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三十九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曼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經第二疏第九) 八從又如彼龍下。明嘆成道德中。又二。初舉漢語。二明作釋初文。自可見。 二從此時下。明作釋中。此時菩薩已到苦行源底等者。菩薩行苦行超過於諸外道故。能伏外道入佛道。如大論第三十四云。或有菩薩。於惡世邪見眾生中。為除眾生邪見故。自行勤苦甚難之行。如釋迦文佛。於漚樓頻螺樹林中。食一麻一米。諸外道言。我等先師雖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難苦(云云)以是義故云已到苦行源底知無義利也。思惟諸法本寂等者。實是住阿字本不生際。知見大菩提直路。依之無量無邊吉慶之事有世間。故云爾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九從猶如下。嘆降魔德中。又二。一明漢語。二明隨釋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世尊下。明隨釋中。已得安坐佛覺沙羅樹王根本之下者。沙羅樹王根本者大悲為根句也。之下者菩提為因句也。以如來加持神力者方便為究竟句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十從如善逝下。明嘆轉法輪德中。又二。初舉漢語。後明作釋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世尊下。明隨釋中。諸有所說皆為大事因緣故者。夫釋迦如來始從華嚴終至法華涅槃。諸有所說。為令開示悟入如來知見。故云爾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十一從如彼下。明結成句中。又二。初舉漢語。後明作釋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梵本云下。明作釋中。又分為七。一明梵語殊異。二明結成佛寶偈。三明結成法寶偈。四明結成僧寶偈。五明結成本行中七偈。六明會無涅槃。七明總結。 初中。梵本云係多翻云利益等者。言或云利益或唯云利或云饒益。皆是雖似同事。各各其義少別也。故梵本辨其義。皆梵語殊也故云本名各異也。然翻譯人無辨其別。故云傳度者無以別之也。譬如等者。於漢語之初字舉其殊異。以令例知梵語之異。故云譬如初裁乃至亦有小殊也第二第三。自可見(云云) 四從次二句下。明結成僧寶中。次二句者指福利所饒益稱讚諸聖眾二句也。即是修行所成果。故云明供養修行所成勝果也。 五從次二句結成下。明結成本行中七偈中。次二句者指遍說具德尊牟尼釋師子二句也。是即總結成始從生天終至成道之七相。故云本行中七偈也。漢語各結二偈故并十四偈也。今言七偈者。梵語各存一偈故。從梵語云爾也。 六從世尊下。明會無涅槃德中。又二。初明成道攝涅槃。二明順世俗略之。 初中。世尊般涅槃時等者。覺道圓滿成正覺時。自然證不生不滅。是涅槃義也。故正覺外別不舉涅槃德也。仍云世尊般涅槃乃至無二無別也。 二從若就下。明順世俗略之中。若就世諦者。今此灌頂是吉慶吉祥義也。故以賀慶事尤為相應。然如來入涅槃之時。大眾哀嘆言寶山摧法海竭。三界無主眾生福盡等。