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七

輸入者 劉映霞

陀羅尼品

1 咒總持體
2 陀羅尼通心不相應歟
3 陀羅尼有所詮義歟
4 為得法義辯才詞無礙解
5 法義二種總持配經何文歟
6 今品說無生忍總持歟
7 今百由旬內
8 四十二億諸佛所說
9 四天俱說神咒歟

嚴王品

1 餘品中亦說功德勝力歟
2 當品題目不云諍藏淨眼有何故耶
3 淨眼是藥王
4 今在七寶菩提樹下
5 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他受用身歟
6 法眼淨益
7 今品示現乘平等歟

兩品已上十六帖

法華第八卷開示抄(陀羅尼品嚴王品)

陀羅尼品

  問。當品說陀羅尼功德。爾者。以定心所可為體乎。
答。玄贊念惠為體(云云)。
付之依自在定力。令神咒威驗。總持體。何不取定心所乎。是以瑜伽論中。明咒總持。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乃至)。令彼章句悉皆神驗隨大師咒總持。以定為體(云云)。
會云。四種總持之中。法義二種。唯以念惠為體。咒忍以念惠定三法為體。瑜伽論即此意也。若無定力。以何加持諸咒章句。令有神驗。是以略纂云。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失。以神咒為境也(云云)。但玄贊等。依通四總持舉念惠。瑜伽抄以異法義。舉定兩處各略。依實言之。或二或三。法數不同歟。
或可云。四總持皆同以念惠二法為體。咒持以定力。雖令有神驗。正總持功德者念惠也。瑜伽論。即令彼章句。悉皆神驗之能。以定為體故。舉等持自在也。不標正體。或子島訓云。獲得如是等持自在不等持是憶持自在也。故見上文。獲得如是念惠力持。以下指彼力持云。持自在。法義二持。種類有異。法隨一也。又有種種故云等也。重意云。於法義總持得自在人。加行諸咒章句。全有神驗上未說等持。指何云如是歟。末學於子島訓。謂不順文章。豈又恐不顧文相首尾也。
玄贊云。梵云陀羅尼。此云總持。念惠為體。以小略密無義文字。神力加持。威靈莫匹。摧邪法惡。樹正揚善故。名陀羅尼(云云)。
理趣分疏中云。陀羅尼者。此云總持。以念惠為性。此有四種法義及明咒。能得事忍(云云)。
瑜伽四十五云。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惠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云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即出彼法無量義趣○云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持。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得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云何菩薩。能得菩薩無生法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迴因行。具足妙惠○(云云)。
抄十二云。論云。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解中。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惠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趣等。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時咒。令不妄故。以咒為境也。能得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體。即證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德。能得真如故(云云)可見他本。
彌勒經興疏一云。廣釋可見之。
最勝疏五云。廣釋可見之。
問。陀羅尼者。唯心所相應歟。將通心不相應歟。若通心不相應者。陀羅尼者梵語。此云總持。若其體念惠二法也。何通心不相應乎。若由之爾者。龍樹智論。通心不相應(云云)如何。
