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四十三

沙門阿寂記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普通真言藏品第四之餘

七從次降下。明說降三世真言中。又二。一明所入三昧。二明所說真言。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復次降三世真言曰(云云)
二從降三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住法幢高峰觀三昧。二明二明王共法佛三昧。三明釋名字。
初中。如初序品者。指住心品也。寶幢高峰觀三昧事。如彼品疏(云云)。
二從如來下。明二明王法佛三昧中。如來等者。指大日如來也。此二明王者不動降三世也。毘盧遮那本地法身如來。為護眾生菩提心示現不動尊。為降難調眾生示現降三世明王也。故云如來說此二明王乃至相次說之也。
三從所謂下。明釋名字中。又二。一明降三毒故名降三世。二明降三界主故名降三世。其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下。明所說真言中。又二。一明舉梵語顯句義。二明種子體字。其意自可見(云云)
八從次聲下。明說聲聞真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諸聲聞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聲聞下。明隨釋中。怖障義如上所說者。指二明王處。但聲聞行為異者。彼以大菩提心大空三昧。令恐怖無明煩惱。此以但空三昧。令恐怖見思粗惑。故云為異也。此是法佛等者。大日如來以普門方便度眾生故。住普現色身三昧說此真言也。故云此是法佛乃至入大悲藏也。
九從次緣下。明說緣覺真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諸緣覺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次緣下。明釋隨中。如上說聲聞以句法為真言者。聲聞以鈍根故用多名句。故云聲聞以句法為真言也。今緣覺以一字等者。唯以無言說一法得道故。但用一字真言也。故云今緣覺以一字等也。此是宗極者。此彼小乘但空盡滅至極。故云此是宗極乃至故用一字也。又如住心抄者。無爛脫可讀之(云云)
十從次諸下。明說普一切佛菩薩心真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普一切佛菩薩心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次諸下。明隨釋中。帝也此字為種子者。字如如不可說也。以此如如法界為諸佛菩薩心。以此如如法界功德。授與一切眾生。故云猶自得一切智智故能以此願與人也。與上句阿聲相連者。有阿聲。此阿聲相連為種子體。是即本初不生如如法界也(云云)
十一從次普下。明說普世天等諸心真言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普世明天妃等諸心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次普下。明隨釋中。普世明天妃等者。普世者指普門法界世間也明者。說此心真言。除諸天八部暗冥。令作明行。故云爾也。天妃者。謂彼彼天彼彼后妃也。是又定惠具足也。以最初路字為種子者。是塵垢也。所謂無明也。損減義。所謂破無明三昧也。以破無明故。令一切世間作明行也。
  十二從次一下。明說一切諸佛真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一切諸佛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次一切下。明隨釋中。一切諸佛者。總指十方三世普門法界一切諸佛也。真言意。除一切無惠。住法界大空生。即如來行也(云云)
