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四

輸入者 劉映霞

壽量品餘

爾時至頌曰下。大段第二。王子就本明法身無相以答陳如後請有二。一標能答之人。(即經家序也。)二明所答之事。(即王子說。)初也。
恒河至蓮華下。經二明所答事。本有十七行半之偈。文義分明。今十四頌。有十四譬。意猶隱故。諸師皆依本意釋之。大分為三。初六行頌六譬。明境界有無。雙答上請(隋云。上問。)二有八頌八譬。明眾生惑解。以成第一有無之義。三是如如來下一行。總結上兩。准今有二。第三略故。(曉云。此中大意。述三藏解。但刊煩補闕。斟酌之耳。莊興即取。沼宜皆依。更不對之。)初中有六。一明法身無生。二明法身無老。三明法身無滅。四明法身真實。五明法身寂靜。六明法身解脫。此六次第相生可知。如是六事合為二意。前三事明無過患。(即前三過。)後三事明有勝德。(即前三德。)就前本經譬法雙說。今轉勢二。初兩行別舉譬。後一行總法合就譬有三。初半行明道前法身無生。次半行明道內法身無老。後一行明道後法身無滅。此初法身無生喻也。(隋云。駛流事明法身無生。法身於前際離意生身。二乘及十迴向以上無復界內業煩惱因。但用無漏業。由菩薩虛妄心有之乎。此虛妄心曰意生。意生無漏業生。無於老等法。佛無此業。故無生也。)
恒河譬如如境深廣也。流者譬如如智照。駛者譬自性三義。一無垢。是自性解脫。不為惑染。二清淨。是禪定。無有貪愛。三光明。是自性智慧。無有惑闇。有此三種自性。故無有生。如河流之駛。駛疾於箭。蓮華不得生也。白蓮華者。本云物華。是芬蓮華。此華形短。譬妄有不遍。體弱易正。譬虛妄不實。(莊云。梵言牟頭。此云白蓮花。形短體弱。於駛流中必無生理。然花與水俱是有為。可有相生。故曰可生。法身無為。必無舍利。義取曉說。興即取之。但名取梁也。沼云。白蓮花者。梵云奔荼利迦。故新舊經皆云。優鉢羅華。物頭華。婆頭摩華。芬陀利華。如次四色青黃赤白。然舊本云物。此云白蓮花。以駛水中俱不生故。隨舉於一。取文言便。見水應生物。駛流尚不得生。無為非生無漏。非染與染法違。故無舍利。)
黃鳥下。第二半行法身無老喻也。老是色法變異。故以色為譬。言黃鳥者。本云拘枳羅。形少譬外老衰滅。鳥形大。譬內老增長。二鳥同是黑色。烏變為赤者。譬內老壯時。枳白色。如外老衰滅。(曉云。烏赤色者喻增長少。謂從始生至壯年故。枳羅者是鴝鴿也。猶是黑色。言白形者喻年衰劣老。謂從壯年至耄訖故。二鳥有為。其色可變。法身無為。良無變異。莊云。梵音孤梧羅。此云黃鳥。似鴝鴿而大。西方有。此間無。沼有二釋。後即取之。初云。應是此間黃戾婁鳥。據釋大小。沼興依本。兩三藏說。故知莊云黃鳥形大。黑鳥小者。為未可。)初地至七地有老死。八地至十有老無死。佛無老無死。除化老死。若以髮白面皺為老。諸大菩薩及小乘佛皆無之。又凡夫至回向死亦捨身。登地死不復捨身。又初地至四地見生。五地至七見老。八地至十見滅。金剛心見生滅。最分明故能捨之。法身真實無復生滅。故無舍利。
假使至葉。第三一行法身無滅喻。故本云如來身無滅也。此二樹不可滅。自果轉生他果而生滅法。設生他果。事亦可信。法身不可滅。其自體而生舍利故非滅也。贍部樹大。譬三界內死。竭樹羅小。譬界外死。法身無此二死。故云如來身無滅。隋云。界外死有四種。一自性滅死。念念無常。二方便死。如報盡。三時至死。果終。四不思議識死。界外聖人。法身於後際中過不思議死故無滅。具如彼也。(曉云。長阿含云。須彌山南地有大樹。名閻浮提樹。高四千里。枝蔭二千里。影現月中。喻分段死。其形大故。佉受羅者。此云桂衣。喻變易死。其形小故。菴羅者。此云酢味。與桃相似。宜云。贍部樹者。此云歲樹。多羅菓者。多羅樹菓。似雙蔗非。竭樹枝者。若梨類耳。菴羅菓者。似桃菓非。莊釋。瞻部即取曉說。多羅似宜。竭樹羅者。此地無。舊翻杜衣。淨三藏云。有子大。如漢苽。內有小子。大如棗。食之甘味。摩揭提國著子。餘處多不著。菴羅此云甘子。子小以為合藥。沼即以之。興云。加云。無熱池南有瞻部樹。此洲從彼得名。然法師云。此樹菓汁。色赤如面。然立世云。汁隨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密者。蓋各言其一矣。贍部樹者。此云歲樹。竟樹羅者。此云裝。樹義皆本。具如彼也。)能出菴羅葉者。本云轉生菴羅實。實謂菓實。此義勝也。
此等至不可得一行。第二總法合也。駛流生蓮。黑鳥變白。樹生他果。世間所無。故云。希物而生滅法設可轉生。法身真實竟無虛妄。故云畢竟不可得。本云世尊身舍利。畢竟不可有。世尊身者是法身也。無舍利者無妄有身也。有為有五義。一生。二老。三住。四滅。五成就。隋云。生者今有有異。若無日老。老未無是住。住為後作因是滅。四相同是善曰成就。惡無記等亦爾。此五各有能相相所相相。有在小相小相相。一法大相相。九法如大生生。五小相及生四大相。唯不生大生者。滅成就等亦爾。數人明大生法不明成就。一義亦有生十法。如識為法體。法體有大小相。一大生生九相。變識體故有十。此小乘義。中論破言。若大生已有。不用小生生之。大生若未有。從誰生小生。小生若已有不用大生生。小生若未有。從誰生大生。此就一時中明五也。又先後明之。先生。次老。後住滅等。識如人有罪。內老有二。一內老。從生送至住。如送人至獄。二外老。住送至滅。如送人至殺處。從生至住名增長內老。從住至滅名衰滅外老。生最在安日內。住為中。滅在彼為外也。意謂。法身無為。終無五義。故無舍利。
假使至舍利下。第二三行三譬明有勝德。一真實無虛妄。二無虛妄故寂靜。三寂靜故解脫。此初法身真實喻。故本云佛身非虛妄。虛妄有三。一凡夫以人法我為十相。虛妄作本。(隋云。凡夫四謗為十相。虛妄作本。四倒為末。具如彼也。)二二乘以法我為虛妄作本。故生道品道果等。三菩薩亡人法我。但道力劣。未免虛妄。故見如如遍滿等相。龜譬法身。毛譬虛妄本。織服等者譬虛妄末。方求佛舍利者。舉龜毛衣。翻顯終無舍利。故本云終無有舍利。下皆准之。問。凡夫人我亦依法我起。與二乘存法我何別。答。凡夫以梨耶識生人我。(隋云。生四謗。)是有漏不自覺其緣境。二乘存法我謂有。道品道果等。是無漏果報。意識自覺其緣境。廣如隋述。
假使至舍利。第二法身寂靜喻。故本云如來寂靜身。無有舍利事。此譬明非處得作是處。是處不得作非處。蚊腳不作城樓曰非處。而可設作之曰是處。法身寂靜曰是處。無有作不寂靜之非處也。處非處以依他性為體有七。一不善依他。二善法依他。三清淨依他。四生依他。五增上依他。六至得依他。七起作依他。言不善者。如作惡行。雖不樂惡道不得自在。必入惡道。善法依者翻前知之。清淨者。謂捨五蓋。由捨五蓋修行七覺得清淨故。生依他者。一國無二主。二佛二轉輪不得一處共生。昔因最勝不與他等。得作王故。增上者。如女人不作輪王等。不作輪王者。女人必有夫主。不得自在。不作緣覺者。彼不依他。入道獨思。女必須依他人住故。不作佛者。佛是世中之尊。能伏萬物。女人卑弱。不可降伏男子。女既依他。他是增上故。不得作轉輪等也。至得者。三乘異故。菩薩不得作緣覺等。餘乎如是。各依所至果故。起作者。凡夫見不成就。名不成見。須陀洹以上。正見成就故。成見眾生。此不能作殺等諸業。於十惡中。身三都無害他法故。口四有二。一惡口。二綺語。無妄語者。根本此從邪見生故。意三有二。一貪。二嗔。無邪見者。邪見不識因果起故。得飲酒者。輪行四攝。為他獻奉。不得不飲。聖人依道力不起作惡法。故言起作依他。蚊腳作樓。於是處屬第七依他。舍利事者有五種。一遍一切無過失。如現殺等皆是佛事。二遍攝一世不斷三寶常性。三一切世界現諸色身。不失法身虛空之性。四如來寂靜。本無語言。而現一切言說。不失無言之理。五不取眾生作境界。而通達一切眾心行。佛捨此五種事。故言無舍利事。取五寂靜。一捨一切佛事取無過失。二捨三世取常住性。三捨現色身取法身空。四捨語言取無言理。五捨取眾生心行取不取眾生境界道理。故言寂靜身。問。諸譬皆明非處為是處是處不為非處何獨此中明之。答。實爾。但虛妄通故。就此明之耳。
假使至舍利。第三法身解脫喻。本云如來解脫身。解脫有三義。一決定生死。即三界內皮有漏業。及煩惱所生果報。二不決定生死解脫。如二乘道果。無復界內有漏業煩惱即解脫。有界外無漏業煩惱即是生死。三決定解脫。如來道果。有漏無漏二種業煩惱不生故。決定解脫。(隨別出三解脫。即如此疏下說。)水蛭譬解脫無骨齒。齒是骨之餘。既無骨豈當有齒。利如鉾白者分明之相。(隋云。分明無齒之相也。)此蟲唯有皮肉柔軟。譬法身無為。(隋云無相。)骨則堅強生齒。能害萬物譬虛妄。欲明法身。無有虛妄即是解脫。有虛妄即是繫縛。繫縛有三。一皮。二肉。三心。有繫縛則闇無明。又舍利是繫縛之色。佛無舍利。無此色故。本云終無繫縛色。二乘解脫如化城。如來解脫有四種德。曰真解脫。一最極清淨。二具一切功德。三無量恩力。四二不思議。清淨者。從初地至七地。嫉妒等障悉盡。一切德者。八地中有四自在。一無分別。謂如如智。二無漏。不為惑動。三無間。無出入觀。四自然。不作意萬行自長。陀羅尼品具釋。具此四義。自行一切功德皆具。無量恩者有二。一無量三昧門。二無量陀羅尼門。此二門大開出諸方便。成就一切眾生。如陀羅尼品釋。二不思者。十地乃至如來自行他化一切祕密佛法悉至見不可思惟。故經云。如來出世所說如爪上沙。一切祕密不說者如恒河沙。具此四德名真解脫。即名如來。繫縛有十一種。如業障滅品。此三亦得對三。一真實對不生。生是妄有不實。二寂靜對不老。老則變異不寂靜。三解脫對不滅。滅是有為非解脫。又無滅是道後。解脫亦道後也。
假使至舍利下。第二八頌八譬明眾生惑解。解是正思惟。得法身理。惑是邪思惟。失法身義。就之有二。初四事明能修四人。後四事明所修四法。就初本二。一別明四人。二凡二聖。二總結。今略總結。故直為二。初二行譬明二聖。後二行譬明二凡。初又二。一昇天。合明二乘因。二食月。合明二乘果。此初角昇天喻也。譬法身常住。角譬無常。法身常住決無死。如決無角。梯橙譬無常想以修諸行。可有角角以為梯梯得上天。若依無常邪思惟求五功德。終無滅義。今略地字。本云從地得昇天。地譬凡夫。天譬菩薩二乘。從凡見舍利有。而修行成菩薩無是處。五功德者。一富饒功德。即布施。二善道。即持戒。三安樂。即八禪。四自利。即二乘。五二利功德。即菩薩。雖大布施不持戒法終入惡道。如諸龍等。就菩薩功德又有四。一願樂大乘。二修行波若。三修破空定。四修大慈悲。初除闡提得大淨。二除身見得大我。三除無安聲聞心得大樂。四除自愛緣覺心得大常。於法身上起四顛倒不淨無我苦無常。譬法身。角譬法身上起不淨等。四顛倒即念對法身四德。言方求佛舍利。本云邪思惟舍利功德無是處也。思有舍利是邪思惟。凡夫思惟四德在生死是四倒。二乘思惟四失在法身是四倒。為邪思惟。言功德者是四德道。作此四邪思惟而四德道無有是處。(隋云。廣明功德有三十種。是十菩薩心道。此三十道。三道得一果。合有十果。十果各有三障合三十障。如義中釋。)總顯此義故云方求佛舍利。前六譬皆有各的意。准此。具如舊經應知。
鼠緣至舍利。第二鼠登食月喻。本云鼠登角梯。食月除修羅。依舍利盡惑。解脫無是處。合明二乘果。鼠譬二乘。譬法身。角譬舍利。如如中無舍利。如無角。梯譬二乘道。修羅譬皮肉心三煩惱。月譬三德。一月譬法身。二光譬波若。三明譬解脫。食譬得此三德以自須也。依此釋。云鼠為食月。除去修羅障空中月。又障月者義同食月故。(興云。障者捉也獲也。鼠雖不能上角梯。猶可捉月。聲聞觀佛身苦之行。斷所知障。獲解脫樂。定無是處。)又道內出世無分別智。能破三惑之闇如光。道後無分別智。能照一切。諸法具足相譬明。此二智依處。自性無垢譬月。法界一體三德無異。如月一體有三德。假令鼠食月。有可信義。若依舍利生聞思修盡惑解脫。無有是處。解脫有三。一道前。無染解脫。二道中。無覆解脫。三道後。盡惑解脫。(隋云清淨解脫。)今譬不得盡惑清淨解脫。總含此義。故云方求佛舍利也。
若蠅至舍利下。第二二行明二凡。此初蠅醉造巢喻。本云如蠅大醉酒不能造窠穴。於佛無正行。不能至三乘。蠅譬闡提。此即如醉有見無無見有。譬四倒。於生死見常樂。(於生死見常樂酒。曉云。醉酒者。飲其邪師之教。不悟正教之旨。)行村邑者。准本正行。故興云。四聖諦境如村邑也。(沼云。擇滅如村邑。)造舍宅者。造巢穴也譬三乘困果。不求解脫。故云不至三乘。(曉云。造者趣也。如醉酒蠅不能趣穴。故至歲寒必受死苦。彼況外道。喻闡提。如是不趣解脫。由不信故受生死苦。沼云造諸。興云。造者進也。皆是意也。)含此故云方求舍利。問。曉莊沼興。蠅喻外道。此有所依。故沼云。今智論引。有一外道。為舍利子說一頌云。我飲粳米酒。竊持一瓶來。山地諸草木。視之如金色。今何違耶。答。闡提外道。義相通故。又顯飲酒不喻蠅也。
