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藏記集序卷第九 釋僧祐撰 輸入者 周海燕 校對者 譚海云 吳迎香 改稿者 程海燕 華嚴經記第一 出經後記 十住經含注序第二 釋僧衛作 漸備經十住胡名并書敘第三 未詳作者 菩薩善戒菩薩持二經記第四 釋僧祐撰 大集虛空藏無盡意經記第五 釋僧祐撰 如來大哀經記第六 未詳作者 長阿鋡經序第七 僧肇法師 中阿鋡經序第八 道慈法師 增一阿鋡經序第九 道安法師 四阿鋡暮抄序第十 未詳作者 優婆塞戒經序記第十一 出經後記 菩提經序第十二 僧馥法師 關中出禪經序第十三 叡法師作 廬山修行方便禪經序第十四 慧遠法師 禪要祕密經記第十五 出經後記 修行地不淨觀序第十六 慧觀法師 勝鬘經序第十七 法慈法師 勝鬘經序第十八 慈法師 文殊師利發願記第十九 出經後記 賢愚經記第二十 釋僧祐撰 八吉祥經後記第二十一 出經後記 無量義經序第二十二 劉虯作 譬喻經序第二十三 康法邃作 百句譬喻經前記第二十四 出經前記 華嚴經記第一 出經後記 華嚴經胡本凡十萬偈。昔道人支法領。從于闐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胡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時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凡再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之歲。十二月二十八日挍畢。 十住經含注序第二 釋僧衛作 夫冥壑以沖虛靜用。百川以之本。至極以無相標玄。品物以之宗。故法性住湛一以居妙。寂紛累以運通。靈根朗圓燭以遂能。乘涉動以開用。然能要有資用必有本。用必有本。故御本則悟涉無方。能要有資。故悟虛則遂其通。通則苞鏡六合而有無圓照。塞則用隨緣感而應必慮偏。照圓則神功造極。慮偏則顛覆興焉。故四瀆開溢則洪川灌壑。玄象差轍則三光晦耀。因此而推。固知運通有宗化積有本。夫運通之宗。因緣開其會。無相極其終。化積之本。十道啟其謀。心術兆其始。故心術憑無則靈照通而大乘廓。滯有則神虛塞而九宅開矣。然推而極之則唯心與法。引而張之則綿彰八極。請辯而目焉。夫萬法浩然宗一無相。靈魄彌綸統極圓照。斯蓋目體用為萬法。言性虛為無相。稱動王為心識。謂靜御為智照。故滯有慮塞。則曰心曰識。憑虛照通。則曰智曰見。見者正見也。始曉之偏目也。智者正遍知也。體極之圓號也。正見創入轍之始。正遍標體極之終。四者蓋精魄彌綸水鏡萬法。雖數隨緣感。然靈照常一而不變者也。夫體用無方則用實異照。故亂識為塵穢心欲。開見謂寶。廓智謂種。穢心故。五欲為酖醴之室。開見故。三寶為荊石之門。亂識故。六塵為幻惑之肆。廓智故。一切種為驪龍之淵。四者寔萬法浩然同實異照。雖感應交映而宗一無相者也。故識御六塵以矇性。心赴五欲以昏慮。見憑四諦以洗鑒。智撫無相以通照。然則境雖理故心緣精魄彌綸體故靈照。靈照故統名一心。所緣故總號一法。若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末始非二。故十住為經。將窮頤心術之原本。遂真悟之始辯。神功啟于化彰。八萬歸於圓照。使靈機無隱伏之數。大造無虛竊之名。爾乃落滯識以反鑒。貞真慧以居宗。開十道運其用。恬無相遠其通。合三義以廓能則表宏稱謂菩提。菩提者統極十道之尊號。括囊通物之妙稱。乃十住啟靈照之圓極。遠弘大通之逸軌。故十住者。靜照息機反鑒之容目者也。夫所以冠大業之始唱。統十地之通目。表稱十住。諒義存於茲焉。義存於茲焉。然則十住之興。蓋廓明神覺之響像。發瑩真慧之砥礪。如來反流盡源之舟輿。世雄撫會誕化之天府。乃眾經之宗本。法藏之淵源。實鑒始領終之水鏡。光宣佛慧之日月者也。夫致弘不可以言象窮。道玄不可以名數極。故文約而義豐。詞婉而旨弘。兆百行開于心轍。啟八萬舉其一隅。非夫探鉤玄亹研機。孰能亢貞鑒敬於希微。開拔英悟返于三隅者哉。悲夫守習之迷。雖服膺舊聞不翫斯要。譬負日月而彌昏。面玄津而莫濟矣。當請彌而攉焉。夫舉高必詣遠。致深則興玄。故廓六天以妙處。引法雲以勝眾。蓋非勝無以扣其玄處。非妙不足光其道。道光要有方。玄扣必得人。故位妙處以殊方則境絕眾穢。開玄肆以引眾則英彥蓋時。處極六天則實映七珍。眾舉法靈則體鏡九宅。廓六變以開運。朗耀世之宏觀。叩三說以開奧。撫玄中之統韻。發五請以宣到。慮眾誠以彌淳。遞二七以運感。互交用於玄端開。神轍于三轉之際。兆靈覺於九識之淵。匹夫眾經以比興固不得同日而語。開八萬以辯用焉。可共劫而言非。夫體苞三義道總兩端。孰有若斯之弘哉。孰有若斯之弘哉。以此而斷。其道淵矣。其致玄矣。夫以金剛之幽殖總神辯以居用。猶日不可究其深。況自降慈者乎。然道不獨運。弘必由人。故令千載之下靈液有寄焉。夫外國法師究摩羅耆婆者。