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傳記卷第五

 輸入者 毛小燕
    校對者 毛小燕 心寂
    改稿者 江 進

諷誦勝利第八之三

釋遺俗一 史呵誓二
僧玄秀三 僧道慧四
釋道泰五 釋普安六
釋僧定七 隋沙彌八
釋僧徹九 釋僧衍十
岑文本十一 陵肅璟十二
韋仲珪十三 釋慧獻十四
釋慧和十五 崔義起十六
陽蓋護十七 容文策十八
宋沙彌十九 隴志通二十
涼寡婦二十一 高守節二十二
釋明曜二十三 釋僧洪二十四
宋王珠二十五

唐雍州醴泉沙門釋遺俗一

釋遺俗。不知何許人。以唐運初開。遊止雍州醴泉縣南美泉鄉陽陸家。鎮常供養。清儉寡慾。惟誦法華為業。晝夜相係乃數千遍。以貞觀初。因疾將終。遺屬友人慧廓曰。比雖誦經。意望靈驗。以生蒙俗信向之善。若身死後。不須棺盛。露骸理之。十載可為發出。舌根必爛。知無受持。若猶存在。當告道俗為起一塔以示感靈。言訖而終。遂依埋葬。至貞觀十一年。廓與諸知故。就墓發之。身肉都銷。惟舌不朽。一縣士女。咸共仰載。誦持之流。又倍恒度。乃函盛其舌。於陽陸村北甘谷南岸。為建塼塔。識者尊嚴。彌隆信敬。讀誦更甚。

雍州福水陰史村呵誓二

雍州長安縣界郊南福水之陰。有史村史呵誓者。少懷善念。常誦法華。行安樂行。慈悲在意。不乘畜產。經云哀愍一切故也。虛約為心。名霑令史往還京省。以習誦相。仍恐路逢相識人事暄涼。便廢所誦。故其所行必小逕左道。低氣怡顏。緣念相續。初不告倦。及終之時。感異香氣。充於村曲。親疏同怪。而莫測其緣。遂理殯之。爾後十年。妻亡乃發屍出。舌根鮮明。餘並朽盡。乃別標顯葬矣。

黃州隨華寺僧玄秀三

僧玄秀者。住黃州隨華寺。其性清慎溫恭為志。常誦法華。每感徵異。未以為怪。時屬炎暑。同友逐涼。遣召秀來。欲有談笑。既至房前。但見羽衛嚴肅人馬偉大。怖而返告。同往共觀。如初不異。轉至後門。其徒彌盛。上望空中填塞無際。多乘象馬類雜鬼神。乃知其感通也。置而卻返。明晨慚謝。朋從遂絕。秀專斯業。隋末終焉。

唐益州福成寺僧道慧四

  僧道慧蜀人。少喪父母。從兄養大。晝夜悲哭。戀慕其父母。生年九。從師誦通法華。祈請其脫苦。誦滿一百部。夢福成寺上空。有殊特光。漸近於庭。忽見有天。百千天眾。而圍繞之。告道慧言。吾是汝雙親。依汝誦經力。生第二天。脫惡趣怖。若誦滿千返。必生淨土。當知親子深契來謁陳情。作是語已。隱而不見。覺悟倍生信重。彌專諷誦。聞者展轉。為父母脫苦誦經。感夢告蓋多。略不述而已。

魏常山衡唐精舍釋道泰五

釋道泰。元魏末人。住常山衡唐精舍。夢人謂曰。若至其年。當終於四十二矣。至期年遇重病甚憂。悉以身資為福。友人曰。余聞。供養六十二億菩薩。與一稱觀世音同。君何不至心歸依。可必增壽。泰乃感悟。遂於四日四夜。專精不絕。所坐帷下。忽見光明從戶外而入。見觀音足趺踝間。金色朗照。語泰曰。汝念觀世音耶。亦復誦法華不。泰褰帷頃便不復見。悲喜流汗。便覺體輕。所患遂愈誦通法華文。念彼觀音。年四十四。方為同意說之。泰後終於天命耳。