會云。智度論云。陀羅尼亦是心相應法。亦是心不相應法。重成不相應義云。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云云)。淨影釋云。雖起瞋恚等。不忘所持。名不相應。相應據體言不相應。辨其勢力。如留他通心雖滅盡。而有化用(云云)。
智度論二十八云。三昧但是心相法。陀羅尼亦是心相應法。亦是心不相應法。問云。何知陀羅尼是心不相應。答曰。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云云)。
問。論第五云。是陀羅尼。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或有漏或無漏○阿毘曇陀羅尼義如是(云云)。
抄云。此言心不相應者。謂不作心。任運能持。名不相應。非內離心十四不相應也。言雖心瞋恚亦不失者。陀羅尼若心瞋時。善心雖謝過去。猶自彼能提持故。名不失(云云)。
惠影疏云。或心相應者。修得此陀羅尼已。若恒心俱起故言心相應○不作念時。亦能有用。或不作意不與心俱起故。言或不相應也(文)。
僧侃疏云。或心不相應等者。若初學。作意名為相應。若任運常有。名不相應(云云)。
大乘義章第十一陀羅尼義云(惠遠)陀羅尼者。中國語翻名持。今此法不失。故名為持。持別不同有四。一法陀羅尼。二義陀羅尼。三咒術陀羅尼○約心辯異。如龍樹說。一切三昧。唯心相應諸陀羅尼。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作意念持。名心相應。雖起瞋等。不忘所持。名不相應。相應據體。言不相應。辨其勢力。如留化通心雖滅盡。而有化用(云云)。
問。經文說陀羅尼功德。爾者。陀羅尼者。可有所詮義乎。進云。玄贊無義文字。付之如來所說。皆有其義。如云皆如其義咸轉法輪。如何以神咒章句。為無義文字乎。況見樸揚及餘師釋。或說因位萬行極果勝位。或宣大力鬼神三寶名字(云云)。若爾。何等外道吠陀教。為無義文字乎。
會云。以少略密無義文字者。不疏主私詞。瑜伽論正文也。攝釋能以少略而含多義。復是祕密。觀其文句。而似無義名無義言。非實無義(云云)剩含無量義。誰無所詮妙義哉。
尋云。瑜伽論云。如是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云云)。歸無相空理云無義。或無所取境義。故云無義。何攝釋云而含多義。復得祕密。而似無義乎。
玄贊云(如上)。
攝釋云。疏以少略密無義文字者。能以少略而含多義。復是祕密。觀其文句。而以無義。名無義言。非實無義。問。以何明之。以少苞廣。復何以少含多乎。答。案大法炬陀羅尼經第二云。此一法句。出無量句。是大總持。通說諸義。何以故。欲令一切眾生易受解故。又云。問。神咒所詮。詮於何法。答。有義。不出三義。一者說於極果勝德。或因中萬行。二說三寶名字。或大力鬼神之名。三說於諸法深理無相。使聞者悟道。問。此方何乃不譯從此音乎。答。有義。咒語含多。此間無物擬之也。若譯之者。於義不盡。又恐失其勢用。傳有譯者。未可依之(云云)。
問。玄贊中。為得法義辯才詞無礙解。樸揚大師。如何釋之乎。答。作二釋。一云。疏錯辯才及詞非總持故。二云。不錯。詞無礙解法總持攝。辯才無礙通於法義。總持中收(云云)。
問。二釋俱不明。先付初釋。四無礙解中。既以法義立總持。辯詞二種。何不立之。准此道理。疏文非錯。又付次釋。以辯詞二無礙解。攝法義二種總持者。可云總持有二。何云總持有四。云如次說四乎。
會云。見攝釋。牒說文。總持有四。謂法義等者(云云)所牒本。以四種即為總持體。無為得字。仍初釋為交錯。後釋意者。雖攝法義中。立名既有四。故疏云總持有何失。
別尋云。付初釋見疏。為得法義詞辯四無礙解。如次說四總持(云云)。舉四無礙解者。依陀羅尼所得之果德也。不云無礙即是總持。何云辯詞非總持體。疏文為錯耶。
會云。攝釋牒文。異于見行如上。設付為得本。猶不可然。咒總持不當辯無礙解。因無生忍總持又不當辯無礙解故。仍為誤歟。
攝釋云。疏總持有四謂法義等者。然四總持。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菩薩無生忍。疏中所言辯才詞者。而有兩義。一者疏錯。辯才及詞非總持故。二者不錯。詞無礙解法總持攝。辯才無礙通於法義。總持中收。故舉之也(云云)。
決擇記云。疏總持有四至何者問。然總持有四。謂法義咒忍。此與無礙解相攝云何。答。法詞無礙解。是陀羅尼。義無礙解是義陀羅尼。辯才無礙。通法義咒三陀羅尼。又詞無礙解法陀羅尼。又詞無礙解。法陀羅尼收。辯才通法義二收(云云)。
