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08 C
觀經義拙疑巧答研覈鈔

釋顯意述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頓教一乘海者。問(如本)一

難云。彼皆決了三一權實。今經未然。何得比例。
難云。若爾此輩發三心時。亦信無相不相佛性常住之深理耶。若不然者。不足例同。若言然經釋無文。又言實道小乘者出何經論乎。
難云。集文直言求生淨土非是小乘。未云發三心故是一乘教。玄義引文未全相應。然就此文更加一難。縱求生淨土未欣佛果。那忽定判是大乘心。且如有人欲生彼土成彼聲聞。豈言此人求淨土故即大乘也。
難云。經文但明聞小取悟。未有知小即大之文。疑端只論文相是非。判教須依其說相。故所述但是推義而已。豈得以是遮外難乎。又就推義自有參差。前說具三心者即非小乘。今何還言生彼以後知小即大也。
難云。此義云何為言三心菩提心故知彼所修趣菩提耶。若言然者發心已趣何俟生後方說趣也。又上輩因別說菩提心。下輩到彼方發無上心。如是違文若為會之。將又為言三心非菩提心。然發此心生彼以後知小即大故。知其行趣菩提耶。若言然者其義未定。經無知小即大文。故設有其文此義成者只言生彼於義可足。何用發得三心因為又此三心非菩提心者云何得入大義門耶。
難云。此義未然。群疑論中約不定定性迴心生者。雖作還依本習之釋會通義趣異今釋。故不云改習。不云轉向。云何異者。今釋不許生前迴心。故約果後。作轉向釋。彼許生前已迴心。故生彼雖可雙除二執。還依本習。先斷入執。斷已有何改習義也。後斷法執。由先迴心。後更有何轉向義也。故論直言還依本習先斷入執名須陀洹及阿羅漢。雖有此名只是菩薩。豈同今釋就小果後明轉向也。
難云。記中三義皆異論意。同釋此趣斯言不定。況彼二文未許定性得生。豈得依彼成頓教一乘義乎。
難云。若爾今經二途不攝。未論皆成永不成。故至下雖出皆成之證。非明證故。如下難之。
難云。舉彼宗論欲合今義。甚不相應。彼且三一權實諍也。今乃教部判攝論也。然彼諸師泛諍三一。雖分二宗。至判諸經訓別千差。且如天台雖宗一實。今經判屬帶權時教。此例非一不可備舉。疑端正為決擇此義。巧答全未辨此巨細矣。
難云。大師自是彌陀法王和光之身。其釋義則三昧正受證定之宗。本跡圓智獨達性海之源。何看他面欲使有本宗乎。
難云。只見今偈知依一乘。何更外求徒勞言論乎。
難云。以彼宗來判此經為一乘者。天台何故判屬三乘教部攝耶。
難云。雖不說有永不成佛者。亦未言無永不成佛者。又未開佛智見性。那忽定判一乘教也。
難云。五逆罪人不必無性。世善行者亦非定性。約此機法成一乘義。抑彼寶公等宗旨耶。
難云。一切凡夫似簡小聖。當座道場未說諸經。將如是文證皆成者。何經非是一乘教耶。
難云。若爾者何故自計諸行各得往生。不許同一念佛義耶。所習不可出斯見者。改流歸本今正時也。
難云。家中伏藏未知所在。徒數他寶更有何益。
難云。問端只疑似非一乘。良由經無四一文故。何以似簡別義耶。
難云。此義云何為存經有四一義耶。若言然者何不一一出其文耶。若言非謂經有四一文。但是愚意存四義者。疑端問經不問愚意。問答乖角何足言也。
難云。此亦准前徵詰可知。又出四義。有何所由論傍正耶。
難云。此義不可縱。有多義隨許一義。隨應攝其一漸故也。欲成立今經中輩雖從小入非漸義者。須非諸師所判漸頓之義。例如天台成立法華圓頓之義。不許他人約迴入機判漸教也。若言今雖許諸師義。中輩非實轉向機故。非彼所立漸教攝者。但可依此道理會通。何用義門非一因為。況言非實轉向非極成理。前已難竟。
難云。此何反難。他宗釋義自有相違者。彼學者自須會通。何開疑端致此難乎。若言拙疑由執一義招此難者。反問功答如何會通彼相違耶。若言彼釋名據一義非相違者。其義不然。一師判教並存二義。彼此互奪成鉾楯。故且如觀經疏中一義。非直此經自有漸義。法華亦成漸教攝故。
難云。若習彼義彌增前疑。今經即彼漸教攝故。爾前教故。勸令習學有何益耶。
難云。此義不可全非文意。且此一文何以得知。次文為證其由未顯。又設此文同諸師義。既許和尚存此一義。今經隨應有其一漸。自許中輩從小入。故何但判為頓教攝也。
難云。此文承前。全非別義。前文總標一代漸頓。此下別舉其中兩經。故瓔珞經正明空有雙除二執。但以萬劫證不退故名漸教也。此漸即前所標漸。在漸既然。在頓亦爾。聖道淨土難易雖異。速證名頓義同歟。
難云。此亦不然門門不同。名漸教者還指瓔珞萬劫所修度行也。利劍即是彌陀號者指觀經一日七日所稱名號也。故此讚文始終一貫。分為三義全非文意。文意但約行證遲速。於中自有與奪而已。
難云。讚有三文而唯一義。偈唯一句焉有二義。又於讚中若有三義。偈中何故闕初一義。言有言無皆無所據。無文無義誰人用之。
難云。此事不然。其人從來若未曾習實小行者。容作此解。既許愚小凡夫今發大心何得有非漸入機也。凡論迴入不必果後。如緣覺人多從因入。然如巧答此中輩人因中迴心。是一漸也。果後改習。是二漸也。此乃漸中最漸也。何由言是頓入機乎。
難云。若欲依彼大經疏云正為凡夫遮前難者。還可依此觀經疏云三果迴心受前責也。
難云。若爾亦應有初一漸。何不言通二教攝也。
難云。證小果已即轉向大。解釋明文可及論其學者共許不共許焉。
難云。龍樹雖名一乘清淨土。而自還言有聲聞僧。天親雖讚大乘善根界。而未會有小聖文。諸師異見職而由此。何出所疑之文。欲遮能難之情也。
難云。如所答者諸祖譯釋義。各自精巧。宗家所判。失言乖理。實無證果而言證。實無轉向而言轉故。
難云。諸祖會通妙行各別。若依論註可言仍本立名。若依疑論可謂斷位同故。今依宗家自說先證小果。斯乃各據一義。悉為妙說而分取彼兩釋行許。雷同今釋欲成一義。三釋相奪一義難成。未審巧答有何深意。
難云。先用疑論依本習義故。云改習名為轉向。今依論註可云仍本。轉向會通如何同前。凡今學者論諸義門。宜依宗家釋義為本。諸餘異釋隨應決了。然如巧答事事皆依諸師為宗。還欲糾正一家宗義。自昧祖宗輒詮宗祖。未審此心有忠考否。
難云。此註論意與中輩義有何差別。會中輩處依群疑論。通此經論而依註釋。凡看巧答前後始末。但知雜集許言相似之文。未思簡擇毫耄千里之異。拙疑不敏所不欲也。
難云。此難差過。敗種還生難說難聞。何將入滅。況向大乎。依彼諸經。欲設難者。可言改說有入滅者未見說有向大人也。
難云。經文不言泥洹。玄義引文皆不相應。
難云。若爾復說有得阿惟越致者等。若為消之。若言阿惟不必八地亦通地前故無違者。經文先說有得須陀洹者。有得阿羅漢者。後說有得阿惟越致者。從淺至深文義歷然。豈是初地名須陀洹。乃至八地名阿羅漢。還說初住名阿惟乎。
難云。前後似乖必有深意。所設會通未為盡理。何為經文難見之故。將不正義為其義也。
難云。悲華經中願無聲聞。所設會通猶有前難。餘二經願聲聞無數。何由得免如前責也。
難云。疑端所責只在答釋。何愁未辨其新舊等。但如是疑未曾措心。自謂為新亦無所諍。餘皆准之。
難云。所聞既非疑者所傳。其義是非不足糾正。反問反難自乖道理。非直此中。下去皆然。疑端只由釋義難見。何必為顯如是等義。若不欲顯如是等義。如是等問不可來者。且此頓教一乘海句。古今學者曾無一念疑滯心耶。若言然者論中二乘種不生義。諸師尚為一箇大事。末學誰無疑問意乎。故知反問自隨情來。非疑端中有私曲也。
難云。囈語(音空日出于安樂集)言不稱實。百盲摩象。誰得全體。讒聞傳說。為勿謗本義。本義未聞。別須一決。且止傍論。消前諸難。
難云。湛然釋疑於籤下。源信求決於海外。古賢所好今愚傚之。幸有知音將為得意。設被謗難亦未為傷。百解笑一醒。醒者豈為辱。本心既無私。何更須斟酌。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等者。問(如本)二

