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83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袁雪梅
          改稿者 劉海燕

余覃思大經薄修此觀。羅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墮業於深經。少讚演茲玄要。精誠之者時一發揚。數子懇求叩余一闡。咸言注想訪友尋源。或學或傳遍求眾釋。積歲疑滯今方煥焉。夕惕勤勤願釋深旨。顧以西垂之歲。風燭難期。恐妙觀之淪湑。使枝辭之亂轍。乃順誠請略析幽微。名法界玄鏡。冀將來道友。見古賢之深衷矣。
觀曰。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略有三重。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釋曰。大等六字所依之經。略無經字。法界觀下能依之觀。今先略釋經名。大方廣者。一切如來所證法也。佛華嚴者。契合法界能證人也。法分體相用。人有因果。大者體大也。則深法界。諸佛眾生之心體也。曠包如空湛寂常住強稱為大。故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即大義也。方廣者。相用周遍即體之相。相德之法無邊即相之用。業用廣而無盡。三無障礙舉一全收。聖智所緣為所證之法界也。佛者果也。萬德圓明。華喻因也。眾行榮曜。嚴通能所。而有二重。一華因能嚴。佛果所嚴。以十度因成十身果。無行不備。無德不圓。二華為能嚴。大方廣者則所嚴也。嚴體相用成佛三德。稱體而嚴顯真常德。如相而嚴辯修成德。依用修嚴成大用德。遍嚴如德成德無邊之華嚴也。故一總題有體相用。人有因果。人法雙題。法喻齊舉。一經三大皆大方廣。五周因果並佛華嚴。一題七字各有十義。今當略釋。大十義者。則七字皆大。一大者體大。法界常遍故。二方者相大。性德無際故。三廣者用大。稱體用周故。四佛者果大。十身皆悉遍法界故。五華者因大。普賢行願自體遍故。六嚴者智大。佛智如空能為嚴故。七經者教大。竭海墨不能書一句故。八者義大。上六字所證皆稱性故。九者境大。總斯七字普以眾生為所緣故。十者業大。以斯教旨橫遍豎窮無休息故。具十無盡故稱大也。方廣十義者。如體之相稱體之用。即十方法十大用也。佛十義者。一大者法身。佛以法為身。佛身充滿於法界故。二方者。智身智如法故。三廣者。具於二身。一者化身。一身普周為無量故。二者意生身。一多隨意無不周故。佛者含五六身。一菩提身。覺樹道成故。二者威勢身。初成正覺映菩薩故。華者。含七八身。七福德身。三世所行眾福。大海因不可盡故。八者願身。毘盧願因周法界故。嚴者。第九相好莊嚴身。十蓮華藏相好嚴故。經者。第十力持身。舍利圓音聲教無盡故。則經七字皆成佛也。華嚴十義者。以十度華嚴。於十身為嚴不同即十嚴故。略無經字。十義亦略。是攝是貫是常是法。並可知也。無盡教海不出七字。故依此教以成觀門。修法界觀門略有三重者。略標綱要。修之一字總貫一題止觀。熏修習學造詣也。言法界者。一經之玄宗。總以緣起法界不思議為宗故。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後三其事法界歷別難陳。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其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隨一一事皆為三觀所依之正體。其製作人名德行因緣。具如傳記。
觀曰。真空觀第一。理事無礙觀第二。周遍含容觀第三。釋曰。此列三名。真空則理法界二如本名。三則事事無礙法界。言真空者。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亦無空相。故名真空。如文具之。二理事無礙者。理無形相全在相中。互奪存亡故云無礙。亦如文具。三周遍含容者。事本相礙大小等殊。理本包遍如空無礙。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塵毛皆具包遍。此二相望成於十門亦如下說。然事法名界。界則分義。無盡差別之分齊。故理法名界。界即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無礙法界具性分義。不壞事理而無礙。故第四法界亦具二義。性融於事。一一事法不壞其相。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觀曰。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作四句十門。
  釋曰。此標章也。前二各四。加第三四故為十門。
觀曰。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釋曰。此列名也。
