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十二

輸入者 劉映霞

化城喻品下

1 智勝成道二萬劫間全不說法歟
2 智勝如來可說第二時教耶
3 其餘眾生千萬億眾
4 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
5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
6 滅度想
7 涅槃經八六四萬迴心
8 信解堅固了達空法
9 譬如五百由旬
10 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
11 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

以上十一帖

法華經第三卷開示抄(化城喻品下)

化城喻品下

問。經文其餘眾生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云云)。顯何事歟。答。智勝如來說法華時。千萬億眾生生疑惑也。付之諸佛說法皆待根熟。其機若未熟者。何說難解妙法乎。況乍受沙彌請遙送二萬劫者。待根熟故也。以知。說法時其根已熟云事。況釋尊說今經卻五千上慢。唯止貞實眾。知勝所化中。有疑惑類者。佛力何不去會座乎。
會云。玄贊云。上根菩薩聞之信受。中根聲聞亦有信解。下根餘類皆生疑惑(云云)。
鏡水抄云。凡夫為下(云云)意云。准釋迦說法華。智勝法華亦以不定性證果聲聞可為正機。自餘凡夫不正機故不能正悟。故名疑惑。非誹謗之疑惑。故水抄云。生疑不信。行相有殊(云云)。意者生疑其過輕故。其眾猶在會座。聞法不信其過重。故去座不聞。所謂五千上慢類也。彼時聞法。即值今佛悟一乘因也。故玄贊云。下根眾生機未熟故。為今時漸。故說彼時有疑惑者(云云)。
經云。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云云)。
玄贊云。經說是經時至未曾休廢○贊云。上根菩薩聞之信受。中根聲聞亦有信解。下根餘類皆生疑惑。是法華經難信解故。不根眾生機未熟故。為今時漸。故說彼時有疑惑者(云云)。
水抄云。問五千根未熟。今佛不令聞。彼萬億眾生皆疑惑。大通如來寧為說法華。
答。生疑不信行相有殊。有去有聞。誘他之別不應生疑。即十六王子為上。聲聞為中。凡夫為下。問。何故凡夫皆生疑惑。答。有二意。一表經力難思故。下根生疑。二根未熟故。為今時漸。所以疑惑也。問。當時何不待根熟了與說。未熟何要與說經。答。今時漸故。當時若不為說因。何今為有迴心也(云云)。
興疏云。十六沙彌既上根。悉解文義故皆信受。中根聲聞於佛有緣故。亦有信解。餘下根類。皆於十六沙彌結其緣故。皆生疑惑。如其次第菩薩聲聞及以凡夫。有有行有信無信行無也。不應難言。智勝如來既有覆講今釋迦佛亦應有之者。三根之人。皆於釋迦有法華緣。佛自度故(云云)。
問。智勝如來十六王子於十方世界成正覺。爾者第十六王子。為東北方佛將云何。兩方若東北方佛者。見經文。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菩提以知。釋迦非東北方佛云事。況指歡喜國名東方。以安樂國為西方。可知娑婆世界中央國土云事。若依之爾者。十六王子唱覺於八方。於一一方各有二佛。釋尊為中央佛者。東北方闕一佛。是以正法華。東北二佛號除世曜念吾能人。加之不思議功德經列東北方六十三佛之中。出壞一切世間怖畏如來及釋迦牟尼佛(云云)。
會云。釋迦者中央佛也。見經文。大通佛十六王子。於十方國土成佛者。對大通土可定十方也。而說大通事。不表何方處云事。知。大通此娑婆世界佛也。釋迦既於娑婆成正覺。與智勝可同國。是以見經文。始東方四方三維先表二佛。列一名二名。而至東北方無總表二字。又無別列詞。只說東北方中壞一切世間怖畏。知。彼方限一佛云事。況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等者。別舉自名自國。此即對前諸方為中央故也。添品法華亦以同之。但正法華經者。譯者於梵本生異解也。不思議功德經准之可會。或此東北方佛也。以正法華及不思議功德經為證。但今經說末彼方佛事。異餘方故者。教主釋尊自為結會今古別說之。故文相少異也。
尋云。對智勝土可分八方。其土為娑婆世界者。對何論餘方乎。答。此難旁未定也。設智勝佛居中央土。娑婆望彼在東北方無相違。不云智勝佛出此界故。設又智雖娑婆佛。十六佛土在國實有八方者。何不說如此哉。
經言。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東北方佛名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菩提(云云)。
添品法華全同之。