大住哀傷。是即非吉慶事。故今且隱略不說之。故云若就世諦乃至是故晦而不言也。晦猶隱也。然此中結會等者。言稱讚三寶眾德及如來本行。是即大般涅槃不生不滅無去來今義也。故云然此中結會乃至即是大涅槃義也。 七從此十一下。明總結中。此十一偈中者。三寶各有一偈。從生天至成道有七偈。終并結成一偈。故云十一偈也。具無量義等者。如是三寶并八相成道等眾德。大小乘諸經中廣分別說之。雖然恐繁略之。故云具無量乃至今略明訓詁而已也(云云) 十一從金籌下。明釋金錍偈中。又三。初明梵漢交舉。二出漢語。三明作釋初二。自可見。 三從西方下。明作釋中。又二。初舉世醫為喻。二明合譬初文。自可見。 二從一切眾生下。明合譬中。又五。一明眾生有知見性。二明以不知故不明現。三明拙醫增損。四明巧醫除翳。五明性相常爾初二文。可見(云云) 三從若令下。明拙醫增損中。非徒無效而已者。言諸外道二乘等雖治其瞙。動墮在斷常二見。還損佛知見性。故云若令拙醫乃至或傷損目瞳也(云云) 四從如來下。明巧醫除翳中。如郢匠運斧盡力除垢者。如郢國壁塗與番匠相互得其妙。削鼻端泥土之時。巧削巧承故不損其鼻。今如來善巧方便亦如此。通塞不失節。盈縮不失度。毫末無有誤。故云如來方便具足乃至不成無礙知見也。 五從又此下。明性相常爾。其義又可見(云云) 十二從明鏡下。明釋明鏡偈中。又三。初明梵漢交舉。二舉漢語二偈。三明作釋初二。自可見。 三從梵本下。明作釋中。五。一明諸法無形而現相。二明四性叵得觀。三明如實知自心。四明得除蓋障三昧。五明生在佛家。 初中。梵本初句但云形像者。指諸法無形像之形像也。然與無相法文勢相連者。云從緣生諸法即無形像故。是即有形即無形也。故云有形無形文勢相連事也。故云但云形像乃至意明法無形像也。餘文可見明鏡事如住心品鏡喻中記。 二從當知下。明四性叵得觀。自可見。 三從當知下。明如實知自心。又自可見(云云) 四從若下。明得除蓋障三昧。是又可見。 五從以能下。明生在佛家。自可見。 十三從法輪下。明釋法輪法螺偈中。又三。初明梵漢交舉。二明出漢語三偈。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 三從即下。明作釋中。又二。初明釋輪義。二明釋法螺義。 初中。即解祕藏中轉法輪義者。以如實知自心之大輪。轉三種世間之大道。不知妄想速疾摧滅。三平等地頓極頓滿。此名為祕密藏中轉法輪義也。 二從轉此法輪下。明釋法螺義中。又五。一明法輪兼法螺義。二明不生異慧疑慮。三明願報法恩佛恩。四明行者心王成佛時眷屬翼從。五明如來心王眷屬倍增。 初中。轉此法輪時者。轉法輪音聲遍法界。名為吹大法螺故。輪與法螺相連而說也。即有一聲義者。如來以普遍一音為一切眾生說法時。眾生隨機根緣得解。故云即有一聲義也。 二從異慧下。明不生異慧疑慮中。所言異慧者。非如實慧故云異慧也。無疑心者。於真言上乘大菩提心。不生一念疑慮心故云疑悔永盡也。疑悔永盡住如實大智心。還令開示一切眾生無上大菩提道法。故云異慧是分別乃至無上真言行道法也。 三從汝若下。明願報法恩佛恩中。汝若能發如是願等者。言依如來所說正法。開發無上大知已故。自今以後。於十方三世。為報正法大恩如來大恩。為如來使者行如來事而發願。故一切聖者皆加持護念此行者。故云汝若能發如是願乃至皆護念汝也。 四從復次下。明行者心王成佛時眷屬翼從中。復次汝之心王等者。言行者疑悔永盡故安住如實大菩提心時。於法明道中成正覺。此時心數眷屬自然同入金剛界法明道中成正覺。而周旋翼輔心王。共護持之。故云汝之心王乃至共護持之也。 五從何況下。明如來心王眷屬倍增。