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四十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曼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經第二疏第九)

大文第二從爾時毘盧下。明所要真言支分中。又分為二。初明諸真言能生處。二明所生真言。
初中。又分為三。一明結前生後句。二明普觀大眾加持。三明住諸真言能生處。
初中。又二。初明總牒。二明隨釋初總牒。自可見(云云)
二從以下。明隨釋中。明曼荼羅法事時者。是即法事夜決定應用所要真言。故先別說之。非如普通真言品所說真言等用略有意也。
二從將顯下。明普觀大眾中。如生身佛等者。法華經云。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放無量光。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云云)又如阿彌陀經等所說。故云如生身佛乃至或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也。此中汝經書中等者。指外道經書也。此事如第一抄取意記之。今者世尊等者。如彼法華經者。為苻屬平等大會法華經。現廣長舌相。今大日如來將說如來平等語故明此語輪相也。此相字梵本正云曼荼羅等者。指語輪相之相字也。言相者是身蜜義也。是即前已所開示圖繪曼荼羅是也。此身密處必有語輪。身口具足故。意密又自然也。如此三密平等滿一切眾生希願。猶如如意寶珠無定相。而隨前人之意雨種種珍寶。故云此相字梵本正云曼荼羅乃至以無量門殖眾德本無窮也。
三從時住下。明說諸真言能生處中。又分為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住不可害行三世無比力真言句者(云云)
二從時下。明隨釋中。時住不可害行者。指阿字本不生之體云爾也。即是於一切事業中等者。於盡空法界。作三密平等事業時。以此真言無比滿足不思議力故。四魔三障不能留難破壞。故云即是於一切事業乃至故名三世無比力真言句也。一切真言以此本初不生句為能生處。故云此即總說乃至所出生稱機之用也。
二從爾時下。明所生真言中。又分為六。一明說大力大護明妃。二明說三三昧耶明。三明說金剛鎧明。四明說如來眼明。五明說六種供明。六明說闍梨莊嚴明。
初中。又四。一明大眾樂說。二明如來將說。三明六種震動。四明大眾領解。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如是言已乃至善逝今正是時(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隨釋中。爾時一切大眾自知心器純淨者。既蒙灌頂教授不可思議加持力故。一切集會心器純淨尤堪應受大法。故云爾時一切大眾乃至各共同聲請佛言也。餘文可見(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如來將說中。又二。一明所住三昧二昧從定起說大護明妃。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爾時毘盧遮那乃至高峰觀三昧(云云)
二從爾時世尊既下。明隨釋中。言出者梵本乃至凡有所為不可沮壞等者。其義如餘所釋。自可見故不加別釋也(云云)
二從從此三昧起下。明從定起說大護明妃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時佛從定起乃至阿缽羅底訶帝莎訶(云云)
二從從此三昧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入住出法界。二明如來作念。三明阿闍梨口傳。四釋字義句義。
初中。入住出時皆是不思議法界等者。今此如來所入三昧。入住出時。皆是字本不生際。故云不可思議法界也。所言法界者。指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是即經所云發遍一切如來法界是也。此不思議法界三昧。入住出時平等無有動止相礙。故云從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時乃至有退失間隙時也。
二從爾時世尊作如是下。明如來作念中。爾時世尊作如是念等者。如來從初發意以來。以勇健大菩提心。必定師子吼護持自性清淨之正法。授與一切眾生。於難思之事無有退轉。遍一切如來法界者。指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法界也。哀愍無餘等者。為開示此清淨法界之體故所發無緣大悲也。餘文可見(云云)
