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法華義疏第二 輸入者 劉映霞 譬喻品第三。舉譬說。化中根人故。因為品目也。而此品應在正舉譬說化中根人之首。是蓋出經者。欲以品使在卷初故爾也。從此下。法說化上根人中。第二名上根人領解。然若例下化譬說中根人。應有四品即名上根人信解品。而此法說。文少不足立別品。故直名方便而已也。就中亦有長行偈。長行中有三。第一上根人自陳得解故歡歖第二從是我等咎以下。自嘖其咎。第三從世尊我從昔來以下。結第一自陳得解故歡歖。就第一自陳得解故歡歖中。即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歡歖。第二歡歖。第一不開。但就第二釋歡歖中。亦有二。第一明昔悔去故歡歖。第二從我常獨處以下。明昔疑去故歡歖。即所謂以理惑教。昔聞者。謂大品時也。無量知見者。謂佛果。言于時不知萬善皆成佛也。若爾則此人等。于時已有樂大之心。如來何意不為說者。雖有樂大之心。聞一理時。未故不為說也。從是我等咎以下。第二自嘖其咎。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言是我等咎非如來。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亦釋。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者。言昔有如是疑悔。只由我等心解怯劣故。佛不為說。非如來故欲令我等疑悔也。第二釋。標疑云。所以是我等咎非如來者何。即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非如來。二從然我等以下。明取少是我咎非如來。所因者。捉佛果望萬行。萬行是佛果所因。捉萬行望大乘教。大乘教是萬行所因。今此中所因者。謂大乘教。言昔我等其有可以大乘教令感佛果之機。如來即必為說。第二明取少是我咎非如來。初聞佛法遇便信受者。謂聞初教。思惟取證者。謂二乘有餘。無餘二種果。言我等執初教之心堅故。乃至維摩不為說一也。從我從昔來以下。第三結第一得解故歡歖。即有二。第一明惡事云故歡歖。第二從今日乃知以下。明善事來故歡歖。可見。第二偈頌凡有二十五行半偈。上長行中有三。第一得解故歡歖。第二自嘖其咎。第三結第一得解故歡歖。今二十五行半偈分為四。第一初十一行半偈。頌第一得解故歡歖。從我本著耶見以下五行偈。頌第二自嘖其咎。從初聞佛所說以下。六行半偈。不頌上長行。以義頌新疑除。從聞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頌第三結第一得解故歡歖。上第一得解故。歡歖中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歡歖。第二釋歡歖。今皆頌之。初一行半偈頌第一直歡歖。上云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從佛音甚希有以下十行偈。頌第二釋歖。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者。言從昔有蒙佛教化之力故。今亦得聞此大道也。上第二釋歖。中有二。一明昔悔去故歡歖。二明昔疑去故歡歖。亦皆頌之。初一行偈。頌第一悔去故歡歖。上云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憂煩則是悔。從我處於山谷以下。九行偈。頌第二昔疑去故歡歖。上云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少乘法。而見濟度。本義云。初二行半偈。頌第一直歖。從我處於山谷以下九行偈。頌第二釋歖。九行偈即分為二。初六行偈。頌第一昔悔去故歡歖。從我常於日夜以下。三行偈。頌第二昔疑去故歡歖。亦好。今九行偈。初八行偈明疑。從今聞佛音聲以下一行偈。正明所疑去。我等亦佛子者。三乘人皆從佛教而生。故云亦佛子。非言是大乘子。同入無漏法者。言三乘人皆以無相為因同共一法中者。言佛果諸德。亦以無相為因。而不得此事者。論因雖一。而二乘不得佛果也。下諸句皆可見。為失為不失者。本義云。以教惑理為失。以理惑教為不失。即所謂踟躕兩楹。但疑者。上云踟躕兩楹者。正是中根人。今此領解者。即是上根。若爾此上根人。亦復踟躕。豈其然也。所以私懷者。此是上根人。直言已所謂證為失為不失。從我本著耶見以下。五行偈。頌第二自嘖。上中有二。第一直嘖。第二釋。今不頌第一直嘖。但頌第二釋嘖。上釋中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二取少是我咎。但頌第二取少是我咎。五行分為三。第一初二行偈。正頌上取少是我咎。上云我不解方便初聞佛法思惟取證從而今乃自覺以下。二行偈以義明得解。第三從佛於大眾中以下。一行偈。亦以義明悔疑除。從初聞佛所說以下。偈中第三。以義明新疑去。六行半偈分為二。第一初一行偈。出其聞略說懷疑之相。第二從佛以種種緣以下。五行半偈。明聞廣說新疑去。第一可見。就第二正明新疑除中。即有二。第一前四行明聞廣開三新疑除。後一行半偈聞廣顯一。新疑得除。皆可見。從聞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第四頌上第三結第一得解故歡喜。上中有二重。第一惡事去故歡歖。第二善事來故歡歖。今皆頌之。初一行半偈。頌第一惡事去故歡歖。上云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斷諸疑悔決得安隱。後一行偈。頌第二善事來故歡歖。上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以下。舉法說化上根人中。第三如來述成上根人領解。就中即有二。第一述其古事。上云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第二從我今還欲令汝以下。述其今事。上云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從汝於來世以下。舉法說。化上根人中。第四如來賜記上根人。就中初開為二。第一正為舍利弗授記。第二從爾時四部眾以下。明大眾見舍利弗授記。發隨歖心。供養如來。就第一正記舍利弗中。亦有長行偈。就長行中。亦有九重。第一從初訖所行之道記因。從當得作佛以下記果。從國名離垢以下。記己國清淨。從花光如來以下。記己成佛說法度物。從劫名以下。記其得佛時劫名。從彼諸菩薩以下。記其國菩薩等行高。從花光佛壽以下。記佛壽長。從花光如來過十二少劫以下。記其佛授記補處。九從花光佛滅度後以下。記其佛滅度其正法像法住世之期。此九重隨文。皆可見。第二偈頌凡有十一行半偈。初一行偈。頌上記果。次一行偈。頌記因。次二句頌記劫名。從世界名離垢以下。一行半偈。頌記國清淨。從彼國諸菩薩以下。二行偈。頌記菩薩行高。從佛為王子以下。一行偈。長行所無。以義明佛初出家之相。從花光佛住世以下一行。頌記佛壽長。從佛滅度之後以下。一行半偈。頌記正法像法住世之相。從舍利廣流布以下一行偈。亦長行所無。以義明供養舍利。從其兩足聖尊以下一行偈。亦長行所無。以義會證古今。略不頌記其說法化物及記其補處菩薩。從爾時四部眾以下。授記中第二。明時眾見舍利弗授記發隨歖供養於佛。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大眾見授記皆大歡歖。第二從各各脫身以下。正供養。就中即有二。一先以種種妙華作供養。第二從而作是言以下。發口讚嘆。即有長行偈。亦可見。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中有三。第一法說廣開三顯一。化上根人。第二譬說廣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三明宿世因緣廣開三顯一。化下根人。從此以前。法說廣開三顯一。化上根人已竟也。從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以下。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中。第二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就中亦有四。第一此譬喻品。正明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領解。第三藥草喻品。明如來述成中根人領解。第四授記品。明如來為中根人授記。就第一正明譬說化中根人。又開為二。第一舍利弗請為中根人重說開三顯一之義第二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來正舉譬說開三顯一答其所請。就第一請中。亦有三。第一舍利弗敘已得解。明請非自為第二從是諸千二百以下。出所為。即是中根人。言此中根。不可只用上法說得悟。故請佛重說。第三從善哉世尊以下。正請重說。今此中根人。難以一往得悟者。有二所以。一佛昔有教。二自執堅。有此二故。今聞佛說。不能即悟。所以為此人等。願復重說也。即文自顯。我見者身見。及有無者。斷常二見。等者見取。戒取等。第三正請。可見。就第二如來答請中亦有二。第一一往直言我先已說。不可重說用進中根。第二從舍利弗今當復以下。隨請為答。第一可見。就第二隨請為答中。亦有三。第一許說。第二從舍利弗若國邑聚落以下。舉譬喻廣開三顯一之義。正答其請。為化中根。第三從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以下。勸中根人修同歸之理。第一許說可見。但就第二舉譬正答中。亦有長行與偈。就長行亦開合有二。就開譬中。即有十譬皆為上十種法說作譬。第一從若國邑聚落以下。訖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為宅主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一明釋迦怡同諸佛。開三顯一作譬。第二從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以下。訖無求出意。名為長者見火起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二明如來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作譬。第三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以下。訖視父而已名為長者求子不得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三明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作譬。第四從爾時長者即作是念以下。訖諍出火宅。