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疏卷第一餘之

  沙門法寶撰
  輸入者 袁雪梅
   校對者 袁雪梅 陳香君
       改稿者 江 進

論如。上所言至色蘊者何。已下二十行頌。別釋五蘊。并分處界。於中。有十三段。分為四節。初五頌半明色蘊。及分處界。文中有五。第一半頌總列十一色。第二半頌辨五色根。第三一頌辨五色境。第四三頌辨無表色。第五半頌以色蘊分處‧界此即初也。頌曰至及無表者。次舉頌答。
論曰至立色蘊名。此釋頌也。如文可解。
論。此中先應說五根相。第二半頌辨五根相。論曰至眼等五根。此釋頌也。彼識有兩釋也。一云。彼色等識。二云。彼眼等識。此文第一。即是彼色識所依名眼根。乃至。觸識所依名身根也。論。如世尊說至如是廣說。此引經證五根是淨色也。
論。或復彼者至鼻舌身識。此第二釋。識從根得名也。論。彼識所依至所依止義。即眼識所依名眼根。乃至。身識所依名身根也。論。如是便順至如是廣說。此引文證。後說為正。諸論皆同。正理論先說識從根立名。斷為正訖云。有說。彼者是境非根。而無意識緣色等故名色等識。彼識所依名眼等過。由淨色言所簡別故(釋曰。言所依淨色。簡意識故。意識。所依非淨色也)。又云。若爾。色言應成無用。彼識依淨名眼等根。義已成故。無識所依。淨而非色。為簡彼故應用色言。釋曰。難也。若謂淨色簡意根者。即應但淨。不假。色言。一切法中淨有二種。一者五根。二者謂信。信是心所非意識所依。五根是色非是意根。但言彼識依淨。已簡意根。更置色言便為無用。如是釋者。為遣疑難須置色言。若識依言就有財釋。則應淨信名眼等根。故置色言。為簡此釋。無有一法以識為依。色而是淨。可為此釋。是故色言甚為有用。釋曰。直言彼識依淨。或有財釋。信名識依。以信依識有所依識。取其識名名為識依。體復是淨。若直言彼識依淨。不置色言。則濫有財釋。信名為識依。復是其淨。即應淨信名眼等根。若置色言不濫此釋。無色是淨。用識為依。就有財釋名為識依。故置色言甚為有用。有人不得此意。以識依淨三字相違是有財釋。云有一分有財釋。誤也。又云。又於此中前言。為簡耳等四根。彼雖皆用淨色為性。而彼非為眼識所依。故彼四根非眼根攝。後言。為簡無間滅依。彼雖亦為眼識所依。而彼非用淨色為性。故彼意根非眼根攝。或復前言。顯同分眼。後言。為顯彼同分眼。餘根亦爾。釋曰。前言。是眼識所依。後言。是淨色也。又云。若爾淨色相無別故。應不成五。不爾。功能有差別故。如何得知功能別者。不共境識。所依定故。乃至廣說。有部等計五根以淨色為體。大眾部五根以肉團為體。覺天以四大為體。論已說五根次說五境。第三一頌明五境也。
頌中味先。香後者。正理論云。越次說者。顯彼境識生無定故。論既此釋。故知不為犯聲香在味後。論曰至四色差別。釋五境也。就中。文有六段。五境即為五段。第六生識總別。就別釋色境中有三。一釋二色。二開二十色。三四句分別。此即第一釋二色也。言二色者。一顯。二形。此釋顯色。顯色有四者。根本顯色。即青‧黃‧赤‧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者。謂雲‧煙‧塵‧霧‧影‧光‧明‧闇。此之八色隨其所應。即青‧黃等色之差別。因龍氣等名雲。因火名煙。末散名塵。地氣曰霧。因日名光。因寶月等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物可見名影。翻此名闇。雖八差別不同。根本即是青等色也。亦有碧紅紫綠等異。此是淺深不同。離合有異。不別立也。淺青名碧。薄赤名紅。青黃合綠赤黑合紫。
論。形色有八至不正為後。列形色也。正理論云。此中顯色有十二種。形色有八。其名如下。論。或二十者至影光明闇。第二開二色為二十也。論。有餘師說至第二十一。述異說也。此師意說。空一顯色非是明闇。別立此色故二十一。依婆沙正義。空一顯色即是空界色一分。空界色即是明闇等色。無別體性。然明闇等。即青等四色差別而立。故識身足論第十一云。空一顯色。如青黃等者。以是青等差別立也。或似青等之差別色。非即青等。故言如也。論。此中正者至故今不釋。逐難釋形色也。此形色相者。古今諸師多不得意。不依聖教妄述其相。今明此相二門分別。一述正義。二敘異說出過。述正義者。大小乘論。述八色相。皆無相待立長短也。大乘成業論。對有部等諸宗。立八色相。及此論業品經部對有部立八色相。皆云。見面齊平起於正覺。見面參差起不正覺。見一面多便起長覺。見一面少便起短覺見四面等便起方覺。見一切處生則起圓覺。見中凸出便起高覺。見中坳凹便起下覺。兩論少異大意同也。准此論文。長短二色非相形立。是各別體勢。依論所立體相各異。依大乘釋。即是顯色安布不同名為長短等依有部釋。別有形微攝持成此八相差別。古來大小乘師迷一面多名長。一面少名短。作種種釋。皆不得意。遂謂相待以立長等。令釋。一面多者。六面之中一面多故。亦應是六面之中。兩面多。恐難解故。故言一面。如竹‧筍‧越瓜等名為長色。若言兩面多。人即不解六面之中是何兩面。故言一面多也。一面少者。翻此可解。長即是細。短即是粗。故八色中不立粗細。正理業品中。云離顯之外別有形微。是眼識境。積集長等。是假非實。唯意識緣非眼識境。此假長等。要由形色攝持邊故方有分量。餘物入中。破別成分。中可穿鑿成孔穴等。方有形色。論意。但說顯外別有形微。不說八種形微。體性別有。今詳。形色長等有二。一相待得名。二形量各別。相待立名。體不定故。此中不明形量各別。體不同故是此所說。婆沙第九云。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等事者。非是明色體類別也。長短等事通餘法故。縱說於色亦不違。此是前相待得名攝故。就形量各別。復有二類。一外緣來。如金石。待工匠等成長等故。二種性異。如鹽性方。縱散成水後還方故。越瓜自長。菰樓性短。胡桃高下。櫻桃自圓。豆角性邪。如是等物種類各別。若待緣成。若種類別。并皆不是相待立名。如針雖對菰樓是短。而是長色。菰樓雖對棗是長。而是短色。此等由長短微力。令成長等。長短之微不相雜也。又即由此於餘境中不立長等。無別形微。令同時聚成長等故。餘文易了。故不釋也。敘異說者。有人云。長短者。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形長見短。形短見長。彈曰此釋違其教理。違教者。憑何經‧論作此釋耶。而違成業論。及此論。一面多名長。一面少名短。言違理者。一色之內具有長‧短極微。形長見短。形短見長者。准此。無長不見短。無短不見長。若爾。有長有短同時相形。應見長見短。若無長短相形之時。應物不見長短二色。正對眼前作意取長短色。因何不見。要待相形。皆不應理。又待比方知。是意識境非眼識取。眼識不能計度緣故知為非理。又云。可量已去名長。不可量者名短。亦違教理。及違世間。違教者。如前引文。違理者。如觸中說不可稱名輕。可稱名重。不簡多少。但牽秤下即名重觸。此亦應爾。但有分量。即應名長。七微已上即有分量應名為長。世間即無見短色者。違世間者。一切世間皆不說可量名長。不可量名短。又自問答云。此短極微既有眾多。如何說彼而不可理。解云。雖有多體。而不可量。如輕極微雖有多體。而不可稱。短微雖多。而不可量。若言眼見非不可量。顯亦眼見。應當可量。若言同聚應可量者。香等同聚。應亦可量。此既雜住而不可量。短與長雜亦不可量。准上所釋。全無理趣。前後相違。准上標宗釋長短色別。第二釋云。可量已去名為長色。即是可量聚色名為長也。不可量聚名短色也。釋難即云短微長微相雜而住。准此即是可量已去亦長亦短。不可量聚亦短亦長。豈不與宗自相乖反。又引觸例。亦不應理。極微體性非定是重。故有一類觸微不能牽秤。多亦非重。七微體是對礙法故多必可量。如何成例。又自釋色相云。中凸名高。中凹名下。自問答云。長與高何別。短與下何殊。自釋云。長短據橫。高下就豎。准此前後自相違也。豈可豎凸名高。橫凸名長。豎凹名下。橫凹名短。又諸大乘師皆云。聚顯以成長等。復說長等相待而立。明知。即是假聚長等。此唯意緣。如何色處。又聚觸等何得無長。論。若有色處至影光明闇。第三四句分別。今將釋四句須知形色。今詳。形量三種不同。一者。謂極礙聚不依託生。中可穿鑿成孔穴等。如牆樹等二。自有形量不依託餘。如雲煙等。三。待他成量不堪搖動。如光明等及畫等。
有人云。畫有形者。謬也。諸論多取第一形色以為形也。或取第二。或取第三。前文八種形色即是第一。此中四句兼第二形。以雲煙等入俱句故。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者。謂不與形色同聚顯也。即除俱句十二。餘所有顯非形。青等皆是唯顯。正理三十四云。或有色聚二俱可了。謂所餘諸形顯聚。以非於此聚離一可取餘故。准此故知。不與形俱同聚。名顯非形。
