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十九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第一疏第二) 三從更約下。明約三心作十心中。更約前三心者指因根究竟也。作十心說之者指種牙疱葉等十心也。初種子心為菩提心。從二地至八地為大悲句。從八地住心以下為方便句。故云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說之也。 四從若通下。明以十心配當十地中。若通論信解地者總指十地始終也。果中之果者。第六成果為因成第七受用種子心。此受用心者為第六而果也。此果為因而成第八無畏依故云果中之果也。故上文云。又云。從一種子而成百千果實。是一一果實復生若干。展轉滋育不可勝數。今此受用果心成後心種子亦復如是。故云受用種子也(云云)此中受用者。為第六而果故云受用。受用者果義也。種子者。此果心為第八因故云種子也(云云)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等者。於八地自證圓極如彼第八無畏依。於此第八地開出殊勝決定二心。即是九地為殊勝心。十地為決定心也。然言殊勝心者。從自證圓極位上求心發生故云殊勝心。故云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也。十地此心決定者。第十法雲地是。此宗意。等覺位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故云決定心也。此二心無別境者。於第八地自證化他平等雖具。而大智大悲未自在。還第八地中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二德而為境。分別彼二德為殊勝決定二心也。故云此二心無別境界乃至開出之耳(云云) 五從若一下。明地地有十心中。若一一地中等者。指十地也。且如住初地時等者。住初地時成就當地始中終相已。而以之為因悲智增進解第二。如此次第昇進猶似如六行智。故云且如住初地時乃至推之可知也。華嚴有眾多等者。彼經并十地論等委悉說之。恐繁不書之。故云華嚴乃至廣分別說也(云云)六從然此下。明阿闍梨所傳中。從初地即得金剛寶藏者。開自己本來無盡莊嚴藏顯淨菩提心如意寶幢故云爾也。然此十地名言。雖依華嚴十住經。就之有淺深義。其淺略分即常途華嚴法相也。其深祕分今宗所用也。不識如此淺深之義。今見如此引用。作常途之謂依文說之甚不可也。故云華嚴十地經乃至因緣事相往涉也。於十住品者指十地經也。十地論釋此品。如此經論中說十地時。自第八地中開出九地十地。相似今經說相。故云於十住品若解也。金剛頂十六大菩提生等者。此十地品所說地位。建立義與今經地住建立義。能解了通達。金剛頂十六大菩薩生亦同證知無異路。故云爾也(云云) 問曰。若然者云何今經所說及十住品地位并十六大菩薩生同一耶答曰。就之且有三種配當(云云)問曰。何等為三種耶答曰。一彼十六生配當今經四轉。二彼十六生配當今經三句。三彼十六生配當今經十地也(云云)問曰。若然者彼經十六生相當此經四轉其義如何。餘二義亦爾也答曰。十六大菩薩生者。發心四。修行四。菩提四。涅槃四。已上四四十六也。故與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轉同一事勿論也。爰以彼經云後十六生成正覺。此經說四轉成滿昇中臺。只是開合之異也。敢無異路。故云同一也。次十六生與三句同一者。彼十六中。初四者菩提心故是即菩提為因之句也。後十二者大悲萬行之上福德智慧精進故是即大悲為根句也。第十六生之後心者即方便為究竟句也。故演密引金剛頂經云。如是十六大菩薩。前四是菩提心。後十二是大悲。又十二中前四福德。中四智慧。後四精進。雖具福智二種資糧。若不精進不得超昇速(云云)次十六生與十地同一者。今疏意。以種牙(云云)殊勝決定等之十心。如次配當十地。然約深祕明義之時。種子(云云)第八無畏依等八心是八葉之德也。所以然者。八葉位者不出自證化他大智大悲之二門故。所謂以東南為自證。以西北為化他。然於自證亦有大智大悲。所謂東方為自證之家大智。南方為自證之家大悲。於化他又有大智大悲。西方為化他之家大智。北方為化他之家大悲。已上大分為四葉。所謂寶幢花開敷彌陀天鼓。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是也。於東方發心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普賢即大悲也。其終心位寶幢即大智也。於南方修行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文殊即大悲也。其終心位花開敷即大智也。