名為長者以三車求子得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四明如來以少乘化眾生得作譬。第五從是時長者見諸子等以下。訖無復障礙。名為長者見子免難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五明如來見眾生發大乘機作譬。第六其心泰然歡歖踊躍二句。名為長者見子免難故歡歖譬。此譬超為上十法說中。第七明如來見大乘機發故歡歖作譬。第七從時諸子等各白父言以下。訖願時賜與。名為諸子索三車譬。此譬退為上十法說中。第六明三乘人索果作譬。第八從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以下。訖猶尚不匱何況諸子。名為長者各賜諸子等與大車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八正為說法華作譬。第九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以下。訖非本所望。名為諸子得車歡歖譬。此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九明三乘人受大乘修同歸作譬。第十從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以下。訖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名為長者不虛妄譬。此譬為上十法說。第十明如來不虛妄作譬。今第一宅主譬。就中即有六義。一宅主長者義譬諸佛。二其家廣大義。譬三界化處。三唯有一門義譬聖教。四有五百人義。譬諸佛所化五道眾生。五火起義。譬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六有三十子義譬三乘根性人。國邑聚落。通譬含靈所在處。長者譬佛。言國邑落中。長者為主。譬佛於含靈所在常為化主。此二句明其位。從其年衰邁以下。嘆其德。其年衰邁者。言此長者其年久故。即其所見聞廣大。譬佛有三達智。此句嘆內德。財富無量者。財是蔭覆寒困。亦譬如來有四攝四等六度覆救六道受苦眾生。多有田宅者。田是養命。譬佛智德。宅是安身。譬佛禪德。僮僕譬聲聞避支少心弟子。其家廣大者。第二義譬三界。言佛以三界為家。唯有一門者。第三義譬聖教。門是能通物。言長者家雖廣。其可出者。唯有一門。譬三界雖廣。為由得出唯一聖教。而門有二用。一能內者出外。二能外者入內。論出為五百人。談入為長者。何者。假設此長者其年弱時。不離室內。但蒙父教。習修禮義。然後出外得昇尊位。後聞父沒。還入其家。教化家人出外方法。家人受教亦修禮義。然後出外得昇尊位。故云論出為五百人。談入為長者。內合如來作菩薩時。不離三界修行行滿。出三界成佛。而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亦以大乘教。還入三界。教化眾生。令出三界。問曰。何故長者但入不出。五百人但出不入耶。釋曰。長者弱時為求尊位故。從門而出。今既出門。即得尊位。無可復出。所以但入而不出也。五百人本來常在家內。復有何入。所以但出而不入。內合亦然。作菩薩時。為求佛故。從教而出。今既成佛。復有何出。眾生本來常在三界內。今復何處入。且眾生由教得出三界。是理之常。未有由教沒入生死也。多諸人眾有五百人者。第四義。言長者家中。有五百人。譬三界五道眾生。從堂閣杼故以下。第五義。明長者家火起。譬三界內五濁八苦逼DF眾生。即有二。第一先明火所由出。即譬惡因。第二從周匝俱時以下。正明火起。即譬惡果。言家室不堅故。此火易出。譬眾生行因皆惡故惡果易起。堂譬欲界。閣譬色無色二界。言此三果眾生行因皆惡故云杼故。牆壁譬四大。言眾生因四大。作惡業。應墮惡道故云頹落。柱根譬命。言眾生因此命。亦作惡業。應受苦果故言腐敗。梁棟譬六識言此六識縱橫馳走六塵。作種種惡應墮惡道。故云傾危。周匝俱時以下。第二正明火起。譬惡果起。周匝俱時者。譬八苦逼人一無相榱也。郯然火起者。八苦來逼不預相期也。從長者諸子以下。第六義。言五百人中。隨從長者者意者。唯有三十子。即譬三乘根性人。然上第一法說。直明釋迦怡同諸佛開三顯一教化眾生。不明五濁八苦逼DF之義。今此譬中。倍明火起之義。唯此少異。而無大意。此中倍明火起義者。但是外譬故。欲明長者見火。先明火起之本。所以內合亦隨去。上則誠是法說故。既一言見眾生五濁。則無此濁從何而起。所以直明開三顯一。不明五濁起之本也。從長者見是大火以下。第二明長者見火起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二明如來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作譬。從此譬以下。訖第八等與大車譬別釋今釋迦一化前三後一之義。而上第二法說。見五濁中有二重。第一直明如來在法身之地見眾生為五濁所惛。第二明見五濁而起大悲心。今此譬亦有二。第一直明長者見火。以譬上法說第一直明如來見五濁。第二從即大驚怖以下。明若燒諸子生怖畏心。譬上法說第二明佛見五濁而起大悲心。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者。四面即譬上四濁。譬如來在法身之地。見眾生為四濁所惛。而上別列四濁。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者。眾生濁。入生死嶮道。相續苦不斷者。命濁。深著於五欲。如貓牛愛尾。以貪欲自弊。盲冥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以斷苦法者。煩惱濁。深入諸耶見。以苦欲捨苦者。見濁。而今此中但直總言四面。不別列也而此火長者有緣外遊之間而起故。長者在外見將欲救而來也。內合如來宿世以大乘為化。于時眾生已得大乘解。但化緣盡就化他方。於是眾生更著五塵。廣起煩惱。失其本解。所以如來在法身地。遙見將欲教化而來也。本義云。四面譬四生眾生為五濁所惛也。從即大驚怖以下。第二明見火生怖畏心。譬上第二見五濁起大悲心。上云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就中亦有二。第一明長者驚非自為。譬如來起悲亦非自為。第二從而諸子等以下。出所為人言正為諸子生怖。譬如來起悲正為受苦眾生。而上云起悲。此言生怖。怖悲雖殊。同在欲救。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長者自言。我已出在外故。為我無所怖也。內合亦然。如來亦籍大乘教。既出三界五濁八苦故。為佛無可悲也。而此文亦可得在內。何則此長者有智力故雖復在內遇火。安稱得出。內合亦然。如來雖欲化物常在三界。而不以三界為住也。上既云以教為門。若如此言。教亦被燒耶。釋曰。雖就外譬。非門被燒。若門亦燒從何得出。此是但言我雖能於此所燒家之門。非適并門被燒也。內合亦然。我雖能於此三界五濁八苦中之教也。從而諸子等以下。第二出所為人。於火宅內樂著嬉戲者。譬眾生貪染六塵。一無可記也。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者。言諸子著戲不知火苦也。內合眾生貪著六塵。不知五濁八苦逼DF也。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者。亦譬不厭六塵無求出三界之意也。然一往火譬五濁八苦。杼家譬惡因。諸子譬行者。外譬為論。此家杼故。火易出被燒。然若如此文。但明杼家被燒。諸子未適被燒。諸子但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燒將及己。何則若被燒那得嬉戲。然若從外譬作論。但明惡因被苦果。不適明行者被逼。所言樂著嬉戲不覺不知火來逼身者。此但明其不知八苦之所以亦不知今將逼DF也。然偏論外譬。杼家非諸子。諸子非杼家。故亦復可然。然就實為論。惡因被苦果。即是行者為八苦所逼DF。行者與八苦常共不離。無暫不逼。那得不明行者被逼。所以今解言。此明行者被逼但愛著六塵。不知五濁八苦之所以。且終日受苦。妄謂受樂。故云樂著嬉戲不覺不知火來逼身。此解亦好。但內外二文。不一相從。所以又以一義釋云。從而諸子等以下。只譬在因不知未來苦。何則家杼故。此火易出。因惡故苦果易起。而諸子樂著嬉戲。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燒將及己。眾生亦不知五濁八苦之所以。且愛著六塵。不知五濁八苦將逼DF也。所以諸子未適被燒。亦不明眾生適被逼也。若已被燒亦如言。那得嬉戲。亦豈不知其熱。所言八苦常共不離者。理即實爾。然若只立因作論。亦可有間。然此譬與上法說有異者。上法說但直言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而不言起悲非自為。今此中別言驚非自為。而無大意。上則誠是法說故。直稱如來眾生。眾生與佛天地有別故義無可慊。并佛為五濁所惛。所以但言為眾生。不言不為如來。今此即是外譬故。既云父子。父子義則相關。若既云子被燒。則義慊并父亦燒。所以別言驚非自為正為諸子也。從舍利弗是長者以下。第三名為長者求子不得譬。為上十法說中第三明如來始不得以大乘化眾生作譬。上法說中有三。第一先以如來所得實智作擬宜。而眾生無大機故。實智非其時。第二明梵王知佛作擬宜恐都不說而已請轉法輪。第三因梵王請。更以大乘教作擬宜。而眾生猶無大機故。不得以大乘為化。今此譬只開為二。第一從初訖為火所燒。名為長者將欲求子先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諸子無智故力富非其時。譬上第一先以如來所得實智作擬宜。而眾生無大機故。實智非其時。第二從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以下。名為長者更以畏語作思惟。而諸子猶無知故。不得以畏語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請更以大乘教作擬宜。而眾生猶無大機故。不得以大乘為化。略不為譬第二梵王請轉法輪。上第一先以實智作擬宜中有二。第一明作擬宜處及日數。第二正以實智作擬宜。而今略不為譬第一明處日數上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身譬法身。手譬實智。言我有法身實智之力也。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者。衣裓譬一因。机案譬一果。言我用實智一理令出三界。如是作擬宜。至此正譬上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從復更思惟以下。明諸子無知故力富非其時。譬上眾生無大機。故實智非其時。上云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少者。言長者自思。可用為出者唯有一門。而復狹少。故不可為出也。譬可用為化者唯有一少乘教。