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清涼傳卷上 清涼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 大師賜紫沙門延一重編 輸入者 毛小燕 校對者 毛小燕 心 寂 改稿者 江 進 菩薩生地見聞功德一 菩薩應化總別機緣二 菩薩何時來至此山三 清涼山得名所因四 五臺四埵古聖行跡五 五臺境界寺名聖跡六 釋五臺諸寺方所七 菩薩生地見聞功德一 詳夫大聖曼殊室利曳菩薩。久已成佛。示居因位。行菩薩行。接引群迷者也。何以知之。按首楞嚴經下卷云。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龍種上尊王如來。國名平等。乃至。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如來。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央掘摩羅經第四云。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乃至。若有聞是如來名者。恭敬禮拜。生歡喜國。閔四惡趣。若有持是如來名號者。若今見在。及未來世。曠野險難諸怖畏處。皆悉蒙護。於一切處。恐怖悉滅。一切八部諸惡鬼神。不能侵擾。又大寶積經第六十卷。文殊師利授記會。說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以何義故。名為普見。以彼如來。於十方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剎中。普皆令見。雖未成佛。若我現在。及滅度後。有聞其名。亦皆必定當得成佛。唯除已入離生之位。及狹劣心。彼佛剎土。名隨願積集清淨圓滿。乃至。若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是則名為面見諸佛。若有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有人稱文殊師利名者。福多於彼。何況稱普見佛名。何以故。彼百千那由他佛。利益眾生。不及文殊師利。於一時中。所作饒益。如是等文證成非一。或問。文殊師利成佛國土。與阿彌陀極樂國土。優劣云何。答。大寶積經云。譬如有人析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滴水。喻阿彌陀佛剎莊嚴。彼大海水。喻普見如來佛剎莊嚴。復過於此。何以故。普見如來佛剎莊嚴。不思議故○上說菩薩成佛功德。次說菩薩真俗生處。且真諦生處者。華嚴經七十九。說菩薩有十種生處。何者為十。善男子。菩提心是菩薩生處。生菩薩家故。深心是菩薩生處。生善知識家故。諸地是菩薩生處。生波羅蜜家故。大願是菩薩生處。生妙行家故。大悲是菩薩生處。生四攝家故。如理觀察是菩薩生處。生般若波羅蜜家故。大乘是菩薩生處。生方便善巧家故。教化眾生是菩薩生處。生佛家故。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生無生法忍家故。修行一切法是菩薩生處。生過現未來一切如來家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此名菩薩真實生處○次說菩薩世諦示現生處。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云。爾時跋陀婆羅菩薩。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婆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後久遠。當般涅槃。佛告跋陀婆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室宅。化生蓮華。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醻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乃至。我今略說。為未來世盲瞑眾生。又般涅槃經云。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有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猛火。