於西方菩薩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觀音即大悲也。其終心位阿彌陀即大智也。於北方涅槃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彌勒即大悲也。其終心位天鼓雷音即大智也。已上再分為八葉。以此八葉為初地乃至第八地。自此八葉之中開出大智大悲而為九地十地。所謂以大悲為九地。以大智為十地。此悲智總合成第十一地佛果。故疏一云。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已上八葉是八地也)發起心方便(大悲是第九地也)嚴淨心佛國(大智是第十地也)還已上二句總合為中臺第十一地佛果。爰以當所文云。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說之。若通論信解地則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第三地為疱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因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也。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勝開出之耳(云云)今以此十心既配當十地。明知前八心者是八葉八德也。殊勝決定是此上悲智二德也。若以八心配當八葉者。所謂種子牙二心東方也(種子位普賢牙位寶幢)疱葉二心為南方(疱為文殊葉為開敷)花果二心為西方(花為觀音果為阿彌陀)受用無畏二心為北方(受用種子為彌勒無畏依為天鼓雷音也)自此第八無畏依中開出殊勝決定二心。所謂殊勝心者第九地即大悲也。決定心者第十地即大智也。此大悲大智同際位為中臺第十一地。是即初開覺自心本來自性清淨妙蓮不染位名為初法明道位。此初地橫得金剛寶蓮之八德。豎施設名為十地。所謂前八地者八葉也。九十兩地此上大悲大智也。故十六大菩薩生者。於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位各開四位故為十六大生。經此十六大生必昇中臺。此位名為成正覺。故云後十六生成正覺。今亦爾。超八葉至中臺。此名為正等覺顯現。故知十六大生與十地位。全同一無異路也。是即從獨一法界體開出悲智二德。從悲智二德開出四轉。從四轉開示八葉。從八葉開示十六大生。從十六大生開出三十二尊。故大集經第十六云。寶手問虛空藏菩薩言。乃至何謂安一切佛法根本邪。虛空藏菩薩告寶手言。菩提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長。寶手菩薩言。菩提心者何法所攝。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轉地。虛空藏言。菩提心為二法所攝得不忘失。速至不退轉地。何等為二。所謂涼至畢竟。是名為二法所攝。寶手言。此二法者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此二法為四法所攝。何等為四法所攝。謂涼至者為不虛誑不諂曲所攝。畢竟者為無我及上進所攝。是為二法為四法所攝。寶手言。此法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此四法為八法所攝。何等為八。所謂不虛誑者為不猶豫及體真淨所攝。不諂曲者為正直及正住所攝。無我者為不退沒及進所攝。上進者為功德資糧及智資糧所攝。是為四法為八法所攝。寶手言。此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此八法為十六法所攝。所謂不猶豫者為大慈及大悲所攝。體真淨者為身調及心調所攝。正直者為忍辱及柔和所攝。正住者為無憍慢及無滯礙所攝。不退者為堅固及力所攝。上進者為如所作及正行所攝。功德資糧者為始發及畢竟不捨所攝。智資糧者為求多聞及思惟所攝。是為八法為十六法所攝。寶手言。此十六法復為幾法所攝。虛空藏言。此十六法為三十二法所攝。何等三十二。所謂大慈者為無礙及於一切眾生等心所攝。大悲者為無厭倦及勤給足一切眾生所攝。身調者為不觸嬈及不加害所攝。心調者為定及寂靜所攝。忍辱者為受正教及順行所攝。柔和者為慚及愧所攝。無憍慢者為謙卑及禮敬所攝。無滯礙者為無垢穢及不強梁所攝。堅固者為不犯所行及成就本願所攝。力者為住正意及不掉動所攝。如所作者為如說及能行所攝。正行者為正發及正進所攝。始發者為必勝及不退所攝。不捨者為樂勝及上求所攝。求多聞者為親近善知識及脫可善知識所攝。思惟所聞者為智慧及善覩所攝。是為十六法為三十二法所攝(云云) 問以何得知。言八葉十六同際如何答。無畏儀軌云。大日如來為令知見此道示二種法身。智法身佛住實相理。