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二 沙門阿寂記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直明唱本作釋為四。一明題目。二明序分。三明正說。四明囑累(矣) 第一明題目。自為三。一列兩題。二辨記者。三釋兩題也。初列兩題。自可見。 二辨記者。自為四。一舉通號。二舉別號。三亦舉通號。四簡異不記。 初明通號中。沙門者。涅槃經云。世間貧者乃名沙門(云云)此云勤息。是則佛弟子通號也。所謂勤眾善息諸惡故云勤息。然今此沙門有多種。所謂外道沙門。唯蘊沙門。拔業沙門。他緣沙門。覺心沙門。一道沙門。極無沙門等也。彼等沙門皆悉當分得名非終窮。今所言沙門。是終窮究竟極說。祕密最上沙門也。故所勤三密上乘之妙行。所息隔歷分別之妄雲。非勤而勤非息而息。是名為沙門。復次祕釋。勤是金修生也。息是胎本有也。故胎金不二修生本有平等。是名曰真實大沙門也。經云。識心達本源故號沙門(云云)。 二舉別號中。一行者。是則依一行三昧。通入法界曼荼羅故云一行。所謂今經所說最極深祕一印本三昧耶是也(更問)是則一行一切行不行而行故。號曰一行也。又演密釋一行云。且以阿字而顯示之。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故。今疏主但取此一字而為其行。即是一行三昧。故曰一行(云云)是又一意。與前一印應習合(更問)又云。序禪師一行等者。即是禪宗之師匠也。禪有南宗北宗。未審是何宗之師。謂即北宗之師也(乃至)第五祖弘忍大師門下有二弟子。一是惠能。即南宗也。一是神秀。即北宗也。北宗弟子名曰普寂。即疏主之師也。高僧傳同之(云云)諸家教相同異集云(圓珍撰)問有人云。一行阿闍梨是天台。。此事云何。答相傳云。章安大師弟子道素律師。道素律師弟子弘景律師。弘景律師弟子一行阿闍梨也。而竊學真言者云。自有同名一行阿闍梨。此即我祖。非彼天臺一行禪師者。犯大慢語也(云云)起信論云。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文)俗姓生國德行等。具如付法傳等(云云)。 三亦舉通稱中。阿闍梨者。此云軌範。又云正行。所謂周遍法界之軌範師也。故云軌範。於普門法界。離諸邪倒行諸佛正行。故云正行也。然阿闍梨有多種。准沙門思之。今所言阿闍梨。是非彼等阿闍梨。祕密最頂大阿闍梨也。今又有五重阿闍梨。是正第五阿闍梨。而兼前四重阿闍梨。名字德行等。具如具緣品(云云)。 四簡異不記中。記者非己造說。從人說而記。名為記。然記字有二。糸與言也。言篇之記是記大綱書之。系篇之記是記委細用之(云云)然今用言篇之記。是則無畏以大智圓滿之樂辨。廣雖說十萬頌經之文義。而一行取祕密甚深之大綱記之。故用言篇之記也(云云)。 三明釋兩題中。自為二。一釋總題。二釋別題。 初中又為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梵音下。明隨釋中。又分為四。初明釋大毘盧遮那五字。二明釋成佛兩言。三明釋神變加持四字。四明梵本廣博(矣)。 初從大毘下。明釋大等五字中。又分為二。一明別標。二明隨釋。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是日下。明隨釋中。又自為四。一總明除暗遍明義。二明三異。三明三同。四明同異共不及。 初中是日之別名者。夫日之別名甚多。或名蘇哩也。或名婆薩迦。今毘盧遮那者是又日之一別名也。 問曰。若然者其本名云何。答曰。阿你底耶是本名也。 問曰。若爾者。舉本名可為譬。何故舉別名而為譬耶。答曰。本名阿你底耶是非今所用。於別名之毘盧遮那。有除暗遍明之義故。取此除暗遍明之義為欲喻大日如來周遍法界三世常恒之大除暗遍明故。取所用之毘盧遮那。不取本名之阿你底耶也。 問曰。大師直言問答中。問曰。日有幾義。答曰。日有三義。一除闇遍明義。二能成眾務義。三光無生滅義(文取意)然今以除暗遍明為總句。有何意耶。答作大照明足除暗遍明義也。是故大師以總屬別名義故。以總句名別句。既然之言是押上之言也。故意從上總句為釋出三異三同之義置然之言也。能能可思之。然者不相違大師御釋也(云云)。 問曰。翻譯總有五種。如有抄云。翻譯有五。一相望翻。相低祇取義故。二字翻。和字會義故。三會意翻。以意會義故。四借勢翻。如羝羊將前而更卻等。五異事翻。於一名下有一義而會取正故(云云)然者如此五種中。今所言除暗遍明者。當何翻耶。答當第三會意翻歟。所以然者。日初出時必以暗去明來故。日之體雖非除暗遍明。以意會義故。