而少乘教不足為出三界故云狹少。本義云。大乘教為門。而大乘教于時不能化眾生出三界。故義稱狹少。亦好。諸子幼稚未有所識者。譬唯有少機而無大機也。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者。譬貪著六塵墮三塗受八苦也。從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以下。第二名為長者更以畏語作思惟。而諸子猶無知故。不得以畏語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請。更以大乘教作擬宜。而眾生猶無大機故。不得以大乘為化。上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此法。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長者先以畏語作思惟。正譬上以大乘教作擬宜云我即自思惟若讚佛乘也。第二從作是念已以下。言長者如所思惟。就教諸子。內合如來以所擬宜。就照物機。此不適譬上。第三從父雖憐愍以下。正明長者諸子無知故。以畏語。不得求子。譬上云眾生猶無大機故不得以大乘為化。云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此法也。而上直言若但讚佛乘。此中我當為說怖畏之事者。上就大乘勸教。此就大乘戒教。故然也。何者是火者。譬不知苦何者。為舍者。譬不知苦因。云何為失者。亦譬不知失其本大乘解。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者。南北為縱。東西為橫。言眾生與大理橫如東西也。馳騁六塵。一無可記。故云走戲。但遠望法身。不蒙利故。云視父而已。本義云。上法說開為三。第一以大乘擬宜。第二明眾生無大機。第三明大乘息化。今此譬據勸戒二門為明。故分為二。第一從初訖為火所燒。明以大乘勸教不得化。從我當為說以下。明以大乘戒教不得化。就第一勸教不得化中。即有三。第一初訖從舍出之。譬上第一大乘擬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第二從復更思惟以下。譬上眾生無機云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第三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此法。就第二戒教。同上亦重明之。從初訖汝等速出。亦譬上第一以大乘擬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從父雖憐愍以下。亦譬上第二眾生無大機云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東西走戲視父而已者。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此法。東西走戲者。亦如前釋視父而已者唯有感丈六之機。故云視父。無有感說大乘之機。故云而已亦好。隨欲可用。但此譬與上法說有異者有三。一者上法說中。有梵王請轉法輪。而今此譬中。不見請求子者。釋曰。上則誠是法說故直稱如來眾生。如來是可敬之極。眾生是作敬之主。則理不可不請。所以有請說者也。此中既是外譬故。即稱父子。父子義相關。不宜待他請方求其子。所以無請求子者也。二者上法說。但直言大乘擬宜不得無以所擬宜就照物機。今此中先以所思惟。就教諸子。釋曰。上則亦是法說故。直稱如來。如來三世已達。何方達眾生可受不受。若一擬宜無勞復照。所以無復以所擬宜就照也。今此亦是外譬故。既稱長者。長者難以一達其子聞不聞。所以更以所思惟就教也。三者上法說云眾生無大機故。我欲入涅槃。而此中但言子不順教。而不言不順故欲背去。釋曰。上云欲入涅槃者。若違機猶說恐增惡。故云寧欲不說入涅槃也。此不言欲背去者。雖不順教父不可棄子於火中而背去故。不言欲背去也。然則雖復欲涅槃。不背去。慈悲一種無差也。從爾時長者即作是念以下。第四名為長者求子得譬。為上十法說中。第四以少乘化眾生得作譬。上中有二。第一明正以少乘化眾生得。第二釋物疑心。今但為譬第一正以少乘化得。略不為譬第二釋疑。以第一正以少乘化得中。本有三。第一先以少乘作擬宜。第二正明以少乘得化。第三明現有三乘名。今此中倍一為四。第一從初訖得免斯害明長者以三車作思惟。譬上第一以少乘作擬宜。上云。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第二從父知諸子先心以下。明長者善知諸子心中所樂。譬如來見三乘人心中所樂。此是上法說所無。但此明之。第三從而告之言以下。明長者正以三車得誘諸子。超譬上第二正以少乘得化。上言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為五比丘說。第四從爾時諸子以下。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譬上第三現有三乘名。上言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此舍已為大火所燒者。舍譬三界。火譬五濁八苦。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燒者。我譬能化佛諸子譬所化眾生。言若不時速修善出三界。必為五濁八苦逼DF也。問曰。上云諸子亦已被燒。若如此文。但舍被燒。諸子未燒。即當諸子但不知今將燒未適被燒之釋也。釋曰。上就現時為明。此就未來為說故然。何則若就現在為談。惡因苦果行者即共一時。所以諸子亦已被燒。然若就未來作論。今日行者。未受未來苦。所以但舍被燒諸子未燒。夫言語之次。處處隨宜。何其如一。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者。思惟我以三車誘諸子令出之也。譬如來作擬宜。我以方便。為說三乘令出三界。而上既云父在外故驚非自為。又云假設雖復在內。有智力故。亦無所憂。何故此云我及諸子者。解有二。一印法師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諸子。非言適我也。今法雲法師云。父是能誨為譬如來。子是能紹。用譬眾生。若眾生遂留住三界。斷絕善根。即義同能紹之子被燒。如來化道。無紹於眾生。亦義同能誨之父燒。所以言我及也。從父知諸子先心以下。第二明長者善知諸子心中所樂。譬如來見三乘人心中所樂。先心者。今日有樂少之心。後必發樂大之心。形於後心故。今心為先心也。各有所好者。譬見三乘人各性所樂也。即是三因。上法說云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三世諸佛。我亦隨順行。一行偈私釋。名為定所擬宜。本義云。如來見三乘人。有三乘機。所以本義從父知諸子先心以下。訖情必樂著。即譬上如來見三乘機。知先心者。謂見少機也。又釋先心。本義委曲煩廣。而今不記也。種種珍翫奇異之物者。亦譬三果也。從而告之言以下。第三明長者正以三車得誘諸子。譬上第二明如來正以三乘化眾生得。就中即有四。第一明長者先嘆三車。譬如來先嘆三果。第二從如是種種以下。明長者示車所在。譬如來示三果今在三界外。第三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者。明長者勸諸子速出火宅取三車。譬如來勸三乘人速修無漏出三界。取彼三果。第四隨汝所欲皆當與汝者。明長者許與三車不虛。譬如來與三果不虛。皆可見。從爾時諸子以下。第四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譬三乘眾生受三乘教修行。則義同上第三現有三乘名。何則若不受修行。那得有三乘之名。就中亦有二。第一明諸子歖聞適願。譬三乘人歖聞有三果。第二從心各勇銳以下。正明諸子信受。譬三乘人正受修行。心各勇銳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生外凡善根。互相推排者。譬生內凡夫善根。競共馳走者。譬入無相治道斷結。諍出火宅者。譬出三界各證三果也。然此譬與上法說有異者。有二。一者上法說初開為二。第一正明以少乘化眾生得。第二釋物疑心。上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今此譬中。但直言求子得。不有釋疑。釋曰。上法說中。皆引先佛故。理自可疑。若非先佛。今釋迦不能如是耶。所以第二即釋此疑曰。釋迦亦常唯是但化物之義。宜同諸佛故。然今此譬不引先父。故無可為疑。所以無釋疑也。二者亦上法說中。有三餘意。一者諸佛讚嘆釋迦擬宜得時。上言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二者釋迦奉嘆。上云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清微妙音。釋南無諸佛。三者定所擬宜。云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而今此譬中。皆略不出。釋曰。上法說引先諸佛作擬宜故。諸佛亦隨歖相嘆。既有相嘆。亦理不可不奉。所以有奉嘆也。非但自計。皆述先人故。恐或有失。所以更定所擬宜也。今此譬中。但直自計。無隨先人故無有相嘆既無相嘆。何有奉嘆。亦直自計故。無可更定。然是皆但就外文為論故然。就實為談。中根之人。不及上根。故聞上法說。或有悟或不語。所以此譬說中。其可悟者。略而不重也。然今此三車。以何為車體者。本義云。夫一判三家果地。凡有二種。一有為果。二無為果。無為果亦有二種。一因盡無為。即是三界因斷。二果盡無為。即是三界果亡。昔日直指此二無處。稱為三果。而今不取此二無處以為車體。有為果中。亦有功德與智慧。今亦不取功德。唯取智慧。智慧種多。而今唯取盡無生二智。為車體也。何以知者。車有運載用。今論二無處。但直是無。有何運載。此經雖不碩然明常。欲遺昔日斷結無處以之為果故。二來車以運載為用。今二種無為。本無運義。故知。非是車體。有為果中。不取功德亦然。功德之用。但是寄境修心。亦無運載。故不為車體。智慧之用。用心照境。所以唯取智慧。以為車體也。然此義。本疏甚廣。今但略記也。問曰。常言三乘人一解脫。何故猶有三種寶車。釋言。三乘人因斷三界正使盡。同得盡智。亦照三界果亡。同得無生智。是故三無學人。二智一種。亦斷三界子果兩縛故。云解脫義齊。而有羊鹿牛車者。聲聞止斷正使別相枝條。而習惑故。取譬羊車。緣覺浸斷少習。知見少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清盡。知見圓明。運用最勝。取譬牛車。橫論知見。即有優劣之異。故有羊鹿牛車之別也。問曰。常言得羅漢明已證盡無生二智。而羅漢時報身未亡。猶在三界內。若爾此二智。在三界內得證。然則此二智。亦是三界內法。云何言三車在於門外耶釋曰。報身雖在三界。而既證盡無生二智。即成三界外心。故云門外有三車也。從是時長者見諸子等以下。第五名為長者見子免難譬。為上第五法說名如來見三乘人大乘機發作譬。