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示華經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五 入輸者 劉映霞 妙音品 1 今品示現教化眾生行苦行力歟 2 以白毫相名大人相歟 3 十六種三昧何地益耶 4 汝莫輕彼國(二方) 5 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 6 問佛來不證不可 7 唯願世尊示我令見 8 妙音大士見多寶歟 9 妙音現幾種類身耶 10 妙音現凡聖身可說今經耶 11 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三昧 12 妙音大士來此界禮分身諸佛歟 已上十二帖 法華經第七卷開示抄(妙音品) 妙音品 問。今品中。可示現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耶。玄贊引法華論。示現行苦行力付之見一品上下。明妙音來至相。說現身說法事。全無示現行苦行力之文。論主由何云示現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耶。 會云。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者。勸眾生令修苦行故。玄贊或云勸他苦行。或云教行苦行。而妙音現十八類身。為諸眾生流通一乘。其所化眾生。若行苦行。是可妙音之教化眾生行苦行力。但經實雖無令修苦行之文。論主既云行苦行力藥王品妙音品示現。經文雖隱。弘經智慧。深探實義。強不可疑之。智證大師云。今為教化。入諸難處。以為苦行(云云)嘉祥亦似之。此等師意者。妙音同藥王。自修苦行云歟。而玄贊。開自他二種。其旨如前前。論云。行苦行力者。藥王菩薩品。示現教化眾生故。又行苦行力者。妙音品。示現教化眾生故(云云)。 玄贊云。來意者。論云。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者。妙音品。示現妙音。現在東土密在此方。本傳法華教行苦行。今放光招集以示眾人。勸發勝心。弘通經法。故此品來(云云)。 又云。解妨者。何故須召妙音以為此品。答。藥王此方苦行。自勸眾生。未有他土上人他方勸說。故召妙音。遠方行法。勸他苦行故。須召之(云云)。 義疏下云。釋行苦行力。凡有二品。問。藥王可是苦行。妙音品。如何是苦行。答。妙音分形四生六道。為物弘經及救濟諸難。亦是苦行(云云)。 論記第十云(智證大師)論教化眾生行苦行力者。妙音示現○教化眾生。以為苦行。經云。諸有地獄餓鬼及眾難處。皆於救濟出苦難。不言說經者。一是苦重。二是障深故。但明救濟。前品燒身以為苦行。今為教化。入諸難所。以為其別(云云)。 問。經文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等爾者。以白毫相。可名大人相耶。兩方。若名大人相者。見經文。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云云)明知。唯以肉髻光明。名大人相云事。加之大論中。以肉髻無間頂相。立大人相畢。離此更無別可得故(云云)。若由之爾者。大人相者。大人所具之相也。何不互白毫相耶。是以正法華云。即從眉間大人相。演百千光(云云)如何。 會云。大人相名。可通白毫相也。故上生經云。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依文案之。大士面上。有此勝相。光明昭耀表尊貴德。尤可云大人相。但於經文者。肉髻白毫。俱雖大人相。肉髻有最上。超餘相故。且以通為別歟。佛放此光。召他土大人。故殊指一相歟。或大人相名。通令被下二相。意者。大人相之中。肉髻及眉間相也。次瑜伽論文者。三十二相中。以烏瑟膩沙。合無見頂為一種。不立別所以釋。故云離此更無別可得故。不云大人相無無見頂相外。況上文。既表如是一切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寧限肉髻一相哉。凡或云大人相。或云大丈夫相。是同名也。而大丈夫相名。通三十二相云事。本論文分明也。其中論勝。肉髻白毫之二相也。