鏡水抄云。言問總持有四等者。一法。二義。三辯才無礙解。四詞無礙解。此是所持四法也。若論疏中引者。初法義兩箇。是陀羅尼所持四法中收。後引兩箇辯才詞。不是陀羅尼中收。但與陀羅尼持四不同也。此有二解。一云。兩總持中。辯才無礙解。通法義。是陀羅尼中收。詞無礙解。即法陀羅尼中收。二云。疏主筆誤諸妙雖作前解俱是錯也(云云)。
最勝疏五云問。四辯才中。為是何乎。答。具足有四。何以得知。下云。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詞無礙辯。於此經中。文字句義。即此法義。二辯經體有二。一能詮文。二所詮義。俱名經也。俱是開悟即樂說無礙辯故。總結云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陀羅尼即四能持。無礙即所持四無礙辯。問。四無礙解與四無礙辯有何差別。答了四無滯名解。說四無礙名辯。辯依解起。解藉辯顯。體是惠故。諸經中。或互相從。但合四持四不忘名總持。即兼念惠。
問。玄贊中。今經說法義及咒總持(云云)。爾者。法義二種總持。相配何文乎。玄贊云。上來長行名法義持。
付之長行偈頌。俱有能詮所詮法義。何唯限長行。嫌偈頌乎。次此品以下嚴王勸發兩品所說。豈非法義二種總持乎。
會云。以法義。對咒釋差別。故云上來長行者。舉長行攝偈頌。法義分齊。無殊故也。不為簡偈頌云長行也。次嚴王勸發兩品。亦可攝法義。但上說法義至神咒。是包含前法義。未說之法。稍不順次第。故亦略之歟。心經幽贊云。上來長行說法義。二持下說咒持(云云)同今贊。可准知。
玄贊云(如次下)。
攝釋云。疏上來長行名法義持者。有二義。當此品初長行在咒上故。名為上來。二通前諸品諸長行也。復正問何除偈耶。答。亦不除為對後咒。總名長行更思(云云)。
問。今品中。可說無生忍總持乎。玄贊不說付之見經文。六萬八千人。聞陀羅尼得無生忍(云云)。會座既有此益。知。說無生忍總持云事。依之樸揚大師。說無生忍總持。師資解釋似致相違。
會云。今經說無生忍總持也。今品並壽量妙音三品有無生忍益。若不說此總持。既無能持總持。豈有所得法忍乎。故攝釋云。兼取於前所得忍。並名總持(云云)。但於玄贊者。樸揚大師會云。經不明得無生法忍法用位。次差別之義名無。無生忍不障聞經。有得益者也(云云)法用者。獨處空閑。無言無說。乃至於佛所說。得菩薩忍。有諸咒章句。能諦思惟等也。又別有菩薩忍神咒。如瑜伽論出之。此經無如此別相說。故云無也。
尋云。議曰。云兼取前所得之忍者。殊以前義。更述別意也。所謂雖名無生忍持。不云說能得咒乎。
答。攝釋上述自義。次引有義。有義取此品神咒。為無生忍總持體。議曰。兼取於前所得之忍。並名總持者。不限此品咒。通以前品法義。皆名此總持(云云)是議曰。旨趣也。非實自義也。
別尋云。第四得無生忍總持者。具體何物乎。與前三無別體歟。
答。瑜伽抄云。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之功能。能相真如故(云云)。意云。所得忍者無漏根本智也。能得忍者。加行無分別智也。彼能得忍之所緣境者。咒云章句也。實亦通法義二種。咒中含法義。開合隨宜。加行智能持神咒。當獲得無分別智。其能得菩薩。無生忍總持也。
玄贊云。問。總持有四種。為得法義辯才詞無礙解。如次說四。此說何者。答。上來長行。名法義持。今此咒。持為護前二。所以明之。無得無生忍總持也。
攝釋云。疏無得無生忍持者。此經不說得無生忍之總持也。問。分別功德品中。因聞如來壽量長遠。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妙音菩薩品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忍。此品中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何得言無。答。經不明得無生法忍。法用位次。差別之義。名無無生。不障聞經有得者也。有義。不聞神咒。悟無生法忍。豈非一乘。即亦有無生忍總持也。議曰。兼取於前所得之忍。並名總持。斯亦何過。更思(云云)。
鏡水抄三十五云。言無得無生忍等者。四明能得菩薩忍。即無生法忍也。遂因菩薩四加行位中。持咒功力得入初地。獲無生法忍也。據此間能護。既是陀羅尼所獲。是法義無生忍。疏主意。見一部經中。前後得無生法忍處。盡是持經獲得。盡不因陀羅尼得也。所以疏料簡云。無得無生忍所以。一者所獲持。唯法義。二能獲持。即咒也。總持四義中。既闕無生法忍。能所合說。只有三法也。問。云何喚無生法忍作陀羅尼。答。約能持念惠。名陀羅尼。所說之法。隨能持以立名故。言無得無生法忍總持(云云)。
上文云。若論菩薩四加行位中持者。不是此間咒。名句與尋常陀羅尼別。瑜伽中(云云)。

