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二 輸入者 劉映霞 法師功德品 1 六根所得功德齊等歟 2 六根淨功德限地前歟 3 小化身可化三千界耶 4 四善根菩薩不修行今經可有耶 5 六根淨即諸根互用歟 6 諸根互用在位 7 釋提桓因地勝殿上 8 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9 菩薩地說勝解行位 10 資糧位得六根淨耶 11 壞根不壞境 12 法威力故鼻根照三千界 13 假似香體 14 上至有頂諸天身香 15 初生退沒香 16 舌根應亦得嘗三千界味 17 皆變成上味 18 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 19 摩訶彌樓山 已上十九帖 法華經第六卷開示抄(法師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 問。就十法行。且今品中唯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行。不出餘五行。有何故耶。玄贊云。初三易而不論。後二難而不論。舉中五種。例難易故。初三者供養。施他。聽聞。後二者思惟。修習。付之與餘處釋相違如何。 法師品抄畢 問。當品中明六根清淨功德。爾者六根所得功德。為同千二百為當如何。答。經文眼鼻身三根八百。耳舌意三根千二百也(云云)。付之依五師之妙行得六根之勝德。眼鼻身三根何減八百功德耶。況說境量六根俱取三千界境。所得功德。何省不同。是以正法華經各得千二百功德。加之莊嚴論中如是五根轉變化。得增上諸義。遍所作功德千二百如何。 會云。玄贊釋此事有四釋。一者於此經中修十法行○一一相資轉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三根勝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無上品。各唯八百(云云)第二釋。於十法行一一皆以十善資助成百。自餘同前(第三四釋略之)次三根勝三根劣者。栖覆釋云。自利行中聞法為先故說耳勝。次聞法已。利他行中說法為先故舌勝。通自他利通十行中。意即為勝等。於境量例難者。玄贊會云。修因勝劣果德不同。識用不差大千咸等。又功德是內成由因增減。境是一化。外取量同(云云)。次正法華經前後頗不同。若影略互顯歟。次莊嚴論者。玄贊云。不得將莊嚴論例同此經(云云)。 經云。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云云)。 論云。一法門常精進菩薩品示現者。謂讀誦解說書寫等得六根清淨故。如經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此得六根清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眼用(云云)。 大莊嚴論三云。如是五根轉變化是增上諸義遍所作功德千二百。釋云。此偈顯示轉五根變化。此變化得二種增上。一者得諸義遍所作。謂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謂一一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故(云云)。 玄贊云○今正解者。本論之中唯說三根。各千二百。餘三各八百。不得將莊嚴論例同此經。又示勘彼二文。今且為四釋。於此經中修十法行。一書寫○十修習。於此十中一一相資轉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而修習之。成千二百。三根勝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無上品。各唯八百。二者因於此經。十法行中一一皆以十善資助。如是十十具足成百。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合成四百。三品修習成千二百。三根勝劣增減同前○又依此經。六根皆唯說五法師非十種者。今有二解。一云。此五法師一一兼修十善。即成五十。自作教他讚勵慶慰。五十各四。即成二百。一一根門雖皆二百。眼鼻身劣。並有耳舌意三助之。自類不相助故。并本八百。耳舌意勝故能引三助。耳舌意成千二百。二云。未見文說。不可虛分(云云)。鏡水抄云(文廣可見之)。 正法華云。爾時世尊告常應時菩薩大士。若族性子族姓女。受持是經典。持讀書寫。當得千眼功德之本八百名稱。千二百耳根千二百鼻根。千二百舌根。千二百身行。千二百意淨。是為無數百千品德。則能嚴淨六根功德(云云)。 大佛頂經四云。