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法忍。又寶篋經第二卷云。若施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給諸樂具。百千億歲。不如施文殊師利一爪端許。所生福德。勝前福德。或有問曰。菩薩既久已成佛。何故復為菩薩。答。無垢稱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又大慈恩寺基法師阿彌陀經疏。引經云。我昔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又問。何故菩薩名文殊師利。答。斯乃古時訛略梵語。今巨宋新傳。及唐時不空三藏所傳。皆云曼祖(仁祖切)室利(二合)曳。此云妙吉祥。此菩薩。立名有二。初就世俗。因瑞障名。二就勝義。以德立號。且初世俗因瑞障名者。以菩薩生時。有十種吉祥事故。所以菩薩名妙吉祥也。何為十種。吉祥之事。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伏藏。三倉變金粟。四庭生金蓮。五光明滿室。六雞生鸞鳳。七馬產麒鱗。八牛生白。九豬誕龍豚。十六牙象現。所以菩薩因瑞障名也。二依真諦立名者。據金剛頂經說。由菩薩身。普攝一切法界等如來身。一切如來智慧等。及一切如來神變遊戲。已由極妙吉祥。故名妙吉祥也。故知。文殊師利菩薩。神通功德不可思議。大華嚴經第六十一入法界品。舍利弗。告諸比丘。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清淨之身。相好莊嚴。一切天人。莫能思議。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圓光映徹。令無量眾生。發歡喜心。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光網莊嚴。滅除眾生無量苦惱。汝可觀察文殊師利眾會具足。皆是菩薩往昔善根之所攝受。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左右八步。平坦莊嚴。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住之處。周迴十方。常有道場。隨逐而轉。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具足無量福德莊嚴。左右兩邊。有大伏藏。種種珍寶。自然而出。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曾供養佛善根所流。一切櫐間出莊嚴藏。汝可觀察文殊師利。諸世間主。雨供具雲。頂禮恭敬。以為供養。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將說法時。悉放眉間白毫相光。來照其身。從頂上入。又云。文殊菩薩。能隨所樂。現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諸大眾。以自在大慈。令彼清涼。自在大悲。起說法心。以廣大辯才。將為說法。文多不載。故知。菩薩以大善巧。拯接群生。為不請友。救世大悲。斯言信矣。華嚴七十九。彌勒菩薩。告善財言。文殊師利所有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師利童子。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常於一切諸佛眾中。為說法師。一切如來之所讚歎。住甚深智。能如實見一切諸法。通達一切解脫境界。究竟普賢所行之行。善男子。文殊師利。是汝善知識。令汝得生如來家。長養一切諸善根。發起一切助道法。值遇真實善知識。令汝修一切功德。入一切願網。住一切大願。為汝說一切菩薩祕密法。現一切菩薩難思議行。與汝往昔同生同行。是故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莫生疲厭。集傳者曰。校此而論。既彼善財。得見文殊。皆是往昔同生同行。乃至。不生疲厭。況今之火宅諸子。若能專心求見大聖。豈不宜哉。 菩薩應化總別機緣二 夫。大聖應化。有總有別。隨機緣故。云何為總。答。如華嚴經第五十卷說。譬如月輪有四希奇未曾有法。何等為四。一映蔽一切星宿光明。二隨逐於時。示現虧盈。三於閻浮提清淨水中。影無不現。四一切見者。皆對目前。而此月輪。