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本

 沙門基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自下第二別破小乘。於中有三。初總問。次略答。後廣破。
論。餘乘所執至如何非有述曰。即總問也。大乘之餘即小乘也。若言異識大乘亦成。色異心故。今言離識簡違宗過。
論。彼所執色至理非有故述曰。即略答也。心心所等稍同大乘。故且未破。
論。且所執色至非極微成述曰。下廣破也。於中有三。初破色。次破不相應。後破無為。以心‧心所是能取故。體即識故。稍相近故。後總破內方始破之破法之中總有十一部。顯義別破。謂薩婆多‧經量部‧正量部‧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上座‧化地‧飲光‧法藏等計。自餘九部宗類皆破就破色中有三。初總敘外執色之類別。次別牒破之。後總結非有。此即初也對有三種。謂即所緣‧障礙‧境界。初所緣有對。謂心‧心所於自所緣。次障礙有對。謂十色界自於他處被礙不生。如手礙手等。後境界有對。謂十二界法界一分諸有境法於色等境初後別者。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有所緣。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如俱舍第二等廣說其相。然此中說。對謂對礙。取障礙有對。十處名有對。法處名無對。彼此共成。除勝定果。餘宗無故。
論。彼有對色至非實有故述曰。牒有對破也。於中有三。初破有對。次破無對。後雙破之初中有二。先破諸部有對不成。後結有對不成破有對中有三。初破能成有對極微不成。次破所成有對眼等不成。後申正義破能成中。初總非。次別破。後總結。此總非也能成所成根微等義。至文當知然經部等極微隨眼‧色等十處所攝。然非是假。非眼識等得。成和合色為眼等境故。以理而論唯意識得。應法處收。以實從假色等處攝。以假攬此實法成故。正理論中與經部諍。法處不許別有色故。非法處攝也薩婆多極微隨色等處攝。即和‧集色等。細從粗攝故大乘極微法處假色。不能成眼等積集色故由此應作四句分別。經部十處粗假細實。大乘世俗粗實細假。薩婆多等粗細俱實。一說部等粗細俱假。以經部師‧薩婆多等所計極微各疏遠故。今破之也然諸部計全疏遠者。因言敘之。近者不述。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者。總立宗非。正對薩婆多。若對經部非彼所許。欲難不極成所成有對故。不作此解言對經部者。犯相符極成。彼說所成有對非實有故能成極微非實有故者。總立因非。然此因有隨一不成。
下文有二。初破有礙無礙。後破有方分無方分。
論。謂諸極微至是假非實述曰。自下別破薩婆多師‧經部等計。皆說極微是實有故。皆是礙性。三有對中障礙有對。有對名礙。薩婆多極微是礙若有方分名礙。薩婆多非礙。唯經部有。已下隨應。量云。此應是假。許質礙故。如瓶等物。
五根‧五境亦攝在中。無不定過。此是經部方分質礙。及薩婆多本計。
自下設遮。
論。若無質礙至成瓶衣等述曰。恐有異計亦說極微無礙。故今設破。又無方分名為無礙。薩婆多等亦名無礙量云。汝之極微。不能集成瓶等。以無礙故。如非色法無為‧不相應‧心心所等。皆攝在喻中。亦無不定。若對薩婆多。因應改云無方分質礙故。不能一一。可尋比量。正彼論文子細分段亦准可知。
論。又諸極微至便非實有述曰。此中量云。所執極微。應可分析應非實有。有方分故。如粗色等。此二比量破經部師諸計極微有方分者。然方即分。更無有分故。二十唯識云。極微有方分。理不應成一。
論。若無方分至承光發影述曰。下難無方分。略有五難。此第一極微無方分應無光影難。無方分者是薩婆多計。彼以極微等即是和合色。和合色外無別極微。極微外無和合色。以理難云。汝和合色。應無方分。體即極微故。如汝極微成和合色無方分已遂立量云。汝和合色等。不能承光發影。無方分故。如非色等。
論。日輪纔舉至光影各現述曰。此敘理也。如日輪舉照柱等進。東處承光。西邊發影。故言各現。
論。承光發影至定有方分述曰。此正難也。承光發影東西不同。故知極微定有方分。如日照一柱。其中極微無方分者。應日照東處西邊有光。無方分故。應無所隔。汝之極微。應有方分。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東處非西。明有方分。
論。又若見觸至必有方分述曰。此第二極微無方分見觸無差難也。即事申理。若執極微都無方分。眼見壁等。及手觸時。唯得所見‧觸之此邊。不得所不見‧觸之彼分。此和合物即諸極微。極微無方分。見觸此邊之時。應亦得於彼分。此即彼故。彼如於此。為量同前。粗色方分既即極微。故知極微定有方分。
論。又諸極微至共和集義述曰。此第三極微有中表。一應成六分難。又若無方分。即不能或和或集。和對古薩婆多師。集對新薩婆多順正理師。極微。應不和‧集成粗大物。以無方分故。如虛空等然經部師說有方分。今難無方分便非和者。故知唯古薩婆多師義。不然因有隨一不成。隨所住處。設許汝不相觸著。相擬宜時必有上下及四方差別。所擬東邊既非西邊。明有方分。東若非東。西應非西。便為非色非謂極微。
論。或相涉入至定有方分述曰。此第四極微無中表微聚不異難。若無所擬東西等方。所有極微應相涉入合為一體便不成粗。二十頌云。極微與六合。一應成六分。若與六同處。聚應如極微。初半是前。後半是此。由此極微定有方分。故俱舍云。觸與不觸皆應有分。
論。執有對色至應無障隔述曰。此第五極微即粗色。應無障隔難。汝有對粗色應無障隔。即極微故。猶如極微汝執有對色即是極微。極微之外無有對色。極微若無方分。粗色應亦無方分。無方分故亦無障隔。如非色等。為量同前。二十頌云。無應影障無此障無也。
論。若爾便非障礙有對述曰。若無障隔。便非障礙有對所攝。量云。汝之十處。非障礙有對。無障隔故。如心‧心所。
論。是故汝等至定非實有述曰。由此汝極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折。可分折故定非實有。二十頌云。聚不異無二。
論。故有對色實有不成述曰。此結非也。能成極微既非實有故。所成有對之色實有不成。
上來破能成極微不成訖。下破根境所成有對不成。
論。五識豈無所依緣色述曰。自下第二明所成有對不成之中有二。一問。二答。此問也。小乘問曰。若無能成實極微故。無所成有對色。汝大乘五識。豈無所依‧所緣之色。
下答有三。初申正義。第二破眼等內處不成。第三別破外處不成。
論。雖非無色而是識變述曰。即申正義。此中雖言義兼德失。色義片同。意顯識變不同他色。即論主答。雖有所依所緣之色。而是識所變現。非是心外別有極微以成根‧境。
論。謂識生時至為所依緣述曰。此解識變。謂八識生時內因緣種子等力。第八識變似五根‧五塵。眼等五識依彼所變根。緣彼本質塵。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實於本識色塵之上。變作五塵相現。即以彼五根為所依。以彼及此二種五塵為所緣。五識若不託第八所變。便無所緣。所緣之中有親疏故。以上是總初申正義。
論。然眼等根至非外所造述曰。自下第二別破五根。色等五塵世間共見現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現量得。雖第八識緣。及如來等緣是現量得。世不共信。餘散心中無現量得。以但能有發識之用。比知是有。此非他心及凡六識現量所得。唯除如來。如來小乘計亦為現量得。非世共許故不為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別有大種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發生五識作用。觀用知體。如觀生芽用比知體是有。觀所緣論亦作是言。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以用比知體性是有。由此說根唯是種子。二十頌云。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觀所緣論不言現色。言功能故然今此義諸說不同。大眾部等說。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眼不見色。乃至身不覺觸。以經說言根謂四大種所造各別堅性等故是肉團。肉團不淨故不見色。稍勝餘色故名清淨薩婆多師別有四大生等五因。為其因緣造根‧塵等。大唯身觸。根雖積集。離心之法。仍實有體。