三從阿闍梨言明下。明阿闍梨口傳中。明是大惠光明者。指如實大智惠光明也。妃者梵云囉逝即是王字者。梵音即王也。然今字加三昧點轉聲云逝。是即王具女義。所謂妃也。故以義譯為妃也。故云明是大惠光明義乃至義說為妃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者。此大惠明王之妃。一念淨菩提心之母也。此母養育此菩提心令不為眾緣之傷壞。是即此大力大護明妃大恩德也。故云明是大惠光明義乃至說母恩最深難可報德也(云云)
四從初句下。明字義句義中。又六。一明歸命句。二明除一切障怖。三明歎無量法門四明入一字門。五明真言體字。六明次第轉釋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句能除下。明除一切障怖中。能除一切諸障等者。指四魔三障之障怖也。是如來必定師子吼大力大護之德也(云云)
三從又次句下。明歎無量法門。自可見(云云)
四從次云薩下。明入一字門中。欲令同入一字門故者。一切諸佛種種無量功德且為令一切眾生至阿字本不生際故云爾也。
五從次有下。明體字中。又三。初約佛部明義。二約金剛部明義。三約蓮華部明義。
初中。次有兩字正是真言之體者。今此真言以此兩字為體。亦為種子。所謂字因業不可得義。一切因業不可得故入本不生際。是即大菩提心也。上加空點。是還證此理智義也。是證此字大空。是即般若佛母能含養彼字大菩提心之種子作覆護。是即明妃含養之義也。故云次有含欠兩字乃至即是大護義也(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約金剛部明義。其文又可見(云云)
二從又訶下。明約蓮華部明義。其文可見。今此真言中闕此欠字等者。言此大力大護明妃真言闕欠字。雖然以下文有之故作此釋也。下文者指第七卷也(云云)
六從次句下。明次第轉釋中。又為六。一明釋第五句。二明釋第六句。三明釋第七句。四明釋第八句。五明釋第九句。六明釋第十句已上諸句次第相釋顯明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義也諸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經云下。明六種震動中。又二。初舉引牒。二舉隨釋初文。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又三。初釋震動所由。二約淺略明義。三約深祕明義。其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爾時下。明大眾得益領解中。又二。初明得益。二明領解。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一切菩薩得未曾乃至而說偈言(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隨釋中。謂佛說此明時等者。言如來於大眾會說此明妃時。大眾各於佛前亦皆說。然此如來身遍滿十方法界故。此一一大眾之身亦遍滿法界。一一大眾各亦於十方遍滿如來前。同一音聲俱時讚嘆領解。一法界心王心數普門法界曼荼羅聖眾遍滿同說。如此一一十方他方法界心王心數普門法界聖眾遍滿同說。准例可知。如此自法界他法界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海普門。與普門法界曼荼羅諸佛。共同說護持。故云爾時一切乃至證成大護之威力也。
二從領解偈中下。明領解說偈中。猶如金剛城重固高不可昇者。是即大智堅固之體。所謂高峰觀三昧明義也。又環以湯池深不可越者。是即大悲方便之體。所謂般若佛母明妃義也。守護身心者。今以此大護大力明妃印言加持故。守護自性清淨色心。而安住本不生際故。一切為障者皆悉退散故云爾也。三種重障者。法障業障煩惱障也(云云)
二從經云下。明說三種三昧耶中。又分為四。一明說入佛三昧耶。二明說法界生。三明說金剛薩埵。四明結釋三種三昧耶。
初中。又二。初明釋所住三昧。二明釋真言義。
初中。又二。初明引牒。二明隨釋初自可見。
二從梵音下。明隨釋中。又三。初明法界加持義。二明入法界胎藏三昧。三明從定起說三昧耶持明。
初中。梵音毘富羅等者。釋廣大義也。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者。指自性清淨法界也。諸佛實相等者。諸佛六大真言六大眾生六大。皆遍法界無所不至。故云諸佛實相乃至皆是毘富羅法界也。以此更相加持等者。諸佛六大法界如眾生六大法界。眾生六大法界如真言六大法界。彼此相入攝持互融無礙。故云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為法界加持也。諸佛國王者五智也。明妃者五大也。如此五智五大王妃和合生大菩提心種子。此大菩提心種子。為大悲明妃胎藏所含持無有傷壞。故云諸佛國王乃至故名法界加持也。
