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律異相卷第十九(聲聞不測淺深僧部第八)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輸入者 張曉云 校對者 陳香君 夏桂蘭 改稿者 程海燕 伊利沙四姓慳貪為天帝所化一 貧人婦掃佛地得現世報終至得道二 毘羅斯耶微善出家生天得道三 跋就鳥乞羽龍乞珠四 耶舍因年飢犯欲母為通致佛說往行五 難提比丘為惑所染說其宿行并鹿斑童子六 闡陀比丘昔經為奴叛遠從學教授五百童子七 二摩訶羅同住和合婚姻佛說其往行八 常歡嫉於無勝佛說往緣栴沙生墮阿鼻九 持戒堅固生天因緣十 滿願問餓鬼夫入城久近并答江岸七反成敗十一 比丘遇劫被生草縛不敢挽斷十二 比丘夜不相識各言是鬼十三 比丘遇王難為山神所救十四 比丘誦經臨終見佛闍維舌存十五 比丘居深山為鬼所嬈佛禁非人處住十六 比丘失志心生惑亂十七 珍重沙門母為餓鬼以方便救濟十六 沙門入海龍請供養得摩尼珠十九 沙門煮草變成牛骨二十 沙門行乞主人有珠為鸚鵡所吞橫相苦加忍受不言二十一 沙門遇鬼變身乍有乍無二十二 沙門得鬼抱安心說化鬼辭謝而去二十三 道人度獵師二十四 伊利沙四姓慳貪為天帝所化一 昔有四姓。名伊利沙。財富無數。慳惜衣食。有貧老公。居與相近。日日自恣。飲食魚肉。賓客不絕。四姓自念。我財無數反不如此老公。便殺一雞。炊一升白米。著車上到無人處。下車適欲飯。天帝化作犬來。上下視之。謂狗言。汝若倒懸空中者。我當與汝不。狗即倒懸空中。四姓意大恐曰。汝眼著地我當與汝不。狗兩眼脫地。四姓便徙去。天帝化作四姓身。乘車還家敕語。外人有詐稱四姓者。驅逐捶之。四姓晚還。門人罵詈令去。天帝盡取財物大布施。四姓亦不得歸。財物既盡為之發狂。天帝作一人問。汝何以愁曰。我財物了盡。天帝言。夫有珍寶令人多憂。五家無期積財不施。死為餓鬼。恒乏衣食。若脫為人。常墮下賤。汝不覺無常。富而且慳。貪惜不食。欲何望乎。天帝為說四諦。四姓意解。天帝化去。四姓歸。自悔前意。盡心施給財盡得道(出雜譬喻經第五卷)。 貧人婦掃佛地得現世報終至得道二 昔祇洹邊。有一貧家。欲供養世尊及諸弟子。居貧困窮無所施設。便行掃佛精舍。至心不惓。貧賢者舍邊有長者。遊行觀見。大澤中有數十間七寶舍。遙見便往問人言。誰作殿舍。好妙乃爾。其人答曰。有貧窮賢者。掃佛精舍。福應生此。並作殿舍待之耳。長者喜言。我當圖之。便到貧者家語言卿。有好物與我。我與卿五百兩金。曰我從來貧困。那得好物。長者言。卿但許我。曰可爾。便與五百兩金賢者得金。廣設檀施。佛為說法。即得道跡(出諸經中要事)。 毘羅斯那微善出家生天得道三 佛在毘舍離。食時著衣持缽。將阿難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有居士名毘羅斯那。命斷賓客。於七日中五欲自娛。語守門人勿通外門。時佛乞食。漸詣毘羅那家。時聞作樂聲。便告阿難侍者。阿難依事報答。佛言。今此長者。過七日已當命終。亡生啼哭地獄中。所以然者。本造善根於此便斷。更不造新。以是命終生地獄中。阿難白言。頗有方便。使彼居士過此七日命不終耶。佛告阿難。無有方便使命不終。但有方便免地獄耳。若彼長者。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長者乃得不墮地獄。阿難白言。我今當勸使彼出家。時毘舍離凡諸釋種。常與阿難要言。阿難所言到家。若彼家中。有眠寐者。及以眾事。皆聽阿難使人直入。所以然者。言語柔和語不害人。爾時阿難語守門者。汝可往白之。守門即入。具宣此事。長者即便捨樂速出禮足阿難。白言阿難。願入我家福度男女。阿難報言。彼如來者知時不妄。記汝長者七日當亡。命終當生啼哭地獄。長者聞是恐怖悲泣。白阿難言。頗有方便令不終耶。阿難報言。無有方便得不終者。但有方便免地獄耳。長者問故。阿難報言。若汝出家便免地獄。時此長者念付家業。後往佛所出家學道。便作是言。七日猶遠。我於今日五欲自娛。清旦當往。