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疑論卷第一

金臺大慈恩寺西域師子比丘述註
    輸入者 毛小燕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陳香君

(曲而斷之謂折。猶豫不決之謂疑。評議難辨之謂論。此論因妙明子居山時有客特詣請問以決所疑。妙明子引三教微言以答之。遂成是錄。故曰折疑)。

敘問第一(敘者。敘其來因。問者問其所疑。第者次第也。一者數之始也)。

妙明子(華州渭南縣洪福寺出家。遇魚巖老人祥公處得法。闡揚大乘經律論。大元至正間。詔封傳大乘戒賜紫閏大國師)。
居石室(後歸終南山石室隱居)。
有客來謁。妙明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來(尊美之稱曰夫子。謂客因何事而來)。
客曰。有所請問而來(客曰。有所疑而來問)。
妙明曰。吾居是山也。幾以數年而世罕知(吾者我也。幾者。近也。罕者少也謂我居此山。將近十數年矣。而世人少知)。
加以懸石巉巖危嶠巇嶮。無人履踐(巉音讒。險也。巖積石貌。嶠渠廟切。山銳而高也巇音羲。嶺危也。嶮音。險音險也。加以者兼有也。懸石者纍垂可畏貌。謂險難行之處少有往來。故曰無人履踐也)。
遠勞仁者一至此乎(遠路勞煩仁者一徑來於此乎)。
客曰。雷霆之聲無欲聞人之耳。而耳自聞(淮南子曰。雷者陰陽擊搏之聲。感而為雷。激而為霆。雷聲豈要聞於人耳蓋人耳自皆聞之)。
管籥之音無有悅人之心。而心自悅(樂譜云。管者簫笛之屬。籥者似笛而有三孔短小。其管籥音聲無要歡悅於人心。蓋人聞之則自然歡悅也)。
夷齊匿跡於首陽。不欲德稱於人。而人自稱其德(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讓不嗣位欲之西南。遇武王伐紂。迎馬首而諫不從。隱於首陽山。誓不食周粟。卒至餓死矣)。
巢許韜光於箕岫。豈為道揚於世。而世自揚其道(巢地名韜藏也。莊子讓王篇曰。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隱於箕岫山)。
子之居山亦以類矣。奚為人之不知也(客以夷齊許由之德而比類。何為人之不知也)。
妙明曰。子所欲問可得聞乎(此審問辭)。
客曰。請無拒焉(無禁止之辭。子無阻而抵拒焉)。
妙明曰。子張云。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於人無所不容。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夏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云云。蓋子夏子言迫狹。子張譏之是也。子張所言容字正破子夏拒字)。
知則無拒(此許答之辭也)。
客曰噫(噫者傷痛悲歎之辭)。
吾與子皆儒也(我與子皆曾為儒也)。
予昔嘗與子為方外友(予我也。昔者往日也。嘗曾也。撤去籓籬出乎流俗之表曰方外也。同志曰友)。
獨以兵火之亂。不得同地而處。良可歎也(獨者單也。言單為兵亂而逃避分散也。逃避不得同居。良頗亦可悲歎也)。
子下髮離俗。其有年矣(子落髮為僧離去俗家。有多年矣)。
嘗欲一往而見。不果如願(曾要專一來此見面。不如願欲)。
頃以稅駕塵習撥置人事。姑乘少暇聿來高居。欲折所疑。莫知可否(否音府。否者審辭也。頃者俄頃少時也。以用也。稅駕者農夫之具。頃以脫鞅憩歇暫放下之義。塵習者塵寰家務之習。撥置者謂棄之於一邊。人事者往來交接之事也。姑且因乘少時閑暇聿遂而來高隱之居欲以決折所疑之惑情。莫知可許否)。
妙明曰。請試言之(請試言所疑之辭)。
客曰。人云(假借他人之言)。
曩妙明儒時。未嘗寄口於佛經(曩昔也。言往昔之日為儒。時未嘗掛口於佛經)。
今為釋也。沈湎因果。謂佛教也空寂之說(今為釋子如沈貪酒色心迷意醉亦如湎波溺而不醒。乃妄為因緣果報虛無空寂之論說)。
遺棄周孔黃老之書。不識有諸(遺猶棄也。謂遺棄周公孔子黃帝老聃之經書)。
