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疏卷第下

上宮皇御製
輸入者 劉映霞

文殊問疾品第五上來雖復命五百聲聞八千菩薩。各陳昔日受屈皆辭曰不堪。一無欲往。故不成問疾。但至此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陳佛意方成問疾。故因為品目也。從此品以下。入見阿閦佛國品訖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以來。經三段中第二正說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從此品以下訖香積品凡有六品。明淨名正在方丈之內。自宣不思議權實二智之理化三根人。第二從菩薩行品以下。入見阿閦佛國品訖舉眾皆見以來。明從方丈就於菴羅。與佛共明種種妙法證成方丈不思議之說也。一云。正說唯在初六品。從菩薩行品以下。為流通說也。而至處當釋。就第一淨名正在方丈化三根人中自有三。第一問疾與不思議二品化上根人。第二觀眾生與佛道二品化中根人。第三入不二法門與香積二品化下根人。就第一舉二品化上根中亦有二。第一問疾品中。人則唯淨名一人。事則唯現疾一事。故名為略明不思議。第二不思議品中。人則諸佛菩薩皆現。事則廣明種種不思議之事。故名為廣明不思議也。上根之人聞此廣略二說。生信益解。改凡成聖。一云。就第一正在方丈宣不思議中。但開為二。問疾一品略明不思議。不思議品以下五品廣明不思議也。五品即因上事而來故分文。亦即當品而釋也。然今據前釋而述也。就此問疾品。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更不可見。名問疾緣由。第二從且置是事以下。正明問疾。就第一問疾緣由中。亦開為六。第一佛命。第二文殊奉旨。第三從於是眾中以下。明大眾願與文殊共往。第四從於是文殊以下。文殊與大眾共入方丈。第五從爾時長者以下。明淨名知文殊與大眾俱來。空其室內。第六從維摩詰言以下。明淨名與文殊略申賓主之禮。往伏除疑。第一可見。就第二奉旨中亦有二。第一先嘆淨名難酬之德。第二從雖然以下。正明承旨可往。就第一嘆難酬中。亦有二。第一總嘆。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是。第二從深達實相以下。舉法門別嘆。就中有九句分為三重。第一初四句據四辨為嘆。第二有四句就雜門作嘆。第三有一句舉二智結嘆。深達實相者。義辨。真理絕偽超於有相。故稱實相。善說法要者。辭辨。辨才無滯者。樂說辨。智慧無閡者。法辨。從一切菩薩以下四句。第二就雜門為嘆。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者。善達因地一切諸行。諸佛祕藏無不得入者。明善達果地所說十二義也。肇法師云。近知菩薩之儀式。遠入諸佛之祕藏。祕藏謂佛身佛身口意祕密之藏。此二句困是相對。明困果之理無所不達。降伏眾魔者。明降四魔也。此句嘆其剛用。亦可。外化行。遊戲神通者。乘於五通化物適意。即義同遊戲。此句嘆其柔用。亦可。自行。此二句剛柔相對。明剛柔之義無所不能。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者。第三舉二智結嘆。慧者實智。方便者橫智。明能具此二智故。上所嘆諸德亦悉清。從雖然以下。奉旨中第二正明承旨可往。第三第四可見。但就第五明淨名知文殊與大眾來空其室內中自有二。第一明淨名空其室內以為論端。第二從既入其舍以下。明文殊見室空。夫論現疾之情。欲令新學菩薩雖遇疾患。而起大悲安心化物莫有惓癈。空其室者。正為欲遣眾生是非之惑。而就別為論。因空室生五事。由現疾生六論也。因空室生五事者。第一文殊見室空問淨名。居士此室何以空。淨名答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非但我室。第二文殊問。向無侍者。淨名答言。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第三身子見室空作念。此諸菩薩大弟子等當於何坐。淨名知意。先舉至理呵不應求坐曰。唯舍利弗。為法耶。為床坐耶。即借坐於燈王。仍廣明菩薩種種不思議之理也。第四普現色身菩薩見室空問淨名。居士父母妻子及諸知識悉為是誰。象馬車乘奴婢僕使皆何所在。淨名答言。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即廣顯大士種種之行。第五身子見室空作念。日時已室。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於是淨名知意。先以八解脫為呵曰。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即請飯香士。以一食充滿一切。因顯種種作佛事之義。因空室生五事略如是。由現疾生六論者。第一文殊問言。居士此疾何所因起。淨名答言。菩薩病者以大悲起。第二文殊問言。居士此疾其生久如。淨名答言。從癡有愛。即我病生。第三文殊問言。居士此疾當云何滅。淨名答言。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即我病滅。第四文殊問。居士此疾為何等相。淨名答言。我病無形不可見。第五文殊問。