難云。此義參差。若言十九所願來迎為體者。何為不言十八所願往生為體。二十所願果遂為體耶。若言十八所願稱名為體。二十所願諸行為體者。何為不云十九所願亦諸行為體耶。只由此錯顯義非竟。其餘是非不足論歟。
難云。若所言大願業力者。但取願心名願業力耶。若言然者。願欲業思心所依別。二因感果。方可名力。豈得言唯一願心也。
難云。立空所願意者云何。如所述諸行念佛為一要門。攝此定散二善行人名為弘願。此願與彼諸佛發願有何所異名別意乎。
難云。此亦參差。十八願中乃至十念對二十願殖諸德本。句不相應。義似不類。尚取一要門業因。十九願中修德功德。對二十願殖諸德本。文句相當義可類同。何故不取為要門攝。
難云。此亦參差。十八二十能願為緣。所願為因。因緣和合攝生義成。今此一願能所皆緣。與何因作增上緣乎。
難云。此亦參差。十九所願非要門故。業因故。是強緣故。異義濫觴專在此事。此言誠矣。抑先標云且就三願分別能所簡因緣者。餘皆准知。然至釋中但簡二願能所因緣。尚不能簡十九願中因緣差異。況餘願乎。且就所願云何准知其因緣耶。可定無三惡趣是其因耶。餘亦准之。
難云。上來所立要門弘願因緣之義。有多參差招前眾難。依如是義。所設答釋必亦參差更有多難。請且默坐自思擇之。
難云。此亦參差。善惡凡夫修定散因自語相違。故凝心修善名善凡夫。無善造惡名惡凡夫。解釋始末文義歷然。故善凡夫不可始言修定散因。由有二善得善名。故其惡凡夫亦不可言修定散因。由無二善得受惡名。故若言平生未有二善。雖受惡名。臨終非無念佛之善。故名惡凡夫修散善者。翻倒平生。修二善時雖得善名。爾前亦是無善之人。何名善凡夫修定散也。故知若以二善為因。乘願為緣者。或可直言一切善凡夫莫不皆乘。或可但言一切惡凡夫修二善者莫不皆乘。何言一切善惡凡夫。修定散者莫不皆乘也。
難云。前言十九所願增上緣攝。為此大願業力攝耶。為當云何。若言攝者自宗相違。自計願力唯能願故。若不攝者理亦不可。佛自來迎接無能礙者。正是願力為緣相故。凡言願力。願因。力果。如論註云。願以成力。力以就願。故知所願來迎等事成辨之位。方有大願業力之名。非唯願因為強緣也。
難云。此亦參差。先言今經善惡凡夫乘彼願力故合兩經作此釋也。今何還依願文許除五逆等耶。又如先說者。今經善惡凡夫修定散因。莫不皆乘彼經願力。而今就彼十八願文顯此善惡凡夫機者。為言今經善惡凡夫修定散因得生之者莫不皆乘彼第十八念佛往生之願力耶。若不然者自語相違。自言彼願顯此善惡凡夫機。故若不然者自宗相違。自計念佛散善隨一下輩因故。
難云。此亦參差。如先解者今釋一切善惡凡夫就彼十八願文顯竟。餘處若有眾生等文何言總出四十八願能願心也。又如巧答餘處引文總別雖異。莫非願文。何故別舉十八願處的言願云。總出四十八願心處而言此經上卷云耶。又十八願別發願故。先別舉者下文別舉十九‧二十‧三十五願。各有何由。彼亦各各別發願故各別舉耶。
難云。集中所載亦似非是取願文意。若其直取願文意者。何言若不如是四十八願便是徒然。以知。先取下文之意明此義竟。依上所說四十八願證成此義。故云若不如是等也。註論准之。
難云。此何反詰。誰言願文唯第十八。餘處引文凡有六句。引願四文的言願云。引餘二文。言上卷云。下卷云。故設此難勢。而今反難問答乖角。無記無利無益語也。
難云。傳說是非准上可知。反問反難自顯不可也。
難云。名字依聲是法自性。何必待修行時方假立乎。然名句文非唯依聲。通依六塵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定色法者何宗義耶。
難云。此義云何為由所願言非緣耶。若言然者十九所願既許緣攝。十八所願何必非乎。為由稱名言非緣耶。若言然者所稱佛名願力所成。正是往生增上緣體。縱未能解十願十行之玄旨。何其不見在緣之明文。又先自依利劍即是彌陀號文。欲成頓義。而未了其頓速之功在佛名耶。鳴呼奪其情哉。
難云。雖說定散意在專稱非其證乎。如法華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豈屬種種道也。
難云。稱名念佛既名三昧。縱屬定善勿謂散善。若以散善門中說故名散善者。亦以定善門中說故名定善耶。若不然者許義不齊。自顯不可。若言然者理亦不然。真身觀中念佛眾生與下三品。有何差別。彼為散善。此為定善。又彼念佛屬散善者。佛名是一。攝散住心。不同雜散之業等文。若為消之。
難云。誰言彼猶非弘願耶。弘願行故不屬散善。故云不同雜散之業。明文在斯勿共諍矣。
難云。先所立義唯屬散善。今所引文俱許通定。立義引文未全相應。然此二文許通定散。可謂還顯非定散義。以雙是法多雙非故。例如中道雙遮雙照思之。
難云。總別舉者其義云何。若如下云。總對定善念佛諸行皆名散善。別除念佛。自餘諸善名散善者。此是散名之通別也。其義不可。如下難之。今依集意就念佛行論通別者可謂。此法一往誦文別被下輩無善之機。再往闚理通為定散二善機。就別義中亦有一往攝散善義。由是集云。若准三福第三福中第乘意也。若言所標一往明矣。然如所見總攝散善為再往義。別立一行為一往義。義若如是廢立一義有名無實。何言隨他之前暫開二門。隨自之後還閉二門。一開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唯言所顯即廢立義。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即此義也。故集上文依此廢立付屬之文證九品之業唯在念佛。明知集意專存念佛非定非散而攝二善無善機義。全非證據。此言虛誑。止之止之。
難云。一乘妙旨。超絕之嘆。如來在世猶多怨嫉。末俗疑謗何足怪乎。
難云。法門廢立與奪多途。決擇盡理。嘲哢非難。釋迦要門雖說是行望佛本願屬機。何妨。故言善惡凡夫為機。其善得非此定散乎。