妙明曰。子貢云。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慎也。(知皆音智。論語。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言謂恭者謂恭敬。推遜其師也。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云云。此責子禽不謹言也。蓋一言善為智。一言不善為不智。智不知係於一言。不可不謹慎也)。
凡物自微至著緣淺及深(微者。細也小也。著者盛也。大也。凡一切物自細小而至盛大。緣者由也。譬人入海由淺而以及其深也)。
譬登萬仞之嶽不可一步而至。必資下以及其高(顏師古書曰。七尺為仞。嶽者山之高廣者也譬喻人登萬仞之山嶽不可一步便到。必自下以至其高上)。既登絕頂。所歷諸山。豈曰棄哉(既登絕高之頂。觀經歷之眾山皆低未曾遺棄也)。
吾始學周孔黃老之書。抑以為極致(我始初為學周孔等書之時。抑以為至絕之處)。
次撿佛經。始知聖道有權實爾(次因檢閱佛之經典。始知聖道有權假真實之理故爾)。
今吾以姬孔黃老之書為眾山(姬周文王姓。謂周孔黃老四聖之書。喻如眾山)。
以佛經第一義諦為絕頂(第一義諦者。教乘之極談也。已達聖位者為真諦。未脫凡情者為俗諦。於時真俗不立凡聖情盡。不著二邊唯存中道。故曰第一義諦。以此喻絕高之頂。)
既登絕頂。望眾山自遠矣。何棄之有耶(既明釋典如登絕高之頂。復觀周孔等書如眾山而自遠矣。何曾遺棄之有耶也)。

聖生第二(此篇言佛降誕之跡。故曰聖生)

客曰。佛之所生在何邦域。其氏族顯跡及形貌德相所說法要可得聞乎(佛之降生國土姓氏家族兼及形相所談妙法。亦可得而聞乎)。
妙明曰。富哉問也(發問之辭深遠廣大故曰富問也)。
予雖不敏。略示所知以報吾子(我雖不敏達略將少知用答子之問也)。
自漢之西。過數萬里(自漢者指中華漢地也。之者往也。自漢地往西約有數萬里程途也)。
有國曰迦維羅(被有國土名迦維羅乃佛降誕之中國也)。
王姓釋迦(釋氏源流梵語釋迦。此云能仁)。
父名淨飯(梵語首頭陀羅。或云悅頭檀。此云淨飯)。
大夫人曰摩耶(梵語摩耶。此云大術)。
佛本居兜率天宮(梵語兜率陀。亦名睹一史多。此云知足也)。
以先佛之迦葉般涅槃後佛當補處。名曰護明(梵語具云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亦云大寂滅。自迦葉佛涅槃之後。佛補其一處。特待出現之時)。
實以三祇因滿(一切諸佛皆修三祇之因也。三祇者。即三大阿僧祇劫也)。
萬德果圓(諸佛皆具萬德方為道果圓滿也)。
宿願未周(宿生有願。未曾同圓。故下生人間)。
示同生滅(示現受生滅身)。
駕日輪香象。託陰王宮(初投胎時。化現於日輪之中跨香象。投託母胎於王宮)。以大夫人摩耶為母。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當周之時正月建子。即今二月八日是也)。
毘藍園中右脅而生(脅生者表異常流。周書異記云。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此方江河泛漲大地皆動。光貫太微照自西方。王即怪問群臣。太史蘇由奏曰。西方生大聖人也。王曰。於此何如。由曰無事。千年之後聲教傳流。於此時乃刻銘於國之南郊以記之)。
於時地搖六震(六震。即六種震動。謂動踊震起吼擊也。搖揚不安曰動。瓏凹凸曰踊。隱隱有聲曰震。自下昇高曰起。砰磕發響曰吼。打搏驚物曰擊。然各有三。直動名動四天下動名遍動。盡大千動名等遍動。餘五例此)。
天雨四華(雨音裕。降也。四華者。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芬陀梨華。拘物頭華)。
神捧金盤(地神捧持金盤)。
龍吐香露(九龍吐其香水浴太子身)。
即能縱行七步(周迴行七步。七步蓮華皆生。七步者。表七種淨財。亦名七德財。即信進戒慚愧聞捨定慧七也)。
目顧四方(眼顧視於東西南北四方。本行經云。東方表涅槃最上。南方表利樂眾生西方表解脫。北方表永斷輪迴)。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目顧四方上下所指。一則異於凡流。二者發明大事因緣。翫者於此動用之間。自可消息)。
