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二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袁雪梅
             改稿者 劉海燕

淨行品初明凡聖行法分齊不同義章

十力章
六波羅蜜章
十八不共法章
四無畏章
賢首品初立發菩提心章
三種佛性章
八種梵音聲章
第三會十住品內本分首種性章
十住章
梵行品初明通觀章
常乞食等四依章
十二頭陀章
受善律儀戒業章
五濁章
發心功德品五戒章
八戒章
四果章
六十二見章
五蓋章
十纏義章
十欲章

明法品初立五停心觀章
損益章

二種莊嚴章
三寶義章
六和敬義章

第四會華聚品初立十波羅蜜章

十藏品內立一乘三乘小乘教藏章
六無為章
三界章
四辯章
道品章
十二部經章
第五會明十迴向章
法數章
七財章
第五迴向悔過除罪章
第六迴向四輪除八難章
九十六種外道章
七士夫趣章
祕密翻依行檀起行作業同異章
第八迴向真如同異差別章
第九迴向初普別始終差別理事諸觀義章
第九迴向未明住地始終寬狹相攝分齊微細差別義章
一乘法海章
第十迴向生成佛德差別章

淨行品初明凡聖行法分齊不同義章

凡聖所修行法。皆由三業。成就迴向。並皆不同。且如行施一門。佛教云。破戒破見破威儀者。教令行施。何以故。欲令且離地獄故。此施雖不親順菩提分解脫分善。佛為救苦。仍許令行。準此人天善根戒施修等。教令行施。雖非究竟。為離畜生餓鬼。許行不疑。若修解脫分善。為離人天故。佛許行。聲聞緣覺即是其事。若修菩薩道。為迴聲聞。初教許行。為引初教。終教許行。為引漸教。頓教許行。為引頓教。圓教許行。故信位滿心賢首歎德。廣辨行施。興供養事。順一乘善。不棄一法。據佛別意。唯一乘可行。餘不可行。何以故。非究竟依故。如是取捨各別。皆同一施何以故悉由智慧故有差別。如施一門。萬行皆爾。準以知之。

十力章

十力者。是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禪解脫三昧正受智力。諸根利鈍智力。種種解智力。種種性智力。至處道智力。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漏盡智力。並不可屈伏。故名為力。無邊智能故名為力。此三乘義名與小乘同。義隨二宗高下不等。小乘如所謂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頓教不可說。一乘之義。如不思議法品那羅延幢等力可知。

六波羅蜜章

六波羅蜜者。陀那‧尸羅‧羼提‧毘梨那‧持訶那般羅若。波羅蜜。陀那者此名布施。運心周普名布。惙己惠人名施。尸羅者。此云清涼。三業炎氣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曰清涼。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惱名辱。於辱情安名忍。毘梨耶者。此名精進練心於法名精。精心愍達名進。持訶那者。此名智生。依定生智故名智生。般羅若者。此名為慧。於緣決定明了名慧。波羅蜜者。波羅名彼岸。蜜言到。即到彼岸也。此義是三乘小乘名亦同。若望其義。即到彼岸不到彼岸不同。若三乘初教。六度各有十義。如地持論說。又義離三輪相。修其六度。即是空真如。若依終教。知法性無貪。修其檀度。即順真如德。若依頓教如。則不可說。若約一乘。六波羅蜜皆有十門。如下經離世間品說。

十八不共法章

不共法者。謂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捨。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說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此之十八。不與因同故名不共。又此十八。別名小乘不解依。如雜心用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處。為十八不共法。問依攝論。百四十不共法。與小乘同。因何十八別名小乘不解。答此意欲顯一百四十不共法名數與小同。仍欲顯彼小乘文義不同大乘故。於文中作差別說。若一乘義。即如下經不思議法品不共義中說。

四無畏章

四無畏者。初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道無畏。四盡苦道無畏。答難不怯故名無畏。此三乘義。與小乘共。但義深淺不同。一乘無畏之義。具其十種。即無盡法。如下不思議法品說。

賢首品初立發菩提心章

菩提心者。菩薩梵語。此翻名果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然此發心。經亦名願。要大菩提。令來屬己故名為願。體性者。隨義不同。略有三種。一相發。二息相發。三真發。言相發者。深見生死之過涅槃福利。棄捨生死。趣向涅槃。隨相厭求名相發心。言息相發者。深悟平等。知其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然。生死寂故。無相可厭。涅槃如故。無相可求。返背前相。歸正如道。故名為發。良以取相背真故。令捨相為發。亦可離相平等之心始起名發。故經說言。滅諸發不發。是發菩提心。言滅發者。滅諸相。言滅不發者。不起相發。是發心者。無相相應名為發矣。三真發者。菩提真性。由來己體。妄想覆故在而不覺。名為生死。後息妄心。契窮自實。由來己體。知菩提性是己體故。捨彼異求。實相現前。故名發心。亦可真證智起名曰發心。發心六門。一信發心。所謂十信滿心。二位發心。謂十解心。三行發心。謂十行心。四方便發心。謂十迴向心。五證發心。謂初地已上心。六究竟菩提發心。所謂佛心。此之分齊。是三乘義。小乘分有。一乘究竟。有十種發心。如離世間品說。顯無盡故。其發心德。有二百一十八句經。如下彌勒善知識中說。

三種佛性章

佛性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其性平等。猶如虛空。於諸凡聖。無所限礙。名為佛性。既無限礙。何故偏云佛性。佛性者。據覺時語。所以知者。為隨其流處成種種味。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據此因緣。不名佛性。今對聲聞淳熟人。說有其佛性。為聲聞人先向無餘不求作佛。今迴聲聞並堪作佛故說佛性。教興如此。略說佛性有三種。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即是本性。引出佛性。即修得性。至得果性。修因滿足名至得果。又自性住性。即是本性。引出佛性。本性引出至得果性。本性至果名至得果。又佛性有十種。如問答中辨。問如來藏性亦說本性。何故如來藏性。不約位說差別之相。佛性義門。即約地位論其明闇答如來藏差別。為直進菩薩說故。不約位論。其差別佛性之義。為根熟聲聞說。聲聞見增。今順彼見故說差別。佛性義者。當三乘義。具辨差別。廣在抄中。若為一業乘。所目即入一乘圓教所攝。餘義可知。