聖眾莊嚴現在彼眾法界同生者(如本)三

難云。若爾正報有加增耶。若言然者甚為不可。般舟讚云。十方眾生未曾減。彌陀佛國亦無增。云何解之。
難云。所言趣生處程為屬何地。為彼界耶。為他方耶。為當不屬彼此界耶。若屬彼界還同彼眾生未免疑難。若屬他方何入淨土聖眾莊嚴。若當不屬二界分者二界中間有何處所。為其程耶。設有其處但觀其程不觀前後。有何由耶。
難云。此義其非。諸佛境界非凡所測。大聖開示尚難注想。何況如來不可說盡境。誰能師心得自觀乎。雖然此難非者請垂慈誨示其觀義。佛祖已往生經釋未得說。自非巧答超佛超祖。誰當開示其廣觀者。
難云。此義參差。先言眾多不可說盡。此似難說故並不論。今言可同二菩薩觀。此似易知故略不說。然彼眾生趣生處。經一剎那頃。若須臾間。或坐金臺。或處華胎觀音攝持未授法衣。爾時身色相好威儀同二菩薩文理如何。
難云。既許可觀身色相好。何由不觀品位階降。設使但觀其身相者三輩身相同耶。若言同者理不可然。所坐臺等優劣既殊。能坐身相豈不然乎。若言異者義則不成。若觀身相明昧等異即知品位階降故也。
難云。此義云何。為言普觀雜想觀境非是聖眾莊嚴攝耶。若言然者。此中所明依正莊嚴不盡十三觀門境耶。
難云。既為劣機觀修雜想。次觀散機九品往生。尤得便宜。誰言不可。
難云。此不必然。如觀佛經觀佛相好威儀等事。或有入觀觀成等文。或有不說。非一准。故又以不說滅罪多少。為散善者。下輩念佛具說滅罪。何自判言是散善也。
難云。傳說人情是非難知。一向不信未得其意。起信生西經有明文。作得生想。釋義炳然。變相所圖或當此類。誰言依彼方證此義。若是同生善知識者。聞此勝益應共欣慶。不信受更加非毀佛記損益。誠可察之矣。

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別等者。問(如本)四

難云。若爾問端標未審言。不冠何機得受義耶。
難云。此義難依。解釋直言定散二善出在何文。只是一問。次言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復是一問。是故答中標有二義。先答何機得受之問。後答出在何文之問。然如所解於初一問。添意加言。開為二問。將謂不然。定散二善出在何文。語勢相接不可分。故又就前答定韋提請散佛自說。審問其義出在何文。似有來由。出此問前先問未審云何定散二善有何由耶。若言前答中云定善一門散善一門。由此言故此問來者。前問自舉定散二善問其能請。爾時何故無此不審後方生此不審耶。
難云。先言問初未審之辭。未審前答定韋提請散佛自說之義出在何文。來意可知。義若如是何機得受之問似不由前答來。更有何由起此問端。言易知者云何易知。
難云。若爾此釋應有二失。通別所求放光現國非請定文。引來無用。太過失也。而不引其散善一門佛自說文。應答不答太減失也。
難云。若爾此中未盡自義。那忽簡言向來解者不同諸師。然其散善自開之文。此中並引有何所妨讓後料簡而略之乎。若言此中並引雖無所妨。至下料簡引通別請證韋提請唯在定善。次引散善自開之證得其便故今且略者。通別二請此中雖引至下更引。何為散善自開之證不再引乎。凡如所見出在何文之問謂問文證。甚不可也。且如思惟正受之請指為定善差別之義出在之文。豈亦彼義文證也。若指彼文為文證者指所論文。即為證文儀可然乎。第七門云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亦爾。第七觀初若即何時得忍證者何自徵問何以得知引下利益分文方為證也。故知三處出在何文問答別有深意。請尋思之。
難云。此義難依。如前已難。若言上問卒爾讀文雖似二問。細尋義意初問含有二問意。故成三問者。出在何文隨亦應然。請勢相接不可分。故何由初句許含二問而次句執不問二義出在文耶。又於問中文言雖略答初若標解有二義。至此可言文段隔故問驚上問。問似問二義。答亦標二義隨問隨答其事已訖。何言文段隔故等也又今問答實如解者應有二失。於上問中未審。云何定散二善之問依所見。即其義似顯。而今答中更問驚者語似繁重。學者可厭太過失也。定韋提請散佛自說之問雖依所見其意既隱。而前答初亦不牒顯上問意。故末學難解。太減失也。又如所見於上兩重問中具問三事。何故於能請義先問其義後問其文。於所說義及所為義但問其義不問其文。若言於此三事能請一義有異論。故問其文證餘二不爾。故不問者甚不可也。解釋自言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何唯能請之一義乎。且如所說兩門之義雖自判言十三定善三輩散善。若無文證難可依定。十六觀文容異論故。又如所為得受之義雖亦自簡四種非機而言此外一心信樂乃至十念等。若無文證亦難依定。所簡非機似下輩。故是機所受似念佛。故以知。問意非問文證。只問二善出在文也。故上標章云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若如所見上文唯標料簡所說之義能請之文耶。若言然者義即不可。一章總標不冠三義不應理故。若言不然義亦不成。標章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總標三義者問中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乃至答云有通有別亦應然。故標釋相映義意可見。秦鏡高懸勿自昧矣。
難云。若爾此中亦有二失。定韋提請引文解義向來已竟。今更料簡。對所引文太過失也。散善自開若義若文向來未答。至此雖言立義引文而無料簡太減失也。又如先說就初答立定韋提請散佛自說之義。次向其文然至答中且答定韋請提之文未答散佛自說之文。若爾此中但可引文。何為更須言立義也。
難云。疑端泛舉諸方異義。隨加一難。巧答自當其中一義。何及言無他義難乎。然如巧答雖自欲脫問答乖角之難。還使解釋問有文言不直之非。答多太過太減之失。祖訓言旨豈若斯乎。
難云。傳說是非亦可准前。然以兩門為宗大綱。釋義炳然。誰生異見。三十六義末學口辨。三重六義本文自錄。但此疑端只就文來。隨問隨答有何乖角。且止戲論消前重難。

