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十

輸入者 劉映霞

善生王品第二十一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先引他行詔誨學者。今舉自行勸勵時會。故此品來。二則云。令識先王法故。先引正論令知世間法。今舉善生令知出世法。世間是本。前品已陳。出世由生。此品應辨。又為機宜。
二釋名者。善生即本云善集。之義即是釋迦本身。寶冥即是阿閦往行。品中明此善生王事。仍以為名。(祥即取之。法華疏云。法華疏云。所行有利他符理。清昇感樂之義目之為善。生者義顯。沼云。梵云俱舍羅此云善。嗢婆婆此云生。舊云善集義翻非正。興云蘇三跋婆羅闍。此云善生王。即釋迦昔請寶冥弘經之名。修菩薩時由十善報生弘經福。故名善生等。)故知沼不正者非也。先由十善。次得輪王。後能弘經。豈非善集。故曉云。能集諸善後能弘經。故為品目。
三問答者。問。輪王必出增劫之中。何故今言佛後出耶。答。從多說之。亦有此義。故法華云轉輪聖王至。又沼云。問。第二僧祇劫逢寶髻佛。云何此品云佛涅槃善生王出。答。寶髻佛多。又復非必第二劫初善生王出。是餘時故。准此知之。
爾時至因緣下。第二正明釋迦弘經。大文本二。初長行標。次頌正歎。(祥曉取之。)今加第三大眾奉持為三。(莊沼興。)初也。今謂有二。一結前。二復告下生後。則云。欲令廣通遍告大眾。
即於是下。第二正歎。三十二頌為二。初二十五頌明行因。後應知過下七頌明得果。(祥莊興依。)就因有二。初二頌明行檀。後二十四頌明聞法。祥云。初福德。後智慧。(興即取之。)就初為四。一捨國城。二捨珍寶。三捨眷屬。四捨身命。則云。雖有諸行且陳初施。前頌外物。後頌內身。(興即同之。)又於過下。第二聞法有二。一九頌明聞法緣起。二有十五頌正明聞法。(祥即取之。)初中又二。初二頌出聞法之人。後七頌明人所得夢。初有二。初半頌明能化之主。後一頌半明所化人有三。初半出名。次半歎德。後半明處。本云其王有城名水音尊。於其城中止住治化。
夜夢聞下。第二有三。一一頌夜中感夢。二有五頌覺已推求。三有一頌得見讚請。初也。又三。初一句聞佛。次半頌見僧。(沼云。梵云羅呾娜此云寶。俱他此云積。舊云寶明寶冥者竝訛也。)既非梵音。何得知訛。若約翻者。寶者法寶。明者慧明。由持經寶智明如日。故言寶明。此意顯然。冥亦准之。然本以明屬於經者。即互顯故。無相違也。後一句聞法也。
爾時彼下。第二覺推有三。初半頌明覺後歡喜。二有一頌半明出城尋訪。三爾時寶積下三頌至比丘處。有五。初一頌明比丘行解。二有半頌明至比丘住處。三有半頌歎比丘容儀。四有一句示比丘名字。五有三句明比丘持經。
時王即便下。第三讚請有三。初半頌恭敬。二一句讚歎。三一句勸請。唯願之言。本屬請文。今付讚嘆者。轉勢爾耳。
寶積法師下。第二正聞法有四。(祥興取之。)初五頌許可。二有四頌為說。三有一頌得聞生解。四于時國主下有五頌報恩。初中有八。(興即取之。)一半頌比丘許說。二半頌諸天歡喜。三一頌嚴拭道場。四一頌敷舒法座。五一頌天神雨花。六半頌大眾雲集。七一句比丘出定。本云是時寶冥尋從窟出。八一句諸天供侍。言天華者。本云以沙羅花供養奉散。
是時寶積下。第二為說亦八。初三句往說法處。二一句敬所說法。本云合掌敬禮是法高座。三半頌諸天雨花。四半頌空中作樂。五半頌登於法座。(興云。結跏趺者。即諸佛不共外道之坐。端身正念降魔之儀。以左押右即降伏坐。以右押左即吉祥坐。吉祥坐者即說法故。加者重也。有為跏不知所從。)本今諸本皆作跏字。此為所從。六半頌念諸佛。七半頌悲眾生。八半頌正為說法。
王既聞下。第三得解有四。一句聽法。一句隨喜。依本讚嘆。一句悲哀。一句歡喜。(莊影取之。)
于時國下。第四五頌報恩有三。初半明所報之法。二半標能報之心發。願等者。本云為諸眾生發大誓願。三有三頌出所報之事又四。一半發願雨寶。二半以寶利他。三一頌如願寶出。四一頌以寶供養。言咸供養等者。本云於寶勝佛遺法之中以用布施供養。
應知過下。第二七頌得果有三。初二頌明修因得果之人。二四頌明修因得果。三有一頌合結。(祥興取之。)初有二。一明善生。二明寶冥。本先於師。理實然也。今謂。二中各二。初中。先半得果。後半修因。後中。先三句修因。後一句得果。今謂。又可此初總略標也。
以我曾下。第二修因得果。此後別廣說也。為二。初有三句修因。後有三頌一句得果。初中又二。初句舉上聞經。後一句舉上行施。(興云。聞經智因。施寶福因。述祥如上。)
獲此最下。第二得果有四。初一頌一句得佛地東果。言百福者。則云。謂一一相百福莊嚴。智度第五凡有七解。乃至最後云。是福不可量不可譬喻。唯佛能知。又由百心故成百福。如涅槃經二十四說。云何菩薩謂清淨身。菩薩修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決定成五十心。是名滿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足百福。於一切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淨身。婆沙百思。義有小別。不能具敘。好者應見。二有一頌得人中報。三有半頌得天上身。四有半頌得值諸佛。
我昔聞下。第三合結有二。初半結行因。後半結有果。今謂。菩提如文。得法身者即是涅槃體。有遍照法界義故言真妙智。不同三乘理智別體。故花嚴云。無有一眾生不具真如智慧。乃至涅槃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即同本云如我所願。成就菩提。正法之身。我今已得。
爾時下。第三大段大眾奉行。

諸天藥叉護持品第二十二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此有近遠。近者。前明說德聽功既成佛位眾皆願持。今明行軌。遠者。序品以來廣說說聽之利。未顯彼儀。今即說之。故言其聽法者應除亂想。乃至法師處其上如大龍坐等。故此品來。二前明仁君求法之行而勸修之。今辨四眾聽經之事以教學之。又為機宜。
二釋名者。有於勝善天神所護。故從受名。(祥即加云。四眾聽受有勝善為神所護。故從受名。興即取之。則云。天與神護人持法。經陳此事。品以為名。)三決疑者。文初既明說聽之軌。何故唯言天神護持。答。欲舉護益以勸其心。又舉後兼前。問。既言此品正勸今眾令行學者。何故但有天神護持。不說四眾及修行耶。答。沼云。文影略故。前標告云即為諸天及諸大眾。後云天等聞說歡喜。歡喜即含修行義也。問。何偏告耶。答。則云。欲明福祐偏告吉祥。有善男女欲求福智。福謂修妙供。智謂了行處。諸行雖眾二門可收。即述本義。故說身子之修因云。供養諸神以植福。奉行正法以修慧。(興云。前六品中。吉祥在中。欲顯此品通成品弘經之行。故告吉祥以兼前後。)若爾辯天亦在中首。何不告耶。
爾時至奉獻下。第三四眾聽受。就品宜云。大文有三。一長行略勸。二偈頌廣明。三大眾奉行。(莊沼同之。)就初有三。此初舉供養諸佛。
二及欲下。舉諸佛行處。
三是人下。勸聽此經。聽此經即是供養佛。即能知諸佛行處也。則云。欲成前二種嚴修此二行。所謂演說及與聽聞。或復此中但勸聞法。雖舉演說意成聽聞。隨演說處令聽聞故。頌文甚顯。舊本亦云。是人應當畢定至心隨有是經乃至至心聽是妙經。意勸初修唯聽非說。(沼即同之。)
世尊即下。第二偈頌廣明。七十九頌。依本准今對前有三。(興即取之。)初二十三頌勸四眾聽受。二有三十四頌天神守護。三有二十二頌具諸勝果。初有二。一有二頌勸人聽受。二有二十一頌歎法力大。力大故勸聽之。(祥興皆取。)初也。二頌即頌上三事。初半行頌第一。次半行頌第二。後一行頌第三。
此經難下。第二歎經力大為三。初有七頌歎經力大。二有一頌半勸沒命聽。三有十二頌半聽受獲利。(莊影興即。)初也。為二。初一頌拔苦惱。後六頌生福慧。初又二。上半明力大。下半拔苦惱。
後又二。初二頌歎力大。後四頌生福慧。初又二。初一頌法說。祥云。初中後者。戒定慧三是也。亦可序正流通為三。後一頌舉譬。後又二。初二頌生福慧。後二頌生福德。(祥興皆取。)初又二。初一頌明得理。本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後一頌明見佛。祥云。前明證法身。後見應化身。後又二。初一頌生後果。後一頌生善因。
假使大火下。第二沒命聽受有二。初一頌己身忍苦。後半頌聽受此經。
能滅於罪下。第三明聽受獲利中有三。初七頌半見於勝相。二有三頌招於妙報。三有二頌得於美名。初也。又二。初一頌半明滅惡相。惡重等者。本云五星諸宿變異災禍。後六頌明見善相。(祥興皆取。)
相中有二。初二頌明有人弘經。(如前品中請主說主。前頌別明。上半請者軌。下半說者軌。後頌總該說故。聽者軌如文。)後四頌明聽者感見。此中又二。初三頌半相起。後半頌相滅。初中又二。初有一頌總標。後二頌半別列。言或見希奇相等者。本云及諸形相。即是小乘雜形。今即准之。就相滅中。睹容儀者。上諸相儀故。本云見如是等種種事已。忽然還不現者。本云尋復滅盡如前無異。此有二義。一前無此相。後時見此還滅與前無時不異。二初二見諸相生。後二見諸相滅。故云如前無異。(祥取前說。)今亦同故云還不現。
成就諸吉下。第二得妙報中三頌。為二。初一頌一句生善事。後一頌三句滅惡事。初中又二。初一頌外被稱揚。本云成就如是諸功德已。而為諸佛之所讚嘆。今准之知。後一句內有威德。本云威德相貌無量無邊有大名稱。今舉終兼始。後中有三。本今轉勢。初三句除外惡。二二句滅內惡。三二句還總結也。
於此瞻部下。第三外得美名為二。初半頌外名流布。後一頌半勝事具足。又有三。初滅外惡。二半生內善。本云遠離諸惡修集諸善。今准悉之三半還結外。
梵王帝釋下。第二三十四頌明守護有四。初三頌半明供養。二有三頌半明恭敬。三有二頌明讚嘆。四有二十五頌正明擁護。(祥即取之。)初也。有二。初二頌半別明供養之人。後一頌正明供養之事。
恒生勸下。第二又二。初半頌內心歡喜。後三頌身到法所。今謂有三。一頌天眾供議。一頌當生天所。一頌現到法所。
憐愍於下。第三又二。一頌歎現德。後一頌歎法行。
是人曾下。第四又二。初一頌總標護意。後二十四頌別列護人。就初本二。一勸聽受。二標守護。故本云。如是眾生常為無量諸天神王之所愛護。今略有初。
就後弘經人有九眾。皆就擁護之神分之。今謂。且初二頌天王眾護。二二頌天神眾護。三二頌藥叉眾護。四一頌金剛神護。五二頌鬼王眾護。六五頌諸神眾護。七二頌龍王眾護。八二頌修羅眾護。九六頌鬼女眾護。護者雖九。弘人唯三。一持說。二聽聞。三供養。後人文略。而准前例。理即無疑。下有讀誦而攝持說者。故為三類各有三品。今九眾者蓋恐此歟。能護天神應有品故。然本然護聽經人者欲勇初學。今多持者為重久修。各有其由故皆相氏成。此即初也。有三。初頌標列。一句總舉。三句別列。二半歎德。初句眷屬。後句歎德。三半守護。
日月天下。第二有三。初頌別列。二半歎德。三半擁護。宜云。明九神護持。一日天。二月天。三帝釋。四風神。五水神。六火神。七吠率。八大肩。(莊合。一云。那羅延天之異名。沼初取之。後又形大故名大肩。)更應審之。下別列那羅延天故。九閻羅辯才。若大辯。上已說也。(興取。曉云。此名靜息王。止息業報相違淨故。加云。名法王。引導眾生令出苦惱故。即辯才義也。)本云閻摩羅王。風水諸神。乃至大辯天神。准此異也。蓋大辯之所有屬歟。主初既標。今列眾故。下亦雖舉其類非一。故無妨也。
大力藥下。第三藥叉眾護有三如上。宜云。明五種大神護。屬四天王。一大力。二那羅延。三自在天。本云那羅延等摩醯首羅。問。本上文云大辯天神及自在天。何有重列。摩醯是自在故。答。准法花等自在有二。故不相違。四正了為首。五二十八部。正了神屬。名上已明。(意謂。第一大力藥叉。)本云二十八部諸鬼神等。散脂為首。百千鬼神。准此及今正了知品。應言四正了為首二十八部。五餘百千。
金剛藥下。第四眾護有四。一主。二族。三德。四護。
寶王藥下。第五鬼王眾護有三。准上。宜云。明五大神護。一寶王。本云摩尼拔陀大鬼神王。二滿賢。本云富那拔陀。三曠野神。四金毘羅。興云名孔非孔。(纂決云。此云真樂。)五賓頭羅。(此善取。此神黃色。故以為名。)本云黃頭頭。
彩軍乾下。第六諸神眾護。初三頌雜神守護。後二頌山神守護。就初宜云。明十四神護屬無熱龍。一彩軍乾闥婆。莊云。以彩色嚴軍。(沼影此云。以着彩衣為軍眾。)二葦王。常戰勝。沼云。諸草神王。三珠。以珠負神。四青頂。青神。五勃里沙。興云。此云雨。(沼云。勃里沙婆此云牛。牛神王也。頌文窄故略去婆字。)此釋不審。何者。若爾略去并字。應存婆故。六大最勝。七蘇跋拏。沼云。蘇此云好。跋拏云金。雞舍云髮。是好金髮鬼也。(興即取之。)。八半之迦。此云五。即五神。神足似羊。九大婆伽。此大威德小渠之神。十小渠并護法。十一獼猴王。十二針毛。十三日友。十四寶聖。今謂。准上既有并言。或可小渠與護法也。故十五神。
大渠諾下。山神守護。五神。一大渠諾羅。莊云。此樹神。(沼云。此云鼠狼。神名。興云。大渠諾者功德。拘羅者族。即功德族也。)二栴檀中勝。三舍羅。莊云。山名。(沼云。此云屋。山名。神依彼山。以山為名。)四雪山。五沙多山。
阿那婆下。第七龍王眾護有三。一列。二德。三護初也。有六龍王。一無熱王。二娑揭羅。則云。鹹海中龍。即護國品中大海龍王。(沼同。故云。此云鹹海。)三目真。本云目真鄰王。沼云。此云解脫。四翳羅葉。本云伊羅缽王。即舊伊蘭樹。五難陀。六小難陀。本云難陀跋難陀。具如本法花疏釋。
婆稚羅下。第八修羅王護有三。如前。明八神護。一婆稚。法花疏云。此言縛。是修羅中前鋒。與帝釋鬪被縛。因誓得脫。故以為名。具如彼。又翻最勝。(沼云。此云團圓。)二羅睺羅。此云覆障光。如羅睺障。又云吸氣。正法念經云。修羅有鬼有畜。羅睺是師子種。月是帝釋軍前鋒故。以手障之。具如彼。三毘摩質。此云嚮高。已其於大水中出大音聲自唱言我是毘摩質多故云嚮主。亦名種種疑。又云穴居。最是海下住。具如法花疏。(沼云。此云綺畫。興云。即吠摩質呾利。此云綺畫。以文其形也。)四母旨。沼云。此姨。五苫跋羅。此云食。亦非天名。亦云飲食神。(興云。苫跋羅量。此云河。從河名。耳大之神。)六大肩。七歡喜。八餘蘇羅王。
訶利底下。第九鬼女眾護。此有五類。一鬼子母類。二諸藥叉女。三辯才所領。四吉祥眷屬。五堅牢地神。初也。宜則指此為金翅護。蓋攝論之鳥鬼別故。
旃荼旃下。第二諸藥叉女。明三神護。一旃荼旃荼利。沼云。旃荼男聲呼藥叉。旃荼利女聲呼。(興云。旃荼女者。即主灶神。)二藥叉旃稚女。三毘帝拘。本云鳩羅鳩檀提。沼云。即齒長包者是也。(興云高峻亦名積。)
上首辯下。第三眾護。
吉祥天下。第四眾護。
此大地下。第五地神護。本云地神堅牢。今謂有二。初頌標列。後頌喜護。
見有持下。第三段勝果有二。(曉即取之。)初二十一行頌別明。後一行頌總結。初有八事。(祥興皆取。)一一頌增色力有六果。如文。
二一頌除災禍有三。一天災。二地厄。三內惡。初句次句後半如文。
三三頌出地肥有三。初自利。次利他。後利際。三頌如次。言六十八億者。(興云。前言厚十六萬八千踰繕。而今亦云六十八億。蓋兼火沙金剛際而是其間。若不爾者。可准萬倍三重三數。)何更致勞。則云。厚六十八億。謂迴文未盡。又以萬為億。應言十六。八億應言萬八。即十六萬八千由旬。與前經文義無乖害。況於舊本。此處亦深十六萬八千由旬。理必應然。無煩致惑。
四由聽此下。二頌生快樂。今謂為二。初頌蒙利。後頌離衰。言衰相者。興云。即大小五衰相。廣如婆沙。
五於此南下。四頌生百味。初一頌內喜。後三頌外利。有三。一頌果實成。一頌香氣遍。一頌甘味滿。
六於此贍下。二頌出妙花。本云生種種花。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則云。缽頭摩者赤蓮花也。分陀利者白蓮花也。若即舉前應言赤白。若舉殘者應說青黃。舊本四花借陳梵目。依斯可說青黃二花兼上赤白。四花具故。
七由此經下。六頌放色光。有六。一頌空淨。一頌光淨。則云。千光明者。起世經說。五百傍照。五百下照。餘義甚廣。應觀彼經。一頌宮殿。贍部金者。賢梵網經古跡云。梵云贍部。此云勝金。如阿含經閻浮提品。閻浮樹下有金。厚三十由旬。號曰勝金。金中勝故。即閻浮檀金也。一頌遍照。一頌花開。一頌味熟。
八由此經下。二頌調陰陽。
若此金下。第二一頌總結。(諸師取之。)有二。上半結因。下地結果。
爾時下。品第三大段大眾奉行。

