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九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吳迎香 二校者 王 麗 改稿者 王 麗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愚分別有為空無常剎那分別剎那義如河燈種子。諸有為法猶如幻夢。愚夫妄計而起常見。佛為說空無常剎那。以不了故。復計無常作剎那想如河燈也。 一切法不生寂靜無所作諸事性皆離是我剎那義。以一切法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則不流轉。契無生者方見剎那。故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生無間即滅不為凡愚說是間相續法諸趣分別起。言諸生法即是無生寂滅之相。愚人不信故。不得為愚人說。是間若計定有剎那相續法者。則有六趣妄想生。 無明為其因心則從彼生未能了色時中間何所住。明妄心識從彼無明生也。若妄心未生。未能分別色時。中間則無法。夫何所住耶。 無間相續滅而有別心起不住於色時何所緣而生。言無間相續前念滅已。後念續生。若不住色時。無有所緣。則無生也。 若緣彼心起其因則虛妄因妄體不成云何剎那滅。後念以從前念滅處起故不是如實因生。因既虛妄。體不成立。則名無生。故不得言剎那滅壞。 修行者正受金剛佛舍利及以光音宮世間不壞事。對凡夫妄計一切法剎那故。說此正受等法。為非剎那。 如來圓滿智及比丘證得諸法性常住云何見剎那。如來正智滿足。及諸比丘證得八地諸法實性。云何見剎那非剎那也。 乾城幻等色何故非剎那大種無實性云何說能造。不了諸法如幻夢等。取於種種差別形相。剎那不住。何言非耶。大種虛妄無實自性。故不得說為能作者。此偈應在六度章前。恐翻譯誤。 變化品第十五 因佛應化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大慧於此略舉十則。以請會通。是故法華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如上章言。聲聞緣覺執著涅槃。希求自樂。修六度不得佛。何故不定種性中云。住三昧樂聲聞。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與諸菩薩等無差別。五種性中既有三乘所乘不一。入滅正受中。何故復言六地菩薩與聲聞緣覺同入滅盡三昧。求那譯本有此與諸菩薩等無差別八字。此下既有答文。恐但脫落。 何故復說無般涅槃法眾生得成佛道。剎那章言。七識非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七識者。是一切眾生識也。故問無般涅槃法眾生。云何得成佛道。 又何故說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佛言不說一字不答一字。何故佛四平等中有語平等也。 又言如來常在於定無覺無觀。恒河沙章謂佛不起一念分別。何得善知根性為眾生說法。 又言佛事皆是化作。既言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即是化佛化作佛事。何故餘經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又言諸識剎那變壞。剎那章中佛說諸識剎那不住。何故上言知依諸業攝受生死。 又言金剛神常隨衛護恒沙章言如來最勝。超諸世間。非喻所及。即是不可見相。何須金剛力士守護。 又言前際不可知而說有般涅槃。恒沙章中生死本際不可知。何故復言有眾生般涅槃。斯則有終時可知。如有終。則有本際也。 又現有魔及以魔業(至)云何不離如是諸過。恒沙偈言。悉離一切過。何故如來而有此諸過也。謂佛初成道。第六天魔興四兵。持苦具。詣樹下嬈如來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謗於佛。孫陀利女外道殺以謗佛。又佛曾乞食周遍不得。空鉢而還。等即等餘不能備舉者如食於馬麥。頭背俱痛。調達申越。闍王逆害。刺傷足設火坑毒飯等事。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授聲聞記是祕密說。為聲聞證無餘涅槃。自謂是佛。故佛方便與授記莂。言住三昧樂聲聞。畢竟當得如來之身。自令覺非是佛。進向大乘無餘涅槃。初心菩薩樂聲聞法者。亦令捨是心進修大行。及變化佛與化聲聞記。法性如來無有是事。此皆方便祕密所說此答第一問。 大慧佛與二乘無差別者(至)意識捨離是時初斷。惑智二障。亦名煩惱所知二障。成唯識云。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言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惑亂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亦名惑障。言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障於智用。於所知境無顛倒性。而不能了。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亦名智障。如是二障。分別起者。即見所斷。任運起者。即修所斷。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解脫生死處與佛不異。故言佛與二乘而無差別。非是智障斷處不異。此答第二問也。然上四卷中。約本末相依以明二障。此約二執以明二障。故文少異。 藏識習滅法障解脫方得永淨。明七轉識諸法障礙藏識習氣等。是一切眾生妄體。虛假無常。非涅槃因。不能成道。若七識滅。於一切法障中得解脫藏識習滅究竟清淨。即是妄想滅。名為涅槃。名成佛道。此答第三問。 大慧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語(至)先具如是諸文字故。言依本然常住之法。