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異名者。問(如本)五

難云。此文似是而未明證。未分明說觀方便。故更有明文。說觀方便與地觀文說相全同。何不出彼略此文耶。
難云。論釋云何遮疑難耶。論文直言難沈掉。定入定觀法等。此定為言諸觀方便耶。
難云。若爾何言玄義彼此經論文意等也。
難云。若爾者何故還依諸師所依諸教證今思惟不通散善。諸師若還依彼經中三昧業外說思惟業。證今思惟非三昧者。豈得復言不通散善。又諸師意以請二句對說二善。然後縱容許通定善。可謂能順今經文義。而不卒越諸教通旨。此難且載在疑端中。何卻不遮如是異見。妄言不領今經所說等也。
難云。若爾但可依地觀證。勿引華嚴招前眾難。由引彼經有此諸難。而言何況。況意不可。
難云。三惠般若體是加行。道前三惠何宗義耶。
難云。如是配當非盡理說。故慈恩云從多增修非理實爾。理實大小內外凡位皆有三惠。但有事理淺深而已。然如巧答雖言且依一義。尋文始末但依此義欲成今義。豈當古今楷定宗義。
難云。立義引文未心相應。未言十信聞惠忍。故十信非無思修定。故見國思惟正受位。故又此經文未標得處。那忽定判依報忍也。
難云。十信當位非無思修。何自定執唯聞惠位待後位修論與奪義。
難云。佛力三昧理通思修。如地觀文可為明證。何唯聞惠與定名乎。
難云。三福散善唯生得惠者誰所定耶。如菩提心體是加行。故大乘戒亦非生得。又如上輩慈心不殺雖名世善性是加行也。大心大行人位定故。
難云。上能兼下下難兼上。何以上位有劣品心必例下位有勝品心。雖然三惠實通上下七地散心體非修惠。十信定心非唯聞惠。若例七地散心間起可言十信非無修惠。何以地上聞惠散心翻例信位聞惠定名。
難云。此義不可。界地定散局而非通。何論傍正。位地定散雖有傍正通而非局。何同界地位地定散。俱欲論其傍正通局。欲界聞惠亦名定者且是與名。與雖名定奪則散心。何言是為傍通定也。凡言與奪一法二義傍正通局異法相望。必如巧答界位定散混二門義。傍正通局濫與奪名。雖自謂是諸論法相。但是自所分別義耳。
難云。此皆聞惠與立定名何證欲界傍通定也。
難云。生得善心通定散地。方便三惠自分定散。諸論法相楷定可依。所說但是自所分別。何稱祖師之所判也。
難云。言凡位者常沒位耶。若言然者常沒三惠差別云何。縱有差別如是三惠何宗義耶。
難云。生得道心世禪修惠前已難竟。又此下句與前下句有何差異為別義耶。
難云。此亦隨增非與奪名。引例不可。
難云。雖知思修語通三惠然得其名。各有所主。故四勝行十方行中思惟修習名思修惠。此既諸論常途法相。誰諍非是共許義也。
難云。疑端本意欲立思惟不通散善義。故以此句配當思惠。然如巧答雖拒思惟配思惠義。既許通散。隨疑難竟(云云)。
難云。若爾何故引同今觀方便思惟。自許今觀十信位中聞惠定故。
難云。縱許三惠通淺深何必思惟配思惠。不三惠通淺深何妨思惟配思惠。又許通淺深者其義如何。
難云。巧答自成今經思惟通散善義。生得思惟許散善故。三福三觀生得惠故。何推諸師為彼錯也。若言自許三福三觀是生得惠。不許夫人所請思惟是生得惠。故異諸師之錯解者。許與不許各有何由。無因橫許宗豈立乎。何況今論思惟一句配思惠。中許凡夫思惟成得十信聞惠。何得還言夫人所請不通生得思惟也。
難云。傳說准前。反難不可問意深。又見者可知隨問隨答有何乖角。