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佛子。如來身月。亦復如是。有四希奇未曾有法。何等為四。一所謂映蔽一切聲聞緣覺。學無學眾。二隨其所宜。示現壽命。脩短不同。而如來身。無有增減。三一切世界淨心眾生菩提器中。影無不現。四一切眾生有瞻對者。皆謂如來唯現我前。隨其心樂。而為說法。令得解脫。乃至。而如來身。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今文殊亦爾。故菩薩般涅槃經云。住首楞嚴三昧力故。於十方面。或現初生。或現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乃至。是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變現。不可具說。此上所顯。即是菩薩。遍一切處。普應機緣。故名為總。故華嚴鈔。引經偈云。文殊大菩薩。不捨大悲願。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邑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狀。以現飢寒苦。巡行坊巿鄽。求乞衣財寶。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使發信心。信心既發已。為說六度法。領萬諸菩薩。居住五頂山。放億種光明。人天咸悉睹。罪垢皆消滅。二別者。即今遍在清涼五臺山。是也。以此處機緣勝故。又是本所居。金色世界報土。在此也。按大唐東夏神洲感通錄。宣律師。常於唐麟德元年仲春之季。有數天人來。禮覲律師。共相談敘。律師。因問天人云。古昔相傳。文殊在清涼山。嶺五百仙人說法。經中明說。文殊。是舊住娑婆世界菩薩。娑婆。是大千總號。如何偏在此方。天人答云。文殊者法身大士。諸佛之元帥也。隨緣利現。應變不同。大士之功。非人境界。不勞評論。但大聖多在清涼山。山下有仙花山。有五臺縣。清涼府。往往人到。不得不信。 菩薩何時至此山中三 按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五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又據文殊菩薩現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金剛密跡主菩薩。白佛言。世尊。昔常為我說如是言。我滅度後。於贍部洲惡世之時。文殊師利。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大作佛事。唯願世尊。為我分別演說。於何處住。復於何方而行利益。憐愍攝護諸眾生故。願為說之。乃至。佛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中有山。名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無量龍天。夜叉羅剎。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圍繞供養。乃至。文殊師利。有如是等無量威德。神通變化自在莊嚴。廣能饒益一切有情。成就圓滿福德之力。不可思議。又據文殊般涅槃經云。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三昧。佛滅度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說法教化。成就令不退轉。又感通錄上卷。宣律師。問天人云。今五臺山中臺之東南二十里。見有大孚靈鷲寺。兩堂隔澗。於今猶在。南有花園。可三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其所始。或云。漢明所造。或云。魏孝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天人答云。二帝俱曾於此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曾於此造塔。昔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勸常造寺。名大孚靈鷲。言孚者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名大孚也。又此山形。與其天竺靈鷲山相似。