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鈔四下纂釋第二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抄。心平等根(文)金七十論中卷云。外曰心根云何。以偈答曰能分別為心。根說有兩種。三德轉異故。外別故各異。能分別為心。根說有兩種者。心根有二種。分別是其體。云何如此。如此心根與知根相應。即名知根。若與作根相應。即名作根。何以故。是心根能分別知根事。及分別作根事故。譬如一人或名工巧。或為能說。心根亦如是。此心云何說為根。與十根相似。十根從轉變我慢生。心根亦如是。十根同事。十根所作事。心根亦同作。是故得根名(已上)。
抄。故論云分別心為相(文)會解云。分別為心相。是相即心事。此二句是論○言亦具五唯成。通緣諸境故者。此二句是吾祖義說(已上)此言論云者。如次下具引。問。吾祖加義說之意如何。答。先五知根但具一唯。故別緣一唯。謂如耳根從聲唯生。但能取聲等是也。今心平等根總具五唯方成。故通取五唯也(為言)問。五唯是通歸色法。何得生緣慮分別之心平等根哉。答。抄下釋順。世外道四大極微為因中云。四大中最精靈者。能有緣慮。即為心法(等文)准此可知歟。
抄。二十五我知者(文)演祕第一云。問。數論我思。思即行蘊。如何先三皆離蘊攝。答。雖我是思。而不說思是行蘊故。若爾。思在何蘊所取。答。彼不立蘊。故非蘊攝。此亦不然。如即蘊我。佛法談彼。非他宗中許在蘊也。思我應爾。答。即蘊計者。雖不言蘊。然指五蘊。以為其我。而數論師自言。思我。離心心所別有自體故。廣百論第三云。數論外道作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住。彼論破云。如是思我。離心心所別有體相。難可了知。故知。思我非即心所。是離蘊攝。問。前言依見。言我法者。如數論師。杅鉾楯。答。言離蘊等。據彼定說。言依見立。佛法談彼。故前後疏不相違也(已上)。
抄。又論云大我慢(文)彼論中卷云。次當說大我慢心境事三自相為事。十三不共境○大事。計我為慢相。此相即慢事。分別為心相。是即心事(已上)會解云。言又論云大我慢心事(是句是長行標說之文。具云次當說大我慢心境事。)三自相為事者。此一句即偈文。具云○言心能遍取差無差別境故者。此亦吾祖義說也(已上)問。既上云分別心為相等。今云大我慢等。同是一文也。何上引長行中二句。今引偈文之一句乎。答。
抄。二異三德者(文)問。何以異三德知有我乎。答。彼論次上云。自性望變異。有九不似。有六相似。我翻似不似(云云)既翻六相似。故云異三德也。
抄。五獨離故者(文)問。文意如何。答。彼論上卷云。五獨離故者。若唯有身。聖人所說解脫方便即無所用。如昔有仙人。往婆羅門眾所說如是言。一切富彼陀‧一切飲酒摩‧一切見兒面。願後成比丘。若唯有身。何用是義。故知。離身別自有我。若無別我唯有身者。則父母師尊死後遺身。若燒沒等如是供養。則應得罪。應無福德。以是義故知有別我(已上)會解引此文竟。即釋云。此說離身別有我。獨存故云獨離(已上)。
抄。一無因二常(文)意云。一無因者。如大以自性為因。我慢以大為因等。並皆有因。然今自性諦無因。故云爾也。二常者大等從自性生。故是轉變無常。而今自性無其處。故云常也。但唯識論第一。破勝論師諸句義云。若能生果。應是無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已上)准此。數論師所計亦如是。可破之。故立量破云。薩多等三德應轉變無常。即大等故。如大等法(云云)彼師意許薩多等與全體相即。故如是破也。三多人共一者。會解云。謂大等則(為)多。人人不同故。自性唯是一。多人所共故(已上)四遍一切者。又云自性及我遍一切處。謂地‧空‧天。等則不遍(已上)五無事者。謂大等諸物並有作用。能使微細身輪轉生死。申縮往還故。有事業也。自性不爾。故云無事也。六不沒者。請大等諸物次第歸本。則不可見。是名沒也。且如五大轉沒五唯中。不可見五大。乃至大沒自性中。大亦不可見。而自性無如是之轉沒。故云不沒也。七無分者。大等皆有分限。彼此分分不同故。自性不爾。八不依他者。大依自性。我慢依大等。而自性不依他故。九不屬他者。大等從本生不自在。故譬如文存時兒不得自在。而自性不爾。故云不屬他(云云)。