伽論三十五云

法華述贊八云。問。持有四種。所說法義咒忍。此中說何者。答。有說。前說前之所說。即法義持。今有咒持。為獲彼二故。無忍持。此義不爾。法義持者。即念惠。云何可云前說名法義。又聞此咒者。亦得無生忍。何故無生忍持故。今即亦有忍持也。
問。經文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說何事乎。答。多聞天擁護持經者。百由旬內。無諸衰患云也。付之擁護誓尤大。除衰患何狹乎。
會云。如此之事。法爾功力也。不可推難。就中四天王初地菩薩也。於多百門得自在故。以百為數歟。任運決定。所加護者。雖百由旬內。若加功用者。及無量由旬歟。
問。經云。四十二億諸佛所說(云云)說何事乎。答。持國天說神咒了。四十二億諸佛諸說云也。付之四天王初地菩薩。是第二依。何唯遇四十二億諸佛。聞此咒乎。若夫四十二億者。未必自所值之佛者。過去諸佛。無數無邊也。何定分量。舉爾許數乎。
會云。見諸經說。於神咒多舉能說佛數。各可有其所表。彼最勝王經。最淨地陀羅尼。有十箇咒。如次一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佛所說也(云云)最淨地是十地故。以一二(乃至)十為數歟。十一面經。十一俱胝諸佛所說也(云云)。各以擬宜然者。實雖無數。以有爾許數歟。或至後後佛。次第除前前佛歟。
問。四天王俱可說神咒乎。兩方。若四天俱說者。見經文。多聞持國二天所說。經雖舉之不云餘二天說神咒。若由之爾者。四天俱可起一乘擁護誓。餘二天何不說神咒乎。是以餘經中。最勝壽命。四天俱說之。此何不爾乎。
會云。今經中。二天說咒。二天不說。經文無諍。諸譯皆同也。凡依如來加被。說護持神咒。所護之法。能護之人。往昔因緣。當來利益。皆觀順違。有說不說。何暗疑之。如最勝王經。二品中。四天俱說一品。唯多聞說之。一部中。猶以不定。況於諸教不同乎。
玄贊云。下明神咒之方有五。合為三類。初二聖。次二天。後十神(云云)義疏十二。同此意也。
成就妙法蓮華經儀軌云(不空釋)。
歸命陀羅尼妙品二菩薩及二天王。
并羅剎女說真言 為護持經法師故(云云)

最勝疏五云。前說咒。但說多聞。今讚嘆即通四王。欲令專心祈請易成故。咒但一說。聞法得益通故。所以四王俱讚(云云)四天王護國品之處也。
最勝王經中如意寶珠品。長者子流水品。四天俱說陀羅尼。四天王護國品中唯多聞天王說神咒餘三天不說之也(可見)。

