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別記末 海東沙門元曉撰 輸入者 陳香君 一校者 陳香君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陳香君 此下明不覺。中有二。一明根本不覺。二復次以下。明枝末不覺。初中立二。一正明不覺依本覺立。二明本覺待不覺有。 言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即是根本無明。此如迷方。 而有其念者。是業相等之動念。是如邪方。如離正方。外無別邪方。邪方即是正方。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次明本覺待不覺義。 言不覺者猶是無明 妄想心者。不覺所起諸取相心。是舉本而取末。 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者。由妄想心知名義故。方有言說。說於真覺。是名能說真覺之言。要依不覺所起妄想。 言若離不覺則無真覺自相可說者。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則無自相。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也。如下文言。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智度論云。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可實。此之謂也。 復次。已下第二明支末不覺。此中先三相。是微細猶在阿梨耶識位。後六粗相。是餘七識。但望彼根本無明。皆是所起之未。通名枝末不覺也。 言無明業相者。無明所起業相也。起動義。是業義。故言心動名為業相。 覺則不動者。是反釋。如得始覺時。永無動。當知。今動只由不覺。 動則有苦者。如得寂靜。寂靜是樂故。今云動即是苦也。 果不離因者。無明是無集。業相是無苦。無苦無集。一時而有。不相離也。然業相雖有生滅。最是微細。能所未分。無明亦爾。如無想論云。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常起。此無明可欲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相應非有。而是有無。亦由欲嗔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阿毘達摩藏經中。亦同此說。如是等文。正約業相。而說也。第二能見相即梨耶見分。第三境界相。是梨耶相分。如四卷經云。譬如藏識。頓分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具等。頓分別者。是能見相。自心及現等。是境界相。瑜伽論中。亦同此說。如是等文。是約後二相。說此二。雖有二分。不離業相。是唯量門。業相雖無能所。含有二分。是唯二。此三皆是異熟識攝。但為業煩惱。所惑義邊。不別業相動轉差轉相等異。是故總說。為異熟識。為無明風。所動義邊。從細至粗。動轉差別。是故細分。立三種相。又此三。但為無明所動故在第八。後六乃為境界所動故在七識。即由是義故。說七識一向生滅。不同梨耶俱含二義也。 以有境界緣故生六相者。前細相中。依能見現境界。非境界動能見。此後六相。為彼所現境界所動。非此六種能現彼境。別義如是。通而而言。云彼亦還依自所現境。此還能作自所依境。今此論中。宜就別門。故言有境界故生六種相。如經本說。境界風吹動。七識波浪轉。正謂此也。六相中。初一相。是第七識。次四相。是生起識四陰。後一相。是行陰為因。所生果報。言智相者。此第七識粗中之始。始與惠相應分別我我所故。名智相。如夫人經云。於此六識心法智。剎那不住。言心法智者。惠數也。故知。此中智相。正在第七識。 言依於境界心起者。依前境界相。第七識心起也。若在善道。分別可愛法。為我我所。在惡道時。分別不愛法為我我所。故言分別愛與不愛。具而言之。計能見相為我。計所現境為我所。而今直就相顯而說。是故但說依於境界。又此第七識。雖復通緣梨耶能見及境界相。然此境界。不離能見。如鏡中影不離鏡面。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自計我我所。非計為外故。余處說緣梨耶識。不言緣境界。又略說故。但就我執之境。故說緣識。除我所執境故。不說亦緣境界。問云何得知。此第七識不但緣心。亦緣境界。答此有二證。一依比量道理。二依聖言量。比量道理者。此意根。必與意識。同緣境界。是立宗也。為彼意識不共所依故。是辨因也。諸是不共所依。必與能依同境。如眼根等。是隨同品言也。或不同緣者。必非不共所依。如次第滅意根等。是遠離言也。如是宗因譬喻無邊。故知。意根亦緣六塵。若言此意與意識不心同緣者。亦可眼與眼識不必同境。俱是不共所依故。眼等識根。既不得爾。無同類故。義不得成。若言此意非不共依者。則無不共依。識不應起。如眼識等。只是自教相違過失。如佛經說故。眼不壞故。眼識得生。乃至意不壞故。意識得生。乃至廣說。又論說此不共依。故知。此意但緣於識不緣餘境。是義不成。若依此。能依意識。緣一切法。