成實論師名師子冑。本於數論法中出家。因立彼義云。由色‧香‧味‧觸四塵以造四大。是無常法。此中四大總得成根。為五根體經部五色根‧境。雖體並假。實極微成。
說假部通假實。蘊‧處門中攝各別故一說部說。唯有其名都無體性順世外道計即四大吠世史迦。四大俱是實句所攝。堅‧濕‧煖‧動德句所攝。眼唯得三。但除風大。身根得四。亦得堅等。然彼宗說。眼根即火。耳根即空。鼻根即地。味根即水。皮根即風數論師自性生大。大生我執。我執生五唯。即色‧聲‧香‧味‧觸。此五是我所受用物。受用物時必有用。根謂十一根。不能自起。必待五大。待五大故從五唯復生五大。五大生已方成十一根。是能受用具故。有說色造火。火成眼。聲造空。空成耳。耳無礙。聲亦無礙。香造地。地成鼻。味造水。水成舌。觸造風。風成皮。心根有二說。一說是肉團。一說非色。非色者不說造。是色者說造。或說唯地造。或說五大皆能造餘根。亦有說五大通能造之然今大乘一解。內自種子為其因緣。心內所變現行相分四大為增上緣。造根‧境‧色。故此論說。非是心外實大所造二解云。根即種子。名功能故。名種子故。引教如前。於中三說。至下當知。體既非色。非是外處四大所造三解云。五根據實皆通現‧種。然論多據現色名根。此中造義諸門分別。如對法疏。
論。外有對色至內識變現述曰。且薩婆多五塵離識皆有實體雖緣積聚仍體實有。經部師說。實極微成。五塵體假。說假部計。若在處門以緣積集說之為假。若在蘊門五塵體實。故五塵體總通假實。若成實論師體是實有。仍是能造一說部說。唯有假名無實塵體。數論師說。五塵體常。仍是礙性。能造所攝。勝論師說。聲‧香唯無常。色‧味‧觸通常無常。五皆無礙。順世外道計即四大。
大乘之中有以過去五識相分為五塵。有以現在大種。及所造為五塵。然有假實。如色中二十五種。四顯色實。餘色皆假。響聲假。餘聲實。觸中所造假。四大實。不見香‧味通假之言。心外有對前已遮破。故此諸根但是內識之所變現所緣論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
論。發眼等識至生眼等識述曰。然雖識變作用有別。發眼等識名眼等根。此為依故生眼等識。勿謂識變但是色者皆無差別。此即結根及解根義。
然且依常徒義釋此文者。以現行清淨色為五根。諸處但言四大所造淨色名根。若約觀所緣論。陳那即以五識‧種子名為五根。或以五塵種子名根。第四卷中護法救義。五識業種名為五根。對法第一云眼界者謂曾現見色及此種子。又瑜伽決擇分等。皆以現行‧種子二法為眼根等然唯種家。釋對法等者。由本熏時心變似色。從熏時為名又即識之種子現有生識用故假說為現行色根。若唯說現行為根。釋唯種子文者。如下第四卷及觀所緣論。釋通現‧種文者。實唯現行是根。以大所造說淨色故。對所生之果識。假說現行為功能。實唯現色。功能生識之義。大小共成。舉之以顯。體實有無。彼此競故不說。以聖教言根謂淨色故。其實種子非五根性俱用之家如下第四自當廣釋。不能預述唯種子者。陳那等義。以二十唯識說五色根皆是種子。如第四卷引。唯現行者無別師說。此中但約諸處教文顯相義說。即護法等通用現‧種為根。根既然境亦爾。且助陳那故言業種亦是根體。可尋下第四‧及觀所緣‧二十唯識‧對法第一等。不能繁引。
上來第二別破根訖。自下第三破所緣緣。
論。此眼等識至為所緣緣述曰。下破所緣緣。大文有三。初標識變定所緣緣義。次正破執。後歸正義。此標識變也。內識所緣不離心之境我亦許有。然心外所緣緣決定非有。外人執他身心聚等一切外境能生心者皆所緣緣體。故今非之。即總非十八部。然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亦緣自心。亦緣心外法。今非一分故無過也。故宗輪云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至第二卷當知。
論諸能引生至此所緣緣述曰。以上總文。謂色‧心等能為引生。緣似自色‧心之識者。汝執彼是此所緣緣耶。此即總牒共許所緣緣義。下欲別破。此對除正量部以外夫識緣法。法必有體能生識故是緣義。無法即非緣。識上必有似境之相。是所緣義。若無此相名所緣者。即眼根等應眼識所緣若爾即鏡所照亦具二義。面等望鏡應是所緣緣此亦不然。此鏡非為能慮託故。至下第七卷四緣中廣解。然此大小二乘共許。非唯自宗。其似境之相即是行相。大小乘別。如第二卷末‧及觀所緣論。不能煩引。如色為緣發生眼識。眼識緣色時。有似色之相。即是行相名似自識。
論。非但能生至所緣緣故述曰。下正破執。於中有四。一破正量。二破經部。三破古薩婆多。四破新薩婆多。此中唯破正量部。正量部識不立似相。直取前境即名為緣。吠世史迦眼舒光至境緣。餘塵至根方緣。下既別破薩婆多故。此初破正量部也。正量不許具二義名緣。但能生識即是所緣。何假似自者。今難之云。以能生識故是所緣緣者。其因緣等應是所緣緣。等者等取等無問‧增上緣等。對立量云。且汝眼識現緣色時。眼識所有因緣等應是眼識所緣緣。宗也。但能生眼識故。因也。如現色等。喻也或翻遮色等非所緣緣。如眼根等但能發生無似相故。經部師等。因緣等者。種子等也。薩婆多等。因緣等者。同類因等也。彼並非眼識所緣緣。故今非地。又與能生識是所緣緣。為不定過。且望一色處作法。汝此色處為如聲等能生五識故。是五識中隨一所緣緣攝。為如眼等增上緣同類因等。能生五識故非是所緣緣。因緣等法既非所緣緣。心外色等應知亦爾。此破親所緣緣。然小乘等共計。他心等法為自識親所緣緣。即是心外取法。故今破也。此等親疏所緣緣義。分行相事等。如第七卷說。若不遮心外法為疏所緣緣。即是第八為質。餘識託之而變。觀所緣緣論說。過去色識是現五識所緣緣。二十唯識等。並如下第四卷。不能別敘。
上來第一破正量訖。自下第二破經部師。
論。眼等五識至似彼相故述曰。此牒經部師計。自下並同觀所緣緣論。彼說實有極微非五識境。五識上無極微相故隨彼彼處所攝眾多極微共和合時。總成一物名為和合。如阿拏色等以上方為五識境。和合是假。依實微立。即五識上有和合相故。名五識似彼相也。
論。非和合相至定不生故述曰。此下正破。量云。其和合相。非異極微有實體。即極微故。如極微此犯相符。經部不說和合有體。故今牒定也。說和合相既非實有。方顯非是五識緣故。非汝經部師其和合相。異本真實極微有實自體。分折彼和合時。能緣假和合相識定不生故。
論。彼和合相至是五識緣述曰。和合既假說許是所緣識上有相。不許是緣。以假無體故。
論。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識故述曰。舉月為難。應立量云。汝和合色處。設許是眼識之所緣非是緣。以彼都無實體性故。如第二月。第二月彼計亦是假不生五識。唯意識所緣。觀所緣緣論頌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經部第二月亦非五所緣。今以為喻者意取少分。謂和合於五識是有法。非緣是法也。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但以義縱和合設為所緣故。文中云設。非第二月亦許所緣。此中但遮有其緣義。不說彼為五所緣故。又第二月依瞿波論師略有二解。一解云。唯意識得。此中為五識喻。非緣義等故無過失。以五識是有法所收。同喻無有無所立失。又以義減文。於有法之中須除五字直言和合於識設所緣非緣為宗。是意所緣故。或除設所緣字。但言和合於識非是緣。為宗亦得二解云。第二月空花等相。即眼識等所緣。於中執實等方是意識。若依此義。空花等色便無本質。亦非法性故前解勝。護法同前。又所緣是境義。有無俱成。彼文既正。不須減加。其經部師。亦不說五識緣第二月故。論文之中宗‧因‧及喻准量應知。今不許彼實是所緣故言設也。五識緣長等假法。應有不定過。今釋之言。唯取五識一向緣實故無違也。然觸處中澀等。即四大分位差別名之為假。身根所得。不同長等聚集假攝非眼識等得。說為色處以明了取依眼為門故。若說五識亦緣假者。此是識內。不同他宗。如緣命根等亦是所緣緣。別變為相。依他攝故。或兼實緣。汝之和合識外無法不可為例。如對法抄。
