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業西域行程

(宋范成大撰吳船錄卷上峨眉山牛心寺記)
 輸入者 毛小燕
     校對者 毛小燕 心 寂
     改稿者 江 進

秋七月戊戌朔。離黑水。復過白水寺前。渡雙溪橋。入牛心寺。雨後斷路。白雲峽水方漲。碧流白石。照人肺肝。如層冰積雪。籃輿下行峽淺處以入寺。飛濤濺沫襟裾皆濡。境過清毛髮盡竦。寺對青蓮峰。有白雲青蓮二閣。最佳。牛心本孫思邈隱居。相傳時出諸山寺中。人數見之。小說亦載招僧誦經施與金錢。正此山故事。有孫仙煉丹灶。在峰頂。及淘朱泉在白雲峽最深處。去寺數里。水深不可涉。獨訪丹灶。灶傍多奇石。祠堂後一石尤佳。可以箕踞宴坐。名玩丹石。寺有唐畫羅漢一板。筆跡超妙。眉目津津。欲與人語。成都古畫浮圖像最多。皆出此下。蜀畫胡僧惟盧楞迦之筆為第一。今見此板。乃知楞迦源流。所自餘十五板亡之矣。
此寺即繼業三藏所作。業姓王氏。耀州人。隸東京天壽院。乾德二年。詔沙門三百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貝多葉書。業預遣中。至開寶九年始歸。寺所藏涅槃經一函四十二卷。業於每卷後。分記西域行程。雖不甚詳。然地里大略可考。世所罕見。錄於此以備國史之闕。
業自階州出塞西行。由靈武西涼甘肅瓜沙等州。入伊吳高昌焉耆于闐疏勒大石諸國。度雪嶺至布路州國。又度大蔥嶺雪山。至伽濕彌羅國。西登大山有薩埵太子投崖飼虎處。遂至健陀羅國。謂之中印土。
又西至。庶流波國及太爛陀羅國。國有二寺。又西過四大國。至大曲女城。南臨陷牟河。北背洹河塔廟甚多。而無僧尼。又西二程有寶階故基。又西至波羅奈國。兩城相去五里。南臨洹河。又西北十許里至鹿野苑。塔廟佛蹟最夥。業自云。別有傳記。今不傳矣。
南行十里渡洹河。河南有大浮圖。自鹿野苑西至摩迦提國。館於漢寺。寺多租入。八村隸焉。僧徒往來如歸。南與杖林山相直。巍峰巋然。山北有優婆掬多石室及塔廟故基。南百里有孤山。名雞足三峰。云是迦葉入定處。又西北百里。有菩提寶座城。四門相望。金剛座在其中東向。又東至尼連禪河。東岸有石柱。記佛舊事。自菩提座東南五里至佛苦行處。又西三里至三迦葉村及牧牛女池。金剛座之北門外。有師子國伽藍。又北五里至伽耶城。又北十里至伽耶山。云是佛說寶雲經處。又自金剛座東北十五里至正覺山。又東北三十里至骨磨城。業館於蝦羅寺。謂之南印土。諸國僧多居之。又東北四十里至王舍城。東南五里有降醉象塔。又東北登大山。細路盤紆。有舍利子塔。又臨澗有下馬迎風塔。度絕壑。登山頂。有大塔廟。云是七佛說法處。山北平地又有舍利本生塔。其北山半曰鷲峰。云是佛說法華經處。山下即王舍城。城北山址有溫泉二十餘井。又北有大寺及迦蘭陀竹園故跡。又東有阿難半身舍利塔。溫湯之西有平地。直南登山腹有畢波羅窟。業止其中。誦經百日而去。窟西復有阿難證果塔。此去新王舍城八里。日往乞食。會新王舍城中有蘭若。隸漢寺。又有樹提迦故宅城。其西有輪王塔。
又北十五里有那爛陀寺。寺之南北各有數十寺。門皆西向。其北有四佛座。又東北十五里至烏嶺頭寺。東南五里有聖觀自在像。又東北十里至伽濕彌羅漢寺。寺南距漢寺八里許。自漢寺東行十二里。至郤提希山。又東七十里有鴿寺。西北五十里有支那西寺。古漢寺也。西北百里至花氏城。育王故都也。
自此渡河。北至毘耶離城。有維摩方丈故跡又至拘尸那城及多羅聚落。踰大山數重至泥波羅國。又至摩偷果。過雪嶺。至三耶寺。
由故道自此入階州。太祖已晏駕。太宗即位。業詣闕進所得梵夾舍利等。詔擇名山修習。登峨眉。北望牛心。眾峰環翊。遂作菴居。已而為寺。業年八十四而終。
出牛心復過中峰之前入新峨眉。觀自觀前山。開新路極峻。斗下冒雨。以遊龍門。竭蹙數里。欻至一處。澗溪自兩山石門中湧出。是為龍門峽也。以一葉舟。棹入石門。兩岸千丈。巖壁色如碧玉。刻削光潤。入峽十餘丈。有兩瀑布。各出一巖頂。相對飛下。嵌根有盤石承之。激為飛雨。濺洙滿峽。舟過其前。衣皆沾灑透濕。又數丈半巖有圓龕。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龍洞也。峽中紺碧無底。石寒水清。非復人世。舟行數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丞回棹。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飛瀑沾濡。暑肌起粟。骨驚神愯。凜乎夫不可以久留也。昔嘗聞。峨眉雙溪。不減盧山三峽。前日過之。真奇絕。及至龍門。則雙溪又在下風。蓋天下峽泉之勝。當以龍門為第一。要之。遊者自知。未之遊者。必以余言為過。然其道險絕。亂石當道。將至峽。必捨輿躡草履。經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峽口。蓋大峨峰頂。天下絕觀。蜀人固自罕遊。而龍門又勝絕於山間。遊峨眉。者亦罕能到。非好奇喜事忘勞苦而不憚疾病者不能至焉。復尋大路出山。初夜始至縣中。

繼業西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