授記品第二十三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前善生正論等雖明得果之人。未是親蒙記別。今正明人得記。(興即取之。)二夫勝法者非但經經廣善之人取成。亦兼結緣少善之類得立。因此勸物。故此品來。又為利宜。如樹神等。
二釋名者。祥云。授者云與。記者云決。亦云別也。於九道內分決此人定當成佛。故云決也。別義亦然。遙說來事以授前人。故名授記。前人領受故云授記。具如四卷及法華疏。(莊沼興則皆取此也。興云。梵云毘那佶梨那。此云授記。釋字及義即取本故。加云。記者識。)
三問答者。問。三聖廣行得記無疑。結緣少善同授記者。昔天自在光王既助流水共濟魚命。今何樹神不與菩提記耶。答。若同萬天是初行者應共與記。樹神此是上地應作。先既蒙記何假與矣。問。若爾三聖不應記耶。答。若以此義良如所問。但今欲勸時眾弘經之心故記。故沼云。妙幢已入八地。先蒙記故。今勸持經故復重說。問。若爾何故前不與記。謂夢見品或喻讚後。如法花會三周說法。周周之後各各與記。不在後故。答。依此應知必有所以。沼有二釋。初即如前。後云。又解應前與記。此方記者含多義故。一為成前。又前十千時未赴會。亦顯一聞皆得作佛況久修學不得佛耶。故此時記一言多益。故無過也。問。准法花經。聲聞授記既有六義。今菩薩記意趣何耶。答。今亦然也。准彼知之。問。大論云。法花祕密明阿羅漢受記作佛。今明菩薩作佛非祕教耶。答。義亦思知。
爾時至提記下。下四品。第二明上三人弘經得益有二。初一品正明得果。後三品舉因成得果義。果即得記。得記必由勝因。故後三品廣示往行。(祥興取之。沼即取此為來意。故云。與記者明行必得果。果定因成。故護持後有授記也。)此即初也。大文有四。一諸天眾集。二佛為授記。三樹神懷疑。四如來解釋。今加第五樹神領解以為五也。(興即取之。)初有三。初明眾集所為。二正明諸人眾集。三明到敬如來。初也。依今有二。初結前。後生後。
時有十下。第二文。今謂有二。初總唱數。後別明主。在初時字莊沼屬上。興付下云。眾集有二。一天來所以。二時有十千至聽佛說法眾集欲聞。本云是時即有十千天子故屬上者。好違此也。主名。本云威德熾王而為上首。
俱從三下。第二文也。又三。初敬相。後聞法。則云。天子先來而於今說為引授記。若謂始來便違聞法。
爾時佛下。第三大段佛為授記又二。一授妙幢。二授二子。三授十千。此授記義。法花疏云。一乘要義眾經大宗。今略釋之宜開七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能授人門。四所授人門。五階位門。六料簡門。七同異門。(沼總取此撮為四門。謂取初後二門合為初授記所由門。釋名如上。三四即取為第五授記差別門。第六略之。披對應見。)今略述之。
一來意者。此有四義。如前第一即是初意。又三聖萬天依經淨心則悟無依中道正觀。行與佛應。故授佛記。(沼云。三義即開此也。)餘准如彼。
二釋名者。此有三釋。如前是初。(沼等取之。)具如彼也。
三能授人者。此經授記凡有二人。一佛授記。二菩薩授記。此二別者。佛即具授通別兩記。言別記者。如來者具三達智。知此人當成佛久近。故與劫數之記。如此三聖萬天記等。故名別記。言通記者。如辯天等皆云聞經一念修行速出生死不退菩提。而不記劫數久近。菩薩居因三達未圓。但與通記不得授別。(沼取此二云總別記。是第五門中義。)
四所授人者。凡得記人自有三種。一凡夫。二二乘。三菩薩。今因此經備與三種。以此三人皆有佛性必當成佛。故并記之。文處可知。(沼云。授記所由三義中。二三在此中故。然云。所記有四。一種性位。二發心位。三不定二乘。四菩薩。此據顯了。若隱密記及平等意樂。亦通定性及無性者也。)非但違佛顯了授記四種聲聞。亦謗世親佛性妙旨。廣折如別。
五階位門。經論不同。或說一種授記故。真名授記經。或說二種。如涅槃說遲記速記。此有三義中云。善根熟者授以速記。若未熟者授以遲記。又有二種。總記別記。如上釋之。大論說三。一自知他不知。為利自故不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為利他故。三自他俱知。俱利自他故。首楞嚴四種授記。一未發心受記。此有二人。一都未發心而與授記。如鳩鳥等。二雖已發心而未成立名未發心。二已發心授記。亦有二種。一初始發心即與授記。二發心成立名為發心。即十信位。三不現前受記。謂三賢菩薩未得無生忍故。未堪現前與無生記。四現前受記。初地已上得無生忍堪現前授無生記。地持論有六種授記。四文同前。明位少異。第五時量時定。謂劫數有限。第六時無量時不定。謂劫數無限。此二猶上總別記耳。具如疏辨。(沼取後二教說授記加云。寶雲同首楞嚴。莊嚴六種亦同瑜伽。又說六種。謂剎土等。則引頌同。剎土及名號。時節與劫名。眷屬并法住。記復有六種。)即祥八果中之六耳。今於六中但有三種。所謂時節剎土名字。若據前者。一種可知。二種記中即是速記。或通總別。三中第三。四中第四。
六料簡門。法花論明六種授記中。經有五無怨略之。妙幢等記即別記也。五十億僧及萬天子同記。若望前即後記。若行經者皆為不退。是通行記。既是一乘。即具因也。(興八卷疏第一。准法花論為五。意少異故。如彼辨也。)更以四句釋之。一同時得記成佛有前後。如萬天子。二同時得記同時成佛。如五十億諸比丘也。三前後得記前後成佛。如三聖是。四前後得記同時成佛。義應有之。又有大小相對四句。具如文也。問。經中既訶受記。如淨名破彌勒。三世間中即無受記。無生法中亦無受記。今何故說有受記耶。答。為破有所得。言人為能授法為所授。如來為能授菩薩為所授。故破受記。今為對聲聞人言羅漢不成佛。是故與其成佛之記。又彼不見能授所授故即得記。今明記無所記。故云受記。二經不違。又佛法有二諦。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依世諦門說法故有受記。依第一義門說法故無受記也。
七同異門。問。授二乘記。與諸菩薩有何異耶。答。法花論云。二乘有佛性法身故與之授記。非修行具足故與記。若菩薩有佛性法身。又修行具足。是故與記。故大小受記不同也。(沼授記所由三義中。此為初也。)問。授聲聞記。與緣覺記何異耶。答。大開四句。一在三界內聞經得記。謂緣覺及聲聞因人。二在三界外聞經得記。緣覺果人。三亦內亦外聞經得記。羅漢有二。一值佛。界內聞經得記。二不值佛。如法花化城品中明佛後羅漢。生三界外聞經得記。此三句大判為言。(後句略之。義可知故。)問。何以得知緣覺界外聞經。答。花嚴云。菩薩將欲下生。以天眼觀世界。若有緣覺放光照之。若覺知者即取滅度。不覺知者移往他方。既三界內不值佛。故知三界外聞經方得記也。若有緣覺值佛者。前有界內聞經得記此義少可。
就初妙幢授記有二。初對機。後正記。初也。問。先授如意通告梵王。今授妙幢何別告耶。答。互顯其文。又欲開妙幢廣行之跡。所以別告。欲廣發時眾求佛之心。故通告也。
汝於來下。後正記也。准法花就文二。初明修因。後明得果。初也。彼云。汝過無量劫供千萬佛。奉持正法具菩薩道。初明修因時節。後明修因。因中初明供佛以植福。次持正法以修慧。後具諸行祕結行成。今意准之。故舉初後以兼中也。終言已者即顯結成。意謂。妙幢過此多劫種修福智二嚴既已。故言已也。無量劫者。莊云。即依日月歲數無數劫說。非大劫無數。何者。大劫無數要經三無數。非無量劫故。乃至廣說。即取本義。故大乘玄涅槃義云。無量阿僧祇是小劫。三十三阿僧祇是中劫。三阿僧祇成佛是大劫。沼述意云。然劫有多種。如法花論有五種。謂晝夜月時年。或說飢饉等為三劫。或說一增一減為一劫。如二十住劫等。或說八十增減為一劫。即火災劫。或說七火為一劫。即水災劫。或說八七火一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或說無量風災為一劫。即三大僧祇劫。或說二八十劫為一劫。如此賢劫。或說多八十劫為一劫。即星宿劫等。盡彼千佛出世時量總名一星宿劫故。如法花經中說劫數。多約晝夜月時年等。如說十住等位各經爾許劫者。即風災等劫。今此云過無量等者。即過增減或風災等。非大僧祇。修行成佛不過三故。(則同。故云。無量等者謂依大劫。非標無數。不爾妙幢已居八地。但一無數即成菩提。寧復更過無量等劫。乃至三無數劫。是決定理。具如彼也。)
問。根有利鈍行有勤墮。如何定說三大劫耶。答莊沼則意同云。唯取作意極精進時。非是通取修不修時作不作意。故雖勤墮根性不同。俱說三祇。問。若爾何有超過人耶。答。則云。有極精進許少超越。而諸經言實無小法。佛得菩提。復有經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初依遣相。實無可得。後依發心故可初成。五菩提中有發心故。廣如智論。非初發心便得無上。若執此理甚違諸教。今依瑜伽尚許分超。若案起信全無超者。如彼論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僧祇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姓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我有超越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上來二義各有所憑。化導之宜應隨取捨。故涅槃云。佛難成與速授記。說佛易成與遲授記。然今且許分超之義。如能仁佛望慈氏尊。初發心時曉四十劫。但由精進遂得超越。超越之相應結頌云。於布髮翹足。飯虎求法時。如次超八九。十一十二劫。此四緣起廣如諸教。沼云。若爾八地已去。無漏觀心一切時續。如何說有超劫事耶。如釋迦佛第三劫初逢燃燈佛布髮掩埿超於八劫。第三祇滿修相報初逢勝觀佛。亦云弗沙。翹足讚歎超於九劫。答。有二解。一云。或有一類住遊觀心多。或耽滅定久。對此有超。若爾如何復云八地已去剎那剎那轉增進耶。答。據八地上住出已後長時而說。若爾如何云初地已上入住出心各各齊等。答。據不作意即功力齊。不同地前。設作意時力用不等。若執皆齊。如何得說智增悲增及於煩惱怖不怖別。一云。悲增智增怖不怖類。地地各齊。然說超者以智增望悲增者說超。若爾智增望悲增者自得成超。何須說彼布髮等耶。答。此等超增。是故偏說。或是化相方便說超。非是實爾。何以故。八地已上他受用土中。何處有泥須髮掩。何有名窟作佛安禪。若爾僧祇於智悲增何者而說。答。據智增者。問。上位然耳。下凡亦有。故涅槃云。有旃陀羅一發心於此賢劫成佛。今妙幢等何故云過無量劫耶。答。就教則釋久近時。經悟無生亦久近隨意。以悟無生不見久近相異。亦不見成不成異。故經云。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無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則知了悟久近不二。亦未曾久近。如大品云。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菩薩應如是。正幢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故知久近非久近也。
於金光明世下。第二明得果。依莊嚴論有六。如上。准法花經凡有八果。一化主果。二國土果。三教門果。四時節果。五眷屬果。六壽命果。七紹繼果。八住持果。具應如是。今略有二。謂國土果及化主果。(則意有三。如上引之。)此即初也。
當成下。第二化主果。號有通別。十方為通。此即別號。准大論釋往生品。明千天子見佛土莊嚴而發淨心。得記之時名莊嚴王。今悟金光法寶山王得成佛故。以立此號。下亦准之。
時此下。第二釋二子即以為二。各略修因但明得果。
是時十千下。第三授諸天記有三。初明得記所以。二正與其記。三結。(興即取之。)初也。今謂有二。初聞法。後根熟。
爾時下。第二也。有二。初知行成。後正授記。記中又二。此初修因。
於最勝下。此後得果又二。准前。因陀羅者。沼云。梵語。此云帝。(興云。主也王也帝也。)
  如是下。第三結也。
爾時菩下。第三樹神生疑有三。一略標疑。二廣釋。三結請。(祥即興影。)初也。則云道場成佛其神獨請。舊本具言名等增益。故云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名等增益。白佛言等。今謂有二。初序來因。後云何下正疑。
世尊我下。第二廣釋又二。初舉無行疑。後引有行釋。二中各二。初中二者。初總陳。後別列。後中二者。初舉廣行。後顯得記。文處可見。
世尊。是諸天下。第三結請又二。初舉疑。後唯願下請斷。以何因緣等者。本云何因何緣修行何等勝妙善根。(莊云。三問。沼即影之。)今謂。本今合論四問。准答知之。
佛告下。第四如來釋有三。一總。二釋。三結。(祥沼及興皆取此科。)初也。則云。應言告樹神筆誤為地字。請既是彼。告寧在地。舊本正云告樹神也。皆從等者。本今轉勢。本云皆有因緣有妙善根已隨相修因是十信。緣是十解。妙善根是十行。隨相修是十迴。有信有解有行有迴。故得記也祥云。因緣者。天子內有修行善因。外有如來本願之緣。故名因緣。又聞經生淨心善因。依聞大士授記之緣。故得授記。已隨相修者。謂六度等行。此天子已於過去隨緣相造修行也。
此諸天下。第二釋。言捨五欲樂者。即十信除闡提。二故來下明十解除身見。三既聞下十行除聲聞。四復得下明十迴除緣覺。聞他作佛故生迴向。(興云。有說。因緣者十信乃至除四障故。若爾修四十心應非初劫。故今勝妙因緣者標過去善。以答何因緣修何勝行。妙善根會者興現修行。而答種何善根也。)既由四事除四障故滿初劫行。何執非耶。又因緣者非但過去。通問二世。謂問過現在中有何勝行因緣。准答文及祥釋知之。種善根者非是現修。別問過行。今既言種。豈謂種日即得實耶。故本云已隨相修。今云勤苦修已。如祥釋也。亦由過去久修等者。本云亦以過去本昔發心誓願因緣。如後兩品所明事也。
是故下。第三結答也。
時彼樹神下。第五樹神信受也。