為自受用現三十七尊。令一切入不二之道。理法身佛住如如寂照。法然常住不動而動現於八葉。為自受用示三重曼荼羅。令十界證大空。雖是理智之殊廣略之異。本來一法曾無殊異。萬法歸一阿字五部同一遮那(云云)文理無諍不可致疑(云云) 問何以得知云九地十地八葉之上大智大悲事如何答。十地論第十一說第九地云。第八地中但以淨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私云。此文意於第八地雖有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義。未得說法自在故。於化他不普。此第九地菩薩得無量辯才力說法自在也。故殊勝也云云)又云。是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力及無礙智樂說力說法時。於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心差別說法。是菩薩法座。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於一切中最為殊勝(文)故知此地菩薩以大悲利益說法自在為勝能。故疏云發起心方便。又殊勝名言可思之。次彼初說第十地云。菩薩於九地中已作淨佛國土及化眾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覺滿足。此是勝故(云云)又第十二云。此中智大復有七種應知。一集智大。二應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細微智大。五密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知第十地智德最勝也。故九地為大悲。第十地為大智也(云云)問若然者第九殊勝心第十決定心也。然疏第二說第九殊勝心云。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云云)是即可大智。何故云大悲耶答。是指大悲而云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所以然者。於第八地自證圓滿了。住畢竟不生平等大空故。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之心不猛利。然從此無相甚深畢竟大空三昧發起大悲利益之心。是即進求佛地大心也。故指此大悲心云慧生。是故涅槃經三十云。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云云)又云。佛心者大慈悲是(文)可思之。次決定心為第十地者。第十法雲地菩薩。大智圓滿昇受職灌頂位安住金剛喻定。故云決定心也。故大論云。譬如受職後授印信(云云)印者是印持決定義也。然者受職者是第十法雲地菩薩位也。故知決定心第十地也(云云)以如是義故云。華嚴十地經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傳皆須作二種釋。一者淺略釋二者深祕釋。若不達如是密號但依文說之。則因緣事相往涉於十住品。若解金剛頂十六大菩薩生。自當證知也(云云)已上最上甚深口傳耳。 四從經云下。明讚歎經王中。又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明隨釋中。自為三。一明一切皆依三句得。二明餘經嘆其德。三明今經能辨種子生育。 初中。如上一切智地等者。指上來所說一切法門境界也。及餘無盡等者。指釋迦如來所說一切契經也。 二從是故下。明餘經歎其德中。是故餘經等者。言如常途諸教所說中道第一義諦等者。是即如沙羅樹王之莖。如諸四諦十二緣等者。即是如沙羅樹王之葉。如諸六度萬行諸波羅蜜門等者。即是如沙羅樹王之花。如諸教所證之妙果者是即如沙羅樹王之菓。故云是故乃至莖葉花菓也。 三從今此下。明今經能辨種子生育中。今此經等者。餘經中雖讚莖葉花菓。終不說沙羅樹王種子并生育因緣始終本末。今經獨說種子并種子發生因緣果熟圓滿相等也。故云今此經中乃至所以稱大日經王非為此乎(云云) 五從經復下。明利益勸修中。又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為四。一明初地度三大劫。二明住心實際。三明生極無自性心。四明上上方便心。 初中。即是初入此信解等者。超越三劫初入初地故云爾也。 二從行者下。明住心實際中。行者初觀空性等指第二劫心也。 三從爾時下。明生極無自性心中。爾時十方等者。以蒙諸佛驚覺故從第二劫起。又住極無自性心。是即指第三劫也。 四從就前下。明上上方便心中。就前三句義中等者。豎於十地始終說三句時。初地為菩提心為因句。從二地至第八地始心為大悲為根句。從第八地中心以去為方便為究竟。