二從世尊下。明入法界胎藏三昧中。觀此一一種子者。上毘富羅法界所含大菩提心種子也。此種子皆是蓮華臺上萬德故。與大悲曼荼羅平等無有異。故云即時入於遍法界胎藏三昧乃至亦與大悲曼荼羅等無有異也。而諸眾生未能自證知等者。如此法界平等種子。眾生自雖具足未自證知。譬如萬物種子籠庫藏未顯出。故云名在聖胎俱舍。若自如實知名為出胎。是即如來解脫也。故云而諸眾生未能自證乃至即是如來解脫也。
三從世尊下。明從定起說三昧耶持明中。又分為四。初明結前生後。二明釋三昧耶四義。三明諸佛不違三昧耶。四明持明義。
初中。世尊如是現觀察已者。入法界胎藏三昧。觀察平等法界種子故從此三昧起。說入佛三昧耶真言。故云世尊如是乃至說三昧耶持明也。
二從三昧耶是下。明釋三昧耶四義中。又四。一明平等義。二明本誓義。三明除障義。四明驚覺義。
初中。又三。一明三密平等。二明六大無礙平等。三明無盡藏平等。
初中。見一切眾生等者。言一切眾生種種無盡三業。皆悉無非三部聖眾三摩地法門。如此三部妙用與如來平等無異。故云爾也。
二從禪定下。明六大無礙平等中。禪定者五大。智惠者五智。此五智五大無礙平等。與如來五智五大無礙平等也。實相身亦畢竟平等無有異。如來如此觀察體用畢竟平等故。必定師子吼以誠實言告一切眾生。故云禪定智惠乃至發此誠實言也。
二從時亦下。明無盡藏平等中。時亦蒙三密加持等者。依如此如來平等法界加持力故。開出一切眾生無盡莊嚴藏。與如來平等無異。故云時亦蒙密加持乃至與如來等也(云云)
二從言本下。明本誓義中。見一切眾生悉有成佛義者。觀見一切眾生六大三密并無盡莊嚴藏畢竟與如來等故立大誓願。為令一切眾生證如實大菩提心故。於三世以不壞化身金剛事業有休息。眾生若隨如來本誓。速成金剛事業。亦與如來平等也故云見一切眾生乃至皆悉成金剛性也(云云)
三從言除下。明除障義中。但由一念無明者。經云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為便(云云)是即佛果一障也。所謂如實不知妄情一念也。為此不知之見所障。不開出如來平等淨知見故。如來種種方便。決除不知之眼瞙。令得無垢眼。故云但由一念無明故乃至障蓋都盡也(云云)
四從言驚下。明驚覺義中。皆在無明睡等者。依無明煩惱長睡。不自覺知過恒沙功德。是故擊大法鼓吹大法螺。以誠實之言感動驚覺。故云爾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若有下。明諸佛不違越三昧耶中。若有真言行人等者。言若行人今敬信此諸佛三昧耶。如法以此三昧耶印密言而持誦者。諸佛當憶念本誓。隨此三昧耶。令行者獲得平等本誓除障驚覺三昧耶。故云若有真言行人乃至不得違越也。譬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持下。明持明之義中。明謂總持等者言如大光明能照一切萬物。攝持攝入而不漏失一法。故云總持也。一切明門明行者。一切智所照門名為明門。一切智所行之行名為明行也。持明總持等事如住心品記(云云)
二從南摩下。明真言義中。又二。初舉梵語真言。二明隨釋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初句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句義。二明字義。三明釋三昧曳句。四明不可違越三昧耶初二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結云下。明釋三昧曳句中。即是必定師子吼者上所言無等三等者。即是以畢竟誠實之言。顯佛與眾生平等一體。是三世十方諸佛以同本誓。不可違越此三等無等三昧耶故。必定師子吼結說諸法平等平等義。故云結云三昧耶乃至不得作一切真言法事也。
四從世尊下。明不可違越三昧耶中。又二。初正明不可違越義。二明不違越所由。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即於爾時於一切佛剎乃至而不違越者(云云)
二從世尊下。明隨釋中。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剎等者。言如來於盡空法界海。以身語意平等無盡莊嚴藏。說此平等三昧耶時。大眾聞已信樂受持不敢違越也。故云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剎乃至不敢違越也(云云)
二從所以下。明不違越所由中。自六。一明不平等見故越。二明作限量之心故越三明為名剎不為大事故越。四明放逸懈怠故越。五明依越誓自損損他。六明勸持不越。
