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十五 輸入者 劉映霞 法師品 1 當品并持品為正宗分耶 2 當品中可說法力耶 3 持力者攝修行力歟(二方) 4 法師品得名 5 一念隨喜 6 不說施他等四行 7 受持為二讀誦為一義可有哉 8 謗人謗法罪輕重 9 須臾聞之即得究竟 10 成就自然智 11 藥王今告汝 12 法華最第一 13 必知得近阿耨菩提 14 大慈悲為室 已上十四帖 法華經第四卷開示抄(法師品) 法師品 問。以當品并持品可為正宗分乎。答。不爾。付之。玄贊云。雖此品及持品漸有八部比丘比丘尼等授記。因言總記。非更說一乘。逗令修學而與記故。皆是流通分(云云)。 問。當品中。可說法力乎。兩方。若說者。玄贊云發別。隨喜。法師三品法力示現。不出今品。若不說者。法華論云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等。廣說法力乎。引當品其心決定知水必近文。受持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云云)。 會云。修行力有七種之中。法力法師品中不說之。是以論示現法力。五品中不舉之。持力有三品之舉之。故知。此品不示現法力。玄贊解釋。深任論文。但論廣說法力等者。此以持力說法力云也。故見論具文。持力有三種法門示現。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等上既表持力。名義無諍。何忽持力中明多法力乎。是以於法能持今云廣說法力。非三種中法力之名言也。故嘉祥作二釋之中云。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實是持力也(云云)玄贊又有此心。釋持力三品云。初法師品。總持能持人之與法(云云)取能持邊。雖名持力。又有所持邊故。云廣說法力歟。嘉祥後釋并興法師釋。可思之。 論云。自此已下示現法力。持力。修行力。應知。法力者五門示現。一者證門。二者信門。三者供養門。四者聞法門。五者讀誦持說門。四種法門。彌勒品中示現。一法門者。常精進菩薩品中示現。○持力者。有三種法門示現。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等廣說。法力如經應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授持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云云)。 問。疏下云。廣說法力者。問。應云廣說持力。云何乃言法力耶。答。有二義。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實是持力也。二者此是三品中。指法師品為法力。何以知之。以次此文即釋法師品經故也。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此第二別釋。法師品中語也(云云)。 玄贊云。第十示現勝妙力無上故。餘殘修多羅說。即是論云已下。示現二種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初四俱彌勒品。即分別功德品及隨喜功德品。是俱告彌勒故。後一常精進品。即法師功德品。是告常精進故。修行力有七。一持力。二說力。三行苦行力。四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五護眾生諸難力。六功德勝力。七護法力。持力有三品。法師。安樂行。持品。初法師品。總明能所持人之與法(云云)。 問。今品中持力示現。爾者持力者。為修行力所攝將何。若修行力所攝者。見法華論。列法力。持力。修行力云。持力有三種法門。修行力五門示現(云云)。明知。持力修行力外云事。若由之爾者。玄贊表修行力有七。出持力說力等。如何。 會云。玄贊引論表二種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文)修行力七種中。持力為第一。見行論示現法力。持力。修行力(云云)隨標別舉持力有三種法門。