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四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輸入者 陳香君
      一校者 陳香君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陳香君

二明染淨熏習四。初總標熏習義。二釋熏習染法。三釋熏習淨法。四結判斷與不斷。今初。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力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一淨法。謂真如。二染因。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一淨法謂真如者。舉凡無漏種子現行。及心心所所依理性。並名真如。蓋理性固即真如。而無漏種現。順真如故。亦即名真如也。二染因謂無明者。唯指不共無明。謂恒行不共。即第七識相應之法癡。獨行不共。即第六識相應之迷理無明。或是分別。或是俱生。通為一切染法所依。故名為染因也。三妄心謂業識者。通指八識心體。及彼相應心所之體。依之能起見相二分。以有動轉。故名業也。四妄境謂六塵者。通指心心所之相分。總不出於立塵。即是所緣緣也。
  熏習義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隨以物熏則有彼氣。衣服非臭非香。喻隨緣不變之性。本自非染非淨也。以臭物熏。則有臭氣。喻不變之性。隨於染緣。有染相也。以香物熏。則有香氣。喻不變之性。隨於淨緣。有淨用也。
真如淨法。性非是染。無明熏故。則有染相。性德真如。雖非染淨。以無染故。且名淨法。譬如未熏之衣。意指無覆無記識而言之。本是全體真如。故即名真如也。無明熏故有染相者。從所熏染種。起染法現行。具如前文所明三相六相等也。
無明染相。實無淨業。真如熏故。說有淨用。無明染相。通指無明所起心心所等。亦是真如舉體所成。性非染淨。特以既受染熏。譬如臭衣。故無淨業也。真如熏故者。是以修德無漏淨法而熏習之。如以香熏彼臭衣也。說有淨用者。譬如因除臭氣。方顯香之用也。夫有染相。必有染用。而染用流轉生死。過失深重。故不言之。夫有淨用。必有淨相。而淨相冥合淨體。非世所測。故不言之。初總標熏習義竟。
二釋熏習染法二。初正明熏義。二釋義差別。今初。
云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此八種識及諸心所。真故相無別。其體即一法界。亦名真如。真如為迷悟依。由無始來從未悟故。第七識起迷理無明不如實知真法本一。故云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也。若謂先有真如。方起無明。由有無明。方有阿賴耶識。由有阿賴耶識。方有前七轉識。則眾生有始。何異冥初生覺之外道耶。然此無明即熏真如者。謂一念無明現行。即熏於藏識中。成無明種。藏識體即真如。譬如動水之時。即動濕性。故云熏真如耳。此約識與真如非異言之。然水雖動。濕性不改乃是隨緣不變之體依於此義。唯識復言不熏真如。是約識與真如非一言之。正可互顯妙理。無違妨也。既熏習已生妄念心者。依生滅門。俗故相有別。則有八識及諸心所。體用四分。種現差別不同。然此差別。悉皆無性。由無明故。不達無性。生第六識相應之差別法執。名為妄念心也。此妄念心復熏無明者。第八識中。既本有無明種子。令第七識。念念起於迷理無明現行。而此第六識之法執妄念現行。熏於第八本識。自成妄念種子。又能助彼無明種子勢力。故即名為熏無明也。以熏習故不覺真法者。從於法癡。更起我癡等也。以不覺故妄境相現者。由我癡故。乃現三界分段生死六塵境也。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者。即界內界外見思諸惑也。造種種業者。有漏善惡不動業。無漏偏真等業也。受身心等眾苦果報者。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也。然雖惑業苦三。循環不息。究其根原。止由無明迷真法界。而無明無體。不離真如本覺之性。如人眠夢。夢中受於無量輪迴。俄然睡醒。空無所得。若無醒時之心。安有夢心。若非研此夢心。何處別覓醒時之心也哉。
二釋義差別。
妄境熏義。有二種別。一增長分別熏。二增長執取熏。妄境本唯心現。由不了故。還熏於心。一增長分別熏。即助界內界外見惑。二增長執取熏。唯助界內思惑。若助界內見思。令諸凡夫不出生死。若助界外見惑。令二乘人速求涅槃。
妄心熏義。亦二種別。一增長根本業識熏。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二增長分別事識熏。令諸凡夫受業繫苦。界外見思。增長業識。受變易生死。名之為生滅苦。界內見思。增長事識。受分段生死。名之為業繫苦。
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法癡名根本熏。我癡名見愛熏也。二釋熏習染法竟。
三釋熏習淨法二。初正明熏義。二釋義差別今初。