翻為除暗遍明也。 問曰。若然者何名除暗遍明之義耶。答曰。除暗遍明者。朝日初出時。諸闇冥即除故。光明遍照閻浮提。無所不明。故曰除暗遍明也。如大品經云。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光者(云云)又法花經云。如日天子能除諸暗(云云)以如是等義故。云除暗遍明也。 問曰。月星明珠等皆有此義。何故以不為譬。唯取日光之譬許耶。答曰。月星等皆雖有光明。而不及日光。如大論第三十五云。一切諸明勢不如日(云云)故取世間最上日天子光明。不取餘光也。 問曰。今經者是捨枝葉取肝要。若然者直以法體應為名。何故以譬喻。為一部之總顯耶。答曰。如來內證之法體。非十地等覺之所知。何況凡夫二乘之所度耶。爰以大日如來住大悲三昧。普為誘引中下之機。以五情所見之日光。欲令悟如來內證法身之智光故用譬喻也。如大論第三十五云。譬喻是為莊嚴論議令人信著故。以五情所見喻意識。令其得悟。譬如登樓得梯則易上(云云)加之如是例證甚多。如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花經等。如此等經論。法譬共為題目。其例非一也。復次大毘盧遮那者。即是本來常住大我自稱也。何此外求法體耶。如云我有種種名等(云云)是則非譬喻。當體即名也。例如彼妙法蓮花之首題有當體譬喻二蓮花(云云)。 二從然世下。明三異中。自分為五。一明總簡世日不及。二明約內外簡。三明約方所簡。四明約晝夜簡。五明舉勝簡劣。 初中。然者押上之言。世間者。世間有三種。所謂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也。如十地論云。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三種自在行故得十自在(云云)此中今所言世間眾生器世間也。世日照此二種世間不能照智正覺世間故也。 二從若照下。約內外簡中。若照其外不能及內者。以雲下為外。以雲上為內。復次以室外為外。以室內為內也。次深祕明義者。內者指六大法界之內宮。外者指三密加持之外境。復次內者指本源。外者指緣起也。 問曰。今就世間日不及約內外簡之。然者不可有深祕之義。何故作如此釋耶。答曰自本今宗意者。世間出世間即同際也。緣起本有亦平等也。為顯此義作此釋也。已下准之。 三從明在下。明約方所簡中。明在一邊不至一邊者。約四洲言之。所謂日輪照東洲時。明不至西洲。照南洲時明不至北洲。故云明在一邊等也。若深祕明義者。圍遶須彌山有八中洲。是則自身法界之當體。自然本有之八德也。復次須彌山四邊有四山。名遊乾陀。各高四萬二千由旬(大論見)若然者須彌山是法界體性智。四山是四方四智也。故知上八德是胎藏八葉之心德。次五智是金剛自然之五尊也。是則胎即金。金即胎。理智平等色心一如之謂也。復次須彌山是世界建立根元。八山八海森羅萬像皆依屬之。是則法身之須彌山。七覺八聖乃至一切法門皆依止之義故。祕藏記云。須彌山是法身。七金山者七覺支也。是法身一切法文之根原。故曰須彌山為座(云云)故知須彌山者自性清淨法身。故其體堅固而離違順之八風。即是越八葉而居中臺之義也。如須彌山者。一切諸山江河非情草木等皆爾也。如非情草木等者。一切眾生界亦爾也。如一切眾生界者。一切諸佛境界亦爾也。爰以經云。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金峰經首題云一切瑜伽瑜祇。是則今宗深旨色。能能思之。以如是義。世日即大日法身之慧日也。不可為別異之思(矣)。 四從又唯下。明約晝夜簡中。又唯在晝光不燭夜者。此又有兩重釋。淺略分如文可見。就深祕明義者。晝者是從因向果之意。即金剛界也。言從闇向明故。是即智體明朗之義也。夜者從果向因之意。即胎藏界也。言從明向闇故。是即大悲染愛之義也。 五從如來下。明舉勝簡劣中。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者。於如上之內外方所晝夜等淺略深祕之處。大日世尊之智慧日光無礙自在也。然世間之日於淺略分猶不及。何況於深祕哉。故云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三世常恒之大日輪。遍滿法界無所不至。故云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於世日者有內外等差別。大日圓光無此義。故云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也。如來義如次下釋(矣)。 