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演祕卷第六疏第七餘

  沙門智周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論。莊嚴論許以似二現等者。按隋所譯論第五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染‧淨法故。詳曰。准此疏云能取‧所取名似二現。文理相順。
論。他性相應非自性者。按對法云。同行相應者。謂心‧心法於一所緣展轉同行。此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己性。如心不與餘心相應。受不與受相應。瑜伽所明如前已引。
論。又如何說至如與日光等者。按楞伽經第七云。心‧心數法一時非前後。如日共光明一時而有。分別種種相。
疏。彼計六識體一等者。有義彈云。此未必然。彼意但說同是了別。前後分位六識不同。詳曰。識若有六喻豈得成。所喻四蘊體計一故。若了別同約位分六。體實別者應所比蘊蘊義是同約位分四。體應各別同能喻識。由斯過故故計體一。縱非本計然為前難故轉計也。況復經論明一心詩。
疏。經說燈明喻者。略有二釋。一云燈明及炷以喻同時心‧心所法。二云如燃眾燈其明和合。諸心‧心所和合亦爾。詳曰。前釋為善。何以所然。瑜伽論云。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恒共和合。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若如後解喻有不遍。以燃燈事或一或多而不定故。燈明與炷必定相隨和合義盡。
論。緣謂作意等緣者。有義然說取色必藉明者。依闇所障瓶瓦等說。理實暗色眼亦能見。又夜行類不藉明生。水行之類不待空發。又於璃琉‧頗昵迦等障色之中亦不藉空。天眼發識空‧明不藉。詳曰。或夜行等亦待明等。望於人等雖即是暗。對鵂鶹等何廢是明。如於一境四見異故。人觀琉琉障外之色。要彼琉琉而遠於眼方能見之。若近於眼中無空者亦不能見。以此而言還待於空。魚等類悉。
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等者。問今言內外依何義明。答有二釋。一云約十二處。本識意處之所攝故名之為內。作意法處故名外也。二唯第八識。若種若現生根本故獨名為內。所餘諸緣非根本故皆名為外。論依後說。
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有二釋。一云當地名近。異地名遠。眼‧耳身三下地法故。二云先滅名遠。後滅名近。由生彼天四識不生有前後故。前釋為正。本意顯彼所滅之識非皆當地。置遠近言。
論。聖教說彼無轉識故者。即顯揚論第一云。無想天者謂先於此間得無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處。不恒現行諸心‧心法滅性。又五蘊論亦云不恒現行心‧心法滅。對法亦同。
論。必起潤生煩惱故者。按瑜伽論五十九云。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跡。三正知入胎結生。謂輪王。四正知入住結生。謂獨覺。五於一切位不失正念結生。謂諸菩薩。六業所引發結生。謂除菩薩。七智所引發結生。謂諸菩薩。又對法論第五云。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攝故。從此已後或善‧不善‧無記。隨其所應除彼沒心。以中有沒心常是染污。故知中有而有心也。
疏。非然即次至第一念心者。即本有初名第二念。對前生有得第二名。此顯所除。
疏。不爾至有意故者。顯除所以。由彼卵生初在胎藏無意識故。
論。即能引發至異熟果故者。問彼天初生異熟六識。有無二心何心能感。答招總別報名為行支。故感第八業而亦招彼也。若初六識是善等者。省斯問答。問准小乘宗彼沒生欲。欲有五趣生何趣耶。答按婆沙論總有三說。有說定生地獄。有說定生惡趣。如是說者定生欲界處所不定。
論。有義至究竟故者。准有宗義順正理論第十二說。通欲‧色起。色界之中而有兩釋。一云唯下三靜慮。非在第四。勿因與果極相鄰逼。有說亦在第四靜慮。除無想天。已生彼天受彼果故。俱舍論同。婆娑一百五十二中有三說別。有說唯欲人心猛利有說力故。後之二說同順正理色界二義。雜心論說同婆沙論初師所明。
疏。雖知離染諸地皆然等者。此遮外難外難意云第四定中諸地皆同離遍淨染。退後重得第四定時。無想天染亦必離矣。後生何不即在彼天住下三處。疏答意云。若離染同令生彼者。若爾彼天應無九處。離染同故。九處既差。明離染同熏修而異。雖復重得第四靜慮。其無想定未暇熏修。即便命終生彼下三竟有何失。
疏。又解至說名為退者。問豈離下染即得彼定。設爾何失。若爾初得第四定時應得無想。答初得第四由未先得彼無想定。故假熏習後方得之。退由先得故不相例。問退第四定後還作意。厭遍淨染方得引生。無想重得何即不爾。若亦須修未修命謝生下三天何理不許。答必於此生而能修成方命終故。故不生下。問疏二釋中何師為勝。答有義斷云後解為勝。不明所以。詳曰。前解應善。後義雖云此生必得彼無想定。而無文證。設不得者復連何理。
