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六(上半六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一切持金剛者。上來住處成就釋畢。以下付眾成就總句釋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牒經文作屬當。後如來在此宮中下作釋也。此中。初總釋。後梵云。伐折羅陀羅下別釋。於中初釋金剛集會。後然以自在神力下明加持應現相。委細科棟了簡因可聞。
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是牒眾成就總說文。當經說會。大悲胎藏法界曼荼羅海會故。可四重法界圓壇。爾見眾成就別說文先說內大二眷屬見。是文存略不定故。且略被說內大二眷屬歟。若又列眾事為聞者生信見故先舉菩薩金剛二類不列雜類身歟。或又除一切蓋障菩薩等等言等機見隨類身了簡事在之。付其持金剛名字通內大二眷屬歟。事古來尋也△一義云。持金剛名字可通內大二眷屬。其故總別諸相可一具。爾別說文被連內大二眷屬。上總句文不可限內眷屬覺。隨次明妙眷屬解釋無所限見。但別說文內眷屬被立金剛稱事自元金剛名字有通屈兩邊故。彼約別門。總句文付通門一切被名金剛也。金剛名字有通屈事三部五部中金剛一部名字也。雖然通而言之諸尊皆具金剛號故廣通明也。爰以大師十住心論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言金剛者五部諸尊所持法界標幟。獨三五鈷輪劍摩尼蓮華等種種三昧耶身通名金剛。金剛表常恒不動不壞能壞(文)此釋分明也。△一義云。別說經文。已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執金剛等(文)是分明金剛名字偏約內眷屬見。隨而疏家被簡別內大二眷屬時前明諸執金剛一向是如來智印。今此菩薩義兼定慧。又兼慈悲故別受名也(文)此釋意菩薩不名金剛聞。但至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文總句故可通內大二眷屬云義者。此且舉一示一義可得意歟。總金剛名字雖有通屈當段經疏說相約別門被簡別菩薩金剛見。十住心論解釋金剛部中五部可得意。若又因金剛名字廣被釋其義歟。其故彼解釋盡五部名金剛。此時佛部大日可名金剛。經文說相教主法身外明妙眷屬說一切持金剛者等。故盡五部攝主伴不見。爾者可限內眷屬取義也。此引兩邊雖古來異義眾成就總句上通內大二眷屬云義可為本。若限內眷屬總句者此外大眷屬總句文可有之。已不爾。何限內眷屬乎。次十住心論御釋云五部諸尊。云金剛部之中五部也事穿鑿了簡也。又因御釋云事釋顯相不爾。但至云五部故可通教主大日歟云難者大師一處解釋中付胎藏曼荼羅除中台八葉被分別三部見。三部五部開合不同故。除教主大日於眷屬中五部得意事不可有相違。次別說經文并疏家解釋自元為顯通別兩義得意無相違也。他門相承中以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十字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執金剛上讀之。是為住處成就眾成就總別文一具讀列也。但今經文住處眷屬交參事是文亂脫也取義。長宴僧都四十帖中見。此義一往似有其理。隨大師二教論引大日經時。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其金剛名曰(文)是廣大金剛法界宮文屬一切持金剛者上。引之也。但自門古德強不許此義。住處眷族總別說相錯文說之事強不相違。其上自宗深祕意開如來自證功德為住處眷屬故。住處眷屬自元不二體性也。文交參事又此經深旨也。但大師御引證脫如來信解遊戲神變(乃至)菩薩之身為師子座文故強非如他門義歟。隨別釋文同疏家釋也。