云何熏習淨法不斷。謂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以熏習故。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以能如是如實知故。修遠離法。起於種種諸隨順行。無所分別。無所取著。經於無量阿僧祇劫。慣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自在業用。真如。指本識中無漏種子。及佛菩薩果中勝用。此二並順真如法性。故皆名真如也。種子內熏為因。諸佛菩薩外熏為緣。只此內因外緣。並不離於眾生現前介爾之心。以此心性。實無外故。以無始無漏種子。不離現前心性故。以十方諸佛菩薩。皆證眾生心性。不在眾生心性外故。言熏於無明者。一是諸佛菩薩外熏。熏第六識及前五識。令其見色。聞聲。嗅香。讀誦。身蒙光照。或手摩頭。或衣覆體。意識領受。以此現行熏成種子。二是無漏種子內熏。令其信受。不疑不謗也。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者。即是起於有漏聞思修慧也。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者。謂有漏聞思修慧。內則增長無漏種子勢力。外則感扣諸佛菩薩慈悲也。自信已身有真如法等者。信成就發心也。以能如是如實知故等者。解行發心也。無所分別等者。證發心也。無明滅故心相不起等者。證佛根本智也。成就種種差別業用者。證佛後得智也。
二釋義差別二。初釋妄熏義別。二釋真熏義別。今初。
妄心熏義有二種。一分別。事識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隨已堪能。趣無上道。二意熏。令諸菩薩發心勇猛。速疾趣入無住涅槃。一分別事識熏者。謂或秉三乘共教。不知七八兩識。但以第六意識修生空觀。破見思惑而取涅槃。或秉大乘漸教。雖知七八兩識。但以見思重故。畏生死故。先依第六識修生空觀。次第乃修法空觀等。故云隨已堪能。然此外凡內凡菩薩。固是趣向菩提。即彼二乘。亦必從權入實。故總云趣無上道也。二意熏者謂或是漸教菩薩。入淨心地轉第七識。令與平等性智相應。任運流入大涅槃海。或是頓教菩薩。從初便觀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真如門。所謂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雖此能觀之心。仍是第六意識。而即以根本無明為所觀境。故名為意熏也。
二釋真熏義別三。初標。二釋。三結判。今初。
真心熏義。亦二種別。一體熏。二用熏。只此心性真如之體。佛與眾生。平等無二。雖本無二而一一佛。一一眾生。乃至一一微塵。各全攬真如為體。非是真如少分。雖一一佛。一一眾生乃至一一微塵。並是真如全體。然非有多真如。此乃不可思議一心法門。譬如千燈共照。互遍互含。無雜無障礙也。故約佛言。則一切眾生。並是佛心內之眾生。以佛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約眾生言。則一切諸佛。並是眾生心內之佛。以眾生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約我只今現在介爾心言。則一切佛。一切眾生。並是我心內之佛生。以現前介爾之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是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所以阿賴耶中本具無漏種子。即我心真如之體。內因欲發。名為體熏。諸佛菩薩果上慈悲大用。即我心真如之用。外緣資助。名為用熏也(凡內外字。皆隨情說。並不在心外也)。
二釋二。初釋體熏。二釋用熏。初中二。初正釋。二釋疑。今初。
體熏者。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亦具難思勝境界用常無間斷熏眾生心。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真如者。體大也無量無漏者。相大也。勝境界用者。用大也。眾生之心。全攬真如體大為體。故本具此相大用大也。如人迷方。方仍不動。如水成冰。冰之濕性如故。則融相潤用亦復本具。即此名為阿賴耶中無漏種子。譬如冰中融潤之性。不離於冰。而與冰違。所以無漏道起。則捨賴耶及異熟名也。
二釋疑二。初疑問。二答釋。今初。
問。若一切眾生。同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而有信不信者。從初發意乃至涅槃。前後不同。無量差別。如是一切。悉應齊等。問意有二。一者同有真如。則不應有信不信。二者等皆熏習。則應一時發意。一時修行。乃至一時涅槃。不應復有前後。尤不應有退與不退。三乘一乘。若漸若頓。無量差別也。
二答釋二。初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今初。
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然無始來。無明厚薄。自性差別。過恒河沙。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唯如來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後差別。無明厚。則信心難生。無明薄。則信心易發。煩惱厚。則難斷。煩惱薄。則易除。而無明煩惱。又各有界外界內之不同。故唯如來能盡知也。
