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五十七(上半二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者。三劫經文釋內上來至百六十心釋終即成阿僧祇妄執也。先度料簡畢。已下別明三妄執經文釋內從初至凡有三種三妄執也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釋總表經文。後然就第一重內下別說經文釋。兩節分明也。
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此初總表經文總釋。付總表經文。古來了簡不同也。一義云。三劫總句取義。誠上總舉百六十心麁細惑品。對彼惑品被明能超心意。三劫總說見。隨總釋分明云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心等故。旁三劫總句見。但付之被釋別說經文時。初劫中分三種三妄執。總說經文。麁妄執中又三妄開出可得意也。一義云。初劫總說也。隨初劫中三種三妄執分。總說經文合。又十住心論第四卷二攝教者大日尊告祕密主言。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謂如是解唯蘊無我(文)此意。總說經文別說初劫文一具引證。旁初劫總說見。此義時。若以淨菩提心等御釋疏家因御釋可得意。一義云。此總說經文含諸義也。故總釋時為三劫總說。付別說經文合初劫也。以上三義雖不同。初義可為本。總釋分明故。十住心論御引證總別為對明三劫總說文被引加也。一文含二義云事。總別待對可混亂故不審處也△若以淨菩提心○瑜祇行(文)經出世間心定初地淨菩提心。世間三妄執釋三劫也。仍此經文大綱越麁細極細三重妄執證初地淨菩提心理義相也。付之被置若言付。一義云。總說經文。初劫總句也。然疏主因三劫超越相廣釋故。置若言也。一義。或為三劫總說。或為初劫總說。含二義故置若言顯不定義也。但此經文三劫總句事。經文相連疏家解釋分明也。付之被置若言事。覺苑意於出世間心。或初地淨菩提心。或佛慧初心。含此二義故安不定言取義演密鈔(第三)云。若以淨菩提心等者若者不定意。此有二義。謂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行。則出世間心生。出世間心生者即是淨菩提生。此心出於一切世間故。若以佛慧初心為出世間心。即是三阿僧祇劫成佛。亦名出世間心(文)。此意或地前立三劫初地為出世間心。或互地前地上三劫建立。以佛果為出世間心。判兩義處。依之。三劫限地前歟。又通地上歟尋有處也。雖然今大日經宗意。三劫限地前見仍演密釋難得意者也。一義云。今安若言意若聲聞見道為出世。越一劫瑜祇行也。乃至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超越三劫瑜祇行也可得意。故無相違。一。世間出世間待對有重重事。
梵云劫跛。已下別釋也。於中初舉梵語示翻譯。若依常途下淺深兩釋待對釋見。梵云劫跋。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此劫跋梵語出時分妄執二種翻名。見今疏前後。時分妄執外有分別翻名見。今疏第一卷五大譬喻經文釋。初云離一切分別梵云劫跛○舊譯或以劫跛為妄執(文)。此外祖師御釋差別翻名見。先依今疏意料簡。分別與妄執如次新舊不同也。是即對法性平等理。染法分別妄執心故。或譯妄執。或翻分別也。仍於義一致也。付時分翻名依一義意。約能斷時分也。意。此三妄執常途經三大僧祇時分。斷故也。付之妄執所斷也。三大僧祇能斷時分也。仍能斷所斷各別故。一種梵語約能斷所斷。翻時分妄執事。一往不審也。雖然經三祇時分事。實依有妄心。仍無相違也。