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淨名答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等義而可慰喻。第六文殊問言。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淨名答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先應令識病因後教作觀。因疾生六論略如是也。而文殊普現發口顯問。舍利弗但念而已者。二大士與淨名同是大乘。所以若心有懷即便發口相問無所慚也。但身子既為小乘。於諸大士即進退難便。所以不能發口。但念而已也。從時維摩詰以下。第六略申賓主之禮。就中亦有二。第一主先讚賓。第二從如是居士以下。賓謙答。就第一主讚賓中。自有二意。一善來文殊師利者。直讚來。當物機必有深益。去來者向背為語也。從方丈望菴羅為來。從菴羅望方丈為去。不來相而來者。實中為論。菴羅一涉即謝不至方丈。故云不來相。而假中作論。菴羅一涉相續不滅來至方丈故云而來。二不見相而見者。亦實中作論。菴羅文殊即謝。無至方丈可見。故云不見相而假中作論。菴羅文殊相續不滅。即至方丈而得見。故云而見也此二句讚來不存相也。從文殊言以下。第二賓謙答。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述。第二釋述。如是者。明居士所言理無非是。若來已更不來者。若假中來竟者。實中更有不來也。若去已更不去者亦同次應有若見已更不見。但文略耳。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標疑云。所以去來無定者何。來者無所從來者。假中來者實中為論。菴羅之涉即滅。於菴羅。方丈之涉只生方丈。故云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者。假中去者實中為論。菴羅文殊自滅於菴羅。不去至方丈。故言無所至所可見者。假名道中菴羅與方丈有相見之義。而實中為論。菴羅見即滅不至方丈。彼此各生各滅。文殊無能見之義。淨名亦無所見之功。故云更不可見也。從且置是事以下。第二正明問疾。就中亦開為三。第一先傳佛同意。第二從居士是疾何所因起以下。陳其私懷。第三從說是語時以下。時眾得益也。且置是事者。將欲傳佛相問故請止初論也。從居士以下。正傳佛相問。即有三問。一居士是疾。寧可忍不。二療治有損。三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者。仍傳如來深意。言非但問此三句。大悲無極廣問一切。從居士是疾以下。第二陳其私懷。就中亦開為二。第一只就方丈內事作論。第二從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以下。汎為外諸新學菩薩作論也。就第一只就方丈內事作論中。亦開為三。第一因病作論。第二從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以下。因室空作論。第三從居士所疾為何等相以下。因疾寒熱相作論。就第一因疾作論中亦有二。第一文殊以三事問淨名。第二淨名答其三問三問者一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此句問其起疾之因。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一論。二問。其生久如。此句問其得起病日數久近。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二論。三問。當云何滅。此句問疾見差遲速之期。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三論。就第二淨名答三問中亦有二。第一先答後二問。第二從又言是疾以下。追答其第一問。就第一先答後二問亦第三。第一正答後二問。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雙釋。第三從譬如長者以下。寄譬重顯答意上第二問云其生久如今答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者。言眾生由有癡愛實病用感菩薩。故菩薩亦有應病。上第三問言當云何滅。今答言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明若眾生用感菩薩癡愛實病滅。則菩薩應病亦隨滅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雙釋。標疑云。所以從癡人愛則我病生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何。菩薩為眾生癡愛實病故入生死有生死則菩薩亦有應病。故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且眾生癡愛實病滅。則菩薩亦無餘病故云眾生病滅則我病滅。從譬如長者以下。第三寄譬重顯答意。即開合有二。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者。顯上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者。