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十三(下半三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時彼菩薩。上來通序釋了簡畢。已下別序經文釋也。若依大師御意者以上自性身說段。以下受用以下三身釋段也。於中自初至故曰無盡莊嚴藏也一段文付可有交合。此一段文初牒文後作釋。作釋中初釋經文大綱明現瑞因緣。後所謂莊嚴者下正別釋經文也。
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諸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此經文總牒分明也。此牒文初受用等三身說文。所謂初發心已下所化得益也。此得益經文通三身得益歟。限等流身得益歟事。至文處可有沙汰。經文一一義分下御釋分明也。就其付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文。此普賢祕密主事。或一義云。指自性會內大二眷屬上首取義。意自性會菩薩普賢為上首。諸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集會內證會場現毘盧遮那如來瑞相外用三身義說也。所詮對此瑞相指彼自性會。彼此待對可得意也。一義云。塵道世界所現普賢祕密主取義也。意毘盧遮那以加持塵道世界現瑞相身。普賢祕密主為眷屬上首印現義了簡。當段下御釋如是毘盧遮那普於十方一切世界一一皆現佛加持身。是一一身各各有十佛剎微塵數等菩薩金剛大眾(文)瑞相加持身有菩薩金剛身云事分明也。又菩薩金剛中舉其上首依處不同也。上以四聖者定上首(文)又普賢彌勒文殊除蓋障四菩薩為上首。今普賢一菩薩為上首。又諸執金剛中上舉十九執金剛如是上首(文)末卷十(十三)佛剎土諸執金剛皆是上首也(文)今祕密主一人上首義見。菩薩十佛剎微塵數皆是上首義經疏間不見。雖然菩薩金剛法門相對自其道理可有也。所詮隨望依義上首通局重重也可得意也。
毘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乃至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者。毘盧遮那如來能加持自性法身。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當所現瑞相身也。
謂將說此平等法門。以下作釋也。於中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至總釋。此中法譬合三說相分。於法說中正釋復次二段見。但依一義者以下御釋先奮迅示現三無盡莊嚴藏經文釋內總別待對也。故別牒經文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無盡莊嚴藏者謂將說此平等法門故等次第可得意取義。其故上總牒經文廣說三身及得益義。其中奮迅示現三無盡莊嚴藏別他受用身說段故。別屬受用身可得意取義也。
謂將說此平等法門故。是釋初承來上被為瑞相所現起因也。平等法門指上身語意平等句法門也。
先以自在加持感動大眾。感動大眾當經會座眾也。付之於自性會有因人歟事若有因人義者當段感動大眾等釋其意分明也。若無因人義者久已通達菩薩金剛等且現未悟相建立說聽緣起將來為流傳此經示方便相可得意也。但任解釋分明者當經會座有未悟實行因人可得意也。
悉現普門境界祕密莊嚴不可思議未曾有事。普現色身瑞相祕密莊嚴身語意三祕密。不思議言語盡竟心行亦寂義。未曾有希有甚深義也。祕密莊嚴住心得名事。
因彼疑問而演說之。此御釋意下今諸大眾亦復如是○得此一切智智也(文)。准之可得意也。
則聞者信樂倍增深入語義。此會座當機得益義分明也。
