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本上 大慈恩寺翻經沙門基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斷。斷則終無餘斷。非離縛斷。 觸觸中有三。一略標。二廣辨。三破斥。廣辨中有二。初廣前。瑜伽論說。與受‧想‧思等者。下會違。廣前中有二。初廣體。後廣業。既似順起心下是。廣體中有二。初廣三和分別變異。後廣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和合一切以下是。初中又二。初散釋三和‧分別‧變異。後會集論。根變異力等是。初中復三。一釋三和。二釋變異。三釋分別。由三和‧變異俱非己能。故前別說。後方釋分別。此中由想起言說。何因不說為語言因者。故果例現想疏故。思令心者。取正因等。何因說信等。則自性善。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無為無變異。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據有為緣三變異。若無為緣心二變異。無為無變異功能故。又解依無為有隱有顯分位變異。不同有為體有變異故。無為有位異故說名功能。體無功能也。如第七識以第八為根復為境依。說觸為二和。 釋業中。初釋總文。起盡經說下。引經證成。會違中有二。初會瑜伽。後會集論。 解相應中。而時‧依同。所緣‧事等。若約本質。或無本質法一切名等。同緣一境故。與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種。無分別智緣如無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質者。影像名相似。本質名同一。若無本質者。有為緣相似名同一。無為緣境一名同一。此據實緣故不相違。 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心所例中。第一師不例異熟等者應思。一一不例所以。以義不同故。何故觸‧作意‧思三皆言於心等受‧想不爾。勝義不善。謂生死流轉。何故與無漏為依。而言善‧染違應不與二俱作依。 心所例中。第三師云。以六義例。今觀第四師難意。不例了別及與受俱。則例六門。雖有難言觸與觸俱。許五法俱為例同故。三釋皆以後阿羅漢所不捨藏。唯心王捨藏。為非心所捨藏名。非心所捨藏名所以。前例如是。不爾何故中路例也。此則依初二解為正。並第四釋。難中有十。一總非。二卻詰。三難令不受熏。四縱難受熏。五他救。六復詰。七彼釋。八正難。九轉問。十申宗。第四縱難受熏中有五。一一成六體過。二多因一果過。三五種無用過。四勢等非次過。五頓生六果過。又彼所說。轉問也。由此等。申宗也。 三喻恒轉中。一沈浮兩趣間喻。二逢緣波浪起喻。三飄流內外物喻。非佛何能止。 有四薩婆多。此中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依作用。立世最為善。如俱舍第二十卷。 破上座師等因果等義中有二。一敘宗。二正破。敘宗中有三。一總標。二別顯。三總結。如是因果等下是。別顯中有三。一舉極速以明時。二舉一體而成二。三舉二體而彰俱有。正破中有七。初總非而起徵。二顯相違而破世。三定有無而興問。四縱滅有而返詰。五序相違而體一。六逐一異而理乖。七總結申難意。 般若毀菩薩不令入滅定。瑜伽說四人不成賴耶不退亦入。豈不相違。順此三說中。八地不入。第一師以此為證。故不許取直往八地。佛所訶故。故迂會者名不退也。 第二明直往者名不退。即有二義。一云瑜伽為正。佛訶耽翫。無勝利故。非彼不入。又解經正。瑜伽依不退者成熟而說。初已曾入後訶故不入。由自在故亦說不退入定。其實不入。 勘菩薩地少大廣行等名。解深密第三當瑜伽第七十八云。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實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為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甚奇。世尊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諸菩薩生起煩惱。尚勝一切有情聲聞‧獨覺善根。何況其餘無量功德。何故心通諸位。則言隨義應說。異熟亦通諸位不言隨義。已別說捨。何須更說。 依無相論同性經。無垢識是自性識心。則真如理。故知無垢通二種也。 然本識有十八名。頌曰。 無沒‧本‧宅‧藏 種‧無垢‧持‧緣 顯‧現‧轉‧心‧依 異‧識‧本‧生‧有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性攝論云無始時來者。顯此識性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則種子識。是誰因種。謂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何假餘言。此二句意。無始時來者。顯此識性無初際通句也。一切法之界。謂與有漏法為因緣。與無漏法等為所依。由一切法界故有諸趣。由等為所依故。有涅槃證得。與唯識第二復次少分相似。然稍差別。如文可知。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中有三解。一云此中但舉能藏名阿賴耶。非是藏義具。以對勝性明能藏故。二云此中三藏一切皆具。舉能攝藏顯所藏性。雜染種子互為緣故。由此持能內執為我則執藏義故具三藏。此上二解論長行中有此文說。第三義云。據實賴耶但以執藏。今據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別似於我。顯為我愛之所執藏義意正以所執藏故名阿賴耶。若以能藏解阿賴耶。佛果應名。若以能藏‧所藏義解。二乘無學‧八地以去應得此名。故唯執藏名阿賴耶。闕則非也。今舉能藏彰雜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無學‧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執藏名阿賴耶。 論勝者我開示中。論文唯據究竟證果而說故立正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隨應攝故。