論。或有色處至身表業性。第二句也。身表業色。雖起之時。與舊相續顯色同聚。然不必俱。初起。息滅。與顯異故。初起無新顯色。息滅。古顯相續故。正理論云。所說身表是形差別。其理極成。謂從加行心所生不住等流大種果別類形色。不待餘顯色為眼識生因。能蔽異熟生所長養形色。如是形色名為身表。論。或有色處至謂所餘色。第三句。也此是形顯同聚色也。如前引正理文。論。有餘師說至有長等故。述異說也。此師兼取第三形。唯光明色一分無形。謂無障礙所發光明。其色漸微故無有分量。有人云新生智者。非也。論。如何一事具有顯形。經部難也。難意云。長等色處即是顯微。於聚集位立差別名。如何一極微事亦顯亦形。論。由於此中至非有境義。論主取經部意答也。此中實是一色生顯‧形二智故。名亦顯亦形。所以得知不依有部答者。正理論云經主前難。如何一事具有二體者。此難不成。非所許故(述曰形微。顯微體各別故。不許一事有顯形也)。論。若爾身表中亦應有顯智。論主難絕。若生二智故名亦顯亦形。身表亦應生二智也。婆沙七十五一師云。二十色內八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餘十二色有顯有形。此師意說。有形必有顯。自有顯無形。有一師四句。與此論同。第四句取空界色非形非顯。以恒被明‧闇覆故。此之四句非是正義。正義空界明‧闇為體。理合是顯非形。然此四句所明長等。是假聚長等。非實極微。此長等聚必有形‧顯二微故。言亦形亦顯。非長等微亦是顯也。此之四句依色處作四句。正理三十四一說云。香‧味‧觸‧及無表色為第四者。依色蘊作四句。聲非恒故不入俱非。就蘊以明。非是正義。此中明色處故。問水鏡等中所有影像。為是實有。非實有耶。譬喻者說。此非實有。所以者何。面不入鏡。鏡不在面。如何鏡上有面像生。阿毘達磨諸論師云。此是實有。是眼所見。眼識所緣色處攝故。問面不入鏡。鏡不在面。云何實有。答生色因緣有多種理。故彼非難。如緣月光月愛珠器得有水生。非不實有。彼所生水有水用故(云云多喻)。谷響有二說。譬喻者以剎那滅不至谷。故無。諸論師云。生耳識。故有。問此像色。二十種中是何色攝。答此是二十種像色。非二十種攝。由此。婆沙七十五釋二十色已別明像色。或即彼本色攝。青等像即入青等攝。不可將其本色難於像色。障光生等釋本色故。形顯分者。差別說。像色即是顯收。若從本質亦通形攝。此明像故。不可以本形為難。正理有文。言顯色者像本別說。論。已說色處當說聲處。此下第二釋聲處也。文中有四。一文前結引。二舉數列名。三依名別釋。四破異說。此文初也。正理論云。能有呼召說名為聲。或唯音響說名為聲(述曰。前是語聲。後非語聲)。論。聲唯八種至差別成八。第二舉數列名。前四種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論。執受大種至大種為因。已下第三依名別釋。此明執受大種非執受大種為因聲也。於執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是有情名聲。謂語表業。有非有情名聲。謂餘執受大種為因聲。於非執受大種為因。聲。唯是非有情名聲。論。有情名聲至非有情名。此釋有情名非有情名聲也。此說有情名是語表業。非謂一切語表業皆有情名也。正理云。此語表業。復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又准此文。有情名聲。是執受大種一分。非有情名聲。是非執受大種為因聲全。及有執受一分。有情名聲定是有執受大種為因。又下業品云。身語表業定是有執受大種為因。故知。此論有情名聲。定是有執受大種因發。是有情數。有得得故。非化人語。諸化人語非是執受大種為因聲故。若依正理第一云。有執受大種為因聲。無執受大種為因聲。有情數聲非有情數聲。述曰。此文執受大種為因聲。即是有情數聲。無執受大種為因聲。即是無情數聲。又云。八中。唯有初二應理。以有情數‧非有情數。即是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聲所攝故。准此論文。無執受為因聲中。無有情名聲及有情數聲。亦無有得得。有得得聲是有情數故。准此論文分聲四種。不須四句寬狹不同。但據義別分為四種。造定道戒大種相擊發聲。非此所明。或可。彼大不自相擊發聲。婆沙亦許有四大不相擊發聲。問若爾何故。入阿毘達磨第一云。聲有二種。謂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有差別故。墮自體者名有執受(自體者自身也)。是有覺受義。與此相違名無執受。前所生者名有執受大種為因。謂手‧語等聲。後所生者名無執受大種為因。謂風林等聲。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謂前聲中。語聲名有情名聲。餘聲名非有情名聲。後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餘聲名非有情名聲。准此論文。取化人語。是無執受為因有情名聲。然不說是業。准此論文。與此論正理相違。此論有情名聲。唯語表業。唯是執受大種為因聲。正理有情數聲。唯是執受大種為因聲。化人語。同許非執受大種為因聲。故知。非是有情數聲及有情名聲。入阿毘達磨。許非執受。而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豈不相違。答各依一義故不同也。此論等據此聲無得得。故非是有情名聲。正理非是有情數聲。入阿毘達磨據有情心發故。名有情名聲。問若爾。何故。婆沙十三云。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答此師。與入阿毘達磨意同。然非正義。正理此論。兩文不用此義。故婆沙百二十二云。問諸化語是業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有餘師說。彼非語業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受故。問婆沙兩說無評。何者為是。答非業為正。所以得知。以此論業品中。身語表業。唯執受大種為因故。化人語。既同許是非執受大種為因。故知非業。又准此正理六十四解發語中云。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不名語業。准彼論文。化人語離身遠響。如何成業。問既非是業。有得得不。答既非有情。無得得也。問如何。得知化聲無得。答一准正理論云。非執受大種為因聲。與非有情數聲。無寬狹故。化人同許非執受故。故知不成就也。二准婆沙評家義。及此論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得成就耶。有人。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准此論文。若化語不成就者。如何說此成二界色耶。破曰。此不成證。通異解故。前引文證。化人無得。文是決定。此文容有兩釋。故不成證。此說即質化。色‧觸二境。及即自身。以欲界化心發欲界語。故作是說。非謂此是離質化人所發語也。所以得知。身生色界作欲界化。一說不化香味。一說化而不成就。如莊嚴具。離質化人既更疏遠身莊嚴具。如何說語有成就義。餘如前說。問若爾何故。婆沙上下。無文說不成就離質化語。答此不在疑故不別說。即是入總不成就無情法中此已說故。故不別說。如不別說一樹‧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說髮毛爪等非執受者。非有情數無得得故。此物親於離質化人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須更別說。問化人語及簫笛等。雖非成就為有名不。答定無有名。下論文云。名是有情數故。既無得得何得有名。論。有說有聲至合所生聲。第四破異說也。此雜心師說。手‧鼓合生聲名因俱聲。即二大種所生聲也。論。如不許一至聲亦應爾。論主破也。如婆沙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所造。故知。一聲亦不得內外大種共造。今詳此意。論說聲因大種別者是造義也。非唯緣擊發聲。正理論云。雖有執受與無執受。二四大種共相扣擊。而俱為因各別發聲。彼聲各據自所依故。不成三體。問何故。但言可意不可意。不言處中聲耶。答若言可意違意。即有處中。既言可意‧不可意故。所以攝聲盡也。以除可意外。皆是非可意故。此即可意聲狹。不可意寬。違意處中。皆是不可意故。又可意‧不可意。就情而說。非決定也。問於色等中。何不說有可意不可意等。答亦應說有執受等為因之異。然因聲性難知故。但就因情等。說有差別。論。已說聲處當說味處。此下第三釋味處也。正理論云。味謂所噉。是可嘗義。此中有二一結引。二舉數列名。此即初也。論。味有六種至苦淡別故。第二舉數列名。諸法差別種種不同。不可一例。由此五境差別不等。色有二十。聲八。味六。香四。觸十一等。謂本。味別唯有此六。餘末皆是此六差別。雜集論說和合味等。不離此六。
論。已說味處當說香處。第四釋香處也。正理論云。香謂所嗅。就中有三。一結引。二依婆沙十三說香有四。三依本論說香有三種。此即初也。論。香有四種至有差別故。第二婆沙說四香也。五事論云。諸悅意者說名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正理論云。增益損減依身別故。有說。微弱增盛異故。述曰。增益‧增盛為平等香。損減‧微弱為不等香。論。本論中說至及平等香。第三引本論三香也。正理釋云。若能長養諸根‧大種名為好香。與此相違名為惡香(相違者謂。能損諸根)。無前二用名平等香。或諸福業增上所生名為好香。若諸罪業增上所生名為惡香。唯四大種勢力所生名平等香。今評上釋。香隨其一義非決定也。望多有情損益不定故。三香四香。說雖不同。皆攝香盡。更互相攝。思而可知。非是要義。不煩廣述。論。已說香處當說觸處。第五釋觸處也。文中有四。一結引。二舉數列名。三牒名重釋。四界繫通局。此即初也。論。觸有十一至及冷飢渴。第二舉數列名也。論。此中大種後當廣說。第三牒名重釋也。文中有三。一指後釋。二當體立名。三因取果名。此即初也。論。柔軟名滑至翻此為輕。第二當體立名也。問何故七種觸中唯滑等四觸言性。餘觸及餘境不說性耶。答此為對後三從果立名故。此四從自性為名。故為性也。後三從果為名。故不言性。餘境無相對故。所以不名為性。可稱名重者。謂能牽秤向下。不可稱者。謂不能牽秤向下。及有力上昇。如煙炎等。皆名為輕。餘文可解。論。煖欲名冷至飲欲名渴。第三因取果名。文中有三。一釋果名。二結歸因稱。三引例證成。此即初了。煖欲‧食欲‧飢欲‧是心所欲數。由身中有觸力令欲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之欲名冷飢渴。即是由其能令之觸。即能令觸從果為名名冷飢渴。論。此皆於因。至故作是說。第二結也。論。如有頌言至同修勇進樂。第三引例證也。諸佛出世等。與樂為因名為樂也。問澀‧滑‧輕‧重各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煖耶。答煖是能造即是火大。故不說也。論。於色界中至傳說如此。已下第四界繫分別。上界決定無飢渴二觸。不段食故。餘觸皆有於理無違。衣別不可稱。重微少故不能牽秤。聚集多即可稱。故知別時亦有得也。餘文可解。婆沙一百二十七。問若色界中有重觸者。以何義故。施設論說北俱盧洲衣重一兩。四王眾衣重半兩。三十三天衣重一銖。夜摩天衣重半銖。睹史多天衣重一銖中四分之一。樂變化天衣重一銖中八分之一。他化自在天衣重一銖中十六分之一。此上天衣皆不可稱耶。有說。色界衣雖不可稱。而餘物可稱。有說。彼界一一衣雖不可稱。多衣積集即可稱。如細縷輕毛積集便重。正理論云。觸謂所觸。十一為性。乃至。若爾身根應成所觸。此既能觸彼。彼定觸此故。有說。身根唯能觸非所觸。譬如眼根唯能見非所見。
