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六

輸入者 劉映霞

普門品

1 以今品可為此經流通分耶
2 觀音大士可利不念眾生耶
3 紹繼無量壽
4 有性者有盡時歟
5 無盡意菩薩大悲闡提歟
6 決定應受業
7 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
8 未入僧祇位轉定業歟
9 經是論錯
10 觀音成道實成道歟
11 觀音可現菩薩身耶
12 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13 無盡意出家菩薩歟
14 敬塔非佛證不可
15 二分不齊證不可
16 示現生死涅槃平等
17 今品偈頌可有梵本耶
18 添品法華中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無盡意答歟皆是普賢
19 自在之業

已上十九帖

法華經第八卷示抄(普門品)

普門品

問。以今品可為此經流通分耶。爾也。付之流通有三。讚重。學行。付受是也。是皆說法華勝德。或歎人法可尊可重。或學弘此經正行助行。或示相付囑。稟命流通。而今品中說觀音大士名因化行功德。全無法華名字。何為流通耶。
會云。玄贊釋今品來意云。觀音救未發心眾生難。令離眾苦。發心持經(云云)即引論證云。救護眾生諸難力者。謂觀音陀羅尼品示現(云云)。若遇苦難無暇持經。若不發心無望修習。依大士方便未離苦之者。助令離其苦。未發心之人教令發菩提心。弘通之道。職而由茲。贊又云。又觀音念人救難。陀羅尼誦法救難若不加以易救之力。恐難修持經之業故。以易功助成難業(云云)。
栖覆云。夫念觀音。一則免苦。二者觀音名字在法華經中。念著觀音。便是持經之行等(云云)大旨同玄贊。密宗意。觀音即法華經也(云云)付我宗。竊有此趣。勘而可知。
玄贊云。來意者。論云。救護眾生諸難力者。謂觀世音陀羅尼品示現。觀音救未發心眾生難。令離眾苦發心持經。陀羅尼救已發心持經者難。令離苦行經。又觀音以天眼天耳他心三通。護持經者難。陀羅尼二聖二天十神。以明咒護持經者難。又觀音念人救難。陀羅尼誦法救難。持經之力。已離眾難。若不加以易救之方。恐難修持經之業故。以易功助成難業。以勸持經。故此品來(云云)。
鏡水抄三十五云○又此品來意最難。一部經中。只有此品。不說法華經字也。緣世尊說經時。眾生未發心。有苦逼身交念觀音。一則免苦。二者觀音名字在此法華經中。念著觀音。便是成得持經之行故。以易功助成難業故。論云。護未發心眾生難。意言。若能持經者。必能離苦。良以持經之業難可修習。未成之間。若不助之。令功行不成。由是加助方法。助成難之業(云云)。
玄贊云(神力品)來意有三。一者三流通中。此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神力囑累付囑令行。餘之六品。受命流通○二者依第二科中。上來初一品是序分。次十九品為正宗訖。自下八品是流通分。神力囑累勸信付受。後之六品。稟命流通。勢與前同。下更不述。
問觀音大士可利不念眾生耶。進云。玄贊不利不念眾生。付之平等慈悲周遍法界。何簡不念眾生耶。若待歸念施利益者。寧普門示現德哉。是以贊主自釋觀音大士名。作不請友。此乃依無量義經。故彼經中舉觀音等。是諸眾生不請之友(云云)加之見經文。百千眾生值羅剎難之時。一人稱觀音名。諸人皆得解脫(云云)。是豈非不念人乎。
會云。因果道理以因感果。眾生招福免苦。皆是自業之力也。若不念觀音。以何為因蒙其利益。三寶利眾生。皆是助緣也。尋其正因。有情於三寶歸依稱念。供養精勤之三業修行也。不念眾生。已無自業因。爭蒙引攝助緣。就中凡夫與聖者。有漏與無漏。互隔不通。漸近遂融。耳聞口念。即其初門也。不及歸念。利益難有故。玄贊云。生無心而佛救大聖之所不通。自發意而怖緣。群生之所同範。先因自業後方藉緣。自既不修緣何所作。故待歸念方始救之(云云)但普門示現者。平等慈悲不擇。自在威德無滯之義也。能化力雖堪。所度因緣不備。自本所不遮也。不待生功。如願施益。一人大聖。早可利一切眾生。誰漏其益。于今留生死。次作不請友者。談菩薩意樂也。或雖修稱念等行。愚癡未解其可免苦之方便。菩薩依念即成善友。能示免脫方便。非未念前作師友。故玄贊。設雖自修。未解方便。要假良友示苦方滅(云云)。
玄贊云。問。菩薩大悲觀苦即救。何故待念後方垂愍。答。生無心。而佛救大聖之所不通。自發意而怖緣群生之所同範。先因自業。後方藉緣。自既不修緣。何所作。故待歸念方始救之。設雖自修。未解方便。要假良友示告方滅(云云)。
經云。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又云。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玄贊下文云。經若有持是至是觀世音。贊曰。下第二。別顯有厄稱名皆脫。有七段分二。初三火水風三災。後四雜災。此初也。○風中有四。一求寶遇風。二善人教念。三免災難。四結名因(云云)。