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事乃成辨。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或雖有知而不施功。欲令出火。梵燒木者。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真如體熏因力。若不遇佛諸菩薩等善知識緣。或雖遇緣。而不修勝行。不生智慧不斷煩惱。能得涅槃。無有是處。木中火性。譬賴耶中無漏種也若無人知。譬不遇善知識緣也。不施功譬不修勝行也。出火譬生智慧也。燒木。譬斷煩惱。壞和合識也。法合可知。
又復雖有善知識緣。倘內無真實習因力。亦必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此如極濕之木。不能即鑽出火也。瑜伽依此。權立五性差別。以其無明煩惱尤厚。覆無漏種。雖有而竟似無故也。
要因緣具足。乃能如是。云何具足。謂自相續中。有熏習力。諸佛菩薩。慈悲攝護乃能厭生死苦。信有涅槃。種諸善根。修習成熟。以是復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令修勝行。乃至成佛。入於涅槃。自相續中。謂全攬真如以為阿賴耶識。此識無始展轉傳來。依之建立假名眾生。雖念念滅。即念念生。恒轉如流。故名自相續也。有熏習力者。一無始本住種性熏。二積劫聞所成種熏。此二皆名為內因也。諸佛菩薩慈悲攝護者。一平等緣攝護。二差別緣攝護。此二皆名為外緣也。須知必要差別攝護。及聞所成種熏。方能展轉增其勝因勝緣。以至成佛入大涅槃耳。初釋體熏竟。
二釋用熏二。初略釋。二各釋。今初。
用熏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一差別緣。二平等緣。真如無二。亦無不二。以無二故。一切生佛。唯一真如。以無不二故。一一生。一一佛。各皆全體真如。以無二故。即無能熏所熏。以無不二故。得論能熏所熏。又設唯無二。固無能熏所熏。設唯無不二。亦無能熏所熏。以生與佛一向二故。生不能感。佛不能應。今由不二而二。乃得論用熏也。又由無二即無不二。所以有差別緣。由無不二即是無二。所以有平等緣。又由有差別緣。故佛不能度無緣者。有平等緣。故佛度生終不休息也。
二各釋二。初釋差別緣。二釋平等緣。今初。
  差別緣者。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隨所應化而為現身。或為父母。或為妻子。或為眷屬。或為僕使。或為知友。或作冤家。或復示現天等形。或以四攝。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薩提行緣。以大悲柔軟心。廣大福智藏。熏所應化一切眾生。令其見聞。乃至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此緣有二。一近緣。速得菩提故。二遠緣。久遠方得故。此二差別。復各二種。一增行緣。二入道緣。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即是無漏種現體熏。內因為能感也。隨所應化而為現身。即是果上真如用熏。外緣為能應也。或為父母。乃至天王等形。令其見也。或以四攝乃至菩提行緣。令其見且聞也。或作冤家者。如提婆達多等。餘皆可知。四攝。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謂施。戒忍進禪慧。菩提行。謂四種三昧。三十七道品等。無量行門。大悲柔軟心者。同體大悲。視諸眾生。猶如自已。無粗獷也。廣大福智藏者。圓極修德。等真法性。恒作利益。無窮盡也。熏所應化令其見聞者。即是感應道交也。乃至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者。不唯見聞應化事法。能為增上勝緣。即如來及菩薩等所有形像。令人憶念瞻禮。並屬真如用熏。良以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故也。速得菩提。名近緣。久遠方得。名遠緣。可見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並賴善知識緣也。從初發心。即賴此緣增行入道。乃至成佛。亦賴此緣增行入道。可見若欲增行入道。並賴善知識緣也。福德緣因。名增行緣。智慧了因。名入道緣。
二釋平等緣。
平等緣者。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普欲拔濟一切眾生。任運相續。常無斷絕。以此智願熏眾生故。令其憶念諸佛菩薩。或見或聞而作利益(令其)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於念念中。一切世界。平等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平等智慧。即了達一切生佛唯一真如之智慧也。有此平等智慧。則必有平等志願。所謂無作四弘誓也。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所以任運無斷。熏眾生也。淨三昧。即是真如三昧。隨所斷障等者。如初地斷異生性障。能見百世界中諸佛菩薩。二地斷邪行障。能見千世界中諸佛菩薩。乃至地地轉增。具如華嚴十地品中所明也。二釋真熏義別中。初標。二釋竟。