十三從守護下。明說守門者真言中。又二。一明說不可越守門者言。二明相向守門者言矣。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不可越守門者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二從守下。明隨釋中。又二。一釋名。二釋真言。
初中。即是不可越等者。此守護者居諸佛內門右邊。承法佛如來教敕。背內證曼荼羅。欲出於心外境者。能降伏制止不出也。故云不可越是不可越諸佛三昧耶奉行金剛之戒不敢違越也。正為難持者。持難持難解之大智印也。
二明真言。文可見(云云)
二從次相下。明說相向守護門者真言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相向守護門者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後從次相下。明隨釋中。次相對守門者等者。相對不可越守門者有道場內門左。降伏諸為障者。奉行如來教敕。是即如來權實二智力用也。右為實。左為權。即大智大悲二力也(云云)
十四從次結下。明說結大界真言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結大界真言曰乃至者(云云)。
後從次結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釋結護所由二明真言。
初中。更有無量持明等者。有無量夜叉持明。欲損惱持誦者故。結界結護令諸持明不能遶近。故云如佛所說更有乃至亦不生能破壞也。
二從猶此下。明真言。准例自可見(云云)句義云。結界一切方處。從大三昧耶生。憶念一切諸佛所證教法。結界。故無能壞。光威滅垢。往十方結。獲得無能勝。除有相離相之垢。世尊宮(云云)
二從以下說種子下。明說諸尊種子中。又二。一明結前生後。二明說其種子字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阿下。明說其種子字中。始從菩提心種子。終至諸人種子真言。雖有六十八箇真言。大分為二十四。一明說四轉種子。二明二明王種乃至。二十四明諸人真言矣。
初中。自四。一說菩提心種子。二說修行種子。三說成菩提種子。四說涅槃種子。其義如常(云云)
二從訶下。明二明王種子中。又二。一明降三世。二明不動。
初中。訶是行加阿聲是極行者。以不行而行為行。而令除遣一切有相之行也。
後明不動種子中。點是大空者。上空點也。
  三從阿下。明四菩薩種子中。又四。一明除蓋障種子。二明觀音種子。三明金剛手種子。四明文殊種子。
初中。者即種子也。阿是障者。於諸法執有本初是即障也。以傍二點遠離彼本初故。除蓋障義也(云云)
二從娑下。明觀音種子中。者種子也。其義自可見。
三明金剛手種子中。者種子也。嚩是縛也。以傍二點故除諸縛也。
四明文殊種子中。者種子也。本體即是空者。字第五字故是即空也。所謂十八空也。上又有空點是即越十八空。所謂般若無智自性鈍故大空也。
四從嚴下。明說遍知院種子中。又三。一明虛空眼種子。即也。伽是去來者行也。以空點故同大空也。
二明一切佛菩薩種子中。經云法界即字也。塵垢也。有空點同大空也。
三明大勤勇種子。即也。空也。有空點故是大空。以此大空淨除十八空等也。
五從髯下。明說觀音眷屬種子中。自七。一明水自在種子。即也。是生也。以空點故生即不生也。所謂大空也。今曼荼羅不說此菩薩坐處故云今此曼荼羅位不言安置處也。
二明多羅尊種子。即也。其義可見。
三明毘俱胝種子。即也。三有也。哩即離三昧也。傍二點遠離三有也。
四明得大勢種子。即也其義可見。
五明白處尊種子。即也所謂第一義也。