若使至舍利。第二一行驢無伎能喻。本云。如驢但飽食。終無有伎能歌舞令他樂。凡夫二乘等。能說及能行。自他無是。驢譬外道。但飽食者。譬但有著我邪三慧。今云唇色赤如頻婆。愚闇著我如唇色黑。以我邪慧不得如來真我。如黑唇色不似頻婆。無伎能譬自利利他。歌譬說法化他。(興加云。口業。)舞譬修行自利。樂譬得出世果。今即准之。本意為二。初自角至歌舞樂。三行三句別明四人。後凡夫下三句總結四譬。凡夫則後二譬。闡提外道。二乘即前二譬。等者。始行菩薩。能說說如如為他。能行行如如為自。闡提無明皮覆如如。外道諸見內倒如如。二乘有二。一不信如如屬闡提。一雖信生無常想等屬外道。新行菩薩有信樂心。不計無常。未至初地未能得之。仍曉述云。次言凡等通舉四喻。所況四人就其別門。雖如前釋。通而言之。如是四人皆不能說法身之義。亦不能行法身之境。故不能得自利利他。故言能說及能行。自他無是處。(莊徵此云。有說。通舉四喻。所說四人。此不應理。今舉一喻。如何合前三人。應言此喻正顯闡提無出離行。兼顯三乘無利他業。)既有總別。不可混雜。又有廣略。本廣。今略。而不別知守略徵廣。深為可呵。故如沼云。准此經文。似總喻第四。據真諦本。即善作下通結前四。故彼經云。凡夫及二乘。能說及能行。自他無是處故。總不能說如來四德及修四因。具如彼也。得意雖善。取之未可。善作之句既屬前別。文意必然。何為今文略總結句。以別屬總。今謂。方求舍利之中。兼總結也。
烏與至舍利下。第四譬明法身四德。對上四人。淨樂我常如次闡提乃至緣覺就文本二。一別明四德。二總結今略總結故直為四。此初烏鵄同栖喻明淨。烏鵄二鳥。一譬真實清淨。一譬虛妄不淨。(曉顯意云。烏是晝顯。喻於如來法身為波若之所顯。鵄是夜起。喻彼所計色身為無明之所起。)言同共者。譬道前中後有三時中。淨不淨同一處者。則上三位處處中有。染淨同一體曰一處遊。(二鳥同遊。喻波若所顯法身與此無明所起色身。同在道後涅槃之時。共栖無上菩提之樹。)彼此相順者。淨不淨性同為一也。(隋云。明集滅同體。)法身有二義。一被覆為生。(為生死依。)曰集。是不淨。二惑盡顯曰滅。是淨。(曉云。和合念者。喻於清淨法身不遣不淨色身不淨色身不障法身淨德。如彼無是處。此亦無是處。莊顯意云。法身色身互不遣者。如是之事定無。謂清淨法身。舍利盧妄身。一時俱有。無有是處。)此即舊釋故。如來真實體。舍利虛妄身。俱有無是處。此約虛妄帶惑為論。(意謂。約俗個妄既別。猶如二鳥不一處遊。)若理論之。唯一如如。無滅異集。無集異滅。無舍利異法身。無不淨異淨。故真妄無二。豈得色身不淨法異法身乎。如烏鵄不可共也。若不見法身淨。生死不淨。得大淨也。
假使至舍利。第二波羅奢葉喻明樂。此葉三片。不遮風雨。三片者譬三道。一世俗有漏戒施。(隋云。世間禪定等道。)二聲聞。三緣覺。風譬煩惱。雨況業。(世間道及二乘見。有取捨二法。不依道理生故。不能斷生死及業也。方求等者。本云。於佛起虛妄。生死終無滅。於佛等者。見法身有舍利也。二乘見人無我。除皮內生死之初。不見法無我。不能除界外因緣等四生死。(四種生死。是生死之終故。)故曰生死終不滅。(此譬樂者見法身如如。苦則滅得大樂也。)總此云方求佛舍利。
假使至舍利。第三大船陸行喻顯我。本云如海大般舶。具足諸財寶。新生女人力。執持無是處。法身無邊際。不淨地煩惱。不能攝如來。其義亦如是。船譬如如。是大乘之體。能載一切眾生。故言大也。財譬三昧。寶譬智慧。智慧能資法身也。米穀金銀諸物。能資人曰財。陸地行者。本云新生女等。女譬我見。此我見無實境。當心煩惱中最劣弱如新生女。不入三乘位云新生。若入則如莊。起思惟煩惱重力強如男。見諦輕力經如女也。所言強者。一通利鈍。二能退道。三有境界。弱者。一唯利根。外道能起我見。二不退道。三無境界。執譬見位。持譬修位。此我見人能見能修如如大我無有是處。如滿財船令新生女陸地行也。方求等者法身等也。無邊有二義。一離斷常二邊。二離有我無我二邊。今明無我無不我故是大我。無際明不斷不常。(無三除生住滅前中後也。)不淨地者。凡至七地。(曉云。以有功用有間隙故。俱生我見有時現行。故說此為不淨地惑。)八地已上曰淨。今據初論。不攝等堵。不淨地之初人。不能修得大我。攝此等云方求舍利也。
假使至舍利第四雀銜香山喻顯常。此去譬八地已上淨地煩惱。鳥雀譬八地已上煩惱力用微弱。(隋云。八地已上無有生死。煩惱力用微弱。興云。鷦者桃雀。鷯者似雀。又名蘆虎。)
香山譬八地已上。乃至介地法身常住不動。舍利譬昔日有四謗。今八地已上唯有不有不無一謗故。如雀口之少不能含大山。起諸惑不復能遍謗法身。此是義立四謗也。二生死鄣已亡餘一言少也。方求等者。本云煩惱依法身。不為煩惱動。煩惱等有淨地煩惱。從八地至金剛。依法身不為等者。二義。一法身自然。成就一切事。不如七地為煩惱令出入觀。以不動故。顯常德也。二但一不有不無謗。不能具四謗動如如理也。故淨顯除闡提障。因緣生死盡立淨。我顯除外道鄣。方便生死盡立我。樂顯除聲聞鄣。有有生死盡立樂。常顯除緣覺。無有生死盡立常。此義如九識中。是故法身終無舍利。攝如是義。總言方求佛舍利也。
第三總結上義。今略應存。本云如是如來身。甚深難思量。若不如法觀。所願不成就。略明法身有三義最勝。一境最勝。二道最勝。三果最勝。言甚深者即法身。境最勝。甚深有三。一難見。二難行。三難得。次難思者即波若。是道最勝。後難量者即四德。果最勝。一因即法身。二緣即波若。三果即解脫。法身通道前故甚深。般若功用妙故難思。四德道理廣故難量。一切執相觀。是不如法觀。見舍利也。般若無相。即如法觀。不見有舍利也。所願者願得四果。又所願者自利利他也。(故沼依此總結成云。既真法身不無常苦無我不淨。明知舍利決不可得。故求舍利依供養故為安樂成本願者必不可得故。應觀佛離三相成三德。除四障修四因。定得願滿。)(故子應捨生滅之見早得願滿也)
爾時至童子曰下。大分第三。陳如拂因。迹自申己解為他故問。有二。此初經家序又二。初領前。後重答。如文。
善哉至佛記下。第二正申己解。(曉莊及興皆依此釋。然沼異云正陳領解。)此釋未可。如下述之。故如本義。本廣有十三行半偈。今七行偈略說。為二。初一行半出能解人。後五行半明所解法。初又二。初一行嘆王子能說。後半行明陳如能解。初也。又二。初兩字總嘆。後十八字別嘆。(曉莊又沼即取之。)初也。本云善哉善哉。言善哉者最勝微妙義有二義。一善哉歎王子自解。二善哉歎王子化他。(隋又釋云。又一善哉歎四佛說四性。一善哉歎王子說法知。)今即攝之。大童子下。第二別嘆中有五句。兩義釋之。一開為五意。一嘆真佛子。二嘆吉祥。三歎善巧。四歎不五歎正得授記。初也。本云真佛子也。(沼即取云。真佛子義。)佛子有五義。 一種子。二母。三處所。四乳母。五父也。種子者。願樂大乘性。破一闡提惑。母者般若。能生一切佛法。除身見。處所者破虛空定。是安樂處。除聲聞。乳母者慈悲長養。破緣覺心。長養萬行。父者法身。能生四德。為眾行之本。能成前四故在後明也。(沼取一二及第四義。加胎藏勝。以禪定為胎藏。為四勝也。)具此五法。是四德道。故名佛子。初一淨道。二我道。三樂道。四常道。父通道道果也。(測深密疏第一云。佛子有三義。一唯約聲聞以釋佛子。如此梁攝論佛地等。二唯約菩薩以釋佛子。如經第八云有五義。三通約菩薩以釋佛子。如智論七十二云佛子有五。具如彼辨。又云。瑜伽八十四。佛性論第二。莊嚴論第一。十住婆沙第十三。智論四十一。皆釋佛子。恐煩不述。)二此眾下。歎吉祥也。歎王子能生他六識之樂。眼識樂者。彼恒在觀。能現自在色。他見歡喜也。耳樂者。此人能說法界清淨微妙勝法。他聞樂。鼻樂者。此人善持戒行香普薰。令鼻歡喜。舌樂者。能以甘露法味施一切眾生。令舌歡喜。身樂者。能以大禪定喜綺等觸。施一切眾生。令身歡喜。意樂者。微密甚深之法。令他意分別歡喜。此六識通是般若。六塵通是法界。具此六義。故曰吉祥。此明觀六塵空名見六塵。見六塵空生般若名曰六識。三善巧方便者。善明度他。巧明自度。自度易曰巧。度他難曰善。故陀羅尼中有善人。戒定等是利他法也。方便有五。一智慧用。不著生死。以凡夫不知生死而入。二乘知生死而捨。菩薩知生死過而不捨異二乘。入生死而不著異凡夫。故言方便。(莊沼取之。)二慈悲用。已見生死無常苦等。(隋云。菩薩已依十六行。無常相等。)生厭離而不速入涅槃。此二破二乘。三菩薩見涅槃無相。不生怖畏心。具足修涅槃行。此破身見。身見。執我是有。畏涅槃是無。不修行涅槃之道。菩薩捨我故能修涅槃道。此明行涅槃。四菩薩已見涅槃無量功德。不生深著貪樂渴仰之心。此明不著大乘之果。五菩薩已至涅槃更起心。以二身化物。示八相等。此明入生死。具此諸義。故曰善巧方便。八相者。一下生。或乘白象金龍寶殿等下生者。隨眾生機緣不同。示現不一。二入胎。摩耶晝寢。因日之精入胎。三住胎。十月未滿。不妨胎中廣說法。四出胎。各行七步。二十八天貴極敬之。五出家。往詣樹下。天神奉剃刀等。六成道。過初夜分中證斷德。七轉法輪。八雙樹現滅。四心者。歎不動也。應言心於理不動。頌詐故略故。本云於理不動。理有四種。一因果道理。二相顯道理。三語言道理。回如如道理。因果者。如十二因緣道理而解。相顯者。如長顯短。離長無別物能使有短。大小等皆然。如此理而知。三如理語言成就道理者。如立義有五分語言。一立義。二立因。三立譬。四合譬。五決定。即是結也。立義者。如言佛常。立因者。無生故。若佛無生。知佛無滅。是故常也。立譬者。譬如虛空。虛空無生故無滅。無滅即常。佛亦如是。即是合譬。是故佛常。即是決定結義定也。四如如理者。有三義。一名相無自性。(隋但云相無自性。)謂一切法無實相貌。與語相應。如言火無火。名相應語。二生起無自性。(又云生無自性。)有為依緣。依緣得生。三真實無自性。諸法不有不無。是如如道理。具如彼也。具四種義名四中道理。五子於此四理心解不動。無人能破。五得佛下歎正得記也。記義有三四種。如上(依此曉云。初上弘佛道德。以能紹佛種當登佛位故。二下化群生德。美貌眾喜見每生義利故。三漚和辭辯德。善說譬法。別巧顯諸法。四般若寂照德。終日起巧說未嘗有言故。五當果決定德。由得正行定受佛記別。故是人位在八地已上。)第二五句為二。一大童子者立佛子義。下四句證其義。此又兩位。一方便中。言吉祥者。為求無上菩提。破闡提心。是大淨道。即伏皮也。二除二見。一除闡提有見。二除二乘空見。離於二邊故云善巧也。方便者即大般若。此為大我道。三心於理不動。捨聲聞怖畏心。理者大虛空定。恒在定中故不動。此為大樂道。四得記者捨緣覺心地。有三。一十解是不定地。二十行是定地。三十迴是授記地。今捨緣覺心入十迴向。故言得佛記。此為大常道。初一十信。次一十解。次一十持。第四十迴。二就登地亦有四名。一大吉祥。在因緣生死。二善巧。在方便生死。三不動。在有有生死。四佛記。在無有生死。位受無生法忍記也。
如來至世間。第二半行明陳如能解。有二。初句明大智自利德。後句明大悲利他德。(沼即取之。莊興意同也。)
仁可至說下。第二五行半明所解法。有二。一五行明所解之法。二半行明能解之心。初又二。初總標。後廣釋。此初也。梁意。此文屬前段。義兼通故。今且屬後。又二。初句勸德。後句許說。次第說者。次第說佛八種功德。及五分法身也。
諸佛至體皆同下。第二四行半廣釋。有二。初一行半明八種功德。後諸佛無作者下三行明五分法身。八德五身即二科義。初中又二。初一行一句別列八種。後一句總結。初也。八德者。一因德。二果。三事。四理。五性。六道。七常。八無分別德。今轉勢說。故次異本。(曉云。通言有十種分。是義出於無上依。言無上菩提與十種分相應。一自性。乃至十不可思惟。今此文中除二明八。今顯果德。二三非果德故除之。具如彼也。諸師皆依。有同異者。義門非一。各隨釋故。)諸佛境者初因德也。本云如來境界無能知者。(曉云。是行處義。如彼經云三種道理。文言似殊。而意同也。)無天人能知法身理。有二義。一本有因。自性。如如智。至見如如境。無境異智。二始有因。有二種。一無分別前智。謂十信至迴向。(隋云。滅解脫障。)二無分別後智。初地至金剛。(滅一切智障。)菩薩具此二智。不能知如來境界。無分別者。十地波若照如如也。(如來習因滿故。過三慧境界故。非聞慧境。微細故。非思慧境。真實故。非修慧境。如如道理甚深故。)一切凡夫所不能見。猶如生盲不見眾色。一切二乘菩薩不能見。如新生少兒不見日輪。唯佛能見。因圓滿故。一切眾生因不具足故。故不見也。(顯一切人二因不具足故。是名因德。)難思者第二果德。本云佛德難思。有三義。一四德。二三點。三二利。此三科義不出三身。廣如疏也。如是三身。不可言故。不可思故。真實故。難通達故。無譬類故。最上故。利益故。無處所故。具此八義。故云難思。不可言者離言說也。如三身解。乃至無處所者不分別生死解脫故。佛有六十四不共法。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合三十二。此法藏身。三十二相是色藏身。依第八德無處所故。佛色藏身不可思惟。謂於生死解脫二處是不定故。為凡夫二乘所見故不定解脫。為菩薩所見故不定生死。依前五德。佛法藏身不可思惟。通依第六七德。二身皆不思惟。故總言佛果德難思。廣如彼也。世間無與等者。第三事德。本云一切諸佛不與他共。(曉云。不共德。)大有二種。一色藏。二法藏。合六十四。不與共。出別經論。隋云。事德有九。不與凡夫及菩薩共。一引道事。依相好有。一切眾生若見佛時生五種心。一生信。二清淨。三愛念。四尊重。五恭敬。以此五種引道眾生令入道故曰引道事。二一切利益事有二。一能除一切眾生疑惑。二能生一切眾生道果。此由十力。三有二一破伏一切邪說。二能顯一切正說。此二依四無畏得成。四如來正法正教中弟子有二。一攝心住理。二散心失理。佛於二人生平等心。由三念有。五如是說。如是修行。二種相應。此事依四不護生。六以佛眼。恒觀眾生種諸事。此事依大悲生。七不捨一切眾生事。一時於一切處。一切道事。一切語言。一切相。一切入道門。此因不忘念有。八佛正如理隨順無過失。無有一意一威儀而不如理者。此依除習氣生。言正行者。一切習氣不失威儀。九一味說法有三種。一決定障礙。如邪見斷善人。二有障礙。如世間施戒定等。現世無礙。未來還墮。三決定無障礙。如無漏法二世永安。故佛所說唯為解脫捨置前二。此事依一切智生。此九事通前色法藏六十四種。皆是如來不與他共也。故言世間無與等也。