嚴王品

問。法華論中。功德勝力。妙莊嚴王品示現(云云)爾者餘品中。亦可說功德勝力耶。答。餘品中說者。法華論及玄贊中。只云今品示現。不云餘品說之。若限此品者。以明今經殊勝功力。名功德勝力。諸品所說法華勝用。皆可功德勝力。彼龍女成道。調達記別。藥王行苦行力。觀音救護眾生等。皆是今經勝功力也。何云限此品乎。
會云。論以修行力七種。配屬諸品之中。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品示現。依過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云云)。贊釋來意迴邪見之父王。得當來之佛記。皆由法華功德之力。功德非一。威力雖多。證主既名功德勝力。則是法力善友力。翻邪見預佛記。超過餘事故也(云云)。
法華論云。修行力者。五門示現○四者功德勝力○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品示現。依過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云云)。
玄贊云。一者論云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品示現。此明淨藏淨眼持法華經。因圓道者功德勝力。迴邪見之父王。得當來之佛記。皆由法華功德之力。說彼本緣利益時會。故此品來(云云)。
問。就當品題目云妙莊嚴王品。不云淨藏淨眼等之故。大師如何釋之乎。玄贊云有三故。一者由功德勝力捨邪入正。妙莊嚴身非二子故。二者前所說華德菩薩。即今所說妙莊嚴王。欲會彼身故以為品號。三者淨藏淨眼。今藥王藥上。前已說藥王。恐成相濫故不為名也。付第二故。為顯華德即妙莊嚴王。以嚴王為名者。前所說藥王。即今淨眼也。為會藥王即昔淨眼。亦可為品名。何會華德不欲顯藥王事乎。付第三故。淨藏淨眼往昔名。藥王藥上現在稱也。藥王現在行苦行力。淨藏淨眼往昔本緣。為別品名何有相濫乎。會云。第二所以道理分明也。今例難似無用。設舉藥王。還又以華德要為例故。況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此會有得益。會古今令知眾會。殊有由歟。第三所以者。以藥王再為品號。相濫過重。設所說事。前後雖異題目既同。不如妙莊嚴王全無相濫故。若以淨眼可為名者。雖無名濫。猶可有體濫。嚴王名體俱無濫。尤為勝矣。
玄贊云。問。此品正明淨藏淨眼為善知識。何故不以為品名乎。答。由功德勝迴邪入正。妙莊嚴身非二子故。雖為善友。父藉功德。身入正故。又前華德即妙莊嚴。欲會彼身故以為品。又淨藏淨眼。今藥王藥上。前已明藥王。恐題名濫故不說之(云云)。
攝釋云。疏又淨眼至故不說者。問。妙莊嚴王即前華德。今更明之。何不重濫。嚴王雖即華德。華德於前不題為品。今立名題故無重濫。淨眼即是前者藥王。藥王前者以標品號。今者更言。是無重濫故不取也(云云)。
問。經文淨藏淨眼二菩薩今藥王藥上也。爾者以昔淨藏名今藥王菩薩歟。答。攝釋云。淨眼是藥王付之見經文始終。上說一名淨藏二名淨眼畢。今藥王藥上菩薩是(云云)。加之玄贊淨藏淨眼藥王藥(云云)上任經文並玄贊者。淨藏淨眼。如次今藥王藥上。樸揚有何證據如此釋給。
會云。攝釋意。淨眼即是前藥王者。依觀藥王藥上經歟。彼經藥王菩薩當得作佛。號淨眼如來。藥上菩薩次藥王。後當作佛號淨藏如來(云云)。以未來佛號押過去本名。淨眼即今藥王。淨藏亦今藥上也。但於經文者。昔有兄弟次第故。先舉淨藏。現藥上勝故先列歟。不必次第相配歟。疏文亦可准經。或攝釋牒疏云。又淨眼等(云云)。既先牒淨眼。知。疏主不如經次第。以淨眼欲配藥王歟。
經云。(上下文可見之)玄贊攝釋(次上書之)。
觀藥王藥上經云。佛告彌勒阿逸多。是藥王菩薩○當得作佛號淨眼如來○爾時世尊復告彌勒。是藥上菩薩次藥王。後當得作佛號淨藏如來○(云云)。
下文云○時虛空中。雨七寶蓋覆藥王上。蓋光明中而說偈言。大士妙善願。施藥濟一切。未來當成佛。號名曰淨眼○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各脫瓔珞。共散藥上菩薩○未來當成佛。號名曰淨藏(云云)。
問。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於何處說今經乎。經云。今在七寶菩提樹下(云云)。付之三世諸佛。說今經軌則大同也。而鷲峰王舍殊勝山城。必在此處可說一乘。宿王華智佛。何獨在菩提樹下說此經乎。次菩提樹下者。始成正覺之處歟。若云然者。何不說方便三乘。速說一乘實教乎。