論。非諸極微至各作所緣述曰。此第三牒本薩婆多毘婆沙師義。如經部師。極微和合所成是假。不能為緣發生五識。今和合時一一極微有和合粗相。各能為緣發生五識。以有實體能為緣故。然別極微相五識不得故非之也。
論。此識上無極微相故述曰。此中量云。色等極微設許是五識緣。非是所緣。五識上無彼極微相故如眼根等。眼根等為緣發生五識。五識不緣故以為喻。二十唯識亦作是說。極微各別不可取故。觀所緣緣論頌云。極微於五識。設緣非所緣。彼相識無故。猶如眼根等。
論。非諸極微至無此相故述曰。彼設救言極微各別之上有和合相為五識所緣。和合相者即似一相。此相是用大於本極微。用不離體。體既實有。成所緣緣。或為本計義亦無妨。今亦非之。量云。極微和合時。應無別和合相。體即本極微故。如未和合時。此中意云。非諸極微上別有和合相。不和合時無此相故。故此亦非是所緣也。
論。非和合位至體相有異述曰。此重成破。非是和合位與不和合位此諸極微。若體若相二俱有異。和合之位可作所緣。
論。故和合位至非五識境述曰。由如是理。極微和合位。亦非五識境。量云。汝不和合時極微。應是五識所緣。體即和合極微故。如和合極微。又返例和合之相非五識所緣體即不和合時極微故。如不和合時極微。此論文中有二意也。思准可知。若彼救言不和合時。亦有和合之相。以微隱故相難知者。又應破云。不和合時極微。應生和合覺。體即和合極微故。如和合時。返難和合如不合時。准量亦爾。非五識境總結之也。
論。有執色等至為此所緣述曰。此第四敘眾賢論師新薩婆多義。為前非破色等法極微是緣非所緣。以五識上無彼相故。便救之言。其五識上亦有極微相。色等雖有多相。一分是現量境。此諸極共和集時。展轉相資各有粗相生。如阿拏色七極微相資。皆有阿拏色許大微相。如經部師阿拏色是假法。薩婆多云。彼和合故非五識境。五識必依實法生故。今者所說此相相資。各別極微能生五識。一處相近名和。不為一體名集。即是相近。體各別故。是實法故有力生識。以相粗故識有此相。故所緣緣理具足有。
今者非之云。設許有體不諍緣義。不許彼有相資相故。故論但言為此所緣。今所緣義是所諍故。彼執不然下破之也。如觀所緣有六義破。皆有比量。不能具述。
論彼執不然至體相一故述曰。下難有五。一二位無差難。極微和集相資之時與不和集不相資時其體是一。如何相資能為大故發生五識。立量云。汝相資極微。應不與五識為其所緣。即極微相故。如不相資集時所緣論頌云。和集如堅等。設於眼等識。是緣非所緣。許極微相故。
論。瓶甌等物至應無別故述曰。二量等相齊難。所緣論云瓶甌等質覺相彼應無別故等。今云瓶‧甌二物極微之量等者。緣彼相識應無差別。瓶‧甌等者。等取盆等。極微等者。是相似義。且如俱以一俱胝極微作瓶‧甌。瓶‧甌應無別。以極微頭數相資等故。今既瓶‧甌二相各別。故知不是相資量等為五識緣。量云。彼一俱胝極微為瓶等者。與此一俱胝極微所成甌應無差別。有一俱胝極微相資相故。如此一俱胝極微所成之甌境量既爾。心量准知。論文但有緣心無別。
彼若救言此瓶‧。。。甌等微量既齊相資相應等。但由行位不同遂令見別。
論。共和集位至微圓相故述曰。三微相失本難。所緣論頌云。非形別故別形別非實故。乃至廣說。更有一頌。今難之云。共和集位一一極微。應捨根本極微圓相。行烈既別相資亦殊。即是極微失本圓相量云。瓶等相資之極微。應非圓相。體即相資相故。如相資相極微本是團圓之相。今既不爾故失本相。由此又解。既無方分如何行位令其相別。相別唯在假瓶等上非極微故。此亦非由行位異令見異也。
論。非粗相識至緣餘境故述曰。四識行相互通難。此中量云。緣大瓶等識。應即緣極微之心。彼執所緣即極微故。如緣極微心何故緣瓶等。但作瓶等解不作極微解。若言見微。微雖細相。瓶雖相粗。以體一故。彼緣瓶粗相之識。即是緣微細相之識。若許爾者。汝餘聲等境。其緣色境之識應亦得緣。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如粗細境。
若許即有世間相違。
又若許爾。
論一識應緣一切境故述曰。五一心緣遍難。相相違法許俱緣故。緣此之識應亦緣餘。應耳亦得緣於色等。比量應知。
論。許有極微至真實極微述曰。總結之。如觀所緣廣為徵逐不能煩引。
論。由此定知至為所緣緣述曰。自下第三結歸正義。於中有三。一顯識變所緣緣義。二顯頓變非積小義。三顯極微非有實義。此顯識變也。以自內識所變之色為所緣緣是依他性有體法故。不緣心外所執無法。所緣頌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

(此如何成)

  論。見託彼生帶彼相故述曰。顯具所緣‧緣義。若緣本質有法無法。心內影像定必須有。此既有體見託彼生。即是緣義。然心起時帶彼相起名為所緣。帶是挾帶逼附之義。由具二義與小乘別雖無分別緣真如時無有似境相。而亦挾帶真如體起名所緣緣。如自證分。至下第七自當體解。相者是何。所謂體相。真如無遍計所執相名無相。仍有體相。故經言一切諸相共同一相。所謂無相問眼緣心上所變之色。有別影像不。若有者即應無窮。此是所緣故。若無者正量部心‧薩婆多極微亦爾。何理不齊。我色近識可名挾帶定相隨故。汝色不然。何得為難。識皆具不。如緣我等豈有相耶。五識亦緣過去識等。如此問答皆至下釋。
問既無極微。大乘識等緣色等時如何緣也。
論。然識變時至合成一物述曰自下第二顯色頓變非積小義。自申正義。述能成所成根‧塵等義。隨其相分形量大小。其能變識頓現此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如薩婆多從小至大合成一物。如瑜伽第三‧及‧五十四‧顯揚第五‧第十六‧第十八皆廣解之。
此中意說順世‧衛世極微本是常法。所生子微與因量等。仍名為粗。是無常法。子微聚集與量德合方成大量。薩婆多微隨何色者。即彼處攝。七極微成微。乃至展轉積小成大皆是實有。經部極微體是實有。積成大物。大物是假。實隨於假十處所攝。大乘極微法處所攝。然是假法。其色處等形量大者。體是實有。折大成小極微故假。由此識變但隨形量若大若小。不從於小以成大也。所言一相是假一相。形假似一。實非是一。不同衛世間如色等法形表等假。五識緣時為緣假實。若緣長等。即同經部應無緣義。若不緣者如何此中言隨大小。
又如何說長等假色色處所收答由此義西方二釋。一云五唯緣實。五識唯現量。明了緣自相故。如色處中唯青等實眼識緣之。五識同時意識明了取得長短等故。長等假色色處所攝。若以別根‧境相對。長等法處收。唯意緣故。此中所言隨大小者。隨其顯色大小頓變。眼識緣之無大小解。今談之為大小等也。意識緣之作大小相。非五識能緣作大小解。即是假形。色處既爾。乃至觸處亦不緣假。唯緣本實四大為境。不同經部第二師云。五亦緣假。以能明了照其自相。是處自相。非事自相。亦非自相自相。處者十二處。事者謂青‧黃等各各別事。自相自相者。於一青中復有多微一一各別。或多分段各各有別。由如是理故名現量。非言現量皆是實法。無漏亦緣諸假法故。然假有二。一無體假。二相待假。前如忿等。後如悔等。以癡相說。長等但是相待假收。非如青等相等仍實。名之為假。體是有法。無如經部緣假之失。長等有體。依他法故。長等但是青等分位。其實五識得多青等名緣長等。無別緣也。唯意得之。名緣假者。五識亦緣青分位故。故瑜伽論第三卷說。識變色時隨小大中由此長等本識亦變。此甚難解。前解為勝。如對法第一疏。
問若無極微佛何故說。
論。為執粗色至實有極微述曰。下第三顯極微非有實義。即是為執實法實我是一是常故。佛說極微令其除執。而分折色。非謂有實極微體故佛說之也。然依他故。可說為實成所緣緣故。依所折色說故。然瑜伽論第五十四。由五緣故佛說極微。
問如何除折。
論。諸瑜伽師至假說極微述曰。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安惠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瑜伽之師即依士釋。師有瑜伽名瑜伽師。即有財釋。若言瑜祇即觀行者。是師之稱。以假想惠。非謂實以刀等折之。於粗色相即是所折之色相也。半半破之漸次而折。除粗至細至不可折假說極微。不同小乘體無方分而不可折。
