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七十五(下半十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經云我一切諸有所說等。十地經文釋內。上來至建立十心無邊智生經文釋終了簡畢。已下我一切諸有所說釋初至卷終一段文付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我一切諸有所說等經文釋。次是故智者當思惟等經文釋。後就前三句義中下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經文釋三節分明也。
經云。我一切諸有所說皆依此而得者等。是初舉益經文牒釋。凡舉益勸修。其義相連。意舉十地殊勝益。勸真言行者令至信解地義說也。雖顯密不同。勸地前行者令至地上真證位事同之。起信論本業經六重退文釋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文)。今疏復次祕密主真言門修行菩薩等初地經文釋。欲令見聞者信樂尊重故先歎其功德耳(文)。此等意分明也。
如上一切智地無盡莊嚴境界及餘無量修多羅。佛所稱歎一切行果。無不因此得之。是經我一切諸有所說釋△如上一切智地無盡莊嚴境界者指瑞相三身。及餘無量修多羅者摩訶般若等諸經也。意無盡莊嚴境界餘經所明行果依此十地得云義也。其故瑞相三身無盡莊嚴境界大日如來自果顯現。彼第十一地所見圓極果依十地信解行得之故。無盡莊嚴境界依十地得也。又摩訶般若等所明六度十八空三昧道品等行。并彼萬行所成一切智智果三句中行果所攝也。十地因根究竟三心也。故餘經行果依十地得也。依之經我一切諸有所說皆依此而得說也。付之瑞相三身是大日所現也。然者何經諸有所說可云乎。答。一義云。瑞相三身相當經所說故無相違。一義云。瑞相所說法門得益行果相指。云無盡莊嚴境界。仍無相違。一。餘經是非大日說。何說我一切諸有所說乎。答。是數義在之。一義云。餘經約本源是大日說也。今以此義被說我一切諸有所說也。祕藏寶鑰淺略第三住心師教問時大日薄伽梵被舉。此意也。一義云。今我言生身法身我含也。依之我一切諸有所說下餘經所說被舉行果也。例如楞伽經我乘內證智我言雖生身我也。彼我言含法身大我。今此意也。一或義云。皆依此而得者。所指此初地菩提心為因位也。此初地菩提心為因位為本源。得一切行果故。偏嘆菩提心德也。上來經文展轉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建立十心無邊智生文初地果相故。因彼先嘆初地德得意也。一。一切智無盡莊嚴事。一切智地第十一地佛果名也。上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文)。瑞相三身自佛果德所現三身業用故云一切智地無盡莊嚴也。一。餘經中有金剛頂經歟事。一義云。對大日經云及餘無量修多羅故。金剛頂經及餘顯經等可通(文)。一義云。兩部大經等。共種子生育因緣明經王也。仍及餘無量修多羅可限顯經也。
是故餘經如是等。已下對辨餘經今經不同。明此經威德獨尊事也。
餘經如是廣歎婆羅樹王莖葉華果。是餘經偏歎行果義明。莖葉華果喻行果也。付之餘經所明因行得果法門。是又因行果三句也。然者。餘經偏歎行果。但今經說種子根果三句釋乎。答。菩提心歎功德義邊顯經中說之。雖然真實菩提心相不明故。於種子不許之。上疏云。如華嚴經。廣歎發菩提心功德。今此中直問心之密印(文)。此意也。問云。歎菩提心功德。不顯真實樣如何。答。常途佛果大菩提求心以為菩提心。此心正眾生本性不思議心。可云心密印也。依之不明菩提心云也。問。云心密印樣如何。答。可尋之。問。歎德不顯實體事行果又然也。何行果許餘經。菩提心種子生育因緣不許之乎。答。可尋之。一。娑羅樹王事。娑羅翻堅固菩提樹王別也。菩提樹覺樹道樹翻也△莖葉華果者莖葉華喻行因華萬行云故。是行也。果如名。
今此經中唯明此樹王種子及生育因緣。是當經說種子根果三句義明。種子者菩提心。生育因緣者行也。即因根二句也。若離此因緣能成彼果者無有是處。無因行不成果義明。付之一義云。因緣者上生育因緣也。仍偏舉行也。一義云。因菩提心為因。緣大悲萬行也。仍上生育因緣不同也。