顯上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第二舍可見。從又言以下。答三問中第二追答第一因起問。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者。牒上語。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正答其問。明若非妙本大悲則應病亦無由起。故云以大悲起也。就中略舉五幡問答作料簡。第一問者。文殊問疾本在佛命。而今淨名何故不答佛問。唯答文殊私問耶。不答佛問略有三意。一者必方丈事畢。淨名與文殊共就如來當面敬答。故此不答也。二者文殊傳佛命次即陳私問。無間答佛問。故亦即不答也。三者實而為論。雖命文殊私問。即是佛問。何則上既云世尊慇懃致問無量。文殊即領此意而問則此中文殊所問無非佛意。所以淨名亦不別答也第二問者。上三問中先問起病之因。何今答中先答後二問耶。釋曰。大眾未明菩薩之病但應非實。若即先答第一因起問曰。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則便謂菩薩猶有實病以大悲起者。是以先答後二問曰菩薩本無實病唯有化物應病者。眾生因此方悟若爾菩薩病者但應非實。即次明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者。使悟眾生實病因癡愛而生。菩薩應病以大悲而起。所以先答後二問。後答第一問也。第三問者。然則文殊應先問第二其生久如。第三當云何滅而文殊未達此義故。猶先問因起耶。而既云維摩文殊同是已登正覺之大聖也。豈復方有勝負之異也。釋曰。何其不達而文殊先問因起者。欲顯大悲是菩薩萬化之元。淨名先答後二問者。欲顯大士之病唯應非實。若文殊不先問因起。則無由顯大悲是菩薩萬化之元。淨名若不先答後二問者。亦無由顯菩薩之病但應非實。是蓋二聖同達當時之宜互相出之耳。第四問者。如言大士本無實病但為物病者。亦可因癡愛而起用答第一何所因起問。何不猶言因癡愛而起也。釋曰。眾生有癡愛實病以感菩薩。菩薩有大悲心故亦有應病。然則立於應病望眾生癡愛。既為遠緣。但菩薩大悲既親。所以今取親作因用答第一因起問也。第五問者。菩薩有大悲心故亦有應病者。則應菩薩應病從有大悲而生。用答第二其生久如問。何故不然也。釋曰。不得。何則既云大士本無實病。唯有化物應病。所以答云從有眾生癡愛實病則我病生也。所以亦差必須眾生癡愛實病滅也。若言從大悲而生。以答第二其生久如問者。大悲則菩薩自事故。病亦自生非由物感。若爾則但為物病之旨不知所在也。且大悲無無時故。則應常日寢床。而大悲雖常亦不恒寢。所以不得言從有大悲而生也。或解言。三問中先答後二問者。病本為物。所以欲先顯為物之意故先答屯。亦可。有跡必有本。有本未必有跡。所以先答跡也。答第二問其生久如曰。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者。明由眾生有癡愛煩惱得生死病以感菩薩。菩薩以有大悲故。應同其病。明眾生癡愛無始故。菩薩大悲病亦無始也。答第三問當云何滅曰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者。明眾生既無盡。我病亦何時滅。此明病無終也。此是舊義所須。推尋此釋。直言眾生癡愛實病無始終故。菩薩大悲應病亦無始終也。而新義又釋曰。夫眾生實病凡有二種。是故菩薩應病亦從有二。一者生死煩惱常病。為此菩薩亦有入生死大悲常病。二者須現寢疾所得除滅疾愛別病。為此菩薩亦有現寢別病。若以通入生死常病為論。亦復可然。而今所問者。但是現疾可滅癡愛別病。非問通入生死大悲常病也。何則若是入生死大悲常病故須現寢床者。則諸聖皆應寢床。豈獨淨名。且若是大悲常病者。只是淨名亦應恒日常臥。而或有不寢。且必是常病無始終者。寄譬結答。豈可言其子病愈父母亦愈也。世子病必有愈時。而未聞舊義窮釋。但私懷者。亦可。恒日常寢絕不寢。亦可。諸聖皆寢。只一淨名猶不寢。何則寢與不寢豈是聖人自有。是必眾生感機不同故然。若見淨名病愈起行。而或見猶寢床者。是則所謂恒寢亦絕不寢也。且若有緣則諸聖皆現寢。無緣只淨名亦不寢。眾生亦有見諸聖皆寢。或見唯淨名寢絕不寢。豈有定哉。以此為推。眾生癡愛實病無始終故。菩薩大悲應病亦無始終者。無可慊也。從文殊師利言以下。論方丈內事中第二因空室作論。就中自有二。第一明文殊問淨名。第二淨名答文殊問。就第一文問中。自有二問。一問此室何以空。問意者。既為白衣。應有事業。且身居疾。應須供養之具。而今室內悉無所有故致問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論中第一論。二問何無侍者。問意者。亦居疾之時。必須看養。而今都無侍者故問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論中第二論。第二淨名答中亦有二。第一答其室空問。第二答其何無侍者問。就第一答室空問中亦有二。第一舉理空正答。第二從又問以何為空以下。舉六幡問答往伏除疑。第一正答。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者。明諸佛國土本來即空。寧復問此室空。問以事空。答以理空也。就第二舉六幡問答往伏除疑中亦有二。第一切三幡明境空。後三幡明智空。第一問以何為空者。室以無物故空。今諸佛國土現見諸物。以何義說為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以真諦空故說為空也。