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鈔四上纂釋下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第四通攝所詮體

疏。即依六文(文)會解記具引細釋。一名者有十二種。謂假名(我有情命者等名。或執衣等名也。)實名(眼等色等名也。)二句者有六種。謂不圓滿句(如但云諸惡也。)圓滿句(如更加莫作。)等也。三字者名句所依也。四語者略具八分。謂美妙語(其聲清著也。)題了語(詞句文皆善巧故。)易解語‧樂聞語等也。五行相者。決擇云。或蘊等相應語言。或取能說佛菩薩等。皆能顯義號於文(已上)六抹請者。謂因抹請問方說故。如是六種顯於文。若闕一種。不能顯義。由能顯義。是故名文(云云取詮)。
疏。顯於十義(文)一地義者。資糧加行等五位也。二相者。自相共相乃至因相果相也。三作意者。謂七種作意。謂相作意等也。四依處者。有三種。謂事依處(如善惡乃至生死涅槃等。)時依處(三世言事。)補特伽羅依處(漸頓二根等二十七賢聖。)五過患者。或法或人。於應毀厭也。六勝利者。應稱讚義。而起稱讚者也。七所治者。一切雜染行也。八能治者。一切清淨行也。九略者。名義俱略。十廣者。名義俱廣(云云取詮)。
疏。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文)問。疏主引十住品何文證通攝所詮體之義耶。答。引十住品第七不退住勝進分有十事五對中。第二文義對文證之也。付之。一言合多義。隨其義令文轉變。是名文隨於義顯了直說。並名義隨於文。然不說此文義為契經體。今何引為證乎。答。唐經十六(十住品)云。佛子此菩薩應勸學 種廣大法。何等為十。所謂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無相即相。相即無相。無性即性。性即無性(已上)大疏三下云。第七不退住○後勝進中十事五對○初一多一對。總含之義。一約權實。於一佛乘說無量故。改有眾多皆佛因故。二約事理。理能成事說一即多。事能顯理說多即一。三約事事。無礙有同體異體義。如上說。二文義對。文隨於義轉變。密意故即如初句。一言隨於多義(已上)隨於文顯了直說。即下三對但顯事理。一無礙義故。若望下偈云。如是一切展轉成。則文義亦通事事無礙。三遍計理無情有情無二。四依他幻相性空無二。五圓成性空與不二空二如不異(等文)抄十上云。言於一佛乘說無量故者○依實開一即多。會權歸實說多即一。言轉變密意者。即文同義異也。如一名四實九義。瞿聲如一無常之言。小乘則以生滅為義。大乘則以不生不滅而為其義○以轉變染淨義故。上轉變密意者。則如前引攝論之中。以異言詞說實法等言。即如初句下即指初句。為文隨於義一多。言同而有三義故。義隨於文顯了直說下釋後句也。顯了對上密意。直說對上轉變。言即下三對者。明下三對唯是義隨於文。但得釋為事理無礙。不得通於事事無礙。及約權實如初句故。若望下偈云。下重會前義。前中文隨於義。但約所詮有事事無礙。未明文望於義望無礙。今由久成義。則文有力。全攝於我。由義成文則義有力。全攝於文等。故成事事無礙也。以下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此所退人。應為說即其文也(已上)次下約此相。二宗釋後三對。其義主要。可見之。雖有五對。不過第二文義對。謂初句一多對。即文隨於義也。下三對者。是義隨於文故(云云)。
疏。不同前義(文)問。抄科釋云。對前揀別者指何文處云對前乎。答。一義云。今十門。初三門唯就聲名句文論雙單。故對佛菩薩等能說者皆是所說也。然今第四門通有三重能所。故非唯雙取聲名句文。四法亦通取能說者也。佛菩薩等及所詮義理故。不同前三門。剋就聲名句文論雙單。故云不同前義等也(為言)問。若指初三門云前義者。若爾抄釋三重能所。其第三重能所中。云前義為所詮。是亦可指初三門單一段。疏抄門指云前義。必可指同處故。若許爾者。初三門既唯就聲名句文。方論雙單。但是能詮。豈可指云前義為所詮哉(是一)又圓覺大鈔三下(第六教被門)全移今疏抄。然上引瑜伽論即云。釋曰。由此故皆通取不同前意剋取前說(已上)次下再釋云。故說皆通不同前義剋取名義等。故云所說也(已上)既云前意。明知。不指初門也。又云。剋取名義等既通取名義。豈初三門乎。准此。今抄云名等者。亦等取所詮義歟(是二)如何。答。愚案云。今疏第四門文有二段。含二意。謂初引瑜伽八十一。次引十住品。並是唯通所詮。故云通攝所詮體。未可必通佛菩薩等能說者。是為初意。即是當門正意也。後又瑜伽下通收三重能所。則兼通佛菩薩等能說者為教體故。是為後意。既含此二意。故揀別之令無濫也。問。今通攝前者。本含通攝三重能所之意。而且明通所詮之旨。後正顯廣通三重能所之義。是一意也。何分為二意乎。故圓覺大疏上云。明第六教體門中。釋通攝所詮體。初引瑜伽八十一意。次下即云。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義。文非教故(已上)此全寫今疏文。但不寫十住品已下文。然同彼鈔三下釋彼疏時。先具引今疏云。通取所詮成契經體。下十住品瑜伽論乃至不同前意剋取所詮之文意。次下即亦續引今鈔云。通收能所則有三重下乃至故云所說之文。唯此通攝所詮門。非而分為多意。且是一意故。彼疏略之。彼鈔中具引即顯疏意。若如今料望者。彼疏引初意中。前半久。鈔中引初意中。後半及後意疏鈔俱不具舉二意。何故鈔云不同前意乎。明知。今前義者指初三門歟。如何。答。維雖本含三重能所。既分為兩段。自當兼正之二意。故今鈔云。上正辨通所詮等。次釋又瑜伽已下文。云又通收能所等。既安又言。豈非傍兼之別義乎。舉如是之二意竟。次云不同前義。對初意揀別之云事。誰疑之乎。但於圓覺疏抄釋者。此尤為潤色之遍也。謂鈔先釋疏所引之初意竟。後具引所殘之。今疏則還成二意故。前後相對揀別之故。云不同前意。有何難乎。若指初三門。何不云前門而云前義。亦云前意乎。何況初三門唯局能詮之聲名句文。不通所詮義。何云剋取名義乎。明知。今第四門分為兩段。其初段所引瑜伽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更不見通佛菩薩等能說者。故云不同前義剋取名義等也。
