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三十二(下半二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上來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釋終至喜心生此障也了簡畢。已下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至乃至可得成辨也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若得此者乃至同等住釋。次當發五神通釋。次獲得無量語言音陀羅尼釋。後知眾生心行釋。大四段不同也。
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爾時於自心中。常見十方一切諸佛妙相湛然。如觀明鏡。乃至於諸威儀去來睡寤皆不離如是佛會因緣時諸聖者常以勝妙方便啟悟其心。梵音慰喻為決疑網。行者隨聞隨喜悟已網障隨除。不久成就一切佛法。故云若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猶如淨月雖體無增減然亦明漸漸增乃至第十五日方能動大海潮也。此初若得○同等住經文釋。此中初正釋。以其自覺心故下明非初地之證理究竟事也△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文)。此釋初上被承來也△爾時於自心中乃至(文)。此則與諸佛菩薩同等住釋初所同佛菩薩皆行者心佛義釋。誠存心外法不可成立諸佛菩薩同等義。真言行者自心中照了一切事。菩提心論云。此觀若成十方國土○滿足普賢一切行願(文)。今疏末卷云(十六)以於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會大海十方通同為一佛土。唯自明了他所不見。故名祕密曼荼羅也(文)。此等意也△付之經諸佛菩薩同等住(文)然釋常見十方一切諸佛(文)。釋且付勝先舉諸佛兼菩薩可得意歟△一義云。自宗意。付曼荼羅聖眾諸佛菩薩金剛二乘雜類等不同雖分別通皆稱佛。今疏末卷(六)云。三重曼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文)仍今經說諸佛菩薩疏通一切諸佛御釋。一。同開見自心圓明。地前名纔見地上名常見事。菩提心論云。當觀圓明乃至則入菩薩初地(六)今初地行相御釋故(文)。云常見十方一切諸佛等也。一。心內所見諸佛三身分別事。遍明鈔報身取義。誠地前感見應身地上感見報身。法身唯佛與佛境界故。今初地菩薩三昧感見佛體報身義分明也。但實初地菩薩心內德四種法身一曼荼羅諸德不可闕減。故實不可限報身也。△如觀明鏡者。行者圓明心地現諸佛妙色。譬世間明鏡現一切色像御釋也。疏三云。今此真言門中以如來三密淨身為鏡。自身三密行為鏡中像因緣。有悉地生猶如面像(文)。又末卷(第九)云。性本淨猶如明鏡澄然清淨無有穢濁而能普現眾像。當知此像不從鏡中生。不從外質生。不共生。亦非無因緣有。種種戲論皆不相應。亦復不可執取。乃至當知即像是鏡。即鏡是像。若能如是解時即見諸法實相知心自性本無染污也。以此如鏡之心鑑如心之鏡故。說心自見心心自知心。智與境無二無別○若與此相應時即於普門曼荼羅得除蓋障三昧。能為一切眾生作無比利(文)。凡自心境中佛身觀見事尤有深意。疏末卷(十一)云。於鏡曼荼羅大蓮華王座深邃住三昧者又此境中如有窟像。觀此窟甚深中有如來在此窟中深邃而坐之也(文)。梵網開題云。若能入觀早得無我大我。大我○深祕義(文)△乃至於諸威儀○(文)已下三業四威儀皆不離佛慧因緣義釋。一。於初地菩薩有睡寤不同歟事△一義云。睡眠是第六識相應地上菩薩上不可有之。隨法相淄州釋云。除五蓋障故無睡眠(文)。今既初地菩薩除五蓋障故仍不可有睡眠義。其上睡眠是三界中欲界繫法也。上二界尚以不相應。然今去來睡寤(文)御釋事一切時不離佛會因緣義被釋時且容有釋作也。實不可有睡眠義也△一義云。今御釋分明去來睡寤(文)。又智論七十三明阿毘跋至菩薩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乃至夢中亦不行十不善道(文)。既云夢中。阿毘跋致位可有睡眠見。又高祖慧果德行御釋時。若行若座道場即變。