陳揚都釋普安六

釋普安。姓陳氏。少出家誦通法華。自矜為業。遇熱病苦。口齒皆落。更止自矜。慧心誦滿一夏。夢天童來。以楊枝指齒肉曰。君專心誦經。落齒生如本。當來得道時。即齒白細密。語已夢覺。口中滿齒。後移居靜室。向牖誦經。自然飲食在案前。適食訖。後七日如飽食。身肥滿如斯。感應勝利甚多。春秋八十有九而卒。香滿室音樂聞空。其夜弟子夢。胡僧說偈曰。

若聞法華經 專心而諷誦
聖眾來授手 必生淨土中

推之依誦經生淨土矣

唐潞州法住寺釋僧定七

釋僧定。是曇榮同門。住法住寺。行方等懺悔。諷誦法華。晝夜未嘗眠臥。戒行精高。夢感見諸聖眾。彌悔彌誦。貞觀七年七月十四日。於法住道場內。見大光明。五色間起。從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語僧定云。我是毘婆尸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以汝罪銷故來為證。然非本師。不與授記。如是六佛。皆同此詞。又有大光明倍前。從上而下。中有九百九十四佛。語僧定皆同此詞。最後一佛云。我是汝本師釋迦牟尼也。為汝罪銷故來授記。汝身器清淨。於賢劫中。當作佛名為普明。汝行方等大乘。普賢道場。誦持法華不可思議也。若斯之應現感靈。難稱記矣(若依續僧傳。曇榮與僧定。同行方等悔法。見七佛釋迦。授二人記。更不云誦法華。然別記中。誦持法華。行方等大乘普賢悔法。記者所聞不同而已)。

隋岐州東山下村沙彌八

隋開皇初。有揚州僧。忘其名。自誦通涅槃經一部。謂多誦自矜為業。時岐州東山下村中有沙彌。誦觀世音經。二人俱暴死。心下俱暖。同至閻王所。乃處沙彌金高座。甚恭敬之。處涅槃僧銀高座。敬心不重。事訖勘問。二俱餘壽。皆放還。彼涅槃僧。情大恨恨。恃所誦多。門下沙彌住處。於是兩辭。各蘇所在。彼從南來至岐州。訪得具問所由。沙彌言。初誦觀音。別衣別所。燒香咒願。然後乃誦。斯法不怠。更無他術。彼謝曰。吾罪深矣。所謂涅槃威儀不整。身口不淨。救忘而已。古人遺言。多惡不如少善。於今取驗。悔往而返云。

縫州陷泉寺釋僧徹九

釋僧徹。住縫州南孤山陷泉寺。昔行遇癩者在穴中。徹引至山中。為鑿穴給食。令誦法華。素不識文字。加又頑鄙。句句授之。終不辭倦。誦經向半。夢有教者。自後稍聰。得五六卷。瘡漸覺愈。一部既了。鬚眉平復。膚色如常。故經云。病之良藥。斯誠驗矣。

唐并州釋僧衍十

釋僧衍。并州人也。凡厥并州人。七歲已上。皆解念佛。生淨土多。衍久居并州。誦法華經。欣求安養。以經云即往安樂世界故也。每日一遍。三年成千部。夢自身左右生羽翼。以法華文字為文綵。欲飛翔身自輕。即飛去西方。到七寶地。宮殿相並。天人滿中。顧視己身。羽翼頓成。大寶蓮華臺。一一文字。變作丈六佛身。各說偈云。汝在濁世誦妙法。眾生業障唯見字。實是三身圓滿佛。今成羽翼復本身。聞偈見臺。六萬九千三百餘化佛坐葉上。臺上佛是阿彌陀佛也。進頂禮。臺佛即語衍。汝還閻浮。以我云相示眾生。又弘法華功德。應時諸佛變作本羽翼。還娑婆。夢覺流淚。誦法華更入觀心。於舌端有八葉蓮華。華上有佛。結跏趺坐。法華一一文字。從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變為佛身。遍滿虛空。圍持經者。閉眼即現此相。開眼即不見。專觀專誦。臨終之時。紫雲聳砌。端坐誦經而卒。春秋七十有。具注此事。祕收經奧。後見聞者。悲泣結緣而已。

