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五十九(上半四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經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者。上來如是湛寂經文釋終至昇沈有異也了簡畢。已下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經文初。至而得解脫經文釋終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一切外道所不能知先佛宣說離一切過釋。後祕密主彼出世間心乃至而得解脫經文釋。兩節分明也。 經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如睹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近。內外道雖能游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一則不入而不識。二則入而不識。故云一切外道不能知也此一段釋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經文△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等(文)。是付經一切外道言。表有兩種外道。此宗者。准前後釋。指大日經宗可得意。就之。外道立兩種事。今疏前後見。上心續之生等經文下。是故凡夫二乘兩種外道非但不識無生滅心亦復不識生滅心(文)。今又分內外二種外道。此內外二種外道分齊事。一義云。內外道聲緣二乘。外外道三十種外道等也。經如是湛寂雖通說三乘所證人空理。二乘不盡源底故。屬不知外道取義。或又如是湛寂已下說述菩薩所證理故。二乘被屬不知外道了簡事有之。或一義今內外兩種外道可盡九種住心了簡事有之。此時內外道廣可通大小乘也。此義真言問答付當經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識文。分內外兩種外道。顯教極機說皆屬內外道。其證據引當段文。故今內外道廣可通諸顯教見。故付之有了簡處也。但付此義。當段御釋。付人空湛寂理舉不知人分兩種外道見。然此中盡他緣大乘以上四家大乘事尤不審也。然一義了簡今學摩訶衍菩薩明能寄齊真言行者故。不知人廣舉諸顯教取義。一義學摩訶衍菩薩雖所寄齊顯菩薩。經文望能寄齊行者被說不知相取義事有之。但今內外道盡諸顯教事非當段詮要。仍當段凡夫二乘兩種外道可意得也。但真言問答御釋立內外二種外道名字本據被引證當段文。必內外道盡四家大乘非證據得意無相違歟△外外道乃至不敢習近(文)。此初釋外外道。清潭指人空湛寂理也△逆生怖畏者。諸外道皆存我見故。於我空理生怖畏也。大師御釋云(住心論)爪犢遙望不近。建聲何得窺窬(文)。此意也△內外道乃至有無量寶王(文)。此明內外道。游泳其中者。聲聞二乘既證人空理故云爾。第五住心下。游泳湛寂之潭優遊無為之宮(文)。此意也△適熱除垢者適煩惱熱除人執垢義也△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文)。是不知菩薩所證人空理義也。付之指人空一理無量寶王有御釋事。一往難思。或一義自元今菩薩能寄齊真言行者故。指彼所證理釋無量寶王也(文)。但此菩薩非真言行者事。義釋并六無畏釋分明也。仍此義難得意。或一義云。依濟暹僧都義云。依此人空理。終可到佛果萬德故。約當云無量寶王也。一義云。人空理雖一。菩薩證理上具上求下化無量德。故云無量寶王也。一義云。空理雖一。對所離百六十心。乃至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修惑等。云無量也。一義。云無量者。非數量義。即絕心量義也。是即不及二乘心量故云無量也。一則不入等(文)。此明內外二種外道簡別。外外道未證無我諦理故云不入而不識。內外道雖證空理不至源底故云入而不識也△故云一切外道等(文)。此釋合經文。 先佛宣說離一切過者。言十方三世諸佛。唯有此一門。誘進群迷出於火宅(文)。是處無復障礙。戲論不生。故種種因量諸師。無能出其過者。是釋先佛宣說離一切過經文。