因以為名焉。元魏孝文。北臺不遠。常來禮謁。見人馬行跡。石上分明。其事可知。至唐朝。因澄觀法師。於此造大華嚴經疏。遂下敕改為大華嚴寺。或問。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即說菩薩常在此山。如何現寶藏經及般涅槃經二經。皆言佛滅度後。方來此山。答。此由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無作妙力。能分一身為無量身。復以無量身入一身。俱無障礙。如經廣說。能以一身分無量身故。即一身常在此山。其所分身。於十方界。施難思化。即華嚴所說在此山。是也。又復以無量身入一身故。即十方界施化既畢。還來入此一身。引導眾生。令發心故。即現寶藏經及般涅槃經言。佛滅度後來入此山。是也。於理何妨。況是大聖不思議之境。豈可凡情能測度哉。故顯揚論說。於不思議境界。強思議者。有三過失。一得心狂亂過失。二生非福過失。三不得善過失。如非強思議者。得三善果。翻此可知。箋云。雖神應無方。道無不在。但菩薩本所化境。機緣偏勝。何所疑焉。 清涼山得名所因四 按華嚴經疏云。清涼山者。即代洲雁門郡五臺山也。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山。頂無林木。有如累土之臺。故曰五臺。海東文殊傳云。五臺。即是五方如來之座也。亦象菩薩頂有五髻。余因此二文。今更廣之。按千缽經。及文殊師利五字陀羅尼。瑜伽觀門所說。文殊表般若。能生諸佛故。大寶集經第六十文殊會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以無礙天眼所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中一切如來。若非是我勸發決定菩提心。教授教誡。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於菩提。終不應證。而我要當滿此所願。然後乃證無上菩提。又文殊表般若者。菩薩大悲。能為增上。斷滅一切諸眾生等煩惱罪業。按金剛頂經金剛覺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智慧品云。爾時世尊。復入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所生法。如持金剛三摩地已。從自心出此一切如來大智慧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印。即說密語。跋折囉底瑟那(二合)纔出此語時。於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以為智劍而出已。同一密合。入於毘盧遮那佛心中。便為釰鞘。既成就已。住於毘盧遮那佛手中。於時從彼如來釰鞘身中。出現一切世界等如來身。一切如來智慧等。及一切如來神變遊戲已。由極妙吉祥故。及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密合。以為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埵身。既成就已。住於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而高聲作是言曰。我是諸佛語。號為文殊聲。若以無形色。音聲可得知(以諸佛法身。本無形相。恐成斷滅故。以音聲假詮表之。詮佛語言。即文殊聲也)爾時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埵。從世尊心下已。依一切如來右邊月輪中住。復請教示。爾時。毘盧遮那佛。入一切如來智慧三摩耶金剛三摩地已。現一切如來斷除煩惱三摩耶。為盡遍眾生界。斷除一切苦故。及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成就一切如來隨順音聲圓滿慧最上悉地故。彼金剛覺。於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埵。如上於雙手授之。乃至。以其金剛釰揮斫已。而高聲唱言。此是諸如來般若波羅蜜能破諸怨敵。滅罪中為最。故菩薩左手持梵夾。表般若體。自性清淨。右手持釰。表般若用。斷除眾生煩惱怨敵。又五字瑜伽觀門之表者。阿者無生門。詮一切法無生。表大圓鏡智。東方金剛部主阿閦如來。即菩薩頂上東邊一髻之象也。囉者。無垢門。詮一切法無垢。表平等性智。