具三十二大人相(阿毘曇論云。三十二相者。梵音聲相眉間白毫相。烏瑟尼妙相。牛王睫相。目紺青相。廣長舌相。得上味相。齒牙鮮白相。齒齊。互密相。具四十二齒相。師子頷輪相。立身摩膝相。肩膊圓滿相。師子身相。廣洪直相處處充滿相。皮膚細軟相。常光一尋相身真金色相。身毛右旋相。孔生一毛相。身毛上靡相。身分圓滿相。勢峰藏密相。伊尼鹿王腨相。足趺滿厚相手指網縵相。手足細軟相。足踉圓滿相。纖長光澤相。足千輻輪相。足底平滿相)。
八十種隨形好(八十種好者。指甲紅赤。指甲隆起。指甲清淨指甲滿足。押甲團圓指甲纖直。指間一密。指清淨潔。手足肥膩。手足裏赤。手足平等。手足內滿。掌文深現。掌文端直。掌文纖長。手足潤澤。掌文不亂。踝足少現。膝頭圓滿。膝次第滿。行步齊整師子王行。鵝王步。龍王行相。牛王行相。行不顧視。行步不亂。半身正直。佛身過人。一切滿足。佛身皆好。身體平正。身體遍足。身體正直。身體滑澤。身體淨潔。身體端嚴。身次第大小。諸根方正。身色不黑。身體無黶。身毛淨潔。腹相團圓腹無橫文。身體明淨。臍正圓深。臍孔團圓。臍文右旋。臍孔不凹。臍孔不長。臍孔不短。臍孔不連。得龍牙相。牙不過脣。四牙團圓四牙鋒利。四牙齊密。舌長柔軟。舌色赤好。梵聲深好。象王聲相。迦陵頻伽聲。齒根圓滿。鼻孔淨潔。鼻不下垂。鼻高脩長。鼻高方廣。目廣清淨。眼睛黑光。目睫次第眉如半月。眉毛黑澤。眉毛光明。耳皆垂埵頭髮細軟)。
王請僊人阿私陀瞻之(西方能相吉凶貴賤仙人也)。
曰。太子隨身相好粲若芬華(太子身相。如初開芬陀梨華。嬌態香潔也)。在家作轉輪王。出家成無上道(在家定作金轉輪王出家必成無上道果)。
以臣觀之。必不得在家矣(仙人所言。太子定離國位)。
遂泣曰。太子成佛必施大法。臣今老矣。失此大利。良可悲哉(有淚無聲曰泣。仙人知太子成佛演說大法老不得聞。故乃泣之)年十有九。壬申二月八日(周時正月建子。二月八日即今十二月八日是也)呼車匿鞁朱騣(車匿者。佛之家所生之子。朱騣者馬也)。
遊看四門。逢僧了法。不樂王宮。亟欲修心(因遊觀四門。東門見老人衰朽。南門見其病者。西門見送葬者。北門見一比丘。乃是作瓶天子所化。太子問言汝何等人。比丘答曰。世間無常。我由修其聖道超於彼岸。若能如是修者。亦皆如之。言訖騰空而去。太子因見老病死苦甚為恐怖。遇此比丘愈起善心。厭棄王宮。亟急欲要出家修行)。
王生憂懼恐斷國嗣。遂增以侍御音樂娛之。太子不悅(王知太子心欲出家。恐懼斷絕國之後嗣。遂增添侍奉婇女。加以管絃音樂取其歡樂太子不以為悅樂也)。
迨夜之央(迨至也。央半也。至其半夜)。
淨居天人(浮居天人。乃是輔太子出家者也)。
以天福力。彰侍御之容。九孔流溢不淨。蛆蟲可厭(音醜。淨居天人用天福神力彰顯侍御。綏女俱各昏睡。現死屍相。各兩兩耳兩鼻口并大小便等。九孔流出不淨蛆蟲。太子轉生厭離之心也)。
夜半子時。淨居天人報曰。太子可出宮。今正是時(天人告太子曰。既降兜率欲滿宿願。要出王宮今正是時)。
於是犍陟(犍陟者馬名也)。
僕車匿(車匿從人)。
天人捧駕(天人捧其馬足)。
飛空而去(飛空逾城而去)。
投身雪嶺。趺坐盤石(既至雪嶺。坐於盤陀石上)。
淨思六年。遂成佛果(正宗記云。先於彌樓山。習不用處定。次於鬱頭弗處。習非非想處定。又於象鼻山。睹明星面悟道。六年淨思方成佛果矣)。
無惡不去。無善不圓(去上聲。除也。諸惡盡去。萬善周圓)。
首詣鹿林三轉四諦。而摩訶男等五人得道(五人者。佛初入山。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婆提三摩訶男拘利。母族二人。一憍陳如。二十力迦葉。侍佛佛不用。五人各修梵行。佛既成道。首於鹿苑。與憍陳如等說三轉四諦法輪。三轉者。一示相轉。二勸修轉。三作證轉。一示相轉者。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修轉者。此是苦汝須知。此是集汝須斷。此是滅汝須證。此是道汝須修。知世間苦因苦果。出世間樂因樂果也。三作證轉者。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陳如等疑問。如來還出世間苦因苦果樂因樂果否。如來答云。我已知我已斷。我已修。我已證。五人聞說此法各證道果)。