正法華經云。佛言今皆成無上正真之道。今悉現在處于十方說法救護○東北方現在二佛。號除世懼今吾能人。於忍世界得成如來至真等正覺。合十六尊(云云)。
水抄云。言沙彌八世界者。娑婆世界在大通佛東北方也。此言智勝如來東北方者。一妙法添品二經中。釋迦告眾會。指十方世界故非智勝與此界別處也。二者智勝如來則此界佛也。故經云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尊名大通智勝。不言何方佛。但說乃往過去故。此界也。若餘方佛者。可言何方故(云云)。
會古通今抄云。經第十六我釋迦者。前言十方但舉總數。今十五佛盡八方。其有東北方但一佛故。釋迦牟尼現居此土。依於此土指彼八方會古。同今說今時故(云云)。
佛說不思議功德經下云。
問。經文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爾者。大師云何釋此文乎。玄贊有二釋。一云。無學人求入於無餘涅槃義也。二云。凡夫及有學聖者。求入有餘涅槃義也(云云)。
問既云入於涅槃。可實入涅槃義。何文外云求涅槃之義乎。是以見智度論。問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於是國土佛處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准此文實入無餘涅槃。已生界外土。遇餘佛聞此經說也。是以天台等諸師得經意如此。次智度論明云阿羅漢。第二釋何云凡夫有學乎。又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之文。唯指無餘涅槃。何云有餘無餘涅槃乎。
會云。無餘迴心者。東土大諍也。法華經智度論之文。隨二宗意得旨可異。其中我宗意者。定性二乘歸圓寂時。身智都盡唯有法性。如虛空界非有情數。不只盡分段生。亦不受變易報。豈生他方見佛聞法哉。解深密經。瑜伽論等了義諸教。遮而不許。會而不用。法華經者說一佛乘須示成佛一門之處。猶說雲雨喻遮乘一執。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定性無性未成餘乘。千部論主作法華釋論之時。立四種聲聞。三類之外別開趣寂。授記之中不攝其類。即是守深密瑜伽文也。若爾者至今品初不可說趣寂迴心。其文設雖隱。佛意猶可探。何況此文說不定性有餘地之相狀。非決定性入無餘之迴心。是以見上文。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云云)當入涅槃。以上案下。當入而非已入。心想而非真實。遂往他方聞法華經發心修行。一段之趣大概如此。次智度論文者。全不越經文。以餘經明文。深可知其意也。
他宗依此文。以為是佛意矣但此經之習。大有表裏。當座眾會各取一門。非十地大聖者不能究盡。非四依真論誰判正理乎。玄贊有多重釋。今述一義。今問。天台可言依法華經立無餘迴心。其入無餘相者。同楞伽經等哉否。若同者。楞伽等四十餘年方便大乘也。彼經豈說究竟迴心乎。既無法華秀句楞伽云心滅盡。云譬如皆醉人。今經於餘國見佛聞法。其相不同也。楞伽經無量劫初迴心。今經不云經多時若二經說不同者。楞伽云如昏醉。瑜伽云如虛空。是指何人之何時乎。都無實義豈非虛言乎。彼設雖有會釋種種可徵。其難難遁歟。依之可言法華經不說無餘迴心之教也。設皆成佛義為彼經正宗。雖乖自宗。猶至無餘迴心者不許不說。若強欲嫌定姓者。不如只此經都不許入無餘人。乍許令生界外士者。總非今經意歟。其故且置五性教。付經顯旨言之。法華已前。一切二乘皆無成佛性。須悉入無餘涅槃。然實有佛性故。一人無入涅槃。三世十方諸佛弟子。都無聲聞入涅槃。即三根聲聞等。皆須歸無餘。而內具佛性。外有佛力。故悉皆迴心向大。乃至滅度一切弟子同舍利弗等爰滅後無導師。如何得迴心。佛釋此疑云。我於餘國作佛。乃至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是經也。然者自宗他宗設雖異。經現文所說大旨。除此義之外。亦不順。經意。依之玄贊以佛神通引攝。令往他方者。經自本無入無餘文故也。
重意云。今經意者。諸聲聞顯只如舍利弗等。隱有別類之旨不顯。自宗有五性故。會經現文。依法華論等。雖開出定性無性。他宗如文直得其心。可言一切聲聞皆成佛。剩此經令說無餘迴心。恐文外義也。又問他宗可言。若許滅後聲聞不入無餘。往他方迴心者耶否。有者經可說之。說者即當此文。一乘要決等。須以入於涅槃文責我宗之處。總無其詞。若有深故歟。他宗若不分定不定性二類迴心差別者。入於涅槃文可無秀句。所以不乘勝歟。天台近來學者異義歟。
