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二十一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經第一疏第三) 將開為四。一宣大綱。二釋品題。三明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宣大綱者。夫即心成佛旨趣者。十地等覺猶叵窺。何況信外輕毛哉。六通聲緣未聞名。何況於生死凡夫耶。爰以唯有信力堅固之人遊神通乘教之宮殿。獨在輪王種姓之輩服大空不生之甘露。是故若有人欲求自心是佛教義者。先須隨明師受三昧耶入祕密道場蒙三密加持。然後於此擇地造壇曼荼羅。能辨淺深重重之義門。及明知諸尊密號名字字印形像等。而一一次第法則通達不誤。以是義故有相無相全收。緣生本有融即。因茲雖向擇地造壇之曼荼。更不起有相生滅之情執。雖住本初不生大空。敢不捨四重法界之萬德。真俗相即彼此攝持。自他平等帝網無礙。然則彼四重法界豈異物耶。只是行者之自心耳。如行者者眾生心亦爾也。如眾生者諸佛亦爾也。是故塗壇曼荼羅。阿闍梨內證曼荼羅。應度弟子本來曼荼羅。無二無別三三平等也。以三平等故。以父母所生之肉身證如來常住之法身。故疏云復次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祕藏。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祕藏。未入曼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眾生輕慢法故不能諮訪善知識。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輒爾自修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說。以如是等因緣感匱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中。所以修學真言者要令先入曼荼羅也(云云)此即當品大綱也。 二釋品題者。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者。入者信義得義也。所謂信曼荼羅之教得曼荼羅之法。是名為入也。若深祕釋者。入自心本來之曼荼羅見四重法界之海會眾故名為入也。次曼荼羅者。次下經金剛手奉問曼荼羅名義於世尊言。當云何名此曼荼羅(已上問名)曼荼羅者其義云何(已上問義)即如來答曰。此名發生諸佛曼荼羅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曼荼羅(私云已上答名)又祕密主哀愍無邊眾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廣義(私云已上答義)是故疏釋依二意而致二問也。所謂簡人限眾。是則以似隨轉之一門故。而問曼荼羅之名。又曼荼羅者輪圓無際義。若限數者。是則以似其義未圓故。而問曼荼羅之義也。故疏云。此因如來簡人限眾。為曉諸未悟者轉生疑問(乃至)今世尊所說。雖有德可傳者猶不過十人。似是隨轉一門非其具體故問當何名此曼荼羅也(私云已上難名)又曼荼羅是輪圓之義。今既限局名數似於理未圓。故復問此中曼荼羅者為是何義(私云已上問義)凡有二問。依如此之二問而如來答說曼荼羅名義也。故疏云。世尊答中(乃至)前成限量也(已上答名也)又云。次答義中(乃至)是為曼荼羅義也(已上答義也)已上經疏文雖省略。於此曼荼羅之名義問答決疑之中。窮宗肝盡源底。以此中意。已下諸品所說之曼荼羅之名義宜准之可知也(宗大事也更問如彼記)次具緣者。今擇地造壇具足資緣皆悉於此品中說之。故云具緣也。次真言者。其名義如上品釋也。今所言真言者。總指驚發地神洒淨香水不動降三世等真言。別指大力大護三三昧耶等真言也。如此等真言皆是今此擇地造壇曼荼羅所用真言也。故言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也。 三明來意者。初品中說百六十心三劫六無畏等眾多之心相。對辨於一切智心。而簡擇虛空無垢大菩提心妙果已。其妙果者只是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六大法界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當得至到耶。唯是自非此品所說之擇地造壇祕密加持攢搖方便者。此醍醐不思議之妙果頓極頓滿無由。故疏云。上品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云云)此即當品來意也。 