六明馬頭種子。即也。其文可見。
七明耶輪陀羅種子。即也。其義可見。
六從參下。明寶掌種子。即也。此菩薩是地藏院眷屬菩薩也。然此處說之。彼處有寶手而無寶掌。手與掌其義同。故彼眷屬中以寶掌為寶手歟。然者同名異體菩薩有之可得心歟。但次下光網菩薩。是雖正文殊院眷屬。此處獨說之。然者雖為地藏院菩薩。亦此處說之無咎哉。或又經文爛脫讀之者。於下文之各各位。此二菩薩讀之也(云云)
七從髯下。明光網種子。即也。文殊眷屬也。
八從婆下。明釋迦牟尼眷屬中。又六。一明釋迦牟尼種子。二明三佛頂種子。三明五佛頂種子。四明世明妃種子。五明無能勝種子。六明地神種子。
初明釋迦牟尼種子。即也。其義餘所如記之。
二從吽下。明三佛頂種子中。又三。一明無邊生佛頂種子。即也。上訶是行者。三字之中最初之字故云上也。所指也。訶是行者。字之體字也。自餘可見。從此以下有眾多之爛脫。能能可細見(云云)
二明發生佛頂種子。即也。下吒是戰敵。羅是垢。傍鄔聲三昧。上有大空(云云)此中下吒者字之初之吒也。然對上故云下吒也。此字慢不可得字也。然慢對他身故。論戰敵義歟。
三明廣生佛頂種子。此一字缺歟。住心抄以字足之。是勝佛頂種子。然者此字兩尊通歟。右三佛頂種子同前。以次配之(云云)已上三佛頂畢。
三從藍下。明五佛頂種子中。又五。一明白傘佛頂種子。即也。白傘也。羅是相。上點相即同大空也(云云)
二明勝佛頂種子。即也。勝佛頂也。社是障也。是怨敵相對義。一切有對法同於大空。無勝劣也。
三明最勝佛頂種子。即也。最勝佛頂也娑是堅固。離堅即是大空。又有三昧也(云云)
四明火聚佛頂種子。即也。多是如如。羅是垢。又有三昧及大空義。此火聚也。
五明除障佛頂種子。即也。訶是行。羅是垢。鄔是三昧。點是大空。此是除障佛頂(云云)
右五佛頂種子(云云)已上五佛頂畢。
四從耽下。明世明妃種子中。如如也。上有空。即如如不可得同於大空也。行也。人阿字即行無行又空也。入第一義也。離第一義也。行也。離行一切乘也。即乘無乘。體同於空。此五字是世明妃種子字。雖是佛化。相同世間。謂天等也。遍一切所有明妃。隨取其一行(云云)此五字中何字。
隨一取之。可為世明妃總種子也。故云隨取其一行也。
五從下。明無能勝種子。即無勝種子也其義可見(云云)
六從微下。明地神種子。即微。縛三昧。微此地神種子字也。自可見(云云)
九從枳下。明文殊眷屬種子中。又四。一明髻設尼種子。即枳履。作三昧字義。離相三昧也。相離文殊使者計設尼也。因髮結端嚴妙得名(云云)
二從你下。明烏波髻設尼種子。即你履。陀是施也。於無相中能滿一切願也。此空定離施者也。定相也。此烏波計設尼也。
三明質多種子。即弭履。摩是空。是我。下羅是相。猶有相故有我。離相故無我。亦文殊師利定也。空定相如前。此文殊使者名質多也。
四明財惠種子。即係喜行履相。文殊使者財惠也。即是能滿一切願皆令喜也。更有一使者。名阿迦沙尼。是呼召取物使者。經中少種子。未得(云云)右文殊五使也(加阿迦沙尼也)每一使者各有一奉教。同種子字同使者耳(云云)已上文殊眷屬畢。
十從次除下。明說除蓋障眷屬種子中。又八。一明除疑怪種子。訶沙難行。離行離空。又大空。所謂法甘露也。總句是喜義。是歡喜踊躍義(云云)言除諸蓋障疑怪故。獲無相法界大空三昧故歡喜踊躍也。
二從次一下。明施一切眾生無畏種子。即囉娑難垢。如上。猶此字義故有畏。若入阿字門。能除一切畏也(云云)言猶此字義故有畏者。囉是塵垢義。塵垢故。字義之當體畏也。故云爾也。總句是味也。以無上真實法味。滿一切願(云云)言羅中有阿聲。是即無上真實法味也。以此字不生甘露味。與一切眾生。除生老病死之畏也(云云)
三從次除下。明除一切惡趣種子。即恃懵法界縛。沙難如上。總句是破碎義也。如人手執物擊物令破(云云)其義自可見(云云)
四從次愍下。明哀愍惠種子。即微縛。三昧伊聲是定。訶喜娑堅。難如上。總句以種種善巧方便。令眾生歡悅至是處也。
五明大慈生種子。即諂。增長積聚義。大慈生菩薩種子也。此慈極大無比。從此慈中生也(云云)