又問空何用空者。若諸佛國土本來即空。直置自空。何用空室方明空耶。答曰。真諦以無分別故空。欲顯無分別空故須空室也。若欲顯真諦空故須室空者。則真諦空室空有二空故。又問。空可分別耶。真諦之理絕於分別故。答言。分別亦空。然但舊解小異。以何為空者。為是理空。因室空事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是理空故以空智來空。上空是境空。下空是智空。又空何用空者。明理自是空。何假空智耶。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者。明理非假智。然非智無由可見。故以無分別空智來乃得此空也。智是有法。空是無法。便有二相可分別故。問空可分別耶。空中都無二相可分別。故云分別亦空。從又問以下。第二舉三幡問答明智空。又問空當於何求者。恐惑者見二大士善談空義。便謂空義在正不在邪。則此空智只應就二大士可求。故又問此空智當於何求。答曰。六十二見舉體即空。於中可求也。既云空中可求。則無可求明矣。而物謂然則只應就外道可求。故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也。答曰。諸佛解脫空不異六十二見空。於中可求也。而物又計然則只應就諸佛可求。故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眾生心行空亦無異諸佛解脫空。於中可求也。窮上極下及以中間。無相平等都無異相。若欲求正智。只應就此平等空中可求也。一家以互無解釋。明六十二見中求正智不可。喻如無相中無智可得也。私懷。空智只就此三境舉體即空可得也。從又仁所問以下。答第二何無侍者問。就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釋。又仁所問何無侍者者。牒上問。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者。侍以伏從為義。眾魔外道皆從我化。故云皆吾侍也。第二釋。所以皆吾侍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教令入道。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動化令從己。故云皆吾侍也。從文殊師利言以下。只就方丈內事作論中。第三因疾相作論。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四論。就中即問答為二。問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者。寒熱羸疲為病相。故問以何為相也。一云。四大之中為何等相也。第二淨名答自有三。第一直言無病相可見。第二從又問此病身合耶以下。有二幡問答往伏除疑。第三從而眾生病以下。結無病相。我病無形不可見者。病體即空。無病故無形狀可見也。一云。法身之地本來無病相可見也。第二往伏除疑。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者。或聞我病無形不可見。便謂別有一病無形不可見者。故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也。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者身即空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心亦空也。明身心既空。無病可合也。一云。物疑病相微細與身心合故不可見。故問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者。明法身已離身相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明智無相也。肇法師直云。物聞我病無形不可見。便謂心病無形故不可見。身病微細故不可見。故為之生問也。答意同前。第二問。四大之中何大之病者。物疑猶是四大之病而不可見。故問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也。答曰非地大者。地體即空也。不離地大者。明地外亦空也。餘三大類此皆爾也。一云。四大是疾病之本故。更別問。故答曰非地大者。明法身非地大也。亦不離地大者。應病不離地大也。從而眾生病以下。第三結無病。亦可。結法身無實病相可見。從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以下。文殊陳其私問中。第二汎為外諸新學菩薩作論。就中亦開為二。第一明慰喻。第二明調伏然慰喻是外化行。調伏是自行。何則文云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調伏則文云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慰是安慰義。喻是開喻義。若論慰喻略有三別。一初地以上雖復優劣之異。同是真觀明解現。故唯能慰他自不須慰。二者六心以下但自須慰不能慰他。三者但七心以上雖入定位。未有真解。不能在病優然化物。故必須他慰亦能慰他。一云。七地以下雖是睦觀。未能常現。故猶須慰也。慰喻此是因疾生六論中第五論也。