問曰。題目既以世日毘盧遮那。譬如來智慧。然者何故今至釋所云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耶。答曰。雖取一分相似之邊。而世日猶有如此差別。不及慧日。故云爾也。 問曰。若然者應取全喻。何故取分喻耶。答於世間之喻中。日天子之譬最第一也。餘猶非分喻。況全喻耶。復次若祕釋者。日天是大菩提心之表示也。如厚造紙云。日天菩提心義也。乘真如實相之日遍照法界(云云)已上釋三異了。 三從復次下。明釋三同中。自分為三。初明能成眾勢德。二明光無生滅德。三明還作大照明德(有上三異文段依口傳取之)。 初中又分為二。初明能喻世間。二明所喻大悲。 初中。復次者結前生後之言也。日行閻浮提者。日是能行之體閻浮提是所行之處也。 問曰。何故名閻浮提耶。答。閻浮提者。依所生之樹得名也。如大論第三十五云。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壇金。以閻浮樹故。名為閻浮洲。此洲有五百小洲圍遶。通名閻浮提(云云)故知。閻浮提者因樹得名也。一切卉木叢林等者。如法花藥草喻品所說。隨其性分者。性名不改。分謂各各分分。故曰性分。夫木有大小。草有上中下。其數無量不可勝計。各得增長者。如此草木。各隨其力分。悉受一日之光用時。各各得令生長也。所謂大地雖有一切世間百穀眾藥卉木叢林等種子。若不蒙雨露之恩不能出生。必依雨露之潤故得出生。又適雖令出生。不得火大之煖氣。不能增長也。冷煖平等時萬物生長也。如大論八十二云。譬如日月照四天下。若無日月。則百穀藥草及眾生無以生長。月是陰氣。日是陽氣。二氣和合故萬物成長。是故日月於四天下大有利益。菩薩亦如是(文)又華嚴經第十六云。又諸眾生不以自身光明知有晝夜。遊行觀察興造諸業。皆由日天子出普照天下。一切眾生無業不熟(云云)故知。今言日光者。於依雨露之潤已出生草木。而施煖氣故。各隨其性分令增長也。但藥草喻品所說。依一雨之所潤。三草二木各得增長。今依一日所照。二種世間各得增長。彼出冷潤之德。此明煖照之用。彼此影略互顯。應令冷煖濟等也。 問曰。彼顯此密。何故爾耶。答。彼經是說今經之淺略分。所以然者。此經本地之奧身是妙法蓮花經最深祕所也。故知淺深在機佛意無二。顯密在人佛智不塞。為示此義作此釋耳(更問)。 問曰。若然者。令萬物增長。是風大德也。如次下云。大風起時。能使卉木叢林開榮增長。又復能令一切世出世間善法增長(云云)何故今與彼相違耶。答曰。火能照能燒。風能動能增者。是一往離開之義。再往論之。風亦有能乾之德。火亦有能增之用。所以者何。火必依風而增勢力。風必依火而致出興。風火無暫離。是即自然法爾之道理也。誰能思度其所由。故次下釋火大云。又悉能成就一切諸物(云云)所謂成就者。謂增長而為成就也。又五大互具無礙自在也。即如云。又如世間種子。地水火風為緣。虛空不礙。然後得生。隨闕一緣終不增長(云云)是則五大通有增益義。但火雖有動搖增長之用。是即火大之家風大德也。風又雖有枯乾燒盡之用。亦是風大之家火大德也。餘三大亦復如是。雖然一大成增長力故。餘四大各捨自性悉屬一大也。故大論第十八云。問曰是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四種。水火風各有四種。但地中地多故以地為名。水火風亦爾也。答曰。不然。何以故。若火中有四大。應都是熱。無不燃火故。若三大在火中不熱。則不名為火。若熱則捨自性皆名為火。若謂細故可不知。則與無無異。若有粗可得則知有細。若無粗亦無細。如是種種因緣。地相不可得。若地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相(云云)私謂。問意者。雖四大互具。一大增多故一大得名。餘大不得名耶而問也。答之不然者。彼問意。不捨三大自性令有一大之中故簡此義故云不然也。答意。雖四大互具。火大中有三大時。三大各捨自性屬火大之熱。餘大亦如是答也。故知五大互具五大。依增減有隱顯故得各別名也。復次今此五大是五佛三摩地也。所謂字門中臺。字門阿彌陀。字門寶生。字門阿閦。字門不空也。如是五佛三摩地雖各別。五佛各具五佛之德。如阿閦者。雖以一念不生之智慧為體。而成就福德轉法輪具作業。如寶生者。雖以萬寶出生之福德為體。而住不生智慧能說法具作業。如阿彌陀者。雖以轉法輪智為體。而住不生智德。能成就福德能說法具作業。如釋迦者。雖以神通作業為體。而住不生智慧能成就福聚轉法輪。是即五佛互具五智無礙自在義也。又如五大虛空藏者。五佛同入虛空藏三摩地共住福德成就門。又如金剛夜叉品說五五二十五輪。五祕密亦如此。即是今宗奧旨也。