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四十(下半十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經云地等變化者。於羝羊外道有三十種不同中上來至時外道釋終了簡畢。已下付經云地等變化者至卷終一段文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大四段不同見。委細隨文可有交合。 經云。地等變化者。謂地水火風虛空各各有執為真實者。或言。地為萬物之因。以一切眾生萬物依地得生故。以不觀地之自性但從眾緣和合有故。而生是見以為供養地者當得解脫。次有計水能生萬物。火風亦爾。或計萬物從空而生。謂空是真解脫因。宜應供養承事。皆應廣說。此一段釋地等變化經文。於中。初總釋。或言已下別釋。別釋中初明地大一計。次有下明水大等四大計。經云○真實者者是總釋也。經地等等言等餘四大故。疏具被舉地水火風虛空五大也。計五大故大師三十種名字列頌文時釋時大相應二建者。但被舉大言也。付其五大各別計故可五種類見。雖爾五大一類法上。宗計行相同故。三十種時合為一種也。變化者地等變化生萬物義。他門智證大師開地等與變化二種滿三十種數量義存。爾不符順經疏意。智證大師三十種分別彼科門見△謂地水火風虛空(文)。是列五大名字△各各有執為真實(文)。此正明外道妄計。外道妄計偏執所計我計此是究竟真實法故。今執為真實有御釋也。凡計五大義。智論第十二云。復次有人。於他物中我心生。如外道座禪人用地一切入觀時見地則是我我則是地。水火風空亦如是。顛倒故他身中亦計我(文)△或言○解脫(文)。是別釋初先明地大一計。此中初明所計真我後以為供養下明能供益。初中初釋妄計我相。以不觀下明妄計所由△或言地為○(文)。凡以地大為萬物所依事。當段上被釋一切智門五義時。譬云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修羅依者。如世間百穀眾藥卉木叢林隨其性分無量差別皆從大地而生根牙(文)。仍以地為萬物依事佛法中見。但外道等不觀地因緣妄為常住實有法。故異佛法因緣和合上建立。故被釋妄計所由時以不觀地之自性等也。△以為供養地者當得解脫(文)。是以地計真我故。供養地者得解脫妄計也。例如自在天外道計萬物皆自在天作也故供養。自在天等△次有計水能○(文)是以水大計萬物能生義明。佛法中以水大為諸法能生事有之。金剛頂經開題云。又此0HFAD2>字於五大中水論種子。一切色法水能生能持。一切天人及傍生大身小身有情皆是水大所生水輪所持(文)。又今疏上云譬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觀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樂者如水大從高赴下多所饒益。能潤草木而生花菓(文)。所詮依正因緣知與不知不同內外釋相替也△火風亦爾者。風火二大上例明。火大生諸法事。疏上。又悉能成就一切諸物(文)。風大事。上釋云。能使卉木叢林開榮增長(文)。於五中前四大一具有力增上緣故。一類明之。虛空無力增長緣故。別置或言被作釋。付其萬物從空生計事此計外道多分妄見也。立震旦老莊虛無見此意也。故眾生云蒼生也。但十住心論周公老莊教攝自然外道。彼立自然道邊也。若依計從空生邊者以今空為能生計可同也△皆應廣說(文)。付之一義云。如上地大釋妄計因由等廣可說云意也。一義云。付五大中初後作委細釋。中間水火風三如是皆應廣說云意也。一義云。廣說者被讓智論文也。智論第十二云。復次有人於他物中我心生。如外道坐禪人用地一切入觀時。見地則是我。我則是地。水火風空亦如是。顛倒故。他身中亦計我(文)但智論文非委釋。仍指彼難取也。 經云。瑜伽我者。謂學定者。計此內心相應之理以為真我。常住不動。真性湛然。唯是究竟道。離於因果不觀心自性故。如是見生。以為真我。但住此理即名解脫也。