如法華序分從地涌出品因緣。此中當廣說之。此引生身所說法華瑞相。為自性法身當經現瑞准據也。凡疏家前後引法華義門付被證當經可有重重子細也。先取諸經要文明三藏義故別不可存由。但於法華當經淺略得意義邊有之故。雖淺深不同也。依可本影相似殊更處處以法華釋當經義理也。若又約深祕以法華直為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義見。此時一一引證正證得意義邊可有之也。就其法華序分總一經瑞相。從地涌出品別本門瑞相也。序品瑞說法入定雨華動地眾疑放光六瑞相也。從地涌出品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盡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文)。
復次普賢祕密主等上首諸仁者。正釋現祕密莊嚴瑞相加持境界總感動大眾義釋。此復次釋一切集會中普賢祕密主等從身流出菩薩金剛等久已通達人故。為始行初心菩薩現神變加持瑞相義釋也。普賢祕密主等言菩薩金剛乃至外部諸尊何上首眷屬不同故。普賢祕密主舉菩薩金剛上首。等言等外部世天等可見也。若又大眷屬以四聖者為上首。內眷屬十九種金剛乃至十佛剎土諸執金剛皆是上首義故。今舉普賢祕密主二聖等餘歟。就其經雖被說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諸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於此經宗菩薩金剛上首義。依處通局重重故。依此義門安等言可得意。
即是毘盧遮那差別智身。於如是境界久已通達。此普賢祕密主等內大二眷屬。毘盧遮那內證一法義分明也。上十九種金剛釋段然此毘盧遮那內證之德○引證攝眾生(文)四大菩薩釋段亦是毘盧遮那內證功德釋。乃至金剛頂經自受用佛從身流出無量菩薩皆同一性謂金剛性(文)當段其意同也。
然此諸解脫門所現諸善知識各引無量當機眾。同入法界曼荼羅。為饒益此初入法門實行諸菩薩故。如來加持奮迅示現大神通力也。然此諸解脫門所現諸善知識者。一義云。即瑞相三身取義。意普賢祕密主等久已通達內證無二內大二眷屬故。瑞相加持神變初入法門為實行菩薩也云釋意趣(云云)一義云。今善知識指上普賢祕密主等了簡也。意內大二眷屬久已通達人各具足引攝眾生妙用也。為彼各引無量當機眾實行菩薩。毘盧遮那如來現瑞相加持境界取義也。付云解脫門所現。一義云。解脫門即指毘盧遮那法身體。自彼所現諸尊也。故釋解脫門所現取義也。常指佛果名解脫道故。今毘盧遮那果滿體性釋則解脫門可見也。一義云。此所現善知識等。令眾生得解脫一門故釋解脫門所現諸善知識取義。或一義云。解脫門內證法門位。自此法門身現處羯磨身故解脫門所現諸善知識得意事有之。
各引無量當機眾。凡自性會實行因人有無事。古來所論也。隨而當段文兩邊了簡見。若有因人義者。即自性會當機眾可得意。若又無因人義者。引塵道世界當機眾令悟入自性會法界曼荼羅義可得意。故同入言隨義引入悟入兩邊可得意(云云)或一義云。法界漫荼羅取隨他法界宮。彼隨他法界宮當機眾實行菩薩故非自性會了簡事在之△此初入○通力也(文)此釋成瑞相所現得益相。是又本質會座有因人義者。為自性會始行初心菩薩現感動大眾瑞相身可得意也。若又無因人義者。饒益塵道世界實行菩薩為悟入自性會漫荼羅示現大神力可得意也。
如師子王將欲震吼必先奮迅其身呈現材力然後發聲。是譬說。文相分明也。此譬說文。涅槃經第二十七師子吼品第十二文依也。
如來亦爾。將欲必定師子吼宣說一切智門故。先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此合說分明也。如來當經教主心王如來。則譬先師子王。必定師子吼宣說一切智門以如義真實語說內證一切智門義。當彼譬說然後發聲也。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合譬說奮迅其身呈現材力等可得意也。譬然後發聲合說文不見。隨而現瑞相必為宣說一切乘自心成佛義故義可得意。其上法說御釋因彼疑問○深入語義(文)尤當然後發聲義也。