觀曰。就初門中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斷空故。不是空也。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釋曰。四觀皆有三段。謂標釋結。然準下文前三以法揀情。第四正顯法理揀情。三句標名則同釋義則異。今先總明三句所揀。所揀有三。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初中就通相說三句皆揀。即離從多分說。初句明空不離色。以揀離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揀太即。第三句雙明不即不離。揀具即離。由揀三情故。第四句顯其正理。第二揀亂意者。謂寶性論。明地前菩薩有三種空亂意。以不了知真如來藏。生死涅槃二際平等執三種空。一謂斷滅故空。初句揀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揀之。三者謂空為有。第二句揀之。既揀三種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說真空也。第三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形色體空非斷空。第二句顯色無體自性空。第三句空無形顯一體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解曰。此第三義乍觀有理。以見第二有青黃言。謂為顯色。第一第三無青黃言。便為形色故。為此釋細詳有違。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長短等耶。第二何以遍言顯色耶。何以形色揀非斷滅顯色。不得揀斷滅耶。第二顯色何以得言青黃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長短方圓非真空耶。故第三釋非為愜。當但揀前二足顯真空。而文第二遍言青黃非真空者。顯色明相。相顯著故。又形色是假。顯色是實。實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顯二皆即空。次正釋文。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標。次何以下釋。此揀離色明空及斷滅空。言離色者。空在色外。色外復二。一對色明空。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此第三句揀二滅色明空。謂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須滅色。今正揀此。故中論云。先有而後無。是即為斷滅。然外道二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故肇公云。大幻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智為雜毒。 形為桎梏。故灰身滅智撥喪無餘。若謂入滅同於太虛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故。今文云不即斷空。次以色舉體下。釋上以即空。故三良由下結成。於中先約義結。由即真空故非斷滅。後是故下。結成標名。
觀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釋曰亦標釋結。釋中揀二妄情。一揀太即。以聞色空不知性空。便執色相以為真空。故須揀之。故云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唯揀凡也。小不計色為即空故。次然青黃下。明亦非離相有性。要即青黃無體為真空耳。由此義故則似雙揀。亦揀小乘。然是舉法雙揀情。後明不離是舉法耳。二亦用上文以揀亂意。三種空中以空為有。彼謂別有一物是於空體。故今揀之。故十地經云。有不二不盡此一句經。揀三亂意空。以有揀斷滅空。以不二揀異色明空。以不盡揀空為有。不謂有體盡滅。今當不盡。謂空若是物則有盡滅。若有盡滅則有生起。今法空相不生不滅。豈有有耶。故般若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等。又青黃之相尚非真空。要須無性。豈得以空而為有耶。三良以下結成。舉其無體之空。結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色耶。
觀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揀情訖。釋曰。此中文二。先釋當句。後結前三。前中亦三。初標。次釋。釋中先雙揀即離。以空中無色故色不即空。以離色無禮故空不離色。不即不離方為真空。二揀亂意異色明空。彼執色外有空與色為異。如前對色明空。今明空中尚無有色。何得有空與色相對。又會色無體故說即空。豈於色外有空對色。古人云。色去不留空。空非有邊住也。三良由下。結成上義。以下即空結上不即空也。特由會色為空。安得空中有色。二上三下總結三門。
觀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故。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釋曰。此中有二。先正顯真空之義後結例諸法。前中亦三。初標。次釋。以色從緣必無性故者。依他無性即真空圓成。三是故下結。既非滅色異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空非色相無遍計矣。緣生無性即依他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故此真空該徹性相。二如色空既爾下。結例諸法。上之四門但明色空。色即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論凡說一義。皆先約色故。大般若等。從色已上種智已還八十餘科。皆將色例。今此亦爾例一切法。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對所依體事無不即空。皆須以法揀情。顯即事歸理。