決定二乘生無色界信有第八得入滅定。明亦為說。然非正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簡之。 我於凡愚不開演者。無性解云。懷我見者不為開示。恐彼分別計執為我。何容彼類分別計執。窮生死際行相一類無改轉故。為顯二乘定性凡夫。俱生之見未除不得為說。恐增分別見故。非得聖者不為說也。今難若以凡夫有俱生見不為說。二乘已斷者亦應為說。若為不愚法者說。凡夫定性亦有不愚。何故不說。故知不為凡夫正說。無性雖言懷我見者不為開示。非盡理言。又此論言障生聖道。凡決定性可爾。與無性同。非聖者身更障聖道故。又雖二乘聖者不為說。多分不愚法故。非同異生。此意不為正說。非不兼說。 成大乘是佛語中。論有十量。前四對中。更加樂大乘許字。簡隨一不成。以至教攝為宗故成四因。七因證中。先不記中又有三量。一云若大乘是住自法內為廣壞正法說。佛應先記。無功用智佛恒有故。如滅法事。又恒正勤守正法故。又知未來智無著礙故。又有一量云。有法如前。法云佛應先分別記別。後時壞正法者所等起故。如正法滅事。並驢披師子皮教。有七比量。顯揚第二十。以十因說大乘言教是佛所說。一先不起。即此初因。二今不可知。則此第二。三多有所作。四極重障故。此中所無。五非尋伺境故。則此第三因。六證大覺故。則第五因中若有大乘因也。七無第三乘過失故。八此若無有應無一切智故。即此第五中無有大乘因也。九有對治故。即此第六因。十不應如言取意故。即此第七因也。此七因中。一一更應思作比量。 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轍‧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緣進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矚彼。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等貫轍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廢遂復返緣前所作事。即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方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死‧生。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變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作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云。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卻結前心。 五欲非著處者。生上二界亦起我識。 第一證中集起心者。又解所集種。處起生法。因故名為心。 破色不相應及心所中。亦應有非染淨種所集起心。略無之也。 許類是假不能持內法實種。前第一卷。如堤塘等假遮實水。此何不爾。暫息滅遮假定可爾。畢竟永持於理未可。若爾佛身別解脫戒等亦畢竟遮。何義不同。遮是息義。可假遮實。持是任義。故假不持。 破清辨似比量。宗有一分所別不成。如論中道勝義。亦有一分違宗之失。不成如疏中解。同喻如幻者。依俗諦如幻有二徵。如幻實事。非緣生故能立不成。如幻似事。此宗非空所立不成。依勝義諦。彼此二宗一切法皆不可言。非空非不空。非緣生非不緣生。何得以空華等為喻。同喻亦有俱不成失。名似比量。 第二證中身器離心非有。則八證中第五業果證。 趣生中言五趣者。佛地論說。以阿素洛多諂詐故說為非天。有諸經中開為六趣。實則天趣。故五趣也。餘經亦說通鬼趣攝。隨順理故。或佛地論約多分義。實通二趣。如法華第一抄。 起無雜者。界地可爾。如欲界五趣四生。何者。煩惱‧業‧果定屬此趣生。而言起雜。如轉重令輕。亦有惡趣果人六天中受。人天亦起分別煩惱等。亦有惡趣受別報善業果。如天人中龍象馬等‧福德鬼等。皆無定屬。今言起餘可名雜亂。今解不然。彼無定屬。唯第八識趣生一定不可轉受。轉受唯是別報等故。故餘名雜。不知何趣何生類故。故若起之便名為雜。第八不爾故名無雜。 生得善及意識業果起無雜者。如生得善。雖此欲界亦有定屬。趣生名無雜不爾。唯意為業果無雜。此相從名。非實無雜。此解為正。通五趣得果故。意異熟者。此師不許諸趣轉受。唯本處歟。或多分故。亦有實異熟依異熟轉受故。意中業果是護法文。生得善者餘師義。合之一處。然非准的。 實准異熟及彼心所名正趣生者。問趣生之體為一為多。若是一者。依六別實心及心所以立總一。如瓶‧盆等趣生應假。若許假者違上文故。若實一者。云何依多實法而立體一實耶。若是多者。應如一人六箇人趣六生所攝。故為大過。此義應思。趣生是假。經部師難。依六根立命根。命根應是趣生。總一假故。要依實法方可建立故。不違上。所依實故。後解為正。或唯心王是趣生體。心所相從實非趣生。故唯是一。或同在一聚俱言無失。是實非假。應勘瑜伽假實。正實趣生者。正者本識義。趣生本故。餘別報五蘊依此相從名趣生。不爾應雜亂。一趣起他趣故。此中唯取正感後業所招識等。為趣生體。 必住散心非無心及定者。大小共同。摩訶摩耶經。佛入滅定方入涅槃。與八十瑜伽同。此中文或分六。一破經部。如睡無夢。轉識無故。餘部不爾。次破薩婆多等。三顯真異熟。餘三文自顯。 受生命終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者。薩婆多等說有意識行相可知。故今難之云。如可知者。應如餘位分明可知。既不分別。明非意識。 名色互為緣。如心經贊。 頞部曇。此云皰。漸稠如皰。閉尸。云凝結。彼呼熟血亦言閉尸。健南。此云厚。漸凝厚也。同五王經。缽羅奢佉。云具根。即五七日也。 第四卷 四食證末。云說為有情依食住者。皆依示現。中觀論破如來品云。如來者亦名眾生。又智度論第三十卷云。於二足四足等眾生等最為尊勝等。說為有情皆是示現。又言於眾生中尊。佛身何必則是眾生。入城乞食等皆名依食住。亦示現也。對法第五云。一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異生。由具縛故。二淨不淨依止住食。謂有學‧及色‧無色界異生。有餘縛故。三清淨依止住食。謂阿羅漢等。解脫一切縛故。四示現依止住食。謂諸佛‧及已證得大威德菩薩。由唯示現食力住故。攝論第十亦同。唯示現食但說唯佛。世尊實不受食亦不假食。彼約四食作論故不說菩薩。異熟識食彼非示現。