初宣小教(三轉四諦)。
次演空宗。由是向室羅筏城祇園等處。八部般若次第興焉(室羅筏城。即舍衛國城也。祇園者。即祇樹給孤獨也。八部般若者。大品般若。中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金剛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般若也。八部般若多以破有歸空。故曰空宗)。
後居鷲嶺演妙法華。會三歸一捨權從實(鷲嶺名。其山形似鷲鳥。故曰鷲嶺。喦玲瓏可容萬人。佛於此中多說妙法。先因鹿苑說有。而盡皆執有次演八部般若。以說空而咸皆執空。後於鷲嶺演妙法華。會三歸一者。會三乘歸於一乘。捨權從實者。乃從淺至深。捨小而歸大也)及於普光明殿。菩提道場。欲色諸天。逝林等處。圓音極唱演大華嚴(此經有三部。上部十三千大千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中部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十萬偈頌。四十八品。今所傳者。三十九品。共四萬五千頌。在唐外有九品。未就此下部經也。此經七處談九會演。具偏圓頓漸空有權實。總貫三乘五教之玄理。故曰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也)。
事無不窮。理無不盡(此經大小事窮淺深理盡)。
聖凡交徹。主伴互參(圓五教貫三乘。含十方攝一切。會凡聖歸一體。通真俗以混融故也)。
空有齊彰(如空中而現影)。
色心俱入(照境皆寂)。
如燈遞照似鏡胥融。大小相含一多無礙(胥相也。總結上文意。佛之妙用。或大或小而含容。或一或多而無礙。此正顯凡聖交徹主伴互參無礙者。如燈燈互照。鏡鏡相融者也)。
十世同於一念(故華嚴偈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剎那現於一毫(如來妙用。攝大千國土藏於一毫毛端。以一毫頭而現大千沙界。此華嚴諸佛菩薩圓融一切境界故)。
以不有(實無)之有(幻有)而成於有(能有)有(所有)之宗(妙有)以不空(頑空)之空(真空)而現於空(能空)空(所現)之境(一真法界)。
直以空有不立。二諦常存(真無所立。妄本是空。不離不即。二諦常存)。
寂照兩忘。真俗並顯(於是體用俱忘。二諦雙顯)。
即有而現於空有(就有而觀空有)。
即空而現於有空(就空而觀有空)。
包法界共異之名(如海納於異流)。
同名方廣(似百川而同廣)。
統諸教差別之號(總攝三乘五教之名)。
總號華嚴(小始終頓之四。皆不出此圓教。故曰總號華嚴)。
實圓滿之洪規(實為圓滿具足之大規模故也)。
乃真常之妙說(無假為真。不變為常。既談真常之理。故曰妙說)。
大矣哉(僣此圓教廣大)。
不可思議之極致也(法無大小前後。約機而說之故也。迥脫言慮心想。不能及。情識名言不能至故無不可思議之極。至盡之教也)。
故佛乃利生廣大(故者。指義之辭。餘例此。普度一切眾生。成證一乘妙果故曰廣大也)。
潤物洪深(利齊之心。若天降甘澤萬物皆蒙滋潤故曰潤物洪深是也)。
牢籠億劫之生(華嚴經云。張大教網。摝人天魚置涅槃岸)。
濟拔無邊之苦(隨類化導濟拔沈淪。皆得離苦獲樂)。
然以不生之生。而現於有生之生(如來真淨妙體本來無生。因見一切眾生往來六道無有了期。故以示無生之體。化現於有生之類故也)。
以無相之相。而現於有相之相矣(真實之相。名之無相。以無相之理現於有相之中。乃化度眾生之相矣)。
客澄思淨默。移時不語(客聞言佛圓融要妙法門。清淨其心念。靜默過時不語)。
妙明曰。子於吾說不自決乎(子今聞我所言法要。不能自決擇於理者乎)。
客曰。吾恐子以弘詞麗句而欺我也(我恐子以用弘大語句美麗言辭而欺瞞我也)。
妙明曰不然(不然此說)。
昔華嚴會上二乘聖人。皆是漏盡大阿羅漢(梵語阿羅漢。此云無學。昔者華嚴會上。佛說此經之時。聲聞緣覺二乘小聖。諸漏已盡。皆是煩惱斷盡阿羅漢)。