六明大悲纏種子。即閻乘也是去來義。離去來同大空也。此大悲纏菩薩種子字。由大悲故自纏其心。故得名也(云云)
七明除一切熱惱種子。即縊。除一切熱惱菩薩也。能除三毒熱惱。是極三昧義也。其義自可見(云云)
八明不思議惠種子。即污。之烏亦極三昧義也。此不思議惠菩薩也。以不思議惠除無惠也。由自有故得惠與人。奢摩他又大空(云云)已上除蓋障眷屬畢。
十一明說地藏眷屬種子中。又六。一明寶處種子。即灘施也。寶生菩薩也。猶能生一切法寶故得名。言寶生者寶處也。寶生從所生。寶處者從能生也。
二明寶手種子。即衫此寶手菩薩也。如如意珠在手能與滿一切人願。此菩薩亦爾。故得名也。
三明說持地種子。即噞儼也。第五字是空。又大空也。此持地也。猶如大地持萬物。佛地持眾生。此菩薩亦爾也。以此字義。持一切也。
四明復次種子。即髯染字也亦第五字。又大空。經本缺菩薩名。檢前(云云)經第一云。謂寶掌寶手及與持地等。寶印手堅意(云云)上云及與持地等。今云復次故。以第一等與今復次思之。此處可有菩薩決定也(云云)故云經本缺菩薩名檢前也。
五明寶印種子。即泛。頗是聚沫不堅義。了一切法自相如是。同於大空。此寶印手菩薩種子也。
六明堅固意菩薩種子。即。堅固意菩薩也。空又空也。即是堅固意菩薩空內即息垢也已上地藏眷屬畢。
十二明虛空藏眷屬種子中。又五。一明虛空無垢種子。即唅。虛空無垢也。此惠如空清淨無垢。行因於空。成就已等同於空也(云云)言行因於空者。字行也。此行必因空成就。所謂大空故有空點也。
二明虛空惠種子。即鄰定垢。虛空惠也。如空無邊無礙。菩薩惠亦如是也。云言定者伊點也。垢者字也(云云)
三明清淨惠種子。即蘖丹。清淨惠也。空如如惠來。句者竭底是去。謂去成正覺至如如(云云)其義自可見(云云)
四明行惠種子。即地藍空垢。行惠心常以是惠利益眾生(云云)言空垢者。法空也。上有伊點是即法界定也。法界定即空也垢字上有點。即無塵垢也。
五明安惠種子。即。句云無怖畏也安住是惠猶如金剛山也。安惠也。常住是惠以利眾生故得名也。已上虛空藏眷屬畢。
十三明說諸奉教者種子。即地定法界。室唎定。止無垢。唅行空。沒藍縛垢空。此四字諸奉教者通用。隨取其一字用(云云)言此四字中隨意取一字行也(云云)
  十四明諸菩薩所說種子。即。上作止。拏。二點是恐怖令除戰。點是極戰令彼怖。是大勝也。欠此多。第三如如。羅無垢。閻達一切乘‧劍作與非作皆離。以何得離由體大空故也隨取一種子字。言此六字中隨一取其一字行。故云右六字如上所說乃至即得通用之耳也。又諸尊真言中。隨所用取初中後肝要之字為種子。故云凡諸真言中乃至觀察取宗要之字耳也。
十五明淨居天真言中。意悅也。從法生。隨有也。說也。種子。亦種子也。句義云。意悅從法生。隨有所說。一堅義一不堅義。上有空點故。離堅不堅之體同大空也。
十六明羅剎婆真言。即吃心。計履兼三字乃種子也。能食一切業垢者。業謂作業。故云一切也。垢謂塵垢。故云一切也。二翳字者也。然云二翳故可云也(云云)
十七明諸荼吉尼真言。即。訶定行。唎垢。訶行。除彼邪術之垢也。
十八明諸藥叉真言。即乘。如上(私云。指諸菩薩種子字也)言語斷定。施乘。法界。無垢定也句云持夜叉明者心也(云云)十九明諸毘舍遮真言。即第一義定。死。極第一義滅也。
二十明諸部多真言。即去空。空定。極也。我。堅空。空定也。
二十一明諸阿修羅真言。即垢。戰(私云。慢對他身故云戰也)重言也。法界無縛。如如。猶空。猶如虛空。言語道斷離諸垢也。餘文可見。言以染欲瞋故縛法界入阿字門故如如無我。如虛空。言語道斷。離鬥諍垢也。
二十二明諸摩睺羅伽真言。即來去。垢。相也。謂生死縛。垢。相(云云)言往來生死以縛故也。然入阿字門故即無縛也。以無縛故無塵無相也(云云)
二十三明諸緊那羅真言。即行喜堅也。所謂我執也。空。又空。上句也。縛定。訶如上。如上(云云)
二十四明諸人真言。即壹定車(去)影像。傍有阿聲行也。缽第一義。塵。即大空。無我。即大空。拏空又空也又伊聲是空。空。乘又定。空。空空。同上(云云)上來諸真言別相竟。故云右諸真言別相竟也。