所謂莊嚴者謂從一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威儀無非密印。從一平等語普現一切音聲。如是音聲無非真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是別釋即以三密平等義。被顯莊嚴義也。所詮普門應現色相音聲及所起心念大少粗細重重以被釋成莊嚴義。高祖住心論(第十)嚴者具種種德。言以恒沙佛德塵數三密莊嚴身土。是名曼荼羅(文)准之。三密莊嚴義可得意也。就其一平等身語心舉能現體。一切威儀音聲本尊即當所現無盡莊嚴。凡獨一法界體印現一切差別德相事。末卷(第三)云。而言悉現如來身者。明本跡共不思議加持不二。豈欲令獨一法界作種種形耶。行者如是解時。觀毘盧遮那與鬼畜等尊其身平等無勝劣之想○(文)△普現一切威儀(文)一切威儀若奮迅示現三無盡莊嚴藏文通說三身取料簡通者。即十界色相威儀可得意。若三身中限他受用意者。報身上無量色相威儀可得意。私云。三身通說得意事。付疏家了簡歟。二教論解釋意時彼菩薩已下瑞相經文他受用注故△私云。瑞相三身者。他受變化等流也△如是威儀無非密印(文)是以一切色相威儀為內證密印義分明也△從一平等語○(文)此無盡莊嚴義。能現所現待對分明也△從一平等心○無非三昧(文)一切本尊者指無量心密也。就其本尊名字限意密歟通三密歟事。大師表本尊義立一科。我本來自性清淨心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釋。今疏下如行者本尊三昧中說有顯形男女等相及普門示現六趣之身。恐諸行人不了心因緣生故。於寶王心性而生戲論(文)。說本尊三昧品疏(二十卷)御釋。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者直所尊之義也。尊亦云自尊。謂自所持之尊也。然彼行者猶身印真言及觀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文)。此等御釋一具以心密為本尊見。此意凡佛法大宗以心為本源故。諸教雖淺深不同也。皆萬法唯心為極談。自宗意當經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說。疏家此品統論經之大意。所謂眾生自心品(文)誠以意密為本尊事。此心密本來自性清淨最勝最尊得本尊名字事其道理分明也。但自宗實義本有三密為宗。色心實際談為極。故本尊名字可通三密也。故上御釋若諸行人○一切法界門也(文)下於薩般若平等心地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此一一本尊身語心印皆是一種差別乘也(文)。又本尊三昧品經文(第六)令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觀緣本尊形故。即本尊身以為自身無有疑惑而得悉地(文)又十八會指歸云。此等文或通三密名本尊。或身密為本尊義相分明也。故不限意密云事分明也。就其當段三密中意密別釋本尊事。雖三密平等也且以心密為本義邊以可得意歟。若又通三密故隨所不同歟。或一義云。以九識配三密時前五識身密。第六識語密。第七識意密見。彼第七識第九識理第八智此理智和合處位故。即心內羯磨身。是釋本尊取義事雖有之當段意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云。一處御釋我本來自性清淨心釋故。心意識分別時第七識名意為由理智和合位意密本尊義取事難得意。又三密各別意密也。而理智和合羯磨身取事。若理往復展轉相替常了簡也。
然此一一三業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嚴也。此無盡義釋也。經文說無盡莊嚴。而釋先舉法體釋三祕密莊嚴義。次彼以三業無邊際不可度量義被釋無盡義也。此中三業差別之相者遍法界常恒平等三密也。雖然三密性相宛然同同相似被釋差別之相也。高祖釋善差別。龍樹判平等平等。一皆無有別意。各攝諸法故。然終不雜亂。此等意准可得意△故名無盡莊嚴結上。
如來祕密。已下引證也。於中。初總證身語二密無盡。後然後已下別說意密無邊際義。