次明妙眷屬也。是屬當五成就之中眾成就也。付之所居土釋妙住之境。集會眾名妙眷屬事何生身佛住處眷屬共麁淺擇詞見。誠常途意主伴說聽因果各別也。今法身主伴非如是。開佛德為住處眷屬。菩薩金剛如來悲智德。十佛剎土數量約十智力也。是以下由此眾德悉皆一相一味到於實際故名集會(文)金剛頂經或說自性所成眷屬。或自受用佛從心流出一切菩薩皆同一性謂金剛性(文)當經開題恒沙眷屬鎮居自心之宮等(文)智度論此明眾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所見(文)付之若自性會有因人義者是又主伴因果各別故同常途果主因伴義。爾者如何。答。自性會因人事古來異義故難定。但云有因人義意者適雖有因人先從果向因之人為本故。唯佛與佛義無相違也。若又雖因人已領解佛境界法門人故異顯乘因人也。爾者對辨顯密分別麁妙事無相違也。
如來在此宮中為獨處耶。有眷屬乎。故云此中乃有無邊眷屬常所集會。所謂執金剛等也。已下作釋也。於中從初至所謂執金剛等也總釋也。意顯教主大毘盧遮那心王如來住金剛法界宮時非唯佛一人居。塵沙心數眷屬圍遶羅列義。經說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云解釋意也。十住心論第十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者此明心數妙眷屬。心王所住之處必有塵沙心數。心數為眷屬(文)是脫疏如來在此宮中(乃至)所以然者文移心王所住之處。仍大師解釋易得意也△如來者指教主自性法身△在此宮中者法界宮也△為獨處耶者如解釋者教主法身自性之一佛見。付之大日經會座有四佛歟事一尋也△一義云。今說經之會座有四佛不見。其故教主釋薄伽梵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當段判為獨處耶。仍大日一佛見。眷屬說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見別說文是十九執金剛四大菩薩也。此中有四佛不見。凡金剛法界宮周遍法界土也。四佛又毘盧遮那四智之功德也。於自性會可有四佛條勿論也。雖然隨法門標幟曼荼羅建立不同也。其中今說經曼荼羅約五成就分別故。教主舉大日一佛眷屬明菩薩金剛等不說四佛也。其故四佛心王故。心數眷屬中不舉之。又能說教主可一佛故此中四佛無之。見諸經說相教主有多佛事無之。依此等義門四佛經疏說相共不出之。仍不可有四佛(云云)△一義云。說經會座是法界曼荼羅故。此中四佛不可闕減。付之四佛得意了簡不同也△一義云。教主成就薄伽梵句局五佛可得意也。五佛共心王故對心數眷屬教主處合說也。隨大師指薄伽梵句。釋總明大祕密究竟心王如來大毘盧遮那五智四印。但至為獨處耶解釋者五佛雖不同也獨一法界德故無相違也。今疏末卷五佛四菩薩一毘盧遮那釋。四智四行一身一行判此意也。金剛頂經開題釋五智大我五佛共心王獨尊體見。但至薄伽梵句四佛得意教主可有多佛云難者五佛雖不同獨一法界也。一佛義不可相違也。常途一乘教主佛談三身即一十身具足等。爾者云有多佛不可相違。又以心王心數自受法藥邊諸尊皆能說教主也。依之大師或釋四種法身具陳斯道。或判薄伽梵者總舉塵數諸尊德號。何況以四佛為教主事有何相違。乎△一義云。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經文是說五佛大師釋大日寶幢開敷彌陀天鼓如次配釋此意也。但付之如來加持等文所住器界故。正非說五佛文云義有之。雖爾自元於一文或見器界或大曼荼羅身得意兩邊可有之。故大曼荼羅身得意。義通者此文即可取五佛說文也。一義云。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文四佛并菩薩金剛等可得意。王所主伴待對時以大日為心王。以四佛屬心數一義在之。隨而大師釋一切持金剛者文五部諸尊所持法界標幟判。今疏末卷(第五)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約此現為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故云遍出諸葉間也(文)此釋意四佛四菩薩共名金剛見。以上三義中初義可為正△故云此中乃等(文)上付明教主住處二種成就教主法身住法界宮時獨處歟。又有眷屬歟疑敷處至眾成就句說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故釋故云此中乃有無邊眷屬等也△此中者法界宮可得意△無邊眷屬者一切持金剛者也△所謂執金剛等也(文)付之執金剛者指金剛手一人。等者指餘十八金剛并十佛剎微塵數金剛。不可通大眷屬四大菩薩等(云云)是持金剛名字限內眷屬義通也。一義云。執金剛者十九執金剛等者十佛剎微塵數金剛也。