抄。人人各有我故(文)彼論上卷云。外曰。我者何相。多身共一我。身身各我。若言云何如此疑。諸師執相違故。有說。一我者遍滿一切身。如貫珠繩珠多繩一○復有餘師說。身身各有我。是故我生疑。答曰。我多隨身各有我。云何知如是。次偈釋曰。生‧死‧根別故。作事不共故。三德別異故。各我義成立。生死根別故者。若我是一。一人生時則一切生○若一人死時。一切人皆死。以無是義故。故知。我不一。復次諸根異故。若人一者。一人聾時一切悉應聾○復次三德別異故。若人一者。三德應無異。如一婆羅門生於三子。一總明歡樂。二可畏困苦。三闇黑愚癡。若人一者。一人喜樂一切同喜樂。苦癡亦如是○是故因五義。則知我有多(已上)。
抄。自性有六義(文)彼論上卷意云。一同有三德者。大我慢等變異皆有三德。謂樂與苦及癡闇也。既末有三德。故知。本自性亦有三德。末不離本故。本末相似也。二不相離者變異與三德不可分離故。自性有三德。不可分離亦復同爾。故本末相似也。三皆為我所受用等者。論云。三塵者。是大等變異我所受用故。故說名為塵。自性亦如是。我所受用故(已上)四平等者。論又云。四平等者。是大等變異一切我共用。如一婢使有眾多主。同共驅彼故。自性亦如是。一切我同用故。是故說相似(已上)五無知者。論云。是大等變異不能識分別樂苦及闇癡知。我獨得故。離我諸法無有知。自性亦如是。本末同無知。其義則相似(已上)六能生者。論云。六能生本末似者。大能生我慢。我慢生五唯乃五大等。自性能生大。故本末皆相似(已上)。
抄。一無三德(文)抄次下云。有云。由三德是生死因等(云云)正釋無三德故成德之相。是述記第一本之釋也。具如上私總束二十五諦中已引之。然會解云。言有云由三德是生死因等者。此應智論意。縛說皆約我說。言金七十云下。縛脫約自性說(等文)抄下文云。其間不同遍智論意(文文)明知。述記亦述智論意歟。
疏。或計六句(文)問。何故六種皆名句乎。答。大乘法苑第一云。梵云缽陀。此翻為跡。當古之句。句有二句。一集法滿足句。
抄。婆羅痆斯國(文)有本云斯者誤也。西域記第七云。婆羅痆如點斯國○周四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殑伽河○伽藍三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天祠百餘所。外道萬餘人。並多事大自在天。或斷髮。或堆髻。露形無服。塗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已上)。
抄。一實二德(文)問。此六句大意如何。答。此師意云。一切法所依之實性。是名實也。此實性所具之德。是名德也。既有體有德。必可有作用。是名業也。此實‧德‧業三種。各別令實有之物。是名大有。謂彼執實等外有別一物。令實等實有之法故也。又彼此相望。令同之性。令異之性。更別有之。是名同異性也。和合性者。如抄次下自釋。可見之。又十句論更加四句。謂有能‧無能‧俱分‧無說。方成十句也。演祕云。有能‧無能‧實‧德‧業三得果之時。望自果及非自果。定所須因(已上)述記云。異但是差別實因。非如俱分是實性故。有能‧無能。因之所須。亦非現得(已上)又云。地‧水‧火‧風父母極微。常能生果。有能是常亦能生果。是作果時。定所須故(已上)演祕云。實等生果要須有能。所以有能名常生果液等十德生果所須。故同有能名常生果(已上)無說有四。謂已滅無‧未生無。更互無‧畢竟無。述記釋畢竟無云。如兔角等。彼宗畢竟無常住故(已上)述記第一(末)云。略以三門分別。一別總別名。二出體性。三諸門辨釋。

  『此處圖表p338~339』

述記云。子微已去皆能生果。體無常故(已上)舊譯中間句名大有性。俱分句名同異性(云云)因明疏卷下云。勝論六句束為四類。一無實。二有一實。三有二實。四有多實。地‧水‧火‧風父母常極微。空‧時‧方‧我‧惠‧并德‧業‧和合。皆名無實。四本極微體性雖多空。時等五體各別唯一。皆無實因。德‧業‧和合雖依實和合。實非以為因。故此等類並名無實。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至劫成初。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雖體無常。望德合故不越因量。名有二實。自類眾多各有彼因二極微之所生故。自此已後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第十五子。如是展轉生一大地。皆名多實。有多實因之所生故。大有‧同異能有諸實。亦得名為有一實‧有二實‧有多實。然此三種實等雖有功能各別。皆有大有令體非無。皆有同異令三類別。名有一實。有德業者。亦有無有。非大有也(已上)。