挺天悟於命世。邁英風于季俗。乘冥寄而孤遊。因秦運以弘道。撫玄節於希聲。暢微言于象外。可以祛故納新。非擬三益悟宗。入轍幾于過半。運啟其願彌遭其會。以鉛礫之質廁南金之肆。誠悟無返三之機。思無稽玄之謀。然在聞賞事庶無惑焉。故撫經靜慮感尋疇昔。每苦其文約而致弘。言婉而旨玄使靈燭映于隱數。大宗昧于褊文。神標繇是以權範。玄風自茲用澆。淳至于閑詣靖惟扣膺津門則何常不遙。然長慨撫頹薄以興懷哉。故遂撰記上聞略為注釋。豈曰淵壑之待晨露。蓋以申其用己之心耳。庶後來明哲有以引而補焉。 漸備經十住胡名并書敘第三 未詳作者 波牟提陀晉曰一住 維摩羅晉曰二住 波披迦羅晉曰三住 阿至摸晉曰四住 頭闍耶晉曰五住 阿比目佉晉曰六住 頭羅迦摩晉曰七住 阿遮羅晉曰八住 抄頭摩提晉曰九住 曇摩彌迦晉曰十住 漸備經晉曰十住名。 第一住名悅豫 第二住名離垢 第三住名興光 第四住名輝耀 第五住名難勝 第六住名目前 第七住名玄妙 第八住名不動 第九住名善哉意 第十住名法雨 漸備經十住行。 第一住今忘 第二住說誡行 第三住說十二門五通事 第四住說三十七品事 第五住說四諦事 第六住說十二因緣事 第七住說權智事 第八住說神足變化事 第九住說神足教化事 第十住亦說神足教化事 漸備經護公以元康七年出之。其經有五卷五萬餘言。第一卷說一住事。今無此一卷。今現有二住以上至十住為十品。 漸備經十住與本業大品異。說事委悉於本業大品。不知何以曀於涼州。昔涼州諸道士釋教道竺法彥義。斯二道士普皆博學。以經法為意。不知何以不集此經。又亦不聞其有所說。始知博聞之難為人興顯經。且亦是大經。說事廣大義理幽深。乃是眾經之美望。辭敘茂贍真有奇聞。而帛法巨亦是博學道士。昔鄴中亦與周旋。不知何以復不集此經。又不聞其言。博聞強記信難有。護公出須賴經。雖不見恒聞彥說之。張天錫更出首楞嚴。故當應委於先者。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沙門法護。在長安巿西寺中出漸備經。手執胡本譯為晉言。護公菩薩人也。尋其餘音遺跡。使人仰之彌遠。夫諸方等無生諸三昧經類多。此公所出。真眾生之冥梯。大品出來雖數十年。先出諸公略不縷習。不解諸公何以爾。諸公才明過人。當能留心思研心以為至業者。故當極有所得先出諸公。故恨大蘭於文句殊多可恨。大品頃來東西諸講習無不以為業。於文句猶不同覺其轉深。但才分有限思尋有極。幽旨作非短思所盡。然文句故可力為方欲研之。窮此一生冀有微補。漸備經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緣冥中之助忽復得之。漸備所說十住位分眾行各有階級。目下殊異於眾經。方欲根悉研尋之如今芒芒猶涉大海。不知第一住中何說。彼或有因緣信使君不可不持。作意盡尋求之理。大品上兩卷若有可尋之階。亦勤以為意。護公出光讚。計在放光前九年。不九年當八年。不知何以遂逸在涼州不行於世。尋出經時。乃在長安出之。而都不流行。乃不知其故。吾往在河北。唯見一卷經。後記云。十七章。年號日月亦與此記同。但不記處所。所以為異。然出經時人云聶承遠筆受。帛元信沙門法度此人。皆長安人也。以此推之。略當必在長安出。此經胡本。亦言于闐沙門祇多羅所齎來也。此同如慧常等涼州來疏。正似涼州出。未詳其故。或乃護公在長安時。經未流宣唯持至涼州。未能乃詳審。泰元元年歲在丙子五月二十四日此經達襄陽。釋慧常以酉年因此經寄互巿人康兒展轉至長安。長安安法華遣人送至互巿。互巿人送達襄陽。付沙門釋道安。襄陽時齊僧有三百人。使釋僧顯寫送與楊州道人竺法汰。漸備經。以泰元元年十月三日達襄陽。亦是慧常等所送。與光讚俱來。頃南鄉間人留寫。故不與光讚俱至耳。首楞嚴須賴。並皆與漸備俱至。涼州道人釋慧常。歲在壬申。於內苑寺中寫此經。以酉年因寄。至子年四月二十三日達襄陽。首楞嚴經事事多於先者。非第一第二第九。此章最多近三四百言許。於文句極有所益。須羅經亦復小多。能有佳處。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四部不具。於大化有所闕。般若經乃以善男子善女人為教首。而戒立行之本百行之始。猶樹之有根。常以為深恨。若有緣便盡訪求之理。先胡本有至信。因之勿零落。 菩薩善戒菩薩地持二經記第四 僧祐撰 祐尋舊錄。此經十卷。是宋文帝世。三藏法師求那跋摩。於京都譯出。經文云。此經名善戒。名菩薩地。名菩薩毘尼摩夷。名如來藏。名一切善法根本。名安樂國。名諸波羅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優波離問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如是我聞。次第列品乃至三十。而復有別本題為菩薩地經。檢此兩本。文句悉同。唯一兩品分品品名小小有異。義亦不殊。既更不見有異人重出。推之應是一經。而諸品亂雜前後參差。菩薩地本分為三段。