論。雖此極微至是色邊際述曰。以此極微體即是分而體有方。故言極微猶有方分。
或復分者謂有二義。一方之分。二方即分。粗具二種。細唯後一。方即是分故無有失。若更折之便心相變似虛空現。不作色相現。所折之物即非極微。極微細故。故不可折。非如心等故有方分。方即分故非更有分。瑜伽說云極微有方無分者。更無細分故不相違。以此微相與空相鄰故。諸經論皆說極微是色邊際。邊際者是窮盡義。過此更折便為非色。然此分別如對法第一瑜伽第三‧五十四等說。五十四說。非肉天眼境。唯餘三眼境。唯惠折之。非實有故。
論。由此應知至非極微成述曰。破有對中。此為第二結上明非。
論。餘無對色至定非實色述曰。自下第二破無對色。即法處色。生起下文。此中二量。謂無對色。定非實有。許色所攝故。色種類故。如有對色。前已破訖故得為喻又量云。或此定非實色。以無對故。如心‧心所。心‧心所法非實色故。
論。諸有對色至真實色法述曰。牒有對非結無對非。此五外境或現在。或過去。或現行。或唯種。或通二。如下第三‧第八。觀所緣論等說。
論。表無表色豈非實有述曰。自下第三雙破有對。及無對也。於中有二。初問。次破。此即初也。此外人問。有對‧無對既說為無。表‧無表色豈非實有。世尊說有業及戒故下初總非。
論。此非實有述曰。下別破也。於中有二。初破外計。後外人引經為難。初中有三。一總非。二卻詰。三別破。此即初也。
論。所以者何述曰。次卻詰也。
論。且身表色至以何為性述曰。此下第三別破諸部。於中有二。一破表。二例破無表初中有二。先破身。後破語先中復二。初破外計。次申正義。破外計中有二。第一總問諸部。言身者積聚義。謂諸根大造色和合差別為體。積聚多色以成身故。或依止義。為眾多法所依止故。此義雖通。然唯身根別得總名。表謂表示。色處表色。以表依身故名身表。依身之表。依士釋也。此唯假業。若思實身業。動身之業。能動身故。成業論中廣釋諸部業體。不能煩引。
論。若言是形至不可得故述曰。下第二別破諸部。於中有二。初破薩婆多實有形。故言非實有。可分析故。如瓶等物。前已破表色處無故。今更破無表。故非實有。以彼長等以相形故成於形色。豈長等是實。相待之時便失相故外人救曰。此實有性。有別長等極微性故。積集長性微即成長等。短等亦爾。故非表是假。若爾應失微本圓相。或應極微有別長形者。微本圓相。性雖是長而微不長。後此便變為其長等。豈非捨本微圓之相而成長等。若謂不然。應量破云。汝長極微。應無圓相。說是長故。如粗長等色或積長等微。應不成長等。微圓相故。如顯色微長等極微不可得故。故表是假。寧為實有。
論。若言是動至無動義故述曰。次破正量部。彼計身業以動為體。如成業論‧俱舍十三。別有一物。色等動時能動名身業。今言亦非實有。纔生即滅無動義故。非謂纔生即滅證非實法。心‧心所法亦實有故。彼言動者是長時滅法。如有人行從初發至住。一期之間有此動故。初行名生。中間名住。乃至終盡位時名滅。今言生已即滅無有動義。非生即滅謂一切假。應云汝動生已應滅。有生法故。如心‧心所。依論量云。諸法無實動義。纔生即滅故。如心‧心所。彼心‧心所剎那即滅然無動義。
彼若救云誰言生已即滅。若如即滅可無動義。然此因有隨一不成。今為成此即滅因故。
論。有為法滅不待因故述曰。量云。此動應生已即滅。因云滅不待因故。如心‧心所。故知生已即滅或云。動應剎那滅。有為法故。如鈴聲等。彼說鈴聲等是念念滅法故。雖彼自宗色等是有為非念念滅。非極成故無不定過。彼復救言如薩婆多法滅待滅相不待外緣。我部色等滅待外緣及內相因。故不可以不待因為證。有隨一故今復成之。汝滅應不待因。許是滅故。如無為滅但總言滅不須分別體之與相。若體若相皆應不待。此中總破相及非相。故有法之中須言有為。不然即有少分相符極成之失。
論。滅若待因應非滅故述曰。汝所執待因之滅應非是滅。以待因故。如生住等生違於滅滅待因而方滅。滅違於生生應無因而自生。返覆成之。生違於滅生待因而方生。滅違於生不待因而自滅。此破正量。以彼部計展轉為救。故論連環展轉破之。不爾從下向上成立亦得。先成滅不待因。既成已成有為法剎那滅。既成已成無動。
菩薩地中四十六云。滅若有因應更生故。此如生難。謂滅應更生。以待因故。如生。
彼住等雖待因。然非是滅。又不極成。故非同喻。無不定失。
論。若言有色至理亦不然述曰。別有一物不是動等。心所引生能動手等說名身業。心等引生。簡脣‧口等。非心引故。此破日出論者。即經部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羅國有鳩摩邏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論。時五天竺有五大論師。喻如日出明導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譬喻師。經部之種族。經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如成業論。彼云。有色非顯非形。心所引生能動手等。是身業性。然不是動。理亦不然。總敘計非。
論。此若是動義如前破述曰。此非彼計。今設徵云。能動手等。體應是動。同正量義。已如前破。
論。若是動因至不應名表述曰。若非是動是動因者。即應是風大。風大能動故。量云。汝身業。應即風界。許體是色能動因故。如風大等設許是風不應名表無表示故。如水火等。
論。又觸不應通善惡性述曰。汝執此風設許有表。即通善惡。觸法不應通善惡故。風非表業。觸處攝故。如火‧水等若無此物手等不能動。外草木等無此動因。云何能動。風定非此。非善惡故。如水等。若許風有善惡者。不然。觸入攝故。如水等。
論。非顯香味至定非實有述曰。汝此表色。亦非是顯‧及與香‧味。無表示故。如觸應知。復有香積世界之香雖有表示。即非此土。亦非彼許。此以音聲為佛事故。然彼不許香是表故第二解云。又彼非表。但聞香時而自悟道。豈是由香表有善惡。此如見佛顯色即念佛等。觸物知善惡。豈以顯等為表也。第三結云。故身表業定非實有。然今後解雖違下論破名等文。設為此解答外無爽。
外人問曰。何名身表。
論。然心為因至假名身表述曰。此述正義。大乘五塵皆無記性。然餘處言色‧聲二處通善‧惡者。一為隨順小乘等說。二為表示內心等說。實非善‧惡。由加行心為等起因。顯隨心之善惡。簡餘香等扶根諸塵故。令內念念識之所變生滅之身。往趣餘處表示心故。假名善惡說為身業言識變者。簡薩婆多等。生滅相續。簡正量部等。
似有動作。簡譬喻師等表示心故。顯其表義。此非業體表示其心。故名表業。香等無表示。不可名表。此上總破實身業已。
論。語表亦非實有聲性述曰。此下第二破語業也。初破外執。次述正義。此即總非。大乘解云。假語業者。語謂語言。音聲為性。語體即業。名為語業。持業釋也。此能表了所欲說義故名為語表。故名語也或復語者字等所依。由帶字等能詮表故名之為語。實業即思。發語之業。亦依士釋。
論。一剎那聲無詮表故述曰。此破一切有部。就彼宗除佛餘一剎那聲不能詮故。又以理徵。設汝說佛一剎那聲。亦不能實詮。如汝說極微大。於大乘者以粗心故緣之不著。如我極細一剎那聲。汝宗不能有所詮表。故今總非。設就量云。語中汝除佛一剎那聲。應許有實表業。以是有情語聲攝故。如佛一念語今既說除佛一切聲一念無表明非實表。一念實聲不能詮故。又佛一念聲言實能詮表。但汝自言。餘人不了。故不能詮此違自義。大乘之中豈不許佛一念能詮。今諍是假。故宗法言有實表業。以簡過失。乃不違宗。若說假時我亦許故。又言。汝佛一剎那聲。無實詮表。許聲性故。如所餘聲此遮實詮。無違宗失。
論。多念相續便非實故述曰。第二因破。或應此語多剎那聲是實能詮者。理亦不然。多念相續便非實故。量云。多念語聲。應不實能詮表。多念相續聲故。如風鈴等或因云。語聲性故。如一念聲。一念聲詮。前已破故。得為喻也。
論。外有對色前已破故述曰。此中約前破有對色故今破之。量云。汝多念身表語聲。應是假法。合多成故。如瓶衣等。又外有對色前已破訖。明聲表業亦非實有。為量如前。
論。然因心故至於理無違述曰。此述正義。文相易知言因心者。簡脣‧口等。此時雖動然非語業。非因心故。心本不欲發於此故識變者。簡經部。似聲者。簡薩婆多等。生滅相續。簡聲論者。彼計常故。
似有表示。簡一切宗。彼皆實表故。