二相中。猶無見頂相最勝也。餘人全不見。故隨應可會諸文。准天台釋。可知之歟。 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云云)。 私記云。問。釋尊為召妙音。放大人相肉髻光明。何故此無名大人相耶。答。玄贊不釋。有師釋云(文句)。大人相者。大相海也。遍體善功德。不及一好功德。眾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諸相功德。從下向上。展轉相勝。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云云)。 瑜伽論四十九云。如是一切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無有差別。當知。皆用淨戒為因。能感得○當知。此中其頂上。現烏瑟膩沙及以如來無見頂相。合立一種大丈夫相。離此更無別可得故(云云)。 問。經文放大人相肉髻光明(云云)。爾者。大師如何釋之耶。釋云。放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付之見經文。放白毫光。召妙音見。況為集分身諸佛。放白毫光。召妙音之時。何用肉髻光明耶。是以人師釋云。一乘妙理踰空有頂。故放肉髻光明(云云)。此釋可爾。准上題可會之。就中肉髻相者。大人相中最上故。以彼光明。召他方大人。眉間相者。表一乘中道故。此德可知。嘉祥釋。雖無別疑。恐猶不如之歟。或又二相俱召妙音無過。 經云。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國。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云云)。 玄贊云。經爾時釋迦至白毫相光。贊曰。品文分四。一神光往召。二妙音來至。三事記還國。四時眾得道。初文有二。初放光。後所至。此初也。放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放眉間之光表為此經故命(云云)。 私記云。○問。經文既云白毫光明遍照其國。下文唯云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不言肉髻。云何得言白毫照國肉髻照身耶。又召分身佛。唯放白毫光。不放肉髻光。分身諸佛。豈非大人答。佛放二光。非無所表。故下經文。不言肉髻。能得義意。慈恩釋云。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水抄亦云。肉髻光明照菩薩身。豈非聖身(遮初難)又分身果位。見一毫光。應知。二趣故放一光。菩薩因位。若非二光。不知召我。亦復不知為一乘召。故放二光也。(遮後難云云) 義疏云。○所以放二光者。一乘妙理。踰空有之頂故。放肉髻光明。極知不偏。能簡中道之照故。又放眉間光也。又頂光表一乘為尊。眾聖所重眉間。明一乘不偏中道圓正。欲以此法。付屬其人故。放此二光。以召之也。又上品云。法華第一持經之人。亦復第一。今表其人行高故。佛放頂光。表其人解稱正故。放眉間光(云云)。 問。今品中。列妙幢相等十六種三昧。爾者。此第三昧。何位菩薩所得耶。玄贊第十地菩薩所得也(云云)。付之無緣三昧者。滅盡定也。身證不還及漸悟菩薩。地前得之。集一切功德莊嚴三昧者。集福王定也。地地皆修之。若爾者。十六種三昧。皆第十地所得云事。不可爾。 會云。妙音第十地菩薩也。所得三昧。定可勝前九地。但出難二三昧者。自本不可遮下位初得歟。次以前地地可得云難。恐不當。成就功德有初中後。初得設雖在前地。得自在。至圓滿事在後地。佛地論。於無生忍。如出初地八地二位也。是以。玄贊攝釋。處處以今經文。多有其例。可勘之。 經云。 玄贊云。經得妙幢相至諸大三昧。贊曰。四等持已滿有二。初列十六等持。後結無量。一妙幢相者。如幢高顯。眾得莊嚴。二法華者。達一乘理。三淨德者。斷彰染得勝德。四宿王戲者。宿謂星像。王謂自在。戲謂遊。樂謂得自在。能現眾像。猶如星宿。常入遊戲。以利眾生。五無像者。謂滅盡定。無緣定離攀緣故。六智印者。謂真如空理為智印故。或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七解眾生語言者。發詞無礙解定。八集一切功德者。