當知。所依意根。亦對一切法。是故此意亦緣自體。以有自證分故。亦緣自所相應心法。以無能障法故。彼諸心法。背證自體。有自證分。是故不度。同一所緣。當知。此義通於八識。所以得知。故莊嚴論云。已說求染淨說。成唯識偈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上半者。成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唯是心光。下半者。貪等煩惱光。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以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法故。以此文證故知。諸心數法。亦為心光所照故。不應心光以不離心光故。即是心光也。如鏡中像鏡光所照。是故此像不離鏡光。以不離故。即是鏡光。當知。此中道理亦爾。然雖似影像。無別本法所不緣者。設有本法心數異影像心數者。則同一所緣之義不成故。聖言量者。如十卷經云。彼七種識。依諸境界念觀而生。又云。境界風吹動。七識波浪轉。今此論中。釋彼經意云。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由此等文故得知乎。次。 第二相續相者。即是識蘊。是粗分別。通緣一切。得長相續。名相續相。又此識起愛。引持過去諸業。亦得潤生。能令未來果報相續故。名相續識。 言依於智者。依前智相。相續始生也。所依是細。唯一捨受。能依是粗具起苦樂。故言生起苦樂。又所依智相。內緣而住。似眼。此相續識。遍馳外境。如覺故。言覺心起念。起念即是法執分別。識蘊與此粗執相應。遍馳諸境故。言相應不斷故。 次執取相。即受蘊。 次計名字相。是想蘊。 次起業相。是行蘊文。自顯不須煩釋。 復次。以下。第三明同異。 言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者。無漏是隨染幻差別。無明是性染幻差別。何者。其無明。是違平等性。故其所起一切染法性。自差別。無漏法。是順平等性。直置其性。應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故說無漏有差別耳。何者。對彼業識染幻差別故。有本覺無漏性德差別。又為對治彼染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是故無漏。但隨彼染。而有差別。不由自性有差別也。然此染淨。皆悉相待。性無所有。故言幻也。上來總為廣上立義分中是心生滅。已竟。 復次。已下。第二廣上生滅因於中有二。初正明生滅依因緣義。二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以下。重顯所依因緣體相。初先總表。後別釋。 言因緣者。梨耶心體。反作諸法生滅。是生滅因。生滅諸法。細粗相資。而起。是生滅緣。如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故。又無明住地。能熏心體轉作諸識。名生滅因。所起諸識。轉相資因緣。如下文云。一切染因。名為無明。故今此文中。二義俱有。 言眾生依心者。諸生滅法。聚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自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能依眾生只是意。意識故言意意識轉。此即表二章門。 此義云何。以下釋二章門。先釋意中有三。初略明意。次廣辨意。是故以下。結成唯心。初言依阿梨耶識者。釋上依心義。相本無明。親依識體。而有。故言依識說有無明。如上文云。此識有二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正謂此也。四卷經云。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當知。無明住地。非七識攝。亦非為彼所熏種子。 言不覺而起者。心體為此無明所熏。動作生滅故。名起。又即此心體。由無明熏轉成能見。乃至轉成。起念相續。如是心體。有此五用。對境界能生意識。故名為意。此中第五。猶是意識。而約生後義。通入意中攝。 此意。以下。第二廣解。開上五用。立五識名。初業識義。如前已說。 言轉識者。是能見相。緣境而轉。名為轉識。然轉識有二。若說無明。所動能見。名為轉識者。是在阿梨耶識。如其境界。所動能見。名轉識者。是謂七識。二義不同。不可相濫。又有處說。諸是能見通名轉識。則通八識。今此中轉相。是緣初義也。 三現相者。猶是上三相中境界相。但此中。為明離轉識無別境相故舉能現明所現境。 言猶如明鏡現色相者。如四卷經云。大惠。廣說有三種識。廣說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又此文中。說現義云。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當知。現識定在第八。其業識等。與此作本。其相彌細。如何強將置七識中。甚可乎。 言隨其五塵對至即現者。隨所起相皆不離見。唯於能見鏡中而現故。言對至即現。就實而言。亦現法塵。