觀曰。第二明空即色觀。於中亦作四門。釋曰。此總標也。然此四門總相但翻上四。亦前三句以法揀情。第四句正顯法理。就揀情中。翻前色空義則大同。取文小異。亦標語則同。釋義有別。今先總揀。亦有三義。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今初第一句明真空不離前色。第二句明真空非即色相。第三句明真空雙非即色離色。第二揀三亂意者。第一句明斷空非是實色。第二句明相有非真空。即揀相有。第三句明所依非能依。即揀能依。其第三義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明非斷空不礙形色。第二句明自性空不礙顯色。第三句明一體空俱不礙形顯。第四句明俱空空不礙二空色。解曰。前會色歸空觀。第三揀義既違正理。今雖列之以對前文亦不取也。次正釋文四句亦各有三。後二復加有二。
觀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異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斷空不即色也。釋曰。此門亦三。初標二釋。釋上二句。初句明斷空非真色。對前色即空中實色非斷空。下句明真空不異色。對前不離色明空。雖含即離。下句則是舉正上句是所揀情情謂離色。二揀亂意者。揀斷空非實色。對前會色歸空觀。實色非斷空。三要由真空下。結成以下句舉正結上句。是所揀情。
觀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釋曰。此亦有三。初標。釋中先揀即離。明真空非即色相。云空不即色。正揀太即。對前會色歸空中。色相非真空。後然非青黃之理。必不異青黃者。明不即色之空亦非全在色外對前亦非離相有性。二揀亂意者。揀謂空為有。既空理非青黃豈是有耶。對前真空不是相有。三要由下結。舉不異之正結前太即之情。
觀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揀情訖。釋曰。就文亦二。先釋此句。後結上三句。前中亦三。初標。釋中雙揀即離可知。但前約空中無色揀。此約能依非所依揀。次下當知。然正反前應云色中無空。故今不云爾者。空中無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以空中無色。由事即理。理絕相故色必有空。無空之色非實故。故不反上。別就能所依以釋其義。二揀亂意者。唯取下句必與能依為所依。故揀於異空之色。對前異色明空。三良由下結。以一所依雙結不即不離。意云。既是所依之空。必非能依之色。故云不即色。二既是色之所依。非餘所依故不離色也。結離亂意者。既必與能依之色而為所依。明色非空外。對前空非色外也。二上三句下。總結三門義如前說。
觀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釋曰。此門亦二。先釋第四。後結例諸法。今初亦三。初標。二釋。言以是法無我理等者。出所以也。無我即空以是法空。即法無我故空是色。三是故空即是色者。結此門也。二如空色下結。例舉上四門。空即是色。則例此空是一切法。況不是十對所依耶。
觀曰。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即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隱也。是故菩薩觀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釋曰。此觀有三。謂標釋結。二謂色下釋。釋相云。全是盡色之空者。有本無盡色之三字。但云全是空故耳。而釋義亦通。以不對下文理非全現故。今依有本釋。然色是有中之別稱。通是空有二門耳。空有各有二義。空二義者。謂空非空。有二義者。謂有非有。空中言空者。以空必盡有故。言非空者亦無空相故。又不礙有故。有中言有者。有必盡空故。非有者有相離故。又不礙空故。今明色空無礙中。初明色不礙空。取空上盡色之義。次明空不礙色。取色上盡空之義。其不相礙即是舉體全是之義。其離空有相義。在第四泯絕門中。然今文中色空之上各有三句。皆初句標無礙。下句出無礙相。色中出相。言色不盡而空現者。以色不礙空故色不盡也。即是盡色之空故而空現也。空中出相。云即空即色而空不隱者。以空不礙色故空即色也。而是盡色之空故空不隱也。若總相言但色舉體。即空即色不盡。以即空故空便現也。空上亦然。以空舉體為色故。空即色既即是空。空不隱也。若依此釋前無三字義理亦通。則應後句減卻盡空之三字。今依有本。三是故下結成無礙。亦是前明所觀。此正明能觀故。云菩薩見色等。