上言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就中開為二。第一明長者見諸子得免火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斷惑出三界。證無學果。第二從皆於四衢道中以下。明長者正見諸子得優。為譬如來正見三乘人大乘機發。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言三乘人發大乘下化眾生之機。露地而坐無復障礙者。露地譬佛地。言佛地不為五濁八苦所陰弊故。云無障礙。言三乘人發大乘上弘佛道之機也。其心泰然歡歖踊躍者。第六明長者見子免難故歡歖譬。超上第七法說。名如來見三乘人發大乘機故歡歖作譬。上法說中有二。第一欲明歖於大。先非少不信。上言舍利弗當知鈍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此法。而今不為譬。但為第二正明歡歖。云今我歖無畏於諸菩薩中。即所謂可悟者略也。從時諸子等以下。第七明諸子索車譬。退譬上第六法說名三乘人索果。上法說中已有二第一正明索果。上言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第二明如來見三乘人索果內懷今者所待時已至。上言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而今不為譬。但為第一正明索果作譬。父先所許玩好之具願時賜與者。言諸子在火宅內時。長者許賜門外三車。所以諸子樂得三車。諍出火宅。而今門外不見三車可乘。是故就父白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時賜與。內合如來昔日告三乘人。今三界外有究竟三果。汝等懃修無漏。斷三界惑。速出三界。取彼三果。是故三乘人樂得三果。如教修行斷結。諍出三界。而今三界外。猶有變易生死無窮。尚有無作四諦應修。然則如來先所許究竟三果。是實非實。若是實者。願時可賜。然上法說先明發大乘機。次明索果。次明歡歖。今譬說先明歡歖。後明索果。何故爾也。解言。上法說見發大乘機。次即明索果者。欲顯發機索果即是一時。雖復一時。正由發機。故索果。非由索果故發機。所以先明發機。後明索果。今此譬中。見發大乘機。次即明如來歡歖者。大乘機發即稱如來本意所以用佛歡歖。繫於大乘機發。索果即是眾生自心。非佛本意。所以繫於歡歖後也。今所索者是大是少。解有二。舊義云。即是索大。若其索小。那得與大。今文自言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故知。索大也。新義云。是猶索小。何則自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時賜與。若其索大那得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故知。猶索小也。而今捨其所索少車。而與大車者。索少即是惑情。今欲以大化少故。違索與大也。舊義又云。猶是索大。今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時賜與者。是非適索少車。今諸子既出火宅。即知。無三車可得。而今猶索者。此是故語雖無三車。若猶索必有餘賜。外文雖似索先所許少車。內意即索一大車也。所以亦隨其意。與一大車也。內合亦隨釋。問曰。今三車中。其二車實無。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車即如許實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應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釋曰。如上法說中釋第一子在火宅時。但聞三中有大車未聞唯有一大車。今出門外。既不見二車。因何得知此是許我大車。所以亦索曰。何其許我大車也。釋索或云。言教中索。或云意中索。或云機中索。未審誰當。但私懷者。或是機中。有如是可過索耶。何則若就外譬作論。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實為論。三乘人大乘機雖發。如來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無三。既未知無三。那得言中意中為索也。故云唯機中可索也。 從舍利弗爾時長者以下。第八名為長者等與大車譬。譬上第八法說明如來正為說今日法華。上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就中初開為二。第一明長者以一大車等與諸子。譬如來為三乘人平說今日大理。第二從而作是念以下。釋長者平賜之意。譬釋如來平為說之意。就第一正明平賜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等賜。今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是譬如來平等為說一大理。第二從其車高廣以下。明車莊嚴之相。譬今日一果上萬德皆備。第三從所以者何以下。釋車能莊嚴。亦釋一果能備萬德。其車高廣者。譬今日一果對昔三果超然高廣也。眾寶莊校者。譬諸德圓備。周匝蘭楯者。譬總持。四面懸鈴者。譬四辨又於其上張設軒蓋者。譬慈悲二德。亦以種種珍奇雜寶而嚴飾之者。譬雜諸德。寶繩校絡譬四弘誓。垂諸華纓者。譬四攝四無量六度。重敷婉延者。譬禪德。安置丹枕者。譬藉定發生無相功德。駕以白牛者譬無漏解。膚色充梁者。言此解真實法故云充。即體明淨無諸染故言梁。有大筋力者。譬此解能斷無明等惑。行步平正者。亦譬此解能會二諦理。其疾如風者。亦譬此解能滅生死速到涅槃地也。又多僕從而侍衛之者。譬從佛學理弟子。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釋車能莊嚴。標疑云。所以此車能得如是莊嚴者何釋言。是長者大富眾寶滿藏。故能如是莊嚴。內合如來萬德皆備故。能如是莊嚴一果可見。從而作是念以下。等與大車中。第二釋長者平賜之意。就中即有三。第一明財無極。故平賜。譬如來萬德皆備故平為說。第二從今此幼童以下。明子義等故平賜。譬三乘人皆從佛化所生故平為說。第三從今我此物以下。明財無盡故平賜。譬萬德無盡故平為說。皆可見也。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以下。第九名為諸子得大車歡歖譬。譬上第九法說明三乘人受一理修行。上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是時諸子各乘大車者。譬三乘人各受今日一果也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日忽得也。從佛告舍利佛於汝意云何以下。第十名長者不虛妄譬。為上第十法說明如來不虛妄作譬。上言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就中即有三。第一如來作不虛妄譬。問真子。第二真子仰答非虛妄。第三從佛告舍利弗以下。如來述真子。結成不虛妄。就事為論。是長者有二可妄。一者捨先所許少車。與大車。是一可妄。二者本無三車。而言門外有三車。是亦可妄。所以如來問言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不。內合可推。就第二真子仰答中。亦有二。第一明非三許。三而非可妄。第二從世尊若是長者以下。明捨三與一亦非可妄。就第一非三許三非可妄。亦有三。第一明與善奪惡故非妄。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與重。第三從況復以下。結許三非妄。第一可見。第二釋與重標疑云。何用欲全軀命。釋言。身命既全必得大車故也。內合自可推。第三結亦可見。從若是長者以下。仰答中。第二捨三與一。亦非可妄。就中亦有三。第一直言雖不與所許少車非可妄。第二從何以故以下。亦釋非妄。標疑云。何故雖不與小車非可妄。釋言。稱本意故非妄。第三從何況以下。正明結捨三與一非可妄。內合即隨自可推。從佛告以下。第三明如來述亦可見。從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以下。第二合譬。上開譬中有十譬。今但合七譬。略不合第六見子免難故歡歖譬第七諸子索車譬第九諸子得車歡歖譬。所以然者。既合見子免難。即第六父歡歖。不合自去。第七諸子索車。此是惑情。且非今日之要。又既合第八等與大車譬。即第九諸子得車歡歖。不合亦自去。所以皆略不合也。雖合七譬。文成六重。第一從初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合第一宅主譬。第二從見諸眾生以下。訖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合第二明長者見火起譬。第三從舍利弗佛見此已以下。訖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合第三明長者求子不得譬。第四從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以下。訖為求牛車出於火宅。合第四明長者以三車求子得譬第五從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下。訖能生淨妙第一之樂。雙合第五見子免難譬第八等與大車譬。第六從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諸子以下。盡長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第一宅主譬已有六義。一宅主義。二其家廣大義。三唯有一門義。四五百人義。五火起義。六三十子義。今皆合。但開文為二。第一從初訖利益一切。別合六義中第一宅主義。第二從而生三界以下。兼合後五義。上宅主義中有二。一出位體。上言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第二歎德。亦皆合。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世間之父者。合第一位體。言佛於一切含靈所在。常為化父。即如長者於國邑中自為主長也。從於諸怖畏以下。合第二歎德。上歎德中即有三。一歎長者內德。上言其年衰邁。二歎外德。上云財富無量多有田宅。三歎眷屬。上云及諸童僕。從初訖波羅密。合歎內德。從大慈大悲以下。合歎外德。第三歎眷屬。自入兼合五義中故。此不別合也。怖畏衰惱憂患皆是惡果。無明闇弊是惡因。此句歎斷德。而此斷德上開譬中。不適顯。但此義合。從而悉成就以下。歎智德。言如來皆成就一切智力。即如上長者其年久邁則其見聞無量也。從大慈大悲以下。歎外德。言如來以大慈大悲。