八種梵音聲章

梵音聲者。有其二種。一約教義明其音聲。二約佛德以辨音聲。約教義者。如十住經說。如來有八種音聲。一謂見苦。二謂向苦。三謂見習。四謂向習。五謂見盡。六謂向盡。七謂見道。八謂向道。此約教解名曰聲也。二約佛德辨音聲義。音者響也。聲者對根辨質故。二不同音者。有其八種。如十住經說所謂梵音。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強音。四不軟音。五不清音。六不濁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復有八音。如疏中釋。此之八音。當三乘義。小乘名同。而義不同。謂空有別。小乘則有。初教即空。一乘音聲。與法界等。不可數量。與因陀羅微細界等。何以故。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故。

第三會十住品內本分首種性章

次當十信心後成一乘佛義種性義者。謂性種性。習種性。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者。約修習說。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此性。此非佛法所樂。何以故。夫論種性者。順因緣門說。豈容不對因緣而說種性。故今性種性。不得為本有。又習種性。不得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緣起可增。是故不得說修生。故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證。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習二種者。約總說之。性種性。約本性說。位在種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說。義即廣大。此依地持文。若依瓔珞經。有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此約位說。義即是通。若欲出體。即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慧定慧等門為體。此順三乘。若一乘別教義者。謂六決定及住十相。即順普賢願行。如發心功德品偈廣說。

十住章

十住義者。十者數。住者不退。即成住之位。亦云十解。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不動故名住。體者無量方便三昧為體。此順三乘終教說。本即是一乘。初教則無定。愚法小乘。及初迴心。即不說十住。宜可準知。

梵行品初明通觀章

通觀者。通伏諸惑。通滅惑種。通修諸行。通觀諸理。故名通觀。即是一無分別智定也。此觀據成離言說相。不可說其體相言義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據其所剋。亦得與頓教義同。若據方便。即順尋思。及以如實唯識意言等。此順三乘。若為一乘所目。即屬一乘。若迴向一乘。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初教亦有此門。但作即空說。宜可準知。今為通觀義。略出諸家說。理不同一。有說。實性順無分別。息相應寂。即為正義住。不復進。將謂是佛。二如上所說。其心正順久習。則佛乃至無量劫。三論其法性。一切皆如。以本成一切法。非智相所緣。而得法性。如其法性。無二無別一切皆空。是其本性。無明煩惱等。即如所成。無明是何義。是真如義。何以故。真如成無明故。若無真如。即無無明。故起信論。從無明等。一切諸法。皆是摩訶衍眾生之心。真如體中生滅相用也。若可此義。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一乘所目。亦入一乘。對前正觀。舉其相似。以明其正。依寶性論。新發意菩薩。修行心中遂成空亂意。略有三種。一離空如來藏。以失變壞物修行。名為空解脫門。起如是心。實有物斷滅。後得涅槃。是第一亂意。二者又復有人。以空為有。物義應得空。是第二亂意。三者又生是心。離色等法。別更有空。我修行為得彼空。是第三亂意修觀行者。應比決擇。

常乞食等四依章

四依者。一樹下坐。二常乞食。三糞掃衣。四陳棄藥。陳棄者。一用糞為陳棄。二用陳宿所棄之藥為陳棄也。問此依與頭陀法何別。答所用各異。頭陀據離煩惱。四依依成其行。有此不同此順三乘及愚法小乘。如上來行。即順其教。心緣飾好。即是相似非真實行。大乘初教直進行者。惡內之善他人所棄。今修食之。又知即空。相別之惡義不在言。初迴心人。依前四依事相。知法即空。是名四依。終教四依者。行相即如。無所可得。是其所依。非謂有物而可依也。是名四依。一乘義者。用前諸義以為方便。又是一乘教之所目。即是一乘。

十二頭陀章

  頭陀者。抖竦煩惱也。一作阿蘭若。二常乞食。三納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塚間住。八樹下住。九露地坐。十常坐不臥。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此頭陀法。不名為戒行。即戒莊嚴氣力。不及不行無犯。頭陀分齊。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二時中行所須頭陀之具。具頭陀章。邪正相似。及順三乘一乘義。如上四依法。

受善律儀戒業章

毘尼大藏要分有二。一逆順種類不同。二隨受緣別。初種類不同者。謂十十不同。如華嚴經說。二隨受緣別者有三。一制俗人戒謂五戒八戒。二制出家人。謂五眾所持戒。上二同小乘。三通道俗戒。謂三聚戒等。何以故同與菩提為方便故。又通五乘。不通五乘。菩薩戒。不通五乘。應可準之。其出家五眾所持戒者。以作無作善業為其體也。亦云表無表。作有二種。一受作二隨作。此二作中。皆有三種。一自作。二教人作。三見聞作隨善。皆通三業。無作有三種。一是作俱無作。二形俱無作。三隨用無作。即隨緣持時。所發無作。此有二義。一自隨作以發無作。二動他三業成自無作。即教他作他作發無作屬己者。是身口作。以不可見有對色為體。意地作以心為體。身口無作。以不可見無對色為體。意地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何以知之。涅槃經云。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故。此據別解脫戒為言。若據定道無作。身口無作。還用不可見無對色為體。此作無作。並據現行。何以故。可作法捨故業行即空故。終教即如故。一乘教應因陀羅微細行故。小乘無意地持戒。若爾何故問汝何心。答此據相應心。非不相應心。又迴向菩提名為持戒。不迴向菩提名不持戒。迴向聲聞名為破戒。分別無分別等例然。餘皆準此。相應心具緣多少等。廣如別章。

五濁章

五濁者。一者命濁。二者眾生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濁者不清之義。百歲已下是命濁。不識尊卑。不敬上接下者名眾生濁。增非法貪。刀劍器仗諍訟鬥亂諂誑妄語。攝受邪法等名煩惱濁。漸起邪見。破滅佛法。邪法轉增。是名見濁。飢饉劫起疾病刀兵。是名劫濁。依經論文。若於眾生。起一念如實慈心。施一揣食及一丸藥。即得不生。五濁劫中。此濁在小乘。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即法界。宜可準之。