雖有二請唯是定善者。問(如本)六

難云。此義云何。為言諸師依諸論意四惠等持通為定善。故立十六定善之義。今師自依此經說相。四惠等持分為定散。故許三觀散善義耶。若言然者其義不然。諸師的言十六正受。正受修惠非生得故。後義若當今釋定散兩門義是今宗骨。泛論不遮語參差故由斯。若言答意不然諸師雖依四惠等持為定散義。思惟正受判為定散。而不遮通名定之義。故云存之。今師雖依通名定義思惟正受總為定善。而不遮分為定散義。故云存之。答如是所難非者此更不可。巧答文言成不了。故然就此義非無難故。諸師雖言思惟散善未云三福生得觀。故今師雖言九品散善未云三觀生得惠。故更有多難。恐繁略之。
難云。如解釋者以上唯請觀行證下思惟非散。如巧答者自定思惟唯定證上觀不通散。義既參差。理亦不可。依所論文證所論義不應理。故又言所求雖異去行不改。未可共許。或可如所求異去行亦改轉故也。
難云。此亦不可。以所論義證所論事故。
難云。此亦不可。首題名字不冠一部不應理故。餘處釋云十六觀經。違此義故。
難云。此義云何。為言十三聞惠觀故亦定亦散非唯散。故名定善耶。若言然者三觀亦爾。自行許亦有名定義。故何不亦屬定善門也。若言彼雖有名定義生得惠故屬散善者。非唯散言。便為無用。但可言非生得故名定善也。然定散義亦不如是。縱是生得縱是加行定自是定。散自是散。生得為散加行為定何宗義耶。又縱生得故為散者。十三若有生得惠分。不應三觀獨得散名。若言十三唯聞惠觀非生得者其義不可。常沒凡夫始受此法所生闇劣。覺惠善心必生得故。若言十三定善之機雖生得惠必至聞惠。故簡三輩散善之機唯散生得名定善者義則參差。先言泛論觀通四惠可分定散。但韋提請意不然。故若彼所請許通生得。思惟應通三福業。故自許三福生得惠故。
難云。此中諸義皆非極成。於中先言序正相當。未可共許。諸師分文非無一義。疑難本從彼宗來故次言三輩說相異十三觀。此下多義上已難竟。取要言之縱有多義分十六觀為兩門者。何以請觀證不通散。疑端本自責此自教相違之失。何不救無相違之難。還欲成此相違宗乎。
難云。若爾解釋破立未盡。巧答已伏此一難竟。楷定玄七日豈可然乎。
難云。諸義是非是非今可論。所推一義恐不然也。如所推者三輩一門亦定亦散。何故偏名散善門也。若言雖是亦定亦散非唯定。故名散善者義亦不可。先言十三非唯散觀名定善門。今言三輩非唯定觀名散善門。而實兩門互通定散定散二門有名無實故。若言雖互通定通散生得加行分兩門者如前已難。又如所推上中兩輩平生修善約修行時可得名散。下輩三人初無修時。臨終一念見佛便去。何可名定何名散也。更有多難。繁故略之。
難云。若爾此輩見佛之前欠無一心之內因耶。若言終時一心猶散心故未名三昧。亦未名觀。見佛一心是定心故。乃名三昧。及名觀者。十三觀中終時見佛亦應如是。何總名觀名三昧也。若言修福修觀異故得名別者觀名且爾。定名不然。又三福業自許名惠。何妨亦後得與觀名也。又此三輩修時都無修三昧義。但由修福見佛來迎者近緣增上緣既通諸行。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也。
難云。此三輩人修生得惠三福散善臨終見佛。所得一心生得惠定彼經名之無壅三昧者。有經文耶。有釋義耶。若不爾者難信用之。
難云。觀念法門引合上下經文總名見佛三昧。如文可言平生臨終時節雖異見佛三昧其體無二。上若加行下亦應然。下若生得上應然。何自分取引九品文獨證生得惠三昧也。
難云。定散二善名其行體。何關臨終平生時也。
難云。此若觀矚非觀行者想字如何。
難云。若離心眼但見者想觀之名三昧之義復當云何。
難云。若爾何言非觀行觀非心眼見。縱生得善惠是心故亦觀行故。
難云。縱有此差想觀名同。何得以是辨定散也。
難云。眾生見佛皆是影像。悉是本身。如鏡中像即本質也。今約聞惠生得惠見分別本影。何宗義耶。
難云。此義云何。初言雖有此異似欲成立同名定義。後言故非例難似欲消遮觀名同難。中間諸句或似成定。或似消觀名。語既矯亂。義亦參差。若欲成立同名定者故非。例難會通難成。應隨十六定善義。故雖不同彼十六正受他生觀義。生得等持佛力三昧體既定故。例如假觀真觀思惟正受淺深雖異通名定善門也。若欲消遮觀名同者雖有此異語似無用。然以他力一念言非定觀者十三觀成聞惠見佛非他力耶。示觀一緣示此三輩生得惠觀不示十三定善觀耶。又引稱讚經文證此義者彼經唯為三輩散善不十三定善機耶。示佛力觀今經所宗。閣此明文引彼為證是非用捨有何由耶。又言此一心非自力者前後參差。先許生得惠俱等持自名定。又言此一心鄰聞惠故得名定者。更復參差。若依他力成一心何用鄰近聞惠義為。若由鄰聞立定名者何用他力一心義為一義始末。轉用三義三義互奪一義難成。
難云。此亦參差。上已責竟。
難云。此似重言。若言先約三福修時名散。今約三觀修時名散。非重言。修時散心成時一心十三正觀其理同然今既自許觀是定類何不類例名定善門自許定類屬散善者豈既免自語相違責乎。
難云。此亦准前。且止傍論消前諸難。

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等者。問(如本)七

難云。何毘達磨依法相說。自是依法不依人也。若不依彼四依論判。自稱依法誰許了義。
難云。疑端若但募傳譯功應須此答。依論法相助設此難。但可消通所依論文。勿事多言費紙筆矣。
難云。有師所引真諦疏文曾未見耶。
難云。百有餘年通論諸德二師為首有何所違。
難云。彼二師釋總許念佛定散諸行皆不得生。今文且言十聲稱佛。以後二末學展轉增見解也。但今釋中雖不舉彼二釋。而有遮彼二見之意。且如願行差別問答豈非遮彼初師見乎。又先自言通論之言非真諦等。今何還言當前師哉。今釋所破通論除真諦等。疑端所破通論取真諦等欲遮疑難其意如何。
難云。別時意當章所通在下問者抑何文耶。設有其文會彼義者即成所破。當門所舉非其人者理亦如何。
難云。疑端就今釋義興。今釋專定是報土故。何容他義遮此難乎。若依彼釋會論意者還是潤色疑難者也。
難云。依彼本文義既參差。集略抄更有何益。古人所謂有文無義若此類歟。
難云。尋論宗旨助設此難。論家宗計理在絕言。新譯法相例皆然。故又縱論家未存義。依論來難何不通之。若不能通此一難者一家宗義不應立故。
難云。只依前云真諦譯人今乃得言不退等也。所引論文不由唯誦之不字者正不即不退墮故也。若依此下云得菩提。知是成佛別時意者。先依本論得不退言應定不退別時意也。
難云。雖出此釋疑執難除。疑難本自難此釋故。
難云。雖無破文有會通意故言雖是一行乃至永不退沒故名不墮。文勢顯著。何不察之。以無破文即知通論同此義者。群疑論中約不退解而無破文。應知。亦是通論義。彼此俱知通論義者為言通論兼存二義兩釋互出其一義耶。若不然者許義不齊顯義不正。成佛不退互無破文。一行兩義。一許彼義。一不許者。義既偏向不應理故。若言然者所保自破通論。縱使兼存二義立一義時必遮一義。不爾兩義互不立故。於中今釋既言成佛。必有遮彼不退義意。故知。雖一行等解正為遮彼不退見也。
難云。於七部中無性釋論既許不退。無著本論必有此義。新釋既爾。舊釋亦爾。故群疑論正會舊論。約不退解者不云成佛。乍依真諦作不退解不得其意。當同感師。若言彼且依無性論。天親釋論意不然者。縱有多義隨許一義未免疑難。況天親論其義未定也。如前料簡似不退。故世親釋論亦同然故。巧答隨許可依料簡。而今法相諸師正依世親。未有一人約成佛解可依料簡。依誰料簡。若言應依今師料簡今師見七部可同。豈許無性言不退乎。
難云。此何反難。論藏異說不關疑端。若彼相違由疑端者復問巧答如何會之。然後二論部異見別且置不論。七部攝論同宗同本。若如所見實有異說。此為大失。先須會之。然若會彼無性釋論同餘本者義則不可。自許彼釋見約不退。無容曲會成佛義故。若復會此天親釋等同彼文者亦更不可於今釋義成違害。故自許此釋約成佛。故進退二途一無可通。巧答於斯復開口耶。
難云。此亦未遮難。難意且依通論宗許。見二所求分齊等故謂能求因可類同。設言唯願設言念佛懶墮善根淺行攝故由斯義。故群疑論中望生報土同許別時。彼釋亦不會論意乎。
難云。此釋只是廣今釋可何得以是遮疑難乎。況彼下文望生報土還許別時。若依彼論成今義者今釋亦應望生報土許別時耶。
難云。此義不然。攝論偈云。披閱決定藏以釋攝大乘。感師依之定彼支論。當宗學者誰異論之。又縱攝論非彼支論慈尊無著面授師資別時意即密意趣攝。誰許二論法相異乎。
難言。此全非義。前已責竟。
難云。傳說准前。反難何意。為許楞伽密意了義。瑜伽密意例同彼耶。若言然者自乖論意。論意自定不了義故。為許瑜伽密意不了楞伽密意例同彼耶。若言然者已墮疑難難意欲令不了義故。