復有說者。無有少法能觸少法。所依所緣無間生時。立觸名想。若依此識能得彼境。此於彼境假說能觸。境非識依故非能觸。即由此。唯說地等名為所觸。依彼色等。定非所觸。此中意。顯依身根識不緣彼境而生起故。若彼色等非所觸者。如何花等。由身觸時色等變壞。由彼所依被損壞故。現見所依有損益故能依損益。非此相違。如地方所甘澤沃潤。苗稼鮮榮。烈日所迫與此相違。故知。所依大種被損。能依色等變壞。非餘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問緣五色根所依大種發身識不。有說不發。如五色根不可觸故不發身識。所依大種理亦應然。問何故說身識所識。答依法性說身識所識。未來世中身識境故。然無現在發身識義。有說。除身根所依大種皆能發身識。以身根所依極鄰近故不能發身識。然他身識所緣境故。亦得名為身識所識。今詳兩釋恐非應理。於自身中異處相觸。何理能遮。或可。自身異處亦得名他。又云。飢渴二觸為是長養。為是等流。為是異熟生。西方師說。此非異熟以飲食能斷故。又說。飢渴亦通異熟生。以飲食暫斷非永斷故。斷有二種。永斷。暫時斷。永斷不可續。非暫時斷如地獄中斬裁身分。異熟生色斷色已續生。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飽時彼亦不斷。飲食障故不可覺知。飲食消已還可覺知。問異熟者為善不善。答與雜心同。婆沙一百二十七云。不由大種偏增故生滑等。但由大種性類差別。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有餘師言。水火增故滑。地風增故澀。火風增故輕。地水增故重。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飢。火增故渴無評家。今詳。二義兼有。雜心論云。飢渴。或是善報。謂富者飢渴是善報。貧者飢渴是不善報。問飢渴何處大種所造。有說腹邊大種所造。有餘師說遍身大種所造。於飢渴時遍身惱故。正理論云。餘所未說悶力劣等攝在此中。故不別說。悶不離滑。力即澀‧重。劣在輕軟。輕性中攝。如是其餘所觸種類。隨其所應十一中攝。准此十一觸攝一切觸盡。乃至。火風界增故生輕性。故死身內重性偏增。水風界增故生於冷。由是亦說此所生悶。若爾云何言不離滑。隨一一增。此無有過。或復悶者是滑差別。非唯滑性。應知此因亦有差別。是故滑性。或因水風界增故起。或因水火界增故生。所以二言無相違失。論。此中已說至諸識亦爾。第六明生識總別也。文中有四。一結前述正義。二述婆沙異說。三問答分別。四生識前後。此即初也。已說多種色處者。五根五境十處不同名為多種。五識取境皆通總別。是婆沙一百二十七評家正義。論。有餘師說至十一觸起。第二述婆沙異說。此論二說中後說為正。
論若爾五識至非自相境。第三問答分別。先問。後答。此即問也。論。約處自相至斯有何失。答也。五識身等。非緣十二處中共相如無常等。同一處中體事不同。非唯緣一。論。今應思擇至何識先起。第四生識先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論。隨境強盛至令相續故。答也。境若均平舌識先起。由食欲引起身。令展轉相續。持食入口欲取舌味故。境若均平先應覺味。此就多分。若為知冷煖即合先覺於觸。今詳取境先後略由四緣。一由作意不同。二由根有明昧。三由境有強弱。四由境有新‧舊。
論。已說根境至今次當說。自下一頌釋無表色。論曰至不亂有心。此釋頌也。文中有五。一無表位。三無表相。三無表性。四無表因。五無表名。此即是釋無表位也。亂心者謂此餘心者。善無表。以善心為此。以不善無記心為餘。不善無表。以不善心為此善無記心為餘。正理論云。不善無記名亂心。餘心名不亂者。就善無表說也。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者。正理論云。無想滅定名無心。此能滅心故。雖更有餘無心果位。而無表色非所隨流。故無心言不攝於彼。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者。等言。謂通兩處。謂亂心等。及無心等。亂心等。等取不亂心。無心等。等取有心。正理彈云。又謂等言通無心者。此言無用。前已攝故。亂心等言已攝一切餘有心位。第二等言復何所攝。經主應思。述曰。無心是無心位。亂心等言。等不亂心。除此二外。更有何心。須無心等等也。此等。應於一處安也。經主應思。或謂後等攝不亂心前無用者。此不應然。無容攝故。何容後等攝不亂心。遮言。理於相似處起。乘無起等。理不及餘。故非全攝。述曰。既乘無心下起等。理不及不亂心餘。故非全攝。或可。亂心言成無用。述曰。無心等。已等一切有心。何用亂心。故言亂心是無用也。又應簡言唯淨無表。於無心位隨流。非餘。述曰。入無心定。理合一切不善無表皆捨。不可言在無心位也。於自釋中亦不簡別。故於此理經主應思。安慧救云。亂心‧不亂說其散位。亂心等取不亂心。散自相似。無心有說其定位。無心等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於兩處。論。相似相續說名隨流。此第二釋無表相也。述曰。無表體性。相似相續唯善不善。有人云。。相似者。謂與表業及心。性相似隨流。非也。
正理彈云。今謂。經主於此頌中不能具說無表色相。以說隨流名無表故。彼自釋言。相似相續說名隨流。非初剎那可名相續。勿有太過之失。是故決定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又相續者。是假非實。無表非實失對法宗。又定所發。亂無心位不隨流故。應非無表。若言不亂有心位中。此隨流故無斯過者。淨‧不淨表業。應有無表相。俱舍師救云。言相續者或以前續後。如初念無表。或以後續前。如後念無表。或續前後。如中間無表。故初及後皆名相續。設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類故亦名相續。故入阿毘達磨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依總種類故說相續。此無表體即名相續。實體相續。如何是假。又定無表雖復非遍四位中行。名無表者。四位之言。隨應而說。非言無表皆遍四位。如定俱無表有心位行。不善無表亂不亂心位行。若散善無表通四位行。汝立無心亦為一位。定俱無表豈得行耶。表業為難亦為非理。期心一發。任運相續彼位中行是無表相。表雖心發。心斷即無。而非任運。故不成例。論善與不善名淨不淨。此第三述無表性也。必假強表方能發故。不通無記。論。為簡諸得至大種所造。此第四述無表因也。得雖四位。相似相續與無表同。非四大造。與無表異。即以造因。簡於諸得復言大種所造。論。毘婆沙說至五種因故。引教證造是因義也。論。顯立名因至故名無表。此第五釋無表名也。頌文略故但言由此。成業論云。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頌文云。外發身語業。表內心所思。譬如潛淵魚鼓波而自表。頌言由此者。為顯由無此表義故名為無表。論。說者顯此是師宗言。顯上說無表相。是薩婆多師宗說也。正理論云。說者顯此是餘師意。經主。不許如是種類無表色故。論。略說表業至名為無表。此略結上無表體也。
論。既言無表至大種云何。自下兩頌。因論生論。明四大也。文中有二。初一行頌明真四大。第二行頌述假四大。此第一明真四大也。論曰。至故名為界。長行釋也。文中有四。一釋界義。二釋大種義。三釋業義。四釋性義。此釋界也。以二義釋界。一能持自相。二能持所造。同顯宗論第三釋也。顯宗第一釋云。一切色法出生本故。亦從大種大種出生。諸出生本世間名界。如金等鑛名金等界。第二釋云。或種種苦出生本故。說名為界。喻如前說。論。如是四界至大事用故。第二釋大種也。大即種故名大種也。是持業釋。顯宗論云。或能顯了十種造色。是故言種。由此勢力彼顯了故.所言大者。有大用故。言大用者謂諸有情根本事中。如是四大有勝作用。依此建立識之與空。此論釋種云一切餘色所依性故。云何作所依耶。婆沙一百二十七有說在下為因所依法應爾故。問若爾。於逼近色可說能造。於隔遠者云何造耶。答不說一樹所有大種。都在其下造諸造色。但說一樹分分。皆有大種在下造色在上。有作是說。相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在中。問若爾。應斷截時見有孔隙。猶如斷藕。答雖有孔隙而不可見。以諸大種非有見故。所見孔隙是造色故。正理論云。何故名種。云何名大。種種造色差別生時。彼彼品類差別能起。是故言種。准正理文。即是令造色種類不同而得生起。名為種也。婆沙云。大德說曰。虛空雖大而非種。不能生故。餘有為法雖能為種。而體非大。相不遍故。體寬廣故等者。以三義釋大也。體寬廣者。一切色聚之中具有堅等性故。或於地等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者。此假四大。如大地大海大火風等。或起種種大事用者。其內四界為有情本。外水火風成壞世界。地以能持。正理論云。虛空有大而無種義。種與能生名差別故。有說。虛空亦無大義。體非色故。造色及餘有為非色。性能生故。名種無上二義故非大種。大種二義互不成故。述曰。虛空無種。造色及餘非色法無大故。由此。大種唯四不增不減。毘婆沙者作如是言。減即無能。增便無用。故唯有四。如床四足。述曰。減即造色不成。增又無用。論。此四大種能成何業。已下第三釋業。文中有二。一問。二答。此即問也。論。如其次第至熟長四為業。已下答也。答中有三。一舉頌略答。二釋頌文。三逐難重釋。此第一也。論。地界能持至風界能長。第二釋頌文也。
