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七十三(下半八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此經無量波羅蜜多等。上來經觀察三心釋畢。已下此經無量波羅蜜多至故曰無邊智生也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經無量波羅蜜多慧觀四攝法文釋。後行者從此下經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建立十心無邊智生經文釋。兩節分明也。 此經無量波羅蜜多四攝法即是治地也。治地三句通局義在之。是經無量波羅蜜多四攝法文屬當治地方便。六度四攝等修行。初地淨治義分明也。付之。經全文無量波羅蜜慧觀四攝法(文)。然今慧觀除事無量波羅蜜多即慧觀故也(付之此治地句事下見)。一。治地三句事。 行者從此無有待對。已下果相文釋。於中。初釋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文。後有十心無邊智生下釋建立十心無邊智生文。是正相當初地果相也△行者從此無有待對等(文)。行者者可相當信解地行者也。信解言上信解行地經文下釋之。故重不明△無有待對者結經無對意地前間擬儀外迹明修證深淺。初地以上三妄戲論悉盡故。可待對無妄法。依之釋無有待對也。疏第三云。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處眾多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跡以明修證之深淺耳。上已明見煙之相可以比知火性。但知心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六無畏依。更欲如何表示耶(文)。此意餘教寄惑顯位十地異離惑智待對十地見。但初地不極十地有惑等義依地前粗強待對簡無有待對釋云細論時於十地微細待對非無於三妄惑者雖盡之帶微細妄執既有治地方便。上實可有惑智待對也。隨大師一處解釋中越三妄越三僧祇是即十地究竟也。過此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執至佛果。故經曰。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文)。此意分明也。但初地即極義行者從此無有待對釋故。初地已上不可有惑智待對。但治地方便准華嚴等說相淺略意也。非宗實義。隨下若不達如是密號但依文說之。則因緣事相。往涉於十住品(文)。此意分明也。又大師一處御釋且地前立十地性相也。 出過心量。釋經無量言。出過當無義。也心量量義也。第三劫經文初地菩薩說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疏家釋舍利弗等一切聲聞緣覺盡其智力不能測量。依此意者。出過二乘心量義見。但彼經文下或約補處大士不知。或明須菩提等不知。或明諸天世人不知。然者實可出過九種住心之心量義。上疏然此自證三菩提出過一切心地現覺諸法本初不生釋。下經文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文)。此等指自證境界。說廣明出過一切心地義若於初地自證圓極義意。此等經疏說相可同。一上疏菩提心生句答說經文釋。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見是心性如淨虛空超諸數量(文)。此釋釋數量超越義然者。無量義或出過心量。或超過數量。邊邊可有歟。但超過數量義超過心數量得意。可同出過心量義。 不思議地。契證字不生中道實相理離有無二邊故。云不思議地也。下釋云。雖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存。至此不思議地乃名真離二乘地也(文)。又下卷云。第三劫等虛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議。乃名甚深般若(文)。依此等意者。絕二乘思議故名不思議地見。但上出過心量可一具。故實絕九種住心思議可得意也。疏末卷第七云。今真言門亦爾。以觀心為因。三密為緣。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為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說為中。三諦不同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文)。准之可得意也。 有十心。無邊智生即是初地果相也。此正釋初地果相文中總釋也△有十心無邊智生者牒經建立十心無邊智生。建立有其義同故。建立十心被牒有十心也。一信解行地觀察三心經文下先長三句為本釋之。因明短三句。然無量波羅蜜多乃至無邊智生別說經文偏初地上治地方便并釋果相故。上下相違如何。答。一義云。實無量波羅蜜多等文約長可得意也。然者無量波羅蜜多慧觀四攝法自二地至七地治地行。建立十心八地已上可果。然者且短義釋顯長義也。且觀察三心下長短釋准據可得意故重不釋長義也。 華嚴云。已下別釋也。於中。初建立十心釋。後若廣分別下無邊智生釋也。 華嚴云。○百萬阿僧祇度門。此八十華嚴第三十四卷文也。經云。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即得利益心○不濁心(文)。大疏云。由先大願熏心故。即得利益等十心為起行依。於彼十行起作自在。然有二意。