尊者(至)正等覺心贊曰。第二結成利益。 經時無垢稱(至)解脫菩薩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重成解脫。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明大乞者亦多解脫。初中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釋所由。此初也。 經方便善巧(至)諸有情故贊曰。此釋所由。以方便度。多作魔王。利眾生故。 經大迦葉波(至)解脫菩薩贊曰。下明大乞者亦多解脫。有二。初顯。後結。中有三。初明所作。次釋所由。後喻明顯。此初復二。初明所乞。後明乞者。所乞有二。一內財。二外財。外財有七。一親屬。二世土地。三貴位。四飲食。五嚴身。六四事。七資產。 經以巧方便(至)意樂堅固贊曰。下釋所由。初標。後顯。此標也。欲令菩薩意樂堅固。故為大乞。而試驗之。 經所以者何(至)為此乞求贊曰。此顯前義。其大乞者。是勇猛菩薩。為利前眾生。行斯難事。非餘下劣能為大乞。志下劣故。 經大迦葉彼(至)為此乞求贊曰。下喻明顯。有二譬喻。初明力大能逼。後明力敵能逼。此初文也。諸七地前。為大乞者。猶如螢火。位居小故。不能逼迫大施菩薩。猶如日輪。威勢大故。八地以上。解脫菩薩。方能大乞而行逼迫威力大故。亦方大施。非前位能。 經大迦葉波(至)共相逼迫贊曰。此明力敵能逼。文意可知。 經是名安住(至)解脫境界贊曰。第二結也。 經說此法時(至)解脫境界贊曰。品第四段。結成利益。解脫境界謂八地以上。今此能入。並證不退。 觀有情品 方便。聲聞。菩薩。問疾。不思議五品。明能利行。今此一品。明其所利。恐言所利有實眾生。今破彼執。顯皆非實。唯有假情。以為所利。故此一品。名所化處。觀謂觀察。有情即是所化生境。智慧簡擇。所化眾生。雖有可化。仍非實有。名觀有情。此品廣明。名觀有情品。雖此品中更明勝行。所化為主。名觀有情。或由觀彼。而起勝行。合名觀有情品。 經時妙吉祥(至)觀諸有情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二。初吉祥問答。明菩薩行。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吉祥問答明菩薩行中。初觀所化。後明利行。初中復二。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無垢稱言(至)一切有情贊曰。下答有二。空理義云。初觀俗諦假有有情。猶如幻事。似而非真。後觀真諦本空有情。此初文也。應理義云。初觀依他假有有情。後觀所執本空有情。此初文也。依他起性。猶如幻事。似非真故。 經文妙吉祥(至)觀第六蘊贊曰。空理義云。下觀真諦本空有情。應理義云。下觀所執本空有情。文分有二。初廣說喻。以顯非有。後結前義。釋空所由。初中四十三句。舊有二十九句。此有初十。如有智人。通下諸句喻。諸菩薩下。遂難釋。餘易可知。觀水聚沫所有前際。前際本無。先來空故。 經觀第七根(至)貪嗔癡毒贊曰。此中有十。梵云薩埵。此云有情。即六根是。舊文由此說如第七情。今言根也。無色界中。有定境色。無業果色。此中說無業果色也。薩迦耶見。通俱生分別。預流已上無分別者。非無俱生。楞伽經云。佛告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別薩迦耶見故。觀一來果第三有者。一來果人。復有二生。往天未人。唯二生故。此依小生。非大生義。不還果者。不生欲界。故無胎藏。 經觀得忍菩薩(至)不生煩惱贊曰。此有後十。八地已上。名為得忍。忍相續故。故無慳等。七地猶起。為利益故。或初地上。得性戒或。創得忍故。無慳吝等。四禪已上。無入出息。況滅定乎。半擇迦者。此云絕勢。即黃門類。此有五種。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灑之類。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種雖未斷。無漏相續。緣闕不生。名為畢竟不生煩惱。 