水抄云。經言。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一船有百人二百人。於中有一人。稱觀世音名者。此人亦是先曾有人教念。所以解念。所以疏言善人教念也(云云)。
玄贊次上云。正義應云觀自在。諸三業歸依。必六通垂化。無暇厄苦飛輪摧拔。作不請友。為應病藥。攝利難思。亦名觀自在。
水抄云。言作不請之友者。眾生不解諸佛說法。菩薩與諸名作不請友也。
無量義經云。
同經疏上(玄測)云。三不請之師德。不待求請而利他故(云云)。
無垢稱經一云。為諸眾生不請善友。紹三寶種。能使不絕(云云)。
同疏云○不見身外有定眾生。眾生即己故。行慈悲為不請友。譬之父母撿救於子。不待請故。已前諸位。或待他請方救濟之。未能任運為不請友。此皆任運慈悲深故(云云)。
問。以觀音大士名觀自在有何故耶。進云。紹繼無量壽佛。當作寶光功德山王佛故。付之設紹繼無量壽佛。何得觀自在稱耶。彼彌勒補處于釋尊。勢至紹繼觀音等。未立此號。至觀音大士名號。何獨用此故乎。
會云。玄贊有二段文。本願不同。利事別故者。先釋獨得此名之故。紹繼無量壽佛。當作寶光功德山王佛故偏舉之者。重釋別舉此菩薩由也。故見幽贊。釋心經觀自在菩薩句。有具悲智。偏行慈悲。紹隆淨剎。俯救穢方。機感相應故唯標此。玄贊云故偏舉之。幽贊云故唯標此。其意全同。若爾。紹繼無量壽等者。多菩薩中。偏勸觀音之本緣也。贊問云。一切菩薩。皆有此能。何觀音獨苞彼號(云云)所謂一切菩薩。皆有此界。何故世尊獨舉彼體哉(為言)。今玄贊所解。則通此伏難也。
修南院法印依悲華經得玄贊意。逐可記之。
玄贊云。問。一切菩薩皆有此能。何故觀音獨苞彼號。答。本願不同利事別故。紹繼無量壽佛。當作寶光功德山王佛。故偏舉之(云云)。
幽贊上云。有具悲智。偏行慈悲。紹隆淨剎。俯救穢方。機感相應故唯標此(云云)。或處上位。諸具大心妙惠成就。皆觀自在(云云)。
問。經文爾時無盡意菩薩。爾者無盡意名。大師何釋給耶。贊云。眾生未盡。菩薩之意無盡故名無盡意(云云)付之。
問。玄贊中釋無盡意菩薩名。眾生界未盡。菩薩意未盡。故名無盡意(云云)。
爾者具三乘種性人。為有盡時。為當如何。兩方。若無盡期者。三乘種性內催。諸佛化緣外助。眾生設雖無盡。何無其盡期耶。若乍備種性。無滅度期者。與無性人有何差別耶。是以佛地論云。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果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若由之爾者。大師樞要中。以眾生界無盡時故。無性有情不成佛故。是以有性不盡。無性不成佛為二故也。就中有性人皆悉得度者。最後成道佛。為誰現。利他佛身。為誰說三乘聖法耶。
會云。有性眾生不可窮盡。所以者何。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世界海中。各有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煩惱業苦無有盡期。寧皆發心修行。悉歸寂滅耶。聖教中多不許此事。如華嚴普賢行願品等說。若夫以有種性。遂可盡者。無始以來。既經無邊劫以前。何不滅盡。但以理所責。實雖難遁。盡與不盡俱是道理也。二理中不盡為實。諸法功能。自本雖具。若有違緣不必顯現。談能指實。多以如此。彼如來智惠。遍緣諸法。須橫盡十方豎窮三世。若許爾者。何處為世界極。何時為眾生始。不知其至極者。何稱正遍知。然而無始無邊佛亦所許也。如此疑難。凡智未決。就中凡夫本來迷故。設雖無始。諸佛各有發心師。前後相繼。何無彼最初佛。彼既無始。此何有終。一一有性雖須得果。無緣無願自然流轉。是又法爾道理也。次佛地論文。且付有性假許盡期解。殊舉無性欲顯無窮。與奪之意。多以如此。樞要以二故成大悲闡提不成佛義。准彼可知。畢竟無性於佛出世不聞不見。若爾。最後佛化身猶無所化。況於報身耶。無數佛土。悉皆滅盡。世界空虛者。指何時耶。
玄贊云。無盡意者。阿差末經說。行六度四攝等種種行。誓度眾生。眾生界盡。菩薩之意乃盡眾生未盡。菩薩之意無盡。故名無盡意。十地經中。以十界盡句成諸大願。一一切眾生界盡。二世界盡。三虛空界盡。四法界盡。五涅槃界盡。六佛出世界盡。七如來智界盡。八心所緣界盡。九佛境界智入界盡。十世界轉法輪智轉界盡。且如眾生界盡我願乃盡。如是眾生界不盡。我願亦不盡。乃至第九佛智證入一切境界都盡。第十轉法輪。智轉諸法盡。我願亦不盡。無垢稱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名菩薩行。故此菩薩名無盡意。雖諸菩薩願行皆同。諸號有殊。願各別故(云云)。