抄。第一通所詮(文)問。今云第一第二。又云向下向上。其義如何。答。此亦有異義。今略出之一義。云今對前揀別有二義中。第一義意。第五諸法顯義體已下六門。總是所詮故。今第四門云。通所詮則向下取也。第二義意。謂初三門但約聲名句文論雙單故。今第四門云通說者則向上取也(云云)今第四門含二意者是歟。難云。若爾第五諸法顯義體。正明六塵教體意。是所詮乎。故今抄上文釋取名等為體。為疏主自意之義。例同餘方依色等有名句文。亦指同諸法顯義之體。若非能詮何指同之乎(是一)又第九事事無礙體專明能詮文句。具十玄門備之旨。豈是但所詮義乎(是二)若指前後說門云。向上向下者。可云不同前後義。何但云不同前義乎(是三)又可云雙對前後揀別之。何科但云對前乎(是四)如何。答(云云)愚案云。疏云故皆通取者。通取所詮通取說者(為言)然次上所引瑜伽文全不見通所詮。故今抄意云。第四門分為兩段。具釋其義意。重舉後段意。但云皆通取而揀前段義。云不同前義等既不同前段。局取名等其等之言等取所詮義故。明知。後段意通取所詮。若不通取所詮則還同局剋故。如疏上文云。有其所通無其所局者。思之爾者。此故皆通取之一句。向下云。不同前義等文則含通所詮之意。向上云。佛菩薩等是能說者。文云則含通取說者也。意故不同前段局取名等(為言)。
疏。第五諸法顯義體(文)問。諸法顯義體門意。一切諸法顯義理之時。悉具名句文歟。為當如何。答。兩方。若云悉具者。凡諸法為教體者。是由有生解之義。故云諸法顯義也。縱雖有生解之義。何必悉具名句乎。例如法身章。釋法身說法之義云。此理法身與說觀智為所開。覺經云。法身說法授與義故(已上)此約生正智解之義。明法身說法之義。豈生智之解了時。於理法身上安立名句等乎。對向諸法生無相無念之觀解。例亦可爾(是一)何況今疏下文。釋會緣入實體中。引仁王二諦品了。釋云。此經明教。即是如不說如即是教。若取諸法顯義。皆為教體。一切法皆如也。則無如非教(已上)此釋一切法如故是教體歟。更不見具文句。加之探玄記‧起信疏‧圓覺大疏(一上)抄(三下)釋此門之時。但總明顯義之旨。不述如具名等之義乎(是二)若依之爾者。凡云教者。表詮義理之謂也。若許表詮義理。何無名等乎(是一)何況上就大乘。釋語聲為體等之義竟。祖師自意。會取名等為體。疏釋其所以云。流傳後代書也。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已上)抄釋云。故前唯識之中。例於餘方亦依色等有名句文。亦同諸法顯義之體。顯無方理故不取常規(已上)既取名等為體竟。舉餘方佛剎。依色等立名句文。即為例證。亦指同諸法顯義體。明知。顯義體亦立名等也(是二)次上鈔引唯識論云。諸餘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之故之文竟。即釋云所引即淨名經而言等者。等取觸思數等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種○以眾生機欲待故(已上)會解記(具如次上引)准此亦諸法顯義之時。必可假立名等(見。是三)如何。答。此事實難思。學者亦存異義。今且述一義之意者。諸法顯義。或假立名等。或未必借名等。不可一准歟。其旨如兩邊之疑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彼借名等顯義理。並不論之。然不借名等顯義者。今疏下文結成說聽云。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見聞覺知愚聽等(云云)瑜伽論釋見聞覺知云。見知二種現量所攝覺。謂比量聞所言量。凡現量者。離名相等。何借名句。故慈恩云。離名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已上)況疏次文云。茍能得法契神等。真智契證專證專離名句之詮表。豈還借名等可云之。加之普賢行品疏。釋剎說眾生說等文作三釋中。第三釋云。約顯理是說等(云云)抄釋云。言顯理者。如色即顯質礙。即顯緣生等(云云)具如次下。況於一乘中引之。
抄。茍日得會(文)決擇云。此問意云。由能詮言說有性。知所詮一切法有性○最後耶字疑問之詞也。佛告下答。初答法無其性。而有言說遣法也。又云下答。無有言說遺言也。大惠問意。言法如相須問也。世尊答意。言法不相須。先明無法而有言。後明無言而有法。是故下詰言不相須也。大惠下舉事釋成也(已上)
抄。謂兔角龜毛等。意云。實雖無兔角。而有人云。兔角等豈非諸法無性而假起言說乎(為言)。
抄。謂漏月傳意於生脫荊軻之乎(文)。