抄。實有九種(文)問。何故實有九種乎。答。實者德等所依之實體也。謂地是色‧香‧味‧觸之實體也。水是色‧香‧味及液‧潤之實體也。餘如次下次第攝之。問。地‧水‧火‧風者。是堅‧濕‧煖‧動也。爾者與德中觸有何異乎。答。若依佛教。則地‧水‧火‧風是名也。堅‧濕‧煖‧動是體也。但是名體異不可別立。而勝論意。地‧水等是實句所攝。是為所依之實性。彼堅‧濕等是德句中觸。是為能依之德相。故能破量云。地‧水‧火‧風非有質礙實句所攝。身根取故。如堅濕礙(云云)身根總取德中十一。謂觸‧數‧量‧別‧合‧離‧彼‧此‧液‧潤及行中作因。又實句中地等四亦身根取。皆有觸故(云云)問。其實體者何物乎。答。極微為體也。且如地‧水‧火‧風者。雖母子不同。而皆是極微為體也。
抄。五空六時(文)空者聲之實體也。然非空界色等別有一物也。時者遲速等之實體也。謂有心緣遲速。而若無時實體。以何為因。可生緣遲速等之心哉。又詮表遲速等之名句等。以彼為因。亦復可爾。七方者東南等。能詮之因及能緣之因名方(云云)。
抄。八我九意(文)十句論云。我謂是覺‧樂‧苦‧欲‧嗔‧勤勇‧行‧法‧非法等。和合因緣起智為相(已上)演祕云。由我能令九德和合而能起智故。舉所和及所起智。以顯我體(已上)又云。問。我是作者(等文如前數論中引)九意者十句論云。覺‧樂等九德不和合因緣起智名意(已上)准此。我‧意即就起智而能和合者名我。能不和合者名意歟。
抄。大有唯一(文)。
抄。同異亦一也(文)述記云。同句體者。謂實德業體性非無能詮能緣之因名同。此體是舊大有性。諸法同有故名為同句。異體者。常於實轉。是遮德等心心所因。是表實性心心所因。但於實轉。異實之物。實由有此。異於德等故名為異(已上)演祕云。疏常於實轉者。略為二釋。一云。體性是常唯實上有名常實轉。二云。恒常唯在實句上轉名為常也。疏是遮德等心心所等者。由此異故。遮緣德等心心所法不緣之。表緣實等心心所法而能緣也。或異為因。令緣九實心心所等各有差別○問。德等亦有自類差別及異實義。何不依立。答。德皆是實家之德。實為依故。故言以德而顯實也。有及同異亦實性故。故但依本而立其異(已上)問。述記云。同體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異體許多。依九實故。而數不定。或總實異。或別實異。九實一一有細分故(已上)准此。異句可有多種(見)如何。
抄。一即塗灰外道(文)問。何名塗灰。答。
抄。大自在天(文)疏一下云。大自在者。梵云摩醯首羅是也。於三千界最自在故。智論第一云。此天有八臂三目。乘白牛。執白拂。一念之間能知大千兩渧(已上)演祕第一云。按提婆菩薩釋外道小乘涅槃論。云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大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虫。風是氣。火是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名為涅槃。故自在天常。一切物涅槃因。又傳釋云。彼宗自在有三身別。謂法報化。
抄。即第四圍陀論師計(文)總有十一宗中。上已明數論‧勝論‧塗灰之三師。故以圍陀為第四也。問圍陀及安荼者何乎。答。
抄。圍陀云明此師(文)圍陀云等者。意云。此圍陀論師所造之典藉中。即自明此師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者。非謂那羅延天並生四姓。此是計那羅延天先生梵天。梵天能生萬物也(為言)故次下引提婆論。具明其相也。凡此三四五之三計。是摩醯首羅一體三分。各執一分即成己見也。如上所引演祕釋。可知之。