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有四品。第三段有八品。未詳兩本孰是三藏所出正本也。 又菩薩地持經八卷。有二十七品。亦分三段。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是晉安帝世。曇摩懺。於西涼州譯出。經首禮敬三寶。無如是我聞。似撰集佛語文中不出有異名。而今此本或題云菩薩戒經。或題云菩薩地經。與三藏所出菩薩善戒經。二文雖異五名相涉。故同一記。又此二經明義相類。根本似是一經。異國人出。故成別部也。並次第明六度。品名多同。製辭各異。祐見菩薩地經一本。其第四卷第十戒品。乃是地持經中戒品。又少第九施品。當是曝曬誤雜。後人不悉。便爾傳寫。其本脫多恐方亂惑。若細尋內題。了然可見。若有菩薩地經闕無第九施品者。即是誤本也。 大集虛空藏無盡意三經記第五 僧祐撰 祐尋舊錄。大集經。是晉安帝世。天竺沙門曇摩懺。於西涼州譯出。有二十九卷。首尾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第二陀羅尼自在王。第三寶女。第四不眴。第五海慧。第六無言。第七不可說。第八虛空藏。第九寶幢。第十虛空目。第十一寶髻。第十二無盡意。更不見異人別譯。而今別部唯有二十四卷。 尋其經文餘悉同。唯不可說菩薩品後寶幢分前。中間闕無虛空藏所問品五卷。又經唯盡寶髻菩薩品。復無最末無盡意所說不可思議品四卷。略無二品九卷。分所餘二十卷為二十四卷耳。 又尋兩本。並以海慧菩薩品為第五。越至無言菩薩品第七。無第六品。未詳所以。 又撿錄。別有大虛空藏經五卷成者。即此經虛空藏品。當是時世有益甄為異部。又別無盡意經四卷成者。亦是此經末無盡意品也。但護公錄復出無盡意經四卷。未詳與此本同異。 如來大哀經記第六 未詳作者 元康元年七月七日。燉煌菩薩支法護。手執胡經。經名如來大哀。口授聶承遠道真正書晉言。以其年八月二十三日訖。護親自覆挍。當令大法光顯流布。其有攬者。疾得總持暢澤妙法。 長阿含經序第七 釋僧肇作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身口則防之以禁律。明善惡則導之以契經。演幽微則辯之以法相。然則三藏之作也。本於殊應。會之有宗則異途同趣矣。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誦。法相阿毘曇藏也。四分五誦。契經四阿含藏也。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中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為典也。淵博弘富溫而彌曠。明宣禍福賢愚之跡。割判真偽異濟之原。歷記古今成敗之數。墟域二儀品物之倫。道無不由法無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開析修途所記長遠。故以長為目。翫茲典者長迷頓曉。邪正難辯顯如晝夜。報應冥昧照若影嚮。劫數雖遼近猶朝夕。六合雖曠現若目前。斯可謂朗火明於幽室。慧五目於眾瞽。不闚戶牖而智無不周矣。大秦天王。滌除玄攬高韻獨邁。恬智交養道世俱濟。每懼微言翳於殊俗。以右將軍使者司隸挍尉晉公姚爽。質直清柔玄心超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上特留懷每任以法事。以弘始十二年歲上章掩茂。請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出律藏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訖。十五年歲昭陽奮若。出此長阿含訖。涼州沙門佛念為譯。秦國道士道含筆受。時集京夏名勝沙門於宅第挍定。恭承法言敬無差舛。蠲華崇朴務存聖旨。余以嘉遇猥參聽次。雖無翼善之功。而豫親承之末。故略記時事以示來覽焉。 中阿鋡經序第八 釋道慈 中阿鋡經記云。昔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鋡增一阿毘曇廣說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二眾從解脫緣。此諸經律凡百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悕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於是良匠背世。故以弗獲改正。乃經數年至關東小清。冀州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唯中阿鋡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應運流化法施江左。