會云。任現文。於菩薩樹下說法華經歟。諸佛化儀自在難思也。法華說處不必一准歟。鷲峰山王舍城。勝餘山餘城者。於今佛世所論也。過去七佛之生處。少有不同。自餘亦准可知。況雲雷音王佛不云何界佛。若他方豈定有靈山等乎。或七寶菩提樹者淨土相也。仍異穢土儀式歟。或在菩提樹下者。成道始事也。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者。後時事也。略中間不具說之間。似於菩提樹說法華。以實論。是別時別處也。大通佛在世事。可為此例。
經云。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云云)。
心地觀經云。如是十佛成上覺。各坐七寶菩提樹。前佛入滅後佛成。不同化佛經劫現(云云)。
問。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為他受用佛將何。若他受用佛者。彼土既有淨德夫人後營釆女等。豈非化土乎。況深著外道婆羅門法。報佛淨土豈有外道邪師乎。若依之爾者。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既云七寶菩提樹下。知。他受用土也。是以有經中說他受用身。坐七寶菩提樹(云云)。彼此既同。定可他受用身。云何。
會云。今經所說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身者。可化身如一邊難。但七寶菩提樹。何必限報土。化身淨土。又以七寶為莊嚴。七寶行列菩提樹王。萬可七寶乎。或可云。此佛相者含報化二身也。智勝如來。依玄贊釋者。雖報身。退大聲聞。共在其會。不遮化身邊。今佛又可爾歟。
問。今品中可示現乘平等耶。答。不爾。付之說授記品。必示現乘平等。此品既說妙莊嚴王授記。明劫國名號等。此豈不示現乘平等乎。若夫非釋尊授記故者。不輕品中。說昔授記。豈可為乘平等耶。
會云。乘平等者。小乘大乘平等義也。為聲聞授記別故。示現彼此乘平等無二之義也。妙莊嚴王纔詣佛所。即聞法華經發菩提心。是可頓悟故。設雖授記何名乘平等。仍八品示現不舉此品也。
問。經文遠塵離苦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云云)。爾者法眼淨者。大乘得益歟。玄贊云。小乘初果益(云云)。付之夫今經者破二會二。歸入一乘。何在二乘開會席。更得小乘初果益乎。就中法眼淨德。未必限小乘。莊嚴論以菩薩見道名法眼淨。有經志求大乘得法眼淨。此益若通大乘者。今品所明何不爾乎。
會云。今經遠塵離苦得法眼淨者。小乘初果益也。以何知者。瑜伽論明遠塵離苦十種勝利。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三者於己所證能自了知(乃至)。我證預流等。既云沙門果云預流知。聲聞初果也。依之淄洲大師。釋最勝王經遠塵離苦益。或准莊嚴論云初地。或准瑜伽論云預流果。判二解後勝存預流果之義。法華最勝。俱是第三時普為乘教故。傍令得小乘益故。攝釋然法華經是第三時普發之教。分別品等有發大心故。遠塵言明得小果(云云)。若爾者以明一乘可不小果難者。先立所會也。次莊嚴論者。於初地立眼淨名。非所諍故。攝釋舉彼論為難。會之不言遠塵。不通大有(云云)設遠塵離苦。雖有通大乘之義。今經以初地益或名無生法忍。或說阿耨菩提。既異其名。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可知。是小乘初果也。是以無垢經疏難有義初地云說。此違論文。遠塵難垢說小果故。今正義無生法忍。得在初地(云云)。仍無過。
尋云。寶塔以下諸品。在淨土說之。定性二乘不見淨土。豈在此會說小乘果乎。彼三周得記聲聞正宗之間。未迴心故不見淨土。寶塔品時已迴心故。始見淨土。一性人住淨土乎。無垢稱經足指按地淨土。復穢之後得小乘果。今品果猶在淨土。二乘人不可得小果哉。
會云。不定性未迴心。猶不見淨土。況於定性愚法哉。證果初可愚法。故流通後不聞一乘。不可成不愚法故。但一時之中淨穢二土相並。機見不同歟。以報化二邊可為例也。
玄贊云。對法第九等云。無間道能遠塵解脫道能離垢。由二滿故得法眼淨。證初果也(云云)。
同一云。此經又言。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緣覺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此經下文妙莊嚴王品。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亦可言被聲聞。傍利益故(云云)。
又云。若以一乘為宗。唯被有菩薩性。不被唯聲聞性。一雨所潤三草。各別可被聲聞。瑜伽等云。無間道能遠塵。解脫道能難垢。證此勝智名法眼淨。即是見諦預流果等。故知非說一乘之處亦被聲聞。經會既有故作此通。為被機宜說是經也(云云)。