阿難至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至居士家語居士言。今一日已過餘六日在。可時出家。長者報言。我後當往。如是復言。更欲自樂。後日乃往。如是推遷不能自盡。阿難日日常往勸之。至六日滿。前七日朝。阿難復語。乃付家業。與大小別。便至佛所。世尊命阿難。與受具戒。受戒已畢。於前七日後夜命終。生四王天。阿難問佛。得生。何處。佛告阿難。毘羅斯那比丘。命過生四王天。於彼命終。生三十三天。如是流轉人天。經歷九劫。天上人間更互受生於最後身。復來人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毘羅斯那。所以然者。此毘羅斯那比丘。受具足戒精進命終如是。何難梵行果報。所生受福(出毘羅斯那居士五欲娛樂經)。 跋就鳥乞羽龍乞珠四 佛住王舍城曠野精舍。有五百比丘。皆乞作房。有估客見比丘來。即閉肆歸家避之。比丘餘道邀之相值。仍說果報。教令生信。乃至手撮其頭。強勸布施。所以然者。令汝得色力壽命。增益功德逮甘露果。估客聞之生信。少多布施。後見舍利弗。具以是事訴舍利。舍利聞已。說法令喜。還具白佛。佛告營事比丘。過去世時。有比丘。名跋。止住林中。時釋軍多鳥。亦棲此林。晨暮亂鳴惱於跋跋詣世尊所。頂禮佛足。於一面立。世尊慰問。少病少惱安樂住林中耶。比丘答曰。少病少惱樂住於中。但釋軍多鳥。鳴喚惱亂不得思惟。佛告比丘。汝欲令此鳥一切不來耶。答曰。願爾。佛言比丘。此鳥來時。汝從眾鳥各乞一毛。比丘依教乞毛。諸鳥各落一毛。朝朝去時如是復乞。時鳥即移異處一宿。不得安樂尋復來還。時比丘復從乞毛。復各與一。眾鳥相謂。沙門乞毛不已。恐我不久毛衣都盡。不能復飛。更共議言。此比丘常住林中。我等應去。更求餘棲。諸比丘具以白佛言。林中比丘怯劣。喜亂畏惡鳥聲。佛言。不但今日怯劣。過去世時有一龍象。住在林中。大風卒起。吹折樹木。象聞折聲。驚怖奔走。怖心小歇。又蔭餘樹。餘樹復折。遂復奔走。時天見象念言。此象橫自狂走。即說偈言。 風暴林樹折 龍象驚怖走 假使普天下 龍象何處避 佛言。干時象者。林中比丘是也。佛復告比丘。過去世時。有五百仙人。住雪山中。時一仙人。於別處住。有好泉水。華果茂盛。去是不遠。有薩羅水。水中有龍。龍見仙人威儀庠序。心生愛念來詣仙人。正復值仙結跏趺坐。龍遶仙人七匝。以頭覆其頂上而住。日日如是。唯有食時不來。仙人以龍遶身故。日夜端坐不得休息。身體萎羸便生瘡疥。爾時近處有人居止。供養仙人。詣仙人所。見羸劣疥搔。即問。何故如是。仙人具說上事。又問曰。欲令龍不復來耶。答曰然。復語仙人。是龍咽上有瓔珞寶珠。可從龍索珠。龍法性慳終不相與。龍來便從索珠。龍聞乞此。心即不喜徐捨而去。明日龍來遙說偈曰。 光耀摩尼寶 瓔珞莊嚴身 若龍能施我 乃為善親友 龍偈答曰。 畏失摩尼珠 猶執杖呼狗 寶珠不可得 更不來看汝 上饌及眾寶 由此摩尼尊 是終不可得 何故慇懃求 多求親愛離 由是更不來 時有天人。於虛空中。說偈曰。 厭薄所以生 皆由多求故 梵志貪相現 龍則潛于淵 佛告諸營事比丘。龍象是畜生。尚惡多求。豈況於人。汝等比丘。莫為多營事廣索無厭。令彼信心婆羅門居士。苦惱捨財(出僧祇律第七卷又出彌沙塞律第三卷又不合同)。 耶舍因年飢犯欲母為通致佛說往行五 時佛與五百比丘。到跋耆國。住毘舍離城。人民饑饉五穀不熟。死者縱橫乞食難得。城中長者名曰耶舍。耶舍出家乞食難得。多還家覓食。母告之言。汝甚為大苦。我家財物不少。恣汝所用。汝婦猶存。當共生活。恣汝布施供養三寶。如是至三。耶舍不從。母復告之。汝若不樂五欲。但乞我種以續係嗣。令我死沒後財物不沒官耳。耶舍答言。欲令留種者。今奉此敕。母疾入告。新婦曰好。嚴莊及一相見。婦即有身。後遂生男因名續種。世人謂之。乃至財物皆云續種。耶舍聞已。大自慚愧。即白舍利弗。舍利弗以白世尊。耶舍與舍利弗共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耶舍比丘。僧中未曾有此。汝愚癡人。開大罪門。