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為此乎。是明依說三句續生義名大日經王義。一。從因至果從果向因二種曼荼羅中以何為正意乎事。古來尋也。然當段文明種子根果次第。依之大日經王稱得見故。以從因至果可正意文見。并品號下此品統論經之大意○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言門住心品也釋。同意也。從果向因以為正意證據大師一處御釋真言宗義因行證入方便。用此五位。相當五轉時。臺實為因。外華佛為行證入方便。以此義。可言內實為因外華為果。若違此意不得名大悲胎藏妙法蓮華(文)。此御釋。內出外以。為大悲胎藏曼荼羅義。因果詞不同於義從果向因也。若依此義。當段文餘經今經對辨故。望餘經當經所明從因至果義甚深故。付之大日經王稱被明。今當經所說兩邊義付正意論時。大日經王內於。何為宗旨乎時從果向因可為正意也。疏家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義釋時。今此中妙法蓮華曼荼羅義。毘盧遮那本地成身。即是華臺具體○如是眾德因緣周備故。名曼荼羅也(文)。是今此中表。自本垂迹義曼荼羅為正意見。
經復舉益勸修云。是故智者當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復越一劫昇住此地。已下是故○昇住此地經文付之舉益者上我一切諸有所說依此而得文指。是故智者當思惟已下勸修也。其故上文一切智地無盡莊嚴境界。及餘經行果皆依十地得見故。是舉益云也。勸修者行者勸誘令修行義也。是即是故智者當思惟等經文意也。付之聞思修三慧時修行思惟各別也。今指經文思惟釋勸修故。思惟修行同也可得意也。若又經疏影略歟。付之。舉益上文也。然是故智者已下經文釋時。是舉益勸修被科事。一往不審也。但經文所指是故。上蹈故如此釋也。一義云。舉益勸修。共是故智者已下文付可得意。仍是故智者當惟等文勸修也。復越一切昇住此地是舉益也。修行得益故。一。此經文第三劫結成文也。初劫是超越一劫瑜祇行說。第二劫是超越二劫瑜祇行(文)。第三劫結成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文)。付之如初二劫第三劫終可結之。何十地終結之乎。答。舉十地益為勸修也。一。如當段御釋舉益勸修判。何第三劫結文可云乎。答。雖結文也。又舉益勸修義含事。不可有相違。例釋論如是名相似覺文即是結前并兼顯示熏離俱相釋。智者者真言行者也△此一切智信解地者。一義云。一切智佛果。信解地十地也。即一切智之信解地依主可得意也。上釋從淨菩提心已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文)。此意也。一義云。一切智即信解地得意也。無邊智生故。云一切智信解地也△復越一劫者第三劫一劫也△昇住此地者初地已上也。演密鈔判二義。初義一劫者佛地一障也。此地者佛地也。此師三劫地前地上亙得意故。三劫十地斷盡。又佛地一障斷入佛果得意也。次釋一劫第三劫極細妄執取義。昇住此地如前佛地也。意第三劫一劫盡佛地入義也。一。三劫地前地上事。古來尋也。
即是初入此信解地。是復越百六十心一重細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已下釋也△即是初入此信解地者當昇住此地△是復越百六十心一重細惑者釋復越一劫。今經三劫百六十心粗細極細三重分。是為三妄。約常途解釋三劫時分。今一重細惑者極細妄執也。於細惑有第二劫第三劫二重故。望第二劫云一重細惑也。或一義云。當段經文以復越一劫。為微細妄執證據取義。其故三劫經文畢。至十地文段復越一劫云故。三劫外建立處一惑見。依之微細妄執得意也。雖然疏家御釋分明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釋故。三劫外惑也不見。仍第三劫惑得意宜也。