南方寶部主寶生如來。即菩薩頂上南邊一髻之象也。跛者。無第一義諦門。表妙觀察智。西方蓮花部主無量壽如來。即菩薩頂上西邊一髻之象也。左者。諸法無行門。表成所作智。北方羯磨部主不空成就如來。即菩薩頂上北邊一髻之象也。娜者。諸法無性相離語言文字門。表清淨法界。中方如來部主毘盧遮那如來。即菩薩頂上中方一髻之象也。故菩薩頂分五髻。山派五峰。豈徒然哉。良有以也。故華嚴疏云。表我大聖五智已周。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原。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此山。磅礡數州。綿五百里。左鄰恆岳。隱嶙參天。右控洪河。縈迴帶地。北臨朔野。限雄鎮之關防。南擁汾陽。作神洲之勢勝。迴環日月畜洩雲龍。雖積雪夏凝。而奇花萬品。寒風冬冽。而珍卉千名。丹嶂橫開。翠屏疊起。排空度險。時逢物外之流。捫蘿履危。每造非常之境。白雪凝布。疑淨練於長江。杲日熾昇。認扶桑於火海。又華嚴疏主。釋菩薩住處品云。余幼尋茲典。每至斯文。皆掩卷而歎。遂不遠萬里。委命棲託聖境。相誘十載於茲。其感應昭著。盈於耳目。及夫夏景勝事尤多。歷歷龍宮。夜開千月。纖纖瑞草。朝間百花。或萬聖羅空。或五雲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翥於煙霄。唯聞大聖之名。無復人間之慮。入聖境者接武。革塵心者架肩。相視互謂非凡。觸目皆為佛事。其山勢寺宇。難以盡言。自大師晦跡於西天。妙德揚輝於東土。雖法身長在。而雞山空掩於荒榛。應現有方。鷲嶺得名於茲土。神僧顯彰於靈境。宣公上稟於諸天。漢明肇啟於摩騰。魏帝中孚於至化。北齊數州以傾俸。有唐九帝之迴光。五天殉命以奔風。八表亡驅而競記。其有居神洲。一生而不到。奚異舍衛三億之徒哉。按大唐神洲感通錄云。代州東西。有五臺山者。古稱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勢極崇峻。上有五臺。其頂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於谷底。其山極寒。南號清涼山。山下有清涼府。經中明說文殊將五百仙人住清涼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來求道之士。多遊此山。靈蹤遺窟。奄然在目。不徒設也。中臺最高。去并七百。望如指掌。上有小石浮圖。其量千許。即後魏文帝宏所立也。石上人馬之跡。宛然存焉。頂有大泉。名曰太華。澄清似鏡。有二浮圖夾之。中有文殊師利像。人有至者。鐘聲香氣。無日不聞。神僧瑞像。往往逢遇。大唐龍朔已來。敕下令會昌寺僧會頤。往彼修治寺塔。前後再返。亦遇靈感。至正觀中。有解脫禪師。聚從習定。自云。於花園北。四度見文殊師利。翼從滿空。群仙異聖。不可勝記。或問。此清涼山。為但山寒。名曰清涼。為就勝德耶。若但山寒。名清涼者。即陰山窮谷。凍寒之方。皆應清涼。若就勝德名清涼者。徂諸仙聖所住之處。應亦清涼。即何獨此山擅斯名也。答。必二相兼。即無濫矣。一為山寒。兼有五頂。如上已說。二惟就文殊化境。揀餘仙聖所居。如般泥洹經云。若有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苦猛火。常生他方清涼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華嚴經入法界品云。以自在大慈。令彼清涼。斯之謂矣。故化方逐物。眾生自見於興亡。報土湛然。不隨器界之生滅。如斯而已矣。 五臺四埵右聖行跡五 按靈記。五臺有四埵。去臺各一百二十里。據古圖所載。今此臺。即古中臺。中臺即南臺。大黃尖即北臺。栲栳山是西臺。漫天石是東臺(唯北臺中臺。古時有異。東西二臺古今無異)。 無恤臺。常山頂是也。昔趙簡子。名無恤。曾登此山觀代國。下瞰東海蓬萊宮。觀神仙之宅。此是普賢菩薩。於中止住。雲霞出沒。往來五臺。登臺者。多見靈瑞。綠斯聖跡故。號為東埵也。西瞢山。上有宮池古廟。隋煬帝。避暑於此而居。因說天池。造立宮室。龍樓鳳闕。遍滿池邊。此池。世傳神龍所居。緣斯聖跡故。號為西埵也。南有繫舟山。上有銅鐶。舡軸猶在。昔堯遭洪水。繫舟於此。世傳堯睹文殊現於南臺。緣斯聖跡故。謂之南埵也。北有覆宿堆。即夏屋山也。後魏孝文皇帝。避暑往覆宿此。因以名焉。下見雲州石窟寺。世傳山上有乾闥婆城。即化城也。常於日欲出時。城乃現焉。又望見北川。吳塚壘壘。有鬼趁南行。及見南山柏谷櫐(力鬼切)出隨行。文帝吒之。其櫐。即迴低曲而走。因謂之亞走柏。由此事跡。謂之北埵也。