佛言。其不但今日於我法中即諸陋患。過去世時。生光音天。此世界初成時。有一人。輕躁貪欲。先來食此地味。其餘眾生轉相效習。心生耽著。身體沈重因起欲。退去神通光明即滅。因茲以後日月生焉。輕躁眾生耶舍是也。其母非直今日誘誑其子。過去已曾告諸比丘。時國名迦尸。城名波羅奈。王子大名稱。布施持戒以道化世。第一夫人觀察星宿。見一金色鹿王。從南方來陵虛北逝。夫人念言。取得此皮持作褥者死無遺恨。若不得者用作王夫人。為即脫瓔珞著垢弊衣。入憂惱房。王看事意還覓之。即問侍者。侍者答言。夫人向入憂惱房住。王便往問誰犯汝者。默不答。王使人問之。又復不答。復命宿舊青衣。多諸方便者種種說化之。答曰。無犯我者。別有所憶故不語耳。因敘見金色鹿。願得其皮持以為褥。青衣白王。王問群臣。誰能得者。乃集諸獵師告。急覓。獵師僉曰。未嘗聞名。況復見之。敕係牢獄。時有一獵師。名耐闍。勇健多力走及奔獸。仰射飛鳥箭無空落。自惟無罪而見囚。執說計問曰。頗有見聞者不。王言。卿可自問夫人。夫人答言。我於樓上見。從南方來陵虛北逝。獵師善相禽獸。乃知鹿宿南食北。於食處求之。時獵師持弓矢漸次北行。前到雪山。山有仙人。藏諸獵具。諸仙人所。作禮問訊。命令就坐。設諸漿果。獵師言。止此久近。仙人答曰已歲數。獵師言。頗嘗奇異事不答曰。此山南有一樹。名尼拘律。常有金色鹿王。飛來在上食其葉。仙人示路。至樹下見。樹扶疏葉覆彌廣。俄而見鹿。猶如雁王陵虛而來。止於樹上食葉。既飽便復飛去。還以白王。非網矢所及。無由得之。卿自往白夫人。夫人謂獵師言。汝可將蜜塗峰葉。次來向下及張網鞙。處鹿尋蜜。香食葉漸。下到其鞙處。為鞙所得。生驅將去。仙人遙見曰。咄哉禍酷。雖能乘虛。而不能免惡人之手。仙人說偈曰。 世間之大惡 莫過於香味 欺誑凡夫人 及諸林野獸 因風著香味 受斯苦惱患 獵師以蜜塗樹葉。食之將還。王聞鹿至。燒香迎著。夫人見之。前抱鹿王。以著污染情重。令此鹿王金色即滅。王告夫人此鹿金色忽然變滅。當如之何。夫人言。此金是無施之物。放之令去。金色鹿者。耶舍是也。夫人者耶舍母是。受諸苦惱貪著於今(出僧祇律第一卷)。 難提比丘為欲所染說其宿行并鹿斑童子六 佛在舍衛城。有比丘名難提。行住坐臥心常念定。過七年已退失禪定。復依樹下還習正受欲求本定。魔伺其便變為女人端正無比。於其前住而語之曰。比丘共我行婬來。難提言。惡邪速滅。惡邪速滅。口雖發言而目不視。第二第三皆亦如是。天女即脫衣露形立難提前。難提見其形相欲心染著。爾時天女漸漸卻行。難提喚言。汝可小住。天女疾至祇洹塹中。塹有死馬。天女於此隱形不現。難提欲心熾盛。即婬此死馬。欲心息已自念不善。即脫法衣而往祇洹。語比丘言。我犯重罪。比丘即問因緣。難提具說。比丘以事白佛。佛令驅出。比丘白佛言。難提久修梵行。云何為女所惑。佛言。難提不但今為女所惑。過去亦然。過去世時南方阿槃提國有迦葉氏。外道出家聰明博識。助王理國。王執國法拷治姦賊。外道念言。我已出家。云何共王詳斷此事。即白王言。我欲出家王言。師已出家。云何方言我欲出家。答言。我今預此種種刑法。何名出家。我今欲依仙法出家。王言可爾。即於百巖山造立精舍。修習仙法得五神通。忽因小行不淨流出。時有牝鹿。飲此小便舐其產門。即便有胎產一小兒。仙人往看見鹿生兒。怪而念曰。云何畜生而生於人。入定觀之。知是其子收而養之。依母生故體斑似鹿。故名鹿斑。仙人念言。敗正毀德莫過女人。於是教以禪定。化以五通。為說偈言。 一切眾生類 靡不歸於死 隨其業所趣 自受其果報 為善者生天 惡行入地獄 行道修梵行 漏盡得泥洹 爾時仙人即便命終。於是童子淨修梵行。獲五神通。釋提桓因。乘白龍象案行世間。誰有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又能布施持戒修梵行者。案行世界時見是仙人童子。天帝念言。若是童子。欲求帝釋梵王皆悉能得。宜應早壞。乃設方便乃扣法鼓。百千天子皆悉來集。帝釋告言。閻浮提中有一仙人童子。名曰鹿斑。有大功德。欲便壞之。時諸天子聞此不樂。便自念言。壞此人者。將減損諸天眾。增益阿修羅。