于時晉國大長者尚書令衛將軍東亭侯優婆塞王元琳。常護持正法以為己任。即檀越也。為出經故造立精舍。延請有道釋慧持等義學沙門四十許人。施諸所安四事無乏。又豫請經師僧伽羅叉。長供數年。然後乃以晉隆安元年丁酉之歲十一月十日。於楊州丹楊郡。建康縣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鋡。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講胡本。請僧伽提和轉胡為晉。豫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唐化共書。至來二年戊戍之歲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此中阿鋡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時遇國大難未即正書。乃至五年辛丑之歲。方得正寫挍定流傳。其人傳譯。准之先出大有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若委靡順從則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逆忤先習不愜眾情。是以其人不得自專。時有改本從舊名耳。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梵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 增一阿含序第九 釋道安作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指不復重序也。增一阿含者。皆法條貫以數相次也。數終十今加其一。故曰增一也。且數數皆增。以增為義也。其為法也。多錄禁律繩墨切厲。乃度世撿括也外國巖岫之士江海之人。於四阿含多詠味茲焉。有外國沙門曇摩難提者。兜佉勒國人也。齠齓出家。孰與廣聞誦。二阿含溫故日新。周行諸國無土不涉。以秦建元二十年來詣長安。外國鄉人咸皆善之。武威太宗趙文業。求令出焉。佛念譯傳曇嵩筆受。歲在甲申夏出。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余與法和共考正之。僧略僧茂則挍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專在斯業之中。全具二阿含一百卷鞞婆沙婆和須蜜僧伽羅剎傳。此五大經。自法東流出經之優者也。四阿含四十應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起書為錄偈焉。懼法留世久遺逸散落也。斯土前出諸經班班有其中者。今為二阿含。各為新錄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見經尋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凡諸學士撰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與沙彌白衣共視也。而今已後。幸共護也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誨。幸勿藐藐聽也。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通中創也。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愛道品。乃不知是禁經比丘尼法堪慊切直割而去之。此乃是大鄙可痛恨者也。此二經有力道士。乃能見當以著心焉。如其輕忽不以為意者。幸我同志鳴鼓攻之可也。 四阿鋡暮抄序第十 未詳作者 阿鋡暮者秦言趣無也。阿難既出十二部經。又採撮其要逕至道法。為四阿鋡暮與阿毘曇及律並為三藏焉。身毒學士以為至德未墜於地也。有阿羅漢。名婆素跋陀。抄其膏腴以為一部。九品四十六葉。斥重去復文約義豐。真可謂經之瓔鬘也。百行美妙辨是與非。莫不悉載也。優奧深富行之能事畢矣。有外國沙門。字因提麗。先齎詣前部國。祕之佩身不以示人。其王彌第求得諷之。遂得布此。余以壬午之歲八月。東省先師寺廟。於鄴寺令鳩摩羅佛提執胡本。佛念佛護為譯。僧導曇究僧叡筆受。至冬十一月乃訖。此歲夏出阿毘曇。冬出此經。一年之中。具二藏也。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斯經。恐韋編未絕不終其業耳。若加數年將無大過也。近敕譯人直令轉胡為秦。解方言而已。經之文質所不敢易也。又有懸數懸事。