在眠在覺觀智不離(文)青龍和尚外跡。阿毘跋致菩薩見。付法傳下云。般若云。所謂阿毘跋致之相即是當之也(文)。但三界分別事。初地菩薩居欲界時何無睡眠義哉。次淄州除五蓋障故五蓋障今非五障(云云)。依眠得道事。不思議疏下云。何以故。睡眠自作本尊三昧睡故。本尊息即是真言故。若如是睡者塵沙三昧從睡得故。恒沙功德從睡得故。恒沙功德從睡悟故。睡覺不離佛海故。此人即是金剛法界宮中人也(文)△皆不離如是佛會因緣(文)。此可有二意。若淺略義諸佛菩薩親近。不離如是佛會因緣御釋可意得。深祕義不思議疏下。若深祕釋者既自作本尊。何時離佛海(文)可此意△時諸聖者○(文)此蒙心佛示悟方便轉入無量法門義釋△勝妙方便(文)成六塵境界。以種種三業開示行者義也△梵音慰喻等(文)。此無量勝妙方便中先音聲一種舉被作釋也△行者隨聞○(文)此正明行者得益。隨喜即行者信心相也。釋摩訶衍論信十義釋中五者隨喜義。於他勝行發起同心故(文)△網障者煩惱網譬也。疏末(第七)卷云。如天帝釋以微細縛縛阿修羅王置忉利天。起念欲還時五縛已在其身若息念時縛自除解。若彼旬罥網復過於此百千億數。何況業煩惱無為縛等耶(文)。所詮以繫縛眾生義煩惱被釋網障也。即今五蓋障當也△付之得除蓋障三昧。於初地菩薩如是聖者勝妙以方便決疑網除網障等義相難得意者也△付之一義云。自元初地不極義故於初地已上又如是有斷惑證理義也。遍明鈔即順常途教門施設取義。今云。於除蓋障三昧已得位。得此三昧次第展轉被作釋也。網障隨除等義正得除蓋障三昧復重如是決疑網除網障等義不可有之△成就一切佛法者初地證理也。一切佛法成就故諸佛菩薩同等住也△故云若得○(文)此釋合經文△當知行人○(文)是上結成彼梵網經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文為本據被作此釋見。不空御釋(義決)。從初發心便成正覺常住佛乘智用無礙。能於十方作大佛事。是人即名真住佛乘入佛位者。故梵網云。眾生受乃至真是諸佛子(文)此意。位同大覺也初地德相見。其故從初發心御釋故今又然也。未卷(十四)云。如來意密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如意者當知。是身口亦如是。今此菩薩亦能知之。當知是位同大覺。為欲度眾生故示為菩薩。而相起發也(文)是被釋初地祕密主德也。太賢古跡。梵網位同大覺已經文釋發心滿位。即約十信滿位見。仍前義異。付之位同大覺已義相。若初地不極義分同義可得意。釋論釋十地菩薩一分智用與如來等(文)可准知彼。若即極義初地佛果所證同故位同大覺御釋可得意△以其自覺心故○(文)此初地非究竟事釋。於中法譬待對分明也。付之若初地不極義於初地自證一分開故名佛。然非究竟滿位故然非究竟等御釋可得意。經意。且初地菩薩一分證理被歎時說則與諸佛菩薩同等。雖然非醍醐妙果三密源故釋然非究竟等也。若無簡別因果相亂以初地為極果謬可有之。故被作此御釋也。演密鈔第三云。疏然非究竟等者此通妨也。謂有妨云。既言自覺心故便名為佛。佛者覺滿義。既稱覺滿何不作諸神變普現莊嚴耶。通釋云。然非究竟妙覺○不應未滿謂德執初心為究竟。故云非究竟等(文)。凡諸聖教說菩薩次位事。初後明昧因果不同為不相亂也。十住心論第九所引清涼釋云。七令知地位者。乃至或得少為足(文)今此意也。若初地即極意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自證圓極可位。今疏末卷。謂覺自心從本已來不生即是成佛而實無覺無成也(文)。是即菩提實義自證極位以謂覺自心等釋。今以其自覺心故其意同也△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者。初地一位雖自證圓極成佛外跡可待所化機淳熟故。未唱眾生前化他正覺故。然非究竟等云也△猶如淨月(文)。此譬說依智論意見。付之譬說文准。法說可有兩邊意。若不極義淨月體無增減。位約本有俱時諸德圓備義也。明漸漸增十地轉昇義。乃至第十五日合第十一地所見圓極位可得意也。若初地即極義淨月體無增減位初地圓滿自證義也。可當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位。疏(第二)指初地菩薩毘盧遮那具體法身故(文)。此意也△然亦明漸漸者合二地已上化他勝進可得意也。上法說別本有諸德圓備義不明之。何譬說舉之乎。其上然字起盡分明也。意。