論。長謂增盛或復流引。此逐難釋。增盛者。如長小成大。體增盛也。流引者。謂轉至餘方如水流等。體不增也。論。業用既爾自性云何。第四釋自性也。文中有二。一問。二答。此文問也。論。如其次第至故名為動。答也。四文如上可知。論。品類足論至故亦言輕。釋違文也。正理論云。風界若以動為性者。何故。契經及品類足論。皆言風界謂輕等動性。復說輕性為所造色。說動為風。輕為造色是顯自相。輕為風者舉果顯因。輕是風果故。豈不火界亦是輕因。以說火風增生輕故。雖有是說而火不定。若有輕性火增為因。是處必有增盛風界。或有輕性風增為因。而其中無增盛火界。如葦等花飄舉輕性。此中火界若增盛者。其中應有熱觸可得。由此風界遍為輕因。故別舉輕偏顯風界。然地等相易可了知。故不須說重等果顯。對堅等三。動難了故。此中舉果顯因。輕八轉聲中業聲。八轉聲者。一體。謂直詮法體。二業。謂所作事業。三具。謂作者作具。四為。謂所為也。五從。謂所從也。六屬。謂所屬也。七依。謂所依也。八呼。謂呼彼也。依聲明法凡呼諸法。隨其所應有八轉聲。此中說輕為風業者。是舉果顯因之業用也。非如餘業聲之所表也。如言刀割等。能割離刀無別體也。
論。云何地等地等界別。自下一頌。第二明假四大。論曰至表示風故。此之假地水等。實四境成隨世想立故唯說色。世間但識顯形地故而不知是四境共成。亦不知有堅等四界故。但於形‧顯立地‧水‧火名。世間亦有知動是風。亦有於黑團等色謂為風故由此於風有二種釋。文顯可解。問假地等中亦有香等。因何但言形顯為體。答地等雖有四境合成。世假地想。於色處起。如觀四大。唯觀於色不觀香等。以色離境。可示在此在彼處故。聲非恒有。三境合知。故論不說。論何故此蘊至說為色耶。問色名也。上來釋五根五境無表為後。皆是色蘊。釋色既了。須識色名。故今問起。論。由變壞故。答也。文中有二釋。一為壞。二變礙。就前釋中文有三段。一略標。二引文證。三問答。此文初也。論。如世尊說至惱壞如箭中。第二引文證也。變壞即是可惱壞義。引法救義品中頌證。可知。婆沙三十四云。釋迦菩薩為多求王貪海外國故說此頌。廣如彼說。婆沙九十七云。問變與壞有何差別。答變者。顯示細無常法。壞者。顯示粗無常法。云云多釋。問今此中釋。變壞名色同婆沙釋變壞不。答此不同也。變即壞也。如說變礙礙即變。故不可有礙而無變有變而無礙也。論。色復云何欲所惱壞。此第三問答也。此是其問。論。欲所擾惱變壞生故。答也。正理論云。此中色蘊何緣名色。善逝。聖教且說變壞故名為色。此說意言。苦受因故。有觸對故。可轉易故。名為變壞。由變壞故說名為色。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受。如義品言趣求欲等。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可轉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轉易。是可轉變及貿易義。由可轉易故名變壞。云何色法可轉易耶。謂異相生故名轉易。或能表示宿所習業。故名為色。如契經說。此摩納婆。宿習能招惡形色業。謂多忿恨。或能表示內心所有。故名為色。如契經說。具壽。汝今諸根凝悅。定證甘露。豈不此說。唯就有見有情數色訓釋色詞。唯此能表宿所習業及內心故。若爾。無見非情數色。應皆非色。無斯過失。唯色聚中有此義故。不說諸色皆能表示。且於一切非色聚中無能表示。故此釋詞理得成立。如契經說業為生因。此說諸生皆因於業。不言諸業皆是生因。今不應難業非生因便為非業。若不爾者。善逝訓詞亦可為難。非一切色皆變壞。故世尊且據有對礙色說如是言。有變壞故說名為色。
論。有說變礙故名為色。第二釋也。色可變。有礙可變。謂可變壞故。有礙。謂有礙用故。論。若爾極微至無變礙故。難也。論。此難不然至變礙義成。釋也。五識依緣皆應積集。故無現在獨住極微。由恒積集故有變礙。然正理第二有兩說。一說同此論文。又一說云有說。亦有獨住極微然有變礙。而不發識。五識依‧緣要積集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對有障用故。應知變礙義亦如是。論。過去未來應不名色。難也。現在眾微集。變礙義可成。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論。此亦會當知至如所燒薪通也。過去會礙。未來在法當礙。諸不生法是彼礙類。如所燒薪論。諸無表色應不中色難。無表色無變礙故應不名色。於中有二釋。論。有釋表色至影亦隨動。是初釋也。論。此釋不然至影必隨滅。論主述婆沙破也。正理不許此破云。有不定過。如父工匠種等滅時。子‧堂‧芽等不隨滅故。正理破比釋云。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論。有釋所依至亦得色名。第二釋。從所依大種得名也。
論。若爾所依至應亦名色。此難也。於中有二釋。一依親疏釋。二共不共依釋。
論。此難不齊至助生緣故。此親疏釋也。
論。此影依樹至四大種故。論主與出違宗失也。論。設許影光至未為釋難。此縱釋破也。前不許寶與光為依破。後許為依義不同破。正理救云。此言意顯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故。所以者何。影等大種生住變時皆隨彼故。此影光言。意表總聚。非唯顯色如樹寶言。是故影等顯色極微。依止影等大種而轉。影等大種復依樹等大種而生。故於此中無不順過。正理救縱云。此難不關毘婆沙義。能依所依許俱滅故無表所依大種若滅。能依無表未嘗不滅。初念無表。可與所依大種俱滅。第二念等無表云何。第二念等大種若無。其無表色豈得現有。雖此位中非無大種。而彼大種非此所依。非生因故。奇哉如是善解對法。豈不非唯生因大種。望所造色能為所依。然更有餘四因大種。望所造色許為依故。若彼所依大種滅已。能依無表猶不滅者。聖生無色。無漏無表既許成就應得現前。生‧依二因大種滅已。無漏無表雖成不行。故知欲界無表行者。定由所依大種不滅此若不爾彼云何然。由此諸師咸作是說。諸所造色有二種依。一生起依。二力轉依。聖生無色由力轉依大種無故。無漏無表雖復成就而不現行。已上正理引例釋。今破正理。無色界中雖成下地無表而不行者。以必不起下地定故。若謂以無依因大種生‧第‧四定成下五地無漏無表有依因大。此豈得生上起下無表耶。然眼等識。所依五根雖有變礙。而不成色。由彼種類有別異故。有識種類不依於色。唯五識身依色而起。六識皆用意為所依。無色界中意亦可得。乃至。又理不應六識自性。一法種類亦色非色。無有無表不依色生故。應所依有變礙故。能依無表亦得色名。述曰。一切識依意。雖一分識亦依於色。故不名色。無表一切依色。故名色也。又言色者。如牛孔雀。依少分類以立想名。非無差別。不應為難。述曰水牛名地眠。孔雀名地叫。非一切時眠叫又如世說急食急行故名為馬。而非一切。雖無彼德而似彼故。種類義成。但隨少分建立名想。此亦如是。由此即釋。定不生法。住色相故亦得色名。述曰。同牛及孔雀。亦可用此釋無表色。俱舍師破云。汝言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者。何異影等依於樹等。樹等望彼皆是疏依。並非親生。等非能造。汝說影等大種。依樹等大種。還是違宗。故救非理。
又破救縱云。汝意立初念生因大種。望第二念等無表能為所依。第二念等四因大種。望第二念等同時無表。亦為所依。故說能依所依俱滅。同樹等滅。影等隨滅。即言初念大種為生因。第二念大種為依等四因者。豈有別世兩具四大種。共為五因生一所造。諸論皆說。一切四大望所造色。皆具五因。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過去大種與未來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現在大種與未來亦爾。現在與現在亦爾。准此文。初念大種望第二念所造色。具五因。云何乃言但作生因。若轉救言初念大種為生因者。即五因皆名生因。以親能生造色故。第二念四因大種名依等四因。雖初念大種得具五因第二念大種即關生因。還有別世兩具四大。共造色過。若轉救言第二念四因大種者。非是依等四因。即四大種各為一因。名為四因。總是依因。故諸論說。初念大種為能生因。現在大種能為依因。若作此救。雖無關因之過。既言第二念大種為所依。為別起大種。為即造身根等大種。為是親所依。為是疏依。若言即是身根等大種。望無表色但為疏依者。我亦許此同時疏依。非親所依。無表不由同時依力而得色名。但由初念所依力故而得色名。由此理故。初念大種為親所依。可得同彼影光二種。親依樹寶。故我就此。說所依滅無表不滅。不可說彼疏為所依。但應言依。彼說所依。言中有過。若言無表亦望同時疏依。得名色者。眼等五根。望眼等識亦是疏依。應眼識等亦名為色。又由彼力得名色者。應是能造。若是能造。還應具有生等五因。故為非理。論。復有別釋至理得成就述曰。第二正釋也。如文可解。
上來第四有三行頌。述無表色。并明四界及假名大。頌曰至身界觸界。自下第五半行頌。以色蘊為處界。如文可解。
上來五行半頌。別明色蘊及分處界也。
論。已說色蘊至三蘊處界。自下第二有一行半頌。別明受想行蘊。并立處界也。