六根之中各各功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耳根圓一千二百功德○鼻唯八百功德○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身唯八百功德○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云云)。 問。經文明六根清淨功德。爾者唯說地前所得功德歟。為當兼說地上六根淨歟若限地前者。經說耳根清淨功德。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云云)既云常耳根。豈非地上變易身耶。例如彼不輕菩薩得常六根淨故。為地上六根淨。加之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其說法之人於此悉聞之(云云)。若非地上何聞十方世界聲耶。加之論中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乃至)諸根互用六根淨若不通地上。何云即是互用功德乎。若由之爾者。玄贊解六根清淨次位。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云云)況經云。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云云。耳根淨同之)云父母所生肉眼。云見三千界。限凡位之旨明也。是以攝釋或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或功德境量既屬凡夫(云云)兩方不明。 會云。六根清淨通凡聖二位。凡位中唯在四善意根。聖位廣可通十地釋論有二段。具解經意故。論云。此得六根清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菩薩正位玄讚云今解唯在四善根位者是也。論引經文證云。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云云)父母所生者。分段欲界身。未至初地變易。三千界者。加行位所見佛土量也。故以此文論主為證也。又論云。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云云)今文說地上六根淨。是諸根互用也。一根發識緣一切境。得自在位故非地前。論立理引證云。應知。眼所見者聞香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故聞香知者。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意云。說法文義。是第六相應智境也。鼻根鼻識不能取名等。今自在位諸根互用故。鼻識能取法處境(為言)。贊釋十方世界有二釋。初釋云。依一三千界中十方回天下世界等(云云)。後釋云。此是十地乃至佛位故得十方(云云)。十方世界文通不通凡位。雖及異義。經所說六根淨通凡聖云事。論主解釋分明也。仍常耳者說地上勝根歟。或所聞猶三千世界聲也。知。此文云常耳者非地上。若是漸悟變易身菩薩。加行位聞大千聲之類歟。或異凡夫生死故。云常歟。地前有分得互用云釋論二段文。皆屬地前。然而非正釋歟。如下。 玄贊云。論云。諸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位。如經以父母所生肉眼見於三千大世界。如是等故。有解。在於十住十行十迴中。非於十信。力猶弱故。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以其肉眼見大千故。解脫分位未能如是。解脫分位見一州之化佛。決擇分位見大千之化佛(云云)。 攝釋云○(如次下書)經既但云見百佛界。故知。據得善根人見佛境說也(云云)。 問。小化身為化三千界。為當但化一四天下耶。兩方。若但化一四天下者。麟喻獨覺小聖尚得自在於三千界。轉輪聖王凡夫亦施化用於四天下。無上覺者化宜。豈等凡夫不及二乘耶。依之寶性長者讚歎釋尊。三轉法輪於大千(云云)心地觀經云。轉妙法輪於大千瑜伽論三千界俱時成俱時壞。是為一佛國土(云云)若非小化身土者。何有成壞耶。若由之化三千界者。玄贊并攝釋唯化一四天下。最勝疏云。若二乘等所見但化一四天下非大千故(云云)。 會云。二乘同見小化身者。一四天下之能化也。三千大千有百億四天下。通為一佛國土。是大化身加行能化也。蓮華臺者。舍那報土也。葉上葉中如次加行資糧所居也。所緣分齊寬狹遙異也。宗家處處依梵網經等說述旨無異端。但麟喻獨覺化三千界者。纔通力所及之分齊也。全無亡百億山海成一墎淨土之義。豈云大千界化主乎。如來化身設雖出一四天下。神通動恒沙世界。眾生從十方世界來。寧以麟喻獨覺足校量乎。輪王以十善雖化。不及三乘濟度。但轉妙法輪於大千者。百億化佛一時出故也。或一一四天下身。互通化三千界。各所化前隱他方佛令不見。設時而雖顯之。今謂此此方實身也。他方為其所示現化佛。小乘教說此義故。云領大千旁無相違。 玄贊云○解脫分位見一州之化佛。