法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譬當猶如無增減。法然非究竟○位譬當然亦明漸漸等。智論九十四云。如月十四日十五日雖同為月十四日不能令大海水潮。菩薩亦如是。雖有實知慧清淨未能具足諸佛法。故不能動一切十方眾生。月十五日光明盛滿時能令大海水潮。菩薩成佛亦如是。放光能動十方國土眾生(文)潮(文)玉云。潮(卓遙切)海水逆上也(文)。十地十六生等配釋事。又行者猶與如來共同等住。即能以方便力起五神通。已下釋當發五神通經文。於中初上承來則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經文。即能以方便已下正釋當發五神通文△能以○神通(文)方便力能化方便。五神通所化通力也。五通事。智論第五云。五通者如意。天眼。天耳。知他心智。自識宿命(文)。如意者神境通也。神力自在如意作法界化。智論同卷云。云何如意。如意有三種。能到轉變自在聖如意。能到有四種。一者身能梵行如鳥無礙。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沒彼出。四者一念能至轉變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軍轉變極久能不過七日。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聖如意者。外六塵中不愛不淨物能觀令淨愛。淨物能觀令不淨。是自在法。唯佛獨有。是如意通從修四如意足生△(文)天眼者。智論同卷云。問曰。若是諸菩薩功德勝。阿羅漢辟支佛者何以故讚凡夫所共天眼小功德。不讚諸菩薩慧眼法眼佛眼。答曰。有三種天。一假號天。二生天。三清淨天。轉輪聖王諸餘大王等是名假號天。從四天王天乃至有頂生處是名生天。諸佛法身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名清淨天。是清淨天修得天眼是謂天眼通(文)△天耳者。智論云。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憶念種種聲是名天耳通(文)△宿命通者。智論云。云何識宿命通本事。常憶念日月年歲至胎中及過去世中一世十世百世千萬億世。乃至大阿羅漢辟支佛知。八萬大劫。諸大菩薩及佛知無量劫。是名識宿命通(文)△他心通者。智論云。云何名知他心通。知他心。若有垢若無垢自觀心生住滅時常憶念故得。復次觀他人喜相嗔相怖相畏相見此相已然後知心。是為他心智初門(文)△付之今六通中漏盡通不舉事。付之三義△一義云。十地有惑義故。初地菩薩究竟不盡微細妄執煩惱漏。故不舉漏盡通也。智論二十八云。通是菩薩所得。今欲住六神通是佛所得(文)仁王經(上卷)云。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逕十方四無量心四辯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文)。此意也。許分得菩薩上可具足六通。故大品般若菩薩住六神通(文)△一義云。上除蓋障三昧是漏神通故今除漏神通被說獲得五神通也△一義云。真言行者煩惱即菩提覺故別不立漏盡通。然開六通事。煩惱即菩提覺號漏神通也△又義云。今五神通者別天眼天耳等非五神通。以五智通達義號五神通也。大日經不捨於此身逮得神境通文付。彼神境通非五通隨一神境通。真言行者云即身成佛上起神變不思議自在神通大用名神境通可准知也△私云。道範一義。今五神通說可見六神通。然今化他約故五神通說漏神通不取歟。漏神通自證斷惑故(云云)。
不動本心遊諸佛剎。現種種身語意興種種供養雲。以無盡大願廣修諸度。此雖不現無盡應用然不動實際義釋。疏末卷七云。不動實際雖善巧方便無所不為然非佛所作。雖普門異說。而但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等(文)大日經開題云。不動實際巧施方便。不毀法性能說假名(文)又末卷(十四)云。如毘盧遮那住菩提心體性種種示現普門利益。種種變現無量無邊。雖如是垂跡無窮盡能實常住不動。亦無起滅之相猶如車輪雖運轉無窮而當中未嘗動搖。由不動故能制群動而無窮極也又云。如師子王在深窟中安住不動。有時出穴頻申奮動。乃至安住如是其深密藏之中。若非如來加持神力則微妙寂絕不可得示現。