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六十(上半五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行者如是觀察時等。上來至觀察聚沫浮皰芭蕉陽炎幻等而得解脫經文釋終了簡畢。已下從謂蘊界處等經文釋初至初劫釋終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謂蘊界處等經文釋。次如是證寂然界等經文釋。後祕密主彼離違順八心等經文釋。三節分明也。
行者如是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重法倒了知心性。此釋謂蘊界處能執所執皆離法性文中初承來上五蘊無性觀也△行者如是觀察時者如是指上言即指上五蘊無性觀也△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矣)。是觀五蘊等諸法無性。通達即空道理義也。即空即三種幻中即空幻意也。第二劫人云。以行者初劫修觀行時。心沒蘊中故。以五數無性空門觀法無我。然望緣生中道。猶屬對治悉壇(文)。六無畏釋云。爾時幻炎等喻觀察諸蘊即空。得離違順八心證寂然界(文)。十緣生釋云。一者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即空幻是也(文)。此等意也△得離一重法倒了知心性(文)。此依五蘊性空觀。離於法執實法顛倒心義也。付之一重法倒事。一義云。於法執分三重為三劫所斷中今寂然界菩薩所離法執初重故云一重也。一義。越前三乘人人執斷位。一重昇進法執斷故云一重義取。例得意如於第二劫中覺心不生心望他緣大乘心云一轉開明△了知心性者眾生本性心為我法二執被隱覆。今離一重法倒時所覆心性漸顯。故云了知心性也。
如是不為蘊界處能執所執之所動搖。故名證寂然界。此正釋謂蘊界處等經文。蘊處界者三科法也。於此三科法作從緣無性觀時遠離能所二執義也。付其經能執所執皆離法性(文)。付彼皆離法性經文一義皆離法性文讀。意能執所執等皆違逆法性故。皆離法性讀也。一義皆離法性讀文。意離能執所執等云真實法性義也。一義皆離法性文讀。意於五蘊等法離法實性云義也。此時法性指法執也。已上三義中第二義可為本也。
證此寂然界時漸過二乘境界。至學摩訶衍菩薩。所斷惑品人執分齊故。三乘位等也。今至證寂然界菩薩離一重法倒時漸超過二乘也。此漸過二乘境界當經出世間心。付之證寂然界菩薩名出世間心事一義云。世出世對辨可有重重。故上三乘為世間。證寂然界菩薩為出世義也。一義云。初劫出世間中此菩薩極故說出世間心。必非上三乘為世間對辨世出世也。
如蓮華雖未開敷而稍出清流之上。此舉譬說。蓮花未開敷對第三劫開敷。出清流上對學摩訶衍菩薩住於蘊中也。是即望後雖非究竟。望前漸昇進義也。付之清流事一義。譬學摩訶衍菩薩人空理水也。意。彼菩薩沈人空理水。未出五蘊法執。今證寂然界菩薩一分空五蘊出人空理水上故。云出清淨之上也。一義云。清流譬法執也。嫌人執泥且雖名清流。然為蓮華水成能覆故喻蘊也。行者亦爾。不復心沒蘊中。故名出世間心。已下合釋也。
若據正譯當言上世間心也。此出世間義翻。上世間正譯事明。
祕密主。彼離違順八心相續業煩惱網者。已下經祕密主彼離違順八心等釋也。於中。初別消釋經文。後依常途解釋下總明。此菩薩相。此經文意證寂然界菩薩違順。八心并業煩惱為所離事明。
如前所說種子根皰等及歸依三寶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皆名順世八心。若三乘初發道意迄至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名違世八心。或可。就見道修道等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此初釋違順八心△如前所說者被指上種子芽皰葉敷華結實受用無畏八心釋段也△種子根皰等者根即芽當。等言葉敷華結實受用等△歸依三寶者終無畏釋。此八心初六心人乘分齊。後二心天乘也△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文)。齋施善法成人中引業歟事一尋也。但既人中行故。成人趣種因事無子細。如今御釋又成生天引業見。付之一義為人趣成直因。為生天成遠因取義。一義雖同齋施。依心品不同成人天引業也。一義於八心有內外不同故。今約內八心被作此釋也。內八心時。齋施及戒善有之故。成生天種因也。八心釋段從外入內八心相釋。現世安樂有大名稱命終生天後得涅槃(文)是即舉八齋益也。一。種子根皰等及歸依三寶釋顯了。爾何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釋乎。齋施善法此六心行相也。重舉事如何。答。一義云。上雖舉名字不顯其行相。故重釋之也。問云。若爾者受用無畏二心不顯其相。何重不釋乎。答。受用無畏事先歸依三寶釋無畏義顯。仍重不釋。一義云。上所舉八心名字先舉外八心(文)。為人天乘已下明內八心也△皆名順世八心。經說違順八心中順世八心結成也。一。順世八心屬初劫能超心歟事。一義云。三劫從聲聞見道說始。是出世間心也。順世八心世間人天乘分齊故。不可屬初劫能超心。隨而八心三劫經文說段各別也。一義云。攝一切惑品為三妄。爾者八心最初種子心位所離少分貪垢可三妄隨一。爾者順世八心可初劫能超心。爰以三劫寶珠下釋纔見眾生世間八心。從八心舉之。又六無畏釋段三劫對明見。而後得順世八心釋。從順世八心被舉之。又智證大師釋初劫位長釋。順世八心被屬初劫能超見。但初劫經文。從聲聞見道被說始事且約出世以上心故也△若三乘初發道意等(文)。此明違世八心。此中初長八心釋。後或可下短八心釋也。三乘者二乘學摩訶衍菩薩也。初發道意者可最初順解脫分位。隨而八心得意時三乘行者初遇佛法緣。厭生死求涅槃。是第一種子也。以五停心為第二。別總念處為第三。總想念處為第四。以四善根為第五。以見諦真心為第六。修道中無間解脫正智為第七。以三乘無學道解脫道智及諸功德為第八。八心得意也。付之三賢四善根位共有漏心故。名違世事。一往難得意。雖然背生死流向涅槃道。故名違世無相違。大師釋順解脫分相。觀涅槃德背生死過(文)一義云。初發道意者是見道也。仍付見道已上可得意八心。即以四向四果可為八心也。但初義為吉△或可就見道(文)。是明短八心。見道八心八忍八智合忍智為一聚。可為八心。修道八心欲界一品修惑至非想第九品無間解脫。總可為八心也。其樣欲界修惑有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以之為四心。上地中斷下三禪為第五。同三賢所壞地故。離第四禪為第六。第四禪不壞地故為一。離下三無色為第七。五部合斷時同世智故。非想地為第八唯無漏智斷故。如此了簡八心也。