梵本虛空無垢等虛空遊步等者舉上首等伴意故是上義通也△一義云。執金剛者十九執金剛并十佛剎金剛也。等者等眾類也△一義云。執金剛者。總通內大二眷屬。等者等眾類也。是持金剛名字通內大二眷屬義通也△梵云伐折羅陀羅等(文)以下別釋也。於中初釋金剛集會。後然以自在下明加持應現相。初中初釋持金剛者。後由此眾德下釋皆悉集會。梵云伐折羅陀羅。此伐折羅即是金剛杵。陀羅是執持義。故舊譯云執金剛。今謂持金剛。兼得深淺二釋。於義為勝。故隨文便互為其辭。是梵漢對明釋其義△梵云伐折羅陀羅者。是先表梵語也△此伐折羅等(文)以下別舉翻名釋成△此伐折羅則是金剛杵者。是金剛釋也△陀羅是執持義○(文)以下釋執持義此中初舉新舊二名。後故隨下明隨文便互出義△陀羅是執持義者。是初舉梵語示翻名義△故舊譯云等(文)已下踏上出譯語。於中初舉舊譯。後今謂下出新譯△舊譯云執金剛者。是舉舊譯。是即執持二義中取執義云釋意也△今謂持金剛是出新譯中。初正示翻名也△兼得深淺二釋○互為其辭(文)是因顯新譯勝舊譯。意舊譯執金剛手執金剛義故偏限淺略。新譯持金剛通淺深二義也。其故持金剛杵。淺略義。持如來智印深祕義也。隨而演密抄第二云。疏兼得淺深等者。淺謂執持。執金剛杵也。深謂住持。住持金剛印也(文)△於義為勝者歎新譯持金剛言也。其故新譯持金剛含執持住持二義故是勝。舊譯執金剛限執持一義義偏闕故是劣也。凡於執持義強得意時雖可有淺深義言不顯了故一往作此勝劣釋也△故隨文便等者是執持二義一種梵語上新舊不同故。當經中隨文便。或云執金剛。或云持金剛也。若不隨文便者可云持金剛也。持金剛翻名義勝故。此了簡時故字陀羅是執持以下文廣懸可得意也△或一義云。兼得深淺二釋者。持金剛云深。執金剛為淺也。執金剛杵持智印淺深不同故。然舊譯顯經中云執金剛。今新譯大日經中兼含執持淺深二義故云於義為勝。此勝劣對辨餘經與今經待對也。非望執持二義論淺深。仍先義不同也。故隨文便等者。當經兼含執持二義故隨文便用執持二義也(云云)此了簡故字懸兼得以下可得意也。此了簡相應故字也(是大樂院琳俊房義也。但先義可為本)。
若世諦以下約所表明義。於中初舉常途所表。後然此宗下約密宗所表作釋也。是則常淺略深祕兩釋也。
若世諦常途所表則云生身佛常有五百執金剛神翊從侍衛。是常途意也。楞伽經云。善男子。有諸力士其數五百律(文)三大部中戒疏第二云。如五分云五百金剛常隨侍衛(文)行宗記一上云。五分云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侍衛左右(文)此等意也。付之名世諦事△一義云。顯為俗諦密為真諦也△一義云。常途意不約法門所表。只云有五百執金剛故。常世間主伴義門故云世諦。縱雖常途所談約法門標幟說之不可云世諦也。問。若約表法者。常途意五百執金剛神如何可得意乎。答。不見釋故其義難知。或推量義云。表釋迦五百大願歟。一一願皆堅固而成就圓滿得佛位故。是表示五百執金剛神也。或云。表五百塵點歟。
然此宗密意。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以下釋自宗所表中。初明表如來智印。後如是智印下明數量過剎塵義△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者。如來智德堅固不改名金剛義也。
如是智印其數無量。能持此者亦復無邊是初直明數量無邊義。於中。初明智印無量。能持此者等示能持人無邊。凡佛德無邊事顯密共談之。唯識論第十云。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文)。又第十云。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言遍一切處(文。此釋受用)。今疏末卷(第七)云。初云一切智智者即是總舉十方三世如來一切金剛智印。以此同共加持則無所不周。又一切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所集無邊福聚發生無盡大願至薩婆若中究竟圓滿。是故皆得智名(文)凡自宗意。人法一體四曼不離道理故。有法必有人。依之釋能持此者亦復無邊也。
所以然者。以下徵釋也。於中初所以然者者徵釋所由。心王所住以下釋無數。  