若依常途解釋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覺。此以時分翻名為常途釋。誠常途意經三大僧祇時成佛故也。付之常途意染法名妄執故。妄執義可有之。又自宗意非不立時分。雖然常途此三妄執三祇盡故。以時分為常途釋。自宗此妄執頓盡故。強不立長劫時。依之今以時分妄執為淺深兩釋也。總顯不立妄執。密非云不立時分。
若祕密釋。已下以妄執義為祕釋。於中至故云三阿僧祇成佛也。度三妄成正覺義明。
超一劫瑜祇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麁妄執名一阿僧祇劫。此釋超越一劫義。付之超一劫乃至復越一劫等文別說三劫經文結成見。而今總釋下被牒事。一往不審也。雖然。總說釋下以別說經文意被作釋事。不可有相違。且總必兼別故。旁無相違也。或一義越世間三妄執總說經文約義離分被牒超一劫等也。一。初劫百六十心麁分為一種妄執。此即可當人執煩惱。若證寂然界菩薩許法執斷義。法執一分麁妄執中可得意。但寂然界菩薩。小乘菩薩攝第五住心義治定。彼實所斷惑可人執分齊△一百六十心等(文)。等言。百六十心種類非一故云等。一義等八萬塵勞也。道範義等六十心(云云)。
超二劫瑜祇行又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是明第二劫能超相△一重細妄執者當法執也。下他緣大乘下釋為欲淨除智障故(文)。又覺心不生心下離百六十心等塵沙上煩惱一重微細妄執名第二阿僧祇劫(文)。
真言門行者。復越一劫。此明第三劫能超相。付之至第三劫被置真言行者言事。經文說相第三劫至。說真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乃至無量功德皆得成就故。任經說相被置此言也。第三劫相竝一道極無真言三箇住心中。初被舉真言行者事。疏釋其由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見聞者信樂尊重故先歎其功德耳(文)。所詮三劫建立。初從唯蘊無我住心至一道極無。皆所寄齊顯為面說。第三劫已超位被說真言行者也。經疏建立此義也。然學者義邊邊。初二劫明顯第三劫唯密取義。或初二劫所寄齊顯為面。第三劫能寄齊真言為面了簡。或三劫明漸次真言行者了簡事有之。何經疏意不符順歟。復越一劫。此十地經文終是故智者當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文)此經文意也。
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此對第二劫細妄執被置極細言也。
得至佛慧初心。付此佛慧初心。一義。佛慧初心者。指真言初地。斷三妄執。至初地淨菩提心故也(文)。仍此義為正隨陀羅尼義云。得至佛慧初心者。真言佛慧初心也。約顯乘當圓滿正覺位也。如此釋。一道極無佛果至自宗初地見。但一分證得初地遮情理邊約。一往如此釋。實論位一道極無果。猶可留地前也。一義。佛慧初心者。佛果初剎那取義。此演密鈔意也。此義以三劫地前地上分別一義作此釋歟。誠依常途建立。地前盡一大阿僧祇。自初地至第七地經第二僧祇。八地已上至因滿經第三僧祇故。超第三劫可至佛果。仍作此釋歟覺。或一義佛果初心者。望佛果等覺因滿位名初心取義。此大師一處御釋中。越三妄執越三僧祇是即十地究竟也(文)。依此等釋也。雖如此義勢多端。今大日經宗意。三劫地前被建立見。故超越三劫至處佛慧初心可初地云事明也。
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此結成也。付之。經說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必不云成佛。雖然初地淨菩提心出世間心。即成佛位故。約義成佛釋也。金剛頂經初地說現世得成無上覺。今疏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文)。皆此意也。