抄。相如調文君之如終獲隨事(文)史記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云。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馬鄉。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王游士居數歲。乃著子虛之賤。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鄉久官游不遂而來過我。於是相如往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至日中。謁司馬長鄉。長鄉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鄉好之。願臣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如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桃(郭璞曰。以琴中音挑動之。)相如之臨邛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竊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郭璞曰。言貧窮也。)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鄉弟俱如臨邛徒。昆弟從貸猶足為生。何至自告。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騎買一酒。舍酤而令文君當鑪(壽昭曰。酒酒肆也。以為墮告高似鑪。)相如身自著犢鼻褌(壽昭曰。今三釋布作放如犢鼻實稱。此者言其無恥也○。)與保庸雜作(方言曰。保庸調南方婢嬂稱也。)滌器於巿中(壽昭曰。瓦器也○每食如滌溉者。)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如所不足者。非材也。今弟諸公○更謂王孫。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馬長鄉。長鄉故倦游(郭璞曰。厭游官也。)雖貪其人材足依之。且又令客獨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即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及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已上)。
抄。況帝釋有法樂之臣(文)探玄記第二云。乾闥婆此云尋香○亦名食香。唯食細食。居十寶山中。常為諸天作樂時。身有異相。即飛上天(已上)大疏一下云。八乾闥婆。此云尋香。謂樂兒不事生業。但尋諸家飲食香氣。即往設樂求食自活。因此世人號諸樂人為乾闥婆。彼能執樂故。以名焉。亦云食香。止十寶山間食諸香粖。即帝釋執樂神也。帝釋須樂。此王身有相現(已上)問。不事生業。但尋飲食香氣者。為乾闥婆之行儀。為諸樂人之行儀。又身有異相現者。為帝釋身。為乾闥婆身。答。行願記第六云。四乾闥婆者。正云健闥縛。此云尋香行。亦云食香神。謂食氣作樂求乞。天帝須樂體有異相。便往奏之。西天呼一類音聲人名健達縛。謂不作生計。尋食香氣作樂求之(已上)馬鳴有和羅之伎(文)大日經疏第八云。如馬鳴菩薩自奏賴吒和羅典。五百王子聞之。同時捨家入道(文)。
疏。況花嚴性海(文)問。況於一乘中有四節文段。且初事物說法義者。為一乘不共之玄旨。為當通三乘教歟。答。兩方。若云不共之玄旨者。見抄所引經文等。以諸佛威神力。自光明供具等中。自然出音聲。演說法門等。三乘教中盛談此等義相。豈為不共之玄旨乎。若云通三乘者。凡論舉況者。舉劣況勝。今既云況花嚴性海等。若是三一貫通之法相者。何云況哉。如何。答。今舉況有二意。一云。分別根本一乘隨遂機宜。開示小乘三乘等法。若根本法輪中所無之法相。則縱雖分別欲說之。而佛力不能說之。故知。今則應云枝末三乘乃至外典尚有諸法顯義之理。何況根本一乘中。豈無此義哉(為言)一云。今所舉花嚴性海之大義。是一乘不共之玄旨也。雖諸法顯義之言是同。而其意大異也。謂三乘教中。諸法顯義。或推功併歸觀行者。勝解作意。未必謂萬類之音皆是如來音。又不言六塵萬法悉是如來音(次下引貞元疏。可見之。)或是諸佛神力示如是業用。未必謂本自具足令物見之。然今一乘意者。即跡引普賢行品剎說眾生說等文。彼品疏(第八下)釋。云剎說等者。略有三義。一約通力。二約融通。一說一切說故。三約顯理。是說菩薩觸境皆了知故。則觸類成教。如香飯等(已上)抄十八下云。言融通者。一塵即攝一切。何得剎中無說。言顯理者。如色即顯質礙。即顯緣生。即顯無常。即顯無性等。言則觸類成教者。證顯理義。如前教體中明(已上)貞元疏第七(普救護一切眾生成德吉祥夜神云。)然法輪音。若依權小。如來常言非法輪音。要宣諦理。轉入他心方得名為法輪音耳。若依此經。自狹之寬。略有三重。一則如來一切語言皆法輪音。一切言說皆佛事故。二者萬類之音皆法輪音。故賢首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三者非唯於聲。六塵萬法無有一法非如來音。出現品云。譬如書字。普入一切語一切算數一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法。乃至云。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既以實相為法輪聲。未有一法非法輪體。由此故能攝多眷屬。一轉一切一時轉也(已上)即此大疏三釋中第二釋。貞元疏三釋中。第二第三釋並是同。今事物說法之義也。彼三乘教中。都不可有如是之義也。問。且貞元疏二三兩釋有何別哉。答。第二釋意。謂橫攝一切有情音聲乃至風鈴河等非情之聲。總名如來音。第三釋意。如探玄記釋智正覺義中云。次明平等語業妙音遍至者。明如來圓音如緣起性遍一切處。而亦不壞別云詮表(已上)即此意也。今抄所引經條。准此可知。