修行力示現五門。其中不說持力。兩本各別。猶總標別釋首尾相應。方知。古來或本也。但玄贊主。既如文作釋。處處亦同也。學者須成其意。法力者。正法功力。修行力者。勝人行業功力也。不過法與人二種故。先分為二門。持力即修行初門也。故為第一。說力以下。其德漸勝是皆修行力所攝也。但修行力為七種者。見行五種之外。加行力為一。行苦行力中。分行苦行力及教化眾生得苦行力為二。初自行門苦行。後教化門苦行。二種雖異。俱是苦行也。是故見行論合為一種。依實言之。兩說無相違。 問玄贊違論。何輒為或本耶。答。贊文正標論云。引其文不只義釋。載文分明也。依之攝釋以下。諸師未會此相違。就中。荊溪妙樂。雖引慈恩釋。未云違論。明知。唐土流行本。多分同大師所覽歟。 問。就十無上中第十勝妙力無上。且修行力有幾不同乎。進云。修行力有七種(云云)。付之見法華論。修行力五門示現。說力。行苦行力。護眾生諸難力。功德勝力。護法力也(云云)。若爾者贊主判修行力有七。似違論現文。 如上會。 論云○(如次)修行力者五門示現。一者說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護眾生諸難力。四功德勝力。五者護法力(云云)玄贊云如次上)。 問。就當品題目。且法師者。唯限人法師歟。將通法法師歟。進云。玄贊義通為勝。付之法師者。行法之人。可軌可範之義也。法不師何攝之。是以餘卷玄贊一義名中。從人為名。出法師提婆等四品。若通人法者。何不入決定名中乎。隨攝釋中。然觀經意。取人法師。故不入彼不定數內(云云)。 會云。法師品題目。唯依人可立之。故攝釋雖有二義。爾經意者。取人法師故。不入彼不定數內但經中為二段。人法法師並說之。爾而人法師其義分明。經文專欲說之。其故者正宗八品。所說皆法也。今為彼流通。欲勸人修行。知。此品意。以人為先。攝釋云雖有二義。雖許所明廣。正立題目事。取法師云也。次玄贊義通為勝者。此品中通說義為勝也。非題目六種種。 問。經既說二種者。題目何不兼之。依之玄贊。此法為法師。此人法師。此品廣明名法師品解釋意。明以二舉名。結言義通為勝者。嫌狹意也。答。若如此難者。一名言。一時通有財持業二釋歟。上例未聞。攝釋取人法師。即六種釋。不亙二故也。若爾。此品廣明名法師品者。只如前會。 問。不定名者。一名通。二不定一義故也。彼安樂行品者。安樂即行。即安樂之行。經俱有其意通二為不定名也。見寶塔品。亦以如此。若爾。如經文令通二義。可為不定名。何唯限二義耶。答。不定名者。二義難定。故或釋為持業。或釋為依主等也。若此品可為不定名者。捨人法師。偏取法之法師釋可有歟。此義既無道理。依之疏為一義名。不攝不定名也。安樂行品。以果為安樂。以因為安樂者。其道理齊等。互無勝劣。見寶塔品。名亦以如此。法師異彼。不可為例。 玄贊云。釋品名者。可軌可持名之為法。可習可範目之為師。此數可軌。此理可持。雙名為法。此法可習名為法師。故涅槃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遺教經言。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此品之中。讚經可重。法即是師故名法師。此法為法師。此人法師。此品廣明名法師品。品下雙說法及學者。並名法師。能學法者。可為模範。訓近群物。有法之師。名為法師。義通為勝(云云)。 水抄云。言義通為勝者。破故人唯取人法師。不取法為師。疏主不同故人故。言義通為勝也(云云)。 玄贊一云。於諸品總為四例。一義名有十五。二義名有十。二義名有一。不定名有二。一義名有十五中。復為四例。○從人為名有四。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常不輕菩薩品。妙音菩薩品。其法師品有法之師。從人名中。法即是師。以法為師。依法名中。隨應可悉。○不定為名有二。一安樂行品。二見寶塔品。安樂之義通因果。其故其見之義。通見現故。安樂在因。見者現也。即一義名中。若安樂在果。見者見也。即二義名中。思准可悉(云云)。 攝釋一云。疏其法師品等者。問。既通依主持業二義。何不入彼不定名乎。答。雖有二義。然觀經意。取人法師故。不入彼不定數內。 決擇記云。○引攝釋或云。雖依人法。然論其體。皆是一義。故可但在一義名中。