具八解脫(從任無礙。塵類不能拘。故曰解脫。八者。一內有色觀。外有色解脫。二內無色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處解脫也)。
獲六神通(獲得也。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神境通。五宿命通。六漏盡通)。
始聽華嚴圓滿教誨(此二乘聖人。初於華嚴會上。聞此圓教之理訓誨者也)。
目不睹佛身(睹者。見也。不見佛身)。
耳不聞佛語(聞者。聽也耳不聽佛語也)。
心不了法義(心不了知所說法之義味也)。
神迷意醉(如下云情惛是也)。
智暗情惛(其心神如不知東西南北。迷惑真如如明眼人入於黑暗之處。其情性惛而不明者也)。
茫然自失(茫茫然。渺漭而自失其身命者也)。
都無所覺知(蓋此圓教。唯大乘菩薩所知。其二乘小聖聞此法要。皆如盲如聾。故曰都無所知者也)。
後說入法界品。僅能領悟(僅纔也。然後說入法界品中。僅纔少有省悟也)。
且向之壅遏而後慧解者何也。以前之三十八品所被機性(壅塞而不通也。遏者遮也。謂先壅遏而不知。然後慧發解會者何謂也。蓋小機不能速領大法也。因前三十八品以多被大機性。故二乘不能知也)。
唯是入地大菩薩眾。理微言極不近常情(唯獨也唯是入十地位大菩薩。乃達至極微妙言辭。故不可以淺近尋常識情卜度也)。
非二乘聖人所履境界。故不可得聞也(此法。實不是聲聞緣覺小聖二乘所行所履之境界。故不可得而聞也)。
頗有菩薩。重與喻之。彼諸聖者抑而不信(頗少也。有菩薩重與譬喻說之。彼諸聖人。抑且猶有不能信者)。
聖情猶爾。況於子乎(爾者語助辭。二乘聖人重重譬喻說。尚乃不知不信何比。況於子乎)。
客曰。聖且不了。子奚知乎(爰者何也。客反徵曰。聖人尚且不知。子何能知乎)。
妙明曰。以聖智言之。則大凡不及於小聖(聖智者。二乘小聖。善具神變。自在無礙。因耽此故於大乘而不能行也。大心凡夫。由無神通故不及於小聖也)。 以根性言之。則小聖不及於大凡(上根上信凡夫。行菩薩行修大乘道。不立階級。直至正覺。是小聖不及大凡也)。
由根有大小。而性有厚薄(上根人意氣高遠。下根人意氣微劣。故有大小厚薄之分)。
吾以信道崇篤深忍欲樂故。於大法能略其知也(我因信此道理。崇高而篤實。所以深忍私欲世樂戒而不貪。又於此大乘法中。略少而知也)。
如其蔓演。以侔多聞(若有牽引枝蔓而詳演其義。以侔廣識多聞者也)。

問佛第三(此篇。因第二篇中。言佛既有姓名因何不稱。故曰問佛)

客曰。彼既有姓。捨而不稱。復稱為佛。其義何也。
妙明曰。此乃大聖人之諡號也(史記。諡法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有大功則稱諡號)。
凡號有十。謂如來。(倣同先跡)應供(堪為福田)正遍知(達偽通真)明行足(果從因得)善逝(妙往菩提)世間解無上士(窮盡法界)調御丈夫(降生成道)天人師(應機說法)佛(三覺圓明)世尊(出世獨尊)。
以號稱之。故名曰佛。猶三皇之與五帝。稱號而不稱姓也(三皇者。伏羲神農軒轅也。五帝者。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也。皆有姓名而唯稱號。)
佛者覺也(梵語佛陀。此云覺也。)。
其義有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者。自利也。覺他者利他也。覺行圓滿者。謂自他俱利也)。
以三祇滿(梵語祇。此云劫也。諸佛皆修三無量劫。方得功行圓滿)。
三界出(不被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拘。故曰出也)。
三身具(清淨法身圓滿報身三類化身。三身既圓。故曰具也)。
三智朗(生空智。法空智。俱空智。三智既明。故曰朗也)。
三覺明(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洞照。故曰明也。)。
三德圓(般若。法身。解脫。皆具故曰圓也)。