中書令岑文本十一

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少信佛。常念誦法華經普門品。嘗我乘船。於吳江中流船坏。船人盡死。文本沒在水中。聞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也。如是三言。既而隨波誦出已著此岸遂免。後於江陵設齋。僧徒集其家。有一客僧獨後去。謂文本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預其災。終逢太平彼富貴也。言畢趨出。既而文本自食。碗中得舍利二粒。後果如其(文本自向唐臨說)。

國子祭酒肅璟十二

國子祭酒肅陵人。梁滅入隋。姊為煬帝皇后。生長貴盛。而家崇佛法。大業中自以誦法華經。乃依經文作多寶塔。以檀香為之。塔高三尺許。其上方復下原下。并為木多寶佛像。經數年。其兄子銓在宅。朝起忽於前院草中。見一檀木浮圖。蓋下有一鍮石佛像。製作異於中國。面形似胡。其眼精以銀為之。中累精光。淨如自然者。銓怪走告璟。璟視驚喜。取蓋還試置多寶塔上。宛然相稱如故造。璟喜勸自以為精誠。盛其佛像。函內有舍利百餘枚。璟女以尼年小竊疑。胡僧每云。舍利鎚打不破。乃試取三十枚。於石上以斧折之。舍利了無著者。女就地拾覓。唯得三四枚。餘並失不見所在。既而懼以告璟。璟往塔中視之。則舍利皆在如舊。璟從此日。誦法華經一遍。以至于終。貞觀十一年病篤。蕭后及弟姪視之。璟與相見。各令燃香。因即共別。唯留弟公瑀及女為尼者。令燃香誦經。頃之謂其尼曰。我欲去。普賢菩薩來迎我。在東院。師可迎之。尼如言往迎之未還。璟曰。此院不淨不肯來。吾當往就。汝等好住。因與瑀等別。仍起長跪合掌。正向西方。次之倒臥遂絕。遺令獨載一車歛。以在身之服。婦人不得送葬。勿以酒肉祭。制坎纔令沒棺。潮野歎其道寤。家人奉而行之。

臨邛韋仲珪十三

仲珪者天性孝悌。為州里所敬。年十七群表尤異。為蒙陽長。父廉自資陽都。遂以老歸。武德中遇病。仲珪不釋冠帶而養。久之父卒。謝遣妻妾。閭于墓右。尤信佛教。誦法華經。晝則負土成墳。夜專誦經。精誠不倦。終三年不歸。嘗有一虎。夜至廬前。蹲踞聽經。久之而不去。珪正念曰。不願猛獸之相逼也。虎即起去。明旦見繞墓生芝草七十二莖。當墳前者。行列次第如人種殖。皆朱莖紫蓋。蓋經五寸。光色異常。鄰里以告州縣。時爭君昌為刺史說裕為別駕。共至墓所察之。忽有一鳥。如鴨銜雙鯉魚。各長一尺許。飛來集君昌前。魚置於地而去。君昌等尤深嗟歎。採芝對奏。詔表門閭(仲珪弟孝隋為大理主簿為臨說。更閭州人亦同云爾)。

唐金城瓦官寺釋慧獻十四

釋慧獻者金城人也。失父母後出家守戒。從師訪道。誦通法華。專志為業。發願於父母墓所誦經。欲救輪迴苦。凡經歷三年。精勤諷誦。未曾暫廢。至夜三更。空中有大光明。又雨華如雪而下。中有聲語獻言。吾是汝父。汝初誦經力。已住第二天。誦滿千部。聖眾來迎。從天生淨土。汝母依涅槃經力。即生不動國。彼在生之時。書寫涅槃一卷。汝誦經資彼在生善故。語已隱不現。鄰里謂失火。至曉更問慧獻。獻具說始末。聞者悲涕。於墓所誦經資親。其類蓋多。