謂集福王定。九清淨有。能生七淨九淨四淨等故。四淨者。所依淨所故。淨心淨智淨。十神通戲者。能起大神通故。十一惠炬者。照明真俗諸境界故。十二莊嚴王者。能具內外二莊嚴故。十三淨光明者。放神光故。十四淨藏者。含眾德故。十五不共三昧者。不共二乘得故。十六日旋者。如日明朗。巡照四生故。此皆第十地菩薩之所遊履。多第四定以殊勝故(云云)。 燈七云。 問。經文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說何事耶。答。東土妙音。來此界時。淨華宿王智佛。呵彼菩薩。於娑婆世界莫生下劣想云此文意。付之妙音深位大士。久離稱量之慢。設雖不蒙如來呵。何生下劣想哉。恐寶塔涌現。分身來會以降。隱土石諸山。變純淨土終。妙音對何生下劣想乎。 會云。娑婆世界。穢惡充滿。設雖三變土田。以淨覆穢。本土無去。妙音深位菩薩也。上見下故可知穢土本相。是故彼佛誡。莫生下劣想也。故玄贊由此本穢。恐妙音兼本土穢相。而生議毀(乃至)上見下故(云云)。妙音來詣之時。非此土不淨。彼分身命侍者。文殊自海中出。有詣靈鷲山之詞皆是雖淨土。依本名山。云土石諸山穢惡充滿。指本土相亦如此。 問。他宗意。引當品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文。證屬累經中義。自宗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餘師意。屬累品時。分身歸本土。多寶閉塔婆。三變土田。淨土忽復穢土畢。是故妙音來此界時。本土佛。呵彼菩薩也。若猶純淨土者。本土佛設不加呵嘖之語。妙音何生下劣想耶。玄範師穢土非淨證。尤似有其理。自宗如何可難之耶。(准上可會之)。 經云。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其形亦小(云云)。 玄贊一云。七淨穢有殊難。又以妙音被誡。便非淨土。故知。分身已還國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侍者。手捧蓮華並詣靈山。持散佛上變淨土時。諸山皆無通為佛國五道亦盡。何有靈山詣佛持散。又文殊海會。將至此間。預在靈山。忽 有花現。八眾喜乖情難。○但先放神力。故現淨土。由此土本穢。恐妙音靈見本土穢相。而生譏毀。所以被誡。非妙音至。分身已還而土唯穢。如雖淨土還見靈山。變不唯淨。兼見穢故。上見下故(云云)。 攝釋一云。疏文殊海會至華現者。此引文誤。誤引妙音來此之文。文殊又云。爾時文殊師利至詣靈鷲山。意取詣山以為證也。設取妙音。何非為證。答。他說妙音來此之時。此已成穢土。合有山何得為證。故不取也。疏上見下故等者。問下根不知上根之力。變土既佛妙音何見。豈可佛下妙音為上。答。穢土為下。本為二乘及凡夫等。隱劣為淨。所以妙音得兼見本。若爾。何故言。為分身及為淨土。答。為警二乘。令其忻慕。若不爾者。何恒居淨。何須變乎(云云)。 義決云。四穢土非淨證不可。若以妙音被誡。土還穢者。亦應化佛使往靈山。土應非淨。若云雖云詣山。據本相說談土實淨妙音見穢類亦如是。若云雖變淨土。靈山尚存。故不為例者。靈山非穢變淨猶存。既土石山。如何得在。故言在者。據初時說。如文殊從海涌出。猶言詣耆闍崛山。時會並以昇空。詣山欲何為故。雖詣空寶塔。據本尚言詣山處地。遣使持華詣山。故知。據本非淨土內可有耆山。下文云。時我及眾僧。俱出鷲山。亦據本處說。若云。經云。唯留此會眾。亦留人山者。不爾。眾令聞法。本為可留山。不聞經留之。何益。故云穢土非淨證不可(云云)。 義疏云。問。前云初分經。在穢土中說。後分經。在淨土中說。妙音來時。正遊淨土。何故誡之。答。此經始末土有三異。一者初分經。在穢土中說。二者後分經。在淨土中說。三從藥王品來還。在穢土中說。所以知。爾者。為集分身。是故變淨土。分身已散故。土還復穢。妙音來時。正遊五濁故。佛誡之(云云)。 問。經文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云云)。說何事耶。答。說淨華宿王智佛身量也。付之所化菩薩身量。多能化佛身半也。妙音身量。既四萬二千由旬也。能化佛身定可八萬四千由旬。不爾者。能化所化身量。豈稱可哉。依之正法華所化身量四萬二千由旬。能化身八萬四千由旬。會云。淨土中。能化所化之身量。不必半減。彼阿彌陀佛身量者。