自可見(云云) 十四從三昧耶下。明釋三昧耶偈中。自分為三。一明梵漢交舉。二明出漢語偈。三明作釋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佛子下。明出漢語偈。又可見。 三從前云下。明作釋中。又三。一明不可犯四重。二明釋四重戒。三明釋教誡語。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佛子汝從今不惜身命故者。前云耳語言等(云云) 二從前云下。明隨釋中。又初舉小為例。二舉譬合法。 初中。前云耳語言告一偈者等者。疏第八云。耳語告彼三昧戒。勿令諸餘未入壇者聞聲。此一偈當於轉字輪曼荼羅行品中說之(云云)彼品偈云。耳語而告彼。無上正等戒次當為彼結。正等三昧印。同疏云。時師欲令弟子結護故。自耳語教之。所謂令住菩提之心別有說處也(更問)彼別有說所者。指當所四波羅夷說偈云爾也。又禪要說真無漏戒。以四箇陀羅尼名諸佛內證真實戒。然彼四箇陀羅尼與今四重。梵名異義同。然者所言耳語言等者。當所四重禁是也。故云前云耳語言告一偈者也。猶如僧祇家授六念者。六念有二種。所謂化教六念制教六念也。今指制教六念也。具受人所念也。化教六念如大論等所說(云云)薩婆多授五時法者。受戒時分有五時。如此六念五時法者。唯有具戒者所存知也。非未受戒者之所知。存知此六念五時者當知此具受之人也。不存知之人者當知未具受者也。故云猶如僧祇家乃至驗知曾受具戒以不也。今此四戒等者。今四重禁也。如受具戒等者。如彼小乘受具戒已必略示其戒相。今此宗亦復如是。授三昧耶無作真無漏戒已。略示其戒相。所謂四波羅夷也故云今此四戒乃至祕藏中四波羅夷也。 二從如人下。舉譬合法中。如人為他斷命等者。譬意自可見。今此四戒等者。是即秘藏中四重禁也。今此宗以此四重為命根。若此四重違犯者正法命根悉斷絕故。此人名為斷頭。如死尸雖暫時存。不久敗壞。何以故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種種說教一大事因緣。今攝在此四重禁中故。若違犯者永斷佛種。不入佛子之眾。猶如聲聞戒違犯四重者永不入聲聞眾。故云今此四戒是真言乘命根乃至不久敗壞也。 二從第一下。明釋四重戒中。自為四。一明釋不捨正法戒。二明釋不捨離菩提心戒。三明釋不慳吝法戒。四明釋不利眾生戒。 初中。又三。一明一切正教攝持。二明捨義不成。三明普門利益眾生。 初中。一切如來正教等者。三世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所說小乘大乘權乘實乘乃至八萬四千法門等。皆悉信樂受持。不可生棄捨之心。故云為一切如來正教乃至勿生棄捨之心也。 二從如聲聞下。明捨義不成中。如聲聞乘等者。聲聞乘中心生口言即成捨戒故無犯戒之罪。今此真言上乘一得永不失真正無漏戒故。更無捨義故。若吐氣發言之間誤違犯者則成重罪。故云知聲聞乘中乃至則成重罪也。 三從亦此下。明普門利益眾生中。亦此一切法門等者。言大日如來以大悲方便故。於無數大劫中。為欲普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故而演說之。若捨一法者得失諸佛大悲方便之大罪。如百字輪不可棄一字。若棄一字者得失如來百光遍照一德之大罪。如聲聞者二百五十律儀戒。隨捨一戒者失律儀。何況於真言上乘平等法界真無漏戒哉。故云亦此一切法門乃至何況摩訶衍耶也。 二從第二下。明不捨離菩提心戒中。又分為四。一明萬行中為幢旗。二明小人拙念。三明凡夫愚念。