聞他說言等者。問(如本)八

難云。若無魏論及無性論容設此答。既有彼論的指經名。費此巧言實為無用。
難云。論既指經必有其文。何自不見言無其說。且如大經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是為其文有何不可。
難云。論指無量壽經之名。雖有發願往生之文彼所校合可謂指掌。何有不可。非盡理耶。徒有虛言。未顯義實。此言還成理不盡失。
難云。若爾巧答已墮疑難。難意欲令有其文。故縱是闕本。若有其文三部淨教非純了義。豈免論家之所判乎。
難云。若爾其願未引行時未可即生。若欲其願即得生者亦應別意。如慈恩云願行前後故說別時。何但更不相續願耶。
難云。此答乖問。問云頗有一願一行而不相續為別時否。不云頗有願雖相續行不相續。為別時否。現見世人雖稱佛名有不相續。准今釋者可謂一願一行具足而不相續。若說此人即得生者。論意可判別時意否進退疑難如載問端。巧答何都如不見也。若言一稱不相續者即是願不相續故名一願者。自墮願行相濫之失。何能對破論家錯。
難云。傳說准前。反難無由。且止傍論消前重難。

又無量壽經云等者。問(如本)九

難云。若爾自受用身應非因圓果滿之身。不具別願之因果故。他受用身應非酬因成果之身。唯願無行無成理故。
難云。身土性相隨宗不同。何必依彼成今宗義。且如下文無生滅義。豈言亦同彼無常宗。況所引文雖言自利利他未云總願別願。總別各有上求下化。何得依彼成己義乎。
難云。此義甚乖釋義。今釋為成是報非化之義。引酬因證。若其報化同許酬因立義引證應乖角故。
難云。言諸論者何等論耶。且如攝論瑜伽論等以淨穢土對報化身與同性經未見異處。又無約對地前地上分別別願差異。其餘論判所所見者管見未及請為示之。
難云。彼經直言淨土成佛悉是報身穢土成佛悉是應身。未見二土俱說酬別願因。若有其文請亦示之。
難云。若爾今釋可言淨土願所成身故報身也。何為直言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難云。若爾以彼五百願文可證釋迦身土是化非報之義。亦言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耶。若言然者其義不可。酬因報義非化義故。若言不然義亦不成。雖言化身有酬因義不似酬因證化義者。酬因之名今通報化之義不待他難自破敗故。
難云。先諂基公。今附藏師。自家宗徹閉而後塞。然彼兩宗性相水火。在中遲迴梵漂難救。且置此事。就所引文。全無酬因名通報化之義。通別二門皆以酬因成報義。故通別二門就本跡開不就報化論通別。故拙疑雖拙嘗聽彼宗。巧答雖巧未悉皆旨。請更思擇自改非焉。
難云。如先說者自受用身應萬行因非彌陀身。他受用身酬別願因。是彌陀身。而下文云。應萬行因為彌陀身。於所立義甚為相違。序分義中相違亦然。然言無違可思合者云何。無違云何。可思虛有此言。未顯其義。今當盡理分明答也。
難云。傳說准前且就反難。若言今家未談無始無終義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義云何知之。乃至讚云。無生寶國永無常元來是我法王家等若為解之。又如上說自許和尚一乘佛性宗師。今以真常法界之理還推他宗。有何意也。若有真心實無偏執努力翻迷還本家矣。

未審何時得忍等者。問(如本)十

難云。問意若爾何故答中不言非是說已時得而言非是光臺等耶。
難云。若爾不如彼科文放光現國屬正說耶。況彼疏中無所引文。有何所見依此解耶。
難云。若爾何亦不許所說定散出在彼文。論說不說定散說何法耶。縱說何法非定散者應非說是語之佛說。何攝聞佛正說之說。故欲不許正說佛語出在彼文。亦勿許此身說之義。一許。一不許。有此自語相違之失故也。
難云。所言序正所得益者何等益耶。經家所結正宗得忍。在文可見。言以序益置經末者指何文耶。
難云。此義進退有難。若許所說住至經末得益何由必在現時。若定得益必在現時所現久住更有何用。若諸師意初現為作請發之由久住為作得益緣。如是消文。有義無難。誰言誦文不闚理乎。
難云。此亦參差。先言問意為遮經末得益之執。今言於序正中決此何時得忍之疑。縱有此疑又有何由定判第七觀初。無由。定判似難依定。若言其由釋自徵釋其理未盡。初問本就下文起。故以所疑文證所疑事。理似不盡。巧答云何通此難耶。
難云。言此趣者是何趣耶。上來所述理趣未顯。但言加言誦文而已。如照公自以韋提獨見大眾同見消文起盡。似得一義。可言知趣。何都不遮異見之趣。猥出不足指南之言。
難云。應答不答欲破他義。何殊鷁羽之競鳳翼也。若自定執序中無益。何先自言以序正中所得之益置經末乎。又先自許放光現國是身輪說。何由定執無得益耶。若言序故無得益者其義不然。若許身輪即應正說。經言聞佛所說。釋言聞佛正說。故又縱序說何必無益。例如維摩序中寶蓋現土寶積等眾證無生也。若言見國故無益者此亦不可。上章自許依報忍故也。又如寶積雖言見國亦得忍故。若言彼經雖言現土亦現佛者今經例然。見彼國土廣長之相何必定執不見佛也。