且約塵顯。略舉之耳。問此識境界寬狹云何。此論中。但說五塵。楞伽經云。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瑜伽論說。此由了別二種境故轉。一由了別內執受者。謂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謂有色界。若無色界。唯有妄執習氣了別。二了別外無分相器者。謂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梨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界相。譬如燈炎。生時。內執受識。外發光明。如是阿梨耶識。內緣執受境。外緣器世界境。生起道理。應知。亦爾。中邊論云。此識所取。四種境界。謂‧塵‧根‧我‧及識所攝。所取既無。能緣本識。亦爾得生。若依中邊論及楞伽經則習氣等。非此識境。若依瑜伽論。聲塵及七種識等。非其所緣。依此論說。現根及識等。亦非此識所現境界。如是相違云何和會。答此非相違。何以故。不以言唯緣如此法故。不言餘法非境界故。問雖無相違。而有不同。不同之意。可得而聞乎。答不同之意。各有道理。如中邊論。欲明現起諸法。皆是本識所現。離識之外。更無別法。是故唯說現行諸法。習氣種子。其相不顯。與識無異。是故不說。瑜伽論等。為顯諸相無有離見相續者故。除心心法。以外諸餘相續之法。說為此識所了別。諸心之法。離塵不立。其義自顯故。不別說。諸餘論顯沒之意。准此可知。不可偏執一隅。以謗通方之說也。且止傍論今釋大文。 第四智識者。是第七識上六相中初智相也。愛果名染淨法。分別彼法。計我我所故。言分別染淨法也。 相續識者。即是意識。上六相中相續相也。 以念相應不斷故者。是約自體不斷。釋相續名。 住持。以下。約其功能。釋相續名。此識能起愛取故。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令成堪任來果之有。故言住持過去之果令不失故。此義具如瑜伽論說。又識能起潤生煩惱。能使業果續生不絕。故言成就現未等報無差違故。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故名相續。 言念已徑事慮未來事者。顯此識用不同智識。以彼但緣現在境故。由此文證。故知。此相續識。正是意識。不同上說相續心也。 是故。以下。結成唯識。是上所明五種識等。無別自體。皆依一心義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也。 言以一切法皆從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如十卷經偈云。身資生住持。若如夢所見。中應有二種心。而無二相。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如目不自見。其事亦如是。此義云何。若其夢中所見諸事。如其所見是實有者。則有二故。而其夢中實無能取所所二相。三界諸心。皆如此夢。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論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現無他可見。亦不自見。則無所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見所見。皆不可得。除此之外。更有何相。故言無相可得。如彼偈云。非他非因。非分別分別事。五法及二心。寂靜無如是。問如集量論諸說。心心法皆證自體。是名現量。若不爾者。如不曾見。不應憶念。此中經說云。不自見如是。相違云何會通。答此有異意。欲不相違。何者。此經論意。欲明離見分外無別相分。相分現無所見。亦不可說即此見分反見見分。非二用故外向起故。故以刀指為同法喻。集量論意。雖其見分不能自見。而有自證分用。能證見分之體。以用有異故。向內起故。故以燈炎為同法喻。由是義故。不相違背。又復此經論中。為顯實相故。就非有義。說無自見。集量論主。為立假名故。依非無義。說有自證。然假名不動實相。實相不懷假名。不懷不動。有何相違。如此中說。離見無相故。見不見相。而餘處。說相分非見分故見能見相分。如是相違何不致怪。當知。如前亦不相懷。又說。為顯假有故。說有相有見。為顯假無故。說無相無見。假有不當於有故。不動於無。假無不當於無故。不懷於有。不懷於有故。宛然而有。不動無故。宛然而無。故如是甚深因緣道理。蕭焉靡據。蕩然無礙。豈容違諍於其問哉。 復次。以下。第二釋意識章門。意識猶是先相續識。但就其能與法執粗念相應生後義邊。名相續識。約其從前念生。能起見愛煩惱義邊。名為意識。故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上六相內受相行蘊。相從入此意識中攝。又此論且依一意識門故。不別出五識相也。文相可知。 言依無明熏習。以下。第二重顯因緣體相。於中有二。一約心體。顯因體相染淨難測。二不達以下。約諸染淨。