故對法據三食作論。恒無漏俱。實無三食。故稱示現。實不相違。又此論據八地以去菩薩實是有情非是示現。雖現三食亦不說之。佛示有情。故不為例。或偏依段食。八地已往實不待資。問何故四食一入長養餘三非。四種長三非食耶。瑜伽自釋後難。前難如何。 滅定中。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最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故名無心。如一足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 謂眼等識行相粗動起必勞慮等者。從三乘通義。據實八地已往菩薩無有漏心。何必勞慮。 破薩婆多滅定識不離身中有二。初敘計後正破。破中有五。一如想起滅難。二壽不離身難。三應非有情難。四根‧壽無持難。五經言無屬難。薩婆多言。受‧想前偏厭。心行說言無。識體非心行。滅定故言有。若爾難言。識體非心行。滅定實無而言有。壽等非心行。定內實無而言有。故論云。壽‧煖諸根應亦如識。便成大過。 破經部本計中有二。初由四難。後總結之。四難者。一無因果不生。二無體非因義。三餘非受熏等。四以量成有識。第二由斯理趣下結也。 七段破有心所中。第四段破救中有八。一以語同心行。二審定遍行非遍行法以起後難。此中有三。一總標。二顯隨有無。三結正。三難思如受‧想亦應同滅。四難信等亦無。五受‧想例思應有。六例觸應有。七受例應然。八想例同此。 第七段破中有五。一總非救。二引經破例。三結成義。四例有受‧想。五違教失。 難無心所中有五問答。初難中有七。一心同所無難。二法隨遍行滅難。三受非大地難。四識非相應難。五應無依緣難。六如經有觸難。七受等必俱難。 難滅定染無記心。云餘染無記心必有心所故。此中心必有心所。宗也。加之滅定位心文言方足。不爾則有相符極成。染無記心故。因也。如餘染無記心。喻也。因脫故字。喻少如字。餘皆文足。應義讀取。 第十證中以心為本。諸部總句。有無為染淨法皆心為本。薩婆多等無為由心顯。有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淨法勢用最強勝。故說為本也。由此經說若心染淨有情染淨。經部師意雖亦如是。然心受熏勝於根等。以遍界故說心為本。雖有為之總句。並無為之別句。因心而生。謂色‧不相應由心為同類‧俱有‧異熟因等方始生故。諸心所法理雖亦然。鄰近於心依心方住。此上二句別對薩婆多。下二句對經部。如文可悉。疏中但敘大乘四釋。此中總釋。然觀下文之意雙破彼部。故說此釋。 業果界地往還後起應無因。攝論第三云。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則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乃至廣說。 時分懸隔無緣義者。對薩婆多。識位中色是異熟故。名行緣識。一則劫數時懸遠。二則乖隔。本無果識可名識支。云何名感識位中色。經部師未來世無而言感者。時分懸遠。時久隔絕。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識名緣。則隔識支。應說與名色為緣。非與識為緣也。 十證攝八證者。此第二異熟。是彼第六。此第四執受。是彼第一執受。此第六生死心。是彼第八命終。此第九滅定。是彼第七滅定。此第十持種。是彼第四種子。 第一能變中。何故第八心所例同心王言亦如是。第二‧三能變不然。但舉相應不言倒同。 恐此濫彼故於第七但立意名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識也。第七持業。二義以彰識體。第六依主。將他以明自。若第六標一意不言識者。不能顯自。第七加識恐濫依主。故第七但標意名。恐此濫彼故。第六加識顯依他故得名故。 何故四緣三名所依。所緣緣體不名所依。勝者名依。勢相親近。所緣緣疏。是故不立。因則可是。依義則非。 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惠師義。彼見‧相分雖是所執體性都無。亦有似色之相。如夢所見。今時山‧河一切皆爾。故有藏識所變根‧境為所依緣亦無失也。 依所依別中。所依具四義者。身根望四識。闕於何義而非所依。且義解云。無決定義。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此亦不然。下五識俱起上意識。應非五依。亦不定故。又有解云。闕有境義。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攝。由此身根必無與四同分有境。設自身識未必俱起為四識依。以說依用名為有境非依體故。此亦不然。論下文說。雖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攝。若許依用以名有境。五根於八起識不起皆名有境。以依體說。不除有境。唯無決定。若依用說亦應說言無有境義。非一切時恒起識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識定同分故。由此今釋。有其別義。夫所杖託皆說為依。具四義者。依中最勝立為所依。劣者不立。 具決定中何名決定。非定俱有名為決定。決定有四。一順取所緣決定。下名同境。二明了所緣決定。下名分別。三分位差別決定。下名染淨。四能直為依決定。下名根本。其有境為主亦各有四。此四決定‧有境‧為主。亦隨有一種。即是決定‧有境‧為主。五根於五識。有順取所緣決定‧有境‧為主。意識於五識。有明了所緣決定‧有境‧為主。第七於五識。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五識。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故此五識具四所依。五根能順五識取所緣故。意識能助五明了所緣故。分別之言明了境義。不爾定心應非五依。七識能令五分位別。第七究竟成無漏時。五定無漏。不爾有漏因七雖轉。非究竟故。第八於五種子能起現行為依。總說第八為能起依。准此等證。故知隨具則得彼名。若決定‧有境‧為主。唯但一種不通四者。則應五識無四種根。由此義言。第七於六及第八識。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六七。唯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後四依義皆通前三。