四從爾時下。明入文判釋中。大分為二。一明眾多支分。二明所要真言支分。 初中。自分為七。一明緣由。二明阿闍梨支分。三明治地支分。四明應度弟子支分。五明擇地造壇支分。六明具緣真言支分。七明曼荼羅所須次第(矣)。 初中。又分為八。一明結前生後。二明疏家教誡。三明祕密主領解。四明請佛說下文。五明如來遍觀。六明同共集會。七明證入三摩地。八明支分生曼荼羅。 初中。又三。初標別題。次正明結前生後句。後明譬喻。 初中。入者。入祕密道場而可知見法界曼荼羅故云入。曼荼羅者。今品所明擇地造壇之曼荼羅是也。是則下品所明與祕密曼荼羅同一際更無異轍也。曼荼羅名義如上品釋之。具緣者。具謂具支。緣謂眾緣。即是今品所說阿闍梨應度弟子治地造壇等眾多具支眾緣也。真言者。今品所要諸真言也。所謂加持地加持壇加持供具等之真言。及三種三昧耶等真言等是也。真言名義又如上品釋之。 二明正結前生後中。上品者指住心品。種種心相者。約三劫六無畏等明異生聖者之眾多心相故云種種心相也。一切智心者。上品所明虛空無垢大菩提心是也。舉彼種種心相而相對虛空無垢大菩提辨優劣淺深故云對辨也。然者押上之言也。此妙果者指上一切智心。此智心是妙智之境。妙境之智。境智同際而全體遍收。故云妙離因果之分。而本來常住之妙體呼之為果。如此之妙果是難解難入之奧義。故若不知祕密方便者等覺十地非所伺。何況於二乘異生之類哉。故云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也。以如此之所以故次上品而此品來。故云此品次明也。行法者。約擇地造壇等之事法成祕密甚深六大三密之妙行故也。具者具足支分義。眾緣者眾多因緣成就圓備義也。支事合力資助義。分者。一一支緣各各位位不同故云分。所要真言者如次上釋。如此等眾多行事。此品之中廣說之。故云皆於此中廣明也。 三明譬喻中。已知乳酪有醍醐性者。乳喻愚童凡夫順世八心。酪譬唯蘊拔業之二心。生蘇譬地緣覺心住心。熟蘇譬一道極無住心。醍醐譬祕密真言。是則以五味始終譬十住心始終。如上品以寶珠譬統論三劫始終。例彼思之耳(已上住心品之意也)即教具諸器物者。如此知乳有醍醐故。為攢搖彼乳令得醍醐。具足種種器物攢搖煎練。故云方便攢搖也。已上當品已下意也。今如來亦爾也。令知見一切眾生心中有祕密不思議之妙體故。構六大法身之壇場。具四種曼荼之器物。用三密方便之攢搖。成果德淳淨之醍醐也。故云已知乳酪乃至攢搖也。然此妙果從三密不思議之因緣生。都無自性。猶如幻夢陽焰等。故云以從緣起故當知不異十緣生句也。 二從復次下明疏家教誡中。自二。一明未入者不合受讀。二釋其所由。 初中。又二。一明以律為所例。二明以密為能例。 初中。聲聞經者指四阿含經并諸部律藏。毘尼者。此云戒。所謂攝律儀也。祕藏者。與今祕藏名同義別。只是約未受戒者故云祕藏也。今祕藏者。諸佛之極祕眾生之自祕而含藏法界曼荼之眾德故云祕藏也。要猶必也。擇人者。就受戒之人擇出十三難十六遮難等。若有如此之遮難者不許受戒。故云擇人也。簡眾者。簡得耆年宿老大德律師以為和尚證戒阿闍梨。其人數。大國二十人若十人也。邊國五人也。若不如此作法受得不成。若能如此眾緣具足作法受得成就。作法受得成就故。雖未得三明八解脫。而同阿羅漢應受供養。何以故同戒同見故。云簡眾方乃授之也。未發律儀者。未成作法受得者不令聽聞修習布薩說戒等也。故云若未發乃至修習也。 二明以密為能例中。摩訶衍中者指祕密大乘。持明指總持陀羅尼明法。祕藏者其義如上。未入曼荼羅者指未受傳法三昧耶者。未入三昧耶者不可令祕藏真言經論讀誦受持。故云不令讀誦受持也。若受持讀誦違越諸佛三摩耶。還招重罪墮在惡趣。故云還同乃至重罪也。 三從所以下。舉譬釋所由中。自三。一舉譬。二明合譬。三明勸誘。 初中。所以然者等者。直牒上諸句。世人者指愚童凡夫。慈育稚子者。慈謂慈愍。育謂養育。是則愛兒所生慈育而非方便利生慈育也。稚謂幼稚。無識赤子也。雖復情無所吝者。彼父於此赤子。以愛心偏重故。所有珍寶於意無所吝惜。故云情無所吝。雖然不與利刃之刀劍。是則非父慳吝。若與之還恐損害其子故也。故云而不授與乃至傷其體也。 問曰。干將莫耶者為劍名為人名耶答。以能造人之名而名所造之劍也。是故文選注云。楚王使莫耶造劍。莫耶得王鐵造雌雄二枚之劍。以雌劍一枚獻王。雄劍一枚私之。王劍鳴。王問故。或臣曰。此劍雌劍也。有雄劍乃誅莫耶(云云)越春秋云。吳王使干將造劍二枚(乃至)干將作劍金鐵之精未肯流。干將夫妻乃斷髮剪指爪投之爐中。鐵乃濡以成劍。陽曰干將而成作龜文。陰曰莫耶而作漫理。干將匿其陽而出其陰。而獻之闔閭(云云)此等本文意。以能造人之名為所造劍之名事顯然也。是則六種釋中持業釋又名同依釋(云云)問曰。若干將莫耶為二人名。為一人名耶答。一人名也。是故孝子傳云。眉間釋者楚人干將莫耶之子也(云云)問。若然者。文選云楚王使莫耶造劍。