佛地論二云。受用變化二身功德雖性無常無斷盡故。故無盡究竟。一切如來。本發弘願為有情故求大菩提。若諸有情。盡得滅度。爾時諸佛有為功德。何不斷滅。諸有情界。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佛功德無有斷滅。所以者何。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為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彼雖依教勸修善因。得生人趣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必還退下墮諸惡趣。諸佛方便。復為現通說法教化。彼復修善得生善趣。彼還退墮受諸苦惱。諸佛方便復更拔濟。如是展轉。窮未來際。不能令其畢竟滅度。雖餘諸經中演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性有情。決定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故。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此利他德等(云云)。
  同論三云。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續中平等有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來藏。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為引不定種性有情。令心決定趣大乘故。就有如來種性有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皆當作佛。如有說言。一切無常。一切皆苦。如是皆說少分一切。非全一切。若不爾者。便違所說五種種性。諸佛功德。應當有盡。無所度故。則違所說。如來功德。常無斷盡。不應無益常住世界。本期度生求佛果故(云云)。
問。無盡意菩薩為大悲闡提。為當如何。若闡提菩薩者。見有經說。此菩薩是東方不眴世界普賢如來一生補處大士也。既是補處菩薩。定可有當作佛義。況玄贊釋此菩薩名。引無垢稱經難得佛道轉於法輪文。而玄贊下文。雖得佛道者。果位成道。准之非大悲闡提菩薩也。若由之如此者○經說此菩薩願云。眾生未盡。菩薩願未盡(云云)豈非闡提願哉。
會云無盡意者。闡提菩薩也。贊引阿差末經。述無盡意名云。眾生界盡。菩薩之○意乃盡。眾生未盡。菩薩之意無盡(云云)。十地經中。以十無盡句。成諸大願。是皆闡間提相也。普賢文殊觀音淨名等。皆雖有闡提願。過去未來成正覺。何獨疑不眴世界補處乎。
隨大悲闡提成不成佛二義。以權實可會之。
玄贊云(如次上)。
問。稱念觀音者。可轉決定應受業耶。玄贊有二釋。以轉云釋為正。付之既言決定應受業。設雖觀音稱念之力。何輒轉之耶。若強許轉定業者。與不定業有何差別。是以十一面經中。唯除決定惡業應熟。准之觀音威力猶不轉定業。何況鴦堀摩羅之至無學。猶感猛火。五百釋種之得初果。不免琉璃王害。定業難轉。以之可知。如何。
會云。定業轉否。玄贊有二釋。判初說為善。取轉云釋。瑜伽論云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涅槃經說未入佛法名決定業。若入佛法名不定業。阿闍世王作逆罪。雖無間定業。聞大乘法得懺除。剩得柔順忍。有文有證不可異求。就中伏道斷道。能消滅惑障。若於定業都無轉義者。流轉之眾生。可無得聖果期。但鴦堀摩羅者。依玄贊意者。受業果時。猶住凡位。或有初二果。今身決定可得羅漢故。隨當立其名也。或無學聖者。化現業果。非實惡果。迦毘羅城釋種。初果聖者也。受實果無過。是則別報業初果未除。又不聞大乘。無深心悔愧故。猶受業果也。十一面經者。舉心微者。若至誠受持。可一切不受。玄贊會釋大般若述此旨。准彼可知。
重尋云。會十一面經猶有疑。諸經之習。讚歎勝利令人信受。殆帶密意雖顯希持。於實有益全不可祕。而說唯除定業決定應受。法力不及故也。何輒會之。云說心微者哉。十地對法等大乘論藏決判性相。述作業決定受果。決定諸佛威神所不能轉。明知。大乘實義不轉定業云事。何況伽毘羅城爾許釋種。既證聖果盡三界見惑。為世尊之親族引攝超他。目連尊者。以大神通欲施三種救濟方便。佛問目連曰。汝能轉定業哉。尊者顧實三反有退。方知。定業既熟不依聖果不拘佛力。般若威力神咒功能。皆無轉之。諸位性相證果賢聖。其道不奪。但阿闍世王是可權人。其證非一。若為菩薩示現。不足為證。