決擇分位見大千之化佛。即如經云三千大千一化佛境。故知。決擇分方見大千界。不爾一化佛境說誰所見耶(云云)。 攝釋云。疏即如經云三千大千一化佛境等者。其教非一。又華嚴經言。初地得百法明門見百佛世界。即是百箇大千世界。一界一佛名百佛界。此據四善根人所見佛境界故名百界。若據凡夫二乘資糧菩薩所見說者。即合說見百箇百億佛之世界。一四天下一化佛故。故梵網經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又大悲分陀利經第四卷云。一切四天下示成佛故。並是凡夫二乘資糧菩薩所見佛也。百億四天下為大千故(云云)。 問。加行位菩薩不具六根淨之類可有之耶。 問。四善根菩薩不修行今經之類可有耶。進云。有云。付之已窮一大僧祇行。歷仕五恒河沙諸佛。何乍值若干佛。徒不聞今經耶。就中今經一乘者。因果理智功德。直至道場之教門也。若不修行此經者。何得至四善根位。是以見法師品。若於此經未聞未解之人。去阿耨菩提遠(云云)如何。 私云。玄贊云。釋六根清淨云。此經勝妙獨成此德。餘經不然故無此德。此釋不分明。持法華事雖必然。彼此法功力不同故。餘經不如此經。故不得六根淨歟。或有不持今經之類歟。攝釋有三釋之中。初釋似必持。後二釋許此類。水抄引纂三釋。同攝釋意。樸揚若引他釋歟。 攝釋云。問。至四善根自能見於三千界等。何關經力。答。由持法華得至四善根故。見境等亦名經力。又不持經至善根位者。雖見三千而不明利。若持經者見乃明矣。又不持經雖見界等。而無八百等功德也。今持經者。得見大千功德(云云)。 牟三釋全同之。 問。當品中說六根清淨功德。爾者六根淨者。即諸根互用歟。進云。玄贊有二釋。一云。六根淨非諸極互用。二云。即互用也。問。先付初釋見法華論。又六根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乃至)。諸根互用(云云)以知。六根淨即諸根互用云事。付後釋六根淨者。唯於自塵具勝用。諸根互用通自他共。緣用既有通局。彼此何同耶。況見經說六根淨。云唯取三千界境。顯四善根位論說諸根互用。述若得自在限入地已去。依之唯識本疏。此能唯在成所作中故。唯佛地。或即初地。或入八地(云云)其位既異。知。各別功德云事。 會云。六根淨有二類。一唯取自塵。二諸根互用。今經多分說前類。而論主加後類引經為證於彼諸根互用。玄贊釋地位有二釋。初釋在十地。後釋說地前分得互用。二釋俱許六根淨中有互用。只諍自在分得之二說也。其二義中限地上可為正。故玄贊述二釋畢前凡夫位得前功德。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云云)。若依此釋。唯識疏等同之。 此義似違攝釋議曰。若枉會攝釋者。議曰是疏外少加自意也。會疏云。然疏斷意。若論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即全不許凡得互用。雖會疏文。猶恐不本意。有別義如次下。 問。法華論中。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等(云云)。爾者今此諸根互用者。為地前所得。將十地位諸根互用歟。兩方。若地前所得者。見唯識論。或云若得自在諸根互用。或述若自在位如諸佛等。唯於入地已去自在位。異根互用功德。若爾者。法華論諸根互用。何忽在地前耶。是以玄贊作二釋畢。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若由之如此者。論本明持經之人所得功德。其中功德境量既屬地前。互用何在地上耶。是以攝釋論說地前分得互用(云云)。 會云。玄贊有二釋。初釋以釋論於一一根中以下文為地上互用。互用唯在地上故。後釋地前少分有互用義。論說其分得互用。疏述二釋畢。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者。攝釋又有二重釋。初疏主結斷取初釋也者。其意易知。議曰以下其趣不詳。既異上義知。議曰以疏文屬第二分得釋也。故。非地前之非字下可加云訓。是會唯識論也。或屬疏初釋。以何知者。攝釋云然疏斷意。同議曰已前猶稱斷。知。疏文似取初釋也。其中實取初釋。嫌彼分得義者初意也。議曰以後乍云地上。然又許地前分得意者。任諸教常相可云地上。今法華論談少分。不及以此一文判為互用位。 今謂。諸根互用者。不通地前也。唯識論等於自在位論互用義。自在位者入地以去也。妙觀察智現起之後。引五識依五根令取他塵。地前無漏意識未起。既無能引勝能。五識爭濫不共境自在取他塵乎。故樞要依佛地論說成互用云。得後得智引生五識。於淨土中。現神變等事。何妨五識一一通緣一切異境界。不思義力所引生故(云云)諸根互用地位以之可知。玄贊總結文。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者。即此意也。但於攝釋議曰者。四善根持經者。得六根清淨之後依五根分有取他塵。法華論諸根互用者。此地前分得勝能也。攝釋成其意云。