抄。從那羅延天臍中(文)問。此外計意。如何修行得涅槃乎。答。演祕第一亦引提婆菩薩論。而次下云。兩腳生首陀。下即續云。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生一切花草。以為供養。化作山野禽獸人中豬羊等類。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處名涅槃(已上)彼處者梵天歟。問。常途所說以剎利種為最上。今何云下劣種類乎。答。探玄記第四云。智論第十二云。智人有二在家。名婆羅門。謂七世清淨生滿六歲。皆受戒出家名沙門(已上)圓覺略抄四下云。沙門(出家人)婆羅門(在家在智人已上)。
抄。故上等言(文)自下釋等言。結前第四計。起後第五計也。謂若約第四計。則正舉所生之梵天。兼等取能生之那羅延也。若約第五計。則等取梵王言是兼合第五計安荼所生梵王之義也(為言)總而言之。舉所生梵天。雙等取能生之那羅延及安荼也。抄次下有釋。可見之。
抄。言本際者(文)演祕云。言本際者。謂本生。安荼論師說。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無命物。如是等物散沒彼處名涅槃(已上)。
抄。一時者即時散外道(文)演祕云。時論師作如是說。時熟一切熟。時散一切物散。是時我論中說。如被弓箭射時不到不死。時到則小草觸即死。一切物時生。時熟。時滅。時不可過。是故常生一切物(已上)。
抄。具有離合(文)。
抄。次言方者(文)問。今云。方者通指八方上下歟。別指一方歟。答。會解云。言百論云。外曰實有方常相。故日合處是方相等(有本日字作曰字非也。言等者次論云)如我經說。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日初合處是名東方。如是餘方隨日為名。問曰。不然。東方無初故。日行四天下。繞須彌山。鬱單越日中干逮日出。丳干逮人以為東方。干逮日中閻浮提日出。閻浮提人以為東方。閻浮提日中耶尼日出。耶尼人以為東方。耶尼日中鬱單越日出。鬱單越人以為東方。如是悉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復次日不合處是中無方。以無相故。復次不定故此為東方。彼以為西方。是故無實(已上)准此。別指東方以為萬物因(見)演祕云。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等文)先以東方為因。最初生諸方。以諸方為因。次生世間人物。故知。東方是萬物之本源也(為言)。
抄。此云順世外道(文)演祕云。問。內外男女既有差別。能成大種亦差別不。答。雖大種性內外無異。然有安立形相差別。有義順世極微有其三類。一極精虛。二者清淨。三非虛清。所生之果亦有其三。一心心所。二眼等根。三色聲等。如其次第三因所生。評曰。雖有此言不知何據。准廣百論。此敘雖依彼論說內外大種性無差別。云何得三種不同。問。順世何意計微為常。答。恐後物成無種子故。故俱舍論第十二云。一類外道執極微常。彼謂空劫餘極微在。何緣彼執。猶有餘極微勿後粗事生。無種子故。由斯此師計微常也(已上)問。准此。釋今鈔同彼有義。爾者違廣百論。如何會通哉。答。抄云。如色雖皆是大(等文)即通此伏難歟。
抄。釋曰謂從四大生(文)因明疏中卷釋勝論師義云。至劫成初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自此後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如是展轉生一大地(已上)此順世亦可爾。故術記第一本云。又勝論師及此順世執所生之色不越因量。量只與所依父母本許大。如第三子微。如一父母許大乃至大地。與所依一本父母許大。本極微是常。子等無常。亦是實有(已上)凡此師意云。成大地等者。父母微生子微等。而同一處體相涉入。故次第成廣大粗顯。若所生子微不涉入能生父母極微。則縱雖眾微共聚。尚但成廣大量。而不可成粗顯法。例如細色一入則最淺。再入等則漸深等。今亦可爾。子微孫微次第涉入成粗顯故。如是諸微共聚方成大地量故。今抄云。言粗色者。即是子微也。