發心功德品初五戒章

五戒者。一不殺戒。二不盜戒。三不邪婬戒。四不妄語戒。五不飲酒戒。其戒亦得分受。是盡形戒四戒是性戒。不飲酒是遮戒。優婆塞戒經云。食肉得殺生罪。何以故。為愛肉味。見他殺生。生其忍可故。其戒是三乘。亦通於小乘。及人天等。經云。若欲生天。受持五戒。兼持十善。見壁上彩畫女人。不生女想者。其人生天。為天子身。受其化生。亦通一乘義。為一乘所為目故。迴向一乘為方便故。問何以故偏用酒為遮戒。答為酒過大故。約酒偏制。故大論云。酒有三十五失。引佛語提迦優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一者現世財物虛竭。二者眾病之門。三者鬥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所不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辨。十者醉為愁本。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門。十六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尊長。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黨惡人。二十二者疏遠賢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縱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所貴知識親屬共檳棄之。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智人所不信用。三十二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緣。三十四者身壞命終隨惡道中。三十五者若生人道。常當狂驗。為此偏制。

八戒章

八戒者。白衣所受日夜戒也。一不殺生。二不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華香瓔珞。不香塗身。及不香薰衣。八不作伎樂。不往觀聽及不過中食。此八戒中。前四是戒分。次一是不放逸分。後三順修分。此義在三乘及小乘人天等。亦通於一乘。由是一乘所目及迴向一乘成方便故。餘義如別章。

四果章

一預流果。亦云須陀洹。二一來果。亦云斯陀含。三不還果。亦云阿那含。四阿羅漢果。此義出觀制四果。愚法小乘四人共制。大乘初教亦通上義。亦有不通。何以故。依地位制果故。一人即成。若在終教唯一人成。何以故。約其法門成四果義故。若對一乘上成四果。皆入一乘。何以故。為彼一乘所目故。廣大故。因陀羅界微細成故。

六十二見章

六十二見者。不知色陰起十二見。謂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粗我與陰一。陰滅我亦滅。是無常義。細我與陰異。陰滅我不滅。是常義。餘義準之。粗我與陰一。隨陰滅故。不如來時去細。我與陰異。陰滅時還如來時去。一陰有十二。五陰成六十。加根本斷常。成六十二若據小乘。即是煩惱使。若據初教。見義即空。若據終教。即如即實。何以故。無所可滅故。若據一乘。不說自體。但論其用所迷義眾多。能迷用亦大。又攝前三乘小義即是於一乘。何以故。為一乘教所目故。

五蓋章

蓋義者覆障行心。名之為蓋。蓋有五種。一名貪欲。二名瞋恚。三名睡眠。四名掉悔。五為疑。蓋有四義。一是障義。能障七覺華故。二是破壞義。能破世及出世道故。三名隨義。四名臥義。長寢生死故。初二正蓋義。後三助釋。又現在五蓋亦蓋亦覆。去來五蓋是蓋非覆。妨道名蓋。不障現起故不名覆。問諸煩惱法菩薩用眾生煩惱。作自煩惱。自煩惱作眾生煩惱。此義云何。答若小乘及初教。則不得迴轉。若終教始終。雖理是正。用理自在。仍於教事不得自在。由教事不具故。依圓教宗中。即得互轉。由得理事自在具足故。餘可準知。

十纏義章

十纏者。謂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昏忿覆。此十種義。多習成過。如絲縛馬。多故成過。名之為纏。若依小乘。纏義成過義。若依大乘初教。纏義即空。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等。纏義準之。若約終教。即是真如。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若約一乘。纏義不約自體。唯約用義。所障義大纏過亦重。由法自在故。與法界義同。餘義如別章。

十欲章

十欲者。有上欲。無上欲。有餘欲。無餘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邊欲。無邊欲善欲。不善欲。世間欲。出世間欲。大智欲。淨欲。無礙智欲。無礙智佛解脫欲清淨欲。不清淨欲廣欲。狹欲。細欲粗欲。如是等欲。入十種欲。所謂因苦生欲‧方便欲‧悕望欲‧著味欲‧隨因生欲‧隨緣生欲‧盡欲‧一切欲‧初發心菩薩欲‧摩訶薩欲‧問此欲可斷耶。答欲有二種。一虛妄欲。此即有斷。二非虛妄欲。此即不斷。今此十欲等。與普賢行合。則無有斷。乃至十性十根等。例準相似。若三乘義中。訶其妄欲。則不許欲。一乘義門。若無勝欲。則不應一切德。故成欲網。網者網羅之義。無盡教義。由欲網羅得有建立。又欲無盡。應因陀羅故。舉網相以況之耳。

明法品初立五停心觀章

五觀者。一不淨觀。二慈心觀。三緣起觀。四安般念觀。五界分別觀。多貪者修不淨觀。多瞋者修慈心觀。多癡者修緣起觀。多覺觀者修安般念觀。我見多者修界分別方便觀。此觀名共小乘義。與大乘別。依大乘初教。有二種用。此觀門。若煩惱現行增重。即依小乘觀行。伏貪欲等。若惑現行中下。即依五法。成即空觀。何以故。大乘初教。據益為義故。量益臨時成用。不定一觀相也。更有異觀。對其別機。如經下釋。若約終教。一切皆如。若約一乘。如上所說。是圓教所目。及向一乘。即是一乘方便。屬一乘攝。