法身者第四理德。本云一切諸佛本來寂靜。(曉云。相攝義。)前際無生故無增。後際無滅無減。中際無變故無老。隋云。有十二種。一前際乃至無惑故無生。後際無惑故無滅。二無轉變故寂靜。無中間老相故。三法體寂靜。如如理無三相常住故。四最妙寂靜。本來是滅諦故。五遍滿寂靜。通一切故。六無分別寂靜。無生死解脫異故。七無著寂靜。皮肉不染故。八一切處無礙寂靜。一切智障不染故。九解脫寂靜。最堅最濡故。最堅者。內外法所不能壞。最濡者慈悲。不為貪嗔所覆。堅者智慧。不為迷惑所惑所壞。十非粗寂靜。不可見非色故。十二微妙寂靜。不可執無相故。十二清淨。自性善故。又廣如曉。故言法身本來寂靜。
性者第五自性德。本云度世依處。世者。內外各四生死。界內三生死。一惡生死。合四生死。界外如上。(故隋述云。八種生死。)依者。是生住二相。(未生令生。已生令不滅。)此二相是能依。依必有處。處者。三種煩惱。(一禪定障。二解脫障。三一切智障。)有三惑故有生住。有生住故有世。三煩惱是生住及世之依處也。不明滅相者。煩惱有二能。一能生。二能長。不能滅。滅則由道故不明滅也。世與依是果。處是因。即是生死因果。度者免離義。即明如來自性轉依本義。昔在道前。為生死涅槃二處作依作本。今日道後。但為淨法作依本。不復為不淨作依本。故云轉依本。即是如來自性德。以一法最淨為體。最淨有二。一自性淨。是自性解脫。未離諸惑。即是道前自德。二無垢淨。已遠離惑。即是道後。前是自性如如智果。後是修得如如智果。此二種淨即是度世依處之體。此一德顯佛自性。得自性得作修得故言度世依處。總此義故今云性也。(故曉述云。如彼經言。何者名為菩提自性。十地十度如理如量。修出離道所得轉依。乃至今言度世依處者。總顯彼說轉依之相。故此言含其四義。一出世果體名為度世。聖道所依名為依處。乃至四者清淨法界離世間相。故言度世。依此滅彼。故言依處。如彼經言。何者名為法果體。滅諸相結。最淨法界所顯現故。以此四義明轉依相。此中度世即轉依義。處者依義用此相轉依為菩提。廣如彼也。)依此等教及理。故知莊云舊有度世依處而勘梵本無度依言者。非也。凡翻經者。眾人共會。上古三藏豈自作乎。若許爾者。後諸釋者亦應自述。豈有爾理。復可審耳。
常住者第六常住德。常義通色法二身。色身有七種因故常。一因緣無窮故。謂無量劫中捨身命財。為攝正法。正法既無盡故令身常。(隋云。此有二義。一捨身命財。是有為因。二得正法果。是無為因。)二眾生無盡故。(從初發心乃至佛果。不捨本願。為度眾生。眾生無盡。本願亦不盡。)三慈悲恒現。(如來地中。最清淨慈悲恒起。即是性得慈悲恒用。)四神通圓滿。(佛是四神足師。能令他依四神足。何況自耶。是故色身常住。)五無分別智成就。(佛依此智。過生死解脫二種執故。凡夫執生死。二乘執涅槃故無常。)六恒不出觀。(最快樂故無無常。)七於正法得大自在。(十種自在。)法身有三因故常。一在世。未出世。不為世法染。謂虛妄法不能染故。即非行法。二已得甘露法過死五行處。金剛後心八種生死已盡無虛妄故。三一切眾生無依持處。本來為作依持。謂若無法身違逆之理不成生死。隨順不生道果。依此法身而得成就。是故法身一切依持建立也。
修行無差別者。第七道德。(曉云。明作事義。)略說有四種。一波羅蜜行。二道品行。三神通行。四成就他行。一切諸菩薩不出此四行也。
諸佛體皆同者。第八無分別德。(隋云無差別德。曉云明同體義。)即如來藏。如攝大乘偈云。無初後法界。一切法依處。若有此道理。生死涅槃成。言諸佛者。過現二世已成佛也。未來成是眾生故。體皆同者。三世佛無異法身。(莊云。諸佛法身無差別故。)若約應化二身。可言不同。佛有二德。一滅德。即是法身。二智德。應身。三恩德。化身。今言同者滅德同也。無畏中。一切智無畏即智德。盡是滅德。後兩無畏并是恩德。恩德利他。滅德自利。智德通二。道內即自利。道後即利他也。偈言無初後者。過三世。即是出世藏。釋餘論文有二紙半。廣如疏也。義法界者。即法界藏義。一法身理。種種名說如五義藏。
所說法亦爾者。第二總結。本云如是等義是如來法。上八德等者。八德之外所未說者曰等。如來者如別釋。法者自性不破壞法身之法也。既是說同。故知莊云舊無說法同者。非也。又准此知。先言梵本無度依者。其虛構也。今舉已未所說諸法。而總結同。故言所說法亦爾也。
諸佛至無生下。第二有三行。明五分法身。(曉沼及興。取此意也。)此五身是因。前八德是果。攝大乘明五分法身。一非行法身。以廣大不可量是其德。二不相離法身。以不可思不可數是其德。三獨法法身。以無等無雜是其德。四無二邊法身。以難覺自境界是其德。五最清淨法身。以無染無垢是其德。此即初也。本云如來真身非所造作。言無作非行法身者。無有為起作故有三義。一無漏。(隋名無漏有二體。一滿足。謂解脫身。十地如如圓滿。二清淨。十地十法身。隋順解脫種增煩惱微惑。法身轉淨。無分別智有兩用。一令解脫圓滿。二令法身顯淨。具此二義曰無漏。翻此二義名有漏也。)二廣大法身。遍於生死涅槃故言廣大也。(遍滿。謂一切法自性一切行非行法。不離人法。此二無我自性理而有。故曰遍滿。其用有三。一最深微細。唯佛能知故。二大威德。具十自在故。三大巧。巧度一切凡夫故。)三不可量。凡夫違逆不能造於聖道。隨順不能作。無造無作故無生。無生故廣大。若是生有增有滅非無量。(無滅即是滅諦。無有破壞等。滅是自性滅。此體有三。一自性滅。即分別性。依名覓體。體無所有。故云自性滅。滅者無之異名。二能所執滅。即依他性。如塵生識。識是果。果是能執。塵是因。因是所執。識對根亦爾。根是因。即所執。議是果。為能執。乃至穀子生芽。芽是果。果是能執。穀子是因。為所執。執者依義。依穀生芽也。一切諸法皆爾。此等因果以理為推。舉體不有故名能所執滅。三無生滅。真實性也。具如彼也。)故無作者非行法也。言無生者。即向前際不生等也。(隋意釋上。故經云所以者何諸佛無生也。)
  世尊至芥子許。第二一行不相離法身。有四。一明凡聖一體。二明三寶一體。三明三諦一體。四明三德一體。凡聖一者。若見俗即見真(二無所有。)曰聖。若人見俗不通真。(見於人法二種有。)曰凡。由惑見有凡聖。如如一體無異。
三寶一者。有二義。一約三位明之。道前法身曰法。道中法身曰僧。道後法身曰佛。道前法者。是自性不破壞義。道前本有自性義顯故稱法。道中僧者。修學此法未滿。故稱為僧。道後稱佛者。修行滿足故為佛也。二通三位中各有三寶一體。道前一體者。一如如慈悲是佛體。二如如智慧是僧體。三如如境界是法體。慈悲是佛者。佛本自利。照境滿足。但正欲慈悲化他也。如如智僧者。始欲自利學慧。未登果地。不明慈悲化他也。如如境是法。義如前釋。慈悲智慧不出如如。故言一體。次道中後二位例皆然也。
次三諦同體有三義。一未通達如如稱俗諦。二通達未滿稱真諦。三通達竟稱第一義諦。二者一切凡夫人曰俗諦。一切聖弟子曰真諦。一切師位曰第一義諦。三者世間智所知道理曰俗。滅煩惱智所知理曰真。滅一切智障智所知理曰第一義諦。初一在十信。次一十解至十迴。第三登地已上所見也。理無有三。約能見之說有三理。故言三諦一體。
四明三點一體者有二義。一三位。道前法身。道內般若。道後解脫。有法身之因修般若之緣。緣滿惑亡。方後解脫。又四十心為解脫。解脫三界。十地為般若。般若如真。成佛地為法身。法身是佛體也。次三位通明者。自性如如境是法身。自性如如智是般若。自性無染無淨解脫。不相離德有二。一不可思。二不可數。不可思有四。一者一時淨不淨不可思道前。二初地垢後無淨通道後。三於凡夫地具一切諸佛功德無少多。即是無離。無有異此道前。四道後一切如來事不作意得德成。即是無思惟。具如陀羅尼品釋。二不可數者。明四德不可數。一因德。即如如正因過數量故。二智德。無分別如如智。三滅德。即滅道諦。(即滅皮肉心煩惱也。)道前三惑不染。道後不為智慧所淨。而是大淨故不可數。四恩德。即是應化二身。安置一切眾生於三乘及善道。一切惡道安善道中。一切善道安三乘中。因德不可數者。體無邊際。無一二故。無始終故。智德不可數者。至見。無境異故。滅德不可數者。道前道後。清淨無異故。恩德不可數者。生死未盡二身不息故。准今為三。謂標釋結。初句標法身堅利。本云金剛不毀。即法身。能破一切煩惱及道理也。破煩惱者。依如如破三惑。破道理者。依第三諦破前二諦。但能破他故利。他不能破故堅。堅是如如境。利是如如智。次句釋義。本云內外無礙示現身相隨化眾生。此有三義。一在內諸德不滅。在外諸德不增。二釋上句也。內者三諦道理之智。即隨順。外者三種煩惱。即違逆。違逆隨順並不能毀壞如如。故曰無礙。三外者水火賊毒等。內者生老病死。並不能侵毀。故曰無礙。初句即不相離義。具眾德故。內外無礙即不可思義。非凡聖測故。示現等者即不可顯義。眾生無量。示現無數故。今舉示現攝難思義。故云權現於化身也。下半結無舍利也。
佛非至眾生一行。第三明獨法法身。此義有三。一境界獨法。謂如如境。二方便獨法。謂入如如方便。三事獨法。謂十力等。初境獨者。一切法皆虛妄。唯如如真實無比。二方便者有三種。一能作。二所作。三作事。初三乘人能作。二所作者即二利。自利有五。一欲施捨物除貪。二憐愛前人除瞋。三為敬人除慢。四為與樂除嫉妒。五為修因得果除邪見。利他有二。一為增益他四大故施。如四事等。二為喜悅彼心故施。如香花讚嘆等。一作事者。慈悲勸三業。正以物等施與他也。若見有此三相。即是如如方便家障。此曰有相方便。(隋云。直稱波羅蜜。)若當施時不見此三。施無見之。此門無相方便。(方便波羅蜜。)若當時及施後皆不見三。唯緣一如如理。此曰無作方便。是獨法波羅蜜。方便能入如如。唯有此一。故言獨法。三事獨法者。一百四十法。亦有一百八十。亦有十八。不與下地共。故言獨法。
此三種獨法顯四義。一顯依處。顯者如如境。二遠離三障。求如如可得。三既得此理。具諸功德。四功德既具。能利益他也。無等無雜是獨法者。無等有四義。一無畏無等。一切智故。於諸說中不生怖畏。二無疑無等。(因圓果滿。最勝他故。於下地賢聖中不生等意。)如來既居無學之上。不復自疑我之勝劣。定勝他故。三堅固無等。明佛恒觀真俗不動。四精進無等。無明住地難度。自他能度。初是智德。第二斷德。第三因德。由堅固不動。能成就一切功德。故稱為因。第四恩德。濟度一切世。無雜有三義。一從初發心乃至金剛。但一心為他。無自為雜之。二見他見自。恒無分別雜之。三事未究竟不入無餘。謂八相成道。此事至生死盡究竟不捨。即是無雜。此三在三位中。一見位中法身。但為他不為自。二若初地已上。是修位中法身。不見自他。三究竟位中法身。但作八相化他。若槃豆解。見位者。地前三十心。是見方便。對小乘煖等法。初地見家正體。如須陀洹。二地以上是修立。如二果已上。就文有三。初言佛者明獨法體。本云如來大仙無有色像。仙者妙通為義。有二種。一世間仙。即五通。二出世仙。即二乘菩薩佛。仙者為明道。道果妙通。通達一切法也。無色像者顯獨法義。明無十一色。比例相進不與他同。又色者色陰。像者四陰。四陰曰像者。像謂相也。如了別是識相。起作是行相。法身無此相。故言無像。今總二義。故稱為佛。依維摩等。佛義非一。如前述也。次非血肉等者明無等。若謂血皮舍利是佛。轉輪聖王亦應是佛。即成有等也後半明無雜。恒現八相。如上三義無雜也。
法身是下一句。第四法身無二邊。本云一切正覺真法為身。此有六種。如義中釋。今且明一義。一邪分別。二正分別。初一道前虛妄見。後一道內真實見。信比證也。無此二見曰無二邊佛說。(為除此二邊。佛說二木截火譬。)譬如二木相揩生火。火生還燒二木。木即上二見。(二木譬前道前中二種分別。)火即如來至見。(至見真智。)此見不見邪分別可滅正分別可生。不生不滅無二邊也。六種無二邊者。隋云。一可滅滅為二邊。二怖畏虛妄為二邊。三能執所執二邊。四邪正分別二邊。五有事無事二邊。六無生同生二邊。初可滅者。一切行非行法也。滅者法滅盡。若人可滅是有。滅者是空。謂有可修。空不可習。失其所得。故生怖畏。如二乘人。已證道果。若此果空。謂失所證空無所得。故生怖畏。為遣此執說虛空譬。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搥胸悲懼喚伴除空。空可除不。答不可除。何以故。空是一切法自性故。諸沙門等於空生怖。如來說此為狂癲人。一切諸法是空方便。顯於空故。有法無有相即是空。無法無無相亦是空。空遍一切處。何用畏無而不畏有。空有三義。一有空。明有物不成就。如人法二我。體非有故。二無空。人法二我為有。此無即成有。非謂為無。若無於何謂無也。若無此無。此無無自性。又不成無。若是有。有復非無性。亦不成無。故言無空。三非有非無空。二處一味故。一有空。明有非有。二無空。欲顯無非無。既無定有定無。是顯非有非無。初二乘道。次菩薩道。第三通會一切三乘入於中道。又前一遣有。以無破有。明有法是空。次遣無。以有破無。明無無自體。後不由遣得故。雙破前二空也。非有破有。非無破無。若有若無。平等無二。故稱一味。此三空。初一譬薑普入諸藥。能除一切二乘惑病。次一如日能顯一切釆色。此明能除菩薩惑病。後一譬醍醐除一切眾生病。此空能令三乘同入如如。乃至第三能執者八識。所執者六塵。於此二邊思惟分別生二身見。一人我。二法我。乃至唯識智亦不生。第四如前此譬。譬一切諸佛智。離上二邊。故曰無二邊法身。釋此六種無二邊義即有五紙。具如彼也。法身者至見無上。無二邊體。以難覺自境界是其德。有五義。過境智位。初地至金剛有境智異。法身過此位。至見無境智異。故不可覺。故云難覺。(五義未出。蓋是五相。)不可分別境智位。故云自境界也。正覺者。至見之如如智也。