抄。不越因量(文)問。因量者。父母二箇極微量歟。為當一箇量歟。答。本計即一箇極微量也。轉計云二箇量故。唯識論第一合破勝論順世云。若謂果色遍在自因。因非一故可名粗者。則此果色體應非一。如所在因處各別故。既爾果還不成粗。由此亦非色根所取(已上)遍在自因者。遍在二箇父母微中也。果色者子微也。所在因者父母二微也。述記云。彼救言。前言果色等於因量。誰謂所生一色之果唯與一箇極微量等。今云等者。等如二箇父母極微。遍在二因之中因既有二。果等於彼故可名粗(已上)故知。是轉計也。其餘破文如論應知。問。量者何乎。答。述記云。量有五種。一微性唯二微果上有○二大性。三微果等以上方有三短性。唯微果上有。四長性。三微果等以上有。五圓性。有二性。一極微。謂不和合父母真實極微上有。二極大空時方我實上有。以此四體遍周圓故(已上)。
抄。計有為前有果集起離散為前有果壞滅(文)。
抄。信有故等廣如彼破(文)此云等者。次文云。世人信一切處有虛空。是故遍信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時有虛空。是故常。內曰。分中分合故分不異。若瓶中向中虛空。是中虛空為都有耶。為分有耶。若都有者。則不遍。若是為遍瓶亦應遍。若分有者。虛空但是分。無有有分名為虛空。是故虛空非遍亦非常(等文廣轉也。可見彼)今破文意云。若謂瓶中都有法界虛空。則瓶外不遍。以瓶中都攝盡之故。若謂瓶中都盡即是名為遍者。瓶亦應遍哉。若謂瓶中有一分虛空者。
抄。言宿作者(文)今抄全寫涅槃經文。即南經三十七也。北經當第四十。具如會解引。
抄。計一切眾生(文)涅槃經云。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乏。不得自在。又見有人慈心不殺。反更中夭。又見喜殺。終保年壽。又見有人淨修梵行。精進持戒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由往日本業因緣(已上)。
抄。若有持戒精進(文)意云。現在苦行定能破壞。過去本業盡故。眾生得涅槃(為言)。
抄。涅槃三十五廣破(文)經云。佛言。實見過去業否。若有是業為多少耶。現在苦行能破多少耶。能知是業已盡不盡耶○彼若答我實不知○仁既不知過去本業。云何能知現在苦行定能破壞過去業耶。彼若云瞿曇經中亦作是說。若見有人。豪富自在。當知是人前世好施。如是不名過去業耶。佛言。如是知者名為此知。不名具知。我佛法中。或由因知果。或有從果知因。我佛法中。有過去業有現在業。汝則不爾。唯有過去業。無現在業。汝法不從方便斷業。煩惱盡已業苦則盡故。我責汝過去之業。若知現在苦行能壞過去業。現在苦行復以何破。如其不破苦即是常。苦若是常。云何說云得苦解脫(等文)。
抄。自然生自然滅(文)河上公莊子疏云。萬物獨化者也。非自然也。非化生也。塊然而生。不知所以然。而然也(已上)。
抄。大乘法師(文)述記第一本取意引之。然今抄引瑜伽論竟。返破此師云。則無因為自然。非別有物(云云)。
抄。束十一為四計即百論意(文)問。束十一為四計。爾者鈔主指何論文乎。答。百論意(文)付之。正依解釋檢提婆所造兩卷百論。不見列四計之文。今何指之乎。是以會解記云。疏統取四計不出四見等者。即唯識意。彼論云。然諸外道品類雖多。所執有法不過四種。一執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一。如數論等○二執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異。如勝論等○三執有法與有等性亦一亦異。如無慚等(應等勒沙婆也。或是無慚梵語。)四執有法與有等性非一非異。如邪命等(疏云。若提子此是六師之數。具云尼揵陀若提子。據此而尼揵也。會邪見應是尼提爾。已上。)今檢彼唯識論第一卷。正有此文。所引是全文也。爾者鈔主何不指此論文。而言百論意乎。答。今云即百論意者。是廣百論第八卷破邊執品第六之文。故起信疏上云。廣百論云。頌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而配屬智者。達非真。彼論次第廣破四宗外道等義也(已上)此云頌曰者。是本論即聖天菩薩所造。彼長行者。護法菩薩釋也。問。會解記云。鈔皆廣如百論者。以彼論有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無果品。