春秋云吳王使干將造劍。其相違如何答不相違歟。干將莫耶者。依孝子傳得心一人名之上干將莫耶是一人之上異名也。然者文選春秋存各據一義云爾。有何不可。陰陽雌雄是又名異義同。但文選云楚王。春秋云吳王。一人異名歟。此事未詳。追可勘(云云) 二從今此下。明合譬中。今此法門者。指頓覺成佛神通乘教三平等句祕述法門。即心成佛旨趣難知者。今就即心成佛有三密即心成佛。然今所言即心者。是則非三密各別之心。所謂本有常住六大法界色心不二之妙體也。故云即心。此即心之上三部妙用名三密故。全不可存色心各別之思。成佛者。其義如上品釋之。即心成佛事如即身義等(云云)旨趣難知者。旨謂奧旨。趣謂祕趣。言奧旨難窮祕趣難知故。賢聖猶叵伺。何況於凡夫耶。故云恐未來眾生。此眾生顯網障蓋覆於密意故輕慢三密法教。故云輕慢。作輕慢故不受知識加持教授。故云不能諮訪乃至加持。不受加持故。任常途顯教之情量披文案義入己情修行。故違佛意違教旨故不成悉地。故還起邪見誹謗。故云而自師心乃至謂非佛說也。此經文者此大日經現文也。有淺略深祕二釋者。大化為二種故。就深祕釋中復有淺深者。細釋為四種故。輒爾披翫者。不從師受故。以不解密號故者。夫真言密宗意。師承為先不守文杌。然任己顯情不知密號名字深旨。任文取義。於如是三密妙方便。謂是有相淺近因緣事相。心生輕慢易解之思。故云以不解乃至輕易也我行真道者。指但空寂滅之理觀也。何用咒術事等者。彼愚人指此擇地造壇灑淨加持。是則咒術事相謂我不可行如是等因緣動作之法也。故云何用乃至因緣也。如是等類感匱法業。現招三災七難災橫。貧窮無福而受白癩黑癩之醜病。當入無間黑暗獄城。拔舌張地。而遭極重猛利之劇苦。如是受重苦經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適無間報盡後入極熱地獄受重苦如前。如是從一大地獄入一大地獄受大劇苦。都經盡一百三十六地獄。雖然匱法業罪猶未盡。此世界火劫水劫起時。被遷他方大地獄中。又從一大地獄入一大地獄受無量大苦。如是十方無量百千萬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中大地獄。皆悉經盡了。雖然匱法業還猶未盡故。適出地獄墮在畜生中受無量重苦。盡十方世界畜生界亦如前。適出畜生界次墮在餓鬼道受無量重苦。盡十方世界餓鬼界亦如前。適出餓鬼界入修羅道受重苦。適出修羅鬥戰之苦入人界。受生於邊地下賤之家。六根不具身體醜陋。諸惡重病合集為身。貧窮困苦飢渴迫惱。惡心熾盛好造重罪。死又墮大地獄受大重苦。如是輪轉無窮如車輪。常處地獄如遊園林。具說如大般若五百六卷。誹謗顯大乘猶如此。何況於毀謗大日法身直說真言三密極大圓滿不思議神通乘教哉。故云感匱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中也。 三明勸誘中。所以修學真言者。如是無量劫中受大重苦。依不受三昧耶而毀謗三密之法教。故云所以。真言者等者。發三密菩提心雖修學練行未入三昧耶之人也。故云要令先入曼荼羅。所言曼荼羅者。當品所說擇地造壇之曼荼羅也。曼荼羅名義下當更釋者。指應度弟子支分中也。所謂經一云。世尊當云何名此曼荼羅。曼荼羅者其義云何。佛言。此名發生諸佛曼荼羅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曼荼羅。又祕密主哀愍無邊眾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廣義(云云)疏四末云。凡有二問。世尊答中初答名。次答義(云云)指如是經疏文云下當更釋也。 三明祕密主領解中。自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即金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歎佛。二明歎德所由。三明提通宗旨(矣)。 初中。承佛神力者。凡金剛手諸有所作莫非如來加持力故也。領解上文者。領謂領納佛語。解謂信解語義。故云領解。上文者。指上品所說種種心相一切種智等文也。先歎者。為述領解先歎如來無邊萬德也。故云先歎世尊也。甚為奇特者。奇謂奇異。特謂殊特。非啻奇異二乘異生之小德。又於顯乘果頭之佛德是最殊奇特也。故云甚為奇特也。 二明歎德所由中。由具大方便者。指本有常住之大悲三昧也。依此本有大悲故。於不可說之自證而三世能說之。故云乃至說之乃至菩提。自證三菩提等義如上品釋。如世人等者。譬如世間人舉足下足動靜進止行住坐臥皆悉依地。菩薩亦爾也。上求菩提如舉足。下化眾生如下足。自證如靜止。化他如動進大慈如行。大悲如住。大喜如坐。大捨如臥。如是等自證化他萬善萬行皆悉依淨菩提心之大地而作之。故云如世人乃至此心為地也。以心尚有所依故等者。今此心地邊際不可得故又無中。