有一天子而唱是言。誰應行者。時有答言。是天女應行。即便召之。應時百千天女皆悉來集。有一天女。名阿藍浮。其髮雜色髮有四色。青黃赤白故名雜色。差此天女往閻浮提。壞鹿斑童子。時彼天女白帝釋言。我自昔已來。數壞人梵行。令失神通。願更遣餘天女端正嚴好令人樂者。時帝釋復於眾中種種說偈勸喻天女。於是天女即壞仙人童子。佛告諸比丘。爾時仙人童子豈異人乎。即今禪難提是。天女阿藍浮者。今此天女是(出僧祇律第一卷)。 闡陀昔經為奴叛遠從學教授五百童子七 佛住俱舍彌國。爾時長老闡陀。惡性難語。諸比丘乃至於僧中三諫。猶故不止。比丘白佛。佛言。過去時有長者子。有一奴字阿摩由。為性凶惡。爾時長者子與諸婆羅門子遊戲園林。諸從人輩皆在園門外住。時阿摩由在園門外打諸從人。時諸從人被打者。各告其主。時諸婆羅門子盡出呵之。時阿摩由不受其語。答諸婆羅門子言。不隨汝語。我大家子來呵我者當受其語。遂打不止。即來告阿摩由主。阿摩由主生得天眼。觀是鬥處。下有金銀伏藏。其地凶故使其鬥耳。即往呵之。時奴即止。佛告諸比丘。爾時長者子豈異人乎。即我身是。爾時阿摩由者。今闡陀比丘是又過去世時。有弗盧醯大學婆羅門。為國王師常教童子。時婆羅門家生一奴。名迦羅呵。常使供給諸童子。是奴利根聞說法言盡能憶持。此奴一時共諸童子小有慊恨。便走他國。詐自稱言。我是弗盧醯婆羅門子。字耶若達多。語此國王師婆羅門言。我是波羅奈國王師弗盧醯子。故來至此。欲投大師學婆羅門法。師答言可爾。是奴聰明本已曾聞。今復重聞聞悉能持。其師大喜。即令教授門徒五百童子言。汝代我教授。我當往來王家。是師婆羅門無有男兒。唯有一女。便作是念。今可以女妻耶若達多。當在我家便如我子。即告之曰。耶若達多汝莫還彼國。我今以女妻汝。答言。從教。即與女在家。如兒共作生活。家漸豐富。是耶若達多為飲食不佳。即便大怒。妻甚敬之。伺覓彼人而未能得。時彼弗盧醯婆羅門具聞奴在彼。作是念。我奴迦羅呵。逃在他國。當往捉來。或可得奴。直便詣彼國。時耶若達多。與諸門徒詣園林遊戲。在於中路逢其本主。即便驚怖密告門徒。諸童子。汝等還去。各自誦習。門徒去已。便到主前。頭面禮足白其主言。我來此國。師言大家是我父。便投此國師大學婆羅門為師。以大學經典故。師婆羅門與女為婦。願尊今日勿彰我事。當與奴直奉上。大家主婆羅門善解世事。即便答言汝實我兒。何所復言。但作方便。早見發遣即將歸家。告家中言。我所親來。其婦歡喜。辦種種飲食。奉食已訖。小空閑時。禮客婆羅門足。而問之曰。我奉事夫耶若達多。飲食供養常不可意。願今指授本在家時何所噉食。當如先法為作飲食。客婆羅門即便瞋恚。而作是念。如是子如是子。困苦他子女。語此女言。但速發遣。我臨去時。當教汝一偈。汝誦此偈。時當使汝夫無言。發遣客婆羅門已。將欲發時。為說一偈言。 無親遊他方 欺誑天下人 粗食是常法 但食復何嫌 今與汝此偈。若彼瞋恚嫌食惡時。便在其邊背面微誦。令其得聞。作是教已。便還本國。是耶若達多。送主去已。每至食時。還復瞋恚。婦於夫邊試誦其偈。時夫聞是偈已心即不喜。便作是念。咄是老物。發我穢事。從是已後常作濡語。恐婦向人說其陰私。佛告諸比丘。時婆羅奈城。弗盧醯婆羅門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時奴迦羅呵者。今闡陀比丘是。彼於爾時。已曾恃我陵易他人。今復如是。恃我勢力。陵易他人(出僧祇律第八卷)。 二摩訶羅同住和合婚姻佛說其往行八 舍衛城有二摩訶羅。並捨妻兒出家為道。久遊人間。俱還舍衛。共住一房。各自思惟。欲暫還家看其婦兒。即到本家。婦見瞋言。汝薄德無相棄家學道。女年長大不得嫁娶。今用來為當折汝腳。時小摩訶羅。即還房愁憂不樂。時大摩訶羅亦被驅逐。共歸房內。問小伴言。何以憂苦。答言。何須問為。又問。我等二人。共在一房。好惡之事而不相知。不向我說。更應語誰。即具說之。時大摩訶羅云。此何足愁。我家亦爾。汝男我女可為匹偶。答言可爾。時小摩訶羅還語婦言。我為女得婿。婦答甚善。其大者復歸。報妻言。我為兒得婦。問言是誰。答言某女。時二摩訶羅和合婚姻。各自歡喜如貧得寶。