如來密意故作是說。雖有語平等。但言語生滅無有自性。此答第四問。 大慧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後說法。如來悲智常現前故。不待思慮得為眾生而演說法。此答第五問。 如來久已斷四種習離二種死除二種障。佛言四住煩惱無明習氣斷。故名真佛。化佛者。方便現形以化眾生。非真佛也。此答第六問。 大慧意及意識眼識等七(至)凡愚不知妄著於空。言七種識妄想習氣為因。是剎那無常性。離善無漏。非流轉法。不能往來六道。如來藏常故。能持生死流轉。是涅槃苦樂之因。愚夫不覺妄計言空。此答第七問。 大慧變化如來金剛力士(至)自證聖智所行之境。化佛方便隨眾生相現。同人法故。假於守護。真實如來離一切根量。即是不可見相。不假守護。是一切化佛隨人善根生。不從實業生。非是真佛。然依真起化。亦不離真佛。如陶家輪等。眾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爾。眾生輪轉眾相具足。還說自共相法。不說真佛自證聖智所行境界。此答第八問。 復次大慧諸凡愚人(至)此分別即得解脫言凡夫見此身滅。不見未來生。故起斷見。不覺藏識念念流注。故起常見。自心妄分別想是其生死本際。是故本際不可得也。滅妄分別名為解脫。此答第九問。 四種習斷離一切過。化佛隨眾生所宜。方便示現種種過惡。真實如來四住煩惱及無明習氣悉斷。無如是過。此答第十問。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三乘及非乘無有佛涅槃悉授如來記說離眾過惡。言非乘者。無般涅槃法眾生也。 成就究竟智及無餘涅槃誘進怯劣人依此密意說。欲彼成就究竟種智。斷所知障。證佛無餘大般涅槃。誘怯劣者故隱覆說。 諸佛所得智演說如是道唯此更非餘故彼無涅槃。如來證智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更無餘法。而彼聲聞計所得涅槃。自謂是佛者。非真涅槃也。以上三偈並頌第一問答。略該餘問答。 欲色有諸見如是四種習意識所從生藏意在其中。三界生死見思無明。悉是眾生心意意識展轉為因。熏習發現。此頌第十問答也。 見意識眼等無常故斷滅迷意藏起常邪智謂涅槃。此頌第九問答如文可知。 斷食肉品第十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食不食肉功德過失。如來在鬼王宮中說法。諸夜叉等念食時欲至。非肉不食。欲令諸鬼生慈心故。請如來說食不食肉功德過失。即是會上一切諸佛心。佛心者慈悲是也。 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究竟當成無上正覺世間眾生生死輪轉。怨結相連。墮諸惡趣受大苦惱。皆由食肉更相殺害。增長煩惱。不得出離。能捨肉味。求於法味。慈心相向。清淨明了。如實修行。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路迦耶等(至)而許自他俱食肉耶。大慧舉邪況正。以明食肉之過。謂諸外道尚有遮禁。況復如來世間救護。而許自他而食肉耶。路迦耶者。未見譯文。 善哉世尊具大慈悲(至)聞已奉行廣為他說嘆佛世尊具大慈悲。拔苦與樂。願為解說。我等奉行。亦令一切永不食肉。 爾時大慧菩薩重說頌言菩薩摩訶薩志求無上覺(至)為我具開演。蔥等五辛臭惡不淨。生噉生瞋。熟食發婬。酒亂靜性。損眾善生諸惡。是故辛酒俱障善業。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說其少分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自下如來為之略說。 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至)為修慈行不應食肉。梵音。旃陀羅。此謂殺人畜者。 大慧夫食肉者身體臭穢(至)若言許食此人謗我。如來常說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餘食者尚然。況於弟子而聽食肉。 大慧淨美食者(至)非諸惡習虎狼性者心所愛重。言佛唯許食習聖人所應食者。餘皆不聽。 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生(至)我許聲聞食如是肉。言世無有肉不是殺生而可食者。以是義故。佛許聲聞食如是肉耶。言不聽許也。 大慧未來之世有愚癡人(至)凡是肉者一切悉斷。明有說言佛毘尼中聽食肉者。悉是謗如來也。昔於餘經說遮十種。許三種者。以眾生惡習既久。而其情欲不可輒去。是漸禁絕。就其情而制之。令其修習。今於此會一切種一切時。開遮方便一切悉斷。是謂最後清淨明誨。言遮十種者人蛇象馬龍狐豬狗師子獼猴也。許三種者。不見不聞不疑也。謂肉有二者。他殺。自死。見聞疑者所謂他殺。不見聞疑者所謂自死。或云許五種。謂不見聞疑外。加鳥殘自死共成五種。雖云三五不同。俱不出自死肉之一義也。 大慧我不曾許弟子食肉(至)況食血肉不淨之食。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謂食以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執持。總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三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四者識食。執時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此對有情飲食血肉。是故且言不食段食。於義四種悉應斷故下言法身非雜食者。謂超情識是四俱無。 大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至)作是說者無有是處。三乘聖人皆以法喜禪悅為食也。如來法身無雜食者。如智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則煩惱爾炎。現行種習悉已斷故。