常無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即義如上長者財富無量多有田宅救諸貧困。從而生三界以下。第二兼合五義。而生三界。合其家廣大義。教化合唯有一門義。老病死合火起義。眾生合五百人及三十子義。言如來應生三界五濁八苦之中。教化眾生。修善滅惡。即如上長者居於杼宅救彼為火見逼五百人及三十子也。從見諸眾生以下。合第二明長者見火起譬。上開譬中有二。第一正見火起。第二明見火起生怖畏心。今亦皆合。從初訖怨憎會苦。合第一正見火起。從如是等種種諸苦以下。合第二見火起生怖畏心。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者。明見四苦。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者。明見五欲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者。明見求不得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者。明見報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因苦者。明見生苦亦見愛別離苦怨習曾苦。言如來盡見眾生種種諸苦。即如上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也。從如是等以下。合第二見火起生怖畏心。而上開譬中亦有二。第一明驚非自為。上言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第二出所為人。今略不合第一驚非自為。但合第二出所為人言如是受苦眾生雖復沒在苦。不知是苦可厭。即如上諸子等在火宅內不知火是苦可避也。從舍利弗佛見此已以下。合第三名長者求子不得譬。上開譬中初開為二。第一明長者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諸子無知故。力富非其時。第二明以畏語作思惟而諸子猶無知故不得以畏語求子。今皆合之從初訖令其遊戲。合第一以力富作思惟。從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以下。合第二以畏語不得求子。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能者。欲以大悲拔苦也。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者。欲以大慈與樂也。言如來如是作擬宜。即如上長者作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也。上有明諸子無知故力富非其時。上言復更思惟。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少。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而今略不合。從舍利弗以下。合第二以畏語不得求子。上開譬中有三。第一正以畏語作思惟。第二以所思惟就教。第三明諸子不受從初訖力無所畏者。合第一正以畏語作思惟。從眾生不能以是得度以下。合第三明諸子不受但略不合第二以所思惟就教諸子。上言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捨於方便者。言若用實捨權也。而此句不適合上文。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言如來以大乘教作擬宜也。即如上長者作思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就合第三諸子不受即有三。第一直言不能度。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釋不能度。第三從何由以下。結不能度。不能以是得度者。言不可以此大乘教為化也。第二釋。標疑云。所以不能以大乘為化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者。言無大乘機也。即如上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者。第三結不能度。言既無大機者。因何為說大乘。從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下。合第四名為長者以三車求子得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種外譬。第二從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第四譬。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者。牒第三求子不得譬。但以慇懃方便免濟諸子火宅之難者。牒第四求子得譬。然後各與珍寶大車者。牒第八等與大車譬。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者。帖合第三譬。所以但貼合第三譬者。此第四以少乘化來者。正由第三以大乘不得化故來。故但合第三譬也。第八等與大車譬。下自來合。且非以大乘得化故以少乘化來。所以第八譬此不貼合。從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而上開譬中有四。第一長者以三車作思惟。第二明善知諸子心中所樂。第三正以三車得誘。第四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今此合開為三重。第一從初訖拔濟眾生。合第一以三車作思惟。第二從為說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車得誘。第三從舍利弗若有眾生以下。合第四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但略不合第二明長者善知諸子心中所樂譬如來見三乘人心中所樂。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翫奇異之物。情必樂著。今合第一。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者。言如來自擬宜。今眾生唯有三乘機。我亦隨機。但以方便為說三乘。令出三界火宅。即如上長者自思惟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燒。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也。但以智慧方便者。非言正以智慧。是謂但以智慧之方便也。從為說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車得誘。上中有四。第一明長者讚嘆三車。第二示車所在。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許與不虛。今皆合之。而不次第。為說三乘聲聞避支佛佛乘者。合第二示三車今在門外。從而作是言以下。合第三勸取三車。從我今為汝以下。合第四許與不虛。從復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讚歎三車。為說三乘聲聞避支佛佛乘者。言如來示三果在三界外。即如上長者言如是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也。就合第三勸取三車有二。第一先誡莫著五塵。是非適合上文。從汝等速出以下。正合上勸取三車。汝等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者。言如來勸三乘人。汝等懃修無漏斷結。速出三界。證彼三果。即如上長者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從我為汝以下。合第四許與不虛。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從汝等但當以下。勸進。是亦非適合上文。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者。言如來告三乘人與三果必不虛也。即如上長者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第二勸進可見。從復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讚歎三車。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歎。即正合上譬。第二從乘此三乘以下。明利是亦非適合上文。不復為惑所生。故言自在。三界惑已盡。故言無繫。既證無學。故言無所依求。言如來如是讚歎三果。即如上長者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有悔。第二明利可見。從舍利弗若有眾生以下。第三合第四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上開譬總就三乘人作四階。今此合別列三乘人作四階。第一先就聲聞作合。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舉外譬貼合。若有眾生內有知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明聞三乘教生外凡夫善根。即如上心各勇銳。慇懃精進者。生內凡夫善根。即如上互相推排。欲出三界自求涅槃者。入無相治道斷結。即如上競共馳走。是名聲聞者。出三界證羅漢果。即如上諍出火宅。第二舉外譬貼合可見。避支佛菩薩二門。例此可推。從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下。第五雙合第五見子勉難譬第八等與大車譬。所以雙合者。欲明由大乘機發故得說今日一大理也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牒二種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者。牒第五見子勉難譬。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者。牒第八等與大車譬。就第二正合即有二。第一先合見子免難譬。第二從如來爾時以下。合第八等與大車譬。上第五見子免難譬有二。第一明長者見諸子勉難。第二明見得憂遊。從初訖怖畏嶮道。合第一見諸子免難譬。得涅槃樂一句。合第二見得優遊。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得涅槃樂者。