彼安樂等二義。或一二故名不定。此不如是故。一義中攝(云云)。 問。經文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今此隨喜者。中邊論自作勸他等四行中何乎。玄贊讚嘆(云云)付之隨喜者欣悅義。讚嘆者稱美義也。其行既殊。何相即乎。況四行中有慶慰。其義當今隨喜。何不同彼行首。 會云。以今經隨喜義。對中邊論四種行。自作勸他慶慰三種。其義不相當。於讚嘆足相攝。其中今所疑。可攝慶慰云事。不可然慶慰者。對他人可有之。彼人若有慶者。感荷令稱慶。若有憂者。慰誘休其心。是皆對人事也。而今經云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會隨喜者。聞經隨喜法也。不對人故。不相攝慶慰也。次於若人若法。心欣喜言有讚嘆。讚嘆既能法。故今經相攝也。 經云。 玄贊云。辨中邊論有十法行。於一一行。皆有四行。一自作。二勸他。三讚嘆。四慶慰。今隨喜者。即是贊嘆。舉一例餘。 水抄云。言辨中邊論等者。一一行中。皆有四行。一自作。二教化。三讚嘆。四慶慰。慶者慶荷。慰者慰喻。有喜即賀。有感即慰喻也。言今隨者。隨喜即贊也(云云)。 問。隨喜今經一字。得授記者可有乎。 如隨喜功德品抄。 問。今品明人法師。唯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六行。不說施他聽聞思惟修習四行。有何故乎。玄贊云。受持等六行。易故說之。施他等四。難故不說之(云云)。付之經所舉六行中。解說者開演也。尤可云難修行。所不舉之四行中施他。聽聞。其行易修。何云難乎。是以餘處開演為上品行。施他聽聞易行。 會云。今贊意云。十法行中。前八聞惠。第九思惠。第十修惠也。思修二惠勝聞惠。多故為難修。聞惠行中。更有難易。聽聞難得好師故為難。旋他難發利他心故為難。餘六種對之易。但以解說為上品釋。必具智惠辨才。能逗機可解說。故尤為難。今贊自分解難尤易。其意可思。開演難易。既有二邊。仍下玄贊不相違。 法師功德品并普賢品可見合之。 經云。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花。香。瓔珞。抹香。塗香。燒香。幡蓋。幢幡。衣服。妓樂。乃至合掌恭敬(云云)。 玄贊云。經若復有人至合掌恭敬。贊曰。下明正行六地師。○六法師者。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疏寫。六供養○十法行者。謂書寫。供養。施他。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讀誦及思惟。此舉易行且說。六種。其餘四種。施他。聽聞。思惟修習。應皆行之。難故不說。於經卷云供養。餘五於一偈者。互影彰故。輕重異故。易難別故(云云)。 水抄云。言此舉易等者。通妨。問。既十種皆法師。何故經文但言六種耶。答。疏言此舉易行等。章敬云。但是六例顯餘四。不爾施他聽聞豈難於開演諷誦耶(云云)。 玄贊十云。據實法師總有十種。此略說五。一持。二讀。三誦。四說。五寫。例餘供養。施他。聽聞。思惟。修習亦皆法師。初三易而不論。後二難而不說。舉中五種。例難易故(云云)。 三身章云。雖十法行皆能為因。受持自利。演說利他據十行勝。略不說餘。 問。經文若復有人受持讀誦。爾者受持為二。讀誦為一義可有乎。進云。玄贊一受持。二讀。三誦(云云)付之大乘論從他得名受。自清淨心修名持。開受持為二。況天親論主受持為二。讀誦為一。有三種法行。隨大師如此釋乎。 會云。今品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玄贊意。為六種法師。受持為一。讀誦分二。餘三易知。此據中邊論。故彼偈頌云。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既披讀為第五。諷誦為第八。若開受持為二者。可成十一。慈尊偈頌既以分明也。玄贊解釋實為龜鏡。但開合義道隨宜。設開受持合讀誦。非無其理。天親解釋即述彼一門也。攝論智度論又分受持。依信力受。依念力持故也。然而其列十法行。廢立分明者。不如中邊論。若不受又不可持故。以受屬持為一歟。讀誦又雖以似之。