除病品第二十四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上略斷疑。今即廣明授記因緣以遣上疑。有二。初品正明弟子得記之因成授記品。傍顯釋迦修行成壽量品。後捨身品正明釋迦之因成壽量品。傍顯弟子修行成授記品。(曉莊影取。宜則略取。興即取之。)初復有二。此品明得記遠緣。謂顯釋迦為物除病報恩作善故今得記。即上品云。又以往昔誓願因緣。後品明得記近緣。謂與食與水。聞法報恩亦爾。(祥皆取之。)又此三品即明釋迦三品之慈。除病明下品慈。流水明中品慈。捨身明上品慈也。(曉莊即取。沼云。義雖可爾。文勢稍疏。壽量之因。前已廣明十度等訖。何復明耶。同一生修。何分遠近為下中上。義明不妨。或既勝劣勢力分遠近亦復不違。然判以為正壽量因。即文疏遠也。)若爾懺悔之行夢見廣明。何故滅障復廣說耶。答。晝夜別故。不例者。十度通明菩薩之行。捨身別正舉自行因。通別既異。豈非說耶。又一生內既有前後。何無遠近。既有文依樹神疑。顯記緣中聞佛名等近緣無疑。除病初云。十千天子本願因緣今為汝說。此為何緣。入文自云。二品第二廣明十千得記因緣有二。此品明得記緣起。流水正明得記因緣。既是本意。又此中遠近非據隔生。何者。除病即是濟人。何預助魚而為緣者。前治民病即王歡喜。後隨與象仍濟魚命。故云我為大王國土人民乃至濟彼魚命如我與諸病人壽命。故知據生取遠近者深為疏遠。又許勝劣。文無此意。若有示之。何勝何劣。又壽量云。釋迦無量劫中常以乃至骨髓亦持施與令得飽滿。況餘食。此事不說者。時眾何以得知。此下三品今正說之。故曉莊興皆依此意。而獨好異。言疏遠者還指自過。總言欲顯得記遠緣。又下品慈。又為時宜。如樹神等。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祥云。此明釋迦昔日大悲治病。故名治病。(曉莊則取。沼云。諸大違損云病。藥能對遣曰除。)
三問答者。興云。此三品既辨因成果。有何異義。答。前二正辨弟子果以兼釋迦之果。後一正申釋迦之因成壽量之果。以兼弟子修行成授記之意。此即本意。如上悉之。問。若爾。沼云。前品菩薩思惟。如來行長壽因慈悲不害。云何命短唯八十年。前雖云壽無邊。未釋慈悲不害之行。今此三品正明此行。何非正宗。答。妙幢但疑行因應得長壽。不疑長壽由昔何因。此品又云十千本緣今為汝說。不云為說長壽因緣。又流水品云由聞佛名等今得授記。不云由此得壽命長。故在流通非正宗耶。答。此釋應審。誰言妙幢疑長命果由昔何因。正所疑者。因果不合。行因既大。得果何少。是即以因疑果以果疑因。曉莊宜興皆取此意。如上既述。子獨求異。假令但疑果不疑因。非所疑故。設今雖說而非宗者。前十度等即非所疑。應非正宗。又彼品云說十度等。不云為說長壽因緣。何許壽因。以云由此十度等得壽命長。故應流通。若言不顯而義顯者。十千緣與藥與食。即前所標。常以飲食施一切等。文義既顯。豈非正宗。若以顯言為正宗者。喻讚品云。夜夢常聞妙鼓音。晝則隨應而懺悔。因斯當見釋迦佛。記我當紹人中尊。金龍金光是我子。共受天上菩提記。發願既宗。正記何通。故以授記為流通者大違此文也。
佛告至念之下三品。第二廣明授記因緣以遣上疑。有二。如前(祥興取之。)初又二。初一品明得記遠緣。後一品明得記近緣。(沼興即取。沼文如前。興云。初辨授記之遠因。後顯授記之近因。)初文有二。初誡許。後正述。初有二。一誡聽。二許說。(皆莊沼興皆取此也。)初也。善思念者。本云善持憶念。
是十千下。第二許說。
善女天下。第二正述有二。初述本生。二時王國內下述本事。(興即取之。)就初有二。初明本生時處後正明本生。(祥興皆取。)初也。有二。一時。二處。此時。有二。一佛在時。二佛滅時。
有王下。第二處亦二。一明王名。二明王德。(依此沼云此明國界。但見略意。細旨如今。)
是王國下。二正明本生有二。初父本生。八術。沼云如下。(興云。一知病。二知病因。三知病相。四知病後。五知病時。六知藥。七知藥治。八知藥禁。)後善女爾時下出子本生。兩中各二。一出名。二歎德。諸論。莊云四吠陀等論也。
時有國內下。第二明本事有二。一盡偈明慈悲之體。二偈後長行起慈悲之用。初有五。一國人有疾。二思惟欲救。三請問醫方。四父王為說。五聞說得解。(祥興皆取。)就初有三。一人民疫疾。二眾苦所逼。三起悲念心。(興取初後。)
作如是念下。第二思惟欲救亦三。一思眾生有疾。二思父醫已老。三今有無量下。思無能救者。
我今當下。第三請問亦三。一思惟欲去。
二時長者子下。正至父所。
三即以下。請問醫方。今謂有二。此初長行序。
慈父當下。此後偈頌諸。本四。今有五頌為二。初有一頌求哀請教。
後有四頌正問醫方。此有四事。一一頌問病因緣。二一頌問病食飲。三一頌問病藥治。四一頌問病時節。(祥曉興取。)初也。故本云云何當知四大諸根衰損代謝而得諸病。病因緣者。一因。二緣。因是四大。今言諸大。四大有二。一內。二外。外即地水等。內即肝肺等。外風火不調。內肝肺傷損。則令有病。諸根者如肝惡眼病。賢惡耳聾。今總攝言身衰壞也。故請觀音言眼如血。(隋云。眼之有病。興即取之。)舌噤無聲。兩耳出膿鼻中流血等。若五臟一二壞易治。三四壞難治若肝肺脾賢心五種皆壞不可治。而觀音能治之。次緣有六。一多行。二久坐。三多倚。四多眠。五多語。六多婬。多坐多眠生痰。痰病宜多行。多行多倚多語生風。風病宜多眠。多坐生熱。須四事等。若偏多則病發。多婬生一切病。即等分也。(祥有二說。初即取之。後下火多火少等義。興取本義。加云。四大不調肝肺傷損。諸根有病。即內因故。乃至觀音能治。內因必待緣。緣即威儀疲極。故問在何時。時亦有六。一多行等。莊沼同云。上半問得病因。下半問病生時。宜即同之。則云。一頌問病時也。)下既問時。答中亦發動四時。無別答此。治云。病有四下二頌正答。此者約文勢疏。彼是正答第四問故。至處應知故。正如本也。
云何取下。第二明病食飲有六。一過量食。足而不止。二少量食。未足而住。三過時食。飢方得之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五妨礙食。如良肉竟飲乳等。六不曾食物而食之。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又蘇蜜等分服之即殺人。又食肉食魚服乳令人病癩。故大本云。如人飽食魚肉而復飲乳。當知是人生死不遠。又取苦菜(興云苦參。)合密食。令人不能男。又脂。(興云豬。)膏煎白鷺肉食令人發惡瘡癩。此是相妨礙食。又風病冷澁味令人龜脊。若熱病飲酒食小麥牛肉等。令人失明吐血痢血。若病冷不得食甜肥酸鹽。令人鼻多汁滯利。(祥興皆取。曉云。飲食時節者。謂凌四時飲食得病。又有六時飲食。即取今也。)言火勢不損者。本云身火不滅。一火少。二火多。三火或多或少不定。四平等平等無有病也。若火少痰多。火多熱多。若風多吹火即多熱。風吹痰即少熱。(祥即此為病又緣也。)若風火痰等。故無病也。冷有二者。一風冷。二痰冷風冷則瘦。痰冷則肥。肥冷不得多眠多坐。風冷不得多倚多行。行倚增瘦。眠坐增肥。言身中火熱不損者。一言食後身內之火不能消滅此食。二言食已熱煩不止故言滅。三言食時熱病暫息。食消已後勢病更生而不永滅。故言食已身火不滅。應言食已風痰等病不滅。不文似如後釋。今意准之。(曉云。令火熱不損者。即六食中之初也。食過量也。火不能消。以此成病故。且舉初一也。興即取之。)痰者。本云水過肺病者多水損。肺即是痰病。地火通四時也。
眾生有四下。第三問治病類有四。如文。總集。本云等分。釋言一切即等分病。此四種各三品。一可治。二恒治不差。三捨而不治。初即新病。四大猶強。次是久病。四大過弱。後即已見惡相必死。若論治藥如醫方說。不可具明。下文亦略釋也。(祥興即取。興加云。下者即答文也。)
何時風下。第四問病時節。四月五月是風生時。六月七月風起時。八月九月風滅時。次六月七月熱生時。八月九月熱起時。十月至正月熱滅時。次十月至正月痰生時。二月三月痰起時。四月至七月痰滅時。(祥興取之。興加云。今問此事。沼云。前問初起時。此問病已發動時節。則同。故云。四問束二。前二防未病。後二療已病也。)問數已未。雖影本義。而得問旨。失同沼故。但如莊云。答五問中。三月是下四行。答第二時問也。剋性此亦將答四問。先定時節。未必正答。依今應言初一頌總問。上半問病因緣。下半問其時節。後三頌別問。三問如次。
時彼長者下。第四答有二。此初佛序時事。
我今依下。第二正答。(祥興即取。曉莊沼影。)本十七頌。今三十二行頌答之。諸師皆云有三。初之一頌標許。次三十頌正答。後之一頌結勸。初也。
三月是下。第二正答有二。初有四頌先定時節。後有二十六頌正答治病之方。(祥曉取之。曉云。初總明時節。後別答四問。)土寄王四等季。故名為等。故後問動病中。亦不問地火。地火通四時故。(依此則云。風由風增。熱由火增。痰由水增。總集俱增。無地增者。彼為本故。設令增者無病起故。)就初為二。初三頌半開雨時不同。後半頌總結。初又二。初一頌半明四時。後二行頌明六時。初又二。初一頌正分四時。後半頌釋。三三數之則有四時。春秋冬夏也。
二二下。第二明六時。今謂。對前又二。初半頌正分六時。後一頌釋。二二數之則有六時。以陰陽合為一時。十二月為六故。相續解脫經言二六十二。提謂經言有六時也。如正明建寅二月建卯。卯陰寅陽也。三月建辰四月建已。後去亦爾。
既知如下。第二總結。此有二義。一約定時。二約授藥。上句結定時。下句結授藥。就初本云三三本攝。二一二現時。初句結四時。後句結六時。(曉即沼影。)言三三本攝者。此有五釋。一一春有三時。正月孟。二月仲。三月季。若孟有現在。仲季在未來。若仲現在。則孟過去。三月乃不同在一時。而三月併屬一春時。攝以春為本。春有三月既爾。餘時三月亦然。故言三三本攝。二上三是三月。下三是孟仲季。三兩種之三皆屬一春時攝也。乃至五土寄四季。故云三三本攝。如寄王於木為木德攝也。(祥有二說。初中又二。取此初二意為初說。依第五說以為第二。後佛法義。本五加此即六種釋。皆具如彼。曉取祥初中第二意兼本土義合述意云。謂依五行以本攝末故立四時。又約二氣以現時差別故立六時。言五行者。正明二月木王。三月是季土王。四月五月火王。六月是季土王。七月八月金王。九月是季土王。十月十一月水王。十二月是季土王。此中孟仲是本。季是其末。今以四行之本而攝四季之末。故成三三以本攝也。興即取此釋前三三別說之義。沼略依之。)言二二現時者。對前又有五釋。一二時有二月。初一月在現後一月亦屬初時。後一月現。初一月亦屬初時。具語應言二二現時亦爾。二月為一時。一時中後有陰陽之二。故言二二。乃至五二二相隨。即有六時。時中有閏屬之亦爾。隋取五中第三釋故即云。四時有諸三皆屬年通攝之。六時有諸二亦爾。若戒律三時簡賊住。此中明時依俗法治四大也。(祥有二說。皆亦准前。曉亦述云。言二氣者所謂陰陽。大分一歲不過陰陽。前六月陽氣用。後六月陰氣用。二氣各有三時差別謂正月二月陽氣始秀。三月四月陽氣中用。五月六月陽氣終成。是謂陽氣三時差別。七月八月陰氣初起。九月十月陰氣中用。十一十二月陽氣終成。是為陰氣三時差別。依是二氣現三時別。故二二月以現時也。興即取此及本釋前二二為一節等之義。加云。陽始名華。陽中名熱。陽終名雨。陰始名秋。陰中名寒。陰極名水雪。即相續解脫經中二六十二。然花時亦熱際。秋時屬雨際。水雪還寒際。開合不同故。不違諸論三際各有四月之義。由此真諦。正月後半二月前半名熱初月。諸解中勝之。義既顯也。期云。四時三月雖同漢法。然彼印度黑月為初。謂從正月十六日為初。又彼月號各從星名。如西域記第二述之。)
當隨此下。第二正答二十六頌。准本為二。初有二十五頌答隨四時之病。後一頌明違時之病。初有七別。初一頌答上第二病食飲問。二一頌答上第一病因緣問。三兩頌答上第三治病藥問。四二頌答上第四發病時問。(曉多影之。)五二頌重答上第三治病藥問。六一頌重答上第二病食飲問。七既識病源下十六頌。重答上第三治病藥問。所以三過重答治病藥問者。初一示未病之前以藥將護。次一頌明正得病時以藥治之。後一明病退之後以藥補食。(興即取之。見下應知。)所以兩過答第二者。初一答明隨時食能資身無病。後答明違時食飲損身有病。依文取之竝可明也。(祥皆取之。非次第者。謂結集者或筆受家隨語便說。沼云。因答第三食飲將護。乘便即明發動時節。故答與問次第不同。)初也。本云隨是時節消息飲食。是能益身。醫方所說。謂本草諸藥方中。多明食飲時節有宜不宜。可依之也。(祥即曉云。如春木王其味是酢。酢不宜食。損肝成病。夏即火王。其味是苦。苦不依宜。損。心成病。秋即金王。其味是辛。辛不宜食。損腎成病。冬即水王。其味是淡。淡不宜飲。損肺成病。四季土王其味是甜。甜不宜食。損脾成病。能隨此時稍息飲食。即能答身而無病也。興即取之。)
節氣若下。第二文也。本云隨時歲中。諸根四大。代謝增損令身得病。言代謝增損者。四時來去令增損也。(祥云。四時去來。四大增損。曉云。春即水謝木代。木增土損。木主於肝。明為其腑。夏即木謝火代。火增金損。火主於心。小腸為腑。秋即火謝金代。金增木損。金主於肺。大腸為腑。王即金謝水代。水增火損。水主於賢。三焦為腑。四季土冬。土增水損。土主於脾。胃與膀胱以為腑也。興即加云。隨此增減無藥資身。必生病也。)
醫人解下。第三文也。今謂為二。初頌總明。後頌別解。言六節者。本云六大。是即六腑胃及五大。祥云。一大腸。二小腸。三明。四三焦。五就臟。六膀胱。(曉云。腑大於臟。故名六大。)身七界者。則云。經文自列。一味界。二血界。三肉。四膏。五骨。六髓。七腦界。味界所謂飲食消時。分為二分。一分成便利。一分成血肉。成血肉者名為味界。(莊云。梵音阿羅沙。此云味界。謂飲食入腹在胃分為二分。一去??即成大小。二味界即變成血肉分。沼即取之。)
病有四下。第四文也。今謂為二。初頌牒上病總勸知發時。後頌正對病別解發動時。春時動水故肺病起。(祥影。興即。曉云。肺是主金。為木之賊。故春木時。其勢增劇也。)夏日毛孔開通。外風得入引內風動。(祥曉興即。)秋日毛孔皆。熱伏內不得流行。故於內發。(祥興即取。曉云。熱是火氣。為金之賊故秋金時其熱發動。)總集冬發者。春時動水。肺病不差。至夏動風風病不差。至秋動熱。熱病不差。至冬俱動一切病也。(祥興即取。曉云。等分是土。於寒熱氣無偏增故。又能等引風熱等故。土為水賊。故冬水時其熱增發。沼云。兩頌答第二問。明病體數并生時。乃至亦兼答第五問中初四時問。食後病由癊下一頌。答第五問。)病體數者非是所問。先已知故。故自標舉正問治時。今為答此。先牒病數。何答體數。既正答彼四時發動。何執兼耶。又設許五問。第五問中無有二問。何存二答。又食後下一頌正答第五問者。何故無總集問耶。凡執角為方者皆由求異。當知此中答問之義。三藏盡理。不可異者。
春食澁下。第五答治病藥。今謂又二。初頌別明。後頌總結。本云肺病春服肥膩辛熱。服肥膩者塞毛孔令水不入。熱辛燋水寅通。故能治肺。(祥即取之。曉云。肺病無由水過所成。水性是冷。故以熱治。辛是金味。肺既主故相助。肺盧致病故以膩補也。)夏膩熱鹹酢者。本云有風病者。夏則應服肥膩鹹酢。及以熱食。夏月毛孔開通。宜以肥膩塞之令風不入。鹹酸性熱消水令結身堅實。故治於風病。熱食流汗引風令出。(曉即取之。)又治虛冷風不得進。秋時冷甜膩者。本但冷甜。即是石蜜。石蜜冷能治熱。(具如涅槃第二十五。祥云。冷甜蘇乳等也。曉云。冷與熱反。故相對治。甜味多冷。故亦治熱。而秋服者遮其發時也。)金主肺白色。大陽為腑。南方火主脾赤色小陽為腑。東方木主肝青色。明為腑。北方水主腎黑色。三焦為腑。中央心主土黃色。膀胱為腑。(曉上取之。興取本也。四時五行成相。五方五戒等義。廣如提謂經上辨之。)冬酸澁膩甜者。本云等分冬服甜酢肥膩。除風。(曉云。甜對熱分。酢對風分。膩對肺分。興釋。前三即取本義。後一依曉加云。故治總集病也。)
食後病下。第六答上病食飲問。肺既增水。食飲既多。腸胃盈滿。則發肺病。(祥興即取。曉云。肺在胸上。飲時乃侵也。)食消發消發熱病者。始食埿閏。熱病則伏。食消無潤四大枯樵。煩熱還發。(祥興即取。曉云。消時火增。故發熱也。)食消已後轉就虛疏。風入體故發風也。(祥曉及興即皆取之。)准時須識病者。本云如是四大。隨三時發。言如是三時者。飽時生水。消時生熱。消後生風。(曉云。等分是地。通三時發。肺病是水。熱病是火。風是風大。故言四大三時發也。興即取本。至此加云。既飲時發水。消時生熱。消後由風。故准三時以須識病。)
既識病下。第七重答治病藥問。此明差後補損方法。(興云。對病之藥雖復已答。病愈之後宜藥補養。故今重釋。沼云破藥補藥。即此意耳。)本略以二頌半明之。今廣有十六頌答也。分五。一四頌教授藥。二二頌知治術。三五頌半觀病性。四二頌半驗相。五二頌明藥種。初中有三。初一頌標。次二頌釋。後一頌結。初也。
  風病服下。釋也。本云風病羸損。補以蘇膩。風病虛疏。宜補蘇膩。(祥興取之。)本云熱病下藥。服呵梨勒。熱勢未盡蕩除心腸。故服下藥。(祥興即取。曉云。熱氣內結。故下利蕩除。)肺病帶風水須除痰。除宜吐藥也。(祥興取之。曉云。鬲上有痰。故吐以遣。)總集。本云等病應服三藥。所謂甜辛及以蘇膩。辛燋水。膩除風。甜除熱。(祥興取之。曉問如上。興加云。總集既三無故。即取前三藥。)
如是觀下。結也。
復應知下。第二治術有二。初頌標。後頌釋。則云。八述。一針刺。(莊云。謂針剌等。沼云。療被針刺法。)二傷破。(打墮傷破皮肉骨等類。沼云。療破傷法。)三身疾。謂諸大有違。(謂風熱病等。沼云。療身疾。即前四病。)四鬼神。謂外邪所害。(謂善惡鬼等。沼云。鬼損也。)五惡毒。謂藥物所中。(謂毒藥等。沼取之。)六孩童。謂嬰兒拘疾。(謂孩病。沼云。療孩童。興云。孩者兒孩。童者童子。)七延年。(延年法也。)八增力。應知八中初後各二能善救方。中間四種妙知病本。或復作種皆為病本。遇針刺傷破能生病故。欲延年增力養成疾故。
先觀彼下。第三病性有三。此初一頌總標。
乾瘦少下。三頌別解。
既知下。半頌總結。
驗其無下。第四死相。莊云。死相有八。一根倒境。二尊起慢。三親生恚四左眼白。五舌色黑。六鼻梁欹。七耳輪殊。八唇垂下。(則意同之。)
訶梨勒下。第五藥種有二。初一頌明一種。後一頌舉雜藥。初也。莊云。六味。甘辛苦酢鹹淡。彼西域法。於諸藥中皆著此菓。(沼則同之。沼云。涅槃第四六味。乃至西國此藥最為其上。應是經說毘涅縛藥。興云。本音訶梨荼迦。而言訶梨勒者。不正之言也。)又三果下。舉雜藥也。莊云。三果。一訶梨勒。二阿無羅迦。舊言羅者訛也。三仳德迦。似阿無羅而大。(沼即取之。但第二云。阿摩洛迦。亦云阿無羅迦。舊云菴摩羅果者訛。)訛者應審。興云。訶梨勒。阿摩羅。鞞醯勒迦。是為三菓。則云。三果即是三勒。言音不同。何守一矣。言三辛者。一干薑。二胡椒。三卑缽。(沼則取之。興云。畢缽里摩哩。犮胡室唎盈迦必羅。干薑。是名三辛。)
自餘諸下。第二一頌治違時病。上半設藥。本云。若風病等。違時而發。應當任師籌量隨病。飲食湯藥。令師隨時逐病形相。准前消息之。故今總云隨病可增加也。下半生心。如文應知。若依五行釋。五月水受氣。六月治養。七月水生。八月沐浴。九月冠帶。十月臨官。十一月王。十二月衰。正月病。二月死。三月墓。四月絕。故肺由水。水十二月入春節而可治也。十一月火受氣。十二月治養。正月火生。二月沐浴。三月冠帶。四月臨官。五月王。六月衰。七月病。八月死。九月墓。十月絕。故熱病是火。火至秋宜治也。八月木受氣。九月治養。十月木生。十一月沐浴。十二月冠帶。正月臨官。二月王。三月衰。四月病。五月死。六月墓。七月絕。風屬木故。夏月治之。(沼即取之。)
我已為下。第三結勸。上半結前說。下半勸後事。
善如天下。上來明慈悲體。今是第二大段起慈悲用為物治病有三。一明善言慰喻。若病輕者聞之即差。病輕故怠來更增疾。故言菩薩往救之。二病重者與藥乃愈。三合結是良醫。(祥興取之。)初也。有三。一慰喻。二善天下歡喜。三以此因下病除。
善女天下。第二病重詣請亦三。一來求救。二時長者下與妙藥。三皆下病除愈。
善女天下。是合結也。