論之本意隨應疏出。所依之體既具三義。令所生果取自所緣。為第四義。隨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緣故。此四義勝皆隨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餘者不立。於所生果非殊勝故。且色蘊中五根。望餘五識‧及六‧七‧八。五塵‧法處色望一切識。不相應行及無為望一切識。非識種子望一切識。皆不具三。無前隨應三中義故。子細研究都無有故。一切心所隨望何識。唯有決定‧有境四種隨應可具。唯無為主。其諸種子望其自識。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二義。唯無有境。其前五識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並六望七‧八一切皆無。無隨所應三中四義故。餘心‧心所一切現行。色‧不相應望諸種子一切皆無。諸心所法望自種子闕無為主。以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染‧淨同故。體是王臣故無為主。亦無令果取自所緣。其八現識望自種子。唯無令果取自所緣。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義故。其中具闕隨義應知。已略疏牒。後讀應審。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餘者。舉初所無。例無後故。但舉無一則不成所依。何假具述。 識種不能現取自境可有依義者。疏中有二義。一云前師識種許依本識。本識具三義。可與種為所依。種果不能現取自境。果無自所緣故。異熟識與彼為依。非所依也。故說種有依。不說有所依。 又解此解識種不能與現行為所依。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無有境故。可有識依義。而非識所依。上來分位差別即染淨依。別與為名名分位差別。身根望四識四義皆無。故無過失。 第三等無間緣依中。又異熟心依染污意。 天親解是第七者。論文但言煩惱俱行意。無性亦云。或有說言。與四煩惱相應心名染污意識。故知天親說為第七。又言此緣未來為境。非必第七。與無性同。若如疏解說為第七者。何故世親說為第七。無性說為第六。天親以第六相顯略而不論。第七相隱。亦能助潤。故明依之。無性據緣當有為境非第七力。故隱不說。唯說第六。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又無性第三。亦同天親說為第七。如前俱有依中已引之訖。 疏中二解。法華論中五種法師六千功德。凡夫未得無漏。五根中亦言得互用。有二解。一諸根互用。 謂假縱小乘色心前後有等無間者。則攝論第三卷。上坐中經部。執色‧心展轉前為後種。今難則阿羅漢後心不成。無性云。是故色‧心前後相生。但應容有等無間緣。無因緣故。 何故第七緣彼即有四說。正義緣見分。依彼唯有現‧種二師。以依現為正。仍不別說四分依何。今解依自體有勝力故。見分有作受之用。所以緣之。不離體故總名緣彼。又解依三分。總有力故。唯緣見分。唯作‧受故。或所緣見者。是能緣義。即依‧緣同。三分並名見。所以論云。恒與諸法為所依故。 說六隨遍中。云無掉舉者此相違故者。問掉‧惛相違不許俱決。定‧亂相返應不並生。答彼不違故俱起。此相返遂別生。問二二行相各各相違。如何不等。答流蕩是散亂。一行得定俱。高‧下名惛‧掉。故二行相返。由行相別其體亦無。是此師意。 第三師中。薩婆多貪‧恚‧慢唯鈍。五見‧疑唯利。癡通利‧鈍。今大乘見‧疑唯利。四通利‧鈍。隨應許與見‧疑俱故。不得以見與貪等俱。亦名為鈍。無獨鈍故。彼有獨鈍故。由此貪等通迷理‧事。疑唯迷理。仁王經云。見五地斷疑。事中猶預。阿羅漢疑蝙蝮亦爾。皆異熟生。故法執類。堅著即執。 第五卷 此與初變有同不同頌說不說。疏指如樞要者。如十卷中解。 平等性智唯捨受俱者。觀智是初定。平等智初定攝。觀智喜樂俱。平等智隨喜樂。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說者。取至佛位唯捨一定。未自在隨觀智。自在不然故。若爾七識因捨俱。淨由他喜‧樂。因中無尋‧伺。果由他引生。答尋‧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轉。亦應喜‧樂非一類。他引不隨生。故第二義一切是捨。何故地同。共受即別。喜‧樂易脫故恒唯捨受。定不相違故。從能引。若有漏位能依通九地。所依一地攝。隨所生故。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無動搖故。十地無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隨他引故。未無動故。此說法觀品。非生觀品。猶有漏故。 末那繫中難云。所緣一地繫。能緣繫隨境。所緣九地繫。能緣繫通九。如總緣我見等。 答現行為境顯。能緣隨彼繫。種等境沈隱。能緣繫不隨。問現行相顯可緣起見。種子相沈應不生見。答境通隱顯種‧現俱境。隨繫義顯不隨種繫。又難。能緣緣彼地。能所一地繫。境為能緣緣。能所俱無覆。答性據類殊。能‧所別性。繫據縛義。不可別繫。問第七緣彼現。能所一界攝。八緣三界種。應隨三界繫。七‧八互相增。能‧所一界繫。八境不平增。見‧境各別繫。又八為彼業招。不隨境界繫。七非業所感。隨境一地繫。 問煩惱縛三乘。所執名為藏。法執縛菩薩。所執立藏名。答縛有二。一縛處生死。二縛不得種智。由此得藏名。非是菩薩。 恒起法執。量云。法執未證法空位。應恒行。二執隨一攝故。如生執。 所立宗因便俱有失。如疏。各有二過。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聖道意為同法故。同品定有可成害於宗法。故成法自相相違。 阿羅漢永斷染末那中。唯說畢竟斷染名捨。不說畢竟伏名捨。故不說直往不退菩薩。亦捨第八四人相違。以心從境實亦應捨。種非永無故略不說。其實亦捨。則是聖道捨門攝。故更不論說。又八地已去法執在故。末那不得捨名。賴耶據煩惱得名。八地等名捨。不相違也。 護法立末那通法執諍中有十。一違經失‧二違量失‧三違瑜伽失‧四違顯揚失‧五七八相例失‧六四智不齊失‧七第八無依失‧八二執不均失‧九五六不同失‧十總結會。或總分三。一立理引證。二總結。三會違。初中有九。即前九是。是故定有下結。言彼無者下會違。 差別三中。以心對境。境有三位。