論。表既實無無表寧實述曰。第二例破無表亦無。於中有二。初破外執。次申正義。此破執也。汝無表色。亦非實有。色所攝故。如有對色前已破得為喻又汝無對色。應非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若大眾‧法密部。別立無表色。謂身勇。身精進。若心勇等心所攝。上座胸中色物亦法處攝。今例破之。
論。然依思願至理亦無違述曰。第二申正義也。此解無表如成業論末。已下大精稍有差別。謂依思是定道戒。願謂散無表。或思起願作善惡多小時節分限。或由異思。或由異緣未起已來。所造善惡時節分限。於此思上假立無表。此即總言。然中有別。
  論。謂此或依至增長位立述曰。此無表色略有二種。一散無表。即是依發殊勝身‧語善惡思種子增長之位名為無表。依謂所依。顯假依實。殊勝思者。簡下中思不發無表。身語者。顯色義。發善惡者。顯性非無記。惡者。不律儀業增長位者。簡前及後。謂加行時種未增長。及後捨已種不增長。今有善惡戒時。種子增長剎那剎那七支倍倍即是種子念念體多。由現無依諸福業事。施主遠處心雖不緣。受者用時。施主要期緣今具故。種子增長增長福業。故受戒時。第三羯磨雖住無心。由前邀期緣今時具。種子雖無現行熏習。亦得念念體性倍增。即作白前從僧乞戒時心所發故。闍梨作白以後。其受戒者或無心故。猶如遣使作殺生等。若新熏種念念種子體新倍生上立無表。若本有種。體雖不增而功能倍。若新舊合用者。唯取新熏種倍倍生時用增上說。不用本有。力不及新故。初熏種時舊亦生種。今所立無表。唯依新熏上立也然此新熏亦唯用增。而體不增為勝。既無現行如何種起。又定道戒體不增用增。此何故爾。此解為勝。約此祈願思種子上。假立散無表色也又思種子者。顯所依體而非現行。發身語者。簡意業。不發身‧語者是意業故。又遠近二思名為意業。非第三思正發業者。今言正發簡初二思。又簡遠近及與剎那。第三思是近因等起。故說發言又解此思為色所以發身‧語善色故。或止身‧語惡色故。顯揚論說。諸律儀色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此中善戒言發身‧語者。彼說決定得色名因。定‧道合說。此顯差別。定‧道不發業故。
論。或依定中至故是假有述曰。此中二無表。謂依定中止身‧語惡現行思上立定‧道戒。不約種子。此名隨心轉。故現行思可爾種子不爾。故止身語惡者。解名為色所由問定戒可爾。道共戒若現思者。即八道支正語‧業‧命以何為體彼皆表故以現思為體豈一現思亦表無表彼非是表但名無表又雖發身‧語。而非表無表。如發身‧語思又望不同。通於二義通表無表不爾八地已上菩薩。及如來身。應無表業等。又此唯用念念增長而體不增。非一剎那有二思並故。故知別脫用此解勝問曰別解脫種上立無表可爾。以無表示他故。何故定道戒。遂現行上立仍名無表耶。此應是意表答曰不然。此亦不能表示他故問曰若爾即散意識現行思應名無表。此亦不能表示他故答曰此定等中別有殊勝止身‧語惡。先有祈願別脫類故。不發善身語。於現思上假名定道無表。隨心轉故。散意不然。既非殊勝止身‧語惡。及無祈願等故不名無表。散意殊勝祈願。即是別脫表戒。從他受得。緣外身‧語與此不同。此大乘一支二支乃至多支皆發無表。祈願勝故。盡形祈故。此意表業現行者名表。然無無表。如瑜伽第五十三‧并樞要‧及別抄等然今應說二種無表何大種造等。如五十四‧及六十六等解。及如下第七卷抄解。三業無表皆假所以。如佛地第四‧成業等解。定共戒與道共戒應明寬狹。此中言定中通明道者。明無漏戒亦名定戒。
論。世尊經中至豈不違經述曰。即第二段外引經難。初問。次答。此初問也。
論。不撥為無但言非色述曰。此總答。下別顯。
若爾何者名身‧語業。
論。能動身思至說名意業述曰。下文有二。一出體。二釋名。近意之業。意相應業。名意業。鄰近釋。依意之業。依士釋。此言三種思中第三思正發身‧語者。是身‧語業體也。前二審慮‧決定思。與意俱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五十三云。不發身‧語思名意表業。自有表知故。此二種思是發身‧語遠近加行。動發勝思正發身‧語。是三差別問曰若發身‧語思是身‧語業。表無表中何者所攝。如言色‧聲假名表業。思種假名無表。此現行思名為何法答曰此正業體。而非表無表。不示他故非表。自表知故非無表。又不恒續故。以色例表假實相徵如理思擇由此應作四句分別。有唯名無表非表。謂別脫無表。有唯表非無表。謂散身‧語。有亦表亦無表。謂定‧道思。瑜伽說。意思自表知故亦名為表。即八地以去觀中意俱思通二義故。有是業非表無表。謂身‧語業思。
問曰何故名業及道。
論。起身語思至亦名為道述曰。此第三發身‧語思有所造作。謂於境轉造作於心。復能發身‧語故名為業。道有二義。一者是前審‧決二思所遊覆故。謂第三思。為前二思所遊履故。即是所緣所引發義。如身‧語是思所遊等。二者或通生當來苦樂異熟故亦名道。思道名亦亦於業也。非唯名業。亦名道故又亦身‧語二。非唯身‧語名道。思但名業。即是身‧語亦得名業。思亦名道。道者依止義。依之進趣生當果故。十業道中前七之思。為後三種業所履故。意業能生當異熟故。是其道義。
論。故前七業道亦思為自性述曰。非但意業以思為體。身‧語二業體復是思。故論言亦又業道實體唯思是也。假名業道通身‧語二。以實思業亦二假道。故論言亦。
論。或身語表至說名業道述曰。前解思業名為業道。此下第二正解身‧語名業道義。思所造作。非能造作故。如文可知。
論。由此應知至變似色生述曰。自下第三此總結非。申正義也。
論。不相應行亦非實有述曰。自下第二破不相應。於中有二。初總破諸部。後別破異計。初中復三。一總非。二卻詰。三量斥。此即初也。不相應者。簡非色‧心‧及諸心所。不相似故。行簡無為。
論。所以者何述曰。外返詰也。
論。得非得等至體相可得述曰。下以量斥於中有三。初難實有。別舉體相及作用因。二合難體用。三別難實有初中有三。一舉有法及難體因。二舉難用因。三顯其宗法以結於假。此即初也得非得等。是有法。下文云定非實有。法也。此初量云。得非得等。定非實有。非如色‧心‧及心所等現比二量有體可得故。如畢竟無俱舍云。非如色等現量可得。非如眼根等比量所得。既不如色等。故異色等無別體用。其無為等即色等性。舉色‧心等。以顯無為如色‧心等現可得故。無不定失。又擇滅等非此所許。亦無不定。
論。非異色心至作用可得述曰。此難作用。其因有別。謂非異色‧心‧及心所等。現比二量作用可得故。宗‧喻同前。真如與心等非一向異。亦無過失。
論。由此定知至分位假立。述曰。舉其宗法結歸假也。至下當知。
論。此定非異至許蘊攝故述曰。即第二段合難體‧用。此者即不相應法也。量云。此不相應。定非異於色‧心‧心所有實體用。許蘊攝故。如色‧心等其真如等與色等不一不異。不同彼宗不相應行一向有異。無不定失。又非蘊攝。即成異品。況非一向異於色‧心等也。許言簡過准上應知。
論。或心心所至定非實有述曰。下第三段別難實有。有二比量。此第一也。有法同前。故文不說。謂不相應行。定非實有。或心‧心所‧及色‧無為所不攝故。如畢竟無畢竟無者。即龜毛等。瑜伽思惠地有四種無。此即彼一。前言異等。真如與心等不一不異。故因不舉無為。今言實有。為宗法。故舉無為也。簡不定失。
論。或餘實法至非實有體述曰。有法如前。此中假法。共許瓶等。不共許忿等。今但總言。汝不相應行。定非實有。除假以外許餘實法所攝故。如餘假法此中餘言。顯色心等所不攝也。不言許者隨一不成。文外量云。汝不相應行名。非有此實體。此餘心等所不攝故。如瓶‧忿等。顯揚十八具廣破此。不繁廣引。
論。且彼如何至有實體用述曰。下別破異計。於中有三。初破本薩婆多等說十四不相應者。第二破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化地部計。第三例破成實論師無表戒等。正量部等所說不失增長。正理論師所立和合性等初破本薩婆多十四不相應中有六段。一破得‧非得。二破同分。三破命根。四破二無心定‧及無想異熟。五破四相。六破名‧句‧文身於中一一皆有四文。一問外人說有之由。二外人引有之教理。三以理教難。四申成正義。此即初也。雜心等說異生性狹。退不成就等無處攝故。俱舍立非得不說異生性。即非得攝故。以成不成相返而立故對問也文言且者。顯簡持義又言異者。顯不離義。彼宗亦說不離色等別住有體色等俱故。
論。契經說故至十無學法述曰。外人引有之教理也。此顯異生聖者俱有得經。