行者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下不見眾生可度。上不見諸佛可求。爾時萬行休息。謂為究竟。若住此者即退不墮二乘地。不進得上菩薩地。名為法愛生。亦名無記心。然以菩提心勢力及如來加持力。復能發起悲願。爾時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而勸喻之。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無自性心。乃至心之實際亦不可得。雖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存。至此不思議地乃名真離二乘地也。已下復越一劫昇住此地經文釋因。明上所謂空性○常應供養經文餘義。其故彼經文意越第三劫至初地義說文故。今復越一劫昇住此地釋因釋彼餘義也。於中初沈空位驚覺。生極無自性心義釋。後至此不思議下明昇十地位離二乘地。付之餘義者上不顯處釋。然今沒心實際位進後際相明事。全上本不生。即是心實際。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極無自性心生也釋意也。然者明餘義起盡如何。答。上大綱。明從心實際生極無自性心相。今委細沒心實際時下不見眾生可度。上諸佛不見可求等相明。乃至十方諸佛同時現前等驚覺相明。仍釋粗細其起盡分明也。一義云。行者所觀空性等文。直今所牒復越一劫昇住此地經文釋也。非上餘義。付之復越一劫昇住此地經文真言行者自地前入地上次第說。其故是故智者當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等意。明真言行者見。今行者初觀空性等釋從顯入密義相也。仍以此文可云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文釋也乎。答。是有二義。一義云。從第三劫入初地。從顯入密迂迴行者與直往二類在之。經文雖說真往行者。釋明迂迴行者昇住相。經釋影略互顯也。一義云。所謂空性等經文。直往行者證入相可見也△行者初觀空性時等(文)。是空性無境心位沒心實際相明。然覺菀師沒心實際位第二劫取義。彼釋演密鈔第四云。言轉生極無自性心者。前劫發無緣乘心。以六種譬喻作唯識觀。了知三性雜染等法。皆無自性。故唯識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染所執我法性。雖作此觀。未得稱極。今以十緣生句。觀自心畢竟空性。我之與蘊法及無緣皆同一性。所謂無性。名極無自性。此空智生。名極無自性心生也(文)。但疏家大師解釋意。心實際位空性無境心第八住心見。此位蒙驚覺開示。進極無自性心。乃至至真言初地見。一。入心實際事。萬法一心證入義也。萬法唯心義三乘一乘共雖談之第二劫三乘位萬法唯識所變也談。萬法即體一心也不云。今第三劫一乘諸法全一心也覺。是不同也。上釋行者得如是微細慧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如鄰虛。無不從緣生者。若從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實際(文)。又云。前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文)。此等意也。若約宗宗所談天台此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釋。華嚴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但心遍判。付之第八住心此萬法一心極理究竟執。第九住心此一心果分境界不可說也覺。是兩宗淺深也。今之實際先約第八住心可得意也△下不見○諸佛可求(文)。是萬法覺一心故。生佛一如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心不起義也。天台阿鼻依正全處極聖自心。毘盧身土不逾凡下一念(文)。此意也△爾時萬行休息謂為究竟(文)。是以遮情極理究竟執義也△若住此者○上菩薩地(文)。是心實際住時。二乘地不墮。菩薩地不昇義明。意上求下化心既休息故。不上菩薩地。又既大乘極理故。小乘地不墮義也。付之疏異本即退墮二乘地(文)。十卷義釋同之。守護經釋下卷若住此者即退墮二乘地。不進得上菩薩地(文)。疏鈔退墮二乘地(文)。但初劫學摩訶衍菩薩。猶以不墮聲聞正位(文)。然者不墮二乘地本。宜歟。然者退墮釋二乘心相似故。退墮二乘地云可得意歟。或一義云。住心實際位退墮二乘地人可在之。