明緣體相差別之義初言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牒上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此文正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故言無明所起識也。若此心體。一向生滅。直是染心。則非難了。又若一向常住。唯是淨心。亦非難知。設使體實淨。而相似染者。亦可易解。如其識體動。而空性靜者。有何難了。而今此心。體淨而體染。心動而心靜。染淨無二動靜莫別。無二無別。而亦非一。如是之絕故難可知。 言心自性淨而有其染心者。是明淨而恒染。 雖有染心而常恒不反者。是顯動而常靜。由是義故。唯佛窮了。如十卷經云。以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我依此義。為勝鬘夫人及餘菩薩等。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識生名轉滅相。大惠。如來藏阿梨耶識境界。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餘聲聞辟支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正謂此乎。 不達。以下。明緣體相及差別義。於中有三。一明諸染相差別粗顯治斷位地。二相應義者以下。明諸染法相應不相應義。三又染心義以下。舉諸染法明二障義。初中亦三。先明無明相。次明染心差別。兼顯治斷。後方明。前無明治斷。所以不次第者。欲明直就無明漸治之相。不顯但除甚染心。從粗至細。能令根本無明。隨有漸捨漸輒之義。為是義故。無明治斷。在後方說。此中云染。即上意識。并開五種意。但令除時從粗至細。故逆次說耳。 初執相應染者。是上意識所起見修煩惱。如上云。計我我所。種種妄執。乃至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言信相應地能離者。三賢之中十解位也。如仁王經云。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心賢心。入此位中。見修粗惑。不得現行。故名為離。當知。此論上下所明皆約現行。以說治斷。不論種子。是故與餘經所說治斷位地。亦有懸珠。不可致怪。 第二不斷相應染者。五種意中第五相續識。與法我執相應不斷故。得入初地法空觀時。究竟離也。第三分別智相應染者五意之中。第四智識。七地已還。二空起時。則不現行。出觀緣俗。任運心時。亦得現行。故言漸離。七地以去。永滅不起。名究竟離。此義如解深密經說。論其種子。至金剛心。方乃頓斷。如離論中之所廣說。上來三染。行相是粗。具三等義。故名相應。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者。即五意中第三現識如明鏡中。現諸色像故。 色自在地者。是第八地。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者。五中第二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心自在地是第九地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者。五中第一業識。依無明力不覺念動故。 菩薩盡地者。是第十地及無垢地。總為一位也。就實。論云。八地以上。亦有微細現相起。但此地中。已得淨土自在。粗色永不現起。故說離耳。又九地以上。亦有微細能見。但得心自在。見相轉細。故說離也。所以得知。故下文云。依於業識。乃至菩薩究竟地所見者。名為報身。若離業識。則無見相。知業識未盡之時。能見之相亦不相離也。次下。第二明相應不相應義。初三染名相應。後三染及無明。是不相應。如上言心不相應忽然起念名為無明故。 心念法異者。謂煩惱數法。其相各異。如分別智相應染中我見愛我我慢業異也。迦延經中說云。心及心所念法。當知。此中心念法者。是心所念法。皆是心數之別名也。 依染淨差別者。分別染淨諸法。計我我所差別等也。 知相同者能知相同 緣相同者。所緣相同。此中依三等。說相應名。 言心念法異者。是體等義。諸煩惱數。各有一體。皆無第二故。 知相同者是智等義 緣相同者。是緣等義。具此三義。故名相應。問瑜伽論說。諸心心法。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而此中說知相亦同。如是相違云何和會。答二義俱有。故不相違。何者。如我見是見性行。我愛是愛性行。如是等別。各不同行。而見愛等。皆作我緣。約此義邊。名知相同。故知此二爾不相妨也。 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者。此明無體等義。以離心外無別煩惱數法差別。故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既無體等餘二何寄。由是不有同知同緣。故言不同知相緣相故。問瑜伽論說。阿賴耶識。五數相應。即是此中能見心染。何故此中說不相應。答此論之意。約煩惱數差別而轉。說名相應。能見心染。無煩惱數。名不相應。故不相違。雖有微細遍行五數。心與法通違無相。而取相故。是通法執。而無別討惠數之見。故無別相法我執也。所以得知。阿賴耶亦是法執者。如解深密經說。