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此祕密釋意。不論時分事明也。若一生度等者。一生頓悟義也△何論時分耶者。嫌三大僧祇時分也。付之若不定言也。爾者。真言行者若一生不成佛類在之歟如何。答若言。常途祕密望不定言也。意。若依常途釋可論三祇時分。若祕密義一生成佛對辨也。一義云。於真言行者。結緣傍機類隔生成佛。故無相違也。一。三妄同時斷事。一義云。三妄惑品麁細不同故。先斷麁惑。後可離細惑道理分明故。設真言行者頓雖斷之。前後異時可離道理分明也。若同時斷。如何分麁細不同哉。隨今祕密釋下前後次第斷麁細極細三妄見。又三劫寶珠譬下麁垢已除尚有細垢(文)。仍可異時斷也。一義云。真言行者直住佛地三昧道。三妄微細清淨光照故。同時佛德覺也。故不可有異時斷義。但約麁細極細存次第前後。擬宜常途一邊也。非宗實義。一。今若一生度此三妄執文。常三妄同時斷證據。雖然今文只明一生頓悟義。必同時異時斷委細義不見。然就第一重內。以下釋別說經文。於中約見修無學三道。明三種三妄執也。第一重者。指初劫言也。百六十心分三重內初一重故云第一重也。此即三劫分三重意也。
最初解了唯蘊無我時即名出世間心生也。此經釋謂如是解唯蘊無我文。最初者小乘斷惑初見道故。望修道無學道云最初。下釋學摩訶衍人時學摩訶衍人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文)。仍最初解了唯蘊無我位見道事明也。一。見道位名唯蘊無我事。見道稱依見無我諦理故。唯蘊無我道理見道事明也。所詮見人無我諦理故名見道。然不知法空道理故云唯蘊。大師存法故唯蘊。遮人故無我釋。此意也。一。大師依此唯蘊無我文。立第四住心得名。是攝諸部小乘。十住心論第四云。佛為求聲聞者說人空法有之理。所謂人則人我等。法則五蘊等法。此唯蘊無我一句中。攝一切小乘法盡。故今聲聞乘名唯蘊無我住心(文)。而聲聞行相。約見道取之見。為第四住心總名事一往難思。但十住心得名。或約初心。或付究極可有邊邊故。如第四住心。見修無學三道中先約見道立名得意無相違。一義云。總聲聞乘分齊不出唯蘊無我義。人空法有宗旨故。仍唯蘊無我義可通三道也。而今見道位取唯蘊無我事。證理最初故也(文)。經謂如是解唯蘊無我說。疏最初解了(文)。此即唯蘊無我最初故也。修道無學道無唯蘊無我道理不可得意。仍無相違。一。唯蘊無我句攝諸部小乘事。一。聲聞位有七方便四向四果等次第。今何從見道說始此乎。答。經意。明三妄能超心故。依為斷惑位從見道說始也。總言之可有七方等位也隨六無畏時出見道已前位也。
度世間六十心。世間六十心者。上所明六十心也。此即屬見煩惱也。此六十心不得出世淨心以前。種種雜起煩惱故。云世間也。
離我倒所生三毒根本。我倒我見顛倒義也。於無我法。顛倒我計故云我倒。演密鈔。謂世間眾生從無始不了我之自性。唯依諸蘊執有實我。由執我故起種種惑。造種種業受種種報。成三毒根(文)。所詮我倒所生者。依邪師邪教邪分別所起可見惑也。一。見惑有十煩惱。今何云三毒根本耶。答。三毒。諸惑根本故別舉之也。一。世間六十心與我倒所生三毒根本同異事。一義云。六十心我倒所生三毒同也。六十心即我倒所生三毒故。付之今三劫建立。付百六十心分麁細極細三重。隨彼百六十心通見修二惑何今不舉百六十心中見惑。舉六十心乎。答。同見道所斷惑故舉之。今不舉六十心彼六十心見道所斷惑事不可顯。百六十心中見惑初劫中見道所斷事不待釋也。一義云。六十心與我倒所生三毒各別可得意。我倒所生三毒根本者百六十心中見惑也。
名越三妄執也。此結成也。此意。貪嗔癡三毒名三妄執見。大師一處釋中貪嗔癡三妄(文)執。可准知彼。
復次有三妄執。所謂根境界。已下釋經根境界淹留修行文。根境界三種迷所起惑故。此云三妄執也。是即迷事修惑也。事者。三科等事法也。意。三科法緣生無性非實法。而迷無性理執實有故。和合人體實執意有之也。惠暉疏一云。十五唯修斷者。五根五境及善無起心王為所依境。修惑為能緣。是所緣縛。此能緣縛惑修道除名修斷(文)根者六根。境者六境。界者六識界也。