謂見發大乘機。即如上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也。從如來爾時以下。第二合第八等與大車譬。上開譬中有二。第一正明長者以一大車等與諸子。第二釋平賜之意。從初訖皆是我子。合第二釋平賜之意。從等與大乘以下。合第一正明以一大車等與諸子。上第二釋平賜中有三。第一舉財無極為釋。第二舉子義等為釋。第三舉無盡為釋。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者。合第一舉財無極為釋。上言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少車與諸子等。是諸眾生皆是我子者。合第二舉子義等為釋。上言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略不合第三舉無盡為釋。上云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遺何況諸子。從等與大乘以下。合第一正以一大車等與諸子。上中有二。第一直明等與。第二明大車莊嚴之相。今皆合之。從初訖娛樂之具。合第一直明等與。上云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從皆是一相以下。合第二大車莊嚴。脫三界者者。言發大乘機也。一相者。大乘一理相。一種者。一乘諸善為一佛種。聖所稱嘆能生淨妙第一之樂者。謂一乘佛果樂也。即如上長者大車皆備種種莊嚴也。從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下。第六合第十不虛妄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種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諸子者。牒第四以三車得誘諸子譬。然後但以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者。牒第八等與大車譬。然所以牒此二譬者。夫此不虛妄來者。正為第四以三車得誘諸子第八等與大車。何則非三許三。是即可妄。捨三與一。是亦可妄。有此二可妄。故此不虛妄來也。所以將合不虛妄之初。亦牒來此二譬也。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者。牒第十不虛妄譬。言非三許三。捨三與一。皆非虛妄也。從如來亦復如是以下。第二正合。上開譬中有三。第一如來舉下虛妄。問真子。第二舍利弗仰答不虛妄。第三如來述真子。結成不虛。今但合第二真子仰答。略不合第一如來問第三如來述成。今此合中即有三。第一正合不虛妄。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不虛妄。第三從舍利弗以下。結不虛妄。然上舍利弗仰答不虛妄中有二。第一非三許三。非可妄。第二捨三與一非可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者。合第一非三許三非可妄。而上中有三。第一直言與善奪惡故非可妄。上言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能難全其軀命。非是虛妄。第二釋欲全軀命。上言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第三結非三許三非妄。上言況復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而今但通合不別也。然後但以一乘而度脫之者。合第二捨三與一非可妄。然上中亦有三。第一直言雖不與所許三中最少一車非可妄。上言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少一車。猶不虛妄。第二釋捨三與一非可妄。上言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第三結捨三與一非妄。上言況復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而今亦但總合。不別也。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不妄。標疑云。何以故。如來昔不為說一。唯今為說耶。若如來昔日未得大乘道力。但今忽得故爾耶。是故釋言。如來本來已有大乘道力。但眾生機不能盡受。故不說也。從舍利弗以下。第三結不妄。以是因緣者。謂機未故也。正舉譬說化中根人中。有長行與偈。此下第二偈頌。上長行有開合。今從譬如長者以下。有六十五行半偈。頌開譬。從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以下。有三十三行半偈。頌合譬。上開譬有十譬。今但頌九譬。略不頌第十不虛妄譬。所以然者。有二解。一云不虛妄譬是舍利弗所作。如來不宜頌。故不頌也。二云若言是舍利弗所作故不頌者。佛不應合。而佛既合。寧言咸舍利弗故不頌。今不頌者。夫明此不虛妄者。本欲令物成信得解。今時既成信心。不虛妄義其意自顯。是故略不頌也。今但頌九譬。故自有九重。第一從初訖毒害火災眾難非一。有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宅主譬。從是時宅主在門外立以下。有二行偈。頌第二見火起譬。從長者聞已驚入火宅以下。有六行偈。頌第三求子不得譬。從是時長者而作是念以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四求子得譬。從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住於四衢三句偈。頌第五見子免難譬。從坐師子坐而自慶言我今快樂以下。有四行一句偈。頌第六見子勉難故歡歖譬。從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以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譬。從長者大富庫藏眾多以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八等與大車譬。從諸子是時歡歖踊躍以下。有一行半偈 。頌第九諸子得車歡歖譬。然今此九重偈頌。與上長行文。或有相等。或不足。或長行所無以義廣出。或意同文異。不悉相同。此是但聖人說法唯從處處所宜故。或以少文總多意。以多文顯少意。或以同文辨異意。或以異文明同意。不足為怪也。上第一宅主譬中有六義。一宅主義。二其家廣大義。三唯有一門義。四五百人義。五火起義。六三十子義。今但頌宅主義。其家廣大義。五百人義。火起義。合四義。略不頌唯有一門義與三十子義。即所謂或有不足。今頌四義故。三十三行偈。初一句譬如長者。頌第一宅主義。上宅主義中有二。一出位體二歎德。今略不頌歎德。亦所謂或有不足。上云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四宅及童僕。從有一大宅以下。有三行一句偈。頌其家廣大義。然上但直言其家廣大。今此頌中廣明其相。即所謂長行所無。以義出之。釋文類上。從有五百人以下。有十八行偈。頌五百人義。從是杼故宅囑于一人以下。十一行半偈。頌火起義。但就頌五百人義十八行偈。分為二。第一初二句正頌上長行。第二從鴟梟鵰鷲以下。十七行半偈。以義廣明五百人成性不同心行各異。即所謂長行所無以義出之。本義云從鴟梟鵰鷲以下。有二十九行偈。皆頌第五火起義。就第二廣明五百人成性不同中。十七行半偈。又開為三。第一初六行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從處處皆有以下。十行偈別出五利使眾生。第三從夜叉餓鬼以下。一行半偈。總結上二重。就第一別出五鈍使眾生中。有二。第一初五行半偈。列五鈍使眾生。第二其舍恐怖變狀如是二句。總結五鈍使。鴟梟鵰鷲鳥鵲鳩鴿者。皆譬慢使眾生。從蚖蛇蝮蠍以下。一行半偈。譬瞋使眾生。從屎尿臭處以下。一行偈。譬癡使眾生。屎尿死尸骨肉。皆譬五塵。從狐狼野干以下。有二行偈。譬貪使眾生。鬥諍??掣嘊喍嗥吠此二句。譬疑使眾生未定因果是有是無。如兩狗嗥吠未決勝負也。從處處皆有以下。第二別出五利使眾生。處處皆有魃魅魍魎者。總出五利使眾生。從夜叉惡鬼以下。別列五利使。初三行偈。譬耶見眾生。從鳩槃荼鬼以下。有二行半偈。譬戒取眾生。從復有諸鬼以下。有一行半偈。譬我見眾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者。譬見取眾生。從復有諸鬼以下。有二行偈。譬斷常二見眾生。夜叉惡鬼食噉人肉者。謗無人天因果。如食人肉。從毒虫之屬以下。一行半偈。明謗無三塗因果。孚乳產生各自藏護者。三塗因果理非無。而言無故。如夜叉競來食之。食之既飽惡心轉熾者。譬耶見轉成上品。鬥諍之聲甚可怖畏者。譬緣論義生瞋招三塗苦。故云甚可怖畏也。從鳩槃荼鬼以下。出戒取眾生。是持雞狗鹿戒者也。蹲踞土埵者。譬戒取眾生。伏三塗結。生人天之中。如居土埵。或時離地一尺二尺者。或時伏欲界結。暫生色界。如離地一尺。或伏色界結。蹔生無色界。如離地二尺。往反遊行者。伏結往生色無色二界如往。伏結非永。復還三塗。如反。縱逸嬉戲者。譬此戒取勞而無功。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兩足譬因果。言嬉戲而後令因果理不通。如捉狗二足撲令失聲也。以腳加頸怖狗自樂者。不能通之。後亦謗無因果。如以腳加頸怖狗。釋此三句。種種不同。而今煩故不記也。從復有諸鬼以下。出我見眾生。其身長大。譬我大色少。裸形黑瘦。譬無慚愧。發大惡聲叫呼求食者。譬以我見為性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者。出見取眾生。不能自計成他見。是事實餘妄語。從復有諸鬼以下。出邊見眾生。首如牛頭者。斷常二見。如牛二角。或食人肉或復噉狗者。譬或言是常或言是斷。頭髮蓬亂殘害凶嶮者。亂正中道。飢渴所逼叫喚馳走者。譬受苦報。從夜叉餓鬼以下。一行半偈。總結上二重。在苦望樂。義同窺牖。從是杼故宅以下。十一行半偈。頌火起義就中有三。第一初三行偈。直明火起。第二從諸鬼神等以下。七行半偈出被燒。第三從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結火起義。是杼故宅屬于一人者。先出所燒家主。譬三界皆依如來也。其人近出未久之間者。譬如來此方眾生化緣盡就化他方未久之間。此二句明火起緣由。從於後宅舍以下。正明火起。從諸鬼神等以下。第二出被燒。即上五鈍使。五利使。十種眾生被燒。惡獸毒虫藏竄孔穴者。譬欲界眾生厭欲界苦伏欲界結逃生色界。毘舍闍鬼亦住其中者。譬色界猶不離苦患也薄福德故。為火所燒者。明色界亦薄福故犯不離苦患也。共相殘害飯血噉肉者。亦言色界眾生一無不受苦者也。野干之屬並已前死者。譬色界眾生受苦曾來即然。非適今也。諸大惡獸譬欲界眾生。