然從第十地後心開出上上智方便而為佛地。故云就前三句義中乃至四分之一度於信解也(云云)已上就殊異菩薩說之。非直入真言菩薩也(矣) 已上釋疏第二卷畢(云云) 三從經云下。約六無畏復明心相中。自七。一明善無畏。二明身無畏。三明無我無畏。四明法無畏。五明法無我無畏。六明自性平等無畏。七明總結三劫六無畏。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總牒。自可見。 二從猶是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總標答心相。二明薩埵徵問意。三明蘇息義。四正明善無畏。 初中。猶是答前心相句者。上來約三劫廣明諸心相已。今亦約六無畏說諸心相故云爾也。 二從以金下。明薩埵徵問意中。又二。一明問意。二明佛答旨。 初中。既聞此教諸菩薩等者。指次上祕密主信解行地乃至四分之一度於信解之文也。故云以金剛手既聞乃至上菩薩地也。問世尊此菩薩行道時者。言問此菩薩未上初地以前於幾處而得無畏依耶也。故云問世尊此菩薩乃至得無畏處也。 二從佛還下。明佛答旨中。佛還約前三劫者。隨其差別淺深。分別而說六無畏也。故云佛還復約乃至作差降對明也。 三從梵下。明蘇息義中。又三。一明舉梵顯漢。二舉譬。三明合譬。 初中。梵音阿濕縛娑等者。義翻無畏依也。然正翻蘇息也。故舉梵語多含顯義正二譯也。 二從如人下。舉譬。自可見。 三從眾生下。明合譬中。為妄想業煩惱等者。以無明煩惱故起五根本煩惱者。喻為能力者所持。故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也。依此五根本煩惱故作種種惡業者。喻扼喉。依作惡業故受種種難忍苦者喻閉氣垂將問絕。然以內薰力故發微薄少善。乃至修十善業道等者。喻忽蒙放捨還復得蘇也。亦如度險惡道等者。得如此蘇息處故度險難惡道。以此義故云故名無畏處也。 四從佛言下。正明善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善義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釋善無畏義。二明寄齊行者心地。 初中。善義通於淺深者。始從愚童持齊一念齊施之善。終至第十一地功德大善皆通。故云善義通於淺深也。然今欲說第二住心故。此中所用之善者十善業道是也。故云今此中意明十善業道也。如世人以十不善道等者。於十惡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惡生地獄。中品十惡生餓鬼。下品十惡生畜生。於十善又有上中下三品。下品十善生修羅。中品十善生人。上品十善生天。大論等廣明。恐繁不書。然外道凡夫十善以有漏智故。適雖有厭下欣上之心。不能離三界。還沈淪三途無有終期。故云如世人以十不善道乃至無有窮已也。依修順世八心。歸依彼順世三寶。歡喜悅樂隨順修行。依之多劫之頃受人中天上之果報。故云後得順世八心乃至生人天中也。後至涅槃者。彼最極究竟處為涅槃故云爾也。以修十善故免出三惡道。故云以免離三途等也。是則最初蘇息處善無畏也。故云名蘇息處也。 二從若真下。明寄齊行者中。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等者。是則初入真言修三密妙行故。漸離心外惡處初入心內蘇息處。故名為最初蘇息處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一剎那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一者剎那心。謂初心見道一念相應。速還妄失。如夜電光暫現即滅。故云剎那也(云云)已上說第二住心畢二從經云下。明身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如修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身念處。二明受等三念處。三明寄齊行者。 初中。如修循身觀等者。從無始已來貪此身流轉生死故。觀此身不淨而離身扼縛。所謂觀此身五藏六腑三十六物之所集成。故云如循身觀乃至所集成也。五種不淨者。一者種子不淨。二者所居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也。惡露充滿者。從九穴諸不淨流出而無斷絕故云爾也。如此觀想時。於此身分無有微塵許之淨處。故云終不為此而生貪愛也。 二從次復下。明受等三念處中。觀受心法等者。既觀身不淨不生貪愛故。次復觀受無樂。既於受復不生愛著故。次復觀心無常。既於心不生執著故。次復觀法無我。如此依作四念處觀故。離外道凡夫常樂我淨四顛倒。故云次復觀受心法等也。 三從若真下。明寄齊行者中。