淹留修行。一義云。有迷事惑故為根塵識被留礙修行故。云淹留修行也。一義云。淹留修行者。淹淹久義。留留滯義也。意。見惑見道十五心一剎那預流向位斷之。修惑難斷惑故。於三界九地每一地立九品不同。八十一品修惑。於一來不還阿羅漢向三位漸漸斷故。依位長遠云淹留修行也。所詮見惑分別起惑。麁強故一位斷之。修惑無始薰習俱生惑。難斷故於三位斷之。光記云。見惑易斷總立一果。修惑難斷。別立三果(文)。天台釋云。見惑易斷如破石。修惑難斷如藕絲(文)。初義意三科法被留礙義。後義意。斷惑時分久遠留滯義也。但被留礙故久遠修行。爾者二義終同意也。
根謂六根。是釋經根境界。六根常眼耳鼻舌身意根也。
境謂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界謂六識界。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也。
如內外十二界即是根境。故合言之。此釋意。界名字十八界通名也。爾者十二入界可名。而今十二界別根境表故。所殘界六識界云意也。付故合言之釋異義見。一義合言之文讀。意。如內外十二界根境。故所殘界六識界也。可合之云御釋意也。一義云。十二處門時。六識十二所合言之云御釋意也。今可此義也。
此是三果學人所留滯處故云淹留修行也。是經淹留修行釋也。付之古來料簡不同也。三果學人者。前三果即預流一來不還三果也。第四果次下當無學聖人也。意見惑。前最初解了唯蘊無我位斷之。是即見道十五心位所斷也。第十六心預流果即修道位也。從此預流果位至不還果。此修惑被留礙也。阿羅漢向不還果攝可得意也。付此義。難思。大師十住心證文引今三劫經文時。謂如是解唯蘊無我根境界淹留修行文證第四住心。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文證第五住心緣覺乘。仍拔業煩惱等文是限緣覺今根境界淹留修行文聲聞前三果聲聞第四果何文可得意乎。仍不審也。若又拔業煩惱等文合論聲聞第四應果。二個住心可混亂歟。又何次文不證第四住心乎。又十住心背暗向明次第不成立。答。既三果學人(文)。前三果有學位云事解釋分明也。爾者聲聞第四果次拔業煩惱等文緣覺一處可合論。但聲聞第四果緣覺一處合論。二箇住心混亂心續生次第不成立云難至。云一文合論。何無淺深乎。縱斷惑無淺深。智有明昧故。四五住心不可混亂。縱又雖一文合。斷惑淺深得意事可有之。同雖斷業煩惱無明種子可有淺深故。例如第二劫第三劫同雖斷細妄執極細妄執。他緣覺心淺深一道極無真言差別如有之。次四五住心經文別屬事。今經文意趣。謂如是解唯蘊無我根境界淹留修行文。聲聞見道修道為面兼緣覺學位。拔業煩惱等文。緣覺果位為面兼聲聞第四果也。而大師付為面淹留修行文證第四住心。拔業煩惱等文第五住心下引也。若依一義意者。至聲聞無學位即成獨覺故。拔業煩惱等文聲聞無學位又成獨覺位可有之。取彼獨覺邊為第五住心也。十住心論第五云。以阿羅漢等迴心亦成獨覺故(文)。一義云。可後三果。其故次拔業煩惱等文偏說緣覺乘故。根境界淹留修行文。聲聞四向四果悉可得意盡。仍三果一來不還阿羅漢三果也。此時預流果前見道處可得意也。若依毘曇意者。見道是十五心也。此十五心預流向位也。雖然舉向位果位攝此所可得意也。若依成實論意者。無間道伏。解脫道斷釋。前十五心猶斷惑不極。第十六心見極諦理故。第十六心預流果位猶見道攝也。爾者。預流果前最初解了唯蘊無我經文是可得意。仍云三果學人後三果也。難云。若後三果。第四果是無學位也。何可云三果學人乎。次根境界淹留修行文。是修道所斷惑也。何無學道所留滯惑乎。旁以不審也。會云。不斷修道惑時無學果不顯。仍修惑留礙第四果事無相違。次後三果總名學人事。聲聞為有學緣覺為無學對辨也。天台通教性相意。初地已上同是學人。八地已上同無學人釋。第七地為有學。第八地已上為無學。而聲聞第七地已辨地共行。第八地是支佛地也。仍聲聞悉為有學也。今此性相也。難云。誠通教性相此一義無相違。今初劫聲聞緣覺是三藏教安立也。非通教三乘共行義。爾者。何彼可為例證乎。又次文限緣覺。彼釋無學聖人所斷最難斷處。緣覺有學位經文似闕如何。重會云。無學聖人者。是舉證位斷業煩惱位即可因位。次用通教性相事。可有二義。一義云。今雖小乘三乘。借通教學無學名義釋之也。一義云。今疏意明三乘共行義。是通教意也。但疏家意。通教三乘共行意小乘分齊思食歟。