三世不可得故又無去來。然上云萬行皆依心地。依之若心地有所依皆妄想戲論而非如實正覺。故云以心尚有乃至正遍知也。正遍知義。如上品釋之。如來已度等者。夫於妄執有三種妄執。十地所離境界也。此三妄執上有上上智觀具足方便之所斷。所謂佛果一障。此名曰微細戲論。如來已斷此一障住無所作之極位。故云如來已度乃至心地也。雖究竟寂滅不可言演者。明領自證三菩提體。而能以乃至說法者。明領說種種心相。故云即是乃至之跡也。不思議法界者。此自證三菩提非言語心量之境界。故云不思議法界。蓮華臺者指中臺藏。蓮華葉者指八葉位也。言從中臺藏現八葉位。各逗其機緣演說種種所宜聞法也。 三從此下明提通宗旨中。宗旨指今此大日宗。是即本因本果契酬之義也。旨者此宗所明旨趣。所謂速疾神通乘是即此經深旨故也。 四從次即下。明請說下文中。自分為三。一明結前生後句。二明牒經。三明隨釋。 初中。次即諸佛四言。明結前生後也。 二從唯願下。明牒經。自可見(云云)。 三從今且下。明隨釋中。自為三。一約有情世間明義。二約非情世間明義。三約智正覺世間明義。 初中。又二。一約地前明義。二約地上明義。 初中。又自三。一明入佛三昧耶位。二約法界生明義。三約轉法輪明義。 初中。今且者。今釋此大悲胎藏生義有重重義故云且也。約胎藏者指眾生異熟胎藏也。行者初發一切智心等者。指真言行者依知識經卷所發最初發心如實大菩提心。此菩提心是正成十一地佛果之正因正種。故云識種子初託胎中。言法身如來法界萬德。此如實發菩提心時剎那成就圓滿。是即如來具體故。譬如父母和合時以欲愛因緣識之種子初託胎中時。父之所領眷屬福祿皆悉住持圓滿。已上此位名曰入佛三昧耶也。 二從爾下。約法界生明義中。漸次增長者。胎內五位任運增長。故云為行業等。依先世業因緣成男女好醜等形體。故云為行乃至種姓中生。學大悲萬行者。此如實發菩提心以下勤修種種行願故數數淨菩提心顯現。故云淨心顯現也。猶是地前未證位也。 三從又約轉法輪明義中。此嬰童等者。初生嬰兒漸成長具諸能藝施諸能作。故云又此嬰童乃至事業也。於淨心中者。既至法明道位。淨菩提圓滿。然後發起大悲。故云發起方便。成就當地修治地業故云修治自地也。餘句可見。 二從復次下。約地上明三句義中。初入淨菩提心乃至歌羅羅時者。明初法明道位。即初地也。菩提為因句也。前七地以來等者。從第二地發起大悲萬行。至第七地自利利他休息。故云前七地乃至如在胎藏也(已上大悲為根句也)無功用以去等者。八地初得無功用故。八地以上屬方便究竟句也。又是一重祕密曼荼羅也者。今結此地上三句為祕密曼荼羅也。或以此十言為下句之表(云云)此義不叶文歟。 二約非情世間明義中。又二。一約譬喻蓮華明義。二約當體蓮華明義。 初中。有三種配釋。所謂一以蓮華始終喻十住心始終。二以蓮華始終喻三劫始終。三以蓮華始終譬三句始終也。是即巧以一喻顯三種法也。先言十住心配當者。猶若世間種子心者指愚童持齊之一念齊施種子心。初生花疱等者是八心中疱花等也。已上世間三心也。故云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也。又由乃至猶如大悲胎藏者唯蘊拔業他緣覺心一道極無六箇住心也。既成就已等者第十祕密莊嚴心也。次言三劫配當者。猶若世間種子心等者初地也。又由此葉等者第二劫也。既成就已等者第三劫也。復次言三句配當者。猶若世間等者菩提為因句也。從此漸次等者大悲為根句也。既成就等者方便為究竟句也。已上三種配當。於義如此。但現文十住心。舉五心不舉五心。三劫舉初劫不舉二劫。三句舉終不舉初中。是文隱義顯故。恐繁文不具釋之也。 二約當體蓮華明義中。今此中妙法蓮華者。指一切眾生自性清淨之體(更問)如此自性清淨如虛空大菩提心統收四重法界曼荼羅之微妙義理。故云曼荼羅義。本地常心者。本有常住六大法身色心實相無相法身也。即是花臺具體者。具無量萬德故云具。三重曼荼羅一一體性故云體也。四佛等者。是即非因之因非果之果。因果同際無前後殊無淺深異淳淨無比。故云醍醐果德如眾實俱成也。只是毘盧遮那如來八德也。豈與花臺常心作別異之思哉。十世界乃至猶如鬢蕊者指內眷屬。即金剛部也。十世界乃至猶如花藏者指大眷屬。是蓮華部也。三乘乃至相間者。此中無量應身對無量應度之機現無量喜見之身。故云無量應身。即可分變化等流二身。然亦此中或有佛部身。或有蓮華部身。或有金剛部身。如此三部聖眾相互各具三部德用。重重無盡猶如帝綱。故云發暉相間也。以如是等者。總結曼荼羅義也。 三約智正覺世間明義中。自為五。一明諸尊出現。二明法譬合論。三明從本垂跡義。四明從因向果義。五明總結。 初中。然以如來加持故等者。次上約當體蓮華明本有曼荼羅義已。從此本有曼荼羅位。以如來不思議加持力故出現四重法界諸尊。故云以如來加持故乃至隨類之身也。此中第三重者。若以八葉位為第一重者可云現第四重。然除八葉以第二重為第一重故。云現第三重耳。 二從若以下。