謂我愛執藏位等。心亦應三。一補特伽羅執位。名染末那。二法執位。名不染末那。三思量位。但名末那。與前三境相應不寬不狹。今第三說平智不說思量位者。今顯第七有二位別。一有漏。二無漏。無漏無別。有漏位中有染‧不染復分為三。又前三位心境雖相應。而境中無垢不有顯。今對彼境雖寬狹不同。無漏義等故說平智不說末那。計准本識名亦應有四。此加思量。對彼執持故。彼若但說異熟‧無垢二名。此但名無覆‧平等智。彼但名執持。此亦但名末那。俱染‧淨故。今此說別故有三名。 見道全生平等智者。疏中但有一心見道解。設三心見道。後二心有此智。初一心無。多分有故。所論總說。非於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長讀論文。見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問頗有菩薩無分別智入法觀。意樂即入後得生觀耶。頗有無分別智入生觀。意樂即入後智法觀耶。答曰不得。菩薩後得必由無分別智為前導故。佛地論云等流之觀與根本觀同故。問若爾何故言遠等流即得‧近即不得。答近勢難入。遠即易入故。又解總無後得入別觀。必各更起無分別智引之生故。問初起未自在。後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轉。答曰即依此義。遂有意樂後得。不同無分別智。二觀別也。佛地論及此論中。據其多分及未自在故。 平等性智無分別。妙觀智引即緣真如。若妙觀智相見道引平等智。即緣似真如相。妙觀入生空。自不成平等。唯緣第八。此相可知。若第六識入法觀位。聽聞正法等。入別遊觀心。平等性智緣何境界。不可緣如及緣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緣外緣聽聞正法等。及緣三惡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緣。何故緣似真如等。即許他引。此不許隨他引耶。 所知障中。縱不善不覆二乘名無覆。障菩薩名有覆。又解不善心中亦唯無記。與煩惱障不相違也。問智障不障於二乘即名無覆。惑障不障菩薩應名無覆。答聲聞唯求一果。智障故名無覆。菩薩雙求二果。惑障故非無覆。問智障障菩薩。即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應非是不善。答智障唯障真見但名有覆。惑障令處生死故通不善。又自損損他故。 瑜伽第十六引經云。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彼自釋云。非先者與諸煩惱恒俱生故。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 不共無明有二。一與根本俱恒行一切分。餘識所無名不共。二不與根本俱名不共。然復有二。一與小‧中‧大隨煩惱俱。不與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與小隨惑及根本俱。與中大隨俱名不共。隨其所應後二亦通上界。然與相應多小上下界別。然為三句。一唯見斷。謂獨行四諦下者。二唯修斷。謂第七識者。三通見修。謂忿等相應。 第三難中。已滅依此假立意名。何故不依現名心識。但似意耶。意有二義。一依止。二思量。七二義具。餘唯依止。過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似第七名意。不似心識名心識。問已滅為依等思量亦名似。六‧八現為依。似七有思量。應皆得名意。據實餘識皆得意名。已滅似七識現故。但說之為意。 末那為識縛之本。今觀此意。若緣縛體唯據煩惱障。若相縛體據法執說。故此滅已相縛解脫。此若有時所起施等不能亡相。若依煩惱說有相縛。阿羅漢身應無有相。以依緣縛說名藏時。無時名捨藏。不名捨相縛。無法執時名捨相縛。 若爾生空智與法執俱。應稱相縛。由是總顯相應所緣之縛。通三乘斷。相縛者唯菩薩斷。若由法執。即二乘生空觀。亦應有相縛。又論但云染污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故但由生執成了別縛。是故但應如疏中解。由有末那施等不亡相。即非七義中無相智所攝受。云何見道前及地上有漏施等成施等耶。今顯異無漏其相不亡。其無相智所攝受。謂無第六識中執名無相智。非第七識執也。不爾便無波羅蜜義。又相縛見名相縛。見縛相名見縛。見不明證。不自在故由相縛。相無能證自在力。如何說見縛於相。不爾。如何所取‧能取纏。下文雖由煩惱引施等業。而不俱起。非有漏正因。即顯緣縛等非有漏正體。六十五說。現量所行有所緣縛。其清淨色‧不相應善‧及一分無記心心所。非有所緣縛。但由隨眠名有漏。與煩惱種俱者。此依別義。亦不相違等廣說太精。應取彼會。即顯五境有所緣縛。餘根心等即無是義。但顯與此表有漏俱言相順。然與五十九斷二縛義相違。由此所緣緣有二。一親。唯現量所行。二疏。即淨色等。展轉心‧境互相增故。言淨色‧善心‧一分無記等非有所緣縛者。據親相分非。故此論下第八等。說二縛斷等者。依疏義說。不爾便與二論相違。更勘和會。既言雖由煩惱引施等業而非正因。我能行施。明但相縛。非有漏因。如斷緣縛。雖斷見道及修前八。以未全盡。不名為斷。有漏應然。如緣一色。五識及意二所緣縛。並以第七識與漏俱。言要至金剛方可斷盡。此如修道初品所斷。雖亦為後八品惑縛。然得名斷。以自力強故。有漏亦爾。緣縛‧相應二力。增上故說。未斷第七亦名為斷。若爾何故前二既勝。何故不為有漏正因而取漏俱。或復縛據二縛。有漏據漏俱。斷依二縛。故可說斷。不約漏俱說斷。亦不相違。無始法爾種子。不曾現起與第七俱。云何得成有漏。不要現行與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種‧若現無始皆與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隨順故。並成有漏。非無漏種亦能相順。又言法爾不要七俱。非法爾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無漏義等。如下第八卷釋。 隨境立名依五色根未自在等者。問一境多識取。果位但隨根。一根取多境。不可隨根稱。答一識境成多。不可隨境稱。所依根但一。隨根立識名。此義應思。太難。 諸根互用者。有二異說。第一師云。實能緣諸境。於中有二義。一義云。一一識體轉用成多。非轉法體。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無遮。