又不退昇進機在之。仍退墮二乘地約退墮人。金剛頂經或證七地。以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文)。是即退位人說。今約不退人不墮二地釋。是進退不定故。不墮二乘地不進得上菩薩地(文)。釋也。一。住心實際事。或超過十地云。或早親證十地說。或說八地菩薩或度第七地釋。如此不同。可會合事。一。此位為第八住心法華一乘事△名為法愛生亦名無記心(文)。以心實際執極理故。名法愛生。善惡不二邪正一如覺休分別心故。名無記心也。付之天台十乘中無法愛名立。然者彼乘今名為法愛生釋事如何。答。約當分雖無法愛生也。望後位又名法愛也△然以菩提心勢力○悲願(文)。付此御釋。一義云。第八住心空性無境心當分取。一義云。蒙第八住心驚覺進後位義了簡。驚覺開示義取。意空性無境心當分心實際極分齊也。此上自菩提心勢力如來驚覺依重非願發起位是進後際行相也。仍非第八住心當分。次爾時十方諸佛同時現前等釋重驚覺開示相被釋述也。取第八住心當分義驚覺開示義。爾時十方諸佛同時現前已下文始釋之故。發起悲願至空性無境心當分也。第八住心既大乘極理上何發起悲願義無乎。意於自證者萬法一心覺雖生佛一如理住。菩提心勢力與如來加持依化他悲願發起也。大師第八住心下寂光如來融境智知見心性。應化諸尊顧行願而分身隨相(文)。是即內證雖常寂光土毘盧遮那也。分身諸佛以大悲行願度眾生見。今心實際者寂光境界也△發起悲願者。分身隨相意也。心實際寂光位事。上釋前劫悟萬法唯心○影像不出常寂滅光。故曰無相(文)△爾時十方諸佛○煩惱具存(文)。是蒙諸佛驚覺明極無自性心生義。大師一處解釋云。又金剛頂經說。爾時薄伽梵一切儀成就。超過十地。住無識身三昧。證一相無相寂滅乎究竟真實之理。上不見有佛可求。下不見有眾生可度。以為究竟果時。曼荼羅諸佛現前驚覺。咄哉善男子。汝之所證一道清淨。未證究竟金剛三摩地。勿以遲速○從此已後。以五種相現證自性法身(文)。一。五處驚覺文事△乃至心之實際等(文)。已下釋前段見△至此不思議○地也(文)。已下至初地已上。二乘地離義明△不思議地者行者從此無有待對。出過心量不思議地意△乃名真離二乘地者此御釋意。地前猶不離二乘地見。其故初劫二乘共行。第二劫二乘共聞。第三劫空性無境心沈空義。二乘相似故。初地已上真離二乘地也。
就前三句義中等。已下釋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文△就前三句義中者。指經觀察三心義。彼三心因根究竟三句故。就前三句義中釋也。
更開佛地為上上方便心。三句中開佛地名上上方便義也。付之一義前信解行地中第十地開佛果。為上上方便心也。以十地盡一切時。可攝第十地也。一義云。更開佛地者。十地外別立佛果云更開。非開十地取義△上上方便心者八地已上方便究竟上又第十一地果立故。云上上方便心也。
至此第四心時。三句外開佛地。是第四心云。
名究竟一切智地。第十一地佛果指。經說四分之一。釋名上上方便心。釋至此不思議地。皆究竟一切智地佛果也。上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釋給。此意也。
故曰。四分之一度於信解也。是合經文△四分之一者第十一地果指。度於信解者十地超度義也。付之大師一處御(祕藏記)釋中。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三妄執貪瞋癡。開者。百六十心。乃至八萬塵勞。越三妄執。越三僧祇。是即十地究竟也。過此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執。至佛果。經曰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文)。此意四分指所斷妄執。三妄執外開微細妄執是四分彼微細妄執信解度見。此意經文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可讀也。所詮疏家四分能超心約。大師四分付所斷惑被分別見。然者。疏家大師各舉一義可得意也。一。大師一處御釋事。委細可沙汰之。一義云。大師御釋意疏家御釋如。三句佛地四分。四分之一度信解文讀無相違也。必三妄微細妄執四分名彼御釋不見也然者四分兩祖解釋一致也可得意也。

大日經疏第二末