就中即問答為二。文殊問維摩詰言無疾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者。病來在身意。法身羸羸諸苦為逼。正志迷亂思痛無間。何暇慕道。是以必須他人善慰方得安心趣量。故問言無病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也。若是同位亦得相慰也。而但疑者。今文殊奉旨而來。則此慰喻應是問疾文殊。然何意反問有疾淨名。釋曰。略有三意。一者在病多集。則智人慰喻。必善慰喻。二者為病所安。必居疾自知。傍者不達。三者淨名上既言本自無病但為物病。亦應巧於慰喻。有此三意故反問淨名也。然三猶不去。何則夫慰喻者必是止其迷惑令得正志之謂也。若從居疾所安。則何慰之有。且雖是智人。有疾之時豈可問云何慰喻汝也。又上所說之理豈唯淨名所巧。文殊亦能同達。同能之間。必問疾者宜慰也。有此難故。私釋少異。尋夫文殊反問淨名者。慰喻‧調伏如教受行。必是為行可難。若無疾文殊為法主者。則時眾必不清信。所以更使居疾淨名自說。以勸新學也。就第二淨名答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結答。就第一正答中亦有二。第一就別門明慰喻。第二就雜門明慰喻。說身無常者。應為病者說此身無常遣其貪着此身。不說厭離於身者。亦應為說雖觀無常猶留生死廣化眾生。亦明凡夫計常故樂世而不厭離。二乘觀無常故厭世而不化物。皆違佛意俱失中道。菩薩觀無常故能不存着不厭離。故能留生死廣化眾生。不同二乘凡夫之偏。妙得中道。如此為說。是名慰喻有疾菩薩之謂也。下三句亦同。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者。雖觀身苦。莫同二乘‧唯存自度絕於外化也。說身無我而教導眾生者。雖觀無我。而以假我教化眾生。莫同二乘便觀無我絕於外化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者。雖觀空寂。莫同二乘唯取畢竟寂滅者。雖觀空寂。莫同二乘唯取畢竟寂滅絕於外化。從說悔先罪以下。第二就雜門明慰喻。一云。就四精懃明慰喻。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者。雖為說此病皆由我宿罪業。至心悔過。莫為說定有罪性入過去也。若存罪性入過去者。罪不得滅一云。雖悔先罪。不得滅身入過去也。以己之病愍於彼疾者。應為說以己方人。今我輕苦尚爾。況乎三塗之重苦哉。則懃施化也。外論云。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者。應為說當識宿世造作惡業故今受病苦。推知現不造惡必未來無苦。慇懃化物也。肇法師云。當識宿世苦無量。今苦何足致憂苦。救彼苦也。當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者。明當憶己所福以為尊寶。但修正行念於淨命。勿為將救身疾起於邪命。邪命者。諂飾要利存生。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疾者。言懃福化物也。菩薩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歖者。第二結答。明無疾菩薩即應如上所明慰喻有疾菩薩勸憶自行外化。令其生樂道之心也。一云。此中諸句。上半明實智。下半明權智。亦好。隨欲可見也。從文殊師利言有疾菩薩云何伏其心以下。第二明調伏。然調伏亦有三別。一六心以下雖有調伏之義。理解未有。猶是位退故調伏沒而不明。二初地以上雖復優劣之異。同是真觀故不須調伏。三但七心以上乃至三十心雖入定位。未有真解故須調伏也。一云。七心以上七地以還皆須調伏。何則住前可知。但初地以上七地以還雖是真觀。未能並照。猶有優劣之異故亦須調伏也。就中亦問答為二。問言。有疾之時。以疾為逼正志迷亂不能念道。云何調伏其心而得慕道也。就淨名答中。亦開為三。第一從初訖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就自行外化二行明調伏。第二從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以下訖而不永滅是名方便。勸離著以明調伏。第三從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以下訖品。廣明菩薩種種中道之行。結成調伏之義。就第一二行明調伏中。亦開為三。第一明憶自行以調伏心。第二從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以下。憶外化以調伏心。第三從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以下。雙結上二重。就第一勸憶自行中亦有二。第一明觀假名空以調伏心。第二從彼有疾菩薩為滅法相以下。明觀實法空以調伏心。就第一觀假名中自有三。第一直明。觀假而調伏心。第二從又此病起以下。觀知病本而調伏心。第三從當起法相以下。明舉實法過假名而調伏心。就第一直明觀假名而調伏心中亦有二。第一直觀是假無實而調伏心。第二釋。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者。萬法計實為妄想。橫計四句為顛倒。