欲界眾生不知色界犯受苦。逃來即受色界苦。如競來食噉也。蜈蚣蚰蜒諍走出穴者。譬色界眾生厭色界苦。伏色界結。逃生無色界也。鳩槃荼鬼隨取而食者。言無色界苦亦待逼如惡鬼隨取食也。從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第三結火起義。從是時宅主以下。二行偈。頌上第二見火起譬。上長行有二。第一長者正見火起第二生怖畏心。今皆頌之。是時者。謂火起時。即譬八苦起時。在門外立者。譬如來在法身之地。上既云教為門。而未正用教故云門外。聞有人言者。以聞代見。有人譬機。上道見者。是謂以聖智照物機。此言聞者。是明以機感聖智。言物以感聖人之機。來關聖智。如聞有人言也。而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者。譬昔二萬億佛所已受大乘化。于時皆有出生死意。而後起煩惱。失其本大乘解。便成入生死義故。云來入此宅至此頌上第一正見火起。上云長者見此大火從四面起。稚少無知歡娛樂著者。頌上第二生怖畏心。然上中有二。一驚非自為。二出所為人。今但頌第二出所為人。上云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戀著歖戲不覺不知。略不頌第一驚非自為。上云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大乘解弱故云稚少。起煩惱故云無知。從長者聞已以下。有六行偈。頌上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長行初開為二。第一句長者以己力富作思惟而諸子無知故。力富非其時。第二復以畏語作思惟。而諸子無知故。以畏語亦不得求子。今皆頌之。今六行偈。初一行偈。頌上第一以已力富作思惟。上云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今此一行。正頌彼文。上有餘文。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少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而今不頌。即所謂或有不足。從告喻諸子以下。五行偈。頌第二以畏語作思惟。上中有三。第一先以畏語作思惟。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諸子。第三諸子無知故。以畏語不得求子。今初四行偈。頌上第一以畏語作思惟。上云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而上直言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中列出種種惡鬼毒虫。即所謂以異文明同意。從諸子無知以下。一行偈頌第三諸子無知故。不得以畏語求子。上云父雖憐善言慰示誘而諸子等戀著嬉戲不肯信受。上有餘文。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馳走。視父而已而今不頌。即所謂或有不足。又略不頌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諸子。上云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從是時長者以下七行半偈。頌第四求子得譬。上長行有四。第一長者以三車作思惟。第二長者善知諸子心中所樂。第三正以三車得誘諸子。第四諸子信受三車之誘。今但頌第一第三第四。略不頌第二善知諸子心中所樂。上云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即所謂或有不足。初三行偈。頌第一以三車作思惟。從告諸子等以下。有三行偈。頌第三正以三車得誘諸子。從諸子聞說以下。一行半偈。頌第四諸子信受三車之誘。頌第一以三車作思惟中。三行偈即有二。初二行半偈。頌上云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燒。即便思惟設諸方便此二句頌上云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勉斯害。初一行不適頌上文。今此舍宅無一可樂者。頌上云此舍已為大火所燒而諸子等耽愐嬉戲。不受我教將為火害者。頌上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燒。即所謂以異文明同意。從告諸子等以下。頌第三正以三車得誘。上長行有四。第一讚嘆三車。第二示車所處。第三勸取三車。第四保與不虛。今一行偈。頌第一讚嘆三車。上云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有悔。次三句羊車鹿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者。頌第二示車所在。上云如是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次三句汝等出來吾為汝等造作此車者。頌第三勸取三車。上云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次二句隨意所樂可以遊戲者。頌第四保與不虛。上云隨汝所欲皆當與汝。從諸子聞說以下。此一行半偈。頌上以三車求子得中。第四明諸子信受三車之誘。諸子聞說如是諸車者。頌上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從即時以下四句。頌上云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其馳走諍出火宅。而此四句但適頌競共馳走諍出火宅二句。不頌心各勇銳互相推排二句也。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住於四衢此三句。頌第五明長者見子勉難。上云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字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從坐師子坐而自慶言以下。四行一句偈。頌第六明長者見子勉難故歡歖。上云其心泰然歎喜踊躍。就中即有三。第一而自慶言我今決樂此二句。正頌上文。而上以內心歡歖。此以發言歡歖。即所謂或有意同文異。第二從此諸子等以下。三行偈。釋致歖所由。第三從是故諸人我今決樂二句。結歡歖。此二重上長行所無。但以義出之也。從爾時諸子以下。有三行偈。頌第七明諸子索車譬。上云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爾時諸子知父安坐者。明索車時也。亦長行所無。以義頌之。從長者大富以下。七行半偈。頌第八等與大車譬。上長行初有二。第一直明長者以一大車等與諸子。第二釋長者平賜之意。今但頌第一直明等與大車。不頌第二釋平賜。所謂或有不足。上第一直明平賜中有三。第一直言平賜。第二明車莊嚴相。第三釋車能莊嚴。今皆頌之。初一行半偈。頌第三釋能莊嚴。上云是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從莊校嚴飾以下。五行半偈。頌第二明車莊嚴相。上云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蘭樇。四面縣鈴。如是好車。等賜諸子二句。頌第一直明平賜。上云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從諸子是時以下。一行半偈。頌第九名諸子得車歡歖譬。上云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從告舍利弗以下。三十三行半偈。頌合譬。然上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見子勉難故歡歖譬第七索車譬第九得車歡歖譬。雖合七譬。併合第五見子勉難第八等與大車譬。故文成六重。今此頌中合前四譬與第十不虛妄譬。凡五譬如上長行皆頌。又上長行併合第五見子勉難譬第八等與大車譬。而今但頌合第八等與大車譬。略不頌合第五見子勉難譬。又長行不合第九得車歡歖譬。而今以義頌合。故文成七重。第一初六行偈。頌合第一宅主譬。第二而今此處多諸患難二句。頌合第二見火起譬。第三從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頌合第三求子不得譬。從是以方便以下。有三行偈。頌合第四求子得譬。第五從舍利弗以下。五行偈。頌合第八等與大車譬。第六從得如是乘以下。三行偈。義頌合第九得車歡歖譬。第七從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合第一宅主譬中有二。第一別合宅主義。第二兼合五義。今皆頌之。而上別合宅主義中有二。第一合位體。第二合嘆德。今初一行。頌第一合位體。一切眾生皆是吾子者。超頌兼合五義中。頌五百人及三十子義。從三界無安以下。二行偈。併頌合其家廣及火起二義。但不頌合唯有一門義。從如來已離以下。二行偈。退頌別合宅主義中。第二合嘆德。上合歎德中有二。第一合嘆內德。第二合嘆外德今二行偈。初一行偈頌合嘆內德。後一行偈頌合嘆外德。上合嘆內德中。亦有二。第一嘆斷德。第二嘆智德。如來已離三界火宅者。頌合嘆斷德。上云於諸怖畏衰惱憂患永盡無餘。寂然閑居安處林野。頌合嘆智德。上云而悉成就無量智見具足方便波羅蜜。閑謂中道。林譬萬德。言佛智優遊中道之理。安處萬德之林也。後一行偈頌合歎外德。上云大慈大悲常無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雖復上言求善令利。此言悉是吾子。即是一種無異。何則既是吾子。故求善令利。若非己子。那得如是。即所謂意同文異。而今此處多諸患難者。頌合第二見火起譬。上合中有二。第一正合火起。第二合生怖畏心。今此二句但頌第一合正見火起。上云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害。略不頌第二合生怖畏心。上云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歖遊戲亦不生厭不求解脫雖遭大苦不以為患。本義云。如來已離以下二行偈。頌合第二見火起譬。從而今此處以下。二行偈。頌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亦好。隨欲可用。從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頌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長行中。有二。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第二合以畏語作思惟。