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而此位中。餘七識惑。皆不現行。唯有阿賴耶識現行。故知此識是所知障。若論有種子者。煩惱障種。亦猶未盡。故知。彼說正約現行所知障也。 又染心義者。已下。第三束作二障。然二障之義。略有二門。二二棄通障。十使煩惱。能使流轉。障涅槃果。名煩惱障。菩薩別障法執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此門如餘經論所說。二一切動念取相等心。違如理智寂靜之性。名煩惱礙。根本無明。昏迷不覺違如量智覺察之用。名為智礙。念此論中。約後門義。故說六種染心。名煩惱礙。無明住地。名為智礙。然以相當。無明應障理智。染心障於量智。何不爾者。未必爾故。未必之意如論自說。論五。 復次。以下。廣上立義分中生滅之相。於中有二。初明生滅粗細之相。此二以下。次明粗細滅盡之義。初中亦二。先正明粗細後對人分別。 言生滅相有二種者。此明生滅之法相有粗細。非謂生滅剎那有著有微。 一者粗與心相應者。六種染中初三。是心相應。其相粗顯故名相生滅也。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者。後之三染。是不相應。無粗心數差別之相。其體微細。恒流不絕。故名相續生滅也。如十卷經云。識有二種滅。何等為二。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生住亦如是。說四卷經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所說流注生及相生住滅。亦如是。說經中直出二名。不別顯相。故今論主顯其相也對人分別中。 粗中粗者。前三中初二是也。 細中粗者。後三中初二是也。 粗中之細。前中後一。 細中之細。後中後一。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識。行相是粗。凡夫所知。前中後一。是第七識。行相不粗。非凡所了後中初二。能所差別菩薩所知。最後一者。見相未分。唯佛窮了。此下明滅盡義。將說滅義。先明智緣。 言二種生滅依無明熏習而有者。是總說也。 所謂。以下別明因緣。 言不覺義者。根本無明也。 妄作境者。現識所現境也。通而言之。二種生滅。皆依無明為因境界為緣別而論之。依無明因故。不相應心起。依境界緣故。相應心而起。今明滅時。且依別義故。言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故相應心滅也。具義而說。此二種各有二。因如四卷經云。大惠。不思議熏及不思議反。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言不思議熏者。所謂。無明以能熏真如不可量故。不思議反者。所謂。真如愛無明熏不可。遍而反。故此熏及反。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不是相應也。言無始妄相者。即此現識。以從本來未曾離想故。如上文云。從本已來。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始妄想義。亦如是。言種種塵者。猶是現識所現諸境。以此二法熏動梨耶自相令起七識波浪。以妄想及境粗而且顯故。所起七識。成相應心也。今此論中。互舉一邊故細中。唯說無明熏。粗中。單舉境界緣也。此就從細至粗之義。以明因緣差別相也。又四卷經。大惠。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相識滅。是名相滅。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依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所以者何。是其因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現等識境妄想。此經就通相門。故作是說。論約別義故。如前說也。若汎論生因緣。諸識各有四種因緣。如十卷經云。有四種因。眼識得生。何等數四。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熏習故。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四者業見種種色相故。四卷經云。四因緣故。眼識轉。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是名四種因緣。流處藏識轉識浪生。言自心現攝受不覺者。是明根本無明因。其色粗相。現識所現。不在識外。自心所攝故。言自心現攝受。言不覺者。無明不覺色塵非外故。能生眼識。令取為外是為初因。言無始虛偽乃至計著者。是顯無始妄想熏習因謂現識本來取著色塵。由此習氣。能生眼識。令取色塵也。言識性者。是顯自類因。由前眼識自性分別。由此熏習後生眼識。如前自性也。言欲見種種色相者。是顯名言熏習因。謂前眼識。能見色相。意識緣此能見眼識。意言分別。取著欲見也。如說眼。其餘諸識。准之。可知。問曰以下。往復重明滅不滅義。言若心體滅則眾生斷滅無所依止者。自相梨耶名為心體。