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開題

輸入者 韋小燕

孝子為先妣周忌圖寫供養兩部曼荼羅大日經講文一首。
隆崇頂不見妙高。渺漫底無知溟渤。毘嵐一發自為埃塵。日輪七重盡皆涸燥。世上強鎮其如此。人間何物應常存。十號如來唱滅於林中。三明聖者起悲於河邊。何況凡庶類誰久保霜露質何永存伏惟為孝子先妣尊靈。仁愛深於物貞義超於人。誰量至孝無感早閉泉扉。有始有終是世之常理。生者必滅即人之定則。去年七月中旬。貞心示空病潔儀隨無常。於此孝子夜臺失滿月之光。日天迷黑雲之影。眼泉悲淚無燥心灶憂炎無休。棄味絕交愁哀之際。居諸疾迴一周之忌忽爾臨來。因茲移法身海會作兩部曼荼羅。留內證微言書七軸真典。晝時唱開尊經題。夜間供養海會尊。四眾之倫尊敬集法庭。五方之佛隨喜何不臨。能願曼荼海會一切諸尊。無緣之慈照孝子願。不請之願愍報恩事。必定成就孝子至願。

歸命毘盧遮那佛 兩部海會諸如來
四波羅蜜十六尊 金剛三密遍虛空
演說甚深三密門 不捨本誓三昧耶
照臨證誠此法會 尊靈決定成正覺
旋主所願令滿足 至心勸請歸命禮

唵。薩縛怛他蘖多。睇灑儜布惹迷伽娑母捺羅。娑頗羅拏三摩曳。吽。
  至心懺悔。

我由無明所積習 身口意業造眾罪
貪欲恚癡覆心故 於佛正法賢聖僧
父母六親善知識 及以無量眾生所
無始生死流轉中 具造極重無盡罪
親對十方現在佛 悉皆懺悔不復作

唵。薩嚩幡婆薩普吒娜賀曩。嚩曰羅野。娑嚩賀。
至心受戒

我等至心受三歸 歸依五智諸如來
歸依金剛最上乘 歸依不退菩薩僧
歸依三寶福田竟 從今作善不造惡
我持五戒十善等 我持菩薩三聚戒
今世後世無闕犯 唯願諸佛哀聽許

唵。三昧耶薩怛鍐。
至心發願。

誓願斷除一切眾惡 誓願度脫一切眾生。
誓願修習無邊法門 誓願得證無上佛果。

唵。冒地悉多母馱幡娜夜弭。
唵。哦哦曩(云云)以我功德力(云云)
天上人間 殊勝妙供
周遍法界 運心供具
恭敬供養 毘盧遮那
海會諸尊 大慈大悲
哀愍納受 願於當來(云云)