功德境量既屬凡夫。諸根互用何即菩薩(云云)以法華論得經意。還會玄贊也。言功德者。六根所得六千功德也。其六根淨功德之中。有取他塵之能。境量者三千界之量也。加行位所見之分齊也。釋論謂凡夫人者。即以彼功德境量皆屬地前凡位也。若爾經及論文。既於凡位持經者。許分得互用。玄贊豈偏嫌地上耶。故攝釋云。然疏斷意。若論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非全不許凡得互用(云云)。但雖有樸揚釋。玄贊結斷之文。獨似不許分得。然而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之文。尤可怪之。得功德者。歎凡位持者顯有互用等勝德也。若偏嫌地前互用意趣者。今結斷最初詞。何殊云得功德乎。今文即論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之文意也。論既明彼勝用之中。有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等文。知。論上下同明凡位相也。樸揚云。功德境量既屬凡夫者。料簡論文令連屬也。玄贊文相既同論意。知。今結斷文許分得。然又互用位不合通地前也。重意云。地前設雖有五根取地塵之義。是意識之能也。非五識互用故。以彼攝六根淨。不立諸根互用也。而玄贊初二釋。於常途五識互用論其地位故。義道未盡。至總結文。付先二義各有取捨。初義判互用位者。雖叶教文全失地前能者不盡理。後釋許分得者。雖似盡理。會教文事猶不足。彼分得是為意識能。不五識互用猶屬常互用。煩寄自在未自在會教文故也。爰至總結詞雖許功能是攝六根淨判互用地位。偏限地上故能叶文理。攝釋議曰始此意也。大旨雖似玄贊後釋。實又異彼。披攝釋即終寂可按玄贊意也。 略意云。地前菩薩依五根雖有取他塵。以之不名諸根互用。互用須論五識五根自在德。地前無無漏引力故。五識緣境不通他塵法華論意識依五根。一一取諸境。以為勝能是六根清淨分齊也。雖有互用詞。非常途互用類。玄贊初二釋付常互用相許其地位。至結斷文不偏取一釋。又不偏捨一釋。有同異有取捨。委曲微細也。若如顯文偏取後釋者。發端詞何云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乎。文相大指法華論。論意地前許互用之旨無異義。攝釋議曰深得此旨。疏主結斷依功能許分得。依地位限地上。彼分得者。互用而不互用故也。 法華論云。此得六根清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菩薩正位應知。如經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應知。眼所見者。聞香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故。聞香知者。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 玄贊云。論云。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知香味觸等。諸根互用故。眼見者聞香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在勝殿上座色應眼見鼻能知故。乃至說法聞香者。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說法應智知。以鼻根知故。此義有二。一云。諸根互用唯在十地。唯識等云。得自在位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非地前可名自在諸根互用。其前所說見聞大千通地前位。初地已上見百世界。非唯三千故。又初地上實見一百三千大千。據一化佛境旦言見大千。於理無爽。二者諸根互用得大自在。唯在十地。唯識等是。若加行力分亦得者。地前亦得故。此本論說地前得在凡夫。言許通於下互用中故。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云云)。 攝釋云。疏一云至於理無爽者。此解之中文意有二。初云諸根互用至非唯三千故者。此釋意云。言得功德乃見境量。屬於地前。諸根互用乃屬地上。聖凡別也。二又初地至理無爽者。此意釋云。見於三千界亦通地上。會意可知(云云)。 又云。疏前凡夫位至有互用者。疏主結斷取初釋也。地前功德見境。地上互用兩位別也。實非地前得有互用。議曰。論意本明持經之人所得功德。六根境量諸根互用。功德境量既屬凡夫諸根互用何即菩薩。本不欲明地上菩薩故。又論引經證互用云。眼見者聞香知故。如經釋提桓因乃至鼻根知故。經中結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准此之理論明凡夫諸根互用。然疏斷意。