今乃示現無盡身口意種種形聲。遍滿法界。即是諸佛奮迅也(文)所詮身心不動爾無邊妙用示現是則諸佛菩薩自在神通也。高祖當經開題。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及不二力之中不二本法乃至難思之本變化之深故(文)△遊諸佛剎(文)依常途意者初地菩薩百佛世界奮迅等也。自宗意可盡無餘世界也△現種種身語意乃至供養雲(文)此三業即供養雲可得意。上御釋以無量身口意供養恭敬。為聽法故(文)△以無盡大願無盡大願(文)者指十大願及百萬阿僧祇大願也△廣修諸度者六度十度等無量度門也。所詮現種種身語意等供養無量善知識義。即當上求菩提。菩薩萬行不出此二利。付之無盡大願即誓願位。即可屬菩提心。廣修諸度大悲萬行可當也。疏二十地釋段可有交合。
復由意根淨故。上承來。凡神通心通用也。故指上五神通。意根淨有御釋也。隨上不動本心遊諸佛剎(文)彼本心者是意根淨義也。當經開題。神變者。不測曰神。異常名變。即是心之業用。始終難知(文)。付之天台等意。六根淨位相似即位得之義判。然者地前十信位得之見。今初地菩薩上於釋此德。誠六根清淨證理實地上可有之。地前分可有此義歟。實不證真理不可得法清淨。仍地前比觀觀察可分。今疏末卷。以色心皆入阿字門故。即知心性本寂猶如虛空。乃至對法華經即是六根清淨位人。約涅槃經即是池珠影現時也(文)此意。自宗初地見諦位被對合法華六根淨義故。法華意六根淨實義可有初地見。
次得解無量語言音諸陀羅尼。此先總釋獲無量語言音陀羅尼文。經無量語言音舉所知境陀羅尼能知心約總持不妄可得意。智論九十七云。一切眾生言語三昧者。得是三昧故能解一切眾生語言(文)此意也。付之瑜伽佛地論等文義忍咒釋四種陀羅尼。其中今云解無量語言音。故先約陀羅尼可得意歟。但次御釋皆曉其旨趣(文)。爾者廣通文義可得意。法華義疏第五云。般若有聲聞心名道品。有菩薩心名陀羅尼。在佛心名薩般若。故知陀羅尼即般若。般若即一乘(文)所詮陀羅尼者菩薩心文義等一切法總持任持憶持不忘云陀羅尼也。
且如一世間中。此釋無量語言音陀羅尼義。先舉一世界釋無量言音。如一世界等例明餘世界也。
  三十六俱胝趣。此有二義△一義云。三十六俱胝趣但可限欲界。今疏末卷(十一)云。如大乘中說。欲界有三十六處。謂寒熱地獄各八。共成十六也。又四大州。此四州又各有二隨州(合十二州並前二十八)。及六天并傍生鬼(合三十六。文)。此意大乘義欲界開三十六趣見。又上御釋毘婆娑說有五道。摩訶衍人多說六道。如是廣衍乃至此世界中已有三十六俱胝眾生趣。何況十方一切世界耶(文)。此等御釋末卷三十六俱胝以分別為本得意。皆約欲界內可得意也。隨次下以如是眾生嗔行偏多(文)性相意。皆嗔唯欲界釋故三十六俱胝限欲界義分明地△又一世界云可約欲界。疏末卷(五)云。此是摩醯首羅天。於一世界中有大勢力。非三千世界也(文)。此意非一世界言指通三界△一義云。今三十六俱胝通三界可得意。演密鈔(第二)云。三十六俱胝者。起信疏云。問。六道如環巡歷行相如何。答。共三十五種。所謂三途四州六欲天。此界十三處并色界十八天處無色界四天處。如是三十五處生死輪轉。今開修羅即三十六俱胝。此意通三界釋之。一世界言欲色無色三界總一世界可得意。一大三千界對他三千界云一世界也。但末卷三十六俱胝分別。彼分明欲界御釋故無異義。今三界中別不云欲界。凡三十六處分別有兩邊中末卷欲界釋開三十六處義。通三界開三十六俱胝義見。爾者邊邊性相被顯歟。何限欲界哉。隨上御釋分明大小乘五道六道分別作。如是廣衍(乃至)。此世界中已有三十六俱低眾生趣(文)攝三界為六道。已六道中開三十六俱胝見。但嗔行偏多等御釋總貪嗔等三毒相御釋故嗔假限欲界不可成相違。其上成實等上二界亦應有嗔判。仁王經滅三界嗔等煩惱(文)仍無相違。此事論義也(別有之)。
隨彼上中下性種類若干方俗言辭各各差別。此常如剎利波羅門毘舍首陀等隨種性勝劣。依上中下有不同彼言辭又釋差別義。若干方俗者於天竺中五天方俗不同等也。
皆曉其旨趣應以隨類之音。此各各同彼言音義也。
如一世界者一切世界亦如是也。上一世界限欲界義一切世界可指色無色等。若又上一世界通三界他世界指三界可得意也。
梵本嚕多是大聲。囉尾多是小聲。此大聲小聲長聲等分別御釋文因處少難得意。依之智證鈔此一段文其意未詳(文)△學者義一切世界無量言音中先舉梵本顯言音大小等有無量差別義取義△嚕多乃至(文)。此大少分別也。