更相愛敬。佛告諸比丘。此二摩訶羅不但今日作如是事。過去伽尸國。有婆羅門。居磨沙豆陳久。煮不可熟。貨之不售。復有一家養一態驢。賣亦不去。豆主念言。今以此豆易取彼驢。便往語之。驢主復念。用是態驢易彼豆。答言可爾。咸各歡喜。豆主頌曰。 婆羅門法巧販賣 塵久冰豆十六紀 唐盡汝薪煮不熟 方折汝家大小齒 時驢主。又作頌曰。 汝婆羅門何所喜 雖有四腳毛衣好 負重遠道令汝知 錐刺火燒終不動 時豆主。復說頌曰。 獨生千秋杖 頭著四寸錐 能伏敗態驢 何憂不可治 時驢謂主。復說頌曰。 安立前二足 雙飛後兩蹄 折汝前板齒 然後自當知 豆主又謂驢。頌曰。 虻蚊毒蟲螫 唯仰尾自防 當截汝尾卻 令汝知辛苦 驢復答曰。 從先祖已來 行此悷法 今我承習此 死死終不捨 爾時豆主。知其弊惡不可苦語。便稱譽頌曰。 音聲鳴徹好 面白如珂雪 當為汝取婦 共遊諸林澤 驢聞濡愛語。即復說頌曰。 我能負八斛 日行六百里 婆羅門當知 聞婦心歡喜 佛言。時二人者。則是今日二摩訶羅也。時驢者。今摩訶羅兒也。已曾相欺心婆羅門居士苦惱捨財(出僧祇律第七卷)。 常歡嫉於無勝佛說往緣栴沙生墮阿鼻九 佛告舍利弗。往昔有佛。號名盡勝。有兩比丘。一名無勝。二名常歡。無勝比丘六通神足。常歡比丘結使未除。有一長者。名曰大愛。婦名善幻。端正無比。此兩比丘以為檀越。善幻婦者供養無勝。事事不乏料理。常歡甚自微薄。常歡興妒謗曰。無勝比丘與善幻通。自以恩愛得供養耳。佛語舍利弗。汝知常歡者不。則我身是。善幻婦者。則婆羅門女栴沙者是。爾時誹謗無勝羅漢。無數千歲在地獄中。今雖得佛餘殃故。多舌童女舞杅起腹。來我前曰。沙門何以不說家事。乃說他事。汝今獨樂不知我苦。先共我通有身。臨月事須蘇油。養於小兒。盡當給我。爾時眾會皆低頭默然。釋提桓因侍後扇佛。化為一鼠。入其衣裏。嚙杅落地。時四部弟子及六師等。揚聲稱慶欣笑無量皆同罵曰。汝死罪物。興誹謗無上正真。此地無知。乃能容載此惡物也。地即擘裂炎火勇出。女即便墮大泥犁中。大眾見此。何闍世王便驚毛豎。即起白言。此女今在何處。佛答。大王。此女所墮。名阿鼻泥犁。王復問佛。此女不殺盜直妄語。墮阿鼻耶。佛語大王。我所說法。有上中下身口意行。王復問佛。何者為重。何者為中。何者為下。佛語阿闍世王。意行最重。口行處中。身行在下(出興起行經下卷)。 持戒堅固生天因緣十 憍薩羅國有二比丘。一人犯戒。一人持戒。欲共往見佛。道中值有蟲水。破戒者語持戒者言。可共飲是水。持戒者言。水中有蟲。云何可飲。犯戒者言。我若不飲便死。不得見佛聞法及僧。持戒者至死不飲。時犯戒者便飲。持戒者不飲便死。即生三十三天上。得天身具足。先到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佛為種種說法得法眼淨。即時禮佛足言。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盡形壽為優婆塞。佛更為說法已默然。時天禮佛已。忽然不現。時飲水者後到佛所。佛為無量眾圍遶說法佛見比丘來到。佛即披優多羅僧。示金色手。汝癡人欲見我肉身。為不如持戒者。先見我法身。佛說偈。 心不善觀察 見則不審諦 愚如蛾投火 而貪觀我身 色身但不淨 汝欲見何為 內有脂血肉 外為薄皮覆 彼為渴所燒 猶行恭敬戒 至死護我教 彼見我非汝 佛說是偈已。告諸比丘。從今不持漉水囊不聽行。若不持者犯。不犯者有清流水。或大河或泉水。從此寺至彼寺。二十里內不犯(出十誦律雜誦第三卷)。 滿願問餓鬼夫入城久近并答江岸七反成敗十一 迦羅國。時有餓鬼。倚城門立。比丘滿願問餓鬼曰。汝今在此何所求索。鬼曰。汝今見我耶。比丘曰見。鬼曰。我夫入城于今未還。故於此立自待夫出耳。比丘問曰。汝夫入城為何所求。時鬼答曰。今此城中有大長者。患癰積久。今日當潰。濃血流溢。夫主持來。二人共食以濟其命。比丘復問。汝夫主入城已幾許時。城郭逼近江河。舉手指城。語比丘曰。此城於彼此岸成敗以來。今為第七。我夫入城經爾許時。餓鬼形壽不可稱亦無齊限(出群牛千頭經)。 比丘遇劫被生草縛不敢挽斷十二 昔有五百比丘。