法界即如來一句。第五最清淨法身。本云法界清淨。是名如來。以無染無淨是其德也。最清淨有三義。一煩惱不能染。謂凡位中。二煩惱不能縛。謂道中。三煩惱不能礙。謂道後清淨。故言最清淨。無垢無染為德。有三。一種類淨。是應得持。在煩惱中。不失清淨之性。故云無染。言應得者。有此道理。應得道後佛果。持者攝持。持加行圓滿二種。二加行淨。即加行持。持圓滿一種。道中。依此清淨之理。一切不被縛。能度三惑故。三圓滿淨。道後法身。即是圓滿。不復為因。應得果故。(隋云。顯此三種清淨。故云九種。所覆能覆。譬明隱顯有二。一略解。二廣解。一略解者。開三身通曰九種法身。今立九種煩惱覆之。一如來在蓮花中。二蜜在蜂中。三白米在糠中。四真金在不淨中。五寶藏在地中。六大樹身中子中。七寶殊在幣帛中。八輪王在弊女胎中。九真金瓶在石函中。此九譬貪欲等覆於法身。出如來藏經。是義何耶。疏有八紙廣釋此義。具如彼也。)不明自持以無染無垢是其德。無染者。凡二。聖四。煩惱不能染。具如九識中四德障也。無垢者亦有四種。一為正道作因故。若無法身即無正道。正道能除煩惱之垢。正道是末。既無垢。法身是本。本理無垢。二為正滅作本。滅三煩惱以法身為本。若無法身即無有道。無有道不滅三惑。滅三惑由道。道由法身。故言法身是滅三惑之本。三是思釋通達所知藏。究竟清淨之果。故言無垢。四除一切諸相。法界最淨。無相為法身相。故言無垢。初一明因。二明處。三明果。四明相。總顯此義。故云法界即如來也。
此是佛下半行。第二陳如自明能解之心。心中已解。為他故問。欲明五種無倒。一說無倒。顯正師德。即上八德五身。二義無倒。顯正法教。三受無倒。顯弟子正受德。四用無倒。顯如來恩德。五方便無倒。顯恩德方便內。此五次第生起可知。本云五子當知。佛身如是。(明初無倒。)如如來說。如是之義。我已聞知。為請如來。廣開分別其實之義。故求舍利。開方便門。(明第五也。)今初一句顯初無倒。後一句明後四義也。(興正依之。)依此及初。標云仁可至心聽。我今次第說。故知此段正申自解。非領解也。
爾時長遠下。第四時眾領解。本即有三。一諸天。二信相。三大眾。今唯初也。二說涅槃已有故。就文為四。一明聞法。二發心。三歡喜。四讚嘆。此初也。
皆發阿下。第二發心。即得益也。阿耨等者。如金剛仙論。大義章云。菩提幡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略有三種。一相發。二息相發。三真發。今是第二天眾深悟諸法平等。知於生死涅槃本性寂滅。息前相歸心正道故。廣如第九發菩提心義也。
歡喜下。第三歡喜。明清淨流也。
異口下。第四讚嘆有二。此初標能說人。得身各別。故言異品。共得一果。故同音也。
佛不至滅盡下。第二出所說理。理即五種法身。本有四偈。今二。為二。初一行明二身。後一行明三身。此初。又三。初一句明了義法身。次一句明不了義法身。後兩句合釋之。又前半明二身之體。後半明二身之德。初句明事無滅有四。一除執惑。二斷惡道。(隋云。斷一切眾生惡道。)三伏二乘。四降天魔。此四用無盡。故言佛不般涅槃。若涅槃無四事。此四用即是經說大乘法身。如來在世不在世。四用無廢。故言不般涅槃。次名第二明不了義法身。本云一切諸佛身無破壞。即小乘諸經等粗說身也。無滅者根本不壞故。根本是大乘細說常在故。小乘粗說不滅。如龍在池水不竭。後半釋之。為利等者。為令眾生下種成熟解脫。示滅盡者。是涅槃果故。本云方便勝智示現涅槃。如來若不入涅槃。眾生不信修因得果。今示行前大小二乘之教得兩種涅槃。此明二身德。故云示現有滅盡也。
世尊至莊嚴第二一行明三身。言世尊者。總三身故。一前際如來不可思議。即今世尊不思議。是見位法身。凡夫至初地。四不思議。初無垢。後無淨無雜無分別等。如前具釋。二後際如來常無破壞。即今妙體無異相。明道後具四德。三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即今現種種莊嚴。明二地已上修位中二種莊嚴。智慧莊嚴佛法。即十種如如。慈悲莊嚴眾生。即內四生死。為利眾生故者。本云皆為利他。二種莊嚴並不自為。初自性法身。次得果法身。後引出法身。又上五身。(依隋述云。前二身後三身合為五身。)又釋。初行初句顯無生。此明無別涅槃果。如來不別入涅槃故。涅槃無生。此破貪著生。生是貪著處故。次一句明無滅。既無生即無滅。滅是生怖畏處。涅槃無滅故無怖畏。非善惡故非貪著處。非厭離處。非貪著處破二乘貪著涅槃。非厭離處破凡夫怖畏涅槃。欲令凡夫怖畏涅槃。捨生死願樂涅槃。欲令二乘捨貪著涅槃願樂利他故。後兩句示涅槃非生非滅非垢淨等不可貪著怖畏若凡夫捨涅槃樂生死。若二乘捨生死著涅槃。菩薩不爾。故能具得三身。三身即後偈所明是。一得法身。謂世尊不思議。二得化身。謂次句也。慈悲恒觀化身不息故常。故言無異相。三得應身。謂現種種莊嚴為利眾生故。利眾生故者即三身之用也。爾時至事已下。第三說涅槃相。結明本迹一身常宗。對文為三。初問。次第。後信解。初又二。初領前義。後正起問。初也。
復從舍利者下。第二正問有三。一敘先聞。二舉今疑。二請為決。初也。又二。初儀軌。人法既尊。故復起也。後敘聞。謂上所聞。
云何至無邊下。第二舉疑又二。初舉違。後結疑。初也。先舉現教。後引古說。如文。
今復至惑。第二結疑。先說有。今言無。有無相違。故生疑也。
唯願至分別。第三請釋也。
爾時至當知下。第二佛答。准前亦三。一略敘涅槃密義。二廣開涅槃實相。三汝等當知下總結勸修。(宜□同也。)初有三。此初對機誡知也。云般至密意說。第二牒疑顯意也。言密意者有三意。一實無涅槃亦無舍利。猶如化人。為度眾生故言令見舍利。二涅槃為滅因果兩患。見舍利者令生福智二莊嚴故。三涅槃欲顯所斷煩惱之無。舍利欲表能斷明慧之有。既無所斷之病。豈有能斷明慧之藥。故以名言而舉涅槃。但有言而無實。以形相而表舍利是有假相而無真理。故大品云。三千界滿舍利不如四句般若。是舍利者波若所熏。故為福田。若無波若即無舍利故。無舍利者即嘆此經也。
如是至聽。第三指義勸聽也。
善男至應知下。第二廣明涅槃實相。宜云。四番十法。即為四十法門。本略。今有。意謂。四番如次蜀門釋涅槃。謂得門。離門。亦得亦離。非得非離。義互雖有。據增說故。若合為二。初三番釋涅槃體性。後一番明涅槃行相。人謂盡滅為涅槃矣。今明不死常樂為涅槃體。以遣凡夫迷執。智悲二行為涅槃相。以異二乘灰斷。故頓雙說。(沼云。法集經第一有三復次。各十法知佛常實。涅槃有二復次。十法知如來行。正與此同。)此初依證得門釋涅槃也。就文為三。一標。二釋。三結。初中有三。此初簡機勸知。唯菩薩知。非二乘故。次有其十法等者。開章示實。後說有等者指法顯勝。並可見也。
涅槃之義。是經正宗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彰滅分齊。三定體。四開令辨相。五雜義分別。今略依三。釋名。定體。決疑。初釋名者。先出異說後顯正義。言異說者。(沼云。泥洹。泥曰。皆梵語訛。正云波利抳縛南。唐言圓寂。亦云波利涅婆南。又亦云滅度。亦云清涼。亦云彼岸。涅槃經中無生乃至轉依等多名。即取莊說。如此及三身疏辨也。)則自正云。今此三藏。天藏龍宮備皆探頤。尋諸梵本考輟無遺。莊云。妙契西音巧符東語。既用涅槃。又唐三藏大般若第五百六十一云涅槃不言波利抳縛南等。皆應非正。又莊三身疏云。梵音婆利涅槃南。若示沼初說即非也。仍百論序疏云。肇公云。泥洹泥曰涅槃。蓋是梵音不同。涅槃為正。故知訛者即為自破。今謂。涅槃圓寂等義皆是本說。故義章云。其涅槃者即是諸佛圓寂妙果。體窮真性。義該法界。體窮真性故妙絕於名相。義該法界故德備於塵算。具足應言摩訶般涅槃那。摩訶翻大。般者翻入。涅槃云滅。那者云息。此文云究竟大般涅槃。大經云大般涅槃。梵漢兼存。小乘涅槃其未究竟。猶如化城。大乘圓滿。即如寶所。為簡此云究竟大也。大有六義。一常義故。經云。譬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故名為大。乃至入有三義。一息妄歸真故名為入。乃至滅有四義。一滅煩惱故名為滅。(宜云。今依肇公。滅二死因患度二死果患故名滅。)乃至四究竟解脫永蘇息故名。息有三義。一息煩惱故。(莊意依此云圓寂也。)乃至三息一切所行事故。涅槃云。雖得禪定智慧解脫不名畢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方名畢竟。
二定體者。(沼云。真諦三藏等云。涅槃有四。乃至無分別智為體。此但是相。此為能證。非正涅槃。涅槃既云了因所得。若智為體。即應生因得故。)為智無常致此迷耳。近違今文理智合為非行法身。往復說之。違害涅槃三點圓成名大涅槃。豈以有為無為二法名非行法成三點義。若至悟者理智無二。設見二者說為愚者。又生了因既有三番不同執情。今謂。既言三點圓成體性。應知。廣如義章第十九涅槃義。中論疏。涅槃遊意。及五種佛性抄。
三決疑者。問。涅槃有四。今說何耶。答。莊意俱說。俱如彼辨。(沼云。今文多約無住名大涅槃。興云。唯說無住。)准之可悉。云何至涅槃下。第二別釋十法。即為十段。宜云。二障。二障體同。但起生死即煩惱障。理令不照是所知障。意謂。斷盡此二所顯理即涅槃。二有情無性等者。由解二空即了佛性。故佛性云。二空所顯如是佛性故名涅槃。(莊云。梵音儞利狎諾。此云無性。而舊云法無我者不然。於法無主宰義。如何名無我。)若爾何故。百法論云一切法無我。故知非先是後之者還顯愚也。三身依煩惱。法依是心。攝大乘師云。地前終脫分段身依。登地受變易報。至佛果脫二生死報羅耶以為根本法依從羅耶而起陀那。死報羅耶以為根本法依。從羅耶而起陀那等身依。如是二依轉至佛果。又曰。今生死時。羅耶為法依。五法為身依。是陀那起惑凡有四。使謂無明我見我愛我慢。不了生死涅槃故為無明。令起我心恣意員之。始自我見而起我慢。即起即陰離陰我也。(沼興同云身依者阿賴耶識。法依者真如。是心轉依。即述莊說。)三論師云。生死時是如幻心。而計實有故成煩惱。菩薩初六心斷正使。出分段受變易報。四任運等者。息迹歸本故(莊沼及興意皆同之。)五謂所證理同。若佛體一。故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意謂。諸佛理智法身一體平等。六生死即涅槃等。意謂。由達世間涅槃一味平等。七一切法者不出三諦。乃至論云。因緣生法即是中道。意即有空了中道故。八謂所說二諦表不二故。非但表理自能證故。意謂。三諦能修證故。九真如者於理相應是義。法界者是如來明慧以照之界。實際者諸佛所證之極際。以無際為際。是三名異體同。故曰平等。得正智故。意顯三事法身等也。十諸法性者。有為諸法之性。是實相理。涅槃性者。是佛所證大般涅槃。(此據二中。謂性淨及方便淨也。)是謂等者第三總結也。
第二番據離執門釋涅槃。此中十法即是十不。佛性即涅槃故以十不釋之。文段如前。一斷樂欲者。不貪欲也。宜云。一切生死之法。貪欲為本。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金剛不斷此欲。所謂無上菩提心欲。於佛地中方斷此欲。故名涅槃。(沼言。如涅槃經。染淨等法皆欲為本。如入善法欲為根本。起諸染法亦同淨說。應檢彼文。以佛能斷證所顯理名為涅槃。與今同。)二不所取。謂佛地證圓寂理無反去涅槃。無歸來生死之相故。三不生滅。佛證無生滅之理畢竟空故。四不言語。豎超百非橫絕四句。曠蕩無礙。寂言形故。此二句通是一切諸法實相。五不我法。正約人法二空耳。既無我人何法生滅者有二義。一心是所依。正倚於心故。二身是能依。亦不離心。既脫生死假身。唯心生滅耳。是心依何生滅。既無所依生滅故。反成妙覺心耳。六不去來。是即客塵煩惱為清淨心。故無去來。七不動性。謂法身如來初無去來。終無生滅。體窮真如不動性故。八不戲論。謂是涅槃言窮慮絕。極實際故。九不虛妄。謂佛悟妄即實故永脫生死。凡愚迷真見妄故漂流苦海。十不緣起真實理者。欲表不虛故曰真實。是真實法為物作軌。是法有體稱為法身。是體歸本名為涅槃。
第三番十法就亦得亦離門釋涅槃。三輪淨假十度為得。能滅十不正見為離文段如前。一施等者。大論及金剛波若論云。施中具有六度。乃至波若亦爾。施者受者及所施。是三不可得。(沼云。見能所施謂我執。見有施物即我所。我法執名不正分別。此等永除所顯之理。或即六度涅槃之相。并名涅槃。餘准此釋。)二謂此戒中無犯不犯相故。三謂此忍中無憎愛故。四謂精進懈怠無二心故。五於此定中動靜無二心故。六於此慧中愚智不二相故。七但有如來之性餘無定性法。八諸法無蹤跡猶如虛空無追求故。九有為等者三有為法。謂色心非色非心也。無為等者三無為法。謂擇滅法非擇法及虛空無為。佛證無為無數量故。是大乘義。十有情是眾生數。及法性者意識所緣法塵之一切法也。離空等者疏略。今謂。第一義空中道法身也。