論曰至意觸所生受。述曰。長行釋中文有二。初明三蘊。後分處界。此明三蘊。文中有三。即釋三蘊以為三也。此文是初受體也。文復有三。一示體。二分三受。三分六受。領隨觸者。示自性受。體異餘心所也。諸心心所。雖與受同領所緣境。而不領隨觸。非自性受。自性受領所隨觸。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若時為所領。爾時非所緣。有人云。諸心心所同緣一境。皆能執受。與受何別。解云。諸心心所雖復同緣俱名執受。受領納強。名自性受。猶如十人。同一處坐。一人是賊。傍忽有人叫喚呼賊。雖復十人同聞賊聲。實是賊者領即偏強。不同餘九。受領境強。想等領境弱。應知亦爾。又解。諸心心所。雖復同緣皆執受境。想等諸法從別立名。受無別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准此兩解皆約領境名受。然與論意並不相當。又准此釋。受與想等皆同。但強弱有異。立名不同。受既如此餘亦應然。豈非雜亂。又此論云。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正理云。隨觸而生。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觸名為受蘊。領納即是能受用義。准此二論。俱以領納隨觸為受。不取領境。又此論第十云。如何觸為受所領行相依。行相極似觸。依觸而生。故正理第二云。又說諸受略有二種。一執取受。二自性受。執取受者。謂能領納自所緣境。自性受者。謂能領納自所隨觸。乃至。領所緣受與一境法。差別之相難可了知。乃至。雖受亦能領納境界。而此領納自性難知。故領納觸為自性受。此不共餘易了差別。如是諸受。與心等法同所緣故。領納異故。所緣事別。所領事別。由此觸於受。若時為所領是時非所緣。若時為所緣。是時非所領。故緣領事別。准此豈得取境勝故偏得受名。又顯宗第二云。云何此受領納隨觸。謂受是觸鄰近果。故此隨觸聲。為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納隨觸。領納順觸名自性受。有人又云。言領納觸名自性受者。謂即此受領納自體。言領觸者。觸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領觸順違俱相。貪納觸果。果即是受。還領自體以領觸相故。故正理論釋果云。如言王食國土。非食地土。食地中所出。言食國土。舉因顯果。領觸亦然。又如父生子。子媚好皆似於父。亦如果從種生。果似於因。准上所引。證受自領。皆非應理。若受還領受即違文。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若時為所領。爾時非所緣。若領自體誰為所依。故婆沙第九云。若自性知自性者。不應建立能取所取。准此。既言能領所領。故知不是自領。又與所引喻不同。王食國土等豈是自食。此中言領者。即是自體有彼相故。自為能領彼為所領。如印物印。物領印相。不可說物自領物也。有人妄敘唯識轉計。破有部之義。將為正宗。誤也。又云。若作俱舍師破云。諸心‧心所。同一剎那俱緣前境。如何可言領相應觸。若從他生。及相似者。即名為受。子從父生。果從因生。皆應名受者。此皆亦謬也。論主自以領納為自性受。與正理同。何勞此中輒引唯識論破。以為破也。又諸法得名不同。豈可以一例餘皆同名受。論。想蘊至應如受說。第二出想蘊體也。想能取像者。謂取青等男女苦樂相狀故名取像。論。除前及後至名為行蘊。第三出行蘊體也。除前。謂色受想。及後。謂識蘊。餘有為法。簡無為也。即是除四蘊及無為。餘一切法皆行蘊攝。以法多故從通立名。論。然薄伽梵至由最勝故。此下第二會釋經也。文中有二。一順釋。二反難釋。此順釋也。理實行蘊攝多有為。然經唯說六思名行蘊者。以思行義勝餘法故。論。所以者何。徵勝所以也。論。行名造作至故為最勝。答勝所以也。由造作名行。業是造作。思為業性。造作義強餘有為法。。故名最勝。偏說思也。論。是故佛說至名行取蘊。引教證也。准佛所說。故知。實通餘法。以思造作義強。名行取蘊。正理論云。契經中說永斷三結證預流果。非不永斷見諦所斷一切煩惱。當知此經是有餘說。如是等經皆就勝說。此亦如是。造作有為功能勝故。云何說此造有為。謂有勝能引生果故。
論。若不爾者至應知應斷。及難釋也。若依經文。唯六思身為行蘊者。即有為法中。除色受思想識外。餘有為法。非取蘊攝故。即非苦集諦。既非苦集。即不可為應知應斷。論。如世尊說至亦如是。引文證。餘有為法。必須達及知也。未達未知是知苦也。未斷未滅說亦如是者。亦云。若於一法未斷未滅。我說不能作集邊際。未斷未滅是斷集也。故知。一切有漏法皆須知斷。論。是故定應至皆行蘊攝。結攝一切有為法也。論。即此所說至立為法界總束七法為處界也。
論。已說受等三蘊處界。自下第三有一行頌。釋識蘊。并立處界。論曰至故名識蘊。長行釋中有二。一釋識蘊并分處界。二總結五蘊并分處界。前文有三。一釋名義。二分為六。三立處界。此所舉文釋識名義。即六識身各了自境。於自境處總取境相。不別取‧像印持等故名總取也。非是總別相中取總想也。正理論云識謂了別者。是唯總取境界相義。名各總取彼彼境相各各了別。謂彼眼識。雖有色等多境現前然唯取色不取聲等。釋各別取境義。唯取青等非謂青等(論既言唯。故知。不通取別。簡勝解也)。亦非可意不可意等。簡觸受所取也。非男女等非人杌等。非得失等(隨其所應簡心所也)。如彼眼識。於其自境。唯總取相。如是餘識隨應當知(准上言唯定不取別)。又顯宗云。識謂了者。是唯總取境界相義。各各總取彼彼境相。各各了別。謂識唯能總取境相。非能取別。入阿毘達磨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非彼境相差別事。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准上三論有四唯一但。取總之文決定。不可言兼別也。心所法中無一唯別。容作兩釋。有人不得論意。妄為四解亦不可是非何者為勝。乃疑後學令迷論說。其四解者。第一云。於境之中有二種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心所法於所緣境。心取總相不能取別。心所各自取境別相不能取總。以於一體無多解故。故入阿毘達磨論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事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第二解云。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自取別相非能取總相。此義意說。心王力強能取總別。心所力劣取別非總。破曰。違文無教。不可依據。第三解云。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取總相心王但取總相非別。此義意說王所作處心所必隨。故心所法兼能取總王非隨所故不取別。破曰。喻不相似。王能總領臣豈遍攝。無文違喻。不可依也。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總別相。然彼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能取他別相及與總相。所以得知諸心。心所皆能取境總別相者。如婆沙第三十四無慚納息中。解無慚行相云。有餘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餘行相轉。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解無愧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以此准知。皆取總別。破曰。有人雖引文證。不知正不且如受領隨觸。想取境像。豈可亦說想領隨觸。受取境像。理必不然。諸心。心所同一行相者。謂取青等諸法自共相等。非是心‧心所法各別取像等也。婆沙三十四云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羞無所羞。乃至。無敬性等。乃至。問此中所說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一說顯自性。二說顯行相。三說顯所緣。准三十八云。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集滅道不了。此中不了者。顯不欲忍義謂由無明迷覆心故。於四聖諦不欲不忍故名不了。非但不明。如貧賤人惡食在腹。雖遇好食不欲食之。異生亦爾。無明覆心。聞四聖諦。不欲不忍。問此中所說不了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明自性。有餘師說此顯無明行相。復有說者此顯無明所緣。評曰應作是說。如是無明於四聖諦。乃至不決擇以為自性。准此評文故知。初師為正。無慚亦爾所作四句非是正義。故不成證。今詳論意。心心所法。雖同取青等總‧別相等。然於此相。有即印持取像等多種不同。名為取別。心王總取境相。別相難知。如臺六司同理一國。然所理事各各不同。王則總理。別相難了。論。此復差別至至意識身。此第二就依分六也。論。應知如是至轉為意界。第三分識蘊為處‧界也。論。如是此中至及與意界。大文第四總結五蘊已。重總分五蘊。為十二處十八界也。如文可知。
論豈不識蘊至復為意界。自下第四有十二行頌。問答分別。文中有十一段。此第一問意界也。前半頌問意體。後半頌問意數。此問體也。論。更無異法即於此中者。即於六識中也。論曰。至即名餘種。釋也。即六識身。為所依義名之為意。為能依義名之為識。如父子。果種。所望不同得名有異。此答體也。
論。若爾實界至十八界耶。第二問數也。若六識依他起故名之為識。即唯六識。更兼五根六境。界唯十七。若為所依義名一意根。即更兼五根‧六境。應唯十二。六識與意更相攝故者。攝意從識即為十七。攝識從意即為十二。論曰。至界成十八釋也。此為建立十八界故成第六依。故六識外更立意界。已上數也。論。若爾無學至非意界故。難也。若以後識依故名為意者。無學後心無能依識。應非意界。
論。不爾此已至後識不生。答也。猶如種子已住因性。闕餘緣故後果不生。後心亦爾。已住意性。餘緣闕故後識不生。而成意界。
論。此中蘊攝至總攝云何。自下一頌。第二明蘊處界各一攝一切法。論曰至一切法盡。長行釋也。於中有三。一明一蘊處界攝一切法盡。二明勝義攝。三明世俗攝。此文初也。論。謂於諸處至不攝他性。第二明勝義攝。此一蘊處界攝一切法。是勝義攝。言勝義者是真實義。論。所以者何。徵也。所以勝義攝唯攝自性。
論。法與他性至其理不然。答也。自性他性恒相離故。不可相攝。論。且如眼根至離彼性故。指事釋也。論。若於諸處至攝徒眾等。世俗攝也。
論眼耳鼻三處各有二。已下半頌。第三明三根處二界一。頌前問答。如文可了。
論曰至眼識依故。答也。三根雖處各別二。以三同故合立一界。此釋三義同也。
論。由此眼界至如是安立。總結成也。