此經文意舉證示佛佛道同義也。付之當經或說古佛所宣說。今先佛宣說(文)。然教主法身三世常恒佛體也。何說先佛宣說乎。一往不審也。是得意。一義且准應化化儀譯者置此詞也。一義云。雖三世常恒。而不壞三世相。然者何無過現不同乎。一義云。且約一機所見立前後也。一義云。所同教主法身雖三世常恒。約能同人非無前後。仍約能同人分前後也△言十方三世諸佛乃至誘進群迷出於火宅。此釋先佛宣說文。付之經說先佛。然疏釋三世事為顯佛佛道同義。疏主得意釋三世也。或一義云。三世各有三世故。過去中三世可得意也△唯有此一門者一門者。人空湛寂一理也。演密鈔存二義。一義。一種權教云意取義。此意三乘一乘分權實二門。三乘權教云一門也。一義一一乘。門三乘也。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意也。此時一之門依主可取義歟。或一義內外合作九十六種中以一道是聖義。九十五種對不出火宅。佛道一種云一門取義(道範阿闍梨義)。或又此菩薩真言行者故。真言一門得意有之。△出於火宅者三界指火宅。法華意也△是處無復障礙(文)。此釋離一切過經文。是處者。人空一門理也。無復障礙戲論不生者。人執障礙戲論不相應義也。或又外道等障礙戲論不相應義歟△故種種因量諸師(文)。此正離一切過等釋也。演密鈔云。外道小乘部類不一為種種。其中善解因明比量師。以因喻次第。於此理上。欲出其過終不能得(文)。 然未度法障。已下說證寂然界菩薩。經文釋也。於中彼出世間心住蘊中經文上承來經文意趣見。 然未度法障。未名真淨菩提心。如蓮華已離濁泥尚未出水。故經云。彼出世間心住蘊中也。此釋經彼出世間心住蘊中文△未度法障未名真淨菩提心者。法障者法執即所知障△未名真淨菩提心者是法執未斷故。未名真淨菩提心義釋。付之今真淨菩提心者。今疏前後背自宗初地名真淨菩提心。然者今真言初地可得意也。付之。今御釋意。斷法執可名真淨菩提心樣見。然者第二劫已上可名真淨菩提心。何指自宗初地可云乎。答。三妄執分人法二執時。細妄執極細妄執共法執也。然者實斷盡法執事可限真言行者。仍不成難△如蓮華已離濁泥尚未出水(文)。此舉喻。付之一義。濁泥喻人執煩惱。蓮華出世淨心也。木生空真如理水也。意雖斷人執煩惱。此空智尚留人空理水中不進義也。一義云。離濁泥斷人執義如前。尚未出水。猶帶法執住蘊中義也。此時水喻法執事。一往不審也。雖然。水為蓮華成能覆故。喻法執事無相違取義△故經云等(文)。是釋合經文。疏末卷云。如說唯蘊無我住蘊中即攝諸部中小乘三藏(文)。 以行者於瑜伽中湛寂之心雖已明顯然涉事時根塵識等猶尚當心由厭怖有為故著無為法。然以菩提心勢力自然不由他教也。有如是慧隨生。能於蘊等發起其心。修離著方便。已下經有如是乃至發起離著文釋。於中。自初至著無為法。釋初上承來也△於瑜伽中湛寂之心雖已明顯(文)。此於觀行應理中人空湛寂之智品明了義也△然涉事時乃至著為法(文)。此修種種度門時。於十八界等法起實有執故。厭有為非真住著無為法義也△然以菩提心勢力乃至離著方便(文)。已下正經有如是慧隨生等釋也。有如是慧者。五蘊離著慧也△能於蘊等(文)。此釋經若於蘊等發起離著文。於五種譬喻觀察無性空。已下釋經當觀察聚沫已下文。五種譬喻者。觀色受相行識不生義也。 初句觀察聚沫者。是五喻中第一釋觀察聚沫句。付之觀察言通五喻總句也。雖然付為文初第一牒加也。 如水上浮沫雖可目睹有種種形推求性實了不可得。此先明譬。聚沫眼所見法。故喻色陰也△可目睹者明所見△有種種形者。粗細大小形也△推求實性等者。明無性義也。 色陰亦爾。已下合法也。 若粗若細。凡於色法大分之者。有顯形二色也。又委細論之。表色無表色等有之。大師聲字義。出顯形表三色。其中粗細形色中有之。然者今先出形色顯餘歟。一義云。今色先付顯色明之。粗細顯色中可好惡取義也。 無不從眾緣生。緣生生無性。即是色本不生也。是因緣生故無自性意也。 次句浮泡者。以泡譬受。凡五蘊中。初一色法。後四心法也。心法中。受想行三心所。識心王也。付之情塵和合上有之浮泡。又因緣和合生以泡喻受也。 如夏時暴雨水上浮泡。是明生浮泡相也。 亦但屬眾緣。雨水因緣也。 四句觀之都無起滅。四句自他共無因四句也。 受陰亦爾。已下合法。 諸苦樂等。此明受陰相。受者領納心所也。於受三受門五受門分別有之。三受門時苦樂捨也。今等言。等捨受也。五受門時苦樂憂喜捨也。私云。苦樂粗也。憂喜細也。仍粗細不同可得意也。捨非苦非樂等心品也(已上)。師說私注之。 皆從情塵和合生。從緣無性(文)。