明法品內通依五乘定其解行損益分齊義

夫如來教興意在為物。由機有淺深。遂成教兩種。一別相教門。二同異教門。別相教者謂善惡相別。令初機者入正解不謬故。如十善十惡等。即是其事。相準可知。二同異教者。經中亦名祕密之教。所以興者。為有情眾生煩惱深厚邪智巧滑計量無邊。為遮此病。逐致教興。其損益相者。且如五乘大持戒門。從人天已上。未得為損。得即為益。進即為益。住即為損。乃至諸乘。皆並準此。一行如此。一切解行亦然。又為名成行。為世間名即損。為出世間名即益。乃至一切解行。亦準知之。又為利故成行。為世間利即損。為出世間利即益。乃至一切解行。亦準知之。又為自是故成行。為世間自是故即損。為出世間自是故即益。乃至一切解行。並準知之。非他亦然。又為樂世間有故成行。為眾生在有即益。為自身在有即損。乃至一切解行。並準知之。又不求名利自是非他樂三界有。亦有損益。不求佛名即損。不求世間名即益。乃至不求利樂世有等。並有損益。宜準知之。又初教已上無分別即益。有分別即損。乃至一乘教義。亦準知之。如大持戒一門。具如是損益。大精進大懺悔大無是非大不自是輕他大習誦大解行等。並皆準此。又諸乘解行理事等所有損益。並為世間未出世者成損益門。非為出世者故。梁攝論云。若世間法即可毀。若出世間法即不可毀。問損益之法道理歷然。云何今者說毀不毀。答損益相別理不相雜。今為決彼前疑有其二種。一為邪智者為覆相答。二為正智者顯相答。今為覆相。決彼前疑故。通說言毀。又約佛出世時及末代時。定其解行。善惡兩相此亦不定。若說佛世善多。末代惡多。此亦可然。又約上下二機定教邪正此亦不定。若約及與不及。此即可然。及者成益。不及者成損。乃至隨下皆可準之。如善中損益同異。惡及無記。皆可準之。翻准即是。上來所明。約三乘同教說。若約一乘別教。損益無窮。何以故。為一乘義各別隨緣。不准通說故無盡。又損益之義為惡兩含。善中有善。善中有不善。善中善者。如前益門是。善中不善者。如前損門是。惡中惡者。如前翻對違理不善者是。惡中善者。方便迴惡資成善根者是。其善惡二義。損益平等。又善惡損益二門。微細甚深。何以故。為有情眾生染淨機欲無窮盡故。今略言之。但論知不知避不避。若知而不避。避而不知者難也。

二種莊嚴章

莊嚴者。行德資人名為莊嚴。不同有二。一名福德二名智慧。資潤名福資潤之功。名為福德照理名智。觀達名慧。嚴義有四。一行能資人名為莊嚴。二能資心名為莊嚴。三能資果名為莊嚴。四諸行平相莊嚴。亦名律儀。亦名菩提具。亦名助道行。此義在三乘。小乘不具足。唯說智門。亦有助滿福。教中不讚。三乘教內為利眾生故。具讚二嚴。一乘教中有十莊嚴。如下經離世間品說。餘義如別章。

三寶義章

三寶義者。三是數。寶是可貴義。能昇行者遠離生死得勝菩提。可貴名寶。謂佛法僧三寶之義。略有三種。一同相三寶。二別相三寶。三住持三寶。同相三寶者。謂同一法性真如有三義不同。謂覺義軌法義和合義故說三寶。二別相者。謂在緣中尊義是佛。謂同世間身二身一身二身三身四身十身等。如問答中辨。法謂理教行果及無盡教義等。僧謂有漏無漏住持羯磨聲聞菩薩摩訶薩等。三住持三寶有二種。一相住持。所謂素畫彫檀等佛。二謂紙素言聲等法。三謂有漏無漏剃頭袈裟等僧。二理住持。謂法性真如。與凡聖為依。一生依二境界依。資持建立名理住持。三寶通五教。一在世間。二聲聞緣覺。三漸教菩薩所學。四頓教菩薩所學。五一乘普賢解行見聞等所學。其義準以可知。一乘三寶相者。如下經言。略有十門。一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二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三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四復次悉能讚歎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五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六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七復次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八不惜身命。護持三寶。是故能令法寶不斷。九善御大眾心無憂惱。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十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是故能令三寶不斷。此十三寶一乘教攝。何以故。十三寶相。在修行心證。比教智處無不顯現。即是住持。成其大益。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此通因陀羅及微細處。二乘小小。即無此相。餘義如別章。

六和敬章

六和敬者。謂身業口業意業同戒同見同學。同亦名同利。戒見利既同。身口業復悉同。無有乖諍故名和敬。此義通小乘三乘一乘。若愚法小乘。據事忍慈。若三乘初教。依即空忍慈。若依終教。知自他平等一如故故起忍慈。依一乘教。上三乘等法。是方便故。是所目故。故屬一乘。餘義如別章。

第四會華聚品初立十波羅蜜章

十波羅蜜者。即十行法也。一檀波羅蜜。二戒波羅蜜。三忍波羅蜜。四精進波羅蜜。五禪波羅蜜。六般若波羅蜜。七方便波羅蜜。八願波羅蜜。九力波羅蜜。十智波羅蜜即是十行者。但施成自他喜故。一名歡喜行。戒成自他利故。二名饒益行。忍成自他無瞋恨故。三名無恚恨行。精進成勝德故。四名無盡行。禪波羅蜜寂靜故。五名離癡亂行。般若證智緣起現前故。六名善現行。方便善巧成自他事故。七名無著行。願事自在隨意能成故。八名尊重行。勝力自在成就眾生故。九名善法行。三業利他作事不虛。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故。十名真實行。起作故是行義。此義在三乘。不通小乘教。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方便。復數是十。以顯無量。即一乘攝。問三乘亦十數與一乘何別。答三乘十數。隨方化儀。無別準法。依一乘教。有別準法。復即在三昧中。當知。分齊全別。宜知之。餘義在別章。

十藏品內立一乘三乘小乘教藏章

依愚法小乘。三藏義有二種。一者三藏。謂修多羅藏。亦名修妒路。亦名素怛纜。二阿毘達磨藏。三毘尼藏。二者二藏。謂聲聞藏緣覺藏。此名與三乘同。但義有別。小乘三藏體苦諦攝。三乘三藏體真實性攝。此三乘藏有五種。一者一藏。謂摩德勒伽藏。二者二藏。謂聲聞藏菩薩藏。三者三藏。謂修多羅阿毘達磨毘那耶。四者四藏。謂加雜藏。五者五藏。謂加陀羅尼咒藏。一乘教義。並皆不同。所謂十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慚藏四愧藏五聞藏六施藏七慧藏八正念藏九持藏十辯藏問三藏之義根本據教。十藏之義通其教義。云何將十藏對三藏說。答三乘小乘據事分齊說。教即非義。一乘之義。以教為教。復以義為教。三乘義中。已有此義。何況一乘。此義如別章。