今皆頌之。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此二句。頌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上云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從雖復教詔以下。一行偈。頌第二合以畏語作思惟。而上中亦有二。第一合正以畏語作思惟。第二合諸子不受。今但頌第二合諸子不受。略不頌第一合以畏語作思惟。上云若我但以神刀及智慧捨於方便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然上第二合諸子不受中有三。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第二釋不能。第三結不能。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二句。頌上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於諸欲染貪著深故。此二句。頌上第二釋不能。上云此諸眾生未勉生老病死而為三界火宅所燒。略不頌第三結不能。上云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即所謂或有不足。從是以方便以下。三行偈。頌合第四求子得譬。上長行中初有二。第一先牒三種外譬。第二正合求子得譬。今但頌第二正合。略不頌第一先牒三種外譬。上第二正合中亦有三。第一合以三車作思惟。第二合以三車得誘。第三合諸子信受。今略不頌第一合以三車作思惟。上云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但頌第二合以三車得誘。第三合諸子信受。今三行偈。即分為二。初一行半偈。頌第二合以三車得誘。從是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頌第三合諸子信受。上第二合以三車得誘中有四。第一合示車所在。第二合勸取三車。第三合保與不虛。第四合讚嘆三車。是以方便為說三乘此二句。頌第一合示車所在。上云為說三乘聲聞避支佛佛乘。從令諸眾生知三界苦以下四句。頌第二合勸取三車。上中有三。第一誡莫著五塵。第二釋莫著。第三正勸取。令諸眾生知三界苦者。頌第一莫著五塵。上云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香味觸也。開示演說出世間道者。頌第三正合勤取三車。上云汝等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避支佛佛乘。略不頌第二釋莫著。上云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今但頌此二重。略不頌第三合保不虛。上云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又略不頌第四合讚嘆三車。上云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自在無繫。無所依求。即所謂或不足。從是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頌合第三諸子信受三車之誘。上云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從舍利弗以下。有五行偈。頌合第八等與大車譬。上長行中有二。第一合釋平賜之意。第二正合平賜。今不頌第一合釋平賜之意。上云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但頌第二正合平賜。上中亦有二。第一正合平賜。第二合大車莊嚴相。今皆頌之。今初二行偈。頌第一正合等賜。從是乘微妙以下。三行偈。頌第二合大車莊嚴相。又今二行初一行。頌上云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次一行亦頌上云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如來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次三行偈頌第二合大車莊嚴相。上云皆是一相一種聖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是皆所謂或有相等。從得如是乘以下。有三行偈。長行所無。但以義頌合第九諸子得車歡歖譬。就中即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正頌合得車歡歖譬。第二從以是因緣以下一行。結成一義。從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長行有二。第一先牒三種外譬。第二正合。就中有三。第一正合。第二釋合。第三結合。今但頌第一正合。略不頌第二釋合第三結合也。今十四行半偈。分為四重。第一初二行偈。會父子義。第二從我雖先說以下。一行半偈。非昔勸今。第三從若有菩薩以下。二行偈。引勝人信解。證成不虛。第四從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更釋非昔勸今之意。就第一會父子義中。二行偈。即分為二。第一初一行偈。正會父子義。言既云父子。父子之間。豈可用虛。然則不虛妄不言自明。是即頌上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所謂以異文會同意。後一行證成父子。言若非父子。豈能如是累劫救濟。第二非昔勸今。言昔日只就免分段故。云得滅度。而今猶有變易。故實不滅也。此明非昔。此即頌上初說三乘引道眾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者。勸今。即頌上言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從若有菩薩以下二行。引勝人信解。證成不虛。可見。從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第四釋第二非昔勸今之意。九行偈即分為二。第一初八行半偈。釋非昔。第二最後二句。釋勸今。就第一釋非昔中。八行半偈 。又分為二。第一初六行偈。先明昔須說四諦之意。第二從是人於何以下。二行半偈。正釋非昔。今六行初二行偈明苦諦。次二行偈明集諦。次一行偈明滅諦。次一行偈明道諦。第二正釋非昔。可見。言此四諦昔日是極。皆是隨機方便為說。故云非實可捨也。我意不欲令至滅度者。釋勸今。言如來本意。非欲終賜其少故。云今所應作唯佛智慧也。本義云。初一行先出不虛之端。不頌上文。從汝等累劫以下。一行偈。明與重奪輕故不虛。即頌上初說三乘只一句。從我雖先說以下。一行偈。稱本意故不虛。即頌上引道眾生只一句。今所應作唯佛智慧二句。與過望故不虛。即頌上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引證如前。從若人少智以下。廣上意。初六行偈。廣上與重奪輕故不虛。從是人於何以下。一行半偈。廣上稱本意故不虛。從佛說是人以下。一行半偈。廣上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明與過望故不虛。次二句但隨文直釋。不別稱名。亦好。隨欲可用。但從若人少智以下六行。廣上汝等累劫一行偈。似少不當。舉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二。第一真子請。第二如來答。答中又有二。第一先呵第二正答。正答中有三。第一直許隨請為說。第二廣舉譬喻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三勸中根人信從同歸之理。今從我為法王以下。有六十六行偈。第三勸中根人信從同歸之理就中初開為三。第一初二行半偈。先嘆所可信之法。第二從若有聞者以下。有八行偈。嘆信人福重。即勸自行。第三從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明流通方法。即是勸外化行。就第一先嘆所可信之法。亦有三。第一初一行先出法主之體言既是世間尊人。本義云此一行入頌合不虛譬。其云結不虛妄。第二次一行出所說之法。言誠是利益世間尊法。第三次二句。誡莫輕。言世間尊人所說尊法。不宜以輕漫為說也。法印者。即謂上所說譬說法也。就第二嘆信人福重中。即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嘆能信福重。第二從斯法華經以下四行。舉不信結歎。就第一正嘆中四行。又分為三。初一行直嘆。第二從若有信受以下一行半偈。歎宿善。第三從若人有能以下一行半偈。歎未來善。言有宿善故。今能生信。今能生信故。未來亦能遇聖。阿鞞跋致者。此言無退。就第二舉不信結歎中。四行即自為四。初一行明下愚迷惑。次一行明聲聞非所及。次一行明真子難信。次一行明凡夫非己分。然出此四不信者。但欲舉其不信成歎能信也。從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第三明流通方法。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三十六行半偈明無信不慶為說。第二從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應為說有信就第一莫為說無信。亦有三。第一初二行。直言莫為說無信。第二從若人不信以下。有三十二行半偈。出謗經罪報。第三報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結不應為說無信。第一可見。但就第二出謗經罪報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半偈。略舉報相。誡聽。第二從其人命終以下二十八行。正明報相。第一亦可見。但就第二正明報相中。亦有三。第一初十二行。明三塗報即是正報。第二從若得為人以下。十行偈。明人報即是餘報。第三從常處地獄以下。雙結正餘二報。皆可見。從告舍利弗以下二行。明莫說無信中。第三結。亦可見。從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流通方法中。第二明有信應說就中亦有二。第一十七行偈。正明有信人應為說。第二從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偈。結有信應說。然此中但勸行因。不明慕果。若例上法說化上根人。應有勸慕果。而此不明者。既明勸行因。即慕果。不勸。自去故。不明也。此中作重本義大異。而今不記也。 法華義疏第二抲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