答。依惑作業。依業感果。威力尤大在分別惑。而小乘初果。猶斷三界一切見惑。見惑相應惡趣業永斷無殘。五百釋種等皆斷之。若定業力不及治道。豈可永斷乎。自餘諸業。准之可知。又資行加行菩薩。名損力益能轉位。是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故也。漸頓伏二障種有何定業。必招苦果乎。二乘忍位已上。猶不墮惡趣。況菩薩哉。設雖未入僧祇。漸可有懺悔力歟。闍王設雖權者。付示現分猶皆稱性相。諸經除定業力者。為勵勇猛心。或除憍慢想歟。對法論論者。談業勢力。是未懺悔之相也。釋種被害。雖佛在世。猶住小果。未入大乘故也。自餘諸難。准之可知。
玄贊云。瑜伽第九說業有二。一定異熟業。謂故思業。若作若增長業。二不定異熟業。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或先增長業。由追悔等名不增長業。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長業。追悔已後名不增長業。第六十說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故○即同涅槃經未入佛法決定業。若入佛法名不定業○故念觀音良緣滋潤。自心悔愧苦惱皆脫。亦有釋言。其不增長及不定業可得轉滅。其三時決定業及報定時不定者。但能令輕非全令滅盡。金剛般若云。先生罪業應墮惡道。由持經力故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菩提。不云全滅。又賢愚經鴦掘摩羅經。雖得阿羅漢。為現業有果故。為火所焚。又說。迦毘羅城除一童子。自餘男女。盡是初果聖人。不應為彼琉璃所殺。其決定造業。佛尚未排。況受果乎。在解脫人名不定者。依不定業說。此亦不然。或得阿羅漢。一切不善盡。何業受果耶。在初二果不善未盡。不障彼果。何妨亦受。般若經中不說滅盡。舉心微者。至誠懇切受持彼經。一切不受。若不爾者。五無間罪皆決定業。未生怨王如何悔。已一切不受。十地論云。一感報定。二作業定。諸佛威神所不能轉者。說自不發悔愧之心。不入聖道者。業果決定非悔愧已可名定業。法句經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巖穴間。無有他方所脫之不受難。亦據不逢佛菩薩等起悔愧心而入道者決定業報。由此業報差別經說。若業增上心。作無慚無愧。作已更作無心改悔。是業決定。若業非增上心作。雖作惡業常懷慚愧。是業不定。但知諸業非悔非道之處損伏。可有受果被損。便無受果之義。然經說指鬘及阿羅漢猶受業果者。時猶住凡。或初二果。今身必定得阿羅漢。從當為名。非受果時名阿羅漢。又遇良緣。要自發心悔愧入聖道。罪業方排。雖遇良緣。無心悔愧。亦不入聖。諸佛亦不能轉。迦毘羅城釋種被殺。雖得初果。別報業在初果不排。又非聽聞大乘悔愧懇切深心故。受先業。若聞大乘。勵懇深悔亦不被殺。得阿羅漢。一切不受。設有被殺非業果故。不爾指鬘殺人滿千。唯少於一。云何得聖。又無悔愧及伏斷滅諸罪業者。有情便無得受聖期。由此故知。初說為善。應同涅槃瑜伽為正(云云)。
十一面經云。我亦不見。以此神咒隨所住處。若遠若近結作界已。有能越之來相嬈害。唯除決定惡業應熟(云云)。
又云。世尊我此神咒有大威力。若誦一遍。即能除滅四根本罪及五無間。令無有餘。況能如說而修行者(云云)。
問。玄贊中引瑜伽論。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爾者指何位名解脫耶。玄贊云。言解脫者。謂世道伏斷(乃至)。得聖成無學等。付之有漏世道對治力尤劣。何轉決定應受業耶。瑜伽說已解脫。定可聖位斷道。是以大師略纂釋彼文作二釋。或云。得有餘涅槃已去。名已解脫。或得無餘涅槃已去名已解脫。准之以資糧加行等有漏道。屬未解脫。
會云。瑜伽論未解脫已解脫相對論定業有無。可有多重。初全不發道。名未解脫。發世出世對治道云已解脫。次世出世二道相對。次有學無學相對。故玄贊云。言解脫者。謂世道伏斷乃至得聖成無學等文。其中取世道者。三業資糧加行漸頓伏二障故也。既名損力益能轉。何無轉定業力。若不爾者。地前菩薩可不生淨土。知。本論意。已解脫義通凡位也。瑜伽抄二釋者。俱依極位論。玄贊成無學等意也。強不相違。玄贊云。第六十說。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故。言解脫者。謂世道伏斷(乃至)得聖成無學等(云云)。
鏡水抄云。言第六十說等者。三依人辨異。依未解脫。建立定業。依已解脫。建立不定業。解脫者即是若世道無漏道。若斷若伏皆名解脫(云云)得聖。聖有學無學即羅漢等也。乃至兩字中間攝慚愧懺悔也。暮云。依未解脫者。且據顯相說。據定未解脫者。亦不定業(云云)。