第四番十法約非得非離門釋涅槃。此十不出大智大悲二利行也。且初行云。不處流轉大智自利故。不住涅槃大悲利他故。餘准此釋。此即得而非得。離而非離。非得非離中道妙行。故云希有。文段如前。標中有二。初結前。後生後。
云何至如來行下。第二釋。十行為十。莊沼作名。興起對例。彼此無礙。今且類初。此初離著證諦行。就文為三。一敘不著。二明不離。三總結也。意顯中道。下皆准之。初又三。一生死等者明俗諦。由於等者顯真諦。不處等者說第三諦。即是即空即中。義如常釋。第三於諸等者明不離。(沼云。若二乘人。見生死過失見涅槃寂靜。便有厭捨入於涅槃。)此即本義。如前屢述。意顯菩薩具智悲故異彼而行。不住生死成就佛法故。不住涅槃成就眾生故。第三是如來行。結也。
二離著度生行。煩惱解脫體平等故。說法度人不用作意。慈善根力任運起之。文三如前。敘不著中。佛於等標。此諸等釋。然由等者。第二明不離也。隨其根性等者。依法花疏第三。五乘欲樂不同。故言意樂習。五乘欲深云勝解習。欲既深則便成性。性不可改。隨而說之。故云隨其根性。根性者五乘根性也。又配十力無有妨也。示教利喜者。同疏云。大論五十四云。示者示其善惡也。教令捨惡從善也。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沒。為說勝果使修善因。令其心見利益為利也。喜者。隨其所行而稱歎之令其歡喜。若樂布施者即嘆布施。以此四事莊嚴說之。疏准釋經。准彼釋今。初示短壽舍利是權。常不滅實。名之為示。次令捨權入實云教。次說勝果使修勝因令其心見利益為利。觀其根緣或說三身或十度等。應機說法令生歡喜。故言喜也。結文可知。
三離著說法行。所說法中證緣平等故是教門。四離著乞食行。文段如前。乃至者窮到之辭。准前應云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今攝此故云乃至也。
謂佛已離世間往來。為諸眾生示有福田相耳。(莊云。婆羅門此云淨行。剎帝利此云田主。薜舍此云奧易。戍達羅此云耕種。如來乞食有十義。如彼辨。)文段如前。
五離著現食行。謂佛已離資產利養。為眾生故示受用相耳。
六無著應機行。證無能化所化平等之理。故淨名也。
七無著平等行。謂佛證恭敬呵嘖平等無二故。
八無著頭陀行。佛證無憎愛靜諠平等無二故。
九無著引出行。境智現前證無著差別也。
十無著慈悲行。須菩提常行富家而乞食。來世相繼富貴福故。迦葉常行貧舍而乞。來世令得富貴福故。今佛離貧富二心平等乞食也。
善男至正行下。第三結也。
汝等至之相。第三總結勸修有三。此初結。涅槃真實相。即結說無死滅涅槃及舍利。
或時至根力下。第二釋現有涅槃及舍利所以。有二。初牒現有滅及舍利。後釋現有所以。如文。
若供至纏縛下。第三舉益結勸。初舉益中。先離八難。興云。逢事諸佛故離佛前後難。遇善知識故離三塗邊地北洲無想天等。不失善心故離世智辨聰。福報無邊故離盲聾等後成二果。速當出離者成菩提。不為等者證涅槃也。
如是下第二結勸修也。
爾時至深行下。第三妙幢領解。本文有二。一聞法。二得益。今加領解故總為三。此初也。
合掌至眾生。第二領解也。
身心至有。第三得益有四。一智慧功德二嚴圓滿。二依此二德惑障除滅。三依惑障滅故清淨法恒流。四依此清淨恒流利他行具足。本云得滿所願心無疑惑踊躍歡喜身心快樂內外遍滿。初句明初。次句除障。次句法流。後身心下明利他故。今文總略而逆明之。言身心者明第四行。身者外利他。心者內自利。妙幢若不疑佛壽命。不能得自利利他。因其為有疑自他皆解。故言身心快樂。又身心者通自他快樂。內者我也。外者化他。今即攝之。言踊悅者明第三事。淨法流故生踊悅也。嘆未曾有總明初二。具如本也。
說是至菩提心下。品第三大段時眾領解。有三。一大眾得益。二四佛不現。四佛歸本結顯本跡一身常義遣無常執。故為得益。三妙幢還室。初也。有二。一聞法。二得益。無等等者。宜云。至理無與等故。能證是無等理。故曰無等等。
時四至不現。第二四佛不現也。
妙幢至本處。第三妙幢還室也。今文但說妙幢還本不明主在。本經不明妙幢還事但言主在。故云時四如來忽然不現。是大會中准釋迦在。理應雙存。新舊互說。故梁釋云。說常有三。初為妙幢說應化身迹常。次為陳如明法身本常。今此四佛不現等者。第三結本迹一身常。四佛不現結迹不離本。唯釋迦在結本無別迹。同。四佛去者。此經五佛共說不成。答。既結本迹一身不離。故知不去。問。四佛不現以此何顯本迹一耶。答。嘉祥釋言。雖有四歸。處無異故也。

分別三身品第三

略開三門。一來意。二釋名。三決疑。初中有三。一為成諸佛出世本意。謂諸佛意。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三身故出現世間。合廣明之。二欲令眾生勤求妙身。謂諸有情唯愛身命。故先總顯佛之常命。今則別明佛之常身。故梁釋云。開經體中。上明四德之果。第二此品正明三身之因。欲示上壽量中二種常義。兼示得三身之果。先據能化。今就所化。故先品後此章起也。三利益時機謂見聞者必得解脫。及虛空藏并諸天眾。得解廣利。弘經國土。故下云。如是知見法真如者無生老死。有聽聞者無不解脫。乃至廣說。
二釋名者。應言身品。而言三身品者。法身上有三身因。(隋云。應言法身品。法身為因故。)一性得大空是化身因。二性得如如智應身因。三如如境是法身因。此品正明一法身上有性得三身因。及修得法身果。廣上信相中意。廣前陳如中意。故言分別三身品也。隋加云。自性真實不破壞故名法身。乃至身者依義。法身為應依。應為化依。化為眾生所依。具如下也。(曉云。三是數名。增二為義。身者積聚義。真實義。依止義。初在應化。次唯法身。依止義者通收三身。此品之中開諸義門分明簡別三身道理。故言三身分別品也。莊沼及興多取此說。然興加云。梵云怛利云三。迦耶云身。迦羅毘致云分別。故真諦經云三身分別品。今從此方故云分別三身品。)若就三點四德等分三身。已如上說。若分三身體者。性得三身及修得如如境智並屬法身。修十力等斷惑應身。神通相好等是化身。如下具說。
三決疑者。問。此品廣明三身果相。何故梁總料簡中。云此品正明三身之因。對壽量說四德果耶。答。興云。壽量之因皆含其果故。即因中說果三身之相故。正顯理行因之三身。而謂此品顯果三身者。所謂如言執義以迷釋尊之旨也。又釋。三身因果一體。隱顯為異。故或稱因。或名為果。義無相違。
爾時至眾中下。第二此一品明三身因也。大文有三。初菩薩請問。二如來解釋。三爾時虛空藏下。大眾信解。初二。一出請人。二明請事。初又二。一標內德。二歎外儀。初中有五。一時節。二名字。三智德。四慈悲。五處所。
初爾時者是時節也。大有五義。一說壽量竟之時。二眾坐於此三身下種成就解脫之時。三心不高下堪聞法時。四如來欲說時。五大眾欲聞時。(隋云。時有二義。一別論。是說壽量品竟之時。二通論。即梁前序品中五種三義是也。今通三時。具如疏也。)
二虛空藏者出名字也。七地之下將入八地。始欲現前證見法身之理。從理為名曰虛空藏。隋云。虛空大有三義。一容受。二無邊。三遍滿法界。具三義故曰虛空也。藏亦三義。一道前生死藏涅槃是所藏。二道後涅槃藏生死。涅槃是能藏。三道內望上是所藏。形下曰能藏。此人是七地之頂將入八地。乃至故曰虛空藏也。十信十解十行信見如如。十迴向至七地比見如如。八地已上證見如如。佛地至見如如。今依論釋。初地見如如遍滿非安立諦。(曉云。位階十地。如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云。乃至爾時眾父灌頂聖王今虛空藏是。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住於初地。次入二地乃至十地。於一一地中過無量劫為諸眾生現作佛事。而恒不捨菩薩所行。故知法雲。虛空藏名略有二義一依事。如彼品說。為迴父王使得正見。從虛空中能雨珍寶。爾時地神乃至阿迦尼吒天皆歡喜唱言。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時佛印可名虛空藏。二就理。如虛空藏菩薩經言。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印所印。案云。此菩薩文登十地。法性虛空以為自身。即以自身虛空為藏於福智之寶。封以虛空之印。依是義故名虛空藏。具如彼也。莊沼衣興皆取此釋。)問。此菩薩今在何耶。答。曉云。如大集言。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八佛世界微塵數等佛土有世界名大莊嚴。彼土有佛號一寶莊嚴。宣說無上大乘之寶。有一菩薩名虛空藏。以大莊嚴而自莊嚴。乃至廣說。
三菩薩者明智德也。如上解。應言菩提薩埵。菩提此言覺。覺即地。地自修行。隋云。覺即智慧。有四覺義。一應覺。二覺悟。三覺分。四令覺。初是所照。法身之境。二能照。般若之用。三道品。等資般若。四慈悲。說十二部化眾生。又初一初無畏。次兩第二無畏。後一後二無畏。又初斷德。次兩智德。後一恩德。具此三故名佛陀。佛陀是覺。薩埵云士。義有二。一訓事。二訓治八道事治化。(此中記文可脫落故。)
隋云。四摩訶者此言大士。即是慈悲。(興即取之。)有兩住。一十行已下是覺士。十迴已上是大士。二八地以上是大士。七地以下是覺士。十迴向決捨二乘曰大士。八地自行已滿正覺化他曰大士。今文正明此人是八地也。
五在大眾中者明處所也。有二義。一示正師。師於大眾中說故可尊。二示正學。明此人本妙幢室內大眾之中說故可信。隋云。有三義一示正學。明此人本在信相室內大眾之中已聞四德之果。次請三身之因。已如前注。三身非定是因。亦非定果。若義說。法身為因。應化二身為果。二即同也。三示正教。於大眾中說故可信也。
從座至供養。第二歎外儀。有六句為三。初句尊重正師。三句尊重正法。二句尊重正行。有師有法故行之。初句有二義。一明不著樂。二明不遲緩。初義有三。一不著睡樂。二不著倚樂。三不著臥樂。後不遲緩亦三。一不失時節即不遲緩。二懃求請法故不遲緩。三究竟修行故不遲緩。(隋加結云。為此三故即從座起以請法。)
二尊重正法有三句。一偏袒(示執持之相。)除不信受。不信受如漏器。此有思慧。二著地。除不正行。不正行如穢器。此有修慧。三合掌除不聽聞。不聽聞如覆器。此有聞慧。又前四句明四種應證。一正行應證故。從座起不放逸。未來應得正行。二清淨應證故。偏袒除無著慚。未來應得清淨。三道果應證故。著地除顛倒。未來應得道果。四利地應證。除散亂故。合掌恭敬他。此四次第可見。又偏袒右肩有二義。一外慚他。二內羞自。羞自有三。一菩薩上羞羞自。二緣覺中羞羞法。三聲聞下羞羞人。自羞者未出家時不作惡。羞法者出家後有戒法。名不作惡。羞他者見人時持戒。不見人時使作惡也。漸亦有三品。如上也。俗法謝罪。內袒兩肩以表敬前人。佛法異俗。故袒一肩。示內羞自外漸他。故知莊云此中應言膝輪著地西域必無右膝著地者非也。又違多例。且此三藏豈傳無哉。諸教皆准。破戒人名為劫食。持戒人名負食。無有禪定諸行故。應上遍故。羅漢為慚愧食。乃有禪定等戒無慈悲智慧潤益他故。菩薩名為許食。具有慈悲智慧潤益諸生故。右膝著地有二義。一除散亂之心。謂著地安靜。(無有散動。)久住聽法。二除不信受。謂胡跪著地。(內心寂表。)屈曲受行。右邊者種種便易也。恭敬合有二義。一明自無憍慢謂隱我有德顯他有德。二明自無貢高。謂顯我無德不隱他有德。
三頂禮下二句明正行。一句恭敬。(隋云。頂禮。)一句供養。初有兩義。一尊重禁戒。二樂沙門道。身口頂禮尊重禁戒。禁戒防七支故。心頂禮者表有定慧。即是樂沙門道。沙門道是定慧。(興即取之。)但三業作禮有三義。一前人有耳無眼。我口禮之。二有眼無耳我身禮之。三無眼無耳心禮之。第二有三句。一得天眼者身禮之。二得天耳者口禮之。三得他心者心禮之。欲明三業生善故。說三種禮也。(又三義。一明我身清淨身禮他。二明我口清淨口禮他。三我意清淨故意禮他。三業清淨故。我三業禮之。具如隋述。)後供養亦成三種正行。一明自修行斷放逸。二明福田行斷無明。三如理行斷諸見。初即內心能自信因信果故。今行於布施。福田行者知有好田故。外能供養正師正法正眾。後有二義。一不為貪。二不為見。謂為智慧求解脫也。(不如外道供養曰奉事火等解脫也。)不為貪者。為慈悲度他。不同二乘但為自樂。(興總依之。)此六句得六種果。如別說也。隋云。金花表法身。寶幢表應身。幡蓋表化身。化身有慈悲。下覆如幡蓋應身勝出生死降伏四魔如幢。法身無寶為萬法之本。如金花也。(沼興取之。)
白佛至修行。第二出請事有四。此初明可請之地。地即佛與世尊。世尊是慈悲佛是智慧。智慧通達。慈悲平等。故可請也。
二云何下。標能學之人。正是菩薩。(隋加云非二乘。)