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前章既明得記遠緣。今顯近緣。(沼興則影。)又開釋迦中品慈悲。又為聞宜。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本云流水長者子品。釋迦前身能與萬魚清流。後有長人之德。又亦長養萬品以為名。今即標文以彰德指子以明行。故言長者子流水品。(曉興取本。莊有二說。初問故云。長者謂父名為持水。子名流水。父母立名。後取先本。故云又以水渡魚名為流水。沼取二也。興云。梵云尸禮他弗遠離。二合遮羅婆訶上聲那。此云長者子流水。義如經說。)
三決疑者。問。二品皆同救苦。何分下中慈耶。答。有四異故。一前於同類人道生慈。此中異類畜道生慈。二前易行之慈。此難行之慈。三前除身。病慈。此除心病慈。四前明世間慈。此明出世慈。(祥略第二而取三也。興云五對。此四更加醫術呪術。對彼醫方救。此亦神呪。故為第五。)而言前遠後近者有二義。一治病在前。救魚在後。二治病有上四義故遠。救魚有上四義為近也。
爾時至平復下。第二明得記之近因。大文有三。一歎已有治病之德。二明後能救十千魚。三會古今。明長者治。病。二明眾生報恩(祥曉興依)初又有二。一(興即取之。)初中又二。一除病苦。二得快樂初也。受安下得樂也。
時諸眾下。第二報恩有三。一修福。二恭敬。三讚歎。(祥興釋文皆取本故。)初也。以除病故廣修福業。
即共下恭敬也。
作如是下。讚歎。祥云。以報恩故有五。一歎增功德。二歎能與壽命。三歎是大醫王。四歎能除病苦。五歎是大菩薩。
善女天下。第二大段有二。一明長者救濟。二是長者子下明諸天報恩。就初有二。初出本生。後明本事。就初有二。初明夫妻。後明二子。初也。本云妻名水空龍藏。
有其二下。明二子也。
是時下。第二明本事有二。初起慈悲之心。後時此大池下行慈悲之行。初中有二。初長者見魚。後樹神勸救。(興釋品文皆取本故。更不示之。)初也。有五。一與子同遊。二見諸下共見禽獸。三時長者不追尋處所。四於此池下值遇諸魚。五流水下生於悲念。隋云。魚是虎狼等善友。虎狼等是流水善友。見長者而往魚所令救之。
時有樹下。第二樹神勸救有四。一樹神勸救。二長者疑問。三樹神酬答。四長者悲念。文處可見。隋云。此中正明三義。一長者是人。二諸魚是畜。三樹神是鬼。初一說法。次一聽法。後一請法。神依樹者。如迹依本。本有覆蔭之能如樹。現半身者。女神形醜。又理中是法身應作此迹。迹形本是一半也。(曉興取之。曉加云。女神形醜。故隱下半。就實論之。大權菩薩隱本現迹。為表此義。故現半身。
時此大下。第二明慈悲行有二。一明施財。二明施法。就中有三。一與蔭涼。二與水。三與食。初有二。一魚求救護。二長者與涼。初又二。此初將入死門。見是下。後求長者救。)
時長者下。第二與涼有二。(則即取之。)一覓水不得。二復望下與作蔭涼。
復更推下。第二與水有五。一求不見水涼。
二得一大河。今謂有三。一得河。二決水。三難補。
三時長者下。還家覓象又三。一請白象。二王聽許。三臣奉敕。
四是時流下。就河取水又三。一得象二借囊。三盛水。本云從治城人借索皮囊。此舉總處。今指別家。故不相違。
五象負下。以水救魚又三。一負象。二瀉池。三水滿。隋云。池水說法善功德資養。始行菩薩如魚。決水者如惡知識壞菩薩善。象體平正多少如實。如皮囊借得。如權解因他故有。菩薩自行也。菩薩象者離二邊過。二我出真俗也。就王借象者。由諸佛有之。治城人者。護戒菩薩。秉運此解以化他。如入水說法。一示慈悲之至。二令魚分明解之。閻浮二人。一深信大乘。二毀呰者。毀呰即是決水惡知識。為化此人故。入水示慈悲於物令彼學之。
善女天下。第三與食有二。一魚求食。
二時長者下。長者。施與有五。一知魚須食。二時長者下子還取。三爾時二子下子得食來。四是時下見子歡喜。五遂取下以食與魚。
便作是念下。第二明法施有二。一思惟欲施。二作是念已下正為說法初有七事。一思已與財。二思應說法。三思昔經語。四思十二因緣。五思佛名號。六思國中有信不信。信者受也。七時長者子不思入水說法。
作是念下。第二正施法中有二。初說佛名號。後說因緣理。(沼取加云。亦即未信令信。已信令解。興云。信大乘者如治城修行之屬。興毀呰者如決水惡友之者。毀呰者令信。信者令增。亦法施之所利故。竝即隋意。准上應知。)初有三一明名。二明號。(是十號也。)三明德。
爾時流下。第二說因緣理亦三。一釋迦總標。二長者正說。三說意還家。初也。大士所視具足十不。故名甚深。義如常也。(莊云。由五種甚深故。緣起法名為甚深如如。雜集第四云。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轉甚深故。具如彼述。沼即取之。)
此有故下。第二正說。依今有二。一明因緣義。二明相應呪。本在初也。(莊則意同。沼云。初顯說。後密說。或初說法令離。後說呪為護。)初中。莊云有二。初明雜染緣起。後明清淨緣起。(興則略依。沼云。初明雜染即依流轉生死次第。後明清淨即依還滅斷除次第。然二類緣起各有順逆二種觀行。此各依順說彰影二逆觀。則云。有順無逆。諸經多然。沼云。雜染逆者。依安立諦說有二別。一七十七智。二四十四智。乃至清淨逆觀者。謂由誰無故老死無。由誰滅故老死滅。乃至由誰無故行無。由誰滅故行滅。此依得果究竟位觀。逆次第說令成就故。具如彼也。)此即法花疏云。明說十二因緣者有二種義。一廣上四諦義。廣苦集為十二相生。廣滅道為十二還滅。仍即亦知。今舉十二兼四諦義。然中論疏以此還滅雖名逆觀。且對流轉不同。從果起觀為逆。故不相述。此因緣義。八門分別。一釋名辨體。二開合廣略。三約時分別。四界地分別。五三性分別。六淺深分別。七就人分別。八約智分別。今且略開三門釋之。初釋名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諸業集起名之為行。識者即以了別為義。心從詮自故號為名。自形質礙稱之為色。生識之處名之為入。觸對前境目之為觸。領納名受。染境名愛。前愛增上取著境界故名為取。現在行業能有當果故名為有。來報始起說名為生。衰變為老。盡壞為死。(唯識等同。)故曰老死。此之十二從前生後。故名因緣。或名緣生。或名緣起。婆沙云。因是緣起。果是緣生。(瑜伽意同。如則疏辨。)本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又一切眾生從此緣起。故名緣起。又有二種四句。初者。一緣起非緣生。未來世法。二緣生非緣起。過現羅漢最後死五陰。三俱是。除上二世羅漢死五陰餘二世法。四俱非。無為法也。後者。一緣生非十二。謂羅漢五陰。二十二非緣生。謂未來十二。三亦十二亦緣生即凡夫。四俱非。虛空也。如涅槃迦葉章說。二辨體者。依涅槃經中諸疏等。過去世中一切煩惱悉為無明。為發業故。行者身口意三業行。亦罪福不動等三行。識是受生最初一念染污心也。無色四陰即為名色。六入即是六根。謂六根生六識為識所入之處。諸根已能為觸所依。未別苦樂及火蛇等是為觸也。苦受第三為受。以五種愛為愛。四方追求即是四取。又戒見欲我四取也。後世三有以為有支。生是識支中受生。識又是生相。老死是前名色六入等也。又是異滅兩相。三決疑者。問。唯識論云如是十二。一重因果。施設兩重實為無用答。七寶臺涅槃疏十二云。此言兇悖。指斥三世諸佛說無用故。破新論云。以正為邪用邪為正。失中之失。廣如彼辯。意謂。既斥華嚴法花涅槃等經。十地智度瑜伽中邊等論故。又基唯識疏第八說五種因果。第三異熟非異熟因果。即是兩重。問。隨轉理說。故不相違。答。若爾可言隨轉理門。何故基云。十地論第八卷十二緣生。乃至經三世緣起同小乘者。此翻譯謬。乃至經三世者。此翻譯人意也。問。設何妨。答。若爾六十花嚴譯主佛陀跋陀羅等。八十經實叉難陀等。涅槃無讖。緣起經瑜伽中邊玄奘。十地留支。智論羅什。皆是謬歟。為破真說還取自害。具如別抄。問。若依毘曇。又有四種十二因緣。一無始十二。謂始不可知。二連鎖十二。謂展轉三世相縛。三剎那十二。明一使起時與諸趣共起。一剎那中具十二也。四分段十二。謂過去二。現八。來二。若准雜集第四。有三緣生。一無作緣生。二無常緣生。三勢用緣生。於何說此染淨觀耶。答。通得無違。問。據初可爾。就後沼云。初二緣生通一切有為。第三緣生約有情法。若爾初二應通內外。何皆得耶。答。設使許通。觀行何妨。問。觀十二緣有幾種耶。答。約三乘人即成三品。故大論明三品。一下品。即凡夫順十二因緣河。二中品。謂二乘逆十二河。三菩薩是上品。悟十二緣不生不滅非逆非順故。異彼聖凡名獨菩薩法。廣如法花疏九。中論疏十。淨名玄第五。大義章四。十二因緣義。明相生中為二。一標。二釋。初也。有此故彼有者。有此無明因故有彼行果。故言有此故彼有也。准論十二因緣品知。然論第一云。有此事故有此事者不然者。是標定性。非約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也。(莊云。如雜集言。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唯由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沼取加云。此為破諸外道橫執大梵神我有實作用能為物因。故云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亦破外道無因妄計。故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者准前。(顯無常緣生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沼即加云。此破外道常法為因能生諸法。亦遮未來。化地部等執。有十二緣起支無為能令緣起生地雜亂。)此今一意。故論疏云。問。十二因緣云何破除十使。答。說此十二正除身邊二見。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破其常見。若是常者豈從因生。現在三因未來兩果破其斷見。既現在有因生未來果。云何斷耶。現在八支但是眾緣。故無有我。俱破十使者。十二既是因果故破邪見。戒取謂苦為道。十二皆苦故非是道。疑有苦無苦。既有十二則因果皎然。故破疑心。倚此身慢他既此生死法。何足自高。是生死法不足可貪。是故破貪。准應速滅十二。何故生瞋。
所謂下。第二釋。經文存略。具如中論。無明緣行等者。中阿含第十二云。依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令即准之。(莊云。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諸法功能差別故。具如雜集說。沼即加云。諸有為法因緣別故。各有勢用故。對法等。)疏云。憂悲苦惱。此四於老死支中離出故不別立支。經云。將死之時戀生畏死名之為憂。發聲啼哭目之為悲。五根相對為苦。意根相對為惱。(沼取加云。十地經第八說。又大般若愁苦憂惱。廣如瑜伽八十八卷。)今此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有立支。病非皆有。如薄拘羅云我年過八十未曾頭痛。欲界中尚有無病。況上二界耶。故病不別立支也。問。若爾婆沙云。欲界具十二。色界有十一。除名色支。無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羅漢不起三因故無二果唯有前七支耶。答。此一途說。正如評家。三界皆具十二。具如疏辨。今多約凡。以聖不在論之限也。
此滅故下。第二明還滅觀有三。一標。二所謂下釋。三如是下結。初也。此滅故彼滅者。論云。以是事則不生。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無明因滅故。行果即不生。故云此事滅故是不生。論大意明十二。由癡惑生。智者不為。故知非是真實。非是實故所以即空。如是正觀便入真諦名為正滅。廣如長行釋也。
結云苦蘊。是苦聚義。
說是法下。第二明相應呪亦二。一如來正說。二大眾讚說。初又二。初結前。後復為下說呪。
爾時世尊下。第二大眾讚說又二。初結前標後。後諸人下大眾喜讚有二。一大眾總歎。二四王別讚又二。初讚前說。後我等下說呪護又二。初願呪護。後正說呪。
佛國天下。第三說竟還家。
是長者下。第二明報恩有三。一生於天上。二下報恩。三國王覺悟。(祥即取之。)初本有五。一明時節。二明現瑞。本云爾時其地卒大震動。三捨魚身。四生天上。五共思惟。今略第二。具如本也。問。唯寶勝佛名能如是。餘佛非耶。答。由本願故。曉云。如佛不退轉德經云。諸佛之法見聞不虛。阿難當知。若有眾生已聞今聞當聞釋迦名者。是諸眾生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無虛妄故。何況今日現於我前能以一花散我上者。若有眾生。我涅槃後舍利能持一花以供養者。如是眾生亦於阿耨菩提不退轉。若有畜生聞釋迦名者。皆種阿耨菩提種子因緣。所以者何。諸佛如來其有聞者必不虛。是故諸佛言無有二。譬如尼拘陀樹陰五百人。其子甚少。而得地水火風虛空眾生而得生長漸次廣大。如是眾生善根種子漸次增長。當得菩提而不腐敗。所以者何。以不住一切法作種子故。乃至廣說。故知諸佛之名。隨其所應其有聞者緣有勝利。
便相謂下。第二報恩有四。一明知恩。
二是故下。欲報恩。
三爾時下。從天下。
四正報恩有三。一報人恩。二報地恩。三還天上。初中有二。一天子報恩。二長者覺悟。初有三。一下寶。二雨花。三作樂。
令瞻部下。第二覺悟有二。一人民覺。二長者覺。
是時下。第二報地恩有二。一報國土。(沼云。以王借象復護佛法令我得聞。)二報生處。
便於此下。第三還天上有二。一還天。二受樂。
天自在下。第三人王覺悟有三。一國主生疑。
二大臣奉答。
三王告臣下顧問長者有五。一喚長者。二時長者下國王顧問。三長者言下長者奉答。四王曰下遣人檢驗。五王聞是下信還知實。
爾時佛告下。品第三大段結會古今。依今有二。初結會。後信解。初有二。初結會。後勸學。初又二。初會人。後因我往昔下會法。初也。本會四人。略父長者。今加會五。一會父長者。二會子長者。三會兩兒。四卷及八本云長子水空今羅睺是。次子水藏今阿難是。四會天子。五會國王。本云今時樹神現半身者今汝身是。問。何故如是。答。諸德未釋。今謂。聖跡無方。即具二義。蓋恐本今更舉一歟。
因我往下。第二會法也。則云。由昔有因故今獲記。正答所問。是品後意。
善女天下。第二勸學。則云。我昔已學。汝今當修。因己勸他。(故文有二。初引己。後他。)
爾時下。第二解信。初悟解。後喜奉。如文。