此二品廣申立破故。其略曰。若因中前有果。前無果。二俱無生(等文)彼提婆菩薩所造百論下卷。總有六品中。破因中有果品第七。破因中無果品第八(云云)此記所引全寫提婆所造之百論。亦現有此兩品。尤符合記所引歟。何云是聖天所造廣百論乎。答。此記解釋其謬非一。謂鈔既云即百論意。而記揲疏文。輒斷云即唯識意。豈非妄判之過分乎(是一)次既釋上四計。總云即唯識意。其四計中分兩科。其第二對因果之一義。何引百論乎。問。一非一等如何配四宗外道乎。答。筆削記第三云。一數論外道。執有等性與諸法一。即當有句故。彼破云○若青等色與色性一。應如色性其體皆同○眼等諸根與根性一。應如根性其體皆同。應一一根取一切境○二勝論外道。執有等性與法非一。當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異。應如聲等。非眼所行○三無慚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亦一亦異。當於亦有亦非有句○若有性等與色等一。同數論過。與色等異。同勝論失。一異二種性相違。而言體同理不成立○四邪命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非一非異。當非有非非有句(等文)。
疏。此方儒道二教(文)問。准抄釋案疏意。兼含莊子列子。何偏題儒道二教乎。答。見下抄釋。初合引老莊。故知莊子屬老子攝。後別引周易中。指同列子。此亦列子屬儒宗攝歟。至下應知。但有儒子云文子者。老子面受之弟子也。列子者老子滅後之門弟。四十餘年修道得旨。乘雲往還(云云)更可撿問之。
抄。周易為真玄(文)問。周易等名真玄等。其意如何。答。三玄一致論中。定有其釋歟。可撿之。且有儒子云。真是真實。即有義也。孔子得有門故云真玄歟。虛是虛無。即老子體空門故云虛玄歟。莊子雙談有無。而未窮證聖理。但能得口說之巧便。故云談玄。如莊子序述此義。可檢之。又漢書立九等。第一等中收孔老。第二等中收頑圓。然莊子屬第六等中攝。只是才人有真證。故今亦云談玄。其意在此(云云)。
疏。謂人法地(文)就此文有異釋。今且河上公注經故。老子經上卷(家元第二十五河上公注。)云人法地(人當地安靜和柔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有勞而不怨。有功而不宣者也。)地法天(大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號下物。無所收取以也。)天法道(道法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法自然(道性自然無所可法也。已上)雖此河上公注非今鈔所用。為令知彼此同異故且引之。抄意至下可知。問。人法地等者如何。答。原人論發微錄引老子文。即釋云。法者倣傚也(取則也。已上)且一義意云。人者多思欲。非安靜故。今法地安靜。令調心慮。故老子經疏釋云。法地安寧也(已上)故云人法地也。次地法天者。天無為而發生為功。地安寧而養成為德。故老子疏云。天生萬物。無有終極。地然後養成(已上)意云。地能養成。必待天發生。故云地法天也。次天法道者。老子疏云。天無私。由道無為(已上)准此可知。次道法自然者。發微錄釋云。以大道無所從來。名為自然。非別有大道。而令大道之法之也(已上)問。既無所可法。何云道法自然乎。答。道外更無自然。今但欲令人道窮自然理。故云爾也(云云。已上。且依河上公注意抄之)。
抄。即老子道經(文)問。老子經八十一章。何分為道德二經乎。答。河上公注意。分八十一章為二篇。初三十七章名道經。專明道之自然故。後四十四章名德經。專明道之德故。即彼經上卷云。道之貴德之貴(已上)此之意也。然有後賢。廣檢文難之故。玄宗皇帝天寶十四年中。五史改名之時。老子經通稱道德經。意顯八十一章每章並有道德二義。不可偏屬故。