觀曰。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釋曰。此第四觀大分為二。先正釋第四。後對前三觀會釋成總。今即初也。文中三。初標名。二謂此下釋相。三何以下徵結。此中大意。但拂跡現圓。若細釋者。然色空相望乃有多義。一融。二諦義。初會色歸空。明俗即故真。二明空即色。顯真即是俗。三色空無礙明二諦雙現。四泯絕無寄明二諦俱泯。若約三諦。初即真諦。二即俗諦。後一即中道第一義諦。若約三觀初即空觀。二即假觀。三四即中道觀。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雖有三觀意。明三觀融通為真空耳。二者色空相望總有四句。取文小異。初會色歸空觀中四句。前三句明色不異空。第四句明色即是空。第二明空即色觀中四句。前三句明空不異色第四句明空即是色。第三觀明但合前二今第四句。拂四句相。現真空相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真空觀備矣。若約三觀。就心經意。色不異空明俗不異真。空不異色明真不異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即上四句為空假中之三觀也。與今義同。取文小異耳。三者色空相望總有三義。一相成義。二無礙義。三相害義。廣如第二理事無礙觀中。今文含有三。前二相即亦相成義。第三色空無礙觀。正明無礙義。今第四觀。即相害義。相害俱泯故。雖有此三意。俱顯於真空義耳。若別消文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者。拂前第二。明空即色觀。不可言即色者。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色者。亦拂前三句。以空非空故。無可言即色不即色。又理本絕言故。約觀即心冥真極故。方成妙色觀耳。次云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者。拂第一會色歸空觀。不可言即空。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空。亦拂前三句。以色亦即非色。無可言即空不即空。故即事同理故。理本絕言故。心冥真極無心即故。方成即空觀耳。又上會色歸空無增益謗。明意即色無損減謗。色空無礙無雙。非戲論謗。今無可相即。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故迥絕無寄。又云。一切法皆不可者結例總拂。言結例者。非獨色法成其三觀。並皆拂之。受想行識萬化之法皆同前色。言總拂者。總拂前三會色歸空觀等皆不可也。亦無四句可絕。三觀可拂故。不可亦不可。言此語亦不受者。若受不可說言是則有受。有受則有念。有念者。皆是心言之跡故。迥絕無寄二邊既離。中道不存心境兩亡。亡絕無寄般若現矣。若生心動念皆不會理。言語道斷故言不及。心行處滅故解不到。言是謂行境者。結成上行。然有二意。一者上是行家之境。今心與境冥。智與神會。亡言虛懷。冥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即上心智契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三何以下反釋成行。
觀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揀情顯解。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此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也。釋曰。此即第二總結四門。然上第四門唯結當門成行。今總結四門。然云上二句八門者。則句大門小前總標中亦云四句十門。皆句大門小。上結中云上三句以法揀情。此第四句一門是則門句互通。應合門大句小。義既互通此隨文釋。於中三句。初正分解行二。若不洞明下。反顯相資。如目足相資。於中初以解成行。次若不解下。絕解成解。後若守下。捨解成行。三是故下。結成二相。總成真空絕相觀也。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也。
觀曰。理事無礙觀第二。釋曰。即理事無礙法界也。
觀曰。但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釋曰。此觀文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勸。今則初也。即總顯觀名。具為十門。本就前色空觀中。亦即事理不得此名者。有四義故。一雖有色事為成空理。色空無礙為真空故。二理但明空。未顯真如之妙有故。三泯絕無寄。亡事理故。四不廣顯無礙之相。無為而為無相而相。諸事與理炳現無礙雙融相故。為上四義故。不得名至此獨受。是以今標。具下十門無礙之根鎔融。是總該下十門。似如洪鑪鑄眾像。故鎔謂鎔冶。即初銷義。融謂融和。即終成一義。以理鎔事。事與理和二而不二。十門無礙其義同故。又此二理事鎔融。別當相遍。相遍互融故。次存即九十。真理非事。事法非理。二相存故。亡即七八。真理即事。事法即理。廢己同他。各自泯故。逆即五六。真理奪事。理逆事也。事能隱理。事逆理故。順即三四。依理成事理順事也。事能顯理事順理也。故此二句總攝十門。方為事理無礙之義成第二觀。然事理無礙方是所觀觀之於心即名能觀。此觀別說觀事俗觀。觀理真觀。觀事理無礙成中道觀。又觀事兼悲。觀理是智。此二無礙。即悲智相導成無住行。亦即假空中道觀耳。
觀曰。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釋曰。此第一門。然下十門應即為十以釋二意。便總料揀故分五對。第一理事相遍對。第二理事相成對。第三理事相害對。