第六攝境唯心體自下會解記第九

抄。即二所現影(文)問。二者何乎。答。一義云。決擇云。耳‧意二識所現影也。或說聽二識所現影也(已上)一義云。二字應作心字。故會解云。鈔如聲是色。即心所現影。有本云。即二所現影誤也(已上)。
抄。今取解釋分(文)問。立義解釋之兩人。同明唯心義。若取之則可雙取。今何但取解釋分哉。況又疏所引解釋分之文。正釋抄所引立義分文之文也。故起信疏釋今疏所引文之釋。上立義中眾生心攝一切等也(已上)如何。答。會解云。言今取解釋分顯心性相等者。意謂立義分中。已明唯識義含終頓。即同教分齊。今正二門交徹為終教義也(已上)。
疏。梵行品云(文)問。今所引梵行品文者。局圓教唯心歟。為當通終頓等哉。答。抄云。圓教唯心(文)付之。一切諸法唯識唯心之所談者。諸大乘教之通說也。今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例亦可爾。何必局圓教唯心哉。如何。答。唯心之義雖通諸教。則心境待對泯絕。而真心露現。若依圓教。則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等(云云)如攝序云鏡一心之玄極之文處。具引諸文。可見之。故知。梵行品正說圓教不共之唯心也。
疏。一唯本無影(文)決擇下文云。問。攝境唯心中。唯本無影是小乘義。何故前文前四通小。後六唯大乘。答。唯本無影非唯心義。為明四句。因便言之。故疏云。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即斯義也(已上)。
疏。護法論師等(文)問。安慧論師意。為本影具足義。為當唯本無影義歟。答。兩方。若云存本具足義者。安慧意於依他法。唯立心自證分。不許相見二分。故佛果位判相見俱無。爭許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是名本質教。其外更立聞者。識上所變之影像文義乎。是以清涼餘處解釋中。明佛智緣他心不同云。安慧論師云。佛智緣他心緣得本質。餘皆變影。護法論師佛亦變影。若緣本質得。心外法壞唯識故。但極似本質。有實因人(已上)准此。安慧意佛智無別自所變之相分。故直緣聞者。識所變現文義之相。其外更不可立如來淨識所現之本質教云乎。若依之爾者。今疏云。護法論師等皆立此義。即抄釋云。唯識諸師皆同此立等(云云)會解云。鈔唯識諸師者。即所等難陀‧德惠安慧‧火辨‧護月等諸師也。言然此論主(即護法清師)無不說法者。謂無不說是法也(已上)此等釋意者無本。安慧亦存本影具足義歟。如何。答。
疏。復說五心集現(文)五心義云。變爾等五心略以十二門分別○第一列名者。一卒爾心。二尋求心。三決心。四染淨心。五等流心。瑜伽第一卷五識身地云。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是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亦爾。由初三心性類同故但說三。言實兼後二。第二辨相者。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卒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卒爾。故瑜伽論第三卷云。意識任運經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卒爾墮心。有欲等生。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及決擇七十六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卒爾心。初卒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決定已識境界差別。取正目等相。於怨住惡。於親住善。於中住捨。染淨心生。由此染淨意識為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第三八識有無者。瑜伽第一但說六識有此五心。不說七八。又間斷識方具此五。非恒續識。然第七識未轉依位緣境。恒定任運微細唯有後三。一剎那中可說具故。第八不爾。界初生位有卒爾心。有色無色境。寬狹故。決定‧染淨‧等流三心境有新舊。或前後相望可具之。故唯無尋求。無欲俱故。因第七識界雖初生。境恒一類故。無卒爾尋求二心。初轉依位可名卒爾。即是決定染淨之心。第二念後是等流。二念義我合說有四心(已上)。

私問。今抄下文云。言其五心。初後通六識中。三唯意識(文)爾者。今何云但說六識有此五心乎。答。至下可知。

又云。問何故須辨如是五心。答。為令了知心之分位。入法我唯識相故(已上)