即是受本不生也。情六情即六識也塵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也。仍此心境和合遇違緣生苦。遇順緣生樂受也。從緣無性(文)。是明受不生。 次句陽炎者。此以陽焰水喻想心所。想蘊大地法十心所中想心所也。俱舍頌想取像為體(文)。仍想取像心所也。今於陽炎取水像故喻之也。經芭蕉陽炎次第。然疏陽焰芭蕉次第被釋事如何。付之有數義。一義云。或以五喻五蘊各別配釋觀之。或五蘊各以五喻可觀道理顯不守五蘊五喻次第說之。故芭蕉陽炎次第疏以五喻如次顯可觀五蘊無性道理。陽炎芭蕉次第釋之也。陽炎無法取像事。相似想蘊。芭蕉葉葉相重相應行蘊心所故如是釋。一義陽炎芭蕉二喻想蘊行蘊二心品譬事何無相違故經疏互顯也。如春月地氣日光。望之如水。此明陽炎水相。凡陽炎水熱空塵三和合生也。 迷渴者生企求心。奔趣徒勤去之彌遠△迷渴者能迷類也。即渴鹿野馬乃至人等也。眾生亦爾。已下合法也。 不知緣起性空有法想生。此想心所迷性空理取有法像義也。 若悟實相。即想本不生也。是正明想不生。次芭蕉者等。已下以芭蕉喻行心所。行蘊者俱舍頌。四餘名行蘊釋。四蘊外一切有為法總名行蘊。行者遷流義也。芭蕉葉葉相重相似行蘊心所眾多故為喻也。 乃至分分披拆之至於鄰虛亦不可得。此拆空譬也△鄰虛者指其邊際也。 行陰亦爾。已下合法也。 一微涉於動境無不從眾緣生。緣生無性。即是行本不生也。付之一義。此釋譬也。意如一極微與他極微和合時。成動轉之相。一無明心動轉生諸雜染法。是則行蘊也。演密鈔(第三)云。疏一微涉於動境等者。謂從根本無明一念熏真海時。即涉動也。展轉能生諸雜染法。淪沒生死則無窮也。故晉遠法師云。一毫涉動境成此頹山勢。即其義(矣)。一義云。一微者。舉所緣色法最細。此色法為所緣。能緣心所動轉義也△緣生無性等(文)。此明行不生。 次幻事者。是以幻事譬明識蘊不生。意如世間幻術雖現種種事。於彼眾緣中求不可得。識陰從一念無明心行識名色等生十二因緣雖成三界眾相。盡無明行識等滅明無自性義。 次幻事者。如世間咒術藥力蔽惑人心現種種未曾有事。此幻師以咒術藥力登空陰像蹈火涉水等種種未曾有事現義也。 識陰亦爾。此合法。 從一念無明幻心。初出三界。第六識相應無明可得意也。即可當譬咒術藥力。幻心識陰也。三界可當幻所作種種未曾有事。 究其源本。都無生滅去來。源本者。當無明源本也。 當知從眾緣生無自性。故亦復本不性也。十二因緣地無自性義也。 聲聞經中雖說此五喻而意明無我。今此中五喻意明諸蘊性空。如觀五蘊者當知十二入十八界六入十二緣等皆應廣分別說。是明五喻有淺深意。小乘阿含經等以此五喻為人無我譬。今以此五喻明五蘊性空義釋成也。付之今證寂然界菩薩空觀拆法空歟。當相即空歟事古來異義也。一義云。五蘊共從緣無性釋故。既覺知因緣生法可體法空道理分明也。又釋諸蘊性空性空言。自性皆空聞。又二重幻時名即空幻故。當相即空義分明也。一義云。今見證寂然界菩薩行相。小乘菩薩覺。然者可拆法空義。隨第二劫下。前劫五喻有泡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此三事猶帶拆法明無性空(文)。又此菩薩所觀人法俱空義。同成實二空義見。彼論法空義。既拆空分齊也。旁可拆法空。但名從緣無性釋性空事強拆空義不可相違。難云。第二劫下御釋既云猶帶拆法。拆空是兼帶義見。如何。答。彼猶帶拆法釋兼正待對時非兼帶義。總寂然界菩薩帶拆空觀意也。難云。五喻中於泡沫芭蕉三喻帶拆法見。如幻陽焰非拆空喻如何答。泡沫芭蕉三種殊拆破義粗顯故舉之。為第二劫所遣。實五喻共可拆空喻。觀五蘊時何於色受行三者用拆空觀。於想與識用體空觀乎。問云。若爾者何名即空幻乎。答。拆破觀即空事有何相違乎△如觀五蘊等(文)。三科一類法故次五蘊明之也。是釋經若於蘊等等言見△十二入六根六境十二處也△十八界根境識也△六入者。異本六大(文)爾者。可地水火風空識。付六入釋。少難得意。十二入上既舉故。或一義六入者六度也。六度皆入涅槃者三世兩重十二因緣也。等者等餘法。 如大般若中說。是十二入等性空義般若被讓也。付之一義准證取義。其故般若當相即空法門也。證寂然界菩薩帶拆法觀相故。彼此大別也。雖然廣說法門法數事般若說分明故被讓彼經也。一義云。今經即空即心即不思議三重幻含摩訶般若十喻中云事疏家御釋分明故可正證取義也。 大日經疏第二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