論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難也。眼等三根。既三義同。故雖二同界。何緣生依二處。自下半頌。第四明三根生二處所以。論曰至身不端嚴釋中有二。一有部釋。二論主破。此文初也。為令身端嚴故所以生二。身舌生二即不端嚴。如串子并。及如蛇兩舌故。廣如婆沙。若眼耳鼻唯有一者。即身不端嚴。故各生二。論。此釋不然至有何端嚴。第二論主難也。貓鴟二鼻二耳。雖生二處有何端嚴。論。若爾三根何緣生二。有部難也。論。為所發識至各生二處。論主答也。正理論意亦同此釋。正理論云。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如駝貓等。如是醜陋何有端嚴。是故。諸根各別種類如是安布差別而生。此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不二生。猶如身根頭項腹背手足等處。安布差別種類如是。不應疑難。亦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別異生。故見蛇等身支有闕。又見彼類舌非一生。是故諸根安布差別。待因緣起。非為嚴身。若爾何故說眼等根。為令端嚴各生二處。此有別義。非為嚴身。現見世間於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等根各闕一處見聞嗅用皆不明了。各具二者明了用生。是故此言為端嚴者。正理為令用增上義。准此。正理論釋。會婆沙同俱舍(今難。為若發識少大即得何用二處如正理前解為勝)。
論。已說諸蘊及處界攝。自下第五半頌釋蘊‧處‧界義。論曰至是蘊義。釋頌也。文中有四。釋蘊處界。即分為三。四問答分別。釋蘊義中。文復有二。一釋蘊義。二引經證。此所舉文即初釋蘊義也。和合聚義是蘊義故。論。如契經言至若遠若近第二引經証也。文中有三。一顯類多。二明聚。三結成。此即初也。明過去等顯類多也。
論。如是一切說名色蘊。第二明聚也。此是名略非體略也。三世等色不可略為一聚。但名中總略為一聚也。婆沙論七十四云。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雜心論云。名略非體也。婆沙七十四云。餘經復說云何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阿毘達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蘊。此為遮止譬喻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法處所攝色。論。由此聚義蘊義得成。結也。
論。於此經中至名現在。釋經三世色也。論。自身名內至或約處辨。自身名內者。自身名內。他身‧及非有情名外。若就處釋內外。五根名內。五境名外。
論。有對名粗至或相待立。以二義釋粗細。有對名粗。五根五境名粗。無表名細相待粗細即所望不同。論。若言相待粗細不成。難也。論。此難至苦集諦等釋外難也。論。染污名劣不染名勝。釋勝劣也。即是無覆無記善法皆名為勝。有覆無記。不善名劣。論。去來名遠現在名近。此就時遠近釋也。論。乃至識蘊應知亦然。義同。類釋餘蘊也。論。而有差別至或約地辨述其異敢。唯粗細二與色蘊差別。餘義皆同。論毘婆沙師所說如是。結婆沙師義也。論。大德法救至粗細同前。述異說也。此師不說有無對色。如前引婆沙文。五根所取名粗色者。即是五境名粗。所餘名細者。即是五根非無表也。非可意名劣色可意。名勝色者。從多說別。或就情釋勝‧劣也。不可見處名遠色在可見處名近色。就處遠近釋遠近也。過去等色如自名顯者。即如釋過去未生現在名。釋三世色也。謂已生已滅名過去色。已生未滅名現在色。未來未滅名未來色。受等亦然者。類釋四蘊也。隨所依力應知遠近。逐難重釋。可意不可意三世等。說同易解。不須重釋。無色之法無處所故。類同色說其遠近。難解故重釋也。故隨所依說遠‧近也。四蘊粗細同婆沙釋。論。心‧心所法至彼作用義。第二釋處義也。舊譯名入。義不盡也。滅義是入義但是其滅而不得生義。理實十二處。作心心所生長之處。亦作滅沒之處。今言處者。通其兩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名為處者。舉一義訓釋。是能生長彼作用者。心心所法有體性。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名為作用。論。法種族義至名十八界。第三釋界。文有二釋。一種族義。二種類義。此即初也。如一山中等。舉喻也。如是一身或一相續等。法合也。論。此中種族至同類因故。釋種族義也。論。若爾無為應不名界。以無同類因故。難也。
論。心心所法生之本故。答也。正理云。若爾。處界義應相濫。俱心心所生本義故。由此別應釋種族義。如雄黃等展轉相望。體類不。故名種族。如是眼等展轉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若爾意界望於六識。無別體類。應非別界。此難不然。所依能依體類別故。有說。安立時分異故。復有說者。六是意先。意非六先。故知有異。雖諸界體並通三世。然就位別安立異名。由此故言六先意後。有人作俱舍師釋處界相濫難云。一同類因名生之本。十七界全一少分。二境界緣名生之本。謂無為法一界少分。從多分說處義不同。少分相濫亦無有失者。今詳此解。未為釋難三科名義既許不同。不可處義復是界義。若許無為一分與處義同。無別界義。理合無為唯處非界。如無蘊義非蘊所攝。欲救俱舍應求別理。論。又說界聲至名十八界。第二釋也。與正理意大同正理論師斷後釋為當異處義故。雖二釋不同總是第三釋界義也。論。若言聚義至如聚如我。自下第四問答分別。薩婆多部三科總實。經部蘊處是假。唯界是實。論主蘊假。處界是實。立量破有部云。色等五蘊必定是假。多實成故。猶如聚我。論。此難不然至亦說名蘊故。有部救也。多實成因。有部不許。是不成過。論。若爾不應至有聚義故論主難也。經說聚義名之為蘊。而言一實亦名蘊者。此聖教相違過。正理論云。若以聚義釋蘊義者。蘊則非實。聚是假故。此難不然。於聚所依立義言故。非聚即義。義是實物名之差別。聚非實故。此釋顯經有大義趣。謂如言聚離聚所依。無別實有聚體可得。如是言我。色等蘊外。不應別求實有我體。蘊相續中假說我故。如世間聚我。非實有蘊若實有經顯何義。勿所化生知色等法。三時品類無量差別。各是蘊故。蘊則無邊。便生怯退。謂我何能遍知永斷此無邊蘊。為策勵彼。蘊雖無邊。而相同故總說為一。又諸愚夫。於多蘊上生一合想現起我執。為令彼除一合想故。說一蘊中有眾多分。不為顯示色等五蘊多法合成是假非實。又一極微三世等攝。以慧分析略為一聚。蘊雖即聚而實義成。餘法亦然。故蘊非假。又於一一別起法中亦說蘊故。蘊定非假。如說俱生受名受蘊。想名想蘊。餘說如經。於一切時和合生故。蘊雖各別而聚義成。論有說能荷至物所聚故。第二釋也。謂有為法皆有果故。即是因荷果義名之為蘊。雖言物所聚故。非以聚義釋其蘊也。以荷重中有物聚也。與經不同。論。或有說者至我當與汝。第三釋也。可分段義者。正理論云。可三世等分段義故。汝三蘊還者。可三分還我當與汝。論。此釋越經至廣如前說。破第三說。前說物所聚故。與經聚同。兼破二說亦得。經不說荷果重擔義名為蘊故。正理論第三釋。亦得為正。論。若謂此經至說名蘊故。此重破有部也。論是故如聚蘊定假有。總結成也。論。若爾應許至成生門故。有部反難。論。此難非理至有因用故。此順釋也。論。若不爾者至十二處別反難成也。論主許處是實。異於經部。論。然毘婆沙至亦說燒衣下通牒婆沙通釋。故婆沙云對法諸師說。若觀假者。彼說極微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者。彼說極微即是一界一處一蘊者觀假者。觀待總聚假蘊極微即是一分。不觀者。不觀待假聚。極微即是色界色處色蘊准此。一極微得名為蘊。故知蘊是其實。通云。此應於分假說有分者。極微是蘊一分而假。名蘊者蘊是總名。是有分也。喻說可解。
論。何故世尊於所知境。自下半頌。第六說三科所由。即是教起因緣。論曰至蘊等三門。此總釋也。有三種三合說為三。論。傳說有情至或愚色心。此釋第一三。佛意難知故言傳說。故正理云。善逝意趣雖極難知。據理推尋似應如是。為愚心所說蘊。一色一心三心所故。為愚色說處。十全一少分色。一全心。一少分心所故。為愚色心說十八界。十全一少分是色。七全心一多分是心所故。論。根亦有三謂利中鈍。為利說蘊。蘊略故。為中說處。處非廣略故。為鈍說界。界門廣故。眾生根性有三。一解遲疾不同分三根別。二記難易分三根別。若就解不分根上下。即利者略說。鈍者廣說。若記不同分根上下。即鈍為略說利為廣說。論。樂亦三種至蘊處界三。如文可解。此三種三。論主略說隨其別義即有無量。故正理云。經主。此中所說猶少。謂諸弟子。已過作意已熟習行初修事業。三位別故。懷我慢行。執我所隨。迷識依緣。三過別故。恃命財族而生憍逸。三病異故。由此等緣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
論。何緣世尊說餘心所。已下第七明蘊廢立。論曰至貪著諸見長行釋也。文中有三。一諍根。二生死因。二次第因。此文第一因也。在家之人因樂受故起貪人諍出家之人由倒想故能生見諍。論。又生死法至生死輪迴。第二因也。如文可解。
論。由此二因至鄰次當辨。總結成也。正理論云。又此受‧想能為愛見二雜染法生根本故。各別顯一識住名故。依滅此二立滅定故。如是等因有多品類。
論。何故無為說在處界。已下第八有半行頌。廢立蘊也。論曰至乃至非識。此長行釋。文中有二。一不可攝在色等蘊中。非色等故。二不可別立為第六蘊。無蘊義故。此文初也。論。亦不可說至名無為蘊。第二無蘊義也。文中有三。一無聚義。二無依義。三蘊義息。此是第一無聚義也。論。又言取蘊至故不立蘊。第二無依義也。
論。有說至應非蘊。第三釋。蘊義息故非蘊也。論。彼於處界例應成失。論主破第三釋。若蘊息得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故得無為。無為非處界。故言彼於處界例應成失。正理救云。經主難言。彼於處界例應成失。謂處界息。應非處界。便違所宗。全於蘊門眾生計我。入無餘位諸蘊頓息。處界不然。非全生故。唯取蘊起假說為生。若諸蘊息亦立為蘊。般涅槃已餘蘊應存。眾生畏蘊有多過患。應於涅槃無安穩想。非處界中全有多過。故無餘位處界猶隨。故蘊不應例彼成失。又此息言。意非顯斷。空非擇滅體非斷故。此言言意顯若於是處。蘊相都無名為蘊息。三無為上。聚義都無可名蘊息。非生門族義。於彼亦無。故不應例。此釋與頌義善相符有人作俱舍釋破云。若言無為無聚義者。與我此論初解何殊。然檢三解並是婆沙師釋也。檢正理抄云。經主。謬取古師意。謂息為斷。若以斷義名息。即有空非擇滅難。彼非斷故。亦名蘊息故。若以無聚義故名息。即不合舉處界為例。處界義不息故。今詳不爾。若唯斷義名息唯在擇滅。唯取蘊有息。餘蘊無息無擇滅故。亦不是都無蘊相名之為息。由第三解與第一釋不合同故。今詳古師言息。息滅所顯故名為息。一切有漏法有二種息。謂斷及非擇滅。色滅兼顯虛空。有為無漏唯有非擇滅息。若以蘊息。故顯無為則蘊不攝者。十七界全一界少分息。顯三無為。亦應無為非界攝。彼非斷故。亦名蘊息故。若以無聚義故名息。即不合舉處界為例。處界義不息故。應以空非擇滅為難。不應處界例蘊。若謂正理同於初解。論主此破即違初解。應更思之。