或有披讀而不誦。或有聞時即誦。得而不披讀。其義既異也。何不云二行。興法師釋同玄贊。引他破之可勘。 玄贊云(如次上)。 興疏云。有說。舊云五種法師。合受持為一故。然智度論解受持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即受為其初。持為其後。久而不失乃是持義故。今分受持為二有六法師。若加憶念者。即七法師。多少適時無定數也。雖有此解。恐未盡理。何以故。若言受持。各有異義。故非一。法師者。供之與養義亦有異。不應合一。若許爾者。不可言加憶念者即七法師。應成八故。又若分持有六法師者。亦可十法行中開受持為二法行。并即違中邊論合為一行故既受持讀誦為十法行。定知。彼解理教相違。故今解六法師者。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六供養(云云)。 道榮疏云○此文中有七。一受。二持。三讀。四誦。五解說。六書寫。七供養(云云)。 廣引文釋之。須見也。 問付當品中明人法法師。且以謗人對謗佛。如何判罪障輕重乎。進云。謗人法師勝謗佛業。付之如來已到果滿。持經者纔居四善根。因果凡聖等。其德猶如雲泥。設妙經受持威力雖難思。須臾加惡言之罪。何勝誹謗諸佛之業乎。 玄贊釋彼輕重有多故(如文)。 經云。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切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呰在家出家讀誦法花經者。其罪甚重(云云)。 玄贊云。經藥王至其罪甚重。贊曰。二毀者罪過佛。惡世損多故。大集經云。毀罵犯戒比丘過出萬億佛身血。大般若勝天王會云。殺大千界極微塵數佛得罪尚輕。毀謗此經罪過於彼。永入地獄無有出期。今毀讀誦者亦復如是若損害佛不損二利行。佛不生惱故。損讀誦者。損二利行生煩惱故。又雖毀佛。佛無愛憎。不廢說經。利益彌廣。若毀讀誦者。為有怨親。廢其習修。又罵佛甚為難。罵讀誦者甚以為易誡其易爾故作是說。又佛在時。眾生根勝。雖有罵佛不退善心雖自損深損他淺故。佛無已後。眾生垢重毀持經者。一切聞已多退道心。自他損重。故作是說○又佛滅後。依法讀誦甚為難有。能為惡世眾生善友故。毀罵者罪過罵佛(云云)。 問。經文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說何事乎。付之萬行輒難備。遙經三祇曠劫。大果頓不證。必酬地位修因。何依須臾聽聞之力。忽證阿耨菩提之果乎。 會云。菩薩因行必經僧祇。性相近定。諸論皆同也。設雖一乘妙力。何亂五位階級。爰以玄贊會經云。故說此時須臾得聞。當得究竟大菩提也(云云)。於得有二。當得已得也。今文指當得事云得菩提也。但即言難會。一當得之義。須臾即定故云即得。或因果相望。因即得果。即者便也。不離之義為即。非即時義歟。 尋云。先玄贊改經即言置當字。今何并成即當之二字意乎。答。經既云即。疏主爭可棄之。故許即義。即得二字中間加當言也。 問。會即二義俱不明。若於時許即。猶聽聞即時可成菩提。若當得者。即言顯何義乎。次非時節云義。大不順文。何況玄贊此法華經最深密故(云云)。此經勝餘教故。有速疾功能云也。若因果不離之義者。為佛果因之德。豈皆云即得究竟乎。 答。初義意。須臾聞經。其功力即時決定成菩提因以即言屬須臾故。即時義也。然而得果別時也。玄贊此會釋若別時意趣歟。次義意者。以聽聞因望所得菩提。不即不離也。不離邊即此因能得無上佛果。能得所得相即不同各別法。是亦妙經大功力也。若非妙法者暫時觸耳。何必為佛果正因乎。 問。依此文立即身成佛義者。有何過強會之乎。 答。即身成佛者。諸宗各異也。可當何宗意哉。天台。華嚴。真言等之所立之即身成佛不當之歟。 追可尋之。 問。自宗意。今文所說者。何位人聽聞耶。答。或僧祇以後歟。或未入僧祇十信歟。或最下凡類歟。三義皆有由。問。初二義者既非希奇似失經功力。第三義者極難信。依之法華論釋乃至童子戲文。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及決定聲聞(云云)准之知。未發心凡夫須臾聽聞。無即得究竟義歟。 答。且對第三義會云。一乘妙法能發智惠。聚沙為塔等事相之少善也。不同聞此經。