論。此由厭想至非聖所起者。按瑜伽論五十三云。前無想定非學所入亦非無學。何以故。此中無有惠現行故。此上有勝寂靜住及生故。又復此定不能證得所未證得諸勝善法。由是稽留誑幻處故。釋曰。如求滅定起無漏惠。無想不爾故云無惠。以滅盡定在無想上。名此上有勝寂靜住。上有無色四處可生名為生也。或五淨居是聖生處名為生也。如阿羅漢必依滅定證無餘依。無想不然。云未證得諸勝善法。或入滅盡前方便中入色‧無色諸有漏定名證善法。無想不爾。由此多因故聖不入。
論。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滅者。顯揚第一云。不恒現行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諸心‧心法滅。對法第一‧五蘊等同。與唯識別。如疏所辨。
論。此定初修等者。七地已前二乘等得名為初也。故瑜伽論第十二云。復次云何超越入諸等至。謂即於已得圓滿清白故。從初靜慮無間超入第三靜慮。第三無間超入空無邊處。空處無間超入無所有處。乃至逆超亦爾。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來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諸大菩薩。彼隨所欲入諸定故。釋曰。言清白者。顯超加行而離染等。無超第三者。明無超二能至第三。餘文可悉。而疏云唯得超一地無漏入故者。未自在者依瑜伽論唯超一地。故超越者將入滅定。而從初禪漸次超一至無所有而超非想入於滅定。名超一地。若爾如何言依非想而入滅定。
答依非超說。依非想種兩釋如疏。
論。遊觀無漏者。有義疏簡本智。今解通簡根本‧後得。後得之中亦有斷道故。遊觀者簡根本全‧後得斷道。又根本智亦有遊觀。若言無者豈根本心皆能斷惑。如無學者不斷惑故。八地已去純無漏心。豈念念中皆能斷惑。故今說者根本。後得俱有遊觀。為加行入亦無違也。諸論皆云有二緣故然初修者可唯後得。詳曰。今依教理取疏為正。且遊觀名非不斷惑獨得其稱。設然何失。若爾佛位應唯遊觀。不斷惑故。由此故知若不斷惑及不觀理總名遊觀。故佛位中有非遊觀。遊觀既非根本智攝。明定加行必後得智。設根本智為加行引。復有何失。答既云加行。本智何得有加行相。縱至佛果雖任運起。亦必須依滅盡相入。觀滅盡相非本智用。不爾二因顯不盡失。若云二因據因位說。亦為不可。果位滅定教何不論。亦無文斷二唯因位。緣滅盡相任運者依通果何失。若云依彼滅盡相者即是本智此亦不然。瑟恥羅經云。正思惟無相界故。正思惟者諸文皆說是後得智。況此下云要證二空隨應後得所引發故。何得隨情而強會耶。由斯理准唯依後得為加行也。問有頂既無根本之智。云何得有後得智耶。答有三釋。一云無所有處根本智引。二云初靜慮中根本智後。三云後智本智後生。若不證正不了俗故。非要鄰次後生方是。由此彼處有後得智。智者當思。又按瑜伽第十二中依二因入。即彼論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釋曰。緣非非想心‧心所法生厭離心而入彼定。此依初修。依滅盡者即任運緣非非想處心‧心所法生厭離等。與前相似云亦如是。此依久習。又釋初緣有為行厭捨想心。後緣無為行厭捨想心。厭捨義同云亦如是。亦約初久二修別也。
疏。以下品有心勝者。勝字疑誤。合為緣字。無心用彼有心為緣而後方起。又語亦略。思之可悉。
疏。體即無漏種者。依無漏種之所立故名無漏種。
疏。非相應者。非心‧心所故非相應。
論。已得自在等者。問准大般若超等至者欲界等心。而能入出滅盡定等。瑜伽十二八地已去‧及於如來方能超定。八地已去意純無漏。云何得起欲界心耶。答正會如疏。復有說云。經中既云起欲界心。明知八地得起有漏。而言無漏依多分說。詳曰。若八地去許第六識起有漏者。即第七識我執乃行。如何瑜伽言八地等唯成轉識不成賴耶。若據多分。二乘無學應亦同之。同一句故。又大般若云。不退位得漏盡通。以彼諸漏永不起故。若許更起豈不違經。若據多分即第七地應名漏盡及捨賴耶。多不起故。若云第七方八不及。亦應第八不如後地。應第九等方名捨執得漏盡通。若云第八是不退故七不例者。既齊容有我執等行。亦應同七不名不退。若依勝劣還第九等合名不退。由此定知不起有漏。疏會為善。今助一釋。大般若言起欲界心通實及似。彼經但言菩薩能超諸等至等。不言唯是不退位故。故通諸地皆能超定。隨應真‧似。瑜伽且據唯無漏者自在人說。亦不相違欲界心。問心‧心所法界繫自別。准何得知而似於彼便立彼名。答按瑜伽論六十九云。又從欲界無記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生。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既云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等。云何得是實欲界心。實欲界心何須云類非自性耶。論既自釋是影像類非自性故。明變化心似欲名欲。不爾云何言影像類非自性耶。此既色界似欲界。菩薩似欲名欲何失。