抄。有物混成(文)問。有物者。何物乎。答。河公注云。謂道無形混純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也(已上)意云。虛無自然之道云物也。問。混者混和也。必有二法之時。可論混合相和之義。然虛無自然之道尚未見一氣。有何二法而混成乎。答。有云。虛無是道之體性。一氣是道之義相。以性相體義無二無別故云混成。述義云。道如鏡。一氣如明。萬物如萬像(已上)雖萬像有去來。而鏡體明相。無二無別故云混成也(云云)愚案云。准河公意。物者道也。混純一氣也。此一氣剖判方成萬物。故云成也。故總云有物混成歟。故河公注釋云。謂道無形混純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也(已上)問。有物混成(云云)爾者虛無之道體直成萬物歟。為當如何。答。有二義。一義云。道是無也。氣是有也。此虛無道與沖和氣無二無別。即是有無混成。然成萬物之時。虛無之道終不成萬物。但彼沖氣成萬物也。是賈太隱述義等意也(云云)今私檢列子。少見此義故。彼第一(張湛處度注)云。易變為一(所謂易者。窮冥總性不可變也。一氣恃之而化。故奇名變耳。)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已上)一義云。虛無之道全體成萬物。
抄。獨立而不改(文)有云。此句約豎。其體不依物。故云獨立。始終不增減。故云不改也。次周行而不殆者。約橫也。充塞六合故云周行。不憂不足故云不殆也。次吾不知其名者。賈太隱述義云。天地萬物本亦無名。假為立名。所以筌意(已上)准此可知。但云道者。如鈔次下自釋之。
抄。強為之名曰大(文)自下隨義立異名。謂鈔次下云。以包含目其體。強名曰大(云云)此包含義通上橫豎歟。思之。次逝者往也。即周行之一義歟。既往逝故無所不至。是云遠也。無遠往而不還故云反也。
抄。注云因其所大(文)問。今云注者。何注乎。答。魏王弼注也。其故者。前漢河上公加注釋來至于唐朝。總有六十二家之子注。然隨代代帝意。所用亦不同。且唐朝太宗高宗兩代立弘方館。安置十三經之時。各以敕被定可為宗崇之注釋中。今老子經以河公注可為指南(云云)仍賈太隱作述義一十三卷。弘河公宗致。即和國相承以此述義為依憑。故雖時有不安。或是容有釋。或傍正釋。如是會通之(云云)然第七帝玄宗皇帝背先祖敕定。自裁用魏王弼注(有二卷也)即加疏解(有六卷也)廣德先生亦作廣正義四十卷。故玄宗已後數代帝王皆順此跡。然玄宗御即位明年。改先天號開元。總經二十九年。清涼大師開元十六年誕生。其後至第十帝德宗御字。興元元年撰今大疏。其時清涼年四十七。故今亦引用王弼注也。但和國流傳老子經者。初自百濟以河公注。經相副博士送進之。其後吉備大臣入唐。即當開元第四年。在唐十八年。所學十三道。雖可傳當代所弘之王弼注等。而和國既先傳得河公注經。故今亦重渡同注經(云云)問。疏下文云。周易云。易者有大極(等云云)抄引彼周易注云。夫有必始於無等(云云)會解記釋云。言注云者。即韓康伯注也(河上翁注老子。郭象注莊子。張處度注列子。已上)此釋周易注家之義。便釋今抄上下所引之注家也。明知。此取象意。今所引注文者。是河上公注(為言)如何。答。今現見河公注云。道大者無不容。天大者無不蓋等(云云)具如次下引。然全無今所引文。明知。非河公注。
抄。得一者天地王也(文)問。今云。一者沖和之一氣歟。答。有天地王各專一其己德也。尚書云。其德取一無不吉。其德二三動無不凶(已上)意云。天得覆育之一德。彌綸域中。若有覆不覆之不同。則其德邪亂。故天變等起。依諸凶害。餘地‧王准之。故知。未必一氣之一也。問。下引老子云。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云云)萬物皆得沖氣為和(見)爾者今既云得一。明知。一氣也。如何。答。見今注文。上云因其所大而明。下云天大能覆等。今云得一。明知。指其所大即云得一也。其所大者。河上公注云。道大者無不容也。天大者無不蓋也。地大者無載也。王大者無制也(已上)以天能覆之德論之者。其德彌綸域中更不見餘德。是獨一無二之義也。彼地載王制。其德亦如是。今云得一。准此可知。但於下所引老子經文者。是別途也。不可會通歟。一義云。得道一者。天也。地也。王也(為言)若上云得一。此非一氣之道者。何下但云天地王。而不釋道大乎(已上)。
抄。又云域中(文)問。域中者如何。答。河公注釋云。八極之內有四大。王居其一也。