初中。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等者。眾生者有情世間。諸法者指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二種也。於如此等三種世間。一微塵許作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故云爾也。
二從若下。明作限量之心故越中。若於此平等誓中者。於如此三世平等本誓中。若作三世限量之心。若作生死涅槃等限量之心。作如此等種種限量之心。則是違越三昧耶也。
三從諸有下。明為名利不為大事因緣故越中。諸有所作者。戒行惠等諸所作。皆非為開發真正大菩提心。但為世間名聞利養。則違越三昧耶也。
四從以放下。明以放逸懈怠故越中。以放逸懈怠者。不攝其心云放逸不勵其心云懈怠。以如此等放逸懈怠故。不驚覺其迷妄之闇心。不悟其本覺之淨心。故云以放逸懈怠不能驚悟其心等也(云云)
五從以越下。明依越誓自損損他中。以越三昧耶故等者。以違越平等三昧耶故。三障四魔發動。自損損他無有義利也(云云)
六從是故下。明勸持不越中。如護身命者。以如是等義故。真言行者隨順平等三昧耶。如守護身命。堅固守護三昧不敢違越也(云云)
二從經云下。明說法界生真言中。又三。初明別表。二明舉梵本真言。三明作釋。
初中。又三。一舉經明結前生後。二明生在佛家與佛等。三明從定起說法界生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爾時下。時明生在家與佛等中。聖胎具足者。入佛三昧耶位成就故也。生在佛家者法界生位也(云云)
三從從此下。明從定起說法界生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南麼下。明舉梵本真言。自可見。
三從達摩下。明作釋中。又二。初釋句義。二釋三昧耶四義。其文又可見(云云)
三從又以普眼下。明金剛薩埵真言中。又三。一明別表。二明出真言。三明作釋。
初中。又二。初明引經別表。二明結前生後句。
初中。引牒可云。金剛薩埵加持真言曰(云云)
二從又以普下。明結前生後句中。觀見此一一眾生者。指上之生在佛家之人云爾也。金剛事業等者。託胎出胎成就已。三密平等事業具足成就。此即自開出無盡莊嚴已。還為一切眾生施三密化用之位。名為金剛薩埵也。薩埵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具足故名薩埵。是即亦名轉法輪。從所說之法輪而為名。金剛薩埵從能說之人而為名也(云云)故云又以普眼諦觀乃至即說金剛薩埵真言也(云云)
二從南摩下。明出真言。自可見(云云)
三從初句下。明作釋中。又二。初明句義。二明三昧耶義。其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復次下。明結釋三種三昧耶中。自分為七。一約法界胎藏生長次第明義。二約祕密曼荼羅明義。三約蓮華曼荼羅明義。四約自性身明義。五約受用身明義。六約擇地造壇明義。七約等流身明義。
初中。復次者。三種三昧耶別釋已故。對此云復次也。於胎藏中等者。指如實一念淨菩提心位也。初出胎時者指大悲萬行修習位也。能轉家業者指五種三昧道等也。已上約地前最初發心行者釋之。故疏第三云。今且約胎藏為喻。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緣識種子初託胎中(已上入佛三昧耶位也)爾時漸次增長。為行業巧風之所匠成。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備足。始終父母種姓中生。猶如依真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已上法界生位也)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緣利物濟度眾生(已上轉法輪位也)故名大悲胎藏生(云云)已上約地前釋大悲胎藏生義也。復次於胎藏中者。指初地淨菩提心。初出胎時者從二地至十地指其中間也。能轉家業者。指第十一地位也。已上約地上真正發心并極果釋之。故疏三云。復次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云云)已上約初地乃至極果釋之也(云云)