種智圓明無緣悲心。觀於眾生如一子想。豈許弟子而食子肉。復自食子肉耶。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悉曾為親屬眾穢所成長恐怖諸含生是故不應食。此一行偈。於上諸因緣中。略頌其三也。 一切肉與蔥蒜及諸酒(至)於中大驚怖。自下諸偈多示其過。悉令遠離。少頌長行。言當離麻油者。外國風俗擣麻使生虫合壓之。規多汁益肥。如何可食。及孔隙諸床多有虫聚。皆不可坐臥。 飲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覺(至)生死不解脫。放逸者。大隨煩惱中之一也。飲酒食肉心多放逸。諸惡覺觀等悉隨生長。是故生死輪轉。不得捨離。 為利殺眾生以財取諸肉(至)食者我訶責。既無想教求。則三淨肉非有。凡諸肉者皆殺命而得。如何可食。 更互相食噉死墮惡獸中(至)斯皆食肉報。旃茶羅。即旃陀羅也。 食已無慚愧生生常顛狂(至)我皆制斷肉。象脇。大雲。涅槃。央掘摩。皆經名也。 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以其惡習故愚者妄分別。佛先所說見聞疑殺不許食者。已是悉斷。然惡習愚夫不知教意。妄起分別謂聽食肉。 如貪障解脫肉等亦復然(至)知量而行乞。言凡食淨食。尚如服藥想。如食子肉想。何況食肉。是故比丘少欲知足。而行乞食。以斷貪愛食肉背解脫及違聖表相令眾生生怖是故不應食。背正解者由無慈慧。虧利自他。及違聖人護生儀表。 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師子及虎狼應共同遊止。既心無害物。假使猛獸如虎狼師子者。而常馴伏。 若於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賢聖中豐財具智慧。此一偈明不食果報。謂必生賢聖諸佛會中。豐足法財具佛種智。 陀羅尼品第十七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即說呪曰怛姪他(一)覩吒睹吒(至)莎訶(三十六)天台於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皆以四悉檀翻名釋義。陀羅尼。此翻總持。總持惡不起。善不失(其一)又翻能遮。能持。能持善。能遮惡(其二其三)此能遮邊惡。能持中善(其四)眾經開遮不同。或專用治病。如那達居士。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用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或大明呪。無上明呪。無等等明呪。則非治病。非滅罪。非護經。若通方者亦應兼。若論別者幸須依經。勿乖教也。次釋義云。諸師或說呪者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故能降伏一切鬼魅(其一)或云呪者。如軍中之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罪。若不順呪者頭破七分。若順呪者則無過失(其二)或云呪者。密默治惡。惡自休息。譬如微賤。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說偈。偈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事。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復瞋。是主及一切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呪亦如是。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其三)或云呪者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一切群下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呪亦如是。祇是一法遍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其四)為此義故。皆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此也。惡世弘經喜多惱難。以呪護之使道流通也。今此楞伽經。如來所說陀羅尼亦專護法使道流通。或又云凡呪文自古不翻有五意。一是諸佛祕密語法。唯佛能知。二是總持門。含多義故。三或是鬼神名。呼之勅以守護修行人故。四或是諸佛祕密印。如王印信所往無不遵奉。五不思議力所加持故。受持密誦。滅罪生福。此與天台意。同異可知。 大慧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即說呪曰怛姪他(一至)莎訶(十三)大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一切文句悉已具足。夜叉此云捷疾鬼。亦云苦活。羅剎此云可畏。亦云食人鬼。此二部是北方毘沙門天王之所領者。 偈頌品第十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羅中諸廣義故而說頌言諸法不堅固皆由分別生以分別即空所分別非有。言一切法皆非堅實者。謂從分別想念而生也。若能了悟分別識空。則知諸法本來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金剛三昧經亦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由虛妄分別是則有識生八九識種種如海眾波浪。此又言九識者。即密嚴經以第九為純淨識也。諸經論中復指真如為第九識。皆名異體同。謂真一俗八二合說也。然此真如即識實性。非是依他別有體故。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但是第八具分賴耶開。而為二。以有漏分為染。