是釋相應外道宗計。瑜伽者翻相應。意修定人內心相應理妄計計常一主宰故云相應外道也。△謂學定者○(文)。已下正作釋也。是又初釋宗計。後釋妄計所由。付其修定義廣通內外。其中今先約外道等世間定可得意歟。其故第一住心內三十種外道故。今疏第二。如人坐得四禪即計此法為真實道理。或生是念。我是得禪者。如是等皆是我分相應。例可知也。例彼可得意。仍今定可當外道所持定也。智證記。瑜伽我者謂學定等(云云)。此又何由似內道耶。答。凡此文者約學內教者不觀心之實法也(文)。此意學佛法人不了心實相生此妄計取義。凡雖學內教人也不了妄計取妄見邊可屬第一住心。今疏第二。釋阿賴耶外道計畢。然世尊密意說如來藏為阿賴耶。若佛法中人不觀自心實相分別執著亦同我見也(文)。末卷(卷七)若行人不解正因緣義而修證諸禪。必當計著自心以為內我。彼見世間萬法因心而有。則謂由神我生。設令不依內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文)。是佛道修行人不解正因緣起外道妄計見。爾者智證大師釋一往無相違歟。但三十種外道先世間外道為本說之。此上學內教人妄計被同彼事有之。雖然先經所說世間外道可成覺△常住不動真性湛然(文)。是正明計理為我相。凡佛法意理常住不動真性湛然也。雖爾佛法意離諸分別執著。無相處云理。今計內心相應理為實相計常住不動等故外道妄計也。若佛法人真理常住為實相可同我見。例如阿賴耶外道釋△唯此是究竟道者是外道偏著也△離於因果者。我離因果常住不變計也。疏末卷(第七)云。若深求此中至賾自然撥除因果唯我性獨存(文)△不觀心自性○(文)凡心自性有空不生不思議心性也。然偏計實有故生如此妄見云意也△但住此理即名解脫(文)。是外道住內心相應理計真解脫義也。末卷第七卷云。然有一類外道計。有如如之性。若知見此有名為解脫。雖作此說只是於我見上轉作異名龍樹以為。聲聞經中言法住者亦是諸法如如義。以所入未深故而生滅度之想謂證涅槃。然生死涅槃是相待法。若知生死從本際已來常自如涅槃相。復待誰故說為涅槃。是故一切法畢竟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中論亦云。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毫釐無別。以無差別故一切法無怨對。無怨對故無執持。無執持故亦無如如解脫也(文)。 經云。建立淨不建立無淨者。是中有二種計。前句謂有建立一切法者。依此修行謂之為淨。次句謂此建立非究竟法。若無建立所謂無為。乃名真我。亦離前句所修之淨故云無淨也。由不觀我之自性有如是見生。廣說如上是釋建立不建立二種外道。建不建相待計故一處被牒釋之也。此二種當斷常二見。建立常見。不建立斷見也。此二邊妄見本體故。大師處處舉此兩種外道。被顯其過失也。經被說初劫行者所離時離建立宗等(文)又寶鑰第六住心下。越建瓜而高昇(文)。△此中有二種計(文)。是正被分別建不建者也△前句○(文)。是釋建立外道△建立一切法明宗計。是當建立名字△依此修行等者釋淨義。是付修行人也意。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淨計也。付其下被釋流出外道宗計時。流出者與建立大同。建立如從心出一切法。此中流出如從手功。出一切法(文)。爾者建立外道一切法皆從心流出有計見。大方一心萬法建立事佛法中盛所談也。雖然今計實有故。是外道妄見也△次句謂此建立(文)。是釋不建立無淨句。不建立變前建立。無淨非前淨。是則撥無建立有執不建立無為。凡佛法道理有空不二離偏有偏無。而今遮有立無故外道斷空也△亦離前句(文)。是正釋無淨義。前以有為淨故。遮彼淨相云無淨也△不觀我之自性○(文)是釋妄計所由△廣說如上者指上想我釋段。彼下以即離相在等義廣遮妄計。指彼也。 經云。若自在天若流出及時者。謂一類外道計自在天是常是自在者能生萬物。是自在流出及時三類一處牒釋。下結皆自在天種類也(文)。仍自在天一類計故一處牒釋見△謂一類外道(文)。