二從又以入佛下。約祕密曼荼羅明義中。加持祕密中胎藏者。正指自性清淨中胎藏之體。此宗祕密謂心為佛塔(云云)祕密之中最祕密。故云祕密中台藏也(更問)加持金剛菩薩二重眷屬者。指彼祕密藏中所具二重眷屬也。加持種種等者。指彼祕密藏中所攝第三重普門隨類身也。已上祕密曼荼羅位品等意也。故疏第三云。今此中妙法蓮花曼荼羅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臺具體。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如眾實俱成。十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蜜門。猶如花藏。三乘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是眾德輪圓周備故名曼荼羅也。又是一重祕密曼荼羅也(云云)
三從入佛下。約蓮華曼荼羅明義中。入佛三昧耶如蓮華藏者。一切眾生胸間八分肉團當體也。法界生如蓮華敷者。如實知自心大菩提心開發位也。金剛薩埵如蓮華成就者。如實菩提心開發已還欲令開發眾生自性清淨心蓮華位也。疏三云。今以蓮華喻此曼荼羅義。如蓮種在堅殼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從此漸次增長乃至初生花疱時。蓮臺果實隱於葉藏之內。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為風寒眾緣之所傷壞。淨色鬢蕊日夜滋榮。猶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敷。如方便滿足(云云)以如是義故云入佛三昧耶乃至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
四從復次真言下。明約自性身明義中。得同如來祕密身口意平等之身者。指自性清淨本地法身位也。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者。此本地法身如來。從大悲大定出。以大方便力。加持法界眾生自性清淨本地法身之處。故云加持法界宮。此自性法身微細色相莊嚴甚深不可思議。非憶度思量之境界。故云尊特之身。更與自性法身不可作別異之思。唯是無相法身從大悲大定出。以自性平等大悲方便。說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之居處。故云加持法界宮。稱美彼自性法身之體而云尊特之身。故云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也。又第二三昧耶真言句義云我即法界自性(云云)我者尊特身。即無相法界真我體也。即法界自性者。指六大法界。此六大法界者。三種世間諸法自性能生之體故。云即法界自性故。既云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明知所言尊特之身者。法界自性無相法身真我之體也。努努不可作別異之思。即是今經能說教主也(云云)以第三三昧耶故今此身土等者。第三轉法輪真言句義云我身即同金剛也。金剛即是法界自性(云云)所言我身者指尊特之身也。金剛者指無相法身。故句義云我身即同金剛也。金剛是則法界自性也。釋云今此身土皆如金剛者。身者尊特也。土者法界宮也。如此身土者自性法身境界故。常住不變如金剛。是即六大法界自性清淨萬德也。故云今此身土皆如金剛與無量持金剛眾而自開遶也。疏三云。然以如來加持故。從佛菩提自性之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云云)已上約自性法身釋三三昧耶義已。亦名自性壇也(云云)
五從佛說下。約自受用身明義中。佛說初三昧耶為自受用者。指八葉花葉佛。所謂自受用身也。是即大日八德各自受用故云爾也。為成就法性身諸菩薩者。指第一第二重金剛菩薩等者。為折伏攝受等者。指第三重慈悲忿怒隨類應現之身也。已上約自受用身說三種三昧耶義已。亦名嘉會壇也。
六從佛說下。明約擇地造檀曼荼羅明義中。為建立大悲胎藏曼荼羅故者。為建立此大悲台藏曼荼羅。先住瑜伽觀察自性清淨心蓮華臺上萬德已。以此入佛三昧耶印言加持。然後堪能建立曼荼羅。若不然者法則不具還犯三昧耶。故疏第五云。阿闍梨言凡行者不住瑜伽不合為人建立曼荼羅也(云云)以是義故云佛說初三昧耶為建立大悲台藏曼荼羅故也。第二三昧耶為作毘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者。為安立弟子淨菩提心。轉字為毘盧遮那尊特相海身。然後作普門法界加持護持建立方便等。故云第二三昧耶為作毘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也。第三三昧耶為執金剛弟子事業故者。若欲作曼荼羅諸作務及供養承仕等事業時。改字成字。轉字為金剛薩埵。作諸事業。故云為執金剛弟子事業故也。疏五云。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花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大悲胎藏曼荼羅(云云)故云為建立此大悲台藏曼荼羅乃至為執金剛弟子事業故等也。又疏三云。若以輪王灌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庭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內粥。中胎如垂拱之君。故花臺常智為大曼荼羅王也。已上約擇地造壇明三三昧耶義畢。亦名大悲壇(云云)