四明菩提心不退義。 初中。此菩提心於菩薩萬行等者。此事住心品中委悉記之。即是三軍敗續者。大將喪大幢旗故。前陣中陣後陣皆失節度。馳散東西。敗失弓箭能續無處。即墮他勝處。成斷頭死尸。今菩薩摩訶薩亦如是。大菩提心如大將幢旗。萬善萬行如所從群兵。大菩提心幢旗若壞失。萬善萬行皆悉散失。為無明煩惱之怨敵所勝。斷法身常住惠命。故云此菩提心於萬行乃至故犯波羅夷也。 二從有人下。明小人拙念。自可見。 三從或云下。明凡夫愚念。此亦可見(云云) 四從又此下。明菩提心不退義中。又此菩提心者。今此如實大菩提心畢竟無有可退義。故名為金剛菩提心。譬如金剛一入土中。漸漸下入。終至金剛輪際而止息。此菩提心亦如此。一入字本不生土中。漸漸進入。終至第十一地金剛輪際而止息。於其中間無有退止之處。故云又此菩提心畢竟無有可退義也。故不同聲聞等者。退聲聞心放捨諸律儀乃至三歸等。雖為自衣外道。佛大慈大悲之餘又聽許出家。所謂如七度還俗七度出家之類是也。故云故不同聲聞法中乃至佛亦慈愍聽許也。 三從第三下。明不慳吝法戒中。又分為三。一明不觀前機故犯重。二明顯密正教隨應與授。三明非機授深祕故犯重。 初中。然於正法慳吝等者。言不觀前機惠施不擇其器非器。適機根純熟雖堪應受法。猶惜其正法不肯授與。犯重禁也。何以故大小權實正法。如來普為一切眾生說之。譬如父母遺財不限於一子。然一子若押取得不孝之重罪。今亦如是。一切正法是如來大慈父之遺財也。然隨其機根不肯授與。獨為己有。是即祕藏中盜三寶物之人也。故結重罪。故云所以然者因如來出世乃至同於盜三寶物也。 二從略說下。明顯密正教隨應與授中。略說法有四種者。一切顯教皆攝三乘。并真言密教故云有四種也。如此等顯密正法。設雖無吝惜之心。違機不可說之。能鑒大小權實之機根。然後可授與也。故云略說法有四種乃至量其根器而後與之。 三從若輒下。明非機授深祕犯重中。若輒爾說諸深祕之事等者。雖不可惜正法。不量機之淺深利鈍。於淺近之機授深祕之事。還生疑謗感匱法業墮惡道。故於不利眾生行戒犯波羅夷罪。故云若輒爾乃至結犯下品說之也(云云) 四從第四下。明不利眾生行戒中。又分為三。一明四攝相違義。二明於一人作非一切皆犯。三明依妄作故未損善緣。 初中。此是四攝相違法者。諸菩薩大慈大悲萬行萬善雖無量無邊。不出四攝利他之方便。所謂哀愍一切眾生猶如己身。以是義故釣以內外之布施。索以微妙之愛語。鎖以難得之利行。喜以隨意之同事。如此四攝方便十方三世菩薩摩訶薩同一本誓。故相違此四攝方便作不利眾生行是即犯重禁。永不得菩薩摩訶薩名。故云此是四種相違法也。 四攝是菩薩具戒中四依者。十方三世一切菩薩。依止此四攝利他之法。行菩薩道也。判四依位。大小乘名別也。如大論等說(云云)今宗唯以此四攝為四依也。初受戒時等者。欲授戒者先應問此遮難云汝從今以後不可依行四攝相違之行。若能依行者不可授戒。何以故。夫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專為化一切眾生令入三乘道。然相違彼大悲本誓。起眾生障道因緣。作不利眾生之行者。非菩薩摩訶薩之眾。猶如聲聞違犯四重。永非聲聞之眾。故云初受戒時先當開示此遮難乃至起眾生障道因緣也。 二從一切下。明於一人作非一切皆犯中。一切眾生亦同字輪之體者。夫十界互具不相離。譬如百字輪不闕一字。以是義故於一眾生作不饒益行時。於一一眾生皆悉作不饒益行。而成重禁違犯。故云一切眾生亦同字輪之體乃至皆犯波羅夷罪也。餘文可見(云云) 三從但隨下。明依妄作故未損善緣中。但隨煩惱之心等者。以邪見放逸之心。放捨一切造婬盜殺妄等故。損失三乘善緣。