三常備(凝然常。不斷常。化身常即法報化三身。三常既具。故曰備也)。
圓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倫盜。三不邪婬。四不兩舌。五不惡口。六不綺語。七不妄言。八不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見。離此十惡即成十善。故曰圓也)。
滿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大願。大力。大智。圓此十度。故曰滿也)。
超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法雲地。超越十地。證等妙二覺故曰超也。)
具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智身。備此十身。故曰具也)。
備十方(是處非處力。知業力。三昧力。知根力。知欲力。知性力。至道力。宿命力。天眼力。無漏力。十力既完故曰備也)。
明十智(一世信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十智洞然。故曰明也)。
嚴十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也。威重所尊。故曰嚴也)。
方名為佛(總結上文意具上如許功德方名為佛)。
佛有三身。此約報化而言(以此約指報身化身而說)。
法身則非子所聞也(若言法身之理。不當與子所聞聽也)。
客曰。因欲聞之(客堅墊固要聽聞也)。
妙明曰。切聞法身者(此下形容法身之妙)。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真淨法界者。即法身之理)。
神明之本。造化之根(神明之本者。即真淨妙明之本體也。造化之根者。即至聖神化之根源也。此乃諸佛之境界也)。
鎔冶兩儀。鑪鎚萬有(此喻造化為大冶。莊子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若鎔銷而鑄之。兩儀乃陰陽昇降之理即一動一靜之法。亦如良工鑄物必以鑪鉗鎚。作諸器皿。皆從方寸之間而發生。此喻法身邊事)。
大而無外(法身之理。包含天地。故曰無外)。
微而無內(法身微妙。比類鄰虛之塵。亦無其內)。
曠而無端(曠者。昭明廣大之儀法身之理。然昭明廣大而無端緒可觀)。
杳而無對(杳者。冥暗深寂之貌。法身之妙。冥暗深寂而無可等對者)。
萬象之以所生(萬象之類。皆從法身所生)。
五音之以所成(樂星圖譜云。五音者。宮商角徵羽也。而配合五行。宮土也。商金。角木徵火。羽水。此五音五行。亦從此理所生成)。
生而無始(真如之理。本無所始)。
成而無終(妙有之體。亦無所終)。
無始無終(結上兩句。復引下辭。既無所始。亦無所終)。
無皦無昧(法身之理。非明非暗)。
無兆無眹(虛靈本體。無機徵萌兆之眹)。
無名無跡(無相之理。故無名字及蹤跡也)。
無縱無廣(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豈有縱之南北。廣之東西。四方可比擬哉)。
無豎無橫(圓通大虛遍一切處。何橫豎之拘哉)。
無方無維(真空妙有遍一切處。豈於四方四維百可度乎)。
無小無大(清淨本然包含法界。豈能大小之等量哉)。
無相無性(法身之妙。無相可觀。無性可據)。
無滅無生(真空妙理。本無生滅)。
無染無淨(妙體真空。豈有染淨)。
本來寂靜(元常本來如如。故曰寂靜)。
自性涅槃(真常湛然不隨物化。故曰自性涅槃)。
非過去(然現涅槃本無所動。故曰非過去)。
非未來(聞見錄。邵子云。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先。天地自我出。其餘勿足言。豈有未來之理哉)。
非現在(古德云三世覓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涅槃生死本平等。若是則現在亦無可處也)。
非繫非離繫(此後重明法身之妙也。法身不著繫縛。亦不著於不繫縛)。