補特伽羅。數取趣也。即諸異生十無學法者。一無學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九正解脫。十正智。此十法義如別章說。
論。又說異生至不成就煩惱述曰。此顯異生聖者俱有。不成就異生等言。至下當釋。此且引經證得等有。
論。成不成言顯得非得。述曰。結經證有。
論。經不說此至為證不成述曰。以教理難也。先皆總非。次方申難。此總非也。經說成不成。不別說言異色等有。故非成證。
論。亦說輪王至他身非情述曰。下文有二。先難得已。後例非得破得中有二。初以教為齊責。後教外別生徵。初中有四。第一以教為齊責。七寶者。一象寶。二馬寶。三主兵臣。四主藏臣。五女寶。六珠。七輪。此中前五他身有情。後二非情。此七寶義如別章說。既言輪王成就此七寶。豈成他身及非情也。彼宗不許成他‧非情故。
論。若謂於寶至假說成就述曰。第二難寶假成。謂彼救言。輪王於寶有自在用。隨欲轉故假名成就。非謂有得同善惡等。
論。於善惡法至而執實得述曰。何故於寶即假說成非實有得。異生成就善惡諸法。言有實得。量云。汝宗七寶。應有實得得。契經說有成就言故。如善惡等汝善惡法。應無實得得。契經說有成就言故。如七寶等又量云。善惡等法。應自在故名成就。經有成就言故。如七寶等此就他說。
第三例寶唯現。彼復救言。
論。若謂七寶至可假說成述曰。此牒彼計。七寶現在。可說自在名為成就。善惡之法理則不然。非必皆唯現在有故。
次論主難。
論。寧知所成至理非有故述曰。寧知善惡離現在有。離現之法非我許有。故今言現者。無為亦是現。今即有故。又現者現在。現在外皆非有。擇滅等亦爾。而我真如與現在法不即不離。不可離現而說有故。故知唯有現在之法。即可自在故名成就。離現實法理非有故。故知決定不成過‧未。而我真如不說實得得。而智證之故假說無妨。擇‧非擇滅我無別體。亦非此證。
第四破外伏難。外人問曰。若無得者。未得‧者未得已失。及無為法應永不成。
論。現在必有善種等故述曰。未得‧已失現行之法。現在必有善‧惡‧無記諸法種子。後得生故。於現種子假名成就。已得真如者。有無漏種。須即緣故。
善種等言。攝惡‧無記。及真如智。更無過失。
論。又得於法有何勝用述曰。自下第二教外別生徵。於中有二。初總。後別。今總問彼。又此得等於所得法有何勝用。
論。若言能起述曰。毘婆沙中雖有二說。得於所得能起不失。婆沙本意取不失因。生能起法。非得能故。不難有二。此外人言能起諸法。起者生也。即生彼法義。
論。應起無為述曰。論主難云。應起無為。以有得故。如有為等。
論。一切非情應永不起述曰。一切非情即外具等。應永不起。以無得起故。如龜毛等彼宗不許外法非情有得得故。過去‧未來已成就法應恒常起。以有得故。如現得法。
論。未得已失應永不生述曰。一切未得應永不生。已失之法更不應生。此中通說。未得之法及易界地等已捨之法。應永不生。無能生得故。如龜毛等。
論。若俱生得為因起者述曰。此設彼救。未得已失之法現雖無得。彼皆許有俱生得故後時能起。以俱生得為能起因故。今牒之云若爾者。
次論主難。
論。所執二生便為無用述曰。諸有為相應無用故。有俱生因及前後得故。此中所說大小二生更何所用。汝宗有情數法二生。應無用。許有能得故。如無為法。
論。又具善惡至應頓現前述曰。若法由有前後得等皆能生者。應一切時頓生三性。得恒有故。量云。汝善心起時餘所未起善惡等法現有得者。並應亦起。以有能生得故。如現起善法更互為量准此應知。
彼復救云若雖有得。無所餘因可和合故不俱起者。
論。若待餘因得便無用述曰。所待之餘自能生故。以前破文俱舍等有。
彼復救云。
論。若待於法至成就彼故述曰。此牒彼計。若無得者不成就彼。正理師救。
次論主難。
論。諸可成法至實不可得述曰。即是現在及真如等。皆不離有情。何須得成就。過‧未無法。前已論故更不須成。離有情者實不可得。
論。故得於法俱為無用述曰。不離有情法。若離有情法。俱為無用。前何須故。後即無故。又得於法為因能起。或不失因。以理推徵。俱無用也此中離言有二。一內有情數法名不離法。外無情法名離有情法。初可說有得。後不可說有得。二云識所變不離有情法。即非情法亦不離有情。無法名離有情法。初說有得後即無得。亦通非情說有得也。既說輪王成就七寶。亦得說成他身非情。故通取得他非情勝。又現行成就即一切法。非情現行寧即非也。故後解勝。
論。得實無故非得亦無述曰。以得無實故非得亦無。得有用而尚無。非得無用如何有。非得非有。得與非得相返立故。如得。
論。然依有情至三種成就述曰。申正義有二。初明得。後明非得也。然外非情。他身。過‧未。皆非可成。然以輪王成七寶故亦許。大乘於他非情許建立得。可有受用者許成就故。准下第二成他根不成以為二說。此言可成。謂五種姓互所無者名不可成。即自身中所有種子。及現行中可受用者。他身‧非情名可成法。依此等上立成就‧得。然今大乘都無文解得‧成就別。准理及教。實體無別。如瑜伽五十二說。云何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彼復說言。當知此得略有三種一種子成就等故得‧成就二無差別。
依何分位立成就也。
論。一種子成就至三現行成就述曰。五十二說。若所有染污法。諸無記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現行者。染法未為奢摩他伏。無記未為聖道永害。生得未為邪見損伏。如是名為種子成就。此等未損。行與不行皆名成就。故瑜伽言。於引發緣勢力自在假立為得。即是一切見‧修煩惱。三無記法任運起者。及生得善所有種子。皆此成就。從無始來此等種子數修習故。然五十六。對法第五。說種子成。如生欲界未離欲染。此諸煩惱及隨煩惱名為成就。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就。彼依有體及與損害能生現行作用力故名成不成就。瑜伽唯約未為損伏能生用說。無不成就。亦不相違。對法論等。不說任運一分無記是種子成。生得善中文亦略也。然准彼論。自在成就言一分無記。其種子成就。理亦攝餘一分無記。其生得善與瑜伽同。然准對法。亦應如彼煩惱。理說通成不成。以在他界不起他界生得善故。唯說成就同於瑜伽。以瑜伽中但依染法能生用說。其能治道說奢摩他。不說無漏道。以對法中。通說染體及用未滅名為成就。通無漏道名為能治。對法文盡。瑜伽少分。故知二論各據一義。此種成就唯取種子。如瑜伽說。對法論中但約染法。有體無體有用無用。名成‧不成。生得有用名為成就。亦不說現行名種子成就。今依對法依體用有名成約體用無名不成者。且依用說。如欲界染法為奢摩他伏。第七識中一向成。六識中名成不成。六識之中見道一向成。修道名成不成。修道中我見等不伏名成。貪‧嗔等伏名不成。已伏者作用無名不成。未伏作用有名成。若無漏道。依染種體名成不成。義亦有別。離欲界染見道門者。一向不成。已斷故。修道通成不成。修道中第七識一向成。金剛心方斷故。六識一向不成。此依我見等離欲斷說。不爾即通成及不成。其無記法。若有聖道望斷縛。名成不成亦得。望體成佛名不成。不爾名成。若生得善法。有依用名成不成。未為邪見伏。生在此地名成。若邪見伏不生之地名不成。若依體說。若已成佛名不成。已捨故。若未成佛恒名成。對法中染法。有體及用名成不成。說有無漏對治道故。瑜伽唯有作用名成不成。以增盛種子方名得故。無記‧生得善。唯瑜伽有約損用名成不成。無記體者。應互相准作成不成。自在成就者。瑜伽論說。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增盛種子名自在成。由加行力方得自在。又成此時名自在者。故說此等名自在成。對法論說。加行善法。謂世出世一切功德一分無記。謂工巧處變化心等。等言為顯攝威儀心極串習者。唯除生得無記之法。若准對法染污等法說。其加行善等。若體若用。亦有成不成者。如斷善根用不成。成佛之時體不成。有漏者已捨故。無記亦有用成及不成離縛等故。若望成佛亦有體不成者。其無漏種亦爾。用有成不成。謂得勝捨劣。及退失現法樂住等名不成。已生現行者名成。有未起無漏現行位名不成。後起現位名成。其體亦有成不成。無種姓名不成。有者名成。有三乘決定所有姓名成。互所無名不成現行成就者。對法等說。諸蘊處界。若善‧不善‧無記現行。名現行成就。種若斷損。現行亦不成就。現起時必名成。不起位名不成。前二唯種。此唯現行。三種成就皆通有漏。若無漏法唯後二種。若大乘位伏斷有異。如樞要說問何故種分為二。現唯立一答以種隱而難知離之為二。現行顯而易了合而為一又影顯故。