得自損損他之罪。故犯重禁。若雖不捨利眾生之行。但被引煩惱之心。造婬盜殺妄等。未損三乘之善緣故。便犯輕戒不犯重禁也。故云但隨煩惱之心乃至而未損彼三乘善緣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問曰。真言家之具戒者何等戒耶答曰。四重禁是也。 問曰。以何得知是真言家具受。如何答今卷釋四重禁已。釋阿闍梨教誡之語云。汝今以受具戒竟。當至誠於彼諸尊作禮而退。自今以後凡有所作。當具依真言法教如說行之。同彼新受戒者。一切事業先當問師。勿得率心專擅令生惡邪疑悔也。既釋四禁已。結成句云。汝今以受具戒竟(云云)明知是真言家具戒也。是即此四重禁略攝一切諸戒也。加之云同彼新受戒者。今受持此四重者。例同彼聲聞乘新受戒者。故云四重禁是無諍此宗具受戒也。 問曰。今宗三昧耶戒者。指此四重禁而名三昧耶戒耶答爾也。 問曰以何得知此戒名三昧耶。云何答曰。今經欲說此戒而表說云。次當於弟子。而起悲念心。行者應入中。示三昧耶偈(云云)又說四重已。教誡云。佛說三昧耶。梵本云翳帝(此也)三昧耶係(戒也)三勃臺(佛也)囉契也(二合)哆(說也)譯云佛說此三昧耶戒(云云)治定經云佛說三昧耶(云云)又同疏云。梵云蘇沒羅多。翻為善住戒者。以其善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異門說佛子之名(云云)明知此四重禁名三昧耶戒。無疑者哉。 問曰。若然者前所說耳語偈者。可云此四重禁耶答爾也。 問曰。若然者以何得知此四重名為耳語戒。云何。答。今疏文釋三昧耶偈云。前云耳語言告一偈者。猶如僧祇家授六念。薩婆多授五時法。以此驗知曾受具戒以不。今此四戒如受具戒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祕密藏中四波羅夷也(云云) 問疏第八云。耳語告彼三昧耶戒等者。於此耳語一偈。不可令聞未入壇者(云云)然者何故今文有三偈半耶。云何答。第八卷唯指四重戒相許。故云一偈。今文存表并教誡之語。故有三偈半也。 問。疏十三別有說處者。指何等文耶答。指此三昧耶戒說偈文也。 問。阿闍梨說持明藏中二部戒本(云云)然者指何等文耶答。二部者兩部戒本也。所謂一菩提心三昧耶戒儀。是金剛界戒本也。二禪要。胎藏界戒本也(云云)或云。今此持明禁戒真言有梵語漢語。故云二部(云云)此中第二義不可然。不叶文也(云云) 問曰。若然何故禪要云。今者且依金剛頂經。設一方便作斯修行。乃至成佛。若聞此說。當自淨意寂然安住(云云)以此文思彼。禪要戒相依金剛頂經可說之。如何答。禪要中。依胎藏作十一門。說受大菩薩戒畢。然後三藏又依金剛頂。說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故云今者且依金剛頂經等也。指四攝十重而云且依金剛頂經也。 問。禪要無漏真法戒與今四重為同為異。如何答同也(云云) 問。何故爾耶答。禪要四箇陀羅尼名為無漏真法戒。彼四箇陀羅尼與此四重。其義同一也。故知彼此同一也(云云) 問曰若然者何故如此得心耶答曰。禪要說第一陀羅尼功能云。此陀羅尼令誦三遍。即令開戒及餘祕法。亦能具足一切菩薩清淨律儀諸大功德。不可具說(云云)此中即令開戒及餘祕法者。指真言正法也。亦能具足一切菩薩清淨律儀諸大功德者。指顯教正法也。今釋第一戒云。不應捨正法者。為一切如來正教皆當攝受修行受持讀誦。如大海吞納百川無厭足心。若於諸乘了不了義。隨一切法門勿生棄捨之心(云云)故知彼此同一也(云云)禪要說第二陀羅尼功能已云。