若論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非全不許凡得互用。論據少分故不相違。更思(云云)。 問。法華論引經云。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故聞香知(云云)。爾者說諸根互用歟。兩方。若說互用者。經雖說聞勝殿上娛樂嬉戲香及說法時香。未云取座勝殿色乃至說法名等何為諸根互用義乎。 若由之爾者。論云諸根互用應知畢。引今經文證互用義也。依之玄贊在勝殿上坐色應眼見鼻能知故○說法應智知以鼻根知故(云云)。以色境法境為鼻所取。說互用之旨分明也。 會云。依玄贊案經論意。鼻根淨人以聞香緣。通知色處法處等也。若不爾者論何釋六根淨出諸根互用。隨又引經為證。是以玄贊說法應智知以鼻根故者。能叶經文論意(但鼻根鼻議取不取有二料簡。望上可知之)。 玄贊云。 問。非定通力眼耳識。以欲界身可緣色界境耶。兩方。若緣者。非定通力五識。必以自身第八所變為本質。而業果第八不緣他界境故。五識闕疏所緣緣。何緣遠境乎。若依之不緣者。今經中非定通力父母所生肉眼。取三千界境。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云云)如何(湛秀已講論議也)。 會云。六根淨者。雖依法力非無定通。如云定智遙知也。何以業果五識為難乎。設在散位之時。猶有五識勝用。是第六定通引力也。與餘常時境不同故。可名定通果。何不緣非分境。梵王談論語言之時。雖出散心。欲界有情所反似梵身之相。無有間斷。是能引定通滅位業果心所變非無之證也。抑五識或時杖第六所變。如云或第六所變外質方起也。仍此題旁不審。若生學生研心歟。 經云。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所。悉見悉知(云云)。 玄贊云。初眼長行有三。一肉眼非通。下皆准知等(云云)。鏡水抄云。問。何故前眼耳二根則言父母所生眼父母所生耳。後鼻舌身意四根不說父母所生耶。答。緣天眼通天耳通。於眼耳二根上立。為不言父母所生。資濫持經功德。將是天眼天耳通也。餘四根不立通故不說也○問。諸天子不從父母所生。如何經言父母所生。答。六欲天從天男天女膝上化生。依所化所亦名父母生也(云云)。 問。初地菩薩肉眼可見百三千界乎。 問。二乘宿命智。唯知八萬劫事歟。 問。六根淨功德在四善根位云事。引何文證之乎。 進云。引菩薩地云勝解行地菩薩無驗咒術用皆驗故之文為證也。付之本論明初發心菩薩發心勝利中有此文也。若以此文為證者。不限四善根。廣可通三十心。何唯為限四善根之證乎。況此文不明六根清淨義。何為證文乎。 會云。本論雖廣說發心以去。贊主取其勝位相。為加行位證歟。其故者。無驗咒術用皆驗故者。以定力令有其神驗。散位中此德難有故。大論餘處說咒總持云。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云云)。今所引文。其意大同也。陀羅尼品玄贊云。神力加持威靈莫匹(云云)。其能加持體者。定相應念惠也。而資糧位多住外門。加行以去唯入定位。用皆驗故之中論上勝談多分者。專當四善根。故大師於三十心中。且取決定處為此證歟。 玄贊云。菩薩地說。勝解行位久修菩薩無驗。咒術用皆驗故。六根清淨必在地前。凡夫上位非於下中(云云)。 瑜伽論三十五云。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菩薩用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云云)。 問。資糧位菩薩可得六根清淨功德乎。若得者。玄贊今解在四善根位。又云。六根清淨必在地前。凡夫上位非於下中。上位者加行位也。中下者十住十行等也。若不得者。資糧位菩薩定可修行此經。何不得八百千二百功德。況既依定力示現八相作佛。何依法力不得六根清淨乎。其位設雖不及四善根。何於一四天下分齊。不備勝用乎。 會云。六根清淨威德廣大也。雖是凡位可在其滿心。頓伏二取恒在定心之人。依持經力所具相也。是以功德六千。境量遍大千。經云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論云未入初地。見道近加行近可受變易身之位也。資糧三十心皆非經論所明之分齊。判今解唯在四善根位。文理俱存。八相作佛者。猶暫時所現機前所示也。長進內德可在明得定以去。抑於一四天下。可施見聞等勝用之難者。許否難定。於諸根互用。地前分得有無及二釋。准彼六根淨。又資糧分得可有二義歟。然而玄贊等未述此義。末學輒難許之歟。 問。就六根功德。且鼻根若取三千界遠香者。根境壞失俱可有乎。玄贊壞根不壞境。付之鼻根備至用。香塵又合境也。鼻根若取遠香者。根境相俱可壞。何云不壞境乎。是以玄贊下文。釋鼻根取假似香。許離取體壞境性故(云云)鼻根遠取大千界香。可壞境性前後似相違如何。 會云。鼻根設取三千界香者。若根用歟。若境用歟。若境雖不至。偏以根力取者。可壞根不壞境。若雖根不施離中知用。境能與遙遠根施用所取者。