疏。第二解至仍非想地為依等者。問即無學等應恒住此。以非想種恒時有故。答曾得彼定後餘定心引無心位。方依彼種建立斯定。豈但有種即得定耶。問准超定者身中理有厭‧不厭種。由初習時厭勞慮故今依何立。答因位可通昔厭種立。果依不然。得勝捨劣無厭種故。
疏。無進趣止息行相者。無進不同有學。無止不同無學。
疏。不同餘種非止息故者。此釋外難。外難可悉。此談其定有止心等不起之能。名為不止息不同無學學窮名止。
疏。通有為無為有為中通有無漏者。顯學‧無學被法通局。
論。後上二界至意成天故者。問七地以前未變易者。往還二界理教無遮。云何欲界不得後起。答且談二乘不據菩薩。由斯但引鄔陀夷經以之為證。疏據此理云欲不起。鄔陀夷事如婆娑論一百五十三云。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告苾芻眾言。戒定惠具足者能數數入滅受想定。彼於現法及將死時。若不能辨如來聖旨。命終起段食天生在意成天中。於彼復能數數入出滅想受定。斯有是處應如實知。具壽鄔陀夷在彼會坐語尊者舍利子言。彼苾芻生意成身天能數入出滅想受定無有是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佛告鄔陀夷。汝以何等為意成天。豈不欲說非非想處為意成耶。彼答如是。世尊告曰。汝是愚人盲無惠眼。云何乃與上座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廣如彼說。問准所引經不言無色得起滅定何為誠證。答由經隱祕大小乘解各有不同。取證亦別。故有宗云。意成天者是色界繫。故佛見訶沙彌所說。若經部計通無色界中。無色界中亦起滅定。故婆娑論一百五十二云。譬喻者說戒定惠具由斯無色起無有失。有義大乘者說。舍利子說色‧無色界名意成天皆得起定。故佛便訶鄔陀夷云。二果八地如身子說皆能現起。汝今云何將非想地為意成天而不起耶。故今引證無色起定。詳曰。今觀論意引經證彼色‧無色界是意成天。意成天成即得證彼無色入定。證理云何。答若無色界非意成天。沙彌不合難舍利子。佛不應云汝豈不謂非非想處為意成耶。准佛沙彌訶難之辭。明知先許意成天者通無色界。次證定云。身子但言意成天者即得重起。言不簡故故通無色。若云身子意談色界。此亦不然。文不言故。設縱爾者文既不遮。明知彼意但一時爾。佛訶但云不得尊意。不云無色無得起義。由斯論主依文約理引之為證。
疏。非不定人至無餘地說者。按彼論云。如迴向菩提聲聞由愚緣故乘無上乘而般涅槃。如是菩薩設為如來及諸菩薩之所棄捨因棄捨故。若遭尤重求下劣乘般涅槃緣。應乘下乘而般涅槃。然無處無容諸佛菩薩如是放逸棄捨於彼定無是處。
疏。與定性人有何別者。若不定性永入無餘與彼定性而有何別。
疏。或此文與五十六別等者。五十六意據建立已一切皆起。此據少分。即彼論云。在聖相續通學‧無學起者。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
論。要斷三界至所引發故者。有義此依有頂善心等說。謂於有頂意識。粗動不能厭患制伏息滅。非謂制伏染心‧心所。有頂染法全未伏斷。亦能現起滅盡定故。前論亦言有頂上貪若伏若斷不決定故。又若依染即下八地見所斷全修斷迷理。異生有漏亦不伏故。詳曰。本明滅定要斷見惑而方得起。故說異生不能伏滅見道煩惱顯彼不得。今者乃云不伏彼善。說之何為。與論文意殊不相當。又辨見惑如何以彼有頂修惑未滅為難。而細被之便成可笑。餘過思之。
疏。有云至能入此定者。問彼人意何。答滅盡定者三乘同得。法空智者唯大乘有。故不許之。
論。唯不還至得此定故者。攝論第三云。又入滅定等言。除佛‧獨覺若阿羅漢‧若不還果‧及不退位諸菩薩等。餘不能入。
論。彼隨應生上八地等者。問隨上八生。即顯不定得第四定。與對法論豈不相違。彼論第九作四句云。若已離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耶。設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者。一切已離色界欲耶。答此初句者謂依未至定已離色界欲。而不能得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釋曰。即那含人而不得彼色‧無色界根本定者。能離色欲而不能入無色定也。言無色界寂靜解脫即無色定。離苦‧樂等得解脫名。非滅定也。第二句者。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而起厭背第四靜慮行。恒現在前捨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釋曰。即那含人依六行道欣上厭下得無色定不斷色染。勝進道者即六行道。對前斷道得勝進名。然由能入無色解脫方入滅定。第三句者謂即此行者勤求離欲依斷結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第四句者謂除上爾所相。答如疏中會。或唯識師云。我不以雜集之言以為定量。何得以彼而為難耶。