  心王所住之處必有塵沙心數以為眷屬付以下御釋有兩邊了簡△一義云。初心王所住之處等明凡位王所。百法論中心王八心所出五十一是也。今者下明果位王所意。因位心王心所至果位時轉成智德也。依之如來具足無邊眷屬也。大師梵網開題。本清則心王體性。塵垢則心數本名(文)此意也。付之五十一心所釋塵沙心數事。一義云。雖五十一心所對境起事無量故云塵沙也。例如雖五根本煩惱。再數之成塵沙妄執△或一義云。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且百法門安立也。是初地菩薩所知境界也。地地轉昇所知之法次第廣多也。仍實可有塵沙心數也△或一義云。心王所住之處等明常途王所。今者心王毘盧遮那以下明祕密王所取義。上云生身佛有五百執金剛神。又智論明內大二眷屬等常途王所也。翻之明此宗深意時云今者心王毘盧遮那等也。
今者心王毘盧遮那成自然覺。已下明果位王所中。初舉心王成覺也。付之心王毘盧遮那者教主法身。是攝四佛四菩薩歟事前段聞△成自然覺者成佛義也。付之△一義云。成自然覺者指本有本覺法爾成佛也。為簡始覺修顯義云成自然覺。常途分別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三智時。一切智始覺。自然智本覺。無礙智始本無二智也。今成自然覺指本有本覺詞也。隨大師開題。釋題額成佛義時。成者不壞不斷不生不滅不始不終之義。此則法爾所成之成非因緣所生之成(文)此意也△一義云。強擇取本有本覺成佛。非簡始覺修顯義。自宗意雖始覺顯本有故云成自然覺也。是即為簡常途正因所生果云成自然覺也。隨大師開題。如來正覺圓滿洞達故曰大覺(文)此意也。付之。今因果相望所明王所共是可法。然釋心王毘盧遮那成自然覺故心王名名人見。仍異因位王所對辨也。是得意有兩邊了簡。一義云。因位王所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故。約法事勿論也。今果位王所可通人法。依之次下約菩提義佛陀義分別之。是則至果位人法一體故約人約法可分別王所。依之約人釋心王毘盧遮那也△一義云。先王所分別因果對辨意。約法可得意也。然釋心王毘盧遮那事證心王毘盧遮那可得意也。故心王猶可屬法也。
爾時一切心數。以下明心數成智印義。於中初明智印持者。後約菩提義下明佛陀菩提兩邊也。
爾時一切心數無不即入金剛界中成如來內證功德差別智印。此初釋心數成無量智印義。付之金剛界中者則指金剛法界宮。彼金剛法界宮古佛成菩提處故。心王心數成覺之處則可金剛法界宮△或一義云。可兩部分別時金剛界了簡。其故兩部分別因果時。胎藏因金剛界果故。今明果位王所時舉金剛界也(云云)但雖有兩部因果分別義。當段必非其義。仍大日經說會金剛法界宮得意可然也。
如是智印唯佛與佛乃能持之。是明如來內證智德故唯佛能持之義。今唯佛與佛者指上所言執金剛等也。上釋能持此者亦復無邊同意也。付之諸執金剛名唯佛與佛事。開如來果位萬德為諸執金剛故也。當經第二卷云。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三昧道(文)疏(第六)釋云。三重曼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此等一切諸佛各於本所流通法門。自說彼三昧道(文)此解釋分明曼荼羅諸尊通名佛見。或義唯佛大日。與佛諸執金剛取或唯佛理界大日。與佛金剛界大日了簡。此等違當段文意也。傳教大師釋云。唯佛者則是究竟妙覺果佛。言與佛者四十一種(文)又云。唯佛釋迦。與佛等覺(文)又云。唯佛釋迦。與佛十方三世諸佛(文)此等釋法華唯佛與佛歟。
約菩提義即有無量無邊金剛印。約佛陀義即有無量無邊持金剛者。以下約佛陀菩提二義釋之。是則人法不同也。佛菩提事。智論八十五委細釋之。是先常途意也。今自宗意四曼不離人法一體上且分別人法不同也。人必具法。法必成人。人法法爾而無有假實不同。付之。當段人法分別事。演密抄意。菩提義金剛印約三昧耶身得意歟。彼釋第二云。疏約菩提等者。雖法與人能所有異。然恐難解。今以曼荼羅釋之。曼荼羅者。聖賢集會之處也。謂於曼荼羅中。若但置印名法曼荼羅。即是約菩提義即有無量無邊金剛智印故。若於彼中置一切聖賢。一一聖賢復各持其印依位而住。即是約佛陀義有無量無邊持金剛者(文)常以0HFA40>字0HFB5E>字等為法曼荼羅。以獨三五鈷等為三昧耶身。今以三昧耶身云菩提義。故釋難解歟。凡付四曼分別人法。相好具足人大曼荼羅。其餘法三等可法故。此一義無相違也。但今人法分別不爾歟。內證功德法門名金剛智印。是即堅固不壞決定不改故名金剛印。非三昧耶身也。爾者難及苦勞了簡者也。