行大澤中值遇劫寇。劫其衣裳。縛諸比丘。悉令坐地。攬生草合。結其手而便捨去。此諸道人適欲殺草而起則違佛戒。各各生念。寧自滅身。終不違戒。執窮四日。國王出獵。見諸道人。坐于曠野。下馬作禮問其意故。即具便答。解諸道人將歸供養(出譬喻經第六卷)。 比丘夜不相識各言是鬼十三 山中有一佛圖。有一別房。中有惡鬼。喜來惱人。諸僧捨去。有客僧來。維那處分令住此房。而語之言。此房有鬼戲來惱人。客僧自以持戒力故。答言。小鬼何所能為。我能伏之。即入房住。日將欲暮。更有僧來求覓住處。維那亦令在此房住。亦語有鬼。其人亦言。我當伏之。時先入者。閉戶端坐待鬼不來。後來者。夜打門求入。先入者謂為是鬼。不為開戶。後者極力打門。在內道人以力拒之。外者得勝。排門得入。內者打之。外者亦極力熟打。至明旦相見。乃是故舊同學。道人各相愧謝。眾人雲集笑而怪之(出大智論第九十一卷)。 比丘遇王難為山神所救十四 佛在舍衛國。有一比丘。在參國石間土室中。長髮鬚爪被敗壞衣。時優填王。欲出遊觀治諸道路。王從美人到於山下。有一美人顧見土室。有一比丘。長鬚髮爪衣服裂敗。狀類如鬼。便大聲呼。天子。是中有鬼。王便遙問。今何所在。美人言。近在石間土室中。王即拔劍從之。見比丘如是。即問汝何等人。對言。我是沙門。王問。汝何等沙門。曰。我是釋迦沙門。王言。是應真耶。曰非也。寧有四禪耶。復言無也。寧有三禪二禪耶。復言無有。寧至一禪耶。對曰。言實一禪行。王便心恚不解。顧謂侍者。黃門以是婬意。今是沙門凡俗人無真行。奈何見我美人。便敕侍者急取斷命。侍者便去。山神念。是比丘無過。今當恐死。我可擁護令脫是厄。便化大豬身。徐走王邊。侍者即白王。大豬近在王邊。王便捨比丘。拔劍逐豬。比丘見王已遠。即便走出(出義足經上卷)。 比丘誦經臨終見佛闍維舌存十五 有一比丘。誦阿彌陀佛經。及大波若波羅蜜。是人欲死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其大眾俱來。動身自歸須臾命終。命終之後弟子燒之。明日收灰見舌不燒(出大智論第九卷)。 比丘居深山為鬼所嬈佛禁非人處住十六 憍薩羅國。有一比丘。獨住深山。林中有非人女。語比丘共作婬欲。比丘言。莫作是語。我是斷婬人。女言。汝若不來。我當破汝利養與汝衰惱。比丘言隨汝。中夜比丘臥。女鬼以納衣持比丘。著王宮內夫人邊臥。王覺問言。汝何人耶。比丘言。我是沙門。是何沙門。答曰。是釋子沙門。王言。汝今何以來此。比丘具向王說。王言。汝何用在深山林中。故為惡鬼所嬈。出去。我知佛法故不問汝。比丘得脫具說其事。佛因此制。無入深山中。又憍薩羅國。有一比丘。阿蘭若處住。有毘舍遮鬼女。來語比丘言。共作婬欲來。比丘言。莫作是語。我斷婬欲人。鬼女言。汝若不作。我當破汝利養令汝衰惱。比丘言。隨汝。比丘夜臥。鬼女以納衣裹持。著酒舍酒瓮中。酒家人明日見比丘在酒瓮中。問言。汝是何人。答言。我是沙門。是何沙門。答言。釋子沙門。問言。何故在是中。比丘具說是事。酒舍人言。汝去。因此佛言。比丘不得入深山林中空處可畏處無人處住(出十誦律善誦第二卷)。 比丘失志心生惑亂十七 有一比丘。普行分衛。偶入婬舍。婬女見入歡喜踊躍。即奉迎稽首足下。請出就坐。又問比丘。仁從何來。比丘答言。吾主分衛故來乞丐。即為施設餚饌眾味。盛以滿缽而奉上之。比丘受已而退。得是美食。心中歡喜不能自勝。數數往詣。時女心念。計此比丘。守法難及頻為興設。甘脆肥美之食。而授與之。往返不息。學問未明。所作不辦。未伏諸根。見女妙色欲意便動。口出柔濡恩愛之辭。心懷親附。比丘聞見婬亂迷惑。不能自覺。時世尊曰。雖睹女人。長者如母。中者如姊。少者如妹。如子如女。當內觀身。念皆惡露無可愛者。外如畫瓶中滿不淨。觀此四大因緣假合。本無所有時彼比丘不曉空觀。但作色觀。婬欲意亂。為女說頌曰。 淑女年幼形清淨 顏貌端正特姝妙 望汝屈德能見從 志意傾蓋願相保 婬女頌曰。 假使卿身無財業 何為立志求難致 如卿所作無羞慚 馳走促出離我家 時逐出比丘。追至祇樹。問諸比丘。即來詣佛。啟白世尊。具說本末。佛言。