明法譬合論中。若以輪王灌頂者。以受職灌頂之輪王所屬百官等。比對四重法界內大眷屬也。萬國君長者諸國長吏也。朝庭百揆者百官也。宗枝內弼者攝政關白也。垂拱之君者無所作之皇帝也。所謂是花臺常身也。以此身為法界自在大王。故云花臺常智為大曼荼羅王也。 三從若自下。明從本垂跡義中。從中胎一一門等者。從中臺八葉之一一門各流出其第一重種種門。所謂如從寶幢佛流出金剛部聖眾。從阿彌陀流出蓮華部聖眾等也。餘皆以准知之。自可見。 四從若行下。明從因向果義中。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等者。六通生死凡夫外部天等之所引攝成就。能通入第二釋迦地藏除蓋障院等。乃至遍知院等之所引攝成就。能通入中臺藏。是則從第三重之因昇中臺果德。故云若從因至果乃至能見中臺藏也。 問曰。如此從果向因之義者。去中臺至第一乃至第三重又若從因向果之意者去第三重至第二乃至中臺可云耶答不可爾。所以然者四重法界本有常住。能化所化都無去來。當無動轉。何論往來耶。全不動本位鎮施設大悲。是故中臺即於中臺三世常恒利益。乃至第三重即於第三重三世常恒利益。是則不堪中臺之利益者第一重利益之。乃至不堪第二重之利益者第三重利益之。從本垂跡之義如此。從因向果之義又可准知之。若不然者緣謝即滅機興即生義不成。若此義不成者法界常住之義何能成立耶。能能可思之。 五從由此下。明總結中。則諸眾生類本性信解者。除佛地以下皆不出本性信解之句也。所言本性者。於一切眾生心中本來有三部之妙德。亙三世常恒遍十方融即。是則本謂本極本源之義也。性謂不改不變之義也。言如此三部本有本妙故云本也。彼三部各各自性不改故云性也。復次從初以來習欲而成性。所謂修習惡而成惡性。修習善而成善性。此善惡之性熏入於第八賴耶藏而不失。依此善惡之本性顯彼善惡之末相故。對此末相故云本性也。然約本有則有三部信解差別。若約修生則有善惡信解差別。故云本性信解也。又於三部有重重無量差別。此重重無數三部聖眾各各知見無量眾生本性信解三部之妙體。如彼本性信解現所悉見之身說所宜聞之法故。機法相順。即時即日如本性信解通入三部之本源。而能無不盡法界曼荼羅所為義利。故云雖復無量乃至無不盡故。復次彼一念善惡成無量無邊善惡本性。故仁王經云。善為無量善識本惡為無量惡識本(云云)故今此四重法界諸尊明知見一切眾生無量無邊善惡本性已。然後以祕密不思議四攝利他大悲方便。隨順彼善惡之眾生。鉤以布施之。索以愛語之鎖以利行之。悅以同事之以如此四攝方便。如本性信解。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故。即融無量之惡性成無邊之萬德。故云雖復無量乃至無不盡故也。罄猶盡也悉也(云云) 五從經云下。明遍觀諦聽中。自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自為五。一釋大會義。二釋遍觀義。三釋修行義。四釋曼荼羅行義。五明總結。 初中。大會者。大謂無邊際義。會謂合會義。言今此法界曼荼羅所應度之眾生者。如毘慮遮那如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眾德同等具足。而無一法不滿。即如疏一云。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滿即不名一切集會也(云云)餘文自可見。 二從今下。釋遍觀義中。今佛者指大日世尊。欲說者明大悲發動。深密之行者指擇地造壇曼荼羅行。是甚深無相祕密最頂之行。故云深密之行也。為令不差道機故者明鑒機德。以惠眼觀察者。是非五眼隨一之惠眼。此是毘盧遮那萬德圓滿之惠眼。是大智大悲和合之智眼也。彼五眼隨一之惠眼者不受一切法之空智也。是故二乘亦得此智。如大論云。得惠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不能度眾生。所以者何無所分別故(云云)故知與今惠眼異。不可例同也。即此惠眼等如來以六大一實之惠眼知見所應度之眾生色心實相之時。如來六大法界與眾生六大法界。入我我入無二無別也。故於無始生死之中所殖微細善萌速開發。大論五十六云。普觀者。欲令會中眾生各知佛顧念。則不自輕不自輕故堪聽法。是以普觀。譬如王顧盻群下。群下則欣然(文)故云即此惠眼乃至無不開發。譬喻文可見。 三從此下。釋修行義中。又二。初舉梵語。後釋字義句義初自可見。 二釋字義句義中。謂從一念善根者。指愚童持齊之一念。從此一念齊施以來指至極無自性心云乃至成佛於是中間也。所言成佛者指極果成佛。一一諸地者指顯教地位。隨應可思之。所乘之法者。法謂軌持軌則也。此法有大小權實不同。唯蘊拔業為小乘所乘之法。他緣已上為大乘所乘之法也。所行之道者。道謂能通為義。乘此道能通佛果故也。即是七科道品等也。