七從初三下。約變化等流明義中。初三昧耶為加持如來眷屬故者。指遍知院持明院文殊院釋迦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帝釋梵天日天水天月天地天等。是即佛部所攝也。故云如來眷屬故也。第二三昧耶為加持蓮華眷屬故等者。指觀音院地藏院毘沙門天等。是即蓮華部所攝。故云蓮華眷屬故也。第三三昧耶為加持金剛眷屬故等者。指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焰魔天等。是即金剛部所攝也。故云為加持金剛眷屬故也。已上約反化等流明義畢。
三從次說下。明說金剛鎧明中。又分為五。一明別表。二明來由三明真言功能。四約淺略明義五舉真言明深祕。
初二。文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且如下。明真言功能中。且如六波羅蜜一一如實相等者。以三種三昧耶加持故。行者自身全同金剛薩埵畢。此金剛薩埵服大悲決定金剛甲胃故。所修萬行皆如實相至本不生際。一行具一切行。一度具一切度。以是義故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一度即一切度。一切度即一度。一多自在無礙相攝。各具人法遍滿法界海。故云且如六波羅蜜乃至無有間隙也。如六度者。四弘誓願三十七品等無量萬善萬行皆亦如是。故云如六度者。乃至皆當廣說也。以被如此金剛甲胃故出生入死無能沮壞者也。
四從若下。約淺略明義。自可見(云云)
五從南麼下。明舉真言釋深祕中。又二。初釋金剛義。二釋甲義。
初中。如來以金剛眼普觀眾生者。以三種三昧耶加持故。一切眾生色心實相皆悉同金剛手。如眾生者。二種世間亦爾也。如來知見三種世間性相不壞常住離生滅去來如金剛。故云以金剛眼普觀眾生等也。以自性清淨故者。字塵垢不可得故云爾也。
二從次明甲下。明甲義中。若法是造作所成等者。字作業不可得也。本初不生之上作業故作業還自不生也。以本不生故離諸造作也。離造作故堅固不壞。是金剛義也。縛字言說不可得義。以本不生之上言語故。言語即無言說也。離言說故戲論皆盡。戲論盡故常住不變。常住不變即是金剛甲也。遮字遷變不可得也。以本不生故即無遷變也。無遷變者即常住。常住故亦是金剛甲也(云云)餘文可見。
四從次說如來下。明如來眼明中。又分為四。一明別表。二明來意。三舉真言。四明作釋初別表。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說下。明來意中。次說如來等者。如來性品云。自性離言說。自證之智惠(云云)以如此自性離言說自證之智惠眼。觀一切法界。莫非一人可度之機。其中種種通塞亦能照見。故云如來眼也。以是義故次金剛甲說如來眼也。故云次說如來眼乃至隨意皆成故次說之也(云云)
三從南麼下。舉真言。自可見(云云)
四從右句下。明釋真言義中。畢竟非如非異等者。言以如來淨眼。觀一切諸法畢竟無相所謂以字本不生故。雖非斷常一異。而明照見諸法性相。識知可度不可度因緣。更不失時宜。以是義故。行者說此誠實言時。蒙不思議加持得眼根清淨也。故云如來觀一切法乃至漸得眼清淨也。
五從次有下。明釋六種供養真言中。自六。一明塗香真言。二明花鬘真言。三明燒香真言。四明飲食真言。五明燈明真言。六明閼伽真言。
初中。又三。初明總表。二明別表。三明作釋。
初中。次有塗香等六種真言等者。今此六種真言此處說者。緣壇行事所用故。於此品中說之也。故云次有塗香乃至所要故於此品中說也。
二明別表中。即交牒可云。塗香真言者(云云)
三從南麼下。明作釋中。又二。初舉真言。後明隨釋。
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右下。明隨釋中。住無戲論執金剛等者。塗香是戒波羅蜜滿足義故云爾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花下。明花鬘真言中。又分為三。初明別表。二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又二。初約八葉開敷次第明義。二約三句次第明義。