六無為章

六無為者。一虛空‧二涅槃‧三數緣滅‧四非數緣滅‧五十二緣起‧六法界。問何故一乘無為乃同三乘數說。答此義甚深。同下數說。令人易信。廣在疏中。小乘及初教終教及圓教所說。無為空無相無寂靜離念滅不可說。如是等義。皆悉不同。諸乘相望。亦深淺闊狹不等。如六無為三無為三空八空乃至十八空等。一切法空。即是名數不同據故。亦不可會一。唯在頓教一門。一切有無皆同一相。所謂無相。餘義如別章。

三界章

三界者。眾生果報分段依處。分齊有三。從阿鼻獄至他化天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曰欲界。從初禪梵天至阿迦膩吒天。並無女形。亦無欲染。宮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從無邊空處至非想非非想天。但有四心無色形質。故名無色界。於此三界。凡聖粗細出沒不同。有其四種。一者繫業分段三界。二者不繫業分段三界。三者餘習變易三界。四者不捨世間變易三界。問變易及不捨世間同無流法。因何在三界。答變易等身。為慈悲故在於世間。如涅槃經說。常樂我淨。能以大悲還入世間故在三界。此三界中。大分天位有二十八。欲界六。色界十八。離廣果天。出無想天。成十八。無色有四。此中義相名數粗細。並皆不同。當知。一乘三乘小乘等義。並皆差別。如華嚴經。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眷屬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密身天。少密身天。無量密身天。密果天。此中不開無想天。不煩天。不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加其四天。總三十二天。又正法念經云。從阿鼻獄至非想天。於中粗細眾生。次第相疊間無空處據此因緣。一類眾生。即不可說其分齊。法華經云。此土常安穩。當知。三界內有粗細眾生。粗者見劫壞。細者常安穩。佛所以不同說。欲顯眾生界無盡。乃至因陀羅微細等義。並皆不同。小乘三界唯一同壞。初教三界其義即空。終教三界即如無分別。一乘三界所謂無盡無分別。餘義如別章。

四辯章

無礙辯者。謂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知名字智名法無礙。知義之智名義無礙。言音辯略名辭無礙。令他樂說無礙。通達無滯故名無礙。以後得智為體。若約小乘。四無礙辯。是其實慧。大乘初教其慧即空。若至終教其慧即如。若至圓教即四十無礙。如下經第九地中說。四無礙智。依十種差別。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依行相。四依說相。五依智相。六依無我慢相。七依小乘大乘相。八依菩薩地相。九依如來地相。十依作住持相。後五是淨相。此據教辨。若據實德。即普賢門中無盡辯也。餘義如別章。

道品章

道品有三。一小乘道品。迴心亦同。二直進道品。謂但六波羅蜜。三一乘道品。謂無盡道品。小乘道品名。與迴心初教同。何以故。二處見修不別故。名雖不異。義即全別。小乘道品。唯在觀中。大乘道品。通其觀外。理智復別。小乘道品。為人無我智。迴心道品。為法無我智。問何故直進菩薩道品不與迴心同。答迴心道品。為引愚法小乘故。名同小乘。直進菩薩。若同小乘分別更增。於理不便故省之耳。道品者。初四念處。謂身受心法。四正懃者。謂未生之惡。方便令不生。已生之惡。方便令斷。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方便令增長。四如意者。謂欲定‧精進定‧念定‧慧定。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者。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者。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捨覺支‧念覺支‧定覺支。八正道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體歸於十。謂淨信精進念智慧及喜猗覺品相應捨思戒三摩提。信分為二。謂信根信力。精進分八。謂四正勤為四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念分為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智慧分八。四念處為四。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喜為喜覺支。猗為猗覺支。捨為捨覺支。思是覺數。謂正思惟。戒分為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三摩提是定。定分為八。謂如意為四。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盡無生智是菩提。隨順彼法。勢用勝故名助道。亦可。大乘助道當法而成。不以十義相攝。何以故。緣起各別故。直進菩薩。用六波羅蜜以為道品。六行至果名波羅密。六行助果名為道品。直進與迴心。俱異於聲聞。何以故。道品即空故終教即如。一乘道品。如經下文離世間品二千答者是。所以知之。由離世間重問行法。復經文中義。義皆有勸進之辭既普賢願行。廣大無邊。道品亦不得少。義歸於此。廣如別章。

十二部經章

一修多羅者。此方名線。亦名契經。亦名涌泉。祇夜經者。此云重頌經。伽陀者。此云不重頌經。和伽羅那者。此云受記經。憂陀那者。此云無問自說經。尼陀那者。此云因緣經。阿波陀那者。此云譬喻經。伊帝日多伽。此云本事經。闍陀伽者。此云本生經毘佛略者。此云方廣經。亦名方等經。阿浮陀達摩者。此云未曾有經。憂婆提舍者。此云論義經。經以五法為體。謂音聲名味句偈。問云。造者為偈體。偈用句為造者。只有四法。何故今云五法為體。答若據小乘。即無別偈。以造者為體。只有四法。今據大乘。隨異緣別理亦非一故。得隨事以五法為體。若愚法小乘。即據教實入苦諦攝。何以故。貴無我理故。毀其事教。大乘初教。即是空義。是真實性。何以故。會事入理故。與理善為因緣故。若終教義。一切是真如。若一乘無盡教。即無盡也。非謂十二。餘義如別章。

第五會明十迴向章

十迴向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者。是何義。無迴向是迴向。迴向有三義。一迴向實際。二迴向無上菩提。三迴向眾生。此三義中。識舊法故迴向。非今迴與故迴向。何以故。實際有二義。一菩薩所修行法。從真如流。先是如法。二菩薩所修為顯本性。即是本性道具如。既本有具亦非新迴向。菩提亦有二種。一菩薩所行從果德智流。所有人法即從果德。二能成果具即入助道。復從果德。三迴向眾生亦有二義。一菩薩成就所有人法。並眾生所與。何以故。若無眾生即不成故。故即是眾生物。二菩薩成就人法。行德與眾生為道具。即屬眾生故非新迴向。迴向者智也。此義通三乘。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一乘趣向方便。又十數者。即顯無量故。入一乘攝。餘義如別章。