至巨唐儼禪師。神異僧也。嘗登西南臺之上。望見五頂。皆有五色雲覆之。隨雲覆者。配之為臺。唯古之中臺。即今之北臺。古之南臺。即今之中臺(孝文封為南岳也)餘皆定矣。 五臺境界寺名聖跡六 中臺頂上。有太華池。方圓二里。天生九曲。其水湛然色若琉璃。澄澈見底。池內平處。有石磊落。叢石間。復有名花。百品交映。神龍宮宅之所在焉。人暫視之。瘮(所錦切)然神駭。雲霧祥映。難以具言。然池之大小淺深。神變不定。故禮謁者。解瓔褫珮。投中而去隨開皇十一年。文帝。敕忻州刺使崔震。持供於五臺頂。設齋立碑。及睹後魏博陵公太守。奉使登臺。遙瞻叢石。並是菩薩身挂瓔珞。故寶臺鐵塔。功德最多。不可殫紀。 古十寺 大孚靈鷲寺 王子寺 靈峰寺 飯仙寺 天盆寺 清涼寺 石窟寺 佛光寺 宕昌寺 樓觀寺 今益唐來寺六 竹林寺 金閣寺 安聖寺 文殊寺 玉華寺 聖壽寺 靈跡四 太華池 白水池 孝文人馬跡 千年冰窟 名花五 日菊花 教文十二院花 五鳳花 百枝花 缽囊花 北臺頂上有天井。下有龍宮白水池相連。金剛窟亦相通徹。 古有八寺 寶積寺 淨明寺 木爪寺 普濟寺 公主寺 甘泉寺 大谷寺 聖壽寺 今益寺二 寶山寺 太平興國寺 靈跡十六 七佛池 羅漢臺 九女泉 公主臺 孝文教鷹臺 孝文打毬場 仙人庵 禪菴櫐 亞走柏 生死櫐 空心櫐 生地獄 鄧隱峰塔 憨山 玉泉 金井 異草二 雞足草 瞢草 東臺。舊名雪峰。山麓有研伽羅山。臺上遙見滄瀛諸州。日出時。下視大海。猶陂澤焉。 古寺一十五 華林寺 香雲寺 觀海寺 香櫐寺 銅鐘寺 石堂寺 龍盤寺 光明寺 萬像寺 鳳嶺寺 龍泉寺 五王寺 天城寺 溫湯寺 古華嚴寺 今益寺三 金界寺 乾明寺 東塔院(今為尼院) 靈跡十一 松子戍 亦龍口 六鳳喦 明月池 五王城 棗林 乳頭香櫐 研伽羅山 那羅延窟 萬聖足跡 溫湯 藥三 人參 長松 茯苓 西臺。與祕摩巖相連。危磴干雲。喬林拂日。分空絕壁。接漢層巒。 古寺十二 祕密寺 石門寺 榆勤寺 乳石寺 東尖寺 大會寺 日照寺 向陽寺 鐵勤寺 浮圖寺 熊頭寺 豹子寺 今益寺四 李牛寺 黑山寺 仰盤寺 病牛泉寺 靈跡一十五 泥齋和尚 孝文射垛 落王崖 香山師子蹤 于闐國王蹤 二聖對譚石 八功德水 石門 鳥門 龍窟 薩埵崖 王子燒 身塔 割肉坐石 王母仙桃 藥三 黃精 茯苓 木瓜 南臺孤絕。距諸臺差遠。林麓蓊鬱。巖崖傾欹。最為幽寂。昔有僧明禪師。居此三十餘載。亦遇神仙。飛空而去。唯蟬蛻其皮。三十里內。悉是名花。遍生峰岫。俗號仙花山。化寺屢逢。鐘聲時發。昔曾有人遇異人。形偉冠世。言語之間。超騰遂遠。故僧明禪師歌曰。南臺秀峙。龍神歸依。春雲靄靄。夏雨霏霏。黑白瞻禮。失渴忘疲。何罪不滅。何福不滋。臥於石罅。而坐神龜。菩薩麻充其龍枝。羅浮草結作禪衣。居巖崿兮靜慮。履山巔兮尋師。飡松長智餌。菊除飢講。說般若志。行禪師再。睹龍母。又見龍兒。家施白藥。永離苦衰。 古寺九 娑婆寺 殊公寺 郭摩寺 嵌巖寺 浮圖寺 高嶺寺 石臺寺 小柏寺 赤崖寺 今益寺三 福聖寺 靈境寺 法華寺 靈跡九 七佛谷 龍宮勝堆 萬畝平 東王相 西王相 神龜 東車尖 西車尖 石罅 藥二 人參 鐘乳 中臺北。北臺南。中間有諸佛浴池。一百二十所。四面是水。中心有土臺。方圓三尺。號為菩薩盥掌。遊戲之地。其歲香氣氛馥。色相光明。人熟視之。神移目亂。不敢久住。然人亦罕到池中。多出白雲。狀如隊仗。有梵志婆羅門像。如睹菩薩及圓光者。白衣即得初果及第二果。若淨戒之僧。得第三第四果也。金剛窟。即文殊大宅。此窟。在東北臺二麓之下。樓觀谷內。南北嶺間。有石門迺先聖出入之處。人多不識。昔有繁峙縣佛慧師。曾入此窟。行約三十里。有橫河。既濟即抵平川。無復凡木。但見寶林。極望四周。金樓瓊塔。炳然晃目。佛慧師。出為人說此。 唐長安二年。遣使於五臺山大孚靈鷲寺。前採花萬株。移於禁掖。奇香異色。百品千名。令內道場。裁植供養。敕萬善寺尼妙勝。於中臺造塔。凡一期功畢。遣內侍黃門金守珍。就山供養。顯慶設齋。乃供一萬菩薩是日。忻代諸處。巡禮僧數。盈一萬。皆云。萬聖赴會。普施一鐶錢。一萬緡。別施菩薩。內侍與州縣。具達朝廷。由斯靈瑞。臺山復興。 釋五臺諸寺方所七 按靈跡記。稱古傳有寺一百一十。北齊割數州租稅。以充供養。粵自後周已來。亟遭廢毀。甄臺寂寞。空餘麋鹿之場。寶塔摧頹。但聚鴟梟之跡。俄鐘隨季。海內分崩。寓縣沸騰。生靈塗炭。兵火延及。蕩焉靡遺。大率伽藍多從煨燼。名額既泯。基址徒存。其堪住持者。六十七所。餘皆湮沒焉。 大孚靈鷲寺者。世傳後漢永平中所立。所以名靈鷲者。據西域記第九卷說。梵云結栗陀羅矩吒山。即釋尊說法華經之地。唐云鷲峰。亦曰鷲臺。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此山亦然。