都下眾造寺慧和十五

慧和道人者。宋秦始義嘉時。未出家為南賊。劉胡下都參值諜來著新林。被捉便欲研頭。其前在鵲渚遇臺軍。已經怖懅。從此之後恒誦觀世音經。臨被殺時。心念益至。遂爾曰斬之三研三折。於是軍主謂為異事。立便放去。慧和得脫便出家。

司亢少常伯崔義起十六

崔義起大不信佛。妻父肅鏗念善誦法華般若數千遍。辛酒不入門。起妻以五月亡。為修三七日齋正食。亡妻來有婢素玉。見作夫人語。我生時雖聞地獄。不大信今受苦不可言。汝男女等。不得不信。由汝為我轉經燃燈功德。蒙放暫歸。便向大眾陳懺。我至二十日更來。將素玉看我受罪。至期果至。將素玉去。見大城官府。夫人入別院。須臾火鑊鐵床總至。夫人受毒苦。忽見夫人父肅公。坐蓮華臺。語夫人。早放素玉。還告素玉。我女生時。不用我語。多嗔妒不信善惡。今受此苦。我無力可救。汝歸可悟其夫兒女道令修功德。不久解脫。又見婆羅門僧從空中下。教素玉誦金剛般若。又誦藥師法華兩卷一遍。兩卷並改名為聲聞。又曰。閻浮提人不信佛。汝誦此經聞婆羅門。並解經語。婢死三日便蘇。家人良賤。初如常遇患。麟德元年正月。薛將軍宅齋。迎婢請三道佛頂骨。婆羅門僧。令試誡素玉。乃昇座長誦。一無脫漏。皆合掌歎曰。如西國本不異。合眾驚訝希有奇事。薛將軍遂口奏。天子大歎曰。百官亦有不信者。冥道若此。何得不信。時朝貴聞者。咸天大信。司成館博士茫叔元。又將僧二十人。就翊善坊宅。召素玉令誦本經。梵音深妙。令人樂聞。自云不忘故爾云(感通錄下卷)。

山陽蓋護十七

蓋護山陽人。嘗係獄應死。此人本誦觀世音經。三日三夜。心無間斷。忽於夜中。眼見觀世音。又放光照之。立時鎖械自脫。諸戶自開。便引護出去。護隨光而走行。得少里地。於是光滅。護止宿草中。明日徐去得免(應驗傳)。