私問。今云集現者。即此心集現歟。為當如何。答。疏文上云文義相生。下云五心集現。明知。經歷五心之位。文義相集。現為教體(為言)故抄上文引無性攝論云。名句文身識所變現(已上)聚集為體。依之。決擇云。疏後說五心集現。但是經曆五心影像。聚集影現(已上)其影像者。即下所明十四相也。如抄釋三師義。可見之。
疏。總十二心(文)決擇云。疏總十二心等者。散亂聞經也。專注聞經但有八心。於行常二字上。深卒爾尋求二心故(已上)
抄。一云說諸字時(文)五心義云。第四剎那多少者。五識卒爾唯一剎那。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又一剎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故五識卒爾唯一剎那。尋求未了後起五識。但是尋求。但是尋求。故五識身無多卒爾。說五識身有尋伺者。有廣尋求。無尋伺者。與欲俱故。亦有尋求。諸處所說五識無有決定尋求。無深廣行相。說之為非無微細者。若獨生意。若五俱意。卒爾心位亦一剎那○有說。意識既許相續。說卒爾心通多念起亦無過失。前解為善○決定多剎那尋求未知。未起染淨心故○起染淨之心亦復如是。多念相續以難生故。此依五識為等流心。若意等流染淨唯一念決。第二念即等流故。唯等流心略有二。說意識等流相續無妨。一云。五識唯一念生。說等流心亦不相續○二云。五識許相續生一剎那者。說變爾故(已上)又云。以許尋求多剎那故(已上)第五門中釋也。
抄。是現量故(文)五心義云。因中五識或四或二。或許五心皆唯現量。緣現世境果中。五識所有四心亦唯現量。緣三世境○第七因位許有三心。皆非量攝○第六識定位五心皆唯現量○若在散位。獨願五心通比非量○與五俱意所有五心。有義唯現量(等文如具引)果中五識四心者。以果位任運故無尋求心也。
抄。經十六心有十四相(文)問。今引三師中。後兩師並云十二心。何第一師獨言十六心哉。答。一義云。十六十二開合異。故不相違也(開合之義下引會解記。可見之。)一義云。六字應作二字歟。會解記云。第一師十二心若取卒爾。耳識為一。同時意識為二。尋求為三。決定為四。則四字皆有此四字。應有十六心。今言十二心者。應以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合為一心。以同時意識即卒爾同時意識通名卒爾心故也(已上)。
抄。若不散亂(文)五心義云。第亂不亂生者。先明不亂。後明亂生。不亂生中後有三門。一自他俱不亂。二他亂自不亂。三自亂心不亂。自他俱不亂者。瑜伽第三云。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識分別境界為因故。染淨法生所引故。從此無間眼等識中。染淨法生。然此不由自分別。為無分別。故得染淨。他亂自不亂者。謂有他識中間間生自識五心。仍前後如眼觀色。起卒爾心必有尋求。續初心起故。瑜伽說。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故○故五卒爾後定起尋求心。有人說。言卒爾後不起尋求者。不然。違教理故○故尋求後或入餘心。或起決定。雖起餘心中間隔亂他境。非上勝不能引脫他識。反不生故。後卻入眼識決定。決定起時或還起尋求引。或即起決定。決定為因。若無異緣。自染淨起。有他識奪自染淨不生。他識即滅自心方能入染淨位。染淨位起。或還入決定引。或即起染淨○染淨心後若無他緣。自等流起。眼意二識乃至未趣所餘境界。經爾所時恒相續轉。是名他亂自不亂。三自亂心不亂者。如眼先觀一大眾色。卒爾尋求定相續已。未起決定。有一上好像色現前。眼識遂於餘識。而轉後起卒爾及尋求心。或并決定。或染淨心等見像色已。卻觀眾色。先已現故不起卒爾。或卻起尋求引生決定。以許尋求多剎那故。或即起決定○卻觀眾色始起染淨。染淨心後或觀雲色。隨其多少起卒爾等已。卻觀眾色。而起等流。皆准前後是自亂心不亂(已上)。
抄。若散亂時(文)五心義云。自下後明亂者。於中有二。一他亂自亦亂。二自亂心亦亂。他亂自亦亂者。如眼識生緣一像色。起卒爾尋求已。別有聲至。後起卒爾尋求等心。像遂放光像光。即新起前尋求。後起卒爾尋求決定。後別有香。正現前嗅後起卒爾等。像光變色決定。心後後起卒爾。至染淨心。後值上味。正現前嘗遂起舌識。多少心已卻觀像光。光或大小徒染淨心。後後起卒爾尋求決定。如是乃至○或二或三或至四心。名之為亂。若連次起至等流心。即名不亂。餘心例然。自亂心亦亂者。准他亂說(等文)。
今抄引三師釋中。數處有此事。故具引之。
抄。非現量故(文)此約五俱意識中尋求心也。如上具引。可見之。今抄下文云中三唯識(已上)。
抄。由此極少經十二心(文)問。此第二師十二心者何乎。答。此除決定心。而開耳識意識為二心。加尋求心為三。故四字各有此三心。則成十二心也。如抄可知。
抄。此中曲有二解(文)五心義云。與五俱意所有五心。有義唯現量。作證解故。陳那菩薩集量論。論五識俱意是現量故。說五俱時緣十八界亦現量攝。隨五現塵明了取故。有義不定性尚不同。何現量集量不說五俱之意。唯是現量。何得定判。聖執比度既許五俱定唯現量。於理未可。故五俱意義通現比及非量攝。通緣三世及非世境。若緣一境。與五一俱卒爾等流定唯現量。中間三心不與五俱。通比非量剎那論之。緣過去境。瑜伽論言五識無間所生意識尋求決定唯應說緣現在境者。此依分位事結究竟名為現在(已上)。
今抄云二解者。初解意。謂同時意識亦是現量也。四字總經十二心(云云)後解意。謂同時意識現量也。四字但經八心。而有十四相(云云)上所引五心義中。二有義者。但論五俱意之現量非現量界。准思可知。