依之釋一句隨喜當得菩提義。智景創暉遂有斷癡之勢。慈悲肇興帶蔭群生之氣。(日光雲雨) 玄贊云。經所以者何至三菩提故。贊曰。此釋所以。由此法華最深密故。不付阿難。唯付藥王等。極祕密故。譬如用毒為藥大醫所堪。小師不能。故付菩薩不付聲聞。化聲聞故。故說此時。須臾得聞。當得究竟大菩提也。言契真故。自得果故。令他得故(云云)。 同第十卷可注之意同此義之。 智度論三十四云。問曰。此經言聞諸佛名即時得道。不云聞已修道乃得。答曰。今言即時不言一心中。但言更無異事聞之故言即時。譬如經中說修慈心時即修七覺意。難者言。慈三昧有漏。是緣眾生法。云何即時修七覺。答者言。從慈起已修七覺。更無餘法故言即時。即時有二種。一者同時。二者雖久更無異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覺。亦名即時(云云)以之可例之。 問。經文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自然智者。其體何物乎。玄贊二空真理。付之既云自然智。定可有為智。況餘品云自然智。既有為智也。此何不爾。依之餘師意。有為智也(云云)。 會云。初頌中云成就自然智。次頌云一切種智惠。上下所說既異也。是可顯各別智。然下一切種智者。後得也。及智惠者根本智也。知說智性云自然智也。而自然者任運義。即不待因緣。自然常住智也。故玄贊餘卷文者。說有為智無重言失。何同此文乎。經云。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當受持是經并供養持者(云云)。 玄贊云。經爾時世尊至并供養持者。贊曰。初一頌得任運智。即真智性。二空真理。後一頌得真智相。一切種即後得智及智惠。即根本智分為二故(云云)。 水抄云。言自然智者。即二空真理智也。智之性故名自然智。理性本有。不從修生。今由持經及供養任運得。名自然智也。言後一得真等者。經言。一切種智慧。即智相。此分二智。一切種智後得智。慧之一字是根本智○糅云。前行自然智。是根一智後行一切種智慧。是後得智。前解善(云云)。 玄贊十云。能與佛智種智也。如來智一切智也。此二任運無師而得名自然智。或前二有為智。後一無為智。名自然得。 問。經文贊嘆持經者。其福復過彼顯何事乎。 准上可問答之。 問經文樂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說法法師歟。 玄贊說人法師(云云)。付之既云我所說諸經。說法花最第一。尤可云說法法師乎。 玄贊云。經藥王今告汝至法華最第一。贊曰。第三大觀顯法勝故人成可尊(云云)。 問。經言。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云云)。說何事乎。 答。釋尊所說諸經中。法華為最第一云也。付之釋尊所說中。以最勝王經可為最第一。不爾何立最勝王名言乎。 法華遊意曰。問。般若但明菩薩作佛。未明二乘作佛。則般若教劣。法華明菩薩作佛。復明二乘作佛。法華為勝。何以得知。智度論釋問業品引十種大經。法雲經。大雲經。法華經。如是等經中。而般若若最大。既稱最大。則法華為劣。前後相違。云何會通。答。法華波若互有勝劣。若為聲聞人明二乘作佛。則法華勝波若為劣。若為菩薩明實慧方便慧。則般若勝法華劣。所以爾者。般若六十六品辨於實慧。無盡意品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慧。此二惠是十方三世諸佛法身父母。故乃淨名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初諸導師無不由是生。既廣明法身父母。故於一切方等經中。最為深大。餘經不正明此二義。故不及波若。又波若廣明實相。故於眾經中最為深大。所以然者。三乘得道及以斷惑并懺悔重罪。以之三義悉依實相。而波若正廣明實相。故三義得成。餘經不正明實相。故有劣波若。是以兩經互有優劣。故龍樹前後有於二文(云云)。 私云。諸大乘經各稱第一。不獨法華經。又不限最勝王經。花嚴。深密。般若。涅槃等各有其言。可云互為主伴。又一體而無二。又無相而離一異勝劣等之相。但且依此經者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一大事因緣都無比類。