第五會依其五教明順善法數義

雲集說偈品初法數處釋。夫法數者。自性故名法。軌則故名法。亦對意故名法。數者法數法也。所有理事。對緣發起。在俗數中故名數也。欲知分齊。略有五重。即是五乘人所軌教也。其初分齊者。如維摩經云。有厭欣二門。初厭門者。是身無常無疆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諸仁者此可患厭。二欣門者。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懃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等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教義當人天厭欣二境。乃至梵世亦入此教。若約分齊。義當趣向聲聞方便及初教之初等。其義分齊。當一切法空唯有名。名有二種。一分別名。二思惟名。由二種名。建立一切法。當知。陰入界等一切法。依初教初。如是建立。人天邪善根不入此教。又依愚法小乘。聲聞緣覺。依分別遍計性。立其法數。所有世間出世間名數分齊。並如毘曇婆沙所定評正義者即是。正法數諸部執。所顯法相分齊者。即入從小乘。由同分別遍計故。不入大乘攝。但是名數並是諸境。仍與正小乘。作迴心向大乘方便。宜可准知。此即當五乘之中聲聞緣覺二乘法數分齊也。又第四大乘教者。依唯摩經。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我所。離我所故。法無分別。離諸識故。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法不屬因。不在緣故。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諸所觀行。準蘊一門界入一切諸法。並皆如此。其相即空。若無如實空。即一切法不成。何以故。由即空故。其義分齊。當初教終。欲說法時。亦有儀式。夫說法者。如說色門。色以礙為義。礙義即空。何以故。礙義即遍計分別故。又因緣礙義。即無分別故。故說法時。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于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說者即空說是不斷三寶。餘皆準此。又維摩經云。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智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平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何以故。為一切法皆如也。故據此分齊。義當終教。所有陰入界等一切法數。依此而知。若無不空真如。即一切法不成。由無住本立一切法故。又維摩經云。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難曰。是真入不二法門。義當頓教。默絕萬法。陰入界等染淨諸法。並皆同此。若無維摩默不二理。即一切法不成。所以知之故。對法論云。不待名言及餘根境。是名實有。一切皆是實有。即顯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又依無盡圓通教門。即華嚴經第八迴向百句如相。義當略教。普賢性起當是廣義。即無盡圓通究竟宗也。所有無盡法數及餘乘數。皆一乘所目。即是一乘。由同在海印定中成故。不在定說。同教者。入一乘遠方便攝。又安立非安立門者。即三乘義。頓教漸教相望說也。漸由依教。是安立門。亦名依法住智說。頓教名為非安立門。又亦五教門中。當自宗說。不藉名言根境。是非安立門。藉名言根境。是安立門。宜可準知之。

七財章

七財者。謂信施戒聞慧慚愧。資用成佛是財義。此是三乘義。若為一乘目。即入一乘教。若據別教門。財義即無盡。故下經文。道場神指其寶藏。任善財取。證會上地顯資財義。餘如如別章。

第五迴向悔過除罪章

悔過者善悔也。傷在生死迷淪久遠三世過罪違理之甚。若勘經論。大分有二。一違理成過。二違教成罪。如佛法外人。無法制。信緣造罪。是違理罪。若佛法四眾。受佛教制。順其修法。違教成過。名違教罪。二罪挍量。違教罪重。違理罪輕。何以故。由教境恩德大故。又以罪數不同。若違理造罪。但有一罪。違教造罪。即具二罪。違理及違教。若懺除滅義亦不同。若違理罪滅即不定。或方等行道誦咒為福。或作理事二觀。並得通除。若違教罪。據其現身取淨。還須依教。不得通滅。若據未來身淨。亦得通滅。今依此經四義悔法。懺三世罪。得三世淨。何以故。由此悔門順廣大故。與普賢門合。所以知之。此懺三世罪等。其心無限發福處。大小乘及初教則無此事。悔法有四。一懺三世罪。二勸請。三隨喜。四迴向。此四互相成。互作主伴。問依此懺法。無理觀懺。何得是寬。答並得通成。所以知之。如隨喜勸請門中即具一切。又依三乘懺法有其二門。一還淨二出離。初還淨者。由善心不由治罰。善心者。如本受持對治。二出離者有七事。一各各發露遮相續。二受與學罰。三先制後開。先已制戒。後由別意故開。四更捨。若大眾聚集同意如本。更捨先犯罪人是時還淨。五轉依比丘比丘尼。轉男女二根。若不共罪。六如實觀。由四種法。鬱陀那觀察諸法。又如對治法相。恒觀察自罪。七法爾得。若見四諦。小隨小罪不更故犯。由法爾所得。餘可準之。廣如別章。

第六迴向四輪除八難章

四輪者。一住善處輪。亦云淨國輪。二依善人輪。三自發願輪。四宿殖善根輪。住善處者。謂住中國離於五難。三塗為三。長壽天鬱單越為五。依善人者。生在佛世。離佛前佛後一難。自發正願者。即離世智辨聰一難。宿殖善根者。離生盲生聾等一難。謂天人等。依其人法四義得增善法。離惡成善。具德名輪。即是入道遠方便之要路也。此義通三乘及小乘。一乘方究竟。若小乘成人空無漏緣。若人天成正善緣。若菩薩成菩提緣。若一乘教成普賢解行緣。若依別教正國土即國土海正土即十佛等平等願即普賢願本功德即性起功德難障唯離之。餘義如別章。

九十六種外道章

外道者。在佛法外故云外道。就九十六中。前四別件為一門。何以故。以此四道兩共相知。於諸世間作非法事。後有九十二。各別自領徒眾眷屬。若鬼若神。眾數不同。其數非一。各起異見錯亂佛法。廣如九十六種外道經說。此九十六種外道皆言。是道九十五種是邪佛一種是真佛。邪佛惑人。似而不真。真佛無偽。正而不邪。如地持論說。那大迦栴延。共一客比丘同房宿。迦栴延為看客故。入三昧時。客比丘復入三昧。客比丘依三昧定力。看迦栴延心。不知依何禪。後出定問曰。大德依何禪。曰我依空三昧。今此九十六種異道。皆有神鬼映附者。由在小乘。一乘初方便中。應言教憶想之處。還有如此相似。映附小乘。若剋契諦理心及三乘正無想。即無如上神鬼映附。若一乘義。為見聞中有普真普正。諸神鬼等。亦不得便。今言九十五是邪一種是正者。非謂獨一是正。皆綺互相望。一種當其佛法初入方便故言一也。