秦州慕容文策十八

秦州上邦縣人慕容文策。年十七誦持金剛般若法華經。齋戒不關。隋大業七年四月十五日夜。忽有兩鬼。來至床前。手持文牒云。王今遣取公來。文策良甚忙怕。乃遂使者而去。將至一大城樓櫓嚴峻城郭六重。將入第一第二門。極大光明。至第三門。其門相去四里已上。並皆黑闇。都不見道。使者引之而過。至五六門內。復大光明。去門三里。即有宮室殿堂。四邊持杖宿衛。還如見在宮闕無異。王宮殿而坐。所將男夫婦女僧尼道士及女等。外國六夷不可稱數。策在後行典。唱名而過。王一一問其在生福業。有福效驗。在西而立。無福驗者。在東而立。末後始唱策名。王問。一生作何福業。策即分疏。一生已來。唯誦持金剛般若法華八部。般若晝夜轉讀。又持齋戒一日不闕。王聞此言。合掌恭敬歎言。功德甚深。付主司細撿文薄。不錯將來。其典執案諮王。未合身死。王即放還。且遣西行。立未去之間有沙門。可年十五六。執一明炬。於策前而過。續後又一沙彌。執明炬而過。策即捉袈裟挽住。願師救弟子。使者錯追將來。蒙王恩澤。撿文簿放還。不知去處。願師慈悲救護弟子。示其來路。二僧語策。檀越持般若。轉讀大乘經典。好牢持齋戒故來救之。師云。我執明炬在前。檀越但從我後。還於六重城門而出還。詣黑闇二門。二僧手執明炬。喻如日出光明。皆現出於六重門外。二僧即語策云。檀越以知地獄處否。策云。不知。二沙彌即舉手。指城西北角處。有一大城。相去四里。此是地獄之城。二沙彌云。將檀越於此城觀看。從師至彼。其城高峻。有大城門。並鐵網垂下。有四羅剎。手執鐵叉。侍立左右。二僧云。是地獄之門。一切罪人配入。並從此門而過。即將策入門。可行二百步。見一灰河。其中一切受苦之人。身在河中。唯見其頭百千萬億。猛火熾燒此罪人。苦痛號叫。不可具說。又四邊皆是鐵床釰樹。有四獄卒。手持鐵叉。畔上行走。叫喚之聲。甚可怖畏。二僧云。十八地獄。咸在此城。策見心中怕懼。唯正念佛。心中恒誦經不絕。二僧即將策出城門。至於本來之道。五箇道相近。意中荒迷。不知本從家之道。二僧即欲別策而去。禮拜求請。五道之中。不知弟子從何道去。願師慈悲。示其道處。二僧即於中道引前。可行十里許。有一大門。塞其道口不得而已二僧以錫杖開之。即語策云。努力勤修功德。誦經莫生懈怠。必得長壽。策別師至家。體中醒悟。父母親知並忙怕。以禮慰喻。說其因緣。蒙放還家。功德之力。聞者欣悅。心意泰然。以此誦經齋戒功德。勸化一切。各各發心。讀誦一日不闕。更加精進。又得長年矣。

宋法華臺沙彌十九

宋法華臺者。釋法宗歸心後。開祐昔所住。以為精舍。因誦號法華臺也。凡諸州志諷誦者。群集此臺。眾將三千。諷誦成喧雜。大眾評議。分十二時。以定眾限。打揵搥為剋限。諷誦不絕。其業常存。時一沙彌。從遠方而來。愚戇不識文句。晝夜志諷誦。望入眾限。然天性懶墮。亦不了剋限。大眾悲愍愚。汝以曉更揵搥聲為期。先習諷誦功方成。堪為眾限。一夏誦習。纔得兩三行。眾人輕慢。所誦甚少。不樂人眾。沙彌悲愁。以曉更鐘聲為期。日日專志流淚慚先業。欲投身於山崖河淵。即到高崖。放身而投悶絕。依先業入鑊湯地獄。獄卒以杖打罪人。鐵杖觸鑊緣。響聲似昔揵槌。沙彌憶本志。自能不覺。誦法華題目。獄中罪人。皆坐蓮華。地獄變作涼池。獄卒歎未曾有。將沙彌奏閻魔王。王言。沙彌有餘命。還閻浮提盡其志。聞是語已。如眠臥而覺。身無損壞。還到臺說此因緣。眾或信不信。沙彌至心發願。我冥所見不空。即業障輕微。一部文義。自然照了。發願已行道誦經。一部文義。自然誦通。眾聞所誦併伏膺。上座沙彌為僧。於諷誦眾為上首。