復次有三妄執。已下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經文釋也。是以業煩惱無明三種為三妄執也。
所謂業。煩惱株杌。及無明種子。十住心論業者惡業(文)。若小乘意。可七支業。凡於業者古業新起業在之。今新起業可得意歟。於古業羅漢等有之故△煩惱者五根本煩惱乃至百六十心隨煩惱等也△株杌可通二歟。十住心論業煩惱株杌猶此而拔(文)。總株杌義通無明也。十住心論。速拔無明株杌(文)△及無明種子(文)。此十二因緣能生無明見。其故經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文)。此意。無明種子十二因緣能生聞。十住心論。因即十二因緣。種者無明種子(文)。付之此能生無明種子十二因緣外可立之歟。又十二因緣中無明細分可得意歟事。凡緣覺所觀所證法門不過十二因緣。爾者。十二因緣外別不可有能生體。守護經。以不正思惟為無明因。釋摩訶衍論不如惑以為無明因。是等皆以無明用為因。故別非有能生體。今彼可准知。付之當段業煩惱無明種子得意。學者了簡不同也。覺苑意以今無明種子。非想地第九品修惑取義歟。是即聲聞第四果緣覺無學果斷處微細惑品也。名種子十二因緣能生故。立種子名。強非對現行種子歟。可尋之。依此師意者。業煩惱種子共聲聞緣覺所斷可通見。依他門五大院等意者。業煩惱聲聞所斷。無明種子是習氣。緣覺所斷取義。依此意者。業煩惱聲聞所斷。無明種子非常種子現行對辨。習氣名種子見。仍二乘斷惑立淺深見。今依大師御釋意者。業煩惱種子共被舉緣覺所斷可得意。十住心論(第五)云拔業因種心者。麟角之所證。部行之所行。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乎四五。見彼花葉覺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惱株杌猶此而拔。無明種子因此而斷(文)。又第五住心名拔業因種心。此等意。業煩惱種子共緣覺所離事明也。聲聞所斷惑上別被說故重不可舉以義謂之。業煩惱等聲聞可斷之條勿論也雖然。今聲聞緣覺所斷各別被舉時。約緣覺被說業煩惱無明三妄執見。大師。經云緣覺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等御引證緣覺言被安拔業煩惱上事。為簡聲聞覺。一。今所云明種子現行種子習氣間何乎。答。此事難測。先於現行。聲緣二乘共不可有所斷殘三界內見修二惑。種子小乘多分云說。大乘云種子。是又二乘所離難有淺深。習氣小乘名不染污無知。強不為所斷法。付之。聲聞鈍根故不斷之。緣覺利根故一分離之故大乘同性經明緣覺十地時第十地號習氣漸薄地。爾者。爾種子指習可得意歟。難云。現行種子對辨時種子名習氣事有之。唯識論種子既是習氣異名(文)。而習氣名種子事本據無之。爾者。今文常人執釋子得意。二乘同斷之可見歟。對前三果學人即是無學聖人釋。尤聲聞第四果緣覺合論覺。而為第五住心得名。第五住心引證事。取緣覺方被為證據也。且被安緣覺言事。二乘相竝中。簡聲聞為取緣覺可得意。爾者如何。答。或云。天台許誓扶習生義。爾者。習氣既有引生義。名種子無妨歟。難云。他宗誓扶習生義。正不難知。其上於菩薩者為利他感生故。以習氣潤生義雖有之。緣覺無學果後。無餘涅槃為所期。依何習氣可立種子名字乎。旁以不審也。此事能能可明之。
即是無學聖人所斷。最難斷處。此舉能斷人也。無學聖人二乘通局事如上。
凡有三種三妄執也。此結成上也。

大日經疏第五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