七士夫趣章

七士夫者。亦名七大夫。亦名七聖人。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脫。四見到。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信他得度名為信行。不從他信名為法行。鈍根三果。是隨信行所得信果。離縛名信解脫。利根三果。是隨法行所至故名見到。滅盡正受法。似涅槃與身合故名為身證障有二種。一煩惱障二解脫障。但離煩惱障名慧解脫。二障並除名俱解脫。此義即與大乘三乘七地義相同。七地者。如地持論說。一者種性地。即十解已前。二者解行地。即十行十迴向。三者淨心地。即初地。四者行跡地。即二地至七地。五者決定地。即八地。六者決定行地。即九地。七者畢竟地。即十地。如來地。以因果俱究竟。合名畢竟地。所依堅故名地。所歸故名趣。趣者所向也。士夫與地相望是同。餘義如別章。

祕蜜翻依行檀起行作業同異章

此翻依義名祕蜜教。何以故。擬伏異學生信證道故興斯教。翻依者。依別文義。顯異文義名曰翻依。即用智為體。翻依之義。正在三乘。與論道同。其論義法。大分有七。謂義決擇。釋決擇。分別顯示決擇。等論決擇。攝決擇。論軌決擇。祕蜜決擇。論雖有此七門。若對聖教約初分有二。一對三乘二乘。三乘即為顯示。不成祕蜜。小乘對大乘。則名祕蜜。何以故。因緣方便覆相。不顯真實理故。由聲聞機淺。方便成信。漸入佛法故不頓說。為小機不用名祕蜜教。二為伏異學令成正信。佛舉論道翻依等義當大乘宗。伏彼外人。令信入佛法故興此教。問興其論道理應定一。何故小因明等立其論道。但立宗因喻等不勝結論。何故不同。答凡興其論。正欲顯義。若未結時得了義者。則不須結。若須至結方了義者。即須安結。有此二義故不同也。又興論道有始終別。若初教中。則有論與不論。俱名為論。何以故。二義取要顯佛法故。若至終教。即不論為論。何以故。息相歸真成證顯義。餘不順理故。以不論為論。若小乘中。但有諍論為小乘宗。不得法空故。不盡法原故。教不滿故。若至初教。即須言論為正。初教中不盡法理。以言剋申故。若至終教。不論為正。由窮法理。不假言申故。論其分齊。於大小乘。唯論道方便即其分齊。其文不可具述。如對法論後論道決擇處說。亦如攝論定學後分中說。梁本論云。論曰如經言。云何菩薩不損一物不施一人。若菩薩善能行施無量無數。於十方世界修布施行。相續生起。釋曰。菩薩捨自愛。攝一切眾生為自體。一切行道一切財物。悉屬眾生故。財非己有。用者非他。彼物彼用。豈關於我。若能如此運心。則是善能行施。復次菩薩捨自愛。攝一切眾生為自體。一切眾生行施。即菩薩行施故。菩薩起隨喜心。得無量施福。亦是不損一物。不施一人。名善能行施。論曰。云何菩薩樂行布施。若菩薩不樂行一切施。釋曰。若菩薩不樂行。隨至等八施義至。但樂行菩薩淨心施。復次若菩薩不樂。世間著三輪施。樂行不著三輪施。復次著名為樂。若菩薩著施因。或著施果。名樂行施。若菩薩不著行施。名不樂行施。論曰。云何菩薩行信施心。若菩薩不行諸佛如來信心。釋曰。由菩薩自證施故行施。前信有根故成信。後信無根故不成信。論曰。云何菩薩發行布施。若菩薩於布施中不策自身。釋曰。菩薩自性能行施。無有貪吝嫉妒等障。非策自身方能行施。論曰。云何菩薩恒遊戲布施。若菩薩無布施時。釋曰。菩薩非時時施不隨一物施。論曰。云何菩薩大能行施。若菩薩於施離娑羅想。釋曰。娑羅名目二義。一目貞實。二目散亂。貞實是直語。散亂是密語。若取直語離貞實。則與大施相違。若取密語離散亂。則與大施相符。若離欲三界後行施時。名為大施。何以故。離欲菩薩行施。具縛凡夫行施。百千萬倍所不能及。若施定互相妨。不名大施。由不相妨故得大名。論曰。云何菩薩於施清淨。若菩薩鬱波提貪吝。釋曰。鬱波提名目二義。一目生起。二目拔根棄背。生起是直語。拔根棄背是密語。若取直語生起貪吝。則與清淨施相違。若取密語拔根棄貪背吝。則與清淨施相符。拔根是除身見。身見是貪吝。根本棄背。是除貪吝體。由菩薩能斷身見滅貪吝故。於施清淨。論曰。云何菩薩能住於施。若菩薩不住究竟後際。釋曰。究竟後際有二義。一施有初中後。以最後為究竟後際。若依此義不住施。最後分豈得言能住於施。此則相違。二若有餘涅槃名究竟。無餘涅槃名究竟後際。若聲聞住無餘涅槃。不更起心。無利益眾生事。則不能住施。菩薩依大悲。不同聲聞住無餘涅槃故。恒起六度無有窮盡。若依此義。則與能住施相符。論曰。云何菩薩於施自在。若菩薩於施不得自在。釋曰。若菩薩不得施障自在。菩薩於施則得自在。昔在凡夫地中見修二惑。無道對治。欲起便起故得自在。今入聖位。為道對治故。菩薩於惑不得自在。於施能得自在。論曰。云何菩薩於施無盡。若菩薩不住無盡中。釋曰。無餘涅槃。名為無盡。菩薩不同聲聞入無盡中無利益他事。是故菩薩。於施無盡。論曰。如施經。於戒乃至般若。如理應知。釋曰。如施經說。施有不了義語說餘度。亦有不了義語。皆須如理分判。又依淨土盆經。一僧得施。二現前施。三戒德施。四安居施。五齊限施。六指示施。七給得施。八三世常住僧施。此是三乘正施。又依曇毘八非法施。一悕望施。二怖畏施。三反報施。四期報施。五家法施。六生天施。七求名施。八不求生死樂施。又有一乘十種施。如十無盡藏品廣說。餘義如別章。