抄。謂諸字有二相(文)意云。一字及依一字所成之名。於心上現此。且約一字成名之義也。然亦有一字不成名者。非此所明也(云云)。
抄。惡學時七相(文)言惡之時前諸字雖入過去。現無本質。由熏習力唯識變力。仍於此說惡字心上顯現故。即有兩箇一字(二相)兩箇一字所成名(四相)一箇字身(五相)一箇一字所成名名身(六相)一箇二字所成名(七相)故成七相也。凡云字身名身者。身有體依聚之三義。今且用聚義為身故。或有以字為一種共聚名身。即是一字身也。或有以二字為一種而二種共聚名身。即是二字身也。或以三字為一種。或以四字為一種。各二種共聚名身。例此可知。如字既爾。名亦例知。
抄。者字時十六相(文)謂諸惡者之三箇一字(為三相)三箇一字所成名(為六相)兩箇字身。謂諸惡(七相)惡者(八相)兩箇一字所成名名身(十相)一箇三字多字身(十一相)一箇一字所成名多名身(十二相)兩箇二字所成名(十四相)。
抄。言其五心(文)問。五心義云。因中五識○五心皆唯現量(等云云)具如前引。准此不局初後可通中三(見)今何云中三唯意識乎。答。決擇引法苑。有二師說。初師全同前所引。後師即同今抄。故決擇釋云。今據後義。故抄三爾(已上)彼後師者。決擇引法苑云。此中有義五識唯二。但有卒爾及等流心。尋求等中五隨生者。即等流心許亂生故(已上)。
抄。又前三是無記(文)五心義云。瑜伽論等說。初三心是無記。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容無亂境。五識中一與第六識連續生說。若在因位境界強勝諸識雜生。若生五心皆通三性所攝。若無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已上)。
抄。然此皆約(文)五心義云。若在果位。隨所有心皆得俱起。隨應無失(已上)又云。成唯識說。八地以去乃至成佛任運決定。不假尋求。故但有四。三乘通論。無漏具五。有尋求故。即諸剎那義別說。有非前後起。初轉依等如前已說(已上)如前已說者。第三八識有無門。即如上具引。
疏。三唯影無本(文)問。終教大乘意。自受用佛有色聲功德哉。答。
疏。龍軍(文)會解云。龍軍未詳(已上)問。慈恩阿彌陀經通贊之末書(元縛述)云。如來滅後外南天竺國有論師。名龍猛。即龍軍也。造大智論釋大般若等(已上)今會解記。何云未詳乎。答。探玄大疏共云。唯影無本是龍軍等。非本非影是龍樹等(云云)既各別舉。尚終頓兩教之宗師何云一人異名哉。彼元縛釋難依用歟。
疏。堅惠(文)法界無差別論疏云。堅惠菩薩者。梵名婆羅未底沙羅。此云堅固未底。云惠○謂此論主有稱理。求佛堅固正惠故以為名。三藏云。西域相傳。此是地上菩薩。於佛滅後七百年。於中天竺大剎和種○造究竟一乘寶性論及法界無差別論等(已上)三藏者。提雲般若也。地上菩薩者。會解記引用此疏云。地藏菩薩。更檢餘本可知之。
疏。夜摩偈云(文)唐經第十九也。大疏四上釋上半偈竟。次下云。若爾。何故以現聞教法下半釋。云但自心變非佛說也。若依權教。此約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此宗。果海離言故。無有說用隨機現。謂如是說。而此本質亦是自心(已上)抄十一上云。言若依權教等者。本影四句。即如懸談。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法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質亦自心(已上)。
疏。此前四說總合(文)問。圓教意可有唯本無影之義耶。答。疏云。此前四說。總合為一圓融無礙(文)故知。亦可有唯本無影之義也。付之。疏釋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即是心外存實境之妄執也。既非唯識之義。故三乘教尚不許之。爭圓教 中容如是之妄執乎。是以決擇云。唯本無影非唯心義。為明四句。因便言之。故疏云。唯本無影不知唯識故。即期義也(已上)准此。雖物合四說。是言總意別。實除第一唯本無影。但取餘三說也(為言)爾者。圓教中不可唯本無影之義歟。如何。答。花嚴一乘是根本法輪故。縱雖人天小乘等法相無不含攝之。至今唯本無影之義。何不為圓融之所目乎。況十通品疏明佛智緣他心諸說不同中云。安惠論師云。佛智緣他心緣得本質○護法論師則佛亦變影等竟。次下即云依唯識宗護法為正。以今經望前亦未失(已上)又云。若離佛外別有眾生。更須變影卻失真唯識義(已上)此明佛智緣他心。不變影直緣本質故。正是唯本無影之義也。眾生緣佛例亦可爾。是則生佛同以真心為其心故。故對向萬法時直照現之。更不待變影故。十通品疏釋法性宗他心之相者。以即心之眾生心非即眾生之佛心為所緣。以即眾生心之佛心非即佛心之眾生心為能緣。如是鎔融故。非一非異(已上)抄十八上云。此有兩對。前對明所緣。彼對明能緣。今初言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所緣。眾生心即是佛心。此明不異。次云非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眾生心與佛心非即。非即故有所緣義。非異故不壞唯心義。言為所緣者。結成所緣。揀非能緣也(已上)後對恐繁不引。返例可知。
疏。說聽雙存(文)決擇云。
抄。說如來藏乃有三義(文)問。筆削記第三云。如來藏者。具三種義。謂隱覆‧含攝‧出生義(等文)何與今別哉。答。彼論第二(如來藏品第三)全同今抄所引。