其餘諸識說名眾生。如十卷經云。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言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者。但心動相滅。非動相滅。非動相滅。非動之心神滅。即是業相滅。自相不滅義也。問此識自相。為當一向染緣所起。為當亦有不從緣義。若是一向為緣所起。則染緣盡時。自相亦滅若便自相義門。不從染緣而成。則此自相自然而有。或有說者。心體但是業惑所辨。是異熟法故。或業盡時。本識頓盡。然於佛果。亦有福惠二行。所辨鏡智。相應淨識。雖復業惑。福惠所減之義不同。而其心義。二處無異。由是義說。心至佛果耳。或有說者。自相心體。舉體為彼無明所起。而有是動靜。令起。非是辨無合有。所以此心之動。因無明動名為業相。此動之心。本自為心名為自相。自相業門。不由無明。然即此無明。所動之心。亦有自類相生之義。是故雖無自然之過。而有不滅之理無明盡時。業相即滅。心隨始覺還歸本源評曰。二師所說皆有道理。皆依聖教之所說故。何者。若依顯了門如前說者。好是得瑜伽論等意故。若依隱密門如後說者。好得此起信論等意故。是不可偏執一隅。又亦不可如言取義。何以故。若如初說現而取義者。即是法我見。若後說而取義者。即謂人我執。故彼二義。皆不可說。雖不可說。而亦可說。以雖無所然。而非不然故。復次有四種熏習以下。廣釋生滅門。中有二。初正廣釋意在於前。此下第二因言熏明。何者上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其能攝義。上已廣說能生之義。猶未分明。是故此下。廣明此識二義。相熏能生一切染淨法義。於中有三。初即總明染淨熏義。二云何以下。別顯二種熏習之相。三復次以下。總約二法明盡不盡義。初中言真如者。是本覺義。無明者是不覺義。良由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一切。此是正釋經本之中不思議熏變義也。餘文可解。問攝大乘說。要具四義。方能受熏故。說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說以無明熏於真如。答彼論且約可思議熏故。說常法不能受熏。此論就於不思議熏故。說無明熏真如真如熏無明。如是二種熏義異故。二論不相違也。第二別明。中先明起染。初略後廣。言以熏習故即有妄心者。是業識也。以此妄心熏於無明。令彼無明不了無相。故使妄心有能見現諸境相故。言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不覺念起是轉相也。妄境界是現相也。以此境界熏前妄心。起七識浪執著前境。故言即熏妄心合其念著等。略說竟。此下廣釋。言增長念者。法執分別也。增長取者。四取煩惱也。言業識根本熏習者。以此業識熏習無明迷於無相故。起能見及境界相。見相相續生死不絕。此見及相。在梨耶識。彼三乘人雖離分別事識分段繫業粗苦。猶受梨耶微細行苦。故言三乘生滅苦也。言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者。所謂意識見愛煩惱之所增長故。能受三界繫業之果。故言凡夫業繫苦也。無明熏中。言根本熏習者。謂根本無明熏習真如。令其動念。是名業識。故言成就業識義也。言所起見愛熏習者。根本無明所起見愛。熏其意識。起粗分別。是名分別事識。如上文云。意識現名分別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言成就分別事識。起淨法中。亦先略後廣。略文可知。廣明中。言分別事識熏習者。通而言之。七種識皆名分別事識。義如前說。就強而言。但取意識。以分別用強遍緣諸事故。今此文中。就強而說。此識不知諸塵是轉識現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趣向。而計為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異本執。故名分別事識熏習。言意熏習者。通而言之。上五種識。皆為名意。義如上說。就本而說。但取業識。名之為意。以此識最細而作本。故業識義者。雖有動念。見相無別。唯是識量是為業識。此諸菩薩。智心妄動。無別境界。餘一切法。唯是識量。皆前粗執。似業識相。故名業識熏習。亦名意熏習。非謂無明所起業識即能覺知唯識道理也。用熏習中。差別緣者。為彼凡夫二乘分別事識熏習。而作緣也。能作緣者。從初發意菩薩。乃至諸佛。皆得作緣。如文廣說。平等緣者。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緣也。能緣者。法身菩薩已上。方得作緣。要依同體智力。故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者。十解已上諸菩薩等。皆業識見佛報身。無量相好。皆無有邊離分齊相。故言平等見也。若在散粗心中。得見如是不思議相。則無是處。故言依於三昧乃得見也。未相應中。言意意識熏者。菩薩依於業識熏習。名之為意。凡夫二乘分別事識。名為意識。此中對彼法身菩薩證法身時離能見相故。說地前菩薩名意熏習。以依業識有能見相故。若依俗智見報佛義。則金剛已還皆有見相。通名業識熏習。如下說也。