然則火大具風大之德。有何咎乎。世間眾務者。所言世間者。除智正覺世間餘二種也。眾務者。非情草木隨各各性成各各相。依各各力作各各用。是即非情之眾務得成之義也。亦一切眾生夜眾務休息。晝眾務成辨。是即有情之眾務成辨之義也。故云世間眾務因之得成也。 二從如來下。明所喻大悲中。如來者。梵云。初是如如義。是法界義。傍有三昧點。是即法界通入三昧也。是一切行義。是如如義。傍有三昧畫。是即理智平等義也。所謂從如如法界三昧道出。不來而來。不行而行。還成如如常住正覺。故云如來也。一切眾生亦名如來。故大論第五十五云。如來不可得者。或以佛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為如來。如先世來後世亦名如去。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云云)此文意者。眾生名如來者。如先世乘業來。後世亦乘業來故名如來。佛名如來者。如過去佛來故名如來矣。遍照法界者。此宗謂六大為法界。異彼顯宗法界也。平等者。如來智光不簡淨不淨善不善上下等。故云平等。復次此宗以三平等故云平等。如次下釋。開發者。本無今有而不出生。故云開發。謂開發本有萬德也。無量者。夫無量有二種。有量之無量。無量之無量也。今無量者是即無量之無量也。眾生者。大論第三十云。眾生者。於五眾十八界十二入六種十二因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云云)大乘止觀云。果子相生無始流轉名為眾生(云云)或云。受眾多生死故云眾生(云云)種種善根等者。從彈指散花低頭舉手之小善。至六度萬行之大善。皆悉應有之。故云乃至也。世間出世間等者。世間謂人中天上之快樂也。即如云常在人天憶持不忘受勝快樂也。出世間謂三乘行果乃至第十一地佛果也。復次世間者如世間成就品所說。出世間者如出世間成就品所說也(云云)。 問曰。能喻下何故舉眾生世間器世間。而除智正覺世間。所喻下何故舉眾生世間智正覺。而除器世間耶。答曰能喻下是世日之所照也。故智正覺世間非彼所益。故除之。所喻下是大日之所照也。故草木國土非迷者非悟者又非可發之機。故除之也。 問曰今釋此能成眾務德。有何憑據耶。答。具依十萬頌梵本之意。傍依大品等作此說。大品經云。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明者。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云云)又大論八十二云。譬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云云)以此意故釋能成眾務之德也矣。 二從又如下。明光無生滅德中。又分為二。初明能喻世日。二明所喻慧日。 初中。重陰昏蔽者。雲霧靉靆覆蔽天地陰沒日月。故云日輪陰沒。雖然於雲上者全無陰沒。假依重雲故現陰沒。故云亦非壞滅。依猛風故雖日輪出現。非本無今有故。云亦非始生也。 二從佛心下。明所喻慧日中。佛心之日者。是即直指一切眾生本有常住之妙體。自性清淨本淨圓明之極理也。然假雖為三毒重障之所隱蔽。而於此自性清淨之妙體者。全無有損減。故云雖為無明乃至而無所減也。依三密方便窮悟諸法實相。開覺自性妙蓮。適無所增。故云究竟諸法乃至而無所增也。爰以禪要云。所言三摩地者。更無別法。直是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名為大圓境智。上至諸佛。下至蠢動。悉皆同等無有增減。但為無明妄想客塵所覆。是故流轉生死不得作佛(云云)菩提心論云。云何能證無上菩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為貪瞋癡煩惱之所縛故(云云)是則直一切眾生自性清淨之本覺體無增減義也。 問曰。究竟諸法實相三昧(云云)然者所言諸法實相者如何。答。此直指六大法界為諸法實相也。 問曰。何故此宗意指六大以為諸法實相耶答曰。諸法雖多不出三種世間。然如此三種世間性相雖不同。不出六大法界故。三種世間真實體相者六大法界是也。故指六大以為諸法實相也。即如云。六大法界法身形。一一各各一塵體。一一諸塵皆實相。實相周遍法界海(云云)又如次下云。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云云)此中色者五大。心者識大也。故色心者是六大也。指此色心云實相也。是即直指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六大法界云諸法實相也。 