最勝王名者。自門之中對他所立歟。 問。經文必知得近阿耨菩提。佛果菩提歟。玄贊云。初地菩提(云云)付之阿耨菩提者。無上正等覺也。尤可云佛果菩提。強云初地菩提有何由。是以見偈頌。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惠(云云)。准之長行云阿耨菩提。定可指佛果菩提。玄贊云。經藥王譬如至知水必近。贊曰○水者。論云。喻佛性水。成大菩提故。即教所詮之理性。初地菩提(云云)。 法華論釋一生八生菩提。初地菩提也。准彼可會。如第六卷抄。 問。經文大慈悲為室(云云)有空觀中何。進云。玄贊有觀。付之起平等慈悲者。住空觀不見自他愛憎故也。若爾者今云大慈悲為室。定可空觀。是以玄贊上文慈悲空觀。隨淄洲大師餘處引今經文空觀(云云)加之無垢稱經以空為室(云云)例此可爾。 會云。佛菩薩之慈悲總有三種所謂不情緣。法緣。無緣也。前二者緣有為事相。後一者證法性真理。如次有空二行也。然而以拔苦與樂為慈悲相。多是有之中所作也。何況今品者。說衣座室三種。衣座二者。如次生法二空觀也。以慈悲尤可配有觀。慈悲猶空觀者。諸法空為座文。豈不繁重耶。故玄贊云。大慈悲有觀也。衣座二空觀也(云云)。維摩經意者。說自利究竟處故。以空寂為舍。今經者說利陀舍。與彼異也。如玄贊會之。玄贊上文者。釋與如來共如來宿文。於慈悲於勝義並釋共宿義也。不慈悲即勝義。故彼文云。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心思空勝義舍故(云云)。設又雖攝空觀。不同此文。空有不相對故。最勝疏者。室衣座三如次結之中。慈悲說法他害不嗔者。釋慈悲室也。遭苦能受深理能印者。如來衣也。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也。方能相續觀三事空者。諸法空為座也。此釋還有觀證也。何為難乎。 玄贊云。恒常安處。寢息身心於慈悲故名為室。維摩以空為舍。理究竟處。自利舍故。此明於事。說法利陀舍故。前第二卷漸次遊行。遂到父舍。以中道大乘為舍。以中外相形名之為舍。彼是教舍。此是行舍。彼用自利舍。此明利他舍。亦不相違。心行調順堪耐心勞苦。名柔和忍辱衣。外物不假故。耐怨害安受苦。如次配之。崇賢善拒惡法。三乘通行。以慚愧為上服今說惡人苦境不撓大乘別行。故說和忍為衣。亦不相違。又柔和之體即慚愧故。安身心於空境觀三事以漭然。名空為座。維摩以四靜慮為床。彼據智所生依。以靜慮空為床。今據智所緣依。以法空為床。亦不相違。大慈悲有觀也。衣座二空觀也。謂生空法空。衣座如次依十住毘婆沙說。法處師子座有四法。一先應恭敬禮拜大眾。然後升座。二眾有女人。應觀不淨。三威儀瞻視。有大人相。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四於惡言問難尚行忍辱。復有四法。一不輕自身。二不輕聽者。三不輕所說。四不為利養對法。顯揚。瑜伽等中。皆有問難說法等相。應廣如彼(云云)。 決擇記云。疏大慈悲至如次者。若作慈悲要觀眾生為方便。與樂拔苦故。是有觀。衣為空觀者。若執彼身為實為我。於苦於怨則不能忍。今既能忍。明即能為無我觀也。此空觀法空即座可知故。室衣座三合成三觀(云云)。 玄贊上文云。其人法師復成七勝德○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心思空勝義舍故(云云)。 最勝疏五云。如法華經第四法師品。有三種。一入如來室。二者如來衣。三坐如來座。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取法之心。欲與眾生樂拔眾生苦故起慈悲。慈悲說法他害不嗔。遭苦能受深理能印。方能相續觀三事空。無染無著方能實益(云云)。 以寫本一交畢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十五 (金藏院本願)料紙顯定房權大僧都沙汰之 永祿二年十月七日 執筆(春信)清胤 (朱書云)寬政七年二月五日以寫本一交之畢 玉手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