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者。依三密相應妙行本尊瑜伽現前。是則離顯乘苦空無常無我等四顛倒。於顯形眾色得如實觀智。而知見本來顯形眾相。此位觀彼外道凡夫四顛倒得空苦無常無我實相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位與此齊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二流注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二者流注心。既見道已念念加功相續不絕。如流奔注。故云流注也(云云)已上說第三住心畢。 三從經云下。明無我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我不可得。二明寄齊行者。 初中。又二。一正明我不可得。二明譬喻。 初中。於陰界入等者。如上於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種種諸法中求我不可得。故云謂觀唯蘊無我時乃至求我不可得也。捨此自色像者等者。指五蘊和合人體云捨此自色像也。 二從譬如下。明譬喻中。譬如因樹等者。樹譬五蘊和合。影喻我。五蘊尚從緣生故都不可得。何於五蘊和合積集中亦得有我耶。故云譬如因樹則有乃至而有我耶也。如上所說等者。指上初劫中也。 二從於瑜下。明寄齊行者中。於瑜伽境界等者。於一切法中。能觀達字本不生際不生愛慢位。與於彼人我不生愛著之位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乃至位與此齊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三甜美心是。所謂禪要云。三者甜美心。謂積功不已。乃得靈然朗徹身心輕泰。既味於道。故云甜美(云云) 已上說第四唯蘊無我住心畢 四從經云下。明法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行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諸蘊即空。二明寄齊行者。 初中。謂行者心住蘊中等者。既出人我未離法執故云爾也。欲令發起離著者。辟支佛以利根故知有法執。仍發起離著之心也。所謂幻焰等十喻是也。以此十喻觀達諸蘊即空。離違世順理之八心證寂然界。故云謂行者心住蘊中乃至證寂然界也。然離蘊之扼縛者。離五蘊之法也。於法得蘇息處者。於十緣生法得蘇息處也。故云法謂十緣生句也。 二從現覺下。明寄齊行者中。現覺瑜伽境界等者。謂於瑜伽境界作鏡像水月等觀。於自證化他不進不退位而相似。故云若真言行者乃至無性無生位與此齊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是第四摧散心也。所謂禪要云。四者摧散心。為卒起精懃或復休廢。二俱違。故云摧散(云云)已上說第五拔業因種心畢。 五從經云下。明法無我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無緣乘觀。二明覺心不生。三明寄齊。 初中。觀察法無我性等者。以幻焰等十喻觀法我無性。故云觀察法無我性也。三界唯識唯心不見心外影像。故云於心外有無影像智也。 二從心王下。明覺心不生心中。心王自在等者。以八不正觀故一念之心前後除斷。以前後際斷故遊畢竟獨空窮本不生際。以此義故永離法我之扼縛。故云心王自在覺本不生乃至得蘇息處也。 三從若真下。明寄齊中。於瑜伽道中者。唯一明朗外都不緣餘境。不見身與心。萬法不可得猶如虛空。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五明鏡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五者明鏡心是也。既離散亂之患。鑒達圓明一切無著。故云明鏡(云云)已上說第六第七住心畢。 問曰。若然者何故住心抄引經之若害法住無緣當得法無我無畏之文。并疏之經云若害法住乃至心得自在用等文而結云此他緣大乘心也(云云)又次引經之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無緣空自性無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之文。并疏之謂觀自心畢竟乃至以下之文而結云此覺心不生一道無為極無自性三住心也(云云)然者今此文但局第六可不通第七住心。如何答。彼住心抄意。自心畢竟空性之言謂為覺心不生心故如此釋給也。是即論旨陳段之意也。雖然他緣覺心二種住心菩薩乘也。一道極無二種住心權佛乘也。不可混亂之上。既此中云心王自在覺本不生。無諍又是可有第七住心也。