第四從次毘盧遮那下。明總說真言心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祕密主是等一切真言乃至而得決定者(云云)
二從次毘下。明隨釋中。次毘盧那說真言心者。所謂總指阿字為真言心也。以如上諸真言等者。指次上諸真言中。然於此等諸尊。皆有大咒心咒心中心咒。故云則有根本乃至隨心真言也。於十佛剎微塵數一一諸尊皆如此。故云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知數也。即一切真言生處者。一切諸真言皆悉從此阿字本不生際出生。即體不生。故云即一切真言乃至即體不生同於阿字之法體也。此中真言通一切處用者。上來所說真言。一切法皆通用可行之‧從此下諸品所說是別行別法也。故云此中真言乃至名是別行也。
已上釋普通真言藏品竟。
  釋世間成就品第五(經第三疏第十)。
  將釋當品。即開為四。一明大意。二明品題。三明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明當品大意者。今真言行者。於真言持誦之時。字字相應句句相稱而住極圓明中也。所謂字字相應者。且以金剛界真言。略明其義者。字字者。字言說不可得。字生塵不可得。字法界不可得。如如不可得。言語道斷。如此字相字義了了分明。譬如明鏡浮色像。連環相續猶似貫珠。如此持誦之時。一相一緣不敢驚動如金剛山。名字字相應也句句相應者。金剛。所謂一切智智不壞五智是也。法界。所謂一切智境常住五輪是也。言語道斷。所謂五智五大平等不二淨滿月圓明之體。如此句義相應。唯住圓明淨滿月輪。故疏云。又想月輪。圓明清淨觀字輪。在此輪明淨心中。如前成就。此即淨菩提心義也(文)是則此品大意也。
二釋品題者。世間者。聲字實相三事隔異故云世間。復次身口意三業差別故云世間。然如此等三事。以真言加持故。互相攝入平等無礙。真言三密行者三密本尊三密不二平等。以是義故云成就。故疏云以三事等故名世間成就(云云)故言世間成就品也。
三明當品來意者。第三品中。金剛手以三問奉問於如來。所謂一云何淨除諸障。二云何持真言。三云何成彼果(云云)依之如來息障品中答第一云何淨除諸障之問。其餘方第四普通真言品中說之。今此品以下。如來答說持真言與成彼果之兩問也。故疏釋當品來意云。前已問佛今騰前答之故無問自說也(云云)又云。佛意言。若有眾生欲得成就如上大果者。先當依此品次第而修行之。即是最初發足處也(云云)以是義故次上品此品來也。
四明入文判釋中。大分為四。一明結前生後句。二明字聲圓淨觀。三明數息觀。四明三月念誦(矣)
初中。又二。一明無問自說意。二明當品來意。
初中。又二。初明引牒。後明隨釋。
初引牒自可見。
二從前下。明隨釋中。前已問者。指第三品中金剛手三問也。佛今騰前答之者。依彼中持真言及成彼果故。別不待發問。今此品中直佛說之。故云佛今騰前答之故無問自說也(云云)
二從如真下。明說當品來意中。又二。初明引牒。後明隨釋。
初引牒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如於法教者。如於法之教也。所謂得於法必設教。故云於法教也。依如於法之教而修行。故云依於正教而修法行也。正謂簡異於九種傍教也。此行善成者。指聲字實相平等妙行。是即釋答云何持真言之問也。得悉地果者。指世間成就果。是即釋答云何成彼果之問也。欲得成就如上大果等者。指住心品所說一切智智大果也。所謂住心品正舉自證圓極妙果。具緣品中說為證此果次第修行具緣方便。息障品中說修此法之時障者對治之法。普通真言品中說此普門曼荼羅次第修行所要真言。雖然未說持誦法則修行安心故。此品初正說之。故云佛意言若有眾生乃至即是最初發足處也。
二從當字下。明說字聲滿淨觀中。又三。一明字句義觀。二明真言聲觀。三明圓明中本尊觀。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初引牒。自可見。