是先明自在天外道計意。自在天其體常住。而生萬物用具計見。唯識論(第一)有執。有一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文)。今經所說外道宗計同彼論也。三論玄云。有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萬物若滅還歸本天。故云自在。天若嗔四生皆苦。自在若喜則六道咸樂。然天非物因。物非天果。蓋是邪心所盡。故名邪因邪果(文)。寶鑰上云。洎如一二從道而展生萬物因三而森羅。自在能生。梵天所作等(文)。 如十二門中難云。若眾生是自在子者唯應以樂遮苦不應與苦。亦應但供養自在則滅苦得樂。而實不爾。但自行苦樂因緣而自受報。非自在天作。已下引十二門論作能破釋。彼論文重重釋見。爾今略取綱要有御引證也。於中初破自在天能生萬物執。後若自在天下破名自在執常住義也△若眾生是自在子者○(文)。是先破自在能生執△若眾生○不應與苦者。意。自在天生一切眾生如世間父母相親。以樂應遮苦。仍不可有苦眾生云意也△亦應但供養(文)。是眾生自修苦樂因感苦樂果。故簡非自在天作也。三論玄破自在天外道執云。難曰。夫善招樂法惡感苦果。蓋是交謝之宅。報應之場以不達義理故生此謬。又夫人類生人物類生物。人類生人則人還似人。物類生物物還似物。蓋是相生之道也。而謂一天之因產萬類之報。豈不謬哉(文)。 又若自在作眾生者誰復作此自在。若自在自作則不然。如物不自作。若更有作者則不名自在。如彼論廣說也。是破自在天常住計。意。自在天生眾生云者自在天亦可有能生。若自在天自然作云者不爾。萬物如非自然作。自在天可有能生。若云有能生者非自在破也。唯識論(第一)破自在天計云。彼執非理。所以者何。若法能生必非常故。諸非常者必不遍故。諸不遍者非真實故。體既常。遍具諸功能應一切所時頓生一切法。待欲或緣方能生者違一因論。或欲及緣亦應頓起。因常有故(文)此意。以自在天常住能生計相待作能破釋意。若法能生成必非常住。非常法不周遍。不遍法非真實。故常住生萬物計事。其義不應理破也△如彼論廣說也(文)。廣釋被讓十二門論也。 計流出者與建立大同。建立如從心出一切法。此中流出如從手功出一切法。譬如陶師子挺埴無間生種種差別形相。是釋經若流出文△與建立大同者明相似先建立外道義。非全同故云大同也△建立如從心(文)。是明建立流出宗計異。付其一義云。前建立外道計從心建立諸法。今流出外道明從手功造作萬物計義取義△一義云。同付造作諸法。其不同以譬被簡別取義。意。建立外道計如一心造作諸法。流出外道以手指等如造作萬物譬被釋也。直建立計一心造作萬法。流出非從手功造作萬物計。如從言此義相應也△譬如陶師子○(文)是流出外道計以譬釋。陶師子者造作瓦器等人名也。今疏末卷云(第七)。如泥團輪繩陶師子和合故有瓶生(文)△挺埴者。老子經挺埴以為器(挺和地。埴土也)。△種種差別形相(文)。意如從手功出一切法計處相重舉譬委釋也。 次云時者與前時外道宗計小異。皆自在天種類也。是釋經及時△與前時外道宗計小異者上外道宗計大同也見。其故云小異故。付其小異者。他門智證大師。前時外道計時能生萬物。或計時成萬物因。今時外道計自在天造作時故云小異取義。智證記云。或計時是自在天之所作歟(文)。學者義前時外道以時為諸法因。此外又不立時能生。今時外道自在天成時生萬物計。故皆自在天種類釋也。一。今時外道三十種隨一歟事。一義云。付經餘復計有時已下文三十種數量可得意。故兩種時外道各別可建立。然大師時大相應二建者等御釋於時外道但舉一種事依時名字同。時大相應時。兩種時外道複數可得意也。一義云。今時外道前時外道依大同不開之。仍付別說二十九種也。依之。當經開題二十九邪計(文)。是加總句滿三十種數量也△皆自在天種類也(文)。次上所舉指流出及時兩種。皆自在天種類也有御釋也。意。流出外道自在天生一切法事從手功。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