有云。入無餘後身想漸生經多時迴心。如淨影等也。有云。生界外土即受變易。其變易身者。色相莊嚴皆悉具足。即時聞法華發心修行。或又舍利弗等。即一身中有定不定性之二門。有餘迴心不定性邊也。盡此身入無餘也。是定性邊也。非別體名定不定性。或證有餘涅槃之時。實即受變易為界外人。是未迴心時也。同寶法師等歟。聞法華後即入十住。生實報土。而於彼土者。未迴心前先生方便土也。生已聞法華迴心。可入十住。此等異義未聞正說。閑可尋習歟。先所加愚案者。於此諸義縱奪可隨宜。然總付入於涅槃文。天台若證已入降自宗者。不叶經文之旨如前可難。若他宗意。於彼文難為已入。既無經現證。以何可難法相乎。他宗依智度論文。謂入無餘已後事。而是既非今經大綱。若爾如自宗。智度論。迴心已後遂受變易身。常聽受法華。永修大行義也。依之論具足佛道。重意云。依佛神通先往他方穢土。遇佛聞法發菩提心受變易之後。遂生淨土也。論略初事顯終相。經兼其初後。他宗末學以論為盡理。經意從此界即時生淨土者。不叶文歟。醫師喻玄贊具引合。可聊簡之。
間。經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爾者滅度想者。於能化佛生此想歟。玄贊云。是人於我生滅度之想。付之見上文。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云云)於自所得功德生滅想云也次文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何云於佛生此想乎。依之正法華云。或有發意。學弟子乘。為聲聞不行菩薩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云云)。如何。
會云。聲聞弟子。以化身佛為真實。故於雙林涅槃生實滅度之想。謂佛永入無餘涅槃。不知當蒙引攝。而佛於餘國現身說法。於彼國土是人聞法華經。迴心作佛。此文意也。故玄贊云。我從此餘國作佛。是人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我引至彼令求佛智(云云)經有二段。上弟子於自生滅度想。下於能化佛又生滅度想。於自者云當入涅槃。於佛者云入於涅槃。其意在之。中間我於餘國作佛者。是教主自稱我也。知。下文說佛滅度也。正法華經者。譯家取一義。不可相違。
尋云。玄贊作種種釋。恐似探象。末學難生決智。況皆乖文相如何。
答。種種義。皆一文中所苞含也。望上下文互有傍正疑者執一邊。堅加其難歟。
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云云)。
正法華經云。當來末世我有發意。學弟子乘成為聲聞。後不肯聽受菩薩之教。不解佛意不行菩薩。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他佛世界。順殊異行生異佛國。當求道惠志聽啟受。爾乃解知如來之法。有一滅度無有二乘也。皆是如來善權方便。說三乘耳(云云)。
玄贊云。經我滅度後至當入涅槃。贊曰。下釋疑難。謂有難言。其若諸聲聞皆當作佛。其遇佛者。蒙佛教化可當作佛。佛滅度後有求聲聞。不聞是經。不覺不知菩薩行廣大弘遠。於自所證有為無為二功德中。作有餘涅槃滅度想。求當入無餘涅槃。是人云何當得作佛。故下釋之文有其三。初牒所疑之人。次釋彼亦作佛。後解所由。此標所疑聲聞也。經我等餘國至得聞是經。贊曰。此釋彼亦作佛。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者。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於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諸佛國土。而後復成佛教化眾生。下醫師喻中具顯此義。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餘涅槃。於我有緣。我以神通接引於彼。遇我得聞是經。或是凡夫。若是有學求有無餘涅槃。將此涅槃謂實滅度之想。求入證此二種涅槃。修二乘行種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惠我或從此餘國作佛。是人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說於我遇有緣者。或雖於我無此因緣。亦蒙他佛及菩薩等接引教化。聞是經典當得作佛。亦有潛化成就此人。說法化導令向大乘。今說顯化。於我有緣。故說於彼求佛智惠。或雖於餘佛有緣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說是我(云云)。
義疏(吉藏)云。我滅度後下第四段。明未來相值。即出下根人也。此是佛滅度後。修道成阿羅漢。此人命終生於淨土。釋迦於淨土中作佛。更有異名。為此人說法華經。方乃得悟。所以說此事者。明無有畢竟永住二乘。會須聞法華彼當成佛。勵下根人令及時信受。問。何故言更有異名。答。釋迦是穢土佛名。今於淨土化物故。更有異名(云云)。