捨身品第二十六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上來兩章既明弟子得記之因成授記品。今此一章第二正舉釋迦苦行之因以成壽量之果。(祥興取之。)又顯如來上品慈故。(莊影取之。曉合取二。具如疏文。)又為時機。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曉云。如來往修菩薩道時。知身命時財皆如幻夢。不惜貴體救下危命。是正成彼壽量品果。品廣明之。故云捨身。即三藏意。(興取加云。捨者施也。身者根塵積聚之義。具如彼也。)
三決疑者。問。此捨身行。於三祇中何劫事耶。答。釋迦一僧祇劫捨身。此為最後之事。隋即成云。故下文我於往昔無量劫中捨所重身。(沼得此云。未見正文。傳云。第三僧祇中。以初劫中行猶劣故。不能行此捨身命故。准此應可通後二僧祇。)問。依斷結經。釋迦修行第五住時捨身飢虎。今同彼耶。答。興云。未見聖說。義之應異。何者。彼慈氏柔順為友。此以慈氏吉祥為友。假使柔順則吉祥故不成證者。則違經云無數劫中捨所愛身。故真諦云一僧祇捨此為最後。義亦近也。問。准瑜伽等。第三僧祇定受變易。何有捨身及餘骸等。答。沼云化身。問。若爾何故舊金光明云。捨身飼虎超十一劫。答。亦是化也。問。若爾云何佛藏經等云彌勒佛在釋迦前四十劫發菩提心。賢劫經等云釋迦由精進故超過彌勒四十劫在前成佛。答。如前授記中辨。(沼今品疏又有三釋。初云為所化生根熟前後故。二菩薩說有超劫。後二及餘義如彼也。)問。沼又釋云。此品非成壽量之果。是舉苦行勸勉持經令修自利。又准前妙幢不疑壽長修何行得故不須成。此亦何耶。答。諸佛說法必離四非。顯經勝利應成勸持。如法花云。持此經者不須造塔寺供僧等。舉自苦行何勸持經。義成不便。又准前疑等者。既如治病中破。又本此品初云。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復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過去修菩薩道時。具受無量百千苦行捐捨身命肉血骨體。唯願世尊少說往昔苦行因緣。為利眾生受諸快樂。此豈非預妙幢詣山具白上之事座得聞乃起問耶。若聞餘者。此教命初既有明說。何勞求他。故正如舊。不可好異。
爾時至因緣下。第二舉釋迦苦行以成壽量之果。品文本二。初問。後答。(祥曉取之。)問文如前。今即轉勢。興依本云。決釋壽量品果有二。初結前生後。後正申長壽之因。初也。今謂有二。初結前。後起後。初又二。初經家總結。
後復告下。如來別結。
乃至亦下。第二起後又二。初示昔行。後如是下勸眾觀。
爾時至圓滿下。第二正申長壽因也。有四。一先現寶塔及示舍利。二復告阿難下。說此塔及舍利因緣。三時眾聞之得益。四結酬上問。(祥曉及興總略為三。)初有二。一現寶塔。二現舍利。初又二。一現寶塔。二佛作禮。初有三。一示神通。二現寶塔。三眾歡喜。初中依今轉勢有三。一詣塔處。二敕敷座。三現神力。初文三。此初顯教主。
二將諸苾下。將眷屬。
三至般遮下。詣塔處。沼云。此云總集。亦謂以籠。籠師子等名般遮羅。即此處人捕師子等以籠籠故。因立此名。人所聚居名為聚落。落亦庭院。准西域記。在呾叉始羅國。是北印度境。當迦濕彌羅國西北。此捨身處在始羅國北界。渡信度河東南行二百里。度大石門。薩埵王子於此捨身飼餓虎烏兔。其中土地洎諸草木微帶絳色。猶血染也。人履其地若負??刺無云疑信莫不悲愴。(則同。加云。記第三文也。)問。本云爾時樹神復白佛言。乃至世尊即現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種震動。於大講堂眾會之中有七寶塔從地涌出。不言詣他。今何超界往他處耶。答。諸師未辨。今謂。如言從來不來。今者乃來。此即本據本地說之。今約跡論見聞機宜利故。是謂神通不思議矣。
佛告下。第二敕敷座。則云有三。此初敕敷。阿難侍者。故偏告之。二時阿難下奉旨。三爾時下正坐。跏趺坐者示降魔等。如上記之。端身正念者。此顯入定義。如天親般若論也。
告諸苾下。第三現神力又三。此初佛垂問。
二諸苾下。眾奉答。
三世尊下。現神足又三。此初神足。本云世尊即現神足。曉云。神力滿足故名神足。又神足者腳足之足。寄喻立名。如有足者隨意所至。有神通力當知亦爾。意所欲為無不至故名神足也。今按地者以此知之。
于時下。第二地動。六震動者。則云。略有三義。一依長阿含說六時動。入胎出胎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今於六中可當第五。舉總名別亦不相違。二依大般若說六方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三又大般若說六相動。所謂動涌震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鱗龍凹凸為涌。隱隱有聲為震。有所扣打為擊碎磕發響為吼。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所謂動。等動。等極動。乃至爆。等爆等極。爆。但爾不動名之為動。諸處遍動名等動。遍大傾動名等極動。餘皆准釋。神境通中有變與化。變有十八。略說頌云。振熾流示轉。往卷舒眾同。顯隱自在制。辨念樂光明。廣如瑜伽三十七說。今此乃當最初振動。(興云。則六方動。所謂十八變中之振動也。如勝思惟經論云有七因緣。一驚怖諸魔二令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自覺悟。四令隨順問正義也。)即便下。第三開裂。
七寶下。第二現寶塔。言制底者。本云塔也。則云。若別相說。無舍利者名為制底。有舍利者名窣堵波。若通相說。有無皆兼兩種名義。制多供養中有窣堵波故。今依後義互舉二名。不爾此中便非制底。(沼云。梵語通目佛之堂塔。若別目者。佛堂云制底。此云靈廟。舊云支提者訛。塔云窣堵波。此云高顯。舊云佛塔。塔婆。輸婆等。竝訛也。)訛者如常。
大眾下。第三眾歡喜。
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禮塔。依本有三。一佛禮塔。二樹神問禮塔因緣。三如來釋。今轉。後二超有下。故唯有初也。初次如本。(沼云。其由餓鬼鞭死尸諸天禮枯骨。此意令眾修因。故報昔恩。)
告阿難下。第二現舍利中有三。一佛命取舍利。二佛命將舍利。二佛命眾頂禮。三中各兩。(此中莊沼文故勞繁。曉則六文。意出於本。應知。)此初二也。一佛命。二阿難往取。依今二中各又有二。初中二者。一命開戶。二奉旨開。後中二者。一合開函。二奉旨開。白如珂雪等者。則云。謂色皎白而帶微黃。物頭華是黃色故。若依舊本。其色紅白。(沼云。表理性淨非物所染如白蓮花。)所表爾耳。白蓮違文。既黃華故。
佛言下。第二兩。一佛命。二阿難將來。
世尊受已下。第三兩。一佛命。二大眾頂禮。今轉各三。此初三也。一教觀德。本云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二勸禮敬。三此之下釋禮所以。(沼云。五分法香。舉三例二。戒即別脫。定道無表。定慧如名。解脫即勝解數。解脫知見即緣無為慧。廣如雜集大莊嚴等。)
時諸下。第二大眾禮又三。一大眾依教禮敬。二阿難問佛禮由。三如來釋禮塔因緣。初也。
時阿難下。第二問也問。本問樹神。今何故云阿難問耶。答。授記以來樹神對揚。本此品初樹神致問。文即如前。今命初云復告樹神。准下結答即對樹神。理應如本。若通論之。此品對揚即是兩聖。本今互舉。故不相違。
復告阿難下。第二段說舍利因緣也。有二。初說舍利因緣。後菩薩捨身時下說寶塔因緣。向先現寶塔。塔成舍利。今前明舍利。舍利在世故起塔耳。初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則取。故云。文有兩重勢。經應頌也。)初又有二。初經家標。
後吾今下。如來說。依今莊云有三。一敕聽。
二敬諾。
三阿難陀過下正說。則云有二。一敘昔。二會今。初中依本有二。一本生。二本事。初有二。一父。二子。初也。又二。一名。本云摩訶羅陀。二德。
誕生三子下。第二明子也。又二。一德。二名。太子本云摩訶波那羅。次二同也。則云。三子之名。頌中自譯。
是時大王下。第二本事。依今有二。一捨身行施。二起塔供養。初中依本有三。一捨身緣起。二爾時王子下正明捨身。三爾時第一下眷屬悲苦。初中有三。一遊山。二見虎。三思惟。(祥興取之。)就初有二。此初同行。(沼云。問。既言王遊觀。王子隨從。何故聞子捨身云在宮。內答。准舊所譯。但王子出。略不論父。此捨周旋略無還駕。據實隨從。王在前還。故聞捨身在宮無爽。)雖有此說。准今及本。偈但三子不言父王。猶應如本。今頌云三人同出遊。漸至山林所。本云三人同出至一空山。
第一王子下。第二共議。今又二。初別議。則云。三子言志分三。此初為孟。第二王子為仲。第三為季。後時諸下總結也。
次復前下。第二見虎有二。一見虎。
二第一王子下。共議有三。一哀傷飢渴。二共議所食。三時諸王子下悽傷捨去。初也。產來七日者有二釋。一揣食所資唯至七日。過此便死。而虎飢如此。故知窮是第七日也。一于時應有鬼神導之。但經家不出耳。又如下明將身時發願。亦無人見聞。後方天神述之。例如樹神導十千魚數也。隋有四說。一如山海經曰虎母額上有七點故。二見子眼始開。後二如本。(祥興四義。沼取本二。興取隋初及第四說也。)隋云。七子況七方便。母如正觀。初生始習方便。還噉子者。方便資正觀。正觀成方便滅也。
薩埵王子下。第二共議食物則云有三。此初問。
二第一王子下答。
三第二王子下議。中三子為三。此初仲。
二第一王子言下孟。
三薩埵王子言下季有二。一發言。二起念。初也。今謂有二。初責自無能。後推他有能。莊云。由二因緣不能益物。一愛戀己身。二無智。(沼取。但增為三因故。一有貪著。二無大智。三無大悲。)准本前勝故云我等今者以貪惜故。於此身命不能放捨。智慧薄少故。於是事而生驚怖。然有上下。第二推他有能又二。准前。
復作是念下。第二起念。今又為二。初思無益。後念興利。二中各二念如文。如損洟唾者。沼云。捨無常色獲常色等。
時諸王子下。第三悽傷捨去。初悽念。後捨云。
爾時薩埵下。第三思惟有三。一標捨身至。二正思惟捨。三發遣二兄。(祥興取之。)初也。
何以故下。第二有二。一思惟捨身修涅槃因。二思惟捨身求涅槃果。(祥興取之。)就初有二。一思此身有於過患。二捨此患修涅槃因。初有四。一明苦二供給敷具下明無常。此下二文。本今轉勢。隨便分之。三復次下明無我。四可畏下明不淨。(祥沼取之。沼加云。准解脫道論為十不淨想。一膨脹。二青瘀。三爛。四棄擲。五鳥獸食噉。六身肉分張。七斬斫離散。八赤血塗染。九蟲臭臭。十骨想。此十唯不淨。)同大論也。
我於今日下。第二修涅槃因又二。此初自行。二於生死下化他。
復作是念下。第二捨身求涅槃果有二。一思此身有於過患。二捨此身求涅槃果。初中有四。一明苦與無常。二是身下明不淨。三不堅下明無我。四諸蟲下更明不淨。(祥沼皆取。沼云。然彼論說。身自性六十間有八萬蟲。故云諸蟲可集。)
是故我今下。第二求涅槃有二。一自證。二化他。初中有三。(莊沼及興皆影取之。)一求解脫。二以定慧下求般若。三圓滿下求法身。本云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佛所讚。祥加為二。初總求涅槃。後永離下別求三點。即取此也。今即准之。
即證得下。第二化他有二。此初解上得佛果。二施諸眾下明下利眾生。
是時王子下。第三發遣二兄有三。一心內勇猛。二恐兄留難。三發遣令還。
爾時王子還入山林下。第二正明捨身有二。一王子捨身。二為虎所食。初又二。一捨身二現瑞。初有三。一至虎所。二發誓願。三正捨身。(祥影取之。)初也。
脫去衣下。第二發願兩頌。為二。初半頌標。後一頌半釋。前又二。初一句標化他後一句標自利。釋中亦二。初一頌釋自行。後半頌釋化他。(沼影取之。莊云。初行自利。後行利他者。疏文故。)本文分明。具如彼也。
是時王子下。第三正捨身。有三。一以身與虎。二虎不能傷。三菩薩見已下王子自害。又四。一登山揣下。二知虎無力。三四向覓刀。四以竹自刺。
是時大地下。第二現瑞有二。一空中現瑞。二諸天歡喜。初中有三。一大地動踊。二百光陰蔽。今略。本云日無精光如羅睺羅阿修羅王捉持障蔽。則云。與天共戰。天以日月而為前鋒。彼羅睺王以手執日。由斯薄蝕。今以為喻。即述祥說。如前述之。(基云。梵云。羅怙羅。此云執日。舊云羅睺羅翻為障蔽。非也。)既許得正。三藏還依前翻。又樓炭云。以指覆日月等。具如正法念經。故知非者唯指自可。三天雨花香。
爾時虛空下。第二天歡喜有二。一口業讚歎。二頌為二。初一頌歎下化眾生。後一頌歎上得佛果。(沼云。初兩句雙讚。菩提涅槃依三種常俱得名常。)意謂。菩提是其無常。既言真常。豈得惑耶。不久當獲等者。本云不久當證無惱無熱清淨涅槃。(沼即取之。)
是時餓虎下。第二虎噉食。可見。而留骨者。為起塔也。
爾時第一王子下。第三眷屬悲哀有三。一二兄悲哀。二侍從悲哀。三父母悲哀。(祥莊沼興即取此也。)初也。有二。一說偈推求。二心生悲慟。初中。則云有二。此初長兄定說。
二第二王子下。次兄疑言也。
時二王子下。第二悲慟。則云有三。此初尋見。
二見已悶下悲歎。
三時二王子下捨歸。此言捨去下同起塔。准頌中說遇親更來。
時小王子下。第二侍從悲哀。本云時小王子所將侍從各散諸方互相謂言。今者我天為何所在。准今有二。一諸方推覓。二共懷悲歎。今即准之。又此中雖略。而下頌既云王子諸侍從啼泣心憂惱。故云悲歎。
爾時國下。第三父母悲中有二。一母。二父。初有五。一夢中得相。
二地動下。覺已憂愁。
三時有下。內人還報。
四時彼下。心生悲苦。
五至大王下。以事白王。
王聞語下。第二父悲有二。一內心悲苦。
二悲鯁下。發言嗟嘆。本略。依今有二。此初自嗟。
二即使下。慰他。則云有三。一出求。二得信。三往見。初也。
未久之頃下。第二得信有二。此初臣又二。初聞言。
二王聞是語下。悲歎又二。此初父王。
二夫人聞下。夫人也。
次第二臣下。第二有五。一大臣驟至。二父王亟問。三大臣悲噎。四夫人催答。五大臣具對。
王及夫人下。第三往見有二。此初見而悶絕。
二時大臣下。蘇已咨嗟有二。一父王。
二爾時夫人下。夫人沼云有二。初經家敘。二悲泣下夫人陳又二。初二頌述悲傷。後二頌敘惡相。
爾時大王下。第二起塔供養。依今有三。一盡哀哭。二瓔珞下收舍利。三為於下起塔供。
阿難陀下。第二會今有二。此初正會。
二復如下。因讚今又二。此初難昔行。謂居凡地尚能如是。
何況下。第二揚今能。況今證聖豈不能耶。此即以自勸物修學。
爾時世尊下。第二偈重頌。隋云有二。一長行經家標。二偈頌如來說。本經一向四字為句。而有九十三行偈頌。今文三重。五七五言。總有六十三頌。准上有二。初有六十頌頌上長行說舍利因緣。後有三頌頌說寶塔因緣。就初為三。初有二頌總明捨身大意。次有五十四頌正頌長行。後有四頌結會古今。(祥興取之。莊沼及則雖求異言不離本義。見文知之。)初中本二。一頌捨身。一頌捨物。今轉。初一頌明時位。後一頌顯行願。行即捨身。興云。斷結經中捨一萬身。飢虎經中捨一千身。如是等也。二各有二。初二者。上半時。下半位。後二者。上半行。下半願。
昔時下。第二頌長行有二。初一頌半本生。後五十二頌半本事。初有二。初半頌父本生。隋云。略頌名不說德。後一頌子本生。先誦小子名德。二兄誦名不誦德。則云。摩訶薩埵名大勇猛。今順頌結。略無大字。今謂。上求佛道恒無疲倦。下救群生不惜身命云大勇猛。
三人同出下。第二頌本事。准上有二。初有五十頌半捨身行施。後有二頌起塔供養。初有三。一一頌半頌緣起。二有三頌捨身。三有四十六頌悲苦。初中有四。一半頌遊山。二一句頌見虎。三一句頌上思惟。本云時勝大士生大悲心。我今當捨所重之身。四半追頌上共議也。
大士睹下。第二捨身有二。初一頌頌正捨身。後二頌頌上現瑞。
二兄怪下。第三眷屬悲苦有三。初五行頌二兄。次一行頌眷屬。後四十頌父母。就初上長行中有二。一說偈推求。二心生悲慟。今雖轉勢而猶頌之。初二行頌推求。後三行頌悲慟。下皆准之。
王子諸侍下。第二侍從哀歎。上中有二。今總頌云以水灑者。本云互以冷水共相噴灑。
菩薩捨身時下。第三父母悲哀有二。初十一行頌母。後二十九頌父。就初有三。初有一頌明眷屬聚會。
次一頌半王妃憂苦。
後即白大王知下。八頌半向王處說。依本有二。今開第三以為三段。初二頌半說晝日愁苦。次有四頌明夜中所夢。後有二頌述悶絕失依。三中各二。初二者。一一頌半明生大苦。二一頌述見惡相。次二者。一二頌述見惡夢。二二頌請王覓子。後二者。一一頌夫人悶絕。二一頌侍女憂惶。
王聞如是語下。第二頌父有二。一略。二廣。就初四頌有三。初半頌父王悲苦。次半頌大臣悲苦。後三頌人民悲苦。就此本五。一驚愕。二訪問。三讚德。回推求。五悲惱。今略第三有餘四故。初半初也。次有一頌訪問。次半推求。後有一頌後也。
爾時大車王下。第二廣中二十五頌有二。初二行頌妃請覓子。後二十三行頌王出推求。就初本廣有十二行。分四。一以水灑妃。二妃問覓子。三更生悲苦。四推尋夢事。今有二頌。如次初二。而略後二。准上長行應如本也。
王告夫人曰下。第二王出推求有三。一有二頌王慰喻妃。二十七頌第三子。三王。問如是說下四頌喚二子。還初如文也。
王即與夫人下。第二有四。一一頌大王自去二一頌群臣隨從。
三半頌四向覓子。
四十四頌半信人還報又四。一見一人悲泣而來表子已亡。二見一人道子猶在以釋王憂。三見一人道子已死是大善事使王生善。四見一人道二子尚存令王自慰。(初一下位。後三大臣。)初也。二頌如文。
初有一下。第二兩頌初臣啟。
王復更下。第三七頌半以大臣奏亡增悲。則云。與前長行互有廣略。今謂。有二。初五頌半奏聞。後有二頌悲號。初又二。初有一頌總啟。後四頌半別申。別中又二。初半頌二兄存。後四頌小子亡又二。初半總標亡。後三頌半述由。由中又二。初二頌捨身求道。後半頌虎噉餘骨。此即頌上長行捨身及虎食也。
時王及下。第二悲號有二。初頌君悶絕入死。後頌臣灑人令活。
第三大臣來下。第四使來啟存慰憂。則云。長行闕之。今又分二。初二頌兄存苦。後一頌戀弟亡。初又二。初兄悶死。後臣灑甦。二頌如次。後又二。初半悲號不勝。後半戀弟功德。
王聞如是說下。第三喚有六。一明小子亡。二恐二子復死。三思母致命。四前進尋求。五見二子還。六相見悲苦。初也。今二。初一頌父母號咷。前後文中。本唯王出。妃留在宮。今俱出城追覓王子。然無違也。後有半頌愛子已亡。
餘有二下。第二三句恐兄復死又二。初半雖存恐失命。後有一句速往迎還宮。初本又二。一存被憂火。二為是失命。今即舉初以兼後也。本云其餘二子今雖存在。而為憂火之所焚燒。或能為是喪失命根。我今速下。第二又二。一速往山。二迎還宮。今亦舉初以兼後故。本云我宜速往至彼林中。迎載諸子急還宮殿。
安慰令下。第三一句。思母致命。本云其母在後。憂苦逼切。心肝分裂。或能失命。若見二子。慰喻其心。可使終保餘年壽命今謂分二。一頌憂苦失命。一頌慰心保命。二中各二。初中。上半憂苦。下半失命。後中。上半慰心。下半保命。今以一句總攝述之。或通前句。護子命故。
即便馳下。第四半頌前進尋求又二。一句嚴駕。一句詣岸。
路逢二子下。第五半頌見二子還又二。一句中路行啼。本云號天扣地稱弟名字。一句推胸失容。
父母見下。第六半頌相見悲苦又二。初視抱憂悲。後俱往山處。本今轉勢。披對見之。
既至菩薩下。第二兩頌上起塔供養。今又有三。初半盡哀哭。次半收舍利。後頌起塔供。大論偘疏第八云。立塔廟得梵福德者。經說有四種人得梵福。若人於未曾起塔處以如來舍利起塔。是名初梵福。若人於未曾起聖眾精舍處起精舍。是第二福。若如來弟子眾破。令還和合。是第三福。若人能修四梵住法。是名第四梵福。此梵住者。如下述也。
復告阿難下。第三四頌結古今。依今有二。初三頌會古今。後一頌結勸學。初也。此有五事可見。今謂。一會小子。二父王。三妃。四二兄。五虎母七子。隋云亦七事者。即開二兄及虎母子以為七也。王是父淨飯者。本云輸頭檀王是。宜云。十二遊經云。悅頭檀王。此云白淨王。其父昆弟四人。兄白淨王有二子。兄悉達太子。弟難陀。皆出家也。此處有菩薩母名摩耶是。健闥婆王白大王曰。有婦女其形微妙端正無比。爾時大王即尋得之便為大后。生兒菩薩七日命過。(則云。具足應云摩訶摩耶。唐言大術。舊云大幻。)難陀母名瞿曇彌。羅睺羅母名妙香。長者女子名月現。本字耶輸多羅。又菩薩子名善星。母名耶若達。婆羅門女名瞿夷此有同時常相行之。(今舉兩女。具論太子有三夫人。此加鹿母。廣如法花疏第一辨)惟羅閱國。一云迦毘羅。有八城。合有九百萬戶故。癸丑年七月十八日夜託陰。一云七月七日。此是實言摩耶夫人胎。以甲寅年四月八日在迦毘羅國林微園畢利叉樹下從右脅而生。當周昭王二十四年二月八日生也。釋迦菩薩強違父母剃除髮著袈裟捨家入非家。時菩薩漸漸遊行從摩竭國往至羅閱祇城於彼止住。明日著袈裟持缽入羅閱城乞食。時摩竭王在高樓上。諸臣前後圍繞。遙見菩薩入城乞食端正。從行至班荼婆山。彼止宿時。王語太子言。今可於此住。當分半國。菩薩不從。王重語。可作大王。我今舉國為臣。復不從之。王言。若成無上道者。先詣此城與我相見。菩薩報言可。爾時王座起禮菩薩足遶三匝去。乃至外學苦行成道受樂。及難陀婆羅女等乳縻受四王缽度五人等。具如彼辨。次子。本云今調達是。諸師未釋。宜云。今文殊也。今謂准前。阿難羅云見聞不同。本今互舉。故不相違。大施主者。本云瞿夷是。(則取故云。謂佛姨母。梵音摩訶波闍波提。)七子如文。
結勸應知。
菩薩捨身時下。第二說塔因緣。本長行。今偈頌也。轉勢有二。一明王子立誓。二明眷屬起塔。初也。本云願我舍利於未來世過算數劫常為眾生而作佛事。然捨身時既無人見。而知立誓者。于時或題竹林。後人見之。今出經者序其事。或神道之。
此是捨身處下。第二起塔有二。初有半頌正明起塔。後一頌半釋隱顯意。則云。雖經成壞仍存處塔。精感之至其跡難泯。如大乘天問布髮處。老僧善對。餘處皆同。或此勝跡不隨劫壞。如諸教說。結僧藍界至後壞劫獨存土臺。此亦應然。無用生惑。
爾時世尊下。第三時眾得益。今謂有二。一聞法。二得益。
復告樹神下。第四段結酬上問有二。一結酬上問。則云。請雖云侍者。標乃告樹神。故敘緣說須結告彼。然舊本說是樹神請。故知如本。准前知之。二神力隱塔也。