此比丘。宿命曾作水鱉。女作獼猴。亦相好樂志不得果。還自侵欺不入正教。增益惱患。今復如是。願不從心。逆見折辱。慚愧而去。佛言。過去世時有鱉。江水邊樹木熾盛。彼叢樹間有一獼猴。止頓彼樹。鱉從水出。遙見樹有獼猴。而與交語。前行親近。日日如是。睹之不懈。則起染心。說偈往反罵而避之(文多不載)時獼猴今婬女是。鱉分衛比丘是(出說比丘分衛經)。 珍重沙門母為餓鬼以方便救濟十八 昔有清信士。名優多羅。尊佛樂法親賢聖眾。月六齋奉八戒絕殃行仁。群生護命。名曰珍重。榮華不能迴其心。豔女國寶不能亂其志。貞信難傾。酒不歷口。孝從是務。過時不食。虛心稟道。香花脂粉未嘗附身。兵仗凶器不以毀德。遠愚親賢。以佛神化喻其母心。母信邪倒見。慳而不惠。壽終之後。子為沙門。心穢寂滅。端坐樹下。觀察十方。常自念曰。吾母死二十餘年。試尋所在。欲報生養之恩。斯須之間有一餓鬼。醜黑可憎。髮長纏身。繞足曳地進退頓蹌呼嗟無救。到沙門所曰。吾與群愚惡人為黨。不信佛教。恣口所欲。今為餓鬼。二十五年不見沙門。今日遇矣。死便餓渴。願以天潤。惠我水穀。濟吾微命。沙門答曰。大海清水豈不足飲乎。鬼曰。適欲就飲。水化為膿。鱢臭無量。獲飯。飡化為炎炭。燒口下徹。惡鬼又以鐵鎖繫吾頸。鐵杖洞然。亂捶吾身。吾罪何重。乃至于斯。沙門曰。昔為人時。違戾佛教。聾瞽為黨。愚惑自逐。以禍為福。守慳不施。貪取非分。鬼泣淚曰。誠如此矣。又吾處世。為人時有男。奉佛五戒。專守十善。為清信士。六齋八戒未嘗有虧。以孝事親。以智奉聖。尋高清沙門之跡。由影追形。勸吾布施。供養聖眾。吾以無正真之智。信狂愚妖言。今獲其禍。楚毒難陳。垂泣而曰。沙門哀我濟我。沙門曰。乃當斯戾。以何德攘禍乎。鬼曰。以瓶盛水。楊枝著中。以法服覆。上比丘僧。令飯具供養。舉吾名咒願之。令得衣食。其為不久。夫有命終。在餓鬼者。沙門咒願。皆應時得。沙門如其言。瓶水楊枝住其中。飯比丘僧。以法服上之僧。舉其名咒願。即有大池水中生蓮花。芬芳動身。果樹陰涼。所願從心。伴等五百人。怪之曰。斯子猶獨有何福助。早免重咎。願即從心乎(出優多羅母經)。 沙門入海龍請供養得摩尼珠十九 昔有沙門。隨商人度海。半路船迴。不復得去。眾人僉曰。船中當有不淨潔者。探籌出之。道人三得出籌。自投海中。龍王即以七寶蓮華承之入海。乃到龍宮。見樓閣寶舍殿堂。龍王請入。頭面禮足曰。吾得頭痛。六百餘歲求索道人。今乃得之。道人當療我病。道人曰。吾不知醫藥。以何相療。龍王曰。吾此海中多有神藥。不愈我病。唯未得法藥。道人說法須臾之頃。龍王自覺除愈。龍大歡喜。供養道人九十日。白道人言。久相勞屈想亦勞悒。前船甫到今當相送。龍王選三摩尼珠。一以上佛。一以施眾僧。一與道人。遣神送。忽然至船。船伴驚喜。共還本土。眾人悉隨道人詣佛。佛為說法。皆發道意。所度無量(出譬喻經第九卷)。 沙門煮草變成牛骨二十 昔阿難報事。有沙門得阿那含道。於山上煮草染衣。時有失牛者遍求。見煙便往。視釜中草悉成牛骨。缽化成牛頭。袈裟化成牛皮。人便以骨繫頭。侚行國中。眾人共見之。沙彌。見日己中。捶撻抵不見師至。便入戶悉思惟。見師為人所辱。則往頭面著足。何時言如此。日久遠時罪也。沙彌言。可暫歸食。兩人則放。神足俱去。沙彌未得道。常有恚未除。顧見清信士及國人。乃取我師如此。使龍雨沙石動此國。令之恐怖。念此適竟。四面雨沙。城塢屋室皆悉壞敗。師言。我宿命一世屠牛為業。故得此殃耳。汝何緣作罪乎。汝去不須復與我相追。師曰。罪福如是。可不慎矣(出譬喻經上卷)。 沙門行乞主人有珠為鸚鵡所吞橫相苦加忍受不言二十一 外國有沙門。行乞到買珠家。主人為設飯食。有大珠其價億數。與人持歸。置沙門邊。時有鸚鵡。便出吞之。主人不見。因問沙門。答言。我不取。主人復問。有他人耶。答言無有。主人瞋曰。我適持珠來。既無他人。獨有沙門。而言不取。珠今所在。便撾沙門。血出流地。沙門故言。我不隱珠。須臾鸚鵡出飲地血。與杖相遇。鸚鵡即死。復欲舉手撾於沙門。沙門言。止聽我語。鸚鵡吞之。即破鸚鵡得珠。主人謂沙門曰。何不早說。乃使如是。沙門曰。我持佛戒不得殺生。即欲說之。恐殺鸚鵡今鸚鵡死。