經觀夢寤已(至)後有相續贊曰。此餘三也。夢時所見。尚未知無。故舉悟時。觀彼夢境。無學分段後有成無。非無變易。 經如是菩薩(至)無有情故贊曰。結成前義。釋空所由。空理義云。勝義諦中。諸法本空。無有情故。應理義云。遍計所執。諸法本空。無有情故。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慈贊曰。下明利行。有二。初明利他行。後明自利行。初中有四。明無量故。一一皆有初問後答。此初問也。 經無垢稱言(至)究竟安樂贊曰。答初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後結成。此初文也。慈有三種。如前已說。為有情者。緣有情起。名有情緣慈。說如斯法者。緣法起故。名法緣慈。與究竟樂者。緣如起故。名無緣慈。 經如是菩薩(至)離內外故贊曰。下廣說慈。合有三十八句。分之為二。初三十句。別修無緣法緣有情三慈。勝劣證得為次第故。後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觀行初後之次第故。初中有三。初九句。修無緣慈。緣真如故。次有十一句。修法緣慈。緣法起故。後有十句。修有情緣慈。緣有情故。法緣慈有二。一緣有情都無實體。唯有五蘊法。而與之樂。名為法緣。二緣一切教理行果所有妙法。名法緣慈。此但說後。不說前法。此中皆取增上所緣。如修正法以施眾生。先緣法故。名法緣慈。如緣有情而修正法。先緣有情故。名有情緣慈。此二或俱名法有情緣。二皆有故。真俗雙觀。三慈並有。理亦何爽。舊有二十九句。初二十四句。別解無緣法緣有情緣三。後有五句。別解有情法緣無緣。初中有九句。明無緣。次有九句。明法緣。次有六句。明有情緣。此牒初五。無緣之慈。離能所取。故修寂滅。離煩惱燒。故修無熟。三世理齊。故修如實。無等起因。故修不違。有因平等之所生起。並有為故。有順有違。真如無因。無所違迷。故修不違。真無內外。故修無二。 經修無壞慈(至)等虛空故贊曰。此無緣慈後四句也。真畢竟住。故修無壞。無壞時故。舊云。畢竟盡故。畢竟盡諸煩惱。故體不壞。能緣意樂。猶如金剛。故所觀如堅固難破。所修之慈。名堅固慈。真性本淨。故修清淨。真等虛空。故修平等。 經修阿羅漢慈(至)無休息故贊曰。下十一句。修法緣慈。有三。初三三乘。次二法軌。後六果位。此三句三乘慈。阿羅漢慈者。略有三義。一害煩惱賊。二無分段生。三應受妙供養。此取初義。獨證菩提。故不待師。亦不待資。不能利他資弟子也。菩薩二行利眾生故。緣二乘行。而起於慈。 經修如來慈(至)諸有情故贊曰。此二法報二身慈也。真如乃為法身如來理法故。報身名佛果位故。二別也。 經修自然慈(至)愛憎斷故贊曰。下六果位慈。此初三句也。在果任運平等覺法。故修自然。正覺與真如平等一味。故修菩提。貪嗔永滅。故修無漏。 經修大悲慈(至)觀性空故贊曰。此後三句。顯發大乘。故修大悲。利眾生故。觀都無我。故修無諍。若見有我。起惑淨故。觀法性空。故修無厭。法性若有。便有厭故。 經修法施慈(至)令無損故贊曰。下有十句。修有情緣。即十度也。此初三句。捲謂捲縮。如人與物。初時開手。後時捲著。堅法亦然。初與後休。餘文可解。 經修精進慈(至)現知法故贊曰。此有三句。不耽禪味。名無愛味。恒成種智。名現知法。皆為有情故。名有情緣慈。 經修方便慈(至)法性相故贊曰。下有四句。申善巧故。無有一事而不利樂。故名諸問。普能示現。修方便慈。由十大願所引發故。修妙願慈以濟眾生。並利樂事。故修大力。了知法性以悟眾生。故修智度。若那云智。智波羅蜜也。 經修神通慈(至)諸有情故贊曰。下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初二有情。次五法緣。後一無緣。此有情緣也。不壞一切法性真加法相因故。故修神通。雖現神通種種變現不壞性相。 經修無著慈(至)離瑕穢故贊曰。此五句法緣也。心無障礙。及無所染。故修無著。意樂淨故。名不矯詐。加行淨故。不為諂曲。事事不虛。故修無誑。情無瑕穢。故修深心。瑕者玉病。雖外相善。內心有垢。名為瑕穢。 經修安樂慈(至)安樂事故贊曰。此一無緣安。樂事本唯真如故。舊本後五句明有情法緣無緣中。