問。付轉決定應受業之義。且未入僧祇位。可有轉定業之義耶。兩方。若有此義者。未入僧祇位。未起世出世道。由何轉定業耶。初二果聖者。已得聖道。猶不免宿惡。況乎於未發心異生耶。是以涅槃經中。若入佛法名不定業已入佛法之位。當已發心耶。依之釋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受業文。世道伏道已去名已解脫。樞要中釋損力益能轉。有轉定業之義(云云)。知。已前無此義云事。若由之爾者。大乘懺悔。威力難思。設雖未發心人。至誠懺悔者。何不轉決定業耶。就中觀音救未發心眾生難。令解脫眾苦。而玄贊釋若有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皆得解脫文。轉決定應受業云釋為正。知許未發心眾生轉定業云事如何。
私云。未入僧祇轉不轉輒難定。瑜伽嫌未解脫。涅槃經除未入佛法。論舉勝兼劣。經表初許後。付經文入位又有諍。大旨當內凡。內凡又及二釋。但為位相轉者。可僧祇以去。正名損力益能轉。若論少分以前何無之。則今品玄贊解釋之趣。誠如難中推知。若全嫌之。恨於末代難資大乘妙力歟。
玄贊云(如意)。
問。轉重輕受事。唯識尋思抄十卷記之。
問。就諸業配立有多論議。依為傍論略之。
問。經文說稱觀音名號功德。校量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爾者法華論所牒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佛經文。大師如何釋之耶。答。玄贊作二釋。一云。經是論錯。二云。依論亦無爽(云云)問。先付初釋。見餘經說。以觀音稱念功德。校量百千俱胝諸佛。准之論說不錯。加之。或大乘論引今經文。同天親優婆提舍。等六十二億諸佛功德。付中宗家難掘多笈多翻譯。破囑累經中之謬。皆以論為定量。自許有錯者。他師之嘲難遁。付次釋。因果二位。其德如雲泥。誰舉若干果德。等一菩薩功德哉。是以正法華。添品法華亦同妙經校量菩薩。二釋中以何為正。
會云。見行經校量菩薩。論牒經校量諸佛。一經本遂不可相違。欲取一捨一之中。以菩薩校量諸佛。其理有疑。不如以因位比因位故。云經是論錯也。於囑累前後者。眾本與一本於有相違。自宗意。付眾生一本捨一本之時。量以釋論普賢及後品文○助難經中品也。只相對論經。非取經捨論。四本違三難亦准之。次釋意者。觀音既久成佛也。設雖校量諸佛。亦應無過。此釋意。忽不及取捨。道理難知云也。二釋意如此。但付初釋亦不嫌一切。仍以餘經不可為難。付後釋論。以信力畢竟知故。自會疑難有多難。皆不重疑。
玄贊云。本論校量六十二恒河沙佛。此經復云六十二恒河沙菩薩。此有二解。一云。經是論錯。菩薩菩薩而為比校。何得以佛比量菩薩。只如十輪經中。但以地藏比量彌勒文殊觀音。亦不比量諸佛。若不爾者。應佛功德少於菩薩。二云。依論亦無爽。觀音久已成佛。不捨菩薩行故。示為菩薩。何得不比如來。只如觀音成佛功德國土。勝無量壽。一切佛身豈勝劣乎。故知。但是勸信之語。難經比校菩薩。論解經佛亦無過咎。二俱無失(云云)。
私云。又說解。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及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佛名號。彼功德平等者。有二種義。一一者信力故。二畢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種。一者求我身如觀世音。自在無異。畢竟信力故。二者謂於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畢竟得故。畢竟知者。謂能決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為法性。彼法性者。名為一切諸佛菩薩平等法身故。平等法身者。謂真如法身。初地菩薩乃能證入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名號。受持觀世音名字。所得功德無差別(云云)。
玄贊次文云。論解成中有二釋。一信力。二畢竟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觀世音。畢竟信故。謂求我六十二億恒河沙佛身。與觀世音信心無異。所求聖教。多少雖殊。功德無別。因心等故。二者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畢竟得故。謂如彼觀音久已成佛故智惠功德。我六十二億恒河沙佛。亦畢竟得此諸佛功德。信佛菩薩功德不異故。此二是信力。初不觀境多少勝劣。但信心以等。後觀境多少雖殊功德無別。恭敬信心亦無有二。故福無別。第二畢竟知者。決定知法界故。此由觀音已得畢竟知法界故。與佛無異。能證法界平等無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薩。