我乃說之。鸚鵡若活。卿撾我死。我終不說也。主人便自剋責悔過。辭謝之。沙門不瞋。顏色不變(出一卷雜譬喻經)。 沙門遇鬼變身乍有乍無二十二 有沙門。於山中念道。有一鬼。化作無頭人而行。沙門言。咄快無頭。則不知頭痛。又無目耳不知音響。鬼復化作無軀人。沙門言。咄快無頭人。不知痛痒。無五藏不病。鬼復化作無手足人。沙門言。咄快無手足不能行。亦不取人物。鬼知沙門守志。即便滅去(出一卷雜譬喻經)。 沙門得鬼抱安心說化鬼辭謝而去二十三 外國有沙門行道。與噉人鬼相逢。鬼急抱之。沙門言。我今因與卿相得。卿心與我如天地相去大遠。卿心好殺。我心好生。卿與道反。鬼便捨沙門。不敢復抱。即卻辭謝言。我愚癡不及耳(出一卷雜譬喻經)。 道人度獵師二十四 昔有道人。晝夜行道。初不懈息。且有身口之急。當須飲食。便行乞丐。忽到獵師邊乞。獵師無道。便大瞋恚。欲射道人。道人言。止止。勿射我餘處。正射我腹。便開衣露腹。喚令其射。獵師即下弓釋箭。前問道人。夫人之處世。無不畏死。而道人何故令我射腹。道人語言。此腹欲食。由此之故。不避危險。是以射之。獵師即悟。吾緣山嶺。不避虎狼。亦為此腹。宿緣福至。忽便開解。道人為說三塗之苦泥洹之樂。獵師自知殺獵罪重。便從受戒。發菩提心(出譬喻經第十卷)。 經律異相卷第十九 【佛住舍衛城。有長者。名曰難提。捨家出俗行住坐臥。心常念定。名為禪難提。是時難提於開眼林中作草庵舍。彼於其中初中後夜修行自業得出俗正受。乃經七年已。退失禪定。復依一樹下還求本定。時魔眷屬常作方便伺求其便。變為女人端正無比。華香瓔珞。住難提前謂言。比丘。共相娛樂行婬事來。時難提言。惡邪速滅。惡邪速滅。口雖此言而目不視。天女復第二第三所說如上。時難提第二第三亦復如是。說時天女便脫瓔珞之服露其形體。立難提前。語難提言。共行婬來。時難提見其形相。而生欲心答言可。爾時天女漸漸卻行。難提喚言。汝可小住共相娛樂。難提往就。天女疾去。難提追逐到祇洹塹中。有王家死馬。天女到馬所隱形不見。時難提欲心熾盛即婬死馬。欲心息已便作是念。我甚不善非沙門法。以信出家而犯波羅夷罪。用著法服食人信施為。即脫法衣著右手中。左手掩形而趣祇洹。語比丘言。長老我犯波羅夷。時諸比丘在祇洹門間經行。共相謂言。此是坐禪難提修梵行人。不應犯波羅夷。難提復言。諸長老不爾。我實犯波羅夷。諸比丘問其因緣。難提即具說之。諸比丘以是事具白世尊。佛告諸比丘。是難提善男子自說所犯重罪應驅當出。時諸比丘如教驅出。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長老難提久修梵行。而為此天女之所誑惑。佛告比丘。是難提不但今日為天女所惑退失梵行。過去世時亦為彼所惑失於梵行。過去世時。南方阿槃提國有迦葉氏。外道出家聰明博識。博綜典籍靡不開達。彼外道者助王治國。時彼國王執持姦賊。種種治罪割截耳鼻治之甚苦。時彼外道深自惟念。我已出家。云何與王共參此事。便白王言。聽我出家。王即答言。師已出家。云何方言我欲出家。答言。大王。我今預此種種刑罰。苦惱眾生何名出家。王即問言。師今欲於何出家。答言。大王。欲學仙人出家。王言可爾。隨意出家。去城不遠有百巖山。有流泉玉池華果茂盛。即造彼山而立靜處舍。彼於山中修習外道。得世俗定起五神通。於春後日食諸果蓏四大不適。因其小行不淨流出。時有牝鹿渴乏求水飲此小便。不淨著舌舐其產道。眾生行報不可思議。因是受胎。常在廬側食草飲水。至其月滿產一小兒。爾時仙人出行採草。鹿產難故即大悲鳴。仙人聞鹿鳴急。謂為惡蟲所害。欲往救之見生小兒。仙人見已怪而念曰。云何畜生而生於人。尋入定觀見本因緣即是我子。於彼小兒便生愛心。裹以皮衣持歸養之。仙人抱舉鹿母乳之。依母生故體斑似鹿。是故作字。名曰鹿斑。漸漸長大至年七歲。仁愛孝慈採果取水供養仙人。是時仙人念言。天下可畏無過女人。即教誡子言。可畏之甚無過女人。敗正毀德靡不由之。於是教以禪定。化以五通。為說偈言。】〔此文明本與宋本元本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