壞境性以何知者。樞要云。恐眼耳根得三塵時。若至能取。壞根不壞境。若不至能取。壞境不壞根。今兩方徵之意者。若根施至用者根失也。若境為不至根所取者境失也。准彼思之。根境隨一之中。施非分用者。有可壞其性云也。顯幽抄分三類。鼻根取遠香唯壞根。身根取香等取本分故不壞根。引他根故可壞境。眼根取香等根境俱壞(云云)。此釋雖巧。鼻取遠香何不壞境。若引自根故不壞境者。又取自境故可不壞根。若離取故壞根者。又離被取故可壞境。又身取香等時。於境又本分也。若引他為失者。又取他故可失如何。鏡水抄有釋。 玄贊云(云云)。 顯幽抄四本云。緣說根境壞者。有四句分別。一壞根不壞境者。如欲界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香是合中境。牽鼻根時境不壞鼻根。鼻根是合中根。便遠取無色界境時。即是鼻根是遠離中取他香境也。名根壞也。二壞境不壞根者。如身根受合中香味境。即身根本分取合中境。根不壞也。此香味境本分合牽鼻舌根。如何牽他身根。即境壞也。三根境俱壞者。如眼識取香味觸三境時。眼根是離中根。便取他合中境者。是根壞也。此三境本分牽鼻舌身三根。卻牽他離中眼根時。即是境壞也(云云)。 問。第六相應定智。依鼻根緣大千界香境時。鼻根同可取三千界境乎。若取者。玄贊云。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非鼻實能離中取境既云非鼻實能離中取境。知。意識獨取遠境。鼻根不取之云事。若由之爾者。鼻根若不照大千界香者。豈與意識為門乎。況經文然於鼻根不壞不錯。鼻根不取者。何論壞不壞義乎。依之淄洲大師釋云。法威力故。鼻根照三千界(云云)如何。 會云。鼻根不正取遠境。至根取不至者。可壞根性故。是以玄贊云。非鼻實能離中取境(云云)又云。若根遙知。不至取故。壞根不壞境(云云)但其根清淨具勝用故。引發意識令取遠境。五根五識照第六所變相。相猶在近處。無取離境之失。經文義決釋者。付名鼻根淨。顯勝能也。今正談法相。以實可知。 今云。遙遠香境者。非鼻根正所取。凡根境至不至。法爾而定。有漏根境。其用無改。設至地上自在雖互用。猶無壞離合相。況凡位鼻根。何取大千界遠香。是以玄贊引此是境智鼻根知故論文。非實能離中取境(云云)經云不壞不錯者。總歎種種德之中。好惡強勝異香。須損壞鼻根。持經力故雖取不壞(為言)。不是歎笑遙遠香也。界處章舉根顯境。有何相違。 問。見玄贊。於遠香不取實境。可取假境。設雖假似不廢遙遠。若爾全不取遠境云事。背釋意。以例案之。諸根互用雖不取他塵實境。許取假境。鼻根淨於自塵隨假實論取不取又同歟。若不取假遠境者。得假似香非得實體故離取體壞境性故文。云何可消。以故離取體文見者。得假似香者。非離中得假香云也。答。攝釋云。假似香。引瑜伽論云。空行風中無俱生香。唯有假合(云云)。釋其假合義云。風中無有根本之香。如風過樹。樹花等香遂風而來。由因花等風方有香故名假合等。意云。且於瞻部樹等。樹處根本香云俱生香。風中隨遂香云假合香。尋其香體皆實境也。而設說鼻根聞瞻部樹香者。不取根本香。離中故可取風中香。至根處故(為言)。 問。三千界諸香。豈皆來持經者處乎。攝釋以空行風香解玄讚者。甚難信故。先德難而不許。答。經文所說種種義難定。玄贊又隨應顯其意也。其中實知遠境。是定相應智能也。定智知時變其相分。令鼻根鼻識取之。設雖定心所變。若其根不清淨者離取之。隨智雖取猶是根勝用也。不同欲界異生見梵王身。彼近境故。依他定通得見也。 杖第六所變義可有之。然而以其義名假似香者。背攝釋。 又案云。取大千遠香時。唯第六定智也。五識五根不取之。以何知者。玄贊意。許舌根取三千界味。若定中舌識。依舌根取第六所變味塵者。既是受用段食也。彼既不實受用。只知味相也。准知。取遠香意識能也。不五根五識境也。 問。若爾何定智遙知云畢。更云依鼻根取乎。答贊文云。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意者。付定心緣會鼻根淨義也。定相應智猶依根清淨。自在取其境也。 問。定心自有勝用。何假根力乎。答。天眼耳通雖定心。猶依根用。能取遠境。自身五根清淨故。能依智可勝餘人。汎爾定通雖緣遠境。明了委細任境知其相事難有歟。准定心緣不緣五根之二門可案之。有色界習。身心相依猶如欲界。然者設雖色界天眾。不動業所感殊勝依身中所起眼耳等識。若定心緣色聲等無得自在。一分者心自能也。一分者依身力也。欲界持經者。設得上定何不依五根清淨力乎。玄贊云。上下既遠。云何能知。若根遙知。不至取故壞根不壞境。若至能取豈一切香皆就根乎。論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非鼻實能中取境。又諸根互用鼻尚見色。況依眼耳之智。不取大千香耶。得假似香非得實體。許離取體壞境性故(云云)。 攝釋云。疏此是智境鼻根得。第六意識相應之智。依於鼻根而能知。彼亦鼻根知故(云云)。 鏡水抄云○此是第六意識相應心所。別境中智。智與六心王向鼻根門中依鼻根緣上界香。問。