天水隴城志通二十

天水郡隴城縣志通。年未弱冠。住持齋戒。讀誦法華金剛般若等經。六時禮懺不曾闕。年二十即節黠。入請德府衛士。名樹軍團。奉敕差征南蠻。從家至彼一萬餘里。在路晝夜禮誦不闕至南蠻之界。官軍戰敗。兵士散走。當時侶一百餘人。不知所投。多被傷殺。志通惶迫。奔走無路。忽有五人。並乘牝馬。在通前後。有一人走馬告通曰。莫怕莫怕。汝具修功德。前後圍繞。不能為害。行可七里有餘。至一塔廟。即入其中藏隱。蠻即還營。忽有二僧來通所。語通云。檀越誦金剛般若法華。禮念諸佛。不可思議故遣救汝。向者五人乘馬在汝前後者。並是法華般若之力。亦同救汝恐賊傷害。汝身好修福業。誦持經典。莫生懈怠。一切諸善神王。恒相衛護。作是語訖。即乘空而去。通經日不得食。非常飢乏。須臾有二童子。將一缽飯并醬菜及餅。與通而食。食訖又告通。勤修功德誦般若經。莫令廢闕。訖亦乘空而去。通涕淚悲泣。深心懺悔。即投大軍。頻經三陣。不被寸鐵所傷。據此因緣。並是法華般若之力。於蠻破官軍放還。專心誦持法華般若。不敢怠慢。又云。貞觀八年正月二十八日身患。至二月八日夜命終。遂被將向王前。閱過徒眾甚多。通在後而立。其典唱名。王即問其善惡之業。亦依次而配。末後始唱通過。具問生在作何福業。通即啟王言。一生已來。誦持金剛般若法華經等。常持齋戒。六時禮佛。王聞此言。即合掌恭敬言。善哉善哉。此人功德不可思議。語使當取之。日據何簿帳。而追付主司。細撿文籍。不枉將來。其主司關天曾捨報。此人更有六年壽命。未合即死。王乃索安。自尋果然非謬語左右侍者。取床几將來。即於南廂。持金床玉几至王前。即遣殿上西邊安置。鋪種種氈褥。遣通上座誦經。便誦般若法華各一卷。並悉通利。又使典藏中取其誦經及修功德文簿。典與通向西相遂往取。可行二里。有大經藏。所有功德簿帳咸在其中。並七寶嚴飾。使者於最下中。取得一卷。可有一紙。題名表志通造功德簿。即持向王邊開捻其中。注通誦般若經萬遍。誦法華經千遍。禮佛齋戒功德。總在其中。王語使人。其通所造功德其深。領將地獄觀看。知其罪福。使者奉敕引通。出城西北五里有餘。有一大城。樓櫓卻敵鐵網垂下。門中有四獄卒。頭如羅剎。口出火炎。身形長大。手持鐵叉。左右而立。有二銅狗。在門兩廂。口吐融銅。流灌獄所。注射罪人。一切受苦之人。並從此門而入。十八地獄。並在此城。通見如此。身心戰慄。無以自安。領時詣王白言。見地獄訖。王語通云。汝今具見受罪福業。好勤精進讀誦莫廢。汝今命六年。在放汝還家。莫生退心。落入惡道。無人救汝。必須讀誦。不退菩提。於汝長年。至老命終。必生淨土。通蘇說此事。彌修彌誦。經六年後而卒。異香滿室。得淨土迎矣。

涼州寡婦二十一

涼州有寡婦。姓李家本事佛。恒隨逐齋會。每聰性罷輒能誦之。後忽有虜公主婦寄宿。日瞑不忍遣去。須臾吏來錄之云。李藏叛婢。既被錄付獄。便至心誦觀世音經。得十餘日。欻目晝夜見觀世音。問李何以不去。具答不能得去。又曰。但起而鎖即已脫。於是徑直歸家。獄官及守防人。都自不覺。虜後知之遣問。那得歸。具答如此。亦不復更錄。此是誦經力。感聖應而已。