文句(天台)云。二我滅度後復有下。釋疑。疑者云。現在者。得聞佛說法華得入一道。可是結緣之流。未來者不聞法華而入滅度。此豈能捨小得入一乘。釋云。雖滅度之後。終會得聞。我於餘國作佛。得聞是經。餘國者。三乘通教有餘國也。除諸如來方便說者。斷疑也。三是方便說。其實無三也(云云)。
守護國界(下)章。云○大薦賓云。准化城喻。有法喻合。於法文局定性。非曾退大。極分明相。辨入無餘寂覺成佛。便得意訖方說喻文。乃後正據退大定性之人。以兼法中非退定性。今且應敘法說之中。據極定性分明之相。即是涅槃第十所照之文。如下文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其法華文。正當與涅槃第十卷中。義味一同。亦與楞伽兩節經文。其相符會。一者為趣入無所有處。二者自覺滅等。而今經文。云生滅度想。當入涅槃者。西明法師會云。准正法華。當故入滅。非是已入。故文云。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至他佛世界。今釋不然。如正法華經第四卷中云。當未來世。或有發意學弟子乘。不肯聽受○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當甫往至他佛世界順殊異行。生異佛國。當求佛道惠者聽啟受。爾時乃解知如來之法。有一滅度無有二乘也。三蒼云。甫我也。爾雅云。釋詮云。甫余。言義也。佛自稱我。云當往至他佛世界順殊異行。正法花文上云。綴父母。用訓字。此即用妙法花文。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異名即是無餘之中成妙覺佛。順彼二乘無餘之中殊異之行。以佛順故顯二乘生。是故。經文生異佛國已下。即當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雖生滅想。不免意生。而於彼土更求佛智慧。即正法花生異佛國土等也。又云。入於涅槃而於彼土。並置於字。表在無餘。何待浪用當字謬會。故知。兩經文相無異也(云云)。
上下文廣。委可見之。
一乘要決上云。問。玄贊第七。釋化城喻品是人雖生滅度之想等云。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於十方面○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義云何。答。此釋違經並大論。彼二文同云得阿羅漢。何言或是凡夫。若是有學耶。又論云更不復生三界。何言生十方國土。又經云。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何言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乎。經論二文相望不違。不應於中更生異覺。智度論九十三云。問曰。若為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於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教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問。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花經。具足佛道如法花經說有阿羅漢。若不聞法花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此事。汝當作佛。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疾得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答曰。是人作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云云)。
妙經一云。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云云)。
正經下文(合說處)云。其導師者。謂如來也○眾商賈人。謂諸學者。將行求寶。謂說道惠菩薩法。中路厭翫不肯進者。謂佛難得。累劫積劫不可卒成。誘以聲聞緣覺易行。化作城者。謂羅漢泥洹。設城不現。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其羅漢事。限礙不至大道。若至他方。與佛相見。得不退轉無所眾生。乃為大寶究竟事(云云)。
守護國界章云。