皆訪其人為注其下。時復以意消息者為章。章注修妒路者。其人注解別經本也。其有直言修妒路者。引經證非注解也。 優婆塞戒經記第十一 出經後記 太歲在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撫軍將軍錄尚書事大沮渠興國。與諸優婆塞等五百餘人。共於都城之內。請天竺法師曇摩讖譯。此在家菩薩戒。至秋七月二十三日都訖。秦沙門道養筆受。願此功德令國祚無窮。將來之世值遇彌勒。初聞悟解逮無生忍。十方有識咸同斯誓。 菩提經注序第十二 釋僧馥 夫萬法無相而有二諦。聖人無知而有二名。二諦者。俗也道也。二名者。權也智也。二名以語默為稱。二諦以緣性為言。緣性兩陳而其實不乖。語默誠異而幽旨莫二。故般若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見緣起為見法也。菩提經者。諸佛之要藏。十住之營統。其文雖約。而義貫眾典。其旨雖玄曉然易攬。猶日月麗天則群像自朗。示之一隅則三方自釋也。經之為體。論緣性則以二諦為宗。語玄會則以權智為主。言菩提則以無得為玄。明發意則以冥期為妙。婉約而弘深。莫不備矣。耆婆法師入室之祕說也。親承者寡。故罕行世。家師順得之。於始會。余雖不敏謬聞於第五十。性疏多漏。故事語而書紳。豈曰注解自貽來哂。庶同乎我者領之文外耳。 關中出禪經序第十三 僧叡法師 禪法者。向道之初門。泥洹之津徑也。此土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門大小安般。雖是其事既不根悉。又無受法。學者之戒蓋闕如也。究摩羅法師。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常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從受禪法。既蒙啟授。乃知學有成准法有成條。首楞嚴經云。人在山中學道。無師道終不成。是其事也。尋蒙抄撰眾家禪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究摩羅羅陀法師所造。後二十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覺中偈。是馬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初觀婬恚癡相及其三門。皆僧伽羅叉之所撰也。息門六事諸論師說也。菩薩習禪法中。後更依持世經益十二因緣一卷要解二卷。別時撰出。夫馳心縱想。則情愈滯而惑愈深。繫意念明。則澄鑒朗照而造極彌密。心如水火。擁之聚之。則其用彌全。決之散之。則其勢彌薄。故論云。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如地質重故勢不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風。風不如心。心無形故力無上。神通變化八不思議。心之力也。心力既全。乃能轉昏入明。明雖愈於不明。而明未全也。明全在于忘照。照忘然後無明非明。無明非明。爾乃幾乎息矣。幾乎息矣。慧之功也。故經云。無禪不智無智不禪。然則禪非智不照。照非禪不成。大哉禪智之業。可不務乎。出此經後至弘始九年閏月五日。重求撿挍。懼初受之不審。差之一毫。將有千里之降。詳而定之。輒復多有所正既正既備。無間然矣。 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第十四 釋慧遠 夫三業之興以禪智為宗。雖精粗異分而階藉有方。是故發軫分逵塗無亂轍。革俗成務功不待積。靜復所由則幽緒告微。淵博難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統可尋。試略而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則禪智之要照寂之謂。其相濟也。照不離寂。寂不離照。感則俱遊。應必同趣。功玄於在用。交養於萬法。其妙物也。運群動以至壹而不有。廓大象於未形而不無。無思無為而無不為。是故洗心靜亂者。以之研慮。悟微入微者。以之窮神也。若乃將入其門機在攝會。理玄數廣道隱於文。則是阿難曲承音詔遇非其人必藏之靈府。何者心無常規其變多方。數無定像待感而應。是故化行天竺緘之有匠。幽關莫開罕闚其廷。從此而觀。理有行藏道不虛授。良有以矣。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此三應真。咸乘至願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經所不辨。必闇軌元匠孱焉無差。其後有優波崛。弱而超悟。智終世表才高應冥。觸理從簡八萬法藏。所在唯要。