此陀羅尼復誦三遍。即發菩提心。乃至成佛堅固不退(云云)今與第二不捨離菩提心。全體同一也(云云)禪要說第二陀羅尼功能云。即得一切甚深戒藏。及具一切種智。速證無上菩提。一切諸佛同聲共說(云云)今釋第三不慳吝法戒云。略說法有四種。謂三乘及祕密乘。雖不應吝惜。然應審觀眾生量其根器而後與之(云云)彼云一切諸佛同聲共說。此云略說法有四種(云云)地論云。說者授與義。說與眾生故(云云)故知授與是不慳吝義也然第三陀羅尼與第三戒同一也(云云)又禪要說第四陀羅尼功能云。即證一切灌頂曼荼羅位。於諸祕密聽無障礙。既入菩薩灌頂之位。堪受禪門(云云)今釋第四戒云。此是四攝相違法。四攝是菩薩具戒中四依(云云)彼文云既入菩薩灌頂之位。是即住四攝之行名為菩薩。明知彼此同一也。四箇陀羅尼與四重。其義相同如此。然者禪要且依金剛頂經。以此四箇陀羅尼。為四重耳語告言。今經疏以四重禁為耳語告言也。故禪要說四攝十重已。欲說四箇陀羅尼。即說云前雖受菩薩淨戒。今須重受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是名真言法戒也。此祕密不令輒聞(云云)此中菩薩淨戒者。指三聚淨戒四攝十重等也。此外今四箇陀羅尼名為真言法戒故。云此祕密不令輒聞也。是即與疏第八勿令諸餘未入壇者聞聲之文。其意同故知四重與四箇陀羅尼。其義全一也(云云)但耳語一偈未詳(更問) 三從次下是阿下。明釋教誡語中。又六。一明同說三昧耶。二明釋善住戒者。三明護戒如命。四明至誠作禮。五明事業皆問師。六明有二部戒本。 初中。梵本兼有此字者。梵語中有翳希字。翻云此。故云梵本兼有此字也。言十方三世佛共說等者。非但大日如來獨說而已。十方三世諸佛同說此三昧耶戒。故云十方三世佛共說乃至現為證驗也。 二從梵云下。明釋善住戒者中。即是異門說等者善住戒故得佛子之名。故云爾也(云云) 三從如護下。明護戒如命中。又二。初明別牒。後明隨釋。 初中。別牒可云。如護自身命護戒亦如是者。如護汝父母等。 二從如護下。明隨釋。其義自可見(云云) 四從汝今下。明至誠作禮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應至誠恭敬稽首聖尊足者。汝今以受具戒等(云云) 二從汝今下。明隨釋中。汝今以受具等者。言以受具戒故歡喜悅樂。以至誠慇重之心頂禮諸尊。故云爾也。 五從自今下。明事業皆問師中。又二。初明別牒二明隨釋。 初中。別牒可云。所作隨教行勿生疑慮心者。自今以後凡有所作(云云) 二從自今下。明隨釋中。同彼新受戒者等者。今受此具戒者行住坐臥行儀法則。一一次第諮詢其師。受彼教命如法如說可行之。例如聲聞乘中新受戒者不離其師邊。一切作業隨師教命。故云自今以後乃至令生惡邪疑悔也。 六從復次下。明有二部戒本中。二部戒本者。如次上記之。一一皆是真言等者。如禪要四箇陀羅尼。今四重禁阿利沙者。皆是真言也。故先以梵語加持之。次以字門可廣釋也。故云復次阿闍梨說持明藏中乃至而廣釋之也(云云) 第三從爾時下。明具戒無作功德中。又二。初明總牒。二明隨釋。初總牒。自可見(云云) 二從是因下。明隨釋中。自八。一明結前生後。二明引小為例。三明舉密合例。四明簡小戒至歸。五明佛戒本末等。六明無作律儀初後同一。七明瞿醯說十戒。八明灌頂以後作法。初結前生後句。自可見(云云) 二從如下。明引小為例中。若受具足戒竟者。言受戒竟時。婬盜等一一學處。各於三千大千世界一一眾生境界。皆悉得不婬不盜不殺不妄等無作功德。乃至於一切土地草木等。橫限三千界。豎限金剛輪際。於一一微塵剎等。