十方菩薩讚嘆品第二十七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近接前生。無數劫中捨身命財修行求法皆為我等。既依聖德難聞得聞。十方菩薩悲喜掄揚。故此品來。二嘆說主者。欲傳法燈又宜聞故。
二釋名者。依曉十方菩薩既讚佛諸功德。此中辨之。故言名也。
三決疑者。問。本合一品。何故今開為四品耶。答。沼云。今依梵本。四人讚歎各別書記。故分四品。舊人以見同是讚佛故合為一。又舊脫記。且如讚嘆。今有四人。本無大辯。故開合異。後釋非也。若爾本有前三人讚。何不開耶。故知如初。問。本云爾時無量諸菩薩眾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為國土為佛作禮而讚嘆曰。此即他方菩薩讚他方佛。後乃此土大士讚此土佛。今他方眾來讚此佛。何故如是。答。有此兩者。他方菩薩來此受化。承彼佛力故還彼讚。此土大士受此佛化故讚此佛。(祥云。何故彼此各歎者。欲顯能說人德彼此無異故。)此佛後讚者。釋迦是一化之主。說經既竟。結功在後。以還其人。(興即取之。)然讚他方應有多佛而但舉此一者。正言信相後時成佛名金寶蓋山王如來。字同欲示此經興由信相。故偏讚之。(曉引三說。初即取之。餘如彼也。)問若爾沼云。舊錯今是。何者。是處聞經合讚此佛。又准上來即有十方菩薩。何故俱往金寶山國讚彼佛耶。若云說經由其信相。信相後時當得成佛名金寶山故往讚彼者。此亦不爾。何者現寶山佛非信相身。彼佛又非說授之主。又復不云即此諸菩薩從彼土來。如何得言承彼佛力。故請雖由妙幢。能說即釋迦佛。聞法來此亦俱釋迦力。復妙幢師故讚釋迦。新文為正。答。此雖徵曉而出於本。若如子執。今教既違四及八本皆云詣彼國讚彼佛。豈無眾本相違難耶。又凡何輒得判邪正。先諸三藏據無真文。豈得自作佛名等耶。審此理耳。既云承力來此聞經。故推功讚。何勞准上又引非說授之主矣。又以字同影顯教興。誰言現寶山王即信相身。又今文云。十方界有無量菩薩各從本土詣鷲峰山。既言各從本土至此。明知亦從寶山國來。故不得執。不云此諸菩薩從彼土來等者。今謂。本經約加違之功。今文取說授之德。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爾時至菩薩眾。下五品。第三流通也。為二。初四品歎能說人。後一品弘所說法。(隋初亦云勸發流通。後即同也。此即讚嘆付屬流通。意如上辨。興宜取之。)就初有二。初一品他方菩薩讚。後三品此土大士讚。(興宜取之。則依來意二義。四品即分為四。初意四者。一滅罪生福行。二具相滿好行。三剋成妙智行。四圓契至理行。剋因剋果。生身法身。能證所證有差別故。後意四者。一讚教法。二讚色相。三讚法身。四讚利物。雖有互說所宗各殊。說法現身立己濟他有差別故。具如彼也。)就初有二。初長行出能讚之人。後偈頌出所讚之事。今即准之。初有四。此初明眾數。二各從下明處所。三五輪下明致敬。言五輪者。本云五體投地。宜云。是五肢體。曰五輪者。是人譬車。若車行時轉兩輪行。若人行時用五肢體而步往也。謂車載好惡物。人亦懷善惡業也。四一心下明發言。既聞經竟從此還彼方有此品。又說捨身竟佛入於定。是知此屬流通也。
佛身微下。出讚事。准樹神讚文段有二。初菩薩讚。後如來述。就初有十一頌為二。初十頌半讚嘆。後有半頌迴向(祥曉莊取。)初有二。初三頌半歎化身。後六頌半歎應身。(祥沼興取)初有三。一二頌歎色。二一頌歎聲。三半合結(祥曉取之。)初中有三。今轉勢之。一一頌歎色身。若蓮花者。本云如金蓮花。隋云有三。一金色。二光明。三淨軟。三中各二。謂法喻也。本分明之。二半頌歎相好。初句三十二相。後句八十種好。三半頌成相好。梁屬次聲。義者雖通。文勢似強。故且依隋以分文耳。
其聲清下。第二歎聲又三。一半遠徹。二一句高大。三一句妙巧。言八種者。本云六種。一大悲觀世音。乃至六大梵天音。隋云天人丈夫音。(祥曉取之。)今八種者。沼云。三經不同。依梵摩喻經。一最妙聲。二易了。三深遠。四濡軟五不女。六不誤。七尊慧。八調和。此即本義。如仁王疏。二中陰經云。一非男。二非女。三非長。四非短。五非貴。六非賤。七非苦。八非樂。三依十住斷結經云。一不男。二不女三不強。四不軟。五不清。六不濁。七不雄。八不雌。初二小乘。後大乘經。見聞異故。(興取初經。而釋義云。一聲哀妙故。二言辯易故。三大小得中故。四聲軟故。五言無錯失故。六聲雄明故。七言有威嚴故。八聲深遠故。則引十住斷結兼舉初二也。)言迦陵頻伽者。則云。唐言好音鳥。(沼即取之。)鳥聲和雅。佛又超勝。等者等取於孔雀聲。本云迦陵頻伽孔雀之聲。
百福妙下。第三合結。言百福者。如大本德王中說。十善有上下品。皆為五戒莊嚴。上下各五十。故成百福。曉云。次第百倍。故言百福。如無上依功德品言。阿難。若十方一切眾生俱行十善。如是功德更百倍增。以此業緣唯得菩薩一毛之相功德。更百倍增然後能得菩薩一好。入一切好功德更百倍增。然後能得菩薩一相。乃至廣說。今此頌中以略言顯百倍功德。故言百福(興即取之。沼云。准大婆沙一百七十七。百思名百福。乃至若依大乘。雖未見文。傳有二釋。如十善業互相資即為百業。又如一一業各有十種。一自作。二教他。三慶慰。四隨喜。五少分。六多分。七全分。八少時。九長時。十盡壽。故為百業。具如彼也。)本各別結。結聲中云清淨無垢威德具足。結色終云光明遠照無有齊限。今即一句總攝結之。准文顯也。
智慧澄明下。第二歎應身有二。初半頌歎內德。次歎外化。初也。有二。初句歎智慧。後句歎功德二中各二。謂法與譬(祥即取故。下皆准之。)
圓光遍下。第二外化有二。一一頌半略標。二二頌半廣釋。三二頌半合結。初也。有二。初半頌明慈悲之體。後一頌明慈悲之用。
常為宣下。第二廣釋有二。初半頌明拔苦與樂之能。後二頌示拔苦與樂之事。初本有三。一明佛說此經。能拔苦。三明經能與樂。今有二句。即舉初後以兼中也。
佛說甘下。第二明事亦三。初半頌出上說此經之事。次頌出上與樂之事。後一頌出拔苦之事。言安隱路者。本云安住正道。仍沼云。即八正道名安隱路。
如來德下。第三合結有三。一一頌明佛德無量。二一頌明不能具說。三半頌明略言少分。
迴斯福下。第二迴向。
爾時世下。第二佛述。今二。初總讚。後別成。如文。則云。有修習聽聞皆滅罪生福。樹神讚品。聖主明言。