二從如上下。明隨釋中。又七。一明字義。二明句義。三明勸修行者。四明釋洛叉義。五明一緣不動。六明不如法咎。七明一一字與菩提心相應。
初中。入實相門者不可得義也。即真言字者。字門也。
二從又下。明句義中。此句者滿足義。言且於一句中盡無量義利等是也。故云正詮實相之體也。
三從是故下。明勸修行者中。必令字字相應者。指字義相應也。句句相應者。指句義相應也。或住心種子之字者。心謂真言心。所謂阿字也。種子謂其真言中初中後之字是也。或想真言等者。指字輪觀也。以其真言字或字輪。如珠鬘等。明淨無垢循環連續無間斷故。遍灑身上下除身心垢障。故云或想真言乃至身心諸障悉得清淨也。
四從所謂一下。明釋落叉義中。所謂一落叉者此是隱語等者。十萬遍為一落叉。此是如來隱密語也。即如來本意。一落叉者是一見之義也。所謂一見本有圓明義也。故云此是隱語乃至即是一見義也。
五從令心下。明一緣不動中。令心住此境一緣不亂者。且如五字字輪者。本不生義。方形而黃色圓明無礙也。字言語不可得義。圓形而白色圓明無礙也。字塵垢不可得義。三角而赤色圓明無礙也。字因業不可得義半月而黑色圓明無礙也。字等空不可得義。團形而青色圓明無礙也。如此一一字義形相圓明相應。一緣不餘緣。設雖有違順魔障。住勇健菩提心。無動轉之心。無有取捨。如此名為住於一境。故云令心住此境乃至故名住於一見也。
六從若下。明不如法咎。自可見(云云)
七從復次下。明一一字與菩提心相應。其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第二下。明真言聲觀中。又二。初明引牒。二明隨釋初引牒。自可見。
二從又當下。明隨釋中。又當觀想字字句句真言之聲者。先付真言字相字義句義。明字字相應句句相應畢。今就一一真言之聲。如前次第連續一一聲相明了。其義在文自可見。一緣不動如前。故云又當觀想乃至如前說也。又句中義者即是尊之體者。且如云是無等也。是即自性清淨之體。不生不滅堅固常住。無過無等大空三昧是也。如此句者。是三等義。所謂三平等之體也。可思之。如此一切真言一一句義。亦皆至第一實際。顯自性清淨本尊之體。故云又句中義者是即本尊之體也。如此本尊與自身本來本尊。無二平等。故云先想本尊乃至令內外明了也。字真言觀者身密也聲真言觀者口密也。句義觀者意密也。如此真言三密即是本尊及行者三密也。本尊三密行者三密真言三密。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是名為世間成就。故云字真言觀即是真言身乃至以三事等故名世間成就也。餘文可見(云云)
三從第三下。明圓明中本尊觀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引牒。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當下。明隨釋中。次當觀佛等者。既令聲字觀明了已。於彼圓明中隨三部之所欲。可觀想其本尊身。所謂若欲作息災之用者。於圓壇中觀真言字。轉成本尊身白色寂靜之像等也。如息災者餘法可准知。故云即觀本尊隨彼所欲事乃至既得成就明了無礙也。又想月輪等者。於彼本尊心月輪中又觀字輪。於自身心月輪中又觀字輪。彼此互相攝入了了分明。此即淨菩提心義也。故云又想月輪乃至即淨菩提心義也。於淨菩提心與念佛三昧相應者。一心一緣憶念諸佛境界。所謂自性清淨大菩提心也。故云於淨菩提心與念佛三昧相應也。如此證位未證之人所未及。故云餘人所不見也。謂圓明本尊及字者。如前圓明中本尊并字輪明了現前。故云於中諦誠想乃至名諦了分明也。
三從云中下。明數息觀中。自分為六。一明如前觀字聲本尊。二明三種都合成種子。三明誡未得已得心。四明持誦果相。五明正說數息觀。六明住阿字門。