疏。若爾異生應唯種子潤者。此難意云。不還伏現即以種潤。異生亦爾。何非種潤。設爾何過。答即無異生得生上失。以下地種而未斷故。
疏。異生現行潤至應生上界者。其意難云。如言異生而以現潤。下雖有現不潤生上。聖言種潤下雖有種不潤生上。答如疏明。有義釋云。聖人種正潤。有種不上生。異生正潤惑不伏不生上。分別起者及細俱生。非正潤惑故。雖不伏而得生上。全界煩惱能潤生者。若有正潤亦能潤生。無正潤者餘即不能。無所助故。詳曰第六意識俱生我見相應貪等豈非正潤。若言是者正潤惑在。云何言無故得生上。若言不是便違諸教。若云雖是由闕餘者。此即疏意何煩更云。又不得言及細俱生非正潤也。
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即前二師說伏八地‧五地惑也。形滅定故並名為下。若伏八地二種無為皆非擇滅。若伏五地唯想受滅不得擇滅。不動無為擇滅所攝。下四地惑並皆斷故。疏文總也。應如此知。有疏本云一地‧五地。一字錯也合為八字。有依一字作多解釋有多過難。故八字正。
論。說已入遠地菩薩等者。即瑜伽論六十二云。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
論有從初地至皆入此定者。問對法但云永伏煩惱不言起定。此論指彼文何不同。
答文雖不言意必許起。何所以者。答煩惱未伏定無由得。既一切惑永伏不行何不能起。此論取彼論意而言皆起此定。亦無爽矣。
論。經說至滅盡定者。按楞伽經第七道品明前六地。第七地去與二乘人所入滅定有差別也。故彼經云。佛告大惠。菩薩從初地乃至六地入滅盡定。聲聞‧辟支佛亦入滅定。大惠諸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念念入滅盡定。以諸菩薩悉能遠離一切諸法有無相故。大惠聲聞‧辟支佛不能念念入滅盡定。以聲聞‧辟支佛緣有為行入滅盡定。隨在所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定。
疏。雖瑜伽論至無違者。此言意云。取彼實緣無相界者不取其似。故除二乘。故與八十義不相違。菩薩‧二乘雖俱後得。變有親疏故分真似。今助一釋。七地以上緣無相界亦變相緣。不爾便非依後得智而入滅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而入彼定故名不共。按彼論云。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問既住無心後何能出。答按瑜伽論第十二云。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靜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出。答先於期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釋曰。由修習力雖無分別而能任運出入此定。先由修習有心定故。有諸行‧相‧狀入出於定。於有心定由多修習厭離加行。加行力故任運入出。又釋此據自在。若未自在亦由斯願而方出定。今觀此文通初‧久習。言先期心是初業者。善修治故是久業者。下文但釋久習出定。闕初不云。又十二云。出滅定時緣三種觸等。如樞要‧燈並已具釋。今依婆沙百五十三。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彼有四說。第二說云。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依三解脫以配三觸。餘繁不錄。
論。悶絕者。悶有二種。一者悶觸。二悶心所由悶觸故引生心悶。疏取前義。有義取後。所以者何。既言悶觸起時唯有意識。明知即是意識心聚名不共也。亦不可說雖觸引生非悶即心。眼由緣引尚別有體。悶由觸引心等不明名悶何失。下無心悶不言由引及似彼者。一云識聚不明之時名之為悶。非如眠有別心所法。故不言之。二云義准知故所以不說。詳曰觀乎有義引證為理。理恐未可。論但說云悶觸起時唯有意識。不言意聚而是悶攝。何以得證心聚為悶以眠例者亦為不齊。如緣引眠眠不引眠。如緣引悶如何今悶更引心悶。又眠緣引立心所眠。緣引心悶亦應別立悶為心所。既不別立。何以得眠而為其例。不相似故。然疏本意顯悶不同眠別有體。云悶非心。不障依於意識總聚而假立彼名心悶也。
疏。以觸末摩等者。末摩梵言此云死穴。或云死節。順正理論第三十云。末摩無別物。身有異支節觸便致死。
疏。第二解以觸處少分為體等者。即此唱文是第二解。以前論文是第一釋。
論。又如浪像起一惑等者。又按瑜伽五十一。於一剎那而有四業。諸識不俱四業不立。故彼論云。何故若無諸識俱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謂若略說有四種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別我業。四了別境業。此所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剎那有如是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