無漏分為淨。通七轉識。故言九識。如下偈云。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能取所取(離染分也)我說為真如(即淨分也)此開之者。即偈頌五對義中長合偈離也。又此緣起諸識應以四句辨之。一以識實性(今名第九識亦名真如)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轉識皆生滅。如眾波浪三第八阿賴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故前偈云。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源非浪。故前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 今此品經凡六百六十有六偈。重頌經中諸廣義也。如下偈云涅槃有六諸色有八。諸蘊及佛各二十四。此類名數頗多。前諸品內並無文者。即五對義中長無偈有也。其中要義未見經論及章疏解釋者不敢臆說。併俟來哲。餘四對中所未釋者亦爾。 習氣常增長盤根堅固依(至)轉依即解脫。轉依之義前已略釋。識論又云。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復數修習無分別智。乃至捨彼二粗重故(二障種子名二粗重)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依他。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人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謂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般。故云及離智所知轉依即解脫。 得如幻三昧超過於十地(至)眾聖之所行。問既唯一性無有二者。何故此經及諸修多羅說有三性。該攝一切。答應知三性。雖隨相分(平音)各具二義。本末相收唯一性故。妄計二義者。一情有。二理無緣起二義者。一似有。二無性。圓成二義者。一不變。二隨緣。由圓成中不變。緣起無性。妄計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無有異也。故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此則不壞末而常本也。由圓成中隨緣。緣起似有。妄計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此則不動本而常末也。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融通。無有二也。故云我唯說一性。自性無有二。問既不壞三性而說一性。如何此經及諸修多羅。又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答應知如來密意說故。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則相無性。(謂妄計性體相俱無)次無自然性。(依他緣起非自然故)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是圓成性)此言三性三無性。不是依圓體亦無。但無計執之妄情。是故皆言無自性。是知究竟指歸。唯一實性。故。次偈云此諸法性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故智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能了此三性三無性義。即於此經及餘修多羅。說一切法性非性理如破竹焉)。 如四大不調變吐見螢光(至)不生亦不滅。愚夫所見隨妄緣故。謂有生滅。故圓覺云。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如實觀者。了妄即真故。不生不滅。故前經云。即說此妄名為真如也。然不生滅義。三性不同。謂妄計性。無體可生可滅依他起性。即生不生。即滅不滅。圓成實性。自體本有不待新生。盡未來際究竟常住。永不斷滅。若以三性相對各約自相論者。即妄計之法妄生妄滅。圓成真心不生不滅。依他有二。謂相同妄計。似生似滅。性同圓成。不生不滅故華嚴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以依他緣起。無別自性。全同圓成。能悟此旨。諸大乘經說一切法不生不滅。究竟常住等。皆無餘蘊也。 常行無分別遠離心心法(至)是則名為識。梵阿賴耶。此云藏識。謂第八根本識。而能含藏積集世出世間諸法種故。故云藏識說名心。然此識具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由是三義得藏識名若是菩薩至第八地。及二乘無學人但有能所二藏。無執藏故。故此本識通有三位。及七種名。如別章說。焚音末那。此云染污意。謂第七傳送識與四惑俱。名為染污。恒審思量。名之為意。故云思量以為意。又標意名。為簡心(第八)識(前六)積集了別劣餘識故。標心識名應知亦爾。前六轉識。隨六根境。種類異故。謂名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謂於六境了別名識。然此隨境立大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了一切境。但可隨根立名。而無相濫。亦云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各分二種積集二者。一集行相。二集種子。初通諸識。後唯第八。思量二者。一無間意。二現思量。初通諸識。後唯第七。了別二者。一細。二粗。細通諸識。粗唯前六。故華嚴云。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知覺。若依小乘教。但說有六識。義分心意識。於阿賴耶唯得其名。若大乘權教。