勸請懺悔供養發願之力。奉莊為孝子先妣尊靈。依平生時三業之過。今留五趣四生之區。我等懺悔力速絕不善之網。諸人受戒功德早趣菩提之路。牟尼善逝乘神通之輿以引導。大日世尊開本覺之蓮而上居。必證即心自佛之果。
夫法界淨心超十地以絕絕。一如本覺孕三身而離離。況復曼荼性佛圓圓之又圓。大我真言本有之又本。風水之龍不得動其波瀾。業轉之霧不能蔽其赫日。恒沙眷屬鎮住自心之宮。無盡莊嚴優遊本初之殿。自非輪王之性金剛之種。誰能見三密之曼荼聞四印之神祕。所謂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者。是則諸佛之大祕眾生之極妙。報應諸佛祕而不談。變化如去默而不答。補處大士不識其一人。飲光薩埵不聞彼逗留。至如法界宮中祕主扣寂之日。自在殿內密王開庫之朝。發心殿而示珍財。除重關以受自樂。三等之理彼此無異。五智之覺人我同得。不起于座金剛即是我心。不經三劫法身即是我身。三部諸尊宛然而具。三妄眾障忽爾不現。無量福智不求自備。無邊通力不營本得。跛驢不得比滅沒之跡。疲車誰能角神通之行。經之大意教之大綱蓋如此乎。經題(云云)。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其大毘盧遮那者。應梵音云。此翻云除暗遍明是日之別名也。然世間日則有方分。光照其外不能及內。明在一邊不至一邊。又唯在晝光不燭夜。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無有內外方所盡夜之別。復日行閻浮提一切卉木叢林隨其性分各得增長。世間眾務因之得成。如來日光亦復如是。遍於法界平等開發無量眾生種種善根。世出世間殊勝事業莫不由之而得成辨。有如是等種種因緣。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少分相似之義加以大字擇世間日。故云摩訶。摩訶者是梵語也。此翻有三義。一豎橫無邊際故云大。二數量過剎塵故云多。三是最勝最上故云勝。摩訶之言具此三義。故云摩訶毘盧遮那也。成者不壞不斷不生不滅無始無終之義。此則法爾所成之成。非因緣所生之成。文云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即是大成就之成非少成之成。次佛者具足應云沒馱。又云三菩提。是正覺正知之義。以如實智知過去未來現在諸眾生數常無常等一切諸法。明了覺知故稱佛為覺者也。又覺者不眠開數如實知見之義也。一切賢聖各有分覺然未究竟。如來正覺圓滿洞達故曰大覺。非因緣所生之覺。是法然所得之覺。故文云法佛自然智已離一切暗。今就省文但云成佛。神變加持者。舊譯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護念。謂離如來威神之力。十地菩薩非其境界。況生死人。是故如來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為一切諸眾生等。示現種種所歖見身。說種種性欲所宜聞法。譬如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能現種種未曾有事若捨加持即皆隱沒。諸佛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緣謝則滅機興則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故曰神力加持。又不測曰神異常名變。此神變無量大分為四。一下轉神變。二上轉神變。三亦上亦下神變。四非上非下神變也。具如疏說依繁不記(云云)。又加持者。往來涉入為加。攝而不散為持。即入我我入之義是也。經者貫串不散之義。以語密為經以心密為緯。織三業之絲為海會之錦。錦文千殊同名為錦。佛相萬差等得稱佛。謂此經是一切如來祕要之藏。於大乘教威德特尊。猶如千目為釋天主。若據梵本應具題云大廣博經因陀羅王。因陀羅者帝釋。今恐言繁不具釋之。入真言門住心品者。梵本有二題。初云修真言行品。次入真言門住心品。入住之義已兼修行但著其一。真言者梵曰曼荼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義也。龍樹釋論謂之密號。舊譯云咒即非正翻也。品者品類也。統經之大意。所謂眾生自心品也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此教諸菩薩以真語為門。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嚴淨心佛國。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門住心品。第者次第也。一者首也。此經有三十一品。是品居首故云第一。又此真言門略有三事。一身密門。二語密門。三心密門。今文廣故不能說之。以此三方便自淨三業垢。此生滿足地波羅蜜。不歷劫數肉身成佛故。此經云不捨於此身遊步大空位。又輪王經云得證佛身無有生死不轉肉身得無漏果。大品經云。或有菩薩初發心時即上菩薩位得不退轉。或有初發心時即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龍樹菩薩曰。乘羊去者久久乃到。乘馬則差速。若乘神通人於發意頃便至所詣。舉具如是無量不思議德教體。曰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若據梵名唱者。應云。此諸字有字相字義依繁不說。字門各別皆不可得為其義。所以者何一切字門以初阿字門為本體故。即此阿字大日世尊種子真言也。是經一部始終唯說此一字義。其義無量略說少分耳。
經文云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者。經初五義如智度論中廣明。然梵本闕無通序。阿闍梨曰。此經大本有十萬偈。以浩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採其宗要凡三千餘頌也。以非大經正本故不題通序。今例加之以義無傷也。而如是者舉所聞之法。我聞者。是能持之人也。一時者。人法與時會三密相應說故云一時。薄伽梵者。論師所解具有六義。今舉其一薄伽梵是能破之義也。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是故義名為破。又云。婆名能破能破婬怒癡故。云薄伽婆即是毘盧遮那本地法身也。次住如來加持者。如來即是佛加持身。上云住者佛受用身心王之佛而住其中。是無相法身也。既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令一切眾生見身密之色聞語密之聲悟意密之法。次云廣大金剛。謂不可變易不可破壞之義也(此金剛有三事勝。一不壞。二寶中上。三戰具中勝也)法界謂即是廣大金剛實相智體也。宮者心王所都妙住之境也。故名曰宮。是即古佛成菩提處。若據淺略義者摩醯首羅天王宮。釋論云。第四禪五種那含住處。名淨居天。過是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大自在天之宮是也。若就深祕釋者。以自在加持神心所宅故名自在天王宮。謂如來有應之處無非此宮。不獨在三界之表。凡此經總可有三本。一法爾常恒本。諸佛法曼荼羅是也。二分流廣本。金剛手所誦傳十萬頌經是也。三略本。有三千餘頌經是也。雖頌文三千經卷七軸。然猶以略攝廣以少持多。一字中含無邊之義。一點內吞塵數之理。何況百字中字輪具說此經。三千餘偈何理不顯。廣略雖殊理致是一。諸家釋經者皆三分判經。今此真言宗且約三部而釋。初如是等序分也當於身密。即為佛部示身無盡藏故。次爾時世尊至囑累終是當語密。即為蓮華部現語無盡藏故。信受等文是當意密。即為金剛部表意無盡藏故。序正似異祕妙即同。三密各殊一如平等。
然則講演所生之功德迴向毘盧遮那海會金剛乘奉。世久榮利益眾生界。莊嚴國主皇帝。玉體寶命天長地久。於功德之力一切御願圓滿。南無大日如來與海會諸尊同給引導長逝尊靈。速出三界憂國早送四德樂城。今日開字本宮此時登自性蓮臺。不歷三僧祇遠劫於一念剎那之頃。成即心自覺毘盧遮那佛果。并所生功德之力莊三界諸天助國內大明神等。齊喰祕乘醍醐之味各加天威增神力。奉助上中下集會大眾同滅不祥等滿福壽善力。海會諸尊擁護孝子災難不祥不及身上。百福萬善令會心中。忠孝芳名聞於一天下封祿高廣流於諸佛護。百年千歲之內身安命長心念口願如意自在。善友愛子所從諸人同守等助而舉無邊福壽。善業之力功德之潤。施及府內國中。男女老少貴賤上下。別首銷憂蒙慶。每面增命滿願。天下無災民安。百穀萬果豐登。迴向四恩法界六道四生同等欲令拔苦與樂。願以此功德(云云)。

大日經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