初中。言此心蓮華為妄我所纏者。我性心蓮。為不知之見所纏。不能開發。今以如實大菩提心。從本有大悲胎藏中。心蓮任運開發。是則從大慈生義也。
二從復次下。明約三句次第明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次燒下。明釋燒香真言中。又三。初明別表。二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文自可見。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下至一花供養佛時等者。今此燒香遍至法界義者。是即於萬善萬行殊勝精進更不休息義也。故乃至一花一香奉供佛時。此一一功德。遍至法界海無所不至。是即燒香三昧義也。
四從飲下。明釋飲食真言中。又三。一明別表。二明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又四。一明法喜禪悅食。二明二障不生。三明享祭食有上下。四明受食已還與妙食。
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若下。明二障不生中。若就字輪之相者。先付句義明之。後付字義明義也。所謂阿不也。上羅煩惱障也。下羅所知障也。以住諸法之本初故有煩惱所知二障。若本初不生時即二障自不生也。是故戲論高聲喧咶自不生。而開發寂靜安樂之甘露門。成就寂靜涅槃之飯。故云阿羅羅也。復次若人勤修萬行等者。字作業也。住有相生滅之作業故二障即生。此作業本來不可得故二障還不生。故云復次若人乃至故云止前不善聲也。
三從沫鄰下。明享祭食有上下中。西方者指天竺也。享祭之食者。所謂享祭僧俗之時。其上分獻諸佛菩薩。其下分施鬼神冥道。如此等食皆通云沫梨。故云凡西方享祭之食乃至通名沫梨也。句義可見(云云)
四從次云下。明受食已還與妙食中。受我所獻食也者。言受我此粗食。還當與我微妙食也。譬意自可見(云云)餘文又可見。
五從次燈下。明釋燈明真言中。又三。一明別表。二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意言如來焰光等者。如來無等同智惠焰光。普照無知之闇。猶如日光等同虛空無所不至也。故云意言如來焰光乃至無有限量也。餘文可見(云云)
六從次閼下。明釋閼伽真言中。又三。初明別表二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如來法身本性淨故無分別等者。自性清淨本地法身。其法清淨平等法界無分別。廣大無量如虛空。故云等虛空而無量不可思議非世間虛空所及故云無等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六從次下。有四下。明阿闍梨莊嚴相中。又分為四。一明如來頂相二明如來甲。三明如來圓光。四明如來舌相。
初中。又四。一明來由。二明別表。三明真言。四明作釋。
初中。次下有四真言等者。四真言如左。亦是曼荼羅阿闍梨者。今緣壇阿闍梨以如此四種真言加持故。其頂相等同如來無異故。堪為緣壇阿闍梨。故云亦是曼荼羅乃至於此品中說之也(云云)
二初如來者別表。自可見(云云)
三從南下。明真言。又可見(云云)
四從右下。明作釋中。當知如此頂相從法界台藏生者。言此頂相非如父母生身頂相。是則從無相法界台藏生。故云猶如虛空出過數量普遍清淨也。阿闍梨自作毘盧遮那時者。為加持弟子轉字成大日時。解髻更結之作頂相。是付未出家人如此釋也。若出家之人者。以右手作拳置頂上成頂相也(云云)
二從次如來甲下。明釋如來甲真言中。又三。初明別表。二明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言此金剛智光等者。如來遍照智光遍一切生死黑暗之中。能映奪三障四魔。不能入於其中。故名為甲。餘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次如下。明如來圓光真言中。又三。一明別表。二明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上有羅聲者也。下體遮字者也。是有塵垢而有遷變。入阿字門故本來無塵無遷也。餘文可見(云云)
四從次如下。明釋如來舌相真言中。又三。初明別表。二舉真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是大無大義者。法界遍滿故云大。然此大之外亦無待對之大。故云無大也。餘文自可見。
已上釋具緣品畢

妙印鈔卷第四十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正月七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