如來祕密慧經云。除蓋障菩薩於法會中。十卷義釋并十四卷義釋故名無盡莊嚴藏如來祕密慧經(文)云依此義釋文者。如來祕密慧結釋非經題目見。今疏末卷。金剛喻如來祕密慧也(文)。順彼三無盡莊嚴藏如來祕密慧取義事。一旦無相違。其上現流布經中此經文不見。故直如來祕密慧經名難見者也。此義者。所指經云智論第九引證密跡金剛經文。并諸佛用集經文可得意歟。此二經文大分今相似也。但今上結故名無盡莊嚴也。次如來祕密慧經云釋。故經名見。演密抄牒如來密印慧。今疏文言不同也。雖然。經名見。他門人師如來祕密慧經決之釋。又真言問答同為經題。般若寺御抄如來祕密慧經引。此依文字相似展轉書寫誤歟。開元錄此經一部二卷。未得其本(文)。此意有譯無本經見。所詮處處釋文為經題事治定也。有譯無本經故至震旦不流布。雖然疏主三藏於西天有御披覽引證歟。兩本義釋今疏相違故。彼智儼溫古再治時相交多人詞故難依用也。智論所引密跡金剛經文意不全同。又諸佛用集經即對告眾說文殊。今說除蓋障菩薩。故不同也△除蓋障菩薩於法會中(等文)。此經文御引證意趣初如來色相音聲無邊際義證身語二密無盡義。天女入定義為意無盡莊嚴藏證。就其此經文准證正證間何耶事。先此經顯密間難定。真言問答引此經文。問。身口二業遍空之義是即爾。意業遍何。答。除疑天女心行無量。即心業遍義。問。何故天女三昧之心為佛心業。答。即大日世尊加持身故。此天女心已亦如是。況如來心(文)。此意以除疑天女釋大日如來加持身。然者顯密間說祕密義見。就其當段他受用身釋段也。今經文直說他受用身遍相取義正證可見歟。但文顯相目連對揚。他方佛土待對。變化身他義見。故以應身遍相例明受用無盡。御引證意趣見。殊更天女三昧義異類身故。他受用身難得意。
欲知佛身量故。令大目揵連尋之。此約佛身說身語二密無邊際義也。於中初令目連觀知佛身量。後除蓋障菩薩自觀察。何不知邊際義被說也。佛身量者變化身者丈六卑少形可得意。彼天台目連音不窮竹杖長不量釋。又無邊身菩薩不見如來頂相義分例可得意。又以目連令觀察佛身量事。如來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德在之故歟。
目連上至梵宮猶睹如來。若對目前佛身威儀說法音聲與本無異。乃至盡其神力往詣他方佛土亦不異梵宮。私云。色界四禪也。
爾時除蓋障菩薩及以目連不能測故。即自往觀察過十方各如恒河沙世界。皆見如來不起于座而演說法。乃至周極十方盡其神通勢力亦復如是。是除蓋障菩薩直以神通力觀察佛身量義分明也。
然後還歸。方見除疑天女。去佛不遠見入於三昧。便作是念。我聞此天女通達無量三昧門。我當觀之。今住何定也。已下以除疑天女三昧妙用。被證意密無量義也。是又除蓋障菩薩以神通力測量天女所入定。其身量非所及義分明也。
又盡心力觀之。不測其心所行之處。如來身語周遍盡神通力對欲測量。今天女三昧又盡心力觀之被說也。
聚集無量天鼓。一一皆如須彌山王以神力同時發聲。欲令出定而不能得意。一一如須彌山王天鼓聚集事也可得意。
乃至佛言。我未發菩提心時是天女已能住此三昧。乃至言略中間。引證如來印許文也。
即是無邊際義也。此三業無邊義被結。疏主御釋也。
如是毘盧遮那普於十方一切世界一一皆現佛加持身。是一一身各有十佛剎微塵數等菩薩金剛大眾。此諸大眾諸根相好亦復無邊。如胡麻油遍滿法界。於中無空隙處。又如國王有大庫藏。若須示人則自在開發而陳布之。故曰莊嚴藏也。釋初被指如是處當何文處耶事。一義云。如來祕密慧經如來色相音聲天女三昧無邊際義指料簡。此如來祕密慧經正證取義通也。一義云。指上所謂莊嚴者謂從等初文段取義。後義吉。凡付此釋段或別譯莊嚴義了簡。或上釋毘盧遮那所現瑞相佛身無邊際義。當段明彼眷屬周遍了簡。毘盧遮那能現自性法身。一一皆現佛加持身所現瑞相身即他受用身當也△是一一身各有○(文)此一一尊等具剎塵眷屬釋主伴無盡△此諸大眾諸根○(文)諸根即眾生身分。相熙怡忿怒等相貌。好相上端嚴眾妙義也。釋摩訶衍論釋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文)。准之諸根相好義可得意也△如胡麻油(文)被舉周遍譬也。金剛頂經滿此佛世界猶如胡麻(文)。大師無盡莊嚴次第胡麻箕中實充滿無空隙義。彼實油遍二義釋。可見彼△又如國王○(文)已下以譬說釋藏義也。國王能現自性法身。大庫藏所現一平等身語心密。自在開發等即現三無盡莊嚴義。文相分明也。依此解釋。莊嚴之藏依主義可得意。
復次此諸大眾但以佛威神力故。得見如是不思議境界。此自性會感動大眾人受如來加持。如此普門境界祕密不思議不可思議未曾有三無盡莊嚴藏逮見。捨加持時隱沒金剛心義釋。下釋段復次如來所現○神通瑞相也(文)准彼可得意。就其於自性會有因人義通者。先付因人作此釋可得意歟。若無因人義意者。久已通達人作未悟相可得意。或一義云。此諸大眾者指上他受用眷屬大眾取義得意事在之△如是不思議境界者三無盡莊嚴藏不可思議境界也。