不可難以大種為造。彼轉體故。如第八緣五塵。亦得自在不可難言壞根不壞境等。二義云。恐壞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實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識用廣非得餘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塵時。若至能取壞根不壞境。若不至能取。壞境不壞根。餘三根取色‧聲亦爾。皆有此過故。第二師解云。一一根處遍有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爾便成壞法相故。心王亦應有心所用而取別相等。 所依頌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開導‧因緣。一一皆增二。五四者五識各有四依。一順取依。二明了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六有二者。第六意識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七八一者。七‧八二識各有一依。七有一。謂依起。八有一。謂分位。俱依者。顯上所明俱有依攝。開導者。即等無間依。因緣者即種子依。及者顯此諸識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謂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說。 所緣頌曰。因見各隨應。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別。因者。簡自在位。見者。於因中取見分除自證分等。各者。顯別別界。隨應者。顯能緣識非決定故。隨其所應諸識緣故。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識所緣。一五識。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攝。六有二者。謂眼等五界。六‧八二識所取。意界通為六‧七所取。瑜伽等說第七‧八識意界攝故。六一者。謂眼等六識界。唯一意識緣。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識緣。若為他引。五‧八‧六識俱能引之。於中復有異生‧二乘‧菩薩所引。各有差別。 自在分別者。謂或初地‧或八地‧如來位各有差別。一一為他八識緣也。等分別者。謂若因中法界心所。並自證分‧證自證分。於七心界中處處加自。及果上十八界。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應知。 三業化者。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謂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傲慢眾生。即是悲‧惠平等運道。如現神通度迦葉等。二現受生化。謂往彼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攝伏一切異類眾生。三現業果化。謂示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如毘濕飯怛羅等一切本生事名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或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得菩提。名難修行。如說如來迦葉佛世作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由此惡業今受苦果。此為止行惡行現化所作。語化亦三。一慶慰語化。謂所宣暢種種隨樂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當信。二方便語化。謂立學處毀諸放逸讚不放逸。又復建立隨信解人‧隨法行等。三辨揚語化。謂斷眾生無量疑惑。意化有四。一決擇意化。謂決擇彼八萬四千心行差別。如疏中解。賢劫經第二卷中。喜王菩薩宴坐思惟等。二造作意化。謂觀眾生所行之行。行與不行。若得若失。為令取捨造作對治。三發起意化。謂為欲說彼對治故。顯彼所樂名‧句‧字身。四領受意化。則依四記等。四記有二。一人四記。二法四記。如別卷抄。 從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識名起者。二起定心與耳識緣聲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續前位故。此等廣如佛地第六。 菩薩後智中起五識。亦等引位起。雜集言據二乘少‧異生全故。 恒依心等。解心所者要具三義名為心所。無所簡別。餘如疏說。 心心所總別相。應說無為緣別‧有為緣別。有為緣中有本質緣別。無本質境亦別。相者義也。非體非相。 從根名意。及其名受。乃名心受。今解。名據近依故名意識。受對於色故標心名。若不對時可名意受。然無此文。其七‧八二識以對身故可名心受。又受從相應心名心。第六俱從所依七故名意。心通六‧七‧八故。 五識任運貪癡是無記。勘緣起經。 五受分二。謂身及心。論文但以別‧唯義解。如對法第一抄。何故第六名識。三受之中。何故但說苦‧樂為名。不標憂‧喜。以苦對樂俱通三性。以憂對喜理則不然。以寬攝狹但名苦樂。又苦與樂行相猛利。以明攝暗。憂‧喜不等。又苦與樂皆是異熟。並有異熟。憂之與喜不能具足。又具果‧因攝不具故。又有異釋。以苦對樂俱通六識。以憂對喜唯在意中。又說苦‧樂厭‧欣行增。憂‧喜不然。故標苦‧樂。又苦對樂俱通無學。以憂對喜離欲便除。故說苦‧樂。又以苦對樂俱上地捨。以憂對喜皆先下地除故說苦‧樂。 三受分二。謂身及心。論文但以別‧唯釋之。依五根受隨根各別。何因總以身受為名。答由此五根體皆色故。若爾眼等應並名身。答自體生識。相狀異故。若由相異不並名身。隨別受生。應非身受。答由眼等四不離於身。皆從所依總名身受。意根亦爾。若不離身。並應名身不名心受。答二界眼等並不離身。無色意根離色而轉。如何建立身受非心。體相既殊。故分二種。 論中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者。既說根言。