問曰。若然者顯教所說諸法實相如何。答。是略有二種。一法華以前所說。二法華所說也。 問曰。法華以前者何名諸法實相。法華亦以何等名諸法實相耶。答。法華以前所說諸法實相者。如大論第十八云。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答曰實相者。不可破壞。常住不異。無能治者。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已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如讚般若波羅蜜偈言。 般若波羅蜜 實相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亦滅 無量眾罪除 清淨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則能見般若 如虛空無染 無戲無文字 若能如是觀 是即為見佛 若不見般若 是則為被縛 若人見般若 是亦名被縛 若人見般若 是則得解脫 若不見般若 是亦得解脫 又同論第十五云。問曰。云何觀諸法得實相。答曰。觀知諸法無有瑕隙。不可破不可壞。是為實相(云云)又同論第二十云。諸法實相能滅諸苦。諸聖人真實行處(云云)又釋摩訶衍論第一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云云)是等意皆以不生不滅不動不退不來不去不一不異。言語道斷心行所滅之理。名為諸法實相也。問曰。若然者法華所說諸法實相如何。答曰。法華所說諸法實相者。指十如實相云諸法實相。所以然者。十界性相雖各別不出十如故。十界互具成百界。百界各具十如成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眾生世間如是。國土世間五蘊世間亦爾。故成三千如。是即一往互具意也。若再往微細互具者。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非思量言語所及也。例如今宗五智微細智。故指十如實相。名諸法實相也。 問曰。然者如何說耶。答。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云云)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云云)如是直說是爾前分絕。故云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即如來出世本懷。故云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花嚴猶以成此經方便。何況餘經乎。故經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釋華嚴頓大尚非本懷。況復鹿苑唯立不融(云云)是即爾前方便法花本懷。爾前未開會今開顯。就中壽量塵點本地三身跡門猶不及。何況爾前。補處猶不知。何況十地三賢耶。如是等極說。猶是顯極而非密談。今所言諸法實相者。是非彼等所說。直於六大法界云諸法實相也。三昧者。具云三昧耶。即具平等本誓驚覺除障等四義。故祕記云。三昧耶有多義。且四義。一平等義。二誓願義。三驚覺義。四除障義也。諸佛如來知眾生身中本來自性理與佛等無差別。而眾生不知己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恒常覆蔽六塵證煩惱不能顯出。是故佛發非願。我拔濟眾生如我無異。垂斯誓願。若有眾生有歸依者。住法界定自受法樂如來驚覺。不敢違越大願。影向行者所。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令他行之。眾生蒙佛加持力突破六塵淤泥。出現自心覺理。如賴春雷響蟄虫出地。知與佛等無差別。是平等義。如我無異是誓願義。如來驚覺是驚覺義。眾生蒙佛加持力得益是除垢障義(云云)又理趣釋云。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羅也。勿令將來最上乘者不從師受而專意自受者。是故得知。修最上乘者必須師受三昧耶。然後可修行也(云云)此舉曼荼羅攝無邊義也。 問。於三昧有幾種耶。答。其數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也。故大論第五云。有人言。