既是意識與智知故。即是智。何故經言鼻根取香境乎。答。智依鼻根方取香境。就所依說名鼻根聞也。其實鼻根只緣得合中知境不能取上界香。上界香亦不就鼻根來。但是意識相應之智遙聞也。所以疏云。非鼻實能離中取境○(云云。文廣可見之)。 界處章云。問。若爾何故欲界鼻等聞無色界等香乎。答。彼互用故。是智境故。法威力故(云云)。 十五卷私記第九云。問。疏次下云帝釋說法聞香知等者。得假似香不得實香者。何云假似香。答。攝釋第四引瑜伽文云。空行風香為假似香(云云)然恐違樞要及本疏(勘可和會。攝釋文如下引之)。然案疏文云。上下既遠○離中取境。此說意云。菩薩第六識定相應智為鼻識。成明了根。尋依鼻根知天上香。尋此依鼻取故名聞香。非鼻根實取遠處香云也。疏亦云。又諸根互用○壞境性故(云云)。此說意云。菩薩互用自在力故。鼻根通取五境。眼耳等餘根互亦爾。此中理盡可云鼻根得近處香。是實香。若取天上不至香。彼似香非得實香。具可云見帝釋色。假似之色知說法之法義。假似之法。聞說法之聲。假似之聲。知輕耎等觸。假似之觸。知天上之味。假似之味。鼻根取。如是多境。然疏取隨舉一境云得假似香耳。或可。皆以鼻知故。隨根云假似香(云云)。問。何故云假似香。答。就初意。天上本質香不來此間。雖不來向以自在力能知之故。非天上本質故云假。然似其質故云似色。亦非知上本質故云假。然似其質故云似。餘聲等亦爾。後意云。鼻根知天境。聞耳境聲。見眼境色等。此等鼻根所為故假云香。餘根互准可知。亦理趣所知境。此依鼻根知故。假香依耳根知故。云假似聲。餘准可知。攝經第四云。疏壞根不壞境者。離壞亂之義。下皆准知。互用之義。如唯識疏抄。此是智境鼻根故者○香之自體。從攝釋有云。今假似香者。離本質而隨風來香故云假。今謂不爾。空行風香。不來此故。違俱舍論文。其論云。三十三天。帝釋善法堂醜寅角。有婆利陀羅樹二香。此樹香。順風四十里。逆風二里(云云)。然從三十三天大名山墜來此界一年故。空行風香者。似違論文。(至論文後可勘文云云)問。鼻根清淨人。取三千界香者。假似香也假似香體。樸揚大師云何釋之乎。進云。空行風中。假似合香云假似香也。付之見玄贊。引論此是智境鼻根知故文。定智遙知(乃至)得假似香非得實體(云云)。第六定智。遙知遠香。變假似境云也。設雖好惡等香。第六所變故名假似也。何云空行風香。就中六欲四禪香。豈隨風來此界乎。是以觀理等古德。不許攝釋意。如何。 會云。如疑難趣。以第六定智所變。名假似香也云非鼻實能離中取境者。於鼻識本質有兩種之中。本來所杖本識所變名實境。勝位新所託第六所變云假似。能叶法相。其根清淨。普取三千大千無量香塵。豈皆託空中風。來法師住處乎。但攝釋付香境。顯有假似種類。未必限之歟。 尋云。攝釋結文。云假合故假。疏言得假。即瑜伽論。空行風香。不得根本香之實體解釋。首尾甚似難會。 有別義。可准上義。 攝釋云。疏得假似香等者。問。諸教不見說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似之香。答。准瑜伽論好惡香等。名之為實。和合等香。而是假也。故五十四云。空行風中。無俱生香。唯有假合者。既言假合。故知。是假。問。空行風中假合香者。其相云何。答。風中無有根本之香。如風過樹。樹花等香。逐風而來。由因花等。風方有香。故名假合。假合故假。疏言得似即瑜伽空行風香不得實者。不得根本香之自體(云云)。 十五卷私記云(如上)。 問。經文諸根互用位五塵。可取他塵乎。 如尋思抄第五卷抄之。 問。經文乃至梵天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云云)。爾者業果香歟。玄贊云。此通果香非業果也(云云)。付之瑜伽論說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何違此文。云有通果香。況偈頌云。光音遍淨天。乃至于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云云)。初生退沒。必住散心。何云有定通所變香耶。 定果香味如唯識論第二卷抄。 會云。死生之位。寬狹不定也。若論極位。唯有第八識。若以鄰次相從。又通有心。生死則第六識十五種不共業中列之。依之生般涅槃人。生有起道。三性生心死。又於六識論之。若爾。初生退沒。何無定果色境。必住散心。明極位也。本論當知唯有顯色等相者。宗家處處有釋定果變境通五塵。可為正義。若依其意者。論且依色異生。無色界波羅蜜多聲聞說之。不說一切。 問。光音及遍淨。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云云)。爾者初生退沒香者。菩薩所變歟。為當彼諸天所變歟。若彼諸天所變者。退沒受生位意識。必住散心云事。大小二乘所定也。彼二位。不起定通意識。豈變通果香境乎。若菩薩自變香。知初生退沒者。是以自所變香。云知彼事乎。是以玄贊。此據依形通力所變(云云)既云依形香。知。彼天所變云事。又攝釋解此文。此約依於色界實身。而起通力變起香等(云云)。 可見唯識抄三本。 