五部之分始自於此。因斯而推。固知形運以廢興自兆。神用則幽步無跡。妙動難尋涉粗生異。可不慎乎。可不察乎。自茲已來。感於事變懷其舊典者。五部之學並有其人。咸懼大法將頹理深其慨。遂各述讚禪經以隆盛業。其為教也。無數方便以求寂然。寂乎唯寂。其揆一耳。而尋條求根者眾。統本運末者寡。或將暨而不至。或守方而未變。是故經稱滿願之德。高普事之風。原夫聖旨非徒全其長。亦所以救其短。若然五部殊業存乎其人。人不繼世。道或隆替廢興。有時則互相升降。小大之目其可定乎。又達節善變出處無際。晦名寄跡無聞無示。若斯人者。復不可以名部分。既非名部之所分。亦不出乎其外。別有宗明矣。每慨大教東流禪數尤寡。三業無統斯道殆廢。頃鳩摩耆婆宣馬鳴所述乃有此業。雖其道未融。蓋是為山於一簣。欣時來之有遇感。寄趣於若人。捨夫制勝之論而順不言之辯。遂誓被僧那。以至寂為己任。懷德未忘。故遺訓在茲。其為要也。圖大成於末象。開微言而崇體。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門以寢患。達忿競之傷性。齊彼我以宅心。於是異族同氣幻形告疏。入深緣起見生死際。爾乃闢九關於龍津。超三忍以登位。垢習凝於無生。形累畢於神化。故曰。無所從生靡所不生。於諸所生而無不生。今之所譯出。自達磨多羅與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禪訓之宗。搜集經要勸發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詳略之異。達磨多羅。闔眾篇於同道。開一色為恒沙。其為觀也。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復無際。而未始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佛大先以為澄源引流。固宜有漸。是以始自二道開甘露門。釋四義以反迷啟歸塗以領會。分別陰界導以正觀。暢散緣起使優劣自辨。然後令原始反終妙尋其極。其極非盡亦非所盡。乃曰。無盡入于如來無盡法門。非夫道冠三乘智通十地。孰能洞玄根於法身。歸宗一於無相。靜無遺照動不離寂者哉。 禪要祕密治病經記第十五 出經後記 河西王從弟大沮渠安陽侯。於于闐國衢摩帝大寺。從天竺比丘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諸國獨步。誦半億偈兼明禪法。內外綜博無籍不練。故世人咸曰人中師子。沮渠親面稟受憶誦無滯。以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於竹園精舍書出此經。至其月二十五日訖。尼慧濬為檀越。 修行地不淨觀經序第十六 慧觀法師 夫禪典之妙。蓋是三乘之所遊。反迷悟惑者。託幽途以啟真城。塹三業之固宅。廣六度以澄神。散結賊於曠野。研四變以遊心。焰三慧為炬明。浪沖源以殊分。金剛戟以練魔。定慧相和以測真如。是智依定則癡妄虧而霄落。定由智則七淵湛然而淳。清清融九服則玄庭有階。階級相乘則鑪冶成妙。義之本本之有方。尋根傳訓則冥一俱當。雖利鈍有殊濟苦一量。若契會同趣則聖性同照。聖性同照則累患永遼。故知禪智為出世之妙術。實際之義標也。夫禪智之為道。言約理備。究析中道。對治萬法。善惡相乘。迭轉孰止。互有廢興。館闚匠徹。略位其宗。以揆大方。異世同文。上聖為慈悲之主。留法藏於千載。示三異之軌轍。知會通之至階。汰粗於曩劫。曲成眾豔之靈蠙。密典相傳以至今。接有緣以八背。未始失其會。隨機猶掌迴。所謂澹智常寂而不失。照雖高機寂化一用。故能窮諸法寶。擬想玄扉遊志妙極。躡神光於無間者哉。禪典要密。宜對之有宗。若漏失根原則支尋不全。群盲失旨則上慢幽昏。可不懼乎。若能審其本根冥訓道成。實觀會古則萬境齊明。沖途爾而融。體玄像於無形。然後知凡聖異流心行無邊。然棄本尋條之士。各以升降小異。俱會其穴。遂迷穴見。偶變其津塗。昏遊長夜永與理隔。不亦哀哉。自頃來禪訓實少尟得其中。每以列形難保遷動不常。便啟誠三寶搜求玄要。依四百論扣其關旨。會遇西來宗匠。綜習大法尋本至終。冥隅一開。千載之下優曇再隆。可不欣乎。遂乃推究高宗承嗣之範。云佛涅槃後阿難曲奉聖旨流行千載。先與同行弟子摩田地。摩田地傳與舍那婆斯。此三應真。大願弘覆冥搆于昔。神超事外慈在寧濟潛行救物偶會無差。佛在世時。有外學五通仙人。往至佛所請求出家。乘俗高勝志存遠寄。便言。若我入道智慧辯才與身子等者。爾乃當於至尊法中修習梵行。佛知其本根於後百年當弘大事。便答仙人。汝今出家。智慧淺薄不及身子。仙人即退。後百年中其人出世。奇識博達遇物開悟。遂出家學道。尋得應真。三明內照六通遠振。辯才無礙摧諸異論。所度人眾其量無邊於諸法藏開託教文。諸賢遂見。乃有五部之異。是化運有方開徹有期。五部既舉則深淺殊風。遂有支流之別。既有其別。可不究本詳而後學耶。此一部典。名為具足清淨法場。