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六十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乃至)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云云)所言有人者。指小乘論師等也。然小乘師意。三昧有限數。大乘實義。不可有限數也。顯教所說如斯。今宗意四重圓壇塵剎聖眾一一所入三昧過剎塵也(矣)圓明無際者。指本有常住明朗無礙體也。 問曰。既言究竟諸法實相三昧。依之所顯現圓明。豈非修生顯得之圓明耶。若然者應云修生之圓明。何云本有圓明耶。答。今宗意離本覺無始覺。離始覺無本覺。故言本有者始本共本有也。言修生者始本共修生也。爰以祕記云。眾生不知己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是即此謂也。故知本有修生但是一法之上二德也。復次依始覺住本覺。住已還見始本兩覺共以不生也。唯是三世常恒大圓明許也。譬如空光無二。豈論始覺本覺之差異乎。故無畏三藏禪要云。唯見明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得猶如虛空(云云)即是正說本有圓明之體也。猶無理智之差。故云不見身之與心。諸法皆悉歸入字本不生之體。故云萬法不可得。如此萬法離念想而為諸法之所依。故云猶如虛空也。如是本地甚深之體。三世常恒離去來今。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故無所增之義。無所減之義。是故云而無所增也(云云)。 三明作大照明德者。文無此處。有上之三異中也。所謂遍一切處作大照明之文是也。 問曰。文段既別。何故如此得意耶。答。大日智光與世日光明。廣狹粗細雖別。而作大照明之邊同故。以遍一切處作大照明之文兼同異二意也。謂異方大日圓光無方所內外晝夜之別。三世常恒而作大照明故。以作大照明文雖置三異文段。而世日一分作大照明德有之故。又以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文為三同中之作大照明德也。但遍一切處者。被大日之時周遍法界也。被世日之時閻浮提內之遍一切處也。如是兩向得意。有何不可耶。 問曰。此義不可然。夫文段各別之難未遮之上。既云如來智惠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簡世日不照一切。而讚大日智光普照一切。故知是獨局異文段。不可通同文段。加之如是立還取此文為同文事不相似常途之法。然者如何。答曰。自本所答寬狹之邊雖異。作大照明之方是同。故判為同文也。但至文段之難者。自本今疏之趣不粧文言不論次第。不次第唯文略義廣以為所詮也。依之處處向上向下等文多之。是即不似常談。故局此文不可致執難。仍以作大照明之文籠同不同二義如是釋成也。就中矣之字神聊在深意乎。若唯三異內文許。無三同義。此矣之字可置晝夜之別下。所以然者。此矣之字必置一段終之字也。然置無有內外之上。是即以此作大照明文兩向亙同不同之二段為令得意也。加之勸修寺大僧都。於高野山奧院依御祈請被感得二箇文隨一也。何強致疑難。未學不可不仰信(矣)。問曰。今必立三異三同判義。有何意耶答曰。為顯如來三部妙用。作如是說也。 問曰。若然者其義配當如何。答曰。作大照明之德是佛部也。能成眾務之德是蓮花部也。光無生滅之德是金剛部也。 問曰。何故爾耶。答。以作大照明之德配佛部者。夫佛者正覺正知之義也。所謂明覺三種世間之諸法。不雜邪覺邪知。故云爾也。祕記云。佛部。斯理斯智凡位未顯。理智具足覺道圓滿。即名佛部(云云)今又云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是即理智具足覺道圓滿。於普門法界。作大照明之義也。次能成眾務德配蓮花部者。夫於蓮花有多種德。所謂清淨不染義。大悲愛樂義。萬法開生義也。清淨不染義。如祕記云。蓮花部。吾自身中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六道四生界生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譬如蓮花出生泥中而不染不垢。仍名蓮花部(云云)次大悲愛樂義者。若蓮華開敷時。上下諸人莫不愛樂。如來大悲亦如是。理柔和善順之形。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故。