能證一切佛菩薩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謂真如法身。況十地滿。是故受持觀世音名。與六十二億恒河沙佛功德無別。不爾菩薩豈勝佛耶。且將爾許讚勵發心。十輪第一卷說。假使於彌勒妙音吉祥觀音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大菩薩。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念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又復如是。末代眾生。於諸有緣所宜聞故。所以偏讚。不爾。菩薩亦應勝佛等位。菩薩應有勝劣(云云)。
興疏八云。問。經云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如何論云六十二億恒河沙佛。答。有說。經是論非。不可將佛校量菩薩故。有說。論亦無爽。觀音久已成佛。學菩薩行故。對佛校量。復何咎。若不爾者。觀音成佛。功德國土勝無量壽佛。佛有勝劣故。佛有勝劣故。經論各就一門皆無違也。雖有二解。勝者前也。觀音雖已成佛。經既云菩薩。六十二億恒河沙佛菩薩。論如何解辨。言菩薩而言佛耶。如十輪經云。假使於彌勒妙吉祥觀音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河沙等諸大菩薩。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速得滿。言雖復經言發心。究竟發心為難。將佛與菩薩校量勝劣未之有也。論之佛者。不亦違耶(云云)十一面無云。若有稱念百千俱胝耶由他諸佛名號。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德平等(云云)。
同經疏云。經世尊○平等者。第三授量功德也。佛與菩薩既因果殊。如何稱名其功平等。解云。有二義。一云。他方諸佛是他方有緣。此土無機。觀音菩薩此有緣故二功德平等無異。一云。以不二之者。諸佛於他方有緣故功德多。觀音菩薩。此土有緣故福多也。以不二者。諸佛是法身體一。是菩薩亦為法身體一故。平等平等也(云云)。
件疏自東塔院傳得而淄州疏在東塔院之由。載東塔傳燈錄。若淄州御作歟。
問玄贊中。觀音久已成佛(云云)。爾者觀音成道。實成道歟。兩方。若實成道者。智度論。云為眾生故久往生死不取阿耨菩提畢。重出其體舉觀音文殊等。以知。過去成道。非實成道。況三世唱覺。知。化現事也。若非實成道者。見玄贊具文。觀音久已成佛。不捨菩薩行故。示為菩薩成佛為實。菩薩為示現之旨分明也。況第二釋。以觀音校量六十二億恒河沙佛之義也。成此義久成佛故。等若干諸佛云也。若非實成道者。所成難立。兩方不分明如何。
會云。見玄贊意。實成佛故。為會論之由也。故又云。觀音久已成佛。不捨菩薩行故。何得不比如來(云云)。若化現者。不足為證。況既云示為菩薩。知。成佛為真實。菩薩為示現也。但智度論。談大悲門。述闡提願也。過現中。以先可為實成道。後後化現也。
若依大悲闡提不成佛義。會玄贊。可云餘註既有說觀音久已成。准又今經。校量佛德無失(為言)若論實者。二經帶密意。不違大悲不成義歟。
玄贊(如次上)。
問。就觀音大士現身說法義。且可現菩薩身耶。兩方。若現者。經文雖列三十三類身。不說菩薩身。通玄贊十九種身。合為八類之中。聖身有三(云云)若現菩薩身者。何不方聖身有四耶。若不現者。普現三昧力。隨機現身。若有見菩薩身可得度者。何不現之乎。況妙音大士。既現菩薩身。觀音寧不爾耶。依之正法華中。或現菩薩形像色貌。說經開化(云云)。
會云。應聖有三者。三乘之料身也。若於大乘分因果二類。現菩薩身有何妨。正法華及妙音品。即開因位意也。今品以因合果歟。或觀音自菩薩故。本身外不云別化現歟。旁無過。
義疏云。今欲辯三乘之義。菩薩身攝入佛乘故。不說也(云云)。
正法華十云。觀世音菩薩所遊世界。或現佛身。而斑宣法。或現菩薩形像色貌。說經開化。或現緣覺○(云云)。
妙經妙音品云○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問。經文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云云)。說何事耶。答。付之權必引實。是常相也。而緣覺全不說法。何現彼身說法耶。
藥王品抄畢。
問。無盡意菩薩。所獻瓔珞。財施法施中何。進云。經云。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云云)。付之對機說法。是名法施。如云法施謂如實無染辨經等也。而瓔珞是依力莊嚴。何為法施耶。
會云。玄贊述法施故云。施順道理故。真正行故。求菩提故。名為法施(云云)。依此釋雖施財。如法所作。亦有名法施之義歟。故決擇記。此如法施。名為法施。非說法也(云云)。