一以此十心通為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心別對十行以治十障之皆次第。唯信行最初而不濁居末者以與釋文相攝故也(文)。此意。先所明十大願乃至百萬阿僧祇大願。依熏習內心。得今利益心等十心為次信悲慈捨等十行所依見。付之一以此十心通為十行所依。意利益等十心通為信為悲作所依義也。二利益心等十信。信悲慈捨等十行別別對此時十心中終不濁心以對十行中初信以第一利益心等。悲捨等心次第可配釋也。付之以終不濁心對初信說事。不濁心與信為令相連也。大疏釋此意也。利益心事。大疏云。利益心者利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治損害障能成悲行(文)。柔軟心事。又云。二與樂柔軟即是慈心治嗔恚礦強障(文)。隨順心事。又云。三隨順所求即是施心。治於身命財生顧戀障(文)△寂靜心(文)。又云。四寂靜無求。方能求而無厭故。是無疲厭心。治希求報恩貪著利養不寂靜障(文)。調伏心(文)。又云。五三學調伏。是知諸經論心。以經詮於定論詮於慧。經以兼於律復是調伏。治無善巧求加行障。有利調伏故(文)。意調伏心者是知諸論所依也。經論三學法門覺知。調伏無善巧心也。此事猶可明之△寂滅心(文)。又云。六雖行世間妄惑不生。故云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軟於他心隨順不轉不寂滅障(文)△謙下心(文)。又云。七高崇賢善拒惡不增。故名謙下。是慚愧心也。治於放逸之高舉障(文)。潤澤心(文)。又云。八能修出離以法潤澤即堅固莊嚴。治於種種名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生怯弱障(文)△不動心(文)。又云。九能如說行故心不動。即供養佛行。治於大師之所猶豫疑惑障(文)。不濁心(文)。又云。十不濁心。即第一信行。信以心淨為性。離不信濁故。是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所障由治十障故經名淨治地之法。治法通於教證。此所治障具如瑜伽四十九說(文)。一。上信解行地釋。如華嚴中初地菩薩能信如來本行所入等(文)。彼經文當段經文不濁心次成淨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來本行所入等(文)。此經文也△次又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悲等(文)。此八十華嚴第三十四卷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悲慈捨乃至依教修行(文)。此經文引證。但經及堅固言無之。經文一一義利益心等十心了簡因顯。一上淨治地義為大悲為根。然今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文。以初地果相被屬事。前後相違。然者如何。答。今成就云故屬果歟。可尋之△復次住是地等(文)。此經文同卷文也。經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入菩薩諸地門。廣說即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文)。大疏。第二。是菩薩善知解明智○相及得果以為十句○論攝十句為五方便。言方便者。修行善巧也(文)。此意。善知諸地障乃至轉入如來地十句文五種方便見△善知諸地障善知地成壞(文)。疏云。第一觀方便。觀謂觀解。攝初二句。一初地障對治者以能觀解。治十地障立十地別。本文具之。此約所斷明觀。二地成壞者。攬行成位。集故名成諸行各住散故名壞。此約所知明觀(文)。△善知地相果乃至善知地法清淨(文)。大疏云。第二得方便。得謂證入。攝次三句。曲有三種方便。一相果者即欲入方便。是方便智。帶相觀修故名果相。二得修者。已入方便。即根本智也。顯是證修非緣修故。三昇進方便。即後得智也。謂信等淨治地之法。離障清淨故(文)△善智地轉行乃至善知地地殊勝智(文)。大疏云。第三增上方便。進修後位故名增上。亦攝三句。一地地轉行者依前起後地。皆相捨故。二二執名非處。二空為住處。亦是相應不相應也。三以後勝前增長善巧名殊勝智(文)△善知地地不退轉(文)。大疏云。第四信不退轉。不退為第九句。前三方便無退息故(文)△善知淨治○轉入如來地(文)。大疏云。第五盡至方便。即第十句。淨治菩薩地盡轉至佛智地故(文)。一。此五方便相得果攝三種事。大疏云。若以相等攝五方便。初一是相。二具三。如次三句配相得果。第三唯果。第四總明三事不退。五通明三。因窮入果(文)。一。十句相得果三種攝事。大疏云。若攝十句初三句為相。第四是得。第五是得果。後五具三(文)。△如是等有眾多十心(文)。經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入菩薩諸地門(文)。此文取意見。△若廣分別(文)。經廣說即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文)。大疏。此中廣故說所不盡(文)。 故曰無邊智生也。此合經文。若廣分別已下經文故曰無邊智生也文合可得意。一。如是等有眾多十心已下文疏家御釋可得意乎事。治地事。一義云。凡治地淨治十地義也。菩提心為因心地淨治義。方便究竟又爾也。何第二句限可云乎。爰以建立十心初地果相釋華嚴成就十種諸地法文引。此意明也。一義云。上分別三句時以種種大悲萬行淨治是地名為根(文)。此意分明也。但成就十種等文成就義以被屬果可得意。故無相違歟。可尋之也。 大日經疏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