以此妄想顛倒諸煩惱為因而生此身者。此句明病因。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正明唯是假無實也。言但是假無實故。亦無受病行者也。一云。上句明因虛無有實法。誰受病者者。明果偽。無有實法者。上下通用。第二釋。標疑云。所以無受者何。明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故云無受苦者也。從又此病起以下。第二出病本。又此病起皆由着我者。正出病本。是故於我不應生著者。明不應著也。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者。明應離也。當觀無我以除我也。我患既去。十六知見俱亡。故云及眾生相。略舉一也。從當起法想以下。第三以實法過假名而調伏心。當起法想者。明應知但有五陰和會。以成此身。無實眾生也。起唯法起滅唯法滅者。明起滅唯是五陰。無定別有神我眾生起滅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者。明五陰法不相知也。明應如上來所說推思以調伏其心也。從彼有疾菩薩以下。明憶自行以調伏心中。第二明觀實法空以調伏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應離計實法之心。第二從云何為離以下。出其所離法。第三從得是平等以下。舉畢竟空為結。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者。言為滅存實法相也。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者。明計五陰實有心亦是顛倒也。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者。明因此顛倒必召未來苦患。故我應修道離之也。此因中說果。亦可是過患。從云何為離以下。第二出所離法。云何為離離我我所者。凡夫以五陰為我所。聖人以涅槃為我所。今通舉凡聖二我所也。云何離我我所謂二法者。列所離體。二法者。一凡我所法。二聖我所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者。出所離體。內者自我所。亦可通凡聖內我所。外者他我所。亦通凡聖假名我。云何行於平等謂我等涅槃等者。出所離名。明舉上齊下悉皆平等空也。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者。釋上平等。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者。重釋二皆空也。明但以名字無實故空。非是強空。如是二法無決定性者。結五陰涅槃二法皆空無定性也。亦云。內者五陰。外者山河等。一云。云何謂離二法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以上只明凡夫我所。二法者。依正二報也。從云何平等以下。顯萬法皆空平等也。此言如是二法無決定性者。就我與涅槃為二。又云。上二法。我與我所自為二。從得是平等以下。第三舉畢竟空為結。亦可以空遣空為結。得是平等無餘病者。存實有之病永盡也。唯有空病者。唯有偏空之病也。空病亦空者。言所計空亦空也。凡物情易染故。上以法除我。次以空除法。此以畢竟空空於空者。乃無患之極也。從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以下。就二行明調伏中。第二明憶外化以調伏心。就中義家多須分段解釋。而今不據過段。隨文直釋。則所謂闕所不明也。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者。明大士本來無受身之業。但欲化物故猶受六道之身。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者。言所化眾生未具佛法。終不獨滅而取自證也。此二句明慈能與樂。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者。明大士忘其身苦同苦而化也。此句明悲能拔苦。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者。明應如是與群生同其苦樂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者。上直言調伏眾生。而未明調伏之相。故從此以下明其調伏之相也。前法自無。妄想為有。故云但除妄想之病。法無可除也。一云。但除眾生妄想病。而不除能化法也。一云。菩薩教人雖復斷生死因。猶留生死四等益物爾也。而不除法者。莫同二乘教人灰身滅智除卻生死之法也。為斷病本而教導之者。上直言病是應除。而未明為除方法。是以從此以下明其除之方法。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立兩音門。第二從何謂以下。釋兩章門。為斷病本。立病本章門。而教導之。立除方法章門。明為欲斷物病本。用為斷之法而教導之也。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有病本者。明攀緣諸境無而計有顛倒之心。能造諸業則為病本。此句正釋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者。