由此眾德以下釋經皆悉集會。於中。初順明。後若少分下翻顯也。
由此眾德悉皆一相一味到於實際故名集會。是釋經皆悉集會義。簡常途多人聚集名集會。今經意如來一一功德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故名集會義釋。付之△一義云。今集會義先約菩提義釋之也。眾德言。上如來內證功德義也。意如來自證德皆窮實際故云集會也△一義云。案經文鉤鎖說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持金剛者者是呼人言也。仍約人集會義可得意也。一義云。可通人法。上舉佛陀菩提二義。指彼云由此眾德等。故但經文雖說持金剛者疏家分別人法故。經文舉能具人顯所具法也。今案之至由此眾德乃至一切集會也先約法釋之。由此眾德言。內證功德法門見故。次然以自在神力已下從法現人明持金剛者集會相見。
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滿即不名一切集會也。是翻顯也。付之自性會有未悟實行因人歟事。一尋也。
然以自在神力所加持故。是明加持應現相。是即從法現人義也。於中初總表神力所加。即從下別示王所所現。付之人法分別上已釋之故。以今文明從法現人義取義難得意云難雖有之。此難不爾。上明人法不同計也。正從法現人義無之。爾者不可成難。或又上來明自性會主伴相。因今文釋加持世界主伴相云了簡在之。此時加持世界三身可云加持尊特身歟。然見今疏前後。或釋法界宮尊特身。或判大日如來尊特相海。心王大日名之。不可云瑞相三身他受用加持身義上明唯佛與佛自證境界。以下釋他受用加持身主伴相取義。演密抄第二云。疏然以自在神力等者。謂如是智德唯佛與佛乃能持之。若諸佛但住如是境界則眾生不能以是蒙益。是故然以自在神力等(文)。
即從心王毘盧遮那現加持尊特身。是明教主法身。若從法現人義者。心王毘盧遮那法。加持尊特身人可得意。付之心王言指法事分明也。毘盧遮那者呼人言也。爾者如何法可得意乎答。此義一旦難得意。但毘盧遮那者是除闇遍明義也。是呼智德言故名法無相違歟。開題云。四境智一對。舍那是智菩提是境(文)例如如來言雖呼人言。釋本覺名如始覺名來。或云如目真如來目無分別智云時名法△現加持尊特身者是人也。上來明眷屬中舉教主事為顯主伴相依義。又為明開總德為眷屬也。
爾時無量法門眷屬一一皆現執金剛身。以下明心數現加持身。於中法譬合三說見△爾時無量法門眷屬者約法門身也△一一皆現執金剛身者約人也。
顯發如來威猛大勢。一義云以眷屬顯教主威德義也。今疏末卷(第九)云。復次汝之心王於諸法明道中。成佛轉法輪時。已有無量無邊金剛智印周旋翼輔共護持之。何況毘盧遮那究竟心王成佛時所有威勢(文)△一義云。從如來一切智智法門現執金剛身云顯發也(云云)。
譬如帝釋手執金剛破修羅軍。是譬說也。此釋智論如金剛三昧下釋也。論四十七譬如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軍(文)。
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各從一門持大空之戰具能壞眾生無相之煩惱。故以相況也。是合說也△各從一門者。各主一種法門故云爾△持大空之戰具者演密抄作持業依主兩釋。持業釋意大空者自證智也。此自證智遍一切故云大空。此大空智破無明故云戰具。大空即戰具也。是持業釋也。此時之字是助語也。依主釋意大空指內證智。戰具者金剛杵等是三昧耶身也。從大空智現戰具故。云大空之戰具。是依主釋也。此意以遍一切處義釋大空名。下十九執金剛釋段大空即是遍一切處也。此意也△學者一義云。大空者。今疏末卷。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文)此意也。是不動諸法而釋大空自宗意覺即事而真能覺智品得意故是云大空也。斷空有二邊故是譬戰具也。△能壞眾生無相之煩惱等者。疏異本無明之煩惱(文)十卷十四卷義釋無明(文)今無相者。上釋薄伽梵能破義。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文)此意也。

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