非縛非解脫(既不著縛。亦不著於解脫)。
非苦非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何苦樂之所致哉)。
非不苦非不樂(亦不著於不苦亦不著於不樂也)。
非色非心(虛靈本覺不屬於色相。亦不屬於心相也)。
非不色非不心(法身之理。靜則似無動則還有。然雖如是。亦不著於不色不心也)。
非理非事(不是理不是事)。
非不理非不事(無不是理無不是事)。
唯是一味(心佛共眾生。是三無差別。喻如海納百川其味唯一)。
而非一味(亦不執著於一味矣)。
遍一切處(法身猶如虛空。無處不有。故曰遍一切處)。
而非一切處(而亦不著遍一切處)。
妙體常圓(真常妙體。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卓然而常圓滿也)。
而非常圓(亦不著於常圓)。
湛若虛空(法身之理。澄湛猶若虛空)。
而非處空(亦不比擬頑空)。
清淨無為(清淨本然本非作為)。
而無不為(法身常寂。為度生故亦若有為)。
有情無情(有情者。一切含靈也。無情者。闡提也。然闡提有情。而不明真理若無情也)。
平等共有(結上句義。金剛經云。是法平等也)。
以如是等無量行相(用如上所言。喻無量行相)。
而非行相(雖用無量行相以喻之。實不著於行相也)。
應正了知名法身佛(總結上文意。當如上真正了知。方纔名為法身佛也)。
客曰。法身之義盡在此乎(法身義理。盡在此言乎)。
妙明曰。抑未也(抑然而未盡也)。
夫法身者(此下復明法身之妙)。
離四句絕百非(四句者。有句。無句。亦有句。亦無句。非有句非無句也。百非者。四四相資一十六。三世共有四十八已起未起九十六四種根本百法。謂但著一法即非也。故曰百非)。
動念則隔(動念則情生。情生則智隔)。
強言則乖(強上聲強言則不合理但著言說則乖離也)。
脫聲塵(脫離耳界聲塵)。
離文字(離去語言文字)。
而語默動靜。皆不可得而親也(有言曰語。無言曰默。體搖曰動。心寂曰靜於此語默動靜之間。皆不可得而親近也)。
蓋以法身離言(總結上文意。大蓋法身離言語。如云不著見聞覺知故也)。
離言亦非法身也(若離語言之外別求法身。亦非法身。如云不離見聞覺知是也)。
子頗欲學達離不離言之道者乎(汝頗少學此離與不離言之妙道者乎)。
客曰。唯(唯音尾速應之辭也)。
妙明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論語。子貢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為仁而親仁賢欲學聖道必先立其所志。如此。則聖道易明矣)。
子能先學離不離言之方便乎(善巧易為曰方便也)。
客曰。唯命是聽(速而應曰聽其命令)。
妙明曰。欲達離不離言之道者(此下形容造道之妙)。
當先觀一切法(欲學此道。應當觀察世間所有生滅一切等法)。
無實無虛(莫於虛實而生取著)。
無我無彼(莫生人我之見)。
無垢無淨(本性寂然元無垢淨)。
黜聰明(去智曰黜。謂去世間聰明)。
墮支體(離形曰墮。謂離四大支體)。
廓塵習(廓落塵寰所習)。
屏念慮(屏音秉。謂屏除妄念思慮)。
劈情卷慾(劈破私情卷除嗜慾)。
泯智凝神(泯絕世智凝結心神)。
忘懷澄思(不記情懷澄清思慮。如上數事去之可以近道矣)。
然後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如耳(凡學道者。到此心凝形釋之時。故六根總歸一源。身心唯一不二。既爾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不能搖)。
身心混融。體智圓通(結上文意。既六根不染。身心混融。圓通一體)。
直得貫疏親(不知親己亦不疏物)。
忘物我(至道不可得。以情求其物我之情。皆不可不忘也)。
泯榮辱(安榮恥辱之情。而盡泯滅)。
絕是非(是與不是。盡皆絕之)。
收視返聽(收歛其目返照本源)。
虛已冥真(空虛我有冥契本真)。
百醭出於口邊(忘其語言)。
青草生於舌上(甚如死人)。
千聖喚不回頭(靈心絕待)。
百鳥都無尋處(泯相澄神)。