遮異見集下(德一)云。彼云違教失者。如法華化城喻品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方便說法。依此經文。小乘之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惠。汝今乃言二乘之人。入無餘滅。永不向大。豈非邪執不了之義也。今謂不爾。汝由不知已今當之三字差別。而如是迷執。經唯言當入涅槃。不言已入。不言今入。故知。未入涅槃。當知。彼法華經。約不定性聲聞。住有餘涅槃。求入無餘。而說當入涅槃。不說已入無餘涅槃。後從彼。起而迴心向大。何以知然。正法花第四卷云。聲聞緣覺。生死已斷。度於三界。臨終滅度。但佛在前住。誨以要法。發菩薩意。不在生死不住滅度。既云臨欲滅度佛在前住。明知。未入滅度。若已入無餘已無身智。佛在誰前住。講何等法(云云)。
正法華三云○聲聞緣覺。生死已斷。度於三界。劣練五道。自以通暢。莫能喻者。臨欲滅度。彼在前住。誨以要法。發菩薩意。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解三界空等(云云)。
問涅槃經中。過八六四萬劫。當得阿耨菩提(云云)爾者。大師如何釋之乎。玄贊。有學者。迴心已去所經劫數也。付之見其文。須陀洹人。永盡諸苦入於涅槃。是人未來過八萬劫。當得成阿耨菩提(云云)。既云永盡諸苦。定可無學聖者。又云入於涅槃。豈非入無餘人乎。從昔名雖說須陀洹等。實無學聖者。入無餘劫數見。況羅漢支佛。云入涅槃。實入無餘義也。前三果。何不然。高貴德王品。八六四二萬劫所經名涅槃(云云)。明知。入涅槃間所經數云事。加之淄州大師釋此文。說無學聖者(云云)。如何。
會云。見涅槃經。說五果迴心分八六四二萬十千之劫數。云所得果。云所經劫。俱有五品。勝劣義分明也。任文取義。須陀洹果者。實是其果也。斯陀含(乃至)辟支佛。各皆如名指位。二乘迴心。此文說盡。若如他宗者。定性二乘無學果後。入無餘涅槃迴心向大之相也。闕無前三果。雖名須陀洹乃至阿那含。既非其果。唯羅漢一果也。不只乖經文。又違道理。可不說前三果迴心故。若又有學不迴心者。違法華等。故玄贊難云。若彼經意。但總說阿羅漢人。實有學人。發心向大。復經幾時。應涅槃經無有學中而迴心者。由此應以涅槃等經同瑜伽等最為善說(云云)。又惠日論云。云何經說羅漢辟支佛。即許依文。說前三果即執不許。一經所說。而致愛憎。取捨諸文。寔為多謬(云云)但付自宗會入於涅槃文者。惠日論云。此談彼果有此功能。非要無學始得趣大(云云)意且須陀洹人。若依自宗者。須人天七反入於涅槃而發大心故。此人。未來過八萬劫。即成菩提云也。次八六等住處為涅槃者。玄贊彼於俱時未迴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云云)其意同病行品文意歟。次淄州解釋者。若是或據一類取無學者。理實初果亦得迴心即受變易之釋歟。彼本義之外一釋也。況有深意所謂須陀洹等名廣故。經意含二類。一類者。從初果迴心。一類者。至無學可迴心。言永斷諸苦者。其中一類也。實必可有初果迴心之類。或高貴德王品文者。含定性不定性二類。入於涅槃者。定性無學。入無餘之類也(為言)。此義。具如文集。
玄贊云。其涅槃經高貴德王品。云何涅槃。云何云大涅槃。聲聞緣覺八萬劫。六萬劫。四萬劫。二萬劫。一萬劫。所住名為涅槃。無上法王聖主住處名大涅槃古人解云。二乘諸果。經爾所時入彼無餘涅槃。後起迴心。便引楞伽菩薩佛等化作文。經爾處時耽三昧酒醉。然從彼起迴向大乘。今解不爾。彼二乘位。經爾所時。修行向大者。彼於先時未迴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非二乘者諸有學位。已經八萬劫四萬。已入涅槃。亦非無學入無餘依身並無。入涅槃已。便起身智經二萬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云。我等長夜修習空法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則為已得報佛之恩。莊嚴論云。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不爾其二乘者。入無餘涅槃。善根若盡。同莊嚴論云。何經一萬劫修行。始入十信。後經三無數劫。方得菩薩本識既無。無識持種。其身都盡。將何修行。誰得菩提。入無餘已。若有善極。非但違教。亦違正理。身智既在。云何名為無餘。依涅槃。不同如來無漏依在。名有餘依。有漏依盡。名無餘依。殊鬘亦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成唯識云。不得無住中方便。或住有餘。迴心向大不得無餘名得方便。涅槃經病行品云。須陀洹人天。七反斷結入於涅槃。是人未來過八萬劫。當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來。斷結入於涅槃。未來過六萬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還。未來過四萬劫。當得菩提。阿羅漢人。過二萬劫。