論。如是已說諸蘊廢立。已下第九一頌半。辨蘊處界次第。於中有二。一明蘊次第。二明處界次第。此半頌明蘊次第。論曰至立蘊次第。長行釋也。文中有三。一以四義辨次第。二證蘊唯五。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此文第一四義辨次第。四義即為四別。此即第一隨粗辨次第也。論。或從無始至立蘊次第。第二隨染辨次第。並先果後因以為次第也。論。或色如器至立蘊次第。第三隨器等次第也。論。或隨界別至次第如是。第四隨界辨次第也。
論。由此五蘊無增減過。第二證蘊唯有五也。論。即由如是至故別立蘊。第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
論。處界門中至次第可知。自下一頌。第二明處界次第。論曰至或二三四。釋頌本也。文中有五。一唯取現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取離境故先說。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此文第一。唯取現境故。五先說也。論。所言四境至或二俱取。第二。唯取所造。故眼耳鼻舌。先身根也。論。餘謂前四至在二先說。第三。眼耳取離境故在鼻舌先。論。二中眼用至後聞聲故。第四遠速故先說。文中有二。一。眼耳。同離中知。眼遠速故先耳說。二。鼻舌。同合中知。鼻速故先舌說。此第一明眼先說也。論。鼻舌兩根至舌後嘗味。第二明鼻速故先說也。論。或於身中至故最後說。第五上下次第故。從上先說。意無方處故最後說。根品中云。眼耳鼻根橫布齊平如冠華鬘者。就根體說。此文言上下者。據所依根相也。義不相違。然正理改頌云。前五用先起。五用初二遠。三用初二明。或隨處次第。長行釋云。於六根中。眼等前五。於色等境先起功用。意後方生。是故先說。如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為自識依及取自境。應知。俱是眼等功用。於五根中。初二用遠。境不合故。所以先說。二中。眼用復遠於耳。引事如前。是故先說。鼻等三用。初二。分明故鼻居先。舌次。身後。如鼻於香能取微細。舌於甘苦則不如是。如舌於味能取微細身於冷煖則不如是。隨處次第釋不異前。若色等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云何夢中能取色等。有餘師說夢中憶念先所受境。若不爾者。諸生盲人。於其夢中亦應取色。有說。夢中。非必憶念先所受境。境相現前分明取故。非於覺位憶念了別先所受境。如在夢中。色等現前分明可取。非於夢位憶昔境時。有殊勝德。過於覺位。由此。憶念先所受境明了現前。勝於覺位。是故夢中能取非昔所受色等。然於夢位。有時亦能憶昔境者。此非實夢。不能分明取境相故。若爾。生盲何緣。夢位不能取色。誰言。生盲於其夢位不能取色。若謂夢中必定憶念先所受境。非先未受。應信。生盲。夢中取色。昔餘生中曾見色故。又於夢中非唯夢見曾所受事。如餘處說。是故生盲夢亦應爾。而本論言色等五識先受。意後知者據容有說。非必定然。如是所言。於色等境。眼等先用意後生者。亦非必定。眼等五識展轉互為等無間緣。本論說故。此中且約非夢散位受了色等次第而說。由此已釋。定所取色。住空閑者咸用是言。定中青等。是有見色。不可說言此色定是眼識曾受。異類色相於此中分明現故。此定境色。是定所生大種所造。清潔分明無所障礙。如空界色。婆沙七十三。復次隨順粗細次第法故。謂六內處眼處最粗。是故先說。意處最細。是故後說。
論。何緣十處至立法處名。自下第十一頌廢立色處。及法處名。論曰至不總為一。釋頌本也。文中有二。一釋色處。二釋法處。就釋色處中。一釋分十差別。二釋最勝。三順世立名。此釋分十差別。為令了知境者。謂五境。有境者。謂五根。即五境‧五根為十色處。論。若無眼等至而即別名。釋為眼等別故。雖標色總稱。即十處中一處別名。論。又諸色中至在彼差別。第二釋色處勝故立通名也。由有對故。及有見故。具此二義名之為勝。手等觸時。即便變壞釋有對也。可示在此在彼差別。釋有見也。自餘九處唯是有對不是有見。非是勝故不得通名。論。又諸世間至非於眼等。第三順世立名也。
論。又為差別至如色應知。第二釋法處也。
文中有三釋。一為差別。二攝多法。三攝增上法。此初釋也。此如釋色處。雖標總稱。即是別名。論。又於此中至應立通名。第二攝多法故。論。又增上法至獨名為法。第三攝增上法故。論。有餘師說至獨立法名。此是雜心釋也。
論。諸契經中有餘種種。已下第十一有四行頌。攝諸經中異名蘊處界也。第一頌攝諸經法蘊。第二頌辨法蘊量。第三頌攝餘經中諸蘊‧處‧界。第四頌因論生論。釋經中六界。此頌第一攝經蘊也。頌前問答。如文可了。論曰至皆行蘊攝釋頌文也。諸論多作兩釋。然婆沙以聲為體正。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連合。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顯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又云。問何故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非無表故(廣如彼釋)又云。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問於佛教中何者善。何者無記。答阿毘達磨素怛。纜藏多分是善。毘奈耶藏多分無記。如世尊說門應關閉。衣缽應置竹架龍牙。如是等言皆無記故。有說。佛教若為所化說應知是善若為餘事說是則無記。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往觀天為雨。不雨。園中何為高聲‧大聲。如是等言皆是無記。
論。此諸法蘊其量云何。自下第二一頌辨法蘊量。論曰至法蘊足說。此釋頌本。有三師說。此第一師云。佛教有八萬部。一一部量有六千頌。如法蘊足論。准此論文。即是六足中法蘊足論。此就文‧句定量。若真諦釋云。有餘師說。有一分阿毘達磨名法陰。其量有六千偈。八十千中。一一法陰其量皆爾者。佛阿毘達磨藏。有九分。九分者。一法陰。二分別惑。三分別世。四分別因。五成立界。六名聚。七到得。八業相。九定相。九分中有一分名法陰。有六千偈。餘分多少無不皆爾。八萬法陰中。一一法陰。各有六千偈。故舉九分中法陰分有六千偈。是八萬中之一數也。詳其此釋與論不同。九分中法陰非法蘊足故。論。或說法蘊至名一法蘊。此第二師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是教門有八萬別。謂蘊處等。如文可解。
論如是說者至八萬法蘊。此第三論主評云。如是說者。以病有八萬故。說能對治法有八萬也。正理二解同前。第三解云。如是說者。所化有情有貪瞋癡我慢身見及尋思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謂說不淨慈悲緣起無常想空持息念等諸對治門。此即順顯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准此論文。論第三釋。即與第二釋無別。然八萬者舉其大數。此即是八萬四千法蘊也。真諦師云。諸師實判如此。眾生有八萬煩惱行類。謂欲‧瞋‧癡‧慢慢等差別故。為對治此行。世尊正說八萬法陰者。由眾生煩惱行。有八萬。佛為對治眾生八萬煩惱故說八萬法門。如此道理判法門量。故言實判。經部亦同。此解。相傳云。真諦師解。分十隨眠為十。一一。各有九隨眠為方便。一一具十即成一百。一百各有前分後分。并本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中。一一。以九隨眠為方便。并本二百合成二千。兼本一百為二千一百。又約多貪‧多瞋‧思覺‧愚癡‧著我五。品品有二千百。成一萬五百。已起有一萬五百。未起一萬五百。合二萬一千。又以三毒等分四人。各有二萬一千。合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正理意不同也。檢真諦俱舍疏無文又依賢劫經。三百五十度。各有六波羅蜜乘成二千一百。對四大六衰。各有二千一百。成二萬一千。貪瞋癡等分。各直有二萬一千乘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此論正理不同。智度論云。貪瞋癡等分。此四人各有二萬一千病行。各有八萬四千法蘊。已上論文。一一法蘊有別通。故與此不同。問八萬法蘊。合有幾萬億頌。答。此間算法有上中下。下法十萬曰億。中者百萬曰億。上者萬萬曰億。若依智論千萬曰億。若如此方則十萬為億。一法蘊有六千頌。十法蘊有六萬頌。百法蘊有六十萬頌。千法蘊有六百萬頌。萬法蘊有六千萬頌。如是即一萬法蘊。有六百億頌。八萬法蘊有四十八百億頌。問智論說三藏唯有三十萬頌。何故此說過多。答。毘曇。據佛在時。法未滅沒故多。智論。據佛滅後隨人滅沒。故少。故智論說佛經根本無量。佛涅槃後。諸惡邪見王。已出焚燒經書。破壞寺塔。害諸沙門。五百歲後像法不淨。諸阿羅漢神通菩薩難可得見。故諸深經不盡在閻浮。行者受者少故。諸龍神持去。付法藏云。商那和修。既滅度。七萬七千本生經。一萬阿毘曇。八萬清淨毘尼。悉皆隨滅。此即明證。婆沙云瞿沙。解云。五十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是一法蘊量。案此解計。頌數更多。言八萬法蘊者。但就聲聞教中為語耳。緣覺及菩薩即多故。菩薩藏經無量義經云。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億。悲華經云。聲聞有八萬四千法聚。緣覺有九萬法聚大乘法藏有十億法聚諸說不同。其實法蘊有無量。各據一說。故不相違。如華嚴隨機說四諦不同。有十萬等。論。如彼所說至二蘊所攝。謂色行蘊也。