形同槁木(形體同枯槁之木者。無生意也)。
心若死灰(心若久冷灰者。再不起念也)。
智閑遠水孤峰(莊子云。大智閑。閑者是從容自得之貌。可謂遠水孤峰者。雖有形而取之不可及也)。
性寂寒潭皎月(性體寂然。若寒潭水中之月影雖動而不搖流而不去矣)。
然後可以盡離不離言之道者也(總結上文意。若能如是。然後可許為離不離言之道)。
客蹶然而興曰(蹶然速起之貌。興者興起之辭)。
予心意懵(懵毛孔反。悶亂而性暗也。莫公反。心迷百不明也)。
精神慌(慌胡廣反。忽也音母。愚昧也)。
於子之說。莫知其所入也(總結上文意。悶亂而性暗。心迷而不明。恍惚愚昧。於子之說法身妙理。皆無所知所入也)。
妙明曰。夫何忽哉(何恍惚之有哉)。
始吾以子為達矣。今子之鄙而至此乎(始初見子為通達者。今逼急而無所知者。豈不鄙陋而至於此乎)。
居吾將告汝(居若坐也。謂我將此理告之與汝也)。
吾昔嘗學於魚巖老人(魚巖山名。老人即妙明子。秉授法要師祥公是也)。
三年之內執弟子禮(三年之間。以弟子之禮而侍奉也)。
不敢以一言形是義也(不敢輕用一言問此義也)。
而魚巖亦不我之告也(魚巖亦不告說與我也)。
五年之後。服勤驅役無不從適(至五年後。因服事殷勤驅馳役使。無有不從順而隨適之者也)。
始得魚巖引而並席。徵申此道少有開覺(於此方得同席而坐。少申道理。略有開解知覺)。
爾後日往而問。而不我吝也(於後日每去問而不慳吝於我)。
而子獨心意迫速。而容易於道者乎(豈惟以心逼迫急速容易。而便得此道者乎)。
客曰。若義奈何(若此為之奈何)。
妙明曰。止乎止乎(止者。禁約之辭。重言止者。禁之至也)。
夫走之愈數而跡之愈多(夫音扶。夫者起辭之端。數皆音朔。謂走愈頻數則跡愈多)。
言之愈數而道之愈遠(言頻數則道轉不相涉也)。
若不處陰而息跡忘言而體道也(莊子云。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少言辭則道自近矣)
向吾所說。始之以言言言(向上吾之言辭。則以言其說道之言也)。
次之以言言無言(次後言辭。則用言無言之道也)。
然未及以無言言無言也(若此則猶未是離無言無說之言也)。
客曰。請聞無言(欲聞無言之道)。
妙明示之默(良久默然。以示無言之道)。
有間(有少頃間)。
客曰。此離言之道者乎(只此可謂離言之道者乎)。
妙明不應。遂擊几而歌曰(以手擊几。而遂歌數曰)。
脩竹搖風兮窗戶冷。澄潭浸月兮星斗寒瑤琴無絃兮曲朗然。高山流水兮不須彈(若邵子詩云。月到天心處。風來木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自擊几主此歌正顯無言之道)。
歌罷。就枕而臥(於是露盡離言之道。學者於此可玩味而自消息之)。
客離席出戶。移時而來曰向之問答。理甚隱密。不近人情。請置其說(離其席出於門外。過時而來曰。若向所言問答之辭。其理甚隱而深密。不近尋常情意。且止其說也)。
敢問。佛向雪山修道。不云登僊還言成佛。其義若何(謂再敢問。佛於雪山修道。不言成仙猶言成佛。其義何也)。
妙明曰。道者導也。導人至於無為即導引之義也(謂導引眾生至於無為之義也)。
客曰。無為者何也(無為之理。今何者是)。
妙明曰。向不云乎。法身佛者即無為也(言法身佛者。即無形無相無作無為之妙理也)。
然無為者(下文形容無為之妙)。
牽之無前(如顏子曰。忽然在後是也)。
引之無後(若瞻之在前也)。
舉之無上(若仰之彌高也)。
抑之無下(如抑按無所下)。
迎之無首(欲迎而觀之。則無端緒。)
隨之無後(隨而視之。則無其末後)。
視之無形(顧視不見其形)。
聽之無聲(審聽不聞其聲)。
溷而不淈(溷昏一聲。淈古沒反。皆濁義。謂濁而不濁)。
澄而不清(澄清也謂清而不清)。
不可以言言(法身之理。舉念則乖。故不可以言說)。
不可以識識(識情一動障蔽真如。故不可以識識)。
鴻濛渺漭(鴻者自然之元氣。以喻法身。濛者濛濛然者喻法身似有而無。渺漭者大水貌。亦喻法身渺漭而無有涯涘矣)。
唯如如智可冥會耳(唯通達如如之智者。可玄知而密會契耳)。

折疑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