當得菩提。辟支佛人過十千劫。當得菩提。彼經又云。過八萬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覺名得菩提。古師解云。阿羅漢。曾經七生者。以須陀洹名說。曾經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說。曾經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說。不經生而藉教者。以阿羅漢名說。不經生而得獨覺。以辟支佛名說。此前三人。凡身得果。聖身涅槃。彼之二人。凡身得果。凡身涅槃。逕多生者鈍所以經寂時多。逕生少者利。所以經寂時小。所經八萬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非想八萬劫為一日夜。積此歲數成為大劫。彼壽無量大劫。過此已後方始發心。驗之釋之。未為典據。經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槃。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劫住於涅槃。此阿羅漢名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發心。甚成可笑。又若入無餘身依永盡。云何無因而後起乎。不爾無餘說是何義。若如佛入無餘涅槃。有漏永盡更得無漏。無漏既圓。何不名佛。若斷縛盡名入無餘。身智不亡。無餘何在。有依身故。無餘有餘二種何別。種種推徵義。難符信然涅槃經。須陀洹人。八萬劫等義如前說。實是彼果非阿羅漢。以彼名說。亦非阿羅漢有經生者。若彼經意。但總說阿羅漢人。實有學人發心向大。復經幾時。應涅槃經無有學中而迴心者。由此應以涅槃等經同瑜伽等。最為善說(云云)。
涅槃經十一云。迦葉有五種人。於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者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貪恚癡。得斯陀含果。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病行處。非如來也(云云)。
同經二十三云。復次善男子。隨有小王之所住處。名曰小城轉輪聖王之所住處。乃名大城。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以是故名大般涅槃(云云)。
一乘要決上云五大經十一云。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如文引之)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下三結○(如文引之)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此文意顯。入無餘界。經若干劫。當得作佛。然仍本名須陀洹等。此例非一。具如天台三論所釋若入無餘涅槃二乘。不成佛者。即違此文。問。慈恩意云。須陀洹人。七反生已。永斷諸苦入涅槃者。是說彼果當所有事。非迴心後入於無餘。亦非無餘界中迴心。餘部准知。答。此釋雖巧妙。猶不順經意。所以然者。若此等人。實不入滅。入涅槃言。於此無用。迴心向大。增壽變易。如是等義。於此至要。豈略要義存非要耶。然經既言入於涅槃。經若干劫。當得菩提。於此文中。何處有彼未滅之前。迴心向大。增壽變易。經多劫義。文外加詞。難可信受。亦不可言例餘處知。始於此中說此義故。況復經文八六等所住之處。名為涅槃。不名增壽。如次所引。亦同經三十三云。若凡夫人及以聲聞。或因世俗。或因聖道。斷欲界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能斷初禪。乃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何以故。還生煩惱有習氣故。云何名為煩惱習氣(乃至)聲聞緣覺有煩惱習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諸佛如來。入於涅槃。涅槃之性。無我無樂。唯有常淨。是則名為煩惱習氣善男子。隨有小王之所住處。名曰小城。轉輪聖王所住之處。乃名大城。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涅槃(三十本第二十一)准此文。知。多劫入滅不可妨彼增壽經劫也。問。玄贊第七。引此文云。古人解云。二乘諸經爾所時入彼無餘涅槃。後起迴心。便引楞伽菩薩佛等化作文。經爾所時。三昧酒醉然後彼起迴向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經爾所時。