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觀音身量者。八十億那由他由旬也者。觀無量壽經說也。佛身超過菩薩幾許。何況諸本多分身量。有恒河沙字。若依此本。亦以不定校量。然者妙音身量。雖不及半分有何過。如此事。隨時示之。未必如本土說會座機意。可欣樂之分歟。彌陀身量。皆其類歟。 囑累義私記下云。問。第二十二妙音身量。經俱云四萬二千由旬。淨華宿王智佛身量。妙經云八十萬由旬。正經云八萬四千由旬。以何為正耶。答。上來序品正宗二經相。悉云正經之誤。此一事。同以正經可為誤也。 問。正經云。菩薩身四萬二千。佛身八萬四千。菩薩半減於佛。順世間義。妙經云。六百八十萬由旬。從人之見。客塵猶微少。亦不世間相違之失耶。答。師子之身量淨土穢土。其義可殊。何者觀無量壽經云。彌陀身量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觀音身量八十億那由他由旬。淨華宿王智佛土。既淨土。與阿彌陀佛國。其義等同也。 問。彼觀無量壽經疏。恒河沙。是譯者誤。既云眼如四大海之量。二萬由旬。都合八萬由旬。唯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眼甚深。何為准釋耶。答。此疏師未見正法念處經也。彼經云。四別外海其味鹹過此。有山人民住。其外有海以醍醐為水。如是至于日光不照之界(云云)。豈亦八萬由旬乎。故正經。准娑婆穢土。所譯猶為誤也。問。何故穢土之佛菩薩。其身相准。淨土之佛菩薩。不相准耶。答。世界之形量。不可計度。華嚴經。說種種世界之中。或以一切世界語言音聲為體。或世界眾生。橫住名倒世界。或世界仰住名覆世界。如倒懸。如是等世界。出於度量之外者也。以音聲為體之世界。思量難及也。又覆世界眾生之臥住。亦不可思議也。想像彼世界以落可思昇之。今者穢土佛菩薩之身量。不可相准。然為難者。此是習於穢土佛菩薩之身量。不知彼世界風俗也(云云)。 問。他宗意。引當品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文。證屬累經中義。宗家可許之耶。答。不爾。付之妙音大士。來此界。既問多寶世尊來不。寶塔開戶。二佛同坐者。妙音問訊似無用。若爾。他宗問佛來不證。能叶經文。 會云。今疑者。範化問佛來不證也。義決會云。問者為傳佛言(乃至)非妙音自問。故為不可(云云)意者。他方佛命侍者致問之時。不現前事。故問靈山儀式。妙音傳其詞。不言見佛身。而謂非妙音自問。故取為證。不經本意歟。 義決云。五問佛來不證不可。何者文殊請見妙音。釋迦如來云。多寶如來。可為汝等而現其事。多寶佛。告妙音言。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欲得相見。來承佛召。如何假問。問者為傳佛言故。經云。淨華智佛。問訊世尊。又問多寶如來聽法不。非妙音自問。故為不可。 問。經文唯願世尊示我令見。意何。答。妙音來至此土時。令我見多寶如來云也。付之妙音來此土。依多寶召命。自可見彼佛。何請釋尊加被耶。加之如此文者。囑累品云還可如故。可寶塔閉戶之義。若爾。他宗儲欲見多寶證。似有所據。 會云。今難他師欲見多寶證意也。義決述其不可云。菩薩下人。如來上果。加被令見可得睹尊。若未加被若不得見。希望佛加故請欲見。且妙音將至。文殊尚請佛加。妙音既現處。因得見。要須佛力故。雖同坐。請已方見。非是請見即證塔閉故為不可意云。分上下位。勝劣遙異。在下知上。必待上聖加被。妙音欲見多寶。尤可請其加。文殊欲見妙音。求釋尊威力。俱在因位。猶以如此。況於妙音多寶哉。凡大聖有隱顯神通。隨時宜。或隱或顯。而多寶初隱其身。令妙音不見故。請示我令見也。故玄贊云。多寶釋迦。雖同塔坐。神力映蔽令其不見故。請見之(云云)若如他宗者。塔婆閉戶故。妙音請見囑累品已後。永閉不開。妙音請空而可止。故知。經塔婆自本開。暫時隱多寶身。故依請遂顯。令見妙音者也。但妙音來此界事者。後雖有多寶命。始依釋迦放光。妙音何不請釋迦加被耶。 重尋云。若下位見上。必依加被者。妙音何輒見釋尊。不待其加哉。答。釋迦教主也。本在此土。諸眾同親近供養。又現在佛故。其身不隱。多寶他方客。佛久滅佛也。令他見不輒。故妙音來時。於二佛不見不聞也。問。以文殊請見妙音為例。不契文字。故經云。