一切眾生見之莫不愛樂。故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成佛得道也。故三悉地云大悲蓮華部(云云)次萬法開生義者。蓮華必從水中生。於高原陸地此花永無生。潤萬物之種令開生萬法也。故三悉地云。鍐字作水觀蓮華觀(云云)故知水與蓮華。其體性同一也。今配釋疏文者。日行閻浮提者清淨不染義。日體離染污故。隨其性分各得增長者大悲愛樂德。世間眾務因之得成者開生義也。又如來日光遍照法界者清淨不染義也。開發無量眾生(乃至)而得成辨者開生義也。無量眾生蒙利益隨喜愛樂是愛樂義也。若依深祕明義。即是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妙蓮。自心八葉之心蓮也(更問)以是等義門故。能成眾務德。以配蓮華部也。次以光無生滅德配金剛部者。金剛是世間最上利寶也。以此金剛譬出世無上智寶也。所謂此金剛無量劫之間雖埋於地中。而其體性堅固無朽壞。若依緣出地中時。雖能摧一切物。而不為一切物所損壞。如來無上金剛智體亦如是。從無始已來雖隱沒生死地中。而依如來大悲加持力之緣。一出現生死地中。雖能摧一切煩惱戲論無明妄想顛倒。而不為妄想顛倒所損壞。如此智體名為金剛部也。故祕記云。金剛部。吾自心理所又有智。斯智雖沒在生死淤泥經無數劫。而不朽不壞。能破諸煩惱怨敵。如金剛雖久在地中。而不朽不壞。摧破諸怨敵固物。仍名金剛部(云云)今配釋疏文者。如重陰昏蔽日輪隱沒亦非壞滅者。如云。斯智雖沒在生死淤經無數劫而不朽不壞。猛風吹雲日光顯照亦非始生者。如云能破諸煩惱怨敵。合譬文。自可見。 問曰。若然者何故無五部門配立耶。答。今經是胎藏界為面故。說三部攝五部也。故祕記云。建立三部時。寶部羯磨部何攝耶。一一部別寶部羯磨部相攝(云云)言。佛蓮金三部威儀作業之邊是羯磨部也。彼三部皆有萬法開立之能。是即寶部也。復次金剛部攝寶部。蓮華部攝羯磨。故成五部。如云金剛即寶光。蓮華即羯磨。如如同一體。即之身五佛(云云)。 四從以如下。結同異共不及中。自分為二。初結不及因緣。二明許小同。 初中。以如是等種種因緣者。總指上三異三同文也。是則雖許少分之相似。云廣云明全不同大日之圓光。故云不可為喻也。 二從但取下。明許小同中。但取其少分相似者。今此世日雖非全喻。而世間喻中以日光少分相似故云爾也。雖然大日圓光越彼故云加以大名等也。 問曰。經題云大。疏題云摩訶。有何意耶。答曰。經大者為欲顯超越世日故。相對彼世間小日。且云大也。疏摩訶者。存多含為欲顯大多勝三義故也(云云)。 二從成佛下。明釋成佛兩言中。自分為二。初明別標。二明隨釋。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具足下明隨釋中。梵者即梵語略也。若具呼應云沒羅減摩寧。中略云波羅門。猶略云波論。最略云梵。此云淨行(云云)即是指天竺。此地常淨行人居住故云爾也。復常梵王來下故云梵國。又云月明。其地常明人出世。照世間如月。故以為名。又云印度。此云月支。又云身毒也。此新舊不同耳。成三菩提者。成之一字漢語。三菩提之三字梵語也。然具足梵音者。是言總意別也。若具存梵。應云尾三。三正也。覺也。知也。故漢語呼者應云成正覺知。然今言正覺正知者。以一之正被覺知兩首也。謂正覺者。對四家大乘之邪覺故。正知者。對二乘外道之邪知故。如實智者。指自然自證大菩提心也。即是無自性之體。是名為如實。如祕密曼荼羅品疏云。實如空者。實即如。空猶空也。無自性名實。實者即如空也。實者非妄語也。又云。安住實智惠中故名實也。猶覺了無自性空本性淨故(云云)是即一切眾生本來本有之色心實相。從本已來離虛妄分別故。云如實知也。故同品疏云。既得如是自然之智。復當轉授眾生。今我所得亦與此無異。故名為實。實者即是無虛妄義也(云云)次知過去等者。修生顯得之智惠。是則能知之智也。過去等者。三世中三種世間諸法。是則所知之境也。所謂過現未三世也。眾生數者有情世間。非眾生數者器世間。有常等者智正覺世間也。皆了了覺知者。始本不二之智也。名為覺者。有此不二之智故。云名為覺。言雖有本覺無始覺之智顯此無由。復雖有始覺無本覺之體因何成覺。是以知有本覺故無本無今有之咎。以有始覺故離本有今無之過。然則離本覺無始覺。離始覺無本覺。始本不二譬如空光無二。故三世常恒猶如虛空不壞。如是覺名為正覺。如是知名為正知(矣)佛即是覺者者。既舉所覺之法明正覺正知之義畢。故次正釋能覺之人。故云佛即是覺者也。就省文但云成佛者。言佛之一言省含正覺正知之義故。舉省含佛兼正覺正知之義也。 三從神變下。釋神變加持中。自分為三。初明別標。二明隨釋。三明結歸。