是又有大小權實不同。例法可知。已上明地前所乘所行也。曼荼羅中諸善知識等者。指三密上乘之善知識。所謂四重法界四種法身境界也。所言乘者指一體速疾神通乘也。道者指三平等大道也。將導者。四大菩薩十九執金剛等內大眷屬十佛剎微塵數上首仁者普門法界曼荼羅所攝三部聖眾也。如此三部聖眾各持大空戰具。與四魔三障之戰大將故云將導者也。眾生者。此將導通領所引之眾生界也。 四從曼下。釋曼荼羅修行中。又三。初明舉梵明與前而異。二明以治地為行。三明佛還印祕主勸意初自可見。 二從且如下。明以治地為行中。自三。一明總指下文。二約淺略明義。三約深祕明義。 初中。且如下文等者。指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增廣彼堅住受教當為擇平地等文也。此四句中取當為擇平地一句之意。云無為弟子擇治平地也(云云) 二從若論下。約淺略明治地義。自可見。 三從若為下。約深祕明治地義中。我倒凡夫者指愚童凡夫。我謂我我所。倒謂四顛倒也。一念守齊種子心者。順三十八心中初種子心也。治令平正者。從彼第八無畏依出生殊勝心成出世初心。乃至遠離我倒令得八正道。故云治令平正也。乃至者指他緣覺心一道極無十地三賢也。為一生補處者。經天之一生可成佛故云一生也。心中無明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欲斷滅元品無明。此無明為諸地所斷之無明而為能生故云父母。地前所斷粗分也。地上所斷細分。此上最細故云極細之垢。斷盡此極細之垢證顯極果。此名為治地。故云亦名治地也。證此極果時。任運蒙諸佛驚覺。發三密菩提心。始入初地淨菩提心位。則經文一一等者。言於今經一一文言之下可有淺深二種治地。更不可勝計。故云治地之義凡有幾重。例如等者。以十緣生句轉深轉妙。至第十地無量無數也。故云例如十緣生句乃至窮盡也(云云) 三明佛還印祕主勸意中。執金剛作如是者。為令未來一切眾生滿足一切智智故。請佛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曼荼羅。故云勸請佛佛還印持。依此請勸而說滿足一切智智法門。故云佛還乃至法門。此印者何印(更問)若此地不滿者是指第十一地。則不能等者。此地不成。普於普門法界。一念之頃不能施無邊應用。故云不以普為乃至安樂也。 五從由下。明總結。自可見(云云) 六從經云下。明本昔誓願中。又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又為三。一明本立誓。二明同共集會。三明漸次證入。 初中。又四。一正明本立誓願。二明眾生不盡。三明三無差別。四明事業不息。 初中。本行等者。如上品釋。立如是誓願者。誓願雖無量。不出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二種故云爾也。我當成就一切諸佛法界者。淨佛國土義也。即釋經之成就無盡法界也。 二從悉下。明眾生不盡中。悉皆度脫無餘眾生界者。成就眾生義也。即釋經之度脫無餘眾生界也。故十地論第四云。願者復樂行乘法(淨佛國土也)作利益眾生義故(成就眾生)又願在先誓在後。雖立願無誓其願難成。故云立如是誓願乃至眾生界也。今所願已滿者。成佛國土故大智圓滿。成就眾生故大悲滿足。所言悲智者是即六大法界也。六大法界平等無礙故成正覺。故云今所願已滿。即如法華云。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云云)此中化一切眾生者成就眾生也。皆令入佛道者淨佛國土義也。雖然法界不可思議故所度不盡。故云而應度眾生不盡也。所度生不盡故諸佛化三世常恒也。故云以眾生無盡即是法界亦無盡也。 三從界下。明三無差別中。妙樂今者已滿足之文釋且從一期即此意也。所謂法界等者。法界者指諸佛法界。心界者指行者己心界。眾生界者指無餘眾生界。如此三界唯一而無二也。所謂六大法界一體速疾力三昧是也。故云離法界乃至無二無別也。為欲轉釋等者。無盡法界外別無眾生。然經無盡法界之外又云無餘眾生者。是即轉釋無盡法界義也。故云為欲轉釋乃至眾生界也。 四從以下。明事業不息中。以眾生界未得等者。明眾生不盡故諸佛大悲不休。金剛頂經云。常於三世。不壞化身。利樂有情。無時暫息(云云)故云如來勤修事業無有休息也。 二從即以下。明同共集會中。又三。一明集會因緣。二明例證。三明合譬。 初中。以此本願因緣故者。指悲智滿足願。一切如來者。總指四重曼荼羅境界。別五佛是也。故理趣釋云。一切如來者十方三世五佛是也(云云)同共集會者。如此曼荼羅境界以同一三昧耶故。心王毘盧遮那住大悲三昧時。同共入金剛界住大悲三昧。故云同共集會也。 二從如僧下。明例證中。如僧中者。指攝律儀能持之和合僧。又僧者梵語略也。具云僧伽。此云眾多也。