傳此法至於罽賓。轉至富若蜜羅。富若蜜羅亦盡諸漏具足六通。後至弟子富若羅。亦得應真。此二人於罽賓中為第一教首。富若蜜羅去世已來五十餘年。弟子去世二十餘年。曇摩多羅菩薩。與佛陀斯那俱共。諮得高勝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賓。為第三訓首。有於彼來者。親從其受法。教誨見其涅槃。時遺教言。我所化人眾數甚多。入道之徒具有七百。富若羅所訓為教師者十五六人。如今於西域中熾盛教化。受學者眾。曇摩羅從天竺來。以是法要傳與婆陀羅。婆陀羅與佛陀斯那。佛陀斯那愍此旃丹無真習可師。故傳此法本流至東州。亦欲使了其真偽。塗無亂轍成無虛搆。必加厚益斯經所云開四色為分界一色無量緣宗歸部津則發趣。果然其猶朝陽揮首萬類影旋。師子震吼則眾獸伏焉。聖王輪寶諸雄悚然。攬斯法界廓清虛津。入有不惑處無不沈。自非道起群方智鑒玄中。孰能立無言之辯於靈沼之淵。寄言述於七覺之林。可謂無名於所名而物無不名。無形於所形而物無不形。無事於所事而物無不事者哉。 勝鬘經序第十七 釋慧觀作 勝鬘經者。蓋方廣之要略。超昇之洪軌。欲其為教也。創基覆簣而雲峰已搆。沖想一興而淵悟載豁。言踰常訓旨越舊篇。故發心希聖而神儀曜靈。歸無別章而歎德斯備。誠感聲發而尊號響集。然後勒心切戒曠志僧那。善攝靡遺大乘斯御。馳輪幽轍長驅永路。期運剋終誕登玄極。玄極無二。故萬流歸一。故曰三乘皆入一乘。所謂究竟第一義乘。一誠無辯而義有區分。名由義生。故稱謂屢轉三五之興。蓋由此也。爾其奧也。窮無始之前以明解惑之本。究來際之末挹泥洹之妙。文寡義豐彌綸群籍。宇宙不足以擬其廣。太虛不能以議其量。淵兮其不可測也。廓兮其不可極也。將來本際之源。追反流之極者。必至於此焉。司徒彭城王。殖根遐劫龍現茲生。依跡上台協讚皇極。而神澄世表志光玄猷。聞斯幽典誠期愈曠。凡厥道俗莫不響悅。請外國沙門求那跋陀羅。手執正本口宣梵音。山居苦節通悟息心。釋寶雲譯為宋語。德行諸僧慧嚴等一百餘人。考音詳義以定厥文。大宋元嘉十三年歲次玄枵八月十四日。初轉梵輪。訖于月終。公乃廣寫雲布以澤未洽。將興後世同往高會道場。故略敘法要。以染同暮之懷云爾。 勝鬘經序第十八 慈法師 勝鬘經者。蓋是方等之宗極者也。所以存于千載。功由人弘故得。以元嘉十二年歲在乙亥。有天竺沙門。名功德賢。業素敦尚貫統大乘。遠載胡本來遊上京。庇跡祇洹招學鑽訪才雖不精絕義粗輝揚遂播斯旨乃上簡帝主。于時有優婆塞何尚之居丹楊尹。為佛法檀越。登集京輦敏德名望。便於郡內請出此經。既會賢本心。又謹傳譯字句雖質而理妙淵博。殆非常情所可廟慮。時竺道生義學弟子竺道攸者。少習玄宗偏蒙旨訓。後侍從入廬山溫故傳覆。可謂助鳳耀德者也。法師至元嘉十一年。於講座之上遷神異世。道攸慕深情慟有若天墜。於是奉訣墳壟遂遁臨川。三十許載。經出之後。披尋反覆既悟深旨。仰而歎曰。先師昔義闇與經會。但歲不待人經襲義後。若明匠在世剖析幽賾者。豈不使異經同文解無餘向者哉。輒敢解釋兼翼宣遺訓。故作注解。凡有五卷。時人以為文廣義隱。所以省者息心玄門。至大明四年。孝武皇帝以其師習有承敕出為都邑。法師慈因得諮覲粗問此經首尾。又尋其注意竊謂義然。今聊撮其要解。撰為二卷。庶使後賢共見其旨焉。 文殊師利發願經記第十九 出經後記 晉元熙二年歲在庚申。於楊州鬥場寺禪師新出云。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 賢愚經記第二十 釋僧祐新撰 十二部典。蓋區別法門曠劫因緣。既事照於本生智者得解。亦理資於譬喻賢愚經者。可謂兼此二義矣。河西沙門釋曇學威德等。凡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於于闐大寺遇般遮于瑟之會。般遮于瑟者。漢言五年一切大眾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學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折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既而踰越流沙齎到涼州。于時沙門釋慧朗。河西宗匠。道業淵博總持方等。以為此經所記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載善惡。善惡相翻則賢愚之分也。前代傳經已多譬喻。故因事改名。號曰賢愚焉。元嘉二十二年歲在乙酉。始集此經。京師天安寺沙門釋弘宗者。戒力堅淨志業純白。此經初至。隨師河西。時為沙彌。年始十四。親預斯集躬睹其事。洎梁天監四年。春秋八十有四。凡六十四臘。京師之第一上座也。唯經至中國則七十年矣。祐總集經藏訪訊遐邇。躬往諮問面質其事。宗年耆德峻心直據明。故標講為錄。以示後學焉。 八吉祥經記第二十一 出經後記 八吉祥經。宋元嘉二十九年太歲壬辰正月三日。