初中。又二。初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引牒。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即是如上等者。觀字聲本尊也。或云。句者句義。所詮即本尊。故上文云又句中義者即是本尊之體(云云)所言本尊自性清淨心是也。更問此意也。
二從先作下。明三種都合成種子中。先作是三種觀者。如前先作字聲本尊三種觀已。觀其真言中種子而轉成所欲之本尊如前。故云先作是三種觀乃至為欲成果也。餘文可見(云云)
三從行者下。明誡未得已得心中。行者初觀之時等者。真言行者初觀時。三密相應故電光三昧暫顯現時。保初心不可生著慢。故云行者初觀之時乃至爾時不應生著也。所以下引例證。自可見(云云)
四從若下。明持誦果相中。若見尊時者。本尊觀成就相也。若見字者。聲字觀成就相也。乃至觀此圓明者。實相觀成就相也。餘文可見(云云)
五從又經下。明正說數息觀中。又經中所云命者等者。指而想其命之命也。言隨出入之息。直言字亦隨出入。雖然猶是念想故亦可淨除之。故云命謂風也乃至亦當淨之也。又所謂出入息者如世人等者。如世人出入息無間斷。今此行者字輪圓明亦如是。故云如世人入息乃至諸根清淨也。又隨所欲之事。種子色并本尊壇位等可准知之。故云又隨事而觀乃至成辨諸事也。
六從所云下。明淨除已住阿字門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引牒中。彼等淨除已者。真言字聲本尊。隨出入息而入出無礙。淨除其念想。故云彼等淨除已也。作先持誦法者。上品所說一切真言心。所謂字也。
二從所云下。明隨釋中。所云等者。言合字輪成一種子之字。以種子字入阿字而觀之。故云所云阿字者乃至即見本不生理體也。如是見已等者。如是持誦故得入阿字門。得入阿字門故見三平等本際。以見三平等本際故於普門法界獲得六根清淨位。成就一切種智。故云如是見已即三業皆通乃至即是究竟六根清淨成種智也(云云)
四從善住下。明三月念誦中。自三。一明一月念誦。二明二月念誦。三明三明念誦。
初中。又六。一明釋一月義。二明釋前方便句。三明釋一一句通達。四明一成時一切成。五明最初成就種子。六明花香遍滿義。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又二。一約淺略明義。二約深祕明義。
初中。謂一月之中者。是三十日為一月。於此中先當作如上持誦也。故云謂一月之中先當作如此如上觀之也。
二從又祕下。明深祕義中。一歲十二月等者。一年十二月也。十二月又復本際。是即表初後平等。所謂初地所證與妙覺所證同際無二。故云一歲十二月而還復本際乃至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也。云一月者即是心與一境相應者。言一者。一緣淨菩提心更不餘緣故云一。言月者。此淨菩提心明朗無礙故云月。以是義故云心與一境相應也。
二從行者下。明釋前方便句中。又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
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下。明隨釋中。如是觀行之時者。如上作持誦之時。先為前方便。以六種供具等。奉獻諸佛菩薩時。運心觀想。此一香一花遍法界海無所不至。能供養行者身亦遍法界無所不至。所供養佛菩薩身亦遍法界無所不至。以是義故能供所供供物。三種同共遍滿法界海。普施作不可思議佛事。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故。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大願皆悉無不圓滿具足。故云如是觀行之時乃至通達一一句中解也。並下文等者。指次下奉塗香花等文也花遍十方等者。如上三事遍法界。以此功德迴向自利利他。菩提大願猶能成就。何況於餘事哉。故云花遍十方乃至何況餘事也。