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舊譯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二。初明翻不同。二約三句明義。 初中。舊譯或云者。唐三藏以前翻譯名為舊譯。以後名為新譯也。神力所持佛所護念者。如法華經等所說也。然神變加持者今經所說。是即新譯不共之唱也。言神變者。凡夫二乘乃至十地等覺所不測量。名曰神異常情之謂名曰變也。故開題云。神變者。不測曰神。異常名變。即是心之業用始終難知。三種凡夫不能證知。十地聖者未知其邊。唯佛能知能作。故曰大神變。此神變無量無邊。分為四。一下轉神變。二上轉神變。三亦上亦下。四非上非下。下轉者。從本覺神心隨緣流轉。作六道神變化。又聲聞緣覺分作神變化。並是迷小之神變。法佛如來。從大悲大定。能作難思之事業。驚覺聾蟄之耳目。如是等事下轉神變。上轉神變者。若有眾生發菩提心。修行自乘教理。昇進證本覺一心。則能轉變迷誤神心。證得自乘覺智。一切難思妙業隨心能作。即是上轉神變。亦上亦下者。法界身雲恒沙性德。無形不形無像不像。以一切形像為一切法性塔。是則臨上則下。臨下則上。並皆具四種身起大神通。云亦上亦下神變。非上非下神變者。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及不二中之不二本法。越諸戲論絕諸相待。難思之本變化之源故云非上非下神變(云云)加持者。加名諸佛大悲加護。持名行者憶念憶持。所謂佛大悲覺月持眾生憶念之心水不濁亂故云加持也。故開題云。加持者。古云佛所護念。又云加被。然未得委悉。加以往來涉入為名。持以攝而不散漏之義。即入我我入是也。是則諸佛不來來。行者不往往。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也(矣) 二從然此下。約三句明義中。又分為三。一約為因明義。二約為根明義。三約方便明義。 初中。然此自證三菩提者。是則直指如實大菩提心。是論言普賢大菩提心。今經云如實知自心。疏云功德寶所。又云自然自證大菩提。又云心自證心心自覺心。如是大菩提之體。不由他證不由他覺。故云自證也。故妙樂記一云。稟承南岳證不由他(云云)此是諸佛內證之道。唯佛與佛之境界也。故無畏禪要云。唯見明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得。猶如虛空。乃至成佛唯是一道。更無別理。此是諸佛菩薩內證之道。非諸二乘外道境界。作是觀已。一切佛法恒沙功德不由他悟(云云)出過一切心地者。如是自證三菩提。出過四智所領之境界。何況二乘凡夫心地所度耶。故云過一切心地也。現覺諸法等明離諸言語心行也。現覺諸法者修生也。本初不生者本有也。如是修生本有之大菩提非言心之境。故云言語盡竟心行亦寂也。復是發起五字門并識大之義(更問)若離如來威神之力者。如是自證大菩提非如來大悲大定之勇猛大勢之神力者。縱雖為等覺十地。尚非其境界。何況小智二乘生死凡夫耶。故云則雖十地等。也耳。 二從爾時下。約大悲為根明義中。爾時世尊者。指加持示現如來。是則本地法身之任運無功用加持示現。往昔大悲願者。若淺略明義。大日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所發大悲行願是也。即如云毘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供養無量善知識。遍行無量諸度門。自利利他法皆具足(云云)若深祕明義者。往昔大悲願者。指本有法身地大悲行願也。所以然者。於本有即有大智大悲二德。大智出修成覺是自證也。大悲出修益物。是化他故。所言往昔超越三時之往昔也。而作是念者。指若我但住等一十八字也。若我者。毘盧遮那大我自稱。即法界遍滿大自在王也。如云我即(云云)如是境界者。指上之自證三菩提無相法界之境界。即是本有胎藏之境。并本有金剛之界。故云境界。則諸有情者。指緣起迷妄之眾生。不能以是蒙益者。如是迷亂之眾生。離如來加持。不能蒙益故。如來住大悲利益門之時。普門法界一切眾生。一時預三密化用住本有曼荼之本位也。故云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也(矣) 妙印鈔卷第二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二日加點了建武四年(丁丑)二月三日 金剛佛子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