隋并州高守節二十二

隨并州人高守節。家代信奉。而守節尤為精到。年十六七時。曾遊化郡。道遇沙彌。年可五六十。自稱海雲。與之談敘。因謂曰。兒能誦經不。答曰。識其本心。雲即將向五臺。至一處見三草屋。纔得容身。乃於中止。教誦法華經誦間在外乞求給其衣食。節屢見胡僧來至與師言笑。終日而歸去。後雲輒問曰。識向胡僧不。曰不識。雲懇似戲言曰。是文殊師利菩薩。節雖頻承此告。未悟其旨。後使節下山就村取物。仍誡曰。夫女人者惡之本。壞菩提道。破涅槃城。汝向人間宜其深慎。節敬諾受教上山。中路乃見一女人。年十四。衣服鮮幸姿容雅麗。乘一白馬。直趣其前。扣頭向節曰。身有急患。要須下下。乘馬好跳躍。制不自由。希君狀慺濟此微命。節遂念師言竟不迴顧。女亦追尋數里。苦切其辭。節執志如初。俄而到失。既還本處。具陳其事。師曰。汝真丈夫矣。雖然此其文殊師利菩薩。節尚不悟。猶謂戲言。然於此誦經。凡歷三載。法華一部。甚得精淳。後聞長安度人。心希剃落。就汝必欲去。當辭好師。此之一別。難量相見。汝京內可於禪定道場依止臥倫禪師。節入京求度。不遂其心。乃往倫所。倫曰。汝從何來。答從五臺山來。和上遺與師為弟子。倫曰。和上名誰。答曰。名海雲。倫大驚歎曰。五臺山者文殊師利。海雲比丘。即是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第三大善知識。汝何以棄此聖人。千劫萬劫無由一遇。何其誤耶。節乃始悟由來。恨不碎其身。當首而愚情眷二。猶希再睹。遂辭倫返跡。日夜奔馳。乃至故處。都無所見。

昭果寺釋明曜二十三

釋明曜。未詳姓氏。志學之年。早怯俗網。問津訪道。略無常師。住昭果寺。常誦法華讀華嚴。每作佛光寺觀。曾與解脫。俱至大學寺。祈請文殊師利。至華園北見一沙門。容服非常。徐行前進。乃至東邊佛堂。將欲東趣。曜時驚喜交集。肘步而前。未至數尺。一遂無所睹。悲歎久之。與脫俱返。曜形長七尺。威容都雅。談敘揚動心。有時會蹟。先往五臺。親承禮拜。語蹟云。我大業十二年。見安禪師。歷名山諸寺。禮覲聖已。今日復見法禪。是不思議。願法師長命無病。弘贊佛乘。時年一百六歲。未曾策杖。而菽釆無墜焉。復不知年幾而終。

瓦官寺釋僧洪二十四

道人釋僧洪者。住都下瓦官寺。作丈六金像。鎔鑄始畢。于時晉義熙十二年。大禁鑄銅。僧洪未得開模見像。便為官所收繫。在相府姦罪應入死。僧洪便誦法華觀世音經。得一月日。忽夢見其所作像。來至獄中。以手摩洪頭。問汝怖不。僧洪具以事答。像曰。無所憂也。夢中見像胸前。方一尺許。銅色燋沸。後遂至巿見殺。爾日府參軍應監刑。初喚駕車。而牛絕不肯入。既入便奔車即粉碎。遂至瞑無監。更後剋日。因有敕。從彭城還道。若未殺僧洪者。可原既而出破模看像。果自胸前如夢。此像今尚在瓦官寺。當知誦力感聖也(高僧傳第十三)。

大原王珠二十五

王珠字叔衍大原人也。宋元嘉九年。作涪陵郡令。坐遭賊失守。繫江陵府獄。箸一具大鎖。釘之極堅。珠在獄中。恒持齋誦觀世音經。一夜忽夢。已自坐高座上。有道人與其一卷經。題云光明安樂行品。并諸菩薩名。珠得便開讀。忘第一菩薩名。憶第二是觀世音。第三是大勢至。皆有國土及名號。因是眠覺便見。後鎖已解。珠知有感應。不復憂怖。因自釘治其鎖。依常著之。涉三日事非意。便散珠。元嘉十九年。見為衛府行參軍。從鎮廣陵。精進甚至矣。

法華經傳記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