我今樂生彌陀等者。問(如本)十一

難云。此義未了。前科縱為成比挍義引當科文。當科牒文若無別意。何由略其中間一句而言我今樂生彌陀。既分依正置於兩段。先且比挍莊嚴之精。今乃選擇本願之勝。何自側目不別此趣。朦朧虛言無別意乎。
難云。此亦不了。夫人自唱我今樂生。誰言非是自選之語故上文釋云隨心自選。玄義亦云自選所求。巧答違文。為失。茲甚。然言如來密遣等者即是上文意密密也。密言雖似非他所知何妨意密加力令知。若不爾者未聞廣說。何由自知所求名體。既以佛力令見果體。令知果名。何必不令識其本國而自選也。
難云。傳說准上。且就反難。若依凡夫定執不知本願因者淨土因果俱超凡境。何許見果不許知因。許義不齊顯義非竟。而今佛力大定力。大威德定自備六通三明之力。故其定力加被之時令他亦有通明之用。即如今經佛力觀成非但得見依正淨色。亦說得聞說法等聲乃至得知佛心所緣。何獨不識宿命事也。此中更有種種深義。諸有知者自思察之(云云)。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等者。問(如本)十二

難云。添意釋文顯義不正。曲會明文墮違法科。然諸經論章疏文義有了不了。直說略言雖有不了。廣施問答必了其義。而今此釋問中雖舉諸行念佛往生攝取通局不同以為疑端。答中先明三緣之義正答唯攝念佛之由。後依三經廣顯專念無餘之宗。更決兩益通局之疑。兩益唯在專念宗。故若無攝取無生理故。增上緣中成生益。故故此一章問答料簡可謂一家釋義精要。若於此文有不了語。待人助釋方可了者一部文義盡為不了。何稱古今楷定義也。且置此事。若如所見四十八願中亦有諸行往生願者酬因身光亦應攝取。何唯攝取念佛人耶。因中攝取。果上不攝。因非果因。果非因果故。如所見解願文者。不應依彼四十八願成今唯攝念佛之義。然既依彼釋成今義。以知。所見非願意也。若言願中雖攝諸行不為要行故。酬因光唯攝念佛要行人者此亦不可。願中既攝要不要行。酬因光益亦應然。故由斯若言光益亦通諸行人者亦更不可。違經釋。故又通因果所攝行門若許念佛為宗要者。即成願願唯明專念往生之義。凡言宗要必尊主故。若離念佛往生宗體別有諸行往生門者宗要尊主義不成故。故知四十八願中者總敘四十八願宗要。非但十八願中義也。抑言四十八願第十八願中簡去餘行等者義意云何。為言於彼兩願之中總攝萬行念佛有中而不簡持不言唯明。今此一願簡彼餘行持彼念佛。以簡持故名唯明耶。若言然者所立自破。念佛要行通在別發總發願中自成願願唯明專念得生義故。然言兩願不論簡持此義不可。先願已顯唯明專念為往生要。彼願必與此宗相應攝眾機故。若不爾者宗要尊主義不成故。臨終現前應非念佛增上緣。故聞我名號標諸行首成無用。故作願回向應非念佛五門攝。故三輩通修。一向專念應非兩願所攝機。故故知。兩願雖攝諸行亦有唯明專念之義。念佛是主。諸行是伴。主勝。伴劣。劣依勝故。例如五會唯識之中隱劣顯勝之唯識也。嘗聞例彼顯勝之義通此唯明專念之文。事實者此義神妙。勿改轉矣。
難云。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唯明專念得生。即是願願唯明專念得生義也。故玄義云一一願言乃至十念等。法事讚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等乃至五會序云四十八願名號為佛事等。凡知念佛為本願宗勿事守株生局見矣。
難云。誰言願中總無諸行。雖有諸行非生因願。先願唯明專念生。故發願回向現前果遂皆依念佛往生宗體有故。若得此意第二十願異譯雖言若不生者亦無違害。然而欲取文理分明不如今本。所以祖師專依此文楷定宗義。例如法華雖有多本專以妙本為定量也。又此答中自有先後相違之失。如上不取修諸功德為要門業。今何還許亦是諸行往生之願耶。又若願文有諸行句即為諸行往生之願。遮今唯明專念之釋言是十八願中義者。如彼不受女身願亦應願其菩提心益。何故餘處為名願力依十八願成其義耶。准知二十願意亦然。初標聞名同彼願。故若言聞名不如稱名釋義且約稱名解者勸進要行一往義者。文云一切女人。若不由彌陀名願力者乃至不得轉女身等。若為消之。若言此皆勸進釋者一家盡為不了。然後五緣與今三緣開合雖異因緣義一。三緣既成唯攝念佛之義。五緣豈通諸行往生門乎。
難云。傳說是非已顯前難。然自門他門元是一門。人我自覆涇渭分流。若言人知諸事皆爾。卒爾難顯。此亦無謂。人聞一言賢愚可察。何必多言辨是非。若能消遮如前難者兩義得失不略顯乎。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等者。問(如本)十三

難云。奇哉怪哉。此何義哉。且今此釋非是正釋定善文中佛光唯攝念佛眾生義耶。然下三品念佛往生在文分明。巧答偏取下下品者又何義哉。
難云。釋自通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一向專稱。勿責拙疑。云何會之。
難云。釋家自言雖說定散意在專稱。豈非依義判文意乎。
難云。此義不可。依義之義若即了義何更誡令依了義經。又所依義縱即了義依義判文。文是不了也。何以所依之了義即謂其語亦了教也。
難云。傳說是非上來已顯。反難無由。不足言之。

三輩散善一門等者。問(如本)十四

難云。此等論義上已難竟。又言無觀滅罪者十三定觀何觀觀滅罪耶。又言無觀往生者生想之名若為消之。若言生想非生為境三輩生人所修想觀。故名三輩想觀者。三輩生人觀何境耶。若言此觀見佛三昧。見佛來迎。即其境者。自往生。亦應其境。何言非生為觀境乎。
難云。若爾上輩讚云五門相續助三因觀佛行人上品往生等。乃至要集選擇集等觀念淺深以許分九品。皆違文耶。又如自許三輩生想生得惠觀縱是生得觀自是觀。然如上說此觀亦通平生所修。何得一向言無福觀雙修義也。
難云。疑端自舉此義難云。玄義非不引念佛文。而言無善。如何會之。巧答何都不通此難。若言彼即約平生說臨終還同行福機者。會通二乘種不生中以彼無善名不定機。若為消之。又彼念佛散善攝者十一門之中應定判為第六門業。然以造惡為第六門。或以念佛置第九門。如是釋義云何解之。
難云。今文總標一門之義。下文隨標應釋其義。所望不同有何由乎。
難云。若爾今經所說念佛唯散非定。通定念佛出在何教。縱出何教在餘教者違前所引群疑論等。彼就今經十六觀門念佛三昧自作通定通散釋。故又如彼釋觀念俱許通定通散。巧答何意乍依彼文觀佛三昧偏為定善。念佛三昧偏屬散善耶。
難云。此義云何。為言念佛非經大乘且取下輩相應要行。約本願中十八願十六觀中第十六觀立宗名耶。若不然者義自不成。若言然者理亦不然。立一經宗局有一章。不通一部不應理故於諸經宗無此例。故若如所見大經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念佛為宗。餘願各以何法為宗。今經十六觀中第十六觀念佛為宗。餘觀各以何法為宗。又如所許觀佛三昧為今經宗。亦就定善第九觀文不通前後十二觀門。亦非三輩觀門宗耶。又言別發願者其意云何。為言別為下輩散機念佛為宗。所發願故名別發願耶若不然者義自不成。若言然者理亦不然(乃至)十念乃至言中攝彼上中盡形念。故三輩通說一向專念。即其義故。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依彼願文及三輩文釋成今經付屬意故。
難云。念佛三昧剋體是定。依名釋義。道理顯然。由斯復定善攝者此亦不可。佛力三昧功能超絕全非隨緣二善類故。
難云。既非所存。不足言之。然彼聞經名雜散業。釋義明鏡。誰言非也。
難云。此義不可。凡言標釋。若經。若釋。自標。自釋。是常例也。然此三福標在經文序文之中釋在解釋正宗之內不應理故。又言釋正宗文借序辭者義意云何。若言正宗之內有三福文。而無其名。故借序辭釋其文者其文云何。疑端本自難無其文。若有其文請為示之。
難云。此亦不可准餘處釋。正因即因。義當直因。直因名通善惡二業。如說十惡地獄正因對邪名正有何明證。又縱對邪名正宜就善業辨之。例如觀行辨知邪正對生死因辨此邪正。於義不便。自思擇之。
難云。傳說准前。且就反難真宗性相理事俱融。何必定執如迷情事。又如讚云。諸佛大悲心無二方便化門等無殊等彼皆理耶。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等者。問(如本)十五