是即論相說段之意也。 六從經云下。明自性平等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觀下。明隨釋中。自四。一明能觀法。二明所觀法。三明所顯法體。四明寄齊初中。謂觀自心畢竟空性者。指諸法實相觀。所謂三諦即是妙觀也。 二從時我下。明所觀法中。我者指人我。即第四住心也。蘊法者指法無我。即第五住心也。及無緣者第六住心也。皆同一性者第七住心也。 三從所謂下。明所顯法體中。又三。一明一道。二明極無。三明並結二種住心。 初中。自性者指自性清淨本覺妙理。即境也。無性者指自受用智體。即智也。如此境智本有常住離去來今。非修生顯德分。故云自性無性也。 二從此空下。明極無中。此空智生等者。指三諦即是妙觀佛性常住妙智。然此佛性真如妙體自性清淨而離有為無為界。此名為極無自性心。爰以住心抄云。一道無為與極無自性住心。經文相交難見別。意一道者佛智即佛性。此佛德自性清淨也。故云極無自性。譬如真金每值師緣。其形萬差而其性不改也(云云)以如此等義故云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云云) 三從於業下。明並結二種住心中。於業煩惱等者。以不斷而斷斷而不斷之義故縛脫共不可得。以不可得故自性平等也。故云於業煩惱乃至自性平等也。 四從爾時於有下。明寄齊中。爾時等者。真言行者得自性平等體之時。離有為無為界。自利利他不二平等位相似彼極無自性心。故云爾時於有為無為界乃至虛空無垢菩提心也(云云)然此心在纏出纏等者。今此虛空無垢菩提心凡聖同一畢竟不生生佛平等。觀者不見如來智眼尚叵窮。何況餘人耶。故云然此心在纏出纏乃至況餘生滅中人也。 七從今所以廣明下。明總結三劫六無畏中。又三。一明廣明所由。二明舉譬。三明垢盡極處。 初中。今所以廣明三劫等者。言以淨菩提心修證淺深難知故。先依廣明三劫六無畏眾多心相。見如是之心相彰於外。則必識如是之淨心於內。見如是之著相。即知如是著處。故辨其修證之淺深。識其進退之離著。依之用離著之方便捨當位之法愛。發求上之智心。進後後深位也。以如此義故云今所以廣明乃至以明修證之深淺耳也。 二從上已明下。舉譬。自可見。 三從但知下。明垢盡極處中。但知心垢盡處等者。始從一念齊施之心。分分除一分心垢顯一分之淨心。今至此極無自性心。而心外垢穢咸盡。亦無戲論而可論。故云但知心垢盡處戲論不行也。此處者即是第六無畏依也。此外更亦不可顯示其垢處。故云即是第六乃至如何表示耶也(云云)問曰。段段所說寄齊菩薩殊異直入中何耶答皆是殊異菩薩非直滿菩薩故。段段皆云寄齊也。可思之。 第四從經云祕下。明約十緣生句答修行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是略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竅定答問。二明當品緣生有三種。三明十緣生句。 初中。是略答前等者。如來答金剛手第七問也。如下文萬行方便等者。指具緣以下諸品也。言或擇地造壇曼荼羅。或祕密曼荼羅。或蓮華曼荼羅。或支分生曼荼羅。如此等眾多曼荼羅現起之時。皆依此十緣生句淨除愛慢心垢可至無垢淨菩提心故。此十緣生句殊為真言行者最旨要也。故云如下文萬行方便中乃至留意思之也。 二從然統論下。明當品緣生有三種中。又六。一明總表。二明對治實法。三明對治境界攀緣。四明對治沒實際。五明引般若同。六明深修觀察。 初中。然統論此品中等者。今此住心品所明十緣生句不出如是三種。故云然統論此品乃至略有三種也。 二從一者下。明對治實法中。一者以心沒蘊中等者。為對治實我實法。以此十緣生句觀察實法時。我法即空也。故云一者以心沒蘊中乃至即空之幻是也。此中如前者指初劫中也。 三從二者下。明對治境界攀緣中。以心沒法中等者。既對治實我實法故。漸雖離我法之縛。未融能所相故為境界攀緣所動轉。故為對治境界攀緣。觀十緣生句遠離彼能緣心。是即彼阿賴即心之幻也。已上第六第七住心也。 四從三者以心下。明對治沒實際中。所言實際者。住無為界名為實際。為離此無為界。觀十緣生句而離此實際無為境界也。已上第八第九住心也。 五從摩訶下。明引般若同中。摩訶般若中者指大品般若也。亦具含三意者。所謂一為對治實法說之。二為對治境界攀緣說之。三為對治沒實際說之。故云摩訶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也。 六從今此中下。明深修觀察中。又二。一明初法明道觀解。二明二地以去觀解。 初中。今此中云者。指總牒經文中也。深修觀察者等者。於十緣生既說有三種不同已。然後經言深修觀察者。三種中且於第三重不思議幻中而令深觀察。故云今此中云深修乃至意明第三重也。是即殊異菩薩。與彼自性平等無畏離有為無為界位雖相似。而於三密平等瑜伽境界中。以十緣生句深修觀察時。以自心之心水為非感之感。以佛心之天月為非應之應。