會云。無色界宮殿香者。依身在欲色界之菩薩。遊戲神通之中。為無色天眾變作宮殿。其宮殿中。令有妙香。持經者鼻根所發之識。能取其香歟。無色界若生人。設雖廣惠聲聞。不可發香味。不假色界定。不起下定通故。無色界定。不變香味故。知。是他人所變也。又持經者。不自變無色界宮殿香等。凡位菩薩難成此事故也。 此事甚不審。可尋習之。 玄贊云。色界云何有香。此通果香。非業果也。華嚴經云。菩薩鼻根聞無色宮殿之香。此據依形神通力所變。彼據似形定力所變故不相違(云云)。 又云。然瑜伽云。勝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闕故。又無用故。依托色界。為定本質。變定境者。即無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闕無。因強則有。菩薩有二乘無。聖人有凡夫無。佛弟子有外道等無。以劣弱故。然瑜伽云。勝定果色。於一切色皆得自在。故知。定通果通一切(云云)。 興疏全同之。 鏡水抄云。言以彼香等生因聞故者下。有兩重。因會無色界無實色用。無實香有假似香。生因有二。一者無香味種子。名生因缺也。二者無加行心。作香味觸。此心既無。名生因闕。言又無用故者。問。何名無用。答。無色界人。不喫段食。若喫段食。事須得香味觸三資益。○問。若二乘無。應非聖人。答。二乘中。廣惠聲聞有。餘人無也。言二乘無。非廣惠者無也。○聖中菩薩廣惠聲聞有。餘者無也。佛菩薩有者菩薩依無色界。亦變得香味也(云云)。 問。付六根清淨功德。且清淨舌根。為遠取三千界味塵。將何。若取者。味塵合中知境也。設雖清淨舌根。何離質取大千遠境乎。是以經雖說。從不受惡等勝用。不云取大千味。若由之取者。舌根既備千二百功德。何不取大千味塵乎。餘五根。皆取遠境。舌根何獨不爾乎。是以玄贊。取三千味塵見。如何耶。 會云。舌根淨人。可取三千界味。玄讚會經有二意。但以偈頌文說舌具用聲遍大千等者。以聲影顯。次香離質而可有味離質而便無者。依離質用有無會之。二義俱略。而不說云也。 依鏡水抄贊有三意。依興法師不為別義歟。 尋云。舌根取遠方味塵樣云何。答。以定智遙知。依鼻根取釋可知之。持經者。雖住南州。能知天上地中一切草木等味。何不云嘗味。若不知者。可不舌根清淨(有別義)。 玄贊云。此無境量。何故不同鼻根。能知三千。既不能知。云何功德成千二百。舌根應亦得嘗三千界味。但以頌文說舌具用。聲遍大千。故不說嘗味。舌離質而可有。味難質而便無故。不說得三千界味。經中亦說佛有鼻舌通過於眼耳(云云)。 鏡水抄云。疏言舌根應亦得等。疏中有三意。一云。亦得許嘗三界味。也由此舌根。正以說法為功德。不以嘗味為功用。長行及頌。含說說法功能。恐文煩多。略卻嘗味功德不說也。言香離質而等者。第二意。色香離質而有。味質質則無。既離質味故。不說嘗三千界味也。言經中亦說等者。第三意。佛則有。餘人則無也。問。大乘意。以鼻舌身可立通乎。 攝釋。五根章。水抄等可見之。 問。付六根清淨功德。舌根可知味塵好惡等乎。若不取者。經若醜若美若不美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云云)。故知。故舌根淨者。但知好味也。若由之爾者。鼻根身根等。既取好惡。此何不爾。 私云。若自受用時。皆變成上味。若欲辨知其一一味者。如實可知好惡。嘗味知藥毒。與他令有服不服也。持經人。豈無其德哉。 興疏云。有說。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持經之分有故。上皆成味。此恐未盡。餓鬼咽喉。應有不淨泉故。今如彼餓鬼好食至舌變成不淨。持經之人。反此可知。不應難言舌根別別味皆成甘。耳聞諸聲。聲必成好者。諸根德用。未必同故○此亦不然。香觸二塵。亦有資益。皆須變故。今諸根德類。勝用差別故。不可齊難。不爾。如來亦應有變成妙香。輒觸相故。彼既無咎。此有何失(云云)。 問。經說舌根清淨相。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云云)。大師如何釋之乎。進云。此明賢聖護。付之經說外護賢聖護異也。梵王魔王等一頌。明外護。諸佛及弟子等一頌。說賢聖護也。何總以二頌判賢聖護乎。依之興法師。如此釋之耶。 水抄會云。梵天王等。亦不妨賢聖化作。化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化也。亦名賢聖(云云)。 問。經彌樓山摩訶彌樓山。說何山乎。答。無指釋。說須彌山歟。付之。須彌山其量八萬由旬也。大小二乘。皆同之。何云有大小不同耶。 寶塔品抄之 以寫本一交了 料紙圓禪房權大僧都沙汰之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二 永祿三年正月十日執筆清胤 (朱書云)寬政七年二月十六日以寫本一交畢 玉手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