三結判。
此體用熏復有二別。一未相應二已相應。未相應者。謂凡夫二乘。初行菩薩。以依意意識熏。唯依信力修行。未得無分別心修行。未與真如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未與真如用相應故。凡夫。謂三乘外凡。二乘。謂有學無學。初行菩薩。謂內凡也。二乘不知有第七識。唯依第六修生空觀。名為依意識熏。菩薩已知有第七識。雖依第六修法空觀。即名依意及意識熏。然第七識。未能轉與平等性智相應。第六識。未能轉與法空無漏妙觀察智相應。雖得生空妙觀察智。未是大乘根本無分別智。以其未證法空所顯真如體故。既未證體。何能起後得無分別智。而成真如自在業用也哉。
已相應者。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一切如來自體相應故。得自在業。與一切如來智用相應故。唯依法力。任運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法身菩薩。謂漸教初歡喜地。頓教初發心住也。所證真如。即是一切如來自體。無二體故。既已分證其體。即必分同其用。故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此後並是無功用道。故云任運修行等。三釋熏習淨法竟。
四結判斷與不斷。
復次染熏習。從無始來不斷。成佛乃斷。淨熏習。盡於未來。畢竟無斷以真如法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用熏習起故無有斷。染至成佛乃斷。所謂無明無始而有終也。淨則畢竟無斷。所謂始覺有始而無終也。染淨皆依真如本覺。所謂本覺無始而無終也。譬如依方故迷。迷與方皆無始。依迷有悟。悟與方皆無終。方外別無迷悟。迷悟之外亦別無方。以不變之方。必隨迷悟兩緣。故真如即生滅。以迷悟兩緣。終不能令方改。故生滅即真如。然迷則違方而舉足咸非。悟則順方而去來如意。故須返迷歸悟也。問。唯識論云。佛果更無能熏所熏。今云用熏習起故無有斷。如何會通。答。今言妄心滅法身顯。即唯識佛無能熏所熏義也。唯識論言。所化有情為盡期故。窮未來際。四智心品無斷無盡。即今用熏習無斷義也。思之。初正釋生滅因緣相竟。
二顯示大乘體相用者。由前立義分云。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今釋此心生滅因緣相既畢。故須顯示此心大乘體相用也。文為二。初顯示體相。二顯示用。初中二。初正顯示。二釋疑。今初。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此先示大乘體也。一切凡夫。即六凡法界。并聲聞等。則成十法界也。一一凡夫。乃至一一諸佛。無不各具真如全體。而亦無二真如。在迷不減。在悟不增。前際無始。後際無終。故云常恒究竟也。
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恒沙義。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此示大乘自體相也。一切眾生心。既本具真如體。即本具真如相。非俟成佛而後有之。故名真如自體相也。非同非異者。約翻染差別。故非同。約唯一真如。故非異也。依真如體。本具如此真實德相。故約凡夫日用不知。但名為如來藏。約諸佛出障圓明。轉名為法身也。初正顯示竟。
二釋疑。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云何今說具足一切諸功德相。上說真如離一切相。即指真如門中所說義也。
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同一味者。同無漏味也。同一真者。如如及如如智。即是一真法界也。離分別相者。非諸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測識也。無二性故者。唯是圓成實性所攝也。
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然而)心性本淨。無明不起(是故)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也)若心生見境。則有不見之相(然而)心性無見。則無不見(是故)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也)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然而)以心性無動故(是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義(也)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然而)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恒沙非異非一不可思議之法。無有斷絕(由其本具如此德相)故說真如名如來藏(由其證此本具德相)亦復名為如來法身。因該果海。名如來藏。亦可名為理即法身。果徹因源。名為法身。亦可名為究竟如來藏也。初顯示體相竟。