如大論第三云。云何名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云云) 問曰。若然者此僧有幾種耶答。大論第三云。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別好醜未得道。是名有羞僧。云何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凈無惡不作。是名無羞僧。云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惠。不別好醜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云何名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實僧(文) 問曰。若然者此中以何僧正名僧耶答。論云。以是實僧故餘皆得名僧(云云)又若依心地觀經。有三種僧。彼經第二云。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揵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益眾生名凡夫僧(文)又此外有一類僧。如彼經云。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別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鬱金花。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正見比丘比丘尼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乃至)供養前三真實所獲功德正等無違(云云)又涅槃出三種僧。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三者清淨僧(云云)有如此之眾多僧。今所言僧者是大論所明第一僧。心地觀經所說第三僧為正。攝入自餘僧也(云云)有大事因緣等者。僧中大事者不過結界說戒布薩等類。故云若結界說戒之類也。同共印持者。同共和合故也。一戒者二百五十律儀故也。一見者同見真諦無餘之空理故也。 三從今下。明合例中。今將說滿足等者。例今大日宗。以一切智智法門為一大事因緣。有此一大事因緣故則諸佛同共集會。何以故以一戒一見故。所謂今曼荼羅聖眾皆以三種菩提心并三種三昧耶為戒。同入金剛寶藏。知見自身本來法曼荼羅。故云滿足一切智智乃至加持也。 三從漸次下。明漸次證入義中。自為四。一明別標。二約十地明義。三明三句十心並舉。四明一味無別初別標。可見。 二約十地明義中。又二。一明初地橫有六無畏。二明地地有六無畏。 初中。如初無畏時等者指善無畏也。前品約地前判六無畏了。今此中又約地上判六無畏也。就中今於初地中橫判六無畏也。如初地者。以下諸地皆以例知。以聲字觀等者。大師御釋云。內外風氣纔發響名曰聲。響必由聲。聲則響之本。聲發不虛必表物名。號曰字也。於字字等聲字觀察故。遠離諸顯網之位與彼愚童凡夫修十善業道免離三途之相似。故云如初乃至行也。於有相觀中等者。向泥木畫像等佛菩薩曼荼羅。發仰信持念觀察。以加持故數與本尊等同之位。彼身無畏之時作身不淨觀離貪愛等之位相似。故云第二無畏乃至行也。於唯蘊無我心中等者。住字本不生之極理不見上求下化之相位。彼無我無畏之時與觀彼五蘊和合身求我不可得位相似。故云第三無畏乃至行也。於法緣心中等者。住六大法界平等妙觀而寂靜安樂。然觸諸法作即俗而真之觀。不愛著此寂靜安樂之位。彼法無畏時與以十緣生句觀諸蘊即空離違順八心之位相似。故云第四無畏乃至行也。於無緣心中等者。諸法皆悉同一實六大法界故。更不見心外之境智之位。與彼法無我無畏時萬法唯識不見心外法心王自在之位相似。故云第五無畏乃至行也。於平等心中等者。前無緣者尚有能所。今平等者絕離能所畢竟平等之位。與彼自性平等無畏時觀自心畢竟空性之位相似。故云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也。如此六無畏初地中橫配立之二從離垢下。明地地有六無畏中。離垢地以去者。第二地以來於地地。如初地有六無畏。故云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曼荼羅行也。上所言曼荼羅行者擇地等行也。然各隨其行位分齊可分別之也。故云略以行位分之也。作十六重等者。十謂十地。六謂六無畏。言於十地一一地各有六無畏故。重謂於十地有十重之六無畏故。深淺不同者。十地淺深不同故無畏亦深淺不同也。