以不可思議感應因緣逮見毘盧遮那佛法界遍滿三密。故云且如行者於瑜伽中乃至說所宜聞法也。雖然自心本來不生畢竟清淨。佛心本來不生畢竟清淨。以此義故行者不到而到。佛又不來而來。以不思議因緣。成不思議妙相。故云然我心乃至佛心亦畢竟淨也。此不思議境界現前時。且以我心為自。以佛心為他。然者今此境界從自生耶。從他生耶。從共生耶。從無因生耶。種種諦觀不可思議不可得也。雖不可得。然形色相貌音聲等宛然可見可聞也。故云若望我心為自乃至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也。然此不思議法界。若言幻者即是幻也。若言法界者即是法界也。若言遍一切處則是遍一切處也。如此隨應可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名言。今且論幻故是即不可思議幻也。故云論幻即幻論法界乃至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云云)如幻者當知陽焰夢影亦皆不可思議也。 二從復次下。明二地以去觀解中。自五。一明四諦有無量名。二明一切例如。三明如來獨窮源。四明包括始終。五明依論大歸。 初中。又二。一明深修轉深。二正明四諦。 初中。復次者。上約初地釋深修義了。今亦約二地已上釋之故云復次也。謂得淨心已去者。上於十地配當三句時。初地為菩提為因句。二地已去為大悲為根句。九地以去為方便究竟句。以此義故云謂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也。其間一一緣起等者。從初地至第十一地。其中間地地皆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緣起。於如是等感應因緣。皆悉以此十緣生句一一次第觀之。於當位所證之法而不生愛慢。轉深轉妙信解終窮登佛地。故云其間一一緣起乃至故言深觀察也。 二從且如下。正明四諦義中。且如四諦義者。夫三乘所修法門無量中。且約四諦明不思議幻。餘一切法門亦以可例知也。故云爾也。直示娑呵世界等者。言十方法界無量世界中。且於此堪忍世界示之有無量無邊名言差別。如涅槃經第十一云。又有四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迦葉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復次苦者現相。集者轉相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復次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壞苦相。集者二十五有。滅者滅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惠。復次有漏法者有二種。有因有果。無漏法者亦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則名苦。有漏因者則名為集。無漏果者則名為滅。無漏因者則名為道。又云。八相名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能生如是之八苦法者。是名為集。無有如是八法之處。是名為滅。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云云)今且略此經如是說。若微細說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以如此義故云直示乃至無邊差別也。於一世界中猶不可說盡。何況於十方法界一切世界海。何能盡之哉。故云又況無盡法界中逗機方便何可窮盡也。今行者於一念者。謂今真言行人於一念淨菩提心中。以直約諸法令識其心故。於盡空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展轉不可說展轉法界塵數四諦而觀達之時。頓於一一四諦體悟字門義。所謂非空之空。非假之假。非中之中也。其空者法界圓明金剛不生體是也。其假者圓明所現曼荼聖眾是也。其中者圓明所現曼荼舉體本來常住也。然如此三法一即三三即一。一三自在不可思議。故云今行者於一念淨心中乃至故名為不思議幻也。 二從如四諦下。明一切例知中。如四諦者餘一切法門等者。言於四聖諦法門既明通達如是義。准之餘一切法門可例知也。所謂十二因緣六度四弘十力四無畏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法門皆悉通達。體悟字本不生際圓滿不思議幻。故云如四諦者餘一切法門例也。 妙印鈔卷第十九 元德二年(庚午)七月七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