二顯示用三。初正明用即真如。二廣明隨機見別。三結示真如妙用。今初。
復次真如用者。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修行諸度四攝等行。觀物同已。普皆救脫。盡未來際。不限劫數。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以如是大方便智。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差別作用。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而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一切如來。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一切諸佛在因地時者。即與我等同為凡夫時也。由信自心有真如法。便能發大慈悲四弘誓願。修行六度四攝等行。普救眾生。盡一切劫。即是修行觀門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即是修行止門。止觀二門。修必並運。後修信中。是約自行之功。故先明止。今文為顯化他之用。故先明觀也。又此中觀物同已。即般若中發廣大心。普皆救脫。即般若中發第一心。了知自他平等。即般若中發愛攝心。亦名常心。而亦不取眾生之相。即般若中不顛倒心。只此四心念念相應。名為大方便智。故能證體而起用也。然此自在差別作用。在凡夫人所見。則名世諦。以其有分別故。在聖人心中所見。即唯第一義諦。以其無分別故。故曰。所言二諦。其實是一。譬如醉人。妄見屋轉。謂有轉屋及不轉屋。其實醉人所見轉屋。即是醒人所見不轉之屋。無二屋也。
二廣明隨機見別二。初約所依識以判二身。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今初。
但隨眾生見聞等故。而有種種作用不同。此用有二。一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轉識影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限。然佛化身。無有限量。應有問曰。如來既無世諦境界作用。云何眾生見佛各各差別。乃至去來坐臥。示生涅槃等事。非世諦耶。故今釋曰。但隨眾生見聞等也。轉識影現者。八識現行轉時。於見分上。現佛身影為相分也。即彼凡夫二乘心之所見。並由共相識轉。所以現此影像。原不從心外來。但彼凡夫二乘。不知有藏識故。不知眾生心內諸佛所現之身。能與諸佛心內眾生而作本質。不知諸佛心內眾生所見佛身。即托眾生心內諸佛所現之身而自變為影像。故云見從外來。取色分限也。然彼雖妄計外來。其實原不在外。彼雖妄取分限。其實化身原無限量。以此化身。即真如用。則便即報即法。非離真如體相。得有真如用故。所以應持不見其頂。目連不窮其聲。乃至合土。範金。刻木。畫紙。所有佛像。咸悉三身宛然。四德無減。不可謬隨凡夫生盲。二乘眇目。謂非真佛。自墮曲見中也。
二依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具無量功德莊嚴。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非於心外如是而見。即彼菩薩所見佛身。亦必由眼識見。意識觀察。但由知有藏識。全攬真如為體。本與如來非一非異。故隨所見。即知是托自心中佛之身以為本質。還於自心變影而緣。本質不在我心性外。影像不在能緣心外。故名依業識也。初發心。即頓教初發心住。以其分證真如。能見佛受用身。此受用身。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色。隨一一色。亦復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相。隨一一相。亦復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好。所住依果。即是實報無障礙土。亦復稱法性故。所以具無量功德莊嚴也。然此亦是托佛自受用身及土以為本質。自變相分為親所緣。是故名為他受用身及土。是故各隨菩薩心之分量。初地見百世界。二地見千世界等。種種不同。乃至菩薩究竟地。見之方盡。並名他受用身土也。譬如燈光。雖光光相入。而互為能照。互為所照。重重無盡。仍各無雜故也。思之思之。勿謂有本有影。便非具分唯識。非即事事無礙法界也。問。發心住前菩薩。所見云何。答。若在漸教。即同凡夫二乘所見。若在頓教。能同初住所見。但未能任運恒見耳。
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一一功德。雖皆性具。仍須稱性起修。修德圓滿。方獲成就。雖云成就。而於性德亦無所加。但對修因。故名報果。在佛分中。即自受用報身。與法身合。無二無別。菩薩仗之為本質境。變影而見。即名他受用報身也。初約所依識以判二身竟。