如何可證意有苦根。答前說俱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故知根者即是苦根。憂根定非無記性故。又設憂根雖通與並。唯身見不然。故地獄中意有苦根。而與俱故約五根故。憂雖無誠證。今以理釋說憂通無記。竟有何辜。悔必憂俱。彼既無記。何妨定然。瑜伽論言非無記者。隨轉理故。由此二釋互有長短。任情取捨。三性三受俱不俱義。勘五十一抄。 地獄八根。現行‧種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種。如何現成。答一總說八言成。何必命有現。 亦識中種可為命體者名種。現能為根者名現。又體是種。用為根者名現。又能持名種。所持名現。 問何故第三定近分‧根本。同為樂根。初二定中有喜有樂。方便唯喜而無有樂。不同第三二俱相似。答三定俱尤重無分別故。本‧因俱是樂。初二方便不怡根。唯同根本說有喜。問三定方便引根本。即言二地俱怡勝同樂。下地方便引根本。亦應俱稱怡五根。答方便根本怡差別。三定無分別故。方便‧根本俱稱樂。下地方便‧根本有差別。俱有差別並稱喜。根本下二定中。不以無分別故名樂。但以悅根名樂。問亦應第三定不以無分別。亦應悅心名喜。答下有分別怡根名樂。上無分別悅心名樂。此義應思。 問如苦極故意有苦根。地獄之根人中迴受。如賢愚經第十二卷說。鴦掘摩羅人中得阿羅漢果已被火燒殺。彼極苦根人中有不。有解地獄人中唯受四處或五處。不受六識果。唯識十證中云。意中業果。雖起無雜。而有間斷。即說不於餘趣受故。准此一文。唯迴受四處或五處果。五根‧六識並不得。又解論據非懺悔及入聖者。趣生無雜。從多分故。非迴受者。故六識並可通迴受。六識之中皆受苦故。問此護法論師憂‧苦種子為同為異。設爾何失。問若言同者。何故地獄苦根不亦名憂。若別者何故初二定名喜亦樂。地獄憂‧苦不許二名。若一苦根亦名憂者。三根不成復為自害。第三即是憂根不成故。今憂‧苦二根種子定別。俱行逼迫。由無分別有分別故。苦‧樂二根或同或異。如無分別智及後所得四地已前各別種生。五地已上或同或異。二種生一現。一種生二能。亦無過失。現行之中無二惠故。行不相違。一念俱說。喜‧樂亦爾。故不同憂‧苦。問安惠師憂‧苦種子亦爾。何故地獄憂根不亦名苦如下二定喜。何故苦極不名為苦如第三定樂。答憂‧苦行增。二不俱說。喜‧樂不違故一念生。問何故等順異於違。苦極非意。違乖於順。樂極在心。由有分別‧無分別故。此師地獄許起分別煩惱故。前師不然。此義應思。極難解也。 善等三性六識為遠因等起‧剎那等起分別。 四無記等幾有三業。異熟心等能發業不。 非業果心定得發業及隨轉。業果者雖未見文理實難。判餘者得。其初起苦樂受。如善‧不善共難故。必由染‧淨心引方隨等流。離欲苦根既無憂引。如何初起。善惡性隔難。初生隨意性。苦‧樂非性別。捨引即隨生。 解欲中。第一師云可厭事即無欲。其無漏心有無欲時。無漏第七緣因第八亦應無欲故。此理非違。第二師若有求希資具‧什物欲禾稼等。豈無欲耶。故並非正。 第六卷 信中忍‧樂‧欲別。於三境中隨增義說。後二唯善亦唯樂欲為名。初通染‧淨故標忍號其實於滅‧道亦樂欲故。於後二亦忍可故。有能中。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對法但云謂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即得無為能成覺者。即信實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攝。法中攝故。 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覺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 被甲加行等。論既自釋。有勢等句無文解釋。勢謂威勢。勤謂策勵。勇謂勇銳。堅猛謂固進。不捨善軛。謂永不屈及不止。 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時長。法廣故多說之。善法起少時促。法略故少說之。若在佛位由因廣故。果善無邊。欲令聞者歡喜希求。所以多說。 善法修斷及不斷中。應敘六十五緣縛之義。及五十九二斷之義。至下第八當廣分別。威儀‧工巧‧變化既通善性。善中具幾。各應思之。 薩迦耶見二十句六十五中。准前計我。略有三種。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不即不離。此句但是初即蘊計。無後二計。離蘊總說而為一我。蘊別有三。如是我所有十五句。既說與蘊不即不離。不可定說蘊為我所。故無諸句。然准瑜伽第六及六十四。離蘊有三。一者異蘊住在蘊中。二者異蘊住離蘊法中。三者異蘊非住蘊中非異蘊中。一切蘊法都不相應。如是三種皆有十五我所。合成四十五句我所。並我總有四十八句。說所行相各有起‧處‧緣。謂緣曆‧依起‧所緣三義皆得。若緣處者不分別處。又有四十八。若分別者一處有三十三我所‧一我。合三十四。十二箇三十四。合四百八。十二箇我見。三百九十六我所見。十八界等隨應當知。 瑜伽第八說有七倒。謂想倒‧見倒‧心倒‧及淨‧樂‧我‧常。彼四妄想分別是想倒。於彼妄想所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是見倒。於所執著貪等煩惱名心倒。煩惱有三。一倒根本。謂無明。二倒自性。謂薩迦邪見‧邊執見一分‧見‧或取‧及貪‧三倒等流。謂邪見‧及邊執見一分‧恚‧慢‧及疑。薩迦邪見是無我我倒。邊見一分是無常常倒。見取是不淨淨倒。或取是於苦樂倒。貪通二種。通淨‧樂二倒故。一會如疏。又解此隨順門故二取收。不說見‧戒有所依緣及二義不具非二取攝。若單緣見及俱緣同時五蘊並前後伴類為勝‧能淨是見取。若單緣俱時及前後五蘊並一切法為勝‧能淨。或勝非淨。或能淨非勝。並緣見及俱緣同時五蘊。為勝非能淨。為能淨非勝。皆非見取。戒取亦爾。若緣見增隨順戒劣亦名見取。戒增隨順見劣亦名戒取。若緣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應故。但是法執染惠。非二見攝。二見攝者必推求深。行相獨勝故。不作如前等解。便違此及瑜伽等文。二義不具。設二義具非見‧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三惡趣極苦處。不造往惡趣業。無分別惑故。可造人‧天業耶。答不障。但言無分別煩惱。不說無人‧天業故。若自不起不共無明。如何造人‧天業。故亦不造。此論總報。別執可造。善‧惡俱得。 