修行向大者。彼於先時未迴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此義云何。答。彼釋髣髴意趣難了。大途案之。不順經意。經意云。八萬等劫正所住處。名為涅槃彼法相意。初三果人迴心以增壽變易。經八六四。不至無學。彼所住。何名有餘涅槃耶。何未至處以為住處。經多劫乎。又經云。乃至能斷非想處結。如是安樂名為涅槃。此文即當有餘涅槃。經本意顯大小涅槃差別。何再取有餘。全不說無餘。是故今文現當無餘。問。一師云。迴心二乘聞法者。前示現入於無餘涅槃。然其實身。於瞻部洲。遠離而住。一切諸天。不能尚見。彼經依此所現涅槃。言八萬等劫住處名涅槃此義云何。答。寶公難云。實身住處。不名涅槃。示現涅槃。不經多劫。云何經說八萬劫等住處。名為涅槃。今加難云。一者如前所難。此中何故不說實無餘與大涅槃異。二者同梵行者。設不了知彼所化現。妄謂涅槃。如來何說為涅槃耶。三者瑜伽但說無學方便化現入滅不言有學。故八六等劫義猶未了(云云)。
文廣可見之。
惠日論一云○又云。若預流等位。定願留身八萬劫等。及分段有餘不應道埋。何以故。涅槃十一。病行中云。有五種人。第一人者。斷三結故得須陀洹。不落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盡諸苦入於涅槃。乃至是人。未來過八萬劫。得阿耨菩提等准此。故知。非預流位分段有餘依。人天七反。永盡諸苦。後八百劫。故亦非留身。自謂為涅槃。故預流等位。未盡諸苦入涅槃故者。此亦不爾。此談彼果有此功能。非要無學始得趣大。若執經說人天七反。永盡諸苦。入於涅槃。豈不許彼得滅七生永盡諸苦乎。又若得涅槃。永盡諸苦。無學得涅槃應不受變易。變易之身。亦行苦故。雖入涅槃。豈諸苦盡。不廢無學受變易身。雖言預流極七反生。亦許滅七得無學果。故知。此文據功能說。或據一類取無學者。理實初果亦得。迴心即受變易。佛地論中。有誠說故。法花有學並迴心故。既許法花為了義說。何不信受有學迴心。又涅槃第十九。直云須陀洹八萬劫(云云)辟支十千劫。得菩提心。云何經說羅漢辟支。即許依文。說前三果。即執不許。一經所說尚致愛憎。取捨諸文是為多謬(云云)。
問。經文。信解堅固。了達空法(云云)空法者。但生空歟。
玄贊云。空法有二。生空法空(云云)。付之今文說下根輩。未聞一乘。前根機漸熟也。何有了達法空之義乎。是以上文。云眾又可清淨。贊主自判煩惱輕微。憐之言了達空法。定可限生空分齊耶。
會云。經意。三根聲聞。法華已前說根機熟義之中。了達空法者。生空為所證。法空為所知。證生空者。阿含時也。知法空者。般若時也。窮子喻等。廣陳其相。不云實證法空。全無相違。但眾又清淨文者。清淨詞重故。約明自分離染信解文。其詞廣故。又不嫌法空信解歟。或煩惱者。通二障。何必限我執乎。若不通法執者。二乘無學。全斷煩惱。何云輕微乎。仍無過。
經云。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云云)。
玄贊云。經諸比丘至深入禪定。贊曰。機熟有五。一涅槃時到○二眾又清淨。煩惱輕微。漸離染故初說三乘出濁世。眾生垢重。今久化之漸令離垢故名清淨。三信解堅固。證解證信二皆堅固故。非可阻壞。四了達空法。空法有二。一生空。二法空。生空為所證。法空為所知。已證生空。復聞般若。知法空故(云云)。
水抄云。疏眾又清淨者。如來未出世時。眾生煩惱厚重。鹿園轉四諦法輪。其中聲聞菩薩。皆得煩惱障盡。名清淨也○言煩惱輕微等者。疏云。二障但名煩惱○煩惱障者。除智障在故名輕微。安國云。若是有學煩惱分除。若是無學人。少分智障名輕微。言今久化之者。今聞般若等經。名久化之。令離垢故云清也○言法空為所知者。已證生空。令知法空。漸修行故(云云)。
會古通今抄云。疏煩惱輕微等者。此約但以此經所化。當時在會三乘凡聖總相說之。又正被二乘無學。即所知障。亦以煩煩名說。道德已高。餘障未盡。故云輕微。隨所應釋(云云)。
問。經文。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云云)。五百由旬者。為喻五道。將如何。玄贊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有無明苦為二百(云云)付之見正法花。五百由旬大曠野者。五道生死也(云云)。准之今經五百由旬。可是五道。既火宅窮子兩喻。云五百人。五百牛。皆喻五道。此何不爾。況玄贊下文。用古師說。成五道義。如何耶。
會云。五百由旬文。玄贊有二釋。初依正法花配五道生死。後分段為三變易為二。結云。若以五道數即為五。過三惡道。始入見諦。未見化城。云何稱入。故○應依應後釋(云云)。難初釋取後釋也。意若以分段五道為五百由旬者。說過三百由旬者。是超三惡道之義也。然入見時。既得惡趣不生。初果人。豈過三百由旬耶。此文。既說無學有餘涅槃。知。分段為三。惑業苦也。變易為後二。略無漏業故也。此釋。能叶經文。故為正義也。但玄贊。自會正法華云。正法華中。出險道體非釋彼數(云云)下玄贊。又有二釋。何出彼一義。難他釋乎。正法華者。且依初分段五道歟不爾者。玄贊會釋。猶不遁難。彼經不顯變易之邊故。