妙幢菩薩讚歎品第二十八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他方既竟。今此讚揚。故來此品。又蒙深恩歎聞得聞。妙幢歎揚。又宜聞故。
二釋名者。則云。妙幢菩薩請。能仁為記。因而讚歎。遂作題名既如前拆。
三決疑者。問。妙幢荷恩宜失歎德。何後他方。答。興云。客主然故。
爾時至白佛下。第二此土大士讚揚有三。一妙幢讚。二樹神讚。三辯天讚。本略後也。就初有二。初出讚人。後明讚事。初也。
而說讚下。第二明事。准下有二。初菩薩讚。後如來述初中有八頌半為二。初有五頌總歎。後三頌半別歎得知爾者。前文語通。後文語別。初有三。一四頌歎化身。二半頌歎應身。三半頌結之。初又二。初二頌明體。後二頌明用初又二。初半頌略。後一頌半廣也。今謂為三。一半視人無厭德。二半光明熾盛德。三半諸色分明德。三中各二。法喻如文。言紅白者。舉二攝三。故本云其明五色。青紅赤白。琉璃頗梨。如融真金。
亦如金山下。第二明用中二。初一頌略。後一頌廣。今謂。又二中各二。法喻。紺青色者。本云猶孔雀頂。集妙花者。本云集在蓮花。
大喜大捨下。第二歎應身有二。初歎。後皆具下結也。四無量義。廣如義章第十一也。
眾妙相下。第三總結為二。初句結化。後句結應。此道品義。廣如大論及大義章第十三也。
如來能下。第二別歎又二。初一頌別歎應身。後二頌半別歎化身。初中有二。一半外化。二半內德。
如來光下。第二別歎化身又二。初有一頌外化後一頌半內德。初又二。初半歎光明。後半歎福德隋云。初歎明了。後歎示現。
如來金下。第二內德又二。初有半頌歎齒。後一頌明毫相。
佛告下。第二佛述也。

菩提樹神讚嘆品第二十九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聖眾先說。天神同讚。二屢為對揚特悟妙旨喜不自勝。三為機宜。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本云道場菩提樹神(沼云。准西域傳云。樹本名畢缽羅樹。在金剛座上。其座昔賢劫成與大地俱起。據三千大千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坐即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畢缽羅樹。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大地菩薩現為天女作此樹神。即主菩提樹之神。依主釋也。)
三決疑者。問。不明餘神耶。答。如則釋云。屢有對敷。因為讚歎(沼云。最先見佛故。常不離佛故)問。此與地神同異何耶。答。沼云。有說是一。有說是別。
爾時至尊曰下。第三樹神讚嘆有二。一明能歎之人。二出所歎之事。初也。
敬禮下。第二歎有二。一樹神歎。二如來述就初有十一頌為三。初八頌合歎應化二身。二二頌別歎法身。三有一頌合結初又二。一有五頌正歎二身。二三頌明其渴仰(祥即取之。莊沼影之)初又二。初二頌歎應化身之體。後三頌明應化身之用(祥沼即取莊與影之)初本有三。謂標釋結。今轉無違。標也。本云南無清淨無上正覺。沼云。總讚。智圓名清淨慧。乃至故舊經云南無清淨無上正覺甚深妙法。故清淨慧通法身也。具有四說。如彼辨之。
敬禮常求下。三句第二釋。本四。一歎具智。二歎具斷。三歎作佛。本云獨拔而出成佛正覺。四歎照理。今略第三。如次三句即三義也。初句。本云甚深妙法隨順覺了。次云遠離一切非法非道。祥云。非法者邪法也。非道者邪道也。今舉非法兼非道也。後云知有非有本性清淨。祥云。知有者知世諦。非有者知真諦。本性清淨者知一實諦也。故今總言無分別慧也。(莊云。四句如次圓鏡等四智也。興取逆配。則有二說。後即取之。初如彼也)
希有下。和三一頌結。本今轉勢而文有三。一一句法。二二句譬。三一句合。
希有調下。第二歎二身用有二。初有一句總結應化希有。
後有二頌三句出希有事。(沼意影之。)有二。初三句歎說此經。後二頌歎照此理。祥即述云初外化德。後內證德。初也。又二。初一句歎能說之人希有。釋種等者。本云釋迦牟尼為人中日。(沼云。此種姓希。日炙種生世尊。故明逾日。)正取釋種中明超日兼得性耳。後二句出所說之法。
牟尼寂下。第二兩頌照理有二。初一頌歎能照之智。後一頌歎所照之境。祥云初明能證智。後明所證理。(莊興及則皆取此故。)初又二。初半明智能。後半明智用。隋云初半智後半定。智能。本云善哉如來。諸根寂滅。而復遊入善寂大城。祥云。諸根寂者。於諸根中煩惱不起。是數滅無為。善寂大城者大涅槃。即是德滅無為。就用本云無垢清淨。甚深三昧。入於諸佛所行之處。甚深三昧者謂禪定也。入諸佛行處者謂智慧也。此定智慧即是菩薩德也。
兩足中下。第二歎境有三。一二句明聖道空。二一句明萬法空。三一句明眾生空。(祥興取之。)初言兩足等者。本云兩足世尊。行處亦空。祥云。大乘之道是如來行處。此道亦空。身皆空者二乘道空也。次體性者謂性相也。故本云如是一切無量諸法。推本性相。亦皆空寂。真實依他離性故空。分別無相故相亦空。後空可知。(沼云。上二頌讚自利用。化相住寂入涅槃等故。以言牟尼及聲聞弟子故。或通受用自利之用。言諸根定住等持等故。然真諦三藏云讚法身者。文勢稍疏。)准上此據本智本定。理智相對歎揚實德。非約化相。故莊同云。初一行能證。後一行所證。初中有三。一根寂入涅槃城。二等持門。三深寂靜境。謂真如性。後即所證寂靜。(興云。此歎實德。此初歎智。四句如次。成事智等乃至歎境。空為境故。則云。讚所證如。將陳妙境先舉深禪。於中四句。護根獲果。依空察境。有差別故。後頌即顯境中二空。)諸德如是。況下述云。汝能於我真實法身宣揚妙相而言疏者。目迴山迴豈非此耶。
我常憶下。第二三頌明其渴仰有二。初有二頌明彼渴仰。後有一頌明佛慈悲。初又二。初一頌半明彼三業之善。後有半頌明彼有憂愁之苦。隋云初願佛為生。後願佛為滅。就初有三。一半口業。二半意業。三半身業。(興即取之。)第二有二。初一句明我有苦。本云我常渴仰。欲見於佛。為是事故。憂火熾然。後一句請佛為除。本云唯願世尊。賜我慈悲。清冷法水。以滅是火。今即准之。
唯願下。第二明佛有慈悲有二。初半明佛慈悲於彼。後半明佛慈念一切。本云世尊常護一切人天。是故我今渴仰欲見。今即准之。
佛身本下。第二二頌別歎法身有二。初一頌歎法身深遠。後一頌明物不能知(祥取下准)初中依今轉勢為二。初半內證體。後半外化用。初依本二。上句明法身真實。本云如來行處。淨如琉璃。祥云。法身之體離於萬相。故為淨。即是三無性理。下句明生死虛妄。本云聲聞之身。猶如虛空焰幻響化。如水中月。眾生之性如夢所見(沼取。故云。本淨如空法身。如幻等受用變化身。興即取之)故如幻等即有二義。一應化假有義。二生死虛幻義。本幻生死。今合二義。故置亦言。後中又二。上句說法。下句與樂。本云能與眾生無量快樂。
世尊所有下。第二明物不能知又二。初半明惑者未了。本云如來行處。微妙甚深。一切眾生無能知者。後半明智者不知。
唯願如下。第三一頌合結。依今有二。初半結三身。後半結三業。初依本二。上句法身。下句應化(祥即取之)後中又二。上句所修。下句所證。
爾時下。第二佛述。本為二。初明佛出定。故云爾時世尊。從三昧起。以微妙音。而讚嘆言。二述其所說。今即准之。初也。佛常在定出入不二。故本今文互顯此義。
義如天下。第二述說。本云汝於今日。快說是言。法身深遠。生死虛幻。凡聖不測。汝能歎之。所以快也。今總云宣揚妙相等也。