三於諸如來下。舉所學之境。是三身也。隋云。三身不一故言諸也。即此三身總言如來。前序疏云。法身有六義。一離四謗曰如。登至見曰來。(隋彼加云。登道後至見曰來。)二無五相曰如。離五執曰來。三道前無雙異曰如。道後體顯現曰來。(祥即取之。)四無境異智曰如。智能照境曰來。五從因至果曰來。果不異因曰如。六十號經言。在果他即是他曰如。他在因中不異我曰來。五相者。一無淨不淨相。除闡提執修十信。二無我不我相。除身見執修十解。三無苦樂相。除聲聞執修十行。四非常無常相。除緣覺執修十迴。五非明非闇相。除始行菩薩執修十地。二應身有二義。一照法身曰如。登應身曰來。(隨彼舉此。祥云。乘如實道曰如。來成正覺曰來。)二境無相曰如。智稱會曰來。三化身不過時不待時曰如。八相趣果曰來。(隨彼略也。祥即依之。隋今皆。取具如彼也。)故三身佛俱稱如來。隋云。世尊有八義。一無為過三世。二寂靜示作心。三自然無師悟。四智慧無一不知。五大悲化他無盡。六神力具十自在。七自利具足。結前六。八利他具足。結後三也。佛有十義。今略舉也。一佛有四種覺勝天鼓。天鼓有四義。一賊欲來自然鳴令諸天覺。欲去亦爾。二天鼓若鳴除諸天怖修羅之心。佛名除生死怖。三天鼓鳴令諸天受生安樂。佛名涅槃樂。四天鼓鳴令諸天貪樂生死。佛名令捨生死。二眾生有三。一睡而不夢。如小乘無覺。二亦夢。如中乘亦覺不覺。三不睡不覺。是覺如菩薩。佛過此三故名大覺。三佛有三。一假名佛是化身。有世俗之覺。二寂靜佛應身。覺如如寂靜之理。三真實佛法身。性照之覺。具此三覺故名佛也。如是三身非三慧境故甚深。眾聖愛惜名之為祕。四見難見故言密也。具如上述。
四如法修者。正請學行。本云如法正修行。如法者。如理事二法。修行者。修是學也。行是解也。具語應言云何如法聽聞如法思惟如法修行耶。初一聞慧。次一思慧。後一修慧。此明入修慧位未識修之方法。故但舉修慧為問也。善識三身之相除放逸無明諸見曰正修行。故此品以因為宗義耳。
佛言至解脫下。第二佛答有二。一誡許。二正答。三若此金光明聽聞下勸勤。(莊即依之。)初有三。一讚。二誡。三許。善男子者讚也。有四義故。一因於如不顛倒。顛倒謂因中五陰有真我倒於佛果。非善男子。二疑惑。疑惑果地如如之理為有為無。(常言無常。)非善男子。三起大悲。欲化眾生是善男子。四願樂菩提。欲求如如法身是善男子。今此大士具彼四義曰善男子。善女人亦然。
諦聽下第二誡。言諦聽者即聞慧。善思即思慧。念之即修慧。此三即器無有三過。義如上釋。(沼云。功德施菩薩金剛波若論解。謗聽者心專一境。善者於如理義生信無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真諦釋云。諦聽者即生聞慧。聞慧離散亂過。如仰器。善思者生思慧。思慧能尊重離放逸。如完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攝念離顛倒故。如淨器。述莊意也。興同依之。)隋有二釋。初即取之。後云。又問中不問聞慧。答中舉者。通化下位也。但三慧有二途。一小乘如常釋。二大乘出地持經明十位聞慧。十行思慧。十迴修慧。次登地位。初二兩地是聞。三地至七地是思。八地至十地是修。聞慧以十二部經為境。於文作理解。思慧以十二部及文下義為境。承文取義文下義為境。修慧但以義為境。(悲文取理。)般若不見聞義。如如為境。(般若見儀為境緣。如如不有不無也。)三地方是思者。初地依教布施。二地依教持戒。並是於聞。三地方思十二門禪。四地思道品。五地思四諦。六地思因緣。七地思八解脫。此皆思慧也。此中有兩意。八地任運修行。非作意修行。九地修四無礙。十地位登初處。故與法王子名也。八地修無生無滅。即是法身不有不無。九地修四無礙。十地修法王位。八地以上無復作意。故皆曰修(隋取後義。)言諦聽諦聽者有三義。一初一誡除散。後一誡生靜。二初一生聞思。次一生聞持。(初一生聞思三慧。後一生聞持波若。)聞持通十地。聞思如前。三表如來見物堪聞正法喜悅無已。故誡之。如善哉善哉也。八地無作意而言。以修慧名義因八地耳。不言八地實有修慧用也。(就此隋說三種好器。與此少異。如彼。)
吾當下。第三許說。有三義。一果其請意。二合其意勇。三使其領聽。此三次第相生。分別者分別三身也。(又初吾當明正師。二為汝明正學。三分別明正教。非吾不能答。非汝不能受。非分別不可解也。興即取之。)
善男子下。第二正答有二。一略答。二依此二身說有餘下廣釋。初有四。一列名。二釋義。三前二種身下出體。四利益自他下明用。生起可見。初也。此三身義是經正宗。故統略云。今依金光明經略以十五門釋三身義。一列次第。二為緣門。三權實門。四感應門。五涅槃門。六三相門。七滅三心門。八三同門。九三意門。十依無依門。十一常無常門。十二治三障下三三淨門。十四二無所有門。十五料簡門。(如是諸門總攝為三。初二釋名。次一出體。後十二是諸門分別。意即可見。然此諸門與梁同異。而義無乖。當文知之。)此即初門。就文有四。一讚能請之人。二出所請之理。三列三身之名。四歎三身之體。(隋云結也。)初也。四義如上。故云善男子。
一切至三種身。第二出所請理。
云何為至法身。第三列名。今述二義。一次第不同。二立名差別。言次異者。略云。此經及法華論。從末至本以明次第。從本至末其義易解。莊顯意云。若依此經說化應法。依無上依法應化身。次第有二。一觀行次第。謂從淺入深。如求根莖先尋枝葉。二本末。謂從本流末。如依樹根枝莖及榮。如下依空出電等。如是依法身出應等。(興云。三身次第經論不定。或法終化。即唯議論本末次第。或化至法。即此經證入次第故。)問既有二義須本至末。何故此經從淺起耶。答。化物次第故。疏第一云。三身化物又有五義。一化身為說。應身令行。法身後得。二化身為聽聞。應身為思惟。法身為解脫。三化身是俗。應身明真。法身明第一義。四化身生俗諦智。應身生真諦智。法身生第一義智。五化身化二乘。應身化菩薩。法身顯如來也。(興云。諸修行者。先聞化身所說正法。如說修行漸入聖地。亦聞應身所說妙法。轉達法界斷微細障而證佛地。五法所成圓法身故。妙幢聞佛八十年命而疑常壽。故四佛說報壽無盡。陳如亦聞供舍利福而求一願故。如喜見廣說法身。以是義故。今遂前品化妙幢等。從粗至細令悟之意。故以證入次第而標三身。)此五義中初之意也。
立名別者。法花玄第九云。經論列名不同。或名法身舍那身釋迦身。又名法身報身化身。又名法身應身化身。又名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曉云。化身亦名應身。應身亦名報身。法身亦名自性身。(沼云。化身略有五名。一化身。二父母生身。三隨世間身。四生身。五假名身。應身略有六名。一應身。二受用身。三報身。四智慧佛。五功德佛。六法性生身。法身略有五名。一法身。二自性身。三真實身。四如如佛。五法佛也。)今總攝釋。化身九名。謂前後八加變化身。夫生身者父母生身之略名也。既立別名。此亦准之。應身八名。准上知之。法身七名。前六加毘盧遮那也。問。既各多名。何故此說化等名耶。答。諸佛本意。總為利生。化名是顯。餘稱隱故。餘准之知。
如是至出生死。第四歎三身體有二。初指身歎體。後對眾勸知。此初也。言攝受者。舉此三身攝佛土德盡也。問。無上依經云。無上菩提攝三身盡。是故名為菩提行處。今何翻耶。答。曉云。建立三身有三種義。一依三道理建立三身。甚深道理。廣大道理。萬德道理。如次建立法應化身。乃至此義出於無上依經。二依緣不同建立建立三身。一差別緣。二平等緣。三與此二作所依緣。乃至此義出於起信。三依相不同三身。一多相。二一相。三其本離一異相。乃至此義出於此品。若如初門。所立三身不攝此中所說化身。故彼三身不攝菩提。但說菩提攝受三身。今此三身。菩提功德無不盡攝。故言三身攝受菩提。廣如彼也。阿耨等者。隋有二說。初云。此言無上正遍知道。(宜云阿曰無。耨曰上。多羅曰正。三藐曰遍。三曰知。菩提曰道。)亦言正遍知見。一體三名。又約三身為三。法身覺。應身道化身見今謂。菩提既有五種。簡前四故。金剛仙論第二云。超出三乘十地之表。故言無上。永離斷常恒照中道正理。故云正遍知道。具如義章第十二。正玄第八。及五性抄。
若正下。第二對眾勸知。若者汝也。舉虛空藏勸諸菩薩故。本云菩薩摩訶薩皆應當知。准此故知莊云後勝利者非正意也。然在列名之前異今。而義同故。言菩薩者七地以下。摩訶薩者八地已上。具如上辨。列此等眾勸知三身。故云皆應當知。今即准之。
云何至化身下。第二釋義。此為緣門。又二。初總據諸教。後別依此經。就初曉云。為化眾生權現是身。故名化身。應機而現亦名應身。離一切障與理相應。故名應身酬於萬行現勝報相亦名報身。諸功德法所依之體。故名法身。自體本有終無改變亦名自性身。此餘諸名如常說也。依梵網花嚴等名釋迦身。二乘等所見身。此等名義思准可知。梁攝論云。由佛本願自在力故。似彼眾生變異顯現名變化身。(莊云。改本令異名之為變。無而忽有說之為化。沼取故云。變謂轉換本形。化即同也。取隋如下。)智論云。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准下生身故名父母生身。又云。佛有二身。一隨世間身。二法性生身。明佛悲願示同世間入住出胎名隨世間。涅槃云。佛有二種。一法身。二生身。亦望父母所生故名生身。梁攝論云。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現此身分別所作非真實名假名身。就應身名。舍那身等亦准前也。梁攝論云。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或赴菩薩機如應說法。故名應身。或應昔因故。次唯識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十地論法花論名報身。波若論云受樂報佛。以果酬因義如曉釋。楞伽說功德佛智慧佛。如文知之。智論云法性生身者。依法性起名法性生。據法身中佛所見者義亦顯也。攝大乘云。此身與功德法相應。故名法身。唯識等同。梁攝論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自然得。名自性身。意如曉也。又云。身有二種。一真實身。二假名身。寶性論中名實佛。楞伽云如如佛。義并可見。後法佛者。沼略。今謂。出法花論。義同法身。普賢觀云。釋迦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此顯遍法界故。如是總是法花疏意。具如彼也。
  別依此經釋名義者。隋云。化者變改為義。殊形異色變動多方。應者相應義。十力無畏不共法等。此是應身。法身為本。與本相應故曰應也。法者自性義。自性真實為體名之為法。略云。為三緣故立於三身。雜為眾生說種種法現種種身。名為化身。但為菩薩說一味法現於一身。謂奇特相好以為應身。唯以如如及如如智為法身也。法花疏第十一云。本有義為法身。酬因義名報。應物義名應。(宜云。無而忽有曰化。應是醉答義。法是軌則義。具如彼辨。沼同。故云以能引導無而忽有。目之為化。)隋云。此三通名身者。是體之異名。(宜取故云。身是已體義。)身者依義本義因義。依者依法身故有應身。依應身故有化身。依化身故有出世善根功德也因義者。法身出應身。因應身因應出化。因化身生眾生善根功德智慧。亦得因道前法身生十信化身。因十信化生十解等應身。因地前應身生登地法身。本義者。法身為本應身為末。應身為本化身為末。化身為本眾生善根為末也。(曉即取之。加積聚義。如前應知。)
今文次第釋此名義。即有三段。此初化身有三。一標。二釋。三結。初也。言菩薩者標能學人。(沼云。二問。一云何菩薩。二云何了知。)若爾。答中何在釋此云何菩薩之問耶。子疏下都無答此。故知此中正問所修法。不問能修人。但可先總問中兼在此意。故曉下云。如是見者是名見佛等者。此段正答云何菩薩為法正修行之問也。然此兼義。故上疏云。菩薩摩訶薩者舉能修人。於諸如來下問所修法。檢佛答文此正意也。
釋有三。一明修因。二明得果。三明化物。初也。有三句。一明修行。始在凡夫。二為一切下明修行體。體是萬行。三如是下明修行位。位窮金剛。
修行至自在。第二明得佛果有二。一句舉因。一句明果。大自在者十自在也。下具明之。
自在力至了別。第三明化眾生。有三。一知機。二識法。三行化。初也。有五句為三。初一句標。(隋云。標。十自在為本。)次三句。初句知欲樂。次句知行。後句知利鈍。(興即取之。)後悉皆了別一句結也。
不待時至行相。二識法。五句為二。初二句標。一不待時者歎智慧。智慧知時不逆化。二不過時者歎慈悲。慈悲恒欲化人。豈過時也。後三句釋為三。一處相應者釋知處。二時相應釋知時。三行相應釋知性。
說法至身。第三行化。二句為二。一句說教教化輪。一句現身化輪。一句現身化即神通輪。不明智慧。智慧是應身。(不明記心輪。記心輪是應身。亦名與念輪。亦名智慧輪。聖人化物不出三輪。有兩釋。一三藏言。一神通輪令伏。記心輪記彼心中所緣所念念事令生信樂。後為說法令解也。達禪釋通相生。次說法令入。後智慧輪令解。令解亦名與念。此三輪亦曰三田。生化福慧等也。興即取此。三輪釋之。)
是名化身。第三結也。
善男子至應身下。釋應身有三。如先。此標也。
  謂諸至真諦下。第二釋有二。初明體用。後無邊下釋名義。有三一明為化菩薩。二明為化二乘。三明為化凡夫。初也。言謂諸如來者。即應身非一。曰諸如來也。為諸菩薩等者明應身。欲令一切大士通達自識法身及為他說故。現此應身說真諦是我通達法。菩薩亦如是通達故。說於真諦化菩薩。真諦者法身也。具語應云我通達真諦說於真諦之二義。先句所化菩薩得理。後句明能化應身說教也。(宜云。說真說者。即是四重二諦。義如常說。)
為令至一味故。第二明化二乘。二乘見生死與涅槃異。見三乘涅槃殊。今令三乘見此等皆是一如如味也。