唯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云云)文殊只請令來妙音也。若來必可見故請來至。因示可相見也。文殊位居等覺。寧不堪見妙音哉。 答云。彼菩薩來。云令我得見。兩事俱所請也。不然何置令得二字哉。但依實。以自力雖可見。如來施為難測。故乞佛加也。此設雖示現相准彼。思見多寶。實必可依佛力(為言)。 問。妙音大士。來此界時。可見多寶世尊耶。兩方。若見者。見經文釋尊語多寶。云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多寶僅讚善哉善哉。不言為現其身。或說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或述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以知。釋尊直瞻仰佛身。多寶只見寶塔云事。若依之如此者。他師敬塔非佛證。請見唯聞證。自宗不許之。如何。 會云。義決釋請見唯聞證不可云。文殊請見妙音。經不讚妙音來至。文殊得見。文殊亦應真不睹妙音。若已請見。來即得見。何須說者。妙音請見。當即見。何要文中說得見。故為不可(云云)。還案此意。大聖三業。皆離非有益。十地已去。漸具其德。況於等覺哉。妙音既出言。啟佛乞見多寶。豈雖欣樂。遂無聽許乎。或以文不說。定不見者。無文殊見妙音之文。豈覺母雖請。妙音遂隱哉。此事既不然。彼亦可同。 重尋云。智積菩薩。啟多寶雖請當還本土。多寶不還至經終。大聖所言。必可爾者。多寶何不速去哉。 答。正宗既畢。故智積請還。非無所表。然而釋尊既告且待須臾。文殊引海會。顯經威力速疾。彼彼諸品。次第生起。多寶多有作證明。然者智積雖假請。多寶猶留。皆有所由。又有誠文。於妙音請見多寶者。全無不見之由故。不可為相例。 問。妙音還本土。但云見塔。於此難全未遮如何。答。釋迦現在佛。故不居塔婆。多寶已滅度後。遺身舍利。住塔婆涌出故。此事異常也。還本土。尤可啟其事。居云但見多寶佛。不見塔者。恐似不盡事。付中妙音來此土。傳本土佛問訊詞。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云云)還本土之時。尤可啟寶塔有無。凡囑累經中。家國土再還穢。多寶空閉塔婆。而住如此。種種安立。皆文外加義。故勞生分別。自宗難契文義。故。汎爾云多寶塔。或又稱佛號。皆無相違歟。 玄贊云。經世尊我今至示我令見。贊曰○。多寶釋迦雖同塔坐。神力映蔽。令其不見故。請見之(云云)。 決擇記云。疏多寶釋迦至見之者。此釋請見所由也。又劉云。妙音求見多寶者。文殊求見妙音。資多寶而獲遂。妙音請觀多寶由釋迦而得通。將明非寂不能彰動。非動不能顯寂也(云云)。 水抄云。問。二佛同坐一塔。何故妙音見釋迦。不見多寶佛耶。答。因果有殊。佛神力故不令見也(云云)。 義決云。六欲見多寶證不可。若云二佛同坐。即令俱見。何須請佛。我今欲見多寶佛者。菩薩下人如來上果。加被令見可得睹尊。若未加被。即不得見。希望佛力。故請欲見。且妙音將來。文殊尚請佛加。妙音既現。處因得見。要須佛力。故雖同坐。請已方見。非是請見即證塔閉。故為不可。七請見唯聞證不可。若以請見。經但稱云讚。不說見身。即明正不見多寶。且文殊請見妙音。經不說妙音來至。文殊得見。文殊亦應真不睹妙音。若已請見。來即得見。何須說者。妙音請見當即見。何要文中說得見。故為不可(云云)。 問。經文妙音菩薩。現種種身說法。爾者。現幾種類身耶。釋云。現十八類身。付之見經始終。總有二十類身。所謂天身六種。人身十一類。八部三惡趣及王宮女身也。何云十八類耶。 會云。見經文。現種種身。處處為眾生說是經典。或現梵王身乃至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者。明現十八類身云事。諸有地獄。乃至變為女身而說是經者。為別段明三途及王宮。說此經云事也。上諸類。皆有或現言。後段無其文。知。三途等能化。即前所舉身所攝也。況述變為女身。不離上類。仍無過歟。 經云。 玄贊云。經華德汝但至無所損減。贊曰。下第四廣行利行有二。初在此方後在十方。此初有四。一標現身說法。二別顯現身說法。三結成化者。四智慧無損。別顯現身說法中有二。一隨宜現十八類身說法。二為拔苦難。現身說法(云云)。 水抄云。言十八類者。初六類天身○次十一類人身○次八非人。然合為一非天攝故。