論。翻此假立不成就名述曰。此顯非得翻得而立非別有體。斷體斷善不成等皆此中攝。然今辨得聊以義門。一辨依處。今者通說依他‧非情。自心變似皆自種子之所生起。通成他身。及非情法。不同小乘心外取法故。二辨差別直申正義。恐理不明。聊相對辨。薩婆多得依三種別。一屬所得謂有為得。二屬能得道。謂擇滅得。通有無漏。三屬所依。謂非擇得。屬所依眾同分也今者大乘有為法得定屬所得。擇滅之得亦定屬道。然唯無漏非擇滅得略有三種。一屬道。謂六行伏惑所得無為。非是擇滅。不斷種故。不屬所依。世道得故。二屬所依。所依謂第八識。如畢竟得非擇滅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三屬種子。暫緣闕法。有種子在不屬所依故或即屬所依。種子即本識故。非心緣證。亦不屬道。故但屬種。然通有漏及無漏法。三性別等如對法說。
所非得法亦通一切。即前一切種子緣闕不生名非得故。非得唯有屬於所依。通有無漏。或屬種子。暫非得故。種猶有故。亦有義門。與小乘別。如餘記說。不能繁述所成就有三。所不成就亦爾。前說不成即三非得。論。此類雖多至名異生性述曰。五十二說三界見所斷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即通二障不善‧無記二法之上假施設之。異生性者。或五四蘊成有情法。性唯染污。異生之性名異生性故。異有二義。一別異名異。謂聖唯生人天趣。此通五趣故。又變異名異。此轉變為邪見等故。生謂生類。異聖人之知類名為異生。生者是總。性者是別。異生之性。並依主釋。以變異名異。聖非異生。又如婆沙廣解名字。
論。於諸聖法未成就故述曰。釋其所以。唯依見斷種子上立。此有四種。一無種姓。乃至第四如來種姓之所隨逐。隨所有姓二障種子即建立之。不唯約能障上立。無種姓人無別障故。應言未得見道二障上立。二乘斷一分。名一分聖。俱句攝故。此等諸門及釋難。如下第九十障中解。
論。復如何知至有實同分述曰。初問有由。次彼部答。
論。契經說故乃至廣說述曰。外人引經次論主非。
論。此經不說至為證不成述曰。經明不說別有自體。即依色‧心之上說天人同分。故證不成。
論。若同智言至知實有者述曰。下有三難。初內外相同難。此牒外救。若無別實眾同分者。即緣界‧趣。及四生等。同言同智應不得生。以無能同相似法故。無不生心。要緣有故。
論。則草木等應有同分述曰。論主難云。則草木緣之。亦起同言同智。應別有同分。草等既無。人等應不有。量云。汝宗草等。應有別同分。起同言‧智故。許如人天等又應天人等。無別實同分。起同言智故。如草木等有何所以不許彼有耶彼若救言。如趣生體唯內有情有。而外無情無。同分類應爾。非外皆應有。若六足‧對法文無法同分。唯俱舍‧順正理師立今難俱舍等曰。趣等唯業果。外法可言無。同分許非唯業果。何妨外法有同分。如異熟色外法可無。若等流色外非不有。若言外法無樂欲故即無同分。無樂欲故應無生等。若言有為法故有生等者。即相似法故應有同分。若言同分樂欲之因。同分無故亦無樂欲。樂欲無故亦無同分。應唯說有有情同分。應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又趣是趣向。外法可非趣。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如趣外法無。相似法上有同分故。此難古薩婆多師。更有餘難准生為之又汝自言起言‧智故有此同分。即外法非無。前後雖欲分疏。實為難解也。故此同分應亦非情有。此設外救出自論文。復為徵逐文外意也。請審詳之。
論。又於同分至有別同分述曰。此下第二能所無差難。若以於法起同言‧智。便別有體者。同分亦起同言‧智。應別有同分。彼說同分更無同分。此相似法云何乃然。量中翻覆皆應准知。然彼救言。如所造是色為四大種所造。大種雖是色。更非他所造。同分亦然。體為能同不假他同。此義失宗。若以造故名為色。四大無能造。故可名非色。但以變礙名為色。何得如同分。相似法上有同分故又不然。大種有勝功能。稱大而是種。更無大故。不為他所造。同分更無有勝能。然體既非一。復起同言‧智。與法既不殊。何為無同分又體是能同故。更無別同分。亦應體是能生故。更無別物生。生體是能生。更為生所生。同分是同他。更應為他同。汝以大大返徵。我以生生卻逐。設欲翻其勝論尚自難知。何況許有同分實。而自墜耳。
論。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述曰。彼同分既無同分不爾。此法何為許然有。
論。若謂為因至知實有者述曰。下第三宿因非假難。此牒正理師救。由同分為因。起同事同欲故。
論。理亦不然至有實同分述曰。若爾即應唯與事業及欲同為同分。不與眼等色‧聲‧觸等相似法為其同分。若許事‧欲外亦與為因。但內相似皆有因者。即應外法色等相似應類亦有同分。量云。汝外相似色處法上。應有同分。色處攝故。如內色處如此徵逐亦順其理。又以理說。無始宿習為因。於今事業起同事‧欲。何要別執有實同分。
論。然依有情至假立同分述曰。申正義也。眾者種類義。如婆羅門等。同是一義。同是一婆羅門故。分者相似義。同雖通能所。今屬能同。眾之同分。依士釋也。不同小乘。彼別有體。分是因義。眾同之分故。今則不然。不在外法內外異故然大論等中。唯趣生上立彼同分。諸論不說外法之上亦立同分。以理而言外有亦好。教中且說勝所依處。非外無也。俱舍‧經部然即許之。設立外法有。亦無過失。今且依有情內法上立。如對法抄。及樞要說。
次第三破命根。
論。復如何知至有實命根述曰。此問外人。
論。契經說故至說名為壽述曰。薩婆多師等引經為證。即諸論云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頌。應知命根說名為壽。命根解釋雖多。正義唯在於此。命謂色心不斷。是命之根或命者第八識。以情為命也。
論。此經不說至為證不成述曰。此論主責。非說異色等有實體故。非證實有。
論。又先已成至無別命根述曰。此即第一離識無別難。汝說命根。非離於識實有。壽‧煖‧及識三法攝故。如煖煖是色法。前破色中說不離識故今為喻。不爾喻中所立不成。此中色不離識言。即通總別。總取一切色為喻亦得。別取煖為喻亦得。故不別言煖。恐失總故。
論。又若命根至非實命根述曰。此中第二如受非根難。量云。汝所言命根。非實命根。許異識實有故。如受‧想等自命根假無違宗失。薩婆多師以命能持身。唯業能持命如經部等無命根者。不然。即入無心定無物持身。及無色界生。起不同分心。無漏心等。便非彼趣。無假命根所依等故。薩婆多以命能持故。即無前過者。今立量云。又汝命根。不能持身。以非心故。如色心眾同分前已破故無不定過。又不爾者并取同分及命根皆不能持。和合名宗。又入無心定時既令無心。如何有命。量云。汝入無心定等時。應無實命根。此中等言等取無想異熟。彼睡眠‧悶絕二位並有心故。但等一也。以無心故。如死屍等。或樹木等。故知無心定等中定識不離故是有情數。有情數為比量如下文可知。又命根須何法持。即言是業。若爾此業足持果法。何假命根。量云。除命根外餘異熟法。應實命根不能持之唯業能持。宗也。業所招故。因如汝命根。喻。若言以煖‧識間斷故不然者。更立量云。汝命根。不能持身。以非心故。如色等。又對經部師。眼等不能持種。入無色時捨故。阿賴耶識入無心時不捨。能持種等不可為例。
論。若爾如何經說三法述曰。下文第三假為他詰難。於中有六。外人云。若言壽體即識性故。經言三法。
三法者何。
論。義別說三如四正斷述曰。此論主答。但是一識義別說三。謂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是識。故言三法義別說之。非謂別有體性。是則身捨煖時。有餘二不捨。如無色界生。餘二捨時煖必隨捨。故言三法捨身時等。然今此三約義別說。但是一體。如四正斷。四正斷約已生未生善惡二法義別說四。體但是一精進數也。
論。住無心位壽煖應無述曰。此外人云。若壽‧煖體即是識者。入無心位識已捨故壽煖應無。
論。豈不經說識不離身述曰。此論主答。識不離身。明亦有餘二。非我宗中許無心定而無有識。