大辯才天女讚嘆品第三十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地神既揚。天神何止。又為尊法又宜聞故。
二釋名者。准前可知。今明彼讚故立名(沼云。具四辯才名大辯才。有自在故名天。現為天女)
三決疑者。問。說人競揚。四王何闕。答。彼品既訖故。隋云。讚勸流通或在中或在後。義不定故不別也。
爾時至恭敬下。第四辯天歎揚。准前有二。一明能歎之人。二出所歎之事(興即依之)初又二。初舉人。後明軌。
以直言下。第二正歎又二。初天女讚。後如來述。初中又二。初讚嘆。後迴向。初中對前讚應化體有三。謂標釋結。初也。直言詞者。沼云。不以頌讚云直言詞。今又以捷智辯而正歎故。言南謨者。義如前也。
身真金下。第二釋也。宜云。有三。一讚三業。二讚二利。三合讚之。此即本意。准上可知。初歎三業即為三段。初讚身。則云。八相如文。
所有言下。第二讚口業。則云。口業之用示門開路。此三解脫門義。廣如廣百及義章第二也。三菩提者三乘菩提。義如常也。
心常清下。第三意業。今謂有二。初明心淨。離八迷故。後明境淨。八不境故。又顯四淨。如則辨也。
離非威下。第二讚二利。初自利。則云。行住坐臥皆無失故。六年苦下利他則云。六年苦行為伏外道。如本行集廣明其事。又釋迦六年方證明極尊高。彌勒即日而成表聖智敏疾。動皆為物。事豈虛然。如法花智勝佛十劫坐道場。是行無上義。三轉法輪。義如常釋。
身相圓下。第三合歎又二。初歎三業德。拘陀樹者。則云。似柳而大。其樹圓滿可喻佛身。舊曰尼拘陀。新云諾瞿陀也。
具一切下。後歎二利德又二。此初利他。於釋種下。後自利也。
我今隨下。第三總結有二。初法。後譬。
願以此下。第二迴向。
爾時下。第二佛述又二。初總讚。後別成有三。一歎昔行。二述今事。三明當果。在文可見。

付囑品第三十一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此有三義。一群生不窮。大悲無限。欲化來際故有付囑。二眾生於菩薩有重緣。今其弘法教化物故。三二種六十俱胝大眾。聞佛付囑旨則重法情深。既有改常之念。定得分外之益。
二釋名者。隋云。付囑亦名屬累。法花疏云。囑謂付囑累謂馮累。此有二種。一以法付人。為以妙法付諸菩薩。如此中等。二以人付人。二世眾生付囑四依。如般若論以根未熟菩薩付囑根熟菩薩。今具二義。故言付囑。具如彼也。
三決疑者。問。法花如來既動三業三反付囑。謂意欲付。現大神力以手摩頂。發言正付。今既略體豈無別耶。答。准七卷本。此經亦同。但總略故。具如隋釋。問。若爾法花分身俱成。今經理須四佛共付。何故闕耶。答。亦准前也。
爾時至大眾下。第二弘所說法。即付囑流通也。八十兩本文義大同。七卷異者如前應思。此品准本大文有三。一如來付囑。二大眾奉行。三如來讚成。初中。隋云。一告勸。二正付。初也。示將付囑故普告也。
汝等當下。第二正付有三。一付菩提法。二付勸發流通。三結付囑流通。初也。依今有二。初明已說。後求當持。初也。本云汝等善丈夫輩誰能守護此諸如來阿僧祇劫集成菩提。欲顯付囑菩薩識尊卑之故言丈夫。今即准之。諸佛集成即是釋迦本。今本顯故稱我也。
汝等誰下。第二求當護持人也。欲令勸發重情故。此有二義。一誰能守護諸佛法身真覺果德。二誰能守護佛無數劫真修因德。故曰誰能。真護法性修行至理。本有自性護故必得。故曰守護。
我涅槃下。等二付囑勸發流通。本云於我滅後。亦有二義。一於我化身滅後。二於我應身寂滅之後。於此法門等者。本云以此本當作廣現。以者用也。今於此法法性經王當處處移揚廣顯三寶。問。云何廣顯三寶。答。菩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甚深諸妙法藏。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行六和敬讚一切眾。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如是行者則能興隆三寶永使不絕。
能令正法下。第三結付囑流通也。
爾時眾下。第二大眾奉行。今謂。有二。一總標護持。二別陳護持(莊沼同之)隋云。有三。一凡聖眾數。二略說受囑。三正明領受。初也。言俱胝者。曉云。此云億也。如先述之。
異口同音下。第二明受屬。依真諦七卷本云。如世尊勅當具奉行。如是三支。
佛涅槃下。第三正領。言後時者。於像末二時弘通也。問。諸經多付阿難。何故此經偏付菩薩。答。梁云。此經不付囑阿難。示諸經中王故付菩薩也。隋云。餘經雖明外護。為成內護故付阿難。今此雖明內護。宗為外護故付菩薩。明道託時興。自非菩薩威無宜得顯故(問。文既普告。領中亦有迦葉阿難。何故梁隋作此釋耶。答。經有體用。今據體用俱付論之。又約別義付。准下可知)又佛說不畏甚深難信之法。阿羅漢人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有聞而不能信用。故付菩薩。問。若爾何故大品令阿難流布耶。答。般若有二。一共聲聞說。二但為十地菩薩說。非九地所聞。九地非八地所聞。乃至初地各各不聞。況新行者。今付菩薩即體菩提經。及用經俱付。但付阿難用。教受持經卷下失。阿難即有三種。一阿難陀持小乘藏。分知中上。二阿難陀跋陀。此名歡喜賢。付中乘。分知上下。三大乘經藏付阿難婆伽陀。此言歡喜海。具持三藏。故言丈夫輩。又付囑有二。一通及四輩弟子。二別付付對不付凡。又二。一付大不付小。二教付阿難義付菩薩。問。一受則足。何以七卷同聲至三。答。文中略無三反付授。令菩薩等深愛經王。故三受也。問。若敬佛語何限三耶。答。諸佛常說不過三故。若三不從。執金剛神以杵擬之。又一說猶緩。過三大魚。故三白也。
爾時諸大下。第二別陳護持。隋云為二。初讚歎住持。後大眾外護因讚各說讚歎。初中又二。初長行標後偈頌陳。初也。問。本云爾時世尊說此伽他。今言菩薩。何故如是。答。弟子語者必承佛說。本據根本。今取其末。故不相違。問。若爾下眾亦應同耶。答。同雖得旨。彼別稱我。故不例也。
世尊真下。第二偈頌。問。此偈為釋迦讚。為是四方佛伽陀耶。答。經兩本付囑品不同。尋真諦三藏付囑品。云十方諸皆大歡喜讚美持法者。即是四佛囑累。今按此品文。直是釋迦從三昧出說此歎十方諸佛。四方有斯經持德用。及大菩薩諸天王等守護建立。我釋迦亦爾。此明釋迦為欲付囑寅弘委付有在。大眾頂戴。故共對面餘韻和雅作如是說。同其伽陀乃至伽陀者。是婆羅門音。此土名讚嘆。佛亦以不可說無數微塵身首口業供養諸佛讚嘆法及菩薩。八頌為四。一一頌歎三寶。二一頌歎慈悲。三一頌歎福慧。四五頌歎制邪。謂降魔伏外道(興即沼影。)初也。有四。一一句是五佛故。本云諸佛是實語。即佛寶。二一句法身。法身智即法寶。三一句。本云彼等實住故。彼等是菩薩眾。即僧寶。四一句結歎。益本云此經增住持。謂得此經分住世間。教法流行利物不絕。猶諸如來大悲神力內護外加令不永滅名僧住持。如今出家俗式三衣缽盡法用太子舍利經劫不滅。佛出世從地湧出。竝是佛願之力住持也。
大悲下。第二歎大悲大慈有三。一一句歎大悲二一句歎大慈。言慈悲者。著忍辱鎧拔苦與樂。常以忍施慈於他人。不以嗔恚加報也。三兩句結。
福資下。第三歎福慧有三。一一句歎福聚。五波羅蜜即禪定也。本云福聚為鎧甲。鎧者是非。甲者精進。二一句歎智慧。即從前五波羅蜜生(依此莊云。謂十度中初三福資糧。後七智資糧。又初五福資糧。後五智資糧。)三兩句結。
降伏下。第四歎降魔有三。一降魔。二歎內外護。三譬結。初也。有三。一一句伏諸魔。二一句破外道。三兩句結護也。
護世下。第二三頌歎內外護。准本為二。初一頌半歎八部外護。後一頌半明諸佛內護。今隨文勢。初有二頌外護。後有一頌明內護也初也。地上等者。是諸天女故。本云地住及虛空所有諸天女。謂具威力諸天。及天女眾。堪能流通住持像末二世。佛力加故。
四梵住下。第二內護諸佛護持正法有二。一教行住持。二證行住持。初一句明教行。後三句明證行。四梵等者。教行相決同淨性故。大論偘疏第八云。四梵住者是四無量。(莊同。則云。瑜伽五十八爾。)四諦嚴者。本云四實已莊嚴。菩薩證得四德。福田經云。與八式水長養四寶果證。即四因尋思四如實智。四魔如常。略論魔王有一千子。左有五百助父不敬於佛。右五百敬信佛。天魔持刀剎佛亦曰剎者。佛舉手自摩頂。波旬見佛手中刀現遂卻退咸無餘。修得曰得。還映飾性得法身也。
虛空成下。第三譬說無有改轉有三。初兩句譬。二一句合。三一句結。就初本云虛空若作色。或色作非色。言空作色者。現應化二身履空如地。或色作非色者。眾像名或。改滅眾色像現虛空身。履地如虛空為佛事也。又除卻形廓然無像。令其宅心虛靜累相自滅。又虛空若作色者。寧說虛空作無常相。或作非色者。乃可說大地萬物悉皆空無。不可說佛法真道理有動壞相。(興即取之。)又佛菩薩能轉淨土以為穢土。穢為淨土。善為惡惡為善。男為女女為男。乃至六道為非六道不可思議。是下地所不能知也。合結可知。
爾時四大天下。第二大眾外護。即有十眾。分為二類。初略舉七天子各說讚歎明外護流通。竝是欲色二界天子。文中列位上下不次。後略舉三聖各說讚歎。弘讚流通明內護。竝是大乘小乘眾也。(興即取之。)則云。凡眾中有動不動。又動眾中順違為二。順中復有地居空居。地居更分股肱元首。此初四王股肱眾也。各有九十一子弘護。今謂。有二。初長行序後偈頌述。下皆准之。初中有二。一聞法起心。二同聲發言。第二偈頌。兩頌為二。初頌弘法。後頌護人有二。上半持益。下半護事。
爾時下。第二天帝護。元首眾也。文亦如前。初又二。初儀軌。後發言。後頌又二。初頌諸佛說意。後頌我亦隨行。沼云。佛昔聞法得成菩提。為報經恩為菩薩說。我今得聞亦應報恩受持流布。
爾時下。第三睹史天。此空居眾。中分樂慧習定。此樂慧眾。文同。偈中。初頌明持益。後頌明宣揚。
時索訶下。第四梵護。此習定眾。初頌說意。即護所由。後頌擁護。由有利故。
爾時下。第五魔子護。此違眾。中父子為二。此魔子眾。初頌持益。後頌正護。
爾時下。第六魔王護。此魔父眾。初頌護持者。後頌護說者。二中各二。上半明益。下半明護。
爾時下。第七妙吉護。此四禪不動眾。本云善德天子。初頌明益。後頌明護。二中各二。初中上半法德。下半人德。後中上半護法。下半護人。
爾時下。第八菩薩護。此大乘眾。言慈氏則云此方召。彼云彌勒。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仙人經云。昔作仙人故名慈也。氏者本因。初頌護人。後頌護法。言不請友。本云不請之朋友。即親友也。不待勸而往。往必與親。如慈母起嬰兒也。(興影取之。)又同一法門曰朋。同一心志曰友。捨身命者。本云能捨於自體。謂一切佛身皆從兜率天退。於人間受父母生身。不受法身也。
爾時下。第九迦葉護。此小乘眾。中有小欲多聞。此小欲眾。二十臘曰上座。三十臘曰大德。十臘中座。文殊問經翻為大龜。摩伽陀國之大姓也。父母禱祠天神。有梵天降託生。如餘經說。十八部論疏云。迦葉波者是具足語。乃至具如前釋。於佛弟子頭陀少欲第一。佛重共同床坐。昔有貧女。於糞中得一金珠。得已心許打作薄用莊佛像。即雇金師不取作價。金師捨命生梵天。報終還人同生。生來無婬欲。父母與嫂妻不肯受禮。即缽金作女。世若有女人似金女方可取。父母見合右容立人特金女他國訪覓。眾生都見。金女即言。我似金容。阿姑遂妨得。金女少婬亦如迦葉也。就偈為二。初頌護法。後頌護人。二中各二。如文。
爾時下。第十阿難護。此多聞眾。本云命者阿難陀。事如前述。初頌法勝。後頌宣通。二中各二。如文。宜云。大迦葉促袈裟待彌勒。羅睺羅護佛舍利居都缽旦證大乘法事。賓頭盧證小乘法事未入涅槃。
爾時世尊下。第三如來讚成。依今有二。初讚勸。後喜奉初中又二。初讚成。後結勸。初又二。此初總讚。
汝等能下。第二別成又二。此初印現眾。
若有下。第二勸當機。沼云。十法行中略舉四種。一供養。二書寫。三流通。此三施他。四解說。即開演也。聽聞。披讀。受持。諷誦。思惟。修習。皆恭敬攝。由恭敬法故聽聞等。
是故下。第二結勸也。
爾時下。第二喜奉。則云。依天親釋伽耶山頂經。勸歡喜奉行總有三義。(沼云依文殊問經論。)一說者清淨。以於諸法得自在故。(此意以無染者。得說自在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實證知清法體故。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得清淨妙境界故。(此意以依所說證入真理得涅槃故。)是故皆大歡喜奉行。

今依師說釋教王 若有微契聖心者
願以此福遍五性 同入一乘共成佛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十

長承元年冬以東南院僧都覺樹本寫之
權律師寬信

寬延三年依洛西常樂院才覺以御自
筆之本成慶校合此寫本亦以御本
元祿第十一歲夏六月依書肆而需得
此書矣自長承元年數歷五百六十六歲
求法沙門伯映泰印

願曉-聖寶-延便文-觀理-法緣-澄心-濟慶-有慶-慶信-覺樹-寬信(勸修寺法務。)
于時寶曆三年十一月朔旦寫功了
(始筆九月十六日
同四年三月十六日再校)

寶生院閑僧成慶(六十九齡)

最勝王經玄樞全部十卷。乞求龍松院藏中新寫本。始筆於去歲寶曆二壬申正月元旦。至于今日漸漸書寫功了。向寬延三年春。與洛西常樂真慧闍梨談話。幸借得伯映所持古本。與龍松藏本對校。全以無異。斯之古本奧書雖寬信法務真蹟無紛。一部文字草書紛紜衍脫寫誤甚多。今不恐愚訂正之。或考本書悉傍注了。殊第二卷亂脫之多。所不及皆記下審。重得他本可校正焉。以此功德現世安穩當證菩提矣。恒天龍衛護神明資益。而天長地久國家安全。
皇帝陛下聖化無窮。將軍幕下武運鞏因。寺門繁榮僧寶久住。正法興隆伽藍堅固。南都安全快樂自在。且以餘力及于法界。普共眾生成於佛道。災禍速滅萬福即生耳。

寶曆三年龍集十一月朔日沙門成慶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