然十八類但依身字而數也(云云)。 問。付妙音大士現身說法相。且此界及他方。俱現凡聖身。可說今經耶。兩方。若俱通凡聖身說法者見經文。此界現凡身說此經。他方現聖身說三乘法。若由之如此者。自界他方根機亙不定。菩薩化宜。何異凡聖。一乘三乘。可依所化極熟。大士說法。寧隨處定哉。 會云。自界他方化儀俱廣。知。隨應皆可現凡聖身也。經文者。影略互顯也。故嘉祥會此文云。此欲明凡聖廣略互顯也(云云)。 經云。 義疏云。上一土化中廣現凡夫。十方化中略現聖身。此欲明凡聖廣略互顯也。又前凡身中亦有五類。今聖身中亦有五身。問。前凡中五類。何故云說法華。今但稱說法。答。說法語通。欲以通別互顯故也。又上正明弘通法華故。明說一乘。若有眾生不信一乘。別說五乘之法。同上囑累品中。佛令菩薩知大小二機也。 興疏云。前利此土中廣現凡身。此化他方略示聖身者。即凡聖廣略更顯也。又前遂囑累品中。信有眾生為說一乘故。利此土中。別方說是經。受佛付囑中。有不信者。為說餘法故。化他言中。總云說法。總而言之。顯智信狹以至廣。身自劣至勝。法以深而至淺。皆適時而已(云云)。 問。經文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云云)。可為今經現證利耶。若不為現證利者。此界菩薩。得三昧總持事。既由經力。何不取現證利。彼妙音所從八萬四千菩薩。得此三昧。此土四萬二千天子。預無生法忍益。既為現證利。例此可爾。若由之爾者。餘卷玄贊。出今經現證利不舉之。如何。 會云。經有現文。雖須取現證利。疏主不舉之。豈無所以耶。末學自無知。不如守祖師付玄贊案經文。妙音還本土語娑婆事。雖舉見二佛及文殊等。并八萬四千人得三昧之二事。不云三昧陀羅尼得益。是一奇也。又說此品時。此品得益下舉二類。何先立上別出二類耶。以之推之。上二類。若非現座益歟。又依妙音教化得此益。不釋尊教化之益故。不出之歟。例如文殊海中所化不為現勝利矣。 經云。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云云)玄贊云。經說是妙音至及陀羅尼。贊曰。明化行中。第五時眾獲益。由聞化行。曲獲勝利(云云)。 經云。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玄贊云。經說是妙音至法華三昧。贊曰。品第四段時眾得道。都聞一品。遂獲勝益(云云)。 同一云。 問。妙音大士來此界時。可禮分身諸佛耶。進云。經不說禮分身。付之自宗意者。至說經終。寶塔開樞。二佛同坐國土純淨。分身未歸。妙音何唯禮二佛。不禮分身。況涌出菩薩。既禮分身諸佛。東土妙音。何不爾耶。抑不許妙音禮分身者。他宗妙音闕敬證也。如何可會之耶。 會云。妙音來詣之時。禮分身諸佛云事。經文不說之。知。不禮也。菩薩意樂不定。何責而令齊等。但他師以此事證分身已去者。例難在傍。彼文殊自海中出。雖禮釋迦多寶。不禮分身。其時分身未還云事。兩宗共許。彼既不禮。妙音亦爾。故義決云。 義決云。三妙音闕敬證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禮分身。妙音不禮。即證已去。亦應文殊不禮分身已去。提婆品亦云。至二世尊所修敬已畢。往智積所不言遍禮。豈化佛去。故為不可(云云)。 尋云。今論初師。 問。付十地能化他受用身。且一地中入住出三。能化佛身可有大小不同耶。若有者。初地能化百葉臺上佛身。二地三地千葉萬葉之事。處處有其文。未見於一地中。三□□大小云事。若由之爾者。三時道各別。斷障異也。為彼所說身。何無大小□□□□□□。 答。可有大小也。但初地見百葉臺上身。於其身入住出三心。見之有大小。非是葉數有多少也。諸教依大意分十身舍那。不云十地中有差別也。故佛地論明他受用土。述十地菩薩所見有大小勝劣。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如是。文准上思。身亦可有大小。資糧三十身。能化可准之。 以寫本一交之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五 料紙圓禪房權大僧都沙汰之 永祿三年三月五日於松屋東向書 清胤 (朱書云)寬政七年仲春二十七日夜以寫本一交之 玉手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