今真容院所居之基。岡巒特起。有類高臺。勢接中臺北臺之麓。山形相似。故以名焉。寺依此山立名。故云大孚靈鷲寺也。昔有朔州大雲寺惠雲禪師。德行崇峻。明帝禮重。詔請為此寺尚座。樂音一部工技百人。簫笛箜篌。琵琶箏瑟。吹螺振鼓。百戲喧闐。舞袖雲飛。歌梁塵起。隨時供養。繫日窮年。樂比摩利天仙曲。同維衛佛國。往飛金剛窟內。今出靈鷲寺中。所奏聲合苦空。聞者斷惡修善。六度圓滿。萬行精純。偈法已來。唯茲一遇也。 清涼寺。依山立名。託居巖側。前通澗壑。上接雲霓長安二年五月十五日。建安王仕并州長史。奏重修葺。敕大德感法師。親謁五臺。山以七月二十日。登臺之頂。僧俗一千餘人。同見五色雲中。現佛手相。白狐白鹿。馴狎於前。梵響隨風。流亮山谷。異香芬馥。遠近襲人。又見大僧。身紫金色。面前而立。復見菩薩。身帶瓔珞。西峰出現。法師。乃圖畫聞奏。帝大悅。遂封法師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請充清禪寺。主掌京國僧尼事。仍敕左庶子侯知一。御史大夫魏元忠。命工琢玉御容。入五臺山。禮拜菩薩。至長安三載。送向清涼山安置。於是傾國僧尼。奏乞送之。帝不許。以雁門地連獫狁。但留御容於太原崇福寺大殿。中間供養。於五臺山。造塔建碑。設齊供養。是知真境菩薩所居。帝王日萬機之務。猶造玉身。來禮大聖。矧餘凡庶。豈不從風一遊淨域。累劫殃消。暫陟靈峰。多生障滅者矣。 佛光寺。燕宕昌王所立。四面林巒。中心平坦。宕昌王。巡遊禮謁。至此山門。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額。名佛光寺唐。正觀七年。五臺縣昭果寺解脫禪師。重加修建。事如惠祥傳所說。 王子寺。備惠祥傳中所載。 西臺。接東峨谷。有一古寺。名祕摩嚴。亦具惠祥傳所說。此寺。唐垂拱中。有雁門清信士。辟閭崇義。形同素服。心造玄關。畢志有歸。勵精罔倦。薄遊茲寺。誓願住持。經閣始成。樓臺營構。堂殿房廊。六七院宇。二三四輩行人。雲屯慈地。十方名德。輻湊其中。無憚劬勞。惟專禪誦。至長安三年。國家搜羅英彥。不遺巖野。辟閭崇義。遂被召入。因乞為僧。敕許披剃。後乃還山。終於此寺也。 北臺之西。繁峙縣東南。有一寺。名公主寺後魏文帝第四女信誠公主所置。年代浸遠。尼眾都絕。房廊院宇。佛殿講堂。九女浮圖。瓦甓猶在。唐世。有尼童女名醜。醜得一玉石。方圓一尺。文成五色。表裏光瑩。自持至都。獻則天帝。帝賜絹百束。且須後命。志擬置額度尼。醜醜染病。而歸既卒。方召不遂其願。 北臺之麓。有木瓜寺。往昔登臺。路由茲地。年代曠遠。不知建立之始。寺有長髮女。名佛惠。年七十四五。貌似愚癡。百歲耆耋。自少見者。容狀初無改變。修葺伽藍。常為導首。繁峙。曾有三百餘人。逐佛惠上北臺。適逢雨雹。遽引下臺側。投一櫐(力鬼切)下。櫐半空如室。佛惠前進。諸人隨入。同坐櫐空。悉能容受眾不測其神。時謂肉身菩薩。 普濟寺。居大黃尖嶺之南。林麓清虛。川原疏曠。西見栲栳山。東望漫天石。南睹中臺北臺。當木瓜之北有入地泉。巡臺之人忽逢雨雹。於此避難。 北臺北谷內。有宋谷寺。寶積寺。又東北。有寶山寺。並居谷內院宇幽奇。樓臺壯麗。即今見存。 生地獄。去北臺東不遠。有亂石交聳。聞諸古老。昔有張善和者。嘗逐一白兔至此。而陷內見地獄。去地獄不遠。又睹一經藏。層閣壯麗。善和怖駭。是投其中。因見藏內。塵埃甚厚。其傍亦有帚。靜掃除之。於善和。倏爾善心生焉。因即掃除。令極潔淨。承斯片善。還復得出。余謂。若非大聖願力境界。焉能感化若是哉。 鄧隱峰禪師者。福建邵武人也。世傳。與妹出家。俱來遊臺。至臺之頂。忽失兄所在。妹尋訪不得。至北臺西。道南石上。頭下足上。倒植而立。裙衣上聳。豎而不亂。庵。然示滅妹曰。輕躁之性。死而不易。遂乃推倒。即於其處。而闍維之。收其靈骨。壘石為塔。至今在焉。 憨山者。在北臺東北。世傳。後魏孝文皇帝。臺山避暑。大聖化作梵僧。從帝乞一坐具之地。修行住止。帝許之。梵僧乃張坐具。彌覆五百餘里。帝知其神。乃馳騎而去。迴顧。斯山岌然隨後。帝叱曰。爾好憨山。何隨朕耶。因此而止。故以名焉。 唐昌寺。佛光東北四五里。迢嶢岡巒。寺宇幽邃。世傳昔宕昌王。造佛光寺。安止於此。因以名焉。箋曰。此說或訛。疑唐時賜。額取昌盛為名爾。 石窟寺。在佛光東北二十餘里。儼禪師所造。正當山口。登清涼寺。路經於此。遊禮憩息之所。 天盆寺。次南臺北谷。山形似盆。其勢如畫東北仙橋。西南神谿。池水當心。樓臺四繞。今絕跡矣。 王子燒身寺。次北五六里。有小巖寺。大櫐寺。唯瓴甓餘基。悉就頹毀。當時塔廟。靡有孑遺。此地極為生善。然遊禮路僻。到者甚稀。昔有西京萬善寺尼明月法屋等。於此結庵而居。每誦華嚴涅槃二部。