鏡水抄云。問。何故珠是財施。而名法施耶。答。疏言。施順道理故。問。何名順道理。答。疏言真正行故。問。名真正行故。答。疏言。求菩提故。名為法施。於此展轉解善。諸抄(云云)不相當也(云云)。
經云。
玄贊云。施順道理故。真正行故。求菩提故。名為法施(云云)。
決擇記云。疏施順理至法施者。如有問言。瓔珞是財。如何名法施。故此答之云。順理真正行。求菩提故。此如法施。名為法施。非說法也(云云)。
問。無盡意菩薩。在家出家中何耶。若在家眾者。在家菩薩。必為供養事。而涅槃經中。無盡意菩薩。不列供養眾中。以知。非在家菩薩云事。若由之爾者。既以瓔珞奉觀音。定可在家菩薩。出家菩薩。無瓔珞等莊嚴具故也。
會云。崇俊師有二釋。一者是出家菩薩也。奉獻瓔珞。雖出家不拘少節。二者在家也。涅槃經入無供養眾。非娑婆舊住故。不將來供具(云云。引嘉詳釋歟)。
決擇記云。藏問。無盡意。是出家菩薩。云何有瓔珞。答。雖是出家。不拘小節。又云。是在家菩薩。涅槃云。入無供眾列者。此是他方在家。本非娑婆舊住故。不將供來也。
涅槃經一云。
問。經文一分奉多寶佛塔(云云)。顯何事耶。進云。觀音受無盡意所獻瓔珞。分作二分。其中一分。奉多寶佛塔云此文意也。付之分身來會。寶塔開戶以來。二佛同坐。眾會瞻仰。
何於二世尊。釋迦指佛體。多寶云佛塔乎。若爾。他宗存囑累經中之義。云寶塔閉戶。專順當品經文。自宗立經末義。如何會敬塔非佛之疑耶。
會云。寶塔涌現。多寶住中。或處指能居佛。或處舉所居塔。何必以之知塔婆開閉。況他宗意。藥王以下諸品。唯云塔不舉佛故。今品則云說多寶佛塔者。何妙音品中。云此久滅度多寶如來尚為汝等而現其相乎。爰知。雖呼塔名。其佛皆現云事。
義決云。八敬塔非佛證不可者。若以妙音敬塔。不云敬佛。即證塔閉亦應。普賢來日。不言敬塔。塔亦應無。不得言塔此時已去。文無遣塔之處。雖不敬塔。不妨塔有。不言敬佛妨見佛。又如塔開之後。一切總在虛空。文殊海會。云詣靈山。豈可不知佛在寶塔。以本山故言詣山。以本在塔故云敬塔。非不指空及親禮佛。又如塔云謹書之下。未必安於腳膝下。但是敬辭。此亦應爾。又准正法華。觀音奉瓔珞。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如來。不言奉塔。明塔未閉。妙有得見。今言唯閉故為不可(云云)。
問。觀音大士。以無盡意菩薩所獻瓔珞。可奉分身諸佛耶。經文不獻。付之分身既在樹下。觀音何不分瓔珞。是以他宗意。存囑累經中義。分身還歸之後故。唯獻釋迦多寶(云云)。此義能順經大意。自宗如何可會之耶。
會云。供養等義。隨時宜。何必責之。況分身無數也。以少分瓔珞。如何供養爾許諸佛。若又以不供養證分身去者。龍女以珠偏獻釋尊。豈多寶佛塔。不在會乎。
義決云。九二分不齊證不可。若以多寶但為二分。不奉化佛。明無化佛。亦應龍女但奉釋迦多寶。亦應以去。又文殊不禮多寶。多寶不無。觀音不奉分身。何得即云以去。禮敬齊故。為不可(云云)。
問。觀音以無盡意所獻瓔珞。分為二分。奉釋迦多寶。表何義耶。攝釋示現生死涅槃平等(云云)付之二分殊合為一者。尤可表生死涅槃平等之義。既一瓔珞分作二分。何顯平等義耶。況寶塔品時。二佛同坐。已顯生死涅槃平等畢。此品時。何重示現此義耶。
會云。釋迦者生身也。假示生死。多寶者已滅也。能顯涅槃。於彼二佛。一念同時供瓔珞故。示現生死涅槃平等歟。不以分為平等。雖一箇平等。再示有何過。彼乘平等。八品示現。況於兩度乎。
攝釋云。經觀音受珠。分作二分。奉多寶等者。有義云。更有二意。一上順佛旨。二下愍群生。欲展轉生於至福故分為二分。示現生死涅槃平等。但奉二尊。又釋迦生而為智德。多寶滅入即是斷德。為顯智斷為福因故。又顯二佛俱受。明二如來不滅也(云云)。
問。今品偈頌。可有梵本耶。兩方。若有者。法護所譯正法華中。普門品無偈頌。知。無梵本云事。是以餘卷玄贊。設無亦何違理。加之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之頌者。如來答歟。若夫云爾者。文勢甚不順。又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之頌。恐異餘聖教。若由之爾者。贊主昔問慈意妙大雲義。於三藏大師。大師勘梵本。正云梅坦賴耶未那。應說意准之可有梵本。會云。此品重頌。在梵本故。上卷玄贊云。曾問先師慈意妙大雲義。大師勘梵本。既具此頌。正云梅坦賴末那。應言慈意。非慈音。故定有之。三藏大師在世之時。親勘夾竺。云既具此頌。云故定有此。何及疑問。但餘處。設無亦何違理者。有人依還著於本人文。疑佛說有無故。疏主會之。取喻成義。初雖有損後必為益云畢。頌既不乖宗設無亦何違理。以假說一往之詞。何亂分明解釋乎。次具足妙相尊等文者。疏云。此乃經家結集為偈。引勝鬘經為例。