抄。注云王者人靈縱雖四大中王居其一。何必為是鑒戒王者之由乎。答。王弼意云。令王者居四大內者。為令王大(文)法餘天地道之三大。故次下引經。云人法地等者。此明人先法地。次法天。終法道之義也。且如夏桀殷紂。不法天地行道。故萬物皆亡沒。如唐堯虞舜能法天地行道。故萬物悉興福等也。故老子經上(虛用第五)云。聖人不仁(已上)河上公云。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興。法天地行自然也(已上)例准可知。
抄。次文云人法地(文)就此文。且有兩家異說。若依河公注。則人者通指一切人也。又人但令法地。未必通法天等也。且如上引然。王弼意云。人別謂王也。又此王人所法之地既法天。天亦法道。故知。展轉推窮。則極成人通法地天道之義也。即今抄所用正是此義也。意云。一人有癈則兆民皆蒙。故別約王人令法之也。故次上云。域中有四大等。雖具舉四大。而正意為鑒戒王者。今亦具明四大所法。其正意者。為令王者法天地道。故注家得此意。如是釋之。尤有其謂歟。問。地安靜等者。其義如何。答。有人云。安靜者不卒爾也(云云)河上公注云。人當法地安靜和柔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有勞而不怨。有功不宣者也(已上)准此可知。次法天運用生成者。有人云。化物運濟也(云云)圓覺略抄一上云。自此已下明人之法天行此四德竟。即用周易略例。其意云。易有乾坤。乾有四德。謂易云元者善之善也(已上)莊子六天之元德始生萬物。善之大者。莫大施生(已上)君子體仁(仁故春)是以長人(體包仁道汎愛施生是以號長於人。此法天之元德。)享者嘉之會也(天能通暢萬物。傳之會聚故云爾也。)嘉會足以合禮。
抄。道清淨無為(文)意云。雖化物而無欲。故云清淨。又無思順道。故云無為也。
抄。德經又云道生一(文)老子經下卷(河上公注。)云。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也。)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迴心始就日也。)沖氣以為和(萬物中皆有無氣。得以和氣。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之中有空虛。與氣通故得久生也。已上)問。依此河公注則二是陰與陽也。三是天地人也(云云)然今抄所引不同此歟。如何。答。爾也。今抄始末並用王弼注。故不可同河公注也。謂沖氣與陽氣名為二。更加陰氣以為三。具如抄下所引。即是異說也。不可會通。故發微錄釋三生萬物之文云。一氣二儀為三也。亦可天地人為三(已上)雙舉兩說也。問。道與一有二體可云哉。答。兩方。若無二體者。經云道生一。既有能所之不同。何為一體乎。諸家注釋可有能所之二體(見)若依之爾者。先德釋云。一氣與道亦非二體(云云)如何。答。道是無也。一是有也。有無既不同。何云一體乎。但先德釋者。淨源師釋歟。彼發微錄云。彼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釋曰。展轉相生之義。道是自然義耳(已上)。
抄。言道動(文)王弼注云。生動出也(已上)問。沖氣者何乎。答。有云。玉篇云。氣溉也(云云)釋名云。氣溉也。於物無不利(云云)意云。譬如得水潤則萬物生長。不得則萬物朽竭。今沖和氣例准可知。老子經云。沖氣以為和(已上)河公注如上引。可見之。問。彼注云。草木之中有空虛等(云云)空虛者何乎。答。頌疏第一云。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已上)頗似此虛空無為歟。
抄。積沖氣之一(文)意云。陽氣更積加前沖氣之一。故云生二。又陰氣更加陽氣位所有之二。故方成三也(為言)。
抄。陰陽含孕○阜成(文)廣德先生廣正義云。萬物之生也。道氣生之陰陽氣長養之。一晝一夜。一陰一陽。更相迎代養育萬物。其大也。陰為寒。陽為暑○以寒暑晦晝夜長育萬物○雖有寒暑。而無道氣者亦徂落矣(已上)御製疏(玄宗御作)云。資荷陰氣(已上)懷抱陽氣。今現見人物。或有人捨禍欣福。厭凶求吉。或有草木背北向南等。皆是負陰抱陽之相也。

于時永和元年(乙卯)八月二十五日。於東大寺戒壇院上坊書寫之畢。
小比丘覺乘之

演義鈔四下纂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