戒律清潔。至神龍元年而卒。 中臺北趾及臺領南。有二伽藍。號曰吳摩蔥園二寺。有洪馬寺主。於此住持。亦云戒德光。時威儀動物。群虎如犬馴擾。院庭鐘磬空鳴。如人擊動。六事不失。月十常聞。緇素巡臺。就而參禮。有尼三五人。年盡期頤。寺主百年不下山谷。長安三年正月遷逝。 五王城五王寺。修創奇異。未知何代五王立名建寺。周圍尚有桑林棗園遺跡。遊謁者。思慕忘返。 東臺南足南嶺上。有觀海寺。內有明月池。方圓一里。水深八尺。雖在晦朔。月影中現。夾池有二松櫐(力鬼切)枝莖相樛。每清風發韻。有如琴瑟。雁門人王石琦。太原郭上行。晉州魏法才。繁峙薛思恭等。一千餘人。巡禮東臺。忽至此寺。會大霖雨。七日不止。乃虔誠發願。因得晴霽。但雲敷不散。東極於海。浩然一色。平若大川。於中現盧舍那像。并聞說法。後郭上行等十餘人。發心出家。並得剃染。咸有高節。 東臺東大會谷內。有銅鐘寺。魏時所置。寺有銅鐘。可受三十斛。形如瓮腹。身作八棱。刻子魏都金剛。填陷象鼻隱起。雜寶莊嚴。龍象繞身。神仙遍腹。參辰日月。釋梵之形。列於頂上。中平元年。有僧惠澄。寓止茲寺。後因傳戒。遠赴京都。數載方還。失鐘所在。徘徊惻愴。痛悼彌深。忽見異人。僧詰其所。答云。余此山神。鐘已收入金剛窟中。本兜率天王所造。澄曰。非也。此是拘樓秦佛之時所造。山神何故收入金剛窟內。澄遂於寺勒石。為銘曰。寺法鼓窟為鄰。擊振吼膩吒聞。集賢聖滅苦因。被收入金剛輪。誰得知見山神。萬聖前六時聞。書翠鳳白銀。表銅鐘之去處。絕後代之疑人。 溫湯寺。五王之所造。昔五王子者。不知何代。宿植善根。得為王子。又緣惡業。染伽摩羅疾。乃遷入山。於此溫泉澡浴。疾遂痊愈。身復輕安。造寺住持。因溫湯為號。寺內有塼塔一所。可高二丈。層給三重。中有盧舍那像。文殊普賢。及餘部從靡不畢具。唐萬歲通天中。有僧慈雲。創此安置。厥後巡遊之人。往還不絕。 清涼嶺南三十餘里。入大谷中。有嵌巖寺。小柏寺。嵌巖寺有佛殿門樓。小柏寺中。有浮圖二所。一當路口。一在谷中。山東之人。多此安泊。北有萬畝平。是李澄師莊。為普通供養。昔有僧。念阿彌陀佛。一念擲一菉豆。在十斛甕內。念滿此甕。乃見阿彌陀佛來迎。因而化去。 赤崖寺。臨路半崖。安置其寺。懸泉滴。溜水透巖。下去七八里許。俯視靈壽鎮定。復見易州抱腹功德山。 東峨谷南。有鐵勤寺。向陽寺。日照寺。壘石寺。並在谷中。林木高深。聯綿不絕。佛光寺僧。多來棲止。 入東峨谷。有大會寺。浴王寺。榆勤寺。乳石寺。東尖寺。右上伽藍。並在於谷之內。多居巖嶮。內有捐身崖。薩埵崖。割肉坐石等處。面有熊頭寺。豹子寺。黑山寺。甘泉寺。望臺寺。相距不遠。十里至十五里間。並據形勝。佛廟精舍。各各有之。 石泥和尚者。不知何代人也。聞諸古老人云。住西臺近東北谷下巖間。修道。每至午際。搓泥成劑。以充中食。人莫能測。後不知其終。 東臺北四十餘里谷底。有華林寺。香雲寺。寺東五十里。有香櫐寺。寺邊有乳頭香櫐。櫐南有八九十里。有慈雲寺。石室寺。下有龍盤寺。有龍形石上盤屈存焉。次南有光明寺。萬像寺。龍泉寺。鳳嶺寺。慈雲在大會谷中。石室在溫湯嶺上。盤龍寺。正當川下。光明寺萬像寺。見者不同。或出或沒。有人曾見。在南嶺寺邊。有栗櫐果園。有僧見在川內。測其由。臺山境界。不可依言取定。多致差玄。蓋諸聖權宜化現。遭遇各異爾。 有二化寺。按靈跡記。一天城寺。在五王城北三五十里。四面天城。一川平坦。雲峰峻拔。雪瀑湍流。據昔古伽藍傳云。化寺。不依地立。現在空中。菩薩道場。文殊淨剎。朱樓紺殿。七寶所成。紫金白銀。琉璃玳瑁。珠網交絡。迴出雲霞。得遇之人。塵機頓息。有池水。深丈四五尺。清澈見底。平滿下流。時有靈禽羽毛五色。遶池上下。和鳴清亮。亦有茅庵草堂十五餘所。居山半腹。莫測凡聖。遊臺之人。有時得見。 東臺東華林寺山麓下。有一古寺。不中題額。院庭之中。寬一二里。四面雲峰。如同刻削。踞山半腹。締構精藍。寶塔凌空。實非人造。昔有閏禪師者。德行高潔。遊歷至此。忽逢化寺。見二老人。容狀非凡。行如奔馬。經此山巔。倏忽之間。卻見少年。語音和雅。猶如鐘磬。口稱偈云。上善之語可放。中下之善可收。金剛之寶可用。醍醐妙藥可服。其僧。凝思寂。聽記其所說。有公孫生之俊辯。舍利子雄才。窮三界之根源。同一乘之句義。遺僧聖藥。遂得服餌之法。僧既受教旋。即不見人。既莫識寺。亦難逢。或化或真。不可知矣。 中臺東南有玉華寺。世傳。昔有五百梵僧。彼中修習定慧之業。九夏炎暑。即就中臺安居。三冬凝寒。即返玉華。禪誦勵精。苦志不廢寸陰。常有騾三十頭。不煩驅策。從北川上下。運齋糧以供僧用。如此凡數十載。未嘗闕乏。即今中臺廚堂之北。猶有舊寺基址存焉。 廣清涼傳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