第四理事相即對。第五理事相非對。亦名不即對。然此五對皆先明理。尊於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初對為二。先正釋。二料揀。前中二門。即分為二。今初也。文中有三。初標名。二謂能遍下。釋事理相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不可分則無分限。事約緣起故分位萬差。三一一事中下。釋其遍相理非事外。故要遍事。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故。次何以下。釋全遍所由。謂要全遍者。若不全遍理可分故。非如浮雲遍滿虛空隨方可分故。是故下。別指一事顯其遍相。以塵含理顯理全遍。
觀曰。二事遍於理門。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釋曰。文亦有三。初標。二謂能遍下。示能所相。三此有分下。明遍理之相。於中初正明。以全同名遍。次何以下。釋同所以。有分之事全如理故。若不遍同事有別體。次是故下。結示遍相。後如一塵下。例一切法。此對為下四對之本。由相遍故。有相成等。
觀曰。此全遍門超情難見。非世喻能況。釋曰。第三料揀上二門也。於中三。初標難喻。二寄喻別顯。三問答解釋。今初也。言難見者。以道理深故。有本云。離見離見即超情義耳言。難見者容。有見理故下。寄喻以明難。言世喻難喻耳。言難喻者。事理相殊而互相遍。理遍事故無相全在相中。事遍事故一塵便無涯分。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情。無相全在相中。至理何曾懸遠。即相無相五目難睹。其容全理之事。世法何能為喻。故經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又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為譬喻。顯下海喻亦分喻耳。
觀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時全遍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舉體全遍於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思之。
釋曰。第二寄喻以明也。既無可喻而舉喻者。借其分喻通其玄意。令諸達識因小見大亡言領旨。文有三重無礙。初以大海對一波明大小無礙。此舉喻上事理相遍二義竟也。文但舉喻略無法合。若總相合以海喻理。以波喻事。配文可解。然意猶難見。大海何得全在一波。以海無二故。一理何得全在於一事。以理無二故。一波何以全匝大海。以同海故。一塵何以全遍於理。事同理故。一同時全遍下。以一海對諸波明一異無礙。約法。即一理對於諸事。以辯無礙。又上即非大非小。此即非一非異。其一異等相至下問答自明所以。三又大海全遍一波下。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遍無礙。約法。即以一理。對一事多事。相望齊遍無礙。
觀曰。問理既全體遍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遍於一塵。又一塵全匝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於理性。既成矛盾。義極相違。釋曰。第三問答解釋。雙釋法喻而其文中但就法說。例使曉喻。上喻之中文有三節。今但合為兩重問答。一問牒大小而答兼一異。二對前第三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遍無礙為問。前中先問後答。今初問也。文中二。先以理望事問。約喻。即前大海全在一波。而海非小故云理既全體遍等。即以遍難小既不同塵而小下。以非小難遍二。又一塵全匝下。約事望理難。先以一塵難大。次云若不同理而廣大下。以非廣難遍。約喻。即前一波全遍於大海而波非大。既成矛盾下。結難。矛者鑹也。盾者排也。昔人雙賣二事。歎盾即云。矛刺不入。歎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買者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豈不傷哉。意明二語互相違。
觀曰。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得全收而不壞本位。釋曰。此下答中二。先雙標。後雙釋。今即初也。上問但問大小。今正答一異兼於大小。由於理事二法相望。故云各非一異。
觀曰。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一事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理性恒無邊際。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釋曰。此釋理望事。四句中。前二正明遍塵非小之相。初句遍塵。第二句非小。其三四二句遍酬其難。難意云。遍塵非小二義相違。何得互通。今第三句明大理遍在一塵。第四句明雖遍非小。其無分限則非小也。即雙答遍塵難。非小及非小難遍一塵難。雖兩叚但一相遍耳。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