玄贊一云。又云。觀音普門品。本皆無頌。或有安者。後人添足。俗每疑云。若佛說者。云何頌言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此乃經家結集為偈。如勝鬘經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等。從前偈後乘便為偈。以生後偈。中間文短。長行不便。理亦應通。又有疑云。若佛說者。何故。偈云咒咀諸毒藥還著於本人。豈佛世尊返害生命。昔亦致惑。曾問先師慈音妙大雲義。大師勘梵本。既具此頌。正云梅怛賴耶末那。應言慈意。非慈音也。故定有之○。
法華疏記十(天台湛然)云。文後偈頌。付什公不譯。近代皆云。梵本中有。此亦未測。什公深意續僧傳中云。偈是周那堀多所譯。今從舊本故無所釋。還著於本人者。具如止觀第八記(云云)。
問。添品法華中。莊嚴幢菩薩。對無盡意。問觀音名因爾者。無盡意菩薩。以偈頌可答之耶。
問。添品法華中。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等(云云)爾者。今偈頌。無盡意菩薩答。歟。將如來答歟。兩方。若無盡意答者。正見彼經。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等明知。世尊答云事。若由之爾者。大師餘處引彼經。無盡意。遍觀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而說於偈(云云)。
玄贊一云。又隋時所添經。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觀音名因所由。無盡意菩薩。遍觀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而說於偈。若爾。云何偈言世尊妙相尊。我今重問。彼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文既相違。故知差舛(云云)。
鏡水抄六云。長行經云。爾時莊嚴幢菩薩。白無盡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是時無盡意菩薩。遍觀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菩薩偈答云。即合道具足無盡意偈答莊嚴幢。乃至偈中。卻是世尊答無盡意云。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能問人不同。能答人不同。文既相違。故知。無殊意道。文既相違。莊嚴幢文。不合有也。更有人解云。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無盡意菩薩。傳聞世尊。世尊便告無盡意。亦不妨有此道理也(云云)。
  添品法華或本事。
一本云。爾時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言。佛說觀世音名號所由及威力。其義云何。無盡意遍觀觀世音過去願海。及隨所問。告莊嚴幢。而說偈言。世尊妙相具○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云云)。
答。餘處玄贊見此本。難先後相違。初標云無盡意答。偈中云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如來答見。
一本無世尊妙相具乃至偈答無盡一行半偈。汝聽觀音行為頌始也。
  一本。(全同妙經無盡意問世尊答也)。
問。經文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云云)。十自在中。說何等自在耶答進云。神力自在也(云云)。付之自在之業。當第四業自在。神通力者。可第八神力自在。何偏云神力自在耶。
會云。經既云普門示現神通力者。何不神力自在。第四業自在者。隨進受報故(云云)業報相望論其義。全不當今說耶。
玄贊云。言自在者。攝論華嚴皆說十種○四業自在隨時受報故○八神力自在示現一切神變故○今此即是神力自在。普示諸門故(云云)。

以寫本一交了
〔奧書云〕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全部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六
(于時別會常如院坊務)
紙者源乘房五師沙汰之
永祿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松屋丑寅角房參籠書之
春信
〔朱書云〕寬政七年二月二十九日以寫本一交之願以此功滅罪生善心中所願決定圓滿
玉手國技(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