出其所緣之境。云何斷攀緣以下。釋除方法章門。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者。言若能解諸境即空無所得者。則攀緣自亡也。何謂無所得謂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者。出無所得境。自五陰為內見。他五陰為外見。亦可。五陰外諸境。皆是外見。明善達二見即空。病本則自亡也。從文殊師利以下。就二行明調伏中。第三雙結自他二行。就中自有二。第一舉法說為結。第二舉譬為結。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者。明如上來所說。明達假實即空無所存著。復能並憶自他二行者。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之法也。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者。明如上修行並斷自他老病死苦者。乃名菩薩菩提也。若不如是己修治為無惠利者。明若不能並斷自他苦者。雖有修行。內未足為有惠。外未足為有利也。第二舉譬為結。譬如勝怨乃可為勇者。明自勝怨。復能害他怨者。乃名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者。合可見也。從彼有疾菩薩復作是念以下。明調伏中。第二勸離著以明調伏。明雖憶自行外化以調伏心。若存自他二境修行。則所修不廣。不能與物同其苦樂。所以勸應離著。就中亦有四重。第一正勸應離著。第二釋。第三從所生無縛以下。舉縛解重顯上釋。第四從何謂縛何謂解以下。仍辨縛解。如我是病非真非有者。假故非真。即空故非有。此句勸於自上不應著。若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此句勸於他上不應著。此二句勸虛假。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者。明此愛見悲雖善。猶是存相不能平等自他二境廣化眾生。故云應捨之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標疑云。所以應離愛見悲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者。明菩薩為斷自他客塵煩惱故。而起無相大悲也。此句將欲非其愛見悲故。先舉無相大悲為是。釋客義不同。或以根本為主。枝條為客。或云。居在理外為客。今所須者。一切不善理非恒在。終必有遣除之義。故為客。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者。此句明愛見悲是過故應離也。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者。此句正顯勸離意。從所生無縛以下。第三舉縛解重顯上釋。言所以化物。只欲先離自惡邪。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者。明自行既精。即所生能解他縛。故云莫以愛見為覆己也。此句正顯上釋。次取佛誠言為證。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是有是處者。明善惡之生必始於己非由他也。是故菩薩不應起縛者。結不應著。問曰。凡夫或以散心好說禪方。學者尋說修習獲得深靜。且凡夫惑心為說十地淺解。亦學者尋說修行或得階級之解。以此為推。則所言若自有縛不能解他縛者。或悉不然。且如來既是無縛之極。而善星猶生邪見。又舍利弗亦是無縛。而其二弟子惑倒彌興。然則若自無縛能解他縛。亦非悉然。釋曰。從他得益略有二種。一者或從其行。二者或從其說。今此明者。只述其行邊為論也。今所難。受凡夫散心之說而得益者。或是但述其說不從其行故然。何則若從其行。其行即是縛故亦可增縛。而增善者。但述其無縛之說故。云善星斷現善根。若非如來未來因亦可斷。豈言佛為善星無益哉。且舍利弗二弟子惑倒彌興者。習其僻教故然。若從其行。其行既是無學故亦可得無學也。然猶不清去。雖復行說便是凡夫行說。亦是身子行僻教。豈得行唯是凡。說非凡說。亦可唯行屬舍利弗。僻教非舍利弗乎。但私懷者。細論事相。何無如此。而今此只就天下道理為論故其然也。何則若論天下道理。遣惡取善必始於己方能勸人。若自不能。安得進人。且偏談益善生惡。生惡雖復凡聖皆有。不如因凡之多。其益善雖復通在凡聖。不及因聖之美。理既如是。則縛解之致明矣。從何謂縛何謂解以下。第四仍辨縛解之相。上直言縛解而不顯其相。故須辨也。就中開為三。第一一往據禪定及方便直顯縛解之體。第二從又無方便慧縛以下。舉方便智慧妙辨縛解。第三從又復觀身以下。仍簡方便智慧。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者。明若著禪味隨業受生而不自在。是為菩薩縛也。以方便生是菩薩解者。明不以業生。但為化物應生能得自在者。是菩薩解也。就第二舉方便智慧妙辨縛解中亦有三。第一先列四章門。第二從何謂無方便慧縛以下。以次第釋四章門。第三從文殊師利以下。結勸觀無縛。然夫方便是涉有積德之心。亦有能資空解之功。智慧是能照之解。亦有能導有之力。此二必要相帶為用也。無方便慧縛者。言若無方便為資。則此空解能唯證空而住。不能導有化物。