復次染法以下。第三總明淨盡不盡義。文相可解。復次真如自體以下。顯示正義分內正釋之中。本有二分。一釋法章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釋義章門上立二種義。今依復次。先釋大義。於中亦二。先則總釋體大相大。復次以下。次明用大。言自體相者。總舉二種。本言一切眾生乃至諸佛無有增減畢竟常住。是釋體大。上立中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言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以下廣釋相大。上云。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復次真如用者以下。廣釋用大。上言。用大能生一切善因果故。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者。如上所說五種識內第二轉識。所現色相。不離轉識。而意識不知如是道理。謂自心外實有佛。身來為我說法也。言業識者。義如前說。然餘處說。地前所見。名反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為異已證未證故。今此中。說凡夫二乘所見。名為應身。十解初心以下所見。名為報身。為明菩薩深信唯識順業識義不計外來不同凡小故。又復此中。就此三賢菩薩依三昧心所見妙相故。屬報佛攝。餘經論中。約此菩薩散心所見粗相故。屬化身也。餘文分明故則可知。第三廣釋。立義分中二種乘義。而此二義。是釋用大。文中已兼顯故。不須別釋。如言諸佛本在因地發大慈修諸度行。乃至廣說。是初乘義也。如上立中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又說菩薩發心已玄見佛差別修證之相。是後乘義。上云。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佛地故。復次已下。顯示正義。中大分有二。一正顯亦分所立法義竟。在於前。此第二開示從答八旨。云方文相可解。對治邪執中有二。初別明治諸執。復次以下。總說究竟離邪執義。此中邪執。是佛法內。學大乘凡夫及二乘人所起執也。言人法二執者。計有總相宰主之者。名人我執。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名法我執。此中前五執者。皆依法身如來藏等總相之主。以起執著故。名人執。後一執者計五陰法各有體性故。名法執。文相可見。發趣分中。信成就發心。位在十解前在不定聚時。修習信心。逕一萬劫。信心成就。入正定位。即是十解。亦名十住。亦名十信。亦名習種性。如本業經云。是信相善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信心。入初住位。仁王經云。習種性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乃當入習種性。彼經云十千。此論一萬同一數也。言以少分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相利益眾生者。如華嚴經歎十住中初發心住菩薩云。此發心菩薩。是如來一身無量身。悉於一切世間。示現成佛故。又瑜伽論云。彼及所餘。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於十方界。當知。究竟不可思議。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是名最極如來祕密。此祕密勝解行地修行菩薩。下忍轉時。隨其勝解。差別而轉。從此轉勝。乃至九地。展轉增進。第十地中。最善清淨。當知。如來如是祕密不可思議。超過一切度量境界。如是等文。皆十解以上菩薩。能起八相之化物也。言如經中說或有退墮惡趣者非其生實退乃廣說者。如本業經云。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財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今釋此意。但是權語。非實退也。言解行發心。位在十行十迴向也。證發心中。言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者。欲明菩薩二智起時非專無累。不同佛地。是故猶有微細動念。謂根本業。不相應染。恒行不絕。與二智俱故。言發心有三種相。非謂業識亦為發心之行德也。以起滅為其相故。言於色究竟處示高大身者。如十卷經偈云。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離欲成菩提。今釋此經意云。若論實受用身之義遍於法界。無處不在。而言唯在彼天之身而成佛者。為菩薩所現色相。化受用身。非實報身。唯在彼天。為顯此義。故言界也。此後二分者。但可依文深起信心。懃息妄想。不可執言。分別是非。以諍論故。今釋煩不更消息也。 大乘起信論別記(末終) 塞部撰 萬治二歲九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