亦得不壞生堀地之無作功德。故云若受具足戒竟乃至各生無作功德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今下。舉密合例中。非獨以一期等者。今此真言具戒無作功德。豎盡三世橫窮十方。無所不至。非如彼拙限一期愚境三千。故云今此祕密藏中也(云云) 四從又聲下。明小戒至歸。自可見(云云) 五從今此下。明佛戒本末等中。今此菩薩律儀等者。今此真言門無作律儀。從字本不生大智海出。終趣自性清淨一切智海。出入唯一道一味更無二法。故云今此菩薩律儀乃至皆金剛也(云云) 六從又如下。明無作律儀初後同中。又二。初引小為所例。後舉密為能例初文。自可見(云云) 後從今下舉密為能例中。又分為十一。初明總初後功德與佛等。二明位位功德與如來位位等。三明舉經文結釋。四明唯佛與佛所知。五明譬喻。六明佛子義。七明勸眾生當供養此人。八明入世諦曼荼羅功德。九明入祕密曼荼羅功德。十明上首恭敬供養。十一明應恭敬供養。 初中。雖復最初發等者。初發心受戒無作功德。乃至第十地無作功德。一一皆普窮盡空法界。發起無作功德。與如來同一也。故云今此菩薩律儀乃至更無增減之異也(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位位功德與如來位位功德等中。復次初發心時等者。今行者初發心無作功德。與如來初發心之時功德等。初地所發無作功德。又與如來初地所證之時功德等。乃至第十地所發無作功德。又與如來所證第十地之時功德等。如此位位念念與如來功德等。轉深轉廣不可思議不可說。故云復次初發心時乃至故名為祕密藏中無作功德也。 三從是以下。舉經文明結釋。自可見。 四從此福下。明唯佛與佛所知中。今但示其入處等者。此人福德多少非十地等覺之所知。何況其餘耶。故云此福非一切眾生乃至乃能知之也。今但示其入處者。今此行者受諸佛具足三昧耶戒故。詫毘盧遮那大悲胎藏。受大日如來種姓法身故。圓滿無盡法界萬德。欲宣說此意。故云以此法門當如是知也(云云) 五從譬如下。明譬喻。其意可見。如住心品記(云云) 六從當知下。明佛子義中。從佛口生者顯蓮華功德。佛心之子者顯金剛部功德。其所在方者。舉所居方顯能居身。是即佛部義也。以成就如此之三部妙德故名為有佛。故應施作佛事也(云云) 七從猶如下。明勸眾生供養此人中。佛說隨舍利弗之所遊行等者。言盡三界結備六通三明。與佛等同坐解脫之床故。供養恭敬此人。與供養恭敬如來無有別。是則小乘一途之謂也。故云猶如聲聞經中乃至出生無盡福惠故也。而今此善男子等者。指受俱戒之人。彼人福德又與如來等無差別故。令一切眾生得大福德。故以大慈大悲之心勸囑一切眾生。令供養此人觀見此人也。故云而今此善男子乃至即當觀彼也。 八從初入下。明入世諦曼荼羅福等中。初入世諦曼荼羅者。初入擇地造壇曼荼羅時功德。與如來初入世諦曼荼羅時之功德。正等無異。故云爾也。 九從初入下。明入祕密萬荼福等中。初入瑜伽等者。如祕密曼荼羅品等所說。即是初法明道位也。此人功德亦與如來初入初法明道位時之功德。正等無異。乃至一一地位功德亦如此。故云初入瑜伽深祕密乃至皆悉與如來等等也(云云) 十從是中下。明上首諸尊恭敬供養意中。是中亦有差別者。地前地上極果一一次位不同故。亦無差別者。初中後心次位雖不同。自性清淨普賢大菩提心正等無異故。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為金剛手者。指五智圓滿智體云金剛。此五智心王心數無量無邊。而不亂次位階級不壞界畔淺深。故云界。如此心自覺五智微細智時。