抄。一所攝名藏者(文)如來是能藏。即果極之菩提也。眾生是所藏。以如來之所攝藏名如來藏故(為言)會解云。問。此引佛性論。應非別教。答。
抄。言如如者(文)問。如如者重言。有何意哉。答。一義云。通真記中卷(了然述)云。言如如者。一者真如。即一心身體。二俗如。即隨緣萬法不變之性。二如不二故曰如如。此則直就真如本性。以明心(此准佛性論說已上)此記者南山歸敬儀之末書也。
抄。復次藏有三種(文)問。今三種者。上所標之所攝隱覆等三義之外別義歟。為當如何。答。愚案云。今釋所攝名藏中。有二段。並先明能藏。後明所攝。即上來所引是初段也。於中前云言如如者有二義等者。是先明能藏。次云所言藏者下。正明所攝也。今云。復次藏有三種等者。自下即後段也。於中亦者明能藏。謂境行果三種。並覺妙覺果地無比之功德。是名如來(為言)次云由此果下。正明所攝也。准初段可知之。
抄。二隱覆為藏者(文)筆削記第三云。隱覆之中復有二義。一者藏如來故名如來藏。即煩惱名為能藏。如來為所藏。於如來如來之藏。依主釋也○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及如來藏經俱有此說。二者如來自隱不現名如來藏。法身無相不可以智知識。識況眼見耶。斯如來即藏。持業釋也。如佛性論說(已上)。
抄。一明一身(文)況於眾生者。別指聽法眾生。故上云何獨聽法眾生。次下文云況聽法人也。今明說聽全收故云爾也。
抄。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文)大疏九上云。第八如來成正覺用該動寂○文中分四。初舉所依三昧。覺不滯寂故名善覺。覺彼一相故用為方便。二入已下顯一身之用。既以一相為方便。則物皆一相故一即現多。三如一下類顯餘身如來成正覺時。布身雲於法界一一皆是廣大之身。並如一身之現(等文)。
抄。若爾起信論中(文)會解云。問。上引佛性論成教義。今特揀起信者何耶。答。前佛性論義則少分通別教。大途亦實教。爾故引以證之。而不揀別。今起信所宗二門三大。於中顯體用處節節有之。是一論大旨多分所說。若不揀者應大分是別教。故須揀之。況佛性論是明文。今但義取故亦須揀也(已上)。
疏。則隨一聖教俱非二心(文)決擇云。問。二心既泯其教寧存。又問。心泯教存。何言攝境唯心耶。答。此言泯者非謂落空。但約互奪歸一心。故無前二難(已上)問。今明形奪兩亡者。頓教之義歟。為當如何。答。會解云。若約因緣無性故非生。法身體寂故非佛。一理平等故不說不度。緣本所住故不說不聞。即頓教義。今取生佛各全形。奪為所因令非聽說。即是生全在佛。佛全在生。故得雙非。為別教義。故知。今引證文。皆是非說聽。似濫頓教。而為因不同故非頓爾(已上)。
疏。是故此四於一聖教(文)問。抄科釋云。總結融通(文)爾者雙結同別二教之二四句歟。為當但結別教中四句歟。答。抄上文云。疏第二說聽全收等者。文中有三等(云云)明知。雙結二四句也。問。若爾。今何不云二四。但云此四乎。答。文言略故但云此四。意實通二四也。以同別無礙為一圓教故。然會解云。驗知科錯應於說聽全收下分二。初總標。二別釋。於別釋中分二。初圓教。二別教。於別教中分三。初總標。二別釋。三融通方順疏攝正文意也(已上)意今疏攝並俱云此四。不云此二四句。故驗攝上文科釋是錯也(為言)。
疏。第七會緣入實體(文)問。會緣入實之名義。通始教權門歟。為當局法性實教歟。答。決擇云。疏會緣入實者。立相。始教攝相名會緣。從性名入實。終教緣生無性名會緣入實。頓教相盡性現名會緣入實。圓教將緣起相由。歸理性融通名會緣入實。義雖實爾正唯始頓(已上)二義中。初以本收末是始教也。故疏下云。不立真如隨緣等也。後會相顯性是頓教也。故疏下云。虛相本盡真性本現也。但會解記意。會緣入實之總標正局法性實教。雖然二義中。初以本收末者。可兼通權門(云云)次下更可抄之。
疏。一以本收末(文)問。以本收末門者。局法相權宗歟。為當通法性實教歟。答。會解云。疏亦有二義中。初義以內收外令入一實。次義會外即內令入一實。但初義通權。後義唯實。然則初義所入之如是實非權。但所收之教未說即如。故通權爾(已上)問。此釋不可爾。今見疏抄。並引無性成唯識等諸論。以為證據。即亦引彼疏。令釋成其義。明知。局法相宗云事。況疏釋所入之如云。彼宗雖不立真如隨緣(云云)何故會解云所入之如是實非權乎。答。今疏攝意云。彼攝論唯識等意。實許真如隨緣。而但弘宗者執真如不變故。今且約彼弘宗之所執。令釋成真如所流十二分教之義。既疏攝共頻彼宗等。明知。非祖師自意云事。故疏三上(問明品)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已上)就中於攝論等者。五教章引梁攝論多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之文。為終教習種姓從真如成之證據。又大疏三下(淨行品)云。無倒聞熏與性種合。故名為因。染攝論云。多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生(已上)抄九下釋云。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正因。性即是涅槃第一義空性也。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引證可知。言無性攝論者。即第八論(已上)既以第一義空為性種。