論。如是餘處至類亦應然。自下第三一行頌。釋經異名蘊處界也。論曰至一一自相。總釋頌也。謂經中說前色等五蘊眼等十二處及眼等十八界。更有異名蘊處界。皆攝在前所說中。論且諸經中至此行蘊攝。此第一辨餘蘊。此即戒等五蘊。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蘊體云。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語律儀。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三摩地。云何無學慧蘊答無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謂盡無生無學正見相應勝解。於境自在立解脫名。非謂離繫。云何無學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問何故此二智名解脫智見蘊。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無學慧蘊與解脫智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緣繫縛法故。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緣解脫法故。復次。無學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此緣有漏無為解脫。不緣緣解脫無漏智故。無學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此緣無漏有為解脫。亦緣緣解脫無漏智故復次。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不緣離繫法故。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緣離繫法故。是謂差別者是謂世俗粗相差別。若說勝義真實差別。應如前說。謂無學正見智。是無學慧蘊盡無生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論。又諸經說至法處所攝。此第二攝異名處也。文初有三。一十遍處。二八勝處。三四無色處。此中文意。大分或知。論。五解脫處至法處所攝。第二攝五解脫處也。言五解脫處者。一聞佛等說法得解脫。二因自讀誦得解脫。三為他說法得解脫。四靜處思惟得解脫。五善取定相得解脫。解脫謂涅槃因此五種得解脫故名解脫處。此即略依集異門足論十三十四。及阿含經第九。列名標釋。廣如彼說。言皆慧為性者。第二生得慧故。婆沙云。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是生得善初及第三聞慧。由聞聖教生勝慧故。或可。第三亦思慧。為他說法必先思故。第四思慧。如名可知。第五修慧。於彼定中善取相故。雖說不同皆慧為體。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前三。聲意法處所攝。後二。意法所攝又解聲在第二第三取自聲故。聲非第一非以他聲為自助伴。論。復有二處至四蘊性故。第三攝二處也無想有情。聲恒成就故得有聲。成十處也。故發智說。誰成就身。謂欲。色界有情。如身色‧聲‧觸亦爾。故知此聲恒成就也。正受無想異熟果時雖無有心。初生將死時必有心故。故亦言意。又成彼地法必有心故。又婆沙一百三十七云。問世尊。何故。於無想天及有頂天。多說為處。答有諸外道。執此二處以為解脫。佛為遮彼說為生處。廣彼如釋。論又多界經至十八界攝。第三攝異名界。多界經明六十二界。謂三種六六種三一種四兩種二。更加十八界故。成六十二。隨其所應十八界攝。出體相攝如次別明。
論。且彼經中所說六界已下第四。一頌明六界也。頌前問答。如文可解。此下第四別明。如文可知。論曰至名為空界。出空界體。論。如是竅隙云何應知問也。
論。傳說竅隙至明闇為體以有部宗答也。
不信空界實有故言傳說。正理論云。所言傳說。表不信敬。彼說意言何有此理。故彼上座。及餘一切譬喻部師。咸作是說。虛空界者不離虛空。然彼虛空體非實有。故虛空界體亦非實。此有虛言而無實義。虛空實有後當廣明。今因空界。且略成立離虛空界實有虛空。故世尊言。虛空無色無見無對。當何所依。然藉光明虛空顯了此經意說。虛空無為。雖無所依而有所作。謂能容受一切光明。以果顯因有實體相。虛空無者應無光明。既有光明眼識所取是色差別。故有虛空以能容受光明等故。實有虛空理極成立。由此所說契經文句。顯二。分明各別實有。又於色界得離染時。亦說斷此虛空界故。如世尊說。離色染時。心於五界解脫離染唯除識界。不應說斷虛空無為。諸漏於中曾未轉故(已上論文)。然空界色。理實通其光‧影‧明‧闇‧光與明類。闇與影類。於二類中各舉其一。義亦兼餘。故正理云。傳說。竅隙。即是光闇。謂窗牖等光闇竅隙。論。應知此體不離晝夜者。晝以明為體。夜以闇為體。此空界色以明闇為體。晝夜為位。
論。即此說名鄰阿伽色。述本論空界色異名也。
論。傳說阿伽至鄰阿伽色。述婆沙異釋。此第一云。阿伽是極礙也。
論。有說阿伽至鄰阿伽色。第二釋也。此阿伽名為無礙。梵語阿伽通其二義。各據一釋。
論。諸有漏識名為識界。前出空界體。此出識界體。唯取有漏不取無漏。
論。云何不說至為識界耶。問也。
論。由許六界至則不如是答也。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又恒持生。諸無漏法則不如是。故正理云。由無漏法。於有情生。斷害壞等差別轉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於有情生。生養長因差別轉故是生所依。生因謂識界續生種故。養因謂大種生依止故。長因謂空界容受生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界是施設有情因故。非無漏法。如契經說。六界為緣入母胎故。
又婆沙七十五云。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廣如彼釋。問三無心位闕六識界。四無色中後闕前五。如何得說識等六界恒持生也。答此總說諸界從續生位至命終心。隨其所有皆能持生。無有現起不持生者。及無一有情總無六界而得有生。非如無漏法現起在身。而不持。總無無漏而其生亦有。不欲說一切有情恒具六界。故作是說。所以論云。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如是諸界從續生心至命終心。恒持生故。諸無漏法則不如是。
論。彼六界中至七心界攝。相攝可知。
論。彼經餘界至十八界攝。類說餘界皆此十八界攝。略依法蘊足論第十。第十一多界品。出六十二界體。攝入十八界中者。法蘊頌云。界有六十二。十八界為初。三六一四種。六三後二二十八界謂六根六境六識。如自名攝。言三六者。謂三種六第一六。謂地水火風空識界。前四界觸界攝。空界以光影明闇為體。色界攝。識界以有漏識為體。七心界攝。第二六。謂欲恚害無欲無恚為害界。欲以欲貪為性恚以瞋為性。害以害為性。無欲以無貪為性。無恚以無瞋為性。無害以不害為性。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攝。第三六謂樂苦喜憂捨無明界。前五界以受為性。後一以癡為性。是心所法故。皆法界攝。一四種。謂受想行識界受想行法界攝。謂界七心界攝六三者。第一三。謂欲‧色‧無色界。欲界十八界攝。色界十四界攝。除香味二。及鼻‧舌識。無色界意‧法‧意識界攝第二三界。謂色無色滅界。色界謂欲‧色界。以有色故總名色界。十八界攝。無色界後三界攝。滅界以擇滅。非擇滅為性。法界攝。第三三界。謂過去。未來。現在界。皆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第四三界。謂劣中妙界。劣界以不善‧有覆無記法為性。七心界色聲法界攝。中界以有漏善及無覆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妙界以無漏善法為性。意‧法‧意識界攝第五三界。謂善不善無記界。善界以一切善法為性。不善界以諸不善法為性。此二七心界色聲法界攝。無記界以一切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第六三界。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界。學界以學無漏五蘊為性。無學界以無學無漏五蘊為性。此二意‧法‧意識界攝。非學處非無學界。以有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十八界攝。後二二者。第一二界。謂有漏無漏界。有漏界以有漏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漏界謂無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意‧法‧意識界攝。第二二界。謂有為無為界。有為界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為界以三無為為性。法界攝。阿含經中亦列六十二界名。名多界經。

俱舍論疏卷第一(之餘)

保延三年潤九月六日於南新房
奉點了加久壽
(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