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已下總釋一段文意。大乘行者寂然界菩薩△了達諸蘊性空者離一重法倒義也。
於一切法中都無所取亦無所捨。此離能執所執義也。
雙離違順八心。違順八心上釋見。
我蘊兩倒。人法二執顛倒也。
二種業煩惱網。人法二執業煩惱也。
是名超越一劫瑜祇行。結上。
瑜伽譯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乃至應理之人也。以下別釋瑜祇行。瑜伽男聲。瑜祇女聲也。俱翻相應。付之今疏家意專存聲轉義別旨。而瑜伽瑜祇共翻相應。聲轉義別道理難得意。但約正翻可有各別翻名。今約義共翻相應歟。又同雖翻相應。定慧相應可相替也△所謂相應者即是等(文)。此能修行者觀行。所證理相應義也。依常途解釋等。以下總明中初示淺祕兩釋。後行者未過下初劫合論明。
依常途解釋是菩薩從初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是淺略釋也。上付劫跛梵語明淺深兩釋意以今作此釋也。所詮依淺略常途解釋者經一大僧祇時分可證此寂然界也。
今祕密宗但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超一阿僧祇劫。此祕釋也。意約妄執一阿僧祇劫意得也。此即三妄執中粗妄執也。
行者未過此劫等。已下明合論初劫。於中初正以上中下心。明合論一劫事。後至第二僧祇下因至第二劫二乘異明。
行者未過此劫。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為極無言說處。此釋證寂然界菩薩時先承來學摩訶衍菩薩△與辟支佛位齊時等者菩薩二乘共行時緣覺同位明△名為極無言說處者三乘共行無言說道中菩薩能同人也。二乘所同也。彼所同二乘中辟支佛勝故舉之也。
爾時心滯無為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等。此厭怖有為著無為法故。失方便還可墮二乘地義明。
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悲願。已下菩提心力依。明超過二乘地義。菩提心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心故。出過二乘自利行也。
從此以後三乘徑路始分。已下始三乘淺深相分義明。
然所觀人法俱空。以下雖三乘各別。然合論一劫義明△所觀人法俱空者證寂然界菩薩二空觀門也。
與成實諸宗。未甚懸絕。此明寂然界菩薩二空觀不勝成實宗義。成實論事。開元錄云。成實論二十卷二帖(凡二品。或二十七卷。或二十四卷。或十六卷)○三藏鳩摩羅什譯(文)。三論玄云。佛滅度後九百年內。有訶梨跋摩。此云師子鎧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文)成實得名事。三論玄云。成是能成之文。實謂所成之理。二百二品十六卷文四諦建章。五聚明義(文)。一。成實大小事。於大唐往古有大小論。然天台嘉祥時定判為小乘。又大師律俱舍成實三宗判小乘。仍小乘義治定也△一。成實明二空事。聖行品云。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蘊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見五蘊亦無是無我行(文)。此外五智品立無品等說二空義。一成實二空大乘二空不同事。三論玄天。問。小明一空。大辨二空。明差別既同其二空。大小何異。答。雖同辨二空。二空不同略有四種。一者小乘拆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內人法二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內外人法并空。空義即長。三者小乘但明於空未說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四者小乘名為但空。謂但住於空。菩薩名不可說空。空亦不可說也(文)。所詮成實二空拆破五蘊名法空。今寂然界菩薩法空與彼同故。空分齊見。依證寂然界菩薩住心攝在之時或攝第五住心。或攝第六住心初心。異義雖有之。依當段御釋可攝第五住心。道理分明也。一。成實諸宗事。不限成實。明二空小乘宗義多之。故云諸宗歟。猶約偏真之理。此對第二劫他緣乘有空不二中道理。證寂然界菩薩二空理云偏真也。此菩薩不了唯心所觀。偏觀單空故云偏真也。
作此平等觀耳。指觀空理云平等觀也。理平等義故也。
故以三乘上中下等。三乘如常。上中下者菩薩為上。緣覺為中。聲聞為下也。
合論一僧祇劫。指初劫也。
至第二僧祇乃與二乘異也。此菩薩昇進至第二劫時三乘別事明。初劫猶二乘共行故。二乘徑路雖相分。猶不出二乘域義有之也。

大日經疏第二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