第八迴向真如章

真如有二門。一者一乘真如。二者三乘真如。一乘真如者。有二種門。一別教門。二同教門。別教門者。謂圓通理事統含無盡因陀羅及微細等。廣如下經第八迴向百句如中說。同教門者。即與三乘義同。但由智迴向故。入一乘攝。二者三乘真如。復有二門。一頓教門。二漸教門。頓教門者。如維摩經不二法門品。維摩直默以顯玄意者是。此如絕於教義相想不及。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漸教門者。略有三門。一終教門。二始教門。三世間所知門。終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即維摩經中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言終門者。即不二法門品。文殊所顯不二者是。其終始兩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始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如百法明門論六種無為屬一切法攝。人法二空。方入空攝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為上。此門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言終門者。如維摩經弟子品內。為迦栴延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又金剛般若經。微塵即非微塵等。又依對法論。開六無為成八無為。三種真如。即屬無為攝得知。真如成無為。上此初教始終。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無分別義者。謂證真如。無分別教者。謂比觀意言無分別境。悟大乘言教故。分別教義者。謂教義即空故。今初教門中真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言世間所知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即人天正善根。及愚法聲聞緣覺等。入真實性攝。故中邊分別論云。世間所知真實。入真實性攝。準此論文。世間唯除虛誑妄語等。餘並入真實。由許是菩提遠方便故。言終門者。故論釋云。謂一切法但有名。謂分別名思惟名。得知不同遠方便法。此義唯局二種十名中。為是大乘近方便故。言真如者。自體堅固。不可破壞。觸物皆順不相違故。亦無相可取。由真如故。乃至流在十名理不可壞故。同是真如。餘義準可知。

第九迴向初普別始終差別理事諸觀義章

所以於此釋諸觀門。為第九迴向。初作始終義。說普賢法故。於此明但初發心入道之法。隨根差別。設觀不同。所謂真如觀。通觀。唯識觀空觀。無相觀。佛性觀。如來藏觀。壁觀。盲觀。苦無常觀。無我觀。數息觀。不淨觀。骨觀一切處觀。八勝處觀。八解脫觀。一切入觀等並於修道初門。隨病施設。據病而言。不得一定。何以故。為病不定故。此等觀法。在於三乘小乘。分有一乘見聞。略說分齊。餘可準知。

第九迴向未明住地始終寬狹相攝分齊微細差別義章

住及地義。或同或別。同者同是一住。謂佛因位。別者將住寄初位。謂十解位。將地寄終位。謂證位。若據寬狹。十地即寬。十住即狹。何以故。十地寄法多。若據相攝。十地攝十住。何以故。是證體故。若據微細。十地成微細。十住非微細。問義若如此。微細依普賢法。信位終心即剋。何以故。十解猶不成微細。答若據總別義。信位終心。即剋普賢法。若據始終。證位方得故。有如此差別。不同因陀羅等。準此可知。

一乘法海章

經曰。悉得三世一切諸佛所說法海(釋曰。法者可軌也。此通教主義也)於一一生法(釋曰。謂出生立義宗法也)一一方便法(釋曰。謂引證喻合法等方便也)一一語言法(釋曰。謂隨方言音教法也)一一施設法(釋曰。謂施名於義法也)一一教法(釋曰。謂成教則也)一一說法(釋曰。謂授與他人言說則也)一一法門(釋曰。謂諸宗法門也)一一入法(釋曰。謂諸解行能入智也)一一決定法(釋曰。謂教義相應。廣釋決擇也)一一住法(釋曰。謂究竟義宗成說安立也)。
又有十種佛法句。復有十種說法。復有十種說。三世復有十種說。普賢心復有十種說。普賢願行法。並是別教。一乘門如離世間品廣說。復有三乘名字法。如攝論說。法人及法義性略及廣名不淨淨究竟十名差別境。釋曰。名有十種是菩薩境界何等為十。一法名。謂色受等眼耳等。二人名。謂信行法行等。三法名。謂修多羅祇夜等。四義名。謂十二部經所顯諸義名。五性名。謂無義文字。六略名。謂眾生等通名。七廣名。謂眾生各有別名。八不淨名。謂凡夫等。九淨名。謂聖人等。十究竟名。謂通一切法真如實際等。論曰。十名差別境。釋曰。此十種差別名。悉是菩薩境界。菩薩所住。唯在第十。通一切法名中。復次略說名有十種。是菩薩境界。法名謂眼等。人名謂我眾生等。法名謂十二部正教。義名謂十二部正教義。性名謂阿阿為初。訶為最後。音字合三十七。略名謂有為無為。廣名謂色受等及空等。不淨名謂凡夫等。淨名謂須陀洹等。究竟名謂緣極通境出世智。及出世後智所緣一切法真如境。復次名者謂至究竟名。通一切法。於一切法。無有差別。此名即是法界。此法界以通一切法。不分別一切義為相。或說名無分別境。菩薩唯於此法中住。餘義如別章。

第十迴向生成佛德差別義章

佛起布德垂化攝生。諸宗分齊不同。若依小乘。實佛報身。生在王宮。臨菩提樹成佛。攝生化用及德。皆在其中。若依三乘。法身無方充遍法性。報身成就在色究竟處。化身示現在菩提樹。化用及德皆悉不離。此之三位。若一乘義。所有功德。皆不離二種十佛。一行境十佛。謂無著佛等。如離世間品說。二解境十佛。謂第八地三世間中佛身眾生身等。具如彼說。仍現王宮生及菩提樹其法。及在十迴向終心。問從因修道十地後證理。應在十地後際便示現菩提樹佛。因何卻在十迴向中。答若三乘義容有此相。今一乘義順彼六相。總別之法諸位即無前後。所以十迴向現者。迴向是善巧智明佛大善巧相故。偏在十迴向現。所以知之。菩提樹神在第十迴向故。餘義可知。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