三從一一下。明釋一一句通達中。又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前下。明隨釋中。謂前觀字輪等者。如前觀想字聲本尊。一一明了現前更不錯謬。故云一一句通達也。一一句字或本尊等者。句義字義本尊圓明明了。故云一一句字乃至故云一一句相應也。此中相應者。謂通達而為相應也。
四從先觀下。明一成時一切成中。先觀得成等者。觀本尊而得成就之時。圓明字輪等自然成就。故云先觀佛得成乃至自然成就也。月喻三昧義自可見。至下文各有用處等者。今此三月念誦等所以具說者。至下品中說六月念誦等法故。為准此令知彼故。具明說也。彼為明六大法界圓明。此為明三密平等明朗。故云各有用處故須具明觀月法用也(云云)
五從諸下。明最初成就種子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諸佛大名稱者。指大日如來也。說此先受持者。上所說種子字也。謂如上轉種子字成本尊等。是也。
二從即下。明隨釋。自可見。
六從次當下。明花香遍滿義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謂能以一花等者。其義如上釋之。故云謂以一花乃至顯現自在之力用也。
二從如是下。明第二月念誦中。又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次云下。明隨釋中。次云此中釋兩字深義者。指如是於兩月之兩字也。若淺略釋者。六十日之間持誦名為兩月。然今深祕明義。故云即是及於悉地也。言第一月種子也。第二月此種子欲及悉地果。故云即是及於悉地義也。今此是大用等者。於世間法中而得成就。得聞持不忘。或得通明自在。是大用也。第二月也。第一月等者。言初月成種子。即是初法明道種子心。所謂圓淨菩提心也。故上文云。此月即是月喻三昧。法性清涼乃能普現眾生心水之中。非如世間月也(云云)第二月謂成位故者。指初地位也。
三從次滿下。明第三月念誦中。自分為六。一明結前生後句。二明所住處。三明曼荼羅義。四明結護作淨。五明上中下時分。六明修瑜伽中現瑞。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滿此月已者。指第二月也。行者入持誦者。行者釋入第三月持誦也。
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若成世間說者即是初一月持誦者。初一月一向世間成就也。第二月通世出世間。第三月約世間明出世觀智。故云若成世間說者即是乃至能滿一切願也。
二從所謂下。明釋所住處中。又六。一明山峰義。二明牛欄義。三明河灘義。四明四衢道。五明一室義。六明大天室。
初義。在文可見。
二明牛欄義中。牛是五淨所生等者。或抄云。雪山有香牛。彼牛不食諸穀豆等類。即食忍辱草并諸藥草等。遠離聚落。或十里二十里等(云云取意)今所言五淨所生者。彼牛所食清淨故。所住牛欄隨亦清淨也。天竺俗風以之為第一清淨處。從此地所生柔草等。亦豐茂滋長熏香微妙超絕世間。今行者所住牛欄亦如是真言上乘香牛。不食九種住心之穀味。唯食三密平等之忍草。是即第一清淨。而能增長一切眾生種種善根也。自餘四種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漫下。明漫荼羅義。自可見。
四從作下。明結護作淨等。自可見。
五從藥下。明上中下時分中。日出為上夜半中等者。經舉中夜日出。略初夜。其義可見。
六從於此時中下。明修瑜伽中現瑞中。有地上空中不同。其地上謂大悲開發表相也。空中謂大智平等義相也。餘文自可見(矣)

已上疏第十世間成就品畢

妙印鈔卷第四十三 一交了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七月二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