釋曰。器世界名器。五根‧扶塵‧及種名為依。是識因緣增上依故。此二第八所緣之境。末那恒計第一為我名了別我。餘之六識各了自境名了別境。隨前四識有緣境能並名為業。其證意云。謂契經說第四了境一識現前。剎那剎那即四業轉。諸識不俱便違聖言四業轉義。問五位無心六識不有。如何剎那四業轉耶。答有第四業必四業俱。不言恒時皆四業並。故無其失。若恒時俱但前三業。
疏。此中意起至復助五生者。五俱意識而有二義。一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識雖有明了。無助引生故不為例。如定意識雖實復明了不能助五。
疏。理實俗真者。生起於下。第二俗等而對真等有四三二重數差別。
疏。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者。問初解何別。答所變之用是依他起故與前別。此用實非見相二分。依此二用計能所取方名二分。用是二分執所起處。二分之用用名二分。
疏。上文安惠說餘非佛者。上言二分安惠明餘不據佛說。佛無二分。下文明佛有二分者。護法適爾非惠本意。
論。又契經三界唯心者。此十地經。無性攝論廣釋其意。疏中雖引隨文兼釋。初學難分。今更引之冀令易悟。論云唯有心者心識是一。唯聲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法。由彼與心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有法心未曾轉。若爾滅定何故唯心。釋曰。此經部難。若言有心定有心法。如何滅定唯有心王。經部滅定唯有心故。論是彼宗過。我大乘宗若處有心必定亦有心相應法。若處無有心相應法心亦定無。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顯示三界唯識。言三界者。謂與欲等愛結相應墮在三界。釋曰。舉欲界愛等色‧無色二界愛結。無漏清昇。對彼有漏名之為隨。論此唯識言成立唯有諸心‧心法。無有三界橫計所緣。此言不遣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種所緣。由不為愛之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若爾應說如是二界。無色界中經部唯有心‧心法故。釋曰。若以二智不執外境。二智所緣不離識故唯識自成故不待說。無色經部心不執外。彼界唯識不說應成。對彼應言二界唯識。論此難不然。識所取義皆無義故。非但色無說名唯識。釋曰。但識所取心外之境並皆是無名為唯識。不唯色無得唯識名。
論何者。釋曰。外人問也。除色等外何者更是識所取耶。論亦無餘虛空等識所取義。
釋曰。此出色外所取之義。論經部諸師許無色界諸心‧心法是無色相無體無實所取境義顯現所依。釋曰。敘彼計也。彼計虛空是無色相。無體實等。然此空者由心‧心所破色觀空虛空方顯。故心‧心法是空所依。論恐彼執為非心‧心法故說三界皆唯有心。釋曰。恐執虛空離心‧心所名非心法。或恐彼執能依空無。所依心法亦復不有。由斯故說三界唯心。披此觀疏疏可悟矣。
論。又說所緣唯識所現者。按解深經。慈氏菩薩問世尊。諸毘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小法能見小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如是顯現。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無性攝論第四釋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為體。此所緣境說名所行。本境名質。似彼現者說名影像。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名無小法能取小法。譬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大故。雖無異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問此鏡中像為有無耶。答有兩釋。一云鏡中有別影像。眼識起時緣影而生。不爾便應有見無相。喻不似法。又攝論等鏡像況依他。空花類遍計。又七十六云。如淨鏡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多影亦然。准此別有。但無實用說離質無。攝影從質云見自質。一云離質無別影像。由迷亂故謂見影像。故佛地論第四說云。謂諸有情顛倒執著影像熏習成就力故。鏡面為緣自識變異似面影現。由是世間起增上慢。謂我鏡中見其面影。以無別影鏡中生故。經但說言眾像顯現不言生起。佛地第五言生起者依現假說。又無性攝論第五說云。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又世親攝論亦第五云。譬如影像實無有義。即於本質起影像覺。然影像義無別可得。詳曰。後釋為勝。會餘違文具義燈辨。小乘同異如瑜伽鈔。