又云。妙莊嚴王本事品中。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即初果等(云云)。
攝釋一云。問。按莊嚴論。即是大乘見道位收。彼第七云。離垢者見道所斷煩惱滅故。菩薩爾時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大論八十六中所說。即是聲聞。彼說遠塵得十勝利。二者隨獲一沙門果。三者了知我證預流。准斯二論通於大小。何故判是定性聲聞。答。然法華經是第三時普發之教。分別品等有發大心故。遠塵言明得小果。由此義須發一切乘。亦復不違遠塵之說。疏依斯義判是聲聞。不言遠塵。不通大有。設爾何知是定性耶。答。案善勇猛般若說云。若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發正覺心。今既不言發正覺心。故知定性。除妨准思(云云)。
義疏十二云。法眼淨有二。一者小乘是初果。二者大乘是初地。此難知也。但眾經多明法眼淨是小乘。而聞大乘悟小果者。人鈍根雖聞大法無巧便故。證小果但證小果。凡有二種。者本是大乘人。聞說大乘退證小果。如大品六十菩薩。二者本學小乘聞說大乘證於小果也(云云)。
最勝王經五(依空滿願品)云。說是品時○八千萬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云)。
同經疏第四云。經八千至眼淨。贊曰。得見道益。天通欲色。顯揚論云極感非惡趣。極欣非上二者。依頓悟說。不障色界迴心入見。又約二乘說。非據大乘。瑜伽八十三釋遠塵離垢云○謂隨證得沙門果故。此隨得言顯得不定。一趣次不定。二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說隨言○大莊嚴論第七文。雖少別意同瑜伽。
同第一云。明所利機略有二解。一云。唯被大乘根性○而下得利云遠塵離垢等者。准大莊嚴論。得入初地亦云得法眼淨。不唯聲聞故。一云。既第三時教通被五乘。會列聲聞復有遠塵離垢。准瑜伽論得預流果文無定說。故可通被。然正宗內但為菩薩四天王品已下可通被餘。以皆令得人天果故。二解後勝。許第三時法輪所攝故。
無垢稱疏第三云。二萬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預流果。如論具釋○法眼淨者。有言。初地。此違論文。遠塵離垢說小果故。今正義。無生法忍得在初地(云云)。
莊嚴論第七云。說暖等諸位已。次見道位偈曰。遠離彼二執。出世間無上。無分別離垢。此智此時得。釋曰。遠離彼二執者。能所執不和合故。出世間無上者。得無上乘故。無分別者。即彼二執分別無故。離垢者見道所斷煩惱滅故。菩薩爾時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偈曰。此即是轉依。以得初地故。後經無量劫。依淨方圓滿。釋曰。此離垢即是菩薩轉依位。何以故得初地(云云)。
同論十二云。已說菩薩五種無量。次說菩薩說法有八果。偈曰。發心及得忍淨眼與盡漏。法住學亦斷。受用為八果。釋曰。菩薩若勸說法。能得八果。一諸聽法者。或發菩提心。二或得無生忍。三或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此謂下乘所攝。四或得諸漏盡。五令正法久住等(云云)。
瑜伽論八十三云。復次遠塵離垢者。塵者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所有令永無故。名遠塵離垢。又復塵者世間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粗重。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其相。所住法中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惠。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故。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言知法者。謂證已於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云云)。

以寫本一交之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二十七
(成身院)
料紙圓禪房權大僧都沙汰之
以筆功結緣依慈悲萬行尊神智值遇生必安樂國證大覺平等利益於御社松屋東向房書之。

永祿三年卯月朔日
(朱書云)寬政七年三月五日以寫本一交之畢
玉手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