即雙引梁論無性論證此義。明知。不同彼弘宗者約有為無漏法爾種子。釋成此等論文云事。今亦例可爾。故知。會解云所入之如是實非權者。正約祖師之實意也。故會解記下文云。不爾何得此科云會緣入實耶(已上)問。此義尚不爾。縱雖餘處有如是釋。而當段疏抄今但引用彼弘宗者之釋義。以此外更無顯自意之文。明知。局法相宗不通實教云事(是一)次攝論等則實如所料簡。然於成唯識論者。縱雖祖師任自意。何可會通實教乎。即前所引大疏三上云。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等者。此指世親本頌。全非成唯識等之釋論也。故抄八上釋云。彼論云。此諸法勝義○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故云過歸後輩(已上)既上舉祖師自意。亦存成唯識論但立不變也。今既引用成唯識論勝流真如之文。釋以本收末之義。何云所入之如是實非權乎(是二)如何。答。
抄。如彼疏釋云由此。問。今引彼疏有兩釋。如何哉。答。會解云。約三惠觀法教根本。名為勝流真。如得說殊由本勝故。如說法勝故者約所證。此地真如故。得說殊勝由本勝故末亦勝也。故名勝流(已上)。
疏。義語非文(文)圓覺大抄三下云。稱如不著文字。名為義語(已上)即今抄所引經末云。若取文字者。行空也(已上)空是第一義空。即真如也。
抄。乃因緣經中一義(文)會解云。以十二分經皆有二義。此因緣亦有二義。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二因事方說。知本末故(已上)。
抄。雙標文義揀義所文(文)問。疏但云文義皆圓。更無揀義取文之意。依何文勢抄家如是釋乎。答。會解云。鈔揀義取者。以疏云文義皆圓。即揀前義。如前說聽相收等。即是義圓。今雙標文義皆圓。故揀前唯義圓也(已上)。
抄。而言圓音者(文)問。今抄意如何。答。此遮伏難歟。謂疏文即圓音。若有難云文即名句文也。圓音即非語聲也。明知。文非即圓音。何故云文即圓音乎。故今抄以二義會通之。一者例如上大小乘共云。名等離語聲無別體。今此第九事事無礙體亦爾。以名等亦依圓音體故。云文即圓音也。二者文句具足之語聲是圓音故。云文即圓音也。若唯一直聲無宮商等異者。是昔義非正也(云云)問。抄一上云。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圓音。一切音聲即是一音。亦名一音。一多無礙總曰圓音(已上)此唯就語聲釋圓音義也。何況文句皆是方稱圓者。此亦昔義非正。何但云一直聲昔義非正乎。故演義抄十九上云。昔有三義。一云諸佛唯是第一義身。永絕萬象無形無聲。直隨機現無量之聲。猶空谷無聲。隨呼發響。然則就佛言之。無音是一。約機論之。無音非一。而言一音。圓音者。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隨其根性各得不聞餘聲○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隨抹熟處無不聞。故名為圓音○二云。就佛言之。實有色聲。其言遍滿無所不遍。但無五音四聲等異。無異曲故名為一音。無不遍故名為圓音○三云。如來於一語業之中。演出一切眾生言音。是故令彼眾生名聞已語。非是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圓。故名為一音。所發多故名為圓音(已上)
抄。三節已含四義(文)問。何節含幾義乎。答。會解云。以第三節含二義故一去充字。即是法雨遍說大小權實等。二又一一下全取五字。即是大小權實法雨充遍滿法界也(已上)。
疏。譬如書字等(文)問。喻相如何。答。決擇云。擇云。抄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等。如書一切字。隨目何法能目故。言界無所住者。而作其法無定目故(已上)意云。字書中一切文字隨名何法皆得能名。是並謂書字普入一切事等也。然法無當名之實。不定攝故云無所住也(為言)法合如下引大疏。可知之。探玄大疏共不釋喻相。故以此決擇。可知之。
抄。經云佛子如來法輪(文)唐經五十二云。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語業。盡未來劫說不可盡。佛轉法輪亦復如是。一切文字安立顯示無有休息。無有窮盡。佛子如來法輪(等文自下全是抄所引)大疏九上云。第二佛子譬如下喻中文有二喻。一文字無盡喻。喻第九無盡。二遍入無住喻。喻六七八。用而常寂故。於中有法喻合。合中二。先合普入一切。以上法中但云入一切言故。今明入餘法則觸類皆法輪。豈同三乘但用佛聲為輪等耶。二一切眾生種種下。正合前文入一切語(已上)抄十九上無釋也。私云。喻第九無盡者。法說經文有九句。第九句云。無遺無盡而轉法輪內外無著故(已上)疏釋云。橫則無遺。無所不轉故。豎則無盡。窮未來故。而不著內外。則深廣無涯(已上)次六七八者。第六句意一切文字言語皆悉法輪。故用廣也。第七句意。知聲如響。了諸法實性故。即用而寂深也。第八句意。於一奇中出一切音。以一即多故。亦深亦廣也(云云)喻相并法合不顯了故。具引示之。今疏抄但用遍入無住喻可知。
抄。法喻入無住喻可知。入一切語言文字界喻合中。即該一切是法中。則略一切法影在喻合中也(已上)。

演義鈔四上纂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