疏。空定唯空等者。作觀行者而依空定觀境皆空。若餘人等即於其境而為其實既互相違。明境隨心種種見別。
論。二無所緣識智者。有義應云無所緣識相智。無所緣相識得生故。文略不言。待今說故。詳曰。意云無境而識得生。言無所緣顯境無矣。何繁相言。若言相者而是境相。故須置者四緣之中亦應說云所緣緣相。相是境故。彼不言相得知是境。故此何須。又相亦名所緣相也。論若言無所緣相者。豈不濫彼相分無耶。有相濫失故無為善。但見前文有識相言。便謂第二亦合有相。二文全別不可例同。
疏。應言境非真慮起者。有義舊說緣無得起慮者亦無有失。但約本質說此言故。影像即心非所說故。舊義勝疏。詳曰。若言緣無得起慮者。恐惑者言相無心生。故境非真便遣斯惑。何得非勝。又影像者但不離心。如何得云即是心耶。
疏。以是法故即有體法者。論云所緣法者。即是因法既云所緣。必須有體故所緣因除彼空花。疏云以是法者以是法緣法也。省所緣言但云是法。
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因中應云除彼空花所緣法故。以言簡之亦無過也。
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有義彈云。身不定難如何得說通非情耶。若言情‧非情境於多相續皆不定屬說通非情。此亦不然。境通非情仍約有情名不定故。故應思之。詳曰。言四皆通通定不定。或通有情。不云四種通情非情名皆通也。
論。謂識所變至說為法空者。按二十唯識論云。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無我。如是乃名八法無我。非諸佛境離言法性亦都無故名法無我。
論。是惡趣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按寶積經云。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即不可除。
論。亂相及亂體等者。攝論第四無性釋云。亂相許為似色變識。亂體許為非色變識。順結頌法。故文隔越其義相屬。若無似色所變因識。非色果識不應得有。似若無境有境亦無。釋曰。言順結等而釋外難。外難意云。准長行釋與彼頌文何故不次。故答彼言約順結頌。取義相屬相文隔越亦不相違。其文隔越對看可悉。先因後果名之為順。又云。似若無境無似色境。有境亦無。能有彼境顛倒之心名為有境。
論。現量證時不執外等者。依二十論通破正量‧及薩婆多。故彼論云。如夢等時雖無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現覺。餘時現覺應知亦爾。故彼引此為證不成。釋曰。通破二宗。又若爾時有此現覺。我今現證如是色等。爾時於境能見已無。要在意識能分別故。時眼等識必已謝故。釋曰。破正量部。以彼計境相續有故。故但破見。又剎那論者有此覺時色等現境亦皆已滅。如何此時許有現量。釋曰。此破有宗。有宗境‧識皆剎那滅。
疏。後五識生何故執斷者。有何所以意執斷耶。執既不斷與五同緣。故知五俱第六意識有執無妨。
疏。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者。本雖破他設他有難。此文即成顯正義也。問設他有難依五識說。何乃不破彼五識耶。答前已顯五不執為外故不破之。有義彈云。疏說此但顯其正義不是破他。今解破他者。詳曰。疏意如前非不破他。問何以得知疏亦破他。答疏既說云不可執為是實外色。若不破他而誠於誰云不可執又。下方云若小乘等。若前不是破他說者。何乃中間言若等耶。以此而觀。疏意不唯明中自義顯對他難理通辨正。思之。
論。若覺時色等者。按攝論云。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
論。要至覺時等。按攝論云。真智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又二十唯識論云。如未覺位不知夢境非外實有。覺時乃知。如是世間虛妄分別串習惛熟。如世夢中諸有所見皆非實有。未得真覺不能自知。若時得彼出世對治無分別智乃名真覺。此後所得世間淨智現在前位。如實了知彼境非實。
疏。彼間等流種等者。即彼第二而明等流異熟因處。
疏。若前解等者。解等流中第一釋也。對彼等流二種之義以辨餘因。下疏准知。
疏。若約後解等流果等者。後解等流種親生現亦等流果。故取作意種子望心為士用也。
疏。若後解等流至亦增上者。亦等流果顯所生現望能生種有二果義。
論。有展轉力等者。有義今別敘難。難云豈不由種生現對治方證離繫。何故不說故論通也。詳曰。種生能治望離繫果但為疏緣。與疏所敘對增上緣為難何別云別敘難。請審彼之。