一句有情。三句法緣。一句無緣。 經唯妙吉祥(至)修於大慈贊曰。結也。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慈贊曰。此第二門。 經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悲贊曰。此第二答。施己無慳。能拔於彼現當眾若。故名大悲。行弘廣故。不以不慳。名為大悲。但與樂故。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善贊曰。此第三問。 經曰無垢稱言(至)修於大喜贊曰。此第三答。作利無悔。善生喜故。不唯助喜名之為喜。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捨贊曰。此第四問。 經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捨贊曰。此第四答。此中行捨亦兼平等。不希報故。不唯以勸捨惡為捨。 經妙吉祥言(至)當何所依贊曰。下明自利行。有十二問答。展轉相生。此初問也。地前菩薩。入於生死。教化眾生。若有怖畏。當何所依。地上不怖生死苦故。 經無垢稱言(至)諸佛大我贊曰。此答也。諸佛大我。大涅槃也。四德之我。名為大我。無住之住。名正依住。 經又問菩薩(至)解脫中住贊曰。第二問答。即此真如。離煩惱時。假名解脫。解脫體即擇滅無為。 經又問欲令(至)除其煩惱贊曰。第三問答。要除繫縛。身解脫故。 經又問欲除(至)觀察作意贊曰。第四問答。理謂二諦真如道理。順此之作意。名如理作意。體即思慧。 經又問欲修(至)不生不滅贊曰。第五問答。 經又問何法(至)善法不滅贊曰。第六問答。惡斷善修。名不生滅。由思惟故。起此正修。 經又問善(至)以身為本贊曰。第七問答。以有身故善不善生。此依起故。非因感本。 經又問身(至)欲貪為本贊曰。第八問答。此舉潤生近物之因。及欲界愛。故偏答欲貪實由癡等。 經又問欲貪(至)分別為本贊曰。第九問答。由能執心虛妄分別欲貪生故。 經又問虛妄(至)倒想為本贊曰。第十問答。倒想者境。由有倒境妄心生故。由此論云。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舊云倒想。依取像倒。分別心生。 經又問倒想(至)無住為本贊曰。第十一問答。無住即真如。由迷真如。倒境生故。 經妙吉祥言(至)一切諸法贊曰。第十二問答。真如無本。非他生故。亦無取住。更無依故。由此本故立諸法。染性迷生。淨性悟起。故唯識說為迷悟依。名立一切。非能生也。空理義云。無住即是真空性故。亦為迷悟二法根本。又因緣性空。從空性生一切諸法。故言無住立一切法。應理義云。若外道云能生一切。我之真如。非能生故。但為法依。故言無住立一切法。不言生也。經中所言心作一切。因緣之心。非法性心。故不相違。法性非能起。云何說能作。 經時無垢稱(至)大聲聞眾贊曰。下品第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有三。初天女散華。次鶖子問答。後無垢讚歎。初中有三。初歡喜散華。次著與不著。後問答破執。此初文也。本住者。顯其非與吉祥俱來。天女者。位居八地。示為女身。故故品末云。已能遊戲神通智慧。得無生忍。於無上覺。永不退轉。乘本願力。隨欲成就一切有情。故知非是凡神鬼也。然以女多慈愛愍念心深。得利幽宮。權方濟益。況復欲化聲聞令離染著。示以散華之事。助揚無垢之能。故為女身。非為男相。既為化相。非定何天。據勝端嚴。多是他化。昔時淨名空室。所以潛形。今者利益便宜。其身乃現。渠散華者。華多香綺。愚俗染情。欲明聲聞有著。菩薩離之。故散之也。又華掩臭惡。馨香逢芳。現有敷榮之能。遠有結實之德。故唯散華。不散餘也。 文化丁卯五月十五萱此卷挍合畢此卷尤寫誤多矣難挍訂者或存本書又雖有改之者非自敢決定而就中三四之兩紙間能所釋錯雜難列齒來責不顧咿嗤而為補助童蒙以私意經釋順次轉回之後哲勿必為軌範而已。 隆恭不惑干九支 說無垢稱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