論。既爾如何名無心位述曰。此外人問。
論。彼滅轉識非阿賴耶述曰。此論主答。言無心者。彼滅或六或七轉識。非阿賴耶。此恒有故。所以有煖‧壽。
外人問曰。何知此位有此識也。
論。有此識因後當廣說述曰。下第三卷自廣說也。正理師云。若無命根誰為界‧趣‧生之體。於無色界起不同分心。及無漏心。於下二界入無心定。誰能持身。識‧煖不恒故。入無心位壽‧煖有。三是一體亦有識。入無色位色皆無。三體既一應有煖無色厭煖色。有識即無煖。無心不厭於細心。所以亦有識。其義應思。
論。此識足為至有實命根述曰。遍簡色及五識。不遍三界故。恒續簡第六識。異熟簡第七。此阿賴耶識足為界‧趣‧生體。是遍三界一切位中。及不斷。恒相續。復是引業。真異熟果。餘法雖亦屬界‧趣‧生。非真異熟。故汝無勞別執有實命根。界難亦通餘法。此是真實界體故也。
外人問曰。前言識種即是命根。何義名根。
論。然依親生至假立命根述曰。此中義意。但依本識自體分種。今論主言。依者顯體是假依實上立。依謂所依。親者即簡異熟因。雖生此識是增上緣。非親生故。此中據名言種為因緣。親生此識種子者是。言生者簡名言之種身中。極多非業所牽。不能親為因緣生於今識。今取生者簡去不生。言此者簡親生餘識種子。言識者簡相應法種。唯取識種故。言種者簡現行。不取第八現行為命根故。彼所簡者皆非命根。今取親生之名言種上。由先世業所引持身之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名命根。非取生現行識義。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期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阿賴耶識現行。由此種故。能緣及住持於眼等法。亦名能持。此種正能持於現行之識。若不爾者。現行之識應不得有。及無能持餘根等法由此功能故識持於身。現行由種力故生。及緣持法。不名命根。非根本故。由種生故。此種不由現行有故。種為諸法之根本故。如決擇二十二根中命根無所屬若取現識為根。即定屬意。何故云無屬。先業所引種上別功能為命根故。是此中意然顯揚第一等。言六處住時決定假立命者。即第六意處是。此本識種子故。如無始法爾六處相續言。唯取第六處。又是現行。識所持故。從所持說能持種業名命根。命根所持。體非命根。令六處住時決定故。故種為命根。餘現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恒續故。非業所引故。然業正牽時。唯牽此種子。種子方能生現行。非謂現行名命根。故唯種是根又解云。此識種子者。謂五根是本識之相分。相分不離識故。總名此識種子。然功能雖是一體。是色及心差別故。唯言此識。此中見‧相種子同體之義。取六處種子皆命根體雖知二解。或本識種。或六處種子。六處種子中五處或時中斷。而本識獨在不名為死。取五根種者。即應有死。以於中間無功能故或命根三界有差別故或命根應非一。以種子非一故。雖復釋言見‧相同種。既五根種即本識種。與前解何別。俱唯一種子體故。若相‧見別種。此如何通。有多過故。前解為勝。亦順正理。如下第八增上緣中。亦唯取本識種子故。此通無漏。佛亦有故。
次第四破無心定等及果。
論復如何知至有實自性述曰。論主問彼實有所由。
論。若無實性至令不現起述曰。此外人答出其有理。非但經說。且於三位中心等不起。若無別實法遮心等不生心等。如何能暫不起。
論。若無心位至名無心定述曰。下有二難。此為厭色齊心難。論主將難先牒彼義。但言入定唯牒其定。不牒其果。例同破也。若入此二無心之位。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心名無心定者。
次下正難。
論。應無色時至此云何然述曰。應入無色之時。亦是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色名無色定。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厭心之時。有別非色非心來礙心。厭色之位。亦應有別非心非色來礙色。厭色之位入無色。無別非色非心來礙色。厭心之時入無心。寧別非色非心來礙心。無色既唯有心。無心應唯有色二外人難曰。厭心入無心。不許別法礙。即令厭色入無色亦有別法遮。汝大乘厭色入無色。無色即非是色種。厭心入無心。無心應非是心種。厭心入無心。無心即心種。厭色入無色。無色應色種。然彼無色即非色種。故亦無心即非心種三論主云。色法唯所厭。無色非色種心法亦能厭。無心故心種。即是色法非能厭。無色非色種。設令色法亦能厭。無色不妨是色種。四外曰。我亦應然。心法通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法唯所厭。無別非心非色來礙色。五論主云。心法亦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法唯所厭。唯應有色來礙色。色法非能厭。不許非色非心來礙色。心法即能厭。唯應心種來礙心。我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中翻覆子細逐徵。論文雖復不論。講者應須審悉。不爾此文即為自害。
論。又遮礙心至假亦能遮述曰。此為第二假遮非實難堤謂堤堰。塘謂坳塘。此中意者。謂薩婆多極微是實。和合色是假。如瓶等及堤塘。既是和合假法能遮。極微實法乃不能遮。不和合故。假法遮物此極成法。今引為喻。今明假法亦能礙心不須實法。如堤塘等。然俱舍云如堰江河等者。此引有別法為礙。非謂假實為喻。
次大乘中自出己義。
論。謂修定時至遮心心所述曰。此申正義。謂修定時。於定加行厭患有漏無漏粗動心‧心所故。無想六。滅定七。無想有漏。滅定無漏。無想厭如病等。滅定止息想。俱為勞慮故厭患。發勝期願云。我欲或一日。乃至七日。或一劫。或一劫餘無心。遮心‧心所。
論。令心心所漸細漸微述曰。遂厭此心。令心‧心所漸細漸微。此猶遠加行也。
論。微微心時至厭心等種述曰。正欲入定至微微心時。即是末後鄰次於定前剎那心。熏異熟識成極增上厭心種子。以前諸位雖熏成種。猶中下品。未名為定。
論。由此損伏至假立二定述曰。由是增上厭心種子。餘粗動心等。於後念以去暫不現行。依此一期無心分位假立二定。此二定種無想有漏。滅盡無漏此說因位初入滅定。非久串習。故說滅心定前厭患種為定體。
論。此種善故定亦名善述曰。即以厭心功能種子為定體性。故定是善。此則二定加行門別。對法第二。顯揚第一。瑜伽第五十二‧五十六等廣說。及彼抄會。又此論第七卷自廣解。
論。無想定前至假立無想述曰。下明定果。即是微微心等諸明了心。求無想果。將此果以為涅磐。所熏成種。此是增上微微心是招彼異熟。即招阿賴耶識。依此本識餘粗動六轉識想等不行。於此無心分位假立無想異熟此言雖總。而意欲說明了心時。種子招總異熟。無心以去厭心種子。招別無異異熟。論種子體。是一種子通招總別。若據其位前後有殊。有心無心二果別故又解微微心以前。明了故招總果。微微心細所熏成種感別果。二種種子各招一果。亦不相違。微微心種轉為無想定等故前解為勝今解即是彼地六識中善染等心不行位建立此體。如許無心唯依本識。即依本識上立此無心。無心實非異熟。親依異熟立。得異熟名。故論云不恒行心‧心所滅。不簡何性心。然瑜伽五十三云唯約生得心心所滅立此異熟者。即善等恒行心。生便即得故名生得。非謂異熟生得無記心。或種依本識。是生得無記性。與本識同性故名生得。此相傳解違下第七。然不順理。又解第六異熟捨受生得無記心滅種子上立。即是依本識。而生得粗動想等滅故。建立此異熟。此師為正。諸論皆說生有初心定無覆故。如下第七第六識何時滅。此有二義。如下第七卷中廣說自有三師。
論。依異熟立至亦非實有述曰。此無想天非真異熟。是異熟生。諸論說名無想異熟者。依真第八異熟識生得種立故名異熟。非是總報真害異熟。如言從異熟所生名異熟生故無想異熟。及二無心定亦非實有。總結非也。餘門分別如下當知就別破中。上來四段合破七種不相應訖。初二定持業釋。無想異熟通持業‧依士。下第三‧第七卷自當了知。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