生在下地起無色界幾煩惱。唯起於六或七。謂見取‧慢‧疑‧愛‧癡‧及我見。若定若生不過爾故。又可起彼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無起彼邪見及邊見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見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謂身‧邊‧慢‧愛‧疑‧二取。不見起耶見之相。二無因論亦是定後起彼耶見。九皆容起。並起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然無此文生無色界除下潤生我‧貪‧慢二見‧癡。餘更不得起。彼無中有可說起謗等故。生無色界唯起下俱生。無起分別相。無中有起謗故。 六十二初文。說五種愛緣上者。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未證得。或已證得。未來愛味增上力故。進求欣樂而生愛味。或已證得計為清淨‧可欣。乃至廣說現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愛味者謂於是中遍生貪著。後文說二種。謂未得定者染污。謂希上生深生愛著。不染污愛緣上定者。謂方求離欲生。廣如六十二說。 我見別緣不緣他地者。修道我見有二行相。一總緣得他地。二別緣不得。見斷我見亦有二類。一見為他我則得。二計為自內我即不得。今說不得隨義應知。或無分別我見緣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見故。下上相緣中。下地緣上二界皆同。無文遮故。上緣下中。無色界中無別緣慢。總緣亦有慢。餘如前皆有。見‧戒二取理定不得。除總緣行相。無別體故。 貪嗔癡俱生與三受俱者。瑜伽五十五說俱生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故。其分別者。瑜伽論貪貪違緣憂‧苦俱。瞋遇順境喜‧樂俱。今此文通一切。不遮俱生‧分別二。引皆同應廣如彼。 慢有二種。一高舉。二卑下。高舉有三。一稱量。二解了。三利養。以卑下慢與憂相應。高舉不爾。故前所說不與身‧耶一分俱。此與憂俱。據卑下說亦不相違。 正義若地獄無分別煩惱。應無因力斷善者死時續等。解云。勢力不生。非因邪見。 五十九云。於利養等他引猶預疑與憂相應。於惡趣等他引猶預喜根相應。邪見先作妙行憂根相應。先作惡行喜根相應。二取隨境故四受俱。五十九中但依欲界疑‧邪見等說。此通一切地。故與樂相應。 要得根本定煩惱方起。有依未至斷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終。此人以何現行潤生。有解無此。必得方命終故。如第七生預流無命終不得應果者。心得根本定方命終。有解亦有。唯以隨眠潤生。如見諦以隨眠。亦有現行潤故。此亦應爾。伏修不伏見。見惑既不善。何不感惡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勢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義解。由勢不行不能發業。設使有者輕而不重。非決定業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厭名為伏故。不爾便退。煩惱強故。定力勢劣弱故。以無修伴。弱故不能。 一切有事無事煩惱不過三種。一諸見所緣本是無事。餘是有事。因此見行相本無決定餘不定故。當對法第七。二行相深迷無我。名緣無事。餘名有事。所謂行相深境。必迷無我故。餘必不定。五十九云。見‧慢名無事。貪‧恚名有事。無明‧疑通二種。對法第五同。三見道所緣名緣無事。修名有事。見道諸惑分別猛利多橫執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見所斷名緣無事。餘名有事。除緣現在‧無為有體法。緣過未‧鏡像等名緣無事。所餘名緣有事。本境有故。對法云。非有所緣。謂顛倒心‧心所。及緣過未等。餘名有事。本質或無名緣無事。餘必有名緣有事。五十九云。無事緣謂無事煩惱。有事緣謂有事煩惱。與唯識同。今觀此義。初二門。一本體有名有事。二無質影像中無體用名無事。影像中有決定執名無事。但五見。不定名有事。癡‧愛‧慢雖亦有執。不決定故。二執者名無事。二不執名緣有事。故見‧慢‧愛等此名無事。餘名有事。三朋屬見道名無事。修道名有事。隨前諸文據實有無事二門即盡。一本質。影像。二影像之內有體‧無體。如緣過‧未等名無事。現在有體法及無為名緣有事。然於中義別更分三種。一決定不定。二執‧不執。三明屬見‧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如大論第十一五蓋中。說惛沈‧睡眠二別相。太好。 隨煩惱中諂誑覆等。癡分者亦非嗔俱者。依多粗相說。據實亦俱。如瞋故誑他引諂覆自罪者。理亦應然。相細隱故論略不說。餘解如疏。 隨煩惱中。忿等隨所依‧緣總‧別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諦緣多諦。有依多諦緣少諦。有依多緣多。有依少緣少。後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諦惑。為從所依判諦。為從所緣。俱不定故。由此應言。所緣即所依。緣謂緣藉故。非所緣境。境不定故。有義所依即所緣境也。以所緣境為所依杖。依從所緣判諦。依不定故。有義依與緣別。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無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有解。必無此者。有解。隨增屬諦。依增緣弱。憐近引故屬依。緣增依弱屬緣。疏遠引故。 諸本隨惑幾異熟生。通威儀‧工巧。 覆自罪為覆。覆他為覆。非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薩說他罪為罪為福。憂惱俱生勢伏可除。善者及分別煩惱。世間離欲。汝何心故惡心皆覆。此中且說自覆。無惡心皆善(云性不行勢分力故)。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本(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