玄贊云。五百由旬者。正法華云。五道生死名險難惡道○今又解者。正法華中。出險道體。非○釋彼數。言五百者。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生死。有無明苦為二百。十煩惱十業道所感十品類果。皆互相資故言五百。下言過三百由旬。設化城故。若以五道數即為五。過三惡道始入見諦。未見化城。云何稱入。故應依後釋(云云)。
玄贊下文云。過三百由旬者。若言五趣為五百者。此過分段生死三界故或今永出三惡趣為三百。如五下分結身見等三。後時說故。實初已斷分段。雖亦出於人天。變易猶為人天趣攝。不名為出。若依正說分段生死有惑業苦。離此三故。名過三百由旬。涅槃在於無學位故(云云)。
正法華經云。假喻曠野五百里。路迥絕無人。亦無國君。有一導師○其導師者。謂如來也。大曠野者。謂五道生死也眾商賈人。謂諸學者(云云)。
問。經文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顯何事乎。答。如文付之聲聞緣覺利鈍相分。所證解脫。非無差異。何以一化城類二乘果證耶。何況宅內許三車。羊鹿既殊。中路設化城。其體何一乎。是以見經文。長行云為止息故說二涅槃。偈頌息處說二(云云)如何。
會云。玄贊釋化城一義述二故云。滅理無二。對種智車故名一。又雖是假人各有殊。以假義同故名為一(云云)。初釋意者。三乘所得擇滅無為。其體是一也。寄能證智談。雖有差別。所證理體平等不異。設雖識變無為。不同有為。依之云化作一城。羊鹿有為。二乘智品。實是別體也。不可為例。後釋意者。人各有殊別者。許說二涅槃之義。以假義同者。顯化作一城之旨。
玄贊云。化作一城者。本論云。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佛言施設。本無實體故言化作。彼證滅心相應禪定。俱輕安樂能息粗重。佛教之得名為化作。滅理無二。對種智車故名為一。又雖是假人。各有殊。以假義同故名為一。又以機學二乘證殊故。下偈云息處故說二。以假體真真既不二。假寧不一(云云)。
攝釋云。疏對種智車故名為一者。約為無為異。種智有為既有三種。滅理無為故稱一也。或可。種智而體一。故對之名一。若爾車三云何言一。答據名雖三。論體但一。羊鹿兩運。本無體故。問。滅理無二自然是一。何假對智。方名為一。答。滅理無二。是一一義。對種智故。復是一義。二文別也。乍看似同(云云)。
水抄云○言又雖是假人等者。聲聞緣覺別故。城亦合分二種。二種城中。一種是假之義。同故總言一城。言又以機學等者。若約根有二乘根智證有二城。亦合分二。以假對真。真是寶所。寶所是一。真城故一。又以似城對真城故。復說其一。即有兩重真對。兩重假也(云云)。
經下文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云云)。
玄贊云。怯弱大乘下劣樂小故。於中道說二涅槃。二機所學。二智所證。名二涅槃。二涅槃體。俱是有餘。非說有餘無餘為二。前言一城。以假對真。化是一故。以理對事。理無異故。今對根機修因證智。名二涅槃。亦不相違。
問。經文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云云)顯何事耶。答付之久調根機。已坐道場。何空經十劫。不成正覺乎。次因位所修萬行。皆是可佛法。何云佛法不現前乎。
會云。後身菩薩。出家之後。所逕時分長短不定也。釋加六年苦行。彌勒朝出夕成等也。坐道場之時分。又可無定相。智勝如來。十劫安坐。可隨時機。何生疑惑。次佛法不現前者。成道之前。有別所表歟。非內證法。實未具足歟。依或處者。諸佛成道之時。文殊菩薩。授般若梵篋。名之佛法現前歟。
經長行文云。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同。而諸佛法。猶不在前(云云)。同玄贊云。又彌勒佛。於出家日。即得成道。釋迦苦行。先經七年。今此成道十劫空坐。皆是示相不同。不可一其所以(云云)。
水抄。二十八云。五法不一名諸佛法。或可。三世佛所有法。名諸佛法也。亦即所得菩提。所證涅槃。是諸佛之法。菩提於現前示現。未圓明故。名不現前也(文)。
以寫本一交畢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十二
料紙顯定房權大僧都沙汰之
永祿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書終之(春信)
筆主 清胤
(朱書云)以寫本一交畢 玉手國枝謹一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