疏。一切種子於彼四果攝果不盡者。不攝無漏有為果也。
論。有說異類至或隨轉門者。按對法云。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相顯因緣義。具如彼辨。恐繁不錄。故顯楊論第十八中。廣非有宗六因不得為因緣云。且同類因有三過失。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有已成過。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體性前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類即因名同類因是即無果。有不定過。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誰因耶。又非決定因體同類。不相似法亦為因故。若言非同類即因亦非同類之因。是即言名有虛設過。同類因言無有所生浪施設故。如是於餘四因三過。如理廣說。問與攝大乘豈不相違。彼許俱有是因緣故。答顯揚破彼現行相望俱有因義不同攝論。如前已會。
論。淨居天上大自在宮等者。十地論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釋曰。行滿今生即證佛果名為現報。以前諸行但為遠因。所以佛位不名後報。菩薩後身地前業感故名後報。聖者不造招後業故。後身菩薩名之為智。因智最勝以智標名。即此菩薩處彼天中名智處生。處謂安處。然自在宮諸教不同。如燈略辨。瑜伽‧對法二鈔之中更當會釋。
論。二乘迴趣等者。問前三果迴趣大乘。為更經生方受變易。為不經生。答有經不經而非一向。故佛地論第二云。若有學位迴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或迴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問若經生者如初果人要受七生。為不爾耶。餘問准此。答佛地論中但許經生不定生數。隨多小生未必具受。問既許輕生取後果不。答佛地論云。經生伏惑而不言斷。故不取後所未得果。
論。第六轉識至更相引故者。諸心相引具如燈辨。故此不云。
論。初起無漏至唯欲界者。顯楊論證如下當引。
論。三所緣緣至所慮所託者。具如疏明。有義人物等質雖體是有。水鏡等法能帶己相然無彼質水鏡亦有。彼質但能生鏡等影不生鏡等。非但生影名之為緣。要生能照方名緣故。故質非是鏡等所慮。亦非所託。是故應以二義雙簡。詳曰。理實慮託鏡望質無。然鏡中影非不由質。據此一邊云闕所慮亦何爽也。或鏡等體不待質生。能照之用因所照顯。若無所照將對於誰得名能照。亦猶真性本自無為。要待惑亡果義方顯。鏡之能照類亦應然。據此義言有所託者理亦應通。又疏云設本意可知。
疏。親所緣者。即謂見分是帶己相者。相分名己。見分帶相名帶己相。
疏。此疏中即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等者。有義彈云。若爾疏者應是相分之所緣緣。故應說云。親所緣緣己體之相。是能緣心親所帶故。彼疏所緣雖非親帶。然親所帶杖彼而生。與彼相似。展轉言之亦名所帶。所緣既爾緣義亦然。親所帶相藉彼而生方起心等。故展轉說名之為緣。然親所緣非無帶彼疏所緣義。然今論文言帶己相。意顯能緣帶彼所緣己體相故。詳曰。心帶境相據展轉言非疏不許。故前疏云。緣生於誰。誰帶己相。謂心相應明心帶境。若云疏據親所緣者。在疏無文。又疏科云初釋出體。豈初段中疏主不許通疏親緣。以此故知。疏主許心帶境相也。今言影像是帶質者。帶謂狹帶親附之義。依此義言云相帶質。見望本質隔相疏遠故不言之。由斯前後望義不同理無有失。今又解者。帶有二義。一帶者挾帶親附之義。能緣親附所緣之境而不相離名為挾帶。而猶世言身佩釰矣。二帶者似也。能緣有似本質之相。相即相分。心質相離名為帶似。亦若世言面帶火心。雖境望心近遠不同。然心對彼總得名帶。如次名為二所緣緣。心因親疏二境起故。故論總中言帶己相。心或相應不遮何相。別中方說能所二緣不離相離。由斯不假據展轉說方名為帶。智者思之。
論。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者。問設種不等變之何失。答他種為質自種為影。若有多少即有質影不同之失。若云不同亦何失者。應亦青質而相是黃種種之過。又變他種應有聖凡雜亂之失。如凡第八緣聖無漏凡應成聖。有無漏故。二乘聖等緣凡之種應還成凡。具惑種故。若云凡八不緣無漏。若爾凡可無違。聖緣有漏成惑種過。
問佛緣凡夫不成於凡。二乘緣凡何起惑。答有漏第八變即有用。無漏第八但現彼影非皆有用。故不相例。
論。能於餘法等者。除自已外與餘一切皆為其緣不同所緣。所緣緣者唯對能緣以為緣故。
論。生住成得四事別故者。按顯揚論第十八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生耶。答自種子為先。除所依種。外所餘若色‧非色所依及業以為建立。伴及所緣境為和合故。如其所應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大論同之。所言住者對法第五云。任持增上者。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於諸識。