故此空解為空被縛也。有方便慧解者。明以方便為資。則此空解不偏證空而住。亦能導有化物。故此解得解也。無慧方便縛者。若無空慧為導方便。則此方便終日住有不能斷結。故此方便為有被縛也。有慧方便解者。明以空慧為導。則此方便不為煩惱所縛。故此方便得解也。第二釋四章門。即次第釋可見也。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者。第三勸觀無縛也。從又復觀身以下。辨縛解中。第三料簡方便智慧。上直言。方便智慧而未顯其相。故此亦因顯簡之。亦可見。在前為新。在後為故。從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以下。淨名答文殊問以明調伏中。第三廣明菩薩種種之行。結成調伏之義。就中有二。第一總開中道之端。第二從在於生死以下。列諸中道行。就第一開端中亦有三。第一直開端。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第三從是故以下。結勸中道。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者開端。不住其中者。莫同二乘偏住自調中也。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者。莫同凡夫偏住不調伏中也。第二釋。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者。釋上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者。釋上不住其中。從是故以下。第三結勸中道可見。一云。不住其中者。即言莫著上來所說中也。從在於生死以下。第二列諸中道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非凡夫行非賢聖行。非垢行非淨行。此上六句皆明不偏住也。雖過魔行而現降魔者。明現受生死而降魔也。求一切智無非時求者。二乘中間證果為非時。亦云。化物未竟自證員果。名非時求也。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此句明雖觀諸法即空。不偏證空而住。亦能有中化物也。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者。明不同凡夫也。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者。明不同二乘也。樂離謂離煩惱也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者。明不棄空也。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雖行無相而度眾生。雖行無作而現受身。雖行無起而起諸善行。此四句皆同意。可見也。亦明不同二乘凡夫之偏也。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數法者。六度是無相行。而遍知眾生心數法也。二乘雖得第六波若度。而不能觀有化物也。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而不貪著生於梵世。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此三句明超凡夫也。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雖行四正懃而不捨身心精進。此二句明不同二乘行四念精懃唯求滅身心也。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者。明雖同二乘行四如意足。而得大乘自在神通也。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者。明雖能五根即空。亦能分別諸根利鈍也。二乘雖知己。而不能知他根也。雖行五力而樂求十力者。明不同二乘行五力求入見諦也。雖行七覺意而分別佛之智慧者。明不同二乘行七覺唯求阿羅漢果也。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者。明不同二乘行八正止於八邪也。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者。止者定也。觀者慧也。此二助道之勝法也。明雖行而不隨入涅槃也。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者。明不同二乘觀空即不能在有修行也。雖行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觀。雖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此三句即同可見。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者。言菩薩雖現得佛道。而不捨菩薩之行也。明得佛而不捨菩薩即至中明矣。從說是法時以下。正明問疾中。第三明時眾得益也。

維摩詰經疏卷第下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