為除至歡喜故。第三明為化凡夫怖畏涅槃之無喜樂生死之有。佛今為令喜樂涅槃之真實怖畏生死之虛妄故現應身。(曉興即依。莊云。為解一味者。十地菩薩未得法界相清淨故。於生死涅槃未達一味。為身見等者。三地已下未能永除俱生身見。)三機文明。二乘雖隱准先後顯。況又云初地菩薩雙照二諦平等道耶。又此等聖豈稱身見怖歡喜。故如本釋。
為無邊至相應下。第二釋應身名義。有二。一明末應本。二明本出末。初也。言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者。二義釋之。一應身無邊利益化物皆是佛法。此悉以應身為本。二應身顯示無邊佛法故為本。(宜云。應身為重垂迹說法化人。二乘怖畏生死樂於涅槃。菩薩不著生死不樂涅槃。遠離二邊故曰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者。本云如來相應。此應身與法身如來相應也。(隋云。謂與性淨萬德相應。相應有二義。一法身是覺了。即無分別。應身亦爾。末似本故曰相應。二法身是本。本能出末。末應此本曰相應。具此二義。明相似者。如化身以應身為本。亦以法身為本而示曰應。以不似故而應身有色有虛妄等。此亦示似本而是應者。謂隨順於本而有者曰應。逆於本而有者不曰應也。取此沼云相似義也。)又義。無邊佛法者法身。(隋云應身者。)作本者。法身是應身之本也。如來相應者。應身如來無邊佛法。與法身之本相應也。(曉興依之。)
如如至得現。第二明本出末。(隋云。有二。一舉本。二舉末。此初也。)本義有兩。一如如及如如智。此是中修得法身為本。二願力。是因中修得慈悲為本。(舉本有二。一如如智為因。二本願為緣。)由此二本有應身也。應言如如如如智力故。慈悲願力故。言如如者。一道前如道後。道後如道前。二生死如涅槃。涅槃如生死。三人無我如法無我。法無我如人無我。四境如智。智如境。具如先品釋。如如是境所知。如如智是解是能知。二義論之無兩體。欲示萬德唯一如如。又如如明斷。如如智明智。智無分別。斷無結累。(宜云。本願者四弘誓。具如彼。)是身得現者。由本有末也。(此即舉末有二。一現身。二現相好。此初也。曉云。初言如如如如智者。是舉如來所依性得解脫若。體是如如非所修得名如如智。真諦三藏作如是說。有餘師說。是修生智。而不近文意故述先說也。言願力者。是依法身所起願力。次言故者。欲明依本法身真如真智。復依昔起大願之力。依此二本故現是身。)
具三十至圓光下。結。但應化二身有二義。一但取智為應身。色皆屬化身。二三十二相盧舍那及千百億八相成佛是應身。種種殊形是化身。(此第二現相好。相好智慧聞內是應身之通義。若別論。智是應身。色是化身。曉依。故云。梵網說三重佛通攝應身。以法示現正覺相故。乃至是舉八相成道所現之相。為簡化身六道之相。故舉穢土最粗之相。況顯淨土無量相好。總而言之。為三大故能與佛法之本相應。如來內德依二本故。所現相好具足外相。內外和合名為應身。)問。莊徵曉云。若依彼說。此言應身者。取樹下成道非他受用。隋形六道身名化身。若爾他受用身是何身攝。又言法身與應身本者何關應身。又彼為字應成無用。答。如是三難雖不足言。而為幼識。既云是舉最粗況顯無量。審見此旨。又據應身有其二種。何起虛言。又先為者是明為人。今言為者即明為法。是其用耳。問。梵網舍那攝應身者。應身有二。何身攝耶。答。莊云自受。今謂。他受用也。問。若爾何故宜云。是盧舍那遍滿法界無處不在。故華嚴云。或現盧舍那。充滿世界海。眾生罪所障。雖近而不見。答。彼經合說二受用名盧舍那。蓋依自受。彼經亦說盧舍那佛所坐蓮花有分量故。問。若他受者。何地能化。答。沼云。二地說戒度故。問。楞伽言。報佛如是一時成就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十地論云。後報利益。摩醯修羅智處生。是何佛耶。答。經論同處。如千釋迦通應身攝。具如彼也。(宜同。故云。摩醯天宮成道。此大釋迦。即千釋迦之一佛也。)問。經云百億四王乃非非想天。豈非百億摩醯首羅。又百億釋迦俱成道故。亦應有伽耶百億耶。答云。宜云。雖有百億天宮而有千釋迦。非是每百億而有千釋迦。又百億伽耶成道故云百億釋迦。具如彼也。問。此中正舉誰所見耶。答。莊云。此說他受用身。而言三十二相等者。依共所見粗顯相說。理實他受用有無量相好。又據最少說三十二。又釋。總說自受用等。(沼云他受用身有二種。一四善根位所見之身。二地上所見之身。今此但說四善根位所見之身非三乘同見故。下云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又梵網云。我今盧舍那等。若非四善根所見。更有何身云千釋迦等。)今謂。共見據義勝也。故曉公云。為解一味及除身見。由此文證。此品應身通化外道及二乘等。(依此興云。法身如來平等性智。以利他善為增上緣。為地前三乘及十地所見細相五蘊名為應身。)然云是地前身等者。此中一身。故不相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大般若三百八十一廣說。(沼云。瑜伽四十九。十住婆沙第六。薩遮尼乾子經第六廣說也。)項背光者。宜云。縱廣一尋也。是名應身第三結也。
善男至法身。第三釋法身。有三。如前。初也。
為除至障下。第二釋有二。此初釋如如義明離四謗。即是上明境及斷二義也。
為具善法故。此後釋如如智。即上明能解及智二義也。具諸善者。是一切善本等。具修性得也。
唯具至法身。第三結。明如如如如智之外無別法也。(曉云。唯有含二義。一除遣義。二單獨義。除遣義者。離如如境無別境故。離如如智無異智故。單獨義者。雖境非智亦非境。而境不異智智不異境。同為一味。故言唯有。如是一味無所不無。故曰如如。如淨名言眾賢聖亦如等。故如如即智名如如智。然此離障非今始離。從本以來是如如理與諸染法不相應故。具一切善。亦非始具。無始以來是如如智恒沙性德恒相應故。故此理智是自性得。性得之法即是法身。以之故言是名法身。如佛性論云。如來性者自清淨故。能染容者自性。故言無一法可損。過恒沙數等不捨。不可思惟諸佛功德恒相應故。言無一法可增。又攝大乘云。此中自性者。是諸如來法身。釋曰。此三身中若以自性為法身。自性有二種。定以何自性為法身。一切障滅故。一切白法圓滿故。唯有真如及真智獨存。說名法身。以此等文證知。此經說如如智為法身者。是自性得非人功得。人功得者屬餘二身故。)故知。沼後解。應身者通攝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是自性真如。言如如智者如實相般若等者。違此等教。又復自語前後相違。下四句分別門既云。然佛三身諸說不定。如佛地唯及論識論。佛四身區分無雜。餘即通說。如攝大乘自受自性合名自性法身。他受用身名為應身。說有人天菩薩聲聞間雜見故。乃至問。何以得知自受用身亦自性法身攝。彼論第九云。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等。第十又云。諸佛法界即是法身。應知恒時能作五業。一救濟災橫業。令見佛者。盲者得眼聾者得耳。如是等。論自問云。如說法身非六根境。云何今說盲得眼為法身業。答。由昔大願成法身已起化身用。今得眼等。以末歸本言見法身。實唯見化。莊通攝論即有二釋。後同沼也。初云。此舉能證意取所證者。(興依同論返破此云。不應難言後所得智既非真智。非法身者不離真智故。)今謂。既云自性有二種。豈可迷哉。又彼及為字如所執者甚為無用。凡如是抑動久義者。皆為佛智無常之執。罪如經說。
前二至實有下。第三明體。即權實門。又明二義。初明體相。後辨權實。初又二。初辨因體。後明果體。就因亦二。謂通與別。故無量壽經疏云。能化因果有通別門。通門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緣得妙覺果。以三十二相業得化身果。亦可三種因共得一果。別門正因正果非二體故無因果相。而以悟義為因果義。不得正因得正果。但以緣自顯正法果。修成佛化亦無別因義。但在因時以慈悲願為化含識故。得成佛時。由此本願力乘無方身遍濟眾生。廣如五種佛性抄。後三身果體者亦二。言通體者即法身也。是真。二身是俗。又法身是本。二身為末。若別體者。疏第一云。化身以神通相好為體。(隋云。相好形色。)應身以修得福慧為體。法身以不有不無如如為體。(曉云。六道差別所現諸相為化身體。若劣若勝現等覺相并諸內德為應身體。本有雖智。性得相應離障圓顯為法身體。宜云。化身以慈悲為體。應身以萬德為體。法身以中道正法為體。并具如彼。)問。三身云何。答。大意如前佛住中述。又法花疏云。一法身栖實相土。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舍那。乃至名常寂光。故仁王云。唯佛一人居淨土。瓔珞經亦以中道第一義名法身土。然諸法寂滅不可言宣。但為眾生假名相說。故明身土。雖開身土實未曾二。約義不同故分為兩。能栖之義說之為身。所栖之義因之為土。如七卷金光明具有如如智及如如境。就義而望境則土也。二報身即應身。此有二種。一內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花論云。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攝。二外應之義名為報身。化大菩薩於淨土成佛。此以寶玉為淨土。三化土不定。或淨或穢。具如彼也。(宜取加云。如盧舍那即以自報變易淨土。若釋迦以方便穢土為土。)
後權實者。略云。二身是願力起。假名非實。法身是實。唯有如如及如如智故。雖合用如如及如如智為法身。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正與法花佛眼見六道相應。謂如如智見六道。見無所見即如如。無所見而見謂如如智。問。二利。諸師以為別門。統略何故入權實耶答因乘言便而略標也。非謂此門之正義者。次感應門。既廣說故。又二利者是三身之用。眾德欲示體用之別。今顯體用不離之義。故攝此門。下感應等是用之末。今據用本顯不相離。故不違也。就文有三。一標。二釋。三結。初也。
為前至根本下。第二釋有二。此初略釋也。
何以至別法下。第二廣釋有二。一明法身之外無別二身。二明二身寂滅方是法身。初也。何以故者。何以故法身是本二身為末耶。法如如者如如境也。無分別智者如如智也。此二是法身。法身二義之外無有別應化等諸佛法也。(故法身實。應化為假。)一切諸佛者。一切本地法身諸佛。離上境智二如無有別法。豈有二身出法身之外。
一切至佛地。第二明二身寂滅方是法身。言一切諸佛者法身佛也。(興即取之。)智慧具足如如智。(曉興即取。加云。無德不圓。)至見方具足。無別應身智也。煩惱滅者。即是法如如境。(無障不盡。)出四謗也。(隋云。即是十如如境。至道後時離也。)得清淨佛地者。具上二義方得佛地。法身也。(曉興依之。)
是故至佛法。第三結。是上法身之外無二身。二身寂滅方是法身故。法如如境智攝二身一切佛法也。攝義有二。一本攝末。二實攝假。法身本有而言得之有三義。一修得得於得。二性得始顯現。三生死虛妄始得盡也。
  復次至究竟下。第四明三身用。即感應門。如如智與如如無有分別。而能現應化身。喻如日月水鏡及日月光。三事皆無分別而有影現。一如如。二如如智。三願自在。因眾生感故得有應化兩身影。問。文說二利有六種譬。(莊云。一妄相業果喻。二盡空難思喻。三如來涅槃喻。四入滅盡定喻。五水鏡現像喻。六空現異相喻。)何唯舉此。答。略故舉終而攝初也。就文有三。初正明法身有自利利他之用。二從依法如如下出眾生疑。疑法身無分別不應有二身之能。三善男子云何下佛釋。不明二身用者有三義。一前已明竟。二末即本。三二身是有。有用信故不重明之。初有三。一法。二譬。三合。(曉興取之。)初又三。一標。二釋。三結。(曉莊沼興皆取此也。)初又二。一總標自他。云至究竟者。自他皆至佛也。(隋有二義。一即取之。二眾生未盡他未究竟。自不異他亦未究竟。即明盡未來際。究竟他即自究竟也。)一切諸者。法身佛也。
自利至如如智。第二別標法如如。謂體清淨也。無四謗故是自利。如如智論智境故。(隋云。出應化故。)是利他。又自利明成就境界。境界即法如如。利他明成就智慧。智慧即眾生法如如智也。問。說二利有幾處。答。曉云。然此二利諸文不同。若依無上依寶性論等說。法身是自利餘二身為利他。大莊嚴論對法論等。受用身是自利。變化身為利他。法身為本即具二利。今此品意明法身是二利本體餘二身是其末用故。莊顯意云。有此異者。且如法身有其二義。一內證義。二二利依。應身亦有二。一自受用。是自利攝。二他受用及變化身。是利他攝。又自受用亦有二義。一內證如如境。二外起大悲。各據一義互不相違。(沼即複之。)
能於至自在。第二釋亦二。一總釋。二別釋。初也以得自在力故。能有自利利他之用。
成就至用故。第二別釋。言種種者釋如如智。種種是自利利他二種用。應言種種用故。無邊用故釋法如如。無自他二邊異曰無邊用也。問。法身絕事。何以言有無邊用耳。答。曉云。即是法身自在之用。如攝大乘智差別云。此法身在幾自在。若略說有五自在。一淨土顯示自身相好無邊言音不可見自在。由轉色陰依故。二無失無量大安樂位自在。由轉受陰依故。三具足一切名字文句聚等中正說自在。由轉想陰執相差別依故。四變化改易引攝大集牽白淨法自在。由轉識陰依故。(莊興取之。興加第五義云。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蘊依故。)此中總略說其五種。於一一中各有眾多自在差別。故言種種。如是一一法身為量。周十方界遍三世際故言無邊。