天竺國大乘比丘釋求那跋陀羅。於荊州城內譯出。此經至其月六日竟使。持節侍中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司空荊州刺史領南蠻挍尉南譙王優婆塞劉義宣為檀越。 無量義經序第二十二 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法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夫三界群生隨義而轉。一極正覺任機而通。流轉起滅者。必在苦而希樂。此叩聖之感也。順通示現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應也。根異教殊其階成七。先為波利等說五戒。所謂人天善根一也。次為拘鄰等轉四諦。所謂授聲聞乘二也。次為中根演十二因緣。所謂授緣覺乘三也。次為上根舉六波羅蜜。所謂授以大乘四也。眾教宜融群疑須導。次說無量義經。既稱得道差品。復云未顯真實。使發求實之冥機。用開一極之由序五也。故法華接唱一除三。順彼求實之心。去此施權之名六也。雖權開而實現猶掩常住之正義。在雙樹而臨崖。乃暢我淨之玄音七也。過斯以往。法門雖多撮其大歸。數盡於此。亦山眾聲不出五音之表。百氏並在六家之內。其無量義經。雖法華首戴其目。而中夏未睹其說。每臨講肆未嘗不廢談而歎。想見斯文。忽有武當山比丘慧表。生自羌冑。偽帝姚略從子。國破之日為晉軍何澹之所得。數歲聰黠。澹之字曰螟蛉。養為假子。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遊尋不擇夷險。以齊建元三年。復訪奇搜祕遠至嶺南。於廣州朝亭寺。遇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能隸書口解齊言。欲傳此經未知所授。表便慇懃致請心形俱至。淹歷旬朔僅得一本。仍還嶠北齎入武當。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頂戴出山見投弘通。奉覿真文欣敬兼誠。詠歌不足手舞莫宣。輒虔訪宿解抽刷庸思。謹立序注云。 自極教應世與俗而差。神道救物稱感成異。玄圃以東號曰太一。罽賓以西字為正覺。東國明殃慶於百年。西域辨休咎於三世。希無之與修空。其揆一也。有欲於無者。既無得無之分。施心於空者。豈有入空之照。而講求釋教者。或謂會理可漸。或謂入空必頓。請試言之。以筌幽寄。立漸者。以萬事之成莫不有漸。堅冰基於履霜。九成作於累土。學人之入空也。雖未員符。譬如斬木去寸無寸去尺無尺。三空稍登寧非漸耶。立頓者。以希善之功莫過觀於法性。法性從緣非有非無。忘慮於非有非無。理照斯一者。乃曰解空。存心於非有非無。境智猶二者。未免於有。有中伏結。非無日損之驗。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效。而言納羅漢於一聽。判無生於終朝。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妙得非漸理固必然。既二談分路兩意爭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支公之論無生以七住為道慧陰足十住則群方與能在跡斯異語照則一安公之辯異。觀三乘者始匱之因。稱定慧者終成之實。錄此謂始求可隨根。三入解則其慧不二。譬喻亦云。大難既夷乃無有三。險路既息其化即亡。此則名一為三。非有三悟明矣。生公云。道品可以泥洹。非羅漢之名。六度可以至佛。非樹王之謂斬木之喻。木存故尺寸可漸。無生之證。生盡故其照必頓。案三乘名教。皆以生盡照息。去有入空以此為道。不得取象於形器也。今無量義。亦以無相為本。若所證實異豈曰無相。若入照必同寧曰有漸。非漸而云漸。密筌之虛教耳。如來亦云。空拳誑小兒。以此度眾生。微文接粗漸說或允。忘象得意頓義為長。聊舉大較。談者擇焉。 譬喻經序第二十三 康法邃造 譬喻經者。皆是如來隨時方便四說之辭。敷演弘教訓誘之要。牽物引類轉相證據。互明善惡罪福報應。皆可寤心免彼三塗如今所聞億未載一。而前後所寫互多複重。今復撰集事取一篇。以為十卷。比次首尾皆令條別。趣使易了於心無疑。願率土之賢有所遵承。永升福堂為將來基。 百句譬喻經記第二十四 出經前記 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師求那毘地。出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抄出譬喻。聚為一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法師集行大乘。為新學者撰說此經。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