手持五股金剛而為其表示。故云金剛手也。是即亦有差別門之意也。以見如是法界故名為普賢等者。指一切眾生如如法界自性清淨心體云如是法界。住如此之六大法界色心究竟普賢大菩提心故云普賢。是即亦無差別門之竟也。故云是中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乃至故名為普賢也。 十一從故此下。明應恭敬供養中。故此上首聖尊等者。指普賢金剛手等上首諸尊。如此等上首仁者。以見如上之有差無差義故。異口同音誓說云自今以後當恭敬供養此人。何以故。同見佛世尊故。是即微塵許非矯飾之辭。見真實義利同共必定師子吼也。故云故此上首聖尊乃至同見佛世尊故也。譬意自可見(云云) 七從瞿醯下。明引瞿醯說十戒中。又三。初總明加持教誡等次第。二明都說三昧耶戒。三明說十種方便戒。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為下。明都說三昧耶戒中。次者。如此以般若經之意教化開導已。次說三昧耶戒。故云次也。為都者。總為諸應度弟子說四重三昧耶戒等也。故云次為教都說三昧耶戒也三從汝等下。明十種方便戒中。是即今經說四重不說十種方便戒故。引瞿醯明其戒相也。所謂一於三寶境界致恭敬。二於大乘經怛生惠解。三於受三昧耶人生愛樂。四於尊者恒起恭敬。五不應嫌恨諸尊信學外書。六來求者隨力施與。七於諸眾生恒起慈悲。八精勤功德常習大乘。九於真言勿得懈廢。十向未受三昧耶者不可說祕密。已上瞿醯說之。十一明結中。餘如供養法初品中廣明者指行學品第一也。 八從如是下。明灌頂以後作法中。又分為五。一明示本尊印言及解說。三明作最後護摩三施四方食。四明後供養作。五明諸供物配分。 初中。如是教授已者。如上教誡教授已。投花時所得本尊密印真言及其尊所屬部類眷屬印言等一一示之。故云各各示彼本尊乃至所屬之部也。并為解說本曼荼羅者。指普門曼荼也(云云)復次或隨三部尊有當部本曼荼羅。故云爾也。 二從然後下。明最後護摩中。作最後護摩者。灌頂作法已作護摩法也。故云最後護摩也。 三從護摩竟下。明施四方食中。護摩竟更如法護身等者。護摩事已。阿闍梨起座採集供物餘殘。出檀外。施與十方鬼神等。如上說之。 四從施下。明後供養作法。自可見(云云) 五從諸供下。明諸供物配分中。又三。一明配分飲食。二明配分財物。三明誡弟子受用少分。 初中。諸供養食等者。師口云。分為三。以一分施與諸貧人。以一分施與近鄰人。以一分施與山野海河魚鳥等。雖為少分阿闍梨弟子及其所屬部類眷屬等不可令受用之也。不應與狗鳥等者。大慈悲之心雖不可除狗鳥等。忽食噉散墮在不淨等中可有世人之疑謗故。雖似背平等大悲。且制止之也(云云) 二從所有下。明配分寶財中。分為三分。一分阿闍梨隨意受用。以一分奉獻三寶。以一分施與七眾。但阿闍梨臨時。能鑒義利有無。可分施與也(云云) 三從其下。明我弟子不可受用少分中。其弟子乃至少分等者。雖微少物更不可受用。何以故。夫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久處生死依慳貪放逸之業。然今適捨內外珍財。摧破無始生死之慳貪之業已。是即諸佛三昧耶也。若受用之者還犯三昧耶。故云其弟子乃至少分不得用之若用犯三昧耶也。如彼廣說也者。指瞿醯經也。 妙印鈔卷第三十九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正月六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