於阿賴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而於真性未能融通。即說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此經如實說故。謂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論云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恒常不變。是謂真妄和合。非異非同。能成一心二諦之門。不墮斷常有無之見。 心常為無說意具二種行(至)迷惑見毛輪。此言惡習熏於心。所現種種相。又云無明熏於心。所現諸眾生。則知有情眾生。無情器界。皆由無明熏習而有。故智覺云。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為身。分外四大為境。若離熏習之緣。決定無法可得。言熏習者。通有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識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故起信論云。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衣服。初非香臭。隨以物熏則有彼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起念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乃至廣說。愚夫亦如是妄取諸境界(至)無境但是心。問既無境但是心。邪見外境者。應一切時一切處皆見有色。或皆不見。何故於有色時處。眼則見色。餘無色時處。則不見耶。答如人夢中。所見境界諸物。雖一切是無。從於虛妄夢想心起。然亦不如見有物處。見無物處。或先見後不見。或初不見後見。非處處皆見。亦非一期長見。故識論云。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不見色者。此義不然。何以故。以彼夢中。於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有色。心識變起一切諸法。無而見有。亦復如是。問若爾。何故多人同處同時。皆同於有處見有。無處見無。有時見有無時見無耶。答譬如百千餓鬼。同依業力。皆於無膿血猛火等處。同時而見。豈清河流水實有猛火耶。故云無境但是心識。 如理正觀察能所取皆滅(至)常住於無念。聖人內證常住無念者。謂真心無念佛教所宗。故起信云。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是故學者。雖明悟修行期圓種智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則愛惡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銷除。功行自然精進於解則見諸相非相於行則名無修。而修障習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 迷惑因相應執世間為實(至)眾生眼識生。此段末一偈。如來順小乘機說。眾生眼識具根境等五種緣時。從藏識生。然八識皆藉緣方生。舉一例諸故。但言眼識。若約大乘義。於八識中眼識一種藉九緣生。謂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根本。七染淨。八分別。九種子。耳識唯藉八緣而起。九中除明。鼻舌身三。各藉七緣識方得轉。八中除空。第六意識依五緣生。七中除染淨及分別。第七識四緣生。五中除根本。或三緣生。以根與境並屬第八。第八識四緣生。五中除根本。以第七識即所依根故若加等無間緣。即如次十九八六四五諸緣而生。如有頌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於前各增一。故唯識偈云依止根本識諸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取者能所取名事俱無有(至)我說是唯心。問十二有支因緣。是一切眾生流轉三世因果法。何得言無。唯是一心耶。答本來無故。只由一念無明風。鼓動真如海。遂成十二緣起。作流轉之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故華嚴云不了第一義。號曰為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聚三支。是煩惱道。二行有二支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七支。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是了因佛性三行有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唯是一心。隨迷悟緣。派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如華嚴第六地有十種逆順觀十二因緣皆不離唯心故)故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非獨如常以三世論)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耳聞聲。意知法。於一念中一一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幾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故起信云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豈非唯一心乎。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