釋曰。風輪‧器世‧大種‧諸根為依。令彼水輪‧有情‧所造‧諸識而得住故。所言成者具如疏引。所言得者顯揚十八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答三乘種姓為先。內因力為建立。外因力為和合故。證得煩惱離繫涅槃。此中內因力者。謂如理作意小欲知足等內分善法。又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諸業障。於如來所具淨信心。如是等法是名內因力。外因力者謂諸佛出世宣說妙法。住正法者共為伴侶。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因力。彼顯揚論又有作用。此論所無故彼論云。問辭同前。答自種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者自所作用。而得成辨。自所作業者。如眼之見業。如是所餘諸根當知各別作業。又如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是名外法各別作業。此論所無。會如本疏。
論。然增上緣至二十二根者。按對法第五。增上緣者有九增上。後六增上依彼二十二根建立。故彼論云。此後增上依二十二根建立。境界增上者。謂眼‧耳‧鼻‧舌‧身‧意。由此增上力色等生故。產生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住持增上者謂命根。由此增上力眾同分得住故。受用果增上者謂苦‧樂‧憂‧喜‧捨根。依此能受愛‧非愛異熟故。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者謂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諸煩惱故。出世清淨離欲增上者謂三無漏根。由此永害諸煩惱隨眠故。又云。云何根幾是根。為何義故觀根耶。謂取境增上故。種族不斷增上故。眾同分住增上故。受用淨不淨業果增上故。世間離欲增上故。出世離欲增上故。是根所境增上者謂眼等六。由此增上力於色等境心‧心法轉故。種族不斷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孫等胤流轉不絕故。餘如前說。為捨執著增上我故故觀察根。
疏。云俗家族者。男女二根。餘頌配論義可知也。又瑜伽論五十七。有八復次廢立斯義。初同對法。餘七有別。恐煩不錄。
論。除後剎那等者。如疏具明。諸論有違。義燈廣會。故此不云。
論。近能引發根本位故等者。顯得無漏根名所以。或釋外難。外難意云。三根無漏。資糧‧加行何得名為未知當知。故以引生遠資等釋。
論。於此三位至為此根性者。問菩薩要託第四靜慮。若據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依三乘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
論。加行等位至故多不說者。問加行善根是色界法。離欲方得。云何此位猶有憂根。
答決擇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近分起者既未離欲得有憂根。固無有失。故按對法第十本論說云。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釋論云。諸根者謂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定等地所依差別故。如其所應有樂‧喜‧憂‧捨。
疏。然此無漏根通三界等者。生起下論。今按彼云。問空無邊處地幾根可得。答十一。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地應知亦爾。釋曰。信等五根‧意捨命三‧三無漏根合為十一。論云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答八。釋曰前十一根中除三無漏。三無漏無如此下釋。此等皆約諸人容有現行而言。不依一切及種子說。凡無無漏。下界種子上身有故。不唯八等。論七根入無色等。如義燈釋。
論。前三無色有勝見道等者。如疏具明。諸多同異燈中亦辨。三類邊智如前鈔說。故不重云。
疏。唯得修修非行修修者。得謂所得。修謂熏修。由現道力令所得法種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為修。行謂現行。修謂習學亦名習修。疏第八。

成唯識論演祕卷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