涅瞿衫者是長聲。又兼多聲。此一種梵音明長聲多聲含一義。付云多聲△一義云。涅瞿衫為長聲。先一義云。此外具足眾多義。具依難舉云又兼多聲也△一義云。多聲者諸物等取義也。意。涅瞿衫者一切等梵音也。常如曳南曩等梵語云。多聲△或一義云。上如大聲小聲等含多聲一音可有之。此中第二義宜也。
所以具足言之。欲顯總持境界無所不了付之一義云。此上大聲小聲長聲多聲等音聲不同舉具足故御釋取義。意。總持智慧了一切故為顯此義付所知言音大聲小聲等舉種種音聲云事也。
對此方文字難以具翻也。凡梵字梵語一字聲含無邊義故對震旦語法難具翻義也△或一義云。具足言等者。意。別此云時於同言音雖有大聲小聲等不同具足如是諸音說無量語言音故是云具足言之。總持境界了一切故。所知境界說無量語言音。故欲顯總持境界等有御釋也。對此方文字等者別別難具翻云意也。故經總束譯無量語言音云意也。
以得陀羅尼故能知一切眾生心行。已下釋知眾生心行經文。以得陀羅尼故者是上承來。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者覺知眾生心行相義也。
謂如是眾生嗔行偏多而貪性薄。或如是眾生貪行偏多而嗔性薄。乃至通塞之相無量差別。是正釋眾生心行差別義。就其初地菩薩所知心相廣可通染淨。仍當品末經文如實遍知一切心相(文)。就彼心相言。上窮無盡法界下盡眾生界舉種種染淨心相然今就貪嗔等。妄心被作釋意如何。答。一義云。今先被得所化生界心相時舉妄心。所度生界是為妄心面故。一義云。且眾生心行先妄心為本故雖被舉貪嗔等實廣可通染淨。故如釋論道種智中廣明(文)。彼道種智釋意廣明人天三乘等根性也。智論二十四云。性智力者。佛知世間種種別異。乃至是多欲。是多嗔。是多欲嗔。此多癡。是多癡。是多嗔癡。是多欲嗔癡。是薄煩惱。是厚煩惱。此論釋貪嗔癡三毒具被舉之。今舉貪嗔二種。乃至處癡煩惱乃至八萬塵勞具悉可得意也。乃至染淨等心行廣可得意也△通塞者。此眾生何以法門可得悟。以何法門不可得悟。隨機根量不同云通塞也。天台止觀第七云。識塞者亦名知德失(文)。彼止觀廣釋橫豎通塞等。可見彼。
如釋論道種智中廣明。智論(八十四)云。佛告須菩提。薩般若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智是諸佛智。乃至道種智者是諸菩薩摩訶薩智(文)又云。智道有四種。一者人天中受福樂道。所謂種福德并三乘道為四。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者。大道中若不住入大道者着二乘中。若不住入涅槃者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世間福樂道是十善布施諸福德。三十七品是二乘道。三十七品及六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應了了知是諸道。菩薩以佛道自為為人。以餘三道但為眾生。是菩薩道種智(文)。
是菩薩非但意根能得知。乃至視聽臭觸亦皆互用無礙。此知眾生心行釋因總釋六根互融義△視聽臭觸者如次眼耳鼻身也。不舉舌根事上獲無量語言音陀羅尼處有舌根義故今不舉歟△一義云。付五根分別離中知合中知義時眼耳鼻三離中智也。舌身二合中智。共取觸境故。今觸言合論可得意。凡此一段御釋付有二義△一義云。付知眾生心行經文自元六根互融位故意根處具五根用故意根所具五根互融釋顯也△一義云。經先說意根。然疏家加顯因眼耳舌身等無礙義御釋也。六根互融事。一。一種根取多種境也。是又二師異見。一一根處有各諸根起各各用。以一種根非取一切境。唯識樞要了義燈彼可見。
又能觀彼根緣。○此知眾生心行上明利他行相△觀彼根緣者。眾生心行根欲等也。
為除蓋障。菩薩利他行皆眾生為除蓋障令同自所證也。
以種種方便。可有身口意種種方便。或順逆方便也。
成就眾生莊嚴佛剎。為成就所化眾生莊嚴變化等佛土義也。或成就眾生令開見眾生心內佛國莊嚴佛剎云也。此一義可通法身佛剎也。
行如來事。眾生利他行如來事云也。
當知真言門行者乃至一生可得成辨也。除蓋障三昧上種種功德成辨一生義也△一。當知真言門等釋可付何經文哉。答。見聞鈔云。知眾生心行經文可付。△一。守護經云。獲得此三昧已餘一切佛及得一切眾生語言音陀羅尼三昧。復隨順諸眾生心陀羅尼門(文)。依此意上明語言陀羅尼。知眾生心行明陀羅尼見。

大日經疏第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