是故至無邊下。第三結亦二。此初別結上法如如無有自他二邊及限量。應言無量無邊用故。
種種下第二結上如如智有自他二種用。亦應言是故分別佛法種種用故。今言差別是用義也。(沼云。大品云。出三界故無量。越十方故無邊。義用眾多云種種差別。)
善男至果報下。第二舉譬。妄想為本如法身。由妄想有煩惱如應身。由煩惱有業如化身。(曉莊沼興影皆取之。)具由前三有果報。如由三身有世出世果也。
如是至聲聞法下。第三合之有二。一依法如如如如智合妄想譬。二說種種下合果報譬。不合中兩。中間兩是應化二身。合本兼末。又此中本明法身用耳。就合果具有三乘果。佛法即大乘也。佛云種種者大小乘佛。緣覺言種種者有伴無伴。聲聞言種種現滅不現滅等也。
依法如至思議下。第二出眾生疑有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也。疑云。法如如及如智。皆是無分別。云何現應化之有。(曉云。初言虛空藏者。扣機之辭。興述意云。准舊經本。虛空藏言或有或無。有者應勝。此人申時眾之疑故。)
譬如至思議。第二譬。如空不可畫。設能畫之此不可信。法如如如如智無分別。而能現應化不可信也。(曉云。法身如虛空。無相無分別。應化如嚴具。有相有分別。)
  如是至思議。第三合也。
善男子至成就下。第三佛答有二。一還牒上疑事。二正解釋。(曉莊沼興皆取之。)初也。
善男至成就下。第二釋有二。一舉出世事譬。通為凡聖利鈍二人說。二舉世間事。別為凡夫鈍根人說。(曉莊沼興即皆取之。)初有二。一舉應佛已入無餘。明佛如如及如如智無分別而應。二舉入滅定。明大士如如及如如智無分別而應。此初有二。一譬。二合。初也。(曉云。猶如過去須扇多佛。入涅槃後化事如本。願力熏習猶隨逐故。莊云。月氏留影。又現雙足等事。沼且取之。)
法如如至如是。第二合也。
復次至事業下。第二譬又二。初譬。(曉意准前入涅槃事。莊等意云。依前要期出定而作諸事等。)今謂。准前入涅槃喻。此亦正即在定而能作諸事業。猶如淨名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故曉勝也。滅盡之義。廣如義章第九。
如是至事成。合也。
善男子至影生下。第二譬亦二。一舉有。二舉無。(得此。沼云有體喻無體喻。准此前二亦是有體。入涅槃後是無體。入滅定作是有體。)並明法身無分別而有應化之身。此初有二。一譬。二合。此譬也。日月喻法如如。光明譬如如智。日月是本。光是末。水鏡譬修得慈悲。(沼加云。真諦三藏云。乃至影喻應化身。隋有二釋。初即是也。後云。日月譬法身。水譬眾生機。光明譬本願也。曉莊及興取此後釋。沼即雙取。即云。然准經云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即前釋勝。准下合文云以願自在力眾生有感。即後釋勝。任意取捨。)如是下合也。
復次至無相下。第二譬又二。此譬也。空譬法如如境。光譬如如智。水譬因中修得慈悲。鏡譬修得智慧。慧見慈念故作二身度之。而言空有影者。如無雲霧時見於青天。天現空影在水鏡中也。(曉沼取云。種種異相者。喻應化身諸相差別。空即無相者。喻於法身無諸色像。眼如彼也。)
善男下合也。言如是受化者略也。本云如是受化之眾故。(沼云。准真諦翻。應云如是受化之眾。是能感機。)凡夫二乘。化身化之。諸弟子等者是大士。應身應之(沼即取之。)於二身者。從本出末也。又通論二身皆為眾生。若別論一化也。(宜云。於二身者。從應現化。現種種相者。是他心等三種輪也。)於法身地等者。法身唯一。逐機說三耳。問谷。聲水月等定有不。答。婆沙有無具二釋。天親解。無之藉緣倒見聞耳。如指案目見於二月。並於第一上作第二知。如空非青倒作青見。因水光等轉見青影。亦皆是倒。如見第二月亦見第二影也。(莊依此義。)問。眼病見空花。亦見花影不。答。花月虛實不同。影亦有無之異也。
  善男子至涅槃下。答中第二廣釋三身。有五。一明三身體。二明三身位。三明三身用。四明三身因。五是法身惑障下。(此文超指。應言實如來地者由三淨故下也。下并隋疏既分明故。)明三身果。此即初也。十五門中。是第五約涅槃論三身門。此涅槃義大略如前。涅槃此言大成就樂。(隋云。即是三義。一大。二成就。三樂。)樂對凡夫苦。成就對二乘無苦而未成就。大對菩薩。菩薩成就而未大也。合論為二。開有四種。(曉云。涅槃之體無二無四。轉依所顯真如為體。但依義立二立四。)一性淨。二方便淨。法花論疏下云。本性清淨名為性淨。修方便斷煩惱得淨名方便淨。(曉云。性淨且名同相涅槃。即此如如凡聖一味。是故亦名同相涅槃。不同凡小。故名不同相涅槃。如十地論。)言四種者。一本來寂滅。乃至四無住處。中論疏第十云。本來自性清淨名為本來寂滅。因患滅盡名為有餘。果累盡滅名為無餘。法應化身生死涅槃無所住處。或二無我三無性理名無住處。(此約法體釋之。)今此疏云。一道前曰自性寂滅。是本有。二十信至十行曰有餘。餘有界外煩惱。而界內無患。三十向十地曰無住。不貪生死不樂涅槃。二處無住自在安樂。四無餘是佛果。究竟具足。如此四約行人階位次第有之。(曉云。如攝論廣說。故知前約法體辨之。)此中但以三種涅槃為義異。上正明二身是俗。法身是真。俗曰有餘。真曰無餘。三身無定處所。故曰無住。(意謂。攝論約修證階位而因果合論。故立四種。此經欲明果位涅槃。故但說三。莊意同之。沼云。四中除自性淨不由斷證一切得有故。不約明。)初中有二。一明餘無餘。二明住無住。(此初中者。前疏意。三種涅槃為初。四種為後。今就初中。)初中有二。一標。二釋。初也。
言二身者應化二身。一切佛者應化諸佛。說有餘涅槃者說二身是有餘。依身說無餘者有四義。一二身也俗故是有餘。法身真實故是無餘。二二身化眾生入有餘。法身示眾生得無餘。三八相入滅是有餘。(隋云。八相亦言十相。一下生。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亦言說法。八入滅。九上生。十化物。十相出華嚴。八相出十地論也。)本性清淨是無餘。四應身望法身是餘。餘有法身故。法身望應身是無餘。法身之外更無涅槃故。
何以故至盡故。第二釋也。一切究竟盡故。無餘章既明法身之理。此外無復餘法。亦應釋二身有餘義。一切未究竟盡故。例上知耳。(統略依此。故更不引。此并前四應言五義。)此就大乘。若具辨之即有五種。故寶窟下云。一小乘餘無餘。二大乘餘無餘。三佛菩薩相對說。四三身相對說。五大小相對說。曉公四門即此義也。具如五種佛性抄辨。
依此至涅槃。第二明無住涅槃。此意明三身究竟是第一義諦。皆不有不無無定處所也。文有三。一總標。二別釋。三合結。初也。依三身不有不無之理說一切三身諸佛是無住。二身是俗。不可住法身。法身是真。不可住二身。一身不可自住二身。二身外更無二身故。法身亦不可自住法身。法身外更無第二故。是故依此三身明無有住義。
為二身至別佛下。第二別釋有二。一略。二廣。就略有二。一為二身等者。釋為二身是俗不住涅槃之真。二離法身等者。釋法身無住法身之外更無有法身。不可自住法也。二身亦應言離於二身更無別二身。法身中亦應言為於法身不住二身。互舉一義。今義。為二身不住涅槃者。二身是慈悲化物。入生死不住涅槃。為法身故住生死。生死妄想盡。法身真實出生死之外。
何故至涅槃下。第二廣釋亦二。一釋二身。二釋法身。初有三。謂標釋結。初也。
二身假下涅槃也。(曉云。三義。一假名不實故。二念念不住故。三數數不定故。莊沼即取。)法身不爾者。不念念滅也。(異前三義故。)
是故下結也。
法身至涅槃。第二釋法身亦三。初法身二字標。次不二二字釋。無更第二故無所住也。(法身涅槃名雖有二。其體唯一。故言不二。)三是故下結。是故不住於涅槃者。不住二身入滅也。(隋云。涅槃者不可自住涅槃。曉云。既無能住所住之異。是故不住於涅槃。沼云。法身與應現不二。故亦不住。)此有倒難。故如本也。
故依至涅槃。第三總結。依上三身之理故明無住也。法身中既言不二故不自住法身者。二身中亦應言不二故二身不自住二身。互舉一義耳。
善男子至三身下。第二明三身位。十五中第六三相門。三相如文。略云。此意應是攝論三無性理。是法身也。就文有三。初說不得至於三身。此明道前。二說具三身。此明道後。三諸凡夫下明道內。初中有三。一標。二釋。三結。初有三句。有縛是夜縛。十信。有障是內障。十解十行遠離三身是心障。十迴十地。具如如而不至三身。至三身極處是道後有此心。或令不至也。(莊云。梵音畢栗託。此云異。繕那云生。謂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異類異故名異生。具如娑沙。而此言凡夫者。翻家須語便故置凡夫言。相者體相也。興取。故云相者體性。)何者成就相下。第二釋有二。一有三障。二無三身。初有三句。一遍計所執相者。本云思惟分別相。是皮。分別五塵名字句眾等。障化身。(隋云。分別五塵名字句味及十相等。是皮煩惱障化身。曉云。遍計所執從能計立名云思惟分別。分別所執名之為相。)二依他起相是肉。依梨耶識生我見等。障應身。三成就相是心。障法身。(曉云。圓成實性不可壞故。名成就相。)成義有三。一皮肉已亡。斷道位成。位成後猶起此惑曰成相。二斷皮肉竟斷道滿。此心令勝道不成。故曰成相。三有此心相令法身不成。此心若盡。法身即成。曰成相也。(隋云。此即真實性。是淨品。即智障。此明三性。具如大論。)
如是至不能淨故。第二無三身。亦有三句。一不伏皮曰不解。二不斷肉曰不滅。三不除心曰不淨故不至也。(曉云。不能解者謂分別相。但應遍知非斷非證。故名為解。不能滅者是依他相。應永斷故。不能淨者是成就相。應證淨故。)
是故下結也。
如是至淨故下。第二明道後有二。一明三惑亡。二明三身滿。初有三句。一能解是皮。十信伏皮。有化身。二能滅是肉。十解十行斷肉。有應身。(隋云。三十心。)三能淨是心。十迴十地斷心或。有法身。(隋云。十地除心法界淨。曉云。能解。分解所執諸相。故得普現化身相。能滅。染分依他起相。故得應身諸淨功德。離染顯淨圓成實性。故能證得最淨法身。)此文對前二明道前無三身。此明道後有三身。(隋云。諸佛者法身也。)
善男至得至下。第三明道內修三身。有三道如次文。十五之中第七滅三心門。就文有三。謂標釋結。初也。遠離等者不能至於遠離等者不能至遠離三心之道處。曉云。諸識名心意識。心名之訓有其二種。一中實義。二緣慮義。中實義者集聚所顯。如樹中心能茂枝葉。為諸枝葉之所集聚。此心亦爾。能茂習氣。故言集聚一切種子。緣慮義者。此心緣慮無暫息時。非如餘識有時不緣。故言於一切時緣二種境。意思量義。識了別義。廣如彼也。(沼云。凡言心者有四義。一真實名心。如般若心。即真如理亦名心故。勝鬘云。自性清淨心。彼名乾栗心。二緣慮心。即通八識。彼名實多。三積集義名心。亦通八識。通能所積集故。四積聚故最勝名心。即唯第八。今此緣慮積集二義名心。)
何者至根本心。第二釋有三。一明所斷惑。二是能斷道。三明所得果。三中各三。在文可見。初也。起事心是六識曰皮。依根本心是肉。曰阿陀那。第七識。根本心是阿梨耶。第八識。(統略依之。曉莊即取。曉云。六識外緣。能起煩惱業果事。故云起事心。末那內緣。親依本識計為內我。故云依根本心。阿賴耶識能持種子起諸末識。故云根本。莊云潤之。沼有三釋。初即本也。)此八識義廣如義章第三八識義也。若轉八識得大圓鏡等四種智。如宜述之。
依諸至根本心盡。第二明能斷道。言伏道者十信。法斷道者十住至十迴。最勝道者。本云勝拔道。拔者拔出六識也。初地至金剛。
起事心滅至法身。第三明所得果。十信能作神通化身利物。十解已上有智慧能作佛應身。十迴至金剛見法身。但三身有二義。一教道。佛以三身教化眾生。二證道。眾生受教證得此三。初又三。一以如如示眾生法身。二以智慧示眾生應身。三以解脫示眾生化身。(隋云。以如如解脫大定及色藏等現眾生化身。)就眾生證此法亦三。一除心見法身。二除肉能以智慧作應身。三伏皮能以解脫神通現化身。此文中明眾生證道三身。後明三身用。即是如來教道之三也。(教道之三。宜曰用。證道之三。宜曰體。)問。准大莊嚴及唯識等。佛地方起三身。今何十信作化身等。答。沼云。此約圓滿得。若據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後。在十信位分得化身。許彼菩薩八相成故。初地已去得應法身。勝天王般若說有十法身。十地之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薩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是故下第三結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四

寶曆二年九月十六日此卷寫得了直備太神宮之法樂
始筆於七月四日
寶生院成慶
同三年十二月四日再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