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又凡夫等所見。是其粗用。隨六趣異。種種差別。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初行菩薩。見中品用。以深信真如。得少分見。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唯心影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淨心菩薩。見微細用。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此微細用。是受用身。以有業識。見受用身。若離業識。則無可見。一切如來。皆是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互相見故。凡夫等者。等取二乘。及漸教外凡也。初行菩薩者。漸教內凡。及頓教內外凡也。淨心菩薩者。頓教初發心住。漸教初歡喜地也。粗用名化身者。劣應身也。中品用者。帶劣勝應身。亦名報化合身也。微細用者。他受用報身也。皆是法報所現之影。不離法報。佛豈有粗細哉。粗細並在機耳。又粗用者。大乘止觀名為清淨分別性。中用細用。皆名清淨依他性。若離業識。則證清淨真實性故。各各周遍法界。無雜無礙。更無彼此差別色相之可得也。二廣明隨機見別竟。
三結示真如妙用。
問。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云何能現種種諸色。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法身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實體。故即是色實體。既即是色實體。何難現種種色。況從本已來。色心無二。非俟成佛。方無二也。謂色即真如。故即非色非心。亦即能色能心。心即真如。故亦非心非色。亦即能心能色。是以色即是心。即可名為智身。則一切唯心。心即是色。即可名為法身。則一切唯色。依此非色非心而色而心之法身。是以如來所現色身。橫遍豎窮。名為自受用報。菩薩托之為本質境。各見差別。名為他受用報。雖復互遍。亦無所在。是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也。言隨所堪任者。即所謂初地見百。二地見千等。言隨所願樂者。即所謂若以自在願力。復過於此百倍千倍。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倍。不可數知等。此所現色身。並是真如自在甚深妙用。雖原不離眾生心意識性。由其無明不覺。妄想自縈。所以不能思量也。二各釋二門竟。
三結示不離二。初正示觀門。二喻顯不二。初中二。初標意。二明觀。今初。
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
  眾生無始已來。從未悟故。真如舉體而成生滅。捨生滅心。何處更有真如可觀。故須即從心生滅門。觀其生滅本不生滅。乃能入真如門也。
二明觀。
令觀色等皆不成就。云何不成就。此總舉色等以為所觀境也。等者。等餘四蘊及無為法。
謂分析粗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粗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此先觀色蘊不成就也。微塵設有方分。便可分析。決非實有。若無方分。便是非色。故知粗細諸色。皆是妄心所現相分。心外實無色也。問。析色是小乘觀。云何大乘用之。答。小乘析色。但顯人空。大乘析色。即顯色法本空。故曰法無大小。大小在人。不龜手藥之喻。可深思也。
推求餘蘊。漸至剎那。求此剎那。相別非一。
  次觀受想行識四蘊不成就也。四運推求剎那心法。謂未生。欲生。生。生已。無暫時住。毫無實法。但有名字而已。
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
  次觀無為之法不成就也。色心念念生住異滅。名有為法。對此有為。假施設彼無為名字。有為尚不可得。無為止是十八界中法界所攝。乃第六識所緣影像。豈離色心之外。有實常法名無為哉。
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有為無為既不成就。則十方世界。更有何法可成就耶。此則生滅無性。當體即是真如明矣。初正示觀門竟。
二喻顯不二。
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只此現前介爾之心。性即真如。眾生於真如中妄見生滅。猶如迷人謂東為西。則真如之外無生滅也。迷人雖復謂東為西。而東仍自東。則迷人之所謂西。原即悟人之東。可譬生滅之外無真如也。謂心為動。合前謂東為西。是即真如而成生滅。心實不動。合前東仍自東。是離生滅更無真如。故茍能知動心即不生滅。譬如能知所謂之西。原即是東。即入真如門也。一心而分迷悟兩門。兩門究竟只此一心。但貴以知翻彼迷謂而已。迷者。即無明也。謂者。即妄想也。知者。即始覺也。本應如是了知。更無別知。故云始覺即本覺也。初顯示實義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