故云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也。若於十地豎配當者。初無畏配於初地。從第二無畏至第四無畏置在二地已來七地以前。第五第六兩無畏配第八地以上也。如此有橫豎重重配當故。又云已作十重淺深不同也(云云) 三從此一下。明三句十心並舉中。此一一位者指十地位也。於此一一位。如六無畏之配立。橫豎可配立三句十心也。先以三句配當者。自有菩提者菩提為因句也。有大悲胎藏等者大悲為根句也。有惠方便等者方便為究竟句也。如此三句法門於十地橫豎置之。如二卷觀察三心中所釋。所謂初地菩提為因。從二地至七地為大悲為根。第八地以上為方便究竟。已上豎配立也。次於地地橫有三心者。如彼云。若觀一一地亦自有三心(云云)故云如前所說也。但此如前所說之四言有向上向下二義。向上故上句結也。向下故下句表也。故科文兩向取之耳。次以十心配當者。菩提種子心者最初持齊種子心也。增長因緣等者牙疱葉花果等五心也。業受用之果第七第八兩心也。有方便惠等者殊勝決定二心也。於地地橫豎配立之。如二卷建立十心中釋。如彼云。若通論信解地。則初地為種子。二地為牙。乃至十地此心決定(云云)已上豎配立也。次釋橫配立云。若一一地中亦自具此十心(云云)故云如前所說也今此四言是非啻含向上向下之義。如此結成重重無盡眾義也。 四從如前下。明入發生三摩地中。自為五。一明別標。二明一味無別義。三明同入三昧。四明出例證。五明合例。 初中。如前所說者。指次上諸說曼荼羅行下釋。彼釋云。若自本垂跡則從中胎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等(云云)故云如前乃至種種門等也。言今所言漸次證入大悲藏生三摩地者。如來欲演說曼荼羅行故所入大定也。所謂漸次者。非謂漸漸次第之入定。只是於一念之頃入普門法界不可思議三摩地也。漸謂流義。如東漸即東流之義。次謂次位。言流出次位入發生三昧地也。所謂四重圓壇四種法身各住本所通達境界。各入本性信解三昧。不亂次位不失時宜也。故引上一一門各流出等文而成義也(云云) 二從其中下。明一味無別義中。其中者。於上文有三種門。所謂出現門流出門引攝門也。然今明彼三種中引攝成就從因向果之義中故云其中也。三密方便展轉不同者。四重法界諸尊聖眾一一三密過於剎塵。故云展轉不同也。容極至心等者。如此剎塵各各三密。只是如來心王萬德一相一味更無別異。譬如千河萬流從大海流出。而還流入於大海同一鹹味。今此四重法界諸尊三密方便亦如是。從如來心王萬德深海而出。流入毘盧遮那心王巨海。同是一味。所謂無比淳淨醍醐一味也。故云容極至心王大海一味無別也。如此從因至果故。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入第二重。乃至第一重之所引攝成就入中胎。如是雖無量無邊。不出曼荼羅所為義利法門。故引上引攝成就門而成其義。故亦云如前所說也。 三從今下。明同入三昧中。今此十方諸佛者指法界曼荼羅之境界。本行菩薩道時者如上品釋。各乘一法門者。一一本所通達之法門也。到于一切智地者心王如來境界也。所謂是從此一門得入法界意耳。以將說普門眾行等者。今將欲演說此擇地造壇行故。諸尊同共入發生三昧。故云以將說普門乃至三昧也。從本所修行道者。各隨順修行本所通達之門也。漸次證入一一觀之者。流至證入各各次位。面面觀察本性信解。故云一一觀之也。 四從如下。明出例證中。如菩薩修禪時者。夫出世禪有四種。所謂觀練薰修也。初觀禪有四。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也。練禪者未至中間根本定。此云九次第定。於此九定次第無間入也。薰禪者。亦名師子奮迅三昧。於九次第定順逆出入也。修禪者。亦云順禪。即超越三昧也。於諸定定散自在超入超出也。如此四種禪定中。今是彼超越三昧也。故云如菩薩乃至無不自在也。 五從是下。明合例中。是諸如來等者指曼荼羅聖眾也。或觀無盡法界者。觀無量法界曼荼羅之一切為一心。觀一心為無盡法界曼荼羅。又觀一切門為一門。觀一門為一切門。故云觀無盡乃至為一門也。或觀無餘眾生界等者。觀不可思議眾生界一切心為一心。觀一心為不可思議眾生界一切心。又觀一門為一切門。觀一切門為一門。故云或觀無餘乃至為一切門也。若以此十六重玄義等者。今十六重者。於四重法界各具四重。四四十六。故云十六重也。玄義者幽玄深遠義也。言如此重重無盡義。淺智淺行不能詞尋。故云玄義也。即橫豎統攝十二部經者。以此四種法身。於十二部經或橫或豎攝入自在也。故云旋轉無盡也。 妙印鈔卷第二十一 一交了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十月七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