難云。人法分別於義不便。若言所修行體能修行相。豈不宜乎。
難云。此義違文。如今釋者專心所修名為正行。故云專依往生經行。行者名為正行等。又由正行成專修業。故云修前正助二業心常親近憶念不斷等。專修正行正行專修相成如是。雜修雜行雜行雜修。翻之可知。是故二行二修雖由行體修相各異。二修只是二行得失。二行只是二修所依。正行雜修雜行專修名義自乖亦違教理。然言念佛不具三心四修是為正行雜修者其義不然。念佛不具三心四修正由雜修雜行故也。何關念佛正行失乎。又言雜行具足三心四修是為雜行專修者此亦不可。尚令念佛行人難成三心四修之業。況自能成專修得乎。若言專修不必專念。諸行各各一心專精。即是具足三心四修者此亦不然。如是專修若於諸教他宗行門縱有其義。於今教宗不合有。故今教既以念佛為宗。於此安心起行作業無外雜緣得正念者名為專修。亦名正行。雜緣亂動失正念者名為雜行。亦名雜修。故此二行約自修辨。不必一切念佛諸行總名正雜。然彼諸行於今教行是雜行故必墮雜修。若於諸教不必如是。依彼彼教修彼彼行。各隨其宗正念專注。應名正行亦名專修。所以亦非雜行專修。且如依彼彌勒三部修兜率業。若欲分別二行二修。准今淨業思之可知。然則所言雜行專修正行雜修於自他宗都無其義。若更執言今此淨教雖宗念佛非無諸行往生之門。其諸行人各專已業。豈非雜行專修相者此既不可。今言雖可迴向得生即彼諸行。然既判言心常間斷名疏雜行。何由言是專修業也。但有行者安住正念專修業成。雖涉諸行正念不亂非無總名專修之業。如說念佛專持戒等。此專修名義在念佛故亦非是雜行專修。如是念佛令諸行隨順專修。豈有正行雜修義乎。
難云。如今釋者親疏近遠有間無間皆是得失。如所述者親疏近遠似非得失。有何意也。
難云。此何文意。若言今釋二行安心中辨。禮讚二修起行中明。故作此解者。其義不然。今釋二行即辨二修判得失故。禮讚二修亦對二行結得失故。
難云。此亦不然。且如今釋具明專修正行正行專修。如前料簡准知禮讚其意亦然。尋文可見。
難云。向者親近疏遠不為得失。相違如何。
難云。翻倒應知。正行親近成專修得。雜行疏遠生雜修失。二行只由二修得失。何得互通成四句也。
難云。能所相從已成同義。置雖然言似無用矣。抑此巧答初標同異。後辨異同。然辨異中。能所分別二判得失。同中亦爾。有何差別為兩義耶。若言異中能所分別為義。同中能所相從為義。是為差別者。但可一口云能所異而相從故亦同亦異。何勞兩段判得失耶。若言異中開三四句為義。同中不立四句為義。是為差別者。二行得失四句不成。但可存此同一義歟。又此義中自有亦同亦異之義。能所不濫。而相從故。若欲並存同異義者何不依此一義立也。
難云。所聞所推皆乖同意。准前知之。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等者。問(如本)十六

難云。此事雖然。經言復有三種眾生似對三心明二機行。依之諸師分別四因。修心修業開為其二。如是文義云何消之。
難云。當品三心後有受法。縱作此解中下下中間已尋生。何時有引其報行也。縱有其行經無其文。義者若如言應非了義教歟。
難云。若爾已是別時意也。佛意雖存後當說行。此文既許且約發願顯其益。故知。此解非釋義意。釋意正為遮此見也。
難云。若爾彼文有三節。中初二方便。後一真實。然彼三節初依經說。次節依論。經論互嘆唯願唯行而言即生。俱非了義。後乃釋家自顯實義方了經所不了之義。始盡論所不盡之理。此是釋義之顯實也。誰許經論無權說乎。如是解者為遮難耶。為增疑耶。為興宗耶。為廢教耶。拙疑於斯迷是非竟。
難云。二類往生他門一義。若以此為異義濫觴非今所論。不足言之。
已上十六條就巧答之精釋襲封拙之迷難。更迴指南。排此蒙霧。凡疑端之興不事執論。不欲勝他。遇有明訓必可服膺。爰於出答釋之人漸得兩三矣。厥中了阿略答。道感彈疑嘗未聞作者之號。展轉見其文而已。然問答多乖角。決擇或失義也。世有聰明人應自察其非。何費翰墨勞須研覈。不及再見返傳者畢。唯茲巧答曲示一義。仍重拙疑。實扣幽關。若有披詳開其玄。猶恨看斯標結之詞所述似有隔心。所憶非無疑貽。然而縡茲枝葉不足審決。且此文也。去年首夏雖令傳來。先師遺跡經營繁多不遑卷舒。未及鑽仰。近日疑端請主屢來勸進重難。欲罷不能染禿筆。僻見過難定多參差歟。惟願以此因緣俱會彼界。互助佛化普利有緣。然則粗言軟語皆歸第一義。正見邪執同入不二門。時也弘安丙戌之歲春陽庚寅之日記之。

西郊清涼寺中院隱士釋顯意記

觀經義拙疑巧答研覈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