如來若捨加持即不現前。非其自心限量之所能及。此神變加持釋段譬如幻師○即事而真無有終盡(文)。准彼可得意也。
如行者。已下被釋行者得益相也。就其。他受用身當機得益可得意歟。然者以下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意先能所待對加持感應義釋可見歟。以父母生身見十方佛土義。契當經此生滿足說相也。菩提心論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文)真言行者一生頓悟義今不始處也。若約未來行者作此釋得意。真言行者三密修行時如是見聞未曾有境界義可得意也今疏(第三)云。且如行者於瑜伽中以自心為感佛心為應。感應因緣即時毘盧遮那現所喜見身(文)此意也。
如行者內修般舟三昧。外蒙神力護持能以父母生身見十方佛。已下釋行者得益相。初釋見佛義。次舉聞法益。後約四不生作釋也△般舟三昧者此翻佛立三昧也。真言行者得除蓋障三昧時逮見無盡莊嚴曼荼。胎藏四重法界曼荼聖眾現前。佛立三昧得意也。智論第二十七云。復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薩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身不動搖。是名菩薩位(文)又論第四云。得般舟般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是時名阿鞞跋致(文)。又天台止觀第二。常座常行半行半座非行非座四種三昧之中第二常行三昧義釋。常行三昧者。先明方法。次勸修。方法者。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佛立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晴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文)昧雖顯密事殊。釋義之姿相似者也。
如晴夜無雲仰睹眾星。聽聞法音了了無礙。是譬說也。付其即事而真道理。不動譬說即法說義得義也。此時眾生當體即畫作薩般若平等心地四重法界眾星可得意。末卷(第四)土曜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蓮華眷屬。金持左方金剛眷屬。木持上方如來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諸明(文)。此以眾星配曼荼羅聖眾解釋也。
然此境界由行者心淨故生耶。由佛加被故生耶。以下約自他共無因四不生釋行者觀想也。四不生事。中論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文)。
若由內心即是從自性生。若由佛力即是從他性生。悉皆不異外道論義。是明自生他生過失。從自性生可同外道從內我生諸法計。從他生可同彼自在能生梵天所作計外道見。故云悉皆不異外道論義也。
以自他無故和合亦無。此簡共生。又復非無因緣而得成就。凡佛法因緣為宗。故簡外道無因生釋非無因緣而得成就也。
  何以故。內因外緣隨有所闕即不現前故是釋非無因由也。
當知如是莊嚴之相顯時無所從來。隱時亦無所去。畢竟平等不出於如故。是不壞無盡莊嚴加持境界隱顯去來相。而不出阿字門畢竟不生理義釋也。上緣謝即滅機興即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解釋此意也。又末卷第八云。又此經宗即於本座受請。還以不來相而來至此道場。不同粗方便中有此彼之相(矣)又下云。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當知感應因緣所生方便亦復不出阿字門(矣)。

大日經疏第一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